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喜欢的动物(共11篇)
松鼠全身都是咖啡色的毛,又松又软。拖着一条“降落伞”般的尾巴,圆溜溜的眼睛,尖利而短小的爪子,还有小的像红豆的嘴巴,非常可爱。
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就用前爪捧着往嘴里送。它们开心的时候,会爬到树上,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小松鼠有时还会打架呢。
小松鼠很贪吃。记得有一次,我喂它吃东西时,它把我的手指头也当作食物,咬了我一口。
一、从学习内容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首先应该尊重学习内容, 围绕学习内容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这里说的学习内容, 主要是指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等。
1. 依照单元导语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 许多作家妙笔生花, 为它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我们来认真读一读, 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从这一导语分析, 它既是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引子, 也是整册教材学习目标的具体序列之一, 体现了语文课程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要求。所以, 针对导语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整体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既面向单元学习目标, 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 从而逐渐达成目标序列。
设计一:这一单元导语告诉我们学习的主题是 _______, 这些动物在作家笔下都写得 _______、_______。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_______。
设计二: 什么叫妙笔生花?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妙笔生花在哪里?怎么又叫栩栩如生?作家们又是怎样把相同动物或者不同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的?
2. 依照课例内容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围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两精两略的课文, 再加上形态可掬的动物插图、思考题以及《猫》后面的阅读链接, 内容丰富, 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道理。所以, 针对这样的课例, 我们可以设计遵循学习内容的练习活动, 达到熟悉课例内容, 学会表达方式, 以增进人类与动物之间感情的目的。
设计三:“白鹅”是我国作家 _______ 和 _______国作家 _______ 描写的同一种动物, “猫”和“母鸡”两种动物都是我国著名作家 _______ 写的。
设计四:“白鹅”在不同的作家笔下, 有着不同的形象, 在丰子恺笔下是 _______, 在叶·诺索夫笔下是 _______ ;“猫”“母鸡”等不同的动物在老舍笔下各有的形象是 _______、 _______ ;除了老舍写“猫”, 还有 _______ 也写了“猫”。
设计五:比较丰子恺和叶·诺索夫两位作家对“白鹅”的不同描写,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表达方式值得学习?老舍在写“猫”和“母鸡”时, 有哪些相同的或不同的表达方式?
设计六:作家很喜欢动物, 画家也很喜欢动物。请将插图和课文相比较, 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3. 依照语文园地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本单元语文园地目标非常明确, “口语交际”“习作”都是围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主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先说后写, 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 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写具体。“我的发现”其实是对表达方式的进一步体会, 字面上是作者不喜欢动物, 实际上是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这在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日积月累”是有关动物的成语, 足以表明人们对动物的喜爱。除以上四个固定栏目外, 还增加了一则“对联趣味语文”, 让人感觉语文是有情趣的。针对这样的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巩固性或延续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以加深对动物的印象, 巩固“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设计七:你最喜欢的动物是 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 跟这动物有关的成语有 _______ 。
设计八:我跟动物有着亲密的关系, 我们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九:我知道“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课文中, 还是生活当中, 有许多看上去不喜欢, 实际上喜欢得不得了的现象,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学习的程度要求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尽管单元主题明明白白, 学习内容清清楚楚, 但针对学习的程度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单元练习活动的设计是不一样的。
1. 学习的程度要求决定着单元练习活动设计的程度。“动物”专题组教学共花10~13课时, “学习和积累单元词语”“感受每一种动物的形象”“发现和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等成为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然而, 具体目标的确定可以随着教材的编排, 或者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作出分解与调整。所以,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要遵循学习的程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学习程度, 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单元练习活动, 这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 符合学情和训练状态的。
通过充分读书, 读单元导语、读四篇课文、读语文园地, 运用单元整组学习方式来设计。
设计一:单元导语是 _______, 分别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篇课文, 写出了每一种动物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特点, 让我们感受到了动物的可爱, 语文园地又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以及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运用单篇教学方式, 在初读课文时了解课文的内容, 体会作者笔下的动物形象, 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计二:分别画出表现“白鹅”“白公鹅”和“猫”“母鸡”特点的句子。想一想这些特点是怎么来具体描写的?
设计三:同样是写“鹅”, 为什么分别用“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来形容?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鹅”的确是个“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的动物?
设计四:读《猫》和《母鸡》的第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我一向讨厌母鸡”。“古怪”的意思是 _______, “讨厌”的意思是 _______。老舍是喜欢“猫”和“母鸡”的, 而课文的第一句话这样写, 是为了 _______。
突出专题训练要求, 可以配合本组专题, 运用精读带略读的方式, 然后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借助画、圈、议等方法, 充分理解作者笔下动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来设计。
设计五:学了四篇课文,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想学一学, 写一写。我喜欢的动物是 _______, 它有 _______ 性格特点, 可以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证明。
2. 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水平也影响着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单元练习活动是学习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改善教师的教学, 因此, 我们应该立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基础, 有差异地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依据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和每一堂课的差异程度, 突出什么功能就设计相应的单元练习活动。
设计六:精读课文《白鹅》和《猫》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应该是有差异的, 其学习目标指向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而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的学习目标应该是 ______________ 。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程度, 设计不同的、有层次的单元练习活动内容和形式, 如同样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七:优秀学生可以借助总起句、过渡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课文内容和某个动物的特点;而薄弱学生借助一定的选择、填空或者提供一定的语境来概括主要内容和动物特点。
设计八:优秀学生可以直接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进行小练笔;而薄弱学生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步态和架势, 开展表演练习, 然后进行小练笔。
三、从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出发来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还应该基于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因为学习条件能够保障内容的学习和目标的达成, 有什么样的学习条件, 就会设计针对性的单元练习活动, 有什么样的单元练习活动, 就会促成学习内容掌握。
1.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应尊重教材条件和文本思路。不论怎么样的学习条件, 教材和文本是统一的, 城市小学生和农村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一致的, 目标要求也是一致的。因此,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应依据教材编排和文本内容。
如“动物”专题单元, 通过比较, 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白鹅、猫、母鸡”等动物所具有的特点, 以及该特点的表达方式, 还要掌握“明贬实褒”的写法, 并能够模仿或创造。
设计一:《白鹅》一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 字面上的意思是 _________, 实质上表达的是 _________, 并没有 _________。尤其是从白鹅的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 中, 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白鹅的无比喜欢, 也让我们看到了白鹅特别的性格。
设计二:在写作方法上, 《白鹅》和《白公鹅》都是 _________ 来写的, 《猫》和《母鸡》则是通过_________ 方式来写的。
2.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受提出内容的学习条件制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尽管媒体资源发展很快, 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 其学习条件还是相当的不同, 即使是相同的学习目标, 也会因学习条件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单元练习活动。如人教版是在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制的, 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但是对于全国各地来说, 实施是不一样的, 就是同一个地区, 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也会不一样。从“动物”专题单元看, 应该说对农村学生比较贴近, 白鹅、猫、母鸡等动物是农村孩子常见的, 有的甚至还饲养过, 对它们的习性、脾气比较了解, 可是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就不一样了, 可以设计观察类单元练习活动和上网搜索类单元练习活动。
设计三:农村的孩子可以亲自去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状态, 包括吃食、叫声、步态以及和其玩耍, 直接体验动物的温驯和敬业、顽皮和淘气。
城市里的孩子则可以通过网络去搜集有关它们的介绍, 了解闲情趣事 , 感受动物们的习性、脾气。
设计四:课外布置适当的阅读活动, 查找相关的书籍阅读, 可以是中国的, 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是古代的, 也可以是当代的;可以是著作类的, 也可以是绘画类的。
四、从目标整体要求出发设计单元练习活动
单元练习活动设计要按照教材编排体例, 充分展现整组教材所特有的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特点, 力争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体目标要求。以《白鹅》中“鹅的步态, 更是傲慢了”一段描写来说明。
1. 突出知识与能力目标。《作业本》上针对以上语段安排了两个练习, 一题是“将句子按顺序排列, 并加上标点符号”, 另一题是“读一读, 写一写”, 可以作以下补充。
设计一:理解“步态”的意思是 _______, 文中的“_______”“_______”都是步态;“更”的意思是_______ ;“颇”的意思是 _______。
设计二:按照内容填空题:鸭的步调 ( ) , 有 ( ) 之相, 鹅的步调 ( ) , 有京剧里的 ( ) 之相, ( ) 。
设计三:用“非但……竟……”仿照着写一句话。
2. 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针对“白鹅”动物的特殊性, 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活动, 以体现学习过程与方法。
设计四:读读语段, 画出概括这一段主要内容的句子: _______。
设计五:议一议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鹅的傲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融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练习活动都要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不容易, 但是要力争融汇, 逐渐培养。
设计六:圈出“它常傲然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 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句子中描写“鹅更傲慢”的字词, 想一想, 这样写为了什么?
设计七:课文中像这样的写法还有许多, 请画出来, 并学着这样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动物。
设计八:课外长时间去观察动物, 和动物交朋友, 之间能说话、能倾吐, 体验快乐。
小猫喜欢吃鱼和老鼠,它抓老鼠可历害了,有一次,我看见了一只小猫在抓老鼠吃,它先假装睡觉,引起老鼠的注意,然后等老鼠走近了,它就把老鼠一口吞到肚子里。
有一次,我的姑妈带来了只可爱的小猫咪。当小猫咪在地上走动的时候,小猫咪的小脚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我仔细观察了小猫的脚之后才发现,原来小猫咪的脚底有一块肉垫,这块肉垫在走动时,不会放出任何声音。所以,小猫咪就能很轻松抓到老鼠。
我家里有一只金色的小狗。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流氓”。为什么叫“小流氓”?因为它特别具有破坏性。这个“小坏蛋”全身长满了金色的头发,圆圆的眼睛像水晶一样。你看,他还在不停地转!那条小尾巴总是摆动着,非常讨人喜欢。
有一次,“小坏蛋”无精打采地躺在他的饭碗前。我一看到他饿了,就对他说:“你想吃点什么吗?”它似乎明白了,绝望地点点头。但是房子里没有狗粮,所以我必须先出去买。我没想到这个“小坏蛋”会抱住我的腿说:“我饿了,我饿了,主人,请快给我点吃的,否则我不会放手的。”看到我没有注意,它放开了我的腿,把我的鞋压死了。它似乎在对我说,“交食物,交鞋子。”我真的别无选择,只能把它放回窝里,跑出去买狗食。
我买下它后,看到它一动不动地躺着,好像在说:“主人,你的速度太慢了,我在梦里吃过了。”看到它可怜的样子,我立刻把美味的狗食和美味的清水打包放在它面前。当他看到这个,他急切地跳起来,狼吞虎咽,吃了几口狗食,舔干净的水。他看起来很可爱!吃饱后,它摇摇头摆尾,回到它的窝睡觉。这家伙太懒了,以至于吃完后就睡觉了。
妈妈请别人给我捉了几只小蝌蚪。
黑色的小蝌蚪形状像豆芽儿。这时的它们已经长出了两条后退。我捉起一只小蝌蚪放在手上,它还给我搔痒痒呢。
过了两天,我再看我的小蝌蚪,有两只了都的两条前腿已经长出来了,但尾巴却变短了。我问妈妈:“小蝌蚪的尾巴是断了吗?”妈妈说:“小蝌蚪的尾巴是缩进去了。”
再过了两天,我的小蝌蚪变成灰色的了,上面还有斑纹呢。它们的尾巴也一天比一天短。有时候,蝌蚪把眼睛一睁一闭,可爱极了;其中有只蝌蚪还能站着了,那小嘴一张一张的,好像在说:“这里真好。”
又过了几天,我的几只小蝌蚪不幸相继逝世,就只剩下一只了,可把我急死了,还哇哇大哭了好久呢。
一天早上,我起床忙在盆子里看了看,咦?小蝌蚪不见了!我东找找西看看,终于在床脚发现了它。哇塞!蝌蚪的尾巴全不见了,已经变成一只会蹦的小青蛙啦!只是颜色还没有完全变成绿色。就在这晚,妹妹来我家玩,我和妹妹把小青蛙放在地上逗它玩,看它跳来蹦去的,有意思极了。直到小青蛙玩累了,不愿再蹦蹦跳跳了,我才又把它方回水里。
第二天一大早,小青蛙死掉了……我难过得饭也不像吃。我百思不得其解,小青蛙怎么会死了呢?是我不该把它放到地上?地上太凉所以……或许昨晚累坏了?不该那么逗它玩……
一、概述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除了人、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外,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有的同人相距很近,就生活在人的周围,如:鸡、鸭、鹅、小狗、小猫等等这一类常见的小动物,还有的同人相距较远,如天上的小鸟,水里的鱼儿,山中的野兽等等。作为活泼好动的你,作为对什么事物都想探究的你,肯定会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你对小动物的了解和理解,写下来,就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
作为动物,它绝对有自己显著的外形特征和独特的生活习性。那么,我们在描写小动物的过程中,就要紧紧抓住这两点,花大力刻画。在字里行间还要注入自己的感受,如喜爱、启发等等,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鲜明地表达出来。
在小学课本中关于小动物的范文有几篇。《翠鸟》、《猫》、《麻雀》、《蟋蟀的住宅》、《燕子》等。一般把小动物赋予一点人的思想感情,文章会显得更加的活泼生动。比如,《猫》、《麻雀》、《蟋蟀的住宅》这几篇作品都具有这种手法。我们家的猫有些顽皮、可爱,老麻雀有母亲一样的举动,蟋蟀会弹琴、做房子。
二、方法指导
1、写外形
一是要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可以写小动物的静态,也可以写动物的动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
二是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
三是要按顺序写: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
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用好“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有感情、情绪,这要靠我们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我们对动物的感情。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写动物的关键是两个方面: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外形的描写重在写清动物的外在形象:如体积、重量、颜色等等方面,关键是要具体、形象、生动,可以适当使比喻、拟人等手法。
生活习性,重在写清楚动物的吃、住、行等方面的特点。
范文:
我发现了蚂蚱的奥秘
夏天,在碧绿的草地上,在鲜艳的花丛中,都能看见一个个绿色的灵巧的身影在跳跃,那便是蚂蚱。
每当看见蚂蚱,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许多问号:蚂蚱那双摆动的触角是干什么的?蚂蚱怎样呼吸?蚂蚱后腿上的锯齿是干什么的?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在一个星期天,我捉来几只蚂蚱做了观察和研究。
神奇的“小雷达”
我捏起瓶子里的一只蚂蚱仔细观察起来。嗯,瞧那触角不断地“胡乱”摆动,好像在抗议!我用手指在它眼前来回摆动,它的触角也跟着来回摆动,就像一个小雷达,不住地在跟着目标转。这样,我初步断定蚂蚱的触角是用来做探测前方有没有障碍物的。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个结论,我做了实验,我把蚂蚱放在桌子上,那蚂蚱便逃命似地跳起来。在桌上,我拿了块橡皮堵在了它的前面,蚂蚱来了个急刹车,那双雷达般的触角不断地来回摆动,然后,绕开了那块橡皮,继续跳起来,噢,原来蚂蚱的触角真是用来探测前方有没有障碍物的!是架神奇的“小雷达”!
长在肚皮上的“鼻子”
我又捏起瓶子里的一只蚂蚱,瞧它,张牙舞爪地向我示威呢!我轻轻按住它的脚,仔细研究起来。我在它的头部找来找去,咦,怎么没有鼻子?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我捏着蚂蚱傻了眼。那蚂蚱摆动着触角,好像在嘲笑我:你这个笨蛋,我难道会没有鼻子?我猛地想起,噢,好多昆虫都不是用鼻子呼吸的!像蚊子是用头上那两根茸毛似的触角呼吸,飞蛾是张开翅膀呼吸……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便又仔细地观察起蚂蚱的全身。啊,终于发现它那肚子上两侧各有五个很小的圆孔,我激动起来,这是不是它的呼吸器官呢?为了确认,我端来一小盆水做了实验:我把蚂蚱的肚子部分按在水里,看它会不会闷死。果然不错,那蚂蚱得意的样子消失了,它的腿使劲地蹬着,显得十分惊慌。过了五六分钟,蚂蚱的腿渐渐垂了下来,触角也不动了。我捏起湿淋淋的蚂蚱,用指头弹了它几下,蚂蚱纹丝不动,已经停止了呼吸。哈,我十分兴奋,原来蚂蚱的鼻子长在肚皮上!
聪明有趣的“运动员”
蚂蚱在草地上称得上是跳跃运动员。它的后腿很特别,分为三截,第一截粗壮有力,第二截很细,第三截又短又细,并且还长满了细密的锯齿,我用手摸了摸,嗯,还挺钩人的呢!那么,它为什么会跳得又高又快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把蚂蚱带回了那块大草地,把它放在草地上面,观察它的跳跃。蚂蚱在大草地上一蹦一跳。随着微风的吹拂,阳光的照耀,草叶上闪着一道道亮光,蚂蚱越跳越快,我又用手摸了摸草叶,啊,又光滑、又柔和,可蚂蚱居然能在上面行动自如,一次也没有从草尖上跌落下来,看来,这脚上的锯齿是用来增加摩擦力,稳定自身的!哈!这蚂蚱真是一个聪明有趣的“运动员”!
啊,通过观察和研究,我知道了蚂蚱不少的奥秘。一个小小的蚂蚱就有这么多有趣的奥秘,那大世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喽。我一定要多学科学,探索那神奇的大千世界!
六十年后,我虽然拄着拐杖,脸上布满了皱纹,长了许多老年斑,白发苍苍。可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我家乡那山清水秀的环境也更上一层楼。
为什么这里的环境这么美好,这么优美?完全是靠人类的自觉心和那种种创造。你看,那儿有一只像蜜蜂一样的机器人,嗡嗡地叫着,飞来飞去,吃掉那肮脏的垃圾,把它交给废品回收厂。迎面一个又高又大的人,拿着一个大垃圾桶,呀,他的力气好大呀,把垃圾桶翻了一个筋斗,垃圾统统掉下来。所以这里的空气清新甜润,天空湛蓝深远。一座座大山挨挨挤挤。树木郁郁葱葱,像哨兵一样。马路上开着一朵朵花儿,它们好像在比美,美不胜收。还有小草,从地里钻出来,是多么顽强呀!你看,它晃动着纤细的胳膊,翩翩起舞。还有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清得能看见那水里游游去的小鱼、水草、石头。
啊!六十年后的家乡环境真美丽呀!我真开心啊!
又到初冬了,每当我登上拥挤的公共汽车时,就会想起那件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事。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北风瑟瑟,皑皑的白雪覆盖着整个城市。
这罕见的大雪使家远的我不得不乘公共汽车上学。冬天等车可真难啊!就在我近乎绝望的时候,公共汽车像一个塞满了香肠、蔬菜和黄油而鼓得要爆炸的汉堡包一样向车站缓缓开来。我很幸运地被潮水般的人群拥上了车,背对车门站在最上面一层台阶的边上。背上那个沉重的书包似乎更沉了,我被夹在人群中,好像比平时矮了半截。忽然一个急刹车,我栽倒在旁边的人身上,立刻遭到一个无情的白眼。
就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浑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际:“姑娘,快抓住我的胳膊。”我抬起头,身边的一位老者正对着我微笑,我由诧异变为惊喜,连忙搂住老爷爷的胳膊,稳稳地站住了,感受着老爷爷臂弯中的温暖,一股暖流传遍我的全身。
又过了两站,车上的人少了一些,老爷爷和蔼地说:“孩子,快转过身来!”我顺从地转过身。爷爷接着说道:“我看你不像经常坐车的,以后上了车,尤其是人多的时候,可千万别再背对车门站着了!要是车门突然开了,那多危险啊!”我像一名刚接到命令的士兵一样使劲地点着头,眼角不由得湿润了。
该下车了,我情不自禁地回眸向老爷爷投去感激的目光。只见老人家也正微笑着看着我离去,那眼神像是在对我说:“路上要小心啊!”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可这件看上去很平常的生活小事,却使我难以忘怀。因为它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会感到获得的帮助是宝贵的!让我们多给他人这种宝贵的帮助吧!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因为,是它在我丧气时给予我信心,让我自信地挑战困难。
星期五,数学老师留了一道难题让我们周末去攻破。星期六,我做完语文、英语作业,只剩下数学老师留的那道难题了。我摊开练习本,专心致志地计算起来。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搔破头皮也没有计算出答案。我丧气极了,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妈妈看见了,走过来摸着我的脑袋说:“孩子,怎么了?”我抬起头,望着妈妈说:“妈妈,数学老师留了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我攻了一个上午也没有攻破。”妈妈意味深长地说道:“孩子,你忘了你二年级时说的话了吗?”说着,还指了指我二年级时写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妈妈,我的语文考试只得了85分。”二年级时的我哭着向妈妈诉说。“孩子,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我好奇地看着妈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这件事,让我时时刻刻充满必胜的信心。于是,这句名言每分每秒在我心中熠熠生辉,成为我的座右铭。妈妈深情地摸摸我的后脑勺:“孩子,这次考试虽然你考得不好,但不代表你以后也会考砸,努力!”“嗯。”我擦干了眼泪,拿来张大纸,写上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十个大字。在几天后的语文考试中,我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当我把试卷递给妈妈时,妈妈笑了。我在那时便许下一个承诺:以后只要遇到困难,便抬头看一下这几个大字,从中获得勇气去解决问题。“妈妈,我没有忘记,我知道该怎样做了。”我重新拾起笔,一丝不苟地计算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依然在计算那道难题。终于,我计算出答案了。“妈妈,我计算出来了!”我喊着告诉妈妈。妈妈说:“我的女儿终于挑战成功了。”
糖的启示
今天,妈妈从街上买来两袋糖,然后找来两个瓶子,要把两袋糖倒进去。两个瓶子满了,可是还剩下半袋糖,妈妈一时又找不到第三个瓶子,怎么办呢?只见妈妈拿起其中一个瓶子,摇了摇,奇怪!原来满满的一瓶子糖,被妈妈这么一摇,竟低下了三分之一。妈妈把余下的糖就这样都装进了瓶子。
原来,第一次倒的时候,虽然瓶子里满满的,但是糖是很松的,中间空隙很多,所以经不起摇,一摇就塌下去了。
看了妈妈装糖,我联想到有些同学的学习态度。他们学了一点点知识,就以为学到顶了,什么都懂了,好像脑袋里已经装满了似的,其实不扎实,一考就扁了,像糖一样,一摇就塌下去。我决不学那种人,我要把自己的基础打得扎扎实实。
我努力,我能行
我们班的同学都不爱学习数学,所以数学成绩很差,大家都认为数学很难。对于这些,我们的新班主任杜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堂数学课上,杜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我努力,我能行!”也正是这句话,给我们五年级五班的同学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此后,我们一直把杜老师的教导记在心间。
记得前几天,五年级为选拔尖子生进行了一次数学竞赛。有一道题特别难:有一个2007位的整数,它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9,它与它自身相乘,得到的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多少?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题,但我还是不会。就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我猛然想起了杜老师教导我们的话:“我努力,我能行!”于是,我就继续努力地想。可是算出来的结果却不同,第一次得18063,第二次得18064。我心想,可千万别泄气啊,杜老师不是说过吗,只要努力,什么事都可以成功!于是,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能做出来!于是我又做了一遍这道题,结果得18063,这次应该不会错了吧?我坚定了信念,写下了答案。发下卷子时,这道题我做对了。我心想:如果不努力,能做对吗?
杜老师的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她的教导会让我一生受用不尽——我努力,我能行!
文明——只差一步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清和小洁的心情也好到了极点。放学后,他们一同走在街上,突然看见路旁的垃圾桶旁堆满了垃圾。
小清大声地对小洁说:“看这些垃圾,准是那些不讲文明、不讲道德的人扔的,都走到这儿了,还懒得弯腰,不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真没有公德心!”说着拾起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小洁拿出纸和笔,写道:文明——只差一步。小清说:“你真棒!这样那些不讲公德的人再也不好意思把垃圾扔到外面了,就好像谁都不好意思把痰吐在红地毯上一样。” 有时在校园里,我们会看到一些同学把喝完的牛奶盒当成篮球,往垃圾箱里投,如果投中了,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如果没投中,就视而不见。有时在校门外,我们会看到有些人走着走着,突然咳了一声就把痰吐在了地上,真不卫生。
我想:假如人人都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那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了。
“三毛”的故事
“这香蕉真不错!”一个老板戴着墨镜,夹着公文包从垃圾箱旁走过,随手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对那个垃圾箱连瞧都不瞧一眼。
“啦啦啦……”走在放学路上的“三毛”朝这边走来,他看见了老板的不文明行为,便加快脚步跑过去,抬头瞟了老板一眼,捡起掉在地上的香蕉皮说:“哇!好厚的皮!”
老板听见三毛说的话,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奸笑,对正要将香蕉皮放进垃圾箱的三毛笑嘻嘻地说:“我说这位小同学,你说的是香蕉皮吗?”
三毛哈哈大笑,老板莫名其妙,他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在耍什么花招。三毛摇了摇笑得通红的脸,说:“哈哈!哪——哪里!我在——在说你——你的脸皮呢!哈哈!”
“什么?我的脸皮!脸皮?”老板一听如背后猛击一掌,这是有生以来,别人第一次这样讥讽他,居然还是位小学生,他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春天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田野里的植物都发芽了。山坡上的野花绽放出了彩色的笑脸,有红色的、白色的、有粉色的、有蓝色的……小树芽害羞的从大树妈妈的怀抱里探出了头,草地上的小草从地下冒了上来,嫩绿嫩绿的,一阵风吹过就跳起舞来。小豌豆小、小玉米、小青菜都从土地里跳出来,眺望远方。
夏天凉爽的夏姐姐带着一阵阵凉风来和炎热的太阳做抗争。整个大地就像被烤熟了一样,火辣辣的。但是小草却长得更加茂盛了,大树也张开了一张张大巴掌来为人们遮凉,田野里的小碗碗豆也长高了,而且还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粉色的花朵,玉米也长出了许多宝宝,青菜长得又大又绿已经可以吃了。
秋天,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各种果子都熟了,高梁地里的高梁们就像是因为丰收了,而喝了许多酒,脸红彤彤的,豌豆炸开了,那声音多清脆,它的肚子还滚出了一颗颗大圆豆,玉米成熟了,它们像吃得太多了肚皮撑破了,可风吹来还不忘跳起舞。
冬天,树叶都落了,玉米枯萎了,豌豆黄了,可是还有油菜、小麦和重新种的青菜在寒风中点头微笑,给大地添加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200字:喜欢的小动物(一)
一身雪白的毛,一对长长耳朵,一双血红的眼睛,凑成了一只可爱有趣的小白兔。
春雨姑娘偷偷趁小兔子不注意,下了几阵蒙蒙细雨,给小兔子玩耍的草地梳理得平平柔柔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光彩夺目的春天。小兔子在草地上蹦来蹦去,滚来滚去,好像在给我们表演杂技,还偶尔轻轻地叫了几声,仿佛在说;“好舒服啊!好舒服啊!”可爱极了!
小兔子饿了,就走出兔窝外,一边吃草,一边享受着户外的阳光,从远处看去,小兔子可享受了!
小兔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不能把它占为己有,我们要爱护好小兔子。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200字:喜欢的小动物(二)
小兔子喜欢在草丛中玩耍,一双雪白的小脚飞快地在草地上奔跑。它小巧玲珑,一个毛绒绒的小脑袋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
只要有一点儿动静,耳朵就会直直地立起来,时不时还会来一下“动耳神功”。 它还有一双像红宝石一般透亮又灵活的眼睛。有时,你走过它身边,看到它正在吃东西,这时如果你轻轻地摸一下它的头,它可能并不会理你,继续享受它的美餐呢。
我的大姨住在港头,她的家门口有许多蚂蚁。
星期六下午,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犹如一台烤面包机,烘烤着大地。人们都躲回家里去,狗趴在门前吐着舌头,知了在树上叫着。此时此刻,大地的小精灵——蚂蚁,正在太阳底下不知疲倦地在寻找着秋天来临时将要的食物。过了一会儿,忽然吹过一阵凉风,我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仿佛变了脸色,天空中灰蒙蒙的。太阳已不像刚才一样耀眼,而仿佛被削弱了许多。天空的远处渐渐飘来一大朵乌云。一忽儿,雨水一滴一滴地落下来,“滴滴答答”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里。没过多久,天空母亲如泣如诉,下起了倾盆大雨。
道路上积满了雨水。只见道路两旁隐隐约约闪现出一个小黑点,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十几只小蚂蚁排成的列队。它们小心翼翼地爬在还未被雨水淹没过的一条“小路”。啊,只见雨水向那边涌去,而蚂蚁们却毫无反应,继续向前爬去。只见雨水把蚂蚁们毫不留情地卷进去。蚂蚁们赶紧围成圆圈,在水中飘荡着,仿佛是跳水运动员围成的花环。蚂蚁们继续在水中漂着,似乎被水泡得疲倦了,蚂蚁们任由地下水通道的吸力产生的“水龙卷风”吸着,好像时不时会掉下去,却又没有。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喜欢的动物】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12-27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01-28
八年级音乐教案 上册 第四单元09-07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05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环境保护建议书06-13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看图作文500字12-08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件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