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活动课教案(精选9篇)
学会“等待”
一年级组 王晓燕
学会“等待”
活动目标:
1、我能通过游戏明白什么是“请等待”,并在情境中自己体会“等待”的重要性。
2、我能向大家展示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请等待”的规则。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目标,齐读目标
二、热身接力拍手操
1、讲游戏规则。(音乐响起开始拍手,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拍,拍完后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拍,拍完后立即停止)
3、请两位同学谈一谈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说一说什么是“等待”。
三、看图片,谈感受
1、同桌讨论情境感受
情境1:大家做完操回教室的时候你拥我挤,挤着进走廊和教室的门。那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情境2:放学时,我们听口令,站好队,依次出校门。那时候,你的感觉怎么样?
2、情境3:上课时,大家依次举手发言时,你感觉怎么样? 情境4:你正在发言,其他同学也在下面大声回答问题时,你有什么感受?
师:在发言时,你能够等待,我们的课堂会更有秩序;在走路时,你能够等待,我们会更加安全,可见,等待真的很重要。
四、小组合作,情境再现
那么我们学习生活中还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做到“请等待”? 请两组同学演一演,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例如:如何拿图书来看,如何让老师批改作业)
三、总结交流
1、讨论
这一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老师发现同学们这一节课发言都能遵守请等待的规则,希望你们还能够遵守我们学习其他的规则。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拍手记下我们规则。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规则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举手发言要积极。
你拍三我拍三,上课专心不捣乱。
你拍四我拍四,团结同学敬老师。
你拍五我拍五,值日工作不马虎。
你拍六我拍六,上下楼梯要靠右。
你拍七我拍七,果皮纸屑不乱丢。你拍八我拍八,认真做操不说话。
你拍九我拍九,遵守规则要持久。
关键词:活动;感悟;分享;转化
一个学生问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功”,苏格拉底说:“我带你搞个试验,你感受一下。”于是,苏格拉底带这个学生走到河里,把学生的头按到水中,过了不到一分钟,学生已憋得受不了,全身猛地向上一拱,头露出了水面。苏格拉底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说:“水下没有空气,快把我憋死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当你对成功的渴望像需要空气一样时,你离成功就不太远了。”
如果我们的学生问老师“怎样才能成功”?我们的老师通常会给他讲,要想成功就要从小事做起,要想成功就要有奋斗目标,要想成功就要刻苦学习等一番道理。显然,两种教育方式是不同的,前一种是用体验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去领悟,教育者再加以引导;后一种是用语言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去接受。在现在的传统主题班会中,基本是以后一种教育方式为主。即使有时表面上是学生在演讲或发言,实际上学生说什么与怎么说都是按教师的旨意进行的,只不过是将语言传授换了一种形式罢了。
长期以来,中小学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帮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传统的主题班会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教育方式与学生的道德学习方式还有不相吻合的方面。人类道德的学习可分为道德事实知识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价值、信念的学习三种形式。在这三种道德学习中,前一种属于认知性学习,而后两种则基本上是情感体验性学习。认知性学习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但情感体验性学习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而传统主题班会缺乏的正是与学生后两种道德学习相匹配的“体验性”教育方式。因此,传统主题班会的改进势在必行。
教育部于2002年8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正式列入中小学的工作议程。目前,一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班主任将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引入传统主题班会,使传统主题班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理论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但在中小学班主任实际工作中,二者正在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上的全方位整合。
一、主题活动课的含义
(一)对主题活动课的诠释
主题活动课是指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本班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种课程形式。主题活动课不以传授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从学生发展需求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从教育途径的角度看,主题活动课是对目前中小学现存的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整合。整合意味着优势互补、相互融合。表现为:
1.主题活动课是对传统主题班会的继承和创新
主题班会是指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集体成员全体会议。或者说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社会需要和本班学生成长需要,利用班会时间定期开展的、有主题的、全班学生参加的班级教育活动。主题活动课继承了传统主题班会的基本性质,在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上在继承传统班会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强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也就是少一些“外在给予”的方式,多一些让学生“内在生成”的方式。
2.主题活动课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指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纳入到主题活动课范围,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占用的是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兼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时间和师资的保证。
3.主题活动课凸显的是“活动”,即把“活动”作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这里所说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活动”概念不同。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只重视学生接受间接经验过程中的内在观念活动,主题活动课则强调的是学生在直接经验过程中的体验和领悟活动。这是因为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个单向的传授和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直接经验来实现的。活动课就是要创设情景和模拟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心理和道德素质。
(二)主题活动课的基本特点
主题活动课,是在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对传统主题班会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课型。其基本特点是:
1.以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目标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主题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針对少数在心理上或品德上有问题的学生。因此,主题的确定来自于学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守规则等,教育的目的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二是主题活动课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综合性的目标,需要做长期深入的工作。
2.以活动为载体
主题活动课将“活动”和“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活动作为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途径。这是因为: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不是单纯的道德认知教育,单纯的道德认知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是言行不一的人格分裂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也不是单纯地维护心理健康,因为,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单纯地维护心理健康而没有道德引导,其结果是学生不可能适应社会,而不能适应社会的人不能称之为人格健全者。教育目标决定教育途径和方法,以活动为载体的主题活动课将有利于克服上述弊端,达到预期的目标。
3.主题活动课没有固定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中的问题确定教育主题,从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
如“迎奥运,做文明学生”是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教育主题;“心中有他人”是根据学生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确定的教育主题。主题活动课的教育资源有的来源于学生,学生中蕴藏着各种教育资源,如勤奋学习的典型、热爱劳动的典型、助人为乐的典型、关心集体的典型等,这是积极的教育资源;学生中存在的迟到、违纪、不文明行为、抄袭作业、网瘾等,属于消极的教育资源。有的教育资源来源于报刊、书籍、网络等。
4.主题活动课凸显“生成”
主题活动课以活动为载体,但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活动生成自己的体验和领悟,产生某种行为或形成某种能力。人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气质性格不同,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领悟就不同,不同的体验和领悟会生成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在分享彼此的体验和观点时,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又生成新的认识和新的领悟。主题活动课的效果要向课后延伸,学生在主题活动课中获得的认知、能力、价值观念要在课后进一步内化,从而形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成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认知、升华情感、健全人格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
(三)主题活动课与相关课程的区别
1.主题活动课与传统主题班会的区别
从不同的角度看,主题活动课与传统主题班会有具体区别(见表格)。
2.主题活动课与学科活动课的区别
学科教学的活动课包括实验、知识竞赛、技能训练等,这些活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学生自主、发展特长等特征,并有助于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学科活动完全是从学科自身特点出发的,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本学科课堂教学需要。更确切地说,它是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主题活动课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不受学科课程规定的大纲和教材的限制,是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以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目标确定教育主题,设计教育活动。主题活动课要向课后延伸,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和人格的和谐发展。
二、主题活动课的操作流程
(一)课前准备
1.确定主题和目标
主题的确定来源于社会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二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往问题等;三是当前本班学生最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如班级在运动会上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大家垂头丧气,教师可依此及时进行战胜挫折的教育。教育主题确定后就要确定教育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行,如“战胜挫折”的主题活动课,目标可定为:缓解学生沮丧的情绪;帮助学生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提高学生自信心。
2.确定题目
题目是主题的集中反映。有些题目明确表明教育目的和教育的价值导向,如“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孝心献父母”等。有些题目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的价值导向隐藏起来,以游戏或活动的题目作为活动课的题目,如“盲人背瘸子”、“逃生”。这种题目使学生不易受教师价值导向的暗示,在活动中更容易表现真实自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3.确定活动内容、形式
其中,教育内容是教育主题的展开。活动形式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式为内容服务,要体现教育性;第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第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具体的活动形式主要有:游戏、情景短剧、观摩电视短片或动漫片、角色扮演、叙述一件事情或讲故事、讨论、生活实践等。
4.环境设计及所需教具、课件的准备
环境设计要为主题服务。首先是黑板的版面设计,好的版面设计能够烘托气氛,帮助人理解主题。环境设计还包括空间设计。平时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室里是一排排桌椅面向讲台。作为活动课,学生要有活动的空间,根据需要有时可坐成“U形”,有时可围成圆圈,有时分小组围坐。此外,还要准备活动课所必需的相关材料及多媒体课件等。
(二)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学习情景和引发体验领悟
这一阶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主体认识客体,客体进入主体内心世界。首先,创设的学习情景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1.联系学生实际经验;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3.具有体现教育主题的教育价值;4.能够引发学生体验、思考和探究。其次,在创设学习情景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领悟。体验是由人的外部活动引发的内心活动,包括心理体验和实践体验。心理体验的引导一般是在情景短剧、角色扮演等活动之后,主持人用“如果你是其中的XXX,你会怎样做(或怎样想)”的句式将学生带入虚拟情境中进行体验。实践体验是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体验,如学生参与了“盲人背瘸子”活动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切身体验。领悟是在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对活动意义的理解,一般用“参加了刚才的活动,你有怎样的感受”的句式引发学生悟出体验活动的意义。学生只有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内心体验,在体验中有所领悟,才能获得成长的经验。
第二阶段:分享和价值引导
这一阶段是主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畅谈感悟,可先分小组进行发言,然后再把发言转到全班中进行,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中,分享多样化的观点和资源,产生思想碰撞,进行分析判断选择,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行为、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
分享的前提是每位学生都愿意敞开心扉,而安全自由的氛围是学生敞开心扉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不要做价值判断者,而要做安全自由氛围的营造者。当某些学生还有顾虑时,可用“谁愿意谈谈自己的感悟让大家共同分享”、“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一样想法”等语句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当学生发言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思路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主要用“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的句式。
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出现多样化的趋势,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万万不可简单地给学生贴“对”或“错”的标签。如果是通过设置情景或角色扮演引发讨论,教师可以用“如果是我……,因为我认为……”的句式表明自己的态度。事实表明:价值引导虽然也是“外在给予式”的灌输,但学生不但不反感,反而很愿意接受,因为,在讨论中出现的多样化观点使很多学生常处在困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教师明确的表态及深刻的说理对学生就像“干旱禾苗逢雨露”,使学生在及时的滋养中成长。此外,还可以通过质疑、设身处地、因果分析、价值辨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地思考,将其价值取向转到社会提倡的价值取向上来。
第三阶段:指导行为实践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但这不是活动的结束,要将生成的认知转化为行动,内化成品质,还要将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这一阶段虽然和第一阶段同样都是学生主体与活动对象发生联系,但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第一阶段侧重于活动对象对学生主体的影响,本阶段是具有新道德认知的主体对活动对象的影响。即指导学生将课上获得的认知转化为课外的行为实践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地反馈和调整。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如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帮助学生制定自我评价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认知及掌握的技能、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从以上活动过程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活动使主体在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中產生了体验和领悟。第二阶段的活动使主体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拓展视野,构建新的认知。第三阶段的活动使主体将新的认知转化为新的行为。学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着人格素质及道德品质。
用“主题活动课”取代传统主题班会,其理论构想经过实践检验及修正,已经形成了基本流程和基本模式。其基本流程见下表。
主题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以创设情景为导入,诱发感悟;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导行为目的,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主题活动课通过活动体验统领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在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自主判断和选择以及行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方面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电邮:bjtzzz@sohu.com)
被同伴拒绝的孩子,很多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交往规则。比如他在参与团体游戏时,不懂得“轮流”规则,只想自己先玩够了;小朋友们一起商量做哪项活动时,他也不知道“协商”、“少数服从多数”,一味地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做。为此,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妨制订明确的交往规则,要求孩子遵从。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餐桌上,不必每一次都把孩子爱吃的东西全留给他,而是适当地分给其他家人,然后告诉他:“好东西人人都喜欢,所以大家要公平地、轮流地享用,不能够一个人独占。”久而久之,孩子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习得的社交规则,能被他逐渐内化形成巩固的能力后,再运用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教孩子具体的社交策略
父母可教孩子学习一些具体有效社交策略。例如,对于前文中提到的强制型和逃避型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教他们学习社交策略。比如当孩子想加入其他人的游戏时,可以教孩子友好地向人询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的游戏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以吗?”或者教孩子注意观察其他小朋友。当别的小朋友在游戏过程种出现了麻烦,如搬不动东西时,可让宝宝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如果其他小朋友表现得出色,可教孩子不妨赞美他:“你做得真好!”如果孩子害羞,父母可鼓励他先找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和一个人多接触几次,再慢慢去和其他孩子接触。社交策略的学习,对鼓励胆怯型的孩子勇于交友句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创造具体的情景锻炼交往能力
父母还可以做的是创造一些具体活动,吸引孩子们走到一起共同活动。交往需要情景,对孩子而言,交往的前提是共同做某项彼此都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妈妈可以准备一些沙包,教孩子们做丢沙包的游戏,或者在家中举办小小晚会,邀请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尽管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学校能够获得机会和同伴交往,但父母还是不妨自己再创设一些活动,观察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特征如何,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
引导孩子体察他人的情感变化
在同伴交往中,对他人情绪的正确感受和积极反应是交往的基础。教孩子敏感地判别他人的情感变化,是父母应当重视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看电视、游戏等方式,教孩子观察人的各种情绪变化是如何通过脸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来表现的。还应注意引导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造成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可以多问问他:“如果你是别人,这时你会怎么想?是高兴还是生气呢?”
温馨提醒:
父母如果尝试过多种方法,孩子仍不愿意与同伴交往,或者和同伴交往时总要发生磕碰,父母不妨带他去专业心理或教育人员处看看。如果经过判断,孩子并无精神与心理上的疾患,父母不妨随孩子天性。幼年时期的交往行为,不一定就是成年时期交往模式的预演,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孩子觉得快乐,觉得安全,觉得自在。
如何帮助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大班心育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2、播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猜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很受幼儿的喜欢。每个孩子都有好朋友,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相处快一年了,谁是谁的好朋友幼儿一般都知道,所以当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时,下面幼儿猜测的准确很高,几乎没有错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好。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
(幼儿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幼儿不再局限于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而是从众多幼儿口中认知到不同好朋友的优点,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
5、歌表演《拉拉勾》,幼儿学习与朋友闹矛盾的处理方法。
(1)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表演后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和朋友闹矛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拉拉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律动,歌词讲述的是幼儿由生气到和解的过程。幼儿与好朋友共同表演律动后,再来讨论怎样解决朋友间的矛盾,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打开了话匣子,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惹朋友生气了赶紧说”对不起“;讲笑话给朋友听;和好朋友握握手和好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简单。加上我校借读生较多,他们的家长多是来厦打工或做小买卖的,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管教孩子,因此,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的个性和心理。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二、教育主题
帮助学生提高无认知、无意识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心理的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力,塑造健全人格,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总体目标
1、努力建设一支以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努力提高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素养,使教师拥有健康心理,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
2、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各班存在的不同问题,实施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方法,帮助学生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不良心理,健立健全的人格。低年级学生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交往中体验交情。中高年级学生能在学习生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善于和更多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3、建立学校与家庭心理教育问题教育沟通的渠道,举办《家长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召开家长会,及时进行家访,和家长一起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言行、正确的方式去影响、教育子女。
四、具体措施:
1、对班级学生心理情况进行详细摸底,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2、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和有着论著,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3、各参加实验班级开展活动,进行观摩、研讨,及时评课,不断改进。
4、各实验班级对开展的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案例,拟定论文,出版论文集和活动案例集。
5、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先在五个班级开展实验活动,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初步形成一定模式,再在全校逐步铺开。
五、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XX年9月--XX年12月)准备启动阶段。
1、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计划。
2、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3、确定研究课题及实施方案,并报上级审批立项。
4、聘请指导老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明确分工。
第二阶段:(XX年元月--XX年2月)积极实施阶段。
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2、每个实验班每学期开展一节活动观摩课。
3、组织高年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立“悄悄话”信箱。
4、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校内课题组成员负责讲座)。
5、出专刊(实例图片展和黑板报等)。
6、实验班级教师交流、研讨。
第三阶段:(XX年3月--XX年7月)总结提高阶段。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
2、做好阶段课题总结。
3、完成实验课题的结题评估。
4、完成三年教育活动的资料整理工作。
5、撰写实验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
顾问:高思刚
组长:郭英俊
付组长:王美平、黄碧霞
为了使院学工办处对心育部2013年一整年的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也为了心育更好的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便今后能更加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并推进我院学生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心育部成员特对本的所有工作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现将总结如下:
一、工作内容
2013年上半年,我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4月中旬到5月下旬期间开展了心理文化节的一系列活动。为此,我们心育部针对性地做出一份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并在每项活动结束后都进行了一份活动总结,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以便日后能更好地开展其它项目的活动。在心理文化节一系列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心理趣味游戏活动了,在这项活动中大家表现得尤为积极,而且感觉每位同学都玩得十分尽兴,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不时响起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这项活动无疑很好地加深了同学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大家的团结协作能力。
在开展心理文化节活动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进了师生“一对一,面对面”谈心工作的开展。为了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去约谈老师,我院特意发放了学生约谈老师的就餐券,这一方面体现了我院对谈心工作的重视,一方面也极大地推进了我院谈心工作的开展。
在开展春季谈心活动之前,我们心育部也制作出了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这也为春季谈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在开展谈心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心育部成员也积极动员了每位谈心学生主动去约谈老师,并对约谈情况也进行了一份详细的记录。另外,谈心工作结束后我们也针对性地写出了一篇工作总结,主要是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心育部日后的工作能更好地开展下去。
在秋季谈心工作中,我们因为有了之前开展谈心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所以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针对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们也适当地进行了一番调整和改进。比如
在宣传活动方面,我们不仅自身参与其中,更是积极联系各班班
长、心理委员以及寝室长,让他们协助我们心育部共同完成此项
宣传谈心活动的工作,所以活动最后也达到了一个预期的宣传效
果。因而我们心育部也能如期的落实好这项谈心工作,在谈心结
束后我们也积极联系了每位谈心老师,以确保每位谈心老师都有
及时做好谈心记录。另外在谈心工作结束后,我院也进行了一个
心理骨干培训讲座,我们心育部为协助此项培训活动更好地开展,也针对性地做出了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培训人员名单表以及一
份考勤记录表,并在活动结束后也进行了一个全面深入的总结。在本学期快结束之前,我们心育部成员更是积极地整理齐全了年
终考核的各项材料,并收集齐全了所有谈心老师的谈心记录本,希望能帮助我院在年终考核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二、工作感悟
2013年的学生工作虽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我们从中也总结归
纳出了一些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比如,要确保一个活动顺利的开展下去,首先在活动开展之前必须要制作出一份完整、详细的活动方案,而在活动开展之时更是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对活动
现场、活动秩序、活动过程进行全面有力、有序的组织。最后在活动结束后还要针对性地写出一篇活动总结,加强自身对工作的认识,以便今后能更好地改进工作。当然,在每项活动结束之后,我们更多的还是会反思自己在活动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宣传力度不够,没有配合好其它部门或学生干部来一起宣传好活
动,以致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不够。另外在组织安排过程中我们有
时也会出现一些差错,比如春季地谈心工作中没有积极动员谈心
学生主动去约谈老师,致使谈心工作的进度不高、效率也不够好。
另外在心理骨干培训讲座活动中对会场的秩序也缺乏有力的组织,致使会议开始前活动会场秩序显得有些混乱。
三、整体总结
心育部在2013年一整年的工作中也汲取了很多东西,也使自
身成长了不少,但我们取得收获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
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在年终考核时,感觉我们心育部做了很多无用功,比如对一些不在年终考核范围内的材料心育部也积极进行了整理,这表面上并无大碍,实际上影响却很大,一方面造成了纸张浪费,一方面也拖后了工作的进度,使我们心育在年终考核材料整理过程中显得有些慌乱。出于这一点心育部成员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检讨。另外我们心育部成员也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得不够细致,有时显得有些粗心大意。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心育部成员也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并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力求改进缺点,完善自身,以使我院今后的心理工作越做越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心育部
以师心育童心
1999年6月,我离开了大学校园,进入了初中校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0年9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职务。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因为班主任是桥,是园丁,是雕塑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我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学生的影子,学生的表现,学生的一切都牵动着我的心。为了改变学困生成绩不理想的状况,我多次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和午后放学时间为他们义务补习功课,所补课时无法计算。同时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为学困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当他们回答对一个问题时,就会得到我和同学们的一阵鼓励的掌声。从笑容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获得了一种成功感。学困生的家长十分感激我,给学校写来了多封表扬信,其中一封信中充满激情地写道:“陈老师师德高尚,奉献敬业,我们的孩子能在陈老师的教育下学习成长是一种幸福,我们感到一百个放心。”
我所带班级共有学雷锋服务点10几个:有敬老院,有孤寡老人,有离退休教师,有部队。学生们定期去那里慰问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仅2001、2002两年共收到表扬信43封,做好事87件,我的学生孙萌夕拾到现金1100元主动交还失主,被全校师生传为佳话。我所带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张哲同学从电视中看到山村小朋友纪伟因翻车造成内脏严重损伤,每天要支付几百元药费,当医大二院的医生和纪伟的父母向社会发出求救时,张哲主动和几名同学把平时节省下来的731元钱捐给了素不相识的纪伟。他们还在信封上写下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所有善良人的心愿。当纪伟的母亲用跪拜的形式向同学们致谢时,在场的同学们都落了泪,这件事对他们的感触实在太深了,以致连续几天他们都在谈论这个话题。他们感到在助人为乐活动中净化了自己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经常对班干部进行考查,然后启用有正义感、能力强、进步明显、成绩突出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并通过召开班会、联欢会,利用早、午检工作总结等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一旦他们在工作中出现偏差,不是求全责备而是主动承担责任,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有一次,在学校篮球比赛中我所带的班级失败了,有的同学埋怨班长王莹抽了四号签,有的同学责备体委曲波水平不高,两位班干部在同学们的起哄下,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我面对此情此景,站起来说:“我非常理解大家,我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但我们的班干部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这个班主任缺少体育细胞……” 我诚恳的自我批评使得同学们的起哄声马上安静下来,当同学们了解到王莹和曲波自费请校外体育教师来指导后,大家都很感动,接下来的拔河比赛,我所带的班级以全胜战绩获得了全校冠军,班干部的威信得到了维护,从此他们的工作更积极、主动和有创造性。
组织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在班集体建设中实行学生的民主、自主管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创造性管理活动。2004年,我在班级中采取了“值日班长制”的教育形式。具体的做法是: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座位顺序或学号顺序,每天安排几人担任当天的“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各小组到校学习情况,督促做好“两操”,检查卫生,处理偶发事件,记载好人好事等。到周末,在我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各个小组情况,指出倾向性问题,提出班集体努力方向,评选“文明小组”,从而达到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良好班集体的目的。班级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多年的学生与教育生涯使我深切体会到丰富的育人形式是培养优才生的重要途径。班会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班会的题目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还要适应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所处的时期。我认为,初一入学时,题目可定为“请你认识我”,在班会上由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学生的姓名、爱好、特长等等,使班主任了解学生,也使学生了解班主任,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还可以适时召开题目为“理想与实现理想”、“某班,我爱你”、“毕业相聚某一天”等主题班会,为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2005年4月,我所带班级召开的“成长中的少年”主题班会,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好评,并在全市上了示范课。通过班会的形式,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表述自己心声的机会,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对自己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看法。班会的成功召开,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凝聚力,为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创造条件。除此之外,我经常组织开展书法竞赛、演讲竞赛、班报设计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我鼓励学生办刊,写日记,发表自己的文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我国古代的《学记》也曾指出: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生办刊发表自己的日记、随笔、作文等作品,大量地记录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思想感情。
(一)建立心育活动基地,创设良好的心育环境
(1)成立红领巾“阳光心理辅导站”,建立“悄悄话”信箱我们学校在九五年九月建立了“红领巾阳光心理辅导站”。劝阳光心理辅导站”之名的含义,我们是希望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像阳光一样的明媚灿烂的心理世界。我们心理辅导站的老师不仅有校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还有同学们信任的大队干部代表。我们工作原则是:耐心听取每个同学的内心倾诉;认真研究同学们提出的每个问题;热心帮助同学们解答每个问题;力求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每个提问题(不愿公开)的同学保守秘密。为此,我们还建立了“悄悄话”信箱。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意见),我们一方面让老师以集体辅导(共性问题)或个别谈话形式进行帮助指导,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大队部干部会议集体研究(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师生共同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服务。
(2)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心育辅导专题节目继红领巾“阳光心理辅导站”成立后,我们又在大队部的红领巾广播站中设立了每月一次的.“心育辅导”专题----送你一束“阳光”给你一个好心情“月月谈”节目。在这个节目里,我们不仅教给同学们一些优化心理品质的办法,还进行一些个案剖析、或针对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我们还请队员们自己把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介绍给大家,自己教育自己。
为心育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3)确定中队心育活动时间,开设“心育课”少先队中队是队员们学习生活的集体,利用中队组织心育活动,具有针对性强、容易组织的特点。故我们规定每周五的晨会为各中队心育活动时间。根据市教科所提供的实验课本中的心育内容进行组织,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4)成立心育活动特色小组
我们在六年级学生中成立了一个“好朋友互助协会”,这个互助协会,专门帮助“问题人物”分清是非,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同时学会战胜自我,找回自信,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德育校长是协会的会长。每月1--2次集会(开始每月二次,正常后每月一次)一次集会一个主题,一次集会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协会中的同学,通过“同学眼中的我”、“夸夸我自己”(找优点)“我进步了”、“我能行”等几次座谈,均有了明显的长进,其中有九个同学(共十三 人)获得奖励。
我们还有的中队,有意识地把“脾味”相投的同学编在一个小组,通过测试了解自己性格的优劣,然后针对自己的弱势,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改造”。如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同学,通过成立“服务小分队”走上街头、敬老院等处学会为他人服务,进行“练胆子”训练;对好静怕羞的同学,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文艺训练班,通过学唱学跳,为同学们表演节目,改善自己的“本性”等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且使同学们心理品格在活动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优化训练。
朱国云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这里所说的“艺术事业”就包含有很多“方法”的成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曾强调,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位教育专家,其育人的方法,可以说是行动着的教育学。因此,作为教师,育人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说班级德育工作是一首无比优美的乐章,那么教师则应是技艺高超的演奏家,要演奏好每一个音符,就必须熟谙每一根琴弦,这是掌握演奏技巧(或方法)的前提。然而,每个教育对象并不象琴弦那么形象可感,其内心世界都是一个比天空海洋还要广阔的宇宙,高深莫测,变化无常。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实际细心观察,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从心理教育入手,注重方法,因势利导,才能驾驭好这一艘艘“宇宙飞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充分发展,就必须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进行深刻的细心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了解熟悉学生,掌握其特点,这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首先应了解其病情,查明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对学生心理疾病的检查诊断,不象医生检查病人通过化验、透视、做CT等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来得具体可感,其检查过程是复杂而抽象的。不仅要从学生的言行、表情、神态中捕捉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还要了解家庭因素、社会关系及其性格爱好等,研究不同的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对症下药。如有的同学性格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目光炯炯有神,这些同学往往学习积极性易被调动,理解接受能力强,但是他们往往易冲动,容易犯错误,且在学习上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有着神秘而美好的憧憬,但他们往往好高鹜远,心比天高,今天想“上九天揽月”,明天想“下五洋捉鳖”,可这些美妙的幻想又是多变的,随着兴趣的转移会经常更换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心中的理想,因此,常会出现学习不踏实,只要有一知半解,便会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必须对其进行自觉性、目的性方面的教育,加强稳定、自律方面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树立恒心和毅力的观念,因势利导,才能使其在规范的心理轨迹上健康运行发展。
我们对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还应重视年龄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十三、四岁的少年正进入第二生长高峰,脑发育和性机能基本形成,能量基础代谢率高,作为生长发育的“春天”,由于心理变化引起心理行为的动荡,也可谓是多事之“秋”。此时精力充沛,易兴奋、好逞能、易变化、自立感强,想摆脱学校家庭的约束,喜欢寻找刺激,易产生反抗心理和对立情绪,但心理又处于非常复杂的矛盾之中,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自主与社会生活经验缺乏等,特别是自理、自治和判断能力尚弱。因此,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就应针对这些具有个性心理症状的学生进行剖析,讲究方法,因势利导,一方面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细致,不简单粗暴,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卫生教育,让他们自己注意到这一时期生理、心理特点的变化,督促他们加强自控能力和意志、毅力的锻炼,使他们健康稳定地度过这一特殊“季节”。
要使我们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低负高效,最理想的做法应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克制,这一点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堪称我们的楷模,魏老师的自我心理教育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引导学生辨别是非。
他把每个学生分成“新我”“旧我”两个角色,经常引导学生开展内心世界新我和旧我的对话,考虑如何使心理的新我战胜旧我。通过这种心理对话,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灵中还不仅仅是两个自我,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江河山川、花鸟草虫,真善美,假恶丑都并存于一个统一体中,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善于扶植心灵中真善美的思想,勤于清除假恶丑的东西,对外界的东西也有分析和筛选的能力,只让积极健康的火花思潮流入心田,不让“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之类的毒素进入头脑之中,真善美与假恶丑、公与私的斗争过程,也就是自我心理教育的过程。
其次,魏老师还运用愉快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
老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感受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和源泉。自我教育也一样,斗争本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特别是自我心理斗争,有时还伴随着痛苦,可一旦新我战胜了旧我,心头就能涌起幸福的浪花,正如登山运动艰难而痛苦的过程,酝酿成到达顶峰时的激动和喜悦一样,都是由人的心理规律决定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就必须捕捉这一心理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要品尝到这种幸福和喜悦,就必须经常进行自我教育,经常扶植新我去战胜旧我。
第三,树立正气观念,以正压邪,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有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对于别人的“无理取闹和诽谤讥笑”有三种态度:一是被他同化,和他对骂,结果自己的心灵世界也会阴暗而沮丧;二是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三是用宽广的胸怀善意地去感化他,那你的心灵世界就会开朗乐观。有的学生专爱看“阴暗”面,觉得眼前是一片黑暗,结果牢骚满腹,怨天尤人。魏老师针对现状,分析生活中有阴暗面,有苍蝇、臭虫,有腐败发臭的东西,但也应当用心灵去发现生活中的.光明美好的一面,并积极追求感受这些美好的东西,那么就会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可爱的,这时正气就战胜了邪气,新我就战胜了旧我,树立了这种观念与人交往时,你就会去努力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闪光点,就会感到学习生活天地广阔,到处都洋溢着正气,有了激励自己学习的精神力量,这样戴着有色眼睛看世界的心理就会感觉到“心自安祥气自卑”。自我心理调节是自我心理教育最核心的体现。
理想的教育方法,特别是理想的心理教育方法,会使学生在自己的生命之舟驶出学校这条小河,进入生活的广阔海洋甚至宇宙时,仍然能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定会受益无穷,面对广阔无垠,纷繁复杂的世界,只要具有了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就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使思想趋于清晰、真切,把世间万物放在原有的位置上,永远站在乐观的角度去迎接困难,并带着开朗的情绪,去享受战胜困难的欢乐。
只要我们用纯真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炬,那么,这些宇宙飞船定会健康稳定地飞向远方,飞向未来,进入人生最佳的运行轨道。
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中 朱国云
Post:226005
E-mail:zhuguoyun@163.com
Tel:0513-3553083
〔附:朱国云,男,1986年7月毕业于南通师院中文系,后就读南京师大心理学研究生班,撰写的论文有近20篇获奖或发表,主编了《中考佳作》、《学生获奖征文集锦》,参编了《语文快速解题》丛书,出版了个人专著《花季集》。〕
作者邮箱: zhuguoyun@163.com
★ 育人教育随笔
★ 谈艺术欣赏教育
★ 谈班级管理中的人本原则教育论文
★ 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
★ 发挥少先队心育功能的初步实践总结
★ 收费教育也叫“义务教育”?
★ 谈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 人的价值的理论思考--兼谈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幼儿园大班级教育随笔
自然
科技
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图案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教学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
第四单元
自然
科技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图案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教学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教具师收集一些相关图片。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可爱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科学;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科学。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是人设计出来的,有的是植物和动物身上的自然图案。那什么是图案呢? 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好吗?请同学们阅读书上41页内容。二.新课
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研究神奇的图案,请同学们先看书上书上的主题。活动参考主题
1.大自然图案种类知多少 2.探索动物图案的规律 3.探索植物图案的规律 4.发现保护图案与危险图案 5.美丽的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图案 6.有趣的图案游戏 7.我爱团设计
三、活动方式讨论
四、涉及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五、学科整合与科学、美术、数学结合 下面,以“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为例,带你体验探究图案奥秘之旅,并经历探究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六、组建研究团队
开展主题探究实践活动,需要伙伴们共同齐心协力。邀请与你有相同想法或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做些基本分工。
七、收集资料
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我们应该先收集动物身上图案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之后,再一步研究下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备资料的设备和记录本等。1.图案有哪些种? 2.图案的作用是什么? 3.动物身上图案会变化吗? 4.动物的图案色彩怎样形成的?
八、总结
教师:你们的活动主题计划怎样开展呢?需要使用网络查询设备还是图书室资料,或是动手实验设计制作材料?那就着手准备吧。
九、板书设计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动物身上的图案
种类 课后记:
规律
第四单元
自然
科技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图案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教学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教具师收集一些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课
教师在用电脑播出各种图案的图片,引入今天的主题.二、小组汇报
教师请讨论小组按主题来汇报讨论的成果,展示搜集的资料.三、动手做图案
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图案,我们可以通过中心点对称,画陀螺等等方法,画出漂亮的图案。你也来试着做吧!
四、总结与评价
成果呈现的方式很多,大家可以多动脑筋啊!请把你们的活动成果也来展示一下吧!从这个活动中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回去后请仔细观察各种动物身上的图案并找出意思。预习新课内容。板书设计:
课后记:
劳动与技术:家政篇
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各种糕点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文化。2.通过学习,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3.培养同学们劳动带来美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教学难点: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教学方法:演示 实践
教学准备:影片幻灯片,制作巴哈利的材料
一、引课
“巴哈利”,同学们应该都吃过吧,是少数民族同胞做的蛋糕,是用他们民族语言翻译过来的,其中有很多的营养物质,吃起来口感也很不错。如果我们自己学会做了,想吃就做,那该有多好呀?你们想学习巴哈利的制作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巴哈利。
二、观看制作视频。
三、介绍制作用料:
(参考分量:长帝CK25B烤盘一盘尺寸:26cm×29cm)配料:低筋面粉240克,鸡蛋4个,黄油200克,细砂糖130克,红砂糖70克,牛奶60克,核桃仁250克(去皮后重量),葡萄干20克,泡打粉1小勺,小苏打1/2小勺
烘焙:180度,烤箱上层,上下火。烤10分钟左右,到表面上色后关上火,只开下火继续烤15分钟左右。一共烤约25分钟。
四、制作过程:
1、打蛋盆洗净擦干,保证打蛋盆干净并且无油无水,打入鸡蛋并且加入细砂糖和红砂糖,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发。
2、鸡蛋要打发到非常浓稠的状态,提起打蛋器的时候,打蛋器上的蛋液缓缓滑落,并且可以在盆里画出花纹,花纹不会马上消失。
3、把黄油加热融化成液态,加入打发好的鸡蛋液里,并用打蛋器搅打均匀。(黄油的温度不要太高,40多度最好)
4、加入牛奶,并搅拌均匀。
5、把面粉、拍碎的核桃仁葡萄干,泡打粉、小苏打混合过筛后,加入蛋糊里。
6、用橡皮刮刀把所有原料拌匀。
7、在烤盘里铺上油纸,把蛋糕面糊倒入烤盘,放进预热好的烤箱,180度,烤箱上层,上下火。烤10分钟左右,到表面上色后关上火,继续烤15分钟左右。一共烤约25分钟。
五、讲解制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六、分组讨论制作过程
七、总结
八、作业
回家试着用今天所学的制作方法做巴哈利,下节课给大家分享。板书设计:
课后记:
缝纫篇
制作袖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袖套的相关知识及制作方法。2.学习缝制袖套。
3.培养同学们对劳动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缝制袖套。教学难点: 学习缝制袖套。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
教学准备:无制作袖套材料:针,线,布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同学们,大家发现没,父母在家里干活的时候,为了避免弄脏衣服的袖子,一班会在袖子上佩戴什么?
二、介绍袖套的分类
袖套以其重量及适用季节可分为轻薄型袖套和保暖型袖套,两者外观上并不太大区别,主要作用点不同。(1)轻薄型袖套:主要为涤纶、莱卡面料。轻薄透气,柔软贴身,有弹性,还具有防晒作用。
(2)保暖型袖套:主要为抓绒抓绒面料,保暖性强,弹性稍差,是冬季的首选。
袖套以采用面料进行分类,则可分为以下三种:
(1)棉布料:多为纯棉、针织棉、珊瑚绒,夹棉等。2制作的袖套,手感柔软不伤皮肤,但由于不防水不耐脏,需要经常换洗。棉布料为大众所接受,纯棉布料尤其适合婴儿及老年人群体使用。
(2)皮革袖套:有简单便宜的PU皮革,也有昂贵高档的皮草革袖套。前者手感比较硬,多为防晒或避污来用,不适用于婴儿或皮肤敏感的群体。后者多为时尚装饰,虽精美昂贵但不适宜日常使用。
三、观看制作袖套的短片
四、介绍袖套的制作方法:
1、取材选料。一般家用袖套都是就地取材,或用旧衣服改制,或用以前买的多余布料裁剪。布料大小可根据材料的大小来决定,布料宽度小于6寸的,则采用拼片完成。如果单片宽度有1.2尺宽,1.3尺长,能做一只袖套了,就不用拼了。
2、裁剪。以大片为例,将布对折成四层,反面朝外。用尺子从对折处向开口处量,上袖口为0.63尺,用画粉作个记号,下袖口为0.53尺,也用画粉作个记号,然后用画粉将两点之间连线,呈梯形状。线外多余的部份剪掉。这是冬天用的袖套,夏天可稍窄些。
3、缝合。除开口处要缝合外,袖口处一般采用加皮筋缝合。
五、老师讲解制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六、学生学习缝制袖套。
七、展示评价
八、作业:继续完成袖套的制作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制作篇
用废旧易拉罐制作哨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哨子的相关知识。2.让学生学会制作哨子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制作哨子的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制作哨子的方法。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学准备: 废旧易拉罐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同学们玩过哨子么?你们想知道哨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讨论
讨论哨子可能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出来的三、观看制作哨子的短片
四、老师介绍制作哨子的材料:
两根软吸管(普通吸管亦可)、一个铝制易拉罐、强力胶粘带、大一点的塑料瓶或桶、刻刀或剪刀、水。
五、老师介绍制作哨子的方法:
1.围绕易拉罐在距离其底部1cm处画一条线,沿线将易拉罐切割成两部分,割下的底部弃之不用。
2.将塑料瓶从中部切割成两部分,顶部弃之不用。
3.在塑料瓶中注入水,将切好的易拉罐有小孔的一端向上直立在水中。
4.将吸管弯折成“L”形,将其放置在易拉罐顶端小孔旁边,并向吸管吹气。调整吸管的位置,直到可以听到声音。比过程必须通过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5.当你找到最理想的发声部位后,用强力胶粘带将吸管固定在易拉罐上。
6.在向吸管吹气的同时缓慢从水中抬起易拉罐。
六、教师注意: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在易拉罐哨子中,空气从吸管流出,在小孔边缘分成了两部分,产生的气旋进入易拉罐使空气产生振动,在罐内形成声波。一般来讲,从水面到小孔的距离越短,所产生的声波音调越高。因此,当你上下移动易拉罐时,就会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七、学生运用教师讲解的方法制作哨子。
八、展示评价
【心育活动课教案】推荐阅读:
编织活动课教案05-23
三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05-24
八年级英语活动课教案06-26
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09-14
二年级 少先队活动课 教案11-09
郊游活动教案06-06
语言活动教案09-24
适合低年级的体育活动创意体育活动教案07-20
美术活动教案中班06-09
幼儿文学活动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