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推荐14篇)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篇1

由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难度。

二、要让学生初步的感知: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概念无需掌握,但特点的感知需要大量表象进行建立。

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开、关窗户,拉窗帘,开关门、电风扇等现象,让学生描述窗户和窗帘头的运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各自特点。

通过学习与比较,孩子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较好的进行判断。

但是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学生掌握依然非常有难度。在做了近3节课的练习后,仍然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有问题。可见学生空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三、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

1、要知道平移几格,你要看哪里?怎么确定?通过多个图形的变化练习让孩子们感受到要确定平移几格,应该先在要平移的图形中确定一个点或者一条线。

2、怎样找对应点?让学生练习在平移后的图形中找到相应的点和线,数出对应的点或线中的方格。如果要画平移图形,也是先找到对应的点和线,画出点或线后,再画出整个图形。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新课改,新课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发展思维,自主探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

教学片段一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

师: (在课前, 大屏幕上已经有“平移和旋转”的字样出现.) 大家好, 从你们的眼神里老师已经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感觉有些简单, 简单的就像是一碟小菜, 对吗?

生:对!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 说得斩钉截铁, 自信满满.)

师:噢, 谁来说说对于“平移和旋转”, 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1:平移和旋转, 这是两种运动是不同的.

生2:小轿车在马路上在平移, 而它的车轮却在旋转.

生3:平移是在水平方向移动, 旋转是在转着圈子运动.

师:呵呵, 能说说,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吗?

生3:我每次上课前, 都要在家里预习一下第二天要学的新内容的.有时候我忘了, 爸爸妈妈也会提醒我的.

师:嗯, 预习的确是个好习惯, 你的爸爸妈妈也是很懂得怎么学习的好爸爸妈妈. (稍作停顿) 刚才几名同学的回答有着不一样的精彩.还有谁想说说你心目中的平移和旋转呢?

一下子, 有那么多的同学都举起了各自的小手.

师:啊, 都想说?干脆这样吧, 既然你们感觉自己已经知道了平移和旋转, 那么, 就让老师说几个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哪种运动好吗?

师:旅游时我们经常能看到缓缓滑过的缆车 (学生抢答:平移!) ;直升飞机上急速飞转的螺旋桨 (旋转!) ;小朋友手里迎风转动的大风车 (旋转!) ……

师:哇, 你们真聪明!给自己来点掌声. (同学们一个个都眉飞色舞, 显得学习的劲头很足的样子.)

点评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在这里,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就在身边, 学身边的数学, 这样的学习活动, 显得很亲切, 很自然, 也很轻松,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自己感兴趣的数学, 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这样的导入设计, 一下子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着学生去自主探究.

教学片段二回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如果只让老师说, 你们一定会不高兴的, 哪有让学习的主人不说话的道理呀!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 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的确还有很多, 谁来说说?

生1:在公园里滑滑梯时的运动是平移, 摩天轮的运动是旋转.

生2:宾馆里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 跑道上的飞机在平移.

生3:我家阳台上的推拉门能平移, 我家电脑桌前的转椅能旋转.

……

师:你们刚才都已经听到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 平移和旋转现象俯拾即是, 无处不在, 哦, 真奇怪, 有旋转门还有推拉门, 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 而推拉门却在平移, 那么, 究竟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呢?谁能给大家说一下? (这时候学生举手想说的变得寥寥无几.)

点评“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本节课上, 如何从看似简单和平常的日常现象中去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呢?这是我在课前就反复思考过的一个问题, 当学生的回答由先前的积极踊跃一个个变得犹豫不决的时候, 正是他们此时此刻的“困惑不解”让我找到了机会.《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如何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得失成败.在这里, 老师的巧妙引导就很有利于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究竟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教学片段三做一做:让学生做一些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师:刚才, 我们已经认识了平移和旋转, 那么你们能用手势或动作把它们演示一下吗?当然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

学生展示:有推拉窗户的, 有移动课桌、板擦、书和铅笔盒的, 还有表演旋转的舞蹈动作的……学生的设计可谓是五花八门, 精彩纷呈.

点评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我听见了, 我忘记了;我看见了, 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 我理解了.有效的数学学习不应该是教学生被动地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 而要鼓励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做一做”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不仅会“做数学”而且更加喜欢“学数学”, 这样的学习活动真正能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里的“做一做”, 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 篇3

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我各角度地考虑了它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主要就以下两方面着力加强教学效果。

一、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在这种模式下,计算机作为指导者,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再把这些资料组织起来。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提高了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

对于“平移与旋转”的教学,传统教法很难让学生发现其规律,使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可以将教材上静止的“运动轨迹”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运动,而且是由人来掌握的运动。比如,三角形要向右平移六格,用动画的形式,将其三个顶点一格一格移动,然后用线把点连起来的全部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图形的运动实现了人为的控制,可以运动,可以暂停,顺利地突破了“对应点”这个教学难点。又如,在探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用边的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长”和“宽”的特点,一目了然地“对边相等”的概念渗入学生的大脑,使其探索的过程变得形象生动,很容易接受。

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应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恰当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正确的理解。

二、利用计算机复习巩固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课件不仅提供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像,有些还有语音解说和效果音响,图文并茂,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它能够补充课堂学习的内容和加强概念的学习。交互性、及时反馈和足够耐心的优点,使得数学辅导课件非常有用。

在教学完“平移与旋转”后,我从网上找到了与之相配的练习课件,让学生在计算机房进行个体练习。它分为“看一看”、“画一画”和“评一评”,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需要练习的内容,并且计算机即时对其操作进行反馈和评价。这样的巩固方式,明显要好于在作业本上画出来。由于三年级学生接触电脑的时间很短,在操作上存在许多困难,受到能力限制;高年级学生用这样方式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即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篇4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长春小学:金英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局部特别强调了内容的实际背景,强调关注同学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平移和旋转》作为新增加的学习内容,其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平移和旋转有许多的应用,它与同学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物体的变换现象在其运动过程中还能体现数学的简约、和谐之美。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也都经历过,也应该有一种切实的感觉。

课堂教学中,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判断、举例等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实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同学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使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规范的目标。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课堂教学上一方面采用了个人考虑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让同学充沛应用多种感知器官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同学回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说一说,做一个平移和旋转的动作。通过说一说,练一练,丰富同学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认识,进一步牢固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在移一移,说一说,画一画中,掌握图形平移的特征。通过同学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实际上是让同学更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让同学在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中动起来,去体验,去认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另外,教学中我注意了尊重每个同学,让每个同学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参与活动,愉快地去感悟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篇5

本课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运动物体(火车、风扇、电梯、国旗、飞机螺旋桨、钟面指针)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感知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这两种运动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表象之后,引导学生利用他们身边的物品(文具、书等)来模拟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深入理解它们各自不同的运动特征。而学生对平移、旋转的理解没有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平移、旋转现象,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生活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我的不足之处在于:

1、肢体动作太少。本节课对于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其实是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而借助肢体语言的话可以很好弥补这一缺点。

2、我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过于单一,总是说:“很好、不错。”导致激励性不够强。

《平移和旋转》优秀教学反思 篇6

《平移和旋转》这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二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很显然,重点和难点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我在教学预设时,主要重视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课前谈话,用一岁大的女儿为例,小手因模仿风扇转动而“跳舞”,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在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学生举例说明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把握其运动特点;课堂尾声的一组“你知道吗?”用三个典型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给学生很大的视觉冲击——大楼平移和地球旋转,而神奇拖把——360度旋转,更是直接应用于生活,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的未知世界,引领着学生不断地探索,从而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二、展示学生错误的认识,让“错误”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源。

本课教学中,学生在两个地方很容易发生错误,一是对钟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难以判断,二是数一数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对于这两个环节,我觉得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充分地展示学生的错误,然后结合实例或操作进行验证,当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后,再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的思考方法。钟摆的运动,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常见,但自动卷笔刀却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工具,教师在学生发生困惑时,用自动卷笔刀摇杆的运动为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它们的运动是一样的: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在转动。因此,钟摆的运动、自动转笔刀摇杆的运动都是旋转。

在方格图上数出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怎么突破?我认为,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反思,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养成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时,我首先动画显示小房图平移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小房图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很容易看出是向右平移的,我接着提问: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这时,学生的答案很多,有说两格的,四格的、六格的,也有说八格的。学生各持己见、莫衷一是,那就请各种观点的同学分别说说你是怎样看出的?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数出图中房子的最近的两个“房角”之间的距离,有的说只要数出图中房子的最近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也有数图中房子的同一条边平移前后的距离,更有数出图中小房图距离最远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到底是平移了几格呢?用事实说话。我让学生拿出课前下发的方格纸和小房图,一格一格地向右平移,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应该是向右平移了六格。这时,引导学生反思一下刚才是怎样数的,为什么会发生错误。指名回答时,原来数错的学生发现小房图在平移前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点或边,而他们当时并不是数的对应点或对应边。教师顺势指出:那现在你们会数了吗?到此为止,学生经历了思考、操作和再思考,终于明白了错误所在,同时也找到了通往正确的道路。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篇7

《平移和旋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1~42 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通过探究, 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 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或一条线的平移过程。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42 页《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演示, 并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在自主探究的情形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丰富成功体验, 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并能结合方格纸对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 并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练习题卡、小房子图片、彩笔等。

【教学策略】

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难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 主要的教学策略有: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拓展应用;运用媒体, 整合资源;自主小结, 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认识新知

1.师:同学们,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看看, 它是谁?

生:米老鼠。

师:上周末, 米老鼠去了一个地方, 它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游乐场设施动画)

2.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3.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体会特征。

学生将小火车、滑梯、缆车的运动分为一类。

师:我们把像小火车、滑梯、缆车这类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板书:平移) 。

学生将摩天轮、旋转椅、风车的运动分为一类。

师:像这样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板书:旋转)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 (板书:平移和旋转)

师:同学们想一想,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指名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师出示平移和旋转图片, 学生判断。

小结: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转, 那么平移和旋转在运动时各有什么特点呢?

二、操作实践, 自主探究

1.引入小故事《蚂蚁搬家》。

师:米老鼠玩了一整天,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只小蚂蚁搬家, 它看到两只小蚂蚁一只在前, 一直在后, 心想, 前面的那只小蚂蚁好累啊!同学们米老鼠的想法对吗?你能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2.学生猜想:哪只蚂蚁走的路长一点?

3.小组合作交流, 动手操作。

利用方格纸和小房子图片, 操作验证上面的猜想。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在练习纸的方格图上动手数一数、移一移、画一画。验证哪一只小蚂蚁走的路长。

4.汇报验证方法和结果。 (生投影演示)

(1) 引导学生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对应线。 (板书:找对应点、找对应线)

(2) 引导学生归纳数格子的方法:两间房子中间隔了几格, 再加上房子本身占了几格, 就是房子平移的格数。 (板书:平移的格数=图本身格数+间隔数)

(3) 媒体演示, 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过程。

5.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数哪两个对应点之间的格数都是相等的。

(1) 教师课件演示 (找对应点、对应线) , 同时说明, 像这样小蚂蚁走的起点和终点的两个点就叫做对应点。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后面的小蚂蚁经过的路线。

(2) 得出结论:要知道一个物体平移了几格, 只要找准物体上的任意一个点 (线) 的对应点 (线) , 数一数这对应点 (线) 移动了几格, 那么这个物体就移动了几格。还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平移的格数=图本身格数+间隔数)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 知道了平移一个物体, 不但要知道平移的方向, 还要知道平移的距离。而且平移后的物体形状、大小没有改变, 只改变了位置。

三、活动体验, 寓练于乐

1.数一数。 (课件出示小鱼向左平移的图片)

师:数一数小鱼向 ( ) 平移了 ( ) 格。

指名判断后教师演示: (1) 小鱼向左平移7 格。 (2) 找对应点平移。

2.数一数、填一填、画一画。

(1) 小房子分别向右、向下、向上平移了几格。 (2) 画出向左平移6 格后的小房子。

四、回顾全课, 总结提高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8

在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进行备课时,我发现不同版本的实验教材将这一教学内容编排在不同的年级,人教版编排在二年级下册,西南师大版编排在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编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及四年级下册(要求逐步深入)。一线老师都感觉到“平移”教学是个难点,到底安排在哪个年段更合理呢?我通过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

二、研究问题

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我完成了教学设计(如下):

接下来,我用以上教学预案分别对二年级下学期、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实践证明,这一教学设计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落实还是教学效果的体现,在不同年级都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如下: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学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要有较强的活动调控能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甚至很多学生都无法达到学习目标;三年级学生则能较准确地领会活动要求并能开展探究活动,能基本掌握教学内容并进行汇报交流,有体验和感悟;四年级的教学则更偏重几何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对知识的学习逐步深入,能从活动中总结归纳,教师更易于体现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更易构建互动的课堂。总体感觉在二年级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更像活动课,趣味性强但数学味不足,教学目标不易落实,突破难点尤为费力。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根据认知理论、儿童年龄特征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议人教版教材将“平移和旋转”这一知识安排到更高的年段(或分段)学习,那样能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创造条件,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衔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使学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篇9

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用心性,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推荐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这节课以活动为基础,创设情景,组织学生经历一个个学习活动,到达“做数学”的目的。教学中,无论是用动作表演物体的运动,还是表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无论是操作确定平移的距离,还是绘制平移后的图形,都是学生透过“感知、体验、理解、画出”等一系列活动环节,在观察、演示、操作、交流、探索等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情感,师生在交互活动中得到共同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理解数学”。在生活实际中有着许多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这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这节课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学习的背景都是生动的生活实例,这不仅仅强化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体会,学生从体会中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

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建构主义观来看,学生很难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而且思考到学生在平移格数时会把原图形的前面和平移后图形的后面之间的距离当作平移的格数。本课教学中,创设了两只小猫玩滑板车的问题情境:红猫和黄猫谁移动的距离较远呢?当学生应对一些数学现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时,都会产生猜想,有时虽然是错误的,但它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显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后,再引导小组合作学习,透过操作、交流、探究,最后进行验证,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的探究方法。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篇10

《平移和旋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结合生活经验和事例,让学生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还能找出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以及会计算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格数,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感知并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其中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以下几方面比较成功.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十分重要。所以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火车、钟、摩天轮、船的动态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画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接着,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的经验,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具体实例,并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平移与旋转现象,以加深对平移及旋转的理解。学习完这一环节,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肢体现场体验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座位上做向左向右平移和原地旋转一圈,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巧妙突破平移距离的难点

图形的平移距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平移距离时,从建构主义观看,学生很难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因此,我注意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时,我设计了鸭子游泳的动画,引出认知难点——鸭子到底平移了几格?这样的预设,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在鸭子上找到对应点,数对应点的距离,让学生明白鸭子上的每个点都平移了4格,从而知道鸭子也是平移了4格,进而让学生总结出数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看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需要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四、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一小部分的“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同时教材又是静止的、平面的。为了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这节课我结合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地体验。如在找对应点数平移格数这一环节时,能在两个对应点之间设计数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数格子的方法。但纵观课堂,我觉得有些地方是处理得不够妥当。

旋转和平移教后反思 篇11

下课了,在送学生出校门的路上,学生争先恐后地用学过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向我描述着:房飞同学的铅笔盒掉在地上,被张林不小心一脚踢得先进行了平移运动,然后在地上不停地旋转起来;我训练拍篮球时,篮球在上下平移;韦禄昊同学说,老师我得的五角星在小组是最多的,我还想再上一节数学课。其实,这个同学有很多时候非常爱动,很难有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听着同学们意犹未尽的谈论,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时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这是他们进行继续学习的宝贵基石。我们要经常让思绪返回到儿时,揣摸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思考怎样设计才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警示时时提醒自己,让它成为一种自觉。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将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相应的`数学问题相联系,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主动地让学生从直观的生活体验中,渐渐剥离出问题本质的再发现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还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就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这节课就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观察、模仿、做动作开始,让学生用手势和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在动作体验后,使学生在手、脑、眼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之间搭建起桥梁,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能动的构建起知识体系,形成数学模型。这样会既尊重学生的经验,又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 篇12

我反思整节课的教学实践,觉得以下几方面比较成功: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课伊始,我就让学生通过课件了解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情景(游乐园的游乐项目):游览车、摩天轮、风车等,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接着让学生观看画面,亲身模仿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现象,然后让学生分类,讲述为什么要这样分,引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物体的运动现象。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以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生活中你看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都能讲出一些常见的如:拉窗帘、风扇的转动、屏幕的升降等,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辨析了日常生活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体会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不同特征,感受它们的普遍存在,学生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二、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

在学生掌握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不同特征后,我让学生用学具在桌面表示平移和旋转,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更让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有了深刻理解;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现象,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做了平移和旋转的游戏,引导学生利用肢体现场体验,在教室里左移、右移、在原地转圈,来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准确地钻研、把握教材。

正确画出物体(或图形)平移的图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观察图形的平移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学生往往会把两座小房子之间的距离看作是平移的距离。于是我由游戏引入:聪聪和明明搬智慧树,到达后却发生了争吵。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一下子就提起精神了,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图形在方格纸上的平移的学习中。然后我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怎样的一组点或边叫做对应点和对应边,然后全班一起数格子、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出方法:只要找到一组对应点,这一组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就是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了几格;平移各个对应点再将对应点连线,由此来画出物体平移后的图形。

但纵观课堂,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处理不够妥当:

1、在认识平移与旋转的时候,教案的设计是先让学生分类再讲述为什么这样分。但我在巡视中发现分类情况五花八门,怕学生意见不统一,于是我就先讲述分析了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再分类,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平移和旋转(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13

1、在大量观察图片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一些特点,并能对一些常见的运动现象做简单判断。

2、能在方格市上平移一些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平移的特点。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一些特点,并运用特点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做一些平移画。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近平移和旋转: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物体的一些运动现象。板书:动 ⑴和“动”相反的是什么?

在我们的教室里,很多东西都静静的不动,如电风扇、门、窗等,我们能让它们动起来吗?

(一一让上面说的东西动起来,而且请大家随着物品的动用手势来表示。)

⑵你还能让别的东西也动起来吗?比如;粉笔 演示粉笔转动

⑶大家想一想,粉笔的动你能像刚才那样清楚地预测吗?为什么?

交流讨论

⑷像电风扇、门、窗的运动我们都非常的熟悉,它们只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动,而粉笔的动是不规则的。老师要请大家从生活中找一些很熟悉很有规则的物体运动,行吗?

2、找规则运动的物体: ⑴学生思考后举例回答 学生有可能举的例字

①拉抽屉(老师和大家一起做该动作,后面同)

②时针。打气。拉门。拉窗帘。轮子。方向盘。汽车上的雨刷„„ ⑵大家找的东西很多,它们的运动都很有规则,老师要求大家把它们分成两类,考虑一下,怎么分是比较合适的?

交流:把„„放在一起,把„„放在一起。说说理由。能给这两个大类起名字吗? 板书:平移和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有规律运动:平移和旋转。

3、通过刚才那么多的例子,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是手势来表示平移或旋转吗?

刚才老师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有学生提出:擦黑板的动作也是平移,你们说对吗?为什么?

那你能用擦黑板来演“平移”吗?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演?(引导学生发现:要沿着一个方向笔直地移动。)

4、判断:(p.25“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请用画“

”的符号表示平

对称

教材P114~P115例题,P116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经历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物体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怎样的图形才是对称图形。教具准备 例题课件。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看看好吗?

课件展示:美丽的森林里,很多动物,动物身上有许多对称的图案。问: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森林里去 3 学生回答时,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观察森林中的对称现象。问:森林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现象。板书课题:对称

1、学生仔细观看,寻找森林里的美丽图案。

2、交流汇报这些图案。探索规律 感知对称

1、感知对称现象。

(1)课件展示: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一本书、一架飞机等实物。

教师:这些物体都漂亮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事物为什么这么漂亮。(2)课件展示:将蝴蝶、书、蜻蜓等抽象成实物图,再对折这些图。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图形对折,两边都是一样大的。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教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也很漂亮。

2、体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欣赏对称美。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树、剪纸、建筑物等。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对称现象。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观察,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在小组里交流汇报发现对称现象。

3、说一说生活里的对称现象。》

操作体验

1、做墨渍图

教师:孩子们,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对称现象,你们想亲自制作一张对称图片吗?

《学生活动:

1、学生先观察,在动手做一做。

2、在全班交流汇报。》

(1)教师介绍、示范做墨渍图的方法。(2)学生自己制作墨渍图。(3)看着墨子图,你有什么想法?

2、答积木

(1)学生用积木答起具有对称现象的物体。(2)汇报展示,学生自评哈互评。课堂小结

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轴对称图形

P117~P119例

1、例

2、例3,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过程,能认识轴对称图形。

2、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目标1。教具准备 例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课件展示:森林里的小动物穿着漂亮的衣服正在开舞会的场面。动物穿的衣服、领结等都是对称的。

教师:这些衣服为什么这么漂亮?

学生说后,课件展示将衣服、领结等对称。并指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2、课件展示:那里传来一阵哭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是 怎么回事?原来是小熊妹妹在哭。她没有漂亮的衣服去参加舞会,怎么办呢?

3、问:你们能帮助小熊妹妹制作一件对称的衣服吗?

《 学生活动:

1、学生仔细观看。

2、说出对称的实物。》

1、操作感知

(1)教师:怎样才能剪出对称的衣服呢? 学生说后,教师适当提示。

《学生活动:

1、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一件对称衣服。》

探究新知(2)学生独立操作用纸剪出一件对称的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3)剪好的同学把衣服拿出来看,并交流自己是怎样剪的

(4)让几名学生在全班展示制作的衣服,介绍方法。(5)结合学生的介绍,课件示范、展示制作方法。折

展开

2、认识对称轴

(1)教师:衣服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给这根线取个名字吗?(课件闪烁对称轴)(3)观察对称轴,它是一条什么线?(4)揭示轴对称图形,(5)教师: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图形?周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用一张纸对折,任意画一个图,再剪一剪,最后展开。》

2、练习二十一第1题。

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

(练习二十一第2题。)

4、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

1、学生用一张纸折出一个对称图形。

2、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

3、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实践活动:美化我们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美化我们教室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美化教室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卷尺、纸、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阶段

1、通过多媒体出示课题:美化我们的小天地。

2、教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学生1:为什么叫小天地?指什么? 学生2:怎样美化? „„

教师:我们的教室是我们的小天地,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需要美化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窗户、桌面、墙壁、地面等方面进行美化设计。《学生活动:

1、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2、自由发表意见,并在全班交流。》

参与、行动阶段

1、学生自由选择一项,进行分工。

2、小组讨论准备怎样美化,再交流。

3、分组进行测量、设计,看哪些组的设计方案能使我们的教室变得美丽。

4、学生分组活动,教师主动参与,与学生一起设计,给学生指导。

5、给美化窗帘的小组重点指导:窗帘布应有多高?多宽?需要选择哪种窗帘布?买这些窗帘布要多少钱? 给美化桌面的组重点指导:给讲桌铺桌布需要多少布?要测量哪些数据?

给美化地面的组指导的重点是:怎样计算要买多少块地砖?可以选择哪一种?需要多少钱?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选择项目。

2、小组分工合作美化选择的小天地。》

交流反思阶段

1、分小组汇报本组设计的方案。

2、展示美化的图案。

3、学生互相评比。

4、教师播放美丽的教室画面。

《学生活动:

1、小组汇报并展示美化图案。

2、学生互相评比。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篇14

1、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2、我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

3、我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正确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学习流程:

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课件出示8个运动的画面:升国旗、缆车、小汽车、火车、纸风车、风车、风扇、时钟。

想一想:物体在平移的有:

物体在旋转的有:

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小组汇报,说出分类的理由。

2、联系实际,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运动着的小汽车、火车、升旗、滑滑梯。

想一想:平移有什么特点?

看来物体不久可以( )平移,也可以(? )平移,还可以(? )平移。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本身方向(? ),物体沿( )移动。

课件出示:旋转又有什么特点?

旋转是物体围绕(?? ? )或( )作(? )运动,本身方向( )。

3、边说边做。(课件出示)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小组内说说。

5、全班展示交流。

三、平移距离。

课件出示:

1、小树向( )平移了(? )格。

2、鸭子向( )平移了(? )格。

3、房子向( )平移了(? )格。

4、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

四 、反馈总结。

1、先找对应点或边,后数格数。

2、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只需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移动多少就可以了。

上一篇:爱护植物作文800字下一篇:追赶型经济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