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倡议书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民健康倡议书(精选12篇)

全民健康倡议书 篇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给我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素质的大敌。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患者超过2.6亿,占疾病总负担的70%。

我区死因统计数据也显示,肿瘤、心脑血管病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我区居民前三位的死因,20XX年,肿瘤、心脑血管病占死因构成的80%。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医疗资源已显不足,唯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正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载体。

通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的宣传,使广大市民得到持续、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食盐少一点,血压低一点;肥肉少一点,血脂降一点;饮料少一点,血糖稳一点;剩菜少一点,危害减一点;静坐少一点,肥胖远一点;烟酒少一点,运动多一点;牢骚少一点,心情好一点;慢病少一点,寿命长一点。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其核心内容就是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它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革命,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行动起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拥有幸福生活!

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民健康倡议书 篇2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和人社部医疗保险司、社保中心、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处及地方人社部门、经办机构负责同志,中国社科院、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16人作精彩演讲,两位专家作点评。

王东进在演讲中首先深刻阐述了“健康中国”的精神内涵和战略意义,“健康中国”赋予全民医保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他接着强调,全民医保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守正”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坚守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制度。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就是要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来自人社部、有关研究机构、部分高校和地方人社部门的代表参加研讨会。

全民健康倡议书 篇3

为营造浓浓的“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氛围,4月6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作协等十一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阅读活动倡议书”:

一、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团体,要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全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终身学习。

二、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推广活动,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鼓励多读书,读好书。提倡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围绕“全民阅读”组织讲座、荐书、咨询、展览等读者宣传活动。全国各大书店、书城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还要开展“向困难群众”赠书等专项活动,让全民人人有书读,家家有书香。

三、鼓励读者积极参与“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该征文活动将于4月开始在各相关媒体同时举行,并在2007年的“世界读书日”公布优秀征文结果。让全民共同参与读书,体验读书喜悦。

——中国图书出版网

总署要求全国新华书店配合开展全民读书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十一部委的倡议活动,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全国县级以上新华书店应对此次全民阅读活动予以积极配合,为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新华书店系统各大书店、书城应积极开展优惠售书活动,一般优惠幅度为八五折。

二、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可适当延长书店、书城营业时间,为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条件。

三、新华书店系统的各级书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开展“向困难群众”赠书等专项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有书读,家家飘书香的良好氛围。

——中国图书出版网

许嘉璐副委员长:推行简体汉字并不是要消灭繁体字

在3月31日召開的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表示,中国推行简体字并不是要消灭繁体字,只是限制它的使用场合。

许嘉璐说,我们坚持在大陆地区的一般印刷物、影视屏幕、商标广告、街头招牌等社会用字中使用规范字、简化字,但并不干涉大陆以外地区繁体字的使用。在大陆也不限制古籍、书法艺术中繁体字的使用。他指出,200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在引导”。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主体化方向,积极推广普通话,包括推广简体汉字,另一方面要保护生活多样性和复杂性,妥善处理民族语言文字和地方方言以及繁体字的使用问题。 ——新华网

龙新民署长到人民出版社等四家出版单位调研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率调研组先后到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和人民邮电出版社调研。龙新民在调研时多次强调,出版单位要抓住机遇,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坚定改革信心不动摇,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闻出版改革。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邬书林陪同调研。

在调研中,龙新民最关注的是出版社转制改革问题。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和人民邮电出版社是首批改革试点单位,两年多的改革实践已初现成效。龙新民说,这两家出版社两年来克服困难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探索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比较好的改革模式,妥善处理了改革中的各种问题,激发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为出版社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央部门出版社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了好的经验。

龙新民强调指出,中央刚刚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为深化出版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新闻出版改革。下一阶段改革努力攻坚破难,每家出版单位情况各不相同,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一样,一定要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邬书林表示:新疆书市意义重大

第16届全国书市组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3月31日在新疆表示,在新疆举办全国书市,具有特殊意义,办好这一届书市,对加强民族大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展示新疆新形象,扩大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区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邬书林指出,本届书市的最大亮点是民族文字出版物将以最完整、最全面、最具规模的方式得到充分展示。在新疆举办全国书市,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疆的传播,促进新疆新闻出版业的繁荣,抵御分裂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干扰和渗透,推动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

全民健康倡议书 篇4

议书

XX年8月8日上午,作为全民健身日的创新性群众体育盛会,“首届北京市社区健身嘉年华”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本活动由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市社区体育协会、北京市百家社区活动组委会共同主办,百家智慧(北京)社区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旨在扩大全民健身日的社会影响,通过‘全民健身日’的宣传和带动, 引导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让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使节日的健身乐趣惠及更多社区居民,让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本活动的活动主题是“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包括四大板块:

(一)“圣贝杯”百家社区优秀健身团队冠军挑战赛;

(二)百家社区优秀健身项目展示;

(三)优秀健身项目体验指导;

(四)百家社区健身健康大讲堂——科学健身方法培训。

《全民健身促健康 同心共筑中国梦》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社区朋友们:

今天是我国第六个“全民健身日”,也是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六周年纪念日。

我国设立全民健身日,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国家关注民生、顺应民意的重大举措,通过‘全民健身日’的宣传和带动,让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为此,我们发出《全民健身促健康 同心共筑中国梦》倡议。具体倡议如下:

1.希望广大市民每天拿出15至60分钟时间参加全民健身体育锻炼;

2.每一名参加锻炼的人都应重视和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

3.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在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进行锻炼;

4.在有条件的社区和单位,可采用定时、定点方式开展有组织的集体锻炼。

为了帮助大家锻炼,更好地服务广大居民,北京市百家社区活动组委员会正在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共同组建百家社区健身健康服务中心和百家社区健身健康服务站。

全民阅读倡议书 篇5

各位读者、书店同仁: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也是一种时尚,读书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个人爱上阅读,就会有智慧的人生,家庭爱上阅读,就会有代代相传的精神家园,一座城市爱上阅读,就会有不竭的奋进力量。让我们一起阅读吧,共同享受美丽山城的书香生活。

书店同仁应积极行动,热心参与全民阅读公益事业。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播窗口,应忠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以提升阅读品位为己任,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核心,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推动“富民兴渝”为最终目标,共同建设书香重庆。

全民阅读倡议书 篇6

最是一年春好处,阅读风景日日新。在这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在“4·23”世界读书日、辽宁省“全民阅读日”这一天,在第七届“大连读书月”开幕之际,我们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阅读倡议,“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一个人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掌握新知识,才能丰厚人生、抵达新境界。我们应当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立命。让阅读从我做起,让中华美德融入血脉。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母亲的素质影响家族三代人,父亲的觉悟事关儿女一辈子。有爱读书的孩子,才会有让人放心的未来;有爱阅读的家长,孩子才会有更好的成长环境。让阅读从家庭开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书是一种行动与风尚,实践是一种责任与坚守。我们的工作岗位虽然不同,但钻研业务成为行家里手,立足岗位服务于社会,为大连的新一轮振兴发展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贡献,应当成为我们前进的方向。让阅读与实践同行,让我们的人生出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的社会有识之士,应当“达则兼济天下”,伸出友爱之手,关注全民阅读,支持全民阅读,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让爱心与书香比翼,让大连布满大爱。

全民健康倡议书 篇7

1. 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 0%。

2. 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 2%、1 0%和8%。

3. 全国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到40%, 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 1%、1 5%和2 0%。

4. 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 (区) 180个, 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400个, 健康家庭18 000个。

二、到2020年

1. 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 0%。

2. 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 4%、2 0%和1 6%。

3. 全国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到50%, 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 5%、2 0%和2 5%。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篇8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1‰、10.7‰和20.1/10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

全民健身倡议书 篇9

全区广大市民朋友们:

运动改变生活,健康创造未来。为进一步形成“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健身强体”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提振精气神、弘扬正能量,向全区广大市民发出倡议:

一、树立健身理念,形成健身好风尚。健康的体质,是专心学习的需要,是干事创业的资本,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倡导广大市民积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和“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理念,给健身以时间和空间,把心动变为行动,把感受变成享受,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享受健康生活,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

二、坚持科学健身,掌握健身好方法。只有科学健身,才能强身健体,只有科学健身,方可全民健康。倡导广大市民制订科学健身计划,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劳逸结合,循序渐进,提倡有氧、富氧和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体魄,在运动中享受健身的乐趣。

三、坚持经常健身,养成健身好习惯。良好的健身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银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已成为生活新时尚。倡导广大市民因人而异、适时适度、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健身项目,主动健身、自觉锻炼、坚持不懈,不断为自己的身体充电、积蓄能量。

四、做到文明健身,打造健身好环境。文明体现社会的进步,体现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倡导广大市民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培养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主动保护健身场地环境,积极维护健身场地秩序,自觉爱护健身设施和器材,做到文明健身,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尽情享受健身的快乐,让更多的市民共享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惠民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全民健身倡议书 篇10

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运动改变生活,健康创造未来。值此第三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健身、关心健康的新风尚,我们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

一、树立健身新概念,形成健身新风尚。健康的体质,是专心学习的需要,是辛勤工作的资本,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倡导大家要积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和“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健康理念,给健身以时间和空间,把心动变成行动,把感受变成享受,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享受健康生活,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

二、坚持经常健身,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健身的好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银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倡导大家要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健身活动,长期坚持锻炼,不断为自己的身体充电。

三、注重科学健身,掌握健身好方法。只有科学健身,才能强身健体;只有科学健身方可全民健康。倡导大家要根据科学的运动处方,实施科学的健身计划,劳逸结合,循序渐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体魄。

四、构建健身平台,形成健身新机制。倡议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不断完善全面健身组织网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健身管理制度化、健身活动多样化、健身指导常态化的新机制。同时请大家要进一步强化公共道德意识,自觉爱护健身器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公共体育服务。

全民健身,你我同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人生,唱响“健康新时尚,创造新生活”的新旋律,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热潮中去!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石泉做出新贡献!

为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了解自身体能状况,做到科学健身,我县将于2011年8月7.9.10日的 8:00-11:00,14:00-17:00, 在县体育场主席台免费为群众开展体质检测和出具运动建议书,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全民健身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健康的体质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辛勤工作的资本,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为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新高潮,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我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健身新理念。主动树立“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理念,强化“我锻炼,我健康,我幸福”的意识,自觉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善待身体,健康生活。

二、养成健身好习惯。健身重在坚持,寒暑不易,风雨无阻,自然循序渐进,乐在其中;健身贵在科学,城市乡村,因地制宜;男女老幼,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益健康的,就是最好的。

三、掌握健身好方法。把个人健身和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把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结合起来,把室内运动和户外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项目和现代体育结合起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享受人生。

健康无价,英年早逝不少

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终年54岁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终年38岁

2005年8月5日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杨勇终年36岁

2005年8月18日小品演员高秀敏终年46岁

2005年8月20日电影演员傅彪终年

2005年9月18日网易代理CEO总裁孙德棣

终年38岁

2006年5月28日华为公司工程师胡新宁终年25岁

2006年5月30日某服装厂计件女工甘红英终年35岁

再想想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

看看体检结果,相信更多的我们处于亚健康之中

一、为什么要健身?

健康专家认为:无论性别和年龄大小,任何人都能从有规律的健身锻炼中获得好处。适度锻炼加上合理饮食将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预防慢性疾病。

二、健身的益处

(一)提升健康水平

1、提高心肺功能,降低静态心率,增加泵血量,减少泵血次数。通过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系统的发病危险。

2、控制体重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减少多余脂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也就是说我们身上的赘肉越来越多,尤其女性的腰腹部、臀腿,男性的腹部)越来越臃肿,随之而来的是疾病就找上您了,所以一定要把多余的脂肪减掉,减轻我们身体的负担。)

3、预防并减轻高血压、糖尿病的症状。

4、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越来越松,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骨折的原因。)

5、降低胆固醇水平。(人每天对胆固醇的需要量是300毫克,胆固醇分好坏即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低的容易在血管壁中堆积,导致血管壁狭小,而高能将堆积在人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带走,通过肝脏排除体外。)

6、增加肌肉力量,为日常活动和从事其他的运动项目打好体能基础。

7、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侵袭。

(二)提高自我满意度

1、摆脱亚健康,提升精力,使人充满活力。

2、放松紧张精神,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使人积极乐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善睡眠质量,让人很快入睡。

4、使思维更加敏捷,提高工作效率。

(三)提升外表形象

1、减轻体重,改变身体形态,使身材变得凹凸有致。

2、加强肌肉的紧实度及肌肉含量和力量,使我们的身材更加饱满,不至于男人像个黄豆芽,女人像麻杆,肌肉还可以帮助我们加快基础代谢,消耗更多的热量,减少肥胖的机率。

3、矫正身体畸形,如小儿麻痹的后遗症、圆肩、驼背、骨盆前倾等肌肉不平衡的情况。

(四)提高生活品质

1、提供一种和家人、朋友共度休闲时光的娱乐活动方式,以及结交新朋友的途径。

2、同事和上下级领导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商务交流平台。

3、为孩子和配偶建立一种良好的有益于身体的生活习惯,以远离那些可导致慢性疾病的不良习惯。

4、对老年人来说,有助于延缓或预防老年慢性病的发生,从而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品质。下班后尤其是傍晚闲暇时间无事可做,完全把锻炼当做娱乐。

三、如何选择健身项目(从机体供能系统上考虑)

(一)、有氧运动:

1、概念:指在有氧气的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心肺功能训练。

2、好处:增加左心房的容积;增加心脏的射血量;帮助身体有效的用氧;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放松身体,帮助我们忘掉烦恼;排毒养颜等等。

3、项目:跑步机、动感单车、团体操课、游泳、自行车、踢足球、跳绳、划船、滑雪、爬楼梯等等。

(二)无氧运动:即抗阻力训练

1、概念: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能量动作的过程。

2、好处:增加肌肉力量,变得更强壮,肌肉组织增大,提高基础代谢。减肥不等于减体重 肌肉增长的三要素:a足够的蛋白质b足够的强度刺激c足够的雄性荷尔蒙激素 锻炼的三要素:合理的饮食、合理的休息、合理的锻炼。

3、项目:单功能器械、自由重量器械、附加器械(健身球、拉力带、瑜伽垫、踏板等)

四、健身的注意事项

1、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哮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运动伤害史等,一定要通过医生听取建议。如果健身教练没有事先了解,说明其缺乏专业知识。

2、要进行体能测试:要想健身有效果又不浪费时间和金钱,健身者最好先做心肺功能、关节柔韧性、肌力和耐力的身体测试。至于肥胖者还要加测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腰臀比例等。先做体能测试不仅有助于规划适合本人的健身课程,而且还可以随时监测自己的进步情况。

3、不要忘记做热身:健身之前要做5-10分钟慢跑、快走、骑功率自行车等热身运动,身体轻微出汗。热身的目的是让身体的骨骼肌和心肌预先做好准备,能够逐渐的适应突发的运动负荷。

4、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果选错运动方法和器材,不但不能起到健美健身的作用,反而会使身体比例更不完美。例如:胸部、上臂、腹部比较丰满的人,要用更多的健身自行车或台阶机来强化臀部曲线。相反,臀部丰满的人要少用,以免增加臀部的厚度。

5、肌肉运动要平衡:在健身锻炼中一定要全身上下,前后肌肉的均衡运动,如果一味强调身体前面的肌肉,如肱二头肌、胸肌、腹肌,而忽视了后面的肌肉,这样不仅整体的身体曲线失去美感,而且还会因为肌肉前后力量不平衡造成运动损伤,所以要知道自己正在锻炼哪部分肌肉,并尽可能“顾全大局”。

6、注意正确的姿势:健身运动姿势不对,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所以初学者必须要求教练给予监督和随时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要记住一项:当你要提起或放下重物时,身体所弯曲的部位是膝盖而不是腰部。

7、运动时不要憋气:在进行健身运动是,不能憋住呼吸,否则会使肺部扩张,压迫心脏,血压升高,大多数运动都是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8、不要一开始就做伸展:适当的身体伸展可以解除肌肉的紧绷感和改善肢体的灵活性,运动过后的肌肉也就不那么酸痛,但要记住,热身后才能做伸展运动,否则反而容易受伤,在锻炼结束前伸展,还能帮助身体排除乳酸,加快机体恢复。

9、穿着要正确:女性在做健身运动时,建议穿戴无缝线的运动胸罩,以减少运动时胸部的摩擦,跳舞也要穿专用的鞋。不能用跑步鞋或网球鞋代替,不同用途的鞋,鞋里用来减少运动冲击的缓冲垫设计并不相同。

全民健身日 倡导健康生活 篇11

此次嘉年华活动共分为展示体验、竞技体育、科学指导、游戏互动4个主题板块,共计33个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吸引了各个体育协会、社团、社区等体育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展示体验

在全民健身日期间,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联合30多家单位在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举办了以“引领行业发展,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09全民健身日——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大众健身产品体验区”活动,通过数字化和创新运动器材展示、新兴健身项目表演以及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一次兼具科技性和娱乐性的健身体验之旅。

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联合打造大众健身产品体验区

体验区以互动活动为主,展示、表演、体验、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展示项目和活动内容,近1000平方米的体验区被划分为5个区域:趣味球类互动区、户外健身路径体验区、数字健身器材体验区、健康咨询和趣味运动会。

五大区域各具特色。羽毛球、波比足球、火箭球、台球、柔力球、可乐球、巢球等共同组成了趣味球类互动区,特别是其中几项新型健身项目对场地条件和参与人群几乎没有限制,可谓名副其实的大众健身项目。户外健身路径体验区由8家户外健身路径生产企业共同组成,不仅展示了户外健身路径,还通过现场教授合理的使用方法,帮助热衷于此项锻炼方式的老百姓避免了不少锻炼误区。数字健身器材体验区展示了4家企业的家用健身器材,而相邻的健康咨询区则开展了体质监测和科学运动、合理营养等方面的健康咨询,帮助打算启动健身计划的人们制定更科学的健身方案。趣味运动会则由集竞赛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儿童趣味田径运动会和嗒嗒球比赛组成。

发挥联合会作用,努力推动全民健身发展

通过“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让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正是“全民健身日”的意义所在。而作为行业协会的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除了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建立更直接、更广泛的联系,展示会员企业风采和高科技体育器材外,更有责任、有义务引导行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宣传全民健身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因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是健康生活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和体育用品产业息息相关。没有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体育用品产业也就缺少了依托,同样,没有完备的体育用品产业链,全民健身也将失去推广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需要越来越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多种多样的健身方式。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包括企业的力量,为全民健身运动搭建更好的平台,形成全民健身和体育用品业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这也是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作为行业协会所保持的理念。

竞技体育

在全民健身日活动当天,有组织与现场报名参与的传统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提前由中直机关、总局机关、合作单位组织发起的竞赛项目。其中大部分竞赛项目也接受了现场观众报名的竞赛编程。该主题板块共计有9个竞赛项目,分别为:5人足球赛、4人足球赛、羽毛球赛、中直机关乒乓球赛、大众乒乓球赛、三人篮球赛、网球赛、轮滑公路赛、定向越野赛等竞赛活动。

科学指导

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压力却越来越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亚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和社会交往上的,人们逐渐意识到,身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影响的整体。国际卫生组织所提的“身体-心理-社会”的综合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本次全民健身活动,就是通过身体上的锻炼带动心理的积极转变,以一种团体的融入社会的形式进行。

“后奥运,新生活”主题活动中,国奥心理·国奥健身展区中设置了心理长廊,通过直观的展示,让大众了解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大量的图片及案例,来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待他人;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这也是国奥心理医院在08年在此招开的第5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所传播的理念。

同时现场还设咨询台,任何人都可与国奥心理医院的专家面对面进行心灵的沟通。众多知名心理学家,包括中国心理学创始人之一李心天教授,都来到现场,和参与者互动。

游戏互动

记者随声找到全民健身运动中通过声音吸引众人的一个非常有趣项目——鼓圈。鼓圈是不同年龄、性别、体能的参加者。大家围成的一个圆圈,演奏手持鼓和其它打击乐器。以此带来愉快的经验和成功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情绪的宣泄,并在过程中同时感受到团队的支持。

同时,箱庭(沙盘)游戏活动吸引了众多孩子及家长。它让参与者在轻松、自由、安全的环境中用玩具和沙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从而展现内心的世界。而游戏过程本身对参与者有着心理上的自我修复、自我整合的功效。

数字化心智辅导通过视觉、身体、心理让参与者在游戏中真实的展现自我。社会心理康服务指导中心的林平光主任针对大众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现代医学研究显示人类所有心理和行为障碍都与视觉、知觉和听觉有关。

动感单车由一专业教练在舞台上带领,下面二十多个群众参与,在感染力强的音乐节奏下,在教练激情的口号声中,每个参与者都随着节奏的快慢蹬骑,不仅仅是体能锻炼,更是一种运动、音乐和心理结合的身心享受。热烈的气氛使周围的群众都不由得被感染。一起为他们拍打节奏。场面蔚为壮观。

全民健康倡议书 篇12

1 台湾医疗服务体制及特点

台湾医疗体制的形成与其医疗服务的发展历史、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也与台湾地区20世纪中叶的疾病特点、居民健康状况及20世纪后期的医疗服务需求变化有关。

1.2 台湾医疗服务体系

一般认为历史上台湾医疗服务体系先后经过建立前期(1947年之前)、建立期(1947-1970年)、扩张期(1971-1984年)和整合期(1985年至今)四个阶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现行医疗服务体系是在公、私立大中型医院蓬勃发展,通过医疗网络计划实施,对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整合之后形成的。按照医疗机构级别,台湾现行医疗服务体系由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卫生所组成[1,2];目前台湾计划分17个医疗区域,有19家医学中心。按照专业技术,在总体上分为西医、中医和牙医三类。其中西医分为23个科,(1)综合性医院必备6个专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放射科;(2)其它17科中,内科系列4科:家庭医疗、皮肤科、神经科、精神科;外科系列4科:骨科、泌尿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另外9科:耳鼻喉科、眼科、复健科、放射肿瘤科、核医学科、急诊科、环职科、病理科、临床病理科。中医1科。牙医3科:口外科、口病科和齿颚矫正科(一般,家庭,儿童)。根据医疗机构权属的不同,医院分为公立医院、财团法人医院和私人医院三大类。这三大类医院又可进步细分为14个类别。根据官方公布统计资料,2009年台湾有医院514所:公立80所,非公立434所;诊所19792所,其中公立461所、私立19331所。各类医院类数目及构成详见表1。

1.2 台湾医疗服务管理

台湾的医疗服务管理包括法律、行政、行业公(协)会和医疗机构管理4个层面,但总体而言,台湾的医疗服务管理以“法治”和医院“自治”为主。主要的法律有“医疗法”、“医师法”和“全民健康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法律规定了医疗机构的设置、医疗机构对外营业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健康保险的资金筹集、管理、付费、处罚等内容,但未见涉及对医院内部的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要求。主管部门的职能是行政执法,执行和监督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主要内容是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医疗机构级别评鉴、医师职称评定等。行业公(协)会分为若干专科公(协)会,负责本专科技术标准的制订、修订、执行,协助官方进行医疗机构级别评鉴、医师职称评定等工作[3,4]。各医疗机构对自身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经营、安全和品质管理等工作负责。

1.3 台湾医疗服务体制特点

在业务管理上,台湾卫生行政部门除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对外医疗服务行为、行业和技术准入进行必要的管理以外,未能像大陆一样,对医疗机构的内部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及病历书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从而实现深入、有效的全行业管理,甚至未能对医疗服务收费形成统一定价,以至于在各医疗机构的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取所需,各有所长的多元化、多样性特征。以医院管理部门设置为例,目前台湾多数医院不设门诊部,仅部分医院设有医务部;多数医院设有企划部、公关部,履行医务部的全部或部分职能,或由分管院长及专员、秘书承担医务部职能,但多数医院设有护理部。

目前台湾的514家医院大多分属于不同的医疗集团或企业集团,各家医院都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和特色。长庚、慈济等大型的医疗集团都已形成了别具风格的独立的医疗体系,对台湾的医疗服务市场形成了实质性的“条状分割”。

2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

台湾健康保险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发展为公保、劳保、农保、军人医疗照护等10多种健康保险,但各险种差别较大,总体覆盖率低(近60%)。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台湾于1994年10月3日颁布“全民健康保险法”,1995年3月1日依据“全民健康保险法”,实行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简称“健保”)。

2.1 组织形式

依据“全民健康保险法”,健保由“卫生署”主管,并建立“健保局”具体负责健保的组织实施工作,设立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监督健保业务,并提供保险政策、法规研究及咨询事宜;设立全民健康保险争议审议委员会,审议保险人、投保单位及保险医事服务机构对保险人核定案件发生争议的事项。设立应设医疗费用协议委员会,负责协议及分配医疗给付费用。

(资料来源:中国台湾官方网站)

2.2 运行模式

台湾健保实行全民统一的强制性健康保险制度。由“健保总局”下设6个“分局”,作为保险人,负责全台健保工作。健保对象为台湾全体居民,总体上分为被保险人及眷属,按照就业单位和就业状况将被保险人分6类,眷属分3类;保险费用由被保险人单位、行政当局和被保险人三方承担,支付比例分别为60%、10%和30%,无就业单位者由行政当局支付保费的70%,个人承担30%。保险费率4.25%~6%。无收入者和经济困难人员行政当局给予津贴。

健保实行特约就诊制度。医疗单位提出申请,加入健保特约单位。“健保局”核定特约医疗单位资格及其健保床位、健保医生。健保医生需具有主治医师资格。居民凭健保卡至特约医疗单位就诊,就诊时需支付一定的自付医药费用,其余由“健保局”结算。健保医疗项目居民自付费限额为30000台币/年,健保支付费用无额度限制。健保医疗项目和价格由健保局统一制定,但各级医疗机构的收费价格有所不同。健保费用实行总额预算制,分科划拨,点值结算:每年提前6个月“健保局”提出下一年度的健保预算,交官方部门审核,确定后按照比例划分为西医、牙医和中医部分,并与各特约医疗机构商定下一年度的预算点数。各医疗机构的健保收费首先按点数记录,最终由“健保局”按年度预算和全年全部记录点数之比确定点值,再按点值及键保局与各医疗机构的协议点数进行最终结算。

3 台湾健保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台湾健保是被台湾同行自喻为一项“社会主义化的医疗保健制度”,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台湾医疗服务和医疗服务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但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3.1 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行为

全民健保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为保证健保的建立和正常运行,除“全民健康保险法”之外,台湾行政部门还制订实施了20多种“子法规”,60余种相关作业规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收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克服了此前台湾医疗机构自主管理和自由定价等问题,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方法,节省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途径,缓解了居民就医中存在的“三长两短”等服务质量问题和红包、回扣等政风问题及高医药费用问题,一定程度上为台湾境内医疗服务全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操作依据和实践平台。

3.2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居民满意度

台湾全民健保的目的是向全体居民提供适时、适度的,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广泛的医疗服务。本质是采取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方式,实现全体居民缴费互助、社会统筹、平等就医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就是利用保险的大数法则,化解少数病人的高额医疗费用风险;通过居民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将高收入者部分收入向低收入者转移,健康者部分收入向多病者转移,实现社会共济,以解决居民生病时无钱就医,甚至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问题。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的生命过程而言,健保具有“劫富济贫”和“集平济病”的性质,对病人医疗服务消费而言则具有相当的福利性,因此较好地解决了病人就医的经济负担问题,也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烈响应。据调查,目前台湾居民的健保参保率达到了99%以上,对健保的满意度达70%以上,近80%,这个数据在台湾社会中是罕有的奇迹。

3.3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压力增强医疗服务结构质量堪忧

在台湾,由于医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不容挑战的专业权威性,这使得医生成为令人嫉羡的行业。考虑到这一现实因素和医疗服务中普遍存在的诱导消费问题,台湾健保利用医生收入倒推机制,使医生收入与患者花费呈现负相关,激励医生会主动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花费,实现健保低保费、低行政经费及高投保率,减轻民众就医负担的目标。但是,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利益为前提的,加之一些医疗项目定价脱离实际,缺乏合理性,增强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甚至出现了普通外科、妇产科等技术含量较高、工作负荷大的专业医生纷纷改行,转业从事复健(即康复)、整形、美容,基本医疗服务后继乏人的畸形局面。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延长,健康状况不能保证:据介绍,台湾许多医院医生时常工作到深夜,医生平均寿命较全台湾人均寿命缩短10年左右。

4 台湾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近年来台湾医疗服务市场呈现出企业化的经营特色和资本作用主导下的新的发展趋势。

4.1 产业企业化

“虽然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必须保证医院不能亏本,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这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台湾医院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出的选择。虽然台湾不乏如荣民医疗体系、振兴财团法人医院、慈济财团医疗体系这些大型的公立、公益、慈善性的医疗机构,但是近年来医疗服务行业出现了医疗资源过剩的势头,在台北等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大型医疗机构,使医疗服务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尤其是在诸如长庚医院等具有企业经营背景和巨大的财团资金支持的大型医疗体系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后,加剧了台湾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造成了近1/3医疗机构倒闭的情况下,各家医疗机构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增加收入。传闻即使像荣民医疗体系、慈济医疗体系这样标志性的非赢利性医疗机构,近期也被迫放弃了担任民众健康守护神的初衷,背离传统的社会事业发展方向,开始了将医疗服务作为产品进行企业化经营的尝试。

4.2 品质精致化

品质经营是台湾各大医院公认的经营理念。所谓的品质,按照台湾同行的定义就是“满足病人需要的程度”。或许是出于医院自身目标实现的需要,或是出于营销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台湾医院的经营管理确实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及其家属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要求。医院不仅为病人提供了宽畅、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而且为病人提供了较多的就医指导和生活服务,尤其在细节方面可以说尽可能地做到了精致、完美的地步,许多医学中心、区域医院都基本实现了宾馆化(“Hospitel”),“满足了病人120%的需求”。台湾“医疗法”对医疗广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品质经营加强了医院与病人和居民间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广告的作用,却超过了广告的效果。

4.3 集团集约化

实行集团化的规模经营,实现资源共享,是控制生产成本,争夺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传统手段。目前台湾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服务市场,建立了如荣民医疗体系、长庚医疗体系和慈济医疗体系等闻名全境的医疗集团,集中了较高比例的医疗资源。医疗服务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有其投资主体因素,也有市场竞争因素,如荣民医疗体系、长庚医疗体系和慈济医疗体系等,医疗体系内部各医院均由同一法人机构投资兴建,而台北市当局则为了应对市场竞争,集合原台北市妇产医院、台北市中医院等9家医疗单位于2008年组建了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另外还有部分医院为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增强价格谈判能力,主动加入了长庚等医疗体系。

4.4 医院社会化

医院社会化,让医院融入社会是台湾医院的营销策略之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和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医院周围的公园、绿地、交通等公共设施为医院服务。台湾的医院普遍没有围墙,医院坐落在公共交通路线或公园、绿地中间,病人可以坐车或驾车直接到达医院门诊和病房门口,出门即可进入小区,既方便了病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医院的空间,降低了医院与居民之间的心理距离。(2)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为病人就医创造条件。台湾大型医院几乎都有自备的交通车,接送病人往返于医院和车站、地铁站口之间,为病人就医提供方便。(3)主动进入小区,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树立医院“亲邻睦里”的社会形象,同时寻找病人,与居民建立顾客关系,开发现实的和潜在的医疗市场。(4)开展小区服务,满足医院评鉴要求。

4.5 功能延展与异质经营

走进台湾医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宾馆化的建筑设计、营销性的装璜、经营性的商业街及服务性窗口,与大陆以满足基本医疗需要为目标的环境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商业化的运作目前已成为台湾医院经营管理的主流,并且随着医疗服务外延的扩大和医院功能的扩展,医院经营日渐偏离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具体表现为:(1)整形、美容、复健等非基本医疗项目、非健保项目比重不断增高,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医疗服务工作呈现非基本医疗服务化的趋势。(2)异业结合,医院经营重心呈现逐步转移的趋势。部分医院,尤其是具有大型企业投资背景的财团法人医院,在相当程度上已将医院作为投资企业建立社会品牌、赢得社会声誉、合法归避企业税务、借助医院集聚社会人群拓展新的业务和市场的有效途径,使医院经营成为企业经营的手段之一,医院经营需要服从企业的利益要求,并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不再将医疗服务作为主要经营目标和赢利途径,使医院依赖于医疗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如台北长庚医院,是由台塑集团捐资兴建的财团法人医院,拥有近万平方米的著名的地下商业街,与长庚医疗体系下的其它医院一起建立了医疗采购集团,并吸纳体系外的其它医院参加,采购台塑集团的相关物资供医院使用;同时投资金融新产品,仅此一项每年赢利即可达数十亿新台币。

5 有关台湾医疗保健体制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峡两岸的医疗保健体制都有自身的特色,各有所长。扬长避短,选择性地吸收台湾医疗保健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前大陆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建设服务是我们这次两岸卫生管理交流学习的主要目的。这次对台湾各大医院的参访交流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5.1 发挥宏观管理优势保证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方向提高服务效果

总结台湾健保成功的经验,就是台湾将居民保健纳入了自身的职责范围,推动全民健康保险立法,依据法律实施全民统一的强制性医疗保险,并对健保所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宏观的协调和统一的管理[6]。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与此相反的是,台湾对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缺乏应有的统一的行业规范,甚至形成了足以影响卫生决策和卫生政策实施,可与卫生行政部门分庭抗礼,自成一套服务模式和服务规范的私营医疗体系及曾一度存在的诊治疾病"红包"明码标价的医院文化。健保的实施,虽然同时推行了一批管理规范,带动了医疗服务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健保无法涉及和解决的问题。参访中我们见到了医生穿着工作服自由进出医院食堂、商业街,病人坐着轮椅带着输液泵在街道上往返和病人在餐桌上注射药品等与台湾医院管理不协调的现象,并由此联想到了2003年台湾的SARS流行、预防保健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尚未开展、健保病人过于向大医院集中、健保过度消费等需要解决的宏观问题。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国务院明确医疗卫生工作的政府职责。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组织建设、行业管理和监督,发挥传统优势,促进医疗卫生保健协调发展和实质成果的形成。

5.2 加强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促进精细化管理

与医疗服务行业整体管理的无序化不同,台湾医疗机构和医疗体系内部管理的系统性、精细程度和高效率是大陆医疗机构,尤其是我们许多公立医院无法比拟的。台湾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制度管理、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与服务延伸。制度管理主要针对人而言的,以台北长庚医院为例,仅人事管理即有900多种身份规定。成本控制主要是针对行为方式,尤其是方法选择和材料的应用,还有思想意识的转变。

品质精致化更是台湾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特色。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也是一种管理境界,未来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细节。“管理靠制度,服务靠路径”,“做对的事,找对的人,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这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大陆正在进行的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和医院建设,我们首先要学习台湾医院管理人员的“当责”精神:作为一名“当责”的员工,不仅仅要做好眼前的“本责”工作,而且要做好长远打算,考虑到相关事务的协调性,要力求完美。要真正建立起“永续经营”的观念,有整体化、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发展规划,使医院的未来前景和发展路径清晰可见,便于具体目标的形成和力量的凝聚;在针对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进行方案、计划设计的同时,更要全力地执行,达到目标;在细节上下功夫,并不断提出更高的标准,改进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5.3 以人为本,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人为本”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也许是由于受到“资本雇佣劳动”的思想和体制的影响,参访中我们注意到了台湾相当多的医院存在科室员工不了解医院和科室整体情况,对所用仪器设备价格、科室资产、薪金分配方法等问题几乎一无所知的现象,说明员工未能融入到医院的整体之中,员工与科室、医院之间的沟通是欠周全的,有违现代管理学中的沟通原则;同时我们也见到了一家大型医院1周内连续出现两次医疗安全事件和与员工对簿公堂而遭受罚款4亿新台币的负面报导。见到了一家管理高度认真的医院,抽水马桶遭堵塞1天,工作人员多次巡查,却未疏通厕所的问题。这些现象与其体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是值得思考的。在健保中,健保将其成本的控制和总体的成功建立在牺牲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个人健康等个体利益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公平的,这种近乎杀鸡取卵式的制度设计导致了目前健保经费大量透支,普通外科、妇产科后继无人,整个健保难以维系,面临二次改革的尴尬局面。

目前是大陆医疗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员工是公立医院的主人,公立医院改革中要加强制度建设,但也要注意保护员工的工作热情。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收费定价也要考虑医疗服务的劳动价值、技术价值和特殊的社会功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医疗卫生改革的顺利完成和最终成功。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增强医务人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自觉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台湾许多医院是在宗教思想指导下建立和运营的,其人文性的一面值得我们借鉴。

5.4 加强对住院医师的专业培训

在台湾,医生是令人尊敬的职业,台湾同行认为这与医生的素质是分不开的。在台湾,本来就是高考时最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学习临床医学的。毕业后,对住院医师具有严格的专科训练要求和训练记录,并将3年的专科培训的合格成绩作为晋升主治医师的必备条件。这为我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5.5 发挥中医作用,发展整合医学,弥补西方医学的不足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保健养身和疾病康复、治疗等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我国历史和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医已经走向世界,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认可和国民的推崇。遗憾的是中医在台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中医医疗机构少,级别低,中医甚至被少数人否认和曲解,将中医与巫医神术相提并论。在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亚健康人群比例不断增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发挥传统医学的作用,整合多方面的医疗保健技术,弥补西医理论和技术的不足。

5.6 大力提倡和发展志工制度

目前,在台湾志工制度已经普遍形成,志工深入到医院的各个方面,承担了医院的咨询、接待、导医、保洁、物资运送、医患交流、催交医药费用等各方面的非技术性工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高田,哈鸿潜.台湾的现代医药卫生(上)[J].中华医史杂志,1998,28(2):94-99

[2]刘丽伟.台湾医务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发展简史[J].中华医史杂志,2005,35(1):17-21.

[3]林端宜,黄颖.台湾医疗卫生改革新进展[J].中国医院,2004,8(4):72-74.

[4]付晨,张钢.台湾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1):24-26.

[5]吴进军.台湾地区的全民健康保险及其对医疗市场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8,8(2):155-156.

上一篇:关于“空心村”问题的一些思考下一篇:品牌战略总体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