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生活无关(推荐6篇)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讲一个人 顾城
我之前一直很徘徊是否该讲他——因为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人类群星闪耀时,我并不知道他是否配得上这一个称号。他仅仅只是一个平凡的诗人,一个作家——甚至是一个杀人犯。或许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今天要讲这个人,但是真的是一种直觉告诉我,我就得讲讲他。因为我觉得他很典型,像许多文学界的大咖的极端版一样,他其实不仅仅代表了自己,还代表了整一个中国当代文学诗人的这样的一个群体。
《杨树》是顾城八岁的诗作,其中就已透露出诗人的辩证思维:“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凡物必有消有长,失去一个方面,必在别的方面得到相应的补偿。这与古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往返循环、运动变化的观点有着潜在的联系。而这种认识对诗人来说并不是经过分析得到的,而是形象地,在自然层面上的领悟。到了《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诗人通过幻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传达无可奈何的心情。可以说这种辩证思维更具情感性,是在人生层面上的表现。而《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中的辩证思维则是哲理的,是辩证思维在社会层面上的进一步发展。
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顾城爱谢烨好像爱一个女神一样。但后来很不幸地,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
顾城和英儿,谢烨在一个诗会认识。诗会上朦胧诗被砸得很厉害,但当时英儿立挺顾城。顾城和谢烨很感激,大家关系很好。
谢烨对于顾城很骄傲,对英儿讲了关于顾城的很多事,顾城的脾气,爱好等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英儿都记住了,而且对顾城投其所好,后来顾城对英儿说:我们两个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这话谢烨也听见了,她表面上没反映,但心肯定给伤透了。
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国,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这时候英儿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却同时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
刘湛秋也知道英儿此去投奔的是顾城,但他并没想过英儿会成为顾城的情人。原因之一是他很自信,觉得顾城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和他比?原因之二是他相信顾城的人品,不可能趁人之危。
抛开知识分子,罗曼蒂克,这三个人的关系和现实中的凡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走极端了吧.顾城也许“浪漫”地想像世外桃源,但是英儿和谢烨却都是很现实的.曾经有人问英儿为什么离开了,谢烨回答: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对于顾城来说,他认为他和英儿的感情仅限于精神层面。他在岛上等着英儿和他一起建立一个精神家园。没有想到,来到他面前的竟然是个物质女孩。
英儿和顾城情人关系的开始,英儿采取了主动。据谢烨回忆,洗澡的时候英儿指定让顾城送毛巾。顾城不敢送让谢烨送。谢烨就笑着说人家让你送你就去送呗。英儿的意思,在这里可想而知。后来她居然说她的初次是顾城强奸,实在是刘湛秋也不能相信的弥天大谎。
顾城和英儿在一起之后,被英儿吸引。至于被吸引原因,可以参看《英儿》。其实顾城在性方面是很胆怯的。(同时可以证明顾城强奸英儿不可能)。顾城和谢烨在这方面也并不和谐。谢烨在性方面态度也比较排斥。所以也许是英儿在这方面给了他惊喜。
谢烨和顾城的孩子小木耳被送了人。因为顾城觉得木耳是个男孩,不能进入他幻想的女儿国。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让他无法工作,他不喜欢这个孩子。
但后来顾城给木耳的文章中,说他会在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对木耳好。他没有办法解决人伦亲情和他幻想的王国的矛盾。
谢烨带顾城去了德国,期间英儿跟着一个叫老头的跑了,还结了婚。这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完全为了绿卡。顾城特别痛苦。这个时候,谢烨和一个叫大鱼的德国朋友(也是中国人)给顾城出主意,让顾城把英儿杀死,然后自杀。同时谢烨和大鱼还帮顾城买凶器。顾城很感激他们。
为了报答谢烨,顾城想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叫《英儿》。书主要是突出谢烨的高贵和容忍。在书完成后,顾城打算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顾城自己洋洋得意地说:我如果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书肯定可以热卖。他想通过这本书给谢烨留一笔钱
后来书写完了,但并不是谢烨想要的样子,谢烨觉得里面的英儿被美化了。所以很不高兴。更可怕的是,书写完了,顾城竟然不想自杀了。
据顾城自己说,有天晚上,他看到了在月光下的小木耳。顿时心里明亮了。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国,接回小木耳,过正常人的日子。他对小木耳说“我要你带我回家”。
他激动地把她的心情告诉谢烨,但谢烨却冷冷地说:一切都已经晚了。
谢烨已经受够了顾城,她决定接受德国那个叫大鱼的朋友。本来计划等顾城自杀后,大鱼也和他老婆离婚,她们一起生活。但如果顾城不死,这个计划就被破坏了。
顾城的遗书
一 爸妈—姐:
人间的事总是多变的,关键是心地坦然。这岛极美,粉花碧木,想想你们要身体好,来一次多好呵。我一直在忙各种事,现在真想能在一起,忘了那些事。
人哪,多情多苦,无心无愁。天老不让我过日子,我只好写东西。现在创作达高峰,出口成章,也只是做事罢了。
我现在无奈了,英走了也罢,烨也私下与别人好,在岛上和一个小XX,在德国和一个叫陈XX的人。现在正在分家、离婚。她说要和陈生个娃娃。烨许多事一直瞒我。她好心、合理,亦有计划的(地)毁灭我的生活。我在木耳的事上伤了她心,后来我爱木耳要好好过,她也不许了。她的隐情被发现,我才大悟,为什么他们一直用英文写信通电话,当面骗我。英出事后,他们就一直等我自杀,或去杀英。他们安排得好呢,等我死他们好过日子,直到被发现后亦如此,奈何。
烨也好心救过我几次,但到她隐情处,她和陈就盼我死。
陈在德在饭店从小青那邦(帮)我买过电击器和刀,让我去杀英儿。他们安排的(得)好呢。
如此,我只有走了。
老顾乡知道很多烨的隐情。
我的手稿照片,由老顾乡清理、保存;房子遗产归木耳;稿费、《英》书稿拍卖的钱寄北京的给老妈妈养老;书中现金老顾乡用于办后事。不要太伤心,人生如此。
老妈妈万万要保重。老顾乡多尽心了。
顾城 Gu Cheng
二 妈妈:
今天我过不得了,烨要跟别人走,木耳我也得不到。妈妈,我没法忍了,对不起。我想过回北京,但那都没法过。我死后,会有一些钱寄家里,好好过,老顾乡会回去,别省钱。
妈,我没办法,烨骗了我,她们都骗了我,还说是我不好。妈,好好的,你要能过去,我就高兴了。爹要邦(帮)老妈妈,全当我还在远方。妈,好好的,为了我最后的想念。
胖
三 老顾乡:
你要邦(帮)老妈妈,要把后事作(做)好,要安慰老妈妈,花光了钱也要邦(帮)助老妈妈,小事都别算了。
我从小对你凶,对不起。也就你不恨我,人人报复了我。
我的现金都归你,有四千元马克新币。我的房子归三木,也可卖掉。稿子都归你保管。要撑得住,利兹也会邦(帮)你。我是受不了了,他们得寸进尺。
好好的。有人问我,你就说,我是爱三木的。
弟城
四 木耳:
你将来会读这些话,是你爸爸最后写给你的。我本来想写一本书,告诉你我为什么怕你、离开你、爱你。你妈妈要和别人走,她拆了这个家,在你爸爸悔过回头的时候,她跟了别人。
木耳,我今天最后去看你,当马给你骑,我们都开心。可是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你,别怪你爸爸,他爱你、你妈妈,他不能没有这个家再活下去。
木耳,好孩,你的日子长呢,留给你的屋子里有你爸爸画的画,124号。你爸爸想和你妈妈和你住在那,但你妈妈拒绝。三木,我只有死了。愿你别太像我。
爸爸顾城
附注
此四封遗书是1993年10月8日下午在出事现场被警察拾取,字迹缭乱,说明遗书是当时仓促写的。结合他遗书中所言,他是被逼上绝路的,他写遗书时还想着等会儿最后去看儿子木耳(三木Sam),并为之流泪。从遗书中还可看出,谢烨是将继续在世上的。否则顾城不会要求把照片手稿等由姐姐保管,更不用点明房子等归木耳。因为如果没有了谢烨,房子等必然是木耳的,手稿等当然由姐保管。看来事发突然,不知谢烨最后又带给他什么打击。顾城自尽前向姐姐顾乡说:“我把谢烨打了”,是有叫姐姐去救谢烨之意的。顾城离世后,谢烨被顾乡叫来的救护车又转直升飞机,越过海峡送入医院后,抢救数小时失败。顾城四封遗书于当年12月22日由新西兰警出示并当场复印送交各方,后经中国驻新使馆认证及国内公证。遗书上有陈XX及另一男子原名及身份。第一封遗书原是写给父母的家信,后划一横线,加个“姐”字,写成了遗书。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
顾城的悲剧还来自于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失落。他是在中国成名的,他的作品也都是中文作品。离开了中国,顾城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他的英语又不好,从1988年起,顾城开始拒绝学英语,激流岛上他是唯一一个不说英语的人。儿子寄养在别人家后,小时候学会的一点汉语渐渐遗忘,顾城与儿子最后已经无法沟通。他作为诗人的生命,在他决定定居新西兰起,就已经死亡了。但是,新西兰的激流岛,在顾城的眼里,就是他的桃花源,一个幻想中的乌托邦。然而,诗人身份的死亡结局是顾城不曾预料也不能接受的。他始终抱持着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艺术家的优越感和特权意识,但是,在新西兰,他能够发号施令的对象,只有他的家人和情人。一旦情人离去,妻子的崇拜也在明显消失,顾城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他认为是全世界抛弃了他
被称为“童话诗人” 的顾城 8 岁就开始作诗歌唱自己的童心,童话诗歌已成为顾城的标签。翻看顾城的诗作,可以看到贯穿尾首的风格: 从早期的天然明丽、率真热情,中期的高度凝练、空灵幽远、神秘叵测,到后期的孩童心绪、稚儿语言、淡泊心境,都有着深深的“童话” 印记。顾城与众不同的诗歌风格让他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显得那么的独特。本文从形成根源、构成元素、局限性来简单分析顾城的童话世界。
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相比, 顾城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不像北岛那样冷峻、深沉, 具有反叛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英雄人格, 也不像舒婷那般人道、自尊,充满浪漫情调与奉献精神, 他纤弱、机智、纯净。在众多的朦胧诗派诗人当中, 他以童真的孩子形象确立了自己诗歌和人格的独特性。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八十年代顾城以一系列宁静、优雅、美丽纯真的诗歌, 赢得了“童话诗人” 的美称。
舒婷曾经赠给顾城一首《童话诗人》: “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铁崩的铁橱/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顾城自己也说过: “当我打开安徒生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了光辉。我走向他,我渐渐透明,抛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这种童话的印记不仅因把顾城和其他诗人明显地区别开来而显示出独特性, 更因顾城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显示出惟一性。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出的童话意境审美特征是诗人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因而其根源也变得极其复杂,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童年根源 诗人构建童话意境的最大来源便是童年经验。顾城小时候随父亲到海滨农村生活,大海 的宁静和谐与农村的田园气息铸造了他的诗人气质及人格理想。他固执地把自己的农村童年生活看成他童年经验的全部,并且这种经验始终烙印在他的心灵上,并直接构成了他心灵结构的大背景: 蔚蓝的天空、清朗的月夜、宁静的大海、怡人的沙滩,那里有让人萦怀的物事,有让人激动的色彩,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已沉淀为一种精神形式,支配着他以后人生路程的指向。顾城的父亲是一个诗人,他把诗的隽永与醇厚的气息带给了 幼小的儿子。很小的时候,顾城便熟悉了普希金、但丁、泰戈尔�8�6等诗人,“有一段时间我天天读他们的诗,把他们的诗带到梦里去,有些诗是一生读不尽的。” “我喜欢西班牙文学,喜欢洛尔迦,喜欢诗中的村庄、月亮、沙土和谣曲。” �8�7此外,顾城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找寻童真的浪漫记忆,这些因素形成了一个合力,并最终完成了他坚不可摧的童话世界的构建,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他延续着这个美好的童年梦境,并尽其一生之可能为这个童话世界增添缤纷的色彩。
二、时代根源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 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著,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顾城用未涉世的孩童的眼和心灵感受着成人世界,构建着自己的童话家园。他的诗中住着“不会流泪的眼睛”,“天空和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淡绿的夜晚和苹果”,它们拥有“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的时刻。
三、自然根源 童话是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的窗口,大自然是产生童话的最好土壤。顾城对“自然” 情有独钟,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写诗之初,他经常去观察大自然,仰望星空,聆听虫鸣,坐看云起,遥视潮落,共感树木生长,闻尽花草飘香,自然是他创作的源泉,到后来又被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种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和感受也是他成为童话诗人的最重要的本原因素。在他的诗中,自然是有生命的人格化的自然,具有各种感官,有自己的语言动作,可以和人进行交流对话,同人一样,是诗歌的主体,如他写花: “野花/ 星星,点点/ 象遗失的纽扣,/撒在路边。” 他写树:“一棵树闭着眼睛,/ 细听着周围对自己的评论”; 他写风:“风在摇他 的叶子/ 草在结他的籽/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童话世界。也许由于在荒谬时代过早地剥夺了童年应有的生活所致,顾城格外迷恋童年的角色,不懈地追寻、精心地构建着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这一童话世界主要由以下元素构成:
一、唯美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顾城是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真正的唯美诗人。他沿着安徒生的道路寻求,用孩子的眼睛寻找美,表现美。顾城的诗不像舒婷那样,以多少带些理性的情感来维护独立于污浊环境的精神家园,而是凭着还原人类的童真来生成一个未经污染的世界。这种唯美境界在顾城的诗里,表现为儿童们天真的感受,也表现为纯净的自然景观。在《我是一座小城》 中: “啊,我是一座小城,一座最小的城,只能住一个人” 构建内心的圣地。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则集中表现了对纯美世界的执意追求。在诗中,他偏执地与现实世界保持距离,以构造一个美的世界。
二、梦幻的旋律 精神分析家指出: 梦与童话极其相似,梦的象征及其讲述的心灵活动与童话往往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顾城的诗作似乎诠释了这一理论,它们仿佛以梦幻的动人旋律演绎的一个又一个童话。他的一千余首诗作中,几乎一半与梦有关。或者是完全是梦境分厘不差的原始纪录,或者是梦后的再加工。信手拈来仅仅于梦为题的也够可观了: 《梦》 《梦想》《梦痕》 《梦后》 《梦园》 《梦鸟》 „„在顾城的童话王国里,梦既是污浊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的达成,更是他的整个生存,因为只要少许进入双目凝视的出神状态,梦的游思,乃至整个梦的世界便会频频在诗人的心灵涌现,曲折地传达着诗人灵魂深处对纯真、美好、自由的呼唤。
三、孩子式的“自我” 顾城的“自我” 意识在朦胧诗派诗人中有着鲜明的特色,这是一个孩子的自我: 早慧、纯洁、自信、执拗。这个“自我” 与北岛、舒婷、江河的“自我” 相比,也有着质的不同。北岛们的“人” 的代称,是“人民” 的代言; 而顾城的“自我” 从本质上只代表他自己。正是有了这一本质的不同,顾城和朦胧诗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样说并非否认顾城的《一代人》 等作品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思想艺术上的成就,恰恰相反,它说明了当顾城的个人的“自我” 和时代的洪流汇合在一起时,它的艺术创作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并产生轰动的影响。童话就是童话, 童话最易虚构也最易破碎,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童话美丽动人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欺骗性的另一面。童话只是人类思维初级阶段想象的产物, 永远只能是人类认识 世界的窗口而无实践意义。顾城将童话世界作为追寻的目标, 从出发点上就犯了一个错误,在追求的过程中, 他的态度也太绝对太偏执, 在不断完善自己童话王国的同时, 他也不可避免地被自己亲手构筑的虚幻图景所迷惑。
一、追求纯粹与误入贫乏 顾城对于纯粹的美的追求是偏执的, 他的诗歌成就已经证明了这种纯美的风格是值得追求的。他的局限在于, 他没有认识到纯粹作为诗歌的最重要的本质之一, 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达到的。顾城心目中的纯粹只是用纯真表示纯粹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他描绘童话世界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可是在现实世界面前, 面对混乱的秩序, 他无法找到童话世界的感觉。他的那些纯美的诗语言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颂歌世界》 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她老在门口看张大嘴的阳光/ 一条明亮的大舌头/ 在地上拖着/ 早晨的死亡/ 甲虫从树枝突然跌落/ 一条明亮的大舌头/ 鲜艳的车辆在空中变甜, 一级级颂歌世界/ 一条明亮的大舌头/早晨的颂歌世界”。这时的顾城已表现出了困惑和迷失。纯粹并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语言形式, 如果没有对纯粹的诗歌精神的把握, 所谓纯粹的语言很容易陷入肤浅和贫乏。他生平创作的最后的一首诗是死前一个月在飞机上写给儿子的《回家》: 这是他作品中少有的直接表达自己思绪情感的诗, 诗中的 “我”是顾城真实的 “我”,无遮无掩, 心境坦然入“无我” 之境, 语言朴实, 句句发自内心, 在直面现实的冷静中饱含着让人不忍卒读的深挚情感。在生活和创作上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后,“回家” 是最好的选择,他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 可见他已面临无力自拔的困境与危机。可惜的是, 这种选择是一个真正的犹如昙花一现的选择。也许“回家” 这个词本身的多义性也决定了顾城“回家” 的多种可能性, 究竟哪种义项是他“回家” 的真正的初衷, 如今我们已无法得知。
二、向往自然与逃避现实 顾城的字典里有一个高于一切的词汇: 自然。它既代表了他的哲学观, 也是他诗学理论的核心。他的确有许多诗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情感, 从表现对象到表现手法, 在“自然” 的狭义和广义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但他同时也表现出某种明显的缺陷, 即缺乏承受现实的能力, 这使得我们在看到他大谈自然的文章时, 一方面被他的执着所感动, 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为他产生一种到底还能支持多久的担心。这种担心不是没有来由的。首先顾城对自然的划分过于绝对化了。他把城市与自然十分武断地对立起来, 他的诗中有强烈的反城市的倾向, 并多次提到对城市的恐惧: “城里人说一样的话, 走一样的路, 路是规定好的, 每天上班下班, 上学下学, 人像机器一样, ”他认为城市人缺乏自我认识, 缺乏个性, 人都被物化了。自然和城市并不是对立的, 城市只能和乡 村构成 对立关系, 他所谓的“城市” 不过是“现实” 的代名词, 他的反城市的诗和他生活中对现实的逃避是一致的, 反城市的实质是对现实的拒绝。顾城所推崇的“无牵无挂, 无遮无拦, 乃至无心, 合乎自然, 是以自然作为灵魂本源, 以自然代替现实, 在无目的的状态下从事写作行为的。顾城的诗学在“自然” 的掩护下拒不讨论方法, 只强调诗的本源与生俱来, 不学而知, 他的“自然” 就是他的本体, 正如他给自然所下的独特的定义“, 自” 是自己“, 然” 是同意的意思“, 自然” 即: 我同意我是这样的。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创作上, 个人的为所欲为就是他的“自然”。他最欣赏的禅语: 云在青天水在瓶, 注重的是万物各归其所的一面, 但从不考虑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另一面。艺术的道德在于既不屈于人类的自然属性, 也不屈于自然, 在这两个方面, 顾城都表现出他个人无法超越的局限。
又是一年三八妇女节,就在大多数女同胞关注如何提升自身健康时,却有一些人因宫颈糜烂而惶恐不安。妇科专家指出,单纯的“宫颈糜烂”、没有异样的宫颈炎一般都不必进行治疗,更不必担心会诱发宫颈癌。
特邀专家 白文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家观点
宫颈糜烂属正常生理现象
“我才19岁,医生说我有宫颈糜烂。” “中度宫颈糜烂严重吗?”“重度宫颈糜烂能要宝宝吗?”……不少女性在体检之后都会被医生告知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随之便是着急、害怕,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有数据显示,40%-60%的已婚已育妇女都发现过宫颈糜烂。其实医学界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的叫法,所谓的糜烂也并不是真的糜烂,只是宫颈黏膜的样子看上去像是糜烂了,多数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更与“生活作风”无关。
当然,如果发现患有宫颈糜烂也不能不管不问,因为它既有可能合并出现妇科炎症,也可能与宫颈癌混淆。因此,当体检看到“宫颈糜烂”时别紧张,先弄清楚自己是哪种情况。
如果你的体检报告上写着宫颈糜烂,可能存在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正常生理现象,仅仅因为激素导致的,这种情况的“糜烂”,随着激素的改变,可自行修复。第二种情况,可能是真正的宫颈炎症,需要结合症状选择治疗的方式。第三种情况,则有可能是早期宫颈癌的表现。
雌激素引发“糜烂”
体检时,医生说我得了重度的宫颈糜烂,而且还说情况很严重,连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劝我赶紧治疗。这怎么可能?我刚刚20岁,一个月前才第一次发生性生活,而且我和男朋友都很注意卫生,怎么会得宫颈糜烂呢?
专家解答:宫颈糜烂通常是雌激素刺激造成的,多发生在青春期少女、妊娠期妇女、经常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身上——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从而导致出现宫颈糜烂的现象。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糜烂就会随之消失。在临床上也发现,没有性生活的女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宫颈糜烂和性生活没有关联。
“糜烂”要小心炎症
去医院检查结果为宫颈中度糜烂,而且白带比较多,医生让我做清洗,还要打吊瓶……请问中度的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
专家解答:
一般来说,如果宫颈糜烂没有特别的症状,则不需进行治疗。除非发现宫颈糜烂同时伴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性交后出血等情况,此时就要提高警惕,积极治疗,因为这很可能是妇科炎症、甚至是癌症的征兆。
宫颈糜烂虽然不是病,但是“糜烂”部位由于比较薄、褶皱多、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炎症的侵袭。与此同时,炎症破坏了宫颈黏膜,也会促使宫颈糜烂的出现。所以,如果发现宫颈糜烂,既要小心妇科炎症,也要注意个人卫生。
如果出现白带异常、腰酸、外阴和阴道瘙痒等症状,就要当心可能是阴道炎、宫颈炎了,需要及时检查治疗。一般来说,无论是急性宫颈炎还是慢性宫颈炎,如果没感到不舒服,可以不用治疗。但是,宫颈炎往往和阴道炎同时存在,所以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除此之外,一些不良医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推荐使用电熨、激光、冷冻等方法来治疗宫颈糜烂。虽然手术之后糜烂区变得光滑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激素的刺激,宫颈糜烂还会再次出现。可见,胡乱治疗宫颈糜烂不仅会给女性带来痛苦,还可能因为手术造成宫颈机能受损,导致妊娠期流产或早产等严重问题。
宫颈糜烂酷似癌变
我今年30岁已婚未育,起初症状是外阴痒,医生检查时说里面烂得厉害,是重度宫颈糜烂。重度宫颈糜烂会发展成宫颈癌吗?需要动手术吗?
专家解答:
宫颈癌是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造成的,而与宫颈糜烂无关。但是宫颈癌早期与宫颈糜烂的长相很相似。因此,如果发现患有宫颈糜烂,最需要做的就是进行宫颈癌的筛查。既不能忽视宫颈糜烂,也不能将它视为宫颈癌进行错误治疗。
虽然宫颈糜烂不会癌变,但由于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早期的模样非常相似,仅靠医生的肉眼观察很难判断有无宫颈疾病。所以,如果发现宫颈糜烂,最准确的方法就是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通过刷去一些宫颈细胞组织来判断宫颈是否存在病变。
其实只要女性开始有性生活后就有可能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所以有性生活后就应每年定期筛查宫颈癌。如果连续2到3年均正常,可以拉长筛查间隔,经济条件允许者还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
相关链接
白带异常莫忽视
很多女性对白带异常现象都不以为然,其实,白带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情况下,白带呈白色,无气味,量、质会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排卵期),白带量多、透明;排卵后,白带量少、稠厚;在月经来潮的前后几天,白带稍多,会变得浑浊。
白带异常时,颜色、气味和质地变化一般会相伴发生。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黄色泡沫状白带:呈黄色或黄绿色,甚至把内裤染成黄色,很难洗掉,伴外阴瘙痒,可能是滴虫性阴道炎。
脓性白带:多见于阴道炎,或慢性盆腔炎及子宫内膜炎患者。若同时伴有尿痛、尿频、尿急,则可能是淋球菌感染所致的性病。
白色粘稠的白带:呈白色、粘稠的乳酪状或豆腐渣样并伴有外阴奇痒,是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常见症状。
灰白色稀薄腥臭味白带:多见于细菌性阴道炎病人。
带血白带:则可能是阴道炎、宫颈息肉或宫颈癌。
专家问答:
1、阴道冲洗是否对保护阴道、宫颈有好处?
专家解答:女性阴道就像人体的胃肠道一样,存活着多种细菌,保持着阴道内酸性环境,经常用洗液冲洗阴道就好比经常洗胃、洗肠一样,必然不会对身体有好处。正常情况下,如没有阴道炎症不建议女性冲洗阴道,这对于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并无益处,反而会导致菌群失调,损害阴道黏膜,从而引发阴道炎症。
2、宫颈糜烂对生育有影响吗?
专家解答:以前人们都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炎症,会影响精子的通过,造成不孕。但是,单纯的宫颈糜烂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意味着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
3、HPV检测呈阳性或宫颈涂片不正常,意味着一定得了癌症?
专家解答:虽然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但感染了该病毒未必一定会得宫颈癌。这是因为HPV分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多达上百种,其中只有少数类型的病毒会引发宫颈癌。至于其它类型的病毒,就如同感冒病毒一样可以被人体自动清除。所以HPV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更不需要过分紧张。
4、据说目前已研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了疫苗是否可以一劳永逸了?
专家解答:疫苗也不是万能的。首先HPV疫苗只能预防HPV感染,所以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有性生活之前。如果感染过病毒后再接种疫苗,预防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由于HPV病毒多达上百种,而疫苗只能针对个别几种亚型。所以,打疫苗并不能保证不会被感染。关键还是要保持健康的性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感染几率,并且注意定期筛查。
体验生活,我看到了淳朴的温馨。菜场里,爷爷奶奶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陈旧的电视,简陋的沙发,缝补过的蒲葵扇,他们将菜场打扮成了自己的家。一尘不染的台子,清脆欲滴的菜蔬,伴着他们那真诚的目光,一切都是那么的悉心。雪白的墙上贴着张张奖状,问起那是什么,他们回答那是我儿子(女儿)的奖状。笑容在嘴角绽开,淳淳的,却令人蓦地一暖。也许他们与子女相隔天涯海角的距离,但他们的心却紧紧连在一起。体验着他们的生活,我明白了亲情的真谛。临走时,他们还不忘叮嘱我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它就像一股暖流,流入我们的心田,暖暖的,甜甜的。他们就像对自己孩子那样祝福着我们,他们朴实的生命因为一句句祝福。
而散发出橙色的光芒。体验菜场爷爷奶奶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也变得温暖而光明。
体验生活,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暑假我们在一个农家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午餐时光。主人是一个和蔼的中年人,他笑吟吟地为我们端茶、送水。点完菜后,他大声吆喝着菜名,接着厨房中便响起了叮叮咚咚的交响乐。走进厨房,只见一个年轻小伙微笑地挥动着铲子。时而即兴演唱几句歌,时而为我们表演锅碗瓢盆的魔术。那里的每个人都是笑吟吟的,吃着饭的我们也是笑吟吟的。菜很便宜,我们问老板为何不多收些钱,他说: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何况我因为客人的欢笑而快乐着,这样就足够了。是的,生命本身充满了乐趣,不要因为贪戾而失去了快乐,这份无价之宝。在他的带领下,我也尝试着炒了道菜,微笑着将它送到桌旁,看着人们脸上荡漾的笑容,我的心中比吃了蜜还甜。体验农家主人的生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庆喜。
体验生活,我学会了苦中寻乐。升上初三,我们体验到了毕业生的那份艰辛。背着磐石一般的书包早早来到校园,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听好每一节课,星星点灯的时候仍在题海中漫游。我们是辛劳的,但我们没有屈服,没有放弃。下课时聚在一起讨论着习题,因为完成张张试卷而快乐而满意;回家后向作业宣战,累了轻弹一首钢琴曲放松心情。我们明白初三生活的劳累,但我们会用饱满的斗志奋力拼搏。体验艰辛的生活,我们用努力使生命充满活力与意义。
热爱生命 1.性别之谜
设计意图
雌雄之分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性别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部分。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从人的性别形成的生理基础来认识性别差异,为进一步建构性别平等的观念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认识到雌雄之分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2)初步了解人类性别形成的生理基础,理解性别差异的自然属性;(3)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尊重生命个体差异的观念与态度。教学重.难点
1)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2)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教学准备
(1)每个字生带一个心爱的玩具;
(2)音乐(《泥娃娃》;
(3)教师准备一个听诊器。课时建议
2~3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我的自画像
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自己的自画像,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发型、服装,还可以画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教师把黑板分成两个区域,一边贴上女生的画像,另一边贴上男生的画像。让学生感知男生、女生各自的共同特点,引出性别差异的话题。主题活动
(一)生命小问号
“生命小问号”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归纳,认识到性别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生命现象,人、大多数动物和一些植物都有性别之分。教师可通过以下活动开展教学。
活动一: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阅读图片,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或植物有性别之分。教师可以使用更多的图片和视频短片,讲述自然界动物雌雄的外貌差异、群体生活中的自然分工现象等。
活动二:女生PK男生
让女生组和男生组分别根据自己的活动强项,向对方提出挑战,展开趣味比赛。例如:男生可以要求与女生掰手腕;女生要求与男生比赛踢毽子等。比赛项目的选定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评估其课堂可操作性和安全.陛,决定展开方式。教师应注意淡化比赛结果,强调男生、女生各有所长,应相互协作。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是个男孩(女孩)?
(二)生命小秘密
“生命小秘密”旨在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染色体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决定人类性别的因素,认识到在自然繁殖过程中,产生男性和女性的概率是相等的。这是自然赋予两性的平等。
活动一:走进细胞大迷宫
同学们已经知道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里藏着每个生命的设计图纸,关于性别的秘密就在细胞里。教师先画出细胞膜,再画出细胞核,复习构成细胞的三个主要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让大家一起来看看细胞核里有什么?
到目前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地球生命,尽管表面上千差万别,但其成分上都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即所有的生命体都存在核酸,这是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这好像26个英语字母,不同的分组和排列,构成不同的单词,进而构成句子,表达千变万化的信息;细胞核中基本物质的分组和排列书写着生命的信息,表达着所有的“生命现象”,诸如生长、发育、繁殖及进化。染色体好比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词汇,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携带着个体的生命信息。
让学生阅读第2页课文第一段,鼓励学生尝试把染色体画在细胞结构图的合适的位置,即细胞核里。
活动二:再谈生命起源的故事
在有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称为二倍体。请学生阅读第二页第二段,理解男性女性差异的生理基础。
告诉学生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也就是说,爸爸的精细胞里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或者一条Y染色体。请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在生命形成之初,性别是如何被决定的。
(三)生命小智慧
“生命小智慧”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的性别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拓展对自然界生物性别决定的因素的认知,从性别现象的角度展示生命的奇妙,培养学生接受不同生命现象,尊重自然生理差异的态度。
活动一:性别预测
想一想,说一说图中两个问号分别代表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数一数四个组合结果中,男孩有几个,女孩有几个;引导学生在判断和澄清结果的过程中理解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样的。
活动二:故事会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物性别特征差异;通过阅读第三页相关课文,了解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物种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鼓励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搜集关于自然界生物性别决定方面的知识与案例,在课堂上分享这些奇妙的故事,感知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可以在分享相关资讯的过程中,几人分组协作,通过剪贴图片、手绘图画、摘抄文字的形式,完成一份关于生物性别形成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供更多的同学分享。教学辅助资源
生物界的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
雌雄性别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引人注意的现象之一。大多数生物,特别是高等动物雌雄间的差异非常明显,这种差异表现在许多性状上。在植物界,雌雄性别差异不像动物那样明显。雌株和雄株的差异多表现在花上,有些低等生物雌雄性仅表现在生理差异上,而在外形上却完全相同。因此,性别现象是一类很复杂的现象。
(一)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而言。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多数雌雄异体或异株的动植物,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它们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差异决定(在受精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以后,性别就按染色体决定的方向进行性别分
化,如ZW型、XY型、XO型、ZO型。
2.受精与否决定性别
蜜蜂雌性个体就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
3.环境决定性别
海生蠕虫后蜢(Bonelliaviridis)的雌虫大,口吻长;雄虫很小。这种动物的性别决定很偶然。成熟的后蜢在海里产卵,卵发育成幼虫,它们不具有性别。落到海底的幼虫发育为雌虫,落到雌虫吻部的发育为雄虫,落在海水中发育为中性。若把雌虫吻上的幼虫取下,它就成为中性,而雄性的程度由它在雌虫吻部停留的时间来决定。据说,该雌虫的吻上有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学物质,它有力地影响着幼虫的性分化。
4.基因差异决定性别
如玉米,若基因型为BaBaTsTs,则为正常雌雄同株;若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a,I“sts,则为雄株;若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atStS,则为雌株;若基因为babatsts,则雄花序上长出雌穗变为雌株。(二)性别分化
性别分化指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雄性或雌性性状分化和发育的过程。它与环境有关。原来,凡是有性别分化的生物,幼体都有可能向雌雄两方面发育。若内外环境非常有利于某一性别的发育,就有可能产生跟性染色体不一致的相反结果,发育为一定性别的表现型。
1.营养影响性别分化
同是蜜蜂受精卵发育的幼虫,获取蜂王浆(其成分中的蜂乳酸有利于雌性器官的发育)较多的一个可发育为蜂王,其余的则发育为工蜂。在黄瓜发育早期施氮肥或给温室中的黄瓜通入二氧化碳,可使雌花数量增多。
2.温度影响性别分化
鳖(甲鱼)卵孵化时,25℃孵化多为雄,30℃孵化多为雌。某些蛙类的蝌蚪在30℃发育多为雄。若晚上低温,则南瓜多开雌花,若低温和8小时日照结合起来,则雌花占绝对优势。在葫芦科植物里,丰富的氮肥,短日照、低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发育。
3.位置影响性别分化
一般,在雌雄同花的植物中,同一朵花原基上,靠近外边的细胞发育成雄蕊,靠近中央的发育成雌蕊。
4.日照长短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如大麻,在短日照、温室内,有50%~80%的雌株逐渐出现性转变,成为雄株。缩短光照,黄瓜多开雌蕊。
5.激素影响性别分化
(1)异性双胎性别分化。“自由马丁”(Freemartin)牛是很像雄牛的雌牛,即牛怀异性双胎,出生的雌牛的性别分化受影响,雌牛雄性化。
(2)性逆转。“牝鸡司晨”就是母鸡变公鸡后清晨啼鸣的记载。由于母鸡卵巢不能分泌雌性激素抑制精巢的发育,结果使退化了的精巢发育起来,并分泌出雄性激素。红海中的红鲷鱼由十几至几十条生活在一起,只有领头的是雄鱼。若雄鱼死亡,则其’中最健壮的一
条雌鱼很快会卵巢消失,精囊长出,变成雄鱼。有人曾将此雌雄鱼用2个玻璃缸分装,靠得很近,可互相看见,雌鱼不会变成雄鱼。若将鱼缸间用布隔开,使雌鱼看不到雄鱼,则雌鱼里会有一条变成雄鱼。可见,鲷鱼是通过视觉引起性变化的。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尖鳍鱼及某些两栖类也有类似性别变化。
总之,雌雄异体的生物,幼体都有向雌雄两方面发育的可能。一般情况下,染色体
决定了性别发育的方向,性染色体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内外环境,如激素、营养、光照、温度影响下,虽不能改变性染色体(基因)的组成,也能引起表现型(性别)的改变,这表明性别表现取决于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关于染色体的知识
人类大约在100年前从植物的花粉细胞中发现了一些丝状和粒状的东西,但当时并没意识到这就是染色体。直到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F1eming W.,1843~1905)把细胞核中的丝状和粒状的东西,用染料染红并观察它,发现这些东西平时散漫地分布在细胞核中。当细胞分裂时,散漫的染色物体便浓缩,形成一定数目和一定形状的条状物;到分裂完成时,条状物又疏松为散漫状。后来,科学家就把这种染色的条状物称为染色体。各种生物细胞的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类型和组数。一个染色体组包含一个完整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例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两组染色体组,每一组染色体有23个染色体,一共有23对,46个染色体。水稻为12对,24个染色体。
狮群中的性别分工
狮子喜欢群体聚居。一个狮群约有20~30个成员,其中包含连续的几代雌狮、至少一头成年雄狮和一些成长中的狮宝宝。母狮构成了狮群的核心,负责捕猎和照顾幼狮。成年雄狮往往并不和狮群待在一起,它们在领地四周游走,保卫整个领地。
植物的性别
高等植物性别的分化情况比动物要复杂得多。比如,玉米顶上开的是雄花,由花药和花丝组成,包含着花粉;从玉米苞的苞叶尖上抽出来的“胡子”是雌花,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这种在一株植物上雌花、雄花分开的植物,叫做雌雄异花同株植物。千年桐、银杏、油瓜等,虽然也是雌雄异花,但它们的雄花和雌花不生长在同一株树上,称之为雌雄异株植物。水稻、小麦的雌、雄性器官长在同一朵花里,在植物学中被称作两性花,这种植物则是雌雄同花植物。更有趣的是,像番木瓜,它既有单性花,又有两性花,属于混性植物,特别是在一些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上,花的性别还可随着开花的部位,植株的年龄而变。如蓖麻,下部开的是雄花,中部开的是两性花,上部开的几乎全是雌花。
在植物界中,还有雌雄互变现象。天南星属中的有些植物,在春天生出时都是雄株,经过3~5年生活之后,又摇身一变成了雌株;过了一些年之后,又恢复成雄株。性别的变化曾引起不少生物学家的兴趣。研究发现,植物性别变化,与植物体内激素分泌情况有关,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等都参与了性别分化的作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体内的性激素发生变化,也可以改变性别。例如黄瓜,早期少施氮肥、多施磷肥,增加灌水,就可以促进多开雌花。又如大麻,在无氮培养液中生长,几乎全是雄株,但是随着氮肥增加,雌株的比例也会相应提高。人们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化学处理等方法控制植物的性别,夺取农业高产,已在生产上取得明显效果。板书设计:
1.性别之谜
哪些动物或植物有性别之分?
为什么我是个男孩(女孩)? 外貌差异
群体生活中的自然分工
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 性别由性染色体差异决定 教学后记:
2.活着真好
设计意图
在生命教育“人与自我”范畴里有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珍爱生命,它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本课从心理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美感,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体验,唤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感受经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情怀。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生命的存在状态,了解生命历程总是脆弱与坚强同在,欢愉与忧伤并存;
(2)体会生命的独特与珍贵,激发学生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活出生命价值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堂契约、音乐渲染等方式,营造尊重接纳、开放交流的辅导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团体成员互动中感受、体验;
(2)课堂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活动规则要简明,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心体验。教学准备
(1)学生:访谈家长,了解自己成长的故事,准备自己的“独一无二特点卡”;
(2)教师:音乐、生鸡蛋(画上小鸡图案)、红色印泥、阅读推荐卡。课前班级调查、特殊个案辅导。课时建议
l~2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配乐竞赛:《小鸡快跑》。用激烈动感的音乐(如《豪勇七蛟龙》)营造紧张的竞赛氛围,用“安全运送小鸡”的任务强化小心翼翼的行为,引导学生在投入参与中体验生命的脆弱和呵护生命的责任。
(1)说明游戏规则:
任务:将小鸡(用鸡蛋表示)从起点(学生甲处)一步一个脚印地(学生双手、桌面)安全送达终点(学生乙处)。
评分:完成任务获100分,速度领先奖励10分。缺少一步扣1分,小鸡受伤扣10~50分。
(2)学生分A、B两组进行对抗游戏,邀请裁判监督。
(3)现场访谈:关注竞赛中的特别细节和学生的特殊感受,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完成任务的经验是什么”、“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炼:小鸡生命非常脆弱;脆弱的生命需要我们悉心的呵护;呵护生命是一种责任„„ 主题活动
(一)生命的坚强
活动一:小乐的故事’
通过地震中小乐的故事,感受生命的坚强,体会紧急情况下求生的力量;感悟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够实现梦想的道理。
1.讲一讲
讲讲书中小乐的故事,体会当时他内心强烈的求生愿望。假如是你,会有怎样的反应,结果会怎样?(5·12地震灾区教师要注意,此处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求生的积极力量,避免渲染灾难场景)
2.议一议
组织学生讨论:是什么力量让小乐做出这样惊人的举动?感受小乐“一定要活下去” 的愿望,体会面对危机时人的求生本能。
3.读一读
小乐的现状呢?身体——左手臂高位截肢;心理——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行为——努力学习,认真练习乒乓球;愿望——夺取金牌1
4.想一想
假如生命没有了,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吗?灾难虽然让小乐失去了左臂,但他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能够实现梦想!
活动二:故事交流“生命的坚强”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交流,讲讲那些生命坚强的故事,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做最好的自己——N年后的同学会
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生命之旅是黯然失色还是光彩夺目,关键在于自己的个性能否得到最自由地张扬,自我能力是否得到最充分展示。想一想议一议,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激发潜能张扬个性。可以开展“N年后的同学会”活动,设计表现N年后的自己,从积极正向的方面表达愿望设计将来。
(二)生命的体验
运用“配乐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想象、感悟,挖掘生活经验中的美好片段,重温生命的愉悦和感动。
1.配乐想象
建议选择表现大自然的,情绪较为愉悦的轻音乐,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教材中的《森林的歌声》之类。教师指导语应平和亲切,语速不宜过快,语言要留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指导语示例:轻轻闭上眼睛,用最舒服的姿势坐着,缓缓地呼吸„„让你的想象随着音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听!树蟾和腹斑蛙轻快地呜叫起来,活泼的旋律奏响奇妙的自然之歌。深深地吸一口气,可以嗅到春天田野的芳香。偶尔,一丝丝沁凉的雨落在头顶。
你快活地走着,想到生命中美好的一切——那些快乐的游戏,渴望已久的礼物,努力获得的成绩„„感觉无比的畅快。好好享受这美好的回忆,好好享受这生命的愉悦吧„„好,让我们慢慢地回来,回到我们的教室。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熟悉的环境。
2.交流分享
(I)交流:想到了哪些美好的事情?(充分交流;可以先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再全班一起分享。分享中可以引导学生适时表达对同学、朋友、家人的感激之情,分享快乐的愉悦等)
(2)说一说: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故事。
.
(3)思考:假如生命不存在了,这一切美好感受还有吗?
提升: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如“活着,真好”,启发学生体悟逆境中也需要发现生活的美好,看到未来的希望。
(三)生命的感动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同一张纸上印下自己鲜红的拇指印(成员的指印可以组成一个图案,比如心型等),并慎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相互欣赏、交流“作品”。通过这种仪式化的行动,感受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愉悦。
活动一:我的独特印记
引导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的。让我们一起来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吧!印上大拇指印,再慎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组织展示交流:看到这些独一无二的印记,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有一天,印记中的
你或某位同伴不在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珍视他人。
活动二:猜猜我是谁
假如安排2课时,此活动可作为第二课时的引入活动。若安排l课时,此活动与“我的独特印记”可二选一进行。
把全班学生的‘‘独一无二特点卡”汇集在一起,请一名学生随机抽取后读出,全班学生一起来“猜猜我是谁”。猜到特点卡主人的同学将得到卡主人的一次真诚祝福或一次悉心帮助。未被猜出的卡主人需要上台接受全班同学的“友情关照”:给大家介绍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接受同学们的“祝福轰炸”。
(四)生命的账单
学生结合课前的家长访谈,填写自己的《生命的账单》,清点生命历程中得到过的支持与帮助,强化‘‘生命珍贵”的感受。此环节可配以抒情的轻音乐作背景,如《神秘园》、《雅尼》等。
1.填写生命账单
导语:生命不仅独特,而且有限;因为有限,所以更加珍贵。十月怀胎,需要消耗母亲多少的精力;十多年养育,需要父母付出多少心血。相信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本厚厚的生命账单。在这份账单里,有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付出和帮助。你的生命账单里,都有哪些内容呢?
2.分享账单内容
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注意小组分享的过程组织,要落实小组召集人,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发言。发言时,大家认真倾听,并用声音“嗯”、“喔”、“哇”或表情动作“微笑”、“点头”等进行积极反馈。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2.活着真好
脆弱的生命需要我们悉心的呵护
呵护生命是一种责任„„ 生命的坚强
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够实现梦想
生命的体验 生命的感动
我的独特印记 生命的账单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生命教育基础知识
台湾学者认为,21世纪的学校教育应以“生命教育”为基石。他们强调在生命教育中,要做到知情意行的整合。价值理念只有诚于中(内化),才能形于外(落实在实践中)。
在具体的生命教育方式方法上,他们主张体验式活动。台湾生命教育全球信息网执行秘书郑金川指出:相对于静态的上课,其最大的特色在于透过各种情境的仿真,让学生直接参与及感受到所仿真情境的人物的喜、怒、哀、乐等等的感觉。学生有了这种感觉以后,就更加能够体验别人在某种情境下的需要,因而更能够与别人有更好的互动,更能够懂得珍惜生命。
例如台中市晓明女中,就设计过“生命的孕育”、“墓志铭”、“环保人生”、“成人礼”等活动。从这些体验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可以体会一些失
去双手的残障者的不便,进而以更宽容的态度来面对不同人生的境遇。
奇特的石头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竞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对他说„„
(想想院长会对男孩说什么?)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这条小鱼在乎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拣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乎?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学会善待生命,因为各种生命是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3.一片叶子落下来
设计意图
死亡教育是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对死亡问题应该有观察、发问、表达、记忆及感受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死亡的描写与宣泄,媒体对死亡事件的报道和渲染,以及成人对死亡的避而不谈,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关于死亡的知识大多繁杂而混乱,面对死亡事件的哀伤、恐惧等困惑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开展死亡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澄清认知,直面死亡,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提高未来应对死亡事件的能力,激发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情绪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死亡是生命的历程,就像四季的变化一样自然;(2)通过对逝者的祭奠,激发对死亡的敬畏之心;
(3)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学习悲伤调适的初步方法。教学重.难点
1)死亡是生命的历程; 2)面对死亡的情绪和态度。教学准备
(1)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有多长,了解司马迁、文天祥等名人的故事;
(2)教师:在课前调查了解班级里学生丧亲情况,评估事件影响,以便确定课堂活动设计、课前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课后及时的追踪跟进。
教学建议
2~3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活动一:知识小竞赛——“生命的长度”
师生互动,说说不同生物的生命有多长(能活多久)。用小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初步感知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历程,营造开放交流的课堂氛围,引出故事(《一片叶子落下来》和死亡话题。
活动二:虎克船长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积极的特质特点,感受来自同伴的支持力量。假如班级里有学生经历过丧亲之痛,这个暖身活动可以很好的营造起团队支持的温暖氛围,为进一步的哀伤辅导奠定基础。建议与《獾的礼物》(参见“教学辅助资源”)配合使用。
(1)教师把一个小球(或柔软的玩具等)轻轻抛给一名学生,并叫出学生名字。
(2)拿到小球的学生大声喊出“我是船长”,随后他身边两名学生模仿划船动作并配音“嘿哟!嘿哟!嘿哟!”
(3)“船长”再次大声喊出“我是自信、勇敢、负责的船长”(用褒义词和肯定的语气喊出自己三个特点)。随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划船动作并配音“嘿哟!嘿哟!嘿哟!”
(4)“船长”把小球轻轻抛给另一名同学,并叫出名字。被叫到的学生成为新的船长,游戏继续进行。
注意:可以把情景创设为运送一件宝物或者某个重要人物,’以鼓励“船长”从积极的视角去表达自身特点。鼓励学生尽可能送得远(不间断地多次传递)。活动后,水手评议“我最欣赏的船长”,船长交流“被全体水手支持的感受”。主题活动
(一)生命的体验
通过故事《一片叶子落下来》,谈论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了解叶子弗雷迪的生命历程,体会弗雷迪的真切感受,感悟弗雷迪生命的价值。
1.讲一讲
通过教师讲故事、学生独立阅读、师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叶子弗雷迪的一生。
2.议一议
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去感受、理解:
(1)关注弗雷迪生命历程中的美好经历,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的价值。
(2)理解“给人遮阴”(给别人带来快乐)和经历美好的事物(给自己带来快乐)都是叶子存在的价值。
(3)体会弗雷迪离开树枝的感受:
——从弗雷迪“静静地、温和地、柔软地飘下,一点也不痛”,体会死亡也可以是平静安详的。
——从弗雷迪“感到很自豪”,体会生时的充实与精彩,可以让死亡也圆满的道理。
——从弗雷迪“我不要死”、“我们会回来吗”,体会弗雷迪对生命的不舍,理解生命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只有唯一的一次!逝去生命总是令人惋惜。
(二)生命的思考
进一步澄清学生对死亡的认知,引导学生从名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中去思考生命的价值。
活动一:叶子弗雷迪去哪里了
“叶子弗雷迪去哪里了?”隐含着许多问题。如死后有灵魂吗,死了能复生吗,有没有
投胎这回事等等。引导学生在间接谈论死亡话题的过程中澄清对死亡的认知。学生可能会从科学、文化、宗教等角度讨论这个话题,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可以追问、引导、澄清,但是不要简单否定。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生命永远都在”,但对于生命个体的我们,生命却只有一次,失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
活动二:名人的生死观
通过讲述司马迁等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名人对死亡的态度中,去体会他们的人生追求,感受他们的生命价值,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师除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外,还可以挖掘学生既有知识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讲述身边的故事,对故事中表达的生命积极力量,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三)生命的祭奠
结合国哀日的设立,以及清明节祭祖扫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逝者的浓浓哀思和对死亡的敬畏之情。
活动一:“清明”大家谈
学生交流有关清明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诗歌艺术等信息。信息可以是学生课前收集的,也可以由教师直接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结合学生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等事件中的感受,启发学生体验祭奠逝者、热爱生命、敬畏死亡的文化传统。
活动延伸:教师可以由“祭奠”展开,设计“纪念我最爱的某某”、“国哀日资料收集展示”、“地震纪念馆”、“送别某某(临终关怀)”等主题,开展尊重逝者、敬畏死亡、珍惜生命的体验活动。
“国哀日”表现出了对死亡的敬意,从视角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对所谓伟人的死、崇高的死、为理想而死的关注,转变为对普通人的死的尊重和珍惜。这是一个很好的死亡教育素材,传递了全社会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敬畏。
活动二:故事分享
分享故事《獾的礼物》,感受逝者的“礼物”带来的力量。若班级里有学生经历过丧失亲人的悲痛,则《獾的礼物》可以很好地帮其止痛、疗伤。
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这一板块,活动可以有所取合,只要能够突出尊重逝者、敬畏死亡的主题即可。
(四)生命的关怀
引导学生识别、表达哀伤情绪,学习初步的悲伤调适方法
活动一:我的故事
通过交流亲人去世或失去心爱的宠物等“丧失经历”,引导学生表达情绪和哀伤体验。“表达”是一种对伤心、难过等负性情绪的疏导,需要教师充分接纳和共情,不要纠缠哀伤情绪,要把注意力放在对逝者的美好回忆里。
(1)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交流、分享生活经验中的丧失之痛,在班级同学、教师的温暖环境中获得心理支持。
(2)寻找事件对自己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意义重构,获得正面的积极力量。
活动二:我们在一起
引导学生学做志愿者,思考交流“假如朋友正在经历失去亲人的悲痛与哀伤,我们可以做什么?”教师可结合5·12灾后心理干预,引导学生从助人者角度学习悲伤调适的方法,为将来应对死亡事件储备情感知识。指导学生演练:
(1)无言的陪伴——拥抱、握手、抚摸或轻拍后背等。
(2)专注的倾听——感同身受的倾听、积极回应等。
(3)温暖的支持——提供食物、水、安全的休息环境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3.一片叶子落下来 生命有多长(能活多久?)„
生命的体验
(生命的美好
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思考
正确的生死观
生命的祭奠
浓浓哀思
敬畏死亡
热爱生命 生命的关怀
悲伤调适方法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关于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最早源于死亡教育,也称生死教育。
一般认为,广义的死亡教育是指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所进行的旨在指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应付和面对死亡现象以及与死亡相关问题的教育。我国学者孟宪武认为,死亡教育就是将有关死亡与濒临死亡(dying)及其生活相关的知识传递给人与社会的一个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从医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不同方面帮助人们深入思考死亡的价值、意义,增进人们对死亡及濒临死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人们的生命生活质量。
美国在中小学进行的死亡教育,目标定位于帮助儿童应对生活中的死亡等不幸事件,珍惜生命,避免轻生和自杀。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有增无减。如果这些轻生的青少年了解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知道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和珍惜生命,知道他的死给自己周围亲人所带来的痛苦,那么,他们可能就不会选择走这样一条路。另外,当家里的亲人去世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往往都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怎样进行心理调适,而这些哈恰是死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实践证明,在儿童中开展死亡教育有如下好处:①防止自杀。通过死亡教育使孩子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避免轻生。②使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死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消除死亡的神秘感;使孩子们从小就敢于直面死亡,能够恰当地应对发生在身边的不幸事件。
第二单元
安全生活
4.被埋压后的自救
设计意图
“被埋压后的自救”属于中小学安全教育中“自然灾害模块”的重要内容之一。地震等自然灾害常常导致人员被埋压。比如,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埋压的人数就多达57万人。有研究者对唐山地震中947位幸存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58人在被埋压后采取了应急避震等自救措施;其中,188人最终安全脱险,成功者占采取避震行为者的72%。可见,被埋压后及时自救,是减轻伤害、维系生命,确保自己安全脱险与成功获救的重
要保障。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
(2)培养学生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烈的自救意识;(3)让学生知道被埋压困境下常用的自救方法。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面对困境时,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至关重要 2)被埋压后五种自救方法的基本要领与注意事项。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方法、图片、课件;
(2)让学生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故事。课时建议
2课时。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教材设计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正面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意识;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被埋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采取什么措施,从而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在“安全小问号”中,首先呈现的是亮亮和爸爸在地震中被埋压三天后成功获救的故事。但是,故事的情节并没有直接呈现,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示进行补充。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纸、网络等途径查阅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了解地震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也可直接告诉学生相关知识,然后侧重于让学生去讨论被埋压后的困境,理解被埋压者的身心体验。设身处地想一想,亮亮和爸爸在被埋的三天里,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或具体的问题?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可能采取了哪些行动?然后将上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补充故事情节这一环节,也可以放到整篇课文结束,学生具备了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
对于灾区学校,如果有被埋压经历的学生,一定要谨慎处理这一环节,切不可再次唤醒他们被埋压的体验,以免造成学生的二次伤害。
◆安全小博士
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被埋压后安全自救的常用方法。被埋压后的安全自救包括生理自救和心理自救。生理自救的内容安排在“安全小博士”中,心理自救的内容主要安排在“安全小卫士”中。
生理自救主要是教会学生在被埋压后,如何改善处境、减轻伤害、维系生命,确保自己安全脱险。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被埋压后的自救方法,或分小组讨论每一种方法的关键点;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或演练,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相关知识补充。
在学习自救具体方法中,建议教师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畅通:重点提醒学生闻到煤气等异味或灰尘太多时,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因为湿衣物有过滤作用,可以减少灰尘或有害气体的吸人量。如果没有水,可用尿液代替将衣物淋湿。
(2)保存体力:强调不可大声呼喊,可用石块等敲击物体来保持与外界联系。
(3)维持生命:这里可以就水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做一个知识性补充(参见“教学辅助资源”)。
(4)如果受伤:演示止血包扎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演练(参见“教学辅助资源”)。
对“讨论”中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脱险的方法),既可放在课堂讨论,也可放在课后,由学生自主主持小组讨论或与家人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对于灾区学校,可能班上就有被埋压后成功获救的学生。可以在征得其本人同意,且不会引起二次伤害的前提下,请他们讲述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从而唤起他们内心的力量,从正面激励其他学生。
◆安全小卫士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在被埋压困境下,心理自救与生理自救同等重要。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与信心。这是本课的重中之重。
教材在“安全小卫士”中展现了两个精彩的生命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心理自救在保存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去感悟生命的坚强和伟大;要学生懂得,只要坚持就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心理自救方法,如相互鼓励、唱歌等。
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教师可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被埋后的自救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开展自救故事会活动,并进行讨论,交流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自救知识创作生命箴言,并在班上宣读自己的生命箴言。
为了强调心理自救的重要性,教师还应注意收集一些反面的案例,让学生明白:那些被埋压后未能成功获救的人,往往是由于过于恐惧,精神崩溃,并产生绝望心理,自己放弃了自己。相关案例可参考“教学辅助资源”四。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师可进行归纳总结:被埋压后,要稳定情绪,坚强勇敢,乐观面对,无论何时何地,绝不能悲观绝望,决不能放弃生还的希望;对自身的处境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安全自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自己的处境,保存自己的生命。
◆安全小提示
学生除了应知道被埋压后自救的方法外,还应了解一些被救后的安全小常识,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避免身体受到伤害。教材在这里介绍了两点被救后的安全小常识。教师还可收集相关的常识介绍给学生。另外,这部分的教学可以灵活处理,比如,可以结合“安全小博士”进行教学。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4.被埋压后的自救
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
(热爱生命 保护生命)被埋压后安全自救的常用方法
生理自救
改善处境、减轻伤害、维系生命
(1)保持呼吸畅通
(2)保存体力
(3)维持生命
水
(4)受伤:止血及包扎
心理自救
(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与信心)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输送养料一保持血量一控制体温一润滑机能一帮助消化一排泄废物。人在不补充营养(食物)及不喝水的情况下,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可生存72小时(3天)。如果超过了72小时,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如果有水而没有食物人可生存7天,8天将是人的生命极限。人体内缺水量占体重的20%时,生命随之终止,可见水是人类生命生死攸关的根。被埋压后受伤出血怎么办
止血是防止休克、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常见的止血方法有:
1.压迫伤口止血
多数伤口,都可用纱布或其他可利用的物品(如毛巾、手绢、洁净的衣物等)压迫到伤口上可达到止血目的。操作要点:纱布厚度要够,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加压包扎。
2.指压止血
用手指压在动脉上,阻断动脉血运行,能有效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法用于出血量大,有血管损伤的伤员。操作要点: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迫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
3.填塞止血
伤口大时,往往存在大的空隙,这时要用纱布将空隙填塞压实,方能达到良好止血目的。放置纱布范围要大,超出伤口5~10厘米,这样才能有效止血。纱布放好后,用绷带加压包扎。现场如无纱布,可用三角巾、毛巾、衣物等可利用的物品代替。
正确的包扎方法
快速、准确地包扎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的作用,有利于转送和进一步治疗。以下三种是常用的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手臂、小腿等部位,用一般的反转缠绕包扎法;头部,用反回包扎法,手脚,用八字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三角巾可以包扎身体的许多部位,用头顶帽式、风帽式、面具式包扎头部。折成条状包扎眼部与膝部。折成燕尾式包扎双肩与胸背臀部。
(3)尼龙网套包扎:龙网套有良好的弹性,使用方便。头部及手指不易用绷带包扎的部位可用尼龙网套。被埋压后的自救故事
(1)安县雎水道禧村6组的矿工彭国华地震被埋后,开始冷静自救;饿了,就吃煤充饥;渴了,就用安全帽接着尿液喝,尽量减少活动。他一直坚信,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来救自己出去,自己决不放弃。在被埋172小时后,终于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地震后,小许在废墟下被挤在桌椅架起的空隙里。他劝周围的小伙伴,不要害怕,周围这么黑,就当我们在做游戏,看谁勇敢,不怕黑。然后带头和小伙伴们唱起了《国歌》。
歌声从废墟中传出,被救援的消防官兵听到,将他们一一救出。
(3)丁丁被埋在了下面。他身边的残垣断壁,随时有可能再次掉落下来。丁丁十分害怕,在那里一动不动„„
(4)红红在地震时,被埋在了下面。她恐惧极了,又哭又叫,大呼救命„„
(5)玲玲被埋压后,呼救很久也没人发现,感觉十分疲惫,于是她想休息休息,就闭上双眼,慢慢地睡着了„„
5.安全标志提醒你
设计意图
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主要作用在于提醒人们注意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然而,根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一项调查知,只有不到l/4的小学生认识“注意儿童”、“施工”等安全标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全球儿童安全网络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步行者伤害研究报告》中指出,不按安全标志行事,违章穿车行道是儿童步行者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第一位原因。
因此,本课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安全标志,既要能准确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又要能够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严格执行,并时刻提醒学生不要无视安全标志的存在,将安全标志牢记在心。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安全标志的意识,不要无视安全标志的存在;
(2)使学生能够区分四类安全标志的不同颜色、基本型式和意义,熟悉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安全标志的含义;
(3)理解安全标志的作用,养成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严格执行的意识和习惯;
(4)使学生学会爱护安全标志。教学重.难点
(1)正确对待安全标志的态度;
(2)四类安全标志的基本型式和含义。教学准备
(1)收集安全标志的实物图片;
(2)本地有安全标志的场景图片;
(3)收集不认识安全标志、不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执行或安全标志被人为破坏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教学建议
2课时。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安全小问号”旨在让学生对安全标志先有一个直观感受,知道有一些特殊的图形叫安全标志,它们各自的颜色、形状、传递的信息不同即可。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重在“生疑”和“激趣”。所以教师不宜直接告诉教材所列具体标志的含义,而要适当“卖关子”,让学生去猜、去犯错,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过,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打消学生进一步学习安全标志的兴趣和热情。
在组织学生竞猜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针对某一特定标志,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比如:“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个标志?”、“那些地方是干什么的?”、“根据你的观察,别人看到这个标志是怎么做的?”或者“你遇到这个标志时是怎么做的?”等等。
至于每个标志的具体含义,建议教师结合“安全小博士”中的“实践活动”进行讲解。(相关资料详见“教学辅助资源”)
◆安全小博士
“安全小博士”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从颜色、图形、含义等方面辨别四类安全标志,并对“安全小问号”所列安全标志进行归类。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特定地方出现的安全标志,这些标志虽然型式不标准,但含义是相通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几个关键词来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通过颜色、图案、型式来加以区别,同时用举例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使用教材上的图案举例)。
教材中对安全标志的颜色是通过图片呈现的,没有进行文字说明。对此,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见“教学辅助资源”)。
对教材中“前方施工,请绕行”这张图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这张图片带给我们什么信息?和前文中的安全标志有什么区别?是否是标准的安全标志?我们需要遵照它提醒的内容执行吗?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由于时间紧迫、条件受限等原因,在有危险的地方,人们常用简易、粗糙的材料制作不标准的安全标志。虽然型式不标准,但是同样可以包含禁止、提醒、强制和提示作用,所以也要关注它,按照它的要求严格执行。特别是在农村这种不标准的简易安全标志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全小博士”中的“实践活动”有两个。第一个实践活动可参见“教学辅助资源”。关于第二个实践活动,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那些应该设而又没有设安全标志的地方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所以不宜让学生单独进行调查。建议在教师的带领下有组织地开展,或者取得家长或是社区的支持,在他们的带领或组织下进行。
◆安全小卫士
“安全小卫士”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安全无小事”,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要遵照安全标志的提醒,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教材在这一部分呈现了三个案例,可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去面对情景,体会当事人的感受,并进行模拟抉择。对三个案例不必平均施教,建议着重围绕第三个展开讨论,重点围绕当事人“哎哟!我怎么会滑倒昵?我可是溜冰高手!”这一侥幸心理的危害性进行。讨论时,教师可进行类似案例的补充。通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安全隐患随处都在,如果心存侥幸,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面对安全标志,一定要摈弃侥幸心理,强化防范意识,严格遵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安全小贴士
本课“安全小贴示”主要是提醒学生要保护安全标志。教师可通过展示幻灯片或者短片、小品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辨析思考、分析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安全标志。最好结合当地学生曾经发生的类似案例,叙述或展示相关图片资料等,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资源可参见“教学辅助资源”。
“教学辅助资源”提供了两个案例。针对案例1,可提问:小明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他错在哪里?会造成哪些不良的后果?针对案例2,可提问:李某做得对吗?他为什么会被判刑?这个案例给我们小学生带来了什么启示?
通过两个案例的讨论,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安全标志的行为习惯,决不做损坏、乱画、移动安全标志的事情。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5.安全标志提醒你
四类安全标志(含义
颜色
图案
形式
“禁止” “警告” “指令” “提示” 教学后记:
6.防患于未“燃” 设计意图
火灾是一种多发性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20世纪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统计发现,99%的火灾都是人们疏于防范和防范不当造成的。人为因素排在了火灾原因的首位。设计本课,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原因的“人为性”,增强火灾的防范意识,提高火灾的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火灾的发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火灾的严重危害性;
(2)了解火灾的种类和容易导致火灾的常见火源;
(3)帮助学生树立防火意识,对火灾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4)掌握控制火源、预防火灾的常见方法。教学重.难点
1)预防火灾不能有侥幸心理; 2)控制火源的常见方法。教学准备
火灾案例故事、图片等。教学建议
2课时。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本课“安全小问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火灾的严重危害性,为下文“预防火灾” 做好铺垫。
教材主要是通过视觉效果增加直观体验和通过统计数据来体现火灾的严重性。对火灾严重性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选用以下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等途径呈现火灾的场景,增加学生对火灾危害性的直观认识;
(2)通过师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见到的火灾,加深学生对火灾危害性的体验;
(3)组织学生对“火的两面性”进行辩论(参见“教学辅助资源”),结合图片资料和文字数据进一步从理性上认识火灾的危害。
◆安全小博士
通过“安全小博士”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火灾的种类,初步认识容易导致火灾的常见火源,并理解火源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
关于火灾的分类,教材采用的是《火灾分类》国家标准GB/T4968—2008。教师可以对火灾分类的背景知识进行补充(参见“教学辅助资源”)。如果学生感兴趣,还可以介绍一些关于火灾等级的知识(参见“教学辅助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对每类火灾用案例进行说明。
关于容易导致火灾的常见火源,教材列举了四种。除了这四种外,还有机械热能、生物热、光能和核能,教师可适时进行补充(参见“教学辅助资源”)。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知道,火源是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及火源)之一。因此,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控制火源。火源是引发火灾最直接原因,所以,控制火
源是预防火灾最重要的措施。这是进行下一步“安全小卫士”教学的基础。
◆安全小卫士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对火灾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同时,要学会一些控制火源、预防火灾的基本方法,提高火灾防范能力。
关于防火意识,教材只提了一句“增强防范意识”,至于如何增强防范意识,教材并没有详述,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对此,建议教师先通过案例(参见“教学辅助资源”)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意识淡薄、疏于防范是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对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悟,然后自己得出结论,而不宜直接告知。
关于提高防火能力,教材只呈现了三种方法,其余方法留给了学生讨论。教师可参照“教学辅助资源”适当引导。然后,应用“教学辅助资源”的“防火智多星”问卷进行测试。
在这一环节中,教材要求学生对身边的人进行一次防火知识宣传,建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宣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安全小提示
“安全小提示”摘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建议教师特别提醒学生: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但是,严禁谎报火警!
完成全文教学后,作为课堂延伸,可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开展一次“家庭防火调查”。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6.防患于未“燃“ 火灾的严重危害性
火灾的种类
容易导致火灾的常见火源
1.明火 2.高温物体 3.电热能 4.化学热能 5.机械热能 生物热 光能
控制火源、预防火灾的常见方法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关于火的两面性的辩论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火的用处,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火的危害。之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告诉大家讨论结果,教师作为裁判,以回答内容的多少和优劣判定优胜者。
(关于火的益处,参考答案有做饭、照明、取暖、炼钢、烧制各种器皿、驱赶野兽、消毒、提供巨大能量等。关于火的危害,大多数人可以联想到火灾)
火灾分类常识
《火灾分类》国家标准自1985年发布以来,在消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广泛应用于防火、灭火的各个领域。原标准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随着火灾情况变化,这种分类已经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7年对火灾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发布了IS0394.1:2007《火灾分类》。因此,我国火灾分类标准也应随之进行调整。结合我国国情,在采用IS0394l:2007时,对1985版国标做了如下修改:
(1)不仅仅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定义火灾分类,而是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
灾定义为六个不同的类别。
(2)根据G:13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的定义,增加了E类火灾(带电火灾)。
(3)根据IS03941:2007中的定义,增加了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GB/T4968—2008((火灾分类》国家标准新规定的六类火灾如下: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有关专家认为,新规定的火灾分类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性强,更能满足消防工作对火灾分类的需求。新的((火灾分类》国家标准发布后,建议各地消防部门及时宣传贯彻,使得社会各界广泛知晓,凡有关规定与新标准不一致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火灾等级
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发布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l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常见的火源
常见的火源主要有以下八种:一是明火。如炉灶火、火柴火、蜡烛火等。二是高温物体。如点燃的烟头、发热的白炽灯、汽车排气管、暖气管等。三是电热能。如各种电热器具发热,电弧、电火花、静电火花、雷击放电产生的热等。四是化学热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热能。如燃烧生成的热,某些有机物发热自燃,化合物分解放出热等。五是机械热能。由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如摩擦热、压缩热、撞击热等。六是生物热。如微生物在新鲜稻草中发酵发热等。七是光能。由光能转变为热能。如日光聚焦等。八是核能。如分裂产生的热。
火灾案例四则
(1)南宁市步行街“4·25”火灾事故,导致8户民房被严重烧损的火灾,系一8岁男孩玩火引起。4月25日下午,3楼某住户一个8岁男孩,在其奶奶外出买米粉时,独自在家中看电视,无意看到一盒火柴,在玩火柴的过程中点燃了一张纸。火尚未熄灭,他随手把
烧着的纸丢到了旁边的垃圾篓里。火越烧越大,当男孩想起去拿瓶水灭火时,火已经引燃了垃圾篓边的可燃物。男孩见火势变大,害怕地叫起来并开门冲出房间。幸好,隔壁的邻居吴阿姨听到叫声后,出来看到其房内有烟火,立即把男孩拉下楼,并大声招呼其他住户赶快逃生。
(2)2009年的元宵佳节,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大楼火灾因业主单位不听民警劝阻非法燃放烟花所致。有6名消防官兵在救火中受伤。消防员张建勇因吸入过量毒气牺牲。从现场共救出30多名伤员,分送北京各大医院救治。火灾的过火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楼内十几层的中庭已经坍塌,位于楼内南侧演播大厅的数字机房被烧毁。
(3)2006年3月27日,北京怀柔的山火肆虐了50多个小时后被扑灭。有媒体引述北京一位林业专家称,遭遇山火蔓延的怀柔喇叭沟门地属市级自然保护区,离北边沙化地最近距离为18千米,是拦截北部风沙的第一道森林屏障。如果山火控制不及时,将对首都环境保护产生不良后果。而这一切只是源于河北老汉于红海(音)的一个烟头儿。
(4)朝阳村村民田舂林(男,53岁,文盲)在村西西沟山上自家地里燃烧秸秆时引发火灾,造成140余亩的自然林过火,部分山槐树被烧;关城村村民张彩云(女,61岁)在村西红崖梁自家的地里燃烧秸秆时引发火灾,大火迅速蔓延到相邻的退耕还林田内,致使898棵核桃树、杏树过火,过火面积达79.6亩,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小学生怎样防止火灾发生
‘
(1)点燃的蜡烛、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2)到床底、阁楼处找东西时,不要用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3)中小学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4)不能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电源插头。
(5)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6)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
(7)吸烟危害健康,学生不要吸烟,躲藏起来吸烟更危险。(8)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9)晚上不要点燃蜡烛看书,以免人困不知不觉睡着后失火。
“防火智多星”问卷
(1)使用电热毯怎样注意防火?()A.不能长时间通电
B.人员离开后必须切断电源 C.严禁折叠使用
D.防止电热丝损坏发生事故(2)下面的做法错误的是()。
A.使用燃气容易诱发火灾,所以我们要在这些场所配备灭火器 B.过年时和小朋友一道在易燃物旁燃放烟花爆竹 C.小学生不携带火柴和打火机在身边(3)野炊的场所最好是()。
A.空旷的地面
B.山林里
C.公园里
D.旅游点(4)家长未熄灭的烟头,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A.扔进垃圾桶
B.用水熄灭
C.用脚踩
D。可以不处理,燃完自然熄灭(5)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打火机或蜡烛照明在杂物间寻找东西 B.将球形金鱼缸放在阳光下
C.独自在家使用液化气灶后没关,就外出游戏 D.使用蜡烛时,用专用的不可燃烧的烛台,(6)电视的电源,使用过程中哪种方式是正确的?()A.随时插上,方便使用
B.随时断开,用时连接
C.只有打雷的时候才断开(7)如果闻到有煤气泄漏的味道,正确的做法是()。
A.开灯,关掉煤气闸
B.关掉煤气闸,再开灯
C.关掉煤气闸,开窗(8)使用柴火做燃料的时候,为了方便,我们最好把柴火放在锅灶旁,这样做好不好?()
A.好,很方便
B.不好,容易诱发火灾(9)下面的做法错误的是()。A.冬天冷,把台灯放在被窝里看书 B.用取暖器来烤衣服
C.使用遥控器关机,让电器处于待机、带电状态 D.插线板上连接电器越多越省事(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要经常学习消防知识
B.使用电器时,首先要阅读说明书
C.学会使用灭火器,比防范火灾要重要
D.防范火灾是大人们的事情
参考答案:(1)ABcD;(2)B;(3)A;(4)B;(5)D;(6)B;(7)C;(8)B;(9)ABCD;(10)AB。
防火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
7.我健康吗
设计意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认识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人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健康知识为基础。怎样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对此不太清楚。五年级的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大多数都会认为身体没有生病而且不太胖或太瘦就是健康。
本课的内容设计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发展,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最新的观点是:“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健康状况,然后去学习更多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个健康的新观念。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准确含义;
(2)懂得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健康有益,逐渐养成健
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1)健康的准确定义;
(2)健康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情绪的关系。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色卡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2)教师:准备健康小报范本。教学建议
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如果教学时间宽余,教师可以把制作“健康知识小报”单独用l课时来处理。教学过程
◆健康小问号
教材以漫画人物对话的形式呈现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如:“从不打针、吃药、体育成绩好就是健康”等。教学中,为避免本课接下来的知识影响学生的独立思维,教师要灵活处理该内容,还可选用教材之外的事例进行引入。为此,建议教师口述漫画内容,有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然后让学生根据漫画的内容谈谈自己对健康的认识,采用小组讨论或集体交流等形式引起学生之间的争论。总之,要尽量让学生多发表不同意见,为接下来的教学做情景铺垫,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健康小博士
教材首先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并列出了具体的十条标准,通过卡通人物提出要求:“对照上面的标准,检查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吧”。紧接着以链接的形式介绍了性格与健康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指向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
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强调“体强无病”只是健康标准中的一小部分,指出“健康小问号”中的说法和学生刚才的一些认识是片面、肤浅的。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健康的已有经验,自我评判一下自己的健康程度,尝试给自己的健康打分,为学习“衡量健康的10项标准”做好铺垫。
在学生阅读“衡量健康的10项标准”之前,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及其权威性,然后让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再一次审视自己的健康程度。教师此时要阐述:按照以上的健康标准,成年人只有15%的人能达到该标准,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状态,既没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状态,这就是“亚健康”状态。此时,教师可适当多介绍一些“亚健康”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为学生关心自己的家人健康打下知识基础。
“健康小链接”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醒学生平时要注意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绪。教学时,不要在此无限拓展,注意和“呵护心灵”部分的有关教学结合。
◆健康小贴士
教材以图画和简要文字介绍了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合理的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健康。目的是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膳食”有人把它归纳为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后面的“教学辅助资源”。
“适量运动”主要从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这两个方面来讲。
“戒烟戒酒”主要讲一讲“烟酒”对人的害处,并可重点讲一讲儿童接触烟酒的危
害。值得注意的是,“戒烟戒酒”这部分内容会在六年级重点学习,老师不需要做太深入的讲解。
“心理健康”主要从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人手,引导学生与同学、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健康小行动
教材主要是在学生知道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后,让学生制定健康行动小计划、办一期健康小报,使同学们能将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并运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中可以和前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节课之中完成,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安排此活动。
第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健康知识,或分组或独立完成“健康行动计划”,教师应该在同学们完成计划后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汇报,让学生能够把计划补充完整。
第二部分的内容,教师可安排学生分小组在课堂上制作,也可以安排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作。制作完成后,建议进行一次评比,主要从知识的准确性方面进行评价,切忌过分追求美观而弱化了健康知识。板书设计:
7.我健康吗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合理膳食:“一二三四
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或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的状态。
“二”指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当于主食6~8两,各人可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三”指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l两,或鸡蛋1个,或豆腐2两,或鸡鸭2两,或鱼虾2两。
“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进餐次数多,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
“五”指每日进食500克蔬菜及水果,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
“红”指每日可饮少量红葡萄酒50~100毫升,以助增加高密度脂肪蛋白及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等,其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对儿童及成人均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蔬菜。饮料以茶最好,茶以绿茶为佳。据中国预防医科院研究,绿茶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感染作用,又能调适身心,陶冶性情。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据研究证实,每日进食50克燕麦片,可使血胆固醇的质量分数平均下降39%,甘油三酯的质量分数下降。79%,对糖尿病更有显著疗效。
“黑”指黑木耳。每日进食黑木耳5~15克,能显著降低血黏度与血胆固醇,有助
于预防血栓形成。
适量运动
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要依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一般至少10~15分钟。由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密切相关,所以当运动强度提高时,运动时间可适当减少,反之则增加。如果没有整时间进行锻炼,可以把时间分开进行锻炼,锻炼效果基本一样。
运动频数,应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和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来安排运动频数,每次锻炼的运动量大,运动间隔应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如果不能坚持每天锻炼,也可以2天或3天锻炼一次,但每周锻炼不能少于1次。
戒烟戒酒
肺癌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吸烟。人体其他的一些癌症,如食道癌、膀胱癌、胰腺癌、大肠癌、喉癌、唇癌等也与吸烟密切相关。
烟草中含量最高的毒性物质是烟碱。烟碱的慢性中毒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均有严重的损害。
吸烟还能造成室内环境的污染,被动吸烟者所受到的危害,也不亚于吸烟者。
酒精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慢性酒精中毒,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能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的智力低下。
心理健康
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困难和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会增强自信心。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热爱学习。学习是青少年时期的主导活动,是为步入成年、进入社会打基础的。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而主动进行学习。这样,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不仅不会因此增加心理的压力,而且有益于心理健康。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家庭、学校及各种环境中,要与父母、老师、同学保持融洽的关系。与人交往中,要平等待人,尊重和理解他人,乐于助人。要和同学建立正当的友谊,寻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家庭、学校和各种场合中,努力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自我调节,适应环境。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或遇到不幸、挫折时,一些人往往会产生忧郁、悲痛、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失去心理平衡。这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疏导情绪,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使自己能够面对现实,以最适当的态度适应环境和处理问题,增长自己的耐受力。
过度看电视导致肥胖儿童高血压
美国医学专家研究称,过长时间看电视不仅会让孩子变胖,本来就肥胖的儿童长时间看电视还会血压升高。他们发现,每天看电视时间4小时以上,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几率是看电视少于两小时肥胖儿童的3.3倍;每天看电视时间在两小时至4小时之间,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几率是看电视少于两小时肥胖儿童的2.5倍。
8.绿色食品与健康
设计意图
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知道绿色食品所具有的优点,认识到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形成对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的向往,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的绿色意识。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能根据标志来辨别绿色食品;
(2)了解绿色食品的大致生产过程,认识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3)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的绿色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意识。教学准备
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实物。课时建议
建议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绿色食品的相关概念,了解其特点,并布置学生调查市场中的绿色食品;第二课时对学生的课外调查结果进行交流、讨论,提出行动建议。教学过程
◆健康小问号
教材试图以环境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绿色食品是安全可靠的,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疑问:什么是绿色食品?
课前,教师应该准备一些现实生活中因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用这些事件作为本课的引入;也可以让学生回忆近年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从而激发学生的疑问:什么食品才是安全的食品?
教师可直接引出绿色食品的概念,也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说出自己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从而引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健康小博士
教材告诉学生什么是绿色食品,然后简要介绍绿色食品的严格质量标准;教材分别从产地、种植饲养、生产、包装、储运及外包装等方面作了介绍,并队绿色鸡肉的生产过程为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介绍什么是绿色食品,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的内容,然后结合教材中“绿色鸡肉的生产过程”讲解绿色食品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在讲解时,应该适当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加深印象。
◆健康小贴士
“健康小贴士”集中介绍了食用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好处以及绿色食品的标志。
教师可结合绿色食品的质量标准,在总结绿色食品特征的基础上,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食用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关于绿色食品的标志,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两类标志的区别,并对绿色食品标志的含义进行补充。
◆健康小行动
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外调查市场上的绿色食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分析。在分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市场中的绿色食品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汇报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向身边的人宣传,使更多的人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可以组织学生向社区发起倡议,共同维护我们的环境,使生产更多的绿色食品成为可能。
◆健康小链接
小链接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生产绿色食品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8.绿色食品与健康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负责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隶属于农业部,与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内设综合处、标志管理处、认证处、科技与标准处、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处等部门。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受农业部委托,制定绿色食品发展方针、政策及规划,组织制定和推行绿色食品的各类标准;依据标准,认证绿色食品;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督和标志商标管理;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科研、示范、技术推广、培训、宣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指导各省市区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的工作;组织、协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我国于1990年正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现在经历了10年多时间。其间,不仅在中国建立和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还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参照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有机农业及生产加工基本标准、欧盟有机农业2092/91号标准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有机生产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全国7大地理区域、72种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以及AA级绿色食品认证准则等,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和完善。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018个,生产总量为840万吨,开发面积达226万公顷,分别是1990年的8倍、24倍、56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6%、42%和57%。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占’70%。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中国各地,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许多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中国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有619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为17亿元人民币。其中,有80%以上的企业,由于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已初显成效。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明显优势,展示出了绿色食品广阔的出口前景。
绿色食品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奠定了中国绿色食品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基础。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与90个国家、近500个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不仅确立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地位,广泛吸引了外资,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开发和国际贸易。1998年,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UNESCAP)重点向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介绍和推广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的模式。
消费者如何判定绿色食品
消费者如何判定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必须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后才可称为绿色食品。首先,绿色食品在其外包装上有明显的绿色食品标志和标志编号”LB--XX--1234567890A",其中“LB”代表“绿标”之意,“XX’’代表产品类别,“12”代表绿标产品批准年份,“34”代表绿标产品批准月份,“56’’代表申报单位所在的省份,“7890,代表该绿标产品的序号,“A”代表级别。例如“LB--03--0411081642A”,其中“03”代表大米产品,“0411”代表该产品是在04年11月份批的,“08”代表黑龙江,“l642”代表产品编号。绿色食品有效期为三年,通过编号可以确认产品是否过期。另外,为了进一步确认产品是不是绿色食品可以要求销售商出示绿标证书予以核对,或向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咨询,或登录绿色食品网查验。
9.预防食物中毒
设计意图
近年来,中小学特大群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教育部专门对各学校提出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指导,做好学校食物中毒事件防范工作。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哪些东西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并掌握预防食物中毒方法及中毒后应急处理常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原因,提高鉴别能力;
(2)学会预防食物中毒的常识和方法,学习处理食物中毒的简单方法;(3)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教学重.难点
(1)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教学准备
有毒食物的图片和实物。课时建议
1课时。教学过程
◆健康小问号
教材以一组数据介绍了我国2008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并用卡通图介绍了食物中毒后在医院处理的情形,以此引起学生对食物中毒问题的关注,引发学生的食物安全意识。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毒的危害和原因。条件许可的话,可以播放一些电视、网络上报道过的一些食物中毒事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增强学生对食物中毒的危害和原因的了解。
◆健康小博士
教材以图片配以简单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教材将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分为: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工不当或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哪些食物本身是具有毒性的”‘‘从哪里了解到这些知识的”,归纳后组织学生讨论“除了食用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以外,还有哪些其他原因会造成食物中毒”。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新闻报道,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将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补充完整,并将原因分类列出。让学生分类思考:什么情况会导致农药残留、哪些不正确的加工方式、不正确的食物搭配会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健康小链接”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认识误区。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知识,筛查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况。
◆健康小行动
教材在学生了解食物中毒原因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搞好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教材中“买回来的蔬菜先用清水洗一洗,然后再放在水里泡一泡”可以消除农药残留;“不食用不熟悉和不认识的野果子”可以让学生避免因含有毒素的食物引起中毒„„这为学生思考怎样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了范本;在此基础上,希望学生能够找出更多的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健康小博士”这一环节中对食物中毒的分类来进行针对性的思考,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预防的好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提出的方法对预防食物中毒是没有明显作用的,如“有虫眼的蔬菜就是没有喷洒过农药的蔬菜”等。教师要小心甄别,不清楚的方法不要轻易给学生做肯定的答复,可以课后进行核实。
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哪些好的饮食习惯,然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
◆健康小贴士
教材首先告知学生在发生食物中毒时不慌张,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处理自己或周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一下所了解的各种应急方法,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在教学时,最好让学生知道每种方法在应对食物中毒时起到的作用,使学生能灵活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后,很多没有中毒的人会因为自身的臆想而出现所谓的中毒症状。所以,本课最后的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给予重视,对学生发现食物中毒后的心理活动要正确引导。板书设计:
9.预防食物中毒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食物中毒的种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人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后,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2.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3.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作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②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②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③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如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
5.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①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②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③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造成中毒。食人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
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更为重要。
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1)催吐。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0.我怎么会贫血
设计意图
在我国,贫血是青少年的常见病,也是除肺炎、腹泻、佝偻病之外的儿童“四大疾病” 之一。不过,少年儿童贫血,大多数并非是生理性的,一般可以通过合理膳食、增强营养得到改善。因此,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贫血的概念,知道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从而明白“良好的生活条件”并不能确保“身体的健康”,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预防贫血的发生”,让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
(1)了解儿童贫血的原因、症状及危害;(2)知道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
(3)掌握预防贫血的方法,提高儿童健康的生活意识。教学重.难点
(1)贫血的症状和原凼;
(2)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教学准备
血常规化验单。课时建议
l~2课时。
教学过程
◆健康小问号
教材以卡通的形式呈现了一个学生就诊的场景,引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怎么会贫血?并简略介绍了我国青少年不容乐观的贫血现状,引起学生的重视。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图文,然后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贫血这个概念。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医院的血常规化验单,指导学生通过化验单的数据大致判定是否贫血。这部分知识仅供学生了解,不需要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应向学生强调的是,图中的小朋友和他的妈妈对儿童贫血表示惊讶,就是因为许多贫血的人都不太知道自己的贫血现状,而进行血液化验是发现贫血的最简便的方法。
对于调查的数据,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明白这组数据告诉了我们贫血是青少年常见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健康小博士
教材介绍了贫血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及贫血的概念。然后以医生的口吻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发生贫血时身体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身体状态作初步判断,如果有相似症状,则应到医院就诊。
教学时,在“健康小问号”引出话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灵活处理:如果有学生对贫血的知识了解较多,就由学生来告知同学们‘‘贫血”的概念,教师只做适当补充;如果学生的相关知识较少,就由教师直接告知相关概念。对于“贫血对儿童少年的危害”这一部分知识,教师要进行强调,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对于贫血后人体的常见表现,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这一部分知识,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学会通过观察他人和自我观察,把握识别贫血基本症状的表现特征,学会基本的自我识别方法。
小链接中的知识着重介绍了青少年中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从而消除学生对贫血的担心,减少无谓的害怕。
◆健康小贴士
教材以卡通对话的形式提出生活质量好并不能预防贫血,并指出贫血主要和铁摄入量不足有很大关系。然后以图画和文字的形式告知学生引起贫血的多种原因。教材的指向是通过了解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饮食习惯、生长发育、流血等情况,找到并分析导致贫血的原因,学会自我防范。
教师可以在此调动学生质疑:贫血一般被认为是营养不良,但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好多了,吃的食物也丰富多样,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贫血呢?可以让学生大胆假设、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贫血和铁摄入量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看图,T解导致贫血的多种原因。
当学生了解了造成贫血的多种原因后,让学生对照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找一找这些原因中有哪些是自己平时不注意的,从而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健康小行动
教材首先以毋庸置疑的话语指出远离贫血的方法是改变膳食结构,然后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含铁丰富的食物,并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指出增加食物含铁量和避免铁丢失的方法;最后,教材以“做一做”的形式向学生推荐了两个补血食谱。这部分教材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预防和治疗贫血,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在教学时,教师要首先教会学生对贫血进行积极的预防,让学生了解平衡膳食的重要性,知道增加动物性食品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等可以预防贫血。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防止贫血的营养食谱后,可让同学们把自己的食谱进行食物讲解,说明安排这些食物搭配的原因。同学之间,可以互评食物搭配的优劣。如果条件允许的
学校,还可以进行一次营养食品的“厨艺”赛,将知识活学活用;若条件不允许,可以让孩子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按照书上的食谱做菜,或者和父母一起设计菜谱。下节课对做菜情况做一次全班反馈。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强调:若大量进食含铁食品,可引起铁质积累中毒,甚至肝硬化。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补铁时应适可而止。板书设计:
10.我怎么会贫血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铁的代谢与吸收
成年男子每千克体重正常含铁量为50毫克,女子为40毫克,故成人体内总铁量为3~5克,因体重和性别而异。一般血红蛋白质量的0.34%为铁。若按每100毫升全血含15克血红蛋白计,则每2毫升全血大致含铁1毫克。体内铁都以含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总铁量的75%2~右存在于功能蛋白中,其余为储存铁。铁在体内基本是循环使用的,造血所需的绝大部分铁来自陈旧红细胞破坏时释出的铁,只有极小一部分需要从体外补充。铁代谢的特点是:铁缺乏有效排出途径。体内铁量是靠吸收关口(肠黏膜)来调节的,而其他矿物质在体内的储量虽受吸收过程的影响,但却主要依靠排泄关口(肾脏)来做精细调节。
食物中的铁主要通过小肠黏膜吸收。这一带的肠内容物呈酸性或中性,铁质易溶解也易吸收,但沿肠道下行,碱性增加,吸收就减少了。植物性食物中的铁质主要为同有机物质结合在一起的3价铁以及氢氧化铁复合物。一般说,这些结合的铁质首先要解离出来,高价铁要被还原为低价铁,才能被吸收。胃酸和胰酶有助于结合铁的解离,而胆汁中的维生素C可还原高价铁。动物性食物富含血红素,血红素的溶解度高,易吸收,它与黏膜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被吸入肠黏膜细胞后再分解为铁和原卟啉。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磷酸、鞣酸以及纤维质可与铁质结合成不易溶解的复合物而妨碍吸收。低价铁进入肠黏膜细胞后又被氧化为高价铁,在机体需铁的情况下可迅速转运至血液中。多余的铁则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但肠黏膜细胞更新很快,这一部分铁在3~5天内便随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体内铁总量不足时,特别是当造血活动增加时,铁吸收加强。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机体的需要是通过什么机制影响黏膜吸收的。体内铁总量过剩时,铁吸收减弱,但过量口服铁剂也可引起中毒,这说明通过吸收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青少年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这是由于铁摄人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缺铁性贫血是青少年贫血最常见的一种。
1.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迅速,需铁量增加,若长期因食
物含铁量不足,就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2)反复多量失血可显著地消耗体内的铁贮存量。如钩虫病患者可能引起的慢性少量肠道出血,女青少年月经量过多,都可引起体内铁储存量减少。
(3)慢性腹泄及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铁的正常吸收。
(4)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含量低,不利于铁的吸收。
(5)偏食、挑食者,习惯吃烘烤食物者,均易患缺铁性贫血。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缓急有关。一般贫血症状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全身无力,心慌,头痛等。重症患者,除以上症状外,还可有口腔炎、舌炎、口角炎及吞咽困难。少数患者出现异食癖,嗜食冰块、泥土、煤块等。严重者造成脑神经组织缺铁时,易兴奋,注意力下降。儿童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值,患者可有皮肤干燥,毛发干燥和脱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甚至形成反甲。
3.诊断
实验室检查有典型血象,即小红细胞、低色紊l生贫血。根据我国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行儿童少年贫血诊断标准为:7~13岁,不分男女,血色素标准值为120克/升;14岁以上男生为130克/升;14岁以上女生为120克/升。若低于以上标准,则诊断为贫血。
4.预防
(1)注意营养。膳食要平衡、合理,蛋白质含量要丰富。多吃含铁较多的食物,如海 带、紫菜、木耳、西红柿、动物肝脏、瘦猪肉、鱼、虾、蛋黄、豆类和大米等,常吃水果,均有食疗作用。提倡用铁锅炒菜。
(2)提倡和推广生产各种强化铁的食品,供儿童少年食用。
(3)做好钩虫流行地区的大便检查与驱虫工作。
(4)饭后喝橘子水可使机体对非血色素铁吸收率增强,饭后吃水果也可促进铁的吸收,在进餐时和饭后食入含维生素C及有机酸的食物和饮料可促进铁的吸收。
5.治疗
(1)病因治疗: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最为有效。缺铁的发生,不外乎慢性失血或 肠道吸收不良两方面。如患钩虫病属慢性失血,就应及时驱虫治疗。
(2)口服铁剂: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
第四单元 呵护心灵 11.我和爸妈换角色
设计意图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小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主要内容之一。亲子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个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帮助小学生和父母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强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与父母良好沟通、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增进对父母的了解和理解,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学目标
(1)导学生换位思考,增进对父母的了解和理解,树立亲子之间要相互理解的意识;
(2)学习理解父母、与父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学会正确处理亲子关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增进对父母的了解和理解,学习与父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撕纸心理游戏”用的一张白纸或作业纸;
(2)组织学生以小调查的方式,了解“我眼中的爸爸、妈妈”。可以从爸妈以前的生活经历,爷爷、奶奶眼里的爸妈,街坊邻居朋友眼中的爸妈等角度进行了解。课时建议
1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导人
暖身活动:撕纸游戏
游戏规则:每位学生手中拿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或作业纸,闭上眼睛听老师指令:请把手中的纸对折,再对折,又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转9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然后让大家睁开眼睛,将被撕的纸张打开,互相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游戏结果:比较同学所撕出图形,会发现彼此差异很大。引导学生发现:因为每个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彼此就会产生不一致的地方。因此,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理解和沟通。主题活动
(一)心理聚焦
(1)让学生分组表演“小明这样做对吗?”中的情景,并体会、讨论:假如你是小明的爸爸、妈妈,会有怎样的感受?
(2)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和父母之间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爸爸、妈妈当时的感受如何?
(二)心灵视窗
1.读一读《理解》
组织学生阅读此文,并交流感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时我们对父母的了解并不全面,甚至还比较片面,因而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事实上,只要我们知道,父母的很多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我们好,我们就不必为一些小事和他们发生争执和矛盾了。而且,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
2.爸妈写“真”
结合课前小调查,引导学生用全新的视角、理解的眼光去体会父母,认识父母,“描绘”父母,增进对父母的了解和理解。
(三)心灵氧吧
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的方法。可以结合教材给出的四种方法组织讨论;也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归纳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再通过指导学生有重点地演练、实践,以达成优化亲子交往状况的目的。
(四)心海起航
(1)组织学生模拟“家长”,对以下四种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情景进行演练、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父母感受,再次加深对父母的理解。
“孩子”整天就喜欢吃零食,我„„
“孩子”放学很晚还没回家,我„„
“孩子”上网都一个多钟头啦,我„„
快考试了,“孩子”还玩得不亦乐乎,我„„
(2)还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有一种爱是免费的》,并交流讨论感想,引导学生理解父母那深沉的、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11.我和爸妈换角色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亲子沟通应注意什么
1.沟通需要换位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份对孩子的理解,少一份对孩子的训斥,创造孩子成长的宽松氛围;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去尝尝做父母的滋味,了解父母的压力、辛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懂得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使子女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
2.沟通需要双向交流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区别是有无反馈。虽然从速度上看,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快;但从内容正确性看,双向沟通优于单向沟通。在亲子交往中,如果家长使用单向沟通,那么孩子可能并没有接收到来自于家长的信息,因为得不到反馈。家长以为孩子听懂了,而事实上孩子并没有完全明白,或根本不认同家长的观点,因此内心容易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下次的沟通就会产生更大的困难。而通过沟通一反馈的双向沟通,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倾听彼此的想法,最后形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观点。在相互接纳的情况下交往,有利于增进双方了解,获得彼此认同,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沟通需要善于表达
很多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然而未必有很多的孩子都感受到自己被爱,甚至有些孩子对父母非常仇恨。其主要的原因是:很少父母知道如何把他们衷心的爱传达到孩子的心中。有些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孩子自然会知道,事实决非如此。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这份爱,并且把这种来自于父母的爱传递给父母,使父母也能感受到孩子的爱时,才能使亲子感情在情感的维系下变得更加深厚、牢固。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要使对方感受到这种爱,就要学会将爱表达出来。爱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身体的接触、赞美和鼓励的话语(必须是实在的,具体的)、全心的关注、给予及接受礼物(表示爱的有力方式)等。无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如微笑、爱的眼神),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可以传递某种沟通信息。只有借助这些情感交流的媒介,才能使沟通发挥它们的作用。
有一种爱是免费的
一天晚上,当妻子在厨房正准备晚餐时,小儿子拿着一张纸走向他母亲。他的妈妈在
围裙上擦干净手之后读起了这张纸,上面写着:
割草5.00美元
这星期整理我的房间1.00美元
为你去商店0.50美元
当你去购物时照管小弟弟0.25美元
出去倒垃圾1.00美元
获得良好的成绩报告单5.00美元
修整和为花园翻土2.00美元
总计应获得14.75美元
母亲看着他儿子满怀希望地站在那儿。她拿起钢笔把儿子已写过的纸翻过来,在上面写道:
当你在我腹内生长,我怀着你那9个月是无价的。
当你生病我陪着你一起熬夜的那些夜晚,为你求医、祈祷,这是无价的。
这些年来你曾造成的恼人境况和所有的泪水,那是无价的。
当你把以上所有的累加起来,我对你的爱的价值是无价的。
那些昔日忧惧的夜晚和将来面临的烦恼,那是无价的。
为你准备玩具、食物、衣服,甚至为你擦鼻涕,那是无价的。
当你把以上所有的累加起来,真挚的爱的全部价值是无价的。
朋友们,当儿子读完他母亲写的话之后,他双眼含泪,直直地看着他的母亲说:“妈妈,我爱你。”他拿出笔在他的“账单”上用大写字母写道:“PAY OFF!”(全部付清)。
(M.亚当斯)
一个母亲一生撒的八个谎言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上初中了,为了交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晚上糊了挣些钱补贴家用。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妈妈,睡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高考那几天,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店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左邻右合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过去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晚年,母亲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36
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母亲撒的最后一个谎2.有毅力收获多
设计意图
毅力在心理学中属于意志的范围。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志力通常是指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种精神生活在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五年级学生,对社会接触增多,面对的诱惑增多,而学习任务也开始加重,这就需要培养一定的毅力,才能拒绝诱惑,将学习坚持下去。教学目标
(1)认识到毅力是一个人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2)感受坚持的快乐,激发培养毅力的愿望和动机;(3)学习抗拒诱惑,培养毅力的有效方法。教学重.难点
激发培养毅力的愿望和动机,学习培养毅力的有效方法。课时建议
l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
游戏:《大西瓜小西瓜))。教师说“大西瓜”,学生需两手比划小西瓜的样子。教师说“小西瓜”,学生则需比划大西瓜的样子。违犯规则的学生可以表演一个节目。继续游戏,以3~5分钟为宜。主题活动
(一)心理聚焦
通过观察图画,引出学生生活体验的共鸣,给学生一个倾诉心理冲突的机会。学生能由此感受、思考玩耍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注意:此处不是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导行。学生在倾诉自己的心理矛盾时,也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好玩”。
(二)心灵视窗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体验抗拒诱惑、坚持完成任务的快乐,方法是寻找“快乐中枢”。
小白鼠实验:小白鼠不辞辛劳,坚持不懈地按压,是为了获得“快乐”。这一过程中,37
小白鼠的“快乐感受”使得坚持成了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我的“快乐中枢”:设计一个表格,指导学生为自己要坚持的事情,找出快乐的理由,体会坚持的快乐,即如何寻找自己的“快乐中枢”。
(三)心灵氧吧
在学生阅读教材中“抗拒诱惑小实验”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讨论:
(1)这一实验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2)获得双倍奖励的小朋友是怎样忍受住诱惑的?
(四)心海起航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教材介绍了一种具体的培养方法。
试一试:让学生意识到,只要愿意付出努力,一个人就可能完成一件困难的事。
在活动之前,可引导学生思考:当我坚持不住,想放下手臂时我怎么办?
在活动之后,可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如,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等等。
我的“坚持秀”:这是一个一周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平时感到困难,做不好的事情,才有培养毅力的价值;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奖励,以鼓励学生坚持一周的训练。
板书设计:
2.有毅力收获多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什么是意志行动
如果说感知觉是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的转化,那么,意志过程就是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的转化。因为意志过程总是要伴随着行动,并指向外部的特定目标。我们把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称之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只有人类才能预先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动物虽然也能够作用于环境(如挖洞、啃食树木等),甚至有些高等动物有表现出某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如黑猩猩觅食),但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未能上升到自觉意识水平。这是因为,动物的行动可能十分精巧,但它们不能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也无法预测和控制行为的后果。
意志行动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意志过程之所以是人和动物有所区别的一个方面,是因为意志是有自觉目的性的。但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预定目的的。譬如,人的一些无条件反射控制的本能活动(如吞咽、咳嗽、手遇针刺缩回、目遇强光闭眼等),以及一些下意识的动作(如吹口哨、自言自语、摇头晃脑等)都不受意识控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不属于意志行动。除此之外,那些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在该目的支配和调节下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运动员为获得金牌而刻苦训练,文学爱好者为成为作家而笔耕不辍,科学家为攻克难关而废寝忘食,都应属于意志行动的范畴。
2.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所谓随意运动,是指一种受意识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通常是一些已经熟练掌握的动作。譬如,在生活中,运动员自如地运球上篮,学生熟练地屈膝做操,画家持笔作画,音乐家操琴谱曲,都是意志行动的展现。意志行动离不开个体的行为,但个体行为表现并不见得都是意志行动。如一个不会作画的人信手撩鸦,一个不会打拳的人胡踢乱打,均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谈不上熟练掌握,都不能算作意志行动。一般来讲,随意运动越熟练,掌握程度越高,意志行动也就越容易实现。所以,坐在钢琴前练习两个小时,一个钢琴家要比一个初学弹琴的小孩子更容易做到。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虽然人们在生活中一些意志行动是轻而易举的,无须克服困难,如手指当空画圈,随意扭腰摆臂,扳动开关,拿起书本等,但人们评价意志行动的时候,往往是和它是否克服了困难相联系的。运动员伤痛在身,仍坚持训练,克服了一定的困难,更容易被视作意志行动的表现。
意志行动的水平往往是随着困难的性质、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变化。就意志 过程中的困难来说,一般可分为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内部困难主要是指主体内部的障 碍,包括知识经验欠缺,能力有限,以及身体疾患等。外部困难是指意志行动中遇到外 部环境的阻碍。总的来说,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起作用。克服了内部困难,就更 容易战胜外部困难。《为学》讲到“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即是 这个道理。
人们往往由于在心理上无法克服内部障碍而总是过分夸大和惧怕外部困难,以致半途而废,一蹶不振。因此,培养坚强的品格,加强意志锻炼,勇于挑战自我,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
柏拉图的故事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3.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设计意图
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生活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愿望。然而,由于父母期望过高、学习任务繁重、同学交往矛盾等因素,小学生经常体验烦恼。加之五年级学生已开始进入青春期,又会增添新的成长烦恼。培养学生感受、发珊决乐的意识,保持快乐、积极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
(1)学习感受身边的快乐。体会到快乐其实是一种态度;(2)学习在烦恼时换个角度想问题,发现快乐;(3)学习主动寻找快乐,学习主动创造快乐。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2)音乐光盘《歌声与微笑》。教学重.难点
学习在烦恼时换个角度想问题,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培养一种积极寻找快乐的态度。课时建议
l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
暖身游戏“照镜子”。笑是表达快乐的很好的方式。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对着镜子一起微笑,保持快乐的表情约一分钟。
教师引入:老师看到了你们灿烂的笑容。你想每天都拥有快乐的心情吗?那就一起去寻找“快乐”吧!主题活动
(一)心理聚焦
学生观察两幅情景图片,并谈一谈:
(1)面对同样的生活,图中主人公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情?
(2)说说自己经历的快乐(或烦恼)事。
图中的主人公,一个习惯性“快乐”,一个习惯性“烦恼”。学生也可能有这种情况。此环节,提供一个安全开放的情景,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心情,倾诉自己的体验。教师也可初步发现学生属于“烦恼”取向,还是“快乐”取向,以相应的调整辅导活动。
(二)心灵视窗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的快乐,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四幅情景图,并思考:生活、学习中,还有哪些快乐?
学生分组。每个人说一说自己经历的快乐事,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和分享。
(三)心灵氧吧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就在每个人心中,快乐其实是一种态度。
学生阅读((寻找快乐的故事》,或有感情地讲《寻找快乐的故事》,理解苏格拉底的话:“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我们为着一个明确目的而忙得无暇顾及时,突然来访。”
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小诗(《把握快乐》,以多种方式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接受文本中语言的暗示。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拥有积极的心态才会拥有快乐。快乐是一种态度,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就会发现快乐。
(四)心海起航
这一环节,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快乐食谱”,引导创造快乐。同时,游戏的过程会让学生体会到:快乐跟友谊、善良、宽容、理解、关怀、信任、努力等诸多关联。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让学生发挥创意,自制一份“快乐食谱”并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总结快乐的“元素”。小组讨论寻找、创造快乐的方法。播放《歌声与微笑》,在音乐中结束活动,总结全课。板书设计:
3.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积极的心态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因不同的认知,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有人表现出乐观、欢乐、向上、机智、容忍等正面情绪;有人则表现出悲观、失望、颓废、忧郁、压抑等负面情绪。这种深层次的心理倾向就是心态。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两类: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积极心态是指主动的自我意识、明确的自我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状态、优秀的自我心理品质等综合心理素质。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当一个人处于积极心态时,就会乐观、自信、豁达、进取等,更容易取得成功;反之,当消极心态占上风时,一个人就会悲观、失望、狭隘、抑郁,变得意志消沉,最终堕入绝望、失败的深渊。
哈佛大学詹姆士教授有这样的说法:“我们通常认为行为是受心情支配的,但实际上,行为与心情是同步的;通过控制行为,就可以间接地控制我们的情感„„如果你想找到失去的快乐,那么请你行动起来,好像你真的很快乐。不久,你会吃惊地发现:快乐真的回来了。”事实证明:无论身处何方,也不论处境多么糟,你都可以,也应该保持乐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坦然、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保持积极心态,可以从下面几条做起:积极进取,树立目标;关爱别人,心存感激;肯定自己,进行自我鼓励;学会向他人和好朋友倾诉;与别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承认差异,彰显自己的特色;学会沟通,同各种人愉快相处;进行换位思考,多种角度看问题;经常保持微笑,调动自己和别人的积极情绪。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一个小女孩经过一片草地时,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小女孩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身上的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对小女孩说:“请你许个愿吧!我帮你实现。”小女孩想想说:“我希望快乐。”于是,蝴蝶告诉了小女孩陕乐的秘诀。小女孩按照秘诀做了,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快乐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歌声与微笑》歌词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这歌声
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 明天明天这微笑
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4.做情绪的主人
设计意图
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进人
青春期,情绪波动更明显,同时又要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学目标
(1)认识到情绪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2)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主动调节消极情绪;
(3)了解调控情绪的一些有效方法,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保持快乐的心态。教学重.难点
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培养主动调节情绪的意识和能力。课时建议
1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导人
暖身活动:《雨点变奏曲》(参见“教学辅助资源”)。主题活动
(一)心理聚焦
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事物,换个角度看待它,情绪体验也会随之改变。
(1)学生阅读故事,教师引导学生:
1)体会情绪对人的影响:消极情绪让老太太日渐消瘦;积极情绪让老太太心宽体健。
2)关注图中智者的话“换个角度想想不都是好事么!”体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2)“想一想”引导学生谈一谈故事对自己的启示。教师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可以是开放的。
(二)心灵视窗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一种情绪——快乐,并初步了解自己调节情绪的一般方法。
讨论交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做法。教师可以适当澄清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如闷头睡觉、压抑情绪等。
试一试:该练习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色彩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有更具体、更形象的感受。另外,该练习以“快乐情绪”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感受情绪,对于其他情绪这一方法也是适用的。
(三)心灵氧吧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明白:情绪是心灵的一部分,要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积极调节消极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为此,教材提供了一些常用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材中提供了倾诉、肢体运动、换个角度思考等方法,学生在交流时还可能会生成更多的方法。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思考并归纳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心海起航
这一环节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手掌图。其实,这一方法包含了情绪管理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1)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情绪命名)?人的基本情绪有喜、怒、哀、惧,但“组合”起来则十分复杂。只有辨别情绪中的核心成分,才可能有效地调节情绪。
(2)这种情绪来自哪里(情绪事件)?情绪往往是由具体的事件引起的,找到这一事件就使得情绪调节更容易。
(3)准备怎样解决情绪事件(付诸行动)?一旦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情绪就已经开始改变了。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手掌图”练习时,注意渗透这一基本的情绪管理思路。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4.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后记:
教学辅助资源
情绪ABc理论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著名的“情绪ABC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在A B 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而A B 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沙赫特原理
一个人在森林里看到老虎会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则不会。两个同样考了80分的学生,一位可能会认为自己进步了而感到高兴,另一位却可能会觉得自己退步了而感到不悦。同样的情境、相同的对象却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其原因就在于情绪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人对情境的认知评价,这就是沙赫特原理。沙赫特做了下面一个著名的实验:
实验前告诉被试者,实验的目的是了解一种新维生素化合物对视觉的影响效果。在被试者同意的前提下,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每个被试者注射了药物。实验组被试者接受注射的是肾上腺素,注射后被试者会出现心悸、脸热、两手颤动、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生理反应。控制组被试者接受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注射后对身体不会发生任何导致生理变化的作用。
之后,研究者再将实验组被试者分为三组:①正确告知组,告诉他们注射的药物会使他们产生心悸、颤抖等反应;②未告知组,即告诉被试者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③错误告知组,告诉被试者药物会引起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
然后,研究者告诉被试者要到房间里等一段时间才能做视力检查。被试者被带进人为安排的两个实验情境:一是“快乐”情境,由受过训练的实验助手在室内唱歌、跳舞、玩耍,表现得十分快乐,并邀请被试者一同玩耍;一是“愤怒”情境,即实验助手对正在填写的一张问卷发怒、咒骂、跺脚,并最后撕毁问卷。被试者也被要求填写同样的问卷。问卷上的题目带有人身攻击和侮辱性,会引起极大的愤怒。实验组三组被试者各一半人进入“快乐”情境,另一半人进入“愤怒”情境。
实验的结果:①正确告知组和控制组的被试者在室内安静地等待,毫不理会同伴的情绪;②未告知组和错误告知组的被试者则倾向于追随室内同伴的情绪行为,变得快乐或愤怒。沙赫特原理表明,情绪的发生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个体利用过去经验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自身唤醒状态做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么样的情绪。
教学活动资料三则
1.暖身活动:《雨点变奏曲》
活动程序:
(1)教师站在学生中间,准备拍手发指令。
(2)教师拍“一”次手。全体学生双手摸头。
(3)教师拍“两”次手。全体学生双手摸膝盖。
(4)教师拍“三”次手。全体学生双手摸嘴。
(5)当学生熟悉后,教师可“一次”、“二次”或“三次”随意、混合拍手,学生再做相应的动作。如此拍手几次,以两三分钟为宜。
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治也不见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进行了检查,没有给他开药方,只送他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话,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他还到野外和海边度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追至祖辈,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形成能力。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愿意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庭人员及关系。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形成能力。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有家庭的概念,知道尊敬家庭成员。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庭人员及关系。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收集自己近期的全
家福照片。
2、制作家庭成员称呼卡。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1、引导学生猜谜语:这里有温暖的床,这里有丰盛的食物,这里有新鲜的水果,这里更有深爱你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2、举例说说自己天天和谁生活在一起呢?
学生先自己谈(如: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生活在一起)
师小结:老师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丈夫、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板书:家庭
3、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亲戚?
4、介绍家庭树:我们的家人和亲戚共同组成了“家庭树”。
(二)生命探索。
主要使用讲解法教学。让学生体会。
1、什么是亲戚:一般指有血缘关系的人或因婚姻关系联接在一起的人。
2、亲戚的分类: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
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父、母、夫、妻、子、女等。
旁系亲属:是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
3.看一看。
图中人物哪些是直系亲属,哪些是旁系亲属? 学生同桌互相问答,教师指导。教师介绍图中与我们平时不同的称呼。
(三)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课件出示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设计成房子形)
2、学生人手一张与课件中展示的房子形大树一样的彩纸。师问:你的家庭有哪些人呢?能和我说说吗?
3、适时出示“家庭树”的结构:
哦,我们小朋友有的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这样的家庭叫做小家庭;也有的小朋友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还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问:你生活的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
看,我们的家庭就像是一棵树,有为了这个家做出最大贡献的爷爷奶奶,有养育我们的爸爸妈妈,有幸福的我们。
板书:树(完成课题板书)。贴家庭树图,读课题两遍
5、请你动手在树上的空格处填上全家人的称谓。讨论:①该从何处入手填? ②交流。
a.从下往上填(为什么)b.从上往下填(为什么)
师小结:应从下往上填,树从根长起,我们家先有谁呢?
6、学生动手填家庭树。
7、把学生动手填的内容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①交流。②评价。
师小结: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我们的家庭一般是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过渡:我们的成长、生活离不开家庭,在我们可爱的家里,每天一定都会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形成能力。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懂得家人之间的称呼及关系,如何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庭人员的关系。课前准备:
1、准备好擂台赛卡片,初选主持人。
2、自制一张家庭关系空白图,收集有关尊敬长辈的古训、名言。
3、收集相关照片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及其关系 游戏一:猜一猜
看,老师还带来了其他照片呢。这位是我的妈妈的哥哥,请说说我应该叫他什么?这位我叫他堂兄,请猜一猜他和我是什么亲戚关系?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想玩吗?拿出准备好的照片,想好要问的问题,来考考你的同学吧。
游戏二:看谁反应又快又准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抢答比赛,看谁答得又准又快。(师宣布比赛规则,各小组选出代表成员)
1、必答题。
①爸爸的爸爸是我的()②爸爸的妈妈是我的()③妈妈的爸爸是我的()④妈妈的妈妈是我的()
2、抢答题。
①爸爸的哥哥是我的()②爸爸的弟弟是我的()③爸爸的姐妹是我的()④妈妈的兄弟是我的()⑤妈妈的姐妹是我的()
„„
3、学生互动问答题
师: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吗?(可能会问:①我是爷爷奶奶的 ②我是姨妈的 ③我是叔叔的
④我是外公外婆的„„)
二、生命氧吧
“可爱的家”故事会。
1、说说自己的家庭的成员。
2、让我们来开个故事会吧!要不要先准备一下?
3、小组之间先说一说,练习一下。
4、完成家庭成员调查表,表格内容包括姓名、称谓、兴趣爱好以及你们之间的趣事等等。
5、指名交流。如果小朋友们觉得这个事情有趣,就用掌声来鼓励他,好不好?
①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带的全家福照片。
②分别向大家介绍家庭成员的称谓、兴趣爱好和你们之间的趣事。
三、生命驿站
1、展示“家庭树”。
2、收集更多的家庭趣事。
反思:
二、热爱生命之《五环旗下一家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主要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初步了解人种的特征差异,感受人类生命的奇特。
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给学生介绍。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差异个体,平等共处。教学重难点: 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奥运会匹克运动会有关和平等方面内容的照片、资料。
2.师生搜集世界上不同人种的分布及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照片、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出示五环旗,并提问学生:“谁知道五环代表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五环旗下一家人》。”
二、生命小问号。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页的内容,并根据教科书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介绍五环旗奥林匹克旗帜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连接在一起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象征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友好相见,欢聚一堂,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奥运会期间在主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
三、生命小博士
同学们,我们在电视节目上可以看到体质特征各异的人,主要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不同人种?他们又分别分布在地球上的哪些地方?
(一)造就不同人种的原因:环境
(二)阅读课文,区别三种人种的体貌特征以及分布情况。白种人体貌特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寒冷地区)
黄色人种体貌特征:皮肤呈淡、黄色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黑种人体貌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体毛很少。(炎热、干燥 的地区)
(三)看图,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美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北部。
三、生命的诗情 欣赏歌曲《我和你》 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资料,了解各人种的其他特征现状,看看周边有没有其他种族的人。教学反思:
三、热爱生命之《生命一样的精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由残疾人的生命故事引入,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体会残疾人用自强不息的坚韧意志赢得全社会尊重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讨论、模拟、体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平等与尊重是生命教育里的重要话题。生命个体各有价值。感悟直面困难追求积极人生的生命态度。教学重难点:
1、体验残疾人生活、学习的困难,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
2、尊重并给予残疾人力所能及的帮组。教具准备:
录像、歌曲、蒙眼布、图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由残疾人的生命故事引入,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体会残疾人用自强不息的坚韧意志赢得全社会尊重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讨论、模拟、体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平等与尊重是生命教育里的重要话题。生命个体各有价值。感悟直面困难追求积极人生的生命态度。教学重难点:
体验残疾人生活、学习的困难,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教学过程:
一、生命故事
讲诉残疾人的故事:板书课题:走近残疾人 张海迪的成长故事
1955年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童年时许多生活场景,她都清晰记得,独独不知道腿是怎么活动的,人走路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情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
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己。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学完了。但
是很难哪,得走不少弯路,多耗费很多时间。一道算术题,她做
12遍,得出的竟是12个答案!她本来就不喜欢算术,得啦,丢开不学算了!可是不行,硬着头皮也得学会它。第13次终于算对了。努力是加倍的,可是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呀。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亲张坦夫、母亲毕江娇,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芭蕾女孩”李月
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夜色如水,乐声如诗,“鸟巢”里全体观众的目光,都跟随着光柱,聚集在一位坐轮椅、手拿红色芭蕾舞鞋女孩的身上。随着悠扬的乐曲,她双臂缓缓张开翩翩起舞,“芭蕾
王子”吕萌高高托举起女孩,在空中不停地旋转,女孩飘逸的舞衣和阳光而自信的神情令全场观众泪眼婆娑。
她就是来自北川的芭蕾女孩——李月,她从小爱好跳舞和画画,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舞蹈家。然而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将李月压在了废墟之下,也毁掉了她一生的梦想。求生的本能、舞蹈的梦想,支撑着李月在废墟下度过了70多个小时。5月15日上午,为了挽救危在旦夕的李月,救援人员无奈做之下,作出了给他截肢的决定。人们很难忘记那一幕——医护人员用纱布蒙住她的眼睛,害怕她看到这一切。听到医生小声说要给她截肢后,李月焦急地哀求:“千万不要锯我的腿啊!我要跳舞!”身边的好心人拿起纱布对李月说:“只有截肢才能救你出去,我把你的眼睛蒙上好不好?”出于对生命的珍爱,李月不再反对,反而安慰说:“叔叔,你们锯吧,我不疼!”20分钟后,李月被救援人员抬出废墟,她没有流一滴眼泪,满脸尘土掩不住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她还乐观地问救援人员:“叔叔,我是不是很勇敢?”救援叔叔连连点头,只是一时间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只好用双手蒙住了眼睛„„
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接力,李月顽强地挺了过来。在医院,她对亲人说的第一句是:“我身边的同学都不在了,但是我一直想着跳舞,就坚持了下来!”
灾难夺走了李月的左腿,却没有让她的舞蹈梦想屈服于残酷的命运。追梦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李月从未放弃过芭蕾、对梦想的追逐。2008年9月6日晚,当那只醒目的红舞鞋在“鸟巢”的舞台上跃动
时——人们看到了李月追逐梦想的脚步,一只“永不停跳的舞鞋”,一只改变生活的残腿,一张感动世界的笑脸。
二、生命探索。
同学们,大家都见过残疾人,但他们生活到底有多不方便呢?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吧。
1体验聋哑人 生谈体会
2、体验盲人
3、实践体验p9,按要求完成作品。
师:是的像穿衣服这样简单的生活自理问题,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这么难,这么不容易,同学们,短短几分钟就让我们感到残疾人的许多不方便,而残疾人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真是值得我们的同情,我们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回家想一想,下节课再来表白你们的爱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如何尊重、帮助残疾人 过程与方法:讨论、模拟、体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直面困难追求积极人生的生命态度。尊重帮助残疾人。教学重难点:
尊重并给予残疾人力所能及的帮组。教学过程:
三、生命氧吧
A、生活中为残疾人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爱。
现在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将来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B、来自社会的关爱。
师:除了我们自己身边的残疾人我们要关爱他,帮助他,社会也没有遗弃他们,全社会都已经行动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援助之手。看图p10,分别说说他们的作用和意义。
四、生命驿站
1、介绍全国有6千多万残疾人,约每20多人中就有一个。
2、国家有残联会,各省、市、地、县、区都有残联会。
3、残联会的主席是张海迪。
4、助残日是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
5、完成p11中的表格
总结:同学们,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士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你热情的手,献出你真诚的爱,将世界变成爱的乐园。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一起来学手语。今后我们可以多学学手语,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和聋哑人沟通、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
板书设计:走近残疾人
尊重帮助
四、热爱生命之《善待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地球目前受污染的状况,探寻原因。从小事做起,善待地球。
过程与方法:讲故事,看图片、联系生活实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危机感,树立责任感,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重难点: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活动准备:
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地球目前受污染的状况,探寻原因。
过程与方法:讲故事,看图片、联系生活实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危机感,树立责任感,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重难点: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结合实际,探讨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的图片,你们有哪些感受?想到那些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造成资源减少甚至枯竭; 汽车尾气、工厂废气,造成大气污染; 生产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乱砍伐、乱放牧,造成森林、草原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2、是谁破坏了环境?
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人类的不合理行为。)
二、生命小博士
了解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使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
1、看书p12-13,从书中找出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学生勾划要点。)(死亡、疾病)
2、联系实际,说说你周围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
3、读小资料。(动植物的种类逐渐减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小事做起,善待地球。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讲解、示范。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危机感,树立责任感,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重难点:
培养环保行为。教学过程
三、生命加油站
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已经让地球不堪重负,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呢?
1、保护我们的家园。指导看书p14。
让学生知道,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责任;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国今年的主题是:共担绿色责任,展示绿色中国。
2、实际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保护地球家园,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2.完成p14的作业。○3.学生展示结果。○
四、生命接力赛
1、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可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参考课本内容。)
如何节约用电? 如何节约用水? 如何分类处理垃圾? 如何节约其他能源?
2、学生汇报
所谓独排众议,指的是有一己之见,不从俗,不附庸,且阐释意念,让人省思,有所领悟,甚至于改变了既有想法。但不是偏见,更非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
近年来不时可见翻案文字,在网络,在出版品,尤其历史书写更多,却很难翻案成功,原因在于证据不足,作者下笔轻率,含沙射影有之,断章取义有之,令人怀疑徒为炒作,借以博版面成名。这不是自己的看法,因为连看法都称不上。
凌性杰文笔婉约多情,其实颇有牢骚,从他2008年写了一年并出版的日记书《2008/凌性杰(美丽时光)》便可探知。但在《自己的看法》这本古文经典导读,他并未把个人意见与愤慨情绪放进书里,只以温良恭俭让为调性,传导文学的美感,有时表达对世事人情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大致不脱传统的教养规范。那么特别强调“自己的看法”是什么意思?
如前所述,这实际上是书中一篇名,也是全书引录文章相当引人注目的一篇:王安石针对史记《孟尝君传》,以九十字,利如匕首的短文,大发议论。
文章短,有一前提是不用交代事件本末,不必解说背景,不须引述原文字句,《史记》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基本书目,理当人人读过,无须赘述,就像古典诗词用典,只要不是太过生僻,古代知识分子自有共同语言,心领神会。现代社会就不能这样了,必须详加解说,而解说正是凌性杰这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强项。
在稍早《有故事的人》以及与吴岱颖合著的《更好的生活》、《找一个解释》等作品中,凌性杰已证明了他循循善诱的长才。
若要提出特别的见解,书中“以古观今”单元最适宜表现,不过凌性杰似无意于比较今古观点之异同,他所要谈的主要是文章家法,从诸标题可知:谈写作诀窍如“如何用简洁文字表达情感?”;谈传记写作法则如“传记作品的书写重点:写人物必须从经验出发”;论说文写作的技巧如“议论的写作要诀”、“掌握材料,充分阐发申论”、“善于类推、打比方,是说体散文的重要性质”;论写作内涵如“书写要有创作者的观点,才能深刻动人”、“写出生活,写出个性,写出自己的生命情调”。
即以《书写回忆的艺术》为例,这篇选录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文。张岱写中元时节杭州人到西湖夜游赏月,人挤人,哗啦哗啦,真的定心静看明月的,寥寥无几,格调品味之低,让人不敢恭维。张岱把时下赶热闹应景的虚浮现象嘲讽了一顿。
现代人何尝不是?中秋节甚至流于烤肉活动,乌烟瘴气,俗不可耐。不过这些流弊,不是凌性杰书里关切的重点,这篇“以古观今”单元以“晚明小品”的写作特色为主题,再对照“书写回忆的艺术”的篇名,可见凌性杰笔下火气全无,温室品茗般,静静地,吟咏诗文,品味生活,一种于愿足矣的悠游岁月。
《自己的看法》是好书,好在作者长期浸淫于经典古文,又能以深入浅出的解说,穿越历史隔阂,突破文字障碍,让读者得到共鸣与感动,进而与内在的自我对话,让文学走入生活。其次,全书从解释、语译到解说,精详切要,能够引导阅读,不因古代文字望而生畏,读者读完每一则赏析后会想静下心来读更多好文。
此外更积极的一面是在传达一种生活价值观,例如借陶潜《五柳先生传》提出否定的美学,告诉读者更好的生活不是非要什么不可,而是可以不要什么。这些生活价值观表现在选文方面。
书中所选诸作之所以流传不朽,不只是因为文采灿然,更在于作者表现在文字里的个人生命、情调与气质。他们自有生活主张、原则,不人云亦云,不同流合污,因此读其文、想其人,几篇连着读下来,觉得精神世界饱满丰盈,这是本书编选最成功的部分。
凌性杰笔下最值得赞赏的,是把原作者文字没尽说的部分勾勒出来。如讲解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古文贵在含蓄,语句背后的情意若快转略读则体会不到,凌性杰将这些表面看不到的情趣说出来。近年有学者提倡慢读,凌性杰虽未如此标榜,但经他细品,让阅读者的心思沉淀,专注,揣摩,每篇选进的文言文都变得好看。
【生命与生活无关】推荐阅读:
生命生活与安全计划05-31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06-15
生活生命与4下全教案10-11
九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12-09
四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复习题12-06
七年级生命、生活与安全教育教学总结11-15
一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12-05
珍爱生命,感受生活05-29
读书生活,让生命更精彩10-19
珍爱生命安全生活每一天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