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读后感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的读后感(推荐7篇)

人生的读后感 篇1

直到有一天,我拿起了它——卡耐基的《快乐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茫茫的旷野里盲目寻找美好人生道路的我,仿佛看见了一缕阳光,遇见了一个引路人,找到一个洞悉自然、社会、人性的牧者,这条灰暗的道路才展示出隐隐约约的光彩,这颗一直寻找的心才开始踏上通往美好人生的旅程。这个人就是人类美好生活最好的导师之一:戴尔?卡耐基。

戴尔.卡耐基结合社会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用简单明了的理论和生动活泼的事例,详细地分析了人具有的一般性格,如何寻找快乐的人生,并且对其进行大量的分类,总结观察人类特点的方法,同时提供相应的有效策略。内容涉及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以及家庭之间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在接触卡耐基以前,就我个人来讲,生命中的忧虑多于快乐,担心多于开心。《快乐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去改变态度从而改变人生,使我受益匪浅。

我学着改变我自己,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把这作为自我提升的第一项。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从此我逐渐学会了当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我可以改变自已去适应环境;当改变不了事实的时候,我可以改变态度去面对事实;我改变不了过去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选择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我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我微笑。从此我的心不再压抑,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困难。这是我读《快乐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受益最突出的一点。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年华?如意之事不常有,不如意之事长八九。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总会遇上不顺心、不如易以及现实中为难自己的事,这些事一旦成为现实现实我们不必沉湎于痛苦之中,总在感叹自己倒霉。而应该笑着面对现实。坦然接受一切,甚至利用它改造它。现实就是我们怎样察觉它,越客观越准确。越积极则现实给我们的心理挫折与打击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我们也就能适应观察而积极主动的生活。

人总要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容易,面对失败,但不要把它当做退缩的理由;我想人之所以凌驾于其它生物之上,是因为他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去改变一些事物,而不是永远地默默地等待灭亡。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用所拥有的一切来衡量,真正重要的课题是如何从你的损失中获利。我想这才是人需要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卡耐基先生说过:“真正的快乐不见得都是愉悦的,它多是一种胜利。”说的很对,有时候快乐发生在你身上是不幸所铸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悦,但却锻炼了你,使你的内心得到了充实,所以只能成一种胜利。结合生活再去回味书中的道理,更别有一番滋味。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用所拥有的一切来衡量,真正重要的课题是如何从你的损失中获利。我想这才是人需要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卡耐基先生说过:“真正的快乐不见得都是愉悦的,它多是一种胜利。”说的很对,有时候快乐发生在你身上是不幸所铸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悦,但却锻炼了你,使你的内心得到了充实,所以只能成一种胜利。结合生活再去回味书中的道理,更别有一番滋味。

人生的完整性在于知道如何面对缺陷,如何勇敢地屏弃不现实的幻想而又不以此为缺憾.人生不是上帝为谴责我们的缺陷而给我们布下的陷阱.人生也不是一场拼字游戏比赛,不管你拼出多少单词,一旦出现了一个错误,你便前功尽弃.人生更像是一个棒球赛季,即使最好的球队也会输掉1/3的比赛,而最差的球队也有春风得意的日子.我们的目标就是多赢球,少输球.

当我们接受不完整性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时,当我们不断地进行人生滚动并能欣赏其价值时,我们就会获得其他人不仅能渴望的完整人生.我相信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要求:不求“完美”,也不求“永不犯错误”,而是求得人生的“完整”

无论在多么明媚的阳光下,总会存在一点暗色,不管你是否觉察?虚弱的阳光确实是无力渲染,这就是真实。不要觉得美总是高高在上的!很多美的事物都无不卑贱地在真实的世界中残喘。心无所贪,净土则生。有所作为才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爱,是很简单的对情感的寄托。爱,是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爱,是去疼抚亲人的依寄。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去爱,大度地去宽容,真诚地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明智地理解身边充满爱,那么我们就能取得别的生物所不能取得的成就。

看完这本,让我坚信快乐和美好很简单!生活中有大把大把的快乐和美好在等待着我们的挖掘。

by yyy

从前,一只圆圈缺了一块楔子.它想保持完整,便四处去找那快楔子.由于不完整,所以它只能漫漫地滚动.一路上,它对花儿露出羡慕之色;它与蠕虫谈天侃地;它还欣赏到了阳光之美.圆圈找到了许多不同的楔子,但没有一件与它相配.所以,他将它们统统弃置路旁,继续寻觅.终于有一天,她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配件,并开始滚动起来.现在它可以说是完美的圆圈,所以滚动的非常快,以至于难以观赏花儿,也无暇与蠕虫倾诉心声.当圆圈意识到因快奔疾弛而失去了原有的世界时,它不禁停了下来,将找到的配件弃置路旁,又开始漫漫地滚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某种奇妙的意义上讲,当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时反而更加完美,一个拥有一切的人其实在某些方面是个穷人.他永远也体会不到什么是渴望.期待及如何用美好梦想滋养自己的灵魂.他也会永远不会有这样一种体验:一个爱他的人送给他某种他梦寐以求的或者从未拥有过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人生的读后感 篇2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 字秉臣, 1894年10月28日出生在江苏苏州府城东北隅一个叫做“协记”的小小布店中。虽然生在名曰“人间天堂”的苏杭, 但是对于穷苦人民来讲, “天堂”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叶圣陶在谈到他的出身时曾说过:“我家无半亩地一间屋, 家况很清苦”。[1]因为晚年得子, 全家对叶圣陶都寄予了厚望。叶圣陶3岁开始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 6岁开始读私塾, 11岁秀才落第, 12岁考入苏州第一洋学堂——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堂, 传统的家塾教育和新思潮从此在叶圣陶的思想中交汇、萌芽、生长。1912年, 年仅18岁的叶圣陶迫于家庭压力而走上了言子庙小学二年级课堂的讲台, 由此开始了他长达76年的教育之路。

一时为生计, 一辈子为教育

“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 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

“为什么啼泣?/要发展你独创的天才?/要锻炼你奋发的潜力?/要期求你意志的自由?/要受你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开始走进大多数人的视野是缘于他创作的童话。但时隔多年后, 后人对于叶老的怀念和感恩开始来自于那段沉淀似金的教育岁月, 来自于叶老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1912年2月初, 叶圣陶来到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学校 (因学校设在苏州城内干将坊言子庙, 所以又叫言子庙小学) , 担任二年级教员。“学生大的十一、二岁, 小的七、八岁, 年龄虽然相差, 识见却似乎没甚上下, 都不出学校、里巷、家庭的范围。”叶圣陶当年只有18岁, 当他第一次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对孔夫子“行礼”, 并接受学生对他“揖拜”的时候, 学生们私议开了。叶老在日记中写道:“晨起即到言子庙, 则学生已有小半来, 见余矮小, 则相与目余而私议, 殆言余之不像教员也。”[1]

旧社会等级森严, 就连这些见识“不出学校、里巷、家庭的范围”的小学生也以貌取人。然而不久, 学生们都乐意亲近这位矮小的叶先生了, 因为叶圣陶将纯美的“师德”铭刻在心中, 从他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 就亲近学生, 爱护学生。在谈到自己是怎样当好小学教师时, 他说:“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 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 仅仅浮在嘴唇边, 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 真心认他们作朋友, 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 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 我将设法消除它。对于朋友的忠诚, 本该如此”。[3]叶老把“我要做学生的朋友, 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看做是认真做教师的起码条件, “小朋友顽皮的时候, 或是做功课显得愚笨的时候”, 叶老总是从观察和剖析着手, 再从根源上加以对症的治疗, 从来不搞体罚, 绝无傲态, 和蔼若朋友, 和学生亲密无间。叶老的朋友们都很高兴地说:“圣陶的性情, 原是和小学生聚得下淘的。”

1912年3月, 叶圣陶第一次领到薪水20个银元, 当时他的心情很复杂:“我接在手里, 重重的。白亮的银片连成的一段体积似乎很长, 仿佛一时间难以数片数的样子。这该是我收受的么?我收受这许多不太僭越吗?这样的疑问并不清楚地意识着, 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通过我的全身, 使我无所措地瞪视手里的银元, 又抬起眼来瞪视校长先生的毫无感情的瘦脸……”。[1]从那以后, 每次领薪, 叶老总要作一番反省:“这该是我收受的么?我收受这许多不太僭越吗?”然后鞭策自己以教学为本业, 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 叶老处处为着学生, 一切以学生为本位, “凡是学生所要明晓的, 倾筐倒箧, 不厌其详;凡学生所要解决的, 借箸代筹, 惟求其尽”。[1]

在教学实践中, 叶圣陶不断摸索教育的规律, 因材施教。他认为七八岁为儿童想象的黄金时代, 他们爽直纯洁, 灵动活泼, 反应捷速, 好奇心盛, 求知心切。在担任小学二年级教员期间, 针对儿童的这些特点, 叶圣陶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习, 并引导他们知荣辱、识美丑。他讲“修身”课, 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而是把“诚实”“反省”“正直”“博爱”“强身”“尚武”等空泛的说教编织成为精彩的故事、小说、童话, 讲给学生听, 使学生们感到有无穷的乐趣。

这样一位年轻有为、有创新精神、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居然为“昏庸卑劣”的教育当局所不容。1914年7月11日, 言子庙小学以缩减班次为理由 (由原来的四个班并成三个班) 将叶圣陶排挤出校 (其实, 所谓“并班”是借口, 言子庙小学并未减少班级) 。“一朝解职, 全家凝愁, 贫穷如吾家, 失此即入窘乡矣!”[1]遭解职后, 叶圣陶出门当家庭教员, 但这份工作不足以糊口, 几番无奈之下, 路路断绝, 只能靠卖文谋生。

两年后的一天, 叶圣陶忽然收到了吴宾若和王伯祥从苏州甪直镇吴县公立第五高等小学校寄来的信, 信上邀请叶圣陶去他们那里教书。告别了繁华的都市生活, 叶圣陶来到这个宁静的小乡镇, 开始了他“甜津津”的乡村教师生活。就在这块乡村教育的园地上, 他如一名园丁般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叶圣陶把新的思想灌注在他的工作中, 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 他热忱地希望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首先要懂得做人, 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到校不久, 叶圣陶就选择了莫泊桑的《两渔夫》, 都德的《最后一课》等文艺作品供学生阅读,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他还经常给学生写一些如“直、谅、多闻”“温不增华、寒不减叶”等能够激励学生进步的文句, 指导学生吟诗作文, 力图把“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思想植入学生的脑海心田。一向平静的校园因为叶圣陶的加入而变得热闹了起来。在“练好身体, 打倒列强”的口号影响下, 学校很快开设了体育课;叶圣陶课上教学生徒手体操, 课外也不断组织球类和田径运动。

叶圣陶还指导小学生把“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改编成戏剧, 表演给甪直镇上老老少少的居民看, 使水乡小镇上的人们也开始接触到了新的文化生活。自从叶圣陶到来后, 吴宾若、王伯祥就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实验新教育的园地:创办了农场, 开设了利群书店、小商店, 还搭造起了戏台, 开辟了取名“百览室”的博览室及篆刻室、音乐室, 自编乡土教材, 等等。叶圣陶还把自己购买的中外名著、南社诗人的诗集, 以及《新青年》《新潮》等刊物陈列在“百览室”里, 并经常到“百览室”指导小学生吟诵诗文, 教育他们要博学多闻。

每到夜深人静时分, 叶圣陶就点亮书桌上那盏白瓷罩的煤油灯, 在闪动的、淡黄暗弱的光亮下读书、备课、批改作业。这个时期, 他在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社会动态, 同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顾颉刚、俞平伯书信往来频繁, 受到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使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 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寻求改革。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宜思殊授受, 善施三育贵熏陶。

奉贻二语供尝试, 莫效宋人事揠苗。

——叶圣陶《赠师范毕业生》

叶圣陶一贯主张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读“有字人书”, 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 读自然、社会、人生这些浩如烟海、无边无际的“无字天书”。在当时的中国社会, 学子们被“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规训紧紧束缚, 大多数学生只能死读书本, 拼命往故纸堆里钻, 教师们也只是把封建八股、洋八股, 不分软硬轻重填鸭式地塞给学生,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对此, 叶圣陶写了一系列文章进行抨击。在《如果我当老师》中, 叶老指出:“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滑稽”和“残酷”的, “因为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没有别的工作, 这样听讲要连续四五个钟头, 实在是一种难受的刑罚”。[3]因此在叶老的教育实践中, 除了讲授书本知识, 更注重让学生去观察实际, 使其能得到亲身的历练。在他任尚公小学教员时, 曾和其他两位教师一起率学生“修学旅行”, 远足昆山。一路上, 叶老向同学们讲述所游历的名胜古迹, 陪学生采集动植物做标本。回来之后, 要求学生作游记、作记忆画。他通过这种“修学旅行”的方式, 将各科教育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受到切实而亲切的教育。对于学生, 叶老总是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书本固然是增进经验, 取得知识的一种工具, 但绝不是唯一的工具。除了书本, 还有实际的观察, 亲身的历练, 都可以增进经验, 取得知识, 使生活丰富起来。而且, 两相比较, 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尤其重要。因为书本只是这些事项的记录, 而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才触着了这些事项的本身。人为要丰富生活, 所以读书。生活是主, 书本是宾。如果只顾抱着书本, 离开书本, 就不肯用一点心思, 费一点力气, 那不是为生活而读书, 是为书本而读书了。”[1]远足昆山的教育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叶老又率领学生参观上海美华利钟表制造厂、商务印书馆印刷所。类似的“校外教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也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学问如大海般浩瀚无边, 而书籍只是海边的一只船, 正如读书只是求学的途径之一, “天地阅览室, 万物皆书卷”。

叶圣陶在指导学生作文、教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其高明之处在于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启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觉, 而不是强制、苛求。他一贯主张:“教师教任何功课 (不限于语文) ,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换个说法, ‘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9]所谓“不讲”“不教”, 指的是学生经过训练, 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 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为了实现这种效果, 教师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的倚赖性”, “给指点、给讲说, 即随时准备少指点, 少讲说, 最后做到不指点, 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 即随时准备放手。”[1]因此, 叶老从不搞全盘授予和强制要求。叶老的长子叶至善在回忆父亲教授他作文时, 对于“不教”有深刻的印象。原来, 叶老从不教给他作文技巧、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 只要求子女每天读点书, 但是读什么却悉听尊便;此外还要求每天写一些东西, 至于写什么也不加限制, 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鸟鱼虫、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看人相骂……都可收于笔下。叶老修改子女的文章也是在不教中教。叶至善曾描写过父子们一起修改文章的情景:“吃罢晚饭, 碗筷收拾过, 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 父亲戴起老花眼镜, 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 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 你一句, 我一句, 互相指责、争辩。有时候, 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 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完一段, 父亲朗诵一遍, 看语气是否顺适, 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 蓬蓬松松的一大把, 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 插在瓶子里才像个样儿。”[11]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有指导, 有点拨, 有热烈的讨论, 这样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而持久。叶老的子女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才, 确实得益于叶老的“不教”。

叶老认为教育中必须贯穿一个“导”字, 他很赞成《学记》中的一句话:“教人尽其才”, 也就是教师要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使学生“尽其才”。学生写的诗文, 叶老总是认真地评改, 把优秀的习作汇集展览, 让更多的学生阅读欣赏, 还专门写文章评价学生的诗作。学生受到叶老的影响, 喜欢篆刻, 叶老就不顾劳累, 负责各班的篆刻课, 在课余时间教学生刻图章印记、竹板、诗文等。叶老的学生皇甫墀回忆说:“叶老先生指教我们刻写的诗文往往富有人生哲理, 像‘温不增华, 寒不减叶’、‘直、谅、多闻’等。有一次, 我刻竹板作枕臂, 请先生题字, 先生写了‘时还读我书’五个篆字, 教育我刻苦攻读, 温故知新”。[1]可见叶老的教育艺术和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语文教育的灵魂人物

“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

——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

在94年的生命历程中, 叶老为语文教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无怪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无以教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 以及他编写的语文教材等等, 都是他为语文教育所作出的贡献。

l949年, 叶圣陶在主持拟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时, 首先提出“语文”这一名称。他解释说:“此前中学称‘国文’, 小学称‘国语’, 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13]叶圣陶指出“语文”这门功课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 口头说的是“语”, 笔下写的是“文”。

早在1915年, 叶圣陶在尚公小学执教时就为商务印书馆编撰小学国文课本。当时, 学校的教材各行其是:“或有不用课本, 专事选读者;或者拘泥课本, 顺次讲诵者。一则漫无范围, 恐失其之滥;一则执成不化, 恐失其之死。”[1]叶圣陶“鉴此二弊, 将课本斟酌活用”, 采用教科书, 但不拘泥于教科书, 再自选一些文章充实教科书, 这可以看做叶老改革语文教育的最初尝试。来到甪直中学后, 他自编国文课本, 用语体文作教材, 这在当时一律用文言教学的背景下, 无疑是一次大胆的革新, 叶老因此成为我国使用白话文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时期, 叶老站在时代的前列, 提出一系列语文教材改革的主张:“小学语文教材宜纯用语体”, “教材或由搜集, 或由创作”, “力避艰古而近口说”。[1]长期的教学经验和编写教科书的实践, 使叶老编撰语文教材的思想日臻成熟。1931—1949年, 叶老应邀至上海开明书店从事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期间他与夏丏尊合写的《国文百八课》等小学、初中、高中课本, 成为当时语文教材的范本, 《国文百八课》和《初中国文教本》的编辑思想和体例对现今的教材编写仍有借鉴意义。叶老始终抱着试验和改革的态度,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为语文教材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除了编撰语文教材, 叶老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叶老一贯关注儿童的成长, 他认为“小孩是将来的人, 他们尤其需要诗”, 因此, 写作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成为叶圣陶创作儿童文学的第一步。早在1920—1921年间, 叶圣陶就创作了《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 既教育儿童, 又提醒成人关注儿童教育的问题。1921年冬天起, 叶老又开始致力于童话的创作, 出版了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鲁迅先生评价道:“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1931年, 他出版了第二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 之后, 又写了《聪明的野牛》《鸟言兽语》《冥世别》等童话, 还创作了童话歌剧《蜜蜂》《风浪》等。叶老用他充满“爱”“善”“纯洁”的语言, 为天真无邪的孩子描绘出一个美妙的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能获得陶冶, 永远保持其纯洁无瑕的本性。

叶老一生为人真诚质朴, 最厌恶浮名虚名, 生平以哗众取宠为耻。40年代初, 叶老曾应四川某大学聘请, 担任教授。当时他已在多所大学教书, 又是知名作家, 可到校后, 在经历栏中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 这一方面是因为叶老历来低调, 不喜欢炫耀自己, 另一方面则因为在他的心目中, “小学教师”是一个光荣的称号, 是一项光荣的事业。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我觉得叶老身上兼而有之”。叶老在为人和为事上的言传身教, 永远是后来者的楷模。

附录一:

叶圣陶论小学教师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 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 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 反而阻遏可能性, 那么植物就糟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 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 只有他负责任。

——叶圣陶《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叶圣陶论小学教育

我将特别注意, 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 往精深的方面说, 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 往粗浅的方面说, “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

叶圣陶论教材教法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到实益, 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我国有一种至今还相当普遍的观念, 认为“教”就是老师讲课本给学生听, “学”就是学生听老师讲课本。如果真的照这样做, 学生得到的益处就非常有限。学生要学的, 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要使学生养成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不是容易的事, 这就更需要探讨各科教材的教法。

——叶圣陶《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

附录二:评价叶圣陶

他的逝世, 使文化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巨人, 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哲人已萎, 典范永存。

——新华社《叶圣陶同志生平》

叶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从选题、阅稿、审校、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宣传发行到处理作者投稿和读者来信, 都是呕心沥血, 事必躬亲, 而且数十年如一日, 不因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一直到耄耋之年, 在两耳失聪, 一目失明, 一目弱视, 健康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圣陶先生仍然希望“多活几年, 多做些有益的事”。谢世前一个月, 即1988年1月16日, 圣陶先生挥笔写下“老有所为”四个大字。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手迹, 也是他晚年的心情写照。

——史晓风《圣陶下成长——叶圣陶先生廿周年祭》

参考文献

[1][2][4][5][6][8][10][12][14][15]《中国现代教育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89-123.

[3][7]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37.

[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720.

[11]叶至善.花萼与三叶[M].北京:三联书店, 1983:3.

人生的读后感 篇3

友人谭宗远,在此任职十余年,潜心读书,勤奋写作,妙文佳构,情趣盎然,近日,读到他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风景旧曾谙》一书,十分喜悦,一篇接一篇地竟不能释手,20多万字的书被我很快读完。

宗远的擅长写作,首先在于他对书的痴迷,对书的酷爱。他的这种“酷”,远胜于当今某些年轻人那些似懂非懂,自以为是,明明肤浅、故作深沉的“酷”,而是对书这个文化载体的刻骨铭心的感情。宗远当工人时,既“手头儿紧”,见了书“又眼馋、上瘾。”为借书、买书,寻觅搜求精打细算,吃了不少苦头。可一旦淘到价格合适的好书,会“大喜过望”地“揽在怀里”。在《无处藏书》等随笔中,他以令人忍俊不禁的率真和幽默,记述了他把书视为“养命宝”的窘境和期盼,他对文史类的诗词、札记、散文、书话、尺牍、杂剧、列传、小说等广为涉猎,悉心收藏,刻苦研读,收益颇丰。所以,书中的文笔十分从容。

他不断造访学者、诗人、作家、画家等社会名流,撰写了不少格调清新、意蕴丰盈、文笔俊逸,不乏风趣的特写,毫无刻板程式和空泛,既耐读,又有人情味儿。如《驴背上的张中行》、《梁树年与张大千》、《王世襄与“秋虫文艺”》、《文化馆长张伟的一天》、悼念著名演员潭宗尧的《哭大哥》、追忆戏剧家翁偶虹的《告别翁老》等,让人觉得朴实无华情意真切。他借出差机会,在参观访问、体味民俗、游览名胜之后写下的不少随笔、散文,自然流畅,宛如山间潺潺作响的清溪,悦人耳目,润人心田。如《看绿》:“这里满眼是绿,绿天绿地绿围屏,连风都是绿的,在北方,一两搂粗的银杏树已属少见,这里却有的是,且粗得多,傲然耸立,蓊郁得紧,茶园桔园更是万顷一碧,妙不可言。就在这浓得化不开的绿云中,时而闪出一角粉墙黛瓦的民居,格外叫人心动。住在这里的人有福了。”散文辑中的《青云谱》、《剪下一片蔚蓝》等都是精练生动的作品。不少篇什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娴熟功力。

在“左邻右舍”这一辑中,作者对老街旧邻芸芸众生的刻画勾勒,蕴有老舍先生遗风,颇有京味语言特色。像絮絮叨叨没话找话的“高大妈”,清爽利落善作怪样的“乔老太”,憨态十足手艺差劲的小木匠,净走背字身世坎坷的花儿张……都让人从字里行间觉得如闻其声,活灵活现。这其中,《门丁肉饼》、《开花豆和芸豆饼》是非常有滋有味的两篇:“馅饼厚墩墩的,显然不是擀出来的,而是‘摁’出来的,一个个那么圆溜。皮儿菲薄,夹着诱人的馅儿,这哪儿叫馅儿啊,简直是肉坨儿,咬一口顺嘴冒油,那份香就别提了。”“天早黑透了,路灯黄蒙蒙的,勉强能照个亮儿,老肖站在灯底下,模糊糊一个轮廓,悄没声地等着买主。他从棉巴掌里抽出手来,接过钱,凑在眼皮底下看看,放心地揣进兜里,然后用个没把儿的瓷杯,满满舀一碗豆,小心地倒在孩子端的小碗里。他始终沉默着,一句话没有,像个闷葫芦。……大人们有时也照顾照顾他的买卖,买回一小盘儿豆,放在炉盘上,倒上一盅半盅酒,就着豆,啧儿咂地再喝二两。方圆几里,老肖的开花豆算出了名。”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较好的艺术修养,是达不到如此绘声绘色回味悠长的。

书名“风景旧曾谙”,出自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一句诗。确实,无论古今,只有谙熟生活,才能描绘好一片人生的风景。希望宗远笔下绘出更好更多的人生风景!

网络出版实务研修班推迟举办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出版参考》杂志和幻剑书盟等国内著名文学网站联合举办的“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操作实务研修班”原定于11月底在北京市开办,现根据一些出版社的要求,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目的,研修班日期改为2007年1月中旬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篇4

人生如果选择错误,发展就会出现歧路。每一段人生都有自己该演绎的东西。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青的农村小伙子高加林一年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起了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地生活着,可是因为村长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农村当农民,在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文化的女孩巧珍走进他的生活。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这一切因为叔叔的调回使他返回城里。同原来同学亚萍相见。亚萍与原男朋友分手而不顾一切追求,在都市生活中,加林与巧珍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放弃了巧珍,与亚萍好上了。加林走后门被揭发。加林又不得不回到农村,但巧珍已成为人家的新娘。但一切都悔之晚矣。故事简单但寓意深刻。

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很难理解农村人的世界。即使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如果没有那份真挚燃烧的爱也无法理解他们。在路遥的文字世界里没有极度的坏人,就在于他对这个世界没有绝对恶意的猜测,而是用爱和温暖回报那个给予他生命体验的世界,巧珍和高加林他们都做了一个梦,都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梦,也都是黄粱一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俩是一样的。所以人们更多去思考的不是始乱终弃,而是这其中的矛盾与挣扎。高加林的奋斗经历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典型意义。高加林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青年,企图以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实质上作品揭示的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高加林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个人奋斗与社会境遇的不协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小说更深刻地分析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根源。高加林虽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才能,但却被毫无理由地挤出民办教师队伍;即使他再有才华,干得再出色,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就必须被赶出县城。高加林的悲剧,体现他选择了一种与现存的人生观相矛盾的奋斗生活,更展示的是社会现实的不公正。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加林没有和巧珍分手那么他也许会在小城里长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能和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生活一辈子吗?如果加林选择的不是亚萍而是另外的一个城市女孩,那么他又会是哪样地生活呢?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没有理想中的美满,它总是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的现实与理想相背,一个人的性格与追求往往决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轨迹。爱是什么?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会给你这次选择一个什么答案?谁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郑重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决择,做到不后悔。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人生的路途坎坷,不必贪多,要的是过程。就算人生“对不起”我们,我们也不要做出“对不起”人生的选择,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我极力推荐《人生》,并非它出色到不行,而是真的可以学到该学到的东西。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二)

简单的故事,明朗的线索,所谓的跌宕,名著《人生》即是如此。剥掉它华丽的外壳,呈现于人前的只有一个裸露的,懦弱的高加林,起码我是这样认为,就是我唯一的收获,不得不承认高加林能干,正直,热血,但这丝毫都无法掩饰他是人生指尖懦弱的颤栗者的事实。他懦弱,并不是指他行为上的逃避,而是指他面对抉择的犹豫,软弱。正是由于他的懦弱,他躯壳表面浮夸的热血被一点点的吞噬,甚至于埋葬了他的爱情与事业,最终成为一具被懦弱之丝牵引着的人生木偶。或许你会说这是时代结出的悲哀之果,但作为幕布的时代何以能够左右真正的演员呢?时代只是客观存在的背景,是高加林自己在一次次懦弱的挣扎中抽干自己的热血,染红了时代,染红了那黑色的幕布。红与黑的交织正是那悲哀的极致色彩。

与腥红的真实的血液相对的无色的精神的血液了,你尽可以用它衡量一个人受过多少良心的谴责,它就是道德的沙漏,只是再没有翻转的机会,高加林就是在懦弱的愚弄下流尽了它最后一滴精神血液。他的血为巧珍而流,为年迈的父母而流,为朴实的村民而流,甚至为他的家乡高家村而流,他辜负了所有,伤害了所有,高加林越是被包容,他越是血流不止,他们越是给予高加林一颗火热的心,高加林的热血越是加快流逝。他必须为自己内心的懦弱付出应有的代价。于是沾染了精神血液的幕布有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那是一张张黑色的,嘲弄的笑脸,嘲笑高加林的懦弱。

俄罗斯著名尼耶斯夫彼斯基认为:人生就是在上地眨眼的刹那,倾尽自己所有的血液,在幕布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丝色彩,哪怕只是悲哀。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三)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路遥的《人生》。《人生》是以改革时期陕北时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叙述了来自农村的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曲折的变化过程,其中他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为故事发生的主要矛盾,最终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再让我们对主人公高加林有深入的了解。他,一个土地养大成才的人,人生之路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幻想,令人同情。他,英俊潇洒,文韬武略,对外面的世界无比的向往,幻想最大城市内展翅高飞的生活,他的横溢的才华令人敬佩,他的理想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于他对感情的态度,我无言以对。

再让我们对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作一阐述。高加林,高中毕业为考入大学回到了农村,做了教师,这工作对他来说还算不错,也挺体面,他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为民办教师。但好景不长,村中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同样也是没有考上大学,在父亲的帮助下,顶替了加林。伤心欲绝的加林冲到家中,他内心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犹如一幅行尸走肉。但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爱着他的心地善良单纯的姑娘刘巧珍,给了他内心巨大的安慰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他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位姑娘,但大家想象,一个才高八斗,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与一个斗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能生活在一起吗?即使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又能彼此快乐吗?

后来,加林由于自己远在边疆当兵的叔叔的归来,又再一次回到了城市,成为了一名记者。上天又让他再一次遇到了自己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女,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处的很好,在一起彼此也很快乐。当黄亚萍抛弃了深深爱着自己的张克南,把爱带给了高加林,并且也谋划了他们的未来。高加林抵挡不住大城市生活的诱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无情抛弃了深爱自己的农村姑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自己很快就要迈进大城市,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进城的背幕东窗事发,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与和自己相爱的黄亚萍,回到农村,得知巧珍已经结婚,他又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失望之中。也就是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让自己后悔过吗?

同时,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与挑战,我们才会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是必然的。挫折之于人,就如狂风之于陋室,巨浪之于孤舟,百事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有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万劫不复的深渊……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篇5

曾读过这样的故事:有个叫杨密的官员,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拒收了属下送给他的贿赂。属下很诧异:这件事没有人知道,你这样清高是做给谁看的。只见杨密坦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人知道?天地之间,人最大。这种 “大”,不是个人形体上的巨大,而在于发自他心灵深处那种让人震撼、让人汗颜的东西。这是虽处“举世皆浊”的世道,仍能自觉保持洞察万物,淡泊名利的一种心态;这是摆脱世俗的监督、约束之后,仍能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一种品行。杨密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这种“大”,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成了封建士大夫中的佼佼者。

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做事完全出自“本能”,类似于原始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于为什么要下地干活,他们也不知道。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则是归结于一个字“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出发点是为了别人,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对社会有益,是积极的功利行为;损人利己,为了自己不惜损坏别人,对社会有害,是消极的功利行为;至于损人不利己,则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害人害己,是愚蠢的功利行为。与功利境界不同,道德境界的人做事则是另一个字“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些话语是对“义”的最好解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还有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的伟大是他们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人的那份牺牲,是那份不求回报的责任和良知。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执着追求与默默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不屈脊梁!天地境界的人做事眼界更为开阔,行为更显博爱。抗战时期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手术台就是阵地,最终牺牲在中国。他的爱心跨越了国界,着眼于不幸的人类,做了天地之间更大的“人”!印度洋海啸中的国际捐助,汶川地震中的国际救援同样体现了各国具有“天地境界”人们的爱心,彰显了他们对异国生命的尊重,对自然同类的同情,活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许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旷达。人生的境界是一个不断历练,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一次冷静选择,认真把握的结果。幸福始终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会以更高的人生境界,活出自我,活出洒脱!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篇6

自从看过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被主人公为了梦想而抛弃一切的执着和力量深深打动了。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几乎家喻户晓,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朋友圈的个性签名,告诉自己梦想的重要性。可是这一部小说却恰恰相反。在菲利普不断的追逐梦想、跌倒、爬起、迷茫、踌躇的过程中,最终归于平凡。

这个结局多少有些让人失望的感觉,本以为在宗教、会计、艺术、医生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毕竟菲利普从年少到结尾三十来岁都在跌跌撞撞的前行。天生的跛脚、年幼失去双亲,在德国、伦敦、巴黎、伦敦反复辗转,只为寻找能让他不平凡的方式。可是在每一件事上都不尽如人意。

经历过贫穷的限制、三番五次被心爱的女人欺骗(我始终觉得是他强烈的自尊心让他对傲慢的米尔德丽德保有强烈的爱意,即便后来菲利普对她心生憎恨和厌恶,但他仍保持希望和幻想),他放弃了梦想似的西班牙之旅,答应索斯大夫和他一起开一个诊所,和朋友阿特尔尼的女儿萨利结了婚。一切都归结于平凡也许这才是人生。就像克朗肖送给他的一条破波斯地毯所揭示的一样:生活毫无意义,每个人都编织一幅错综复杂而又美丽的图案。

人生的读后感 篇7

一、老年李天禄的旁白与现身讲述

在影片中, 旁白是由老年李天禄担任的, 他以回望过去、感慨人生的从容口气讲述着自己人生的苦难悲喜。从容闲淡的画外音与苦难人生的距离再现粘合在一起, 这种叙述方式彻底将人生的苦难悲情变成了怅然悲悯。就像侯孝贤自己所说的那样:“那种悲伤, 完全是阳光底下的感觉, 没有波动, 好像是俯视的眼睛在看着这个世界。”[1]我们唯一能做到只有一声轻轻的叹息。在影片中, 李天禄母亲的去世过程是以老年李天禄的旁白讲述的。画面上的第一个场景是母亲在梳头, 第二个场景则是父亲与我去买鸭子, 画外音则是李天禄的讲述, 当母亲对镜梳头时, 画面出现李天禄苍老的声音, 他叹息着说:“说起人生, 最凄惨的就是生离死别, 那时候我刚刚8 岁, 我外婆病重……我母亲对我外婆是真的孝顺, 她有一个特殊的计划, 就来拜天公, 她叫神以她的生命去换取她母亲的生命……”没想到一个月后, 外婆病好了, 母亲却得了重病, 备受折磨, 于是父子俩准备买鸭子做汤药, 结果母亲还是去世了。父子二人买鸭子的画面被凝视了许久后, 我们才通过画外音了解到买鸭子的原因, 接下来的画面是一片草地上远行的三辆黄包车。如果没有画面讲述, 这三个画面是无法连在一起的, 是画外音的讲述让它们具有关联性, 并产生了意义。这种讲述方式是独特的, 在这里按照常规应该叙述的戏剧性却被化成了画外音, 在《戏梦人生》的世界里, 戏剧性将不再成为最好的叙述方式, 因为它无法形成侯孝贤所注重地从过往时光里自然生发出的氛围和味道。在侯孝贤的世界里, 过往时光就是过往时光, 没有必要将其用戏剧化的方式讲述出来, 他更欣赏用李天禄画外音讲述过往。在距离镜头下, 这是两种真实的重叠表述, 一种真实是侯孝贤以旁观者姿态将过往时光再现出来, 另一种真实则是老年李天禄淡淡地去讲述那些沉痛过往。一面是沉痛过往再现, 一面又是当年8 岁的当事人如今已到垂暮之年, 以苍老淡定的口气讲述着自己8 岁丧母的经历。

《戏梦人生》的叙述方式为电影建构了两个空间:一个是过往时空, 一个则是现在的时空, 第二个时空有时以画外音方式呈现, 有时则以老年李天禄现身讲述的方式出现。

过往时空所表现的并非是李天禄一生浮沉中最具波动性戏剧性的故事, 相反这些故事是以老年李天禄的讲述为主。创作者如此的设计讲述不再仅仅是以戏剧化的故事去表现一代布袋戏大师的起伏人生, 在侯孝贤的眼里, 这样的叙述对于李天禄一生的感慨来说都是不够的, 甚至是不对的。因为在侯孝贤看来, 戏剧化地表现没有时空再现更能丰满地表现李天禄的一生, 彼时时光氛围的重现再生, 老年李天禄对往日浮沉的从容口气, 才是李天禄一生的原真。于是李天禄奶奶苦难的晚年以及去世都是由老年李天禄口述出来, 讲到后半部分还呈现出正在讲述故事的老年李天禄的样子, 他坐在自己与奶奶当年住的山上的外景地, 已进暮年的李天禄就这样感慨地讲述着奶奶, 以及年轻的自己是怎样安排奶奶后事的。在李天禄的讲述中, 奶奶的晚年是不幸的, 她先是被儿媳虐待, 接着投靠的人不是死了, 就是病了, 最后李天禄把奶奶接到了自己身边, 后来奶奶去世时, 他在外面演出, 回来时奶奶身子都僵了。本来, 这段故事有着大量的戏剧性, 然而侯孝贤的叙述方式却是以李天禄的讲述为主, 此时, 故事的表现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活生生的人事以及经历这些沧桑的当事人对过往的态度。

总之, 老年李天禄的旁白与现身讲述的叙述方式让整个电影产生了距离静观效果, 特别是“旁白位于叙事空间之外, 但同时不断介入这个虚构世界并整合多重叙事空间——它兼具叙述的‘我’与作为角色的‘我’的双重视点。通过突出这种干预, 可防止观众完全沉浸于封闭的虚构叙事和幻觉中, 从而营造一种‘客观’的视听描摹与‘主观’的口头评述 (或反之) 、观者与被观看的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和弹性”。[2]这种静观将电影故事变成了一片人生远景, 作为观众的你望着这片人生远景里的悲悲喜喜, 咀嚼着人生本真的味道, 而不是在电影幻境里徜徉一番后, 体验大梦一场, 或者领悟着创作者为故事做的主题定义。电影里没有这些, 只有一位老者从容淡定地讲述着自己的浮沉过往, 只有一位创作者静静凝视着这些浮沉过往, 时光氛围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当苍老的声音与再次重生的时光叠现时, 人生百转的况味在此呈现, 没有什么比静观自己的过往生命时光更能帮助电影表现生命本真了。所以说, 这种叙述方式增加了电影表现效果的厚度与余味。

二、长镜头距离凝视

在《戏梦人生》中, 长镜头的距离凝视是其独特的叙述方式, 这种叙述方式为观众与电影之间制造了间离效果, 李天禄的一生是在长镜头的距离凝视下叙述完的。在《戏梦人生》中, 李天禄的一生对于观众来说只能冷静地观望, 因为在这种叙述之下, 镜头之中的悲欢离合早已化成陈年往事, 老年李天禄、导演、观众, 只能遥望着这些终究会化作烟尘的陈年往事, 平静地感受着人生起伏的惆怅, 这就是长镜头距离凝视所带来的叙述效果。在电影后半段有这样一个场景:镜头长距离凝视着李天禄与自己的大儿子在自家门口给小儿子做小棺材, 画外传来老年李天禄的画外音, 讲述着自己的小儿子, 说小儿子在避战乱时染上了病, 最后轻叹了一句, “他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吃饭了, 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些画外音与距离凝视下的做小棺材的场景结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叙述中, 受众被感染最深的地方并不是小儿子的夭折、妻子的眼泪、父亲的沉默, 而应该是人事无常却又是自然之事, 长镜头距离凝视总能带着观众去抽离、去静观、去凝思浮沉人事, 并将其视为自然, 让受众感受到这其中的惆怅是没有必要激烈挣扎的, 相反, 将忧愁化在平静之下, 让其慢慢散开, 蔓延成绵绵不断的愁怀。所以说这种对生离死别做冷静叙述并不代表它没有感情, 相反它的感情是内敛的、节制的、暗流的、无形的。情感的表现状态由激烈甚至夸张的表现变为静默地弥散开来, 无边无际。这是长镜头距离凝视叙述所要达到的第一种效果。

此外, 长镜头距离凝视在叙述中, 除了能改变人们观望人生起伏的态度外, 还能表现出往日时光本身所自带的韵味。于是在这里, 长镜头距离凝视的叙述方式, 改变了我们对事件的认知方式与处理方式, 在这种叙述之下, 画面中的人事浮动总是安安静静的。静观着这些事情, 于是叙述不仅仅在表现一段内容, 还在表现往日时光所具有的静好。长镜头距离凝视将故事的节奏彻底放慢, 也将故事性彻底淡化, 这里的叙述成了一篇带着极浓抒情味道的散文。在长距离凝视之下, 我们静赏着往日时光生发生的美好:“片中的故事如同自然景色一样, 沉静而又默然, 以其自在的节奏前行。在这种‘表象’的堆积中, 生活的真实感慢慢从影像、声音之中沁润出来, 与观众内心的静察默观形成呼应, 返而去寻找其中的冲突性与真实感”。[3]

总之, 《戏梦人生》擅长静述时光, 在静述中表现往日时光的素朴之美。比如:在影片中, 侯孝贤是这样叙述犯错后的孩童李天禄的, 他被爷爷带回家, 接着站在饭桌前被爷爷与父亲责骂, 最后在罚跪的时候被母亲抽打, 本来整个事件是波动的、有趣的, 但在长镜头距离凝视下, 这一切变成了静观, 没有镜头运动, 没有演员面部表情的特写, 我们看到的只是旧时时光的重现。这样的叙述方式, 将观众进入了这段时光, 去真切地体验时光里的美好, 而不是做各种设计去吸引观众, 那样的叙述方式所做到的只是让观众兴奋, 然后被动地去接受创作者所给予的一切, 却不是一种主动开放的叙述模式, 或者顶多是留下开放的情节或者结局, 供受众猜想。而这里的主动开放叙述的关键词却是氛围与体验。创作者将李天禄的一段童年时光以静观的模式表述出来, 接着让观众以主动的姿态去体验彼时的氛围, 这便是长镜头距离凝视所要达到的第二种效果。

三、云块连缀式叙述

所谓云片连缀式叙述, 即在叙述时, 每一个场景都像一片云, 创作者依照影片所应有的内在氛围韵味将场景一一排布, 故事就在这跟随氛围韵味排布的云片不断前行, 直到故事尽头。整个叙述方式“像云块的散布, 一块一块往前叠走, 行去, 不知不觉, 电影就结束了”。[4]即“形散而神聚”, 看似散漫不经心的结构, 实则“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5]

这种叙述方式是《戏梦人生》的另一大特点。于是, 在《戏梦人生》中, 叙述并不讲究严格的周密性与逻辑性, 它的叙述模式像天边的行云, 讲究自然。于是, 《戏梦人生》的场景与场景之间并不是以逻辑相连接的, 而是以氛围味道来结构整部电影的, 这种结构方式注定叙述不是严谨周密的, 而是以留白见长。所以在叙述中, 最重要的就是以直觉妙悟去感应生命况味, 所以“体悟”成了关键词。于是《戏梦人生》的叙述线条不是硬性的、规则的, 相反随着直觉体悟进行飘忽, 以氛围味道为主。

比如他和丽珠的露水情缘就是这样呈现的, 缘分的起源由老年李天禄讲述, 画面再现二人时, 两人已坐在丽珠的房间里在玩点烟游戏。这一段落结束后, 是丽珠照相, 接着是二人观看照片、吃米线。再接着是李天禄回到戏院, 有人传话说丽珠因事回台北了。接着画面又回到丽珠房间, 原来是丽珠试探李天禄的品性, 然后便与李天禄一起吃饭。此时, 画外音响起, 讲述着他和丽珠以后的事情, 接着随着画外音, 画面转向了正在讲述此事的现代时空的李天禄。由此可以看出他与丽珠的情缘都是一些日常琐碎, 在时光回望的氛围下接连在一起的, 并没有什么激烈冲突, 也没有什么紧要主题, 只是将往日时光的美好以旁观回味的方式连在了一起, 情感的回味和怀旧的氛围成了连缀的脉络, 这种叙述模式就是典型的云片连缀式。

整部电影并没有为李天禄的戏梦人生找一些定义, 或者对其人物性格以及所经历事件定义一种主题, 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来编织环环相扣、千回百转的情节来塑造李天禄的银幕形象。侯孝贤没有选择那样的叙述模式, 是因为这种封闭的叙述模式会将李天禄的生命光彩局限化, 不能给予其无限释放的空间。许多叙述模式包括有些开放式的叙述模式, 它们仍旧无法为受众提供一个无限的体验空间, 因为即便是开放式的, 有时只是给予受众一个结局的猜想, 前面严密叙述的空间已经将空间封闭在一个逻辑里了。然而, 从《戏梦人生》看来, 人生并不是一个逻辑叙述, 一个真实人物的个性也并不是由创作者有限的表达所能表现出来的。那样的叙述, 终究只是符合部分创作, 却无法表现出东方人对生命本真质感的态度。

但是, 云片式连缀不再将人生看作一堆逻辑, 人物表现也不再靠有限的表达。它将人生叙述成流云状, 人生的行走轨迹就像一片片流云划过天空, 每一片流云都不受前后流云的干扰, 它可以释放出无限空间, 那些空间对创作者来说是无法道尽的人生百状, 对受众来说是任由他们体验的空间。这样的叙述模式是传统东方文化对生命体验的态度。

四、结语

电影《戏梦人生》的叙述模式起源传统东方诗文化, 然而常规电影的叙述模式却起源于西方戏剧文化。所以, 《戏梦人生》的叙述模式看起来比较独特, 无法以常规的欣赏模式去观看它。其中, 最独特的便是长镜头距离凝视和云片式连缀, 二者汲取了传统东方文化中的余味留白, 使叙述的线条不再是单向定义, 而是一个无限体验回味的空间。至于老年李天禄的旁白与现身讲述, 这种叙述方式很常见, 但在本影片中的应用却独一无二, 例如老年李天禄回望过去时的口气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 其实就是本影片气质的具象再现。

总之, 《戏梦人生》的叙述模式使受众触摸到了人生的质感, 进行了一次人生远景的凝视, 在凝视中凝思人事无常, 在氛围中体验往日生命时光的重生。

摘要:本文浅析了侯孝贤经典电影《戏梦人生》的叙述特点:一是老年李天禄的旁白与现身讲述, 二是长镜头距离凝视, 三是云块连缀式叙述。该电影的叙述方式打破了电影戏剧式叙述方式, 还原了电影的本真叙述, 同时将中国文化精髓——诗歌抒情介入了电影叙述。

关键词:戏梦人生,侯孝贤,距离叙述,云块连缀

参考文献

[1]卓伯棠.侯孝贤电影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泠.穿过记忆的声音之膜——《戏梦人生》中的旁白与音景[J].艺术评论, 2010, (3) :72.

[3]王永收.本体经验与静观美学——侯孝贤电影诗学论略[J].创作与评论, 2015, (18) :102.

[4]朱天文.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纪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287.

上一篇:劳保用品发放管理规定下一篇:禁毒演讲稿:健康人生,绿色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