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篇1

四、简答题

1.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B.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C.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说出三位作家即可)2.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鲁迅为什么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决定弃医从文?

A.鲁迅选择学医,因为他从阅读中得知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也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遇到战争则去做军医救护伤员。B.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缘于在医学课间插播的时事性幻灯画片中所见: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同胞却麻木地充当看客。使他认识到思想不觉醒,医好了身体又能奈何? 3.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A.鲁迅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B.吕纬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受母亲之命给早夭的弟弟迁坟,为祖母送葬而遭受流言和冷眼,都是鲁迅自己的遭遇。C.魏连殳对孩子和青年的殷切关爱和希望,也是鲁迅曾经持有的热烈心态。

4.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比起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年长许多,个人经历和体验远为丰富,他对世道人心的思考,显然要老辣得多。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接受,则加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韧度。

B.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富。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并且出版了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又广为涉猎世界文学,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借鉴。5.《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他”,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形象。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回归”之蕴含何在。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

B.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郁达夫则是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进行深入的发掘,爆发出“赤裸裸的自我”,美丑杂陈,正误皆现。

6.请简要说明郁达夫自己对“零余者”这个概念的理解和他在创作“零余者”形象时所受到的外来文学的影响。

A.在散文《零余者》中,郁达夫自称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一无所用,是“零余者”,此概念由此而得名。

B.一方面受到了俄罗斯文学中“多余的人”形象系列的影响,表现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社会黑暗弊端找不到改造现实的路径的痛苦; C.另一方面受到日本的私小说的影响,注重探索人物隐秘的性心理,也不回避性行为的描写。7.简要说明废名与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等乡土小说作家在创作上的不同。

A.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等受到鲁迅的乡土小说的影响,关注现实,带有很强烈的批判色彩。

B.废名却受到消极出世的周作人的影响,玩味闲情逸致,陶然山水之间,在艺术上则向往唐诗的意境,绝句式的文字。8.郭沫若创作于“五四”前后的诗集《女神》,在受外国诗人影响方面表现出什么阶段性的变化?

A.第一段是“五四”以前,主要受泰戈尔影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倾向,表现出恬淡清新的风格,对诗味和诗美的追求。

B.第二段是“五四”高潮期,主要受惠特曼影响,具有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的倾向,表现出雄浑、豪放、热烈、自由、奔放等浓重的浪漫主义情调。C.第三段是五四热潮过后,主要受歌德的影响。

9.闻一多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了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请简要说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A.“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B.“绘画美”是诗的用词要做到有画面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C.“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匀称均齐。

10.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几类诗歌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A.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

B.这三类诗歌创作是相互关联的。对于理想的热烈追求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诗魂。C.对现实的不满是因为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对爱情的歌唱,又多半是借情诗表达自己的理想。11.请从文体和文体特征两个角度,简要说明鲁迅在散文创作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A.从散文文体的角度来看,鲁迅既是杂文的奠基者,又是散文诗的鼻祖。

B.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来看,鲁迅在“闲话体”和“独语体”这两种散文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12.鲁迅的杂文特点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具有严谨论述、绵密说理显示出强大的逻辑力量,构成了文章强烈的论战风格之外,还有哪些主要特点?

A.鲁迅杂文中生动具体的描绘往往造就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在勾画出某种人物或现象的特征的同时,也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饱满,意义也更为深邃隽永。

B.鲁迅杂文中讽刺笔法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从而达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境界。

C.鲁迅杂文精于语言的推敲锤炼却又不见痕迹,既有警辟深刻、富含哲理的隽语,又有生动幽默、冷峭凝炼的妙句,长句短语,显出语言大师的功力。13.1949年以前的周作人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8—1927年可以看作前期。请简要说明周作人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和收获(各举一例即可)。

A.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人的文学》、《论小诗》、《美文》等。

B.大部分是杂文,既有批判揭露性的,也有与“现代评论派”进行交锋的,如《碰伤》、《我们的闲话(二十六)》、《拜脚商兑》、《上下身》、《“先进国之妇女”》、《奴才礼赞》、《传单抄本》等。C.记叙抒情类的小品散文出现稍晚,彻底破除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且名篇甚多,如《故乡的野菜》、《苍蝇》、《乌篷船》、《谈酒》、《初恋》、《山中杂信》等。14.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A.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构建了“艺术家”和“漂泊者”两组形象系列。

B.田汉早期剧作中的“艺术家”大多是歌女、乐师、诗人、作家或学生、编辑、画家、演员,这既与作者熟悉的生活经历有关,更在于作者借助这些来倾注自己的理想,这些人物大都年轻、正直、善良,怀抱理想、热爱艺术、追求真诚的爱,但又孤独、受社会压迫,生活与爱情遭受磨难。C.而另一类浪迹天涯的“漂泊者”,成为剧作探求人生的哲理与诗意的表现的载体,增添了作品感伤性的历史内涵和美学价值。15.采取锁闭式结构的《雷雨》,重视戏剧的集中性和动作性,努力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中强化人物性格心理,但也“太像戏了”(曹禺语),人工痕迹较浓。这种情况后来的《日出》和《北京人》的创作中有哪些改变?

A.在《日出》中,曹禺已开始注意吸收契诃夫的戏剧风格,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全剧在陈白露的豪华饭店和“小东西”的低等妓院两种生活场景中展开,脉络看似松散,却将底层社会和豪奢世界的鲜明对比尽显眼前。

B.《北京人》的结构更加开放,作品更接近于契诃夫式的平淡人生的铺叙,事件的安排比《日出》更散,完全按照琐碎生活的本来面目结构情节,舞台完全成为生活横断的再现,生活就在其中自然地流动着,不时漾起涟漪,表现了契诃夫式的诗意与自然平淡的风格。16.在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上,夏衍是一位具有朴素、洗练、深沉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剧作家。请简要说明夏衍剧作的契诃夫意味。

A. 夏衍的创作经历了从历史题材向现实题材转变,从英雄、传奇人物向平凡、普通人物转变的过程。

B. 既贴近现实、具有鲜明政治倾向性的特点,又善于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中概括与把握时代本质,注重通过普通的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题材、生活事件来透视时代。C. 在戏剧矛盾的处理上,一般不采用外部冲突激烈的主要情节来结构戏剧,而是将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与戏剧情境之中,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展现人物,将矛盾冲突引向人物的内心。17.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文明戏”和“爱美剧”?

A. “文明戏”指辛亥革命前后刚刚输入国内的戏剧样式,又称为“新戏”,意为“新型”的戏剧,用以区别传统旧戏剧。

B. 1914年(甲寅年)之后,文明戏大势已去,走向衰落。这一称号则有了蔑视、鄙夷、贬斥的意味,专指“堕落的新(话)剧”。C. “爱美剧”,就是业余戏剧。爱美是英语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18.张天翼、沙汀、艾芜等左联新秀在哪些方面注意吸取了初期左翼创作的经验和教训? A. 有意识地克服了初期左翼文学普遍存在的“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

B. 受到鲁迅等前辈的影响,不局限于直接描写革命斗争和工农生活,不过多地流露作家的主观倾向,也不急于去塑造突变式的英雄。C. 以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为题材,注意通过生活本身来进行褒贬,重视描写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现实主义得到了明显的加强。19.茅盾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都有哪些独创性和开创性?

A. 由《幻灭》、《动摇》和《追求》组成的“《蚀》三部曲”,首开“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先河的小说。

B. 《虹》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三人行》成为革命小说一种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C. 《春蚕》是当时“丰收成灾”题材作品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子夜》更显示了“社会剖析小说”的特色,代表了左翼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上的实绩。20.叶紫与30年代其他农村题材作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A. 叶紫的父亲和姐姐都死于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因而,他的文学创作是怀着强烈的阶级仇恨开始的,以表现农村阶级斗争的尖锐性著称。同样是写“丰收成灾”的题材,他的《丰收》与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丁玲的《水》、夏征农的《禾场上》等小说不同,他是流着眼泪写成的。

B. 他的《丰收》不仅通过云普叔与立秋的父子矛盾,表现了青年一代的觉醒,歌颂了农民运动的兴起与高涨,而且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农民与地主的斗争,将社会剖析小说中的“二元对立”故事模式和思维方式发挥到了极致。21.“京派”是指1927年前后中国的文学中心随政治中心南移后,留在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新文学作家,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作家(每一方面说出两位作家即可)?

A. 与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

B. 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梁宗岱等; C. 高等院校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在文学上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学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22.“京派”为什么与“京味”无关,反而与“乡土文学”有关?请以废名、沈从文、凌叔华和萧乾的创作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A. 京派作家多是南方人,在创作上不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题材,语言上也不以北京人的京味口语为特点。

B. 从文学源流上看,京派与20年代的“乡土文学”却有着重要的血缘联系;他们虽然都生活在城市里,但他们的创作内容却很少与北京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以儿时的家乡生活为题材和背景。C. 京派小说的“鼻祖”废名(冯文炳),原本就是“乡土文学”的新秀,主要写家乡湖北黄梅的生活;而京派小说的主将沈从文,则以家乡湘西生活为题材;凌叔华和萧乾的作品,多以北京为背景,但北京就是他们的家乡。23.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都市”和“湘西”两大题材的主要区别。

A. 都市题材是他以“乡下人”的身份对现实的直面,重点是道德批判,他总是用讥讽的口吻去调侃城市里的各色人等,特别是上层社会的“高等人”所患的“阉寺病”,想爱而不敢爱,甚至连说都不敢说,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

B. 湘西题材则是他在成为都市人之后对乡村的缅怀,重点是理想化的歌颂,《柏子》、《边城》等湘西题材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湘西及沅水流域的民风、民俗,洋溢着一种蛮野之气和赞美之情。

24.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却在创作上形成了共同的特征。请从题材、风格和文体三方面简要说明。

A. 在题材上,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出于对文学的政治性和商业性的不满,有意识地表现乡村和民间生活,以抵抗文学的堕落。

B. 在风格上,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热衷于以自己童年和乡土生活题材,在怀旧的情绪中去品味生活、挖掘诗意,形成了独特的 “牧歌田园诗”风格。C. 在文体上,大多创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不以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取胜,而努力地创造出形式上的“文章之美”,使抒情小说从此成为了一个传统。25.“海派文学”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宽泛的概念。请简要说明“海派”与“海派文学”这两个概念。

A.

“海派”一词最初是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活跃于上海的一种绘画创作风尚或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

B. 而文学上的海派则是指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种具有明显商业性,同时也重视艺术创新的现代都市文学。既包括新文学作家所排斥的“鸳鸯蝴蝶派”,也包括张资平、叶灵风、邵洵美等走言情路线的新文学作家,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四十年代以上海都市女性生活为题材的张爱玲、苏青等上海作家,以及无名氏、徐訏等浪漫派小说家(每一流派说出一位作家即可)。C. 历史上,海派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在“京海之争”后,因沈从文等人对海派的定义而背上“道德上与文化上”的恶名。26.刘呐鸥最先将新感觉派引入中国,他的《都市风景线》也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可为什么却说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A. 刘呐鸥的小说描绘出了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表面上的五光十色,而穆时英的小说则深入到了上海这座殖民化国际大都会的本质。

B. 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后起之秀,被称为“鬼才”。《现代》一面世,他的《公墓》就被施蛰存以《现代》创刊号“头版头条”的殊荣隆重推出,几乎一夜之间就坐上了这个流派的头把交椅。C. 《公墓》之后,他接连发表了《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等重要作品,随后,又出版了《公墓》、《白金的女体雕像》和《圣处女的感情》三部小说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刘呐鸥,因此成为了新感觉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27.《子夜》围绕赵伯韬和吴荪甫的主要结构线索展开,情节安排跌宕有致,作品设置的三条主要线索是什么?

A. 以赵伯韬为代表的金融买办资本家,在美国财团和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下,企图控制、摧残中华民族工业的活动。

B. 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为办企业,力图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的控制,面临双重矛盾:和买办资本家、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工人农民的尖锐矛盾。作品揭示了吴荪甫在这两种矛盾的夹击之下走向破产的过程。C. 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斗争汹涌澎湃。乡村暴动和工人罢工。

28.老舍在《骆驼祥子》等作品中是如何表现出“京味”特点的?

A. 表现了北京特有的风土人情。北京的胡同、大杂院市等井气十足,古都老式的寿棚寿席、坐花轿的婚礼、热闹的集市庙会、巫婆的请神画符等等,是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画卷。B. 表现了北京特殊的文化趣味。通过老北京人要面子、讲排场、喜气派,向往精致的生活艺术,讲究老礼与老规矩,追求散漫、苟且偷安、温良敦厚的生活态度,揭示了其文化心理构成。29.巴金小说的题材大致可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每一类举出一部作品即可)。

A. 异国生活题材,如短篇小说集《复仇集》等。

B. 青年生活题材,主要有《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C. 工农生活题材,有《砂丁》、《还乡》、《月夜》等。

D. 家庭生活题材,包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憩园》、《寒夜》等。

30.请简要说明觉新双重人格的主要表现。

A. 他少年聪慧、有理想、有抱负,渴望幸福生活和自由的爱情,但旧礼教的熏陶和封建家长的管教使他变成了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长房长孙的地位使他必须承担起维持这个大家庭的重任。

B. 面对各种非难,他用“无抵抗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奉行作揖原则,平静地承受着苦难的生活。但他又是受过五四新思想洗礼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向往个性自由,因此他的思想经常处在矛盾之中,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31.巴金通过汪文宣一家的遭遇,控诉了那个使善良人受苦的罪恶社会。除了控诉,作者还挖掘了哪些更深层的内容?

A. 写出了对新式生活的反省。汪文宣和曾树生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勇气追求爱情,也有过自己的抱负,但是,现实的日常生活,消磨了他们的锐气,更压迫着他们的身心,让他们或谨小慎微地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或以身体换取某些现实利益。

B. 写出了爱的悲哀。曾树生和汪母,作为妻子或母亲,都爱着汪文宣,但是,这两个女性之间,却形成很大的对立,无法妥协,给汪文宣造成新的伤害,造成家庭的破裂。32.请简要说明《金锁记》的前一部分主要通过哪些对话写出了曹七巧的婚姻及生存现状。

A. 从丫头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七巧身为麻油店女儿,只是因为姜家二爷身患骨痨,才得以“攀附”高门。

B. 从七巧与姜家人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她在这大家庭中受排挤、遭嘲讽的地位。C. 从七巧与姜家三爷季泽的调笑中,可以了解到七巧压抑的情欲。D. 从七巧与哥嫂的对话及怄气中,则展示出金钱关系支配下的亲情。33.请简要说明“苏张”小说的异同。

A. 苏青与张爱玲的小说同样摹写上海市民,尤其是职业女性的生活。

B. 苏青的笔墨比张爱玲更显质直激切一些,张爱玲是“苍凉”,苏青则是“哀恸”。

C. 苏青的创作则差不多是她的“自叙传”,而张爱玲的小说故事及人物原型则多从她的远近亲友而来。34.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大致上可分“晚清文学时期”、“鸳鸯蝴蝶派时期”、“市场化时期”和“新生代时期”四个阶段。请简要说明这四个阶段的大致时间和主要特点。

A.

“晚清文学时期”大致在1902年到1911年左右。以开启民智、批评社会为主要的创作取向,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等。

B. “鸳鸯蝴蝶派时期” 大致在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至1921年。“谴责”逐步地被“揭黑”所取代,“社会”逐步地被“言情”所取代,“批判意识”逐步地被“传奇煽情”所取代,大致上可分为“黑幕文学”和“言情文学”两类。

C. “市场化时期”大致在20世纪的20、30年代。通俗文学失掉了中国文坛的正宗的地位,却全面走向市场,为道德、为愉悦、为经济而创作。在市场的推动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D.

“新生代时期”大致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一批青年作家有着更多的“趋新意识”和“世界意识”,使得他们的创作走向了雅俗共赏之路。35.民国初年言情小说的表现形态大致上分为“文化模式”、“请命模式”、“离别模式”三种。请简明说明这三种模式的代表作家作品和主要特点。

A.

“文化模式”以徐枕亚的《玉梨魂》为代表,主要写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物感情的冲突,有着较多的文化的思考。

B. “请命模式”以吴双热的《孽怨镜》为代表,主要写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与人物感情的冲突,小说向父母“请命”。C. “离别模式”以周瘦鹃的《留声机片》和《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代表,主要写现实生活中的离别与人物感情的冲突,小说将感情揉碎了写。36.请简要说明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的主要特点。

A. 《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成名之作,以杨杏园的活动为线索,既写了许多发生在当时北京的很多社会热点事件与热门人物,也生动地表现了杨杏园与两个女人的感情纠葛。

B.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鼎盛之作,小说中的社会生活写得比较集中,特别是写金总理家四儿四女的生活,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故事。C.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成熟之作,不仅表现了社会生活,还有了批判的色彩,最为人称道的是真实地描述了沈凤喜等人的艺术形象。37.臧克家在诗歌理想和艺术上,与新月诗派、现代派和中国诗歌会诗人有什么不同?

A. 在诗歌理想上,新月诗派、现代派的诗人更多地在建设纯诗的方向上做出了努力,而臧克家的眼光不是向内,而是向下,注视着苦难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

B. 在诗歌艺术方面,臧克家的诗不像新月诗人那样谨守诗歌的“三美”理论,而是突破了形式主义的藩篱,也不像现代诗那样朦胧晦涩甚至神秘,但又具有现代派诗人诗作的重暗示、意象的特征。C. 在诗歌艺术方面,臧克家的诗不具有中国诗歌会诗歌那种标语化、口号化的特征,追求“运用的字句一定都是崭新的几乎是神奇的,然而又是人人能懂的”。38.戴望舒诗歌走向成熟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哪些?

A. 《我底记忆》以亲切自然的口吻,抒写的是诗人幽怨哀伤却真实的心境,意象日常生活化了,诗句的排列自由化了。

B. 此后,戴望舒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较明显的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特征,擅长运用通感、隐喻等方式,追求“全官感”或“超官感”的表达效果。39.毛泽东《讲话》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它又有哪些负面影响?为什么?

A. 它指明了解放区作家的创作方向,摆脱旧的生活方式和创作思维,深入地体验和表现现实的斗争生活,向工农兵学习,表现千百万觉悟了的、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而奋斗的人民群众以及他们的优秀代表人物。

B. 从根本上解决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一直为其所困扰的“大众化”的难题,由此走上了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C. 由于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和理论上的偏差,它也给当时的和后来的文艺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过分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过分夸大作家艺术家的思想与工农兵思想的差距而一味地要文艺家进行思想改造等。40.赵树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技巧、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A. 在扬弃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的前提下,保留了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对传统小说以及说唱文学的优点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比较好地适应了广大农村民众的阅读欣赏习惯。

B. 将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在故事情节中展现人物性格,少有心理描写;叙事风格明快,简约。C. 小说的语言是在北方农民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质朴明快、简洁生动且富于幽默感。

41.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孙犁的小说突破了当时解放区文学的“政治—功利”叙述模式,而以诗情画意见长,表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范。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篇2

整理人:王宰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15分)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2.“《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4.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5.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6.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战国策》。8.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 曹植。

9.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10.“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11.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左思的辞赋,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洛阳纸贵。

12.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的“首杰”和“冠冕”。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4.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5.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汉初期冯衍的《显志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二.名词解释:(20分)

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4.“正始文学”: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5.五言诗:《诗经》少数诗章已出现半章或全章五言的诗句。春秋末到战国期间,民歌中也偶见五言的形式。西汉时期的一些歌谣和乐府诗歌,五言的成分很大。到东汉,乐府诗歌里就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如《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的《赠四王冠诗》,班固的《咏史》,但质木无文。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如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三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文学性的的剪裁,指其既叙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蕴含意趣,极少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史事记述。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是说其在叙述史事时,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及彼此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剧色彩。如《郑伯克段于鄢》。

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左传》在体例上虽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其在叙写历史事件时却十分注重人物的刻画。并且不仅能够写出某人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有的甚至可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现在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四、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2.简述《庄子》的寓言特色:

描述了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

一、奇幻谲诡的想象。《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往往以很少的笔墨,就能写出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如:藐姑射之山,神人居焉„„(《逍遥游》)。

三、细腻逼真的描写。一些具体的形象描绘,有非常细腻逼真的“工笔”。如《齐物论》写风之千变万化的声音,无不穷形尽相,极尽描摹之能事。

四、谐趣和讥刺横生。谐趣、讥刺,往往连珠并玉,难分彼此。如《秋水》“鸱得腐鼠”。3.简述先秦历史散文影响:

一.奠定了古代叙事文学的形式与格式。二.形成了基本的人物描写方法。

三.成为后世文学的创作素材,注重教化 4.简述汉大赋的特点:(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

(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

(4)主旨则既美且刺。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

(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序、正文(主客彼此夸耀)、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5.论述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①东汉赋创作大势。

仍有骚体和赋体之分。骚体抒情意味浓厚。赋体创作则呈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继承前汉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如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②班彪《北征赋》。

模仿前汉刘歆《遂初赋》,结构笔法、思想情感都相似。

③冯衍《显志赋》。

是他免官回归故里后所作,受屈原影响较大。

④蔡邕《述行赋》。

记述途中所见,借古抒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前半吊古,后半伤今,层次清晰而意图明确。

⑤班固《两都赋》。

题材上着重写京都,谋篇布局上极大加强了设喻劝导的篇幅。但还有模仿司马相如的显著痕迹。

⑥张衡《二京赋》。

所表达的某些思想更切近现实。谋篇立意模仿班固《两都赋》。但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⑦赵壹《刺世嫉邪赋》。

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6.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形象。

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再如《陌上桑》写秦罗敷与太守的一段对话,就是理想化的情节。

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描写其梳妆打扮,接着写他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写罗敷之美,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

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如《东门行》;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十五从军征》全诗都是叙述和描写,而处处充满孤苦悲凄之情。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以杂言和五言为主,由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虽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

7.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志人小说 兴盛原因:

(一)、社会的**与宗教迷信的盛行

(二)、人民的困苦与寻求安康的愿望

(三)、玄学的风行与品评人物的清议 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

1、鞭挞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表现人民的反抗斗争

2、反映人民群众在战乱中的不幸遭遇,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反映青年男女的反抗精神和生死不渝的爱情

4、反映不怕鬼神、敢于斗妖的精神

5、记录和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

只怪小说分类:地理博物;鬼怪神异;佛法灵异。干宝《搜神记》。志人小说分类:笑话;野史;逸闻轶事。刘义庆《世说新语》。四.论述题:(15分)

1.论述谢眺诗歌的艺术成就。

(1)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是诗歌发展的必然,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魏晋以后,诗歌向美文发展,要求的辞采、用典等都业已具备,但需要音律的配合,永明体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永明声律说为齐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因为规定诗歌语言的声韵声调,使诗歌具有谐美的音乐性,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增强艺术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同时,它的出现也为唐代近代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

谢眺诗歌的主要特色是:情思明净潇散,意象清新明丽,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和谐。从情思方面言,小谢因为感情单纯,所以因物色感发而或喜或悲时,较为明朗外露。在他的诗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纯净如竹露如风荷如月色如流泉般的情思流动,如《观朝雨》写晨起观雨引发的一份归隐情思,心境在空朦潇洒的朝雨中何等的平静,一切都好象在潇潇雨雾中净化了。

二、小谢诗意象创造也清新明丽,大多落尽华饰,有一种天然韵味。尤其在山水描写方面,大谢在意象创造上颇多着意,较多客观描写。而小谢诗中的意象,则带者更多心象的性质,把景物提纯得与他的心绪一致起来。因之,他创造的意象十分省净明快,如《之宣城出新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三、小谢诗语言流畅明白,去除任何晦涩的文字和赘典。有的甚至完全接近口语。

四、革除了以往山水诗的玄思哲理。2.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

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表达情感采取含蓄摸棱的表达方式。

3.使用比兴手法。

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感情诚挚,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

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

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去者日已疏》)。

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

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

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较多使用叠字,如《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这些叠字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论述《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众多成功人物的塑造,得力于司马迁极富表现力的描写手法。主要有下述几点: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风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的对比,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有并列对比,也有正反对比。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还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卤莽的项羽。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

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杀霸陵尉的细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

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李斯列传》、《吕太后本纪》。)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人物语言描写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

《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

总之,《史记》不只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巨著,更以其人物传记的卓越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价值,恰如鲁迅所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社会政治诗,作者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感受生活、表达爱憎。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表达相思,就直说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①直接叙事的如:《七月》。②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先勾勒春日和煦的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③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B.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①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②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的最后两章。《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②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清人方玉润赏评道:“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就是指它层递深入的特点。这类诗在《诗经》中也有一定数量。

2.《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种不拘四言、长短自如的句式,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很有特色。①词汇丰富; ②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②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后人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大部分《颂》诗,《大雅》中的史诗,《小雅》中的宴饮诗,以及《国风》中的《七月》、《氓》等等,往往在叙事中熔铸着情感,“叙物以言情”。

B.直接刻画描写的,如《芣苢》、《十亩之间》,只是平实客观的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情感自然见出。又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从场外旁观的视角,客观记录所见,而温馨喜悦之情自然流出。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中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这一类兴,都和比难以截然区分。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只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篇3

1、关系营销:是营销者与有价值的顾客、分销商、零售商、供应商以及广告代理、科研机构等建立、保持并加强长期的合作过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各发实现各自目的的营销方式。

2、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顾客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3、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态度或思维方式。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3、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产品观念是指企业不是通过市场分析开发相应的产品和品种,而是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以此扩大销售、取得利润这样一种经营指导思想。产品观念不仅注重生产数量,还注重产品质量。

4、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里,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销售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推销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推销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即购买者一般不会想到要去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许多企业在产品过剩时,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口号“我们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

5、市场营销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满足顾客需求。执行市场营销观念的企业称为市场营销导向企业。其座右铭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市场营销观念有四个支柱:目标市场、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

6、成长战略:公司一旦决定发展扩大哪些业务,尤其是收割、放弃哪些业务就要考虑发展新业务以代替萎缩或被淘汰的业务。

7、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8、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9、集中战略:集中型战略即聚焦战略,是指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或服务。即指企业集中使用资源,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种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10、营销组合:营销组合是企业为了进占目标市场、满足顾客需求,可以整合、协调、使用的可控制因素。包括:产品 价格 渠道促销

11、市场营销环境:是存在于企业营销系统外部的不可控制或难以控制的因素和力量,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及其目标实现的外部条件。

12、微观营销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联,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参与者。包括:企业本身市场营销渠道企业顾客竞争者公众

13、宏观营销环境:指对企业营销活动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

14、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

15、市场机会: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利益空间和吸引力的领域。

16、相关群体: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人或集体。

17、复杂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完整,要经历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产品评估、慎重的购买决策和认真的购后评价等各个阶段。

18、习惯性购买行为:指消费者并未深入收集信息和评估品牌,只是习惯于购买自己熟悉的品牌,在购买后可能评价也可能不评价产品。

19、生产者市场:指购买产品或服务用于制造其他产品或服务,然后销售或租赁给他人以获取利润的单位和个人。

20、中间商市场:也称转卖市场,指购买产品用于转售或租赁以获取利润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

21、非营利组织市场:非营利组织市场:指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和履行职能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各类非营利组织所构成的市场。

22、潜在市场:所谓潜在市场,通常是指客观存在的,由于诸多固素的影响而未显露或未成熟的市场。同时也是表明对某个在市场出售的商品有某种程度兴趣的顾客群体。

23、有效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有效市场的概念,最初是由Fama在1970年提出的。Fama认为,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即在有效市场中,无论随机选择何种证券,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

24.市场潜量:是指市场需求的最高界限,既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以及一定营销环境和一定的营销费用水平条件

下,消费者可能购买的商品总量。

25、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就是以消费需求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群体的过程。

26、目标市场: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种需求的顾客群体。

27、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的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

28、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资源及实力选择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此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计划。

29.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资源及实力选择某一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此制定市场营销计划。

30.市场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勾画与传递本企业产品、形象的活动过程。

31、市场领导者:指在相关产品的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企业。

32、市场挑战者:指在相关产品市场上处于次要地位但又具备向市场领导者发动全面或局部攻击的企业。

33、市场追随者:指在相关产品市场上处于中间状态,并力图保持其市场占有率不至于下降的企业。

34、市场利基者:指专心关注相关产品市场上大企业不感兴趣的某些细小部分的小企业

35、产品整体概念:

36、产品线:是指产品组合中的某一产品大类,是一组密切相关的产品,它以类似的方式发挥功能、售给相同的顾客群、通过同一的销售渠道出售或属于同一的价格范畴等。

37、产品组合:是指一个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组合或构成,即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

38、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某产品从进入市场到被淘汰退出市场的全部运动过程,受需求与技术的生命周期的影响。

39、品牌:是用以识别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

40、商标专用权:是指品牌注册申请人对经过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商标的独占使用权、禁用权、转让权和使用许可权等,其中独占使用权是基本的核心权利,其他权利都是从独占使用权中派生或延伸出来的,因此,商标权常被称为商标专用权。

41、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

42、成本导向定价:是一种主要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和目标定价法三中具体方法。

43、需求导向定价:是一种以市场需求程度及消费者感受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感知价值定价法、反向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

44、竞争导向定价:是在市场需求和企业成本所决定的价格的范围内,考虑竞争者的成本、价格和可能的价格反应来制定价格。

45、促销:是企业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引发、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兴趣,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活动。

46、推式策略:是企业运用人员推销的方式,把产品推向市场,即从生产企业推向中间商,再由中间商推给消费者或最终用户,故也称人员推销策略。

47、拉式策略:(非人员推销策略)是指企业运用非人员推销方式把顾客拉过来,使其对本企业的产品生产需求,以扩大销售。

48、人员推销:是企业运用推销人员直接向推销商品或服务的一种促销活动。

49、公共关系:是指企业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以便树立品牌及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活动。

50、销售促进:(营业推广)是指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消费者和中间商购买、经销(或代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促销活动。

二、问答

1、什么是市场营销?为什么说市场营销是企业的核心职能?

答: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社会过程。市场营销是企业的核心职能是因为:1)、企业作为交换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必须以对方(顾客)的存在为前提。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2)、顾客决定企业的本质。3)、企业最显著、最独特的功能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仅以其“创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标准将企业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而且不断促使企业将营销观念贯彻与每一个部门。

2、市场营销管理的新旧观念的最根本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

答: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规念,都是在卖方市场中以企业自身为导向的观念,可称为旧观念。而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在买方市场中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观念,可称为新观念。

(1)根本区别是市场营销管理哲学不同,旧观念是以就的营销哲学为基础,是一种供给管理。新观念是从目标消费者的需要满足出发,是一种需求管理。

(2)新旧两种观念,在经营重点、手段、目标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旧观念的经营重点是产品,经营手段是销售和推广,目标是通过销售获利,是供给管理。新观念的经营重点是消费者,经营手段是整体营销活动,目标是通过满足顾客需求、增加社会福利来获利,是需求管理。

(3)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新观念分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以社会长久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这种新旧观念的转变是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所致。

3、什么是顾客满意?企业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去达到顾客满意?

答: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如果绩效低于期望,顾客就会不满意;如果绩效与期望相匹配,顾客就满意;如果绩效超过期望,顾客就会十分满意。从企业的顾客认知价值,顾客忠诚,全面质量管理。

(如何做到顾客满意?一是提高顾客购买的价值,主要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二是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包括货币价格、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其次,要努力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在财务层面、社交层面和结构层面实施关系营销;再次,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始终围绕顾客满意,将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视为头等大事,并将其贯穿在公司的每一项活动中。最后,企业必须系统协调其创造价值链工作,加强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以及由供货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供销价值链管理。)

4、怎么样规划成长战略?

答:首先,在业务范围内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然后,分析建立和从事某些与目前业务有关的新业务的可能性; 最后,考虑开发与目前业务无关、但是有较强吸引力的业务.5、怎样理解市场营销组合的概念并把握其特点?

答:概念: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一整套能影响需求的企业可控因素,它们可以整合到市场营销计划中,以争取目标市场的特定反应。目前流传的是将市场营销组合的要素概况为product、place、promotion、price,既4p。产品、地点(分销)、促销和价格都是市场营销中的企业可控因素,也是市场营销的基本手段。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为了进入目标市场、满足顾客,在市场营销工具和手段层面上的“整合”。市场营销组合具有四个特性:可控性、动态性、复合性、整体性。特点:1)可控性,市场营销手段是企业可以控制和运用的各种因素。

2)动态性,市场营销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组合,而是变化无穷的动态组合。

3)复合性,构成市场营销组合的四大类因素或手段,各自又包括了次一级或更次一级的因素或手段。

4)整体性,市场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及组成因素,不是简单地相加或拼凑集合,而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6、市场营销环境有哪些特点?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何在? 答: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客观性、差异性、多变性、相关性。

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1)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2)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企业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3)拓展市场营销理论应用的新领域。

7、宏观营销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各有何特点?

答:宏观营销环境主要包括:1人口环境2经济环境3自然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政治法律环境6社会文化环境。

8、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消费者个体因素包括:

1)消费者的生理因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生理嗜好等)

2)心理因素(如感知和认知因素等)

3)行为因素(指消费者所发生的外在的可见的行为)

4)经济因素(指消费者的收入状况)

环境因素包括:1)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2)相关群体。3)情境。

9、产品需要程度与消费者可见程度怎么样影响相关群体?

答:产品需要程度是指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如果是必需品,相关群体对产品种类选择的影响力弱;如果是非必需品,相关群体对产品种类选择的影响力强。产品的必需程度越低,相关群体对产品种类的选择的影响越大。产品消费程度的可见性是指消费者消费该产品时是否在公共场合或其他人是否易于砍刀产品的款式、种类和品牌。产品的消费的可见程度越大,相关群体对品牌选择的影响就越大

10、说明复杂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多样性购买行为和习惯性购买行为的产生条件以及相应的营销策

略.答:⑴复杂的购买行为:

产生条件:消费者属于高度参与,并了解各品牌、品种、规格间的显著差异。

营销策略:帮助购买者掌握产品知识,运用各种途径宣传品牌优点,影响最终购买决定,简化购买决策过程。⑵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产生条件:消费者属于高度参与,但不认为各品牌之间有显著差异。

营销策略: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经常提供有利于本企业和产品的信息,使顾客相信自己的购买决策是对的。⑶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产生条件:消费者属于低参与,并了解各品牌、品种间的显著差异。

营销策略:①市场领导者通过占有货架、避免脱销、提醒购买的广告,来鼓励消费者形成习惯性购买行为; ②挑战者以较低的价格、折扣、赠券、免费赠送样品、强调试用新品牌的广告,鼓励消费者改变原习惯性购买行为。⑷习惯性购买行为:

产生条件:消费者属于低参与,认为品牌间没有什么显著差异。

营销策略:①利用价格和销售促进吸引消费者试用; ②开展大量重复性广告,加深消费者印象;

③增加购买参与程度和品牌差异。

11、组织用户的购买类型有哪几种?

答:直接重购、修正重购、新购

12、是分析影响政府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答:与生产者市场和中间商市场一样,同样受到环境、组织、人际关系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但还受制于以下因素:1)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2)受到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

3)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4)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13、细分消费者市场依据哪些主要变量?

答:1.地理环境因素

2、人口因素

3、心理因素

4、行为因素

14、企业怎样选择目标市场?

答;1.市场集中化2.选择专业化3.产品专业化4.市场专业化5.市场全面化

15、试述市场领导者可采用的防御战略。

答:1.阵地防御

2、侧翼防御

3、以攻为守

4、反击防御

5、机动防御

6、收缩防御

16、试述市场挑战者可采用的进攻战略。

1、正面进攻

2、侧翼进攻

3、包抄进攻

4、迂回进攻

5、游击进攻

17、市场追随者可分为哪些类型?答:

1、紧密跟随者

2、距离跟随者

3、选择跟随者

18、理想的利基市场具备哪些特征?

答:1).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购买力,能够盈利。2.)具备发展潜力。3.)强大的公司对这一市场不感兴趣。

4.)本公司具备向这一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资源和能力。

5.)本公司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能够抵御竞争者入侵。

19、何为产品整体概念?

答:从五个层次的表述方式表述含义: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

20、产品整体概念的营销意义?

1.)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2.)为企业开发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有形与无形产品、挖掘新的市场机会提供了新的思路。3.)给企业产品开发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4.)为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5.)要求企业重视各种售后服务。

22、如何认识品牌?

答:品牌是用以识别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有六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

23、品牌与商标有何区别?

答:品牌与商标都是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的不同种类、不同品质产品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

品牌是市场概念,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通行的牌子,它强调产品及其相关的质量服务等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品牌运营者对顾客在产品特征、服务和利益等方面的承诺。

商标是法律概念,是经过注册获得商标专用权从而受到法律保护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企业品牌注册成商标,即获得了商标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

显然,商标是品牌的法律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标是品牌的一部分。

24、品牌对企业营销有何作用?

1.)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2.)有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4.)有利于扩大产品组合。

5.)有利于企业实施市场细分战略。

25、简述品牌资产的构成及基本特征。

构成:

1、品牌知名度

2、品牌忠诚度

3、品牌联想

4、品牌的品质形象

5、附着在品牌上的其他产

26、品牌资产的基本特征:

1.无形性。2.使用中增值。3.难以准确计量。4.波动性。5.是衡量营销绩效的主要指标。

27、在我国现阶段,影响企业定价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定价目标

二、产品成本

三、市场需求

四、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

五、政府的政策法规

28、人员推销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1、信息传递双向性

2、推销目的双重性

3、推销过程灵活性

4、友谊协作长期性

缺点:

1、支出较大,成本较高

2、对推销人员的要求较高

29、推销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

1、态度热忱,勇于进取

2、求知欲强,知识广博

3、文明礼貌,善于表达

5、富裕应变,技巧娴熟

30、什么是广告?

广告主以促进销售为目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商品或劳务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

31、广告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真实性;社会性;针对性;感召性;简明性;艺术性。

32、什么是公共关系?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公共关系活动方式有哪几种?

答:公共关系:是指企业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以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活动。

基本特征:1.公共关系是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2.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企业广结良缘,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

3.公共关系活动以真诚合作、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

4.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沟通,是创造“人和”的艺术。

5.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活动。

活动方式:宣传性公关征询性公关交际性公关服务性公关社会性公关

33、什么是销售促进?如何控制销售促进活动?

销售促进:是指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消费者和中间商购买、经销或代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促销活动。

1.选择适当的方式;2.确定合理的期限;3.禁忌弄虚作假;4.注重中后期宣传。

【案例】金六福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四部分) 篇4

一、(2014·连云港)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周 处 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①,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11版)

【注释】①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河”)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答案】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点拨】 断句的关键是要弄清“俱”“皆谓”“更”的意思,“俱”,都、一起。“皆谓”,都认为。“更”,轮番、轮流。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2)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 【点拨】 第一句要注意关键词“谓为”“横”“剧”的意思。“谓为”,称为。“横”,形容词作名词,祸害。“剧”,厉害。第二句要注意关键词“患”“令名”“彰”的意思。“患”,担心。“令名”,好名声。“彰”,显露,传扬。翻译时还要注意“志之不立”是宾语前置句,最后一句是反问句。

二、(2014·温州)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答案】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点拨】 “苏公”是人名,指苏东坡。“像”指塑像,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好像”。“乌”“紫”分别形容“帽”和“裘”,“乌帽紫裘”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戴着“乌帽”、穿着“紫裘”。“是”是指示代词,“为”翻译为“是”。此屋因“四壁皆画雪”而名为“雪堂”。弄懂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断句就容易了。2.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答案】 B 【点拨】 “布”是名词作动词,放置。“增广”为“扩建”之意。“为”表示“成为”。“覆”即盖,覆盖,引申为建造。“以”是“用”的意思。对“颇败”二字的理解非常关键,必须根据语段中的断句来理解,如果认为破败的是木桥或木屋,则“人意”二字就难以理解了。,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断句方法:

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以使语意明确。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句首发语词即指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又没实在意义,只是充当语气助词作用的虚词,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例:然则/何时而乐耶?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例:①已而/夕阳在山;②中/轩敞者为舱。“已而”是状语,表时间,“中”是状语,表方位。

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优先停顿)。例: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6.在表示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例:①人不知/而不愠;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例: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9.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是否停顿。例:其一/犬坐于前。此句中“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

10.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11.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字一顿,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上述只是断句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找到正确答案。

二、文言文翻译: 1.特殊句式

(1)判断句。翻译时要加上“是”。常见的句式有:①……者,……也 ②……者,…… ③……,……也

④……,……者也。此外还有“为”“则”“乃”“皆”等表示肯定判断。

(2)被动句。文言文里,被动句中的“于”“为”常作介词,有“被”的意思。例:则人之食于虎,无怪矣。

(3)倒装句。

①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 ②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③状语后置。如:战于长勺。

④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

(4)省略句。

①省主语:(他们)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②省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省宾语:上使(之,指公子扶苏)外将兵。

④省量词:撤屏视之,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人使我 掌

其 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换”和“对”虽然都是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但“换”成的双音节词中没有原词的语素。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夫战,勇气也”,“夫”是句首发语词,有引起议论的作用,“也”是句末助词,表判断语气,都可省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我从而师之”,“从”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译为“我跟从(他),并且向他学习”。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名题强化)

一、(2014·江西)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精骑集》序 秦 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辄(立即,就,便)(2)比(等到)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提升自我。(3)学习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二、(2013·南京)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久而俱化 [宋]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①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②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③独无俦④。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鸣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⑤上书,以谓圣功远被⑥,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D)A.其一块/独无俦

B.两下不相/宾接 C.宛如同巢/而生者

D.今人/呼鹅为舒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

三、(2012·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1.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 即收而养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2)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四、(2014·丽水)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郑 絪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

①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⑤起:启发。⑥馔:念zhuàn,食物。

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

刘景(景)十八九,絪为御史,郑絪(絪)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时南北无行人/ 左右曰/ 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

4.《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C)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5.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上一篇:保教工作学期计划下一篇:送亲团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