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件(精选8篇)
关于切实做好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切实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水平,现将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组”,负责全校2009届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组 组
长:王先俊
副组长:朱家存、江家发
成员:杨柏岭、彭凤莲、李廷宪、刘
冰、李庆丰
杨天民、徐
彬、桑青松、蔡玉辉、路
遐
席玉宝、许
勇、殷晓斌、王元航、朱昌青
程久苗、汪
鸣、杨周生 联络员:曹
军
二、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2009年11月25日前,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组和学院专家指导组,制定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恰当的深度、广度和难度的要求,组织教师拟定论文选题;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相关文件,让每个学生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了解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将领导组成员名单、学院实施办法报教务处实践科。
(二)2009年11月26日-11月30日,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选题指导组,对拟定选题进行审核。学院公布指导教师名单(包括指导教师专业特长、职称、指导人数)以及指导教师给出的参考选题等。召开指导教师动员会,进一步明确指导教师职责。
(三)2009年12月1日-12月10日,学生根据学院提供的指导教师情况(专业特长、职称、指导人数)、参考选题等,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在学院统一组织下,确定自己的选题与指导教师,如果不使用指导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则必须经选题指导组同意后,方可使用自己的选题。学院负责对学生与教师进行合理调配,防止选题雷同,确保一生一题,最终达到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选题与指导教师。
(四)2009年12月11日-12月31日,开题等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书的填写,确定论文(设计)方案。
(五)2010年1月1-3月31日,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撰写(设计),对于毕业设计,要求有可以明确表达或展示的成果(如作品、程序、专业制作等)。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过程指导,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本、统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抄袭、雷同等现象的发生。
(六)2010年4月1日-4月20日,指导教师、教研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审定和成绩评定工作。
(七)2010年4月30日前,学院专家组检查选题、抄袭、雷同、格式、成绩初评等情况,整改后定稿。2010年5月20日前,各学院组织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答辩,按毕业生数1.5%比例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八)2010年5月21日-5月31日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对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出总体评价并就相关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九)2010年6月30日前,各学院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总结和各类材料包括毕业设计成果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将学院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一览表报教务处实践科,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十)2010年7月10日前,学校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及各类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组,负责本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成立学院专家指导组,负责对学院全体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初稿进行检查、审定,杜绝抄袭、雷同现象,审定论文格式的规范性和成绩评定的合理性等。
(二)各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设计)中的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三)要求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都要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指导的学生数以10人以内为宜,但最多不得超过12人。部分专业确需由助教(含未评定职称但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任指导教师时,应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参与指导,且指导数量不能超过5篇。指导教师签名时,助教姓名在前,另一高级职称教师姓名在后。指导教师应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指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学习作风,防止学生撰写(设计)过程中抄袭行为的发生。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选择与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内容。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应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对本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的。选题与上相比,重复率不得超过30%,教师所列参考选题的数量不得少于指导学生的人数。学院选题指导组要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指导学生选题。学生选题后应填写由学校统一设计的《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要求由两名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按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试行)》进行评定,给出百分制得分,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意见和签名。教研室根据学生的百分制成绩按照85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84分为良好、65分~74分为中等、60分~6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的标准给出相应的等级初评成绩。初评等级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率一般为15%—20%,良好率一般不超过45%。初评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必须参加论文(设计)答辩(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所在的答辩小组),确定最终成绩。论文答辩组进行论文(设计)答辩时,应做好记录并填写由学校统一设计的《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六)论文封面及封底中的中英文摘要、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语和教研室(答辩组)评定意见等项应认真填写,做到准确规范,公平公正,不能应付了事。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语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写作态度、科研作风,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据是否充分、可靠,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水平,写作的逻辑性、技巧及其他优缺点。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封面一式两份(一份装学生档案,一份学校存档),请按要求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的页面设置、撰写格式参照《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的要求执行。
(八)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字数一般理科不少于5000字,文科不少于7000字。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内容,应保留一套电子文档,一套纸质文档。
温电大校〔2005〕35号 关于印发《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师授课情况的要求与规定》的通知
各处室、分部:
现将《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教师授课情况的要求与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二OO五年九月八日
-1-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
关于教师授课情况的要求与规定
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杜绝教师迟到、早退、旷课等教学事故的发生,保证教学秩序正常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师授课基本要求:
1、按时上、下课是每一位任课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与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上、下课时间到校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调课。
2、任课教师如因公、因病或确有急事需要调课的,必须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调课,绝不允许私自调课。
本校任课教师须填报调课申请单经教务处批准后,报教学科办理调课手续,由教学科出具书面通知给班主任与值班教师,并发群呼通知学生。
外聘教师需要调课的,可直接与教学科联系办理调课补课手续。
3、每位教师必须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温州电大课堂纪律规定,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抓好课堂纪律,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违纪现象要予以制止。以形成良好校园风气,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二、违规处理规定:
1、上课迟到10分钟以内且能在本次补足课时的,不扣讲课酬金;
2、上课迟到或早退10分钟以上30分钟以内的,事后要及时向教务处作书面检讨书。学校扣发其1课时的酬金;
3、上课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上的,事后要及时向教务处作书面检讨。学校扣发其2课时的酬金;
4、教师如果旷课1次或因各种原因未能到校上课,且经值班教师联系仍不愿来上课的,当事人要向主管校长作书面检讨。学校不发本次上课酬金,并扣发其3课时的酬金。当事人如为本校教师,学校还将对其旷课行为在全校进行通报批评;
5、如发现教师未经批准擅自调课或停课的,事后教师要向教务处作书面检讨,如果再次出现随意调课现象的除书面检讨外,学校扣其2课时酬金;
6、本校教师一学期发生上述第3条规定两次以上或第4条规定一次者,均视为发生严重教学事故,本学期不能参加任何评优评先活动。
三、其他事项:
1、本规定中的任课教师指本校的专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
2、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实行。
主题词: 教学 授课 规定 通知
三十年弦歌传响,三十载满庭芳华。2009年金秋时节,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将迎来三十周年华诞。我们谨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乘改革之风,扬开放之帆。1979年新春伊始,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创办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安徽电大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宗旨,解放思想,奋力开拓,积极创新,团结奋斗,培养了近30万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专科应用型专门人才,非学历教育培训达170万余人次,形成了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覆盖全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探索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安徽电大已成为我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和重要支撑。
三十年风雨路,三十载江淮情。三十华诞,是学校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学校将以“展示电大教育成果,推动终身教育发展”为目标,本着“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原则,举办建校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回顾历史,展示成就,扩大影响,凝心聚力,创新发展,服务崛起。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三十周年校庆庆典大会将于2009年11月8日在合肥举行。我们热诚期待和欢迎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以各种方式热情关心,鼎力支持,在庆典之日拨冗莅校,与全校师生同庆盛事、同襄盛举!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考核说明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内容,是学员最终完成专业学习,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包括:增进对学前儿童的了解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熟悉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特点及工作职责和要求,获得初步的从事各项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尤其是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形成稳定的专业认同感。
综合实践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和毕业作业两部分,在第五学期修完80%专业课程后开始进行,其中教育实习54学时,3学分;毕业作业5学分,90学时。
为规范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考核工作,特依据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考核说明》制定本考核说明。
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凡参加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习的人员,均必须参加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考核。
2.考核依据
制定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环节课程教学大纲。本考核说明是综合实践环节成绩评定的依据。
3.考核方式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特点,其教学活动形式、实践成果形式及成绩评定方式均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育实习的考核由实习单位对学员的实习过程的成绩考核和电大指导教师对学员上交的各项材料的成绩评定两部分组成,毕业作业的考核是根据学员最终提交的毕业作业进行成绩评定,省级电大负责实施。考核成绩合格以上者获得相应学分,未参加综合实践环节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4.成绩评定。考核成绩的评定与审核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初评—终评—抽评。即:由指导教师根据评定标准给出初评成绩,由省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指导小组进行终评,并登记在册,中央电大在必要时进行抽检审定。
二、考核要求与成绩评定标准
(一)教育实习
1.考核内容
在第六学期的第一个月末上交以下材料:
(1)实习完成情况材料
实习鉴定表1份(见附件1)。
(2)教育实习总结
包含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实习的内容与过程、实习收获及不足等,字数不少于2000字。
2.考核标准
教育实习的成绩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
(1)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
(2)实习计划周密、实习态度认真、实习效果明显;
(3)实习过程记录详尽,实习总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能很好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总结教育实习,有自己独到的思路。
良好:
(1)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
(2)实习计划较周密、实习态度较认真、实习效果较好;
(3)实习过程记录较详尽,实习总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能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进行总结。
合格:
(1)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
(2)有实习计划、实习态度基本端正,实习效果一般;
(3)有完整的实习过程记录,实习总结语言基本通顺,字数符合要求。
不合格:凡不符合合格的标准中所提到的任何一条要求,均视为不合格。
3.成绩评定办法
由省级试点电大负责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具体成绩评定工作(包括制定成绩评定办法、指导各地方电大组织评定小组和开展评定、审定评定结果等)。
(二)毕业作业
1.考核内容
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一个月上交一个主题教育设计方案(方案设计参考资料见附件
二),内容包括:
(1)主题名称
(2)主题选择的缘由
(3)主题目标
(4)本主题下的三个详细的教育活动方案(将教学材料等附在活动方案后)。活动方案应包含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延伸等部分。
(5)针对教育活动方案进行设计思路的阐述。表述方式不作统一要求。
要求每位学员独立完成毕业作业,同一小组成员所选内容不得重复,同一教学班内成员所选相同内容设计不得雷同,避免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考核标准
毕业作业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
(1)主题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包含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涉及各个学习领域,可行性强。
(2)主题目标设计全面、恰当。
(3)活动方案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活动目标准确合理;活动内容选择科学;活动过程设计优化;活动方法恰当;活动准备充分;
(4)设计阐述条理清晰,有一定创见。
良好:
(1)主题的选择能较好地顾及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可行性;(2)主题目标设计较全面、较合理。
(3)活动方案格式完整、规范;活动目标较合理;活动内容选择较科学;活动过程设计较合理;活动方法较恰当;活动准备较充分;
(4)设计阐述有一定见解。
合格:
(1)主题目标定位基本正确。
(2)活动方案格式基本完整、规范,设计基本合理;
(3)有设计阐述,但平淡无新意。
不合格:
有如下情况之一者可评定为不合格:
(1)内容不完整;
(2)主题目标定位不正确;
(3)活动方案格式不完整、不规范;
(4)设计阐述空洞无物;
(5)抄袭他人。
三、考核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综合实践环节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资格以及所指导的人数、成绩初评与终评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必须按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进行。
2.应提醒学员充分重视综合实践环节的考核,强调独立自主地完成教育实习和毕业作业的重要性。
3.应该特别重视对过程的指导、监控和评价,在成绩评定时注意对过程的考核,对考核成绩一定要参照教育实习和毕业作业所要求的相关资料综合评定。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
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试题
2014年1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D2.B3.B4.C5.B
6.D7.B8.C9.D10.C
11.D12.A13.C14.C15.D
16.C17.D18.D19.C20.C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ABDE2.AB3.ABC4.CE5.B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会计差错: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2,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购入至出售、持有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债券投资。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资产负侦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
4.混合投资:指同时兼有债权和股权性质的投资,如购买可转换债券。
5.备用金:指企业财会部门预付给所属报账单位或内部有关部门用于日常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又称业务周转金。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1.5分)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1.5分)
③与商品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人企业(1分)·
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1分)
2.简述应付福利费与公益金的异同。
两者相同点:都属于企业职工福利基金。(2分)
两者不同点;(以下3点各1分)
①两者的性质不同。应付福利费属于企业对职工的负侦,公益金属于所有者权益;②两者的来源不同。应付福利费从成本费用中提取,公益金从企业净利润中形成;③两者的用途不同。前者用于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支出,后者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
五、业务及计算题(第l题9分,第2题24分:第3题17分,共计50分)
1.本题9分
(1)2000年年末存货价值=5000×5.3=26 500(1分)
2001年年末存货价值=6000×5=30 000(1分)
2002年年末存货价值=5 500×6.5=35 750(1分)
(2)2000年末:
借:资产减值损失3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3 500(2分)
2001年末:
借:资产减值损失2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2 500(2分)
2002年末:
借:存货跌价准备6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6 000(2分)
2.本题24分
①20分。其中(1)、(4)题各3分,其余每题2分。每笔分录中,借贷方向、科目及金额全部正确的,方可给满分;有两项正确的,可给1分。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1)借:银行存款46 800
贷:其他业务收入40 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 800
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19 000
贷:原材料19 000
(2)借:管理费用4 500
贷:无形资产4 500
(3)借:预提费用90 000
财务费用60 000
贷:银行存款150 000
(4)借:预收账款351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0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
贷:库存商品200 000
(5)借:应付账款234 000
贷:银行存款230 000
财务费用4 000
(6)借:管理费用2 500
贷:应付福利费2 500
(7)借:营业外支出2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 000
(8)借:所得税140 000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140 000
(9)借:其他货币资金500 000
贷:银行存款500 000
②有关指标的计算如下:,主营业务收入=470+30=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80+20=300万元
管理费用=22.3+0.45+0.25=23万元财务费用=11.8+6-0.4=17.4万元
其它业务利润=7-14.7+4-1.9=-5.6万元
营业外支出=0.1+0.2=0.3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500-300-21=179万元(1分)
营业利润=179-5.6-34-23-17.4=99万元(1分)
利润总额=99+0.95+0.35-0.3=100万元(1分)
净利润=100-33=67万元(1分)
3.本题17分
(1)应纳税所得额=600-20+10-5=585万元(2分)
应交所得税额=585X30%=175.5万元(1分)
应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费用=175.5万元(1分)
净利润=600-175.5=424.5万元(1分)
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424.5万元×10%=424 500元(1分)
法定公益金=4 245000×6%=254 700元(1分)
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4 245000×50%=2122 500元(1分)
年末未分配利润=296 000+4 245 000-424 500-254 700-2 122 500=1 739 300元
(2)年末应作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列支所得税:
借:所得税1 755 000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1 755 000(2分)(1分)
第二,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本笔业务的分录分成2笔也可。“利润分配”账户未列示明细账户的,应扣1分):
借: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24 500
-提取法定公益金254 700
-应付利润2 122 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424 500
-法定公益金254 700
应付利润2 122 500(3分)
第三,年末结转利润分配账户余额(“利润分配”账户未列示明细账户的,不能得分):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 801 7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24 500
-提取法定公益金254 700
皖国土资„2009‟179号
关于我省实施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
资质分级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国土资源局: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测绘局《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范测绘资质许可行为,维护测绘市场秩序,做好我省测绘资质管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乙、丙、丁级测绘资质审批并颁发《测绘资质证书》;负责受理本省行政区域内甲级测绘资质申请并提出初审意见。
设区的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乙、丙、丁级测绘资质申请并提出初审意见。
县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有健全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五)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适应的保密管理制度及设施;
(六)有满足测绘活动需要的办公场所。
三、测绘单位生产、加工、利用属于国家秘密范围测绘成果的,其保密管理工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保密和测绘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
(二)设立保密工作机构,配备保密管理人员;
(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本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明确岗位职责,设置安全可靠的保密防护措施;
(四)与涉密人员签署保密责任书,核心涉密人员应当持有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涉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
(五)对单位职工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工作。
四、申请丙、丁级测绘资质的,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下列规 定执行:
(一)用人单位可以向社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订立有劳动合同并经劳动部门备案;
2、聘用已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不得超过60岁,身体必须健康,能适应所从事的本职工作;
3、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2个(含2个)以上测绘单位。
(二)申请丙级测绘资质的,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不得少于2人和6人。其中,取得中级、初级测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不得少于1人和3人。
(三)申请丙级房产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且专业范围仅限于房产面积预测算、房产面积测算和房产变更调查与测量的,取得中级、初级测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不得少于1人和2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取得工民建、规划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申请丁级测绘资质的,中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1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在县级城镇以下(含县城)申请丁级测绘资质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取得中级或者初级测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 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1人(初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为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年限不少于3年、专科不少于4年、中专不少于5年)。
五、申请丙、丁级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仪器设备的数量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申请丁级工程测量、地籍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全站仪(5秒级精度以上)的数量不得少于1台;
(二)申请丙、丁级房产测绘专业测绘资质的,且专业范围仅限于房产面积预测算、房产面积测算和房产变更调查与测量的,对GPS接收机和水准仪的数量可不作要求,但手持测距仪的数量不得少于《标准》的规定。
六、测绘资质的申请、升级、注册、业务范围或者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及申请补领《测绘资质证书》等,应当采用《测绘资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软件》),以数据电文的方式进行在线申请。
七、初次申请测绘资质和申请测绘资质升级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法定代表人、分管测绘工作负责人、测绘生产负责人的简历、任命或者聘任文件、身份证等证明材料;
(三)符合规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明确聘用时限的任命或者聘用文件或者劳动合同、毕业证书、身份证等证明材料;
(四)符合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测绘仪器检定机构出具的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购买发票或者调拨单等证明材料;
(五)测绘质量保证体系、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以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文件;
(六)单位办公场所的房屋产权证书或者附有房屋产权证书的租赁合同或者附有房屋产权证书的其他证明材料;
(七)反映本单位技术水平的测绘业绩及获奖证明材料(初次申请测绘资质可不提供);
(八)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申请变更业务范围的,应当提供前款第(三)、(四)、(七)项材料。
从事生产、加工、利用属于国家秘密范围测绘成果的,还应当按照《管理软件》设置的“保密管理”栏目的内容提交有关材料。
申请单位性质属于企业的,还应当提交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八、测绘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或者申请补领《测绘资质证书》的,应当按照《管理软件》设 置的内容提交有关材料。
九、资质注册实行分级负责制。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乙级测绘单位的注册,并受国家测绘局的委托承担本省行政区域内甲级测绘单位的注册工作。各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丙、丁级测绘单位的注册工作。
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测绘单位测绘成果的质量认可。
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甲、乙级测绘单位测绘成果的质量认可。
设区的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丙、丁级测绘单位测绘成果的质量认可,涉及到县及以下所在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参与。
二OO九年六月十七日
抄送:国家测绘局
林人[2006]70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市林业局、人事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安徽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在试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安徽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标准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皖人发[2006]3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林业工程系列特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 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第三条 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 对在林业工程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五条 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林业、园林及相关工程专业的研究、规划、设计、生产、加工、技术推广、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离退休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第六条 已经取得非林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林业工程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七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第八条 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努力进取,有钻研和创新精神,在技术引进、改造和创新中做出一定的成绩;任期内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九条 学历资历条件(一)高级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工程师资格满5年。
4、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5年,现在野外艰苦岗位及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满5年。(二)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3、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5年,并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满5年。
(三)助理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中专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第十条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专业水平考试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
育证书。
(三)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须参加统一组织的林业专业知识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合格。
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 高级工程师条件
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规定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能力条件
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承担重大林业工程项目或重要技术开发与研究课题的能力,能解决生产建设、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关键性技术难题,能够指导林业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科研、设计、生产技术和技术培训任务。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1项(以奖励证书为 据,下同);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l项。
2、参加完成1项省级或2项市(厅)级林业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等,下同)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以成果鉴定书为据,下同),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3、主持完成1项市(厅)级以上林业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市(厅)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并通过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以专利授权书为据)并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6、解决林业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或在技术引进、改造、创新项目,以及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中,做出突出贡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7、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级推广项目。(三)论文论著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5万字)。
第十二条 高级工程师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评审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一)能力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或省(部)级科学 技术三等奖2项;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加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2、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推广项目,并在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上起到了主导作用,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并通过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独立发表本专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3篇以上(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1篇以上)。(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独 著或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
第十三条 工程师条件
申报林业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能力条件
能熟练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问题,有参与较大工程项目或技术开发与课题研究的能力。(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县级以上林业项目的主要参加者。
2、一、二类资源调查的主要参加者。
3、主持林业科研、生产、规划设计、技术推广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3项以上。
4、在林业技术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受到县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表彰。
(三)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安徽林业科技》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撰写较高水平的技术报告3篇以上。
第十四条 工程师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评审林业工程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一)能力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l项;或市(厅)级科学 技术一等奖1项;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2、完成1项市(厅)级重点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工程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3、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市(厅)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并通过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5万字)。第十五条助理工程师条件: 申报林业助理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二项条件:(一)能力业绩条件
基本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解决本单位工程、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工作业绩。(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厅)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撰写较高水平的技术报告1篇。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标准条件中的工作业绩和论文著作,从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判定是否具备条件的依据是个人提供的各类有效材料(原件或经原发件单位审核验印的复印件、复制件等)。
第十七条 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有关规定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一)林业工程师: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二、)林业助理工程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三)林业技术员:获得大学专科或中专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第十八条凡在野外艰苦岗位以及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时,在能力业绩和论文著作方面可适当倾斜。
第十九条 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本标准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须从取得规定学历之日起,任满一个原岗位基本年限(根据本标准条件第九条执行)。
第二十条 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被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
第二十一条 原取得非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转岗从事林业工程技术工作满1年后转评林业工程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转岗前后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时间合并计算满一个任职年限。
第二十二条 破格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由省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林业工程专业高评会评审。破格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林业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参加面试答辩,面试答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
第二十三条 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得申报; 任期内,考核未确定等次或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除取消申报人当年的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
第二十四 条本标准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一)所称“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二)所称“主持完成”是指: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参 加完成”是指:该项目成果鉴定书(主管部门鉴定认可)注明的前5名。(三)所称“科学技术奖”是指: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国林学会梁希奖(林业科学技术类)、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等同于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同一项目多次获奖,取其中一项最高奖项。
(四)所称“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是指:由国家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具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著作须有ISBN(标准书号)。国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参照执行。论文、著作、技术报告作者,须为本人独立撰写或为第一作者。
第二十五条 申报或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资格,按《安徽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执行,并报省工程系列高评会评审。
第二十六条 本标准条件由省人事厅、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标准条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林人[2002]101号文件同时废止。主题词:林业 职称 标准 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文件 安徽省卫生厅
皖审发„2011‟77号
关于印发《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3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核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1]149号)等文件精神,现印发《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请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在组织实施工作中有关事项,请及时反馈。联系电话:省审计厅文卫室,(0551)4678357;省财政厅社保处,(0551)5100438;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0551)2672338。
附件: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
安徽省审计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卫生厅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2 附件:
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 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3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核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1]149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以下简称“债务核定”)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本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的目标是,摸清底数,锁定债务,分类处理,划分责任,为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进一步巩固我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
二、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债务范围
本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主要包括发生于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臵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债务计算的截止时间原则上为2009年12月31日。
各地可参照本方案,对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 3 30日形成的债务进行清理核实,一并上报清理核实结果。
三、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工作内容
本次“债务核定”工作的对象,是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债务清理核实是审核认定的工作基础。各地应按以下内容要求,对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债务逐项、逐笔进行清理核实。对债务进行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均以县(市、区)为单元,实行项目管理。
(一)债务来源
本次需要清理核实的债务,按其来源分为资金借入、资金欠付两类账面债务。前者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账面反映的向金融机构贷款、向单位借款、向个人借款。对有基础资料能证明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职工集资款,可纳入本次“债务核定”的范围。后者包括账面反映的应付工程款、应付医疗设备购臵货款。
(二)债务用途
本次需要清理核实的债务,按其用途分为业务用房建设维修、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医疗设备购臵三类项目债务。坚持以负债项目为主线进行清理核实,对每笔债务必须核实其来源,必须落实到具体使用项目。对债务用途不明确、项目不真实、借入资金未用于上述三类项目的,应予剔除。
下列情况不纳入本次“债务核定”的范围:
1、村卫生室建设所形成的债务;
2、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臵医疗设备产生的、已明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有资金偿还的债务;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付未付的药品和耗材货款等。
(三)债务发生时间
本次需要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的债务,是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账面反映的未还债务。对于2009年12月31日在册、本次“债务核定”之前已归还的债务,不纳入本次“债务核定”的范围。
(四)债务数额
对债务数额的清理核实,应按照“分段计息、息不转本、利不滚利”的原则,严格区分债务本金和利息。债务合同约定利率的,从其约定,但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部分,不予认定。对于过去已支付的高息部分,要冲抵本金。合同未约定利率的,不计利息。对用于项目建设的职工集资,无论其收益率是否约定,不予认定。
(五)形成债务的证据资料
本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债务数据,以审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项目形成的债务,要审核立项批复文件、项目建设中标文件、施工合同、项目决算审计报告、建安发票及相关支付凭证等原始资料;对医疗设备购臵项目形成的债务,要审核购臵合同、购臵发票、付款凭证等原始资料。
针对债权人有关信息的核实,要审核金融机构贷款合同、向单位借款和向个人借款的协议、向职工集资的证明文件,以及债务资金入账凭证。债权人信息与负债项目、债务资金来源,要一一对应关联。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的,应 5 以债权债务抵消后的净额计算。
(六)业务报表及工作报告
1、县级清理核实报表由三张表组成。《债权债务基本情况表》(表一)、《负债项目登记表》(表二),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填列。《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汇总表》(表三),依据表一内容,按县(市、区)汇总填列。
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权债务数据资料,可由表一合并生成,项目债务台账可由表二合并生成。各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债务台账、债权债务数据资料的电子版,以及表三的纸质件和电子版,随同工作报告一并上报。
2、市级复核初定报表由两张表组成。《债务数据初定情况表》(表四)、《债务数据初定情况汇总表》(表五)。市辖各县(市、区)的表四合并生成的表格电子版、表五的纸质件和电子版,以及县级项目债务台账、债权债务数据资料合并后的电子版,随同工作报告一并上报。
以上各业务报表及填报说明见附件。各地应按本方案明确的报表格式,在Excel电子文档中制作填报。县级清理核实、市级复核初定的各报表原件(含纸质件与电子版),同级审计、财政部门均存档备查。
3、县级审计、财政等部门完成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后,将工作报告提交本级政府审定上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清理核实工作的主要做法,债务数额、类别结构及成因,债务化解工作措施及建议。
4、市级审计、财政部门完成复核初定工作后,将工作报 6 告提交本级政府审定上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复核初定工作的主要做法,县级上报债务汇总情况,债务数据的初定意见及依据,债务化解工作建议。
(七)注意把握的有关事项
1、原始资料不全的债务。对于时间较长或其他历史原因造成原始资料不完备的债务事项,各地应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其他证明材料,并对照相应的资产、负债事项的会计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核实。
2、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债务。鉴于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对于流动负债中反映的、经核实确能证明用于业务和辅助用房建设与医疗设备购臵的负债,应实事求是地予以认可。
对于发生债务时已作为原始凭证入账、且有当事人及相关证人等签字确认的“白条”,经公示无异议后,可视同形成债务的有效凭据。对公示中有异议的,要认真鉴别核实。对虚报债务而伪造“白条”做假账的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3、2010年以后的债务。各地参照本方案明确的内容要求及报表格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0年以后债务进行清理核实,前后两段债务数据清理核实的统计口径要保持一致,防止重复计算。
4、各地在清理核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过程中,要对其流动负债进行清理、分类、统计。
四、组织实施及时间安排
本次“债务核定”工作,按照“分段推进、明确责任,分级组织、联合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县级组织实施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各县(市、区)政府统一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每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每项、每笔债务,认真进行清理核实,并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和资金用途进行分类,逐笔登记造册,建立项目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10月31日前各地完成本阶段工作。县(市、区)政府对清理核实结果负责,并将清理核实结果及相关资料上报市级审计、财政部门。
对各地组织实施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情况,省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将适时进行督查。督查通知不再另行印发。
(二)市级组织实施债务复核初定工作。各市政府统一组织审计、财政部门,自11月1日起,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债务清理核实资料进行复核,并对债务数据提出初定意见。11月16日前各市完成本阶段工作。各市政府对债务复核初定工作情况负责,并将本市债务复核初定情况及相关资料,上报省审计、财政部门。
(四)省级组织实施债务审核认定工作。省审计、财政部门联合组成若干工作组,结合调研、督查掌握的情况,通过重点抽查、延伸调查等方式,对各市上报的债务复核初定情况进行审核,最终认定债务数据。11月30日前,省审计、财政部门将全省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结果上报省政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级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要按照本级政府的组织部署,明确责任分工,迅速抽调力量,认真实施“债务核定”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围绕目标,把握要求,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二)规范操作。各级、各地在“债务核定”工作中,要坚持统一政策,实事求是,规范操作,严谨细致,做到程序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监督,确保债务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
(三)严明纪律。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实行责任管理。各地上报债务数据的真实性,将与省级化债奖补资金挂钩。严禁弄虚作假、虚报冒估。凡发现该类问题,一经查实,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四)讲究效率。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调好配足人力,细化工作安排,努力提高效率。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按照规定时限上报工作结果。
附件:业务报表及填报说明
附件:
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核实报表填表说明
一、表格组成
(一)县级债务清理核实报表由三张表组成。《债权债务基本情况表》(表一)、《负债项目登记表》(表二),由清理核实组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填列,并由该单位签章。《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汇总表》(表三),由清理核实组依据表一内容,按县(市、区)汇总填列,并由该县(市、区)审计、财政等参与清理核实工作的部门联合签章。
以上三张表填列经签章后的纸质原件及电子版、表一合并生成的债权债务数据资料电子版、表二合并生成的项目债务台账电子版,县级财政、审计部门均存档备查。
(二)市级债务复核初定报表由两张表组成。《债务数据复核初定情况表》(表四),由复核组按每县(市、区)分别填列,并由该县(市、区)政府或该县(市、区)参与清理核实工作的部门联合签章。《债务数据初定情况汇总表》(表五),由复核组按市汇总填列,并由该市审计、财政等参与复核初定工作的部门联合签章。
以上两张表填列经签章后的纸质原件及电子版,市级财政、审计部门均存档备查。
二、释义及填报要求
(一)清核对象单位。属于本次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对象范围的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项目编号。为方便债务清理核实和审核认定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对所有经清理核实的债务项目,按以下规则进行编号:AB(市)CD(县市区)EF(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G(项目类别)H(机构类别)IJ(项目序号)。每字母代表一个数位,每一项目编号均为十数位,具体内容为:
1、市代码:11合肥市,12亳州市,13淮北市,14宿州市,15阜阳市,16蚌埠市,17淮南市,18滁州市,19六安市,20芜湖市,21马鞍山市,22安庆市,23池州市,24铜陵市,25宣城市,26黄山市。
2、县(市、区)代码:由各市协调所辖县(市、区)设定,但须为两数位。各市设定的代码,及时向省审计厅反馈。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代码:由各县清理核实组设定,须为两数位。各县(市、区)设定代码后,上报市有关部门,市有关部门及时向省审计厅反馈。
4、项目类别代码:1业务用房建设维修,3辅助用房建设维修,5医疗设备购臵。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类别代码:2乡镇卫生院,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6、项目序号:由各县清理核实组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的具体负债项目编流水序号,须为两数位。
(三)项目名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有债务的具体项目,按立项批复或会计资料反映的具体项目名称填列,注意选择该项目的类别代码,并设定该项目的序号。
(四)批准单位及文号。批复同意建设项目立项的有关单位及文件字号。项目建设未经批准的,填“未经报批”并在备注栏反映原因。
(五)批准建设内容及规模,实际建设规模。前者根据具体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填列项目实施内容、数量等。如辅助用房扩建××平方米、购臵××设备××台套等。后者根据中标文件、施工合同或采购合同、决算审计报告等,填列该项目建设的实际规模。
(六)项目计划完成时间、计划投资总额及其中的政府投资。根据立项批复文件的内容填列。未经报批的,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会议决定、财务计划等资料填列,并在“备注”中说明。
(七)实际完成投资额及政府投资到位。按债务计算截止时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负债项目对应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账面数,以及收到政府拨款数填列。项目债务大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账面数的,须在“备注”中说明原因。
(八)债务来源类别。分金融机构贷款、向单位借款、向个人借款、职工集资、应付工程货款五类据实填列。
(九)债务发生时间。核实贷款合同、借款协议及账面记录,按每笔债务形成的具体时间填列。如某笔债务发生时间为2008年11月26日,填“2008—11”。
(十)债权人及身份信息。债权人是单位的,填列单位名称与法人证书编号。债权人是自然人的,单笔债务数额五万元及以上的,填列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单笔债务数额少于五万元以及职工集资,按“某某等××人”汇总填列债务数额。
三、表格数据关系
(一)《债权债务基本情况表》(表一)
1、“债权方有关信息”、“债务核算情况”、“项目未还债务清理情况”的明细栏,均须按具体项目,与债权人相对应填列。利率栏按折算后的年利率填列。
2、项目未还债务合计=未还本金+应付利息+应付工程货款,即第9列=第10列+第11列+第13列。
3、项目未还债务合计=债务核算情况合计,即第9列=第16列。
4、“项目未还债务清理情况”明细列中,第17—20列以正数填列。第21列如属核增的债务,以负数填列;反之以正数填列。
(二)《负债项目登记表》(表二)按具体项目,本表“项目未还债务”=表一“项目未还债务合计”。
(三)《债务清理核实情况汇总表》(表三)
1、“项目未还债务”=“债务核算情况合计”,即第3列=第6列。
2、本表“项目未还债务清理情况”明细列填列要求同表一,经核调表一“项目未还债务”明细列后,填列本表“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明细列,“高额利息”直接核减表一“项目未还债务”中的“应付利息”,其他情况分别核调表一“项目未还债务”中的“应付本金”、“应付工程货款”。
3、本表“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合计” = “项目未还债务”—“未还债务清理情况合计”,即第16列=第3列—第12列。
(四)《债务数据复核初定情况表》(表四)
1、“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须与县级上报有关表格的“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内容一致。
2、本表反映经市级复核后,初定债务数据与县级清理核实债务数存在差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具体项目债务数据变动情况。
3、差异情况明细列中,经核实调增的债务情况以负数填列,核实调减的以正数填列。“复核初定债务数合计”=“县级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差异情况合计”,即第5列=第 4列—第16列。
(五)《债务数据复核初定情况汇总表》(表五)
1、“复核初定债务数合计”=“县级上报清理核实债务数”—“差异情况合计”,即第5列=第4列—第16列。
2、本表由表
四、县级上报的表三有关内容综合汇总填列。本表各县(市、区)差异情况合计,与表四对应的县(市、区)差异情况总计一致。
主题词:审计 医疗 债务 方案 通知
抄送:各市、县(区)审计局、财政局、卫生局。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件】推荐阅读:
安徽省教育学会文件12-31
安徽大学论文11-10
安徽二本大学排名理科06-11
安徽大学新传真题12-12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网09-17
安徽大学招生办11-10
安徽大学工作总结12-13
安徽工业大学毕业设计07-05
安徽大学考研参考书目07-06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院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