残疾人康复计划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残疾人康复计划(通用10篇)

残疾人康复计划 篇1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为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密切联系残疾人,切实为残疾人服务,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使残疾人享受党和政府规定的有关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扶残助残康复工作,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下例康复工作计划:

一、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基本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二、对各类残疾人提供相应社区康复服务:

1.为社区中患偏瘫、截瘫、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订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调整训练计划。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精神病患者,动员亲属及时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诊断治疗;对康复期的患者,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监护随访病人,要求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按需服药。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残疾人亲友要理解和关心残疾人。

3.为视力障碍者服务,对需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转介有关医疗机构实施手术复明,对低视力的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服务的康复机构接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4.结合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新发现的疑似聋儿,及时转介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对治疗后无法恢复的聋儿,应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助听器验配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对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市康复中心进行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

三、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中,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四、设立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点,免费提供残疾人辅助用品用具的信息、转介、使用指导及监护人培训等服务;有偿租赁康复训练器材和用品用具。

五、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开展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补碘宣传;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五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残疾人康复计划 篇2

一、保山市残疾人概况

截至2006年, 保山市有残疾人数15.7万, 涉及50万家庭人口, 占全市总人口的6.46%。其中听力残疾人3.46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2.03%;言语残疾人0.32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01%;视力残疾人2.98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8.97%;肢体残疾人3.95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5.18%;智力残疾人0.6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3.83%;精神残疾人1.16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7.39%;多重残疾人3.32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0.6%。

二、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现状

残疾人是个庞大的群体, 但在分布上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尤其是偏远山村, 居民分散居中。残疾人群由于自身存在的状况, 收入本来就很少, 甚至有的完全依赖于家人, 在满足自身基本需求以外已没有多余的钱投入到康复训练中。笔者对水寨乡、木城乡、由旺镇以及镇安镇共51名残疾人进行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其中11.8% (6/51) 为文盲, 由于保山市基础条件较薄弱, 残疾人群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调查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康复需求不同, 文化程度可能是残疾人对康复愿望、康复需求及对治疗技术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对康复知识普及需求不同。综合残疾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较高, 肢体残疾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较低。调查显示, 不同类别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普遍需求存在差异, 应根据不同类别残疾对康复服务的不同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康复服务, 注意康复服务的个体化,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在是否选择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调查中90.2% (46/51) 的人选择愿意到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但同时他们也表示, 由于受到经济的限制, 更愿意接受专业医师以家庭为场地的康复训练。这可能与残疾人群收入较低, 医疗康复项目没能切实提高他们生存质量和社会融入度有关。

三、残疾人社区康复采取的措施

社区康复 (CBR) 由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社区康复, 是以城乡社区为基础, 以解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前提, 以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为保障, 以实用康复技术为训练手段, 以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为目标, 积极动员残疾人及其家属参与, 形成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社区康复由专业康复人员对残疾人群的康复治疗进行指导, 康复效果不亚于专业医疗康复机构。由于其可在残疾人群熟悉的环境中进行, 对残疾人群的心理辅导则优于医疗康复机构。保山市残联通过公益广告、专栏与栏目等各种途径加大对康复知识、信息的宣传。其次, 针对残疾人群收入水平较低, 到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存在困难的问题, 保山市进行了相关改革, 例如残疾人群就医, 免挂号费、门槛费、优惠检查费与手术费等, 降低残疾人群的经济负担, 使残疾人群获得更多的医疗帮助。

社区康复提倡赋予残疾人以自主权力, 让他们有能力为自己做出决策, 有能力积极掌控自己的生活。第一, 培养残疾人群的自我认同感, 让他们能接受自己, 正视自己, 并向他们传递积极的信念。以保山市为例, 在地方电视台播出以残疾人群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公益广告, 以电视为媒介, 向残疾人群传递正能量, 让他们正视自己的同时, 心存信念。第二, 赋予他们掌控和选择自己生活环境的能力, 这就要求残疾人群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等。保山市通过报纸上“残疾人”专栏及遍布保山市各乡镇的“残疾人各项知识”宣传栏让残疾人群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与残疾人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2015年, 保山市完成假肢装配110例, 发放辅助器具2 738件, 矫形器装配37例, 为182名0-6岁自理残疾儿童提供了机构康复训练。以康复知识为例, 通过邀请康复专业医师在电视上为广大残疾人群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普及残疾人群以及社区居民的康复意识, 使广大残疾人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 以便他们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同时, 充分发挥医疗行业助残志愿者指导、协助康复的作用, 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提供上门康复指导。第三, 鼓励残疾人群参与社区生活, 积极与周边的人和环境互动。通过电视台的“关爱残疾人”栏目, “残疾人就在身边”专栏, 及时向残疾人群展示残疾人融入社会后的多彩生活, 激励残疾人群像正常人一样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为了把残疾人康复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 达到“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的目标”, 除增加相应的康复器材, 扩充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把社区康复的理念普及到残疾人群中, 使社区康复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鲲.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理念和策略[J].社会福利, 2010 (12) :30-31.

残疾人康复计划 篇3

【关键词】 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黄石市地处鄂东南,总人口160万余人。全市共有各类残疾人84925人,占总人口数的5.31%。其中,肢体类残疾人有22505人,占26.5%;听力类残疾人有28025人,占33%;智力类残疾人有4101人,占4.83%;视力类残疾人有15176人,占17.87%;精神类残疾人有3694人,占4.35%;言语类残疾人有407人,占0.48%;多重残疾人10666人,占12.56%。许多残疾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康复需求,经过初步筛选需求轮椅的6798人、假肢装配的3068人,需配助听器的5481人(不包括特校)、白内障患者6678人,可以说康复难度大、任务重,是一项大工程。

一、康复工作的现状

全国康复工作会议提出在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后,市残联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根据康复的原则、方针和内容,制定了相应措施,使全市的康复工作初见成效。

(一)与卫生部门联合,建立了康复点。在市医院设立了白内障康复中心,建立了精神病防治中心,新设立了37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每个康复站配备了价值5000余元的康复医疗器材,积极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二)建立了黄石市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中心。成立多年来,积极为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咨询,已累计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150余万件。

(三)开展了以“助听、助视、助行”为重点的康复服务。“十五”期间,全市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629例,为1028名低视力患者配备了助视器,为3564名聋儿免费赠送了助听器,对2735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2786名,对126名脑瘫儿童和152名智残儿童进行了生活自理能力和认识能力训练,对670名肢体残疾者进行了系统功能训练,为358名肢残患者安装了普及型假肢。

二、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总的看来,全市的康复工作从无到有,效果初步显现。但是,由于康复工作在我市属于初步发展阶段,特别在农村尚属摸索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完善与加强。

(一)康复机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还没有纳入社会规划建设大盘子,还没有形成市、县、乡、村、户康复网络,特别是乡、村康复机构不健全,有的没有发挥作用。

(二)康复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缺乏实际经验和应用技术,康复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够,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三)总体工作不规范,大部分没有建档立卡,而建档立卡的,大多填写也不准确、不翔实。

(四)城区社区康复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

(五)康复经费短缺,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六)残疾预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我市康复工作的实际和日益扩大的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康复工作规范化、日常化、网络化,力争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把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大盘子。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是加大力度,协调工作,建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成为全市康复工作的龙头。二是建立市、县、乡、村、户五级联动机制,依托市、县、乡、村卫生院(所)建站布点,形成康复服务网络,即市培训、县培训、乡指导、村服务、家庭训练。做到立足全市、县、乡、镇,服务到户,训练到人。

(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医疗网络。要针对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注意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康复不出村,常规治疗不出乡镇,康复手术不出市”的立体康复网络。把各种康复诊室、针灸、推拿、按摩等纳入社会康复资源,把康复融入传统医学之中,同时开展教育、职业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多元化康复需求。

(三)进一步探索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新路子。把残疾人康复融入城乡卫生服务计划,纳入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使其与预防、医疗、保健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为一体,与城乡服务站同建一个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工作体系。

(四)加强康复队伍建设,加大康复知识普及力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选定康复员。由卫生部门认定并发给乡村医疗执业执照的医生担任康复员,并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残联专兼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培训班,散发康复资料,电视讲话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康复知识,将残疾人康复知识纳入健康教育之中,发放康复知识和康复训练科普读物,使康复对象能掌握简单的康复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五)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残疾人康复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经费支持,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在机构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以社会福利型康复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康复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载体公有和非公有共存,政府行为、社会运作并举的康复网络。二是在具体康复工作中,要多作细致工作,争取财政支持,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康复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发挥残联社会化工作优势,多方筹集资金。

(六)积极协调卫生、计划生育、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以减少和预防残疾的发生,一是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二是协调卫生部门加强执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合理用药,使药物致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是加强与交通公安部门的联系,加大交通法规宣传的力度,逐步形成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减少事故致残的可能。

2011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篇4

工作计划

根据巴残办[2010]19号文件精神,为积极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基础,今年我院将进一步抓好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使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就近、就地得到康复,现将今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和服务面。

二、目标和任务

1、进一步优化我辖区康复服务体制,突出本院康复指导站的作用。

2、进一步创新村社康复服务机制,建立日常康复门诊,全面康复普查和康复训练指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康复服务新机制。

3、进一步加强康复服务的队伍建设,强化康复医生的职责。

4、组织好“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等宣教活动,普及康复知识。

三、主要措施

1、对康复医生、康复员队伍进行新考核聘任制。

2、建立残疾人康复门诊科室,同时开通康复热线。

3、本院制定残疾人优惠政策,对持有残疾证人士免挂号费、诊疗费及检查费。

4、对全乡持有84位残疾人士进行一次普查,每年对其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为每一个人建立健康档案。

5、对有康复需的残疾人士,结合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指导康复,转借康复,心理康复。

残疾人康复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加康复经费投入,增强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全面完成2009年的各项康复任务,促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思路

2009年康复工作将继续以辅助器具供应与服务、假肢装配、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治工作为重点,切实抓好聋儿语训和脑瘫儿康复训练,抓好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力争让农村残疾人享受到更多的康复服务。积极完成上级残联下达的彩票公益金康复任务指标。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传播康复信息,普及康复知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业务工作培训和统计工作,突出重点,抓出特色,积累经验,努力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1、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与服务工作。利用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下大力抓好残疾人辅助器具捐赠活动。按照上级残联要求,建立健全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在开展辅助器具捐赠活动过程中侧重于农村残疾人。今年,全市计划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150件,“助残日”前后为6

名特困下肢残疾人免费安装长江普及型假肢,其中大腿假肢

5例、小腿假肢1例;为100名特困双下肢体残疾人赠送轮

椅,“助残日”期间,要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辅助器具捐赠

活动,通过一系列残疾人辅助器具赠送、供应与服务工作,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加强康复训练及社区康复工作。完成省下达的肢体

残疾人、脑瘫儿童、0—14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任务。

完成?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任务,对特困患者给予一定补助,并争取社会资助。完成0—14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5名,其中家庭训练4名。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推广社区康复

典型经验。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

庭”,建立和完善康复服务网络。

3、全面实施白内障手术复明活动。仍然采取分散手术

与集中手术相结合的形式,全市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0例,其中集中组织完成全免白内障复明手术200例。强化白内障

定点扶贫复明工作。同时,开展白内障手术治疗和眼病防治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健意识。

4、进一步加大精神病康复工作的力度。全面开展精防

工作调查,夯实精防工作基础。本年度,精神病防治人数要

达到350人次。开展为300名特困精神病患者免费送药。并

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精神病患

者进行治疗以及精神病康复者的劳动技能培训,创造条件帮

助他们回归社会,5、加强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工作。培训好聋儿家长。大

力宣传耳聋预防和聋儿康复知识,减少耳聋发生。为10名

聋儿免费安装助听器,认真开展听力助残活动,进行听力语

言康复训练。

6、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一是广泛开展特需人群补

碘宣传教育,普及科学补碘知识,提高特需人群自我保健意

识,预防智力残疾的发生。二是积极组织“爱耳日”、“爱眼

日”、“精神卫生日”、“碘缺乏病日”等宣传活动,普及残疾

预防知识、防止残疾发生。

7、严格做好康复工作统计报表以及业务培训工作。统一使用中国残联规定的统计报表。工作报表应严格按照上级

残联的要求,准确填写和按时上报。将年度康复工作任务完

成情况及时准确地录入数据库。计划组织一次社区康复指导

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社区康复工作服务水平。

云县残疾人联合会

残疾人社区康复 篇6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小贴士:本文由“工作帮手网”收集整理,想看更多文章请在百度搜索“工作帮手网”。转载时请保留此版权信息。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2007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

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2009年全年送康复上门××*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

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2008年至2009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рĀ堀뿽㳰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

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本月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月本职劳站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敬请审阅。

1、本月初,向密云课题组上交了关于我校“智障青年劳动实践基地的开发与实践”的汇报材料,同时通过邮箱邮寄了课程教案、案例各3篇,完成了上交的任务。

2、完成“乌鸡白凤丸”外包装盒200个的任务。

本月因为王梦然、王大伟两位学员外出寻找工作,因此糊盒采取的是集体统一做,由教师抓关键环节,没有分开的方式。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量,同时,本次糊的盒质量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说明我们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逐渐走入了正轨。

3、承担的楼道清洁任务顺利进行。

本月开始,学员分层承包楼道楼梯的清洁:王梦然、王聪负责一层;武亦、曹旭光负责二层;张东兴、张扬负责三层;张小安负责西侧楼梯,刘银华负责东侧楼梯;高兴、赵小辉负责劳动站内的卫生。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持楼层的卫生清洁,我们还安排张小安、刘银

华、赵小辉三名糊盒技术相对较差的学员专门负责课间楼道的清洁任务,这样保证了我们的楼道和楼梯在任何时间都是干净整洁的,为学校教职员工能有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的工作也受到了来访的客人的赞许。

4、向输送一名学员。

在我站进行劳动康复训练的学员王大伟,经过数次的寻找工作,现已在我区一汽车修理厂从事保安工作。这是与我劳动站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训练分不开的。王大伟学员在我站不仅进行劳动康复训练,还参加平谷特教中心组织的垒球训练和滑旱冰训练,他参加了XX年年在上海召开的特殊奥林匹克,并作为中国垒球队副队长,和队员们一起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他还是我“绿谷艺术五团”的主要成员,参演的“中国功夫”受到了市民们一致的好评。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使得他迈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第一步。这也是我职劳站工作人员集体努力的结果。

5、继续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让学员走入社会,感受社会。

在4月3日,我们安排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发给每位学员5元钱,让他们练习购物,通过前几次的社会实践,学员们都能够较好的完成自己预设的任务。

4月16日,我们带学员一起乘坐环城公交1、2、3路汽车,让学员体验公交带给大家的快乐,很多学员是第一次乘坐,兴奋的心情是大家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为了更好的让学员们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我们还为每位学员办理了旅游年卡,共花费了900元人民币,我们准备进入五月后,带学员到各旅游景点游玩,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欢乐。

6、工作开展的艰辛与希望。

本月,因为培智部赵新华老师怀孕请假,学校将刘雪莲老师抽调走,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工作更加艰难,我一个人要应付很多事情,没办法,只好让负责生活管理的朱燕明和我一起,对学员进行管理。糊盒、值日,忙前忙后。忙碌的工作并没有打消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因为我们都坚定着为这些残障人士奉献的信心,再苦再累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7、整理劳动康复训练档案。

本月,开始对学员康复档案进行了书写和评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陆续完善这一工作。做到大家满意,领导放心。

8、为学员购买水果,改善工作环境。

我们坚持每星期为学员购买两次时令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橘子等。通过分发水果,让大家体会到一种亲情和关爱。同时,在分发水果的过程中,让所有学员体会到谦让也是一种美德。这一举动,有力的促进了我们内部的团结和互助。

9、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1)继续做好乌鸡白凤丸外包装盒的糊盒任务。

2)楼道环境卫生的清洁整治工作,做到自己勤查,互查,保证学校的环境良性发展。

3)承包学校涌路内、外侧的绿化任务,学习

对绿化树木进行剪枝。

4)安排一次去北京动物园和海洋馆的游玩活动。

5)安排2次去实践基地的劳动,让学员走近社会实践大课堂。

残疾人康复计划 篇7

关键词:体育锻炼,残疾人康复,脑瘫残疾人,综合影响

脑瘫残疾人, 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他们是一群身体障碍最为严重的残疾群体。基于此, 该课题通过体育康复锻炼研究, 明确对脑瘫残疾人身体健康、社会影响、心理等产生的积极作用, 为我国特殊学校开展残疾人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推动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70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4、2015级大一、大二脑瘫残疾大学生, 其中男生50人 (占71%) , 女生20人 (占29%) , 平均年龄20.3岁。具体抽样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查阅法

查阅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重要文献检索库, 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于体育锻炼促进康复等方面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对某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脑瘫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70份, 收回70份, 其中有效问卷69份, 有效率98.3%。

1.2.3 测量法

根据康复医学功能评定方法, 选定臂上举、臂前举、抬腿、跨步、直线走、慢跑6项测试指标进行测试。

2 结果与分析

2.1 脑瘫残疾人体育锻炼现状

按目前特殊学校实行的康复保健体育课设置, 两年的体育课中, 一学期为体育保健实践课, 三学期为康复保健理论课。再加上脑瘫残疾大学生以合班授课, 各个班级脑瘫学生凑一起才能上课, 因专业不同, 班级不同, 课程只能根据隔周上课的形式开展。身体素质、爱好、健康状况、男女生生理特点的不同, 导致实际上课过程中体育内容练习有效性低于理论上的数据统计。脑瘫学生较其他类别残疾人更具有排他性、自卑、仇视等心理问题, 实际开展体育课程效果并不理想。

在对脑瘫学生体育课外锻炼情况的调查中发现, 自评自己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占10%, “一般”的占20%, “弱”的占70%, 可见脑瘫学生对自己身体素质不是很满意。在自评自己“非常不喜欢”或“不太喜欢”体育锻炼的占18.2%;喜欢体育锻炼的占总人数的54.3%;选择“一般, 还行”占总人数的20.6%;选择“无所谓”占总比例的6.9%, 可见脑瘫残疾大学生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参与体育锻炼。有9.7%的学生每周参加2~3次以上课余锻炼, 8.3%的学生每周锻炼1次左右, 锻炼项目仅限于俯卧撑、仰卧起坐、举哑铃、散步, 71.3%被调查脑瘫学生明确表示“几乎不锻炼”。通过调查发现, 脑瘫学生因身体行动不便, 难以完成长距离行走, 或因学校没有专门器材配备, 导致无法进行相应课外锻炼。对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多种原因进行选择时, 78%脑瘫学生选择人帮助;59%脑瘫学生选择怕累;12%脑瘫学生选择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64.7%选择没有场地和器材。

2.2 影响脑瘫残疾大学生体育康复的因素

2.2.1 政府重视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 忽视学校体育康复的研究

目前政府对脑瘫残疾人学校体育的关注度不够, 在出台政策管理残疾人学校的时候未注意到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康复的影响。

2.2.2 对体育康复训练的宣传和介绍力度不够

由于群体较少, 学校、康复机构对他们的体育训练的宣传和介绍力度不强, 使他们自认自己不适合参加体育活动, 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参加哪类运动项目, 对体育运动望而生畏, 参与兴趣不高, 使他们康复面临较大的问题。

2.2.3 缺少专门的体育康复训练研究机构

脑瘫残疾人需专门的场地器材和训练场地, 现行大多数康复机构都倾向于残疾人数众多的听力残疾人和肢体残疾人, 需投入巨大财力、人力、物力。基于此, 各类康复机构较少关注此类脑瘫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缺少专门的体育康复训练机构, 缺少专门的学校体育康复实训室, 是导致残疾人不能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的关键因素。

2.3 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的康复作用

2.3.1 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影响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培养的各种活动。由于脑瘫残疾人脑部神经运动故障导致无法有效支配四肢进行相应运动, 产生极其困难的功能运动, 一些动作无法准确完成, 进而无法实现目标。

根据脑瘫残疾人的生理特点, 通过特定的体育锻炼方法, 在为期14周的练习过程中, 发现脑瘫残疾大学生一些功能得到有效提高, 收益明显 (见表2) 。在下肢稳定性指标上, 直线走、慢跑, 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可见, 通过体育锻炼, 能使脑瘫残疾人上下肢一些功能得到改善或提高, 进而积极康复, 改善身体素质, 改善生活质量。

2.3.2 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的心理影响

因先天或后天原因, 造成脑瘫残疾人运动障碍。调查中, 95.8%脑瘫学生处于焦虑、压抑、恐怖、嫉妒等不良情绪中, 长此以往甚至于心理扭曲。与他人交往, 是每一个人最需要达到的人际关系。脑瘫残疾人因生理原因, 导致与他人接触过少, 是不良情绪诱发的高危因素。体育锻炼, 是通过运动与他人建立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合作关系, 能通过互帮互助, 得到情感上和身体上的寄托和发泄, 能将内心不良情绪通过运动方式转移走, 从而建立良好的个人情绪管理, 增强自信心, 增强对社会的、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2.3.3 体育锻炼能加强脑瘫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通过体育康复锻炼, 75%的脑瘫残疾大学生自评自信心加强、安全感增加、生活越来越有意思。64.3%的脑瘫残疾大学生能邀请同伴一起进行娱乐、体育运动, 32.6%的脑瘫残疾大学生能每天放下手机2~3 h。体育锻炼, 促使脑瘫学生能充实每天的生活, 生活有了目标, 是他们积极融入群体活动的重要动力。一旦融入活动, 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形成良性循环。接受适宜的体育教育, 在生活中充分体现个性与自由, 促进身体练习障碍群体之间及与正常人群间的交流。各类特殊学校, 通过体育锻炼, 给予与脑瘫残疾人康复训练, 使得脑瘫残疾人能从学校走向社会, 回归社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脑瘫残疾人身体素质较差, 体育锻炼现状很不理想, 场地缺乏、专门器材缺失、无支持帮助者等都是影响脑瘫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2) 社会普遍对脑瘫残疾人认识不够,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意识不强, 缺乏专门的体育康复机构, 是导致脑瘫残疾人体育锻炼不够的社会因素。

(3) 体育康复锻炼介入, 促使脑瘫残疾人上肢力量明显增强, 手臂活动范围加大, 手臂功能得到很大改善。下肢腿部功能得到改善, 稳定性提高, 身体素质增强。

3.2 建议

(1) 在残疾学校内部成立专门的脑瘫残疾人大学生体育锻炼社团, 将此部分学生纳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体系中, 不因特殊的残疾类别使其边缘化。

(2) 特殊学校应注重脑瘫残疾大学生特殊性, 建立康复实践实训室, 将脑瘫残疾人功能性的体育锻炼纳入体育教学中, 可把体育课程的内容加以丰富、因残疾类别不同设置新内容。

(3) 开发适合各类残疾人进行锻炼的体育器材和体育项目, 更加人性化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残疾人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先锋.我国残疾人健身与康复体育研究现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2006体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2]杨雪芹, 牟少华, 朱黎, 等.适应体育对特殊需要群体的社会适应促进研究[C]//第二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007.

[3]崔召福.山东省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残疾人在日本 篇8

日本残疾人得到社会的照顾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按照不同的残废等级,按月由政府发给残疾人生活津贴,并免费享受政府为残疾人配备的各种福利设施。

其次,残疾人自己参加生命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其他专项保险。

第三,社会各界为残疾人举办募捐、义卖、义演等赞助活动。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社会处处关心残疾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例如:

——在横穿马路的人行便道旁,装有音乐电铃。每逢绿灯亮起时,音乐铃声也随之而起,这是通知盲人,可以穿越马路了。

——针对盲人双脚脚底的反应比较灵敏这一特点,在横穿马路的人行道的两头,在地铁的入口处,在地铁内通向乘车月台的通道上,在公共厕所的门口等等公用设施的地方,特地铺上突出地面的条形磁砖或水泥条,使盲人脚踩着这些突出的地面,就知道这是引导盲人步行的专用线路。

——在公共厕所的小便池上方,装有很讲究的扶手架,这是供残疾人专用的。凡不能站立的残疾人,可以依靠扶手架的支撑解手。

——在公园、展览馆、博物馆、大商场等公共场所,进门凡有台阶的,都在台阶旁边,另备供轮椅进出的斜坡通道,以备乘坐轮椅的残疾人进出,使他们无须下车或请别人来抬。

——行走不便的残疾人乘坐飞机及新干线火车,只要购票时说明,到达机场及车站时,就会有人推着轮椅来迎接,并用升降机一直送到飞机舱口,或者乘电梯送到地铁月台。

——在地铁及公共汽车车厢,都设有残疾人专席,遇有残疾人乘车,大家都自动让席帮助。

残疾人康复工作汇报 篇9

高青县位于淄博市北部,北依黄河,南靠小清河,面积831平方公里,辖9个镇、街道办事处,767个行政村,人口36万,其中残疾人15524人。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 期间,高青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在上级残联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以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多措并举,上下联动,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 “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康复指标。连续 年被市残联授予市级康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坚持政府主导,积极争取残疾人康复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深入发展,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康复工作如何从全县高度出发,适应残疾人事业的总体发展和残疾人对康复的需求是摆在残联面前的重要问题。我县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十一五”期间始终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每年县财政都把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定期拨付,专项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提高设施使用率,圆满完成各项康复指标

高青县残疾人服务中心于1999年7月正式启用,内设残疾人康复指导室、聋耳语训室、肢体残疾人训练室、盲人按摩室等。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后,始终以方便残疾人、用于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好务、树立残联良好形象为宗旨,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使用效率,为广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场所。

一是认真开展白内障复明工作。利用“爱眼日”、“助残日”等节日开展爱眼知识宣传活动,与县医院联合,多次组织有关专家下基层进行白内障手术前筛查,制定优惠政策对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费进行补助。五年来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60例,补贴资金5万元,为22名低视力患者配戴了助视器,并实施了建档立卡工作。

二是实施聋儿语训工作。每年 “爱耳日”、“助残日”活动期间,县残联都印发专门的康复培训材料,通过县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宣传聋儿康复的重要性,并委托县特教中心对聋儿家长进行培训,了解“十聋九不哑”的科学知识。“十一五”期间共培训家长 人、语训聋儿 人。

三是认真搞好脑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我县沿黄5个镇脑瘫、智力残疾儿童较多,康复问题亟待解决。县残联委托县特教中心对全县的部分脑瘫、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解决部分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并对智力

残疾儿童的家长进行培训。五年中接受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8人、有效率达100%;接受智力残疾儿童训练38人、有效率达98%;培训智力残疾儿童家长26人。

四是积极配发残疾人用品用具。以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为依托,深入广大残疾人家庭,收集残疾人对用品用具的需求信息,根据残疾人的需求,积极加大采购力度,努力向人性化拓展,残疾人用品用具配发扩大到5大类20个品种,发放用具1232件,配发金额5.8万元,受益残疾人1201人。

五是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县财政拨款6.3万元为全县9镇、街道办的残疾人康复站配备了训练器材,使1240名肢体残疾人接受康复训练,完成肢体残疾者矫治手术12例,完成假肢安装10人,为麻风畸残者发放辅助用具126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经济文化强县建设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特别强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要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水平,总体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1、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 组织宣传活动,利用“爱眼日”、“助残日”等开展公益宣传、在医院和公共场所开设宣传场地、开展眼科人员随访等活动。按照当地贫困标准有计划组织筛查,建立贫困患者登门筛查制度、完成筛查登记造册。对贫困患者进行拉网式筛查,贫困患者没有遗漏、没有上访。做到当年新生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手术一例。

2、进一步做好肢体残疾人假肢安装工作,让肢体残疾人“站起来、走出去”。

3、抓好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工作。为社区康复站及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备。培训康复员,将残疾人社区培训工作作纳入社区康复总体规划。

4、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救助行动”。依托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全县贫困残疾聋儿、脑瘫、弱智儿童进行康复培训,实施康复救助工程。同时培训残疾儿童家长,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救助残疾儿童。

残疾人工作计划 篇10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工作计划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残疾人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滕庄子乡党委政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干事精神,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明确目标、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乡域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农村环境面貌的持续提升。

一、工作思路

20xx年全乡将重点围绕实施“五大战略”、争创“五个第一”、实现“三大变化”、打造阳光政治,结合全市“千项基础性工作”建设,紧扣“创新务实促和谐,实干为民谋发展”的主题,加快推进园区和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精品307国道、持续进行美丽乡村打造、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创新乡镇干部工作模式,建设靓丽、繁荣、宜居、和谐滕庄子。

二、重点工作

(一)园区和项目建设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项目建设的集聚地,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部,抓住了园区经济,就抓住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脉搏。滕庄子乡将结合企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实际,着力调整园区布局,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短期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新老园区发展并重,立足构筑新平台、营造新环境、创造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将把握XX市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以其为依托,把强力推进XX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城西工业园以及南滕新产业园功能建设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强力推进。

1、焕发老园区新生机。做好滕庄子乡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改善提升,力促老工业园焕发新的生机动力。一方面把南滕线田路分家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结合起来,从园区土地、道路、机井等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力度,确保改善提升。另一方面从政策和企业服务上做好支持,利用好白庄老园区现有的4000亩未利用地,调整规划,整合未利用地资源,真正实现园区的招商扩容。

2、聚集大镇区小产业。加快镇区产业聚集,利用镇区郝二师父庙北侧土地,引进一批投资小、投产快、效益明显、能够聚集劳动力的小微项目,形成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财气,以财气吸引人气,以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和经济繁荣促进镇区范围的逐步扩大。

3、打造新园区新起点。充分利用中王曼片区500亩土地资源,以韩国世原为龙头,带动周边汽车相关产业发展,引进现代汽车配套商落户我乡。充分发挥我乡的近城优势,打造商贸综合体,积极促成深圳海吉星城市物流项目和浙江渤海五金商城项目的早日落地。同时,借助南滕线开工建设的良好时机,解放沿线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一个占地4000余亩,与北汽、现代汽车相配套的中型企业新兴产业园区。

(二)小城镇建设

按照“城乡互动、以镇带村、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和“四镇同创”相关要求,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完善功能,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城镇品位,在推进在建工程的同时,优化小城镇布局,努力实现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

1、确保在建项目收尾完工。完成20xx年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收尾工作,抓好商住小区的开工和建设,保证建设质量和进度,确保20xx年实现入住条件。做好镇区小学、幼儿园建设的按时完工和配套建设,确保20xx年9月份具备入学条件并实现招生。同步做好商贸街的规划建设、滕庄子卫生院的改善提升和“西大门”标识物的设计建设。

2、确保镇区范围不断扩大。充分利用供销社存量土地,灵活运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拓展小城镇建设空间,扩大镇区范围,把小城镇做成大文章。

3、确保小城镇建设连线扩面。利用岭庄老政府开发商住小区,做好前期土地出让、拆迁改造和商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把岭庄做为我乡小城镇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连线扩面。

4、确保医疗条件改善提升。促进滕庄子卫生院和岭庄卫生院的改造提升,积极争取资金,实现人才引进和医疗器械的升级更新,提升我乡卫生院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附近居民的医疗条件,打造成我乡小城镇建设又一亮点工程。

(三)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农民生活观念的一场革命。要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让百姓感悟到美丽乡村带来的好处,唤起农民观念意识的转变。更要通过后期的制度建设和长效运行,保障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实现农村环境的根治和改观。

1、探索长效机制。做好20xx年北王曼、岭庄、西白庄等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持续改善和长效运行。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培育各村特色和探索长效运行机制,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做到精益求精、特色鲜明。同时推动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不断完善,引领村民卫生意识转变,丰富环卫资金筹集来源,优化垃圾最终处理方式,并适时引入市场机制,确保环卫一体化的长效运行。

2、扩大覆盖范围。按照三年做完全部乡村的标准,按照沿线分布、连点扩面的标准,新增孔店、岭庄、前庞、后庞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追“净”逐“绿”,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变和文明村风、民风的培育。根据各村实际,统一设计具有特色的村庄标识,同时做好307道路沿线的绿化、净化以及违章违建处理,做好沿线村庄的绿化、美化、净化的纵深发展。

3、组织文化活动。把探索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同农村文化建设联系起来,通过各类文化组织活动的开展带动村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引领村民自觉摒弃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美丽乡村的长效运行。

4、制定村规民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扫黑除恶灭霸扫痞行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并通过包村干部帮助各村建立村规民约,倡导农村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

残疾人工作计划 篇2

一、康复工作:根据残联康复部的工作计划的要求积极的配合残联的各项康复工作,在原有的康复工作中基础上达到创新、巩固和提高。把办证残疾人的康复档案全部建立起来完善20xx年的康复档案的填写工作。对低视力、聋儿、白内障等残疾人做好摸底工作及时上报给残联好对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积极的做好残疾人的用品用具的供应工作。掌握他们所需求的各种用品和用具,及时的汇报给残联经行配置。并且和市三院联系争取在助残日到来之际对全社区的残疾人经行一次大型体检工作。对个别残疾人有针对性的介绍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二、就业工作:积极配合残联抓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掌握好本社区的失业人员,一旦有就业机会,及时向他们提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并配合好残联和各个部门对残疾人经行职业技能培训。使每个残疾人都能有一技之长,才能扩大就业面。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个体从业。针对我社区的盲人多的特点和残联积极配合开展“盲人按摩妙手兴业:的二期工程。

三、宣传文体、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残联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好助残日活动争取在社区搞好两个新颖的大型活动。来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积极配合残联做好第四届残疾人的职业技能竞赛和残疾人运动会的人员的摸底调查工作发现人才及时上报给残联。市残疾人有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机会。在信息化建设中积极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做好博客的撰写工作及时的把社区的残疾人活动和工作情况发表在博客上,及时准确的做好残疾人的信息录入工作。并做好社区残疾人活动的手写记录和影像留存工作。积极准确的做好各项工作报表。不定期的打电话给残疾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的工作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四、组联工作:设立协会组织,建立协会制度,把志愿者队伍更加完善帮助所联系的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更好的服务与残疾人。结合信访、维权、社会保障、康复服务、就业等项工作,宣传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团结残疾人,教育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作用。建立健全残疾人档案及残疾人康复、维权、就业等服务记录。

五、残疾证的办理工作:积极的做好残疾证的办理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办证的原则,按着上级的文件要求进行办证把好第一关的工作。积极做好残疾证发放的善后工作。做到每发一例残疾证,就及时的录入一例档案,并且做到内容详细、准确。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本着“创新”“巩固”“提高”“完善”的方针积极的做好和完成。

残疾人工作计划 篇3

按照《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实施方案(20xx-20xx)》的安排部署,结合省残联下达的产业扶持资金和任务指标以及各乡镇街预报的需求数,为全面落实好我20xx年度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任务,现对20xx年度该项目实施计划作如下要求:

一、任务目标

20xx年,我计划投入31.4万元,扶持157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种植养殖产业项目,各乡镇街具体任务指标见附表。

二、时间安排

初审阶段(4月15日-4月23日):各乡镇街完成受助对象的初步确定,并将受助对象的相关材料(包括户口本、身份证和残疾证复印件,据实填写《省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申请表》,本地扶贫部门统一出具的扶持对象为建档立卡人员身份证明材料)上报残联进行审核。

公示阶段(4月24日—4月30日):残联将审核后的初定受助名单返给各乡镇街残联,按要求在受助人所在村里进行3天公示。

确认阶段(5月1日—5月6日):各乡镇街对于公示无异议的受助对象,将公示情况说明纸制版上报残联,正式确定受助对象名单。

实施阶段(5月7日—10月31日):各乡镇街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协助受助人完成扶持物资的采购和发放,按要求做好相关材料及影像资料留存。

总结验收阶段:(11月1日—11月6日):各乡镇街上报产业扶持项目落实完成情况。

三、相关要求

1、各乡镇街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各乡镇街分配的任务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务必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好各阶段工作。

2、产业扶持项目必须是种植或养殖项目,不可以随意扩大扶持范围。产业扶持资金为专项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扶持资金,务必专款专用,不可挪作它用。

3、各乡镇街必须在年度内完成扶持物资的采购,并将扶持资金按要求合理支出,做好相关资料、票据和影像资料等档案的.留存。

4、对于今年采购的物资,各乡镇街一定要做好持续性的监督检查,保证受助对象能够按要求发展相应的产业项目,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管,留存检查的影像资料,防止受助人将扶持物资倒卖的现象发生。

残疾人工作计划 篇4

一、加强就业所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服务水平。

二、推进按比例就业工作,做好20xx年度按比例就业年审工作。

三、做好就业扶持援助工作,组织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就业助残招聘大会,每月至少向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网报送一个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开展就业环境改造扶持,落实超比例就业单位奖励等工作。

四、以实名制未就业残疾人为重点,促进就业创业,重点推进残疾人社区就业,加强岗位开发,采取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居家就业等形式促进就业创业,完成市就业中心分配的就业任务。

五、组织参加参加市级举办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并结合本区残疾需求举办残疾人培训。

六、实名制培训就业统计管理工作,完成实名制录入工作全覆盖,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基本信息、培训信息、就业信息全部录入。

七、做好办理残疾人证、残疾人失业证等工作,并完善区残联网站的就业信息化管理,建立残疾人就业基本情况信息档案。

八、做好一级重残和失业困难残疾人的社保审核、支付工作。

九、落实《深圳市就业扶持残疾人就业办法》,做好对购买社区盲按服务、残疾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灵活就业补贴、残疾人自主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和场地租金补贴、残疾人参加培训和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一系列扶持补贴的给付工作。

十、做好残疾人托养工作,帮助残疾人做好评残、评估,对各类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分类给予补贴。

十一、做好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做好调查、录入、复录、总结等工作,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

残疾人工作计划 篇5

为进一步加大村残疾人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残疾人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生活,根据该村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总体要求

按照“平等、参与、共享”的要求,着力提高面向残疾人的产业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广大残疾人在积极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同时,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

二、工作目标

以促进残疾人就地创业为重点,通过帮扶产业发展、资金补助等特惠方式,努力使广大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残有所助、劳有所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共享小康生活。到20xx年,争取残疾人帮扶对象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推动受帮扶的残疾人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

三、帮扶对象

凡是本乡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有发展产业意愿的的残疾人,为帮扶计划的实施对象。

四、帮扶内容

1、以养殖业发展为主,对村24户农户实施家禽养殖,计划发展养鸡户8户,养殖土鸡230只,养鸭户7户,共计养鸭300只;发展家畜养殖4户,养羊5只,养猪25头;帮扶岳菊香等6户残疾人水产养殖5亩3000尾。

2、以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为依托,联系指导3户残疾人发展果园3.5亩,努力共建水果采摘基地。

3、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举办3-4次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班,广泛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残疾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增强贫困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乡民政办负责做好残疾人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要,组织科技人员或科技能手进村入户现场指导。

残疾人工作计划 篇6

结合“十二五”工作任务,康复部仍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20xx年具体计划如下:

一、做好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是康复部工作的重点,继续认真落实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各项工作,在XX市残疾儿童康复的相关文件指引下,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训练项目、人工耳蜗手术补贴和保缴费等各项工作。

做好20xx-20xx年公益金项目的申请、评估、转介和结算工作。自20xx年,市残联公益金项目由各区实施完成,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按照文件精神,确保预报名的残疾儿童享受此项服务。

二、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1、在大康复理念的指导下,与就业、教育、职康等服务内容相融合,学习“龙岗模式”,以街道社区为阵地、家庭为依托,以专业评估转介和康复咨询服务为纽带,将各项康复服务全方位下沉社区,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

2、通过社区康复工作自查自评,发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够、场地局限等问题突出,康复部将在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区残联的支持下,寻求资源解决困难,为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上的保证。

3、构建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新平台。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础上,构建社区筛查与诊断、转介服务、档案服务、康复治疗与训练、辅具适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托养服务、心理辅导、家长培训和社区宣传的新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三、做好视障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

1、根据评估结果,组织视障残疾人由爱视眼科医院按照训练计划,进行手眼协调、盘中心注视、追随注视扫描等训练,尤其是视障儿童的康复训练。

2、按照《XX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根据辅具评估报告,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进行辅具适配和使用训练。

四、做好残疾人家长培训工作。

上一篇:项目收尾管理流程下一篇: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