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店发展趋势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酒店发展趋势(精选8篇)

我国酒店发展趋势 篇1

三、结构性不平衡或在奥运后显现

北京现有的853家星级酒店中五星56家,四星133家,三星265家,二星340家,一星59家。现有的56家五星级酒店中23家属于新建酒店,新建酒店的增长速度达到41%;四星级酒店新建16家,增长11%;新增三星级酒店数增长1.3%。由此可见,五星级酒店市场的增量远超过酒店市场的平均增量,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奥运会后国际游客的减少,五星级酒店市场的竞争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受此影响包括四星在内的高星级酒店市场的宽幅格局调整在所难免。

我们的观点:

一、部分一线城市的酒店业发展接近或超过了发展高峰期自2000年开始,酒店业的景气周期已经持续7年,在此期间高星级酒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仅2007年,在年底前开工全国待评、在建、待建四、五星级饭店就达到1107家,其中相当于五星级的554家,是2007年全国五星级饭店总量的1.9倍。根据浩华数据分析过去五年,中国5星级酒店市场的房价增长速度快于4星和3星。2002年至2006年期间,5星级酒店平均房价的年增长率为6%,同比4星和3星酒店分别为5%和4%,因此5星与其他星级酒店的房价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酒店发展趋势 篇2

一、我国酒店集团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阶段

1984年, 我国内地的第一家酒店集团公司——上海锦江 (集团) 联营公司宣告成立, 标志着我国酒店业从此步入了集团化发展的初创阶段, 是中国酒店集团化迈出的第一步。

2.20世纪90年代的探索模仿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中, 我国的酒店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 由于197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实力雄厚的国际酒店集团竞争, 使大量的本土酒店陷入困境当中, 在困境面前, 中国酒店业开始摸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3.21世纪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在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 我国酒店业顶住了压力, 涌现大量本土著名品牌。

二、我国旅游酒店集团发展趋势

1.品牌化发展趋势

随着旅游酒店的发展和酒店市场的日趋规范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国际一些知名品牌的酒店集团开始大量入驻中国市场, 品牌竞争逐渐成为我国酒店业竞争的首场战役。虽然我国酒店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且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 但这与国际酒店品牌竞争还相差甚远, 国内酒店集团品牌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我国酒店业需要认真考虑, 探索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把我国酒店集团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因此, 酒店企业集团要强化品牌意识, 高度重视品牌的设计和包装工作;必须把过硬的质量作为品牌竞争的基础;以新颖、鲜明的形象作为品牌竞争的标识;以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作为品牌拓展的方式;以经济效益作为品牌的价值;努力开发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品牌发展的抓手, 从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良好的酒店品牌形象。通过让消费者满意从而达到市场和经济效益的最大。

2.国际化发展趋势

酒店国际化发展主要包括品牌、市场、资产、经营管理国际化这四个方面, 通常是以酒店某一品牌为载体, 主要采取直接、合作、租赁、特许经营等多种市场经营手段, 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自己的市场。目前, 我国酒店集团国际化发展程度还很低, 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一, 我国酒店的国际化品牌意识不强, 很多国内旅游酒店集团都存在着一种畏惧心理和短视心理, 普遍认为我国酒店不具备国际化发展的实力, 更愿意在国内市场中“偏安一偶”。第二, 我国酒店企业的国际化运营水平不高, 在内部管理体制、国际化经营方式、内部财务管理、内部服务模式等方面经验不足。第三, 世界文化差异也是我国酒店国际化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 我国酒店集团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协调好与当地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的关系, 既使酒店集团本土化, 又能保持固有特色。

3.集团化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高的酒店领域, 集团化发展成为中外酒店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潮流与趋势。但相对而言, 我国酒店的集团化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因此, 我国酒店集团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自身水平, 尤其是要加强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掌控能力。第一, 酒店集团是一个资本和人才高度密集型的行业, 它要求酒店集团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大的资金保障、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才能有效地引导成员酒店的发展。第二,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对于那些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投资的酒店, 成为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接待酒店的, 必须要明确产权关系, 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第三, 我国酒店集团化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从而加速集团化进程。

4.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介入酒店集团管理的各项活动, 尤其是在营销领域, 网络的出现给酒店行业的营销活动注入更新的动力。酒店集团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成为消费者评判酒店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彻底改变了酒店的营销方式, 拓展了营销领域, 丰富了营销技术。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 逐步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拓宽其营销网络、提供优质的服务, 成为酒店业竞争的新内容。从目前我国酒店行业的客源市场构成来看,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 来华外国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在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 接待旅游者数量将达13710万人次, 如此庞大的接待任务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高效率的信息技术, 顺应我国旅游信息化的战略决策。

5.持续化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对于酒店行业来说是一种长期发展的趋势, 也是一种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 在酒店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浪费。考虑到社会和消费者的长期利益, 酒店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求酒店集团在发展过程中, 不应以短期的、狭隘的利益作为短期目标, 而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讲义求利, 考虑到酒店、消费者、员工、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利益, 将酒店集团企业、消费者的利益与社会的长远利益作为酒店发展的最终目标。另外, 各酒店应建立“双赢”理念, 取的残酷的无序竞争, 创造“资源共享”、“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氛围。

参考文献

[1]冯昕, 谭婉宁.国际酒店集团与我国个体化酒店经营管理模式的差异比较[J].商情, 2014, (25) :100.

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趋势 篇3

2009年中国的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80%,已经达到了全民旅游的标准。越来越多的普通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他们也偏好经济型酒店。

近年来民间商务活动频繁,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商务活动的主流,而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处于发展初期,在商务活动上注重经济实用。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估算,中国的商务旅游目前年支超过200亿美元,在未来几年还可能以15%的惊人速度增长。

这些都是现代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基础。中国第一家现代经济型酒店是1996年建立的锦江之星(属于上海锦江集团),之后经济型酒店在全国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各省一线城市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在西部省份的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了一些真正的经济型酒店。

可是我们很难给经济型酒店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可以用价格为标准给经济型酒店做一个划分,但是这种用价格的划分方式也非常不准确,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便宜的就是经济的。不过经济型酒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硬件设施简单。没有豪华装修,装修成本应在每平米800~1500元之间,不同的城市和区域会有些区别,但是这个费用应该远远低于普通四星酒店的装修费用。但赢利能力却比打折后的星级酒店好(见上图)。

不提供全面服务。只提供基本的网络、电视、洗漱、休息、就餐等功能,没有通常星级酒店必须的豪华大厅、高级餐饮、游泳、健身、酒吧等服务。尽管相当一部分经常入住星级酒店的商务人士不知道酒店里还有名牌服饰专卖店、健身房、游泳池,但他却需要为这些从未使用过的设施埋单。而经济型酒店把这些使用率极低的设施全都砍掉了,同时一起砍掉的还有客户为此支付的费用。

标准化服务。经济型酒店的基本策略是尽量降低固定资产投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运作成本和房间的单价,并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标准化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所以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是经济型酒店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些经济型酒店对服务人员的某些要求甚至超过四星、五星酒店。

房间价格透明。这是经济型酒店的一个基本特征,目前北京的五星酒店标准间的价格大概在1000元左右,而大部分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在200元~300元之间。星级酒店的价格极其不透明,一些旅游公司可以取得五折或六折的房间,而经济型酒店的价格非常透明,最高的优惠很可能只是九折(会员价)。这其实是好事,增加了普通消费者的公平感(见下图)。

星级酒店的商业房产投资经营是整体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型酒店为了降低投资,多采用租楼的方式来建酒店,在一些并非临街的地方租用一些旧的大楼,改造后做酒店,是很多经济型酒店的基本选择。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型酒店是自己投资建楼。

经济型酒店其实是细分市场的产物,它和高星级酒店之间并不存在激烈竞争,更不能相互替代。

经济型酒店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将有以下三个主要发展趋势:

一、连锁经营模式

通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行业已经度过了第一个发展时期,进入到行业整合的阶段。经济型酒店的客户对于品牌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星级酒店的客户。因为经济型酒店进入门槛低,更容易出现一些滥竽充数者,所以客户更喜欢选择一些在其他城市或区域入住过,感觉良好的酒店。所以连锁酒店必然会整合经济型酒店资源,未来在全国形成几家经济连锁酒店独大的形势。这个也是全球酒店发展的趋势,英国一家投资机构对全世界酒店业进行调查和统计发现,世界上酒店客房总数的1/6被32家酒店集团连锁经营,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饭店总数中超过半数的都是连锁经营的。

经济型酒店确实降低了单店的建设成本,但是并不意味了降低了行业生存的门槛。未来几年,单店的经济酒店甚至多店的经济酒店的市场份额都会被大大地压缩,他们最好的策略就是加盟有实力的连锁经济酒店或把酒店出售给连锁酒店集团。

二、品牌塑造比较竞争优势

经济型酒店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很少,没有豪华的装修和设施,他们用什么建立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呢?一个就是品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客户要在城市寻找一家酒店,如果他要入住一个四星、五星酒店,这个好办,星级的认证本身就是一个服务的保证。但是如果要入住经济型酒店,如果有两家可以选择,他一定会选择一家有更有品牌知名度的酒店。对于经济型酒店,品牌成为了建立核心竞争优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形象、知名度、美誉都会成为酒店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低成本与服务质量的重新平衡

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特点是“物美价廉”,寻求的是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最佳结合点。美国南方航空公司以为客户提供廉价航空服务而出名,它有一个很知名的广告,航空公司为了节约成本,缩减了所有不必要的航空食品。有一个广告镜头是这样的,一个空姐打开了一袋为客户提供的豆子,豆子非常的少,广告词是“您所要支付的费用就和我们为您提供的豆子一样少”。客户被削减的服务是客户并不关心的豆子,而客户得到的是客户最关心的价格优惠。所以经济型酒店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成本控制,削减所有不必要的服务项目,而突出所有客户关心的项目。下面是一个我进行的客户对酒店服务项目评价表格的部分内容,看看我们就知道客户关心的是什么了。(见上图)

其实经济型酒店要做的不只是砍成本,那是廉价酒店应该做的事情,它要做的是把客户最关心的东西做到最好,用专业化和体贴的服务提高满意度,削减成本的同时也提高服务质量。

未来酒店PMS发展趋势2015 篇4

PMS的称谓和基础不会消失,但是在意识形态上会随着云技术、平台化、一体化、互联网化等发生变化,升级成为一个新的更为庞大的系统。

· 盈蝶咨询:酒店数据以2015年1月1日已开业酒店的客房数为标准。

· 酒店邦:酒店数据根据实际反馈做出局部调整,PMS统计来自酒店邦成员及市场公开渠道。

酒店PMS未来走向?

行业观点

成员

▶ 陈熙慧 | Borabora CEO:

PMS作为酒店信息化根基,有规模有技术实力的酒店会选择自主研发,但面临人才困境,逐步独立运作发展。第三方PMS与酒店早就超越单纯的甲方和乙方的关系,酒店更希望寻找平台级公司提供稳定和开放的服务。第三方PMS与大集团PMS的走向足以影响酒店业格局。

我认为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走向一:第三方PMS和集团PMS将持续占据主流

· 第三方:酒店使用第三方PMS逐年增多,高端全覆盖,并逐步进入中端酒店及经济型酒店市场。

· 酒店方:酒店集团自主研发PMS对其他酒店输出

· OTA方:OTA战略收购或投资PMS,目前难主流集团。

根据表格统计:

自主研发PMS: 19家

第三方PMS: 21家

经济型酒店第三方比例:7/20=35%

中端酒店第三方比例:4/10=40%

高端酒店第三比例:10/10=100%

走向二:超出PMS范畴,路指开放平台。

· 后端管理:中央预订系统(CRS)、客户关系管理(CRM)、中央渠道管理(CCM)等

· 开放连接:连接合作伙伴智能硬件、连接平台数据、连接第三方服务。

· 移动前端:微信、APP、移动PMS等

▶ 朱明生| 州逸酒店和度假村CIO

· 服务端云化、一体化、平台化: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将在技术架构、ui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全面改造提升传统pms;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其它系统功能(crm,crs,bi,收益管理,switch等等)会融入pms,形成一个平台,一个全新的生态圈。pms这个词已不准确,已无法涵盖未来平台所有功能。从这个意义来说,pms将消失,进化成一个全新的平台型的系统;

· 客户端app化、移动化:用户使用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操作pms的频率越来越高。除此之外,pms客户端种类也将越来越丰富,将延伸到各种可穿戴设备、自助终端kiosk、互动电视、ip电话等等智能设备中;

· 成为一个容纳多种用户类型的开放式系统,允许多方参与操作,例如员工,业主,客户,合作伙伴,等等。

· 自研比例下降,外包比例增加。

▶ 何飞 | 港中旅酒店集团CTO:

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目前PMS在酒店到底发挥着什么作用?

· 个人的想法更趋向于PMS,CRS,CRM,RMS,CMS,移动端,网站趋向平台化。关于如何过得这些能力,仅针对PMS来说,需要甲乙双方有针对性的共同开发。除较通用的功能外,更趋向于定制化开发,但在架构上云平台肯定是方向。

· 今后,PMS和CRS的界限将会模糊。PMS的房价、房态管理能力与CRS集成,CRS的渠道管理能力将会前置与目前的switch功能合并。PMS的房价控制能力将会逐步迁移到收益管理系统中,分析能力向BI系统倾斜,甚至逐渐被取代。今后的PMS会越来越轻,单店运行的PMS会逐渐消失。

▶ 傅全勇 | 开元酒店集团CIO:

关键是适合适合适合,那什么是适合:

· 适不适合只有自己的脚最清楚,也许是鞋子有问题,也许是脚的问题,鞋子是很重要,但是我想脚才是关键,两者需要协同。

· 你要清楚自己的酒店类型是什么,你的酒店服务是什么,你的未来发展战略是什么,你的营销策略和会员模型是什么,然后再来看你需要什么样的平台支持,需要一个高大上的?需要突出宴会的能力?还是只要10个功能够用就可以了?

· 个人对自主研发和采用第三方平台没有意见,自主研发并不代表做不好,采用第三方也不代表有很多问题,关键还是适合和行动。问题是市场上有没有真正适合你的,这个适合包括了与平台能力的匹配,包括了与平台商业模式的互补,更包括了与合作伙伴理念的一致。

· 从趋势来看,就是移动化和大数据。能够通过移动把你和酒店和用户(潜在)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大数据 分析到你的用户行为和趋势,并去激发用户,也就是拉新留存促活的问题。

▶ 黄晓凌 | 别样红CEO:

别样红是开始于酒店的PMS系统,但是目标是做一个酒店的互联网开放平台。连接酒店的一切软件,硬件和服务。

· 1.从无中心化-中心化-去中心化来看

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式诞生一定是因由商业环境的时机匹配度诞生的,中国酒店业的信息化营销渠道也是随着酒店业的供应和需求的信息对称程度所演变的;从最初的单体酒店到集团化,供需信息不对称所催生的渠道OTA们的产生,都跟此不无关系。现如今随着IT的突飞猛进,云端技术的普适性,酒店面向客户时可以更直接、更快速、更便捷,客户也要求酒店能够快速反应并应答需求,由此诞生了“去中心化”的可行条件诞生,别样红团队正是基于此基础上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 2.从企业自身营销渠道网络建设来看

酒店当成一个企业来讲,不可能完全铺设全域全渠道营销网络,一受限于技术研发实力,二受限于成本支出压力。但是基于若干企业基础上的酒店行业来讲,则完全可以诞生一种面向各酒店“直客”需求的技术提供者,这点上别样红也在努力实践。

· 3.单体酒店与集团化酒店的关系

酒店连锁化与集团化不是完全一个概念,但是在营销渠道上的集中性和客源输出性上来讲都是其必要充要条件;单体酒店以前缺乏集中渠道客源支撑,所以会面临集团化的市场竞争压力;但是从客人端来讲,酒店客人对时间、空间的选择是有需求的,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酒店,只是缺少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快速高效的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酒店,在这点上,完全可以通过不同酒店,但是是基云端的PMS端能够有效连接酒店所需的渠道,这也是别样红在做的工作。

· 4.要什么样的客源

大家作为酒店的运营管理者,还是要基于自身酒店营销的能力基础和条件基础上,OTA不会短暂消失,只是产业链条上的一种渠道角色,酒店是要广泛客源存量支撑还是要客户忠诚度的价值贡献,是要量还是要质,当然很可能都是两者都要的,这需要自身的判断和诉求,别样红的开放平台给到了酒店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不是站在渠道端,而是真正站到了酒店端,替酒店着想。

· 5.到底是一个系统还是多个系统

以前认为PMSCRSCRMCCMLPSRMS等等都是酒店锁需要的信息系统,所以导致酒店要买不同的软件,注意是软件,其实现在的技术发展软件完全可以多功能化,并通过云端技术或网络平台实现有效打通和统一,不必也没那个必要非要买多个软件构成一个系统了,或者一个系统集成商提供多个软件了。别样红是顺势,应势,引势,欢迎关注和尝试!

· 6.技术发展趋势来讲

作为企业级应用,一定要解决好定制化问题,要加快定制化开发速度。基于PaaS+SaaS的模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别样红云PMS除了向客户提供丰富全面的中央预订、渠道管理、市场活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酒店管理系统的SaaS云(软件即服务)外,还将核心的代码模块、API、SDK整合打包形成PaaS云服务,向酒店客户提供进行定制化研发的中间件平台,同时涵盖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等。

▶ 王敏敏 | 石基副总裁&西软总经理:

· PMS是酒店前台管理系统的简称,随着酒店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经历了集中式到分布式再到集中式的变迁。从最初的代替手工信息系统到目前的资源整合平台,PMS真实的功能俨然已经弱化,而对于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越发显得格外重要。

· 我感觉PMS未来云化、互联网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就如目前酒店的业态也出现了非常多原来所没有情况一样,互联化也体现出了对于业态的细分。

· 未来PMS的价值在于提供广泛的线上资源和丰富的线下体验,即帮助酒店开源节流,改善消费者的体验。

· 开元与名人的会员互联互通以及会员权益共享其深度应该开行业之先河

▶ 屠承荣 | 绿云COO:

·

1、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以酒店经营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产品和提供服务,比如为酒店做网站做微信,在建设好销售平台的同时,考虑通过什么手段来吸引客流,来提升客户体验,来提高客户忠诚度,从而达到酒店建立直销平台的目的

·

2、从单一系统向平台化系统演变,云pms会把自己作为一个酒店数据处理中心,向上下游的酒店供应商和关联企业去寻求合作和技术对接,搭建一个围绕着酒店提供服务的生态圈,酒店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获得他所需要的所有服务,比如酒店集团间的合作,再比如,渠道对接,pms与各个渠道事先都对接上了,酒店只需授权开通即可实现订单直连,又比如景+酒的产品组合,pms会与景区合作实现门票与酒店房间的打通;第三方支付、大数据服务、包房商、酒店代运营商、智能客控、社交平台等等也是如此,酒店来到这个平台,可以完成一站式的采购;

·

3、会走向智能PMS,可移动和跨屏,会衔接更多的智能设备,采用多通道人机交互技术,如语音互动、行为互动等等,减轻酒店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对员工系统操作技能的要求,解放他们去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判断回头客,并马上通过耳机通知服务员,并将客人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找出订单,同时询问服务员需要自动排房吗?提醒服务员该客人今天刚到马上有会议,尽快安排客人进房休息,服务员可通过语音和触屏来与系统交互。

自由讨论

酒店邦成员

▶ 于洪岩 | 华住集团漫心度假副总经理:

连锁酒店集团,还是自主开发PMS,虽然成本较高,但是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有助于集团销售战略和成本管控。随着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进入中档酒店、高档酒店,自主开发PMS比例会有增加。第三方终将会被OTA收购,或者退出历史舞台。因为第三方的PMS盈利模式不会长久,除非他们找到互联网式的盈利渠道,否则OTA介入PMS开发,将会免费为单体酒店提供PMS,同时绑架单体酒店,达到OTA落地,整合单体酒店的客源,为其提供住宿、旅游景点、美食、购物、机票等交通服务,甚至扩张到生活用品、消费品广告市场,延伸到交友朋友圈沙龙活动、商务交流及交易等,有跨界的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酒店集团无法现在做到的。我看好OTA收购PMS,OTA没有必要与连锁酒店集团在价格上纠结。如果OTA整合了所有资源,就具有了吸引客源能力,把连锁酒店集团的客源、甚至旅行社的客源抢夺过来。那么结果是酒店集团、旅行社就没有资源优势和胆量与OTA叫板。关键是谁先做到资源整合,形成平台,谁就能够抢夺到客源,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 刘杰 | 旅游圈创始人:

赞成。除了PMS部分,OTA在酒店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便是美团大众。中低端单体酒店不是被OTA绑架,便将会被美团大众绑架。

▶ 王松志 | 广州柏高酒店总裁:

于总提到的问题,其实就是诸多酒店依托于各PMS,但又不敢跟PMS走得太近的原因。

▶ 朱明生| 州逸酒店和度假村CIO

从理论上来说,自研可以增强酒店集团话语权,满足集团个性化需求,以及其它好处。所以,十年前,我也是这个观点,倾向自研,或者联合研发。但从实践来看,目前自研的现状是,充斥了一堆低水平的系统,我没看到哪一家能做出来opera,这是因为一套高质量的系统,其开发成本是一家酒店集团所负担不起的,想把自己系统社会化吧,酒店竞争对手们不一定买帐。酒店集团未来的竞争是系统的竞争吗?十年前我也认为是。现在我认为不是。系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系统的使用,是你的团队怎么利用数据,怎么分析。同样的报表,不同的管理团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策。所以我判断,未来pms的自研,或许不会是主流,比例会下降。

▶ 陆荣华 | 帐篷客CEO

同意朱总意见,酒店哪怕是集团也很难做好一套很有竞争力的PMS系统,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就像没有必要家家户户去设计电脑操作系统或微信平台一样,我的建议,酒店应该所有系统不仅仅是PMS系统而且其他TMT系统尽可能使用第三方专业公司做的系统,可以有几家竞争产品供酒店选择!这也是所有行业竞争的趋势和结果吧!

关键是,过去的PMS太偏重后台和管理,忽视前端和客人感受,现在应该关联前端系统,如微信等链接平台,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一键打通实现直联,会是PMS的一次革命!PMS系统未来应该不仅仅是管理系统,更应该是酒店的营销系统或分销系统。

▶ 王长春 | 莫林酒店CEO

独立开发的确实是最适合自己酒店的,对于万千单体/中小酒店来说,独立或者半独立开发,成本简直高到没朋友;目前中国酒店的格局很明显被资本市场遗弃,除了几大巨头有这个能力与资本,后进酒店新锐,也都很难支撑!

▶ Steven | 金陵酒店集团CIO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PMS专业软件提供商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是否适应于互联网新技术的环境,适应则发展,不适应则灭亡。酒店集团使用第三方软件肯定是趋势,系统本身不可能是竞争力,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可能是,唯有系统与酒店集团运营整合才构建核心竞争力。

▶ 金龙 | 番茄来了VP

就客栈民宿行业的PMS来说,方兴未艾。整体来看,PMS存在的价值不在于管理,在于省事。因为单家客栈民宿的房间量很有限,有木有PMS对他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那他为什么还要去使用PMS?因为PMS在一定程度上外挂OTA的后台,可以实现同步关房;同时,让他清晰了解到房间的售卖情况。但对大多数客栈民宿的经营者们来说,PMS的诉求可能到此为止了。这里面有意思的地方,也是跟连锁、集团或单体较大的酒店不同的地方在于:客栈是小本生意,有明显的淡旺季。旺季靠不靠OTA几乎都能吃饱,淡季呢?淡季只有一小部分能吃饱,大部分生意惨淡。如果这个时候能帮他们带来直接的订单,是最实际的诉求。那么对于这个点,作为客栈民宿这类非标准化住宿单元中PMS的领头羊的番茄来了来说,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经客栈允许的前提下,把客栈民宿的实时动态库存推送给合作的非三大巨头ota的合作伙伴,丰富合作伙伴的酒店库存数据的同时,帮客栈卖房,达到三赢的局面。这也是番茄来了作为互联网+客栈的里面作为+这个桥梁的具体体现。没有意外,番茄来了会在这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真实帮助到不仅仅是国内,包括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非标准住宿单元更好地连接互联网。

▶ 葛云峰 | 世茂集团市场销售总监

希尔顿曾经也很雄心勃勃,专门组了团队搞OnQ,其实也是希尔顿的大数据平台,10年以后还是撑不下去,团队解散。看看希尔顿酒店BD部门的人员编制就知道了,普遍要3个以上的协调员,专门做手工报表,因为系统生成不了,收益经理每月都是问销售部要数据,太蛋疼的系统。去年年初开始,新开业的希尔顿又都切回了Opera,这个案例应该很说明问题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坚决外包,这其实才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小成本多方向的试错。今夜酒店特价的失败案例,创始人就说,早知道如此,当初很多功能就搞外包了,不必那么辛苦都自己搞。

▶ 姚海川 | 携程景酒店事业部CEO

第三方pms一定是未来的趋势,除基础功能外,还可以有效的与大数据结合,为酒店提供更多的营销支持和数据决策,云端的大数据可以划分多个维度,包含用户喜好、点评、不同维度的竞争分析以及未来可能的销售预测。这些都是个别酒店或集团很难获取到的数据。OTA收购PMS更利于这些数据的应用和推广,将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给予科学建议、提高决策效率是核心价值之一。比如:OTA知道某一类用户出行的大部分预定行为,订了哪个航班、去哪里、住哪家酒店,以及今后这个用户预定了哪些产品,当然也包含出行规律以及用户的消费能力,这样酒店就可以针对性营销或者定制差异化产品来吸引用户。试想,如果一批用户每年去北京5次以上,入住X元价格酒店,通常在Y区域,如果你的酒店在该区域,你是否愿意针对性的提供全年入住套票产品呢?当然这些数据开放是否合规还有待讨论。

▶ 何飞 | 港中旅酒店集团CTO:

无论是GDS还是OTA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平台,他们的“野心”昭然若市。凭单独一家的实力还无法开发引领这样的平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但如果可以与国内的合作伙伴定制出符合咱们自己需求的系统平台,至少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个人认为GDS和OTA都想为酒店提供系统,包括PMS、CRS等。他们明着是为酒店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酒店收入实际上还是要控制资源,让酒店丧失自身的技术能力,最终达到“奴役”酒店的目的。他们不希望酒店灭亡,反而希望酒店在服务上做得更好,这样酒店就可以更好的为他们“打工”。我只相信一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绝不能授人以柄。

大家有没有被人掐着脖子的时候?要开发个需求有木有无限期地等待排期?有木有被认为是不够通用被拒绝?有木有承受着高额维护费却无法得到相应服务的时候?还有,本属于你的license你有木有每个月催几遍才拿到的时候?

▶ 姚海川 | 携程景酒店事业部CEO

· 其实各有分工,酒店的事ota根本不懂,ota的事酒店也不专业,好比富士康不会做苹果的事,苹果也不会做富士康的活一样。

· 什么东西都自己做,不是科学的方法,对效率和管理成本也是浪费,当然这里需要上下游的平衡,目前这之间的边界一直在撕扯,谁强谁就有话语权,但最终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会找到平衡点。

· 经常被掐着脖子的飘过……当我被掐着脖子的时候,我会反向考虑我的需求的ROI是否在对方的层面优先级很高,双方配合找不到核心动力,肯定就慢了。当然如果核心诉求都一致,依然需求的不到及时满足,这就是管理问题或流程问题。

▶ 何飞 | 港中旅酒店集团CTO:

自己开发不现实,联合开发才有效。酒店与OTA、第三方应该是兄弟。亲兄弟之间也要明算账,谁都不能把自己的家底豁出去。各方肯定都是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彼此不在一个平台上肯定很难均衡。这时核心系统掌握在谁手里谁的话语权就大。

▶ 张会见 | 和泰GP & 君亭VP:

各方肯定都是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彼此不在一个平台上肯定很难均衡。这时核心系统掌握在谁手里谁的话语权就大。我技术不懂这块,但个人认为基于非现场经济学,客人是移动的,酒店是相对固定,未来的空间一定就是Pms串联的网,好比目前高速公路收费,但免费是趋势。移动终端的革命,酒店想好的是就是一个驿站,让客人选择的理由是产品,产品不行你就被抛弃,产品好你就是王者。而Ota就是让客户更好的体验产品,不然你抢占的端口市场份额都是浮云,一定被另外一个业态覆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微博和微信告诉我们之间的逻辑。

▶ 张立彬 | 石基昆仑总经理:

· 讲个故事,某酒店RC单要套打,但配置模版做的不精准,上下串了3行,打印出来不仅不清楚还很难看,该酒店的处理办法是,每当打印走纸的时候,用手死死抓住那个卷纸轴不让走纸并听着打印机齿轮刺耳的尖叫声3.5秒后立即松手,出来的RC单文字和表格精准匹配…后来该酒店前台每个人都能闭着眼睛做到这点了。相比各种系统,人是第一生产力。

· 该故事的后续事件是,某PMS工程师到酒店观察后,被酒店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体现的超级想象力给震精了,花了一下午重新设计了一个模版,精准匹配每个field后解决了这个问题,该酒店总经理亲自到楼下商品部买了2盒“一支笔”给工程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以不讲大道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解决好每个细节需求的人是这个行业的脊梁。

· 酒店前台人员面对客人为其服务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手插到兜里面?尽管设计西服都有衣兜库兜。GRO在一天哪个时刻是该roaming在大棠入口,哪个时刻该在电梯口?哪个时刻该在办公桌前?这些品牌对服务品质的理解和实践,靠什么系统来解决?什么CRS什么PMS有啥关系?

▶ 黄业梅 | 南京国青酒店副总:

· PMS的称谓和基础不会消失,但是在意识形态上会随着云技术、平台化、一体化、互联网化等发生变化,升级成为一个新的更为庞大的系统。从现有数据分析来看,酒店星级越高,使用第三方PMS的比例就越高,而经济型酒店自主研发PMS或者CRS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显然不同星级酒店对于PMS的功能运用不同。非常同意前面几位的意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酒店人要做好自己,不论是用第三方PMS亦或是用OTA投入的PMS系统,在特定的时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但是适合自己不等于迷失自己,不是选了一个PMS或者平台化的系统,就能给你酒店带来生意,就算带来了生意,也要居安思危。酒店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营销手段的创新才是关键。就像@张立彬 所说的故事,酒店行业,人是第一生产力。

· PMS应该简单易操作,能满足客人入住离店和实时账务流水记录等基本需求,便于提供快速的服务,客人愿意的话通过其自助也能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减少酒店培训和用工的成本。国内酒店集团化发展的进程在加速,确实应该从集团层面考虑整个系统的部署和构架。从集团层面去思考,PMS就将被弱化。但是目前国内酒店集团,尤其是星级酒店覆盖多的酒店集团,没有听说哪家的系统构架,或集团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或线上线下等营销策略的发布推送与系统之间的关联,有特别成功的案例。

▶ 肖立华 | 金天鹅酒店管理软件:

pms云化是必然,但pms始终是个工具,能够提高了酒店的效率,这就是效益。好不好取决于用得人自身的情况和愿意付出的成本,标准化还是定制化都取决于用户,市场上都有可供选择的厂商。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pms干ota的是是不可能的,但通过资本整合产业链上的企业,整体提升产业链的效率是未来的趋势。

▶ 谢颉 | 问途学院院长:

系统实现已经不是问题了,只是实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使用,从一个操作者的角度,简单实用,好用才是王道。但是实现的过程也可能出现与其系统原本设计时的DNA有冲突或者不能兼容的地方,那么如何权衡就是个问题了。OTA把酒店逼成这样,也是从简易的ebooking开始的,那个时候哪家酒店想过有一天信息化会变成这样啊!归根到底,酒店的运营依赖人、流程、技术三个要素,pms仅仅解决一个要素。酒店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云pms是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但不是酒店成败的决定因素。

▶ 黄昕 | 问途CEO:

归根到底,酒店的运营依赖人、流程、技术三个要素,pms仅仅解决一个要素。酒店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云pms是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但不是酒店成败的决定因素。

▶ 林小俊 | 众荟CEO:

· 除了考虑PMS做为酒店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外,还需要关注其附加的角色:酒店业务操作的入口,以及酒店业务数据的存储中心。在PMS管理功能越来越弱化的今天,这两个角色更大程度上决定了PMS的未来价值。

· 就操作入口而言,它控制了工作人员的桌面,几乎服务客人的所有事情都需要通过它来完成。但这个桌面现在离客人太远。把这个桌面往前延伸,最好能够直接延伸到客人的终端,将极大优化服务效率和体验。

· 数据中心则是在PMS的本职功能之外,还能够为酒店提供价值的关键内容。通过对接第三方数据分析服务商,将上下游数据打通,共同形成对酒店数据化运营的指导。

· 这两个角色的价值放大,涉及到了云PMS、直连通道、乃至营销渠道管理的所有事情,最终会将PMS带往云端化和平台化。在这里面,PMS绝不应该是自己整合和实现所有的资源和功能,而是作为开放的云平台,提供相应的数据接口和服务接口,与其他的资源方和服务商一起,共同搭建一个良性的生态圈。

· 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也并不看好酒店或酒店集团自建PMS,因为它不太现实能够自己运营这样的一个开放平台,去对接和整合第三方的资源与功能。当然,大型的连锁酒店除外,但对于它们而言,目的应该已经不单单是建立一个专供自己用的PMS了。

观点总结

陈熙慧

PMS产品走向:

· 走向一:服务端云化、一体化、平台化:PMS、CRM、CRS、CCM、RMS、CMS、Switch、BI融合一起形成一个平台。搭建围绕酒店的生态圈,核心的代码模块、API、SDK整合打包形成PaaS云服务,向酒店客户提供进行定制化研发的中间件平台;快速实现渠道对接(对接平台、同行合作、对接OTA、包房商、代运营);跨界产品组合(景区、汽车、餐饮);

· 走向二:客户端移动化、智能化、跨屏化、简单化:手机(微信、APP)、智能穿戴(手环、apple watch)、自助终端(自助入住、人脸识别)、互动电视等连接用户,减轻酒店员工机械劳动,降低员工对系统操作技能要求,解放人力去提供个性化服务。

· 走向三:管理端开放式、多方化:员工,业主,客户,合作伙伴等多角色使用。

PMS格局观点 :

· 观点一:第三方PMS和集团PMS二分天下:酒店使用第三方PMS逐年增多,高端全覆盖,并逐步进入中端酒店及经济型酒店市场。酒店集团自主研发PMS对其他酒店输出。OTA战略收购或投资PMS,目前难主流集团。

· 观点二:第三方是将是未来主流:自研比例会下降,第三方肯定是趋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自研技术创新、团队、成本都成为绕不过的问题。

酒店胶囊化趋势与发展之隐忧 篇5

经济型酒店不断向“简单化、节约化”发展,乃至于,“胶囊酒店”也脱颖而出。既然存在且大受欢迎,必然有着其生存土壤及发展前景。“胶囊酒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优点、实惠便利特征到其天生缺陷、隐忧,大家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近年来,酒店业的蓬勃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反而是与星级化反向而驰的,经济型酒店、便捷旅馆由小打小闹演义为全国扩张、四处开花,俨然小酒店做出了大天地。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已有近7000家,可谓是爆发式增长。经济型酒店不断向“简单化、节约化”发展,乃至于,“胶囊酒店”也脱颖而出。既然存在且大受欢迎,必然有着其生存土壤及发展前景。“胶囊酒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优点、实惠便利特征到其天生缺陷、隐忧,大家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胶囊旅馆最初源于日本,也叫做“盒子旅馆”。第一家胶囊旅馆是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亲自设计的,位于大阪市,于1979年2月1日开始营业,当时的租金为每晚16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00元多一点)。如今,虽然租金已涨到每晚3000到5000日元(人民币200元至330元左右),但仍旧比普通旅馆便宜许多。

“胶囊旅馆”非常符合如今人们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由于它的低碳排放、经济实用、安全卫生、节约资源等诸多就有点,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等国家都已建成了“胶囊旅馆”,深受差旅一族年轻游客的欢迎。在中国,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深圳等地也相继问世这一“另类酒店”。对于年轻一族来说,这是一种很适合他们经济状况的酒店形态,对于酒店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有着崭新利润空间的“另类业态”。

然而,在越来越多酒店投资者青眼相加的同时,“胶囊化”的天生瓶颈也日益暴露出来,消防问题成为胶囊酒店最大的隐患。比如,我国首家“胶囊旅馆”上海希泰胶囊旅馆就因存在火灾隐患,并且人口密度超标,疏散困难,消防部门不予行政许可。

浅谈中国奢侈酒店发展现状与趋势 篇6

发布时间:2012-06-28 作者:任腾飞 来源:万达规划院酒店所

“2012中国奢侈酒店设计高峰论坛”于6月7日在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大酒店举办,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受邀参加。论坛云集了多家国际高端酒店管理集团与知名设计公司。通过论坛交流,使我对酒店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有一些浅显认知。

酒店行业在近几年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各种类型及档次的酒店出现在中国各个角落。以万达为代表的规模性开发商与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合作或者以自有品牌为主打,包括一些品牌酒店的自建,占据了高档酒店行业最主要的市场。他们为酒店设计与管理品质的提升带去了积极地影响。以万达为例,在酒店设计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从酒店的规模,到相对应的酒店客房数、客房面积、大堂、餐厅、会议、康体等面积规模及设计施工标准等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并付诸实践。

中国高档奢侈酒店经过多年发展,显现了以下介绍的一些趋势方向,也是各路投资人与专业人士致力发展研究的方面:

1.复杂化——包含多种复杂的关系。

城市关系:城市酒店会更多的处于城市综合体中。综合体的升级换代及城市经济关系,使得酒店与其他功能关系(如零售、娱乐,公寓等)的细分及融合变得更加关键。万达广场正是其中的代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各功能形态共赢共生,创造了一个个富有魅力的城市中心。

内部关系:酒店内部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酒店的发展使得酒店这个综合功能复杂的建筑包含了更多的其他属性。会议、餐饮、娱乐与酒店自身的功能属性相互作用。

2.国际化——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的竞争,形成新的格局。

知名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进入中国多年,正在根据客户需求适应中国市场,酒店功能富含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本土品牌如万达,正在加速扩张,形成自己的酒店品牌及标准,发挥自身了解中国客户市场的优势,并在硬件及软件建设向国际品牌看齐。

3.类型多元化——多种类型酒店出现,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

高档星级酒店及经济型酒店是酒店快速发展的两极。但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催生出更多类型的酒店:独立酒店、会所酒店、目的地酒店等等。这些细分产品以高档、个性化的设计及服务,为各个不同品位、爱好的客户带来了独特的感受。如“W”酒店,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对酒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类型酒店会突出不同的主题功能,区别于一般类型高档酒店,着重强调酒店主题立意,从空间面积、空间形态、后期装修等完全遵从于这一主导,打造个性产品。

4.差异化——同质酒店做出差别化产品。

同级别酒店竞争趋势明显,在同等条件下,有别于别家酒店的品牌特色才会凸显酒店价值,夺得更多的目标客户群。如城市中心酒店,定位为不同类型:会议型、商务型等等,抢夺不同目标客户。还会设有自身特点服务,如高档餐厅,特色SPA等等,吸引客户消费。设计要充分整合这些基本要素,并突出重点完善设计。

5.人本化——设计秉承以人为本,更多考虑客人感受。

在前期策划设计中,更多的考虑市场及目标客户,为他们打造合适的产品,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适用性及相应的私密性。如定位商务型酒店,就要在客房设计中考虑房间尺度,以能更好的摆放家具:双床或大床的设置,办公台的位置,房间会客的考虑,卫生间更便捷舒适的使用等,公共区大堂吧的会谈功能,餐饮区更便捷的全日餐,这都是在最初设计定位时就充分考虑的因素,并全程指导后期设计,才能给客人带来更好的服务,同时提升了酒店品质与评论口碑。

6.科技化——更多联网应用功能。

前期设计充分考虑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发展趋势,使得网络服务、终端控制等更能贴近使用者,订房、订餐、客人个性化要求等都可以快速得到解决。如在客房内,客人可直接用手机联网遥控房间设施,或直接用手机进行预订、支付、退房、订餐、会议等多种服务。这就需要在最初的策划中,促使弱电设计与建筑设计密切配合完成。

7.绿色化——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建筑是高耗能产品。建筑发展的趋势是节能环保,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能节约企业运行成本。酒店运行是一个长周期经营,绿色节能的设计及使用,会使酒店回收周期缩短,更好的进行可持续发

展。

奢侈酒店代表——帆船酒店

我国酒店发展趋势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酒店管理,学科特点,教育启示

1 引言

旅游业是21世纪发展潜力巨大的综合性产业, 由于旅游业的“链式反应”以及乘数效应带动与促进着大多数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 包括酒店业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使酒店业规模不断扩大, 表现在酒店数量呈现迅速扩张态势, 另一方面使得单个酒店的等级与档次不断攀升, 高星级的现代新型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酒店业新的发展趋势, 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有鉴于此, 本文依据管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与方法, 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科特点与酒店行业市场需求视角, 在分析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从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发展等层面, 据实探讨高等院校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为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 酒店管理及其学科特点

2.1 相关概念界定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对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以便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

酒店管理是指依托酒店资源 (设施、设备、人力、资金) ,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依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对酒店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其他经营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 以保证酒店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达到最低的耗费, 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工作过程。

2.2 酒店管理专业学科特点

酒店管理学是研究酒店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管理学科。属于工商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酒店管理学具有社会性、经济性、综合性及应用性四大显著特点。

(1) 社会性。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酒店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 数量由多到少, 功能由简单到复合, 等级由原始到现代的发展过程。酒店作为由物化的设施、设备, 活化的社会劳动者, 以及川流不息运动着的资金构建的实体———社会组织, 必然成为组成社会的单元或细胞。酒店运营活动属于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态, 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必然遵循社会规律。故而, 酒店管理学研究酒店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其社会性不言而喻。

(2) 经济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酒店作为一个公司 (企业) 型经济组织, 依法组织开展经营活动, 面向社会提供酒店产品与服务, 进而获取利润, 实现酒店价值。酒店经营活动属于人类经济活动的范畴, 酒店管理按照价值规律, 组织实施酒店经营业务活动, 其经济性表现非常明显。

(3) 综合性。现代酒店组织结构复杂, 产品功能多种多样。酒店管理既涉及酒店内部的运营管理, 包括前厅接待管理、客房、餐饮、康乐运营管理以及计划财务、人力资源、工程设备与动力维护管理、安全保卫管理、信息资料管理等, 又涉及客源组织、物资采购供应等与社会组织与群体联系等管理事项, 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复合型管理, 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4) 应用性。酒店经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涉及到客人的招揽、顾客预订及其每项具体服务, 务须做到计划周全、操作规范、质量优良, 因此, 酒店管理具有应用性极强的特点。

3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3.1 酒店业仍处于有利的发展机遇期

(1) 经济稳步增长, 发展前景看好。近年来,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在7%左右的稳定增长状态,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同步增长。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3646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均GDP已经达到7500美元左右, 发展前景俱佳。

(2) 产业政策向第三产业倾斜, 推动酒店业迅速扩张。国务院《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的颁布, 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产业结构中, 以服务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较其他产业更能产生较多的商务旅游需求, 促使酒店业呈现数量规模的迅速扩张, 酒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2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

(1) 星级酒店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张, 人才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统计, 2014年全国酒店数量已达全国星级饭店数量为13667家。过去3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整体年均增长率为6%, 酒店行业人才需求量极大。

(2) 用人结构正在发生突变, 高端人才匮乏。据统计, 2014年全国五星级酒店数量已经达到804家, 年均增长超过15%, 远超中国GDP的增速。而各地待建、在建及刚建完的五星级酒店项目尚有数百家, 一大批超五星级的高档奢华酒店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 国际品牌酒店在华房间数量过去5年间增长62%。高端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虚位以待。

3.3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矛盾凸显

(1) 酒店人才素质有待全方位提升。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是熟练的基层服务操作人员, 而是熟悉国际酒店管理运作模式、相应法律体系以及不同的规章制度、了解异域文化风俗, 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业务拓展能力以及能够在工作现场可以进行指挥与协调, 了解市场调查、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

(2) 传统价值观对酒店管理专业招生就业的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上形成职业等级, 认为酒店服务是下等职业, 影响了在酒店工作学生的自尊心, 导致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子女从事酒店工作。这种价值观念的存在, 导致酒店管理毕业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 酒店用人需求与院校育人供给之间的矛盾。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 轻实践, 加之实训设施设备欠缺或不完备,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造成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 与用人单位的期望相距甚远。

3.4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趋势

(1)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从事酒店业的管理人员基本归为两类, 一是学历层次高, 但非酒店管理专业类, 往往需要花较长时间适应这个应用性极强的行业, 从而熟悉酒店管理;二是学历低, 经验丰富, 一旦就职高职位, 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因此, 酒店业最缺乏的是集专业知识与理论, 熟练掌握外语, 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2)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专业特色。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置。为此, 亟需根据专业特点与市场需求, 设计既具备专业知识与理论, 掌握行业政策、法规, 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课程结构体系。

(3)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既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又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更重视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的培养, 强化学生校内实习、实训及酒店实务操作训练,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4)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与案例教学, 针对不同课程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及专题讲座、行业热点问题研究、实验室操作、案例分析等,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调研、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发挥先进教学设备和多媒体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增大信息量, 具有动态性、直观性。

4 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4.1 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酒店业的发展促进与带动了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国外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较早, 形成很好的教育模式。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开设酒店管理专业院校达千所之多, 其中国际知名酒店管理专业院校达20多所。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 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异军突起, 目前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达30多所, 分布在我国的19个省 (市区) , 其中东、中、西部所占比例分别为60%、30%和10%, 形成高等教育领域一股新生力量,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2 国外知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洛桑模式”。瑞士“洛桑模式”被国际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洛桑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产教结合、学以致用的方式, 高度关注行业特点和要求, 使学校教育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 力图使教学与实践既体现出传统酒店的技术服务特点, 又能反映出现代酒店管理的精髓所在。

(2) “双元制”模式。德国职业教育主要以“双元制”为主, 这种办学制度有两大特征, 一是国家立法支持, 二是校企合作共建。“双元制”教育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结合市场需求, 针对性较强, 也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3) “合作教育”模式。美国开展“合作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目前这种合作模式主要广泛应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合作教育”模式最早由辛辛那提大学汉曼·施奈德教授于1906年首先提出, 在百年时间里, 其显现了巨大的价值, 参加该合作项目的雇主由最初的13个逐步扩大到50000多个, 院校数量将近1000所高校。

4.3 国内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较为明确, 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程度加深, 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最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的热点。

(2)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人才模式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校与企业合作, 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 同时合作开发或研究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充分将学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强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

4.4 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启示

国外酒店发展较早, 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教学方面, 首先,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其次, 创新教学方式。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并重;第三, 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习全过程, 建设校内、外两级实训、实习基地;最后,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与培育“双师型”教师, 实现由重学历向重实践标准的改进, 改变唯论文的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蔡万坤.新编现代酒店管理学[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 2004.

[3]陈明.酒店管理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

我国核电发展趋势分析 篇8

内陆化

在中国核电项目审批停滞一年多后,“核电重启”争议于最近再次发酵。争论的内容涉及安全性、装机规模、技术路线、厂址选择等,核心的问题是:中国要不要重新启动尚在筹建中的内陆核电站的审批程序?

截至2011年底,中国核电机组已建15台、在建26台(两者累计装机达4141万千瓦),拟建机组21台(累计装机2272万千瓦)。由于现有核电机组已把沿海地区基本布满,拟建的核电机组全部选址在江西、湖南、广西、四川、河南等人口稠密的内陆地区。

创新化

从大亚湾到岭澳一期再到岭澳二期,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一条从消化、吸收到创新的中国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的“国产路线图”清晰可见。

从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引进”起步,到岭澳核电一期采取“翻版+改进”的建设策略,到岭澳核电二期建设中形成了我国首个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方案CPR1000。中国大亚湾核电基地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中国核电跨越式自主发展之路。

如今,中广核自主品牌CPR1000机组已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等核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核电的批量化、规模化发展。

小型化

小型核电站通常指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下、模块化组合的核电站。而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已经达到175万千瓦,中广核集团在建的核电项目之一即采取了这项技术。

中核集团研发的小型核电站技术被命名为ACP100,一种建设在地下的1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称,该技术借鉴了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理念,具有热电联产、气电联产和海水淡化等功能。

上一篇:唱红歌比赛下一篇:厨房设备招标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