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精选8篇)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篇1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色彩在城市建筑中的首要功能就是。A:装饰 B:标识 C:情感

D:物理功能 E:经济政策

2、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中,的开发、潜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E:综合治理

3、目前,规划行业经常需要将纸质地图输入计算机,常用方法为手工数字化仪输入和扫描仪输入。其中扫描仪输入具有的优点是。A:速度快,精度高 B:直接获得矢量图形

C:不会带人原图上的污迹、杂点

D:可以和地图的分类、取舍结合起来 E:经济政策

4、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这体现了低层住宅平面组合的。A:独立式 B:联立式 C:单元式 D:联排式 E:经济政策

5、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的是。A:国家 B:经济 C:民族 D:城市 E:综合治理

6、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法国巴黎改建 B:城市美化 C:公司城建设

D: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方法 E:综合治理

7、城市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素是条件。A:城市自然 B:城市现状 C:经济技术 D:历史文化 E:综合治理

8、下列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要求的是。

A:在对用地进行细分的基础上,规定用地的性质、建筑量及有关环境、交通、绿化、空间、建筑形体等的控制要求,通过立法实现对用地建设的规划控制,并为土地有偿使用提供了依据

B: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的结合,是由技术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编制要保持一定的简洁性,编导要有一定的程序性和易查性

C: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提出规划控制指标的规划

D: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 E:综合治理

9、下列选项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叙述错误的是。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B: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C: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D: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E:综合治理

1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合理选择水源,科学合理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乡生产、生活等需水量,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B:根据城市用水状况和自然环境条件,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布局,布置各级污水管网系统

C:确定污水处理厂数量、分布、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用地范围

D:根据城市水资源紧缺状况,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布局,在满足不同用水水质标准条件下,考虑将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后用于生态用水、市政杂用水、工业用水等,确定城市再生水厂等设施的规模、布局 E:综合治理

11、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这要求居住区规划要满足的要求。A:与城市相协调 B:物质舒适性 C:可持续 D:产业化 E:综合治理

12、山西太原的晋祠是宋代建筑的代表,属于祠庙。A:院落式 B:庭院式 C:园林式 D:窑洞式 E:经济政策

13、热力站根据的不同,可分为水水换热的热力站和汽水换热的热力站。A:位置与服务范围 B:功能 C:热网介质 D:服务对象 E:经济政策

14、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费用低,但建设投资高,用地面积大,并要求用地平坦的运输方式是运输。A:铁路 B:水路 C:公路 D:连续 E:综合治理

15、在城市电信工程规划中,关于电缆管道设置的表述错误的是。A:线路平行于道路中心线

B:应埋在冰冻层以下,且在地下水位以上

C:一般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不允许在机动车道下

D:埋深在0.5~1.1 m,确因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时,可适当减小 E:经济政策

16、下列不属于村庄规划编制内容的是。

A: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 B:确定村庄居住、公共设施、道路、工程设施等用地布局 C:确定防灾减灾、防疫设施分布和规模 D: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E:综合治理

17、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是指。A: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布局;岸线使用原则

B: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垃圾处理厂位置和规模

C: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D: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功能分区;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 E:综合治理

18、现代社会中,早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A:资源 B:城市 C:技术 D:劳动力 E:综合治理

19、无线通信传输主要通过微波站接力的方式进行传递,一般每设一枢纽站。A:50~80 km B:80~100 km C:100~150 km D:100~l20 km E:经济政策

20、城市总体规划宏观法律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拓展是。A:修建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近期建设规划 E:综合治理

21、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带动了。A:社会结构的变化 B:经济结构的变化 C:文化结构的变化 D:政治结构的变化 E:综合治理

22、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说法中,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B:城市防灾减灾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等

C: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D: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划定风景名胜区、电厂与大型变电站位置等 E:综合治理

23、法国巴黎圣母院属于的代表性建筑。A:拜占庭建筑 B:罗马风建筑 C:古代希腊建筑 D:哥特式建筑 E:经济政策

24、村庄规划期限比较灵活,一般整治规划考虑近期为年左右。A:3~5 B:5 C:5~10 D:20 E:综合治理

25、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情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划人均指标以为宜。A:0.6~1.2 kg B:0.6~1.4 kg C:0.9~1.2 kg D:0.9~1.4 kg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明确规定,从事广告活动的禁止条款包括__。A.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

B.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

C.广告中使用的数据、统计资料等应当真实、准确,但不得表明其出处,以合理保障其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D.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 E.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2、城市道路交叉15交通组织的方式有。A:采用渠化交通 B:无交通管制 C:实施交通指挥 D:设置立体交叉 E:设置平面交叉

3、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有。A:现场踏勘 B:区域调研 C:抽样调查

D: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E:文献资料运用

4、经济生态亚系统以资源(包括能源、物资、信息等)为核心,由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贸易、金融、信息、科教等系统所组成。并以为特征。A: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 B: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 C:高密度的人口

D:高强度的生活消费

E: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

5、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A:规划文本 B:专题研究报告 C:基础资料汇编 D:图纸 E:说明

6、城市电话局选址的要求主要包括__。A.局址的环境条件应尽量安静、清洁 B.最好选在偏僻的地方 C.局所位置的地形应较平坦

D.局所的位置应尽量接近线路网中心 E.也可选在郊区

7、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D: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以及公用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E: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8、城市规划的作用为。

A: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B: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D:改善人居环境

E: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验证有关土地使用和建设申请的申报条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有无弄虚作假 B:复验建设用地坐标、面积等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定是否相符 C:检查城乡规划是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D:对已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放线的建设工程,履行验线手续,检查其坐标、标高、平面布局等是否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相符

E: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之前,检查、核实有关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

10、燃气的日用气量与小时用气量是确定的主要依据。A:燃气气源 B:管网管径 C:输配设施 D:供气对象 E:供应标准

11、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可分为。A:城镇体系规划 B:乡规划 C: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 E:村庄规划

12、城市规划方法论包括。A:混合陸方法论

B: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 C:分离审视方法论 D: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E:综合规划方法论

13、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存在的基本区别主要包括。A:生产效率的差异 B:文化差异

C:物质形式差异 D:职能差异

E:集聚规模的差异

14、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有。A:钢构架体系 B:院落式布局 C:建筑物等级 D:山水式园林

E: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

15、城市人口容量的特性包括。A:综合性 B:有限性 C:可变性 D:稳定性 E:差异性

16、在行政法律责任中,对其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描述正确的是。A: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已经构成了违法 B:行为人必须具备责任能力 C: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D: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以法定的职责或法定义务为前提 E:只要构成行政法律责任的部分要件,就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17、城市经济区组织的原则主要有。A:中心城市原则 B:联系方向原则 C:过渡带原则 D:空间通道原则 E:可达性原则

18、就城乡实施组织而言,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A:确定近期和年度的发展重点和地区

B: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C:通过下层次规划的编制落实和深化上层次规划的内容和要求,使下层次规划成为上层次规划实施的工具和途径

D: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予以核实

E:对违法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

19、属于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指导性条件的是。A:停车场泊位 B:建筑形式与风格 C:入口容量

D:建筑控制高度 E:历史文化保护

20、现在最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包括。A:内向型 B:开放型 C:内环型 D:自由型 E:点群型

21、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的城镇化模式。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B:商品短缺时期以私营企业为主导 C: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 D: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E: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22、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可归纳为。A:平面组织方式 B:群体组织方式 C:立体组织方式 D:交通组织方式 E:空间组织方式

23、炎热地区的住宅遮阳方式按照材料构造的不同,可以分为。A:固定式遮阳 B:垂直式遮阳 C:挡板式遮阳 D:活动式遮阳 E:简易式遮阳

24、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包括__。A.现状调查和资料准备 B.绿地规划

C.交通环境保护

D.城市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

25、镇规划的具体任务包括。

A:对一定时期内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安排

B: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C: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D:确定城镇功能和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各项用地,并考虑城镇用地的长远发展方向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篇2

1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规划

1.1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 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 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 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 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1.2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 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 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

2 建设重点与注意事项

2.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森林系统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应该注重城市森林系统的生态系统建设。做好城市森林系统的生态建设, 首先要明确城市森林的概念, 城市森林的内涵丰富, 从国内外对城市森林概念的界定来看, 它已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树林, 狭义上讲, 城市地域内以林木为主的各种片林、林带、散生树木等绿地构成了城市森林主体, 广义上, 城市森林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是以各种林地为主体, 同时也包括城市水域、果园、草地、苗圃等多种成分, 与城市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息息相关。

2.2 生态功能区的规划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 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 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 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 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主要运用生态学方面知识对区域内的用地进行划分, 主要划分成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区、生态控制区。这种保护城市环境的方法主要通过一定的专业技术测定, 分析出土地的适宜性与生态敏感性, 从而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因素进行测量并且对这些因素所在区域进行划分;研究生态系统的弹性系数以便将城市发展用地的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确定下来。

2.3 保护湿地系统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 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所以湿地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湿地的作用主要包括调节局部气候, 干旱时期缓轻灾情, 涝时可以缓解涝情, 净化水资源, 提供渔业产品、农产品, 供人们休闲观赏等, 所以应该加强对湿地保护力度, 同时进行人造湿地建设, 发挥湿地的重要作用。

2.4 保留人文景观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指环境的改善, 还包括人文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的自然与城市相融合的城市, 在城市生态建设中也应该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 应该加强对文物、历史古迹的建设, 这些历史古迹在形成的一段时间上, 在相对的区域空间上已经形成了相对的平衡, 这些人文景观的保留, 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还能为城市增添一抹历史色彩, 丰富城市景观, 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和精神寄托, 同时也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城市记忆。

3 结语

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存利益,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 一定要保护好城市的森林、湿地、景观, 加强生态环境的规划, 科学地建设现代城市, 提升人口生活环境质量, 创造一个更加有活力、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5) .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规划 篇3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反规划;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在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规划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时段和层次都较丰富,是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一类的总体称呼。同时,生态环境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从早期《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条例》的颁布,到近年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都有强调在编制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提高自然生态坏境在城市的地位,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改善,同时也需要相关措施来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建设与管理。近年来,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各类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法规层出不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不管是法律层面还是城市总体的发展战略层面,都对城市的环境起到了约束和引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對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也间接体现了城市总体规划对于生态环境规划得到发展、完善的诉求。增加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是应对于完善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体系编制所需,也是当前国际以及国内强调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所需,更是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的大大提高,还有效提升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水平。

一、生态环境规划的涵义以及

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规划所指是为了协调发展社会、环境与经济,把三者看作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自身和对环境所做的活动,进行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要使得这种合理安排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必须处理好环境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特别是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为确定城市的性质、城市规模以及发展方向,使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均衡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对各项建设所作的一系列部署。城市总体规划偏重于从城市的形态设计角度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就在于去实现总规中关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合理的发展。两者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生态环境规划是组成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城市总体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相互看作彼此的基础,也可以相互进行参照。生态环境规划所要达成的目标即为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并综合平衡地参与和纳入其中。

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并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项建设一致的进行规划,并贯彻实施及协调发展,能有序地解决城市的生态坏境污染及破坏问题,让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实现统一,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生态环境规划进行考虑,能够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的有效提高,大大的提升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水平。

二、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境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总体规划常常轻视了环境规划,只重视城市的用地发展项目以及经济发展,对于环境规划仅仅是提出一些如“生态优先”等的宽泛说法。编制过程中对具体的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措施只有少数的阐述,还有部分城市甚至是首先对总体规划进行编制,而只把环境规划看作是在补充总体规划。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总体规划的方案协调性不够

现在大多数生态环境规划都是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以专项规划或者单独章节的方式写入到总体规划之中。这类方式通常容易导致城市规划方案与生态环境规划之间呈现脱离状态,两者之间不仅严重缺乏协调,且互相不能得到有力支撑。首先,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措施会与城市规划方案不协调,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产生明显的矛盾;其次,生态环境规划中的相关举措很难甚至不会在城市规划方案中得到实现。

(二)生态环境规划的编制缺乏一定规范性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有生态环境的相关内容,但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内容、研究深度和技术方法,根据不相同的规划参与者对于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视和理解程度,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因此,首先确定好生态环境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内容体系,使得生态环境规划实现细化目标、具体化任务和规范化内容,对实践生态环境规划成果的指导性其及提高的可操作性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三、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总体规划

同步实行时的解决途径探讨

(一)“反规划”——基于安全生态环境格局的规划

“反规划”是在当今中国各大城市的迅速发展进程和无秩序的扩张背景下产生的,是一种强调规划城市物质空间的方法论。“反规划”是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方法,指的是城市规划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应当把非建设用地看作是首要的,而并非遵循传统模式先进行建设用地的规划,在传统规划中有关于不建设区域基本都是被动的、滞后的、零碎的。“反规划”并不是单纯地强调“绿地优先”,也不是否决现行的规划,而是应对如何在目前迅速的城市化和各种不确定性发展的条件下,在城市中系统地进行空间发展的一种较佳途径。笔者认为把“城市与环境”的关系用“图与底”来比喻显得十分生动恰当,在传统规划设计中通常都是以城市为“图”、而以环境为“底”;反之,“反规划”提倡的是“图”与“底”互换位置,优先的以环境为“图”来进行规划设计。

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处理两种规划关系的方法里,“反规划”不失为一种好对策。这个原理在于:在规划中不仅建造的部分是主要目标,留空的非建设用地更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实行保护。相对于景观中稳定存在的河流水系、绿色走廊、保护湿地、农林耕地等自然景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所拥有的功能和城市的整体规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更需要换位的思考城市规划的方法,用逆向的思维来直面迅速变革时期城市的不断扩张。

“反规划”的实施方式就是先从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着手,接着进一步布局建设用地。即为了防止因为迅速的城市发展扩张,导致生态基础设施的减少和破坏,首先要进行有力的保护和控制,使其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基础设施指的是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整套自然生态系统,使得整个城市及其中的居民能够从自然中持续地获得服务。自然生态服务包含有新鲜空气、食物的提供,体育、休闲娱乐场所,安全庇护场所的提供,以及教育等。它涵盖了所有能够供应以上自然生态服务的系统,譬如城市绿地系统、农林耕地系统、以及自然保护源地等系统。

(二)切实落实规划环评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具体是指,规划和建设的项目实施之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好影响进行一系列分析、评估及预测,相应地出台一些对策和措施以预防或减轻其对环境不好的影响,一并紧密地追踪期间所采取的办法和相关制度。2003年9月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提到,国务院相关部门、市级以上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下属部门对有关土地利用进行规划编制,区域、海河的建设、开发等措施相关综合或专项的规划都要有关于环境影响的章节,工、农、畜牧林及能源利用、交通设施以及城市建设、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需要环境影响报告书,因为其不具指导性,所以还需要一些相应固定的程序及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倘若这个重要的战略能够得到确切的实行,环境保护规划能够从基础、从大局方面、甚至从起源開始重视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污染的管控以及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影响评价使得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当中得到充分重视,并且及时地对相关生态环境规划措施进行制定。环评还能够充分发动社会各界一起行动,形成当局负责进行审批,环境保护的相关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相关单位对规划可能产生的一些环境影响承担责任制的新体系,另外让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够参与进来,团结一心地护卫环境的新机制。

四、结语

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向前的脚步,城市建成区的逐渐扩张,城市环境也一直在恶化。热岛效应、酸雨、雾霾等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极端天气,早已成为城市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不仅仅要考虑到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应当将生态环境规划新鲜的理念更好更多地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融入的过程中,应改变从前传统规划的旧模式,即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目标,以城市及土地为核心,要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上着重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始终保持协调,就要处理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可以看做是城市总体规划集合里的一个子集,但这个子集相对其它子集是独立的,同时该子集又是城市总体规划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徐长久,万玉山.我国环境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川煤炭技术,2007,(03).

[2]吕斌,余高红. 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 城市规划学刊,2006,(04).

[3]曹勇宏.论区域环境规划的综合集成方法[J]环境私学与技术,2003,(26).

[4]曹勇宏.尚金现代环境规划学及其创生[J].环境科学动态,2002,(01):14-18.

[5]尚会城.环境规划与管理[M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郭英丽,杨明.关于城市经济和环境规划的几点建议[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03) : 9-14.

作者简介: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篇4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12 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应不少于部。

A:2

B:4

C:6

D:8

E:经济政策

2、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是。

A:规划评估

B:城市总体规划

C:定期评估

D:城乡规划

E:综合治理 3、详细规划阶段燃气负荷的计算大多采用。

A:比例估算法

B:不均匀系数法

C:分项相加法

D:均孕系数法

E:经济政策

4、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关键程序是。

A:基础研究与方案构思

B:城市规划分析

C:成果编制与评审报批

D:总体规划纲要

E:综合治理 5、人口预测方法中,是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的地域中的城市的。

A:类比法

B:增长率法

C:区位法

D:区域人口分配法

E:经济政策

6、按照一般规律,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门类越齐全,专业化水平越高,规模也就越大。

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B:城市布局越合理

C:人口数量越多

D:城市规模越大

E:综合治理

7、住宅群体是住宅四面围合的布局形式,其特点是内部空间安静、领域感强,并且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但也存在东西向住宅的日照条件不佳和局部的视线干扰等问题。

A:规划式

B:行列式

C:周边式

D:点群式

E:综合治理

8、下列选项中,不是自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A:地貌类型

B:地表形态

C:风向

D:河流冲击

E:综合治理

9、在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中,关于公共厕所的表述错误的是。

A:居住用地公共厕所的密度为 3~5 座/k ㎡

B:公共设施用地公共厕所的建筑面积为 50~120 ㎡/座

C:工业和仓储用地公共厕所的间距为 800~1000 m

D:公共设施用地的独立式公共厕所用地面积 80~120 ㎡/座

E:经济政策

10、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人们收入水平差距的加大以及通勤条件的改善,城市中上阶层开始移居到市郊或外围地带,该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住宅、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以及力量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是阶段。

A:集聚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镇化

D:再城镇化

E:综合治理 11、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中,主要用于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调查,也用于交通量调查等。

A: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B: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文献资料运用

E:综合治理

12、城市遥感最常用的信息是。

A:彩红外航空像片

B:TM 图像

C:气象卫星图像

D:微波雷达图像

E:经济政策

13、竖向设计地面的形式中,由两个标高差较大的不同整平面相连接而成,在连

接处一般设置挡土墙或护坡等构筑物。

A:平坡式

B:集中式

C:台阶式

D:混合式

E:经济政策 14、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下列选项不属于规划手段基本内容的是。

A:政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组织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B: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C: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D:保证总体规划的内容在具体建设活动中得到贯彻

E:综合治理

15、中高层住宅是指的住宅。

A:1~3 层

B:4~6 层

C:7~9 层

D:10~30 层

E:经济政策

16、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对城镇体系的解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B: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C: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

D: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E:综合治理

17、下列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意义的是。

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B: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C: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D:可以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E:综合治理

18、对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重点保护区域界线图,在绘有现状建筑和地形地物的底图上,逐个、分张画出重点文物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

B: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

C: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总图

D:逐片、分线画出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保护的具体范围

E:综合治理

19、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规定,对城镇体系的解释为。

A: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所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B:由一定数量的城镇所组成的C: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D: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体系

E:综合治理

20、城市中的等可以按照城市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

A:道路、绿地

B:机场用地

C:港口用地

D:教育科研用地

E:综合治理

21、燃气管网应避免与高压电缆,否则,由于感应地电场对管道会造成严重腐蚀。

A:交叉敷设

B:平行敷设

C:垂直敷设

D:连接敷设

E:经济政策

22、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是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创始人。

A:韦伯

B:列裴弗尔

C:哈维

D:沃思

E:经济政策 23、下列不属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原则的是。

A: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促进风景名胜区功能和作用的全面发挥

B: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C:必须对风景名胜区需要重点安排的建设项目及其布局进行专项景观论证和生态与环境敏感性分析,科学合理安排各个重大建设项目的位置

D:必须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E:综合治理

24、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是指。

A:对城市未来发展做出的预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城市现实状况把握的准确与否是规划能否发现现实中的核心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从而真正起到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关键作用的基础

B:城市政府依据制定的规划,运用多种手段,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保障城市建设发展有序进行的一个动态过程

C: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D: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弄清城市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生态条件,找出城市发展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矛盾和问题

E:综合治理

25、水上消防站应有不小于 m 的岸线供消防艇靠泊,其陆上基地建设用地标准与一级普通消防站相同。

A:100

B:150

C:200

D:300

E:经济政策 共 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有 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城市道路交通的区域控制包括。

A:步行区

B:机动车辆禁行区

C:社会车辆禁行区

D:货运车辆禁行区

E:步行路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因地制宜的原则

B: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原则

C: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D: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E: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3、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有行为,由设立该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的B:在旅游旺季提高门票价格的C:超越允许容量接纳游客或者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旅游活动的D:将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的E:允许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风景名胜区内的企业兼职的4、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之间的群体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主要控制内容有等。

A:建筑高度

B:建筑后退

C:建筑间距

D:建筑密度

E:建筑体量 5、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包括__。

A.公共绿地

B.风景林地

C.居住区绿化

D.行道树

E.城市苗圃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住宅群体空间的基本形式的是。

A:行列式

B:点群式

C:周边式

D:内环式

E:街坊式

7、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中,热负荷预测的方法包括。

A:计算法

B:分项相加法

C:不均匀系数法

D:热负荷估算法

E:概算指标法

8、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包括。

A:农业区位理论

B:工业区位理论

C:同心圆理论

D:扇形理论

E:多核心理论

9、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形式可以选用__。

A.砖混结构的纵向承重体系

B.砖混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

C.砖混结构的内框架承重体系

D.内框架承重体系

E.横向、纵向混合式承重体系

10、在电力电缆敷设中,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等因素确定。

A:电压等级

B:初期投资

C:初始数量

D:最终投资

E:施工条件 11、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存在的基本区别主要包括。

A:生产效率的差异

B:文化差异

C:物质形式差异

D:职能差异

E:集聚规模的差异

12、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地协调,这种协调主要体现在。

A: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空间和时序上有序安排城市各项物质性设施的建设,使城市的功能、各项物质性设施的建设在满足各自要求的基础上相互之间能够协调、相辅相成,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B: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C:处理好城市物质性设施建设与保障城市安全、保护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等的关系,全面改善城市和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适应城市社会的变迁,在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取得相互之间的平衡,同时又不损害到城市的公共利益

E:根据城市的公共利益,适时建设满足各类城市活动所需的公共设施,推进城市各项功能的不断优化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与__相衔接。

A.生态规划

B.环境规划

C.区域规划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4、关于城市变电所(站)规划选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靠近负荷中心

B:市区内规划新建的变电所(站),宜采用半户外式结构

C:在大、中城市的超高层公共建筑群区宜采用小型户内式结构

D:市中心地区规划新建的变电所(站),宜采用户内式结构

E:宜避开易燃、易爆区和大气严重污秽区及严重盐雾区

15、对于多层住宅建筑,常以一种或数种单元以标准段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其单元组合方式有。

A:平直组合B:错位组合C:单向组合D:转角组合E:多向组合1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对规划地面形式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分为平坡式、台阶式

B:用地自然坡度小于 3%时,宜规划为平坡式

C:用地自然坡度大于 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D:用地自然坡度小于 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

E:用地自然坡度大于 4%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17、平面交叉口可按相交道路连接的形式分为。

A:三角形交叉口

B:十字交叉口

C:T 字形交叉口

D:环形交叉口

E:多路交叉口

18、《马丘比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__。

A.整体性

B.系统性

C.过程性

D.动态性

19、属于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限制性条件的是。

A:地块位置

B:开发强度

C:用地性质

D:建筑形式与风格

E:主要交通出入口方位

20、为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要综合考虑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A:风向

B:风速

C:地形

D:地理位置

E:水的流向

21、下列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在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B: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尽量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

C: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的城市用地、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道路景观,并有利于整体的土地开发

D: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E: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和极限标准

22、城市通信系统中,对于通信种类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用户的信息资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由人工方式进行传输的行为称为邮政

B:邮政通信传送的主要是实物信息,如信函、包裹、汇款、报刊发行等,处理手续上分为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等

C:邮政通信,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

D:电信是用电来传送信息的,而不是原物,收到的是信息的复制品

E:电信通信按通信方式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 23、《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具有__四大功能区。

A.居住

B.工作

C.绿化

D.公共生活

E.游憩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乡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的是__。

A.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B.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C.对重点建设地块进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并进行必要的竖向规划设计

D.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确定规划区内务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对规划区内的工程建设进行规划安排 25、遥感信息在城市规划中的典型用途包括。

A:地形测绘

B:土地使用调查

C:人口估算

D:经济水平调查

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篇5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finition of eco-city, features, focuses on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theory.Keyword:eco-city,strategic plan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导言

1.1研究背景

21世纪的历史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历史。在整个 20 世纪,世界的城市化率不高于 13%,而到了 2000 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 50%,且仍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巨大的效益、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引发了环境污染、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生态破坏、资源的过度枯竭等城市病的出现。一些世纪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警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是 21 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我国的城市化近年来同样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但悲哀的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走了西方的老路,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这是我们为经济发展付出的高昂的、沉重的代价。于是中国人开始寻求一条新的道路,积极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正在形成。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城市,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而且实现了同代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另外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整个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生态城市建设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进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经验,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理论研究仍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领域,对生态城市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模糊的、表象的、感知的层次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这使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时常会陷入迷茫,甚至走入误区,至今还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因此对生态城市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我国,生态城市研究才刚刚起步,而现实是许多城市已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都更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出回答,亟需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生态城市

2.1 定义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态城市不仅体现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意愿。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过程中提出

来的,他把生态城市定义为“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与自

然的物质和生活方式”。

1981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

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可是这一概念过于理想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87年,雷吉斯特在起专著《生态城市伯克利》一书中把生态城市定义为:生态城市追

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这种定义增加了生态城市的可操作性。

我国学者对生态城市的概念也不断取得进展,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

代科学与技术手段来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

能源,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互惠共生。

李扬帆、朱晓东、黄贤金等根据生态城市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全球性、基础性等特征,构建了生态城市系统概念模型框架:

2.2 特点

2.2.1和谐性

这里的和谐不仅指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过去的发展中,人类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从而一度使人与自然关

系变得紧张,泥石流、沙尘暴、土地盐碱化、酸雨等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生态城市的发展就是要改变这一切。我们要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同时更要保护自然,营造

一个充满绿色、充满生机、充满关心和爱心的人居环境。

2.2.2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的“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科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

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所

能,各得其所,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2.2.3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可以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

满足现代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2.4整体性或系统性

生态城市不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力整体

利益,生态城市是由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组成的具有开放性、依耐性的复合生态

系统。各子系统在“生态城市”这个大系统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均衡发展。

2.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的,而且

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是以

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

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就是全球观念。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

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指

导人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

3.1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内涵

可持续发展既不单纯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也不单纯是指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而

是人与自然地共生与共进,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和稳定。因此,可

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内在本质的反印。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生态的内在规

律,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它的总体要求是:第一,调控的机制能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不能超载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第三,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创造一

个多样化的、稳定的、充满生机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城市规划

4.1 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计划等,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建设学、城市学、社会学、经

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建

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

协调发展、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2 基本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

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

将自然融入其中。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四个基本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

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4.3 一般程序

规划是系统规划,规划的过程起源于控制论的思想,最简单的控制理论包括:辨识环境、确立目标、价值度量、构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开发求解方案、决策。根据系统论控制论

思想,依据生态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结合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

术)设计了生态城市的规划编制基本程序。

4.4平台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流程和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往往需要一个规划的工作平台,这样可以使规划编制运行的更加合理,提高规划的效率。根据规划的特点和内容以及工作的一般方法,设计了生态城市规划平台,它包括方法研究平台、技术设计平台和规划编制平台。后记 前景展望

本章简单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定义、生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规划理论,从而

对生态城市的规划有了初步的认识。据此,我们对生态城市的前景进行一些展望。我们的基

本态度是:形式严峻,困难很多,但趋势好转,前景乐观,可以预言。生态城市并不是一个

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意境,而是一个逐步逼近、可望可及的具体目标。所以我认为,今天的生态蓝图,明天定会兑现。

参考文献:赵运林、周东升 编著。城市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策略 篇6

1.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城市的发展中,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而环境保护规划实际上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平衡城市环境,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环境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实际上就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了最大的环境效益。

1.3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有助于降低城市污染量和污染行为。

在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规范措施,这些措施实际上对城市污染行为进行了有效控制,在另一层面上,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2城市发展中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

2.1水体污染

当前城市水体污染问题较为严峻,不同城市的河流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工业发展迅猛,监管力度不到位,使大量未达标的污水直接排放,不仅影响城市用水安全,还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

2.2大气污染

当前各大城市雾霾影响严重,空气质量普遍偏低,给人体健康和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使一些有害的物质进入到大气中,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管,城市空气质量将持续下降。

2.3固体废物污染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篇7

1.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 虽然我国的城市建设稍有一些成熟,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针对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管理水平比较低;第二, 城市建设的方式采取不当;第三, 在城市发展中侧重点方向不对, 在城市建设中, 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利益, 而忽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方面的影响, 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居民生活, 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2. 城市规划中规划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

针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城市建设中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规划生态城市。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第二,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第三,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第四, 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廊道体系;第五, 积极推广绿色运动。具体说明如下。

2.1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城市规划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要把生态城市规划考虑在内。因此, 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时, 要注意各方面的内容, 要确保制定过程中的科学性、严谨性、全面性。环境对我们只有制定科学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 才能确保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顺利性。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2.2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是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目标的前提, 每个城市的特点不同, 因而其生态城市设计不同, 制定时需要考虑每个城市的特点, 对其进行实地考察, 在进行设计时, 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生态城市设计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住区设计等。城市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地将景观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不仅能够保护环境, 还能够提高城市的美观。因此, 要十分重视建设一些生态示范园区, 保证城市规划的完整性、完善性、完美性。

2.3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风景十分优美的国家, 江河湖海均在其内。面对着如此丰富的资源, 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极大地有利于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大自然赋予的原始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有强大的循环和代谢系统, 任何一个由人工建造的都远远比不上原始的, 在享受原始的同时, 对其进行进一步地保护和完善是最佳的选择。因此, 在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资源的同时, 也要重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生态资源加以合理利用,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城市的和谐发展。

2.4 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廊道体系

保护城市内外生态廊道体系在城市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 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 城市内环境的设计;第二, 城市外环境的设计, 两者缺一不可。从城市层面上来说, 其主要涵盖了城市的发展边界、缓冲区、保护城市内外联系的生态廊道, 此外, 从小的层面上来说, 还包括控制地块的绿色容积率, 其代表着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过程中的生态范畴。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有着紧密地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设计者认识到这一问题。逐渐在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了一些绿色的元素, 绿色的概念。实践出真知, 当将植物与建筑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时, 都许多的优势凸现出来。具体表现在:第一, 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率;第二, 扩展了建筑景观的面积;第三, 极其有效地为建筑物降低了温度;第四, 防止了水土流失。在这4个方面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市绿化已作为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 这一问题值得考虑和重视。

2.5 积极推广绿色运动

近段时间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所谓的"绿色运动", 提出了一套比较独特的、比较新颖的环保理论。其中, 最为典型的一个是合理地利用绿色能源。绿色能源是可再生的, 对环境没有污染, 例如, 地热能、太阳能、温差能、风能、生物能、水能以及潮夕能均可以归属为绿色能源。以前工业上使用最多的多为煤炭以及石油等, 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且对环境有污染。在工业中有效地推行绿色工艺的概念, 能够在生产的过程中, 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 也可以将废弃污染物加以二次利用, 变废为宝。各个城市也应该倡导绿色的概念;例如, 绿色出行, 能够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由于绿色建筑具有节能防噪音, 降低污染的优点, 因此, 要有效地推行绿色建筑, 加大宣传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城市建设中, 既要保证城市化进程的同时, 也要注重生态建设的影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进而其管理水平, 采取合理且恰当的城市建设方式方法, 找准城市发展中侧重点方向。在城市建设中, 保证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并存,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质量, 进而使我国城市建设快速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现行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进展 篇8

关键字:现代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现代化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也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化生产,这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瞩目。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的古人过着依山傍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近代国家的发展加快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步伐,我国的乡村面积逐渐较少,自然环境正在水深火热之中,原有的森林土地面积在发展中不断减小,被城市所代替。在城市化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否则人类生存将会变得困难。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我们当下的重点,只有做好生态环境的建设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生存。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注重生态环境必不可少。

一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隐患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都想拥有一个绿色家园。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大,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污水。废气悬浮在城市上空,城市被蒙上了一层烟雾;污水排放到河里,造成河水大面积的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再者,私人汽车数量正在日益增加,汽车排放的废气也是影响环境的因素之一。此外,还有垃圾污染,更是最大的隐患。每天的白色垃圾不计其数,无法腐烂,焚烧也会产生大量的毒气,这让人们十分头疼,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这些环境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情况将会越发恶劣,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就不再是绿色。这样,人类便会无法生存,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在,我们必须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加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地清除其中存在的隐患。

(二).两者存在的联系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进行规划时,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尽最大努力增添绿化带的面积。对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努力去解决难题,才能算是合格的规划。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只有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才能更好的规划城市,建造出适合长期居住、令人满意、环境优美的地段供人们生活。人们希望与大自然生活在一起,生态环境的注重点就是在于能够不脱离大自然。城市规划能够注重这一点,才能让人们满意。

(三).建设过程中的存在的缺陷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难题。首先,群众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不知道生态环境的意义何在,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方面不加以重视,不仅不去保护环境,还在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再者,对生态环境展开工作之前,没有很准确的了解现状,缺少了调研工作,在进行工作过程中就会感觉力不从心,达不到公众的要求;最后是在环境污染方面,检测不够完善,没有较好的控制住环境污染;城市绿化建设的实施,没有完整的绿化系统,城市景观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在环境方面总会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难题,要想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将必然存在。

二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案

(一).展开调查

要想建设好生态环境,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调查。首先对民意进行勘测,得出准确数据,看群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知有多大,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电话调查来进行这一工作;然后,开展大面积的搜查,掌握生态环境的现状,找出其中的难题,以便于更好的想出对策去应对;对城市绿化带进行调查,找出其中不足点。最后,对于企业发展,要在调查后,了解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便于找出方案完善制度。展开调查的时候,准确、细致入微,将难题全部标记出来,方便开展活动。

(二).全面发展

在进行全面的调查过后,首先对群众进行思想上的教导,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让群众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投身到建设当中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污染,如通过自行车或步行代替汽车、购物时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等小细节,来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量。再者,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城市绿化现状,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引。此外,完善城市绿化假设,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方面,既然无法做到杜绝污染,那么我们就要在最大力度上控制污染程度。对调查所得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减轻污染的办法,在技术上加以改革,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对于一些造成较大环境污染的工业,可以将其迁至郊区,并且严格控制污水、废气的排放指标,必要情况下将其封场,利用资金来建造其他经济市场。为了让工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拉开距离,可以在各地建造工业园区,改变人们生活环境。

(三).完善系统

对生态环境的系统完善也是重中之重。首先,对生态系统有一个全面的控制系统,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和人类的智慧,绘制出总体的结构图,便于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有一个总体上的认知。然后,分层去细化,把握每一步的方向,便于实施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尺寸,而不是盲目的追逐。最后是在每一个小点上抓住重心,围绕系统运行。这样,在进行规划时,就能很明确的看到生态环境的蓝图,较少的复杂的构思过程,操作系统将会提供一份完善的系统供我们参考。再有了完善系统之后,按照计划来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工作。

三小结

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在对现代城市进行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进展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放弃国家的发展,一味保持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只能说,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从各方面下手,将生态环境融入到城市规划中,让人们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把生态环境的重点展现出来,将城市规划做到令人满意,在规划中加入对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改善,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想做好生态发展两不误,我们还需要更加发达的科技手段和系统管理。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总会有完善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 陈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西部,2006(24)

[3]孔亮,辽宁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4]何全先。论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2(3)

上一篇:账号使用说明及承诺书下一篇: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