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精选8篇)

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 篇1

——团的十七大精神解读

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责任重大,必须按照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这就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青春使命。

一、大会概况

按照团章的规定,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6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团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团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秦宜智同志当选为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罗梅、汪鸿雁、周长奎、徐晓、傅振邦6位同志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祝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代表人民团体向大会致贺词。秦宜智同志代表团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团 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报告。

二、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深情寄语和殷殷嘱托

1.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对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条明确要求

总书记指出,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关键在团干部。一是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团干部应该最富有理想、富有理想主义,要在广大青年中树立威信、形成号召力,首先要高扬理想旗帜。二是必须心系广大青年,坚持以青年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努力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三是必须提高工作能力,勤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在同广大青年的密切交往中提高工作本领,在同他们打成一片中找到做好青年工作的有效办法。四是必须锤炼优良作风,既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为。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走好人生每一步。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着力解决广大青年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做好团的工作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2.刘云山向青年提五点希望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国梦。广大青年要深化对党领导人民的奋斗 2 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的了解,深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的认识,掌握思想武器,认清前进方向,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

——希望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广大青年要有“读万卷书”的志向,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如饥似渴的学习钻研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让青春伴随着书香成长。要有“行万里路”的气魄,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在改革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本领,让青春的翅膀因实践的历练而更加坚强。

——希望广大青年勇于创新创造,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青年要树立奋勇当先、勇攀高峰的精神,树立超越前人、超越自己的勇气,树立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意志,在不断求索中积累经验、取得突破。既要紧盯科学、技术、产业、管理的前沿,努力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又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保持推陈出新的意识和干劲,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希望广大青年矢志艰苦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 3 功立业。广大青年要有实干精神,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做工作,聚精会神干事业,努力创造一流业绩。要敢于吃苦,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勇于到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要不怕挫折、不畏困难,顺境不骄、逆境不馁,让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成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希望广大青年锤炼高尚品格,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广大青年要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心中有国家、有社会、有人民,做一个肯付出、勇担当的有责青年。要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一个守底线、讲诚信的有德青年。要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做一个热心肠、愿助人的有爱青年。

三、团十七大报告的主要内容

秦宜智同志代表团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共青团工作,阐明了当代青年的青春使命和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提出了新时期共青团的光荣责任和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今后五年的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大会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信念,牢记使命,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满怀信心地紧跟着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报告的灵魂和主线

团十七大报告在第二部分集中阐述了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青春使命,这是整个报告的灵魂,并且作为主线贯穿对未来五年工作的部署。

3.新时期共青团的光荣责任和推进工作的基本要求 报告作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的论述。报告强调,共青团要围绕这一主题创造新的时代业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始终坚持发挥优势、凝心聚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融入青年;必须始终坚持强基固本、狠抓基层;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必须始终坚持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必须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4.今后五年的工作部署

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二是在全面 5 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三是竭诚帮助服务青年成长发展。

5.全面提高共青团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共青团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切实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青年对党的向心力、共青团的影响力。报告主要从基层组织覆盖、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作了部署。一是着力推动团的组织广泛覆盖、提升活力、延展手臂。二是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团干部队伍。三是着力建设一支思想进步、作用明显、规模合理的团员队伍。

四、《团章》的修改情况

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 篇2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 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在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 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都必然迎来观念的大更新、社会的大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 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新世纪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新矛盾, 我们党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顺应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实现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

总书记的报告第一次把“民生”二字直接写进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并作了长篇阐述。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明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而且把民生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十七大继续从六个方面提出改善民生的举措。一是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教育问题、就业问题、收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卫生健康问题、社会管理问题, 这都是关于民生的根本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必经阶段。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 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不断迈出的坚实步伐表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吸引和激励着我们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对于总书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阐述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欢悦之情溢于言表, 同时也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努力奋进, 教书育人,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参加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再结合自己反复学, 深入想, 慢慢悟, 感触颇深。十七大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 回顾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成果和取得的宝贵经验。报告成绩令人自豪, 光辉前景催人奋进。全国上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就是深入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如何把党的十七大作为工作的行动指南, 把十七大精神的髓结合到实际工作中, 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 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 要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 层次分明, 目标明确, 要求清楚, 是今后我们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指针, 是未来一个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 建什么样的党, 明确指明了中国的前进方向, 发展道路。对大局而言, 我们的党表明了对世界的态度: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在和平中发展, 在发展中促进和平。我们的党在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报告还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项建设作了详尽的描述, 勾画出了宏伟的蓝图。具体来讲, 报告中对各项各业, 各个领域, 各个单位都作了原则性的要求, 乃自对每个家庭、每个公民都有具体的要求。因此, 十七大的报告既是我们工作的指针, 也是我们工作的航标, 既具有历史的重大意义又具有我们工作的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专题解读(18则) 篇3

房屋拆迁归档优先

近日,宣武区档案局和区建委共同制定了《北京市宣武区城市房屋拆迁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城市房屋拆迁档案归档范围、整理和保管要求、文件的适用范围、相关部门的职责等。

移民档案 全部进馆

10月9日,密云县人民政府移民办公室将1992~2006年形成的1466卷(册)档案全部移交到县档案馆。这些移民档案为1958年以来形成的密云水库移民搬迁纠纷问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考证历史服务现实

近日,昌平区档案局、区党史办共同编纂了《北京市昌平区重要会议资料汇编》。该书记录了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群代会等四个系统1949年至2006年的会议资料,是一部查考历史,服务现实的工具书。

规划档案建筑历史

11月8日,朝阳区档案馆接收区规划委档案1915卷。这批档案记录了朝阳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土地资源规划使用情况,为今后土地资源的规划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崇文街道建档新措

最近,崇文区龙潭街道工委、办事处投入经费15000余元,为每个社区配备了档案装具等,并组织社区兼职档案员专题培训,且在《龙潭社区报》上出版专栏,扩大了宣传范围。

村官研讨农村档案

10月24日,大兴区档案局就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14个镇的档案员和4个新农村试点村的村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档案宣传一举两得

最近两年,海淀区档案局业务人员成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文秘班的授课老师,专门为大学生讲解《档案管理学基础》。这种方式既为档案宣传拓展了新的方向,也提高了档案业务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

爱潮涌动温暖寒冬

11月5日,怀柔区档案局举行了“不让一家受寒,方为天下之暖”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局28名职工共捐款4150元。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个人档案专门指导

门头沟区档案局于10月31日到爨底下村就“十七大”代表王秀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有关“十七大”的各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对王秀莲个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提出了合理性意见。

体育档案社区巡展

10月28日,“百年奥运、百年中行”社区行——大型体育图片巡展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大楼外场隆重举行。此展所使用图片主要由平谷区档案局《世纪阅报馆》提供。

微笑奥运炫动童心

近日,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出席了石景山区庆祝奥运会倒计时300天啦啦操展示活动。区档案馆一直加强与区属中小学的联系,使基地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补充。

档案交接落实规定

近日,西城区档案局针对基层单位档案人员更换频繁,缺少必要的交接手续等一些共性问题,特制定《西城区档案局关于区属立档单位档案人员交接工作有关规定(试行)》和《西城区档案局关于立档单位档案清点检查管理办法(试行)》。

摊派物资侵华佐证

近日,延庆县延庆镇八里庄村发现1942年日军侵华时伪政权向当地民众摊派物资票据《今派去》两份:一份为摊派劈柴壹百陆拾斤。一份为摊派白面拾壹斤半。该票据现已征集进馆。

政府重视档案管理

近日,区政府制发了《丰台区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法人单位要按照《档案法》、《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这充分体现了区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

村级档案统计完成

为了准确掌握各乡镇村级档案归档情况,顺义区档案局对村级档案归档情况进行了统计。截止到今年10月,全区村级档案归档数量已达到146733卷(件),这些档案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基地荣升市级

近日,房山区档案馆经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审核、考评,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共有区内外15万人次参观、参加教育基地各种展览和教育活动。

结合工作解读十七大

《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4

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小康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凸现决策层对中国环境和资源现状的深切忧虑

胡锦涛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虽然在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中,环境、资源等外部约束性问题,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但在11月15日上午,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开幕式发言中,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定义为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时,仍然让人为之一震。

追根溯源,普遍的看法是,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理念,植根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西方社会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这一运动,极大地改变了欧美国家的政府理念,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造成的损害,无论是以环境污染还是直接健康损害的形式表现出来,都开始逐步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约束。

1995年,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他呼吁,应该以污染税来代替所得税,以信息交换来代替无限制的增长等,来节制工业文明的危害。

中国在政策层面最早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最早或许可以追溯到2006年夏天,现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所撰写的《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不过,在潘岳和一些国内环境专家看来,由于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加上国际贸易分工带来的产业转移,迄今为止,生态文明的概念,并未在欧美成长起来。

但在中国,除了真正建设生态文明之外,却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可行。因为在过去20多年中,随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分工,成长为新兴的“世界工厂”,生态负担也日益沉重。而对于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如果不从理念和体制上进行变革,任何把这种成本转移出去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没有哪个地方,有足够的空间来吸纳这种潜在的转移。

正是出于这种忧虑,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一五”(2006年到2010年)发展规划中,就把到2010年,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定义为硬性的约束性指标。

除了在国务院常委会议中,多次涉及到节能减排、环境污染以及治理等课题,今年6月份,国务院又正式下文,宣布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组长的这一领导小组的设立,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此的紧迫感。

然而,要真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得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而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也将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除了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彻底实现执政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更需要更多具体、可操作的细节设计。

【报告解读】“协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意义重大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孙云告诉《财经》,有关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表态,说明中国共产党努力建立在和平稳定以及发展基础之上的新型两岸关系

9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台海问题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

有关两岸结束敌对状态的提法,首先出现在2005年胡锦涛同访问大陆的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会面后发表的新闻公报中。当时的表述是,“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

胡锦涛在报告中还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的四点意见。这四点意见最初见于《反国家分裂法》出台前夕,胡锦涛于2005年3月4日在全国人大、政协的分组会上的讲话。

报告中还提到,“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内容。这一表述与较早前中共高层表态一致,见于2005年1月28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江八点”讲话十周年的四个“只要”的提法一脉相承。

尽管如此,这些内容出现在五年一次的执政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意味着其重要性被上升为执政党以及国家层面上未来指导大陆台海政策的方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孙云认为此举意义重大。

孙云表示,这些内容,特别是有关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表态,表现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试图建立一种新型两岸关系的努力。而这种新型两岸关系又是建立在和平稳定以及发展的基础之上。

台海要实现和平和稳定,先决条件就是反对台独、不搞分裂。大陆执政党通过在党的政治报告体现上述内容的举动,向台湾岛内传递了和平、合作、和解以及以此实现双赢的意图。同时,也对台岛内的分离势力和分裂活动发出“台独就没有和平,分裂就没有稳定”的信号,任何所谓“和平台独”的目标都是不切实际的。

实际上,自2000年陈水扁政府上台以来,从最初的维持台海现状的“四不一没有”发展到2002年的“一边一国”论,再到2004年的以“强化国防”和“对等公投”为主题的公

投绑大选,到2006年2月的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这样公然违反其“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做法,到今年以来“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入联公投”行为,以及一系列的“去中国化”、为台湾“正名制宪”的活动,陈水扁政府治下的台湾已经越来越偏离轨道,引向可能遭致台海危机的方向。

明年正是台海局势关键的一年,台湾地区即将于明年1月迎来“议会选举”,而3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则更是关键。尽管台湾已然步入“后扁时代”,但陈水扁在民进党内仍有足够的影响力。他已经接替辞职的游锡堃再次出任民进党主席。因此,尽管民进党方面已经推出以务实立场见长的谢长廷和苏贞昌出任民进党明年“总统”选举正副候选人,但陈水扁的幕后操作仍可以影响到民进党候选人的两岸政策选项。

以“入联公投”牌为例,一方面可以帮助陈水扁挽回因被去年“红衫军”反贪倒扁运动所打乱的宪改节奏,即2006年开始讨论“新宪法”,经过公投,2008年“新总统”就职后落实,从而在拓展台湾国际空间方面确定自己“深绿教主”的地位。同时,陈水扁还希望籍“入联”议题继续主导民进党参选2008的议程设置,以此将选战议题牢牢把握,达到“跛鸭不跛”的目的。

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在两岸政策奉行较为积极的立场。他在今年6月24日召开的国民党第17届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发言表示,不会随便修改“宪法”,而会切实遵守“宪法”。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也表示将“强化两岸和平交往”。

尽管如此,要想在短期内实现两岸关系的突破,并不切实际。维持台海现状,避免两岸关系滑向不可逆转的对立,是眼下所能预期同时也能取得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说,不管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花落谁家,维持台海和平都需要胜者放弃对现状的改变企图。而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两岸敌对状况则可以为两岸抛却历史包袱,以前瞻性的视野看待台海的未来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报告解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深意

继十五大提出“司法改革”、十六大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之后,十七大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专门一节、两个自然段,论述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特别强调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据《财经》记者了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一提法,在中共以及中国各级权力机关的文件中为首次提出。这一提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在未来将有大的发展。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将“依法治国”纳入,并以此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建设法治国家,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挥司法的作用。因此,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司法改革”的政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所谓“司法改革”,主要是加强司法在社会调整中的功能和作用,改革措施更多是技术性的,甚至只是对法律已经有的规定加以落实。1999年最高法院出台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便主要是从改革审判方式等问题着手。

到了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将“司法改革”推进到更深层次,即“司法体制改革”,增加了“体制”二字。但是,对于政治权力的配置,尤其是司法权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如何,并未明确。故此,此后的改革步骤更多停留在论证研讨,具体实践则由司法机关自我探索。

这种由司法机关自我主导的改革,一旦遇到体制上的障碍便无法深入。2004年底出台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强调“司法公正”,却不说“司法独立”;强调“司法效率”,却鲜提“司法监督”。

十年来的司法改革实践经验已经表明,如果只停留着现行司法制度的修修补补,中国的法治建设显然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近几年来,司法腐败已成为社会一大流毒,甚至可以说,本来应该作为社会矛盾解压阀的司法,却演变为社会矛盾的激发器。根据信访部门统计,中国老百姓的上访一半以上是涉法涉案的上访。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司法机关自身,核心问题是体制障碍。因此,此次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特别值得期许的是,十七大报告对这一改革方向指明了路径:目标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则是“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特别“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同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最终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报告解读】文化体制改革有望提速

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趋于成熟

中国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10月15日所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

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这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接下来,他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着核心的位置。2006年3月5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看望民盟、民进联组政协委员时,首次提出了“八

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此后,中央有关领导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内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再次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

文化体制改革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此次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要求,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2004年起,中央宣传部在全国推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同年9月13日,国家制定并发布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趋于成熟。

【报告解读】直接融资走向多渠道

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不应人为地扩容提速,盲目扩张,而是要改变影响直接融资的因素,以创新的方式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在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针对资本市场,提出“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优化资本市场的结构”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要完善市场层次结构,以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为目标,完善中小企业板块,拓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二要丰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固定收益类产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三是要调整上市公司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发展前景好,与国民经济关联度高,业绩稳定、治理结构完善的蓝筹企业上市筹资;四要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建立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与过去一直倡导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同,报告首次提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十七大精神 篇5

★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三件大事:第一件:以毛泽东为领导集体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深切怀念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无数革命先烈。毛泽东的系列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共产党人发刊词》《论新民主主义》《在晋绥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联合政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论十大关系》),文革期间的“三个世界划分”、“不称霸”。

周恩来的重要讲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皖南事变题诗、知识分子、科技进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刘少奇的著作及讲话:著作方面《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45年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朱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次反围剿,纪律检查、保护生产

邓小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整顿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社会本质论、发展是硬道理、92南巡,香港回归。

★三个一:一条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面旗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个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取得改革开放以来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十七大精神学习心得 篇6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国税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今后做好税收工作的行动纲领。大会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鲜明主题,科学回答了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省局号召我们国税系统党员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这个主题上来,把人心凝聚到这个主题上来,把力量集中在这个主题上来,把智慧引导到这个主题上来。围绕主题推进依法治税,围绕主题完善互动机制,围绕主题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深刻领会发展新要求,认真学习发展新目标,深入贯彻发展新思路,全面落实发展新任务,推动国税工作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把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

作为一名国税部门工作人员,我们要认真把握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税收工作的指导方针,始终把胡总书记在报告指出的强化税收调节的重要部署,贯穿在税 1

收管理的各环节。围绕“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的税收工作主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努力实现专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分析、评估、稽查、管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的结合,管理与服务的结合,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计算机管理的结合,不断改进和创新税收管理方式,依靠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各税种的管理。要正确处理管户与管事的关系,强化税源监控和重点税源的管理,健全税源分类管理机制,完善户籍税源管理措施,加强对纳税人的科学管理,清理漏征漏管户,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和专项检查,规范执法行为,查找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使自己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执行者和模范者。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全省国税系统将以实现和谐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实现征纳关系的和谐。通过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一站式”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措施和办法,广泛宣传税收政策,尊重纳税人,方便纳税人,让诚信自觉纳税的人受到尊重和理解,提高纳税人的自觉遵从度,从而持续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二是实现国税部门内部的和谐。不断推进领导与领导、领导与群众,在职人员与离退休、离岗人员,机关与基层的和谐。要切实转变作风,关心基层,关心下级,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实现系统内部的和谐。

三是实现国税部门与各有关部门的和谐。要推进与财政、地税、工商、公安、银行、海关等各有关部门的和谐,实现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为科学发展提供外部条件。通过不断推进内外和谐,营造加快发展的环境,实现国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的行政执法部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依法治税,实现税法面前所有纳税人一律平等。调节过高收入,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政策,另一方面要真正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管理,强化税收调节,实现税收公平。作为省以下税务部门,在既不能随意缓缴税款,更不能随意减免税款的情况下,实现税收公平,一要坚持“依法治税,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方针,推进依法征税与依法纳税的统一;二是加强各税种管理,发挥流转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税种的税收调节作用;三是依靠信息化手段,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应收尽收。依法治税、强化税种管理和税源管理是促进税收公平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整体。从去年以来,全省国税系统利用信息数据资源构建互动机制,坚持依法治税,增强征管合力,并在总结五个行业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了评估软件,通过评估、稽查入库税款1.23亿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税部门将继续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各税种管理,强化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通过纳税评估,推行稽查预告,把大部分少缴的税款解决在评估阶段,对有意偷逃税且问题严重的,要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通过稽查加大查处力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学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大后,感触颇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十七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十七大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七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继续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研讨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专卖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在专卖管理方面,联系实际就是要运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和推动专卖各类规章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以提高对经烟户的走访服务质量;加强专卖队伍的作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增强局(公司)的竞争活力, 不断适应日趋竞争激烈的卷烟市场,以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真正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提出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深化改革要做到“三个坚决”即“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持革除”。专卖管理要坚决遵循这些教导,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卖管理发展规律,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进取。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一支具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为我们新时期的专卖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要求我们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学习准备、落实贯彻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性工作,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强化

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从思想上改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紧紧围绕“六个方面的重点教育”,切实提高全体专卖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使执法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为开创专卖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奠定基础。

大学生十7(十匕)大感想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作为一名大学生,聆听了hjt总书记的报告后,很受教育,也非常振奋。

“中国特色****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hjt总书记作的十七大报告,深刻地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如果说,旗帜的作用是指明方向,凝聚人心就是旗帜之所以能够发挥指向作用的根本原因,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凝聚人心就是中国特色****这面鲜明旗帜的力量所在。

第一,丰功伟绩凝聚人心。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逐渐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各项成果,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为我们党带领国家取得的各项成就深深鼓舞,自觉认可党的领导。这两方面都是对中国特色****旗帜凝聚人心的最佳证明。

我来自广东。近年来,我回家时,经常会有亲人、好友、同学主动向我询问“科学发展观”、“****新农村”等政治新名词的含义。我觉得,人民群众对政治新名词的主动关注,实质上就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关注,是对我们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方向和前景的关注。

第二,真抓实干凝聚人心。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十七大报告的特点,那么,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务实”一词。在十七大召开期间,我就亲眼目睹身边不少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向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再次明确表达自己向组织靠拢的坚定决心。究其原因,正是大家为我们党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所感动,对党和国家的明天充满信心,意识到在中国特色****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将大有可为。事实如此,从十七大报告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重点,而且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地指出了中国特色****道路的前进方向。

第三,雄心壮志凝聚人心。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的党今后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表明了一个大国执政党所具有的雄心壮志。

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 篇7

一、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必要性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就要认真总结经验, 明确目标任务, 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追求者、和谐文化的建设者、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文化创新的推动者。高校的事业归根到底是人的事业, 高校的软实力的核心是“树人”,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切围绕人展开工作, 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 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的人格, 所以, 导读工作在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系统中, 尤其独特而重要。导读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学生。当今正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 谁占有知识多, 谁的信息灵, 谁就能在世界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 如何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引导学生迅速获取学习和研究急需的实用知识, 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员的正确引导, 以传播知识信息为目的的高校图书馆, 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和督促学生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中去拼搏、去奋争、去有效获取知识,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显示出更为重要的教育职能[2] 。

二、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对读者应该读什么书的正确导向;二是对读者如何读书这个问题的科学指导, 即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馆藏文献指导读者如何查找和阅读文献的工作。从广义上, 导读还包括图书馆阅读指导、阅读引导和阅读辅导的总和。阅读指导是对读者的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给予积极的指导, 从而诱发读者潜在的阅读欲望, 提高读者的阅读修养。阅读引导, 是表现在对某本图书的阅读指导。阅读引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读者正确地利用文献, 迅速地理解某一本图书的内容。阅读辅导工作, 不仅要指导大学生读者“读什么书, 怎样读”, 重要的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鉴赏能力。此外, 导读工作还可体现为推荐好书、揭示馆藏、接待咨询、板报剪报、专题索引、读者报告、读者研讨、个别指导、重点辅导、课堂教育、编制推荐目录等等[1] 。所以, 只有真正了解导读工作的内涵, 才能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

三、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知识广博, 诲人不倦。教育家徐特立指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代育人。”知识广博, 既是高校图书馆员丰富和深化工作内容的前提, 也是高校图书馆员综合运用知识,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随着科学的进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新的科学知识、新的信息不断涌现、学科间的渗透性、交叉性越来越强、知识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图书馆的导读工作面临着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知识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员的知识与观念的更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只有不断地学习, 随时调整知识结构, 自身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 具备广博的知识, 才能通古博今、纵横中外, 为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奠定基础, 才能导读入理、说服有利, 使服务内容体现出深度和广度的统一。高校图书馆员有广博的知识不仅有做人师的资格, 而且也给学生树立了治学的榜样。今天的导读人员不仅应是读者的信息导向——有效地辅导大学生搜寻、选取, 而且还应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技师——指导读者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因此, 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文献查询知识, 掌握各种信息技术, 而且还要懂得多种专业知识, 熟悉各类读者, 掌握网络查询技巧和计算机知识[4] 。高校图书馆员也只有永远保持对文化科学知识认知的超前性, 才能诲人不倦。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也会充分影响和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用美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心灵, 成为学生道德上的领路人。

四、开展高校图书馆形式多样的导读工作

1.做好新生入馆教育, 进行文献检索的导读

大学为每位新生提供了一个实现人生理想的成长成才环境,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不少新生往往不知所措, 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融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之中。首先让新生接受入馆教育, 了解图书馆的布局、馆藏范围及规章制度, 并开设文献检索课进行导读, 帮助他们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技能, 熟悉知识信息获取的途径与技能, 并教会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来检索利用文献, 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风。

2.充分利用馆藏, 做好馆藏文献资料的导读

高校图书馆是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各种知识的重要场所。有同学这样称赞图书馆:“它是我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窗口;是我读书、立志、修身、成长的第二课堂;是我一生都离不开的最无私、最渊博的老师。”大学图书馆的文献导读作用可见一斑。丰富的馆藏资源供师生们择用, 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教学与专业的特点, 根据专业建设的特点和学校发展方向, 改变图书的藏书结构, 同时抓好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 做好馆藏文献导读和计算机阅读型文献的导读工作, 更好地发挥馆藏文献资源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导读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高校思想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 还正在促进思想教育在观念、内容、方式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传媒和通讯工具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专家指出, “网络文化热”目前是一柄既能激活文化创造力, 又能破坏文化生态的双刃剑。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在以它的诱惑力给大学生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 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巨大的冲击。丰富的网上信息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但这些信息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有关资料显示, 网上英文信息占95%, 而中文信息不到1%, 西方国家利用网上信息传播的绝对优势, 大量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盛行, 如果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 由欣赏走向趋同, 由无意识的模仿走向有意识的追求, 最后有可能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 这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产生了严重的危害[3] 。在国内代表网络恶俗文化的“芙蓉姐姐”等人蹿红后, 不少学者忧心忡忡地指出, “芙蓉姐姐”现象是网络文化中出现的庸俗化、恶俗化倾向的集中表现。中国网络文化虽有不和谐的因素, 但是通过加强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网上各种信息的识别力、鉴赏力和判断力, 主动做好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的思想影响, 弘扬中华文化,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营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利用文化宣传多种渠道, 对大学生进行导读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但社会经验却不足。如果阅读一些错误观点、内容不健康的书刊, 其思想就会受到污染, 心灵就会受到扭曲, 必将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在潜移默化中随之低下。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文化宣传多种渠道,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导读工作, 可利用馆藏文献资料, 宣传图书, 推荐好书, 开辟“经典著作介绍”、“作家与作品”、“书与人生”、“名人与读书”、“读者园地”、“知识窗”等栏目, 同时, 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国内外形势, 结合一些特定的节日、纪念日以及国家、学校的重大事件, 有目的地指导阅读, 引导青年学生正确阅读。在导读工作中, 通过图书宣传, 吸引学生使用图书, 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把握正确的导读方向, 把学生的阅读动机转变成阅读行为,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是一种习惯, 北大清华的学生之所以学识渊博, 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 他们习惯于吃完饭, 拿书本来看, 而不是去玩游戏, 让学生认识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博览群书, 一方面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信息量。高校图书馆要及时掌握校园文化的脉搏, 积极主动地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 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帮助他们多读书, 读好书, 让他们在读书中实现精神境界的自我升华,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从而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保证校园精神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活动, 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举行的这些活动中, 通过事实使他们在思想信仰、道德行为、价值观念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热爱社会主义, 恪守道德准则, 保持高尚的情操。这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大有益处。

我们还要引导当代大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新形势、新任务, 才能使他们正确理解党的十七大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使他们焕发出蓬勃的爱国精神和建设热情。引导他们全面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 增强他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 增强勇挑改革发展重担, 开创祖国美好明天的使命感。我们还要以奥运会为契机, 引导他们支持奥运、服务奥运、参与奥运, 进一步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陈环娇.论图书馆的导读工作[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58-59.

[2]王梅英.试论学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必要性[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77-78.

[3]白雪峰.网络环境下的人文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 (1) :48-49.

贯彻十七大精神强化扶贫开发措施 篇8

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

认真学习十七大重要文件,深刻领会十七大的精神实质,特别要深刻理解十七大有关关注民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精神,充分认识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贫困地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要进一步拓宽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要拓宽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上去,开拓创新,大力推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整村推进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并重。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和“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使扶贫开发重点村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群众收入得到较大提高,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二是“雨露计划”要坚持培训和转移并重。要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要不断强化培训管理,通过转移培训,使学员掌握一项就业技能。培训转移要紧密与本地工业园区的发展结合起来,采取园区企业和于培训基地和培训专业直接对接的方式,签订培训和就业协议,提高培训就业率。三是移民扶贫要坚持搬迁和脱贫并重。要深入摸底调查,瞄准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户,科学制定搬迁方案,使贫困群众走出库区、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让他们享受社会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脱贫致富是移民搬迁的最终目标,要切实重视和加强搬迁后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加大帮扶力度,在小额信贷、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发展等给移民户予以帮助,确保移民户“搬得出,稳得住,富得了”。四是产业扶贫要坚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并重。要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充分结合本地资源优势,集中资金扶持,下大力培植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扶持壮大扶贫龙头企业,通过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要通过到户小额贴息贷款、技术培训等方式使贫困农户与扶贫龙头企业对接,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五是社会扶贫要坚持机关定点扶贫和党员“1+1”帮扶并重。要充分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组织和动员他们到贫困乡村定点扶贫,帮助贫困乡村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和质量,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工作措施

上一篇:摄影协议书下一篇:vb期末考试题库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