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较教学设计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较教学设计(精选7篇)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 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不同点: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 关系用分数表示。

2.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提出问题,同伴补充不同的问题。)

教师归纳,整理,课件演示问题: 问题一: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 问题二: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几分之几? 问题三: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

1.例3: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你们实际 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思考:(1)谁是单位“1”?(2)怎么解决?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办法,指名汇报,同伴评价补充。)课件演示:单位“1”是原计划造林面积。

方法一:先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多少。再算出增加了的面积占单位“1”原计划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14-12)÷ 12=2 ÷ 12=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方法二:先算实际造林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算出增加了百分之几。14÷ 12=116.7% 116.7%-100%=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2.教师介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 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追问:你知道上面这些话的含义吗?举例说一说。3.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三、分享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较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含义, 探求并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率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环节一:

突破难点

一、引出讨论话题

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百分率吗?比如“及格率”“发芽率”等。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意思吗?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二、讨论

光明小学一年级有100名同学, 今天全都到校上课, 出勤率100%,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光明小学一年级有100名同学, 今天有2人请假, 出勤率98%, 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光明小学一年级有100名同学, 今天有7人请假, 出勤率是多少?

出勤率涉及哪些数量?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表述吗?

出勤率是指 (%%) 占 (%%) 的百分之几。

三、该录取谁

(用计算器计算, 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3位同学报考学校足球队, 他们的射门成绩如下:

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交流:

1. 录取谁?为什么?你怎么算?

2. 射中次数占射门次数的百分之几, 我们给它取个名称叫 () 。

3. 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表述吗?

射中率是指 () 占 () 的百分之几。

四、表述百分率

百分率是指 () 占 () 的百分之几。如:绿豆发芽率、考试及格率、产品合格率、射击命中率、学生近视率、小麦出粉率、稻谷出米率、种树成活率、花生出油率……都是百分率。

教学环节二:

落实重点

一、指导自学教材, 整理知识

1.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85页例1第1个问题。

质疑:为什么要乘100%?为什么计算结果不带单位名称?

2. 认真阅读教材第85页例1第2个问题。

学生独立计算绿豆、花生、大蒜的发芽率。

说说求发芽率的公式。

二、找规律, 建立解题基本模式

课件 (或小黑板) 出示百分率的文字表述, 写出对应公式:

1.出勤率是指出勤学生人数占应到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2.投球的命中率是指投中球的次数占投球总数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3. 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4. 小麦出粉率是指面粉重量占小麦重量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5. 产品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产品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6. 花生出油率是指花生油的总量占花生总量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通过以上练习, 引导学生建立解题模式: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对错, 说说理由。

(1) 绿化组种了柳树100棵, 成活了98棵, 柳树的成活率是98%棵。 (%)

(2) 王师傅生产98个零件, 全部都检测合格, 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

(3) 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为90%, 那么这一批产品的不合格率一定为10%。 ()

(4) 王叔叔家孵化了101只小鸡, 全部都成活, 这批小鸡的成活率是101%。 ()

(5) 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 那么买100张这样的彩票一定中奖。 ()

(6) 黄豆的发芽率是105%。 ()

(7) 小麦的出粉率达到100%。 ()

2.完成刚才的7道判断题后, 请每位同学算算自己的正确率。

3.独立完成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榨油厂的李叔叔告诉小静:2000kg花生仁能榨出花生油760kg。这些花生的出油率是多少?

4.姚明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共投了20次球, 有3次没投中, 姚明在这次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是多少?

5.用计算器计算并思考。 (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检验员抽检了35个品牌的牛奶, 发现有2个品牌不合格, 求这次抽检的牛奶合格率。

想一想:合格率最多可能是多少?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与不合格率有什么关系?

6.用计算器计算并分析。 (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下面是六一班期末数学测试成绩统计表:

(1) 六一班的优秀率是多少?

(2) 六一班的及格率是多少?

(3) 根据统计表, 你还可以算出哪些百分率?

(4) 通过分析, 你对六一班的老师和同学有何建议?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四策略 篇3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篇4

西关学校六五班

李丽丽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85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2、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片 参考的有关数据: 稻谷出米率约72% 小麦出粉率约85% 棉子出油率约14%花生仁出油率约40% 油菜子出油率约38% 芝麻出油率约45% 蓖麻子出油率约45%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口算比赛:(时间:1分钟)5/6―1/2 3/10×2/9 1―1/4 4/5÷1/5 4/5÷4/3 5/8+3/4 7/12×4/7 7/8+1/4 1/5+1/3 3/4÷5

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口答“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

3、提出问题:能否将“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改成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呢 补充(点评)活动(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一)初步感知

1、学生尝试解答各自的“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和“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2、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解法相同,关键是找准单位“1”,所不同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计算的结果要化成百分数.(二)共同探讨

1、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很广泛,如前面说到的你们在口算比赛中,各自“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这是你在这次口算比赛中的正确率,“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就是错误率.像这些正确率,错误率等我们通常称作“百分率”.你能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吗

2、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举例的同时要让学生说说他所举百分率的意义.板书学生所举的百分率及其含义.如: 合格的产品数 发芽的个数

产品的合格率= ————————×100% 发芽率= ———————×100% 产品总数 种子的总数

说明:达标率是百分率的一种,公式本身应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如果公式写成不乘100% 的形式,只是分数形式,不是百分数形式,加乘100%就可以积既使分数值不变,又是百分数的形式.3,尝试解答例题:(1)出示课本例1的条件: 例 1 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讨论.学生同桌互出题目,然后小组里交流.(2)完成第86页的“做一做” 活动(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口答:(1)2是5的百分之几 5是2的百分之几

(2)用1000千克花生仁榨出花生油380千克,说出求花生仁出油率的公式,并算出花生仁的出油率.2、判断:(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98%.(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3、课堂作业:

1、我国鸟类种数繁多,约有1166种.全世界鸟类约有8590种.2、根据我班同学的情况,先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解答.板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

例 1: 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求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

120÷160=0.75=75%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5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并学会计算。

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求百分率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百分率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一段时间,某村接到一个任务,要求这个村明年培育一万棵绿豆苗,要绿豆苗,就得选好种子,现在市场上绿豆种子的品种那么多,该选那种种子呢?

二、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1.看试验报告,看绿豆生长图

(1)绿豆1号。试验种子2个,过了几天,猜发芽了几棵,出示结果,再让学生说发芽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数的几分之几和百分之几,并说方法。

(2)绿豆2号。过了几天,发芽了3棵苗,猜有几个种子,出示结果,再让学生说发芽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数的几分之几和百分之几,并说方法。

(3)找计算方法的异同点。

2.认识发芽率

(1)解释发芽率的含义

(2)揭示发芽率的公式

(3)提出为什么要×100%,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4)利用公式,计算绿豆3号的发芽率

(5)发芽率的作用,并解答新知前的问题

3.认识其他的百分率

(1)看稻谷碾成米和糠的过程视屏

(2)试写出米率的公式,并思考出米率有没有可能是100%

(3)寻找生活中的百分率

在实际生活中,像刚才的发芽率、出米率来统计的例子还很多,让学生举例子,教师及时给予珍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三、揭示课题

四、提出目标

五、宣布课结束

教学反思: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书上的例题虽然也源于生活,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还有一定的距离。这节课我大胆的改编教材,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发芽率为例,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具意义和有趣,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扶放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并通过猜测、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了解更多的知识,注重知识的规范化,并通过交流、计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三、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求出发芽率,在理解百分率的基础上例举生活中的百分率。

四、关注问题解决意识的培养,从选种子的问题考虑起。

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特别是类推的方法的应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6

该课是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中的一节复习课。通过这一节复习课主要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把较抽象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通过划线段图、转化和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在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找准数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能够画出较抽象应用题的线段图是教学中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先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大致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第二类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第三类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但由于这节课的量比较多,没有设计这三类的相关练习。接着复习这三类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找单位“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和根据问题补充条件,都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准确判断单位“1”,弄清单位“1”与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和找准数量对应的分率。然后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容易出错、比较抽象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图来分析题目,找到单位“1”的量,弄清要求的数量与单位“1”的量之间的关系,找准数量对应的分率。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建议 篇7

一、激活学生原有认知, 逐步引入新知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是建立在“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基础上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又是建立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上的。“倍”的概念比较抽象, 因此, 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经验学习新知, 巩固旧知, 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进一步理解除法关系, 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学“小白兔采蘑菇”时, 先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数学信息:2只小白兔, 每只采到3朵蘑菇, 共采到多少蘑菇?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从而唤起对“倍”概念的回忆, 明确“3的2倍”是“2个3, 就是6”, 列式计算得出:3×2=6。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启发:2只小兔共采到6朵蘑菇, 那么蘑菇数是小白兔的几倍?显然, 学生能应用刚学过的除法知识列出算式:6÷2=3 (倍) , 即蘑菇数是小白兔的3倍。由此顺势进入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探究。

二、操作体验, 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学例2主题图, 可先让学生观察并说明主题图内容 (三位同学用小棒摆飞机) , 教师提示学生是否需要亲自尝试, 然后在三人小组中分角色扮演三位同学摆飞机模型 (课前学生准备好小棒) 。学生摆好飞机模型后,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很多问题, 但可归纳为主题图展示的问题。在学生思考解答并说出解答的方法后, 教师归纳总结。可用课件展示小红、小丽、小强摆的飞机模型, 抽象出数量5、10、15, 进而根据所提问题依次列出算式:5×2=10, 10÷5=2;5×3=15, 15÷5=3, 并依据摆的飞机模型对算式作说明。通过归纳和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概念, 明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将小强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15根是5根的几倍的数学问题, 进而转化为求15里有几个5的算法问题, 找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解题思路。

教学例2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算一算, 列出算式并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的理解, 以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此问题的教学, 让学生动手操作, 感悟体验,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正是遵循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新课程理念。

三、设置情境, 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机

教学例3, 教师先创设情境:同学们都喜欢过“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要开联欢会。那么, 同学们愿不愿意先去感受一下联欢会的气氛呢?课件动态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将学生提的问题集中到“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一实际问题上来,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列式解答, 并请各小组汇报分析过程和计算结果。

例3的“做一做”是对例3解题思路的模仿与应用, 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情境, 将数学知识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果教材中提供了很好的情境性素材, 教师可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 有效加以利用;如果教材未提供, 教师应创造性地加以开发。

四、训练拓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十二中的习题有的提供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 有的是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可谓丰富多彩。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种手段拓展应用。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图, 给出训练题: (1) 24名运动员赛跑, 每4人一组, 分几组跑完? (2) 跳远比赛, 每人跳3次, 一共跳了21次, 参加跳远比赛的有多少人? (3) 共有18人参加拔河比赛, 平均分成2组, 每组有几人?二是数学游戏:动物王国开运动会, 许多动物都参加了, 其中有12只大象、10只小熊、3只小松鼠、2只老虎、42只小猴、6只梅花鹿。在比赛之前, 狮子大王给它们出了几道题, 请小朋友们帮它们算一算。 (1) 小熊的只数是老虎的 () 倍。 (2) 大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几倍?算式是 () 。 (3) 42÷6=7表示 () 是 () 的 () 倍。 (4) 梅花鹿的只数是 () 的3倍。 (5) () 的只数是老虎的6倍。 (6) () 的只数是 () 的 () 倍。

五、多元思考, 鼓励学生从多种素材或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加强变式训练。如例2“做一做”让学生摆弄时不要局限于课本中16÷4=4一种形式, 可变换成12÷4=4、12÷3=4、10÷2=5、15÷5=3等变式, 然后反过来先给出算式, 再让学生摆, 进行逆向训练。又如例3的“做一做”、练习十二1题、3题、4题、7题等, 都应充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能解决。

上一篇:英语短篇文章阅读下一篇:重庆购房入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