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精选9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 篇1

前言:自1978年国内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社会形态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变化的新局面。这是由于:一方面,社会经济制度的改进使得旧有的价值观念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整个社会处于价值失范状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中,西方的金钱观念、个人主义等一些意识糟粕的渗入和不断强化也是导致社会整体意识形态失序的重要原因之一。新旧价值观念交替碰撞导致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青少年犯罪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它不仅在青少年群体中发展迅速,而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对青少年犯罪(或称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进行剖析。

定义: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青少年犯罪。所谓青少年,在犯罪学研究中的概念,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跨越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是比较宽限度的一个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实施的犯罪,亦指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阶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至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通称。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已满14岁至25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叫做青少年犯罪。

原因分析:从青少年犯罪的历史记录来看,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增至70%。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仅2004年,慈溪市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就高达102件,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153名。单单从国际社会将青少年犯罪列为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社会第三大公害”可见其近年发展速度之快、覆盖人群之广、危害之重。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相似,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科学欣欣向荣的发展的年代。但是社会转型期往往也是最容易发生社会问题的时期。很多中国社会今天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过去也曾在美国社会出现过,虽然中美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却是相似的。笔者借用以下三种美国社会学者的理论的视角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原因进行解剖: 方向一:社会控制论(Social Control Theory)

社会控制理论是西方学者在研究青少年犯罪方面运用最多的一个理论派系,与其它众多的理论相反,社会控制理论不问人们为什么会犯罪,而是问人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为什么不违反规章制度和法律。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违反社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如果这种社会控制一旦失效,人们就会违规犯法。

人们这种违规犯法的倾向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受到社会有效的控制,如果一个人犯了法而又不会受到惩罚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犯法。社会控制理论认为,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同家庭关系的弱化,父母不妥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子女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控制能力。

方向二: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

心理分析理论主要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由很多犯罪学家采用来分析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Akers,1997;Siegel and Senna,1998),人的个性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本我,二是自我,三是超我。本我(它)与生俱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生理需要:包括性的要求和对食物和其它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品的需求,这些需要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自我(我)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有意识的、理智的部分;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使其生理上的自然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之间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平衡。超我(高于我)的发展是一个人接受了父母、社区、以及周围其他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个性中道德品质部分,个人用它去检验其行;超我是社会文化在个人个性上的体现,也是个人个性中内在化以后的社会文化。

人的个性是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形成,如果这两者间有一个比重过大,这个人的个性就不正常;如果本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他就可能会不惜犯法去满足本我的要求;如果超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而本我的要求受到过分压抑,这个人就会精神焦虑,并出现行为失范。正常的社会化过程有利于健康的个性发展。但是,如果社会化的主体(如父母亲)使用惩罚性的、反复无常的、或是专横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的个性发展可能失去平衡。因此,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可能是个性深层矛盾的反映。就人的本性而言都是反社会的,人只有经过一个妥当的、平衡的社会化过程,才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方向三: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rtial Association Theory)。

差异交往理论的最早创始人是萨瑟兰(Sutherlard,1947)。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他的社会交往所决定的,一个人犯罪行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同有犯罪行为的人交往的结果。根据萨瑟兰的这一理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如其它行为一样,是从其他人那里学来的。这种学习的过程完成于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再加上群体具有的环境影响力,当一个人学习犯罪行为时,也学到了犯罪的技能,同时还学到了犯罪的动机、理由和态度。

一个青少年在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中,虽然受到违规犯法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遵纪守法思想的影响,同样,一个青少年在与行为不良的青少年接触时,也在与其他行为正常的青少年交往。然而,由于所他接受的违规犯法的思想超过了遵纪守法的思想,也由于他接触不良青少年和不良行为的程度超过了他接触正常青少年和正常社会行为的程度,所以才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是差异交往理论的基本原则。

人们的社会交往由于频繁程度不一样、持续的时间不同、关系的重要性不同、以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如果一个人首先同罪犯交往,而且同罪犯交往的频繁程度、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超过同一般人的交往,那么这个人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个人学习犯罪行为,通常是在兼有犯罪行为和反对犯罪行为的环境中学会的,犯罪行为的学习过程相似于其它行为的学习过程。

举例说明,青少年攻击型行为主要是从三个地方学来的;第一是从家庭成员那里学来的;第二是从周围的社会环境学来的;第三是从媒体那里学来的,电影和电视上的暴力行为往往更加生动具体(Akers,1997)。

青少年犯罪的浅层小结:

无论是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还是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rtial Association Theory)。最后分析的结果均不约而同的归结到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上。毫无疑问,家庭在青少年的教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照这次调查中有效回收的129份问卷中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的反馈;分别有81人选择“父母因工作繁忙导致青少年疏于管教”(占总有效问卷中的63%),74份选择了“父母的溺爱”,68份选择“父母的管教方式过于偏激”为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当代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已经大不如前。90年代以来,我国的离婚率呈直线上升,“婚变型”家庭逐年增多,大量的单亲家庭使大量的青少年失去父母双方刚柔相济的教育中的某一个方面,这将直接导致这些青少年世界观的失衡和犯罪可能性的提高。

家庭教育中方法不当也是造成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

(1)“溺爱型”。容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达不到满足,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高压型”。奉行棍棒政策,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极大。

(3)“放任型”。易使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和监护,造成性格孤僻冷漠,经不起诱惑,一遇坏人引诱,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走上歪路。

在了解了犯罪青少年产生的类型并走访了一些家庭和慈溪市政府相关部门后,我们总结了几点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1.与正常青少年相比较,行为失范的青少年往往缺乏父母的支持,缺乏对父母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常常觉得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的重视和接纳,子女对父亲的疏远则更容易导致行为失范。

2.虽然有些青少年同不良的青少年交往密切,但只要他们同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就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反之,有些青少年虽然很少与不良的青少年交往,但是,如果他们同父母关系疏远,走上犯罪的可能性依旧很大。

3.虽然朋友对青少年行为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吸毒问题上),但青少年对于朋友的选择常取决于同父母的关系,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能保持正常的沟通和密切的往来,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将则很小。

4.父母对青少年的管教和要求缺乏一致性会导致他们行为失范,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应适中,过严或放纵都会造成青少年行为失范。

5.如果父母能有效地监督子女的行为,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或娱乐活动,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抱有较高的期望,那么,子女犯罪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降低。

6.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和谐的关系,子女就有可能犯罪。

7.家庭结构的不健全会对子女的发展产生副作用,这种影响对年纪较轻的孩子或女孩子更大。然而,家庭结构对子女的影响也可能因家庭成员的关系改善而减少,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往往比家庭结构更重要,当然,双亲家庭比单亲家庭更容易给子女恰当的指导(Bahr and Wang,1992)。

应对:和谐的家庭氛围、完整社会结构,良好的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而交融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反之,**的社会环境和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行为失范或犯罪。

相较于美国八十年代的青少年,我国现代青少年的失范行为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程度上都有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吸毒、未婚怀孕、团伙犯罪等犯罪的比例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以权力控制理论(Power Control Theory)为代表的社会控制理论为解决青少年行为失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调查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支持与青少年的失范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行为正常的青少年比那些行为失范的青少年更多地受到父母的监督,也更容易同父母讨论自己碰到的问题。行为正常的青少年所受到父母亲的管教通常是适度而有益的。与之相反,行为失范的青少年却很少能得到父母亲妥当的管教,父母对他们的管教不是过严就是过松,在家中受到虐待的子女,遇事易于使用暴力。此外,父母缺乏一致性的管教同样会导致青少年的失范行为。在家中,如果父母参与一些孩子们的娱乐活动,重视他们学习上的成就。那么,孩子行为失范的现象将会相应减少。

有些研究还表明,如果父母的管教得当,子女同父母的关系良好,父母对子女有足够的监督;那么,即使家庭结构不健全,住房条件差,父母酗酒,甚至父母有犯罪行为,都不至于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然而,也有证据显示,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对一些关键问题作出决定的时候,得到来自父亲或母亲的指导常少于那些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孩子,那些同继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或没有与亲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行为失范的可能性则很大,从性别差异来看,无论是男孩或女孩,其失范行为都与他们同父母关系密疏有关,就差别而言,常取决于家中父母是否平等,如果父亲在家庭起支配作用,男孩行为失范的可能性就大于女孩,而父母地位平等,二者差异就不明显。

在问卷中,大多数(75/129)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应该从改变犯罪青少年的周边环境入手来引导他们远离或者防止他们再度进入原来的不良环境。这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和社会群体应建立的公德机制。

在学校的责任方面,普遍认同的看法则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项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5%和30%。

笔者对问卷结果的解释类同控制论。认为适度的控制和法规有利于青少年进行自我约束。除了家庭以外,青少年呆在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学校特别是住宿制学校应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有比要的情况下也应适当使用控制机制来协调和限制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

结尾:在即将完成这篇报告的时候,笔者又在网上看到了本省有关的青少年犯罪的信息。想象我们的父辈一定不象我们需要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和选择。21世纪是一个知本家的时代,而把握好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最有效地删除了明天信息危机。

法律与传媒分院

慈溪实践小分队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犯罪心理,心理矫治与干预,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

(一)犯罪心理

在弄清“犯罪心理”这一概念之前,要先明确“犯罪”的概念。刑法中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完成有关的所有心理活动和相关心理因素的总称。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受其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支配。犯罪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具体过程都是犯罪心理的外在表现,都要受到犯罪心理的支配。因此,所有的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形式。

(二)青少年犯罪

所谓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了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包括年龄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和年龄已满18周岁未满26周岁的成年人犯罪。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目前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据研究发现,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在不断攀升,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工具科技化,犯罪结果残忍化,这三个趋势让人不寒而栗。同时,青少年犯罪的顽固性和持续危害而让我们不得不重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矫治和预防。关于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心理矫治

犯罪心理矫治是指促使犯罪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活动的总称。美国当代法律心理学家表示:“从理论上讲,犯罪人心理矫治与干预既包括精神分析,也包括行为方法。不同的矫治活动既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受过训练的准专业人员在监督下进行。治疗与干预活动可以一对一的进行,也可以在集体情景中进行。”

对于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的矫治与预防更需要专业人员和准专业人员付出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同时,运用适当的矫治与干预的方法。

三、矫治与干预方法

(一)正当的情绪宣泄

据研究发现,多数犯罪青少年总是有许多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得不到正当处理,在许多生活事件中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严重的爆发。尤其是一些来自于破裂家庭的青少年,父母是极端专横跋扈的人,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多用暴力行为与青少年交流,青少年多年的愤怒情绪得不到宣泄,最终养成青少年冷漠、残忍、暴虐的人格。

因此,在我们对青少年犯罪心理进行矫治和干预之前,首先要允许青少年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帮助他们寻找正当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工作人员要给予青少年耐心和关爱,让青少年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之后的心理矫治与干预奠定良好的关系基础。

(二)认知与行为矫治

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外部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自我陈述对其自身情绪和行为功能有很大影响。而个人的情绪困扰源于认知扭曲,即对实际情景事件予以歪曲或错误的解释。研究发现,犯罪青少年对激怒意图不明确的情景(模糊情景)做出愤怒反应更加明显,更倾向于有意归因,更容易出现愤怒情绪,并产生有敌意的报复行为。这样的敌对认知会更加明显,他们会认为攻击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方式,完全将攻击与犯罪行为当做合理的。因此,想要对犯罪青少年的行为进行干预,需要矫正其认知。

认知行为和认知干预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挑战他们的不合理、歪曲的思维模式,建构更具适应性的信念体系。从改变个体内的思考实现改变行为。认知与行为的矫治主要有四个阶段。

认知准备阶段:让青少年在一些负性事件的角色扮演中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并记录下来进行量化评价。

认知改变阶段:运用验证等方法让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歪曲,出现认知上的松动。工作人员在改变其认知过程中要表现出最大的耐心和鼓励,并对青少年的改变和进步给予表扬,强化其积极的认知。

行为技能获得阶段:知道青少年重新评价负性事件中自己的认知和情绪。同时进行自我放松训练,加强自控能力;使用榜样示范和角色扮演,让青少年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和自信心训练,并对青少年的行为积极部分予以鼓励和肯定,及时指出不足之处。

应用与巩固阶段:鼓励青少年在情境中使用已经学会的技能进行社交。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三)人格矫治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多样,其中人格缺陷和障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导致青少年人格缺陷和障碍多和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消极影响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本身就具有自控能力较弱,是非辨别能力有限的特点,这些不良影响会使青少年本身不成熟的人格偏离正道,最终形成不良人格。

针对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不良人格的矫治,就需要矫治不良人格和培养成熟人格入手。首先,要加大对犯罪青少年知识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改变其原有的知识和道德水平,建立新的正确合理的知识和道德结构。然后,给予犯罪青少年最大的关心和耐心,让其获得安全感,树立良好的人格榜样。接着,帮助犯罪青少年克服缺乏的自制力,培养其自觉性、自制力和独立性的人格品质。最后,帮助青少年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劳动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孙莉.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矫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吴雯.对高愤怒特质男性青少年犯的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3]杨新焕,成广海,车军社.青少年暴力犯罪成因与心理干预研究综述[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1,4(6):46-49.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71-02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增加,并有越来越低龄化的特征,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急剧增长趋势。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国民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相伴随的现象,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犯罪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的犯罪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是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问题也正在困扰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因此,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犯罪成因研究的重要领域。有人把青少年阶段称为“危险期”。因为在此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会出现矛盾性的特点,心理上感知到的成人感与现实中的幼稚性经常会产生极大的冲突,从而出现了个体的“认知—行为”相失调的情况,进而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冲突问题。也有人借喻心理环境“荒漠化”这一比喻来形象地形容青少年的心灵缺乏其所需要的温情,这极易产生违法犯罪的各种偏差心理,也就是青少年心理的不健康状态。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1.犯罪青少年的认知特征。犯罪青少年的认知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化缺陷。一是他们具有不正确的三观,尤其是享乐的人生观。据某市对200多名青少年犯的调查研究发现: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追求个人享乐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二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意识。他们对待人和事不是心怀感恩,而是变本加厉的仇恨、报复社会。这种反社会的意识渗透在了他们的性格和日常行为中。三是他们具有错误的道德观。他们对待善恶、是非、美丑不是做出正确的评价,而是歪曲它们。很多青少年认为“打架是勇敢义气的表现”、“帮助朋友打架是团结互助”,这种错在于道德意识中的缺陷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之中。四是他们法制观念的缺失,缺乏最基础的法律常识、法盲犯罪尤为突出。

2.犯罪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征。犯罪青少年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往往是歪曲的。在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方面,他们多数具有认识上的偏激性、易冲动性、情绪极易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在情感上,对待他人与社会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情绪变化多与庸俗、低级需要相联系,沉醉在不健康的精神需求中。消极的情感体验极为突出,一方面对他们的同伙讲哥们义气、重感情;另一方面,又极易产生嫉妒、愤怒的心理,遇到挫折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的自尊扭曲,有时又很极端,这就使得情绪冲突经常在他们身上出现。

3.犯罪青少年的动机特征。首先,犯罪青少年的意志力往往非常薄弱,极易诱发犯罪动机。其次,他们的犯罪动机往往不稳定,跟随情绪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犯罪动机的进一步恶化。再次,有时他们的情绪、情感本身就能形成直接的犯罪动机,起到直接驱使他们产生犯罪行为的作用。最后,犯罪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具有无意识的特征,并且这一特征明显,有些犯罪行为的犯罪动机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4.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国内对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研究表明:他们的性格特征中外倾性明显,任性、粗暴和冲动,反映出了性格特征上的不成熟和放任自流的性格缺陷。

5.犯罪青少年存在人格障碍。李慧民对犯罪青少年的SCL-90调查研究发现:相比较一般罪犯,暴力罪犯具有更多的恐惧症状(P<0.01)。相比较完整家庭罪犯,不完整家庭罪犯具有更多的焦虑症状(P<0.05)。任何一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必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因此,青少年犯罪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关相连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等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国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的研究

1.犯罪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由班杜拉最先提出。他认为犯罪行为的获得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活动的结果。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态度、观念和为人处世方式等。学习的程度则因与周围人群接触的频率、持续的时间、程度、顺序的不同而异。犯罪行为学习模仿理论认为:许多犯罪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在后天的环境中观察、模仿的结果。从模仿的基本来源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面。首先,个体生活环境之中的暴力行为;其次,父母在家庭之中打斗与争吵;第三,媒体之中暴力性行为。尤其是各类媒体之中的暴力行为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影响较大。根据犯罪操作学习理论,如果对于个体偶然的违法行为并没得到及时的惩处,则会直接强化个体错误行为,进而会使个体出现相对稳当的犯罪心理倾向。

2.“标签”论。所谓“标签”论,最早由贝克尔等人提出。“标签”理论认为,社会对于特定过错的青少年儿童贴“标签”是直接导致这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社会对于初次犯罪的青少年儿童贴上“坏标签”,这些青少年则不仅不会去努力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还会变本加厉,通过这种方式去对社会不良评价进行对抗。如果不能尽快纠正这些青少年、儿童的放纵行为,则很可能导致他们犯罪行为的产生。

3.“挫折—攻击”理论。持“挫折—攻击”理论者认为“个体产生攻击行为其原因必是先受到挫折。”那么什么是“挫折”呢?所谓“挫折”是指个体依据其愿望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活动时,由于诸多因素(内部或外部)的影响,进而使其愿望未能实现。这种状态即为“挫折”。梅尔在其挫折固执理论之中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往往与两种心理动力相关。第一是个体挫折,第二是心理欲求。这两种心理动力直接导致犯罪。但是,米勒则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挫折均会引起攻击。不同的个体对待挫折的态度与能力是不同的。例如,有些个体在经受挫折之后更加增强战胜挫折的决心与勇气,而有些个体则会退缩、紧张。由此,他认为个体所受挫折转化为攻击时,则还需要环境之中存在诱因。

三、国内对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的研究

1.“社会失调”论。“社会失调”认为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在于社会在发展与演进过程之中所造成混乱以及行为规则的失范。由于社会混乱使得社会控制对于犯罪行为、心理的控制力降低。同时,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随着产生的极度膨胀的物欲,直接导致部分“制度真空”现象。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之中的巨大诱惑,部分个体与群体不能够对于新形势的发展适应,进而做出越轨行为。

2.“不良环境决定”论。该理论认为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快速转型和变迁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主体和经济利益、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发生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引起了诸多社会矛盾。尤其是利益原则在社会各生活领域的大范围渗透,也导致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肆意泛滥,各种腐败落后的东西屡禁不止,造成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局面。而青少年由于认识能力有限,极富易感性和冲动性,自控力薄弱,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容易于产生违法犯罪心理和行为。

3.不良因素聚合反应说。该理论认为犯罪心理的成因较为复杂,分析时应综合考虑到先天素质因素、外在刺激因素、主体心理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当多种不良因素同时在一个人身上聚合时,就会使这个人产生犯罪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而不同的因素组合则会形成不同的犯罪心理和行为。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是由主、客观,内、外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而犯罪心理也不例外,同样是由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结语

综上叙述了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的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包括了自身的、社会的和环境条件的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影响,最终导致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我国在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研究中重理论缺乏实证,长期局限在传统的横向研究,缺少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纵向的研究。未来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的一个方向是:将东西方的研究成果趋于整合,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Moffitt,T.E.Adolescence-limited and L ife-course-persistent antisocial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taxonomy[J]. Psycholo-

gical Review,1993,(4).

[2]廖纪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EB/OL].http://www.law-

lib.com/lw/lw_view.asp?no=2775.

[3]郑红丽,罗大华.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钟其,蒋晓冬,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探索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轨迹 篇4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归纳起来,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渴望独立的心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

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2、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四)、逐渐成熟的性意识。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所以同学们应加强品德教育学习,在你们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趁热打铁”,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那么,都有哪些心理驱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呢?经分析,以下五种心理现象在青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

一是逆反心理: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同学对老师家长的归劝“根本听不进去”,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常常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自杀、犯罪。

二是模仿心理: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影视片都有可能成为同学们模仿的对象。如果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而走向犯罪道路。

三是意气心理:“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青少年犯罪中尤为多见。有时和人家打架,就是因为“那人打了我的一个哥们儿”等等案例,正是这种意气心理的反应。

四是报复心理:有个中学女生与男生发生冲突,男生给了她一巴掌。一气之下,她冲回家拿起菜刀,回到学校砍了那个男生两刀。强烈的报复心理使她失去了理智。

五是利己心理:这也是青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在独生子女犯罪中更为常见。不少独生子女备受娇宠,唯我独尊,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

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在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家庭经济差,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养,娇生惯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是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1. 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的抱负。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就放任自流,使这些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倾向,部分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 好胜心理的扭曲和演变

好胜心理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也是他们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如果在这一时期给予健康的思想教育,就能使其向正确方向发展。当前,在放像厅、电视节目中,放映武打片甚多,他们分辨能力差,抵制能力弱,受封建“行帮”思想的影响,甘为哥们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常常为哥们去打架斗殴、抢劫、盗窃,甚至行凶杀人。他们视打架斗殴为“英雄”,视冒险亡命为“快乐”。将好胜心的满足,建立在暴力与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好胜心的扭曲和演变,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又一因素。

3. 性心理的扭曲与强化

他们对性有一种好奇心、神秘感和“尝试欲”。在人性

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少数青少年的性心理产生了扭曲,偷偷看黄色小说、色情报刊、黄色录像,甚至想模仿尝试其中的黄色情节,寻求剌激。这种扭曲心理的不断强化,一旦条件适宜,少数青少年会失去控制能力,实施攻击性的“性发泄”,走向了性犯罪。

4. 利已欲、消费早熟心理的恶性膨胀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家长,不

对子女进行适当的教育,反而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使子女养成任性、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强烈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往往会产生低收入高消费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现挫折感,为达到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平衡,便走上偷、抢、骗的犯罪道路。

5. 道德水准失调,守法心理结构不健全

少数青少年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没有建立健全的守法的心理结构,失去了起码的道德水准。人们厌恶的事,他们却赞美;人们赞美的事,他们却反对。如的人在失恋后,竟向女友脸上泼硫酸,认为是开玩笑;有的人认为持刀劫钱是小事一桩。这种心理道德水准的失调,导致了行为上的犯罪。

从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背景材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性格特点,绝大多数与他们的家庭有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过分宠溺的家庭

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少年,一旦介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少年如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甚至偷盗抢劫,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而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无不与其家庭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二)简单粗暴的家庭

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种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由此导致违法犯罪。某市去年破获的两起流氓团伙斗殴案中,其成员不满18岁的占80.5%,这些人大都是处在父母文化低、工作不稳定,且性情暴烈的家庭里。他们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甚至大动干戈,用猎枪对射,用刀斧乱砍,其状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三)父母形象不佳的家庭

由于父母行为不庄严、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得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如某校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铝合金材料,并且公然放在家中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从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这类家庭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

(四)气氛异常的家庭家庭

气氛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以及一方早逝所引起。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因而他们很少关心子女。同时,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此外,这种孩子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在垃圾堆里掏摸,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归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极易成为惯犯或罪犯的心理基础。

(五)经济贫困的家庭

主要是指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农村尚未脱贫的家庭。这些家庭父母无稳定收入,又无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艰难,小孩中途辍学的很多,若是家中还有一个病人则更是雪上加霜、债务累累。这类家庭很容易促使孩子很早涉足社会,外出打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他们中很多人误入犯罪群体中,男的青少年多半以行窃、诈骗为营生,女性青少年则以卖淫为“职业”,而且这些人违法犯罪的意识很浓厚,改造教育的难度很大,抓了放,放了抓,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父母的离异

青少年渴望得到母爱和父爱。父母离异时,必须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父母离异的客观事实。帮助孩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同时,离异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份爱,要避免家庭阴影笼罩到孩子的身上,保证父母离异后子女的健康成长。

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要认真对待,加强防范。

2. 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学习英雄人物,不要学“帮派义气”。组织他们收看一些健康向上的电影、录像、电视、书画、报刊,家长和教师必须注意榜样的作用,要给孩子和学生做出表率,要在耐心教育他们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讲文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要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对青年(中学生)要讲性解剖、性心理及性行为的课程。让他们了解性科学,用科学的性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 积极开展道德、法制教育

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理想教育,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要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家庭是子女成长和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苛求、简单粗暴、歧视讥讽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也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激起逆反心理。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启发、诱导、鼓励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社会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防止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要齐心协力。要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篇5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和感化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相继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多元和观念复杂时期,青少年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仍居高不下。为此笔者利用署假在我县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走访学校、政法机关等部门,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采取切实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我县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29件78人。其中14-16岁38人,16-18岁40人,在校生5人。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性质:抢劫23人、盗窃15人、寻衅滋事10人、聚众斗殴7人、故意伤害7人、强奸4人、贩卖毒品4人、抢夺2人、非法拘禁2人、敲诈勒索2人、诈骗1人、破坏广电设施1人。法院已判决21件55人。其中免于刑事处罚1人,拘役1人,缓刑21人,判处有期徒刑32人。

二、特点

1、犯罪低龄化。犯罪年龄低龄化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比较突出的特点,据调查资料显示,16岁以下青少年违法犯罪38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49%,14岁以下违法少年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作案手法成人化。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呈现成人化倾向,不仅预谋性强,作案手法成熟,而且手段十分残忍,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如:15岁的段某为与邻居女生发生两性关系,携带菜刀、尼龙绳、护腕等作案工具深夜翻墙进入14岁的女学生周某家,因被周某的奶奶发现,段某当即用菜刀猛砍周某的奶奶十余刀,致其无法动弹,生命垂危,后抢救无效死亡。然后用尼龙绳将周某的双手反捆,用护腕堵住周的嘴,想强行将周某带到其家实施奸淫,由于周某反抗,段又用菜刀砍、割被害人的上身数刀,直到见周某没动静后才逃离现场。

13、侵财性、暴力性犯罪突出。抢劫、抢夺、盗窃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40人,占51%,排列首位。其次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强奸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30人,占38%,以此反映出青少年犯罪中侵财性和暴力性犯罪占很大的比例。

4、结伙作案明显。结伙作案35人,占45%;青少年作案的结伙性,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如王某某14人盗抢团伙中,青少年占50%,一月内,结伙在县城及周边乡镇盗、抢作案40余起,涉案金额10余万元,严重危害社会。

三、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地域特性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从调查资料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自身原因。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心智尚不完全成熟。一是逆反心理强。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往往与成人的要求、学校纪律对着干;二是盲目模仿心理强。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暴力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言情影视片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三是报复心理强。利己心理作祟,这也是青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是独生子女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四是讲“义气”,“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促使其做事不计后果。;五是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理性认识薄弱,逞强好胜,偏激任性,加之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学法,不懂法,在各种因素的“夹击”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致青少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外出打工或父母离异,因而缺乏关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使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辨别是非能力,在心理、生理方面发育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极不稳定,缺乏理智,容易感情用事。如以上例举的15岁少年段某杀人案,就是因为父母均到外省打工,缺乏关爱及家庭教

育方法不当引起的。另案中的杨某因修房打茅坑与爷爷发生争执,而产生用毒鼠强毒死爷爷的念头,便将一包毒鼠强倒在爷爷的白菜盆里,后误将放学回家的妹妹毒死。这反映出青少年认识问题片面,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计后果的心态。

3、学校教育。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排名数和升学率,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再加上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和外界因素影响,也成为犯罪的主要原因。如:上面提及的在校生段某杀人动机,就是因为3调考试,从排名60名下降到120名,心里难过,认为喜欢优秀生周某更没希望,要“发泄一下”,欲强行将周某带到自己家发生两性关系,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社会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良文化,特别是黄、赌、毒和暴力文化的影响,以及网吧、录像、歌舞厅、滑冰场等管理疏漏的公共场所,使辨别是非能力弱、抵抗力差的青少年深受其害,客观上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和蔓延。有些青少年对银幕上、荧光屏中、新闻、画刊内的优秀人物及健康、使人上进的东西不学,反而对其糟粕毫无选择、不加思索地加以吸收,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灵魂。为追求不劳而获,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为捞取财物甘愿冒各种风险。如:在校学生16岁的周某、14岁的罗某、15岁的宋某,因迷恋网吧,没钱上网就寻找“刺激”,深夜在城区内采用暴力抢夺妇女的提包或挎包2次,而触犯刑律。可见不健康的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有多深。

四、建议

1、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强化管理,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学校附近的游戏厅,录像室,网吧等不健康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子女,从小培养子女自尊、自爱、自强、自卫的能力,使青少年能够掌握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能。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2、重视对失足回归青少年的帮教和安置工作。对那些已经触犯刑法并受到处罚的青少年犯,应该在执行刑罚的同时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改过自新。从青少年犯罪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犯和

偶犯较多,加之青少年本身的可塑性大,说明青少年罪犯具有很大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可能。将一个犯罪人校正为一个守法的正常的社会人,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及基层组织、社区、学校从不同的角度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应有的帮助,而不能互相推诿,敷衍了事。特别是要防止他们对社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篇6

近日,长治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打掉一个入室抢劫犯罪团伙,四名少年为了区区几十元,手持棍棒对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老年夫妇实施抢劫。当侦查人员抓获他们后,问他们抢钱为了做什么,他们的回答令人心寒和痛惜:上网。[文章-http:///找文章,到]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交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民的数量成几何级上升。而网络带给人们娱乐和方便的同时,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杀人、抢劫、盗窃、强奸等暴力犯罪也跟网络有着撕扯不断的联系。网络犯罪和与网络有关的违法犯罪日益突出。笔者根据对郊区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摸底和统计,110名在押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有25名,占到20以上,这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以盗窃、抢劫为主。而且他们的犯罪原因往往是为了上网或是由于上网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当前,网络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荒废学业、沉溺于网络世界,使青少年人格和世界观的发展得不到正常发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押人员王某,15岁。父母是外地务工人员。为了生计,父母常常奔波在外。王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学会上网,之后变沉迷在网络游戏中,往往通宵达旦,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原本成绩不错的他对学习的兴趣彻底失去。父母给他的零用钱根本满足不了上网的需求,结果他把罪恶之手伸向了以检破烂为生的李某夫妇。张某,15岁,父母是农民,家境一般。上学时听到同学讲网络的事情后,起初觉得好奇,便偷偷去网吧上网。在同伴的指点下他接触了“非法信息”,新鲜、刺激使他欲罢不能,结果就在2月的一天里,他把同村的一个4岁的小女孩骗出实施了奸淫。

二是网吧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集结地。去年郊区分局侦破的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中,该团伙成员起初并不相识,他们在网吧上网时相互结识后,共同的嗜好使他们走在一起,从网络游戏到称兄道弟,进而结帮拜伙,走向犯罪的深渊,他们结伙实施抢劫、盗窃、敲诈勒索和伤害,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三是利用网络控制青少年的身心,并引诱和利用这些无知青少年实施犯罪。去年该局侦破的一个重大持枪抢劫犯罪团伙中,该团伙头目利用农村青少年的无知,引诱手下团伙成员上网,使其沉迷网络游戏其中而不能自拔,而这些团伙成员迷恋了网络游戏之后,对社会和人生失去了正确的认识和追求,对其团伙头目言听计从,在其团伙头目的组织、策划下,先后实施了持枪入室抢劫、杀人、敲诈勒索犯罪案件10余起。

网络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发展都有其进步和积极的一面,同时在使用、利用网络资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必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避免和消除其消极负面影响。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协调一直,共同抵御来自网络的侵蚀。每个社会单元在孩子们走向犯罪时,都应当检讨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有失职之处,而不是一味把责任和过错全部推向社会、政府、学校和他人。需要与社会、政府和学校共同做好管理、引导和教育,防患于未然,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没有污染的天空。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 篇7

研究发现, 当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蔓延趋势, 行为表现主要以抢劫、盗窃、敲诈、故意伤害为主, 手段也越来越恶劣, 其中未成年的学生也占了一定比例。2007年上半年, 吴江市由公安机关移送批捕的犯罪案件共616件、1 092人, 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6件、134人, 未成年人占总案件的约9.1%, 犯罪的未成年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约12.3%。在当前社会,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何教育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正成为当前社会一个艰巨的任务。

一、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展态势

1.从犯罪主体来说, 青少年违法犯罪向低龄化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年龄也在向低龄化发展。

2.从犯罪手段来说,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作案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特点。由于如今的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缺乏, 在作案中往往不计后果, 手段也变得越来越残忍。而又由于社会的进步, 青少年在实施犯罪中, 也开始转向智能化, 他们的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 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犯罪。

3.从犯罪类型来说, 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调查中我们发现, 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和强奸一直排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前几位。

4.从犯罪组织形式来说, 团伙犯罪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据调查所得,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中, 70%左右是团伙犯罪。青少年团伙犯罪主要有两种形式: (1) 青少年被各种犯罪团伙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吸纳; (2) 青少年自身有合群性, 崇尚江湖义气, 在违法犯罪中往往组成团伙以聚力壮胆。

二、探究促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一) 社会因素:低层次文化娱乐传播是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正进行着急剧的变化, 多元化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青少年群体是非观念不是极度明朗, 极易模仿学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暴力影片的模仿, 娱乐场所的经历, 黑社会团伙的崇拜, 网络游戏的痴迷, 金钱观念的变化等等, 都加剧了青少年的思想形成倾向于过激方面, 形成错位的人生观, 轻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例1, 往年某市郊区分局侦破的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中, 该团伙成员起初并不相识, 他们在网吧上网时相互结识后, 共同的嗜好使他们走在一起, 从网络游戏到称兄道弟, 进而结帮拜伙, 走向犯罪的深渊, 他们结伙实施抢劫、盗窃、巧取豪夺和伤害, 手段残忍, 令人发指。

案例中这些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交友马虎, 这一切也源于社会的变化, 如今贫富差距拉大, 就业形势严重, 社会正气缺失, 破败文化的冲击都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幼小心灵。现在一些青少年在社会上结交朋友, 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还美其名曰“朋友多了好走路”。他们有的结拜成兄弟或姐妹, 有的则结成帮派, 在社会上横行霸道, 意图用武力解决所有题目, 终极却将自己送进了牢房。

(二) 家庭因素: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人格缺失表现

1. 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往往造成青少年性格残缺。

家庭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摇篮、温馨的港湾, 一旦这样的环境被破坏, 对于青少年来说往往在心理上无法接受, 轻易产生过激行为或性格突变, 甚至终极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没有和亲生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数据, 原因比例:父母双亡3%;父母感情不好, 不生活在一起17.9%;父母离婚25.3%;母亲再婚11.5%;父亲再婚13.7%;由于工作限制, 父母不生活在一起5.5%;丧母7.1%;丧父8.5%。可以发现, 父母离婚所占比例最重, 其次是父母感情不好, 不生活在一起。这个时期往往是家庭从和睦到被破坏的骤变过程, 青少年心理上无法承受。由此可见, 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之大。

2.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往往造成青少年心理无法弥补的阴影。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 父母整日埋头于工作, 忽略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忽视孩子思想道德教育, 遗失了思想品德最佳教育期, 从而造成了青少年扭曲的世界观、错位的人生观。当前家庭教育主要以以下几种居多:一是由于父母本身文化水平较低, 造成教育孩子有心无力;二是由于现在只生一个, 父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三是家庭暴力教育仍然占据一定比例;四是倾斜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父母之心:重学习、轻品德、轻心理。这样的家庭教育都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理。

例2, 某地一少年为偷钱上网, 将爷爷砍成重伤, 奶奶砍死, 事后这少年投案自首。少年的爷爷奶奶对于他过分的溺爱, 什么都满足他, 而父母却对他漠不关心, 将他放在爷爷奶奶家里, 正是由于父母的从不过问, 爷爷奶奶的宠爱, 他开始在社会上行走, 终于走进了误区。谁也没有想到, 酿成这场悲剧的竟是家长对孩子照顾的失误。

由此可见, 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 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又一诱因。

(三)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体制远跟不上新时期青少年特点是外化原因

从学校教育来说, 社会的变化带动了学校的变化, 学生经常把校外的行为带进校内, 使学校也成了一个复杂的小社会。社会在变化, 而教育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教学班级规模大, 学生厌学题目严重, 激发不了学生对学习的爱好, 青春期教育没有展开, 法制教育活动单调, 使得学生精力更多地投进到校外无拘无束的生活, 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 从而产生乐趣, 忘却良好行为所带来的愉悦, 终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例3, 某市王某初一时成绩名列前茅, 但后来对学习逐渐失去爱好, 喜欢上网, 从而熟悉了一些社会上的混混!新学期开学了, 他成绩退步了很多, 还经常逃课。他与网上熟悉的小青年一起吸烟、饮酒, 并敲诈别人的钱物, 一点都没有犯罪感。后来被捉住了, 送到公安局。

由于学校对应试教育体制观念还没有完全淡忘, 学生对学习的爱好普遍不浓, 学校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造成了学生对法律意识淡漠, 身心发展受到限制, 从而轻易走进违法犯罪的深渊。

(四) 自身因素:自身特点往往轻易使青少年误进歧途

青少年时期是从幼稚慢慢走向成熟的时期, 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形成健全人格, 年龄偏小, 发展还不成熟, 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辨别是非能力薄弱, 不能很好的自控, 轻易冲动, 往往轻易走向歧途。父母的离异、同学的排斥、老师的不屑、亲戚朋友的漠不关心, 很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孤僻、内向、反叛的性格特点, 这些特点在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下, 往往会使他们迷失方向, 走上犯罪道路。

例4, 初中生徐某为与另一学生团伙“抗衡”, 竟购买砍刀。

青少年本是天真无邪的, 但由于其心理的特殊性, 往往轻易产生偏激想法, 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三、探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对策

1.完善未成年人的立法, 严格实施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当前, 中国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未成年人的立法, 鉴戒部分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的良好方法, 改善中国未成年人的治理和教育方式, 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加强社会、学校法制教育宣传, 促进社会文明化进程。宣传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法制让青少年意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性, 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学习氛围。

3.扩大父母、老师与青少年的沟通渠道, 促进其心理健康。俗话说“小洞不补, 大洞遭殃”, 假如不及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话, 那么有时后果就不堪设想。要让青少年遵纪守法, 最好的对策是沟通,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都应该经常和孩子交流, 扩大沟通渠道, 用感情来疏导他们, 感化他们, 教育他们, 促使其心理健康。

4.加强社区建设, 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青少年离开学校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中度过的, 因此要发挥好社区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可以通过结对子、举办活动等形式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5.重视发挥社会群团队组织的作用, 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 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治理上, 共青团、少先队、妇联、关工委等社会群团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引导和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重视群团组织, 依靠群团组织来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协调配合, 齐抓共管, 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让三者各司其职, 相互合作, 相互沟通, 共同参与教育学生的重任, 才能托起明日灿烂的朝阳。让我们共同行动, 共同努力, 让青少年走向光明的大道。

摘要: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是青春洋溢、热力迸发、个性张扬的时代, 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中的成长, 对人一生的影响是最深远的。而在这个时期, 青少年作为薄弱群体, 是非判别能力差, 轻易被外在美丽而迷惑, 造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或道德观念的急剧下滑, 甚至会触犯国家的法律。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1.主体内在因素

主体的内在因素是行为人自身存在的因素。对于青少年激情犯罪人而言,这类人大多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或人格不健全,思想偏激,盲目冲动,好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情感以及没有恰当有效的方式疏解心中的抑郁与愤恨等不良情绪,或者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愤恨、不满的心理状态下,一旦消极激情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处于激情状态,立即产生犯罪动机,引发青少年激情犯罪,表现出突发性、盲目性、无预先预谋性和暴力性等行为。

2.外部社会因素

影响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社会因素主要是外界一定情境下的不良刺激。外界不良刺激是青少年激情犯罪行为发生的客观条件,主体内在的缺陷在发生青少年激情犯罪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第一位的作用,但外界环境对青少年激情犯罪人所施加的不良刺激对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发生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倘若没有足够的外界不良环境刺激和诱发作用,青少年激情犯罪就不会发生。

二、影响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内在心理缺陷形成的相关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家庭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堂课,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接触社会之前的摇篮。家庭环境通过对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给予影响,如果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中出现消极因素并发生作用,会使个体形成不良人格,成为犯罪产生的主观因素之一。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畸形家庭、消极的家庭榜样和不正常的家庭氛围等。

2.学校教育因素

通常来说,正常的学校教育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犯罪心理和犯罪倾向,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阻滞学生不轨行为向犯罪心理的转化。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难免对学校产生消极影响,使教育中出现某些不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与社会中其他不良现象共同对学生发生着影响。其中包括学校的教育内容失衡、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态度和方法错误等,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形成自卑感和对立情绪,学校管理混乱,缺乏良好的校风致使纪律松弛、秩序混乱、不正之风盛行。这种学校环境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无故逃学、结伙成群、互相传染恶习,从而发展到滋生犯罪心理,产生犯罪动机。

3.居住环境因素

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证明,很多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其所居住的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十分不开的,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居住环境中一些不良的事物和现象,比如所居住环境的邻里关系恶化、经常出现打架斗殴、赌博成风、走私涉毒等现象,为青少年提供了消极的榜样,这些消极因素乃至犯罪活动会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是居住环境的治安状况对犯罪心理的影响。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生活的环境如果监管不力,管理混乱,治安状况差,就会为犯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促使其产生犯罪心理。

三、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1.注重个体的心理素质教育,加深自身道理理性修养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主要动因。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往往情感素质较差,易冲动,当欲求不满时易爆发激情,产生攻击行为。加之个人涵养偏低,情绪可燃点低,常常为小事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即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缺乏修养。倘若个体有较高的素养和良好的个性,遇事便不会惊,更不会怒,心情平静,泰然处之。有了这种心态就可有效地避免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发生。

2.加强心理疏导,抑制犯罪转化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而青少年激情犯罪属于由各种矛盾问题所引发的情绪体验型的犯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把握情境中的主客观条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恰当的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而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人,则常常用消极、冷漠甚至用阴暗的心态去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形成不良心理,甚至产生过激行为。青少年激情犯罪大多具有一定的引发原因或具体情境,因此会导致个体情绪认知失当、紧张、焦虑和心理失衡,进而采用不正当甚至犯罪的方法缓解内心压力,以取得心理平衡。这时,如果能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心里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3.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公民法制观念,让人们懂法的同时学会守法

人的天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衡量事件的利弊平衡问题,不知道触犯法律将会受到严重惩处的人,才会不惜以身试法。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往往法制观念淡薄,在发生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而是盲目冲动,意气用事,一旦激情爆发,往往置法律于不顾,以致丧失理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通过加强社会法制宣传和教育,可以极大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意识,使得公民掌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因为法律的普及与实施,人们才会知法守法,善于用法,人们才能因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严厉性而做到三思而是否可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遇到矛盾争端,能够想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非采用暴力等消极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大华、马皑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2]陈和华主编:《刑事心理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9

题目: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学生姓名:樊指导老师:专业:法

永伟律事务

三 月

二零一二年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特点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犯罪年龄低龄化。据统计,某地区1998年以来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13.5%。二是犯罪类型多元化。青少年犯罪类型越来越多,主要有盗窃、抢劫、伤害、敲诈。此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犯罪手段成人化。十几岁的孩子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后伪造现场,一些从报刊影视上学到的反侦查手段被频频使用,使得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了明显的成人化、智能化特点。四是犯罪方式团伙化。据统计,60%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1、渴望独立的心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一些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6、17、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20至25岁,犯罪人数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13岁至20岁这个年龄段非常关键,如果引导不好,很可能酿成终生悲刷。经分析,有几种心理在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意气心理、报复心理、利己心理。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根据调研的情况,调研组认为,导致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部分青少年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交友不慎,很容易被人利用。

2、少数青少年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3、少数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二)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1)、家长教育方法不好。一种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第二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毒打,甚至赶出家门。(2)、家长监护不力。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3)、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4)、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5)、有的家长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主动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一旦孩子出事,就把发生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2、学校教育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二是学校监管不力。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够,和治安等有关部门沟通少,其结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脱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起不到防微杜渐作用。三是学校法制、思想道德教育不够,课时少,且形式呆板、效果差。四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轻则讽刺挖苦、状告家长,重则打骂、赶出教室,致使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3、社会诱因的侵蚀。(1)、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有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特别是音响制品和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有些网吧的业主还利用各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网,并给买烟、买食品、开夜场等,致使他们“乐不思蜀”,学习没心思,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成瘾者

就如同吸毒一样,对孩子的身体、精神造成严重损害。他们上网的钱是有限的,没有了钱,有的向家里人要,有的就去偷,去抢。据调查,违法青少年,绝大部分是游戏迷。(2)、我县缺少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课余时间无处可去。(3)、少数学生在外租房,造成学校、家长监管失控,极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自尊、自爱、自重,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或者制止犯罪。

2.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道德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开展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如观看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戏剧、文艺演出、举办法制报告会,搞好警校共建等。

3.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不仅要把教育子女作为一种家庭私事看待,更要把子女教育与国家、社会利益联系起来。在家庭环境中,不仅要有严教善教的家教,还需有文化、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强的好父母。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的犯罪的因素和条件。

4.社会各界都要自觉地参与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要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要深入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上一篇:开花店培训下一篇:xx年工商管理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