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地理教案(精选2篇)
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本节难点: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自制投影片)、影响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自制投影片)、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示意图(自制投影片)。
课时:2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形成及特点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1、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
2、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
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
4、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三、干湿地区
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
2、干湿地区的类型
3、干湿地区的分布
4、干湿状况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叫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
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板书]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
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板书]
[提问]大家记得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它们的特点如何?
[教师归纳]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通常把夏季风能够吹到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提问]结合我国地形考虑,我们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有何关系?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板书]
[教师总结]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1页“读一读”的课文,并且观察有关“荫房”的景观图。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讲解]同学们所说的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规律。那么我国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又有何特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新教材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图。
[提问]分析这四个地区各月降水的分配情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差异?
[教师归纳]共同性:降水相对集中,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说明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差异性:南方降水多,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即雨季长;北方降水少,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即雨季短。
[过渡]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有这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降水形成的原因来解决这个问题。
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形成[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雨季的开始和结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当夏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较轻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降温,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锋面雨(看“锋面雨’示意图投影片)。由于降水地区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所以叫“雨带”。这个雨带是随冷暖空气交汇面的移动而移动的。
3、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板书]
[读图练习]结合中国政区图和课本第52页雨带图说出五月,六月,七、八月,九月主要雨带的分布地区。
五月:南部沿海;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华北和东北地区;九月: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
[提问]分析六月和七、八月两幅雨带图,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六月份时长江中下游处于雨季,进入七月份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单一暖气流影响,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形成了伏旱天气。
[读课文]指定一学生朗读课本53页“读一读”中的短文“江南的伏旱”。
4、降水的年际变化[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北京1951~1978年降水量曲线图。”
[提问]从曲线图中看,北京哪年降水量最大?哪年降水量最少?两年之间年降水量相差多少?(1959年,1965年,约相差1000毫米)
[教师归纳]可见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足很大的。但是各地的年际变化也不相同。一般说来我国南方降水量年际变化小,北方大,西北最大。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在降水过多的年份,常常引起水灾。相反,在降水特别少的年份,则容易发生旱灾。
三、干湿地区[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板书]
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用投影片),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TC降水预报既是TC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又是难点, 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研究表明TC暴雨落区与路径关系密切, 不同路径的TC暴雨分布差异明显。TC的降水还可受TC强度路径、维持时间等因子的共同影响。
广东是我国大陆上TC登陆较多、影响严重的沿海省份之一, 对于登陆广东的TC出现的强降水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 但是对登陆两省的TC对内陆地区降水的影响, 研究较少。2006年7月, 强台风“碧利斯”减弱的低压袭击清远北部的阳山县, 位于阳山县城东面的秤架乡国家南岭生态自然保护区当时日降雨量达290多毫米, 由于山地落差大, 阳山县城遭遇了洪劫。
本文在统计、研究1995—2005年登陆两省的TC给清远地区带来降水的强度, 以及落区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预报概念, 为今后清远地区的TC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l 资料来源及有关定义
本文资料来自1995~2005年广东省气象台台风资料库, 清远7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Nc EP/Nc AR1995~2005年的500 h Pa高度场、850 h Pa风场资料。登陆广东省和福建省的TC造成清远地区至少有3个站日降水量≥50mm或过程降水量≥100 mm时, 定义该TC对清远地区有显著影响。
2 登陆两省TC的气候特征
2.1 登陆两省TC的概况
从季节分布上来看, 6—10月都有TC登陆两省, 其中7—9月是高峰期, 登陆个数共达46个, 占登陆总数的88.6%, 6月和10月只占11.4%, 而1—5月和11—12月则没有TC登陆两省。另外, 7—8月登陆的TC中, 各强度级别的TC登陆个数大致相当, 但8月份登陆的TC强度则明显强于7月份, 9月份的TC则以强热带风暴和台风为主, 10月份虽只有3个TC登陆, 但强度均为台风级别, 而6月份登陆的TC个数不仅少, 且强度也最弱。1995~2005年不同登陆点的的TC个数如表1。
3 登陆两省的TC对清远地区的降水的影响及预报概念
3.1 根据本文对登陆两省TC对清远地区有显著影响
的定义, 结合TC路径, 普查相关降水资料可以得出如表2的结果。
(1) 分析在粤东登陆的TC, 若登陆后没有水汽条件配合而迅速减弱, 则对清远地区无明显影响;若以偏北路径移动也对清远地区没有影响;若登陆后低压以偏西路径移动进入清远地区, 且有水汽条件配合, 则对清远地区有严重影响;
(2) 分析在珠江口登陆的TC形成的低压若不减弱, 则对清远地区, 尤其是清远南部有严重影响;
(3) 分析在粤西登陆的TC以东北方向为移动路径, 有水汽条件配合, 则对清远地区, 尤其是清远北部地区有严重影响;若以偏西路径移动, 则对清远地区无明显影响;
(4) 分析登陆福建的TC的两种路径:a、偏北型路径:对西部基本没有影响。b、偏西型路径:此类TC登陆后基本上仍维持偏西或者西偏南的方向移动, 其气旋性环流给清远地区带来明显降水。TC影响期间, 副热带高压强盛, 且呈现带状分布, 西脊点较西, TC受其南缘的偏东风流场引导以偏西移动为主, 登陆福建后其环流配合强劲的西南季风的作用对清远地区造成显著的影响;而没有西南季风配合的形势, 虽然有台风倒槽配合, 但是没有充足的水汽输送, 导致其减弱快, 对清远地区影响不显著。
3.2 登陆两省TC影响清远地区降水的预报概念
若预报TC将登陆福建, 根据其登陆地点, 结合上文的分析, 给出如下的预报概念:
(1) 登陆粤东:在粤东登陆的以西北或偏北路径移动, 并有明显的水汽条件配合, 则对清远地区有严重影响;
(2) 登陆珠江口:TC形成的低压若不减弱, 则对清远地区, 尤其是清远南部有严重影响;
(3) 登陆粤西:登陆粤西后, 以东北方向为移动路径, 则对清远地区, 尤其是清远北部地区有严重影响;
(4) 登陆福建: (1) 登陆后副热带高压仍呈现带状, 或台风低槽北抬, 西南季风强盛, 可预报对清远地区有显著影响; (2) 向西北路径移动, 则可报对清远地区无显著影响。
影响热带气旋降水因子较多, 成因复杂, 除了其移向移速、强度、范围、持续时间等自身因素外, 还与其周边天气系统如中尺度、冷空气、西风槽、热带辐合带、越赤道气流、副热带高压等密切相关。本文在探讨登陆两省热带气旋的特征与清远地区显著降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预报概念, 实际业务预报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天气形势来综合判断。
摘要:普查1995—2005年登陆广东省和福建省 (以下简称两省) 的热带气旋 (TC) 资料可知: (1) 10年间平均每年有5.3个TC登陆福建省和广东省, 其中以强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为主;6~10月都有TC登陆两省, 7~9月是登陆的高峰期。 (2) TC在福建登陆后以偏西的路径移动, 一般有西南季风的配合, 80%对清远地区有显著影响;而减弱快同时没有西南季风配合的形势则对清远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西北型路径的TC登陆福建北部时由于继续以西北或偏北路径移动且在广东上空没有强劲的西南季风的配合, 则对清远地区基本无影响。TC在粤东登陆后西行如有西南季风配合, 则对清远地区有影响;TC在粤西登陆一般对清地区无影响, TC在珠江口附近登陆, 若低压维持则对清远地区有影响。 (3) TC的强度对清远地区的影响有没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