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安全责任(精选8篇)
在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6月1日《中国石化报》一版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要求各企业、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并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全文如下: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全面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写在开展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之际
章建华
今年6月是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3月16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专门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安全月主题为“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要求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树立红线意识,加强安全法治,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下发通知对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各企业、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切实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积极开展安全发展主题宣讲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此次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考核。通过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为保障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把握规律,创新形式,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各企业、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采取学习班、安全咨询、安全考试、专题讲座、讲演、展览等形式,宣传安全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使安全发展理念植根于每名员工心中,打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明确责任,强化落实,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全面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灵魂,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全生产最基础、最根本的要求。各单位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分解落实到全体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和每个业务岗位,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切实做到有岗必有责、上岗必担责。
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手册》。《安全管理手册》是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的纲领性、强制性文件,是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要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使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正确理解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理念,逐条落实具体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手册》明确要求,直属企业安委会下设专业安全分委会。尚未成立的单位,要借“安全生产月”的契机,结合企业实际,抓紧组织成立专业安全分委会,为全面落实业务部门主体责任奠定基础。
切实做好安全风险识别和防控工作。石油石化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抓安全工作的过程就是与风险、隐患作斗争的过程。只有事先把风险识别出来,及时把隐患消除掉,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的意识,系统识别出本单位重大安全风险,针对每项风险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做到严防死守,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天津港“8·12”特别重大事故和江苏靖江“4·22”火灾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近日联合下发《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扎实推进全员安全诊断工作。积极开展“我为安全作诊断”工作,加强正向激励,鼓励全体员工立足岗位实际,深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身边的不安全行为。通过持续开展全员安全诊断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促使安全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务必抓好汛期安全生产。今年汛期我国降水总体偏多,尤其进入5月以来,南方一些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江河湖库水位偏高,防洪防汛形势严峻。各单位要高度警惕,对各项防洪防汛措施再检查、再落实。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值班备勤和应急物资配备,做好应急准备。加强海(水)上石油作业安全监管,及时了解有关气象、海浪信息,配备相应抢险救灾物资,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监管。当前,正值工程建设、装置检维修施工的黄金季节,工期紧、任务重、队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增大了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切实加强承包商,特别是分包商的资质审查,严把机械设备、机具入场检验关,强化对承包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监督,确保各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无事故。
扬子石化面向全公司, 发布2012年版《扬子石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该责任制涵盖了上至公司最高层党政领导、下至生产一线、机关办事员所有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本版制度包括十四章, 759页, 每个员工都能在制度汇编里找到对应自己的安全职责。
扬子石化近年来坚持“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生产理念, 把事故预防放在安全生产工作首位, 其中重要手段就是制定并不断更新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努力做到制度全覆盖;在此基础上, 强化制度执行, 通过理论、技能培训, 使员工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做到不伤害自己, 也不被别人伤害, 并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需要, 配备能满足岗位需要的劳动防护用品。7月1日, 公司组建的专职安全督查队正式上岗, 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检查各作业人员安全制度执行情况, 及时督促、整改违反安全制度规定的行为, 停止影响安全的现场作业, 强化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切实实践“安全高于一切, 生命最为宝贵”的安全理念。
谈起茶叶安全的话题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笑谈说。
据王庆介绍,组织茶叶质量审评是茶叶流通协会的主要职能工作之一,为此协会还专门成立了茶叶质量检测室。这个部门会经常抽检茶叶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协会就会进行及时的处理。
在接受本刊专访的时候,王庆表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于9月份的“诚信兴茶·全国诚信宣传月”活动正在火热开展中。
“开展本次活动也是茶叶流通协会加强诚信宣传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有利于形成宣传高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强化茶叶行业内的诚信意识,提高信用水平,促进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王庆还告诉记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作为行业信用建设的第二批试点协会,自2007年起积极开展茶叶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第二批信用企业已经评出,现已评出43家信用等级企业,其中,AAA级企业28家,AA级企业13家,A级企业2家。
信用体系有助于防止“毒茶事件”出现
“我们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信用体系对茶叶行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应该努力来抓的重要工作。”
王庆认为,茶叶首先是一种农产品,因为农产品的工业化程度比较低,标准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大家对茶叶产品有些标准的认知和感觉是不容易掌握的,一般的消费者辨别茶叶的质量还是有一定难度。其次,茶叶行业因为历史的原因,企业比较散、比较小,从业的人员和企业数量也比较多,产品的种类也非常的多,这就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第三,我国是茶叶生产世界大国,出口世界第三,内销世界第一,这么多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包括国内市场,企业之间消费者怎么样来认可企业,其实很关键的就是它的诚信体系,或者从国际惯例来讲叫黑名单制度更好一点。
据了解,早在2005年茶叶流通协会就开始了行业信用工作。当时他们举办了全行业的信用宣言活动,尝试构建一种类似于西方国家信用体系的黑名单制度。
“我们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门槛又很低,鱼龙混杂,所以很容易出事,当时苏州碧螺春市场出现了“毒茶事件”。王庆坦言,协会的信用宣言属于行业自律的范畴,这次做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业内也是比较支持的,尤其是大企业显得更为踊跃,因为这些企业愿意保护自己的品牌,愿意设置一个门槛来让那些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小企业退出市场。
信用企业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据了解,茶叶流通协会这次信用等级评价主要考核企业的整体管理、财务状况、产品的质量和研发水平,这几项都是考核的重点;其次,还注重考核企业曾经获得了哪些奖项,也是一个参考的标准;第三,对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是否出现过问题,协会也进行相应的调研,把企业申报材料和调研相结合,进行综合的评价。
“我们不能只是追求数量,还应该保证质量。我们搞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社会上树立一种公信力,让社会认可茶叶行业的公信力,给他们一个支撑。”王庆认为信用等级评价不能只是追求获评企业数量的多少,更应该注重参评企业的质量。
从2005年开始,茶叶流通协会在全行业还搞了一个行业100强的排序,为了保证参评企业的水平,参评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企业控制范围都在百强企业以内。
“全国制茶企业大概有6.7万家,我们只选择了这一小部分,应该来讲代表了中国茶叶的集约化水平、科技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王庆表示。
茶叶是食品,消费者对茶叶的质量安全是十分的关注,产品安全问题成为这个行业的头等大事。
“在整个行业的努力下,目前我国茶叶的各项指标是处于良性的发展状况,同国际上比,我们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我们这个QS制度实施以后,对茶叶企业设备技术的提高,生产产品的安全程度,产品质量可信度的提高,都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茶叶的质量问题,王庆还是感到很欣慰。
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仍需努力
同时,他也坦言茶叶行业产品质量的问题不能说一点都没有,经常也会冒出一些问题,这就是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意义所在。这包括一些不法商贩,一些小的企业忽视质量指标,只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还有一些设备沿革传统的技术,有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也不是完全符合新的指标要求。不过一旦发现类似的问题,茶叶流通协会就会进行及时的处理。
不过在信用等级评级工作的结果应用上,王庆认为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目前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应用还只是存在于茶叶行业的内部。
王庆坦言,“从目前来看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应用还不是很明显,消费者到底认不认可这个牌子,我认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他认为,下一步还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包括市场监管、出口、财税、贷款、营销等方面能出台一些支持的措施。
一、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的生命线,全力做好安全供电。
二、健全和落实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四、按定员配备生产人员,严禁未经培训、未经考试合格、未按规定持证的人员从事作业。
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预控,强化监督检查,实现闭环管控。
六、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管控,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杜绝人身死亡事故。
七、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全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生产。
八、加强设备管理,强化技术监督,做好运行维护、大修和技改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发生。
九、加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为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十、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强化预案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十一、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履行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监督。
十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开展事故事件调查,严肃责任追究和问责。
《安全生产令》释义
一、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的生命线,全力做好安全供电。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和生命线,并明确了安全生产的落脚点是要全力做好安全供电。重点把握:
1.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国家提出的安全生产方针,公司要结合实际,严格贯彻落实。2.生命线
公司一号令中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为公司的生命线,此次修订为“安全生产”是公司的生命线,进一步确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全力做好安全供电
公司的使命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而做好安全供电是做好电力供应的前提和保障。
二、健全和落实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要开展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工作,并明确提出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重点把握: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法》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公司系统长期坚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目前正在结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法》中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也就是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3.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公司系统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公司系统各单位的各级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所有员工都应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制度管理的原则要求。重点把握: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的依据
《安全生产法》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编制依据。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目前,公司正在陆续印发各类安全生产一体化规章制度,在一体化管理进程中,各项管理制度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但是,作为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就要求公司系统各级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和落实。
四、按定员配备生产人员,严禁未经培训、未经考试合格、未按规定持证的人员从事作业。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生产人员必须按定员配备,以及作业人员的上岗条件。重点把握:
1.按定员配备生产人员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明确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目前,主要关注的是部分单位生产定员不足的问题。2.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和按规定持证
《安全生产法》中规定: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规定:严禁未经安全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严禁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各单位应将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和持证上岗等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预控,强化监督检查,实现闭环管控。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思路和方法。重点把握:
1.明确了公司安全管理的风险观
即把安全视为一种企业运营不可避免的风险,运用风险管理科学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对安全生产的风险进行管控。通过有效控制和持续降低安全生产风险,达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实现安全风险可控在控的本质安全。
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应以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为载体。
通过体系的建设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和安全绩效。3.体系建设与运转应以风险管控为主线
应用风险评估与预控的方法,识别电网、设备、作业及环境与健康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4.体系要强化监督检查
通过强力推行安监月度工作计划,落实安监工作标准化,全面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的分层、分级闭环管控。
六、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管控,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杜绝人身死亡事故。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和开展作业过程的安全管控。重点把握: 1.作业过程安全管控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规定:“严禁违反程序擅自压缩工期、改变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
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也要求做好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工作,且要求将风险控制措施纳入作业指导书中予以实施。2.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反“三违”工作是电力系统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落实的优良传统,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违章行为,需要进一步严厉禁止。3.杜绝人身死亡事故
杜绝人身死亡事故是公司长期坚持和希望实现的安全生产目标,也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文化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的标志,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的落脚点之一。
七、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全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生产。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的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坚决防范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重点把握:
1.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全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电力企业要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
系统运行管理包含电网运行的各方面工作,包括调度、方式、保护、通讯、自动化、设备运行等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只有全方位的工作到位,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公司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电网风险管控工作,要认真做好电网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落实。2.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发生
电力安全事故对社会的影响较大,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是公司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八、加强设备管理,强化技术监督,做好运行维护、大修和技改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发生。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的设备管理工作,坚决防范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重点把握:
1.加强设备管理,强化技术监督,做好运行维护、大修和技改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了直接经济损失造成的事故,按电监会的设备分类,定义为设备事故。
设备管理要做好日常的运行维护,对电网安全影响较大的设备要开展特殊运行维护工作。
技术监督工作是及时发现设备重大隐患和缺陷的有效手段,要坚决按有关规定严格落实。
对老化、陈旧或存在隐患的重要设备,要及时组织大修、技改等工作,积极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2.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发生
公司安全生产战略和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中,都将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作为重要的安全指标,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奠定基础。
九、加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为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生产运行上游各环节基础保障工作的安全质量管理。重点把握:
1.加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
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生产上游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生产运行环节的安全可靠。
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环节的管理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好安全和质量控制。
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和单位要严格落实工程、设备验收投产的规定,防止工程遗留隐患进入生产运行环节。2.为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移交以及生产运行等环节都是确保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生产运行环节重在对电网、设备和生产作业的控制,而生产上游环节重在为生产运行提供硬件和软件的前提保障。
尤其是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对于公司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强化预案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应急管理的重点要求。重点把握: 1.加强应急管理
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2003年“SARS”事件之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均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担负着西电东送和为五省(区)供电的重任,但公司同时面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共四类突发事件的威胁。所以,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以便提高公司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确保五省(区)可靠供电。2.应急管理的常态工作
应急管理的常态工作包括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完善、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和物资的完善配置、应急联动等,应急的常态工作要突出实战性,要不断通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要让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处置人员都明了自身的职责。3.明确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1)完善应急指挥系统
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是确保应急指挥组织保障,应急状态下政令畅通的基础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按照规定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2)强化预案管理
强化预案管理是为突出强调预案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近年来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而提出的。要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至少要满足3个要求:一是灾害发生,要清楚怎么响应,判断级别;二是响应后,各级机构要清楚干什么、怎么干;三是处置过程中,队伍、物资等保障要明确;而以上要求的直接载体就是预案。
加强预案管理,要从预案体系的搭建开始,按照公司应急预案的管理要求,加强预案的编制、审核、演练等一系列工作,使得预案更加实用、流程更加清晰规范,内容和处置步骤一目了然。
4.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应急工作的两个方面的目标
(1)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强调的是管理,偏重事前管控。
主要是基于风险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涵盖突发事件发生的前、中、后各过程,重在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和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其管理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机构、突发事件识别、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资金、应急指挥平台、应急联动等。(2)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强调的是处置,注重事后应对。
通过完善应急专家、升级应急装备,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打造“专业齐全,搭配合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队伍及各种全方位的力量,并在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运转下,能够快速高效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十一、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履行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监督。意义和目的: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的承包商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把握:
1.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规定:严禁使用不具备国家规定资质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承包商和分包商。
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也明确了对承包商的资信管理,并严禁违法转包和违规分包行为,对违反公司规定的外包工程人身事故给予了严厉的处罚。
2.履行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监督
发包单位要加强对外包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有关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规定,认真履行甲方的安全责任,完善有关工作程序,强化对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严格按合同和安全协议对违规的承包商追究违约责任,严防外包工程人身死亡事故的发生。
十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开展事故事件调查,严肃责任追究和问责。目的和意义:
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的安全监督和事故管理工作。重点把握:
1.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法》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也强调了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监督管理是确保公司系统各单位营造安全生产良好局面的重要手段。安全监督管理要以安全风险管控为核心,要从电网、作业和设备三个方面和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全面开展落实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
2.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开展事故事件调查,严肃责任追究和问责
班组安全责任制度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mpany
班组安全责任制度 职责和权限
1.1 班组长是本班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建环”、“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班组及岗位必须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建环生产负责。
1.2 班组员工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安建环职责,切实做到“安建环生产,人人有责”。2 管理内容 2.1班组长安全职责
2.1.1班组长是本班组 “第一安全责任者”,对本班组工人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1.2领导本班组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生产)的规定,模范遵守操作规程,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制度,并做到活动有内容,有针对性、有记录、有汇报;
2.1.3坚持做好班前对施工(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做好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工作,要做到:施工项目无安全措施或有措施未经安全交底不得开工,班后做好安全小结及施工(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如切断电源、孔洞盖板的恢复)及现场的清理工作;
2.1.4负责保证本班(组)人员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制止人员违章冒险作业; 2.1.5负责对新工人(含临时工)、参加劳动人员及新调来人员进行第三级安全教育,并指定专人带领导工作,保证班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2.2工人安全职责
2.2.1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安全施工(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施工(生产)措施,不违章作业;
2.2.2维护和保管好所用的工器具和防护用品,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做到安全正确使用;对未使用过的工器具,在未经操作训练时,不得操作。
2.2.3工作前应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在确认作业场所无隐患后再开展作业,下班时做好现场清理工作;
2.2.4认真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帮助本班组新工人提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2.5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强迫命令,有权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无安全施工(生产)措施和未经安全交底的施工项目,有权拒绝施工,对无安全防护的工器具,有权拒绝操作;
2.2.6协助班组长认真开展好本班组 “安全活动日”活动; 2.2.7发生人身事故,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上报。2.3班组技术员安全职责
2.3.1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技术工作;
2.3.2根据班组施工的分项工程特点,及时拟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2.3.3负责填写安全施工作票,经批准后做好安全交底,并跟班作业; 2.3.4负责做好对本班组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度、措施的学习和考核工作;
2.3.5参加本班组的事故调查,协助工地及时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 2.3.6对一般项目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要计工、计料随项目下达给班组。
2.4班组专(兼)职安全员安全职责
2.4.1协助班组长开展好安全日活动,组织本班组人员学习安全规程、制度及上级颁发的有关文件;
2.4.2督促、检查本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维护、检查本班组作业场所安全设施,有权制止违章作业; 2.4.3发现施工生产中有不安全情况及时报告; 2.4.4协助班组长开展好班组安全管理达标活动; 2.4.5发生事故要抢救伤员,及时报告,保护现场。2.5班组安全监督员安全职责
2.5.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规定。5.5.2经常做好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协助班长落实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负责建立完善班组安全教育、安全活动、安全事故台帐。
2.5.3坚持班前会上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会上总结安全,对违反规章制度者提出批评或处罚,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者提出表扬。2.5.4规范本班组人员对安全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和管理,纠正当班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督促本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5.5加强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遇有违章作业,违纪现象或险情立即制止和处理,并向领导报告。
2.5.6对本班组发生的事故,要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向有关领导报告,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组织力量抢救、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并参加事故调查、分析、弄清原因,查明责任,提出防范措施。
2.5.7交班时,要把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认真记录,详细交代清楚。
2.6班组临时负责人安全职责
2.6.1班组分散作业时,每个分散工作团队的负责人即为班组安全负责人。
2.6.2安全员不在岗时,班组长必须明确临时安全负责人。2.6.3班组长不在岗时,班组临时负责人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3管理内容说明
3.1认真履行本班组、本岗位安全职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3.2各班组、各岗位之间出现工作交叉时,应主动沟通,不互相推委,避免出现安全管理事项遗漏。
认真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
切实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骆琳
(2010年11月2日)
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
同志们:
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召开的这次会议,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为主题,围绕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学习文件,深化思想认识,交流经验体会,探索方法途径。会议开得很好,体现了协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会员单位的宗旨,有助于推动国务院《通知》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切实加强。
国资委黄淑和副主任刚才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上午的会议上,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兖矿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典型发言。还有一些单位将在下午的大会上发言,一些单位做了书面经验交流。他们在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都付出了积极努力并初步探索积累了经验,值得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孙华山同志还要在下午的会议上作总结讲话。下面我先讲一些意见。
一、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切实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并确立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十七大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安全生产作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所必须遵循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强调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应对事故灾难等方面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就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政绩观,强化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严格实行安全生产控制目标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制,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等基础工作,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技能;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理整顿,严格高危行业安全准入,加快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政府和企业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改善社会公共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以及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开展事故抢险救援、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提出了全面系统和具体明确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正确领导下,依靠各地区、各单位特别是各重点企业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十一五”时期,全国事故总量大幅度下降。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由“十五”期末2005年的71.79万起、127089人,减少到2009年的37.9
万起、83200人,分别下降47.2%和35.2%。重特大事故大幅度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由2005年的134起、死亡3049人,减少到2009年的67起、1127人,分别下降50%和63%。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大幅度下降。与2005年相比,2009年重点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煤矿分别下降51.1%和55.69%,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分别下降56.7%和34.2%,危险化学品分别下降41.5%和34.9%,烟花爆竹分别下降25.4%和15.3%, 工商贸其它(冶金机械建材等)分别下降21.7%和5.8%。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火灾、渔业船舶和农业机械等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反映安全生产水平的4项相对指标明显好转。与2005年相比,2009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由0.697人降到0.248人,降幅64.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811降到0.892,降幅68.3%;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事故死亡率由3.85降到2.4,降幅37.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7.6降到3.6,降幅52.6%。提前完成了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今年以来,我们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和落实责任,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安监队伍“三项建设”,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前三个季度,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8%和9.9%,其中工矿商贸分别下降18.3%和10.2%。大部分行业(领域)事故下降,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状况比较稳定。
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坚定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特别是重点企业的同志,长期以来,大家以推动企业和行业安全发展、尽快改变我国安全生产落后面貌为己任,创新安全理念,履行安全责任,完善安全制度,改进安全管理,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为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其他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探索创造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国家安监总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事故总量仍然过高过大,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年均发生各类事故约48万起,每年约9.72万人在事故中丧生,令人触目惊心;四年间全国先后发生30人以上特大事故29起(其中百人以上事故3起)。今年1-10月份发生重特大事故78起(其中特大事故9起),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蒙受惨痛损失,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造成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某些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天灾也有人祸。分析一个时期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既有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安全生产基础和条件较差,以及近期极端气候条件较多、自然灾害较频繁等客观现实因素;也有思想重视不够,政府监管不严,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打击和整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不力,以及一些干部安全责任意识淡漠、作风不实等主观上的和工作上的因素。后者是主要的和具有决定性的。今年以来发生在国有煤矿等大型企业的一系列重特大事故,特别是内蒙古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3.1”透水、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河南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煤与瓦斯突出等特别重大事故,充分暴露出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反映出一些企业没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自觉坚持安全第一方针,没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片面追求产量规模和经济效益,忽视和放松安全生产,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和灾害治理措施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现场管理和劳动纪律松弛,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教训十分深刻。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目前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强调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对企业技术规程、管理制度、安全要求、岗位责任等
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切实整顿;强调要从法规、制度、管理、惩处各个方面,采取过硬的切实管用的措施,加强安全监管,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国务院于7月1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从总体要求和企业管理、政府监管、行业安全准入、政策引导、技术保障、应急救援、考核和责任追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8个方面,提出了全面系统、具体明确的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目前各行各业和各类企业正在深入贯彻、全面落实。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通知》精神上来;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充分认识重点企业、大型企业在加强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方面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重大使命,继续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加认真负责地抓好下一步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和更加严格的管理,把《通知》明确的各项要求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
二、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努力承担好、履行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理所当然的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所有决策部署,国务院《通知》的各项要求和各项政策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能力的增强,最终也都要体现在企业。目前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已经十分明确,关键是下定决心,狠抓落实。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和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实际,我们初步考虑,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以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的各项要求和政策措施为中心内容,以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继续降低事故总量为目标,以煤矿等高危行业为重点,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监队伍“三项建设”,努力推动、加快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和谐,提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支持和稳定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下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就企业来讲,要努力做到以下五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企业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主要负责同志,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以敬畏之心来对待安全生产工作。一要敬畏生命。生命至上,生命无价。要把职工群众的生命看得与自己的生命同样珍贵,把安全生产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挂在心上,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坚持安全第一,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二要敬畏客观规律。安全生产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企业发展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前提和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头脑发热,盲目超越安全保障能力和客观现实条件,片面追求生产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提高。三要敬畏法律。法律代表了国家意志,具有强制约束力,既是合法权益的可靠保障,同时也是一把高悬的利剑。必须强化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任何时候都不可视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儿戏,更不能任意逾越法律法规划定的“警戒线”,以免受到法律的严惩。四要敬畏政府监管。依法监管是政府的职责。企业必须把自己的生产安全活动置于政府的有效监管之下,自觉维护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指示指令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任何时候都不要刻意逃避监管,更不可随意挑战政府安全监管权威。总之,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理念,牢记安全生产方针原则,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管,意志坚定、头脑清醒、作风扎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在建立健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上狠下功夫。首先要健全和落实企业主要责任人安全生产负责制。董事长、总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责。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首先要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其次要健全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分工负责要求和“一岗双责”原则,明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企业各个层级、各类人员、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格局,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同时要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建立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安全生产在绩效工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考核评价中的权重,重大责任事项实行“一票否决”,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约束。
三是规划和投入到位。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精神和国务院《通知》要求,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计划,明确企业安全发展战略、中长期奋斗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以及安全技术改造、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配备采用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强对安全生产规划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安监总局正会同相关部门,就适当扩大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制度、安全设备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适用范围,提高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以及依托中央等大型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应急救援基地和专业队伍等,抓紧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实际需要,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安全费用,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具体的投入项目、资金额度和使用进度,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各项资金;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建设坚实的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重点企业、大型骨干企业尤其要走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前列,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推广,加快企业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换代升级,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在继续推广瓦斯抽采利用、防突、监测监控技术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基础工作和应急管理到位。一是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安监总局颁布实施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全面规范企业安全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二是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例会、例检以及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涉险未遂事故查处追究,重大隐患问题向政府安监部门及时汇报报告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制度,严格纠正和惩处不遵守制度、违反制度的行为,强化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要切实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作业现场带班制度,落实现场带班人员紧急情况下停产撤人决策指挥权。这是目前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等级、减少事故损失的切实措施,媒体舆论和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各类企业特别是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一丝不苟、严格执行,领导人员必须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使作业现场始终处于企业领导人员的严格监督、有效管理之下,以切实保证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屏障。一些事故灾难的抢险救援,暴露出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总体装备水平较低,跨区域救援能力较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少数企业安全生产忧患意识,防范意识淡薄,救援力量不足,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事故预兆和事故灾难的应急反应迟钝,事到临头手忙脚乱、举措失当,成为一些事故灾害范围扩大、生命财产损失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安监总局正在抓紧启动7个国家级矿山救援队伍的组建工作。各类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大型企业,也都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为契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企业安全生产
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预案演练,搞好企业预案与地方预案、区域内专业救援队伍预案等的配合衔接,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对处置紧急情况和事故灾难的能力。
五是培训教育到位。人是安全生产的行为主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用工制度改革以来职工队伍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农民工、临时工、外包工、协议工等各类名目的非固定用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生产一线几乎全部为这类工人。由于受雇佣思想、临时观念等的影响,加之一些企业对培训教育重视不够,造成这部分职工安全素质总体较低,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违规违章行为十分普遍,成为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的致命“短板”,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接连不断。一些员工既是事故的肇事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为尽快扭转这种情况,国务院《通知》把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作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一环,强调企业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企业“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一律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各类企业尤其是煤矿等高危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岗前培训的这一规定,企业所有新进人员,必须经过认真培训严格考核,确认达到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之后才能下井上岗,不得以企业生产人手紧张为由不搞岗前培训,或者任意缩短岗前培训时间、内容和程序;也不得以“边干边学”、“岗位练兵”、“以师带徒”等貌似有一些道理,实则置安全于不顾、陷新工人于险境的借口,来搪塞敷衍、混淆代替岗前培训。同时,重点企业、大型企业要带头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依法与职工签订较长期限的劳动合同;积极探索既符合国家劳动用工政策方向、又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劳动用工形式,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变招工为招生,以稳定职工队伍,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国务院《通知》还就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所有这些,都必须得到切实认真的贯彻落实。通过狠抓落实、持续努力,逐步建立自身要求、自我约束、持续改进、切实加强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各个行业、各类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扎实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为到2020年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打下坚实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协会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以及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是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职能机构,肩负着对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和对煤矿安全实施监察执法的职责。一个时期来我们依法履行职责,在加强监管监察,以及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积极反映和推动解决重点行业安全生产问题方面,付出了积极努力。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了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税前列支、企业大型安全设备免征增值税等经济政策,继续安排每年30亿元额度的国债资金支持重点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十二五”时期争取增加到每年60亿元,重点支持煤矿治理瓦斯水害和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设立了尾矿库安全整治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地方关闭小煤矿和整合煤炭资源。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进一步加强和行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尽快改善。
国务院《通知》对安全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的过程中,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加强和改进监管监察工作,把监管监察工作做到位,通过强有力的监管监察,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下一步,我们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企业始终作为安全生产全部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和着力点,把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作为政府监管监察系统的基本职责和根本任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坚持监
管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寓服务于监管,通过监管监察,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推动各行各业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要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督,依法履行监管监察职责,推进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努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三是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既要监督别人,也要接受监督,尤其要接受来自监管监察对象即企业的监督。为此,我们将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事故调查处理,以及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安全评价、安全产品检测认证、中介机构管理等工作的透明度,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这里,也由衷希望各类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大型企业的同志,对监管监察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提出批评和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更好地履行监管监察职责。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是全国性社团机构和安全生产行业自律型组织,是联系政府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桥梁纽带,在参与研究制定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协助搞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反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意见建议,自律和规范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为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等方面,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协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在各会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主动参与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组织专家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咨询服务,积极参加总局和煤监局组织的安全生产督查检查,为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尽到了努力,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在下一步工作中,希望协会要继续坚持服务宗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为安全生产工作大局服务。一是要健全完善协会与企业的联系沟通机制,进一步密切与各类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大型企业的联系,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总结交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呼声和要求,更好地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要健全完善协会与安监总局、煤监局机关各司局的协调配合机制,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和阶段性工作重点,选择协会工作的入手点、着力点以及载体和抓手,当前应把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协会工作的重点,发挥社团组织和行业自律机构在评价、认证、推广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开展好企业达标活动。同时继续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各类专项督查和重点检查活动。三是要健全完善协会内部工作运行机制。要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协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会员单位的权利义务,规范协会组织开展的评价评比、咨询服务等工作程序和各方面行为,规范会费收缴和使用,把协会工作进一步纳入规范、有序、高效开展的轨道。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对协会的指导,支持协会的工作,扶持协会的发展,努力使协会成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得力助手,成为推动我国安全生产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参加这次会议的,多是重点企业、大型企业的负责同志。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总体战略中,重点企业、大型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的坚决贯彻和坚定执行者,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排头兵”,是行业安全发展的“龙头”,是各类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示范和表率。希望大家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增强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职
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表明, 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但是, 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部分企业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内的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没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造成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放松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使企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以致事故接连不断。由此可见, 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确保安全生产就是一句空话, 企业就根本无法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壮大。笔者认为,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应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思想重视, 二是措施可行, 三是执行严格。
1 充分认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是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关于“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等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不仅指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源在于消除隐患;还表明了抓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是预防为主;更指出了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强化责任落实。消除隐患是根本, 加强防范是重点, 落实责任是关键。只有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区队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 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 并严格落实各个环节主体的责任, 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做好每一项工作, 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严不起来, 落实不下去”现象的重要措施。“严不起来”包括了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外部监督、行政执法、事故查处、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 “落实不下去”也包括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任务、隐患监控和整改措施等方面。通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来对生产负责人、生产管理者、生产操作人的行为提供动力和约束, 强制企业建立健全上至企业法人, 下至区队班组长、普通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规章制度,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形成上下互保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实行事故连带, 从而解决“三违”事故居高不下的问题, 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安全生产实现根本好转。
2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明确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做到单位部门层层有责任, 岗位职工人人有职责, 这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
一是建立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原则, 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职工对班组、班组对区队、区队对矿处、矿处对集团公司负责的管理体系,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建立领导体系。明确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是全集团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安全负第一责任;二级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的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职工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 对安全生产负责。
二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认真执行“一岗一责制”。集团公司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通过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形式, 将安全生产列为重要的管理指标之一。各单位内部也要于每年年初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部门, 基层单位、部门再以责任书形式落实到班组;班组落实到岗位和职工个人, 真正做到一岗一责。签订责任书时, 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一要结合岗位责任制等有关制度对安全责任制进行细化, 既有共性要求, 又有个性条款;二要结合实际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 进一步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三要结合实际组织一次考试, 使全体职工都熟知自己的安全责任, 懂得干什么和怎么干。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 在全集团形成岗位 (个人) 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矿处, 基层保集团的强有力的安全责任体系。
三是以安全生产法规为依据制定各项制度, 增强执行和落实制度的法律意识。《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规定了在企业生产工作中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等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详细规定了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这对于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促进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追究违法人员的法律责任, 遏制和制裁各类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同时《安全生产法》的实施, 也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武器, 它能够通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因此, 要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依据和措施, 要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作为安全教育重点内容, 通过深入组织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的延续和细化, 促使他们从法律的角度,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线, 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
2 建立责任考核体系,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突出“一把手”抓安全, 进一步强化安全目标责任制。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必须行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 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因此, 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求各级主要领导要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 承包本单位的风险要害部位, 而且必须把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作为日常安全检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与收入、业绩、升迁挂钩。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要求单位主要领导当场拍板, 能当场整改的, 要立即拿出资金进行整改, 不能立即整改的, 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 由主要领导签字确认, 限期整改, 限期完不成, 则按规定给予处罚。从而进一步促进各级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了解, 隐患整改资金和人力的准备工作就顺利多了, 工作中少了推诿扯皮现象, 整改力度也就大大加强了。
二是实行事故隐患及违章连带责任制度, 严肃责任追究。制定安全事故隐患及违章连带责任制度, 在鼓励安全第一责任者、分管领导、安全员、安全检查人员纠正违章, 及时整改隐患的同时, 对被检查单位重复发生类似事故隐患和违章的情况, 要连带追究所在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分管领导、安全员和安全检查人员的管理责任, 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把安全责任与个人经济利益挂起钩来, 加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三是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根据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岗位职责在全体员工中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让所有职工从自己岗位安全职责的实际出发填写《安全承诺书》, 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担负的义务。同时将落实安全承诺制度和“一岗一责制”情况作为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日常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把职工签订安全承诺书的情况作为各单位行政一把手年终考核的硬性指标, 进一步促进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
阮次山:现在的中国,不管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企业的管理上,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我们自己有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我们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到了不同凡响的地步。1972年布林特会议以后,金本位被美元所取代,我们辛辛苦苦了30几年,用我们的资源,用我们的劳力换来绿色的美元,现在我们的手里有多少美元?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他们手里的美元也很多,然后购买美国实在的东西,买美国的房地产,可是一时之间,1985年里根总统叫日币升值一半,结果造成日本的经济从上世纪80年代末衰退,直到最近几年才慢慢起来。现在,类似的情况又出现了,中国该怎么做?我们也用绿色的纸换取实在的东西,我们买油田、买矿场,但我们还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在别的国家开采石油,被西方媒体严重误解,说我们是在争夺能源,可是事实上中国生产制造的东西有一半以上是外销的,可污染都在中国,责任留在中国,我们还背上了一些骂名。今后我们除了用过去累积的美元买实在的东西,展现中国人也可以在全球舞台上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外,我们可能还要考虑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追在人家的后面,而是踩在别人的肩膀往上走了,要考虑到自己的责任。今天我们跟几位企业界的朋友谈一谈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绿色责任,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企业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傅成玉
国企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我觉得,中国国有企业是最有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成长为最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为什么?因为人。从历史传统上,国有企业的人有两个方面是其他企业比不了的。第一,国有企业的员工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这就是责任;第二,在这种责任下,能不计较待遇,不计较利益地拼命工作。在我们企业,员工认为他不仅是给企业工作,还是在给国家工作。今天我们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把企业做好,还要看到全球的责任。
现在的跨国公司不仅仅是经营主体,更是责任主体。在这个方面,西方企业的理解和我们国有企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这种社会责任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把自己企业发展好的同时,还会应对气候的变化,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在安全上,在对企业内部的员工上,在对社会的关联方上,都要有种责任感,这样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就容易被认同。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改变,我们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现在我们谈的已经不是把企业救活,而是要打造国际竞争力。这种竞争能力不是盈利能力,而是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徐乐江
中国钢铁业迎来大兼并时代
宝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宝钢。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30年前中国绝对是不发达地区,现在也不应该算发达地区,只是上了一个大台阶。我的理解,中国是一个大市场,我们最早是产品出去,产品出去并不是为了占领市场,可能那时候我们生产的钢材还没有到这个程度,这是初期的走出去。到了今天,宝钢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是50%,同时中国的经济水平也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世界经济要一体化,所以我们应该走出去,尤其是到那些发展中的国家,与他们合作共赢。
实际上,从钢铁业原料的角度看,中国的钢铁业已经在大量地走出去。对我们来说,产品的走出去,技术的走出去,生产基地的走出去,还有矿产资源走出去,就是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去。此外,2006年世界第一钢铁企业米塔尔和第二大钢铁企业安赛乐重组,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当年的产量是1.17亿,这说明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变化。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快速的规模扩张期已经接近尾声了,随着矿石原料的增长,中国钢铁业也一定会迎来大量的兼并、重组,这样才能使中国钢铁业发展到足以和世界钢铁企业相提并论、相抗衡的地步。
肖亚庆
与真正垄断市场的国际巨头们竞争
很多人觉得我们是靠垄断来赚钱的,但在我看来,现在的国有企业,至少钢铁、冶金行业是不可能垄断的。所谓的垄断,起码要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其实,我们和宝钢一样,属于完全竞争性的行业。虽然我们叫中国铝业公司,实际上在铝的行业里,我们占市场份额三大块,氧化铝占中国市场的40%,电解铝占不到30%,有些加工产业占8%,加起来平均算是20%的份额,按世界通行的规律来讲也不算多高。如果放在世界市场来看,这个比例就小得可怜了。现在讲国有企业垄断,国内人讲可以理解,督促我们改变机制,改变我们的运行模式,但是对国外的大公司我们就要特别警惕了,包括石油,钢铁行业更不用讲,有色行业也是这样的,因为他们现在不断地垄断我们。
最近正在发生的世界第一大的矿业公司在吃世界第三大的矿业公司,吃完以后是什么概念?是中国铝业公司10倍的市值,而且还要不断扩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改掉传统的老国有企业的运营模式,尽可能地做大做强,抢占国际市场,与那些真正垄断市场的巨头们竞争。
周纪昌
企业素质决定走出去的层次
中国2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国有企业走过了非常痛苦的历程,国家也付出了非常昂贵的代价才到今天,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国企刮目相看。现在国有企业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对自己的企业非常了解,一本财务账,企业的发展思路也很清楚。国有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在中国和整个国际市场当中发挥越来越好的作用。我们走进国际市场比较早,1979年中央批准了四个,我们是其中之一,但是回过头来看,过去因为企业自身素质的问题,所以基本处于国际市场低层次的位置,盈利能力、竞争能力都还比较差。这几年中国的企业借助于国内这么好的经济环境迅速发展,应该说中国的企业至少已经能够在国际上有地位,或者在某些方面能够叫板。
现在,国家提出“走出去”,希望的是更高层次的“走出去”。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不可能得到发展。当然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借助早期把外国的资本、技术、好的经验引进来,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慢慢地改造,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方面,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是现在,在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我们还要自己冷静地思考,不断反省自己,必须很好地和其他国家、公司合作。
杨凯生
唱衰中国国有银行是站不住脚的
谈到中国的国有企业,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生产型企业,实际上银行也是一个企业,是金融企业。作为中国工商银行等几家特大型的银行来说,是国有的金融企业,所以金融企业从大的概念来理解和思考,实际上我和几位老总的企业是同一类型的。我的想法是,到现在虽然不能说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我相信中国确实还有不少的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但到今天,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许多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特大型的国有企业,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若干年前,人们谈到中国的国有银行,是一片唱衰的声音,有很多的说法,比如,中国的国有银行从技术上已经破产了、他们已经是资不抵债等等。几年前我们到其他国家分设分支机构,他们就说你们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太高,会带来金融风险,所以目前无法考虑你们在我们这里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但是,现在工商银行已经成了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超出世界领先的花旗银行市值将近一倍。当然我不是说我们的管理水平已经到世界一流了,盈利能力是全球第一了,不是这么说。我想说的是这些年来,我们确实走出了一条中国国有企业、国有银行自己的路子,这条路是全世界不得不承认的。
张维迎
中国企业应从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过渡
谈国有企业,可能不能笼统地谈,在国有企业整个领域里面,大量的企业还是面临着困难,日子并不像这几位老总的企业那样好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讲,现在起来的那些国有企业,盈利比较高,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已经改革了,不是国有企业了,而且大量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使得中国整个经济的竞争力在提升,在发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和十年前在体制方面相差得非常巨大,现在治理机构、激励机制有所改善。但在座的几位老总管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上游的,不是在制造业竞争最激烈的下游。以消费品为主的企业里面,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竞争力,要真正走向国际是非常难的。
我在2000年写了一篇文章有一句话,“也许未来联想可能收购IBM”,但是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毫无依据,只是一个预测,中国的企业如果好好积累,先靠成本优势做强,逐步地走向品牌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出一个战略,叫“INTEL Inside”,英特尔的芯片谁也看不见的,因为它强大,要求每一个计算机都必须帖着这个标签,英特尔的芯片本身就成为一个品牌了。所以,核心的问题还是要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王波
新型国有企业领导人应有的想法
【中国石化安全责任】推荐阅读: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布安全管理手册10-23
中国石化介绍信06-23
中国石化企业管理11-30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07-14
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见习报告12-04
学习体会《中国石化三十年》12-13
(中国石化)提升基层班组长管理水平07-0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规定07-21
化工、石化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