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制度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动人口制度(精选8篇)

流动人口制度 篇1

一、离开户籍所在地拟在异地居住30日以上的成年流动人口(18周岁至49周岁之内),到村(居)委会领取《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持个人的《居民身份证》(已婚者须持《结婚证》)、村(居、)委会或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和本人近期一寸两张免冠照片(已生育子女的,还应当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者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计划外生育的,还应当提交处理执行情况证明),到所在乡(镇)场、社区,级计生部门申领婚育证明。

二、乡(镇)场、社区,级计生部门自接到申请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发放,不得无故拖延。

三、对于申请人未按规定提供有关证明资料的;已婚流动人口未按规定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站环情、孕情检查的;已婚流动人口未按规定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政策外生育而拒绝执行对其处理决定的;弄虚作假、隐瞒婚育真实情况的,暂不予办理和开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告知申请人不予办理的理由和处理办法。

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有效期为3年,届满需重新办理新证。

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不收取任何费用,禁止借办证之机搭车收费及乱收费、乱罚款。

五、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时,依照当事人的真实情况,认真填写所列项目,基本内容不得漏项、错填。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民身份证号码、生育状况、落实节育措施状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等。

六、乡(镇)场、级计生部门做好办证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并将办理发放结果通报给村级,由村级负责汇总上报流出人口办证情况。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报表数据采集和上报

制度

一、县(市)、乡(镇)场、社区、村(居)级使用统一样式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汇总表》。

县(市)级使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汇总表》。县(市)级所汇总数据,来源于所辖的乡(镇)场、社区和有关单位上报的基础信息,以半年、全年汇总表汇总为主。

乡(镇)场、社区,级使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汇总表》。乡(镇)级所汇总数据,来源于所辖的村(居)和有关单位上报的基础信息,以半年、全年汇总表汇总为主。

村(居)级使用《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汇总表》。《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的信息登记和建卡要求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帐卡管理办法》的有关统计口径执行。乡(镇)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汇总表》实行一月一报告制度。

二、村(居)级宣传员坚持一月一入户,要求对辖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情况明、底数清,及时收集信息,及时建立 3 信息卡和变更信息,每月月底前通过汇总表上报乡(镇)场农林牧区计生办。

三、县(市)、乡(镇)场计划生育部门必须做好所辖单位上报数据的审核工作,采取复查、抽查、互查等手段,确认上报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一致性、及时性。杜绝自行修改或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和拒报、瞒报、迟报现象的出现,及时准确地填报统计资料。对填写不规范、项目不全、数据错误的统计资料一律拒收。

四、上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报表需经本单位统计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制度

一、村(居)级使用《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对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进行登记。要求村(居)级宣传员每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入户收集信息,及时建卡,及时变更信息。对每月新增人员情况月底前通过汇总表上报乡(镇)场农林牧场计生办。

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使用范围适用于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人员。“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一般以跨县(市)以上行政区域的流动为起点,对于同一县(市)或者同一乡(镇)场之内流动不在统计范围。

三、流动人口流入本地居住1个月(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旅游等除外)就为其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

四、登记流动人口个人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对象涵盖所有流动人口人群,以已婚育龄妇女为管理重点。

五、对以家庭关系存在的人员,以家庭为单位登记;对单身人员,以个人为单位登记。

六、在登记家庭子女数时,以流入本地时家庭子女数为准。如有变动情况,及时变更信息。

七、在现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有稳定的职业和固定房产的,且具有常住趋势的人员可按常住人口在《育龄妇女信息卡》上为其建卡。

八、流动人口在本内(计划生育统计期限为上年10月1日0时至本年9月30日24时)出生当月发现当月必须在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上登记;在现居住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当年出生情况,要从流动人口信息采卡过录到《村级月出生信息变更报告单》上填写出生信息,上报乡(镇)场计生办,由乡(镇)场计生办汇总,并在全年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上统计出生;在全年计划生育统计时点(当年9月30日24时)上仍在本地居住的,不论流入现居住地时间长短都必须上《村级月出生信息变更报告单》,上报乡(镇)场,计生办,由乡(镇)场计生办汇总,并在全年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上统计出生。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制度

一、成人流动人口(18周岁至49周岁之内)到达现居住地30日之内,向居住地村(居、社区)委会或乡(镇、街道办事处)级计划生育部门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有效身份证件。由村(居、社区)级负责流入人口的信息登记工作;乡(镇)级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登记《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情况。

二、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会同公安、劳动、工商等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定期查验所辖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

三、村(居)级计划生育宣传员必须每月对辖区流入人口进行入户登记;乡(镇)级计划生育部门要求每季度对所辖村(居、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进行清理清查,负责查验婚育证明。

四、验证机关查验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应当将查验结果在“查验记录栏”予以记录并盖章,对其中 的已婚育龄人员进行登记。查验后应当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其有关证明材料退还本人。

五、持证人婚育情况发生变更的,应当在30日内到现居住地验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由本人在3个月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者以其他形式告知原发证机关。

六、现居住地验证机关应当对持证人的婚育变更情况在其《婚育证明》中如实记载,并及时将情况通报其户籍所在地的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不得要求当事人换领新证。

七、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对不按规定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应当责令限期补办并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逾期仍拒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

平台工作制度

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严格执行村收集信息、乡录入上报、县监管指导、市监控检查的工作程序。

二、村(居、社区)级每月对新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建卡,并将所有新增已婚育龄妇女的原始信息采集卡上报乡(镇)场计生办。乡(镇)级每个月21日到下个月20日前根据原始信息采集卡信息上报录入、反馈本辖区流入人口、流出人口上个月计划生育信息。

三、现居住地及时将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出生、怀孕、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孕检、生殖健康检查、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持证和其它情况,通过信息交换平台通报其户籍所在地。

四、流出人员户籍所在地乡(镇)级计划生育部门接收现居住地查询信息后,必须按照查询信息提示内容对流出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进行入户核查,及时将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所核实信息反馈给现居住地。反馈内容包括查无此人(地址有误、姓名有误、身份证号码有误、其它见备注等)、出生日期、户口性质、丈夫姓名、丈夫现居住地代码、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日期、本次妊娠政策属性、家庭子女数(包括儿子数、女儿数,最小子女出生日期)、外出日期、《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号码、备注等。

五、现居住地收到户籍地反馈的信息,凡是反馈的内容标明“查无此人”情况的,依据村(居、社区)级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再次入户调查核实,并补充、完善查询信息内容后重新录入上报。

六、流出人员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级计划生育部门接受现居住地查询信息后,确实查找不到此人的,也须进行信息反馈。对此种情况要统一标明“查无此人”字样,并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同一个信息连续三次收到同一 个现居住地发送的个案查询信息,却查找不到该流出人员的,视为该乡(镇、社区)对流出人员的漏管。

七、每个季度为一个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通报工作周期,每月20日为当月提交查询和反馈信息截止日。

八 使用国家统一制定的数据代码标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

九 交换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拟内容,使用规范语言,文明礼貌。

十 坚持信息交换平台数据安全制度,防止网络病毒感染,防止数据窃密。

十一 户籍所在地对查询和通报信息进行查找的依据是,流动人口数据库——育龄妇女信息卡——公安户籍管理档案。

十二 户籍所在地对于现居住地提出的查询信息,确实查找不到的,也要进行信息反馈。对此种情况要统一标明“查无此人”字样,并在备注栏内注明理由,同一个信息连续三次收到同一个现居住地发送的个案查询信息,却查找不到该流出人员的,视为该乡(镇)街对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漏管。

十三 每个信息交换周期,作为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计生站,向现居住地反馈、告知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和变动信息的比率,必须是查询信息总数的100%。

计划生育相关兼职委员单位通报制度

1、公安部门在登记暂住人口、办理暂住证的同时,做到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未持证或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人员,及时向同级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情况,并配合计划生育部门共同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2、工商部门在办理流动人口营业执照及年审手续时,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坚持“一证否办制”,每月向同级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核查情况。

3、劳动部门在办理用工手续时,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严格审批流动人口用工,每月向同级计划生育部门提供流动人口务工人员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的核查情况

4、卫生部门在流动人口生育对象住院分娩时,做到核查《生育服务证》,对无证要求生育的,及时向计划生育部门进行通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考核评估制度

今年以来,温宿县对流动人口按照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的要求,实行社会化管理。

现居住地重点考核评估对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落实情况、综合治理情况以及对流入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有关证件的验证情况和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提交信息的情况等。

户籍地重点考核评估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奖励措施落实情况以及为流出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办理相关证件情况和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向现居住地反馈信息情况等。

制度如下:

(一)常规工作绩效累计评估

流动人口常规工作包括:流动人口政务信息、流动人口统计报表、信息交换平台、临时交办任务、流动人口上访案件等。

(二)“计生线”考核结果评估

“计生线”考核包括:村、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情况,入户核对婚育证明发放、查验情况。

(三)“党政线”考核结果评估

“党政线”考核包括: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相关部门 协调、联动、配合情况,婚育证明核查通报情况。

(四)专项检查考核结果评估

专项检查考核结果评估包括:县级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办法、相关文件、工作记实;乡(镇)街、村(社区)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情况;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情况等。

(五)创新工作考核评估 创新工作考核评估包括:工作经验、成果、典型在国家、省、市采用、推广、召开现场会等情况。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今年以来,温宿县对流动人口按照同管理、同服务、同 考核的要求,实行社会化管理。县政府协调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人员由县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场的分管负责人组成。

联席会议的任务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讨论、制定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二)是会商、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督促检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落实情况;

(四)是全面推动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

(五)是实行齐抓共管,资源共享,畅通信息渠道,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城区四个区的职责:

(一)是管理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的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补办;

(二)是建立已婚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及时掌握生育节育信息;

(三)是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市社区或村(居)委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服务和统计评估考核;

(四)是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项制度;

(五)是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检查,及时准确地出具《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建立信息通报制 度;

(六)是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严格奖惩

联席会议实行每半年听取一次成员部门和县区工作情况汇报、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情况抽查,并定期交办或会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有关事项和问题,加强部门和计生委之间的经常性联系。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制度

县计生委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新思路、新对策,创新机制,深化服务,使流动人口管理逐步走向了信息化、规范化的轨道。

落实合同管理制,与流出流入已婚育龄人口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简化公示、办事程序,是计生委管理流动人口采取的首要措施。他们本着“为民便民”的原则,对张掖、武威等周边地区的流入人口上门收照片,集中到流出地办证服务,使流动人口验证率、持证率大幅度提高;将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纳入经常性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卡,并免费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县计生部门将流动育龄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节育史等信息,全部录入全国计划生育信息平台,认真核实,及时反馈通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县计生委还建立了考核促进机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流动人口集中整治活动与目标责任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流动人口两地信息通报协调制度

现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要通过《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及时通报流动人口中未持《婚育证明》或出现节育措施与证明所记载不相符合、计划外怀孕等情况,以及有关育龄妇女婚姻、生育、避孕节育、缴纳社会抚养费等信息。收到通知单的一方必须及时回复,并配合做好有关工作。流出和流入人口较多的地、州、市计生委间应建立联席会议或协调制度,定期商定有关共同管理的原则和办法,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解决。

流动人口审批生育

证明制度

流动人口审批生育证明之前,有如下有关证明提供:

(一)所需材料:

1.结婚证;离异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丧偶的提供死亡证明和户口注销证明;

2.全家户口本;

3.近3个月本县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查环查孕证明,怀孕的可提供母婴保健手册;

4.领证人一寸免冠近照两张; 5.下列情况另需提供不同材料:

(1)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提供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生育二孩的,提供二孩生育证(准生证)和二孩生育审批表;

(3)属于政策外生育人员的,提供社会抚养费征收票据;(4)户籍地与现居住地不在同一街道的,提供加盖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公章的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卡(此项材料由户籍地社区工作站与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联系取得)。

(5)女方户籍在本市且男方户籍在本县外的,提供男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和乡镇(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分别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

(6)男方户籍在本县且女方户籍在县外的,提供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和乡镇(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分别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同意在男方户籍所在地办理服务证的证明以及经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查验合格1年以上的有效《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三)办理部门:女方户籍所在地社区工作站办理,但女方户籍在县外的由男方户籍所在地社区工作站办理。

(四)办理程序:申请人持上述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社区工作站填写“计划生育服务证登记表”,将材料及登记表交工作站。办事人员核实后留复印件退原件并受理申请,如对材料真实性有疑问的,可留原件作进一步核实。

(五)办理时限及结果: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的,应即时办理。如需进一步核实情况,可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材料,并在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需要延长时间的,应报街道计生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及时通知申请人,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对符合要求的,发放《计划生育服务证》。对提供虚假材料、拒不按发证部门要求提供材料、拒不配合发证部门调查或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办理。

规范访查服务制度

1、村(居)委会,基层单位把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纳入计划生育管理范围,并为其提供避孕、节育、药具、孕情跟踪、经期查访服务。

2、乡镇计生部门按常住人口的查体规定,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查体服务,对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持常住户口所在地《生育证》在现居住地生育的,为其提供优质节育技术和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服务。

3、查访服务规范包括:(1)凡服用药具、放环的已婚育龄妇女,每季度查体一次,男女扎的半年查体一次。(2)持生育证,未孕的每月汇报一次经情,已婚的每月汇报一次孕情。(3)跨县市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每季度或每半年向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计生部门出具一次查体证明。(4)提供优生、生产、生活等项服务。规范统计台帐及档簿表管理制度

其内容包括档簿表的形式、内容、操作、程序、变更、管理等,这是强化基层建设,夯实基础工作,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各项指标完成的基础,实用好档簿表也是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实行科学管理和系列化服务的根本依据。乡镇、村(居)务必要把档案登记簿统计报表的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达到流出、流入时间清、生育状况、节育措施等情况登记详细、变更及时,要一月变更一次,及时调整,准确上报数字,为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1、村(居)委会,使用流动人口基础基础信息报告,并按填表说明认真做好登记工作,每月按时将流动人口基础基础信息报告单报乡镇流动人口管理站。

2、乡、镇流动人口管理站,要建立流出流入育龄妇女档案。

3、乡镇流动人口管理站做好村(居)委会上报的基础信息汇总工作,并每月上报县流动人口管理科。

4、各级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人员,按照填表说明,认真做好登记、统计工作,确保报表数字真实可靠,严禁随意编造,瞒报、漏报和错报。

5、村(居)委会建立并立卷保存的流出、流入育龄妇 女基础信息:(1)流出、流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报告单;(2)流入地寄回的委托管理回执;(3)流入地寄回的妇查证明;(4)流出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合同;(5)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档案;(6)流入地发回的纳入管理信息报告单;(7)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

6、乡镇流动人口管理站建立并立卷保存流出、流入育龄妇女档簿表包括:(1)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档案;(2)村(居)每月上报的流出育龄妇女信息报告单;(3)流出育龄妇女委托管理书存根和流入地纳入管理回执;(4)流出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5)流出育龄妇女办证登记表;(6)流入地反馈其他纸质信息;(7)流入育龄妇女档案;(8)流出地寄来的委托管理书;(9)向流出地寄发的节育情况查体证明存根;(10)与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11)流入育龄妇女验证登记表。

7、档簿表的管理要求

填写时要做到认真、工整、清楚,不能涂改,严禁缺项、空项、错项、变动不及时现象,要指定专人整理、立卷归档、便于查找。

规范清理清查制度

村(居)委会,对居民小区、开发区、家属院、街巷店面摊位、机关企事业、私营、联营、独资单位和其他行业招聘或雇用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清理清查,乡镇组织对村(居)委会,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清理清查。县对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

1、认真搞好流出育龄妇女的清理清查,重点是对农村、企业下岗、停薪留职、停产、半停产企业流出育龄妇女清理清查,要逐户、逐人进行摸底排查。

2、认真搞好流入育龄妇女的清理清查,重点是城区乡镇驻地,要逐店面、逐摊位、逐个开发区、逐个住宅小区、城乡结合部村(居)清理清查,在对流入育龄妇女的清理清查基础上,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清查力度,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持证率、验证率,要抓住流入育龄妇女流入后一般都在居民区、单位宿舍,开发区、住宅小区这一规律和特点,要彻底的清查,从根本上把住流入关,这是减少流入育龄妇女漏管的治本措施。

规范信息互馈制度

1、流出地向流出育龄妇女的流入地发委托管理书,流入地要及时向流出地反馈流入育龄妇女管理情况信息,是否纳入管理,是否怀孕,是否生育,是否持证,是否无节育措施等一系列情况。

2、流入地向流出地寄发流动人口信息报告单,流出地要及时将信息报告单回执及时向流入地寄回,不得缓寄或不寄。这也是防止漏管根本措施。

流动人口制度 篇2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特殊的、历史的起作用的人口规律。”那么中国古代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呢?人口增长是怎样的趋势呢?据周建明先生研究, 中国古代人口增长有三个特点:起伏性、不平衡性、失控性。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总趋势的话, 就会发现, 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从汉代至明代 (1626年) 基本上是停滞不前, 虽有高有低, 却始终维持在5000万左右, 从明后期、清初期人口才开始迅猛上增。

据袁祖亮先生的统计: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战国中后期———公元2年为4.5%;西汉至明朝时期为零增长。证明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确实是停滞不前。这里必然导致出现一个矛盾, 众多史家已经论证:我国古代历朝不是都很重视人口的生产吗?如《汉书·惠帝纪》:“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 五算。”《新唐书·太宗纪》记录贞观元年规定“诏民男二十岁, 女十五岁以上无夫家者, 州县以礼聘娶, 贫不能自行者, 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新唐书·玄宗纪》载, 开元二十二年更规定:“男十五岁, 女十三岁以上得嫁娶。”自此, 宋、元、明、清没有哪一个王朝不采取政策来促进人口的增长, 各类促进人口发展的措施在史籍里可以说是连章累牍。

既然如此, 为什么中国古代人口增长自汉代至明代又还是零增长呢?导致这种人口增长的怪现象根源又何在呢?现将原因略述如下:

灾荒。中国是一个多灾荒的国家, 其发生灾荒的频率是高得令人吃惊的, 据史学家邓拓《中国救荒史》统计, 自秦汉至清代2340年间共发生规模以上的灾害4018起, 可见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灾荒的严重性, 发生次数平均一年接近两次 (注:这还是有据可查的大灾荒) 。且具有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等三个特点。灾荒导致人口死亡、人口下降是非常明显的, 甚至大幅度下降。如《魏书·宣武帝纪》载:“景明二年, ……青、齐、徐、兖四州大饥, 民死二十万余口。”明《昭代典则》载元顺帝事:“至正十八年, 两河民流入京师, 重以饥疫死者枕籍, 宦者朴不花请市, 地收葬之, 前后凡二十余万人。”每次灾荒死亡人数多则几十万, 少则几万数千人, 可见灾荒减少了多少人口, 严重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人口的增长。另一份材料更是说明了这个原因, 据统计:清代181年至1888年, 灾荒死亡人数达6278万。

战乱。在中国封建社会长久的历史进程中, 战乱也是严重抑制人口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之一。战乱可分为三种:内乱、农民战争、民族战争。据梁启超、余天休统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内乱自公元前221年至1920年的2140年中共计160次, 所费时间共为896年, 平均三年一乱。死亡人数肯定令人瞪目。如唐代755年的人口是52919309人, 安史之乱之后的761年人口就只有16990386人。损失的人口数目巨大。根据资料统计, 自西汉末至清代共有245次以上的农民战争, 其中大规模的共有24次多。农民战争死亡的人数更加触目惊心, 除战争双方杀戮死亡的外, 往往统治者占领一个地方后, 都实行残酷屠城报复政策, 不知又有多少的无辜百姓死于非命, 如后汉光武帝战王莽于昆阳, 死亡100万, 三国曹操在彭城就坑杀数万口。民族战争典型的有:秦汉与匈奴, 魏晋的“五胡之乱”, 隋征高丽, 宋与西夏、辽、金、元, 元时征日本, 明代的倭寇、北鞑、女真之战等, 死亡人数也是巨大的。如士卒死者已达十余万。灾荒与战乱是严重抑制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造成人口锐减。

瘟疫。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 瘟疫的发生也是频繁的, 死亡人数也是较多的, 如《后汉书·钟离意传》载:“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 死者以万数。”又《魏书·灵地志》载:“皇兴二年十月, 豫州疫, 民死十四五万。”

政策。中国的赋役政策也对人口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是按人口或户数征收的, 且负担很重, 导致人们不愿增加小孩。另外“重农政策对我国历史人口的影响也是消极。”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如贫困人家的晚婚, 人为杀婴等。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 尽管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促进人口繁荣的措施, 如改革赋役制度, 舍人税地, 如明代的“一条鞭法”。或予以奖赏或由国家抚养, 但实际上人口增长率是极低的, 两千多年来是一个零增长。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 人口增长是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力, 即当人口变化向上增长时, 就推动着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人口增长是通过土地相对短缺加剧引起变革的。”因为当人口增长时, 就产生了对生活资料的压力。“最大胆的分子在生活资料的压力增加时不再愿意被奴役关系束缚住而外迁到新地去了。”而统治者“为了阻止他们土地上人员的进一步缩减, 被迫对农民提出宽大的条件留住他们”。样就使原来制度基础的某些条件发生了变化, 当“人口又开始增长时, 它们便为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人口增长就成了推动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动力。

我们首先可以据此参数来分析西欧封建社会人口增长与封建社会制度变革的情况。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几个主要国家人口增长情况如下:英国1086-1500年人口增长为0.11%, 法国1100-1500年为0.24%, 意大利950-1500年为0.13%, 等等。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大体上为公元900-1500年左右, 以上数据基本上反映三国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增长情况。由于“人口变化通过它对土地和劳动的相对价格的影响, 在经济组织和所有权的变革中起着同样决定性的作用。”“人口的进一步增长驱使居民以更集约方式来耕作现有的土地, 或是移往比较贫瘠的土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土地和劳动力的相对价值都发生了变化。”使得建立在原来土地上的封建制度发生了变化, 同时, “人口增长了, 地区的和区际的商业恢复了;新的技术得到开发, ……封建制的一些典型制度已经变得认不出来了。”以及“随后有组织的市场和货币经济的扩张使产生了封建社会的那些基本条件发生了变化。”这样, 西欧的封建制度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 渐渐发生了变化, 最终由量变进入质变, 跨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在进入近代化的制度变革过程中, 人口的增长又是飞速的, 如英国从1500-850年就增长了6倍多。

通过对中西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的对比, 我们可得知,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自汉代至明代 (1626年) 人口增长率为0, 而英国为0.11%, 法国为0.24%, 意大利为0.13%。很显然, 中国人口增长长期相对停滞不前失去了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力。再根据最先跨入近代化的英国与中国同期人口增长的比较, 1500-1850年, 英国人口增长到6.7倍, 而同期中国人口增长却只有4.7倍, 此时的英国发生了人类史上第二次经济革命———工业革命, 而中国则经历了资本主义的缓慢萌芽。

最后, 还可对比一下中西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的起伏性, 西欧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大的起伏下跌时期只有一次, 即14世纪初到15世纪中叶前后, 而后从1500年开始, 人口处于持续增长。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增长自西汉至明代, 大的下跌时期就有7次之多。人口增长起伏要复杂得多。如前所述, 正是由于中国的战乱、灾荒比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要多得多, 重农政策与西欧的重商主义也有不同的效果。尽管欧洲瘟疫要厉害些, 范围波及大, 但不频繁, 仅在14世纪中期发生了一次大的鼠疫。而中国的瘟疫虽是范围小, 却频繁性高, 当然造成的危害要大一些。且往往中国的人口增长有这样一个规律, “不论什么时候, 只要特定的农业人口的增长超过了一个特定的‘最多了限度’, 那么, 发生大量夺去人口突然性灾难的可能性也就增加。”确实, 抑制人口增长的灾难总是出现在中国人口增长的某一个特定的上升时期, 中国的人口增长始终循环在马尔萨斯的人口危机之中。一千多年来, 人口始终徘徊在五千万左右。

本来“技术进步总是使最高人口有所增加, 并且对某一具体人来说, 总是为它提供一种提高生活水平或增加人数的机会。”作为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 在封建社会时期, 其技术进步是世界有名的。但是, 当人口增长到有限土地不能充分供应食物的程度时, 只有几种办法可以解决人口问题:战乱、灾荒、瘟疫, 以及移民与制度变迁与创新, 而中国的人口似乎总是选择了前三者, 抵消了技术进步带来增加人口的动力。但不是说中国人口增长没有选择移民这条途径, 据李前先生考证: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社会人口长期以来是相对滞流的, 其根源是地理因素, 民族文化的影响, 周边少数民族的限制, 重农政策等等, 相对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来说, 流动性要少得多。这里, 我还要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短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由于战乱、灾荒或统治者的干预才出现的, 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人口流动, “由于人口增长的最终引起人口拥挤以至当地收益递减, ”造成移民的原因不一样。结果由于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就陷入“马尔萨斯陷阱”中, 人口增长对制度创新的压力就得到了缓解, 以致长期以来制度变革总不能发生质的变化, 进行创新, 跨入一种全新的制度中。

诸多的因素影响及因素的变化在相应的制度环境中的长期趋势中必然导致一种特定的人口增长模式,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长期相对停滞不前, 使之失去了推动封建制度变革的作用, 尽管诸如农民起义强大的外力冲击等因素的影响, 但依然没有打破中国的这层封建外衣, 出现制度创新, 但并不排除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口短期增长中发生一些制度变革与创新。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西汉至明代中期的人口发展过程的几次人口增长, 而导致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一些变革。如隋唐时期, 当人口处于上升的前期而出现“均田制”的变迁, 以及“租庸调”赋役制度的变革, 中国的封建制度随着人口增长而发生变迁, 但同时也因人口的暴跌, 造成封建制度的不稳定性, 反反复复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变革, 却始终跳不出旧的框架。

而另一类则是自明朝的中后期到清代, 人口的增长发生了突飞猛进, 人口一下子由1500年92百万增至到436百万, 增长到4.7倍, 而这段时期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封建社会制度开始有了一些质的变化, 如“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的手工业制度变革。人口增长不再是停留在五千万左右, 人口增长的作用开始体现出来, 可惜, 一场西方列强的入侵中断了中国人口增长对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动力作用, 从而使中国始终没有出现像西方那样由封建社会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总之,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的长期相对停滞不前使它失去了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动力作用, 导致典型的近代化资本主义模式没有在中国出现, 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得到了长期延续。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从汉代至明代为零, 而人口增长又是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力, 因此, 人口增长相对停滞不前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得以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人口增长,相对停滞,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诺斯, 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 19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人民出版社, 1972.

[3]、周建明.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特点初探[J].广西师大学报, 1990 (3) .

[4]、袁祖亮.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5]、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出版社, 1998.

[6]、赵文林, 孙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7]、王跃生.我国古代重农政策与历史人口[J].争鸣, 1989 (1) .

[8]、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的结构与变革[M].商务印书馆, 1999.

[9]、汤普逊.中世纪经济史[M].商务印书馆, 1993.

流动人口制度 篇3

关键词:流动人口;选举制度;选举权利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48-02

一、流动人口选举权利行使的困境

流动人口主要包括农闲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在异地求学的学生群体和短期旅游的游客群体等组成,而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工群体,他们的劳动铸就了社会繁荣的基石,我们在享受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时,应该注意到他们选举和被选举权利的缺失问题。

(一)我国流动人口中选民群体的界定及形成原因。

1.我国流动人口中选民群体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我国并不存在明确的关于流动人口的统一法律定义,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定义是:拥有固定的户籍而因为外出务工、学习、旅游或者探亲等原因离开原来的户籍居住地,改为或长期或短期的在异地居住的人员,可以称之为流动人口。一般来说,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比较固定,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在经济力量的牵引下,从贫困边远的农村流向经济富庶的城市。在这个庞大的群体里,年满十八周岁并且没有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主体,符合我国选民的身份要求,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流动人口选民群体。农闲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异地求学的学生、短期出差的公务人员、旅游者和异地就医的患者等都属于流动人口,但其中数量最多的、也是在政治上最无助的是农民工群体。

2.我国流动人口的形成原因。

其一,生存发展和就业的需要。人活着首先要满足自身生存,满足温饱后会要求更高层次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层面的追求,由此产生了流动人口最主要的两大群体——农民工群体和在外求学的学生群体。

其二,国家整体的政策影响。国家政策拥有极为庞大的政治层面上的推动力量,它对经济建设产生强大的反向作用效果。为了振兴某一地区的经济,国家往往通过政策规划当地的基本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等,而这些建设工作必然要招募大量的劳动力,从而促进了劳动人口的流动。

其三,户籍制度的推动。我国的户籍制度十分特殊,与世界其他国家迥然不同,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制度。这薄薄的一个小册子中,不仅详细记载了每个人的基本信息,同时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不合理区分,造成了我国社会的许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户籍可以说是用一张纸就决定了人们在就业分配、医疗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分配上的巨大差距,原本应该是人人平等的法定公民身份也变得形同虚设。然而,为了摆脱贫困,农村人口必须背井离乡,放弃诸多权利进城务工,导致我国农村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人户分离”现象。

(二)我国流动人口选举权利行使的困境。

1.我国流动人口的参选方式。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流动人口参选的途径有:其一,有条件的,应该尽量返回其户口所在的地区参加本地选举;其二,对于没有条件回乡参选的,如果能得到原户口所在地的选举委员会的认可,可以通过书面委托的形式,将原有的选举权交由亲属、朋友等代为投票;其三,想要在目前居住的地区参加选举,必须取得相关部门出具的本地选民资格证明。

虽然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公民参选比例总体处于上升状态,然而,这其中流动选民的参选比例一直偏低,增速缓慢,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我国流动人口参加选举的阻碍还是很多的。

2.我国流动人口在原户口所在地行使选举权利的困境。

事实上,有极高比例的一部分流动人口本人从来没有参加过选举,同时他人代替其投票的过程也不尽合理。曾经有研究者对广东、浙江和苏州等地流动人口选举权利行使情况进行过深入调研,当被问到“你是否参加过选举?”时,结果显示 59.1%的被采访者从来没有这种经历,另外40.9%的被采访者虽然参加过,但基本都是以亲戚朋友代为投票的方式进行的,至于选票投给了谁就不得而知了,毫无知情权可言[1]。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为了能够保证表面上的高参选率和高投票率,形成一种高参与度的错觉,户籍所在地的选举机构积极主动地将本地的外出务工人口登记为选民,巧妙地安排和支配这些“空白”选票,填上他们内定好的姓名,选举权利就这样在流动人口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行使了。同时,各地在选举实践的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流动人口的委托投票进行违规操作,选举机构监守自盗、把控不严甚至操纵选举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选举权是一种拥有极强私有性质的公民权利,简单的委托投票根本不能反映出流动人口的真实愿望,更多的则是造成流动人口选举权利的行使变得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效果。

3.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城市行使选举权利的困境。

有学者在广州和南京等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的一个调研报告显示,更多的流动人口并不愿意返乡参选,而是希望能在现居住地参政议政[2]。然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这些看似简单的愿望依然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最先提出支持流动人口在本地参选并为之顶住压力进行艰苦探索的是浙江省的义乌市。义乌市修改了原有的选举政策,制定了更有利于外来人员参加本地选举的新政策:义乌市的流动人口,只要符合“在本地生活期满一年,并拥有户口所在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民资格证明”这样简单的条件,就能够拥有跟当地人同等、平等的选举权利。“2001年,义乌市首先开辟了大陈镇、廿三里镇和城西镇三个试点,动员了7699名流动人口参与当地镇政府的人大选举,其中选举出10位农民工人大代表”[3]。

nlc202309021157

义乌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能够采取义乌市政府那样的举措的地方政府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城市并不愿意为了外地人付出辛苦,地方选举政策的改革要受到我国选举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制约,各地的选情条件也不尽一致,限制颇多。有些农民工在异地连生存都成问题,没有人会为了参加一场对自己来说可有可无的选举而专门请假回家去跑关系、开证明,选举成本的高昂和各地选举委员会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消极态度,导致他们对于选举产生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失落感,最终只能无奈放弃。

二、流动人口选举权利实现路径的探究

尽管义乌市的流动人口选举模式结果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尽管我们探索的道路艰难曲折、阻碍重重、许多制度性的问题一时很难解决,但是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是必须落实的,这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依法治国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一)改革原有的户籍制度。

原有户籍制度的不合理因素是造成选举不平等的根源。只有加快对原有户籍制度的改革,尽快破除城乡户口的区别对待,将流动人口的政治权利与户籍制度完全分离开来,使选民登记制度和各地人大代表名额的设置变成以本地的常住人口数量为依据,才能真正地维护好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

(二)改进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1.设立流动人口群体的专职代表,培养农民工代表的全局意识。

各级地方人大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人口专职代表,以法律的手段约束其行为,建立与流动人口群体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宣传教育,逐步提升他们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制度上禁止人大代表因为私人原因擅自离职,避免选举资源的无谓浪费。

2.制定全国通用的选民登记制度。

我国的《选举法》在选民登记方面的规定十分宽松,造成了各地普遍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灵活处理,但这样却给外来流动人口行使和维护选举权利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应该积极制定一套全国统一通用的选民登记制度,保证选举程序的合理化、合法化、规范化,同时也减少执行过程中的失误。

(三)改革原有的选举程序。

1.改革选区划分制度。

流动人口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因此,不应该严格按照户籍所在地为主的原则来划分其所属选区:如果是在现居住地拥有固定工作的人,应该依照就近原则将之划分至所在单位的选区,与本地居民一同参选;如果没有工作,也应该依据就近原则将之划分至所属街道办事处的选区,平等地参加选举。总之,方法可以灵活多变,根本目的则是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能够正常行使,为他们的平等参选拓宽道路。

2.改革现行选民登记制度。

其一,可以采用选举机构的“自动登记”与流动人口的“主动登记”相结合的登记制度,最终的目的是平稳顺畅地过渡到全体公民“自愿登记”的轨道上来。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流动人口认识到选举是权利,而不是法律强加给任何人的义务,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参选积极性;

其二,可以采用“网络登记”和“手工登记”相结合的登记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办公和现代科技的优势,这样不但能够减少选举资源的无谓浪费,而且能够推动选举过程的智能化、制度化和系统化,提高选举效率。

(四)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我国对选举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司法救济制度相当欠缺,使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在受到他人侵犯时,总是遇到投诉无门的情况。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选举诉讼问题,不但有利于对流动人口选举权利的救济,而且对于完善我国宪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优秀经验,在各级人民法院下设立“宪法法庭”,专职负责审理公民的包括选举权在内的所有宪法赋予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而引起的各类诉讼。

(五)对流动人口参选给予经济支持。

为了鼓励流动人口暂时放下劳动工具,参与到选举等公民的政治生活中来,政府应该参照雅典公民大会的津贴制度,为流动人口参选设置专项经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拨款,替流动人口承担一部分参加选举所需的成本,例如午餐津贴、误工补贴等,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流动人口积极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使之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来。

(六)增强流动人口参选意识。

流动人口大多来自农村,所受的教育不够充分,导致他们知识极度缺乏、民主意识和素质普遍偏低,进而对自己不自信,政治冷漠,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偏低。为此,我们要下大力气去培养流动人口的基础知识、社会技能和政治智慧,提高他们的参政意识意识。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组织夜校函授、定期开办普法知识讲座等方式,不断增强流动人口的社会责任感、参政参选的积极性和公民权利意识。

现如今,2亿的流动人口在我国人口总量中中占据着不小的比重,他们是我国经济腾飞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群体,实现和维护他们的选举权利是我们在推动依法治国方略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如果能够妥善而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将是我国社会民主和法治建设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为此,我们必须重新衡量我国原有的选举制度,正确处理流动人口选举权虚置和监督救济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改革原有的户籍制度、选区划分制度和选民登记制度,制定全国通用的选民登记制度,完善代表名额的比例分配制度,为流动人口选举权利的实现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目前正在稳步发展,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对各地政府的新实践及时地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和错误,将有益的实践和经验推广需要它的各个地区,让全国范围内全体公民的平等参选早日实现。

注释:

[1]参见傅丕毅.流动人口:政治边缘人[J].浙江人大,2005年,第5期,第16-17页.

[2]邓名奋.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思考[J].南风窗,2006年,第12期,第14页.

[3]邹树彬.关于义乌外来工当选镇人大代表改革探索的调查报告[J].人大研究,2002年,第9期,第15页.

参考文献:

[1]傅丕毅.流动人口:政治边缘人[J].浙江人大,2005(5).

[2]邓明奋.流动的人口:难以流动的选举权利[J].时政报,2006.

[3]邹树彬.关于义乌外来工当选镇人大代表改革探索的调查报告[J].人大研究,2002(9).

作者简介:王俪洁,女,1991年生,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理论专业。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篇4

二、掌握暂住人口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搞好外来流动人口循环簿登记工作。

三、坚持社区警务协作制。警务实行包片制管理,掌握流动人口情况,社区与之及时沟通;

四、凡是流动人口到社区务工、就业,社区干部都要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和生育状况,并向他们宣传计划生育相关知识;

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警务站要搞好租赁房屋登记工作,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要配合社区搞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放制度 篇5

一、统一使用国家人口计生委印制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严禁擅自印制和使用非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二、按规定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指定专人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管理发放工作。

三、育龄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之前,持合法的婚姻、身份证及社区出具的生育状况证明、两张一寸免冠照片到办事处申请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有效期三年。

四、办事处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审核办理,不得无故拖延时间。对于申请人未按规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计划外生育而拒绝执行对其处理决定的、弄虚作假、隐瞒婚育真实情况的,以及未按规定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发证机关应当暂缓办理或者不予办理《婚育证明》,并说明理由。

五、持证人婚育情况发生变更的,应当在30日内到现居住地验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由本人在3个月内到原发

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者以其他形式告知原发证机关。发证机关在得知持证人婚育变更情况后,应当及时在管理档案中予以记录。办理变更登记不得要求当事人换领新证。

六、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对不按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应当责令限期补办并交验《婚育证明》。逾期仍拒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南门村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篇6

南门村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字体:大 中 小】

【时间:2016-02-02】

【稿源:南门村】

南门村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一、村两委和责任区民警要定期入户访查,把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和暂住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要求外来流动人口办好暂住登记和暂住证。

二、掌握暂住人口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搞好外来流动人口循环簿登记工作。

三、坚持责任区警务协作制。警务实行包片制管理,掌握流动人口情况,社区与之及时沟通;

四、凡是流动人口到村组务工、就业,村干部都要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和生育状况,并向他们宣传计划生育相关知识;

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责任区警务站要搞好租赁房屋登记工作,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要配合村组搞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六、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和协调配合。及时沟通暂住人口的有关信息,提高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执行的制度瓶颈 篇7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在校流动儿童的“超龄”现象比较严重, 6岁未上学者占6岁组流动儿童的46.9%, 13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者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5%和10.0%。

2005年底, 北京市打工子弟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为62%, 上海市的这一比例2006年为50.7%, 武汉市2006年已达81.5%, 可能是全国最高的, 仍然有相当多的流动儿童难以进入公办学校。同时, 打工子弟初中后的教育问题也已经出现。尽管政府对流动儿童问题高度重视, 通过制定政策为保障实现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做了许多工作, 但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义务教育阶段,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仍然不及全国适龄儿童少年的平均水平, 全国流动儿童中未按照要求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 (4.8%) 高于全国儿童的相应比例 (3.3%) 。

政策的制定并不等于政策问题的解决, 从政策的规划和合法化到目标的实现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即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 只有通过有效执行, 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而流动儿童问题就是因为在政策执行中遇到了一些影响执行效果的因素, 在其中制度瓶颈是最关键、影响最为深远的, 所以针对这些制度因素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将对政策的执行有很大的益处。

影响政策执行的制度瓶颈

1. 户籍制度。

(1) 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 公安部没有对流动人口办理16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登记, 因此各地都没有准确的数据, 使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准确判断流动少年儿童就学的需求量, 在研究对策、调整学校布局时缺乏依据。

(2) 户籍制度也导致了流动儿童升学问题。按流入地有关规定, 流动儿童小学毕业应该回老家读书, 但因为父母均在流入地, 子女不愿也难以回去读书, 面临着无法升初中的问题。高考政策规定:考生以户口所在地招生部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没有当地户籍的流动学生不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3) 户籍制度还给学校对流动儿童的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对于在公办学校借读的流动儿童, 尚未建立正常的学籍管理制度, 同时有些流动儿童“流动频繁”, 学籍不能随人流动, 管理很困难。

2. 教育财政体制。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当流动儿童随父母迁徙时, 流出地政府就不再负担其义务教育经费, 流入地政府只负责筹措本地户籍学生的教育经费, 所以流动儿童的教育陷入“尴尬境地”。

从政府的义务教育拨款来看, 中央及省政府在计算义务教育拨款时, 仅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口径, 流动儿童没有流入地户口, 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和资源, 同时流入地接收流动儿童也并不能得到中央政府的相应财力支援故积极性不高, 因此我国的教育财政制度是和户籍制度相对应的。

3.政策中中央与地方的责任不清。 (1) 2003年的《意见》里国家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各部门的相关任务, 并没有相应的经费上的承诺, 同时将经费责任下放给了下级政府。如经费的筹措:“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流动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 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部分用于流动儿童教育工作。”对于流出地政府的“辅助”责任, 也是原则性地提出“积极配合”, 其中涉及流出地、流入地政府最核心的责任分担、协调管理等内容却未明确设计。

(2) 2004年规定收费“一视同仁”但没有具体标准, 给予公立学校很大的回旋余地;同时也没有提及政策目标达不到相关责任人 (单位) 的责任追究问题。各省级政府在传达政策时, 则把责任和筹措经费的任务分配给下一级政府。基层政府在没有经费承诺和保障的情况下, 在政策的执行上可能会大打折扣。

(3) 新的《义务教育法》中“儿童就近入学”还是没有突破以户籍为主的入学原则。虽然明确了流入地政府“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的责任, 但是相关的户籍管理、教育财政制度并没有进行变革, 从入学到经费保障等关键问题如何落实, 则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新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政府对流动儿童有义务教育的责任, 仍然需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来保证义务教育实施, 但新法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

对策

1.户籍制度改革。

06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放宽了农民工入城落户的条件。对于流动儿童最重要的是希望二元户口制度取消后, 他们能在流入地考高中继续读书。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档案, 并加强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的横向沟通, 使案能随学生而流动。

截止到06年, 全国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取消了二元户口划分。也有专家指出户籍制度改革要想切实取得成效, 要着眼于搞好综合配套改革, 应该在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 取消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户籍歧视。

2. 教育财政改革探索。

中央及省政府的义务教育拨款在计算的时候, 应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 中央和地方成比例划分各自的责任。同时城市和区县要有一个合理的经费分担。做教育预算的时候, 应该把流动儿童也算在内。

“两为主”的政策, 建议考虑到权利与义务平等的原则, 流出地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拿到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要转到相应的流入地。

3. 各级政府的责任。

义务教育是强制教育也是国民教育, 在旧体制无法适应社会转型的新时期, 国家必须主动担负全民义务教育的责任。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同时涉及公安、物价、工商、城市规划等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国家不能将流动人口儿童的义务教育推给地方政府, 更不能将责任推向市场。

国家要制订流动儿童教育法, 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责, 关键还要引入问责制, 对不履行职责的政府或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 使流动儿童教育有法可依。

中央协调建立流出、流入地共同协作的工作制度, 即流出人口较多的省 (市) 政府与流入地政府共同出资, 创办和管理流动儿童学校。

流出、入地政府成立专门政策落实机构, 由固定负责人协调政策、组织落实, 政府在政策和财务上给予倾斜。中央、流出、入地政府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流动儿童教育。

建立流动儿童登记和管理制度, 定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保证每个流动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本文被纳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青年专项课题 (CAA07010)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汪明聚.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杜越.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年.

[4]周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7.

用制度保障流动儿童“上好学” 篇8

不仅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国家和各地政府为保障流动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做出了大量努力。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各地积极落实“以流入地政府负责解决为主、以进入当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的政策,流动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上好学”的迫切愿望依然没有得到满足。由于历史和制度原因,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

教育机会不均等。在入学方面,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尚存在一定障碍,部分公办学校入学“门槛”过高,使得流动儿童只能就读于办学条件比较简陋的民办学校或无正规办学资质的民工子女学校。即便是进入全日制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也不能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进入住所附近的学校,导致流动儿童基本无缘分享流入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还未得到切实解决。在升学方面,现行的“两为主”政策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涉及中考以及以后的升学制度。由于中、高考政策的限制,很多流动儿童无法在当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或参加高考。

教育资源不平等。城市教育资源普遍比较稀缺,流动儿童就读的民办学校、民工子女学校在师资、设备、校舍等办学条件上与公办学校存在很大差距,加上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不足,少数学校收取借读费,加重了流动儿童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未获批准的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教育效果不如意。由于知识基础、文化背景、学习能力与习惯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城市户籍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导致流动儿童对城市学校生活“适应性困难”,学业不良问题较为普遍。家庭关爱的缺失,文化融合困难,以及教育分层问题明显,使流动儿童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秋序和学籍管理带来困难,也影响其义务教育权利的实现。

若干影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涉及到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但探寻需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从而找到影响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一是法制不完备。现有关于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难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虽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问题,并多次强调要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但在具体保障举措和对应的惩罚措施上缺乏相关规定。在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上,“重点校”、“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等政策使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有很多障碍。另外,很多地方没有把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计划,使流动儿童的教育保障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二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现行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流动儿童由于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而不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些城市公办学校也以种种理由拒收或少收流动儿童。有的地方政府还采取指定部分学校招收流动儿童,造成了“隔离”。

三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过度分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拨款是依据当地户籍适龄人口来计算的。一方面,不少地方财政困难,由于缺少教育经费的支持,难以接收更多的流动儿童入学;另一方面,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当流动儿童在流入城市就学时,他们实际上占用了所流入城市的教育资源,给当地的教育带来一定压力,因而,流入地政府往往没有足够的动力为外来适龄教育人口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制度的构建和引导中破解难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流动儿童能就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内在要求。破解这一难题,答案要到制度的构建和引导中去寻找。

完善立法保障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法》,明确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条件的法律保障,规定义务教育的“无偿”范围,增加国家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条件保障上的义务条款。适时制定有关平等受教育的专门法律,对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给予全面、具体、详细的规定,是促进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基本法律保障。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类似“反教育歧视”的法律,如瑞典、日本、美国等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实施了教育机会平等法,消除受教育者在经济地位、性别、种族等方面的歧视,并将教育平等权贯穿于就学、升学、教育机会、教育效果等多方面,对促进本国公民平等受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其立法经验,加快制定促进平等受教育法律的进程。

加快相关制度改革。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不仅是一项教育改革,还涉及就业、住房、社保、公共服务、人口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完善就业、居住、社会保障、計划生育等相关政策,建立起流动儿童权利保障的常态化长效机制。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所在。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机制。进城务工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收,应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流入地政府应切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六部委的《意见》精神,将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资金,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不能将此负担转嫁到进城务工人员身上。

健全义务教育补偿机制。义务教育补偿是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处境不利儿童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而采取的各种补偿措施或行动,比如投入倾斜和优惠措施,提供额外的学前教育和课外辅导。应正视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大力改建、扩建公办学校,增强接收农民工流动儿童就学能力,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规范和扶持。建立政府主导,民政、教育、公安、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关爱流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学校应以“一视同仁”的责任和爱心,对流动儿童进行特别辅导,根据语言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在教育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爱、照顾和补偿,让流动儿童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总之,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让每个流动儿童能上得起学、上好学是党和国家的郑重承诺,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坚持并充分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大力关爱和帮助流动儿童,让流动儿童能与城市孩子共享“中国梦”。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海大学法学院、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

上一篇:首都“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