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共11篇)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篇1

姓名学号年级

专业

分校教学部

实训题目

一、实训目的二、实训要求

三、实训内容

四、主要实训设备

五、典型实训作品

1、系统图型

2、基本任务

(1)初始位置

(2)动作顺序

(3)操作要求

a、设计并连接气动回路图,按规范操作;

b、根据所开放的硬件资源进行接线,达到功能要求;

c、按以下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将程序下载至PLC中,并调试运行(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

3、设计调试要求

(1)气路图、PLC(I/O)接线图;

(2)输入输出元件与PLC地址对照表;

(3)梯形图设计;

(4)将程序输入PLC机;

(5)调试。

六、实训心得体会(1000)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篇2

教学中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1]。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机械或电气技术的专项训练, 这类实训课程虽然也有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规范及技术资料的撰写有要求, 但比较零散, 没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工艺训练。从以往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评价的结果显示, 部分毕业生在技术规范、工艺, 尤其是技术文档的编撰等方面的能力尚显不足, 这对专业天赋的发挥、工作品质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制约。以“就业为导向”, 如何提升毕业生的质量也成为人才培养必须思考的问题。结合反馈情况, 我们开始尝试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加入融合了机电设备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测绘、专业规范和工艺、技术文档编撰等内容的《机电设备系统工艺实训》综合应用课程。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效果来看,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学生和用人单位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1 课程目标及内容设计

《机电设备系统工艺实训》课程以项目为导向, 在项目实现过程中结合技能的应用, 着重训导学生的测绘、职业技术工艺和技术资料撰写能力, 提高软技能水平, 以达到电气工艺师 (或电工技师) 业务水准, 并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为后续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课程依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以学院高级电工实训考核台、普通机床、数控机床为实训载体, 以机电设备传动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测绘、技术文档的规范编撰、技术文献或维修电工技师项目论文品阅评价等项目化工作的训导和实践为课程主要内容, 采取逆向工程工作路线培养技术工艺素质优良、实施工艺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课程采取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方式设置了五个项目:项目一: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与行业标准、制图规范和技能培养;项目二:继电器控制电路测绘与调试;项目三:普通机床电控系统测绘与调试;项目四:数控机床物理结构勘察与测绘工程计划书编制;项目五:技师工作项目论文品阅与评价。

2 课程实施及效果

课程以《中级维修电工技能》、《电工学》、《电子技术》、《机电传动》等先修课程理论和实操专项技能为实施基础, 安排在学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前在校内实训基地集中进行系统化训练, 再到实习单位进行对口实习。课程由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电气类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具有技师 (或高级技师) 培训工作2年以上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指导教学。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安排在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数控车间进行, 实训室采取开放式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灵活, 在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形成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学生为主,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在指导教师引领下主动性地、进取性地、探索性地、规范性地、以逆向工程方式完成课程所包含的各个项目。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找到了综合应用知识、成功排除困难的喜悦, 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专业的热情, 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专业天赋的弘扬提供了空间。

分组教学, 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

课程教学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 按照学生自主组合, 教师适当调整的原则, 以3~5人为一组, 每组组长负责小组的实训过程组织与管理。遇到问题小组先讨论, 记录讨论结果, 无法解决再与老师讨论, 寻求指导。在项目最终评价时由组长把本小组的不足之处和优势、创新点传达给大家[2]。分组教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生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被认可的满足感, 同时增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项目导向, 注重学生工艺技能的提升。

课程通过对电气基础知识、行业标准、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制图、设备运行调试工艺、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基础、数控机床结构勘察、电气技术资料编撰、技师论文品阅与评价等训导型教学项目的实施训练学生的工艺技能, 启发学生的研究思维。

强化工艺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反映, 在激发了学习主动性的项目工作中强化了自身的专业工艺技能, 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 增强了就业竞争的信心和上岗后对工作的快速适应性。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也反映, 学生在企业低压电气图绘制的规范与质量明显比其它院校学生好, 独立承担项目的能力也要强一些。被企业留下的实习学生成长迅速, 短时间内就能在大型项目中独挡一面。专业约80%的学生刚毕业就主动参加了维修电工技术专业理论培训, 取得了“电工新技术培训结业证书”, 工作两年后若能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交专业技术论文并通过答辩, 就能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技师资格。这无疑是为毕业生职业生涯的拓展、职业技能的再提高筑建了很好的平台。

3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以项目为导向开展教学, 并积极推行过程性考核方式[3]。利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考核, 包括预习 (资料参阅) 、勘察、测绘、记录、方案讨论与设计、操作与技术语言的规范、技术资料的撰写等。结合每个具体的项目拟定了评定标准, 指导教师按进度对各个项目进行讲评。此外, 课程结束前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到课室为学生现场点评, 指出不足和优秀之处并提供指导和讨论机会。

4 结语

课程从开发、实施以来, 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些专业悟性强的学生还结合课程实训项目以及自己的独到见解发表了专业技术论文。目前, 课程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配套的实训指导书、校外对口的实训基地及顶岗实习单位的深度合作也在继续推进。如何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企业生产实际中的设计性项目, 让学生运用专业工艺和技能设计方案, 完成全套的设计及规范技术资料的编撰将是后期课程建设中思考的问题。

摘要:机电综合实训类课程在高职机电专业教学计划中大多都有设置, 但仍缺乏融合专业技能、机电设备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测绘、专业规范和工艺、技术文档编撰与规范等内容的系统综合实训课程。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 主要阐述了机电一体化工艺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过程、实践效果及意义。

关键词:机电,工艺,综合实训,实践

参考文献

[1]金芬, 陶亦亦, 陆春元.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教学的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0) .

[2]宋志刚, 朱梅, 孙卫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2) .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法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同时,也是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变、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并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气动、液压、传感器、PLC、网络及通讯等技术的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需要大量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修、检测和管理工作 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进行项目实训课程教学探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1.实训课程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 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义能从事机电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以及设计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2.实训课程的内容与模式

围绕实训目标.综合实训的内容应根据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 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可以选择某一生产流程的模拟控制系统或典型的机电产品为实训载体.通过对某生产流程或产品的模拟仿真控制.掌握生产岗位的控制操作技术 我校选用了自动化生产加工系统(Modular ProductionSyste111简称MPS).在实训过程中以该系统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并采用行之有效的项目培训模式 所谓项目培训模式.就是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围绕一个典型设备展开.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结合实际操作.将所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融于培训过程 训练时,首先结合实际的装置.了解该装置所能完成的任务及工作流程。其次.分析该装置的硬件组成.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硬件的组成元件.各自完成何种功能:再说明本设备所包含的技术和应掌握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如拆装、调试、故障诊断、维修及保养等,掌握机电设备的装配、操作和维护该设备应具备的能力 再次.将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并做一定的延伸,使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所发展。

3.实训课程的时间安排与实训条件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就业前,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实训时间为四周 我校建立了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由师生参与自主研制的PI C实训室、校企共同投入建设的气动控制技术实验室及自动化生产加工系统实训室等组成.供开展实训课程使用.并且实训期间实训室进行开放式管理。

4.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对机电学生考核的标准为:(1)是否有创新,即能否运用所学的理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否就所给的条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可行的处理方法;(2)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3)是否能搜集资料,报告内容是否合理;(4)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5)写作与表达能力;(6)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考核的形式: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的评定:理论测试成绩占20%;实训报告成绩占25%:实践环节占55% .其中拆装操作占20% ,編程、调试与排除故障占25% .安全与环保意识考核占10%。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综合实训可促进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一般是针对岗位群.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以往的课程教学比较强调课程中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掌握.忽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

5.采取递进式训练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 篇4

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专业_学号_班级指导教师

年月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

1概述

1.1实习目的通过这次的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1、2实习内容

量具当中百分表、千分尺在机加工中的使用。

百分表:一种量具,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

3、0-

5、0-10mm。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

百分表的读数方法为:先读小指针转过的刻度线(即毫米整数),再读大指针转过的刻度线(即小数部分),并乘以0.01,然后两者相加,即得到所测量的数值。实习过程

2.1使用前

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任何轧卡现象,且每次放松后,指针能回复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2测量时

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量头突然撞在零件上;不要使百分表和千分表受到剧烈的振动和撞击,亦不要把零件强迫推入测量头下,免得损坏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机件而失去精度。因此,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零件是错误的。

2.3用百分表校正或测量零件时,应当是测量杆有一定的初始测力

即在测量头与零件表面接触时,测量杆应有0.3~1mm的压缩量(千分表可小一点,有0.1mm即可),使指针转过半圈左右,然后转动表圈,使表盘的零位刻线对准指针。轻轻地拉动手提测量杆的圆头,拉起和放松几次,检查指针所指的零位有无改变。当指针的零位稳定后,再开始测量或校正零件的工作。如果是校正零件,此时开始改变零件的相对位置,读出指针的偏摆值,就是零件安装的偏差数值。

2.4检查工件平整度或平行度

检查工件平整度或平行度时。将工件放在平台上,使测量头与工件表面接触,调整指针使摆动 ~转,然后把刻度盘零位对准指针,跟着慢慢地移动表座或工件,当指针顺时针摆动时,说明了工件偏高,反时针摆动,则说明了工件偏低了。

当进行轴测的时候,就是以指针摆动最大数字为读数(最高点),测量孔的时候,就是以

指针摆动最小数字(最低点)为读数。

检验工件的偏心度时,如果偏心距较小,可测量偏心距,把被测轴装在两顶尖之间,使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在偏心部位上(最高点),用手转动轴,百分表上指示出的最大数字和最小数字(最低点)之差的就等于偏心距的实际尺寸。偏心套的偏心距也可用上述方法来测量,但必须将偏心套装在心轴上进行测量。

偏心距较大的工件,因受到百分表测量范围的限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测量。这时可用间接测量偏心距的方法。测量时,把V形铁放在平板上,并把工件放在V形铁中,转动偏心轴,用百分表测量出偏心轴的最高点,找出最高点后,工件固定不动。再用百分表水平移动,测出偏心轴外圆到基准外圆之间的距离a,然后用下式计算出偏心距e:

偏心距的间接测量方法式中

e ——偏心距(mm);

D ——基准轴外径(mm);

d ——偏心轴直径(mm);

a ——基准轴外圆到偏心轴外圆之间最小距离(mm)。

用上述方法,必须把基准轴直径和偏心轴直径用百分尺测量出正确的实际尺寸,否则计算时会产生误差。

2.5检查车床主轴轴线对刀架移动平行度

检验车床主轴轴线对刀架移动平行度时,在主轴锥孔中插入一检验棒,把百分表固定在刀架上,使百分表测头触及检验棒表面。移动刀架,分别对侧母线A和上母线B进行检验,记录百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为消除检验棒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对测量的影响,必须旋转主轴180o,再同样检验一次A、B的误差分别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就是主轴轴线对刀架移动的平行度误差。要求水平面内的平行度允差只许向前偏,即检验棒前端偏向操作者;垂直平面内的平行度允差只许向上偏。

2.6检查刀架移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

检验刀架移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时,将百分表固定在刀架上,使其测头顶在主轴和尾座顶尖间的检验棒侧母线上,调整尾座,使百分表在检验棒两端的读数相等。然后移动刀架,在全行程上检验。百分表在全行程上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就是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2.7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

在使用百分表和千分表的过程中,要严格防止水、油和灰尘渗入表内,测量杆上也不要加油,免得粘有灰尘的油污进入表内,影响表的灵活性。

百分表和千分表不使用时,应使测量杆处于自由状态,免使表内的弹簧失效。如内径百分表上的百分表,不使用时,应拆下来保存。刀具的种类和注意事项

另外自己对机加工也有了一些认识,我们在学校实习用的车床一般都是小型的车床如:CA6140这样的小车床,但是在公司我们使用的都是大车床,而且切削工件也不是在学校用的塑料制品,而是各种各样的成形钢材如:45#钢种等等。在加工中我发现刀具的使用时非常重要的,因为刀具材料对加工表面的质量是有影响的,而工件的精确度对机械的性能也是也有影响的。所以在选择刀具时也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与加工材料间的摩擦系数、亲合程度、材料的耐磨性和可刃磨性。

刀具一般均用普通碳钢或合金钢制作,如焊接车刀、镗刀、转头、铰刀的刀柄。尺寸

较小的刀具或切削负荷较大的刀具宜选择合金工具钢或整体高速钢制作,如螺纹刀具,成形铣刀,拉刀等。但是车间在加工的时候都是用的同一种刀对所有的工件进行加工。我就觉得应该选着不同的刀针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磨刀是车工师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因为刀磨的好坏对工件的影响是有很大的因数的。在厂里在看师傅磨刀的同时,自己也尝试着自己去磨。

4车床加工工件的装夹和校正

(1)工作前按规定润滑机床,检查各手柄是否到位,并开慢车试运转五分钟,确认一切正常方能操作。

(2)卡盘夹头要上牢,开机时扳手不能留在卡盘或夹头上。

(3)工件和刀具装夹要牢固,刀杆不应伸出过长(镗孔除外);转动小刀架要停车,防止刀具碰撞卡盘、工件或划破手。

(4)工件运转时,操作者不能正对工件站立,身不靠车床,脚不踏油盘。

(5)高速切削时,应使用断屑器和挡护屏。

(6)禁止高速反刹车,退车和停车要平稳。

(7)清除铁屑,应用刷子或专用钩。

(8)用锉刀打光工件,必须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用砂布打光工件,要用“手夹”等工具,以防绞伤。

(9)一切在用工、量、刃具应放于附近的安全位置,做到整齐有序。

(10)车床未停稳,禁止在车头上取工件或测量工件。实习总结及体会

5.1 收获与体会

时间飞快,还有四个月我就要毕业了,我的学校生活也就要结束了。回想昨日仿佛就在眼前,但是时间在我们指尖如流水悄悄的流走!而我们也即将踏上社会,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知道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对于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或对于作为将来从事机械,机电制造方面业务的我们来说,去机械制造公司实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虽然还在实习期这次我静下心来回想这次实习真是感受颇深。我们知道实习是大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渐渐地我喜欢上这个专业,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最美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新的想法。

进入公司后,公司领导将我们安排到公司的热加工车间,在热加工车间主要是熟悉机加工和公司的机加工流程,因为我们车床,铣床和锯床的操作还不熟练,我们一开始还是在观看师傅们进行操作。记得当天我们来到车间就被巨大的车床和大型机械以及重型工件所惊叹。但渐渐的我由第一天的拘谨,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着好奇,转而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做事情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次的实习,让我懂得了许多,知道了许多,大学文凭其实只是一块敲门砖。进入工作单位后,大家都是从头开始,凡事都要自己去摸索,没有人会手把手教你。所以,我们有必要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虽说大学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但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却仍是你就业时的重要筹码。首先是学习成绩,用人单位认为成绩好坏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你学习能力的强弱,所以,学习成绩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点。因此,我们首先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他们看重的就是就是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一点就要看我们平时的实际动手及操作能力。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为在校生,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会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要勤劳,任劳任怨

我们到公司去实习,由于我们不是正式职员,所以公司多数是把我们当学生看待。公司在这个期间一般不会给我们什么重要的工作去做,可又不想让我们闲着,因此,他们会交给我们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找一些事情来做,从小事做起,刚开始也只有这样。

第三,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第四,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端正自己的态度

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5.2问题与探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理论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力、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的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等诸方面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5结束语(致谢)

本次实训得到了电大的支持和同学的热心帮助,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的讲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周记 篇5

这个星期里才弄懂了铣床的加工工艺范围,由于我所在的车间只要是加工波峰焊和回流焊的零件,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会了解到铣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它主要包括平面铣削和轮廓铣削,也可以对零件进行钻、扩、铰、镗、锪加工及螺纹加工等。铣削主要适合于下列几类零件的加工。

1.平面类零件、2.直纹曲面类零件、3.立体曲面类零件。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周末来得特快,感觉还没什么,可能就是过的太充实了,让人没有一丝的感悟,如果有就是要没天都过得充实,不要浪费时间……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系统的设计 篇6

论文所研究的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PLC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 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PLC软硬件和传感器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

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 我们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 使参赛选手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教学设备环境, 从而提高他们的比赛成绩和综合运用能力。

1 系统的硬件设计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由安装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的送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输送单元和分拣单元5个单元组成。其中, 每一工作单元都可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同时也都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各个单元的执行机构基本上以气动执行机构为主, 但输送单元的机械手装置整体运动则采取步进电机驱动、精密定位的位置控制, 该驱动系统具有长行程、多定位点的特点, 是一个型的一维位置控制系统。

分拣单元的传送带驱动则采用了通用变频器驱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交流传动装置。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是现代工业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气控制技术。系统上应用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 分别用于判断物体的运动位置、物体通过的状态、物体的颜色及材质等。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是现代工业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前提之一。

在控制方面, 系统采用了基于RS485串行通信的PLC网络控制方案, 即每一工作单元由一台PLC承担其控制任务, 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厂家的PLC及其所支持的RS485通信模式, 组建成一个小型的PLC网络。小型PLC网络以其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小型自动生产线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网络通信中仍占据相当的份额。另一方面, 掌握基于RS485串行通信的PLC网络技术, 将为进一步学习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系统的每一工作单元都可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互连构成一个分布式的控制系统。

1) 当工作单元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时, 其设备运行的主令信号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状态显示信号, 来源于该工作单元按钮指示灯模块。

2) 当各工作单元通过网络互连构成一个分布式的控制系统时, 可以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设备, 系统的标准配置是采用PPI协议的通信方式。

2 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系统是一个分布式控制的自动生产线, 在设计它的整体控制程序时, 应首先从它的系统性着手, 通过组建网络, 规划通信数据, 使系统组织起来。然后根据各工作单元的工艺任务, 分别编制各工作站的控制程序。

2.1 从站单元控制程序的编制

下面首先以供料站的联机编程为例说明编程思路。

联机运行情况下的主要变动, 一是在运行条件上有所不同, 主令信号来自系统通过网络下传的信号;二是各工作站之间通过网络不断交换信号, 由此确定各站的程序流向和运行条件。

对于前者, 首先须明确工作站当前的工作模式, 以此确定当前有效的主令信号。工作任务书明确地规定了工作模式切换的条件, 目的是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确保系统可靠运行。工作模式切换条件的逻辑判断应在主程序开始时中进行, 图1-2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梯形图。

2.2 主站单元控制程序的编制

输送站是系统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承担任务最为繁重的工作单元。主要体现在, 输送站PLC与触摸屏相连接, 接收来自触摸屏的主令信号, 同时把系统状态信息回馈到触摸屏。作为网络的主站, 要进行大量的网络信息处理。需完成本单元的, 且联机方式下的工艺生产任务与单站运行时略有差异。因此, 把输送站的单站控制程序修改为联机控制, 工作量要大一些。在传送功能测试子程序基础上修改的运行控制子程序流程说明如图2-2所示:

3 结论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知道,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由安装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的送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输送单元和分拣单元5个单元组成。该系统包含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电机驱动、机械传动、气动、触摸屏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 变频调速等多项技术,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综合实训环境, 使学生对过去学过的诸多单科的专业和基础知识, 在这里能得到全面的认识与巩固、综合的训练和实际运用。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篇7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实训课   规范化教学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033

高校是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和目标就是培养、造就技能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随着实验实训教学手段的逐渐老套,设备短缺、仪器陈旧,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最终与培养和造就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符。

高等教育不是应试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精英教育,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容易致使实验实训教学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得到最优配置,从而导致极大的浪费。这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我们需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与社会接轨,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就机电一体化实验实训课程进行深入探讨。

一、機电一体化实验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不断成熟,该专业已具有了综合性、先进性、应用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学习的偏重性

机电一体化专业应是“机、电、计算机”三部分知识融合的专业,这也是社会需求的体现,但有的院校偏重电类方面、有的院校偏重机械方面,这与社会的实际格局不相适应。

(二)教学过于追求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

高校的专业学习与初等、中等教育不同,在设计培养方案时,我们不应该追求每门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注重学生专业的系统性、综合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现今的课程设置,出现了很多重复内容,过于强调理论性,因此我们需要扭转这一局面。

(三)设施落后,实践训练水平低

通过走访交流,我们发现校内的实训设施普遍落后于企业,教师的训练水平不高,缺乏“机”“电”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室及相关实训课程,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也降低了学生在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

(四)学生对实训课的抵触与对课程设置认知的缺乏

通过座谈会、抽样调查等形式的调查,发现了学生对实训课程有抵触。学生无法完全适应从纯理论向实践教学的转换,这与入学初期安排的专业介绍、专业认知工作不规范有关。实训课程中,尤其是学生对设备的操作,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五)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高等学校培养的是综合性、技能型人才,但由于知识陈旧、设备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而造成某方面人才过剩,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二、机电一体化实验实训课程问题的解决——规范化管理

实验实训课程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主要模块。而实验实训各课程本身,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且学生在实训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果想根本性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课程优势。规范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教学充满活力,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举措。

(一)规范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指定教学文件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也是评估与考试的依据。教学目标是由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确定的。但教学计划的制定具有宽泛性,若无详细严谨的教学文件进行支撑,那么很容易使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要求参差不齐,甚至还会出现教学目标的盲目性。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影响整个专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规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让教学更有意义。

(二)教学场所的规范化管理

实验实训教学,最直接的教学场所就是实验实训室,而教学场所的环境、安全和卫生等方面必须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这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最低要求。对于出入实训场所的人员需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可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减少学生的迟到早退现象,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平时的日常规范,有利于他们强化时间概念,遵守劳动纪律,树立坚实的人格品质。

(三)指定规范化安全操作守则,工具、耗材、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实验实训教学中使用的设备、工具、耗材等都属于“消耗品”,在开课前,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实验实训场所的工具、设备使用的相关制度,这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文明操作意识,而这本来就是一个优秀职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

(四)实训过程评价体系规范化

对于实验实训课程,高校一直在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在整个课程中,我们需要正确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由于训练时间较长,环节较复杂,在不具备规范的多元化过程评价体系的情况下,教师将无法给学生做出公平、公正地评价。所以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让实验实训课程得到良性发展;才能让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更具有竞争力。

(五)校企合作常规化、规范化

校企合作,是一种共荣共发展的合作。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是输送给企业的,如果校企合作常规化、规范化,就能组建“校中厂”——企业认知、“厂中校”——工学交替、“订单班——定向培养”等,而上述内容,可最大限度地扭转设施落后、训练水平低的局面。当然,教师队伍本身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也需要与时俱进,坚持自我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专业、学校、社会得到最大的发展。

总之,实验实训教学规范化,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完善的评价体系下,我们才更容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能更好地找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培养出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涛,吉智.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验实训系统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

[2]于庆,谢伟东.机电习题花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研究[J].职业技术,2013(3).

作者简介:

陈克勤,目前职称:初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实训教育。

机电联调实训总结 篇8

五周的实训很快过去了,实训期间,我们进行了两周的小型铣床床拆装。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那笨重的金属零件,更多的是机床精巧的内部结构——链条的互咬合、轴与套丝杆与丝杆副严谨配合、运动的完美传递、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每一项都使我惊奇。

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内部结构就是如此复杂和精巧,那么大型机床床、数控铣床的结构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我们拆的是小型数控铣床床的机械组件,它分为主轴箱,进给系统,润滑系统,电机,滚珠丝杆传动、V型皮带轮等。我们拆装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进给系统。它由箱体、箱盖、皮带传动、丝杠连接轴组及各操纵机构等组成。困难是用来化解的,在我们全体组员和指导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还是很顺利的拆了下来。当我们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渐露出内部零件时,我们都被其内部巧妙而精致的机构吸引,我们都变得活跃起来,生怕插不上手。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机床被我们几个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马分尸”了,刚开始,面对拆下的一堆零件,我们傻眼了,这东西拆下来容易,想还原可就难多了。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于是,我们从机械的工作原理入手,从传动结构开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装的方法后,安装起来就很顺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机构都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

机床的拆装,让我知道了拆装应该注意的很多事项,只有遵守好了,才能安全又快速的拆装。先看懂结构再动手拆,并按先外后里,先易后难,先下后上顺序拆卸。这样样大大提高了拆装的效率。

经过这次数控机床的拆装实训,对机床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面对困难时要去面对,并且要解决它,明天会更好。

机电控制技术实训的感想 篇9

两个月的机电控制技术实训在一片留恋声中宣告结束了,也曾犯难过,也曾怀疑过,也曾泄气过;但喜悦的是这个过程给了我们无数想象的空间,难忘是在轻轻摁下按钮,那起动机旋转时发出清脆的声音,怀念的是五六张喜悦的笑脸在同一时刻绽放;我想:不管以后走到哪,坚信自己,共同探索,并肩作战,一起走向成功,是再也难以追思的记忆了。

机电控制技术是一门以动手为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训,它融合了很多专业知识,不仅要具备紧密的思维去分析梯形图,还要时刻注重接线的工艺,并且每一次的实训都是有联系的,它层层递进,不容跳跃,一旦有一次没有认真操作接线工艺,剩下的实训将是步步为艰,所以它既是一门很具有挑战的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课程。对于一直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的我们来说,还无法单独完成一项接线技术,所以老师就给我们分组实训,每一个小组都有一名骨干人员,负责主要的接线操作,其它成员协助接线。

在接线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很有激情,他们一起探讨接线的图纸,以便用最简单、最快捷、最准确的方法将线路接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最好的工艺来完成线路,接完后由实训老师王晓敏副教授来给我们做最后的检查。王教授用万用表检查我们接线的正确性以及接线的工艺性。从中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我想这也为我们将来从事机电控制这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个月的机电控制实训让我们了解了现在社会上需要怎样的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这样在以后走进社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社会的进步,机电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在将来会越来越广泛。为此我们应将所学的知识经常的巩固,以现有的条件去学习更多宝贵的知识。

通过这半年的机电控制技术实训,让我们明白了,只有自身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真正的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光芒。为此,我们必须在现有的机会里好好的掌握一门技术,使自己更具竞争力。

成功向来都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我们,时刻都在准备着、准备着、、、、、机电工程系

孙晋桃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篇10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系统设计 综合实验 改革实践路径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置的基础是让学生掌握机械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和设置步骤,并在此锻炼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但是受到新的发展形式的影响,该课程的很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如,设备只有一台,学生多次拆装后,设备中的很多元器件已经被损坏,或者丝杠和导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不能验证编制程序,这将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起到阻碍作用,故此该教学环节需进行改革与优化。

一、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设备改革的前提条件

(一)配备高素养的师资队伍

由于机电一体化需要涉及机械、电工、电子等相关专业,在专业化基础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部分都要设置相关的教师开展专业化的指导,这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要求机电一体化教研时和实验室需经多方切磋做好专业教学评定,并追踪确立专业指导教师,这些教师中有专业任课教师、专业实验教师,兼顾设备设计中的各个专项领域,为学生的实验教学活动保驾护航。

(二)专业化教材编写

机械一体化教材的编写需要从头开始,这是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由于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阵地”,好的教材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学生根据教材的章节设置要求,能够制订教学计划,并结合教材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涉及基本信息评定、实验目的、实验任务等相关的流程。

二、综合实验开展的特色化表现

(一)机电一体化产品

MPS即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是德国的FESTO公司在结合现代化工业特色的前提下研发出的模拟自动化生产流程,主要工作过程过程包括供料工作站、检测工作站、加工工作站等几部分,控制时主要通过I/O数据通讯方式控制整个工作站的具体状况。由于该教学培训系统主要蕴含的内容包括:机械设计、传感器设计、气动技术等。故此,该技术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内建立的完整的教学系统。

(二)面向实际的培训设备

从工厂的角度出发,可以获悉面向实际的培训是趋向于理想的培训,工厂在进行实地的培训会让生产系统产生故障,并由此引发生产的风险,甚至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出现破坏的状况,这一理想通常是不可行的。但是若使用FESTO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该系统能够模拟整个实际生产的全部过程,因此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编程等环境的支持,并在此期间维护和确定排除系统故障的工作。

三、综合实践成果总结

(一)独立完成机械图纸设计

由于该设备使用时没有提供相关的机械图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根据装备初期的状况做好装配结构的分析与组成要素,并进行测绘,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绘制出每一站的机械系统CAD装配图纸,并将各个零部件标注清晰。

(二)独立完成PLC程序设计

该设备最初配置的PLC是西门子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设备供应商在设备供给时只能提供PLC的程序。但是在课程讲解中需要运用欧姆龙公司生产的PLC程序设计,所以学生在使用时更偏重于欧姆龙公司生产的PLC编程模式。设备采购过程中应明确说明安装欧姆龙公司生产的PLC,取代西门子公司的PLC程序,但是很多设备提供商还不能提供欧姆龙的PLC程序。学生在学习时就要根据光盘提供的每站动作录像做动作分解,并画出动作的流程图或者梯形图等,编制正确的PLC程序,学生在完成时需要结合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做新知识的延伸,且由于每个学生对程序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独立完成电气原理图和气动回路原理图

在拆装电气或者气路部分的管线装置,学生能够了解I/O口线的地址,并连接所有的控制元器件,弄明白气动电磁阀、气缸或者电机等元器件的具体工作原理和控制要素,学生通过实际手动操作,对位置有初步了解,绘制电气原理图的时候对各个元器件的位置有深刻印象,也能独立完成电气原理图和气动回路图,学生在原课本中的知识就能充分运用到实验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将进一步升华,并对知识的具体使用有新的认识。

(四)答辩夯实毕业设计基础

答辩时要求小组代表先花费十分钟的时间整合整个设计过程,并在综合实践组织的过程中做好任务的分配和实验的全过程跟进,然后指导教师结合实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并根据情况做好记录和评分,这样才能客观体现出学生的真实实验成绩。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综合实验主要是运用闭环式的教学模式,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四年时间内学习到的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接卸设计等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亲自动手拆装和测绘,并在编制和调试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并且提高动手能力,用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鞠勇.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PLC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01).

[2]林志坚,沈萌红.基于仿真技术的PLC模拟实验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2).

[3]鲁晓阳.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型PLC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07.

[4]秦法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1,(02).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篇11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实训基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 而且发展也不平衡, 在办学的定位、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主要的原因就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以实验、实习和实训的教学目的实训基地, 因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它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走向正规和稳步的发展。目前, 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结构单一、过程单一、形式单一、实践技能训练单一以及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未形成建设标准体系等问题, 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中。因此, 我们要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建立规范、科学、稳定的实训基地和完善可行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指导思想, 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创新性实训基地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 教育部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四项改革”的发展思路, 这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许多地区的教育机构或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工程。例如, 辽宁省在2004年已经开展了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并且落实了重点建设项目经费2500万元, 以支持全省17个以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实训基地。在广东省的高等职业创新实训基地布局策略主要从需求性、平衡性、前瞻性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近年来在全省建立了一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实训基地, 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等。在上海市, 也建设了一批有重点、有步骤地适应上海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实行开放、联合的运行机制。总的来看,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但是从全局看, 实训基地建设仍然是发展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 怎样建设符合高职院校教育需求的创新实训基地, 是高职院校深入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2 高职机电一体化创新性实训基地研究目标

实训基地是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 并具备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所需的完整流程和真实的职业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应自成教育教学体系, 从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到建设运行, 从认识到实践技能操作, 从个性到普遍性, 从能力培养到综合素质提高, 从创新思维到人文修养、人生价值和职业道德建设、从事业发展到服务社会等形成一种完整、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因此, 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仿真性、开放性、前瞻性、多功能性等基本原则, 即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依据行业、企业等提出目标中的能力项目和能力标准, 其结构与布局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特点、适应以能力训练为主线, 面向学生, 面向行业、企业、社会。其教学场地的构建、设备设施的配备、管理模式的构建都必须与近几年内先进技术手段相结合。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

3 高职机电一体化创新实训基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1) 坚持开展调研活动, 逐步形成结合专业特点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在调研过程中, 实训基地建设者通过专家咨询和理论指导, 对在校生和往届学生进行能力量化测试及社会反馈, 对现有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水平指标实 (下转第36页) (上接第16页) 施评价、采取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调查途径, 了解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思路, 深刻研究实训基地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结构体系、功能体系、管理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管理完善规范、多方位、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符合高职教育思想、适应事业发展的实训基地, 创造思想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价值。

(2) 逐步建成以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有常规的学生实验实训场所, 建立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能力的体系, 使整个教学过程中, 模拟教与学以及师生互动的仿真场景, 使学生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有常规的学生见习、实习场所, 还应与企业共建校外顶岗实训及就业基地。实训基地既要培养学生解决项目中实际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范化的训练, 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同时, 也可给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

(3) 建设一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规范的实训教材、开发系列培训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 逐渐建设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践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选用国家高职高专规划实训教材, 使教材结构基本符合高职技能训练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 开发一系列的培训项目。

(4) 建立有效合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建立校企共同管理的模式、健全管理体系与各种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的研究特色是:把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机地结合统一, 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人才培养格局;形成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际运行机制;把实训基地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综合技能提高、学生就业、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规模、层次、结构、分布、类别等走上科学的发展轨道, 形成网络, 大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改变观念, 确立职业教育中学生“实用能力”地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以及高职教育形式的多变性。正确把握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的一致性,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 正确区分和统一实验、实习、实训、顶岗支工的关系, 为培养合格的各类应用型人才而搭建又快、又好的运行平台。

摘要:本文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情况下, 分析国内创新实训基地发展现状, 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创新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目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以及要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主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方小菊, 覃秀凤, 黄永杰.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11.5.

[2]何应林, 郭志强.高职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 2007.11.

[3]丁金昌, 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8.3.

上一篇: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协议书下一篇:雪的作文600字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