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实验班的弊端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钱学森实验班的弊端(通用3篇)

钱学森实验班的弊端 篇1

2011年12月11日 15:25:3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新华网西安12月11日电(记者周劼人、许祖华)12月1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钱学森的母校之一西安交通大学,有一个以“钱学森”命名的实验班,正在以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为办学指导,试图通过践行钱学森的教育思想,来回答“钱学森之问”,探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西安交大从2007年开始在一年级本科新生中选拔各方面基础好的学生,组建钱学森实验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如今,钱学森实验班已招收5届学生,首届学生已于今年7月毕业。

“‘大成智慧学’是钱学森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钱学森认为,科学家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有哲学和人文艺术修养,创新需要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西安交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说。

“钱学森班在课程设置方面,打破原有专业壁垒,将全部课程以钱学森现代科学体系中的11个部类划分,学生所学基本要涉及所有方面,培养模式上,实行的是六年学制:三年通识教育,一年专业教育,两年研究生教育。通识教育时不分专业、独立设班,单独授课。”西安交大副教务长邱捷介绍说。

提及这种跨学科教育带来的好处,钱学森班首届毕业生魏笠深有感触:“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从自身专业背景出发,去解决一个问题,而钱班的同学往往会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专业的知识。”

“在人文素养方面,学校为钱学森班开设了艺术思维与方法、艺术欣赏与创作等课程,我们希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逻辑思维,而且有形象思维、批判思维的内容在里面。”邱捷说。为钱学森班教授艺术思维与方法课程的马西平老师说:“没有想到这些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求知欲也很强。许多同学都觉得在艺术类课程和实践活动中,自己的兴趣、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像被唤醒了一般。”

虽然进入钱学森班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进了钱学森班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钱学森实验班实行严格的分流制度,一门课程不及格,或三门课程在70分以下,都将被分流到普通班。据了解,首届钱学森实验班学生入学时有65人,毕业时只剩下33人。钱学森实验班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采取开放式、启发式、小班讨论的课程教学方式,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授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韩省亮老师所教授的《理论力学》课是钱学森班同学非常喜欢的一门课。一次,韩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大作业“,要求同学们不用胶水等辅助材料,用纸设计一座桥,架在间隔1米的两张课桌间,让模型车能顺利通过。最终,哪个组的纸桥越轻,这个组的得分就越高。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又翻书、又计算、又讨论、又试验。

“除了校园里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环节。”西安交大副校长程光旭说。

钱学森班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暑假,都必须自行联系工矿企业实习,回校后撰写实践报告,通过答辩才能取得学分。社会实践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提高了思考问题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合作。

2011年7月,钱学森实验班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实验班的一些“成果”也逐步显现。

“他们常常不经意间就成为团队的领袖。”西安交大副教务长邱捷说,在学生们参与的各类竞赛和毕业设计中,钱学森班的学生因为涉猎的知识系统多,往往眼界宽、学识广,看待、驾驭、决策问题更全面。

西安交大高教研究所的一项分析表明,“钱班”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具体体现在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和文体评比上。截至2010年底,“钱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各级活动中获奖160多项,仅首届钱学森实验班学生就有28人受表彰82项,比例占入学人数的43%,占毕业人数的84.85%。

钱学森实验班的弊端 篇2

一、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弊端

(一) 对会计实验教学的认识缺乏高度性

目前, 我国高校会计实验教学常常陷入一个认识误区, 即会计实验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会计。基于这个较低的认识, 会计实验的内容、体系、方法等通常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来进行设计。其基本做法是给出一套某企业某年某月的经济业务, 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直到编制会计报表的一套会计循环, 这样的会计实验只能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基于这一较低的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使会计实验教学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较低层面上。使学生往往只关注信息的生成过程, 而难以领会会计信息的真实价值和具体意义, 更缺乏深刻的思考能力和再学习能力[2]。

(二) 实验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 极大地加速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及管理学科内各子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 新的综合化趋势已成为管理科学发展的主流。然而, 目前的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尚未形成各专业、各课程相互渗透、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实验系统。其主要表现为:

1. 大部分实验停留在以纯粹的会计知识为基础而建立的实验课程上, 实验项目主要为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不多。

2. 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 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研究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3. 独立实验项目基本上局限于会计核算, 而与之紧密相关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以及税收、金融等方面的实验内容尚待开发。

4. 课程内容实验项目单一, 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还有待开发。

5. 实验内容所涉及的行业单一[3]。

(三) 会计实验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

现有的会计专业教材, 按所涵内容不同, 通常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报表分析和会计电算化等, 其中除了会计电算化之外, 其他课程与教材都可以说是理论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很少。会计模拟实验本应是将各学科知识通过实践加以融会贯通的环节, 但目前其教材内容往往只涉及中级财务会计知识, 并且只是简单的“凭证—账簿—报表”核算过程, 而且多数情况下只是用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业务,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等并不涉及, 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过程。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目前全国都在学习新会计准则, 而这些新的变化根本没有在各类实验中予以体现, 而现有的实验内容过于陈旧, 验证性实验的比重过高, 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偏低, 导致设计与研究训练少, 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压抑了会计实验的兴趣, 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会计实验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4]。

(四) 会计实验模式缺乏多元性

会计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会计专业学生的这种实践能力, 主要表现在能从事实际会计工作的能力, 包括处理会计事项能力;专业操作能力 (手工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分析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实务操作中的创新能力。而现有会计实验过分突出了验证性实验, 忽略了设计性实验、验证与设计结合性实验模式的采用, 使得实验模式单一化, 从而弱化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1]。

(五) 会计实验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

会计实验教学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配备一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 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 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师资队伍。但目前的情况是专职实验教师少, 兼职教师多, 师资力量匮乏。高校扩招及经济发展使在校会计专业学生越来越多, 同时还要招收各类函授、夜大等成教班, 另外还有职称考试等考前辅导, 使本来就少的会计教师, 不得不忙于课堂理论教学, 加上晋升职称的压力, 有点时间还得去写文章, 哪有时间去关注实验教学呢?有的院校虽然已配备有专职实验教师, 但由于编制不固定, 职称评定慢、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 造成教师队伍思想不稳定, 人员流动大, 影响了会计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5]。

二、会计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1.提高认识, 建立和完善会计实验教学机制。要充分认识会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验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尤其对于会计学科来说, 其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会计实验来掌握它的一些基本技能, 同时实验又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会计实验也是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所从事工作的捷径。因此, 各高校的院、系领导应齐抓共管, 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会计实验教学机制。从学校长远发展出发,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专业学生, 在实验教学上要舍得投入资金和人力, 购买先进设备, 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6]。

2.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相互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从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出发, 将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纳入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 进一步探讨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系统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关系, 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相互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将促使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从单一的专业实验走向多功能实验。在新的会计学科知识体系中, 以纯粹的会计知识为基础而建立的课程、内容与方法体系的情况将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各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因此, 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也应该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将会计专业实验内容纳入整个企业管理环境中, 再将企业管理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之下。如将ERP、创业投资等实验教学内容纳入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这样可以将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企业管理、商务策划以及税收、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 形成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或项目。在实验项目类型方面要注重全面、系统, 其类型应该包括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实验, 并重点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实验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 要朝着高定位、高层次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发展方向, 加强自主型、选择型、边缘型和特色型项目的建设。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应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 注重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重心, 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税收、金融等各方面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完善会计实验教材的内容。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 会计实验内容应包括以下4大模块:

(1) 专业训练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 注重岗位基础知识及业务技能的培训, 内容具体, 操作性强, 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业务要求。

(2) 手工会计核算模块。该模块是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等素质的整合及其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 应以各类型企业的某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为实验资料, 将国家法规、会计原理、程序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使学生对会计循环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模拟操作, 达到会计实际工作的规范要求。

(3) 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模块。该模块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 对会计数据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整理储存、报告和会计信息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4) 会计综合实训模块。该模块通过建设开放式的会计办公操作实训室, 将静态实验模式改革为动态的实验模式。开放式的会计办公操作实训室要根据企业财务机构的岗位设置, 提供完整的会计实务“沙盘”演练, 培养学生岗位责任、团结协作精神, 训练会计实务的专业判断、业务处理、计算机运用等专业技能。

具体操作上, 可对一个业务相对较复杂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的相关资料, 分组进行沙盘模拟训练, 以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能力。以上模块, 在课程设置上是相互独立分阶段进行的, 但在会计实验教学内容的运用上, 4大模块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通过以上模块的分步实施, 逐步达到能力形成、能力强化和能力综合提高的实验效果[7]。

4.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实验, 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实验教学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网络经济的发展, 会计的方法体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会计方法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会计核算方法;二是会计管理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验教学多数为验证性的。验证性实验一般只涉及一门课程的知识, 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可自行完成。如各高校开设的会计手工实验, 就属于典型的验证性会计实验。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 发给学生多种空白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资料, 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 从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 到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 直至编制会计报表, 学生对整个会计循环过程进行系统操作, 验证所学过的会计理论, 达到融会贯通, 从而将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会计管理方法的实验教学, 多数为综合性和设计性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一般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 在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 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还可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在会计预测与决策实验、会计检查实验中, 实验教师可将实验题目公开, 学生可自由选择实验方法。由于一些会计实验可有多种方案实现, 要得到最优设计, 需要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精心设计、科学统筹, 这一过程本身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并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8]。

5.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会计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加强会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 应是当务之急。

(1) 要创造条件, 鼓励会计教师走出学校, 以考察、进修等方式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去参加社会实践, 也可从社会上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指导工作, 进行教师培训, 以提高和丰富教师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

(2) 应配备专门的会计实验教师, 并采取措施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以强化其会计工作的实践能力。

(3) 会计教师自身应不断学习, 扩大知识面, 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 充实和完善自我[9]。

参考文献

[1]隋英杰, 夏鑫.会计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架构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 (8) :124-126.

[2]张静伟.构建规范化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实施模式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7 (6) :71-72.

[3]章新蓉.高校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7 (4) :93-94.

[4]孔维伟, 刘松颖.关于高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J].科教文汇, 2007 (5) :137-142.

[5]王则斌, 罗正英.会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4:144-147.

[6]丁春贵.完善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 2006 (6) :110-112.

[7]高健.完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 (5) :142-144.

[8]陈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 2007 (7) :62-63.

钱学森实验班的弊端 篇3

关键词:普通中学 生物实验教学 弊端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等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普通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分析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由于诸种原因,导致生物实验教学开课率严重不足,形成“以看代做、以讲代做、以练代做”的现状。具体表现有:

1.监督机制不完善,认识丞待提高。

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科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之高考的副作用,导致主管部门和部分领导对实验教学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逐渐使生物实验教学形成了“以看代做、以讲代做”的弊端。

2.投入不足,实验设施限制。

1)实验经费不足。示范学校的建设、办学规模扩大,加之物价上涨等原因,导致实验经费被压缩,影响了生物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2)实验设施限制。学校规模扩大,各学校班额、生源人数剧增后,相当一部分中学实验室并改扩建,导致实验教学场所、设施等严重不足,影响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教师素质不高,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到位。

1)片面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受在急功近利的高考、中考的影响,片面追求高分和成绩,导致了挤课、占课,使生物实验教学课时严重不足。

2)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以及教育的技能等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致使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照本宣科,实验内容缺乏拓展以及创造和升华,无法科学地设计实验,影响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变革与对策

要改变这些现状,让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应结合实际,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实验教学,真正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规章制度。

1)转变观念,提升认识。思想是行动的灵魂,首先要树立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明白新课改在实验教学中的目的和意图,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实验教学。

2)建全监督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对实验教学应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经常检查、督促和指导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做到上下齐心,齐抓共管,共同促进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

2.注重实验培训,加大实验投入。

1)加强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学校应本着“立足本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不同形式让生物实验教师、任课教师接受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验技能,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

2)配足器材药品,保障实验教学。配足实验器材设备是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前提。学校须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验进行的次数等实际情况,增大投入,保证实验药品、消耗品和部分仪器设备的补充、增添和更新,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3)创造实验硬件条件,保障实验教学。随办学规模的扩大,班额和各年级学生人数的剧增,造成实验室的频繁使用,不利于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各学校应想方设法创造实验硬件条件,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3.营建实验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学校可根据实际,美化生物实验室,创建生物实验专栏,科学规范的摆放生物实验器材、药品等来建设生物实验室文化,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科学态度的培养。

4.加强环境和安全教育,培养绿色理念。

1)加强安全教育,杜绝事故发生。在进行生物实验室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各种实验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培训和指导。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渗透环境教育,培养绿色理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灵活的渗透环境教育,培养绿色理念,提高环境意识;同時做好“三废回收再利用”工作。

5.改进课堂理论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1)精心备课。在生物实验教学的备课中,教师除了认真研究教材、课标、考纲外,须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并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整合、贯通成授课资料。

2)改革教学方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变“主讲”为“主导”,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

3)创新教学手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直观。

4)重视生物实验小结。生物实验教学结束后认真组织学生对生物实验(包括没有出现预期结果的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的养成。

5)开展课外生物科技竞赛活动。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的通过探究、调查、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实验教学与学生综合质的提高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应采取一切措施,充分发挥教材、课标的优势,积极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合理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形成绿色理念,提高创新能力、综合实验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的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兰.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第5期

[2]林慧.在“大班额” 教学中开展探究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9,34(2):39-42

上一篇:一路有你相伴初三期中考试作文下一篇:心理团辅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