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共8篇)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篇1

[摘 要]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未成年人道德失范,引发未成年人的人格问题。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并就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网络服务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未成年人 网络 道德 图书馆 [分类号]G258.7

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未成年人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建设对构建整个网络伦理有着重要意义。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青少年,如果引导得当,无疑将会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反之,则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甚至带来**。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未成年人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未成年人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的遗憾。1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据一项“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调查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1 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 的语气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

1.2 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在对“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进行调查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可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1.3 人格冲突突出

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

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未成年人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未成年人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

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2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原由

2.1 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构成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未成年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未成年人网络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未成年人道德失范,引发人格问题。可见,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2.2 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未成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城市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和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樊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空间。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2.3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

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未成年人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学校、家长、社会德育)传输给未成年人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特别是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未成年人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未成年人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

统的德育显得滞后与低效;而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

总之,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对个体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未成年人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3 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方略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网络知识的教育仍旧停留在资格考试的层面上,甚至不少学校根本就不涉及--对学生不仅没有网络知识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更是一片空白。而少儿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课外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网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爱好,循序渐进地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使其从小就学会在一个信息化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应有的是非观念和自制力。

3.1 更新德育教育观念,德育目标应以培养道德主体为核心

今天的德育教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家庭、学校的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青少年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的道德选择。

未成年人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青少年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辨析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举措。道德教育 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未成年人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锻炼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3.2 强化信息道德观念,规范网络伦理行为

网络属于大众媒体,网络秩序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素质。目前,我国网络立法方面尚未完善,信息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因此,要注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规范未成年人的网上行为。要教育未成年人自觉维护网络文明,树立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对网络信息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抵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面前,要自律、自控、自辨、自我约束,提高免疫力。

少儿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既要有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具体的网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同时还要有对网上不道德行为或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的宣传与曝光。要让青少年在网德的学习教育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从而达到自我约束网络行为,切实履行维护空间秩序的社会(包括现实和虚拟的)责任和义务的目的。

3.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在少儿图书馆网站可开设“德育快讯”、“德育论坛”、“法制天地”、“知心姐姐”、“心理热线”等栏目,鼓励青少年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及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同时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素质的馆员,直接在网上与青少年对话,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作出解答,使青少年因上网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排解。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网络道德教育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从而引导未成年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会自主发展、自我教育,努力做网上文明人,体验做一个道德人的快乐。3.4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目前,我国上海、深圳、北京、南宁、福州、大连等地少儿图书馆都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站,并吸引了不少小读者上网访问。“中国少年儿童信息大世界--网上图书馆”就是由全国十四个省市少儿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我国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图书馆项目。该项目通过互联网络向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及各类型少年儿童工作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全国各地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作用,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该项目自2002年6月在互联网开通以来,建立了拥有书目数据120万条,电子图书80000余种,各类型资源库20多个,总容量达525G的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经过两年多时间,共有517000多人次的读者登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3.5 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齐抓共管局面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家庭、学校应当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少儿图书馆要加强与信息产业部门、教育部门的联系,共同制定出本地区为未成年人网络服务的方案、计划,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引起重视,争取支持;要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加强对校园网络或其他青少年网络的协作协调及联合开展活动;要帮助家长提高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指导作

用,让家长成为管理指导的主力军。我们要加强与各类型图书馆,主要是少儿图书馆的协作协调,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综合各馆实际,协调分工,不搞重复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信息资源和全国范围内的一个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少年儿童信息资源网络。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篇2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 大多数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网络资源的可利用性持赞同态度。

对“网上信息的实用程度和可信度”的调查表明, 不论是苏南或苏北学生、农村或城市学生, 还是家长或老师、男生或女生, 选择“一般”和“比较可信、实用”选项的总和超过74%。所以, 我们认为网络资源对大多数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可以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

2. 学生的触网年龄较早, 初次触网年龄为7~12岁的学生占1/4以上。

但是受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 初次触网年龄为7~12岁的城市学生占27%, 农村学生占14%。

3. 学生上网时间长短、频率无规律性, 可控性低。

(1) 关于上网时间, 苏南和苏北城市学生分别有86%和58%选择“不定时、有长有短”;关于上网频率, 苏南和苏北城市学生分别有92%和54%选择“不定期”, 受到了地区性差异的一定影响, 但是均为得分最高选项, 说明学生上网时间长短、频率无规律性, 可控性低。 (2) 而明显受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 农村学生有45%每次上网一个小时左右, 46%每周上网一次左右, 但是仍然有23%的学生选择“不定时、有长有短”, 25%的学生选择“不定期”上网, 对农村学生上网的时间长短和频率的控制也有一定难度。

4. 多教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网络的危害有正确的认识。

对于“沉醉于网上聊天会影响一个人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观点的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四地学生都超过了60%, 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的老师达到88%, 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的家长达到了90%。

5. 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上网该做什么有分歧。

比较苏北城市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不同网络活动的态度可以发现:第一, 学生最喜欢利用网络进行的活动是听音乐看电影;第二, 学生喜欢利用网络浏览新闻;第三, 学生喜欢利用网络聊天交友。而苏北城市家长认为学生应该利用网络进行的活动集中在浏览新闻和查找学习资料这两项, 各占85%。教师认为青少年可利用网络进行的活动也集中在浏览新闻和查找学习资料这两项, 各占65%和78%。 (如图1) 这说明, 苏北城市学生更偏向于网络的娱乐功能, 而家长和教师则更偏向于网络的学习功能。

二、主要对策和建议

1. 完善硬件设施, 为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提供物质条件

大力完善校园网络硬件设施, 建设好网络德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为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例如我校, 近几年来,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加大投入, 已经具备了实施网络德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我校已经建成校园网络并接通了因特网。学校有7个学生电脑室, 全部接通因特网;此外, 每一间教室, 都配备了联网插口。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实际出发,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探索在德育网络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效途径和方法, 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整合, 使网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德育功能。

2. 开设校园网, 完善德育教育平台, 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

传统的德育往往要借助班会课、团队活动、晨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来展开, 难免会出现诸如偏重说教、缺乏交流、大部分学生都没法参与、缺乏新意与吸引力等弊端, 甚至会造成学生人格在某一方面的缺失。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 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增强集体凝聚力, 可操作性强的活动, 使学生能够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而健康地呼吸。首先, 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为主题的德育网站作为网络德育的阵地。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征集名称并设置更多、更丰富的栏目。其次,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校还努力创建现代技术与学校德育整合的新模式, 建构自主德育模式。最后, 通过网络德育研究, 提升学校德育科研档次。

3. 开设班级网页专栏、建立互动平台

丰富网页上有关学校的新闻信息、图片展览等内容, 积极提倡各班创办本班的网络专页。争取使那些专注于网上聊天、打网络游戏的学生将精力投入到本班网页的制作之上, 对班上好人好事、学习新风新貌、同学的创意设计等等纷纷进行写稿、排版, 穿插照片、图案, 很好地吸引大家关注本班, 既为迷恋网络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 又为班级增添一份亮丽的色彩, 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同时, 建立班级QQ群, 校园网交流平台、家校互动平台等, 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有利于学生及时关注学校、班级的发展, 并积极投入到学校建设和班级活动中。

4. 利用网络优势, 积极开展网络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是青少年成长阶段中十分敏感的问题, 对此, 绝大多数人都有讳疾忌医的心理。而传统的心理辅导, 往往以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为主, 这就更容易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生顾忌不愿与心理教师交流, 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而开展网络心理辅导却有着强大的优势:网络文化信息量大、传递迅速快、图文并茂, 网络虚拟便于保密等等, 这能够给予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安全感, 利于形成一种平等与轻松的咨访关系, 避免了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 消除了种种顾虑, 敞开心扉, 从而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5. 开发青少年上网保护软件, 建立完善的的规章制度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方便快捷、交互共享、隐蔽虚拟性等特点使它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外界并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同时, 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泛滥、消极思想的传播、血腥游戏的嚣张, 又势必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有识之士不断地在开发保护青少年上网的软件, 如“家长无忧-青少年绿色上网管理软件”“上网保姆软件”等等, 这些软件能够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按时限制游戏、推荐精彩网站、记录上网历史、记录屏幕内容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青少年的健康。另一方面执法部门要加强网管制度, 规范网吧经营,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让青少年无处接触不良网络信息, 还青少年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

三、结束语

品德教育是促成人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因此, 历朝历代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 青少年的特征较之从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互联网的便捷与复杂, 正在逐渐改变教育的方式, 并向传统的德育方式发出挑战。对此我们要不断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找准网络发展与中学德育的结合点, 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大力开发网络的有益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宴年生.关于网络德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 2006, 32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2-0037-04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条件好的学校还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讲座,这些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保密性差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阻碍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如今,伴随网络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大,这也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构建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开展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

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网络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我国教育部也非常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2000年10月宣布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目标是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联网,到2005年使所有大学和1000所中小学上网。2003年,在“非典”特殊时期,北京等地利用网络开设的“空中课堂”更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网络的普及为开设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客观的条件。[1]

2.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性

(1)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灵活新颖,简便易行

未成年人是接受新生事物最快而且最具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一个群体,网络的新颖和富于变化对他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强调互助性,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心得交流、互帮互助,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些要求都大大受到限制。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来看,心理知识、心理技术的传播与心理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课堂教学和心理门诊中师生的交谈以及书籍、活动等媒介的运用,这些媒介的传播广度与辐射面十分有限,而且速度也较慢。[2] 而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操作方便、简捷,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

(2)网络环境为师生的互动与坦诚沟通提供了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论坛、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等实现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互动和坦诚交流,可以以求助者或助人者的身份出现,这就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平等自由的原则,有助于发挥未成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学生对于隐私问题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充分表露自己,消除对心理咨询的“不安全感”,这无疑能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克服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保密性差的问题。[3]

(3)网络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可以将许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连接起来。未成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听取不同心理专家的意见,避免因知识或经验的局限性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此外,在网上实现心理教育信息的交流、共享与普及,对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人士都十分便利,可以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弥补部分地区心理健康教师师资的缺乏。

(4)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与自助的平台,时效性强

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式多样,往往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比如信函、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等。在无教师协助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服务项目,可以带着问题到网上寻找答案,也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在网上与大家交流、分享或分担,充分地体现了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教育”和“自我帮助”的本质特征。此外,网上心理服务具有即时性,学生不论何时都可以寻求到它的帮助,这种帮助尤其对那些心理困惑者、心理障碍者更为必要,更为及时有效。

二、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1.自主学习模式系统

针对目前我国专业性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不足,将心理健康教育设计为基于Web的自主学习模式系统,目的是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网上学习系统,通过智能导航,实现适应未成年人个体需求的自主学习系统。

(1)自主学习模式系统的设计方法

数据结构设计是该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其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系统设计目标。考虑到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的特点,我们把它设计成基于知识的系统,把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包括试题的内容、指标以及课程专家的命题经验都作为知识处理,整个课程乃至整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都是由知识点按层次结构构建。目标层定义了各门课程,子目标层定义了各个章节,知识点层是由彼此独立而又具有一定相关性的知识点组成。所以,在学习内容的结构安排、先后顺序、试题难易、学法选择等方面都尽可能充分考虑课程内各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的相关程度,这样才能使训练、辅导、测试等更加科学合理。为了有效生成学习方案和测试试卷,要对学习内容和试题设计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确保了未来学习方案和测试试卷的基本结构及质量。[4]

一般指标体系包括:范围、难度、题型、认知层次建议分值、答题时间等。在指标体系的指引下,为每项训练内容和试题确定指标值,建立指标库。专家曲线库分别存放训练方案专家和试卷专家生成训练方案和试卷的经验,如各种训练内容和各种类型题目在整门课程和在试卷中分别所占的比重的规律。规则库中存放生成训练方案和试卷推理用到的规则。这样,指标库、专家曲线库和规则库就构成了自主训练系统的知识库。由于指标体系已放在指标库中,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试题库结构为:编码、内容、解答等。这样设计可提高自主学习方案生成和组卷时的搜索效率。[5]

(2)自主学习模式系统的学习过程

由图1学生根据系统提供的学习内容与进度方案,可以进入到预诊模块和导航学习模块。学生在需要预诊时,先进入预诊模块,选择学习目标,进行水平和学法测试,经过系统评估确定学习内容、进度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已的选择直接进入导航学习模块,确定学习内容、进度的方案,不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接受学习和方法指导,反复学习以增强学习的效果,通过对学习效果的测试来诊断学生是否达标,达标则结束学习或者进入新一轮的学习,未达标则通过再次学习原来所学内容最终达标。同时,通过测试可以发现系统提供的学习内容与进度方案的某些优势与不足,从而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信息改进现有的方案,并将优化后的方案替代原有的方案。

可见,该模式加强了教学双方的信息反馈和交流,是一个重点,能够不断优化学习内容与进度。在这种模式下,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测试后反馈给教师,教师将反馈信息汇总后讨论,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与进度方案,从而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于该模式的信息反馈及时灵敏,可以增强教学双方反馈的自觉性,使反馈明确化、有针对性。并且由于模拟了现实的交流,又采用匿名方式,使参与交流的各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发表观点,从而更有可能产生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文化碰撞,比如阅历碰撞、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碰撞、价值观的碰撞以及角色碰撞等等,更有利于各方面互相学习,进而使学习方和教学方之间、教学方之间在认知层次和心理层次上达到协同,切身感触交互环境的氛围。[8]

(3)自主学习模式系统的技术实现

自主学习系统的技术实现可采用 WindowsNT操作系统平台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 Web服务器,Microsoft SQLServer以及ASP (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ASP内含于Microsoft公司的IIS3.0及以上版本中,是Microsoft公司为它的Web服务器开发的一个开放的、独立于浏览器不需要编译的Web应用环境。而且,ASP是面向对象的,可以扩展ActiveXServer组件。使用ASP可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基于Web服务器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所以我们选用ASP技术来实现智能导航算法。其体系结构见图2。

其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客户端(学生)通过“浏览器”访问“数据库”,需通过“Web服务器”来进行,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完整、安全、可靠。教师通过服务器端,将心理学课程投放在网络上以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客户端可通过HTML提供的FORM以及JavaScript将信息传送给ASP程序。服务器端的数据库可使用Access数据库,因为它是Microsoft面向小型数据库应用产品,与Microsoft公司的其他产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但最好还是使用Microsoft SQL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这有利于提高大批量数据的吞吐时间,并保障系统有比较好的可靠性。

2.网上心理健康咨询模式系统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师资队伍不足、专业性不强、学生不愿直接面对教师咨询和传统心理咨询保密性差的问题,将心理咨询设计为基于网上的心理咨询系统,目的是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自由的心理咨询环境,通过智能导航,实现适应未成年人个体需求的网上心理咨询系统。

(1)网上心理健康咨询模式系统的设想来源

构建网上心理咨询系统的设想来源于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MIS)与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的思想。信息系统是一组由收集、处理、存储和传播信息组成的相互关联的部件;它对信息的组织活动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及反馈。它可分为人工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阶段(50 年代)、管理信息系统阶段(60年代)、决策支持系统阶段(70 年代)。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仓库为依托,通过对企业历史数据的挖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支持。它有以下几种驱动方式:数据驱动、模型驱动、知识驱动、基于Web、基于仿真、基于GIS、通信驱动。[6] DSS是在 MIS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系统,用以辅助管理决策者制定决策,提高管理决策者的决策技能和水平或组织的决策效果和经济效益。正常人面对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也就是个人的决策活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确定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以及接受反馈的决策过程。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我们设计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为中心的网上心理咨询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

(2)支持系统一般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作为新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它的内部结构一般包括数据库、模型库和人机界面,更复杂一点的还有方法库等。数据库通过它的管理系统接收、存储、提供、修改数据,模型库通过它的管理系统存储、提取、修改模型,人机界面是用户和系统之间互动的部分。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发出指令,数据库管理系统会根据指令把数据存入数据库或修改数据库里的数据,模型库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指令从模型库中提取模型,并从数据库那里提取相关数据进行运算。[8]

(3)网上心理健康咨询模式系统工作原理

根据现有心理健康咨询来看,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分为:心理问题诊断的知识、描述心理问题状态的知识及解决心理问题的知识。心理诊断的一种方式是让心理问题者回答心理量表或问卷,从而测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及程度,用心理量表、问卷测定心理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其实可以建构成模型。[9]

根据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路,网上心理健康咨询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将各种心理量表、问卷及其诊断的步骤和方法设计成模型,并存入模型库以供随时提取使用;把学生填写量表、问卷的结果存入数据库,以及把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作为数据存入数据库。学生在填完量表、问卷之后点击人机界面的“诊断”按钮,就可得到诊断结果,然后点击“方法”按钮搜寻到数据库中的解决方法。当然有些心理问题对患者来说很明确,患者知道它的名称,如恐惧、焦虑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根据系统提供的各种心理问题名称做出选择,然后点击“方法” 按钮从而得到解决方法。

然而一些心理问题并不能通过一个问卷或量表的测定就诊断出来,那么通过若干个量表或问卷的组合来测定(当然这种组合是需要专家来进行设计的,而不是随意组合的)。这种网上的心理咨询系统的构建必须是由信息系统开发员、心理专家组成的队伍来进行。这种心理咨询系统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可供广大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共同使用。[10]

总之,本文提出的自主学习模式系统,与网上心理健康咨询模式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之上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大信息技术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创新,出现更有利于网络环境下适合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系统指日可待,这将大大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所以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将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开拓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樊丽.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2):53-54.

[2]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1,(5):78-98.

[3]陈时见.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2001,(10):30-36.

[4]孟万金.网络教育的真谛: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J].教育研究,2002,(4):52-57.

[5]孟万金.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支持系统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46-47.

[6]陈晓红.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6-60.

[7]陈文干,王小飞.网络专家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3,(1):46-47.

[8](日)佐佐木宏.图解管理信息系统(李东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3-195.

[9]周海谦等.网上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及现状分析[Z].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分册,2002,(1):53-56.

[10]李更生.未成年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03,(6):52-54.

构建未成年人立体保护网络 篇4

构建未成年人立体保护网络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只有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成长,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我们能做些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努力呢?这需要我们以社区为基础,学校和家庭

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构建保护未成年人的立体网络。

一、发挥社区各项功能、强化社会保护

1、社区要加强检查监督网吧、书摊、游戏机房、录像厅、洗头房、出租房等可能对未成年人成长有不良影响的地点、场所、对违反有关未成年人保护规定的行为要坚决打击。严格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凡是非法经营的,坚决取缔;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措施;加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引导,以网吧自律为重点,推进整个互联网站的自律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2、强化青少年维权岗、维权队伍、咨询热线、援助中心、家长学校的建设,这些活动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和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树立教师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有利于调动广大青少年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3、增加社区内的文体设施,重视文体活动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所起的积极作用。要认真做好对已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整顿,做好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规划,新建工作,要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要精心组织设计面向未成年人的旅游、参观、考察等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

4、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推动政府关于青少年事务的立法和政策的制定。

二、做好与学校共建工作,加强学校保护

利用学校的资源,共同建设社区与学校的未成年人良好成长环境:

1、加强社区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建设,坚持普法宣传,由学校老师和社区干部共同上好小型法制课、强化自护意识、自救能力。

2、由学校和社区共同提供法律服务,包括咨询、解疑、法律援助等。

3、共同解决未成年罪犯解除劳教、刑满释放后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复读和继续教育,把矫治工作落在实处。

4、全面开放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使得本校学生和社区内未成年人有健康的闲暇活动场所,开展体育活动是减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

5、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方面,要发挥学校和街道之间的双向服务,互动发展,努力使各类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机构向社区未成年人开放;学校的各类教育资源除了体育场所,也要逐步向社区未成年人和其他人开放,包括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等。

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落实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篇5

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意见稿中提到:“卫生计生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教育,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实施干预和矫治”,明确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实施干预、矫治。同时,意见稿对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等各方在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方面提出了具体责任和要求。

意见稿共分为总则、网络信息内容建设、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预防和干预、法律责任和附则六个章节三十六条内容,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以及保护青少年网络权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目的是为了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0.1%、24.2%。与底相比,10岁以下儿童群体与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占比均有所增长。

据悉,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时间是2016年10月31日,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信函和电子邮件的形式提出意见。详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网通知。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篇6

1、立法应当明确赋予司法机关在组织、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权力。多年来司法部门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出发,在受理、侦查、逮捕、起诉、审判和羁押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受到较好的效果。如人民法院建立“少年审判庭”专门办理少年犯罪案件。但是,目前司法机关在办理少年犯罪案件中尚有不足之处,如至今未能形成专门受理、处置、审查、羁押少年犯的组织和制度,而且缺乏法律上的制约条款。特别是在如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健全。

2、政府对该项工作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一是设置专门机构和专兼职人员,招募志愿者参加此工作;二是所需经费应纳入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三是建立责任制,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地区教育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控制情况。

3、建立完善社区青少年行为档案管理体系。一是为相应的对策研究提供基本的依据;二是可以针对未成年人各自的性格特点、爱好、日常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及个别帮扶、心理疏导;三是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为其接受教育深造提供帮助;四是有助于及时发现未成年人群中违法违纪苗头及趋势,适时进行矫治和重点预防。

4、对有不良行为习惯者作分类分析,为重点预防提供目标和方案。在此,学校和社区教育应当有机进行结合,要在有关科研部门的指导下,针对产生不良习惯的不同原因,诸如家庭、交友不良、压力、心理障碍等进行分析,重点把握一个时期中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物、重点问题,并由有关部门提出阶段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趋势的预测报告,从而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控制起到指导作用,为心理咨询、青少年热线等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有益的科学参考依据。

5、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教育培训工作,削减家长与子女交流的障碍。基于年龄阅历及时代文化的差异,家长与子女间在沟通方面往往存在较大的困难,不利于相关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此,有针对性地举办家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家长与子女的沟通能力,对于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6、形成合力,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暴力淫秽文化的影响,对其进行模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赖于健康良好的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针对目前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作品充斥暴力淫秽内容现象,立法执法等各个环境应当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予以规范整顿。政府必须从立法、执法以及法律监督等方面予以保证: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所有店铺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禁止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容留未成年人;禁止影、剧院上映未成年人不宜的节目而容许未成年人入场;禁止各书店出售黄色书刊、暴力书刊;禁止电视播放黄色、暴力片,等等。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篇7

当前,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据2008年发布的《江苏省青少年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统计, 在全省网民中,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达30%以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高度渗透到我省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中, 网络文化和网络生活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影响日益加深, 广大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 在学习生活中需要使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 未成年人已成为互联网最积极同时也是最脆弱的用户群。面对互联网上存在着的诸多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管理与疏导相结合, “管”以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查处取缔黑网吧等专项行动为重点, “疏”以开展网络先进文化教育活动为重点, 力争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使广大未成年人成长的网络环境得以改善。

1 加强互联网管理, 大力推进网络环境净化工作

今年我局大力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多项措施集中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 狠抓互联网接入企业信息安全责任落实, 目前已经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应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积极参与到专项行动中, 按照“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 省内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对所接入的网站切实开展了自查和清理, 很多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主动清除了网上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低俗信息, 最大限度的挤压了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传播空间, 有效遏制了网上低俗之风蔓延的情况, 网上低俗内容大幅下降, 未成年人网络应用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整治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长期、广泛的开展下去, 江苏作为互联网发展大省, 目前备案网站已超过26万家,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给互联网管理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结合已有工作经验, 探索建立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长效机制, 务实推进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工作常态化。例如, 建立违规网站黑名单通报制度, 实行对黑名单网站接入服务商的联动查处;与省内多个互联网专项内容主管部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与省内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建立有害信息协同处理机制。我们将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省互联网管理手段更加有效、机制更加完善。

查处取缔黑网吧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暑期临近, 一些黑网吧蠢蠢欲动, 希望借暑假笼络一批中小学生来网吧上网, 从而获得不法收益。对于这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网吧”问题, 我们将继续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通过集中开展整治网吧专项行动, 规范网吧接入服务行为, 形成净化网吧的强大社会声势。对有关部门要求查处取缔的黑网吧, 相关互联网接入企业将根据通信管理部门的通知对其采取断网措施, 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抓好严把网络接入关, 杜绝黑网吧对未成年人身心的侵害。

2 加强正面引导, 努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不仅需要我们继续加强管理, 保持对互联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高压态势, 也需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正面引导。2009年5月, 由省文明办、省通信管理局、省互联网协会等部门主办的“阳光网络伴我成长”大型主题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作为今年全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主题系列活动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注重教育, 我们将组织千场未成年人网络文明教育宣讲, 广泛开展互联网知识与文明上网礼仪的普及教育;二是注重实践, 未成年人互联网体验夏令营、未成年人阳光网络实践基地等将给未成年人提供接触互联网最新技术业务的机会;三是注重参与, 未成年人互联网知识竞赛活动组织网上答题, 由全省中小学生上网回答问题, 我们也将评选产生一批适合青少年的网站, 作为年度省文明网站集中向社会进行推荐, 让未成年人深度体验先进网络文化的魅力;四是注重手段, 加大绿色上网软件的推广力度, 阳光绿色网络校园行活动将集中向全省中小学生推广绿色上网, 通过技术手段对青少年上网时可能遭遇的有害信息进行过滤。

加强对孩子们健康上网的正面引导, 是一件庞大、复杂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凝聚了各相关部门很多同志的精力和心血。引导全体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有三个思路, 一是通过活动直接聚集部分未成年人, 力争通过活动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 在有限范围内树立起健康上网的文化与习惯, 再将其推广到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中去;二是注意增强活动的辐射广度与深度, 通过活动在教育部门、广大家长与学校教师中树立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理念与思想, 通过家长关心、学校支持, 让健康上网工作在未成年人中一批批的开展下去。三是通过互联网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建设阳光网络的相关网站, 利用互联网平台动员广大学生参加网络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更多的孩子通过互联网参与到活动中来, 了解阳光上网的相关知识。

“阳光网络伴我成长”主题系列活动要取得实效,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来设计活动, 要通过有限的资源和活动树立引导全体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示范标杆, 让社会关注, 让家长和学校支持配合,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良好氛围与持久习惯。去基层组织活动, 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基层。必须真正从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 避免给基层添麻烦或增加负担。要把自己设身处地的放到基层的环境中去考虑每一个细节。我们最大的愿望也就是能够得到孩子们、家长们和老师们的认可, 他们的认可, 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褒奖。只要怀有满腔热情, 情真意切的为未成年人办好事、办实事, 我们的工作与各项活动就一定能够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篇8

未成年人 负面影响 对策措施

一、前言

如今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它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甚至已超过了现实生活对他们的影响。它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对未成年人产生了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在改变着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方式,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网络与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未成年人,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的环境下,暴露出了很多容易遭受伤害和负面影响的问题。

1.网络的开放性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网络中的垃圾信息污染了未成年人心灵,误导了未成年人的行为,弱化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网络中的垃圾信息有的品味不高、格调低下,有的充斥着暴力、凶杀、色情、淫秽,有的带有封建迷信。这些有害信息揉杂、渗透,无孔不入,对于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的隐蔽性导致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觉察,在毫无约束的状态下,各种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被诱发。近几年来,网络犯罪速度急速递增,1999年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违法犯罪案件近400余起,2000年剧增到2700余起,是上一年的6倍之多,由此,我们也进一步意识到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严重危害性。

3.网络的虚拟性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英国公布了这样一份科学报告:“网瘾正如传染病一样,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感染全球各地的无数网友。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有的学生沉溺于网上聊天、交友、约会,陷入虚幻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拔;有的迷恋网上游戏,茶饭不思,上网成瘾;有的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时精神倦怠,人际交流机会大大减少;有的长期“泡网吧”,造成睡眠不足,视力下降,生活节奏混乱;有的从网上下载不健康信息私下传播观看,甚至迷恋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导致情绪暴躁,失去自制力,荒废学业,疏远与家人朋友关系,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心理极度扭曲。

4.网络的广泛性削弱了未成年人的创造力

网络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信息宝库,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系统、信息网络和新闻媒体,是世界上资料最多、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无所不包,这使得未成年人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拿来主义”,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遇到需要的东西,只需下载、剪贴,轻轻松松就能为己所用,未成年人的创造力靠简单的模仿照搬而遏制。由于过多地依赖网络。久而久之,网络削弱了人的智慧,使人的智力逐渐退化。

5.网络的渗透性导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识迷茫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是英文信息,其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和绝对控制权。那些附着西方价值形态的信息大量流向国内,形成网上信息的垄断和倾销,他们利用网络在意识形态领域大肆进行文化侵略。有些不健康的信息对未成年人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受到影响、腐蚀和冲击,耳濡目染、盲目信从,产生冲动和迷失,引发对现实的不满,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对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带来了巨大而无形的消极影响。

6.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未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长时间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在网上他们是交流高手,网下却变成交流的蹩脚者。网络就如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他们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门,他们不再为人世间的真情实感所动,却对虚拟的网络空间“一网情深”。由于他们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导致了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养成欺诈心理,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三、应对措施

1.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

目前,网络已成为全球性的虚拟社会系统,具有全球化的色彩,世界各国都在制定限制措施和技术法规,以规范网络行为。如英国政府已使用“防火墙”技术,推广色情内容的过滤卡,加拿大政府则要求家长在多媒体上加挂V型色情过滤卡和暴力过滤卡。对那些利用网络传播色情信息、黑色信息或进行网络犯罪者,必须运用法律武器予以严惩,使网络空间得以明净。

2.加快学校德育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德育建设要求学校德育整合学校校园广播、各类报刊、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以虚拟校园网为枢纽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特点的数字化德育平台,构建特色鲜明、渗透广泛、辐射力强的学校数字化德育体系,网上唱响德育主旋律,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和网上育人良好环境。

3.构建班级绿色网络精神家园

学校要主动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数字技术,全面优化班级建设的方式手段,实现网络环境下班级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代表班级主流意识的网上精神家园,发动未成年人参与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活,共同设计班级网页、建立班级博克群、创办电子周刊等,在这里增强“伙伴、益友、健康”意识,凝集精神、会聚情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地交流和沟通。

4.建立与家长联系沟通的网络系统

学校要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建立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的互动网络系统。让校园网成为沟通校内外信息的桥梁;定期向家长宣传网络意义,鼓励家长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和学校共同面对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挑战,要求家长关心孩子上网情况、制订上网计划、规定上网时间、限制上网内容、养成上网好习惯。

不可否认,网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娱乐、放松,促进学习、交友等方面的作用。但网络那种虚拟、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的自由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网络是一块战略高地,我们只有抢先占领这块高地,兴其利,去其弊,使网络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强大的战略基地,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孩子们才有明天,网络才有未来。

参考文献:

[1]陈理宣,网络生存对青少年主体性成长的影响以及教育措施[J].教育科学,2002,(2).

[2]沈晓夫.网络化孤独[N].健康报,2002.

[3]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

上一篇:旅游市场营销题库 选择题下一篇:12年 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