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悬崖之上个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谍战影剧爱好者,《悬崖》、《胜算》、《黎明决战》、《夜幕下的哈尔滨》乃至于《黄金大劫案》等一系列东北背景的谍战影视剧我几乎都看过,《悬崖之上》从立项开始我就在等,终于等到了上映。
高分谍战《悬崖》编剧大佬全勇先的原创新本子,加上张译、工作总结范文于和伟、秦海璐、倪大红那么多老戏骨,从没拍过谍战片的老谋子会怎么拍。
看完电影果然没失望,跟剧版《悬崖》一样精彩,节奏刚快更紧凑,几位老戏骨演技在线。不得不说,张艺谋被称作“国师”是有道理的。
在影片中,张译率领的“乌特拉”小队为了完成任务与敌人展开生死斗争。在风雪交加的哈尔滨城,多方势力割据角力,整个城市被肃杀的黑色建筑分割着,影片的黑白色调也预示着光明与黑暗无处不在的斗争,这也是张艺谋一贯善用的色彩艺术。
张艺谋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紧张和危机。比如火车上那场群戏,就是在平静中暗藏生死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
再比如,从间谍小队降落到行动完成之前,所有场景都是风雪交加,或是在黑暗中的摸索,前半部分一直是动态的环境,入党申请书象征着正邪两派间的缠斗。
直到最后一刻,雪过天晴,行动代号“乌特拉”的是俄语清晨(Утро)的意思,象征着斗争结束,终于迎来平静的黎明。前后环境的动与静的对比,再次渲染了谍战的紧张气氛,让观众直到最后才松了一口气。
另外格外出彩和难得的是片中的群像戏。群像戏想要拍的好看,最重要的是让每个人物各自活动,形成多条线索,最终又能碰撞在一起。
张译和秦海璐,朱亚文和刘浩存分别饰演两队革命伴侣,在开展行动之前他们就被拆散重新组队。张译和刘浩存这一队,一个是经验丰富,一个初出茅庐,原本性格迥异,但是却经历着同样挚爱分离的痛苦,在危难中惺惺相惜。
朱亚文和秦海璐的小组,一直被假扮的特务监视软禁,两个人却凭借着深厚的默契与敌人周旋。两组人虽然被分散,但是却能在暗中配合,在特务的眼皮底下完成了任务。
再说反派阵容这边,倪大红饰演的反派首领让人联想到穿着军装的座山雕,但是更加阴险,在他的策划下,特务们百般破坏“乌特拉”小队的任务,但是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还要互相防备着陷害和间谍。
于是,两派人物之间形成了多条线索,每个人都在不同立场下算计着,对抗着。表面上是两股势力,实际上是多路混战,筹划多日后最终触发大决战。间谍,特务,卧底,叛徒,生死关头,有所有线索碰撞在一起,这出群像戏才最终走向高潮。
在火车上,“乌特拉”小队失散的两组人终于碰面,在有特务监视的情况下,怎样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同时,提醒同伴?受过苏联特训的间谍们纷纷各显身手,表情平静眼神严肃,却忍不住心中的焦急。相比于战和追车戏的大场面,我更喜欢看谍站片中这种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对撞。
这种场面需要极高的导演调度能力,用演员的行动在观众心理制造紧张悬疑的气氛,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戏剧张力,也更考验演员的演技。
战争是残酷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死前途都是随机的未知数。片中格外打动人的一幕是,张译和秦海璐约定,“活下来的去找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体现出真实到让人心痛的悲情,虽然经过苏联特训的间谍,他们会压抑住本能的情感,秦海璐直到最后一刻才爆发出的眼泪,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会伤心会流泪的普通人,在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
到此我才发现,《悬崖之上》与其他谍战片的区别在于,张艺谋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极致,看向孩子的眼神,躲在厕所里无声的哭泣,走向敌人时的决绝,是那个年代真实的情感,是残酷的事实。
由于电影是改编自原创故事,影片中的角色在历史上没有故事原型,范文但是张艺谋对人物塑造却能让观众感受到切实存在的情感冲动,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亲人,看到了自己身边那些鼓足勇气向生活发起挑战的普通人。
每个年代都有这样的无名英雄,我们其实只需要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中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勇敢面对生活,我们也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在战争片没有市场的年代,吴京带着《战狼二》异军突起,在国产动画片丧失信心的时候,《哪吒之魔童降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情感片迷茫的时候,贾玲用笑中带泪的《你好,李焕英》敲开了无数人的心墙,成为了年度最强的黑马,而今,在谍战片不再受宠的年代,一部立意鲜明的《悬崖之上》或将重现谍战片的辉煌。
作为张艺谋导演首次执导谍战片,《悬崖之上》有四大看点:第一,阵容,这种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倪大红,雷佳音,沙溢,堪称王炸演员神仙打架,就这阵容,足以让人期待;第二,创新,不同于传统的谍战片,这是张艺谋将谍战元素与感官美学相结合的又一次尝试,肃杀黑白,冰雪交融,潜伏者、内鬼、碟中谍、枪火、飞车,除了悬疑,场面也是够燃够酷,几乎汇聚了所有商业大片的元素;第三,真实,尽最大的努力去靠近真实,是张艺谋对每一部戏的要求。拍摄上,张艺谋导演从不将就,东北零下20度的冰雪环境,真实的拍摄场景,全实景拍摄,戏里的一砖一瓦,甚至连一个马桶都严格的采用那个年代该有的道具,除此之外,对演员员的每一场戏也要求最大可能的真实,张艺谋导演甚至会亲自出马,教新人演员如何去演绎,上到一句台词,一副表情,一个眼神,吓到没有台词的群演,哪怕是没有尽头,群演也每一刻都在诠释自己的角色;第四,信仰,人活着需要信仰,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更是如此,电影里群像图景里演绎无名英雄的真实人生。
在那至暗的时刻,那些无名英雄们用身躯化作信仰的火炬,用信仰点燃希望和未来,这也是悬崖之上所传达的内核,致敬无名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缅怀过去,传统信仰,铸就钢铁之国。
剧情很简单,共党张译、刘浩存和朱亚文、秦海璐兵分两路,去哈尔滨执行任务,与此同时,特务科科长倪大红带领于和伟、李乃文审出了叛徒雷佳音,导致他们的行动全部都落入了敌人眼里……
倪大红:国内演员中的最强反派,演技一等一,最强司马懿饰演者。本剧中,压住了反派的场子,谍战片要求很高,反派必须足够出色,倪老师就是这样足够出色的演员
于和伟:唯一演过刘皇叔、曹孟德的顶级演员,最强曹操饰演者。剧中明为特务,实是卧底。看过无间道的都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好卧底的,素质,必须是素质突出,眼眨眉毛动,反应慢半拍都会身首异处。于老师无双演技。
雷佳音:在《和平饭店》中有非常精彩的演出,优秀演员。本剧戏份不多,但叛徒饰演到位。
剧中,于和伟佯装车辆故障,诱使特务老金让其上了老金的车子,在车上于和伟将密码本置于老金车上,成为之后栽害老金的证据。
亮点一:倪大红在查到老金车上有密码本之后,其手下提醒说差不多可以结案了,最后貌似相信了老金是共党的卧底,将其上报处决。但其实倪大红是不相信的,在那个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规则之下,只要一天不查出内鬼,大家其实都不安全。对于手下来说,到底谁是内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安全。对于倪大红来说,交差最重要,谁是内鬼,WHOCARE?在这一点上,导演没有侮辱观众的智商。
亮点二:最后,于和伟收拾叛徒的场景致敬《教父》。随着科学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科学可能是有极限的,艺术有没有极限?这些年看电影,稍微好一点的电影难免会看到经典电影中类似的桥段。可能在人类这个维度之下,任何的创新都是艰难的。
电影一开始,便是特工们降落伞降落的场景,大雪覆盖的丛林中,四个白色降落伞缓缓落下,随着镜头的旋转和音乐的响起塑造出了一种肃杀感。
故事背景发生在日本关东军驻扎东北时期,故事地点发生在哈尔滨,张译朱亚文秦海璐刘浩存扮演的四位特工分为两组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任务,他们从降落开始便与敌方特务周旋,最后通过共产党在敌方阵营中的卧底于和伟的帮助完成任务,可惜最后只有刘浩存生还,其他几位特工都在执行任务中英勇就义。
既然都是讲特殊时期特工完成任务的故事,我难免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部韩国电影——由黄政民李政宰主演的《特工》。个人认为,在剧情方面这部《悬崖之上》是没有那部韩国电影来的扣人心弦和细致入微的,但在画面感上却是张艺谋的电影胜出一筹。那么接下来就谈一谈这部电影的优缺点。
画面感已经说过下面不再赘述,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其实在前半段,可以说导演将张译这个角色的塑造可以说非常成功,除了有的地方剧情略显唐突,这个后面再说。张译扮演的特工张宪臣可以说是四个人中最有经验最可靠的特工,他对敌人心狠手辣,面对危机能从容应对,通过开头和沙溢的斗智斗勇已经把这个角色的胆魄和智慧形象立起来了,接着通过后面被捕面对敌人拷打也守口如瓶把他坚韧的一面塑造出来,可惜的是,最后那段他意识到自己逃不出去想牺牲自己保护于和伟的剧情稍显力道不足,让观众已经调动起来的情绪没有爆发出来,但整体而言这个角色是成功的。
其次,于和伟塑造的卧底角色可以说是剧中最大的亮点,他在敌我中间斡旋,从容不迫,帮助几位特工逃离危险,还要时刻提防被上司猜疑,可以说于和伟和张译扮演的两个角色撑起了整部剧。
【观看悬崖之上个人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观《悬崖上的金鱼姬》有感心得11-03
悬崖上的树优秀作文05-25
亮剑个人观看心得11-27
观看感动中国个人心得体会12-28
开学第一课观看心得个人06-26
观看纪录片《中国战役录》个人心得12-24
观看纪录片《英雄之城》个人心得体会07-18
观看大学消防公开课个人反思11-05
观看感恩电影的个人观后感05-27
观看小学心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