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大家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幅夜景图美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欣赏《小小的船》)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这首歌词,大家借助拼音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配合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三)读好课文,想象中创新
1.指名读一、二行,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2.放《小小的船》曲子,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3.轻声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趣味识字
1.(制作课件时,在星星图后隐藏生字)师:闪闪的星星多美呀,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吗?(老师点击课件上的星星,星星上显示出生字,学生抢读。)
2.你能告诉同学,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吗?(四人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3.结合语言环境,巩固生字。(内容见教学建议中的“小短文”)
(五)写字
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白、田、电”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学生描红,并认真临写。
3.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
(六)课外作业
一以多样的导入求实效
有效的导入就好比一台戏的序幕, 它简短巧妙,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引整个教学过程, 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有效的导入寥寥数语即能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情境, 接触到文本的精神内核, 但必须考虑导入语要精确、凝练、简洁, 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要符合文体的需要, 要围绕文本的精神内核进行设计。
1.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例如, 教学寓言故事《蝉和狐狸》时, 先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 然后过渡《蝉和狐狸》。由此引入新课题既复习了原来的知识,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谓一举两得。
2. 观赏插图, 导入新课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既形象直观, 又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课文《莫高窟》时, 当学生打开课本, 一下就被眼前的壁画吸引了, 壁画上的仙女千姿百态, 精妙绝伦。这时, 学生就对学习课文有了兴趣。插图揭示了课文的内容, 为新课的导入创设了美好的情境。
3.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与课文题目有关内容,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 学习课文前提问:平时同学们的衣袋里都装些什么东西啊?再顺着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和好奇心, 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以简明的初读求实效
初读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 是学生初次感知教材, 是学习一篇课文的起始阶段。依据教学目标, 初读设计也要有效明了、让学生觉得学起来目的明确, 有可操作性。初读并不只局限于要学生“读准确、读通顺”, 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学生认读生字词, 而应该认真审读教材, 发现其有核心价值的精妙之处, 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纵观全篇, 潜心会文。有效的初读还可以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少走弯路。
1. 围绕课题,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题目是作者反复斟酌才定下来的, 或点明中心, 或概括全文内容, 下面的千言万语往往从上面的课题就可见端倪。因此, 第一课时教学中, 可以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以课题为契机进行挖掘, 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在初读中抓住课文的结构及要点, 又激发了学生对初读课文的兴趣。
2. 抓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感知全文
例如, “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 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初读:老师知道大家对法布尔的行为充满了不解, 为什么他的衣袋会装满昆虫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学生找到三个关键句后, 教师进一步诱导:“三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能解释法布尔的这种行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着迷、迷恋、痴迷。这种初读引导学生从提炼关键句到提炼关键词, 既让其初步感受到文中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 又教给了他们高效的读书方法。
三以巧妙的过渡语求实效
有效的过渡语是简化教学环节最见效果的一个程序, 学生学起来感觉教学环节清晰了, 简洁的过渡语必须是精心打磨过的, 它简短精辟, 言简意赅, 既能承上启下, 又能引领学生由初读到精读。
方法一:抓作者内心巧妙过渡。比如教学《金蝉脱壳》一文, 学生初读课文后, 感受到了小作者想要观察蝉脱壳的急切心理, 这时教师可以马上过渡:“孩子们, 此刻你们的目光在哪里?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紧紧盯住那只蝉虫, 可千万别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脱壳的细节哦, 轻轻地自由读课文, 感受这奇妙的一刻。
方法二:介绍作者巧妙过渡:例如, 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的过渡:“有人说苏叔阳先生的散文是一杯甘甜的山泉, 山泉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 其中的甘甜才会由心而生, 回味无穷。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课文, 静静地品味《理想的风筝》这杯‘山泉’, 看看你能品出什么来。你品出了什么, 读懂了什么, 或者有什么地方一知半解, 什么地方还有疑问, 都请用笔做好记号, 这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默读课文)
方法三:抓文章线索巧妙过渡。例如, 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的双龙洞是个奇特的地方, 地方可大了, 不知道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欣赏了哪些景色?”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把能够说明地点的句子划出来, 这样一条清晰的游览线路就找到了, 为接下去学习课文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浸润着我们的操劳和智慧, 镌刻着我们的惆怅和欣喜。让我们换一种第一课时的教法, 让老师运用创造力, 使第一课时教学有效起来, 激起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师生们的智慧火花在语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中齐放异彩!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约粮食;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稻和小麦的来历。
(2)体验插秧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农产品是农民的辛苦所得。
(3)懂得要节约粮食,爱惜农产品,尊重农民的劳动。
【教学重点】
(1)了解一粒米的来历,体会农产品是农民的辛苦所得。
(2)懂得要节约粮食,爱惜农产品,尊重农民的劳动。
【教学难点】
懂得要节约粮食,爱惜农产品,尊重农民的劳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大米和面粉妈妈的资料。
(2)调查了解生活中节约粮食和浪费粮食的现象。
教师准备:
(1)大米粒若干、大米粘若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第一次给我们班同学上课,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见面礼,就在大家面前的小盒子里。请你打开盒子,拿出大米粘来品尝一下吧。
学生品尝大米粘。
2.教师引导:大米粘好不好吃?(好吃)
谁知道大米粘是用什么做的?(大米)
板贴:大米
3.教师启发:盒子里除了大米粘,还有一个礼物,你发现了吗?(一粒大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这小小一粒米。
板贴课题:小小一粒米。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大米除了做大米粘之外,还可以做什么?(米饭)
板贴:米饭。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去饭店,米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已经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主食,那我们的主食还有什么呢?(馒头)
板贴:馒头。
馒头是用什么做的?(面粉)
2.寻找大米和面粉的妈妈。
教师提问:做米饭用的大米和做馒头用的面粉,它们的妈妈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寻找大它们的妈妈吧。
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张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选一名同学将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表中。好,开始。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刚才大家讨论的结果,每组派一位发言人说说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进行交流。
(1)交流大米妈妈的情况;
(2)交流面粉妈妈的情况。
3.体验插秧。
教师启发: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水稻和小麦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种植水稻和小麦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环节最辛苦?为什么你觉得这样最辛苦?
学生交流。
正如同学们所说,种植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很辛苦,但我们不能一一尝试,现在我们就来体验一下插秧。
到底应该怎样插秧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注意仔细地观察插秧的动作。(播放视频)
通过这段视频,相信同学们对插秧肯定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谁来说一说插秧应该怎样做?
4.谁想上来示范一下?其他同学仔细看是不是符合要求。
学生示范。
5.体验插秧。
6.同学们累不累啊?(累)
7.我们在教室里插秧半分钟都感觉到很累,农民劳作时要头顶烈日,想象一下,一天之后、一个月之后、从春种到秋收,农民伯伯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三、节约粮食
1.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1)农民非常辛苦,他们在种植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来一起欣赏一组图片。
看了这一张张图片,你最想说些什么?(图片循环播放)
学生交流。
(2)同学们说出了老师的心声,这让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唐朝大诗人李绅写的一首反应农民辛勤劳动的古诗《悯农》,出示课件。
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3)是啊,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都包含着农民的心血。
请同学们拿出礼物盒中的一粒米,捧在手心上,想一想,这粒米可以干什么?
学生进行交流。
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看到许多浪费的现象。播放浪费粮食的图片。
不仅如此,在公益广告中也有许多反映人们浪费现象的内容。播放视频。
2.光盘行动。
(1)教师谈话:针对人们日益严重的浪费现象,今年一月,我国提出光盘行动,冰城哈尔滨专门进行了沙画创作,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作品。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光盘行动吗?(出示图片)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全国各地也纷纷响应此次活动,中国首善陈光标为响应此次活动,申请改名陈光盘。
青岛的多家酒店加入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
光盘行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我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也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并指出勤俭节约是实现我们中国梦的开始。
作为你来说,你准备今后怎样做?
学生交流。
板书: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同学们的想法和老师一样,节约粮食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现在就将你的想法汇成一句话,写在盘子上,并签上你的名字。
制作光盘标语。
学生汇报。
同学们,你们手中的这一个个盘子就是最好的环保宣传材料,让我们积极地向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宣传,让我们高举手中的盘中,喊出我们的口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小小一粒米
春种秋收 水稻→大米→米饭 节约粮食
秋种夏收 小麦→面粉→馒头 反对浪费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鞍山路小学)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晴朗的夜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能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晴朗的夜晚天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具准备:
1、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月亮和一个弯月亮。
2、准备一块小黑板。
3、录音磁带、字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小提琴独奏)
4、幻灯。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言:小朋友,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常常看见天上有月亮,你们喜欢看月亮吗?
老师跟大家一样,也喜欢看月亮,老师请小朋友看这个月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出示圆月亮)
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出示弯月亮)
2、看图:老师请小朋友边看图,边听录音,想一想,这是真的船吗?是什么?(出示幻灯)
下面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能看出是什么时候?
再请小朋友连起来说,图上画的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述:这幅图画得很美,在晴朗的夜空,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所以,叶圣陶老爷爷把《小小的船》写成课文给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学课文时,要一字一句认真地学习,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一遍,看看这课有几句话?
3、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句,弯弯的月儿讲了什么?(板书:弯弯的)
弯弯的和弯的比一比,你认为哪个词美?为什么?
弯弯的比弯的更弯一点,而且弯得更可爱,看起很美,讨人喜欢,所以,课文里用弯弯的这个词来形容月亮的形状。
4、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小小的船又讲了什么?(板书:小小的)
课文里为什么用小小的船而不说小船呢?
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遍。(指导朗读)
5、这只船除了弯弯的、小小的,还是怎样的?(指名读二句)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讲了什么?(板书:两头尖)
图上画了什么?与上图比较一下,课文里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我们学完了一、二句,现在把它连起读,想一想,这两句都写了月亮的什么?(齐读一、二句)
6、这样美的船你们想不想上去坐一坐?
老师带你们去,因我们离月亮太远,所以要坐上最快的火箭,小朋友系好安全带,闭上眼睛,准备。(按录音)
到了,睁开眼睛,我们到了哪儿?(指幻灯:太空)
你现在感觉怎样?你看到了什么?(板书:星星、月亮)
我们来到月亮上,把弯弯的月儿当小船,蓝天可以当作什么?星星可以当作什么?
(课间休息)
7、我们一起读书上的第三句。
比较句子。(出示小黑板)
我看见星星和天。
我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先把这两句读一读,找出不同的地方?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闪闪的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写出了星星一亮一亮的,好像对我们眨着眼睛。(板书:闪闪的、蓝蓝的)
蓝蓝的写出了什么?把天写得更美了,所以第二句好。
第一个句子用的是看见,第二句用的只看见。看见只看见有什么不同?只看见的范围小些,看见的范围大些,为什么只看见,是因为蓝天,星星太美了,吸引了目光,所以只看见。
我们一起读二句。
请小朋友把第三句连起读一遍,我只看见要读重点,闪闪、蓝蓝读轻。
8、这篇课文学完了,为了让小朋友读得更好,请小朋友跟着录音读一遍。(请人读)
有表情地齐读,注意老师怎样指导的。
同学们读得好,下面把书关上,老师读前半句,小朋友读后半句,看谁记得住?
再齐背诵一遍,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不但小朋友喜欢,我们音乐家把它写成歌来唱,会吗?(齐唱)
9、今天小朋友学得很好,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考一考小朋友怎样。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是把老师给的字块看一下,哪些词放在一起合适,拿这两个字块的小朋友就站在一起,剩下的小朋友就拍手唱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
字块是:弯弯的、小小的、蓝蓝的、闪闪的、月儿、星星、蓝天、小船。
全体小朋友齐读字块上的词。
小朋友再动动脑筋,这些词除了刚才的放法外,还可以怎样放?意思大体不变。又变换放法:天蓝蓝的,月儿弯弯的,星星闪闪的,船小小的。
通过游戏,小朋友们知道了,有的词放法不同,但意思大致相同。
10、打开书,指导课后三题。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把识字和朗读作为重点。在识字教学中目标要明确,方法要灵活,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进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探究基础上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及想象、观察能力。通过熟读课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1、自制的生字卡片每人一份。
2、课件、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带、歌曲《小小的船》磁带。
3、课前让学生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看谁最聪明,猜得又对又快。
“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呢? 生:月亮。
师: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幅夜景图美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欣赏《小小的船》)
[设计意图]:这一片断的教学设计在通过猜谜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和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这首歌词《小小的船》(板书课题)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教师提示读书姿势:对了,读书时身子站正,书本捧好,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谁能把课文读准,谁来展示一下? 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试读,用鼓励性的评语充分肯定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大胆发言,勇于表现。
3、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看谁把课文读准了读顺了。(同桌互读、互评、互助)[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进行学法指导,设计这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4、赏读
教师:请同学们给老师一次表现的机会好吗?(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老师读得怎么样?请大家评一评吧。
[设计意图]: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欣赏儿歌的美,音乐的美,动画的美,在和谐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指名读)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互助,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你们记住了哪些生字,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甲:我记住了“坐”字,两个人坐在土堆上就是坐。
生乙:我记住了“星”字,“日”字加一个“花生”的“生”。
生丙:我记住了“闪”字,“门”字加一个“人”。
……
教师:这些同学说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偏旁“门”,谁还知道有哪些字是“门”呢? 认识“门”字框:猜谜,一个人站在门里。(可找一名学生做动作,大家猜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识字生字的好办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识字。
3、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指名领读并组一个词。(教师提醒: “只”有两个读音,提示学生要注意。)齐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读的方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学习的生字。不同方式的读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4、游戏:照镜子。(小组内先练习,然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大家和老师照镜子。)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把生字宝宝送回家你还认识他吗?请你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吧!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儿”要读轻声,“在”、“坐”是平舌音。“闪”、“船”读翘舌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感悟课文的基础,创设朗读情境,朗读与识字相给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五、写字
1、出示“见”,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个字。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字的竖弯钩要写好。)
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及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同桌交流。
3、课件展示“见”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4、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白”、“电”“田”的教学方法同“见”。
教师提醒: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6、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练写田字格中的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锻炼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布置作业
练写生字,每个字写3个。附:
课堂检测题
一、小花盛开笑哈哈。
静 船
早
影
尾
朋
扁
chuán jìnɡ
wěi
zǎo
yǐnɡ biǎn
pénɡ
答案:chuán
jìnɡ wěi zǎo yǐnɡ biǎn pénɡ
船
静
尾
早
影
扁
朋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精读诗歌,体会感情,拓展延伸)
一.游戏引入,复习巩固。
1.这篇课文有9个字娃娃,他们现在来到了我们中间,想跟他们做游戏吗?游戏的题目是“给字娃娃戴上帽子。”(小组合作,取出信封里的生字和音节,使之一一对应,请一小组上台示范。)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最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识字教学本身是很枯燥的,但可以凭借各种有趣的游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加深对生字的记忆。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2.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课文,书中还有一个没学的字,虽然不是生字,但你也能记住它。指导学习“尖”,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读课文,圈出“尖”)
[设计意图]:学习“尖”,帮助学生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你能不能象学这个“尖”字一样来给其它生字编字谜啊?(学生自编谜语,让学生猜。)[设计意图]:自编谜语,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无形之中渗透识字方法的指导。
3.同学们真厉害啊。看!我这里有很多星星很想跟你们交朋友。你愿意跟谁交朋友就来摘哪颗星星。要说理由,然后领读后面的生字词,过关了,老师就把这颗星星送给你!(摘星星,说理由、领读字词。)
[设计意图]:语言积累、说话练习与游戏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玩中学、玩中有收获。4.有的同学没摘到星星,别急有你的一份,请你拿出画有生字的美术纸,把认到的生字画上一颗星。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谁来帮助他?(自评反馈互帮互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关注每位学生。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电脑出示课件:(书中夜空图,没有小女孩)教师提问:那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呢?(月儿)2.你从哪儿看出来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因为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头都是尖尖的,由于月亮离我们太远了,我们看到的只是小船那么大所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多种形式的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对月儿的喜爱之情。
3.理解“尖尖的”
你还知道什么事物也是“尖尖的”?(学生举例)4.用“弯弯的月儿”像“——”说话。
[设计意图]:这首儿歌富有童趣,学生很喜欢,在讲读课文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放手可让学生自学、探究、交流。
5.让我们坐上这艘小船去天上看看,怎么样?你在航行中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旋律《小小的船》,生学听音乐想画面)
[设计意图]: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够激发人的想像,把学生带入美妙夜空的情境,为下一环节的说话打下了基础。
6.指导说话:我看见了();我感觉()(学生自由畅说)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设计这两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言,丰富语言。一年级学生的说话不是很规范,利用提供的句式帮助学生说话的完整性、规范性。
7.在空中飞行的感觉真美,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齐读课文第二句)
8.朗读第二句:
(1)指名读这句。
(2)提问: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有什么特点?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弯弯的事物?(学生说“弯弯的香蕉”和“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船”等)
教师出示“弯弯的月儿”和“弯弯的小船”对比图。师:看!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
(3)出示书中星空图,学生看图说。板书:两头尖
(4)指导朗读:出示: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
(5)把一二句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弯弯的”,并会用“弯弯的”说话。
9、朗读第三句:
(1)齐读第三句。
(2)提问:“我”指的是谁呀!(课件出示)小女孩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么美的夜空中有这样一只小小的船,你有什么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去想象:你就是宇航员,飞到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呀,让我们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播放音乐,音乐停止后,睁开眼睛)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说。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一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放《小小的船》曲子,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练习句式: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在美妙的情境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自己的感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出示第三句话,自由练读。怎样读好听?想象坐在小船上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说话训练:模仿第三句,说一说“我坐在月亮上,看见……”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在富有童趣的情景中,读读练练:诵读中感悟语言美,说话时想象意境美,从不同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眼前。培养学生的语感。
10、生动表演,美读课文。
谁能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呢?指名读、评议。(生读、生评、生挑战读)
谁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学生自由准备)
同桌互演互读 齐读 背诵
【设计意图】:欣赏月夜的美景,聆听优美的音乐。美妙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在这种奇特的感受中朗读,学生定会释放自己的真情,在自由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神奇。
三、演唱《小小的船》 播放歌曲《小小的船》,自由发挥,边唱边表演。
【设计意图】:课堂上播放情境音乐,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进一步领悟课文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练习
出示“我会说”:弯弯的()长长的()小小的()闪闪的()静静的()蓝蓝的()【设计意图】:先组内练说,再汇报。自由选择句子,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尊重学生的选择。
附:
课堂检测题
一、读读写写
二、我会连。(26分)
弯弯的 星星
像小小的船
闪闪的 天空
像宝石 蓝蓝的 月亮
像大海
三、各小组自学,填空。
____的月儿,____的船,___的船儿_______
我在_________船里坐,_____看见____星星_____天。
师:现在,我们来做“你问我答”的游戏(核对答案): 当小老师,当小评委,(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附,答案:
一、读读写写:看见
再见
白天
白云
种田
水田
电话
电视
二、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三、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相关链接 资料平台
一、月球知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亮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物,是一个寂寞寒冷的世界。月球表面崎岖不平,从大的构造来分,主要有陆区和月海。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面的显著特征。
二、月亮的传说: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三、阅读在线
月儿弯弯挂树梢,月儿弯弯挂树梢,好象一把小镰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月亮对我笑
月亮越爬越越高,老对着我笑。问她笑什么,她说该睡觉。哎,不急,还早哩,再看会电视多好!月亮生气了 钻进云里,把天灯关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小”作偏旁的变形。
3.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5.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说明: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说明: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说明: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发。]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6)齐读课文。[说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训练朗读的基本技能。]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说明: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五、认单字:
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谁来了?
2.“谁来当当小老师?”会读哪些字就拿下字宝宝,领大家读一次。组词重点:里、月多音字:只 3.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
分析部件:只、尖、里字理识字:月
数笔画:在、见编儿歌:只、尖猜谜语:月 [说明:“宝宝”形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使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记字。] 4.拓展识字方法:丁丁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字,比如说电视里、商店里、街道上的广告牌等,你平时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说明: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5.同座互检生字掌握情况。[说明: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6.游戏:猜猜他是谁? [说明:游戏的魅力在于激趣。] 7.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说明: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进行变句的训练。]
六、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
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说明: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4.大家想象丁丁那样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吗?闭眼,听音乐,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七、写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说明: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 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笔顺,生书空。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5.指名二人在灯片上写字,众生观察,对比,评议。6.学生练写生字。
[说明: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听课老师评点所写的字。
[说明:充分利用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境,提高学生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八、课外作业:
观察月亮的形状,看看月亮变成什么形状的时候,丁丁就该结束他的旅行回来了。刘翠萍 播放《小星星》的音乐
分组尝试读——其他小组评价——指名范读,模仿——全班一起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让老师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过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小朋友,蓝天上的月儿除了像小船以外,还像什么?生:这月儿弯弯的,像一条香蕉。生:这月儿小小的,两头尖尖的。生:这月儿像小船,也像镰刀。生:这月儿有时候还像细细的眉毛。
师:那小女孩为什么觉得月儿像小船而不像香蕉和镰刀呢?
生:老师,我知道了,香蕉只能吃,不能坐。生:小船就可以坐上去了。生:因为月亮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小船也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生:还有天空是蓝蓝的,大海也是蓝蓝的。
生:老师,我还有补充。因为大海很大很大,很广很广,天空也是很大很大,很广很广。
生:说月儿像小船,因为它离我们太远了。
师:说得真好。(展示图)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小女孩看见夜空中这一轮弯月,两头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我能坐在这小船似的月儿里看看美丽的夜空景色那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她仿佛看见辽阔的蓝天变成大海,月儿变成小船,自己坐在小船里观赏着美丽的夜空景色。接着播放“小小的船”的曲子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正是夜晚,你坐在天台抬头看着蓝天,蓝天上的星星,又有月亮,你觉得月亮像什么?请同学眯着眼睛,听着琴声,有什么感觉?(好像飞上了蓝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都看见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大门,描绘出五彩缤纷的夜空。
三、讨论
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
词语教学:重视预习, 授人以“渔”
师:《蒲公英》这篇课文中有一些生字新词 (出示词语) , 通过课前的预习, 你会读、能理解吗?同桌之间先互相读一读, 再讲讲你读懂的词语。
出示:可爱记住降落伞竞相开放
亲切嘱咐金灿灿茁壮成长
学生朗读, 交流各自课前对生字词的预习。
师:谁来读?
指名朗读, 对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导并加强练习。
师:通过自己的自学, 你重点弄懂了哪些词语呢?
生:我读懂了“竞相开放”, 它的意思是很多花儿都争着开放。
师:你是怎么读懂的?
生:我是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的。
师:是的, 联系上下文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那你能描述一下很多花“竞相开放”的景象吗?
生:就是一朵一朵的花儿有黄的, 有红的, 有蓝的, 都绽开了笑脸, 非常好看。
师:讲得很好!还有谁读懂了别的词?
生:我理解了“嘱咐”, 我通过查字典理解了“嘱咐”就是叮嘱、吩咐的意思。
师:看来你养成了很好的预习习惯。那么生活中谁“嘱咐”过你什么吗?
生:我们组的组长嘱咐我要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师:你们觉得这里的“嘱咐”用得恰当吗?
生:我觉得不恰当。“嘱咐”应该是家长、老师对我们说的, 比如老师经常嘱咐我们要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师:你们看, 联系生活实际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除了这些词语, 课文中还有一些容易读错的词语 (出示第二组词语) , 自己再练习练习。
出示:湖泊富翁黑黝黝波光粼粼
指名朗读, 教师补充:“泊”是个多音字;“黝”读第三声;“翁”是后鼻音;“粼”是前鼻音。
齐读两组词语。
生字学习中, 音、形、义分步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或许受此影响, 不少教师在词语教学中也会把读音和意思分开教学。其实, 与古汉语以字为表达单位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 词语成为基本的表达单位。虽然不少词语可以在阅读课文时加深理解, 但绝大部分词语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时就是以完整、独立的意思出现的。所以, 学习词语不仅要正确认读词语, 还要读懂词语的意思, 这也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如果一味地把理解词意放在理解课文时教学, 既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特点, 又加重了第二课时的负担。在学习本课词语时, 我并没有从头开始, 而是以交流的形式, 先让学生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在同桌间进行交流, 再进行集体展示、汇报,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其中, 我充分利用学生自学资源开展教学, 通过引导、点拨, 帮助学生梳理理解词语的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掌握了这些方法, 对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有效的指导。
朗读训练:重在“正确、流利”
学生充分自由朗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了课文, 有的还读了两遍、三遍。课文中还有一些特别难读的句子, 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读的时候不要添字、漏字, 注意句子的停顿。
出示文中几个长句, 学生练习朗读。
(1) 一阵大风吹过, 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随风飘荡。
(2) 孩子们记住, 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 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 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 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3) 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 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 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师:谁给我们读一读这些句子, 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看他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分别指名朗读, 组织学生对字音、停顿等进行评价, 教师对停顿易错的地方作标志。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几句话再读一遍。
集体齐读。
我们经常看到, 不少教师在教学第一课时, 连学生最起码的读书时间都不给足, 要么虚晃一枪走个过场, 要么干脆以课前预习代替课堂朗读, 好省出一点时间讲些“有用”的内容。其结果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在第二课时学习中, 不少学生读得结结巴巴, 错字不断。长此以往, 学生的朗读能力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朗读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语文能力, 是品味语言、提高语感的主要途径, 《课标》指出“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正因如此, 通常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 也会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首要目标, 而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正确、流利”地朗读则是教学的重点。要落实这样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充分的朗读练习和教师精当的指导两者必不可少。我在教学中, 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 保证每个学生通读全文两到三遍, 这就保证了学生基本的朗读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朗读就能达到“正确、流利”的目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对学生在朗读中容易发生的错误, 如易读错的字、经常出现的停顿错误等进行充分预设, 课堂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在本课中出现的一些长句就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把这些句子集中出示, 让学生重点练习、展示、评价, 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还提高了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内容理解:从段落主要内容着手
师:刚才我们读了第三自然段, 谁能告诉我们这一段讲了什么?
生:这一段讲了蒲公英的小种子们很听太阳公公的话, 但有两个却不这样想, 一个觉得沙漠金光闪闪, 一定有很多宝贝, 一个觉得湖面波光粼粼, 能让他快乐, 所以就去了沙漠和湖泊。
师:你讲得很全面, 就是有的地方还比较罗嗦, 谁能说得简洁一些?
生:这一段写了有两个蒲公英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 一个去了金光闪闪的沙漠, 一个去了波光粼粼的湖泊。
师:简洁了很多, 想想还可以怎么说?
生:主要讲了有两个蒲公英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 分别去了沙漠和湖泊。
师:这样说既简洁, 又准确, 说得真好!
当前, 小学生的概括能力普遍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多小学毕业的孩子还不能比较准确、精练地归纳出课文或段落的主要内容, 这与平时教学中训练不足、教学目标不能落实有着密切关系。其实, 《课标》对各年段的概括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其中对中年级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蒲公英》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 对于刚刚进入中年级的学生来说, 概括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归纳自然段意思入手, 从说完整、到说准确, 再到说精炼、说清楚, 在此基础上慢慢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长此训练, 对于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将有显著作用。
写字教学:先写后“交”, 提高效率
出示生字:
托绒降嘱咐记表惑富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生字, 看看哪个容易写错?你有什么要提醒的?
分别指名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教师相机补充。
师:打开《习字册》, 把第一行的生字各写一个。
学生练习。
师:通过自己的书写, 你觉得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左窄右宽。
生:这几个字中间不能分得太大, 不然就会显得比较散。
生:我觉得左右两个部分要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整体, 这样写出来的字比较好看。
师:再把第一行的字各写三个。
用类似方法再教学第二行生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一课时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65-0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最有效的思考过程,即以本篇文章为基础为学生创设问题,让学生在未来的课时中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无论是现代的新课改、新课标等教育改革制度,还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都要从第一课时的引发学习开始,而学生最后要做的也是接到在第一课时中遇到的问题。而小学学生,因为玩乐心较重,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到的学习积极的状态中。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当是把属于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而不是把语文教学当做“背”,包括反复的背诵现代文、古文、诗词等,这样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的大脑产生疲劳感,心理产生厌烦感。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使用背诵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这就令小学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失去了感受文学魅力的机会,让原本丰富多彩的文学变得沉重而无味。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第一课时中的提问,过于简单,提问的方式则是直接在询问学生答案,比如:谁能翻译这句话、这首诗,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当学生思考的时候陷入瓶颈的时候,老师没有帮助学生思考,而是直接公布的答案,并且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答案,这让学生失去的探究语文知识的乐趣。第一课时的教学的核心与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建立自主学习意识的开始,但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却过于表面,没有让学生真正认清该问题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的真意。比如:当在询问古诗词的含义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了诗词的字面意思以及作者当时的心情,但却忽略了诗词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气节及思想,对于作者的经历只是草草带过,因为只有深刻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才可以看清其作品的内在。语文第一课时,应当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入口,一个令学生可以进入文学内在并感受和探索其含义的入口。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一)丰富课本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本因容量有限,所以无法达到面面俱到,很多小学学生在学习散文等文章时,只了解到了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但对于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即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就不太清楚。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应以语文课本为中心,向外扩展,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全面的解读。比如:在讲到鲁迅的文章时,为了令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文章的意义,在讲课时,可以加入对鲁迅成长经历以及时代背景的讲解,学生通过了解鲁迅的性格和其知识结构,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创作出的文章,就可以了解到文章具体的时代意义,在讲到古诗词、文言文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大部分的古代文人,所创作的古文、诗词,都是有感而发,创作的灵感可能在一瞬间出现,这样老师对前因进行全面的讲述后,学生就可以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古文、诗词中所包含的作者的灵魂和思想,当学生有了足够的理解,在记忆方面也自然的会牢固许多。同时还减轻了古文与现代学生之间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距离感。
(二)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虽然未必正确,却说明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语文、文学,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而是不同人思想的相互影响,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也不应局限于一个人的提问,小组讨论很多老师都用过,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没有学会不带情绪、不带个人喜好的去看问题。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阵营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作答,但这里需要注意,分阵营的时候,不是以学生自己支持的观点而分,而是以与学生相反的观点来划分正反双方,以此让学生学会客观的分析问题。
比如:在讲到愚公移山的时候,往往是把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放在绝对的正面,而智叟则是反面。但以现代教育和文化发展来看,愚公单方面的决定了自己子子孙孙未来的生活,这属于旧社会的思想,不利于现代小学学生的成长。针对这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而辩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正常的辩论,学生可以表达自己支持的观点,第二部分则是交换观点,以此来让学生学会理性的客观的思考和学习。而老师则可以通过第一课时中学生的辩论来收集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课时做好了铺垫。通过客观的提问,来让学生学会客观的思考和客观的辩论、交流,这样可以令学生更全面的运用自己的知识以及更灵活的思考。老师的提问,最怕的是学生会出现统一的思想和答案,而不同的思考和想法,不代表相反和对立的想法,学生的思考可以相近,因为相近也意味着更加的准确。
(三)主动思考,拉近学生与语文教学的距离
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自我表达、自主学习意识,就拿出课堂上的前五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或简短的诗词,并且简述学生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看法,但部分学生因为本身对语文兴趣不大,所以找的语文知识,都是同学代替找的,或是通过网络上以完成任务的心态随便找的。这只是看似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实质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依然依附于老师,离开了老师的安排和吩咐,学生又会变回原样。所以老师在规定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语文知识时,应当最大限度的扩大范围,其内容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如:科幻、悬疑、探险等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拉近学生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距离,提高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教学,老师需要注意对于学生心态的把握,在开始一篇新文章的时候,应引导学生的思想进入到新课中,而不是单一的打开教材,开始新的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不会在一堂语文教学中就体现出其效果,并且老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令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一直促进小学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颖飞.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分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年02期;79
[2]常丽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3年28期:186
因为诗歌注重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人物、景物、事件的爱憎和感叹。诗歌描写的场景和儿童生活的经验,往往是相通的或是相关的。因此,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在上面的教例中,因为孩子们喜欢唱、喜欢跳,特别对自己学过的曲子,在语文课上出现更觉得新奇。因此便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边听音乐,一边感受那满天的小星星,多美啊!用这种艺术的手段,出现在课堂上,孩子特别亲切,觉得那美丽的弯月就在眼前。这段导入,把诗的内容,诗中的景一一月亮,诗中的人一一那个看月亮的小朋友我,连同写诗的人都揉入一个美妙的境界中,而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进到这诗境中。
最后让学生为图画配上声音,目的在体会图中小女孩轻松、欢快的心情,以及被那美丽的星空所陶醉的神情,激起学生共鸣,让他们想象自己也坐在月亮船上,邀游于闪烁的星空,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老师再进行指导,就能把短文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现出来。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的范围也有局限性。而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轻松偷快。如上教例你问我答的游戏中,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必须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读好问句。这里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位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共二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
这篇诗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月儿进行拓展,对美妙的夜空进行大胆地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想象力,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探究宇宙奥秘的意识。本课是教学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篇课文,学习重点从汉语拼音转移到识字,在识字中必须不断对汉语拼音进行复习巩固,达到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还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规律。因此,教学中,我在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同时,还发挥好教师导向、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地运用上:
1、创设情境,激趣教学。轻松、自然、愉快的教学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且对有效组织教学,活跃教学气氛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的特点,运用艺术手段的力量,创造性的把天上的“月亮”搬进教室,把晴朗的“星空”移到学生面前,利用教师的语言、激情,通过准确得当、充满诱惑的导读,生动形象的范读以及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表演、想象、体验,将学生引入那美丽而神秘的夜空,感染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2、放手自学,大胆尝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年级学生缺乏学习经验,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必须借助他们表现欲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生字中,通过游戏“摘星星”让学生在“动”中自学生字,在教师组织、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查、汇报,使学生积累了学习生字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我把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学生的“学”为教学出发点,变学生“傻听、傻坐、傻记”为放开手脚,摆脱束缚,积极参与,大胆求索。
1、直观法。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把美丽的星空“移到”黑板上,把月亮“搬进”教室,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使学生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其如临其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
2、朗读、表演法。这篇课文只有两句话,学生有教师的引领下,利用教具逐句支体验、理解、想象,并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句子的意思,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乐起来。而后,让学生把理解体会的情感溶入朗读中,运用自由读、小组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来。
3、小组学习、生生互动。低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较淡薄,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认识13个生字时,我利用游戏“摘星星”,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学习、互相帮助,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见解,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学习任务。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时为第一课时。结合低年级学生好动、表现欲强,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与他们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接着,把天上的月亮搬进教室,蓝蓝的星空移到孩子们的面前,在这样的情境中交流,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走入情境,感悟诵读。
⑴初步感知,溶入课文。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眼想象,然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⑵分步学习,理解课文。出示第一句话,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这句话,并说说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小小的船”指什么?月儿还像什么?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动作表演出句子的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学习第二句时,也运用“认--读—想象—表演”的步骤来学习。每句话都让学生来想象、表演,学生就觉得月儿更可爱,夜空更美了,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为第三个环节做情感铺垫。
⑶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①指读,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认识生字。
②分小组朗读,其它学生表演,理解意境。
③配乐朗读、朗诵。美读成诵。
3、课堂游戏,自学生字。
游戏时,借助教室情境设置中的星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摘星星”活动,并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帮助,借助“找朋友”将汉语拼音与识字联系起来。
4、课外延伸,大胆想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夯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阅读教学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第一课时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变得十分重要,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使其受益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教学方法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通过互动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谈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实施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生活实践,应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一些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必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孩子们有了兴趣,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就会积极主动探究语言知识的奥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和其他因素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教师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为实施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思想意识方面的保障,才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强调愉快的教学过程,在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下,让孩子们以高昂的激情,主动探索生活周围存在的那些趣味性词语秘密,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这样的教学互动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这种教学互动有利于激发新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障孩子们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以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抛弃一切情绪化的干扰,以积极的心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促进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授。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不至于使个别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构建人性化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二、阅读教学过程要强化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基础教育实践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探索生活中的语言奥秘,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科。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就要落到每一节课堂,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打消孩子们被动学习、应付考试的心理,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构建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尽可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践。让语文知识更加形象化、趣味化,这需要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实施素质教育要从长远发展考虑,要对每个孩子的终生发展负责,教师要做到问心无愧,学校要对社会发展和人才战略勇于担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第一课时,要拓宽教材广泛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逐步强化素质教育。
三、阅读教学要夯实语言基础
教师在第一课时必须解决学生观念的问题,提高课文教学,夯实语言基础。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人的观念问题,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甚至家长,唯分数论的观念已经长时间左右着教育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和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制约着教育教学改革。要使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结合生活实践把教材中的难点尽可能趣味化、形象化,让孩子们在快乐成长的过程中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改变传统意义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要点,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尽最大可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家长对教师水平的评价,社会办各种名目的强化训练班,快速提高分数班,无形中使孩子们在强迫和无奈的情况下,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有的富裕的家长花高价雇名师补课,有的学校为了竞争和树立品牌,免费为分数高的学生进行培优。这在某种程度对其他孩子是一种无形的打击,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一种遏制,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弊而无利。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无论从学校到社会,从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到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以及诸多历史原因,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以对下一代负责任的心理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探索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切创新途径。
四、结语
课文阅读的第一课时教学中要以兴趣为基点,教师需要研究课文的核心内容,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设计相应的阅读指导,多渠道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同学们的学习探索情绪自然高涨,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以强化培养素质教育理念为中心,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有效阅读指导,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四年前,当新课改的春雨沐浴我们的时候,我们感觉凉丝丝的,但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座的老师们都在这场春雨中茁壮成长起来了,你们都是新课改的精英,所以,我很有幸来到这里,把我们共同研究的《小小的船》这一课,说给大家听一听,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说起:
一、课程理念: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七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这首诗歌用通俗易通的语言,把蓝蓝的夜空里群星闪烁、月儿弯弯的美景活灵活现的描绘出来。全诗极富有想象力、意境优美,把弯弯的月牙比作小小的船。课文插图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将书包挂在月亮船尖上,坐在船上遨游夜空,看到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教学中我们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从而认识本课九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的用法。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亮的愉快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空白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难点:理解诗句和内容,展开想象。
空白点:你坐上月亮船会看到什么?假如有一天,你飞上蓝天你会做什么?
四、教学方法:
1、创设许多情境:如谜语引入,音乐欣赏,夺星星等。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同桌互读,互认、互检生字等。
3、“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方法。
为此,我们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缺少生字的儿歌,小星星等,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
五、学生学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认识生字的方法。
3、启发学生如何想象。
六、教学流程:
(一)唱一唱,贴一贴,激发兴趣。
首先用谜语导入“一闪一闪亮晶晶,好象无数小眼睛,挂在天空放光明。”然后师生一起唱《闪烁的.小星》!最后让学生再次边唱边跳、把星星贴到蓝天上。
[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边歌边舞把星星贴在黑板上装饰的巨幅“蓝天上”,创造性地把夜空移到了孩子们眼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景,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上。]
(二)说一说、想一想,趣中揭题。
这里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
1、星空还缺少什么呢?
2、平时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让学生说说弯弯的月亮象什么?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飞上蓝蓝的夜空。(点课件)随即老师问第四个问题:
4、说说刚才看见了什么?
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关键时刻,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在这里,由浅入深的提问,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这种角色体验中,进入情境。]
(三)读一读、想一想,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识字。
分4步完成:
(1)打开书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和同桌交流识字。
(3)检查认字情况。(小组比赛)创设情境:课件出示静止的星空图。(点课件)教师点星星变成生字,学生念出后,生字变成星星飞回天空。
(4)送生字回家
2、教师精心导读。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的宗旨。所以,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读”的教学:
1)、初读阶段: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然后及时检查。
2)、品读阶段:
(1)引读。
老师范读之后让学生给老师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老师告诉学生要读好弯弯、小小等叠词。
(2)美读。
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情感去读,要求以声传情。
(3)演读――加上动作读
[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分析讲解,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放手让学生大胆发现、自主识字、快乐诵读、自由探索、尽情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唱一唱、说一说,趣中求新。
1、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飞上太空,你会做什么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读和背,还要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在这里,教师精心营造了一个让孩子放飞梦想的情境,让孩子在这个情境中,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尽情地表现。]
(五)作业拓展延伸。
1、当小歌唱家:唱星空;
2、当小诗人:写星空;
3、当小画家:画星空。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优秀教案及反思09-26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7-19
一年级语文《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18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雾凇第一课时教案05-27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单元备课07-16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09-11
小学生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