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1

幼儿音乐教案小班:过马路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小姑娘、老爷爷和警察叔叔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2、培养安静倾听音乐的习惯。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斑马线,说说“过马路”师:瞧,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它?

师: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走在斑马线上。那么马路上有谁?有哪些人过马路呢?他们走路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马路上有警察,每天都有许多人要过马路,有小姑娘,还有老爷爷。

二、听赏音乐

1、师:音乐就好像我们人在说话,接下来的这段音乐里就讲述了几位不同的人过马路的故事,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谁先过马路?谁后过马路?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用踮脚尖和捶捶背的动作表示小姑娘和老爷爷,用敬礼的`动作表示警察叔叔。

3、幼儿讨论,并用身体动作表演

师:在音乐里,你听见谁先来过马路的呀?(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先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小姑娘,他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很轻松。

师:接下来又是谁来过马路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接下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老爷爷,他走起路来慢慢悠悠,很吃力。

师:最后,是谁走过来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后可能是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走起路来精神饱满,步伐有力。

一天早晨,小姑娘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幼儿园,来到斑马线前,小姑娘等到绿灯了便高兴地过马路。就在她准备要穿过马路的时候,小姑娘忽然看见有位老爷爷正拄着拐杖,弯

着腰想要过马路。小姑娘连忙说:“老爷爷,别着急,我来帮助您。”说着,小姑娘跑过去搀扶着老爷爷一步一步的过马路。哎呀,不好啦,信号灯马上要变成红灯啦,老爷爷和小

姑娘还在马路中间走呢!这可怎么办呀?就在这紧急时刻,一位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有礼貌的向老爷爷和小姑娘敬了个礼,然后对着两边的车辆做手势,示意车辆继续等待。老爷

爷和小姑娘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顺利穿过马路,他们对警察叔叔说:“谢谢您!”

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2

一、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内容, 充分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 情绪变化快, 注意力易转移, 兴趣短暂。而一个好的音乐游戏的开展, 能让幼儿在理解游戏内容的基础上, 在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节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从而享受到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还能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 如组织幼儿开展“老猫睡觉醒不了”这个音乐游戏, 令我印象深刻。“老猫睡觉醒不了”是个比较传统的音乐游戏, 同时是一个深受幼儿喜爱的音乐游戏, 主要是歌词朗朗上口, 情节生动有趣, 在游戏中由老师扮演老猫, 声音变粗, 脚步变慢, 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 妈妈就来找”这段时, 幼儿激动不已, 而后手忙脚乱地往桌子底下钻 (或者躲在小椅子后面) , 然后个个屏住呼吸, 全然不觉屁股、小脚全露在外头, 只把眼睛闭起来。我往往是忍住了笑, 一个一个去拍, 最后张开双臂问一句:“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 ”这时就会听到桌子、椅子一片稀里哗啦的声音, 孩子们从四面八方钻出来拱到我的怀里, 小眼睛因为兴奋而放着光, 大声地喊:“妈妈! 妈妈! 我在这里!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 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快乐, 我真的有种喜悦的满足, 心里是甜甜的。这时, 游戏给了孩子最大的快乐体验, 老师所做的就是扮演他们眼中真正的“猫妈妈”, 用歌声和形体动作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享受躲在桌子底下和椅子后面的刺激及最后跳出来的兴奋, 当时那种快乐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的, 只能用心体验, 我想:这就是音乐游戏的魅力所在, 也是老师的愿望。

二、从游戏规则入手, 让幼儿更好地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规则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 是约定俗成的, 或是由成人事先拟定好的。每个游戏都有一个规则, 它规定了游戏动作的方法。规则在游戏中起着组织游戏者参加活动和充当评价游戏行为标准的作用, 约束与调整幼儿游戏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规则游戏的规则包括:角色行为规则、内容与玩法规则、竞赛性规则等。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 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 获得游戏性体验的前提, 必须严格遵守。一方面, 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 才能开展游戏, 实现幼儿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发展。另一方面, 只有真正在游戏中, 沉浸于游戏的情境和秩序中, 才能够对游戏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知、感觉, 才能有心灵的“震颤”。从而实现游戏的审美追求, 创造游戏自身的美, 展示游戏自身的魅力。

游戏的规则制定不能由成人包办, 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 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和充分被尊重的感觉,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 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戏规则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超越, 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音乐游戏“网小鱼”是大家熟悉、幼儿喜欢的一个游戏, 有一次, 我在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网小鱼》时, “小鱼们”由于怕被“渔网”捕到,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 大多数“小鱼”总是盯着“渔网”, “渔网”刚拉好手准备去捕“小鱼”时, “小鱼们”就已经逃回了“家”, 结果渔网一条鱼也没捕到。这时, 赵明伟就大叫起来:“老师老师, 音乐没有结束他们就全跑了。”杨轩也跑过来对我说:“他们都是胆小鬼。”被他们两个人这么一说, “小鱼儿”都低下了头, 有点不好意思, 为了增强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 我鼓励道:“才不是呢, 我相信他们都是聪明勇敢的小鱼, 不是胆小鬼, 你们说对不对? ”“对”, “小鱼们”响亮地答道。于是我们重新开始游戏, 幼儿都能在音乐结束之后快速跑回家, 再也没有胆小鬼了。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 既遵守了规则, 又享受到了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情绪体验。

三、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 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 进入与家庭生活完全不同的幼儿园集体生活, 幼儿园老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很好地起到逐渐激发幼儿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喜欢同伴的情感的作 用。因此音乐游戏是最佳选择。音乐游戏本身是生动形象的, 能起到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作用, 如果老师再结合班中幼儿实际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 则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袋鼠》时, 我是这样做的:

1.活动前我选 择并录制了两段 特点鲜明 的音乐 , 一段音乐活泼轻快, 另一段音乐缓慢低沉, 并根据两段音乐的特点设计了幼儿喜欢的可爱的动物形象 (袋鼠宝宝和袋鼠妈妈) 、凶恶的大灰狼形象及勇敢的猎人形象, 配以有趣的游戏情节 (大灰狼想抓袋鼠吃, 袋鼠赶紧躲起来, 最后猎人打死了大灰狼) 。

2.活动中让幼儿充分 倾听袋鼠 音乐、大灰 狼音乐 , 学习分辨两段音乐不同的音乐性质, 大胆地模仿袋鼠跳、大灰狼走路等动作。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仔细倾听, 很容易能感受出活泼轻快的音乐表现的是袋鼠形象, 缓慢低沉的音乐表现的是大灰狼形象, 且还能听乐曲的基本节拍愉快地与同伴、老师一起扮演“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 愉快地共同游戏。

3.活动结束时 , 我给幼儿 设置了一 些比较有悬 念的问题 , 如大灰狼来了, 袋鼠宝宝怎么办? 除了躲起来还可以怎样制服大灰狼? 谁来帮忙呢? 幼儿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以身体动作参与到音乐游戏中,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3

一、游戏环境,让孩子感受温馨

小班孩子刚入园,情绪不稳定,对同伴、老师也不熟悉,不善于表达交流,营造宽松亲切的游戏氛围是缓解孩子分离焦虑的有效措施,“安”才能“静”,“静”才能“和”。在选择音乐游戏时,力求孩子熟悉理解、生动形象,充满情趣,使孩子能在游戏中交流表达,缓解情绪,了解同伴。开始时,孩子们都爱独自坐着,看老师或者同伴表演,个别孩子还轻轻哭泣。我也不制止,就安排了音乐游戏《大拇哥》,每当孩子伸出大拇指跟着做时,就热烈地夸奖孩子,奖励孩子大拇哥。在老师的诱导下,有些孩子也伸出了大拇指跟着做了,哭泣的孩子停止了抽泣,静静地看着老师和同伴表演……孩子逐渐熟悉游戏并且愿意表演的时候,我改编了游戏,让孩子和老师积极互动,如:“××,×××,你在哪里?”被叫到的孩子就要回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当然,开始时,我也非常注意互动的对象,请那些活泼愿意交往的孩子和老师游戏,给同伴做示范,逐渐地面向全体,有趣的活动、宽松的氛围,渐渐吸引孩子,随着孩子参与游戏的热情逐渐高涨,他们也慢慢了解了同伴和老师,不再排斥幼儿园了。

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中,知识面越来越广,表演欲望越来越强,也更善于去模仿了。他们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了音乐游戏中,也完完全全地爱上了音乐游戏。

二、游戏规则,让孩子懂得遵守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家里大人宠爱的多,没有规则意识。你看,活动时随便脱鞋袜,拿同伴的餐点吃,乱扔积木……班级一片乱糟糟、闹哄哄的景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集体中,规则是良好集体生活的保证,孩子必须懂得什么事情不能做,该怎样做。游戏给孩子搭建了一个实现自我约束的平台。要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必须要遵守游戏的规则。例如:当很多孩子围成圈玩丢手绢的游戏时,宝宝看到有人突然站起来,他可能也会站不住跟着跑,但是这时候的宝宝根本不懂只有被丢手绢的人才能站起来跑着追另一个,而其他人应该保持不动的,相信经过几次的观看模拟,孩子会慢慢懂得游戏的规则,这时候可以让他加入到游戏中;对于抢椅子的活动,很多才进幼儿园的3岁左右的小宝宝经常会为抢不到椅子而大哭一场,认为是别人欺负他,把椅子抢去故意不给他坐。孩子只要多看几遍这类游戏,就会掌握游戏规则并慢慢融入到这类音乐游戏中去。

三、游戏互动,让孩子学会交往

小班幼儿刚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不会交往,不会交流,常表现出独自游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班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亲切地握手,友好地拥抱,在音乐结束后,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好朋友说一句话,我和一位小朋友做示范,让幼儿模仿。善于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音乐游戏中更多地采用了模仿,模仿动物的动态,模仿成人的动作等等,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主动地与同伴共同合作游戏。

此外,音乐角色游戏的开展,为幼儿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如果有某一个角色配合不好就会影响活动的开展。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我都会提醒幼儿合理分工,进行大胆想象。如幼儿在玩《小吃店》的游戏中,幼儿自己选择角色,当在选择角色时发生矛盾,就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培养幼儿协调、合作的能力。在音乐游戏中协调好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人们自身的感受,都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通过对我班幼儿经验的梳理,我发现他们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活动(如郊游、放风筝等)。而幼儿又对动物角饲养的小蝌蚪非常感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对青蛙的成长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预设了这一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池塘里的小青蛙”,力求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注重成品灌输的做法,追求幼儿认知经验与艺术表现的整合。

本次音乐活动的目标是在多种教育形式交互作用中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调动幼儿已有的关于青蛙的认知经验,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快乐氛围。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能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小青蛙》。

活动准备

歌曲:《快乐的小青蛙》、荷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玩跳跳,熟悉旋律

1.在小青蛙的音乐旋律中,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此环节旨在让幼儿通过玩玩跳跳欣赏和熟悉旋律,感受小青蛙的快乐。)

2.幼儿跟随乐曲自由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一环节让幼儿跟着乐曲的旋律模仿池塘里各种小动物的动作,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个别幼儿进行肢体动作示范,并用舞蹈语汇鼓励幼儿夸张大胆地表现。指导的重点是观察并发现个别幼儿“形似”的动作,并引发集体模仿。)

3.伴随乐曲,教师模仿天鹅的动作,引导幼儿欣赏感知。

二、欣赏感受,想象表达

1.播放小青蛙的叫声,教师以天鹅的口吻做东张西望状并提问“咦,是哪个好朋友未了7”

2.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快乐的小青蛙》,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引发幼儿想象:“你们听到了什么?”“咕呱呱呱是什么意思?”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小青蛙们好像在做什么?说什么话呢?”(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迁移已有的认知经验。)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结合歌曲中青蛙叫声的节奏,引导幼儿跟着乐曲有节奏地说说、做做青蛙的开心事。(这一环节的难点是帮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说唱,如“咕呱呱呱,咕呱呱呱,虫儿捉得多又多。咕呱呱呱,咕呱呱呱,春天天气真正好”,并配以相应的动作。)

三、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欢怏

旋律

播放课件《快乐的小青蛙》,请幼儿讲讲小青蛙在干什么,或说什么。(此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欣赏并讲述歌词内容。教师可结合幼儿讲述的内容,即兴地将歌词内容唱出来并进行表演,一方面进行小结,另一方面也给幼儿创造第二次欣赏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和小青蛙伴随录像和歌曲音乐一起自由地唱唱跳跳。)

四、延伸活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5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与朋友合作的快乐。

2、发展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及感受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五张;音乐磁带、录音机。

2、一次性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吃荷包蛋吗?

看过爸爸妈妈煎荷包蛋吗?

是怎样煎的?

二、请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

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吃荷包蛋了,我们仔细听听小朋友是怎样煎蛋的?

三、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里唱了什么?是怎样煎荷包蛋的?

四、边看图片边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

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煎荷包蛋?(在自己座位上边唱边表演)

五、教师完整地表演给小朋友看。

刚才看到小朋友煎得可香了,老师也想来煎一个。

六、引导幼儿创编邀请别人吃荷包蛋的动作,集体表演一遍。

荷包蛋煎好了,心情怎样?

你想请朋友来吃你的荷包蛋吗?

我们怎样请朋友,用个很美的动作。

七、集体表演煎荷包蛋。

我们一起煎荷包蛋给自己的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吃好吗?

八、小结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设计 篇6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二、活动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流程

1、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2、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①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②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四、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1、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

2、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五、幼儿游戏

1、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2、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六、活动反思

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7

兴趣是产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机,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 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有更直接的联系, 因此笔者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 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有利于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中, 应非常重视幼儿情感的融入和表达。如在小班第一首歌唱音乐教育活动中, 我常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在轻松快乐的情绪和氛围中, 既可以使幼儿第一次在心理上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 又可以使幼儿尽快地摆脱离开父母的焦虑, 瞬间消除对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的紧张感, 从另外一种途径上拉近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增长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营造了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 也让幼儿在歌曲中, 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从乐趣方面激发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探索

众所周知, 幼儿对事物的注意力还未养成,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对某一事物的关注持续时间短, 想法古灵精怪, 且易受情感支配, 他们的种种特点都对日常的教师教学活动发起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把复杂关系变成简单关系, 把静态的图片变成动态的视频, 把教学过程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从而解决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如在音乐活动《小蜗牛》中, 我利用课件及电脑多媒体向幼儿展示了小蜗牛记性差, 出门后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家, 后来它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身上带着一支小蜡笔, 一边走一边画, 顺着线条找回家。憨态可掬的动画小蜗牛形象一下子就牵动了孩子们的心, 幼儿们为总是找不到家的小蜗牛担心, 又为蜗牛妈妈找到了小蜗牛而高兴。这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萌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选择歌曲时, 应尽量从歌词到音乐, 从体裁到形式, 从结构到风格都贴近幼儿的生活, 有些歌曲要经过改编才有兴趣, 使幼儿们感到十分有趣, 这样既唱歌又游戏, 还增加了节奏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作为教师, 可以引导幼儿大胆地创新, 独立地思考,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 都留有探索创编的余地。仿编歌词, 根据歌曲创编动作、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让孩子的创造思维更上一个台阶。

三从动趣方面激发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 幼儿是非常喜欢学习律动的, 随意动作如行走、跑、跳等动作都是律动。律动突出的特点是动作比较随意, 动作技能要求不高, 动作范围广泛, 幼儿会非常感兴趣, 也会感到易学。如在活动《汽车嘀嘀》中, 笔者首先带领幼儿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再带领幼儿做音乐游戏“红绿灯”, 最后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的活动, 这样既增加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又给了幼儿美的体验。

四从嬉趣方面激发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探索

除了身体动作可以增加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力之外, 音乐游戏也可以增加幼儿的感悟力。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而进行的游戏活动, 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音乐活动。从内容和主题来分, 音乐游戏可分为两种。其中有主题的音乐游戏, 一般有一定的内容或情节, 有角色及游戏的动作。如《找小猫》的游戏, 可由教师扮演“猫妈妈”, 全体幼儿扮演“小猫”。根据游戏中的情节内容, 模仿做小猫轻轻走路、躲藏等动作。由“猫妈妈”按照游戏中的情节提示去找“小猫”。小班的孩子角色意识很强, 幼儿喜欢把自己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尤其喜欢能在游戏情节中加入“大灰狼”、“大老虎”等角色, 来满足心理受刺激的需求, 因此, 可以设计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 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 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并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此外, 教师范唱对小班幼儿音乐感悟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范唱的优势在于: (1) 教师即兴现场演唱是活生生的, 富有灵气的, 是充分体现音乐艺术是表演艺术的本质的; (2) 教师现场的即兴演唱方式, 能形成表演者和欣赏者现场的互动与交流, 这种现场互动交流最能感染幼儿的情感, 激发幼儿的模仿欲望。

总之, 良好的音乐感悟力是进行各类音乐活动的灵魂, 而创新化的教学手段则是培养幼儿音乐感悟力的主要途径。作为教师, 我们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发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行为的养成。通过对小班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和思考发现, 通过加强情感的交流, 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 适时地运用舞蹈和穿插游戏活动等方式, 可以提高小班幼儿的音乐感悟力, 从而影响幼儿对音乐的解读能力和表现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感悟力,音乐活动,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凌云.在唱歌活动中提高音乐感受力[J].幼儿教育·教师版, 2012 (10)

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8

【关键词】音乐;培养;常规;集体意识

孩子上幼儿园,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他们面临的是新老师,新朋友,新的环境。对于大部分的幼儿来说,他们是不适应的,许多的孩子来园就哭哭闹闹,嚷着找妈妈。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月后孩子们终于适应了新的生活。就在我为之窃喜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困扰着我:孩子们年龄小,老师跟他说话他听不懂,有的只会说两个单词,有的孩子要对他说的很慢才能听懂,于是班里的常规一时之间乱了套;有的孩子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钻桌子,有的孩子在老师做游戏的时候擅自离开自己的位置,有的孩子就只是自己呀呀学语,根本不管老师……面对这么小的孩子,你跟他讲道理他听不懂,你说话大声点都要把他们吓哭,该怎么办呢?在我的仔细观察下,我发现:虽然语言活动孩子们不感兴趣,但是孩子们对歌唱活动确实兴趣浓厚。只要音乐响起来,孩子们就会认真的听着,有时候还会做一些动作。

一、利用特殊节奏培养幼儿常规

在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节奏,这些节奏构成了音乐最基本的元素,朗朗上口的节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也是很吸引小朋友们的,他们尤其对各种奇怪的声音感兴趣。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早上来园早接的时候他们是最不愿意跟父母分离,也是一天当中最难过的时候。为了让幼儿能够高高兴兴得来园,有个美好的晨间接待时间,我利用节奏“XXX ︱XXX 心肝宝贝”,跟孩子们来一个热情的拥抱,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和关心。在每一次集体活动之前,我都会跟孩子们进行节奏练习,一边练习节奏,一边用节奏说出:“小朋友,快坐好,我们大家快坐好。”对于那些个别注意力还没有集中的孩子,我则将他们的名字念出来,这样孩子们就很快的安静下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每次我开始变幻节奏拍手,跺脚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的认真跟着我做。在轻松愉快的节奏声中,逐渐培养了幼儿的常规意识。

二、将我对幼儿常规的要求用音乐唱出来

很多时候,我想让孩子们了解常规,单纯的说教是不起作用的。在一個偶然的歌唱活动中我发现,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歌曲,再长的歌词他们都能够记住。于是,我突发奇想:何不把我的常规要求创编成歌曲呢?于是,我找了几首孩子们比较喜欢的音乐,如《两只小熊》、《小手拍拍》、《我爱我的幼儿园》等,我把常规要求填进去,每次游戏活动的时候就跟孩子们唱唱这些歌。

三、在固定的环节中播放固定的音乐,使孩子形成常规意识

虽然我们的常规教育有相对机动的音乐,但是在固定的环节,我们还是采用固定的音乐。

1.收玩具音乐

在晨间活动和体育活动结束后,我们就播放音乐《两只小熊》,孩子们只要一听到这个音乐就知道将自己手中的玩具拿去放好了。

2.午餐音乐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主要播放一些缓慢的、优美的中外名曲作为背景音乐。在欣赏这些音乐的同时我遍配了一些指导语的用语:右手拿勺,左手扶碗,快快乐乐吃午餐。

3.排队音乐

幼儿在集体活动的时候,老师会要求幼儿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叫小小解放军》是很好的排队音乐。在音乐中我加入了一些指导语用语:老师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发现了有情况,请解放军赶紧排好队,我们一起去侦察一下。这样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地把队伍排好。

4.洗漱音乐

在每天的洗漱环节,我们播放音乐《小小毛巾》:小小毛巾爱玩水,洗了眼睛、鼻子、嘴,还跟耳朵亲亲嘴。节奏简单,歌词易记。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边洗脸,边唱歌。而且在歌词的引导下,认认真真的洗小脸,小手,非常的可爱。

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共同创编常规音乐

在将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孩子们非常的喜欢用音乐培养常规这个方法,在音乐浅移默化的作用下,孩子们的常规有了很大的进步。孔子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们重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的加入到我们创编常规音乐的活动中来,比如:开学的时候,我班的明明小朋友很喜欢唱《上学歌》。我们就根据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将《上学歌》改编了一下:明明上学校,天天来得早,和老师,和朋友,高高兴兴度过每一天。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鱼》 篇9

1.引导幼儿学会用自然地声音来演唱歌曲,并且用简单的动作模仿。

2.愿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3.初步尝试按规则游戏,在于教师教师单独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感。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1小鱼游水的图片一张,画面上有不同姿态、向不同方向游动的鱼若干条。

2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教师:看!谁来了。

2、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二)、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小鱼游》

1.教师示范唱。

2教师边操作小鱼边说歌词。

3幼儿看小鱼表演熟悉歌词。

4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旋律(小鱼不动)

师:小鱼游累了,我们让小鱼休息一下。老师把小鱼刚才游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和小鱼一起来听一听。

5教师弹唱歌曲《小鱼游》,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熟悉旋律。

6幼儿看小鱼表演,跟着教师的旋律一起唱歌曲2-3遍。

起大声唱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教师:小鱼是怎样游来的呢?谁用动作做一做?

2、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模仿学习。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幼儿跟教师边唱《小鱼游》边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二、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教师: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与妈妈唱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1)教师:唱到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其他幼儿边唱歌曲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点点头,摇摇尾巴,互相问好,励幼儿大胆亲近其他小朋友。

(3)幼儿继续游戏。

三、活动延伸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方案 篇10

1.感知音乐节奏,知道小狐狸转身时要立刻变成各种各样的小花朵。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音乐狐狸头饰小花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师:宝贝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拍拍手吧: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摆摆,小手小手抱抱,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摆摆,小手小手抱抱,小手小手放下来。哇,我们的小手真厉害,会这么多本领!

欣赏并熟悉音乐

听音乐拍手拍腿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们和我一起听着音乐拍手好吗?(好)幼儿跟师一起听音乐拍拍手。

二:听故事,学习做变大石头游戏

师:这段音乐真好听!在这个好听的音乐里面,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请你仔细听哦!

师讲故事:

在森林里面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动物可喜欢在一起做游戏了。有一天啊,小动物们正在树林里面玩儿呢,忽然看到他们的好朋友小狐狸。小动物就想了,咦!我们和小狐狸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先不要告诉小狐狸哦!

结果啊,小狐狸在前面走,小动物们就跟在后面,当小狐狸一转身,小动物啊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花,一动也不动了。

讲故事间隙,请搭班老师将花朵头饰给听课老师。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故事里面当狐狸转身时,小动物们都变成了什么呀?(幼:小花)那现在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表演一下,小花都是什么样的呀,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我说一二三变,你们就变成各种各样的小花好不好?我们来试一下,一二三,变!(幼儿作花状)哎呀,宝贝们做的真好,都变成漂亮的小花了呀。你做的小花是这样的呀,小朋友们看一看,漂不漂亮?(幼:漂亮)你做的小花也很棒哦,我给你拍张照,咔擦。这边的小朋友也很厉害哦,变成了这个样子的小花,真好看!哦哟,这里有两个小动物还没有变成小花,那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当听到杨老师说一二三变的时候,你要快点变成小花不能动哦,不然可就要被我发现啦。准备好,一二三,变!(幼作小花状)哎呀,我们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一下子都变成了小花朵,杨老师都找不到你们了呢。看来我们的宝贝都已经知道要怎么玩这个游戏了,那我们现在就来玩这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幼:想玩)现在杨老师来当狐狸,你们来做小动物,好吗?现在我们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帮帮忙,帮我们的宝贝打扮成小花的样子,这样狐狸就没那么容易找到你们啦。(请听课老师帮幼儿戴上头饰)

师:小动物们都打扮好了吗?(幼:打扮好了)那我们就开始啦!记住哦!小狐狸呆会儿转身的时候,你们就要变成什么呀?(幼儿:小花)变成小花可千万不能动哦,不然小狐狸可是会发现你们的哦。

播放音乐,老师带上狐狸头饰哼唱,带领幼儿游戏

师听到节奏回头,观察幼儿是否会做花朵状。

师:哎呀,我看到一个小朋友没有变成花朵,被我找到啦,哈哈。那么我们现在再来一次,看看这一次你们是不是都能变成小花,不被我发现好吗?(好)再一次进行游戏。

师:咦,奇怪,我的小伙伴们都到哪儿去了呢,森林里怎么多了这么多的好看的小花呀。(幼儿笑)

宝贝们躲得可真好,狐狸都找不到你们了呢。

四:请另一名老师来扮演狐狸,再次游戏。

师:那边还有一只小狐狸,他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再来一起玩一玩好不好呀?(好)

放音乐,老师幼儿一起游戏。

另一师也戴上狐狸头饰,两只狐狸一起找,观察幼儿是否都会在狐狸转身时作花朵状。

三:活动结束

幼儿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11

【关键词】小班;儿童心理;民族音乐活动;游戏化策略;寓教于乐

幼儿作为学习能力还不完全的学龄前群体,幼儿园在进行社会化教育引导时,必须遵循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研究他们的独特的心理和对新事物的学习接受能力,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儿童的个性发展,用更适合他们身心教育的游戏形式,帮助小班幼儿通过一种更富趣味性的方式来感知和学习对他们来说还较为复杂的民族音乐,必定会获得相较于普通的口述讲学更为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的游戏化策略

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展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体现中华儿女优秀品德和无穷创造力、想象力的音乐,我国民族音乐大多旋律婉转,节奏感强,容易学习模仿,这对于小班幼儿的乐感培养和民族文化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1】。小班幼儿的好奇心重,乐于模仿,但是学习的集中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采用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富有趣味的游戏可以很快达到吸引幼儿模仿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机械记忆之上增添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小班幼儿初步树立起民族荣誉感的意识。

(一)采用亲身接触的方式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乐器

亲身接触是可以帮助小班幼儿最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声媒介,逐渐累积对民族乐器不同音色的了解可以为日后开设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奠定基础。例如,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来介绍给小班幼儿极具陕北特色的腰鼓,同时还可以交给小班幼儿简单的打腰鼓的方法和陕北秧歌的步法,通过轮流敲击腰鼓,是小班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的双手感知腰鼓的结构,并调动起感官模仿腰鼓的声音,将打腰鼓、扭秧歌作为游戏的惩罚环节,并为小朋友们播放旋律较为简单的陕北民歌,从而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全方位的融入到陕北民族音乐的学习当中来,而且还能了解到极具陕北风情的腰鼓和秧歌。

(二)采用节目表演的形式为小班幼儿学习民族音乐创造氛围

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模仿力都比较强,设置游戏情景化的节目表演可以将小朋友迅速带入到轻松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氛围中来,同时还可以寓教于乐,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融入到表演中来,是小朋友们模仿民族音乐中表现的行为,感受真善美,并通过这样的模仿将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小班幼儿自身性格的培养。幼儿园可以让正处于字音矫正关键时期的小班幼儿通过朗诵儿童民谣的方式,来掌握歌曲表达的核心内容,并为朗诵搭配情境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配乐,例如儿童民谣《劳动最光荣》,用最淡淡的生活情境为儿童讲述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和小喜鹊,小蜜蜂一样通过辛勤的劳动得来的。

二、小班幼儿民族音乐学习活动游戏化的优点

小班幼儿多处于三到四岁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迅速,学习模仿能力在社会的积极引导下可以进步得特别快,与学前班的幼儿相比,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比较简单,形式更为多样了,所处的环境更为轻松,将做游戏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将学习客体形象,趣味化。对于小班幼儿进行游戏教学的优点如下:

(一)保证了小班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

小班幼儿虽然已经开始进行社会化的培训引导,但是在心智上仍不成熟,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保留一份快乐的童年记忆的意义远大于知识教学的意义,这种轻松的游戏可以帮助每个小朋友都能够快速地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为其社会化的生活体验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可以寓教于乐,在培养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自然而然地受到中国优良传统的熏陶。

(二)培养了小班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为兴趣而学习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佳状态,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容易在学习中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并进行主动模仿,为了培养小班幼儿对于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幼儿教师需要将儿童民谣和旋律简单,能够朗朗上口的民族音乐通过亲身接触,节目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小班幼儿学习民族音乐,感受祖国文化的无穷魅力。游戏也可以帮助儿童迅速地转变角色,感受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方式,将渔夫,牧童,甚至是小蜜蜂等动物角色带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音律,提高小学幼儿的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

结束语

民族音乐是我民间文化的精粹,它包含了我国有趣的民间故事,包含了内涵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对于幸福和谐生活的不懈追求,具有很高的音乐鉴赏价值,民族文化历史研究价值。对于初出家门的幼儿来说,民族音乐可以给予幼儿美的感受,使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比起口述教学而言更为轻松,同时还可以通过行为模仿和感官体验培养小班幼儿初步建立起热爱国家,团结民族的优秀精神框架。

【参考文献】

[1]朱春娟.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的游戏化策略探微[J].科教导刊,2014.(15)

[2]潘静叶.民间童话与音乐结合创趣味民族音乐欣赏课堂——浅谈音话结合在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评价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9)

[3]陈宣伊.多元化学习让孩子爱上民族音乐[J].教师,2011.(36)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捉小鱼 篇12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主动、观察能力;

2.提升幼儿对音乐的识别能力;

3.增强幼儿间的互助友爱,使他们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设置相应的游戏环境,海波纹(用蓝色纸做)、水草(用绿色纸做)、美丽的石头(用废纸揉成纸团);

2.小鱼头饰若干、老渔翁头饰一个、呼拉圈一个(当鱼网);

3.《捉小鱼》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鱼缸一个。

游戏过程:

一.利用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上课状态;

方法:儿歌加手指游戏:

拇指拇指碰碰,挂在脑边摇摇 食指食指打打,放在耳边想想 五根手指分开,放在眼前看看 小手小手真灵巧,做出许多好东西 做只大雁飞飞,做个喇叭吹吹 做个电话打打,做只小猫叫叫 小手小手累了,放在耳边睡了

铃铃铃,时间到 小朋友们快坐好 上课做个乖宝宝

二.利用环境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方法: 1.将幼儿带入模拟现场,告诉他们:“今天我带小朋友们去海里玩,看看海里五颜六色的鱼,绿绿的水草和美丽的珊瑚,你们看看多漂亮啊”!

2.请出一个新朋友(小鱼),请小朋友观察小鱼在水里面是怎样游的,并让小朋友学小鱼游泳的样子(任选2-3个小朋友),小朋友学小鱼游泳时放音乐。

3.询问哪位小朋友过去观察过小鱼如何吃东西,并请小朋友模仿。模仿时表扬模仿能力强的,并纠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动作。

三.利用故事(讲故事同时播放音乐)介绍游戏的玩法,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方法:

1.开场白:小朋友们都知道小鱼是怎样游泳,怎样吃东西的了,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小鱼的故事啊?(说话时表情有吸引力)

2.讲故事: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岸边静悄悄的,小河里可热闹了,原来是一群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的,可漂亮了。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聊天。

哎呀,玩了半天了,小鱼们肚子饿了,开始四处找东西吃,就在他们吃东西的时候,突然间有个老渔翁拿着一个大网来捉他们了,小鱼们纷纷四处逃跑,有的小鱼躲在石缝里,有的小鱼躲在水草下,有的小鱼游的很快,逃离了鱼网,但是游的慢的小鱼快要被老渔翁抓走了,它们非常害怕,就在这个时候游的快的小鱼们没有自己逃跑,又回来帮助速度慢的小鱼,它们互相帮助,都藏到了安全的地方,所以一个都没有被老渔翁捉住。老渔翁一条小鱼都捉住,只好回家了。

关键点:讲故事同时用音乐速度的快慢表示小鱼们游泳速度的快慢

四.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捉小鱼》

1.介绍头饰和环境。

2.请小朋友们扮演小鱼,老师扮演老渔翁,根据刚在讲的故事的内容作游戏。

3.播放音乐,开始做游戏,并分两组进行,最后对游戏进行评价

① 播放音乐,以音乐速度的快慢表示游的快慢,老师引导幼儿。

② 在小鱼被捉住时,告诉小朋友们:有的小鱼被老渔翁捉走,它们多可怜啊,咱们应该互相帮助,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同伴游的慢的时候,互相帮助,别让老渔翁捉走。

③ 小鱼没有被捉住时,告诉小朋友们:小鱼们都躲到安全的地方了,是通过小鱼间的互相帮助的,大家多高兴啊!这样增强幼儿间的互相友爱,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自评:

1.本游戏不是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环境和手指游戏先让幼儿进入活动状态,逐步吸引幼儿参与游戏。

2.游戏不是死板的让幼儿去做,而是通过自我模仿和识别进行,对幼儿在音乐的识别能力,及自我理解上有锻炼和提高。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过端午》 篇13

活动目标:

1、感知ti ti和ta的节奏,区别拍子和节奏。

2、感受民族艺术美感,了解民族节日。

3、在情境律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CD、录音机、打棒人手一份、图谱一张、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小老鼠在河边遇见了龙舟爷爷,就问龙舟爷爷:“什么是端午节?”

2、了解和感受民族节日的气氛

教师根据图片中的粽子、香包、龙舟以及初夏的植物,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二、通过学习儿歌感知节拍和节奏

1、语词律动

师:说着说着小老鼠就唱起了好听的儿谣,你听……

(配合音乐做律动,初次感知儿谣,教师做,幼儿模仿)!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2、感知拍子

师:老师每到一句都会点一个地方哦,你们跟着我做哦!

幼儿随教师肢体拍拍子,感知拍子的重拍点。

3、感知节奏,××

(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拍手加油吧!

(根据节奏拍手,及肢体各部位的创编)

(2)感知节奏,感知ti ti和ta的节奏 教师画十六宫格,并画上节奏,认识ti ti和ta

(师幼共点十六宫格,感知节奏×和××)

三、乐器感知

1、介绍乐器——打棒

师:这个乐器叫什么名字?能发出什么声音?

(介绍打棒的正确用法及音色特点)

2、利用乐器干支节奏及拍子

(1)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拍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节奏

四、律动,导出活动

师: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过端午节吧!

(教师念儿歌,做语词律动走出教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篇14

关键词:幼儿音乐;音乐教案;《刷牙歌》

在幼儿音乐课教学中,教案设计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小袋鼠蒙氏教育音乐教材中《刷牙歌》为例设计教案,基于教学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幼儿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教学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活动”。“刷牙歌”一课,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在音乐学习的同时,体验自由表达、创造快乐。《刷牙歌》作为一首幼儿歌曲,节奏轻快,歌词朗朗上口且富有童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幼儿在简单的儿歌学习中,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还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

【教学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倾听《刷牙歌》,创编刷牙节奏,创编象声词,并能与《刷牙歌》间奏连贯表演;学习《刷牙歌》,表现刷牙美感。

【教学准备】幼儿:具备正确的刷牙习惯,牙齿保护的基本常识;

教师:认真备课;

教具:光盘、多媒体、课件、图片、牙刷实物。

三、教学活动

1.倾听歌曲,学唱歌曲,了解《刷牙歌》内容

教师先出示课件,演示懒洋洋牙疼的表情,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大家看懒洋洋怎么了?”幼儿答出牙疼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课件演示,选择幼儿熟悉的卡通人物,吸引幼儿眼球,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课题。

播放《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在儿歌播放的同时,给幼儿播放歌词内容视频和图片,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熟悉歌词,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大家歌词里唱了什么内容呀?”

【设计意图】幼儿听着歌曲,看着视频,借助视频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一目了然地学习歌曲,对歌曲产生兴趣。

在幼儿非常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反复给幼儿播放歌曲,一句一句地教给幼儿歌唱,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学习完整演唱。

2.探索尝试,自编动作,表演刷牙歌律动

让幼儿合唱《刷牙歌》,熟悉歌曲旋律,一边唱歌,一边合着节拍做刷牙动作。在幼儿学习正确刷牙动作后,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在刷牙的时候,除了歌曲中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的动作,还有什么刷牙动作,大家知道吗?谁能做出动作,我们一起学一学。”

同时,教师结合歌曲间奏处,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情境,创编刷牙象声词,如表示快乐的节奏和“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象声词,“咕噜咕噜噜”“咕噜噜噜”等漱口的水声。

在幼儿创编结束后,教师应集中反馈,让幼儿完整歌唱,注意间奏处的节奏、象声词。

【设计意图】结合《刷牙歌》旋律,引导幼儿创编刷牙动作,创编刷牙象声词,跟随刷牙歌节奏表演律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提升幼儿创编的动作,丰富歌曲舞蹈美,将创编的动作连贯成完整的律动舞蹈。

3.拓展学习,完整跳舞,体验律动快乐与美感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刷牙歌》,做刷牙动作,跟随节拍发出象声词,做律动,探讨舞蹈队形,完整连贯地跳舞,注意跳舞时,刷牙的表情、动作,感受刷牙美,享受快乐情感,一起跳,体验歌曲快乐与跳舞美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总结归纳与拓展应用阶段,在幼儿学习歌曲和创编舞蹈的基础上,获得正确刷牙的基本认知,通过音乐学习,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反思

《刷牙歌》音乐课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歌曲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在整节课中,教师设计“懒洋洋牙疼”“听歌曲”“创编律动”“完整跳舞”四个亮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高昂兴趣,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刷牙歌音乐课的教学相对开放,幼儿能够通过理解歌词内容,结合生活刷牙情境还原,结合自身理解表现律动。教师应顺势而导,紧抓幼儿思路,注意幼儿表现,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刷牙律动,规范幼儿刷牙动作节奏,给幼儿自由的表现机会,让音乐课活起来。从音乐课教学实践看,整节课幼儿都积极参与,教师和幼儿互动较多,增强了幼儿音乐学习的快乐感。

参考文献:

吴巧云.激发幼儿音乐活动兴趣点滴谈[J].考试周刊,2016(73):187.

幼儿园小班音乐《谁饿了》教案 篇15

1.在游戏中初步学唱歌曲。

2.理解并初步表现小猫找老鼠时小心翼翼的情景和找到老鼠高兴地心情。

3.能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体验并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体验并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难点:

理解并初步表现小猫找老鼠时小心翼翼的情景和找到老鼠高兴地心情。

活动准备:

歌曲:《谁饿了》,大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中激发兴趣

1.师:小老鼠,今天啊老鼠妈妈要带着你们一起出去玩玩,你们愿意吗?

那,现在我们出发吧!(教师弹奏两遍欢快的)

2.配班老师做大猫边唱边找一遍师:看,谁来了?(教师弹奏沉重的)教师带领幼儿赶快躲起来。

二、幼儿律动学习。

1.引导幼儿回忆,用动作表现律动。

师:刚才谁来了?(大猫)肚子怎么样?(饿得咕咕叫)大猫是怎么出来的?(小心翼翼)看见小老鼠呢?(很开心)

2.师幼共同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小猫找老鼠时小心翼翼的情景和找到老鼠高兴地心情。

师:现在我们来做大猫了,去抓小老鼠,一定要轻轻地哦。

三、结束,创编

上一篇:参观延安革命旧址有感下一篇:情报综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