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的必要性(通用10篇)

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篇1

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幼儿教育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幼儿讲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其三,要给幼儿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幼儿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幼儿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孕妇和儿童中普遍地存在着偏食、挑食和厌食蔬菜的情况,这对儿童大脑发育、智力成长是很不利的。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后指出,蔬菜的营养与儿童的智力密切相关。他们做了这样的试验,将一些智力迟钝的儿童分成两组,第一组食用含有维生素A、C和叶酸、B族维生素的蔬菜及一些矿物质,第二组使用安慰剂。经一段时期后,食用富含维生素蔬菜的第一组的智商要比后者显著提高。当给服安慰剂的第二组也补食含有大量维生素的蔬菜后,其智商也有明显的上升。人的大脑纹沟越多,皱褶越深,越聪明。据研究,人的大脑主要由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等七种营养成分构成。其中维生素B族、C和E极为丰富,这些维生素与儿童的智力关系很大。在平时,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投入,而忽视了维生素对婴幼儿的发育及与智力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篇2

一幼儿教育家园合作的必要性

幼儿园将儿童作为幼儿园的重要服务对象, 一切工作皆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主。无论是从幼儿园方面还是家庭方面, 都对幼儿教育家园合作有必然要求。

1.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的重要规定

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策略不仅是幼儿园经过长期实践得出来的实用办法, 更是相关的幼儿园教育管理制度中的明文规定, 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必行之策。如在2001年6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对家园合作说明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 在许多专业的幼儿教育书籍中也对“幼儿、教师、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幼儿园、社区、家庭合作的内容、方式和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书中指出“家园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基础素质。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调动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全面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家园合作指的是幼儿园和家庭双方以幼儿为主体, 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 通过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方式来完成幼儿教育工作。这样的合作方式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从儿童方面来看, 家园合作对促进现阶段幼儿身心健康, 推进幼儿全面发展计划大有裨益。一方面家园合作式的幼儿教育方式集合了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面的力量, 让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衔接得更好, 使得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更为完善和完整, 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灵活、丰富、具有吸引力, 幼儿能更快乐地学习。另一方面, 幼儿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家庭生活中都能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教师和家长的双向互动式教育更为科学合理, 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 从幼儿家庭方面来看, 家园合作计划能增加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能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更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一方面, 家园合作需要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家长能从教师和互动活动中更为详细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和交友、娱乐等情况, 同时也能减少家长对孩子不必要的担忧。另一方面, 家长还可以在家园合作计划之中学习到更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 家长可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获得教育与成长, 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第三, 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 家园合作能使幼儿园的教育更好地得到幼儿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有助于促进幼儿园幼儿教育策略的实施、施行。家园合作计划的开展同样是幼儿园改善办园质量、办园条件的重要措施, 对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教学质量的作用也非常明显。此外, 家园合作也是目前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实践方式, 是现代化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幼儿教育家园合作的主要对策

幼儿园在具体实施家园合作方式时总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为避免这些不同之处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影响, 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合作计划时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1. 加强管理, 将家园合作计划制度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园合作进行制度化管理能让家园合作变得更加规范化、有序化和合理化, 幼儿园在实施家园合作项目时也能做到有理可依, 有据可靠。如幼儿教育家园合作的原则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对家园合作的实施和执行办法也有所概述, 在纲要中将家庭作为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幼儿园需要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下与家长一起提高幼儿教育水平。还有幼儿园根据理论和现实依据制订的本幼儿园家园合作制度也是家园合作制度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可包括: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论述、家园合作细则以及在家园合作之中家长和幼儿园分别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

2. 积极提升家长的幼儿教育能力

成功的家园合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努力, 但是很多家长在家庭之中不缺少对孩子的关心与关爱, 却不具备正确的教育教导孩子的能力。这些家长关爱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 缺乏系统管理, 不够科学, 常常无法实施正确的幼儿教育, 有时候甚至会起到相反的阻碍作用。为此, 幼儿园在实施家园合作计划, 与家庭合作开展幼儿教育时便需要从家长入手, 提高家长的幼儿教育能力。

首先家长在教育观念方面需要进行改变, 要重视三个方面内容: (1) 重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重视幼儿教育中家长与幼儿园合作的重要性; (3) 家长重视科学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以观念指导行为, 促进家长的全面转变。具体办法包括:幼儿园经常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让家长亲身参与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之中, 借鉴幼儿教育经验、学习幼儿教育技巧, 从而提升自身的幼儿教育能力。

3. 幼儿园积极开展多类家园合作活动

在幼儿教育的家园合作计划之中位于主动地位的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各类以家园合作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调动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力量来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第一, 开展幼儿学习成果展以及汇报表演等活动。这类活动以展示幼儿园孩子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状态为主, 能将家长最想了解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最直观的形式反映出来。家长可以在这类活动中, 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 也是对幼儿园教育成果的一种肯定。孩子也能从家长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鼓励、赞扬和肯定。比较常见的形式包括:节日的汇报演出、绘画、儿歌等才艺展示活动等。

第二,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校内展示平台。幼儿园的校内展示平台是幼儿园对外形象展示窗口, 也是让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产生第一印象的平台。展示内容包括: (1) 幼儿园的基础信息如办园宗旨、办园方针、幼儿园基础设施、幼儿园教育现状等。 (2) 幼儿园的特色办园项目, 如幼儿园获得的荣誉奖章、最新的幼儿教育方向、方针以及一些幼儿园极具纪念意义的历史资料、大型事件的信息。 (3) 家园合作相关内容的展示, 如幼儿园最新的家园合作计划;幼儿中有趣的“童言稚语”和“热点话题”。

第三, 建立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是幼儿园与家长在行为实践方面的合作对策, 是家园合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这一互动平台, 为幼儿园的家长与家长之间, 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建立沟通渠道, 然后通过这个渠道去组织和完善如例会讨论、亲子交流活动、主题活动、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计划等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参与的活动。

第四,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建立通讯平台。整个通讯平台实现了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在思想层面上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平台的建立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手机、QQ聊天等工具的帮助而建立的。通过这个平台可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和指导思想, 也能使幼儿园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意见, 通过双方激烈的思想碰撞, 借此达成幼儿教育方面的共识。

4. 确保孩子在幼儿教育家园合作中的主体性

坚定孩子在幼儿教育家园合作中的主体性, 指的是在实施家园合作时必须坚持以服务幼儿教育为目标。首先,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能展开积极合作的原因是为了孩子。其次, 幼儿园挖掘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是为了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家长关注幼儿园的综合实力和幼儿教育水平也是为了保证孩子的教育质量。

摘要:搞好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对幼儿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两项内容, 即家庭和幼儿园, 对实现高效的幼儿教育大有裨益。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教育措施,合作对策

参考文献

[1]杨玉蓉.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意义和策略[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0 (29)

[2]石伟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7)

[3]冯国荣.初探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8)

对幼儿早期言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篇3

关键词:幼儿;早期言语;必要性;表达能力

在一定年龄段的幼儿教育中,尤其是3~6岁的儿童在语言启蒙教育上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而越来越多的相关学者以及心理学家,开始针对幼儿的心理工作和智力开发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关注幼儿在接受早期语言教育的成长发育过程以及心理状态。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研究和宝贵的教育经验,已经将幼儿的早期优化教育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在理论的研究中,凝聚了教育学者的教学精华,提出了具有总结性的教育意见。

一、幼儿早期语言教育对于幼儿发育的作用

从科学的角度去讨论,幼儿自出生开始,大脑和身体感官就对于外界传播的事物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在接受外来事物所传达出来的信号时,幼儿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立刻开始接受,所以,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而且学习与模仿能力也处于最佳时期,在幼儿未来的成长中,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身体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身体的各项感官的敏感度也开始逐渐发达并且对于所学习的事物进行延伸。从教学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知识的吸收上能够达到非常惊人的效果。在对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会尽可能地把看到和听到以及感受到的事物全部传输至大脑,然后,进行深度记忆,这样的学习效率对于一般青少年或是成年人来说是无法迅速做到的。在幼儿的大脑神经每接受一次感官刺激,进行一次思维运作时,在幼儿的大脑中就会产生新的神经感应进行延伸搭建,又或者是在原有的神经感应将接受的事物进行知识巩固,使其印象更加深刻。在一定意义上讲,幼儿的神经感应系统在知识的学习中建构得越稳定,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所达到的效果就会越理想。

二、幼儿早期语言的形成有助于性格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心理学讲的一个人的性格,指的是人内在所具备的气质和心理素质等特征。对于幼儿来说,一般在一岁半至两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开始进入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了。在幼儿对语言的认知不够完整、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时,幼儿本身的个体无法判断自己行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对于自己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感受的深入分析上,更无法形成系统性认知,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到幼儿大约2岁左右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幼儿对语言的认知中,可以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使用语言,用语言来介绍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在幼儿处于学习状态时,外界的事物对于幼儿的心理活动已经开始产生影响,从而幼儿在自我心理和行为的表现产生稳定而又独特的倾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城市老鼠与乡下老鼠》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入欣赏故事的状态,在引导过程中使幼儿放平心态,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身上,接下来,教师出示有关故事情节的图片,用多彩的画面使幼儿更加专注于故事的情节。在故事中,城市老鼠带着乡下来的老鼠游览城市中的景色,由此,引发出语言教育的课题,教师出示乡村和城市两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向同伴讲述城市和乡村的不同之处。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跟随教师的思路针对图片,找出城市与乡村的不同之处以及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的区别,由此,对幼儿的语言启发进行系统性的锻炼。

综上所述,幼儿在早期语言教育教学中的发展一刻不能停留,并且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更新与完善。对于幼儿性格的培养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的研讨,通过不断的研究不难发现,幼儿的成长阶段非常短暂,也是幼儿在成长道路上需要经历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中的幼儿,应尽早进行早期语言教育,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地运用家庭以及外来环境所带来的印象进行间接性的教育。幼儿从外界所传播的信息中获取对语言的认知,并且开始对语言进行丰富化理解,如果在这段时期幼儿不能接受丰富的语言认知,一旦错过了对于幼儿个体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从某种角度出发,对幼儿早期语言教育进行全面考虑,从中得出幼儿早期语言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结论。

参考文献:

高宝梅.“语言获得理论”对早期语言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篇4

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刘明

摘要: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严重缺失,已经广泛受到关注。医学教育承担着培育医学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随着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不良的医德医风问题也随之产生,可见医学人文教育的道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对此,本文就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人本位错位、人文教育边缘化倾向、学科缺乏实用性等问题予以综述,旨在加强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探究论文 篇5

一、当前建筑业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因而不会去主动争取接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没有进行相关教育,很多从业人员对所从事的建筑行业的性质、危险性的大小没有概念,往往会盲目的进行工作。甚至是侥幸心理作怪,别人这么干都没发生任何意外,我也不会。安全生产三要素之一就是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素质往往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左右着企业生产的形势。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愈充实,掌握的知识愈多,发生事故率就愈低;相反,经验不足、安全知识贫乏则往往易发生事故。

2.企业只看重利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安全管理,无视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安全生产投入或者是不投入,安全教育经费不足,剥夺了从业人员权利。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为了能按时完成工程,随意加大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安全教育根本没有时间去实施。工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作业,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具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时,从业人员应当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按规定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24h。虽然对企业安全生产教育都做出了规定,实际上关于安全教育落实过程中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不乏少数。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记录即便是有,内容也不属实。人员流动性大,受过教育的不一定继续从事相关行业,很多未受过教育的又涌入建筑行业。人员的不确定性,使得主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措施加以监管。

4.违法违规分包工程、转包工程的情况还很严重,将工程分包、转包给低资质、无资质、甚至是“包工头”施工。工程的各参建方为了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得投入,违法违规,更不要提什么重视安全。施工现场人员混乱,相关各方责任不明确,很容易放松安全管理,更顾不上安全教育了。

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探讨

企业要生存,安全生产是重要因素。为做到安全生产,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而当前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并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想要从源头抓起、从教育抓起,我们做的工作实在是少之又少。往往是上有政策、文件,到了基层却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使政策、文件变成一纸空文。安全教育作为保证安全的“硬武器”,可以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可以唤起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机制

为了保证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在企业建立安全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要形成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形成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安全培训制度,使员工培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系统规范。将最简单的“我不伤害别人,我不伤害自己,我不被别人伤害”的道理在每个施工人员脑子中根深蒂固,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并根据每个职工的实际情况安排个性化、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同时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追踪检查考核,以保证学习效果。

2.加大对临时劳务人员的培训教育

建筑工地上很多从业人员都是从劳务市场临时招聘的。当前很多在建工程存在赶工期的问题,而用工荒引起了从业人员的严重不足,于是很多闲散劳务人员未经过任何安全教育就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这一部分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企业不想花费金钱、经历投入到这些人的安全教育上。所以建立建筑劳务培训教育基地,大力发展劳务教育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培训教育可以按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强制性培训,由独立于政府、企业之外的专业培训教育单位如行业协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和安全咨询公司等实施,相应的培训费用可以由劳务人员、企业共同负担。人员未经培训坚决不予上岗,企业坚决杜绝使用未经教育的劳务人员,从而使得企业、劳务人员都会主动的去从事安全教育和接受安全教育。二是自愿性培训。培训工作按照分散进行、统一教材、统一管理原则进行,有资格的企业也可以实施。

3.加强班组的安全培训教育及宣传工作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组织,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个安全指标。只有班组的安全水平有了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才能提升。同时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利用各种传播途径使工作在第一线的从业人员接触到关于安全教育的各类信息,包括发放免费的宣传材料、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三、结语

分科组教育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篇6

《分科组进行教师评价的必要性》

作者:罗琼友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师评价的概念及其影响,并指出现行主要教师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教师评价存在偏差的原因是由于评价面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加上不同学科之间难以比较教学质量。为减少教师评价误差,本文提出有必要将评价细分到科组,增加评价的细密性和透明度。

正文:

一、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制定反映全面的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评价对象的教学质量作出科学评价,“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1],为强化激励机制提供可靠依据。通过信息的反馈,使评价对象了解自己的教学质量的实际水平,再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从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人事制度开始改革,教师职务聘任制成为中小学校的一项基本人事管理制度。聘任制是对教师是否聘任或续聘,还是解聘的关键。而教师评价是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聘任与否的依据是教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所以,教师评价是人事改革的关键。教师评价材料的可靠性、评价过程的监管力度会直接影响评价的公正性。不公的教师评价会引起教师的不安与排斥,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从而影响教育质量;评价不公也使许多教师产生重大挫折感,挫伤教师的自尊心,直接危害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教师患上心理疾病。所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如果没有公正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2]

二、教师评价的现状

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地方使用的评价方式(考核或考评)就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只有部分教师是好的、称职的,1

而大多数教师属中等情况,通过评价就是要把积极、称职、教学效果好、成绩突出的教师甄别出来,并预以奖励。这种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工作成绩的评价,做出晋升或降级、进职或调动、增加奖金或精神奖励等决定的评价方法。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所以难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科学的评价。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地区,教师评价又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评价过于虚假、流于形式,常出现多劳少得、优教低酬、赏罚不明的混乱的管理现状:

(一)在由领导评价教师的评价方式中,常出现同级科组成员明显的“优劣不分”现象。

在自上而下由领导评价教师的教师评价中,由于学校教职员多,领导不可能对各教师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不同科组成员又难以比较教学质量,他们就无法正确评价各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所以在学期末的“评优、评先”中,常常会出现同级科组成员“优劣不分”的现象。这是一种很明显的评价偏差,因为同级同科教师中最容易对比教学能力高低。教学质量好的教师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会产生消极作战的思想,这很难要求这部分教师在工作会尽心尽力,他们追求的目标往往只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长此以往,会削弱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

(二)在由同行评议集体打分的教师评价制度中,常出现“优者低分”的现象。

在集体打分的教师评价中,常常出现“优者低分”的现象。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教师评价、教学成绩和教研成果不公开,这些学校的领导对这种打分缺乏监督,所以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凭自己的喜好打分,平时与自己非同级或同科、没什么利益关系的就高分,反之则低分。这种儿戏的评价方式对于那些认真教学、而且学科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来讲,是一种莫大的戏弄和打击。这些教师在多次不公的评价后,往往会采取消极工作的态度。这样的教师集体常常是人际关系紧张,教学积极性越来越低、教师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越来越差。

(三)在由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方式中,常因课程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在自下而上的教师评价制度中,不同的学科之间,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有: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课程的难度和深度等。课程越重要,课程的兴趣就会增加,课程就越容易掌握,学生对

教师的评价也越高。所以,教师教学质量在不同学科之间难以比较,教师评价在不同的学科间存在太大的偏差。这种不合理的评价只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对立。

(四)在教师自我评价式的评价制度中,因评价面过大而普遍出现作大的现象。

自我评价是教师对自己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由于是通过他评和教师的自评相结合来对每位教师定出该学期的教学质量等级,受名利的驱使,加上教师的自我评价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评价人员少,但评价面大,难以监督,有些教师就会混水摸鱼,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分数来期望获得较高的综合评分。这种评价更加容易出现“优劣不分”,更加没有信度可言。

三、进行分科组评价教师的必要性

由以上的各种评价方式中可见,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存在问题是评价面过大,缺乏监督,因而主观性盛行。如果我们能把评价的权力扩大,细分到科组,增加评价的细密性和透明度,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就可以使教师评价趋向客观、公正。起码,可以避免同级同科中出现明显的“优者低分”、“优劣不分”的现象。

分科组评价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一)可提高教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将管理和评价细分成科组,可以增加教师评价的透明度,更容易比较出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避免终结性评价时同科组成员之间“优者低分”、以及在评选优秀教师和先进教师时出现的同科组成员之间“优劣不分”的明显错误,使评价结果更趋向公正。在教师自我评价中,既是因为评价面的缩小容易被人看出问题;又是因为同科组成员的教学质量对比明显,更多的教师会通过对比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较自觉地如实反映问题,为今后改进教学质量提供可靠证明。

(二)容易平衡各学科之间的奖惩。

在一些采用量化评价的学校,在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时教师有加分项目。有些科目每年都会进行竞赛,但有些科目几乎从不进行竞赛,也就是说这些没有学科竞赛的教师在评价中永远都处于劣势。久而久之,会导致这些没有机会加分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疲塌。但如果分科组评价,就可以调节各学科间的奖惩,便于调动不同学科之间所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分科组评价也便于比较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领导评价和同行评价结果趋向正确。而且,同科组的教师对各自的教学水平心中有数,也

容易接受评价结果。

(三)可节省人力、物力。

教育的发展重在教师的发展,因此新一轮的教师评价提倡发展性教师评价。但发展性教师评价需要有专门的评价机构,有专职的评价人员,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评价与教学的分离不利于评价人员对教学质量的预测和判断,不利于与被评教师的沟通,会造成教师对评价人员有排斥。

但如果把评价分解到科组,由科组成员担任评价人员,评价由被动变为主动,会有利于调动更多教师对评价的主动参与性,把监督变为自觉。而且,由同行做评价人员,还可利用熟人的情感因素对其他同事进行督导,不但可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督导的效果。

(四)使教师评价达到教师发展的目的。

分科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学校总的教学目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本学科教学发展的标准。由于评价面的缩小,评价人员更加容易对参评教师进行全体全面的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及时帮助教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达到教师评价使教师发展的目的。

(五)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

由于评价工作的细分,评价人员与参评教师比例的缩小,使评价人员对被评教师的监督更加到位。从而能够对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即时解决和记录,既可避免有些被评教师对事后的争执,还可以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向教师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教师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一些教育专业评价人员都可以参与评价,向被评教师提供能改进工作的有效的建议。发展性教师评价提出,评价教师不可能一次完成,而应当实施多个层面、多种方式的多次评价,及时、不断地为教师提供过程性反馈,以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

[1] 斯塔费尔比姆.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A].陈玉琨译.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01

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篇7

(一) “学霸”被查

央视主持人芮大V突然被带走调查了, 震惊之余, 是包括央视在内的许多人, 事先都未曾料到、也不愿见到的结果。

这个代表央视才俊、代表国媒新锐、甚至还曾想代表亚洲并活跃在国际大舞台上的媒体人, 由于有接近母语的英文水平、符合审美情趣的爱国情绪、无可挑剔的外表形象, 成为了太多的中国人心中的偶像。

(二) “达人”传奇

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长武长顺落马, 公众在惊叹其敛财的本领时, 也不得不对其“科研能力”刮目相看。武长顺不仅拥有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的耀眼学历和职称, 而且发明及领衔发明了35项专利, 涉及交通信号灯、人体血液酒精含量检测仪、隔离护栏、标识牌、公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警务查询终端、警用电击器等, 涉及智能交通、交通设施、城市技术防范网络体系、警用设备等多个领域, 并且部分发明成果还在天津公安交通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无独有偶, 小巫见大巫。武长顺的“同行”, 曾任重庆市公安局长的王立军, 身披“打黑英雄”、“一级英模”外衫, 显赫一时。在繁忙工作之余, 不忘充电, 十余年间完成从初中、中专、大专、研究生四级跳。

(三) “专家”落寞

中国社科院在职研究员、国务院反垄断专家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张**, 因违反国务院反垄断专家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工作纪律被解聘。一时风言风语四起, 真假难辨。张委员在随即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 解聘原因是“因为帮外企说了话”, 并颇感委屈地为自己辩护道:“就好比我给死刑犯做了辩护, 任何一个案子都有正方和反方, 不能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吧”。

(四) “科研”盲点

爱因斯坦是位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他的科学成就不分国界, 光照全球。作为原子弹理论之父的他, 从最初的拥核到晚年反核的立场转变, 却不被国人所理解。

反观现时我国一些所谓的科学家, 如果占据某一行业制高点, 或者只管埋头科研, 不问应用效果, 或者明知该项研究应用的弊端, 也不闻不问, 只管申请研究经费, 甚至充当某些政策辩护人和打手。

(五) “高管”好赌

“雷士照明”是市场上响当当公司, 其中当然包含了老总吴长江的心血和汗水。虽然, 吴长江矢口否认他欠赌债。但此前他是承认了赌博的。《经济观察报》的一则报道显示:50%的企业家承认赌博金额超过百万元, 80%的企业家都承认曾经参与赌博。数字触目惊心。

在被调查之前, 芮大V可谓是专才精英教育的典型。少时聪明刻苦、成绩优异, 是不少父母用来激励儿女的榜样, 是别人家的“高大上”的孩子;参加高考, 是以某省会城市文科状元身份迈入名校, 一路绝尘;成为央视主持人后, 他的能力经得起考验, 表现可圈可点;

领导挂名科研成果, 似乎成为一种潜规则。科研人员一方的原因是:容易得到领导支持, 获得科研经费;容易借助领导手中掌握的活动资源, 在成果评奖中提高档次;有利于科研人员改善学术环境。让领导挂名, 科研人员大都抱着与领导拉近关系的目的, 有的是想借此获得领导的青睐, 在仕途上前进一步;有的是想借此赢得领导的关照, 以后参加学术交流、外出进修, 都能“一路绿灯”。严格地说起来, 让领导挂名其实是一种学术贿赂。

纵然, 经济和社会皆已多元化, 价值观和利益追求也已呈多元化。如果只是作为独立第三方专家, 抑或目前已在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体制外专家”, 甚至于自由职业者, 只要能被外国公司雇佣, 替雇主说话包括出谋划策乃天经地义——可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可作为一名受聘于国家机构的专家, 不仅一边享受着体制内的优厚待遇, 还属于“消息灵通人士”, 甚至可能了解某些内幕消息, 从而具备泄密的条件。

中国企业家好赌成性, 似乎跟中国的国情有关。法治不健全, 潜规则横行, 让企业家更容易接受成王败寇、愿赌服输的心态。企业家最大的能力, 就是应对不确定性。在看不清市场前景的情况下做决策。可以说经营企业, 从一开始就在赌, 赌产品、赌市场、赌赔也赌赚。能发家致富的企业家, 都是一路赌赢了的, 都是好赌手。

这样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 有的是由于与旧的体制相关联, 人们惯性使然;有的由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游戏规则尚未建立导致;有的由于人的贪婪本性、没有底线意识使然;有的是由于当事人自身没有是非判断能力, 随波逐流所致。从教育层面上讲, 人本教育底线上的缺失, 令人痛心。不知“真善美”, 不辨美与丑。没有灵魂、只图实用的机会主义观点大行其道。专业知识的缺失是有形的, 而人文意思缺失则是无形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快速发展, 现有的专才教育模式的不足暴露得更加显著。本文从社会生活中随机提取案例, 然后对其进行剖析, 指出这些社会乱相的存在多少都与现有高等教育的缺失有关。时代呼唤新型教育模式出现。教育的目的应以人为本, 而不是工具性的培养人才。

关键词:专才教育,人本教育,工具性教育,教育缺失

参考文献

[1]杜洋等.浅谈博雅教育的发展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3, (7) .

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篇8

【关键词】幼儿 挫折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4-01

作为社会需要,近些年来,“挫折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幼儿的挫折教育,让幼儿认识挫折、理解并感受挫折,并通过努力战胜挫折,锻炼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力非常必要。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含

挫折是指人在有目的的活动实践中遇到的某些困难或者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内心需要或者内心动机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心理学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容易造成“健康心理过剩症”。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使其经历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练,可以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能够使幼儿明白人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可能的。幼儿有一定的体力,有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具备一定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些困难。

三、当前幼儿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从实施挫折教育的环境来看。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中国儿童的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也就是说一个幼儿可能对应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个人。隔辈亲的现象普遍,祖父母、外祖父母往往对幼儿宠爱有加,即使教师和父母想实施挫折教育,但当祖父母、外祖父母得知幼儿受了委屈,往往会对孩子父母和老师进行责问,长此以往,孩子父母和老师也会放松对幼儿的挫折教育,幼儿自身也会形成习惯,一受委屈就找祖父母、外祖父母,使得挫折教育无法顺利实施。

3.2从挫折教育的内容形式来看。有些家长或教师认为应该只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往往忽视了挫折教育的团体性和普遍性。实施团体性的挫折教育,要求以日常生活或集体教学为平台,在生活和学习的每个细节、场景都要让幼儿体验挫折的经验,并且引导幼儿共同去战胜困难和挫折。

3.3从挫折教育的度量把握来看。当前,实施挫折教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有的家长和教师过分注重表扬的功能,过度表扬会使幼儿过于自信,虚荣心也会慢慢滋生,心理素质逐渐脆弱,承受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是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进行挫折性教育就要人为地给幼儿设置障碍,经常以各种理由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不注意方法时机,这样只会对幼儿的内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四、进行幼儿挫折教育的对策分析

4.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幼儿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当正确的引导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只要勇于面对,正确处置,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比如“在游戏比赛中输了,是因为自己没有努力,下次努力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参加活动中摔倒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好这个动作,下次努力就不会再摔倒”。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4.2重视榜样的力量。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鲜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为幼儿树立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施教,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看问题,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幼儿,努力营造出拥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家风。还可以在平时生活当中,给幼儿多讲一些英雄人物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故事,,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耐挫折能力。

4.3把握好挫折教育的度。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就会得到发展,但如果家长和老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创设的挫折情境在幼儿的接受程度之外,幼儿很难适应接受,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把握好挫折情境的难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挫折教育。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篇9

3.给科室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配备数量不足是造成她们工作繁重的主要原因。应该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和《护士条例》的规定给科室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让她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她们能够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去参加继续教育,社会各个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她们掌握足够的知识,满足现代护理的需要。

四、结论

单纯的生理上的护理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本身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职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是她们掌握知识和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与途径,社会应该部门与医院的管理者以及护理人员对该问题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认识,为我国的医疗服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艳.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03).

[2]吴菊芬.多元化培训路径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2012.

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人的心灵教育,四书五经均乃儒家为医人心而立之方。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古人更是明确提出“蒙童”关键在“养正”。这如同中医强调“扶正固本”的养元气的理论,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动力和最大的抗干扰能力,都来自从小在其身上形成的孟子所说的那一股浩然“正气”。此“正气”就是他们强大而高尚的“人格”。更为可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正”的方法,即形成了一套“幼儿人格教育系统”,它帮助人们从小学会做人,拥有一颗向善的“心灵”,拥有一身良好的“德行”。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德行。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发人性(人的心性)。好的启蒙教育就是要开发孩子“善的心性”,善心开发目标:“敏而好学、乐而有礼、仁勇无敌”。这个培养目标对于古代父母来说并不算高,但是对于现代父母来说,那真是有如登天,尤其是对现代的高官大富来说更是如此。越是富贵家庭,孩子越是容易染上“骄奢淫逸”这些恶的习气,贪玩厌学、自私无礼、对父母不孝不仁,让父母担忧。但是在这个后面,最大的罪魁祸首其实还是父母本身。父母虽然因一时的机缘得了富贵,但往往是修行不够、德不配位。心性还来不及修养到一定境界就不得不开始当父母,开始教育孩子。结果可想而知,那会培养出怎样一个心性的孩子啊!

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少儿国学教育总括只有两个重点,一,从教材说,自小就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只要有价值不管艰深不艰深.二.从教法说,就是让他对经典产生兴趣,通过背诵记住原文,通过学习理解内涵,再运用于现实生活,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经典的学习,让孩子一辈子受用。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家庭生活,融入家庭教育。我们期许通过帮助每个家长身心和谐,从而促进家庭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其实,培养一个身心和谐的孩子才是我们家长最大的幸福。要让孩子向内求,从内心寻求快乐的力量,而不是向外求,向物质享受寻求快乐的力量!幸福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当下孩子启蒙心性的教育开始。让他们从小知孝道、知忠信,有担当,有抱负。让我们和家长一起努力,培养未来能够为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成之才。

学习国学的意义

一、健全人格

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如何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二、培养情操

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塑造品德

国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学能够使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四、铸造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经典大都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通过对大量的国学读物熟读成诵,可以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学习国学的好处

 我国古代高度重视思想教育,提出了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成人养德、老年养福的教育理论,将人的一生,自觉地规范在道德教化的全过程之中。

而国学中无论是四书、五经等经典名著,还是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教材,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倡导着一种嘉言懿行,对于开拓心胸志趣、提升人格教养、培养敦敏好学精神和开发潜能、启迪智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依据发展心理学的原理,人的“记忆力”与“理解力”,是各有其成熟之时机,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幼童时的心智特色,是善于直觉、记忆,而不善于思辩、理解,故此时应让他多记诵有深度的文化素材,酝酿日久,待其长大,人生经验逐渐丰富,理解力自然成熟时,即可触类旁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教育学家都知道,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等重要的人格养性的因素,是最难“教”的,至少不能用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来教。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在一种“陶冶”、“熏习”,或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因此,当代许多国学教育专家通过反复研究、实验证明:0—13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记忆力、接受力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诵读国学经典就会受益终身。学习国学的好处,总的来说,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让孩子得到有效的提高: 

(1)记忆能力:孩子天生都是记忆的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2)语言表达能力:读经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3)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指读,能轻松解决孩子的识字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4)理解能力: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变得水到渠成了。

(5)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如果说以上能力的提高,都不算什么的话,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国学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孩子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气质就能达到一定高度。

(6)性格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的改变其多动的性格。天天坚持诵读国学经典,慢慢就能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尽人之性,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有情有心、有灵性有仁爱之心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

要达到上述的教育目标,只有通过国学教育才能做得到。我们能说国学不重要吗?甚至我们可以说一句偏激的话,我们的学生可以不学数学,不学物理、不学化学、不学英语,但是我们不能不学国学,因为国学是教人做人的学问。

实际上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德行教育。

所以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教人做人,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道德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教育已经中断了几十年,我们的现代教育什么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说现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事实也是如此。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我们几代的学生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继已经出现了断层,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在我们这几代人的血脉中渐渐地流失。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化的民族,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明,最没有道德的人,想想真让人悲哀!

现在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逐步改变当中。今年教育部已经正式决定在全国近2万所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明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式开展经典诵读教育。

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小孩子一入私塾,开头一、二年首先要学的就是“孝弟三百千”这几本书。孝是《孝经》,弟是《弟子规》,三是《三字经》、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学了这几本书,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实施了品德教育,奠定了一生做人的基础。

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能够具有以下的三种能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第一是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学完所有知识的万分之一,所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走向社会之后仍旧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多变而复杂的社会;

第二是与人相处的能力:社会就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每个人都不能游离于群体之外。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与人为善的气度和光明磊落的胸怀,能够了解别人的心意,体恤不幸者的遭遇,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能够和人建立真诚而持久的友谊,懂得去爱人和被爱;

第三是面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人生不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许多不可预知的困境,都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成熟、完善,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个人只要具有这三种能力,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当然,在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成为普世价值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广阔的胸怀,应该站在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高度,站在提升全人类文明的高度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成为学通中外,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国际化创造性人才。抓住教育的敏感期

孩子的大脑发育理论,孩子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完成60%,3-6岁完80%,6-8岁完成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了13岁以后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4-1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然也因其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这段时期应把握其记忆的特长善加教育。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经典为主要教材,教导儿童熟读,进而达到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学习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其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成长.能扶持他克服人生逆境难题,养成阅读古文能力.此种终生受益的教育,在童蒙学习经典阶段中种下根苗.十年易过,终身难得,且莫等闲错过了.对国学的热爱首先应来自家长,如果家长对国学没有热忱孩子也很难坚持下来,国学教育在十三岁前的坚持对孩子的一生十分重要的。对国学教育缺乏宽容、热爱和坚持,是目前国学热只在表面而没有深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家长自己没精力陪着孩子学,外出报班不理想、舍不得、没必要、难坚持是影响当前幼儿国学教育发展的潜在因素,外在因素就是学习国学短期效益不明显,办学机构要效益,家长为孩子的升学也讲效果,国学这种慢热型的间接效益也让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选择了放弃。

在幼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除家长自身的宽容、热爱和坚持外,幼儿国学教育还需要社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有社会团体赞助的方式而不是产业化运营模式来保持幼儿经典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举办国学教育方面的社会活动、演出、比赛、演讲、交流等方式来激励和维系各个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组织的存在的发展,形成国学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这样国学热才会慢慢浸润至每个家庭、每个社会组织乃至于整个社会。

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书院: 更具体的学习国学的效益

1、记忆力提高。

2、识字能力提高。

3、口语表达、演讲口才能力提高。

4、阅读能力提高。

5、写作能力提高。

6、与人交往能力提高。

7、理解力与思考力改进、悟性与创造性提高、更善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

8、良好行为习惯,落落大方。

9、意志力,坚持的力量。

10、气质变化、容貌变化。

11、感恩的心。道德观念。责任意识。

12、专注力提高、动静分明。

13、身体健康、身心和谐。

14、时间观念,有计划。

15、有主见,并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16、学习态度端正,带动并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提升。

17、乐观向上,享受成长的愉悦。性格的改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塑造和谐的生命。

18、促进智力发展,包括记忆、思维、想象等诸多智力因素的发展。

上一篇:电子商务平台计划书下一篇:八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