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行政区划(精选8篇)

中国行政区划 篇1

王春山

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 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 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 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 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 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 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 → 社会效益 →

生态效益 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两方面。

1)海陆位置:与蒙古、日本两国相比,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随之对降水、农业、海洋资源的利用、港湾对海上交通的发展、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直接往来等产生影响。

2)纬度位置:看图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纬度,所处的温度带。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跨纬度大,气候不同,对农业产生影响,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F 通过查阅地图,读出我国的四个濒临的海洋,简介两个内海,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隔海相望的6个邻国,记住它们的位置。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记忆我国15个邻国,可让学生分组编口诀,记忆起来顺口,记得又牢固,长久不会忘记。选出较好的全班展示。

中国行政区划 篇2

行政区划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国家行为, 是国家为实施其政权建立和行政管理, 依据领土大小, 自然环境, 政治、经济及文化状态, 民族、人口分布, 历史传统, 军事防御, 国家发展战略等, 将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 并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它们构成一国的地方行政建制。行政区划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更, 包括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变化、区域界线更替、行政机关驻地迁移和行政区域的置废、分合等。行政区划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旨在适应区域发展, 合理配置自然和社会资源, 以便更有效地保障国家利益及其实现。行政区划变更是一个层次多样、结构复杂的历史过程和一种国家政治行为, 其变更频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程度及发展态势。这样, 行政区域的存续与发展, 交融在国家与地方社会间、区际间、区域内各行政层级间协调与平衡、摩擦与整合等的矛盾运动之中, 是一国国情国力、社情和民意的重要表征。

二、行政区划改革的历史沿革

(一) 先秦时期行政区划制度。

从整体上来看, 早期国家的结构体制经历了方国联盟, 方国、封国并存, 封国采邑制的不同阶段, 并不存在后来出现的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地方行政体制。但是后世的地方行政体制在早期国家并非完全不存在, 而是以一种萌芽的形态, 存在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 特别显现的表现在周代。据《周礼》所述:周天子直接辖域称为王畿, 封国国君的直接辖域称为都畿, 畿内百里称为郊, “四闾为族”, “五族为党”, “五党为州”, “五州为乡”, 一乡12, 500家。“五家为邻, 五邻为里, 四里为酂, 五酂为鄙, 五鄙为县, 五县为遂”。一遂也是12, 500家。分别设有比长, 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和邻长、里胥、酂师、鄙正、县长、遂大夫。乡为属民与贵族所居, 组织具有宗教色彩;遂为奴隶、百工所居, 有较强的地域性。

东周后期的春秋战国时代, 首先在封国内部出现了变革:在国家组织上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 在国家结构上出现以行政区划取代采邑体制, 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地方行政体制。县始置于春秋中期, 在县出现后的一二百年里, 随着兼并的加剧, 封国数量日减, 一些强大封国的国土急剧扩张, 彼此间的战争规模和频率也随之增大增多, 平常时期的边防任务也显得突出起来。于是在各国边地, 出现了另一种新的地域性组织——“郡”。

郡、县之间行成正式隶属关系, 出现于战国中期。当时, 县制在各国的推行日趋普遍, 秦国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普遍推行县制, 并且合并乡村聚落设置新县。与此同时, 一些早期所设之郡, 经过多年开发和人口增殖, 由一郡守直接治理地域广阔的全境事务实为困难, 于是将郡划分为几个小区域, 由郡守派出官员, 分区负责一般民政事务管理, 这些小的地域性组织, 由于其规模与功能同内地的县相当, 于是也采用了县的称呼。到战国后期, 一些国家在内地的县数量日益增多的情势下, 为便于管理, 合数县而置一郡, 从而逐渐将郡、县纳入一个体系。由特例到通例, 使郡统县成为一种行政体制, 被普遍推行。到战国末期, 郡县体制在各国已被广泛采用。

(二)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

秦朝建立后, 秦始皇废除了“封藩建卫”制度, 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度推行到全国各地。秦在京师附近不设郡, 而设内史管辖。其它地方一律设郡。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三官, 即守、尉、监。守在战国时为武官, 此时战争少了, 就变成了文官。但是尽管战争少了, 军事活动依然存在, 仍需有人负责, 故又增置尉官, 属于武官。另外又设监官。那时守治民, 丞佐之, 尉典兵, 备盗贼;监官则是负责监察工作, 与后来的刺史相类似。秦一郡内辖若干县, 县分两等:万户以上设县令, 不足万户的设县长, 统治全县人民。县令、县长之下设县尉, 掌管全县军事;设县丞, 助理县令。

到了西汉初期, 汉高祖在继续推行郡县制度的同时, 又恢复了分封制度, 先后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开始一国可以设数郡, 汉景帝、武帝之后规定一国只领一郡, 遂为定制。西汉后期, 全国有郡、国103个, 领县1, 500余个。东汉中叶以后, 又在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属国”, 每个属国也辖几个县, 相当于郡, 这样, 全国共有郡、国、属国105个。

(三) 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制。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 沿袭东汉末年以来形成的州、郡、县三级政区制度。三国时, 魏有十二州, 领郡110个, 县731个。吴有四州, 领郡44个, 县337个, 蜀只有一州, 领郡22个, 县138个。所以, 一州之地在三国时代, 其范围是相当大的。东晋和南朝时, 其版图仅相当于西晋的九个州, 设州却达二十多个。到梁朝大同年间, 又增至一百零七个, 郡增至六百多个。可见此时, 州郡县的设置已经失去控制。

(四) 唐宋的道路制。

1.隋朝的州县制度。

隋朝建立后, 隋文帝按照“存要去闲, 并小为大”的原则, 实行州县两级政区制。炀帝时, 又改行郡县两级制。

2.唐朝道州县制度。

唐初, 在边远重镇, 设有总管, 后称节度使。此时节度使大多是设在边地上, 但是节度使的设置逐渐被推行到内地, 这时的节度使身兼地方军、民、财政三大权, 就形成了州以上的政区单位。在统一的过程中, 出于对政治的需要, 不断增设州以安置归降的将领, 加上经济的恢复和人口的增加, 州的总数迅速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 为加强对地方的监控, 在贞观元年, 按天下山川形式, 仿汉代体制, 分全国为10个监察区, 称为“道”。

3.宋朝的路府州县制度。

北宋建立后, 实行中央集权, 取消了节度使, 让各州直接归属中央。但中央还是无法统管全国的州, 所以在州上设“路”。南宋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行政区划单位, 主要是“军”和“监”。“军”在唐代是军事单位, 至宋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监”最初是国营企业的管理机构, 宋时也演变成地方行政单位。领县的军、监和府、州同级, 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

(五) 元明清的行省制。

1.元朝的行省路府州县制度。

元朝的行省叫行中书省。元朝设置省, 最初也是为军事上一时的需要而临时设立的。行省制度长期保留下来, 并逐渐形成自己固定的辖区。元朝在全国共设有十一个行省, 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2.明朝省府州县制度。

明初沿袭元朝旧制, 设立了十三个行省。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行省的权利太重, 便废去行省, 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由布政使总一省之行政大权。但因为布政使司实际上同于行省, 故人们仍习惯称省。明代布政使司下辖府, 府领州, 州领县。

3.清朝的行省府 (厅、州) 县制度。

清初仍设布政使司, 康熙元年, 改布政使司为行省。另外, 还有察哈尔、青海、西藏和内蒙古这几个特别区。清朝前期在行省下有府 (或相当于府的厅、州) 、县 (或相当于县的厅、州) 的设置。厅本来是府的派出机构, 但是有些府的辖区太大,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边远地区, 府便派官吏前往治理, 派遣机构的驻地即称厅。厅多设在边境地区, 或者设在内地情况特殊的地方, 厅分为直隶厅和散厅两类, 前者辖府, 后者辖县。到了清朝后期, 随着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内各民族关系的密切, 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 为了国防等的需要, 原来的特别行政区划如新疆、奉天、吉林、黑龙江等, 都改为行省, 又升台湾府为省。这样全国各地的政区制度日趋划一。

(六) 新中国成立后的市县制度。

1.一般地域型建制。

(1) 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平原省, 同年恢复设置四川、江苏、安徽3省。1954年, 辽东、辽西并置辽宁省, 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 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1955年, 热河、西康2省撤销, 新疆省改制为自治区。1957年, 广西省改制为自治区。至此, 全国共设置22个省建制单位。在中央之下, 其行政层级以省-地市 (区) -县-乡为基本分布。

(2) 县。

当代中国县建制的设置, 呈现如下特点:总量渐减, 差异大, 发展不平衡。新中国成立以来, 县的数量呈减少趋势;建制单位在规模上相差悬殊;各县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上相差很大, 而且差距还在扩大。

(3) 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即以乡作为基层行政建制, 设置一级政权。但在近半个世纪里, 乡建制经历了曲折的演变: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 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在全国实行公社化的过程中, 一些公社由于是一乡一社, 采用了“政社合一”体制, 以公社管理组织取代乡政府管理。上世纪70年代末, 实行改革开放, 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不久后即决定实行政社分开, 建立乡政权。1983年至1985年, 全国恢复了乡建制。

2.民族区域型建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建制单位, 名称分别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同时也考虑到有些民族聚居区, 由于地域面积和人口等因素, 不适宜也难以行使法定的自治权力, 决定设置民族乡的建制。这样, 民族区域型建制在当时包括3种: (1) 拥有自治权利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 不拥有自治权利的民族乡, 其后又发展处民族镇河市辖的民族区两种; (3) 被保留的传统的民族地区建制, 这类建制单位后来逐渐改制, 现仅留下旗、自治旗两种。

3.城镇型建制。

(1) 市。

从隶属关系上看, 市分为三个等级:直隶于中央的直辖市, 直隶于省的地级市, 隶属于省由地区代管、地级市领导、隶属于自治州的县级市。2003年底有中央直辖市4个, 省辖地级市282个, 县级市374个, 县级市中隶属于自治州的有36个。而且绝大多数的地级市都辖县、设区, 在现有的282的地级市中, 不设区的只有东莞、中山、三亚、嘉峪关4个, 不辖县的地级市有乌海、莱芜、厦门、武汉、鄂州、深圳、东莞、中山、海口、三亚、嘉峪关、克拉玛依12个。

(2) 市辖区。

市辖区本是一种设置在设市的城市地区的地方行政建制单位, 至今已扩及到城市外市辖的其他区域。市辖区是在城市中人口数量超过一定限度, 市政府难以直接承担全部城市事务管理与服务时, 为有利于城市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于是分区设置政府, 分担市政府的部分城市管理和服务职责, 协助市政府工作。2003年底, 全国设有市辖区建制单位845个。

(3) 镇。

镇是隶属于县、自治县领导的行政单位, 改革开放后, 为推动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国务院于1984年10月发出通知, 将镇建制单位的设置标准改为:凡县级国家机关所在地, 均应设置镇的监制, 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 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 可以建镇;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 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 也可以建镇。到2003年底, 全国共有20, 226个镇。

4.特殊性建制。

(1) 特别行政区。

当代中国政治性特殊地方行政建制单位有两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国中央人民政府, 它所享有的各种自治权以及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并不是中央人民政府赋予的, 只是由国家在法律上确认原有的制度而已, 其自治不是“完全自治”, 而是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 矿区。

以矿区、工矿区作为建制单位名称的, 大都属于县一级, 仅有山东省淄博市工矿区为地级市。这类建制设置后来的发展大致为:改设为市, 改归市领导, 撤销;无改设为县的。全国共有6个市设有6个矿区。

(3) 垦区、工农区、盐区、林区、山区。

垦区建制仅见于辽宁省:1966年设盘锦垦区, 1970年改为地区, 现为盘锦市。工农区仅见于四川省:1979年曾设华云、金口河、白沙3个工农区, 华云后改设为市, 金口河划属乐山市改为市辖区, 白沙工农区并入万源市。盐区仅见于共和国成立时, 1950年浙江省设置庵东盐区, 1956年撤销后并入慈溪县;1951年苏北行署区设置淮北盐区, 1953年并入连云港市。林区仅有一例:1970年湖北省设神农林架林区, 现仍存在。山区仅见于云南省50年代的少数民族地区:1955年曾设西蒙山区、布朗山区。

三、结语

中国的行政区划, 在2, 000多年里, 经历了多次调整、变革。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划都是符合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需求,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行政区划的设定是相对稳定的, 彼此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研究历史的行政区划改革历程, 对研究当代的行政区划有重大的意义。当代的行政区划设置, 一方面沿袭了历史定制和依据实际状态;另一方面则更多地受到经济变动的推动和满足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体制变革、制度创新等。行政区划的设置, 关系到国家行政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这必然要求行政过程对行政区划的不断完善。

摘要: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种制度, 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大体可以分为:先秦时期政区制度的起源、秦汉时期的郡县制、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制、唐宋时期的道路制、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以及现代的省级-地级-县级行政区划制。

关键词:行政区划,改革,历史回顾

参考文献

[1].水延凯, 柳祥珍.中国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J].改革与战略, 2004, 6

[2].董贵胜.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8

[3].张崇琛.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4].屈桂春, 柴海英.近二十年我国行政区划变更分析研究[J].阴山学刊, 2009, 2

[5].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4

[6].宋月红.当代中国区域行政类型及其特点[J].中国行政管理, 1999, 3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篇3

《中国的行政区划》选自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制作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及教学。教学的关键是突破重难点,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喜欢学习地理。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首先,结合中国地图,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和位置。

其次,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及地理记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相关地图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以获取地理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综合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如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怀抱;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学生特征分析

此时初中生经过七年级地理学习,拥有一定地理学习能力,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善、情感的引导、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力。本节内容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记忆及在地图里定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突出。另外,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节内容是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最佳案例。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教学可以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和学生网络查找的教学方法。地图作为地理的眼睛需要教师通过课件方式表示出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教师指导和学生合作探究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堂最佳效果,在策略方法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四、教学资源准备

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可以将动画与PPT结合起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可以选择多媒体学习环境,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其实效性和多元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首先通过PPT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如祖国的方位、疆域及邻国等。然后通过提问学生家乡所在地,如在某某省(直辖市、自治区)某某县(县级市、自治县)某某镇(乡)引出本节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新课讲授

首先通过教材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及演变,从而推导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即省、县、乡三级,某些较大的市分为县、区等。截止2016年6月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2851个县级行政区,40497个乡级行政区。其中省级行政区是初中地理重点学习和熟知的内容。

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及简称是学习的重点。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分为多少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自学后得出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然后通过两首小诗并利用PPT上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实时展示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

“京津港澳台东北黑吉辽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京津港澳台”中北京、香港、澳门和台湾是必须熟知的知识点。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渝藏五省区,是从大的区域角度认识,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图及区位。

“两湖两广两山河沪苏浙皖赣闽鲁祖国北方内蒙古自古南海在海南”。“两湖两广两山河”是横贯我国南北的8个省区,两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沪苏浙皖赣闽鲁”指的是华东地区的六省一市,便于整体认识,这里的鲁即“两山河”中的山东。最后的内蒙古位于我国正北方,海南在南海之滨。

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让学生在透明纸上描绘出“中国的行政区划”,简单了解省级行政区。其次,通过教材中的活动题了解认识省级行政区,学生之间可以讨论研究省级行政区的形状进一步熟悉省级行政区。如青海省的形状像兔子,陕西省像兵马俑,山西省类似平行四边形,湖南和湖北像头上戴帽子等。

3.新课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及设立。其中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布,让同学们结合两首小诗内容并对照地图进一步熟悉了解。

4.作业布置

完成“中国的行政区划”填充册的本节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查找本省行政区划地图了解家乡的行政区划现况。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篇4

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

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

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

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

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

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

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

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

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

1、山川形便的原则

2、犬牙相制的原则 知识点汇总

T01:郡县制的起源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分封制和郡县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

T03: 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 山川形便、犬牙相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我们今天大概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行政区划变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就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议帝号,二是定制度。议帝号就是秦始皇把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就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叫做皇帝,他就称为秦始皇帝。这个帝号的议定就是表示皇权专制的出现,另外一个定制度,就是确定如何来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划。最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之下设若干县。这个制度虽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实行,但是在统一的国家中却是第一次实行。因为统一的国家也是秦始皇第一次缔造的。

行政区划在全国的实行,表明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所谓的中央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一种分权形式。中央政府把全国的领土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区域,在各个区划中设置地方政府并且授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利。这些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区域就叫做行政区划。

秦始皇二十六年所定的这个制度就表示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的实行。那么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即行政区划是不是从秦朝统一全国之后才开始实行的呢?其实不是的,早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就有行政区划的雏形出现。但是我们必须克服两种观点,一种就是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有行政区划出现;另一种就是认为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行政区划,甚至从黄帝的时候(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有行政区划。这两种观点都是有问题的,行政区划的出现比较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春秋时期。因为在春秋的时候周代的封建制度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西周的封建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方分封给诸侯建国,这个过程叫做封邦建国。诸侯又把自己的除了国都以外的领土封给大夫立家。这样层层分封使得每一个层次中的大部分不是国君也不是周天子的直属领土,而是各层封建领主所管辖的地区都有其主。

到了春秋的时候,因为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使得各国国君就把新征服的领地建成县或者郡,直属于自己统治,所以这些县或者郡的产生就是行政区划的萌芽。大概从春秋以后慢慢就有县出现了,应该说秦、楚、晋三国最先出现有县,然后在各国的边境地带出现了郡的建制。起先郡和县是没有统辖关系的,后来有些失势的贵族的领地也被其他贵族改造为县,这样慢慢的各国都出现了行政区划的意识。行政区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土归国君直属而不分封给陪臣。

到了战国时代,权力更加下移,已经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卿大夫的势力上升代替原来的诸侯,比如赵、韩、魏三家就把晋国分掉了,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的开始。这以后各国就普遍建立郡县制度,县的设置日趋普遍。原来不成体系的小乡聚也合并为县。边地的郡由于日益繁荣,郡底下又分设县,所以以郡统县的两级政区已经出现。郡、县的长官不再是由国君分封而是由国君直接任免,不能世袭。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各国都普遍的实行郡县制度,但是还有一国--齐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度,它分全国为五都;第二个情况是各国的内地也就是国都附近也不设郡,只设县;第三还有一些封域的保留。战国末年,秦开始并吞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终于统一天下,然后秦就把全国的领土在统一的那年分成三十六郡。所以要讲郡县制的萌芽,应该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然后在秦统一天下之后又把这个制度实行到全国。等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以后,两千年来郡县制的形式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郡县两级的名称也有变化,但都是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形式。两千年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从郡县层级的变化上来说;第二方面从郡县幅员的变化上来说;第三方面是郡县边界的变迁。这三方面最主要的还是郡县层级的变化,因此这里作重点阐述。

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

任何行政组织都是要分成若干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过来,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易贯彻,下情不易上达,中央政府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因此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讲,要求要有尽量少的层级。但是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层级也不能随意减少。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核心就是行政区划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此涨彼消的演变过程。那么按照两千年的层级变化情况,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就是从秦到民国初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800年,政区从两级制变成三级制。第二阶段是五代宋辽金时期,历时大约有700年,行政区划又重复了从两级制变为三级制的循环。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初年,历时大约650年,政区从多级制逐步简化到三级制以至于短时期的两级制。现在就这三个阶段分别加以讲述。

1、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转变

(1)秦汉时期的郡县二级制,是这一阶段里的第一个小阶段。

秦代的基层政区是县,县以上设郡,这是很纯粹的郡县二级制。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加上内史也就是首都周围的地区,一共37个郡级政区。后来郡数有所增加,一方面是扩大了疆域设置了新郡。另一方面是把内地的一些郡一分为二,所以秦代的郡到秦末的时候就增加到48个,再加上内史地区。秦县的数目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大概总数在一千个左右。平均起来每郡大概管二十多个县,这样的层级和幅度是比较合理的。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郡级政区就大量增加,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是把秦的郡划小,或者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另一方面是把诸侯王国领域划小。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皇帝的专制统治,刘邦分封了很多诸侯王国来拱卫中央。这些王国后来因为妨碍了中央的集权统治,所以不断被划小。那么这样就使得郡的数目、国的数目不断增加。第三方面,大家知道汉武帝是武功比较兴盛的皇帝,他将汉朝的疆域大大扩大,增加了20多个新郡,这样到了西汉末年,郡和国的数目就增加到103个,这103个郡国统辖了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起来每个郡国的管理幅度为15个县,还算适宜,就是郡这一级管县这一级是适宜的。但是一百多个郡国对中央政府来说,要直接管理的话,这个幅度就有点大了,甚至可以说是太大了,所以汉武帝就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置了14个区域,这个区域就叫做部也就是刺史部。将这十四部作为监察区,每一个监察区任命一个刺史,让这个刺史来监察其所管辖的区域内的太守或者相,看他们的行为是否合法。这十四个部的刺史官的级别比较低,按照当时的官制是六百石,而他所管的郡太守的级别是两千石,这两千石和六百石是官员的秩禄,两千石当然比六百石高很多,这就是用小官监察大官,这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直被后人所称赞。西汉的十四部详细说起来是十三个刺史部外加一个司隶校尉部(监察首都附近地区)。西汉的正式行政区划还是郡县两级,为了使中央管理一百多个郡比较方便,所以分部监察。西汉和东汉都避免把这十四个监察区变成行政区,因为如果变成行政区的话,这一个区的幅员比较大、人口比较多,如果进行割据对中央是不利的。所以在将近3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坚持两级制再加上一级监察区的做法。

但是到东汉的后期,出现了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一个郡的力量太小,因为全国分一百多个郡,每个郡的范围就很小。西汉和东汉的领土都比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要小,而我们现在的一级行政区划只分三十多个省级单位,而西汉分成一百多个郡,显然幅员是比较小的。在这种情况下,郡太守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但是困于其财力、兵力都有不足,所以中央政府没有办法只能将监察区的刺史部改变成为行政区,也就是将刺史的级别从六百石提高到两千石,而且让他们能够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也就是授予行政权、财权和军权。但是这样一来刺史的权力就很大,结果就引起割据、分裂。东晋后来就分裂成三国。这以后行政区划就由两级变为三级了,也就是从郡县两级制变成州郡县三级制。所以第一个大阶段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的800年可以分为秦汉的两级制和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这样两个小阶段。

(2)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从东汉末年开始州郡县已经成为正式的制度,这三级制在刚开始实行的时候还算正常,以十几州的地管一百来郡管一千多县,层次和管理幅度相称,比例也适当,州郡县三级都能发挥作用。比如以三国以后的西晋前期为例,一共是19个州统辖172个郡国,这些郡国管辖1232个县,这样平均一个州管八九个郡,每个郡管七八个县,基本上还算合理。但是三级制的这种管理幅度并没有维持住,西晋的统一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多年就陷入“八王之乱”了,后来又在长期的**中灭亡了,分裂的局面再度出现。从东晋以后,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延续了两百多年。这段时期战争频繁,在战争中立功的武将或者敌方来投降的将领,政府一般都要给予封赏。封赏的就是官职,就是给他们州刺史或者郡太守。为了应付越来越多职务分配的要求,政府只有把州郡的范围分割得越来越小。所以有时候一个郡分割成四五个郡,一个县割成两三个县。这样不断的把行政区划划小,把官职不断增加的结果,使南北朝的后期一共出现了220个州,999个郡。这样比两个半世纪以前的西晋州膨胀了11倍,郡膨胀了10倍,造成了行政区划非常混乱的局面。当时的人就嘲笑说:“只有一百家人口的地方就立一个州,只有三户的居民就立一个郡。”所以到这个时候州郡县的数目都已经很不正常了。州牧、太守、县令这样的职务也过度的增加了,所以当时也有一些改革,把这些州郡县进行合并,尽量想要把它减少,但是作用不大。所以三级政区的数目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后期已经变成1:2:6的最低水平,也就是一个州管两个郡,两个郡管六个县,这样的设置比例和管理制度很不合理,甚至还有两个郡共管一个县或者两个州和合管一个郡的怪事。所以行政区划的层级和管理幅度变到这样的不协调的程度了,也就是说三级制到这个时候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必须改弦更张了。隋代统一北方以后,隋文帝就实行了一个重大的改革,这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丢掉三级制的包袱,把州郡县三级中郡的一级完全废除,使州直接管县,行政区划的层级再次回到两级制。后来隋又灭了南方的陈,由北到南统一了中国,州县两级制推行到全国。从秦到隋,由两级变成三级,三级又回复到两级,这是第一阶段的变化,接下来我们来讲第二个阶段的变化。

2、州、县两级制向道、州、县三级制转变(1)隋及唐前期的州县两级制

隋文帝将郡一级废除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地方割据,但是除掉把郡这一级除掉以外,还有第二项改革也必须做,那就是经过差不多五百年的变迁,州县的数目也已经太多,区划太小,尤其是州一级,在隋代统一之后,全国有三百多个州,这个数目太大了,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减少,方法就是合并,由两个或者三个州并成一个,这个任务是由隋炀帝完成的。隋炀帝大业三年,大量合并州县,因为隋炀帝羡慕汉代的制度,所以又把州这一名称改为郡,所以变成全国190个郡管1253个县,平均每一郡管六七县,又变成郡县两级制,这是模仿汉代的做法。

经过改革调整之后,隋代的行政区划应该说比较完善。很有意思的是,进行重要改革的朝代,比如说秦代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这一重大的制度,但是秦代在很短的时间就灭亡了。隋代也是这样,其行政区划的改革进行得很好,但是也因为实行苛政在很短的时期内就灭亡了。唐代取代隋之后,又将郡改为州。隋唐之际因为群雄并起,唐王朝为了笼络这些起义的群雄,凡举了唐的旗号,归顺唐的,都被委以刺史的职务。有刺史,就需要有州,所以州的数目又膨胀起来,尤其是湖南、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州的设置就更加密集,因为只要当地的首领归顺唐了,就成了州刺史。后虽经过唐太宗在贞观元年进行了合并、减省,但是到了贞观十三年,依然有358个州,县就有1551个。隋唐的两级制虽然是模仿秦汉的制度,但是行政管理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隋的疆域比秦还大,唐的统治也比汉深入,所以州这一级的数目或者说郡这一级的数目已经没有办法缩减到一百个左右了。对隋唐的州或者郡的管理幅度来说,六七个县或者四五个县的管理幅度都嫌太小,而对中央政府来说管理二三百个州或郡,管理的幅度就太大,管理者就比较辛苦。传说唐太宗曾经把三百多个州的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经常检查他们的政绩来决定是不是升或者降,奖或者惩。因为州的数目太大,因此要得到三百多个称职的刺史来管理很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唐代开始派遣一些监察官员去管理、监察州刺史,但是因为接受汉代的教训,唐代又不愿设立正式的监察区,因为如果把三百多个州分成十几个区进行监察,唐代的统治者又担心这十几个监察区会变成行政区,至少存在这样的危险,因此一直避免建立正式的监察区。所以唐朝在起初的百年之内,监察的官员都没有固定的监察区,都是派到地方去监察,然后回到中央来汇报,但是这样就影响监察的效率。到唐玄宗的时候只能把监察官员的监察区域固定下来,也就是将全国分成十五道也即十五个监察区,使得监察官员有固定的范围跟固定的驻所。这样就形成监察区之下有州县两级的行政区划格局。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这个格局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就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安禄山的叛乱。这个叛乱影响很大,很快北部中国就变成战乱的地区。为了平定安禄山以及后来的史思明的叛乱,唐朝不得不采取办法,即把原来在边境地区实行的军区制度推行到全国,同时把监察区划小,而且把监察区和军区结合起来,形成道和方镇相结合的制度。方镇就是节度使辖区也就是军事区,原来是建立在边境地区的,后来推行到全国。监察区原来是十五道,是比较大的,将其划小,这样到了唐后期就形成了一种道、州、县三级制。这个道其实是和方镇结合起来的,所以也可以叫做方镇、州、县三级制。

(2)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

唐后期开始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大阶段的第二个时期,也就是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这个三级制从行政区划上来讲是三级,而从制度上来讲是两级半,或者从中央的角度来看还是两级,这一段是比较特殊的。从唐朝中央政府来讲,他不愿意承认方镇或者道是一级行政区划,不愿意承认道的长官(观察使、节度使、团练使)是一级行政区划的首领。从中央的角度出发,还认为是州县两级制,州刺史还是向中央直接汇报。但是实际上由于道、方镇这一级已经有监察州的权力又有统兵的权力,使得其能够凌驾在州之上,成为实际上的一级政府。道这一级的行政范围实际上也就形成一级的行政区划。所以理论上唐后期是两级制,实际上是三级制,尤其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上来讲,因为道(方镇)这一级是有明确的范围的,他们管几个州是很明确的。很显然方镇的存在严重的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唐代后期道(方镇)的数目大概在四十到五十个之间波动,这些道(方镇)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半独立状态,他们不向中央上赋税,户口也不计入中央的总数。当然有一些还是忠诚于中央政府,还有一些是处于中间状态。藩镇之间也经常打仗,中央也经常讨伐一些不听命令的藩镇,使得唐后期的政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到了后来由于藩镇割据越来越剧烈,唐王朝终于在藩镇割据与斗争中灭亡了。

唐以后是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分裂局面,之后由宋朝统一中国。宋朝的统治者就很明显地要思考这个问题,即唐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他们知道藩镇的势力太大就会造成割据,就会造成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灭亡。所以宋朝的统治者就会仔细思考,要如何在行政区划上进行改革才能保持中央政府的权威,使国家不至于灭亡。第一步就是废除藩镇,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就是把节度使的军权废掉,不让节度使直接管州,直接把方镇这一级废除。但是废除了方镇之后,由中央政府来直接管辖这么多州(此时州越分越小,到宋初的时候已经有四百多个州了)显然不现实,但是又不能像过去一样建立固定的监察区。汉代有教训,唐代有教训,建立固定监察区的结果就会使中央政府因为割据势力的增长而灭亡。他们在考虑如何改革这个制度的时候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州和县上面建立一层区划,这一区划和过去的行政区划都不一样,过去的行政区划都有单一的首长,但是在宋代,在州县一级上面建立路这一级,但是这一级行政区划的形态是不完善的,也就是又要建立一级行政区划又不能让它有集中的权力。因此宋朝就采取让路一级的行政区划没有单一的行政首长,像我们现在一省有单一的首长就是省长,但是路一级的政府没有单一的首长,而是将路一级的权力分散到几个长官的手上,由转运使负责财政工作,由按察使负责法治工作,还有安抚使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建立一套比较奇特的制度。这个制度从行政区划上来看是三级,但是最高一级的首长不是集中在一个人而是分散在几个人身上。这个制度在整个宋代算是比较成功的。实际上就形成路、州、县三级的制度。跟北宋对峙的是辽,辽基本上学习的是唐的制度。跟南宋对峙的是金,金学习的基本是宋的制度。从制度上讲是路、州、县三级,从权力上来讲,州可以直接跟中央交通,从制度上讲还不是完善的三级。后来金和南宋对峙的结果被元朝统一。

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以及民国初年短时期的省、县两级制转变

(1)元代的多级复合制

元朝统一以后,就是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第三阶段的开始。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由多级制向两级制的简化。这一阶段也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元代的多级复合制。元代的统治民族是游牧民族,是蒙古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他们对于如何来统治农业社会是没有一套成规的,经验也是不足的。元朝可以说是合并了七个政权而成的,因此它就混合套用了各个被征服政权的制度。蒙元帝国的南下征服过程有七八十年之久,有一些在战争中临时实行的措施也慢慢变成永久性的制度。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元代的行政区划形成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层级多,另一个是层级之间存在复式的统辖关系。层级多是因为把被征服地区的几种临时和永久的区划都叠加起来。比如宋朝原来就有路、州、县的制度,元朝又在路之上增加了行省的制度。行省原来是政府机构的名称,中央有尚书省、中书省这样的机构,表示的是政府机构而非区划。因为元朝在征服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所以经常派出一些行政机构,这些机构到地方上就被称为行中书省,表示派到地方的机构是带着中央的权力来管理地方的。久而久之,行中书省(有时称行尚书省)就成为了地方机构了,而且就变成了行政区划的名字了,成为路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又简称行省,后来甚至叫省。所以我们现在的省字就是从元朝开始用的。行省之下一般是四级:省、路、州、县,有时候还有省、路、府、州、县这样的区别。一般四级、三级的情况多一些,五级也有,但只是特例。因此元朝的行政区划有叠床架屋的情况,就是在原来的行政区划上再增加一层甚至两层,这样就成为一种多层的复合制。行政区划的层级太多,使得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很直接,政令不容易下达,下情也不容易上达,很不合理。

(2)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以及民国初年短时期的省、县两级制

元朝的统治时间很短,不到一百年就被明朝所代替。明朝对元代的这种不合理的行政区划制度进行了改革,简化成三级或者四级的混合。明朝把全国分成15个行政区划即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也就是最高一层行政区划是布政使司,而首都周围的称为京。比如原来明朝的首都是在南京,所以以南京为中心划一个行政区划叫做南京,管辖范围很大。后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中心也划定了一个很大的区划。在南京和北京之外,把其他的地方分为十三布政使司。虽然把省的名称去除了,然而民间依然俗称为省,也就是全国的行政区划为十五省。在布政使司之下有府和县两级,有些地方在府和县之间还有州,所以行政区划是三级与四级的混合。明朝的改革并没有彻底,只是将元朝的四五级改成了三、四级,简化了一部分。

三四级的混合制度实行起来还是不大方便,制度还是不一致。到了清代又进一步进行改革,基本上都改成了省、府、县三级,整齐了制度。清代分全国为18省,每一省的长官在明代为布政使,到清代就称为巡抚或者总督。18省之下就是府或者相当于府的直隶州,府或直隶州之下就是县,这样整齐的三级制显然比元代和明代的制度更合理,管理更方便。

到了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又有一个改变,北洋政府袁世凯想要把省一级长官的权力剥夺掉,因为这些省的长官权力都很大,各省的督军都掌握军权,对中央的统治不利。因此首先废除省和县之间的府一级政区,同时在省和县之间设立道(道的数量远小于原来府)一级作为过渡,希望到后来再废除省一级,实行道、县两级制。但是省一级无法废除,所以民国前期的行政区划变成了省、道、县三级。这个道在清代的时候就有,是省之下的一级管理机构,但是没有形成行政区划,只是一级管理机构而已,县的公文上到府,府的公文上到道,道的公文再上到省,因此这个道只是一级管理机构但是没有形成一级行政区划。到了民国初年就把道变成了行政区划,把府一级完全废除,形成省、道、县的三级制。

按照袁世凯的本意,最终要将省一级省去,成为道、县两级制,但是这个做法并未实现。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就把道这一级废除了,变成了省、县两级制,这一制度的实行表明中央政府是想把层级减少以便加强管理。但是到了民国时期,要想再实行两级制已经不合适,无论从疆域还是管理复杂程度都与秦汉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此时省的数目不多,而一个省管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县,这样省的管理幅度太大,因此虽然中央政府想要实行两级制,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是有很大困难的。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为了剿灭红军就在省以下设置专区,也就是行政专员的监察区,由省派出监察官员去监察一部分县的行政事务。于是就形成了省、专区和县这样的两级半的结构,也就是专区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只是监察机构,因此称之为两级半的结构。过去的监察机构是在最高一层的行政区划上面设立的,而民国时期是在两层行政区划之间设立一级监察机构,这样的形式是第一次出现(清代的道大致也是这种形态)。这样民国时期的省、专区、县的行政区划结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继承下来,一直到现在,地区一级还是介于省和县之间的一级区划,但是这一级区划从理论上来说并不是一级政区,而只是省的派出机构。但是现在因为地改市,有地级市,这样省、地级市、县成为了三级区划。对这三级区划以后如何进行改革,是一个大家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因为我要讲的是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变迁,因此对于今后的改革问题暂且不谈。

以上就是我所要讲的主要内容。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最主要部分即层级的变迁。总结从秦开始到现在两千年出头的行政区划变迁,我们可以总结为虽然有很繁复的变化,但是基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县这一级,可以叫做基层政区,这是一个基本层次。过去在中央集权社会,皇帝所能直接任命的最低一级的官员就是县的长官。管理县这一级的政区我们可以称之为统县政区,这一级也是必须有的,这两级政区就是最基本的政区。所以两级制是最基本的行政区划的状态。在统县政区之上的一级政区叫做高层政区,也就是不直接管基层政区或者说不直接管县的这一级政区就叫高层政区。因此两千多年的行政区划变迁就是这三个层次的变化,秦汉时期可以看作是没有高层政区,同样隋和唐的前期也是没有高层政区的,而其他的时期都是存在三个层级的政区的。

在现在领土这么大的情况之下,要实行两级政区并不容易。如果要进行改革实行两级制的话,高层政区的数目必须增加,幅员必须缩小。这就是两千年来层级变迁给我们的启示。

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迁

行政区划变迁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幅员和边界的变迁。幅员的变迁比较复杂,简单的可以这么说,基层政区也就是县级政区相对比较稳定,两千多年中幅员虽然也有过变化,但是变化不是很大,因为这一级政区必须稳定,在过去中央专制集权的农业国家,县级政区是直接管辖农业生产,因此其幅员始终没有大的变化,以利于农业生产。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总趋势是一般是从大到小,在秦汉的时候比较大,后来越变越小,到宋朝的时候就非常小了,甚至有的只管一两个县这样的程度。在元朝的时候有的州就跟县一样大了。到明朝的时候统县政区的幅员才又重新变大,而到了清朝的时候又开始变小。而高层政区的幅员变迁则相对没有规律性可循,可以说是起伏不定。一开始的时候很大,比如汉代的州,后来就变小。到了唐代又变大,但是到了宋朝的路又变小了。元代的行省又是非常之大,元朝的疆域只分10个行省和一个行中书省,这个高层政区就非常之大,一个行省比我们现在两三个省都要大。这么大的幅员显然不合适,因此从明代开始又变小,十个省变成了十五个省,到清朝又变成十八省,当然我们现在的省一级政区又比清代更小。因此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是一种起伏不定的变化。

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及心得 篇5

安阳县洪河屯乡二中

许美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地位:

《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内容。从全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来看,本章教材以确定地区空间位置的知识为主,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基础。

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它主要反映了我国地区划分的原则和现状。是全章重点。其中省级行政区划及分布不仅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也是中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知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与处理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疆域与行政区划”中的“内容标准”、“活动建议”及说明,编写了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级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其分布。它具有学习内容单

一、枯燥和记忆量大等特点。因此,新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以活动教材的形式出现,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及拼图游戏来强化记忆。这种活动适合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和直观思维仍具优势等年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能够说出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能够识别一些重要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4)在我国空白政区图上准确填出34个省级行政区;(5)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拼图、识图游戏(6)组织学生办几期关于这一节的黑板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编儿歌的形式,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

(2)通过读图、识图、拼图游戏,关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编儿歌,拼图游戏,办黑板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相关内容的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肩负起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

(四)教学重点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分布

(五)教学难点

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二、说教法•学法

通过编儿歌,拼图游戏等活动,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识图、记图、用图”,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采用图表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拼图游戏法等多种记忆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 导入:

1、2、出示小黑板,请同学们回答自己户口所在地: 教师简要说明我国的行政区划的方法及意义。

“特别行政区”教学设计:

播放港、澳回归时的盛大而庄严的场面录像,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后,抽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肩负起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34个省级行政单位”教学设计:

1、利用中国政区图,把全国分为七大块,编成儿歌的形式进行教学。儿歌如下:

北部边疆内蒙古,东北三省黑吉辽;

黄河中下有六个,两河两山和两京(津)。

长江中下有七个,两湖两江上浙安; 南部沿海有七个,两广两岛福二特; 西南三省云贵川,还有重庆和西藏; 西北地区陕甘宁,还有宁夏和新疆。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按这七个方位把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一一在图上找出,并在各省(区)内标出该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让学生背会儿歌,并反复看地图,直到建立空间想象,知道我国34个省(区)的相对位置、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利用联想记忆法让学生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特征。如黑龙江省像天鹅、云南省像孔雀,青海省像兔子等。

3、让学生自制我国空白政区图,并填写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4、集体购买泡沫《中国政区图拼图》课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比赛。各小组之间展开互动,可以任意拿出某个省(区)的轮廓图,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说出该省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这样反复练习以加强学生记忆。

5、利用猜字谜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记忆各省(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如:“北方土改”打一字(谜底“冀”河北的简称;)“夏天穿棉袄”打一城市(谜底“武汉”湖北的省会);“两列火车相撞”打一省(区)(谜底“广东省”),像这样关于省(区)、简称、城市的谜语很多,我们教师平常要注意积累,并要求学生平常也注意积累,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共同提高。

6、利用校园黑板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办几期以我国《行政区划》为主题的黑板报。

《中国行政区划》教学反思

安阳县洪河屯乡二中

许美芳

1、本节课需记忆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我国34个省(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行政中心,学生不易掌握,我利用儿歌的形式,按方位分块让学生记忆,不但便于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效果很好。

2、让学生自制《中国政区空白简图》并填写,学生课下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画了5、6副,他们还展开了评比。这一教学环节,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组织学生购买的《中国政区拼图》,价格3元很便宜,学生人手一副,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拼图,识图比赛,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 篇6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P6-10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而且现在百姓们手头宽裕了,出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也就成了必然的要求。2、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因此,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弄清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读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填准省级行政区名称,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地理的兴趣;

▲ 通过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三、过程分析: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激情导入 互动启思 合作探究 创新升华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激 情 导 入 约翰洛克——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

竞赛猜谜,激情导入: 寻找猜谜高手:(打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名称各一:)船出长江口——银河渡口——藏宝之地——双喜临门——碧波万顷——大言不惭—— ①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入手,以趣激疑,以趣引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猜谜,让学生对下面学习的内容有了期待感,使学生能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

互 动 启 思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

以记促学,寓教于乐: 寻找记忆之星、点子王:1、给大家3分钟时间,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快。你记得这么快的妙招是什么呢?(交流经验,探讨学习)如:位置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联系生活实际记忆等。 2、老师出招: ①、针对行政区名称——《中国行政区划歌》 ②、针对行政区简称——三字经 ③、针对行政中心——听天气预报①提出目标,突破重点,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②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让同学们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激起学生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③老师出招充分体现老师导学的作用,让学生学得轻松,寓教于乐。

合 作 探 究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

一、寻找朋友,掀起高潮:找朋友规则: 最快实现四个朋友的团聚的组为胜利者。(四个朋友:轮廓、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二、动手操作,加深印象: ①、选男女各两名代表与电脑竞赛; (出示电脑FLASH动画——中国行政区拼图游戏) (分男女生进行比赛) ② 、利用拼图纸板各小组之间开展比赛。(出示拼图纸板) (分小组进行比赛) ①利用儿时常玩的游戏形式,突破难点,让学生灵活巩固所学知识。 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不仅能乐学,还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会学地理。 ④注重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原则及挑战性原则,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 ⑤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学习氛围。

学习地理的目的并非保持和再现知识,而是使学生能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

创 新 升 华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下列成语、历史名词中包含有哪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蜀犬吠日 黔驴技穷乐不思蜀 得陇望蜀 马空冀北 皖南事变晋冀鲁豫游击队 2、争做奥运使者:北京奥运会期间,大量国外友人来到中国,他们非常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你能学做导游,向他们介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情况吗? 课外实践:重温红色之旅: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难万险,用鲜血与汗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让我们来重温这红色之旅,感受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吧! 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其它学科的帮助,让学生从心底乐学地理。 ②既灵活地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能让学生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中国公共行政发展取向 篇7

一、政府公共行政发展偏离

1984年8月, 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召开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由政府主持的第一个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会议———“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开展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科学体系的任务及发展中国行政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次研讨会的成功, 标志着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重建, 并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然而在我国的行政学研究中仍然存在偏离。

目前, 相当多的中国公共行政学家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和实践, 而不是中国公共行政本身。所研究的结论一种可能是并不为我国公共行政实践服务, 或者说现阶段是推行或不能推行的, 只能说是符合西方公共行政的实践的。另一种可能是其中包含的内容部分不能为中国公共行政实践或理论所应用, 其成果的内涵需“本土化”过滤, 而不是照章取义。

二、服务型政府公共性重塑

我国政府作为一个现代政府, 职能应该重新定位, 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努力建设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切实解决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 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1]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府的职能虽然已经发生并正在继续发生积极的变化, 但仍没有脱离原有框架。从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看, 社会服务将作为政府职能转换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最后, 在市场和计划之间有个合理的转变。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跟不上服务提供的需求发展程度, 应进行不断地改革以满足服务供给的需求。我国前几次进行的改革, 一直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当前从中央开始的大部门制改革,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五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更加注重将政府职能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以现代公共管理型政府为基础与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的双重构建与发展。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处在初级的标准建立阶段, 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供给的规范性。一是制定公共服务范围与责任分工的技术标准;二是制定公共服务质量的技术标准;三是制定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技术标准。根据科学管理原理强调绩效评估标准化和作业操作量化, 目前权力共享、公民参与的服务型政府并未建立起来。[2]但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只是当代政府构建的一个标志性方向, 体制和机制并未能真正跟上, 并且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基本是采用市场化或准市场化的路子来推进服务供给等, 这样的管理思维中国并未习惯。公共行政范式虽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但其跨越式发展可能会造成民主的空洞且缺乏制度的保障, 有时要补课。这类政府不同于历史上的管理型政府, 而是兼有服务倾向和管理特征的现代管理型政府模式。我国本来是按照专业管理职能来进行政府职能划分的, 这就造成部门林立、多头治理的局面, 当前须通过大部制改革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分离, 转变政府职能, 从而进一步规范政府的管理职能, 进而改善服务供给行为当前我国公共行政范式应以服务型为导向, 利用后发优势来促进政府改革提高。借鉴西方的经验,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似的天方夜谈, 而是在拥有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现代性管理政府基础上, 通过改善服务供给来逐步增强公共领域的公共性。

摘要:中国公共行政发展深受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的影响, 但我国政府公共行政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同国外的差异性, 造成国内应用西方理论套用研究我国公共行政, 从而出现偏离。在现代政府的转轨中, 以现代公共管理型政府为基础与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的双重构建与发展, 才是中国公共行政的正确取向。

关键词:公共行政范式,偏离,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建设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型政府的框架设计[EB/OL].中国改革论坛, (2003-11-13) [2009-03-10].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4&id=4019.

浅析中国行政区划演变史及其因素 篇8

【分类号】D625

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古代便有黄帝“画野分州”的传说,但这并非是后世所指的政区。《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篇》中都有关于九州的记载。可以说是行政区划的雏形。

一、行政区划的沿革历史

在行政区划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区划职能是通过分封制来实现的:如夏时的王畿区与方国,商朝则为王畿区,诸侯,方国。西周时期已形成较完备的等级分封制,增有采邑,蛮,夷,戎,狄。郡县制始于春秋,而它的推行开始于秦朝,在县以下设乡,所谓“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汉代为增强对日益增多的郡的管理,开始设有监察区,但此时的监察区与郡并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西汉末年,州的地位上升,结合汉初的分封制,便形成了三级制;在汉后期,逐渐形成州,郡(王国,属国),县(邑,道,侯国)三级制。东晋以来,由于分裂割据,朝代更替频繁,行政区划的不统一和混乱状况一直延续至南北朝,直至隋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唐朝在行政区划上的最重要的一个改动就是设立倒,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已有15道,而五代多行州县两级制。至宋代出现路州县三级制,但路的设定并无一个常数,同时在地方行政区仍实行州县制,其特色是州一级行政区相对更复杂。到了辽代,则是实行道,府(州,军,城),县(城,州,军)三级制,但还保留了部落,头下军州等制,与之同时的西夏则主要是州县二级制,女真的东北故地则仍实行附属路,猛安,谋克三级制。至元代,推行了行省制,在行省下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中央设中书省,宣政院属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司。明承元制,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格局,布政使司下设立府(直隶州),县(府属州)。也有少量隶属于府而同时又属于县的普通州。另明代开始设立省的派出机构-----道,均为专司一职的派出机构,边疆地区则设三都指挥使司,下设卫和所。明代上承元明之制,实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三级制。民国前期一般实行省,道,县三级制,但省区多有变动,在民国时期,现代的城市类型的行政区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在不断变动中,逐渐形成了省,地区,县,镇的行政区划制度。

二 政区演变的影响因素

第一,自然环境

古代政区的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川形便,将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政区与自然区的重合,有利于加强管理。《禹贡》中“华阳黑水惟梁州”则很形象的表明在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准则是以山川河流为界划分,再比如说,唐代的河南道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而自元明清实行行省制以来,山西指太行山以西,同时湖南湖北以洞庭湖为分界线等等,都表明了古代行政区划依“山川形便”的原则,以此作为分界线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抵御自然灾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政治制度

据吴松弟教授研究表明,政区划分的变化与历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密切相关,主要行政区划的变化与政权交替都有着密切关联。总的看来,行政区划中的第一等级的政区,经常会变化很大,这与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元朝以前,政区划分更趋向于自然,经济与文化,这就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很大。而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君主若想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政治上的地方割据政权,这就必然导致社会权力的重新划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区演变必然是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变化趋势一致,换句话说,政区演变服从于政治制度。举个例子,元朝行省制实行以后,陕西横亘一个秦岭,江西则跨越南岭,深入到今广东省境内。这样的行政区划加上行政,监察,和军事的三权分立,相互牵制,使得地方一级行政区 难以产生地方割据,故而为历代中央政府所青睐。

第三,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区的划分与土壤、山河、气候等影响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一级行政区与经济区在元代以前是相吻合的,但元代以后受到政治影响出现偏差,但县级政区在大多少数地方都与经济区相吻合。地方行政区的最大的职能是解决职能,替中央或上级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经济生产和征收本行政区的税赋的任务。在许多的情况下一级政区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便于中央收缴赋税。聚敛财富,而且,政区的划分大多是以经济指标来划分的。例如,人口是古代社会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划分政区以及行政等级的依据,所以明以前多以户口多少为标准。而宋代时设立的一个监云安监是为了生产盐业而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域,这样的政区的设立其实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为的是进行经济活动。唐宋以前,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始终在黄河流域,所以当时北方政区数目多,幅员小,随着唐宋以后重心南移,政区也就有了相对的变化。

第四,文化发展

《汉书·王莽传》中提到:“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致州界”。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往往会考虑不同的文化的影响,往往会把同一种文化的的地方划分在同一个政区里面,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得考虑文化的认同感。从另外一面出发,政区一旦划定了,就会在这个政区里面形成一定的文化,或者是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加强。民俗是政区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假如在一个政区内存在着不同的几种文化,几种认同感,假使有一两种文化在认同感上是冲突的,那么会造成政区内的不稳定,甚至爆发械斗之类的事件,,这种事情在世界历史上不在少数,而且这不利于政区的统治和统治者的意愿,因此在划分时会尽量的避开不同文化划分在同一政区内的决策。现在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实际也是对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在行政区划上的认同。清代时期,广东设立的十个府里面有潮州府和其他府,是不会把讲潮州话的县置于讲粤语,或是讲客家话所管辖的州府的统治下,这不仅加强了潮州府内的文化认同感,也避免了不同文化在同一政区内的冲突。

第五,历史地名

历史地名具有很前的传承性,这种传承性往往通过行政区划的固定而强化,,在历史时期比较重要的地名都有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与地名的关系要算九州了,在中国历史上九州的划分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九州后来成为了中国的代称,而九州中扬州,徐州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而豫州的豫是现今河南省的简称。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对后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县的名字至今还保留下来了,如邯郸,汉中,桂林等。唐代以来实行的州(府),县制基本奠定了中国现代市县级地名的基础。元代的行省制度对后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几乎现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也元代的行省制度都有很大的联系。举个例子来说,广东省在宋代的时候设置广南路,后来分为广东路和广西路,明代设立广东布政使司,清代继續沿用下来了。

总而言之,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地名之间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尚书禹贡》

[2]《周礼职方》

[3]《吕氏春秋·有始篇》

上一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题下一篇:柔力球协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