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优秀初二作文

2024-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味的优秀初二作文(精选10篇)

年味的优秀初二作文 篇1

有一个节日,叫回家;有一种快乐,叫团圆;有一桌山珍海味,叫年夜饭。年,是一首儿时的歌。中国的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它复杂中透露着简单,众人的欢乐中又能看到那一小部分人的思念和泪水。

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的放纵时间到了。而大人们的忙碌时间也到了。从腊月初开始,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在外面叼着糖放烟花,好不快活。一些老人也在利用他们的手艺制作古老的食物和衣裳。在这快乐的气氛中等待着年的到来。

老舍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北京的春节》,里面提到:北京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其实,不只是北京,很多城市都是如此。像我们长沙,许多人在腊月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开始躁动了,满满的都是期待。孩子们摆脱了父母的管制,呼朋引伴地耍起了过年必不可少的烟花爆竹。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他们正在忙着采购过年的吃的,玩的,用的。

到快要过年的前几天,就要打扫屋子,装扮屋子。把不同的春联张贴在门的旁边。把用红纸剪成的窗花贴在门窗上。红色意味着红红火火,春联和窗花象征着吉祥。有的家庭还会挂上一条鱼,意味着年年有余。

最开心的,是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外工作的人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里。在外学习的学子放下手中的`笔,见到日思夜想的家人。孩子丢下了书桌上的作业,开心地玩起了游戏,吃起了零食。大街上到处是鞭炮的声响,满地都是爆竹的残渣。晚上,最令人期待的年夜饭终于上桌了,家人举杯畅饮,边吃边聊,开开心心地享用着这一年最后的一餐。年夜饭后还要守岁,告别旧的一年,整晚都不睡觉。第二天,应该是新年第一天,人们要开始走亲访友,拿着送给亲戚的礼物去拜访,祝大家新年快乐,长辈也会给孩子们压岁钱和红包作为回礼。

年味初二年级优秀作文700字 篇2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乡下,准备和爷爷奶奶过年团聚。

黑夜悄悄地爬了上来,不时吹来一阵凉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像乐曲一样动听。家家户户点起了灯,围成一桌,热热闹闹地吃着团圆饭。

我家也不例外。傍晚时分,丰盛的饭菜上桌,猪、羊、牛、鱼等应有尽有,家人们开怀地喝着酒水饮料,互相祝福。吃完饭,大家准备着一件大事——辞年。“辞年”,顾名思义,“辞去旧岁,迎来新年”,乡邻们热热闹闹地走家串户,互送祝福,其中最高兴地要数小孩了,他们还能得到主人家的小红包或小零食,一晚下来,收获颇丰。

我吃完饭,来到客厅,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惬意地调着自己喜欢的频道。不久,“辞年哦!"、“恭喜过热闹年!”,祝福的话语纷纷入耳,我也关掉电视,和父母、叔叔们一起开始辞年之旅。

爸爸家是个大家族,我们一行十多人,沿着乡村小路,挨家挨户地给邻居们辞年。男主人拿着香烟站在门口派发给来访的成人,女主人拿着钱袋子或糖袋子发给小朋友,还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坐下喝茶,房子中央摆着桌子,上面堆满了各色零食和水果,靠墙的电视也在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去年辞年,邻居们还给了我小红包,今年我长个了,很遗憾没有再得到红包了。我们人多,根本坐不下,说完祝福,象征性地拿点土特产吃,我们就走向下一家。

爸爸的本家很多,有些还相隔很远,走得累了,我悄悄对妈妈说:“妈,那一家隔得太远了,就算了吧,我们回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吧!”“那怎么行?过春节就要互相祝福,这是多年的`传统,况且亲友们近一年没有见面了,怎么能不去问候呢?”我妈说。我只好继续跟着队伍去辞年。来到本家,亲人们都说我长高了,但还是一如继往地给了我和哥哥红包,哥哥都一米八多了,这可真是意外收获。

辞年完了,我们往回走,一路上,我们不时遇到一队队的小朋友,他们打着手电筒,提着袋子,大声地喊着“辞年哦!”,不辞辛苦地走家串户。

年味的初二作文900字 篇3

今夜除夕,不同于往年。

我们伴随着阵阵莺啼,和着风声在黄昏之际回到奶奶家。这里离城镇相隔甚远,十几户人家组成了这个小村。

较之以往,村里挂上了火红的灯笼,除此以外,一片寂静,丝毫不觉得此时此刻,正值大年三十,不久即将迎来新春。

穿过古老的幽幽小径,一路无声,即便是在这里长大的父亲也不由得感到有些毛骨悚然:“还真是冷清啊!”“嗯。”我似有似无地回应了一声,虚无缥缈般淹没在了茫茫夜色中,“所以我说才不要来这跨年嘛,明儿个来也好啊!”我又嘀咕了一句:“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有!”

拐了个弯,才终于见到一抹熟悉的.黑影——这是奶奶家的房子。轻轻叩击木质大门,天上的星辰似乎即刻晃动了一下,聆听着沧桑缓慢的脚步声,感受着两张年迈而饱经风霜的笑脸,心中的那一根弦仿佛被什么轻轻触动了一下,空气间似乎有了甜味。

屋里的一台收音机正放着戏曲,火炉里的火烧得正旺,晚饭还没有准备好。房中只有五个人,还都挤在一间暖暖的厨房里,可奶奶却总是不停歇,笑着忙里忙外的,将事先炒好的南瓜籽儿、花生、水果、糖果全摆在小桌上,乐呵呵地朝我们道:“吃吧,别客气!”见我们都一人各抓一把,嗑起瓜籽儿来,笑意愈发浓烈,接着忽然又想起些什么,一拍大腿又跑开了,丝毫不见先前的沉稳。“你也不歇歇,可不累?”我朝她喊道,嘴角不禁上扬。“你奶奶这是高兴呢!”爷爷忽地道。

细线勾勒出一草一木,黑颜渲染天空,一处碎花似细雨,一处天涯共此时。

五人围坐一桌,远处竹声鸣鸣,父亲与爷爷饮酒作乐,把酒言欢,笑声逐渐高昂起来。这时,奶奶忽然朝我神秘一笑从口袋中抽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压在我手上,顺势抬高手摸了摸我的头:“丫头,奶奶先祝你新年快乐!学业有成,越长越水灵了啊!”我微微一愣,看着暖黄灯下那张分外喜悦的面孔,是何等的熟悉?却又是何等的心酸?“那我也祝您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心中微暖,这便是亲情啊!空气不觉也染上了些许醇香,浓浓的。

吃过了年夜饭,心中无限感慨。

微醉的爷爷嚷着要将烟花放了,当烟花倾舞漫遍整个天空时,新的一年就到了。屋内,十二点钟鸣阵阵,我忍着困意,打起了精神。

听闻第一发炮弹在长空绚烂绽放,我瞬间兴奋地奔出窗外。朵朵“牡丹”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闪亮,在空中转瞬即逝,胜过星辰的光辉,赛过明月的柔和。

年味作文_初二作文 篇4

年味藏在春联里。每到春节,妈咪与我总是拿起毛笔,镌刻出一幅幅的精美的春联,今年也不例外。我拿起毛笔,因为已经几天没碰了,所以略显生疏。妈妈看我那拿着笔的手略微颤抖,便一边微笑着,一边俯下身子,用她那纤细的瘦手包住我幼小的嫩手,一笔一划的教我,我顿时觉得写下的字,是那样的充满爱,充满温馨与祥和。幅幅春联,镌刻出了母爱的年味儿!

年味躲在年 夜 饭上。除夕那天晚上,家人们团圆在一起,围在餐桌旁吃年 夜 饭。你听!耳边不时传来阵阵祝福声:“曾祖父啊!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小侄子啊,我就祝你学业有成,长得也来越帅!”我见大人们一个个都举杯敬酒,便耐不住性子,高高举起红酒(嘻嘻,其实是葡萄汁,只不过颜色很像),脸颊绯红的说:“阿婆,我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哦!”“哎呦!阿婆也祝你志存高远,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我又向妈妈敬起了酒,装出一副酊铛大醉的模样,摇摇晃晃的举起酒杯,曰道:“妈咪也,我祝你工作顺利啊!”“呵呵,妈咪也祝你新一学期,学习更上一层楼,在学习之路上自由驰骋!”“谢谢母妃大人的恩赐!小的定会努力!”我话还没说完,爸爸妈妈们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句句祝福,诉说出了温暖的年味儿!

年味也藏在红包里。在大年初一,人们都前去亲戚家拜年。我兴高采烈的去了姑姑家,一踏进家门,姑妈就拿着一个厚厚的红包,笑着递到了我跟前,说道:“哎呀!娇娇,我给你的压岁钱,收好了呀!”“来,娇娇。姑父给你一份大红包。要吗?”“姑父啊!你人长的帅,又有内涵,你就把红包给我吧!”我嬉皮笑脸的凑近姑父说。“好啦好啦,不跟你玩了,给你吧!”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坐在沙发上,个个抓着手机,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咦?这是干啥呢?凑近一看,哦!原来是在手机上抢红包。我便兴致勃勃的拿起手机,等待着第一轮的红包。过了几分钟,倩姐发了一个大红包。我急忙点开一看,啊呀!我抢了个15块97,这是个大数啊!于是,大家都嚷嚷着让我发红包,我神秘一笑,悄声说:“嘻嘻,我来个100元!”大家见红包已发出,便争先恐后的打开红包,我的耳畔传来了阵阵惊叹声:“姑父,你真厉害,抢了个55块3啊!”“呵呵,姑父,你得发红包了”……大家其乐融融的继续进行抢红包大赛,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个个红包,传递了爱的年味儿啊!

年味-初二作文 篇5

今年春节,我回了老家,莒县,虽不是真正农村,但年味,确实浓了不少。年二十九到老家,县城里街道早已挂上了灯笼,红火而喜庆,人们是那么朴实,从爷爷浓重乡音中,我听到了与谐、安详以及过年欢喜。噢,年味在朴实乡音中。

三十这天是热闹,一大早起来就被爸爸拽着走亲访友,互祝新年。午饭过后,我们父子z跟着爷爷去贴春联,贴福字。从大门到仓库,从室内到对门,全是红红颜色,在邻居门侧墙壁上,我们贴上了“出门见喜”与一个福字,不但使自家幸福,也让对门添了福气,这是大城市里见不到。最使我惊奇是老家“门钱子”,它是沂水与莒县特色,用彩色纸,刻上画,刻上“新年快乐”等字样,贴在门上框沿,像姑娘头发上刘海儿,既美观,又吉祥。年味藏在红红宣纸里……

年夜饭十分热闹,饭菜之后,饺子上场,为了吃到代表好运甜饺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第一个吃到人被认为今年会行大运,随后吃到人也都沾沾自喜,相互祝福。年味在饺子香味中弥漫。新年钟声敲响,顿时楼下、窗外、路边……人们放起震天鞭炮,绚烂礼花,将县城天空“点亮”,行走在街上,大人、孩子个个喜上眉梢,空气中添加了浓浓“火药味”,年气息飘散夜晚空气中……

大年初一,按农村里规矩是要拜祖坟,我随爷爷一家人去了老爷爷坟,这真是下乡了啊!村里人都似一家人,在外回乡老朋友见了都能聊上半天。路上我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着真正用毛笔写对联,粗大有力笔锋,在纸上留下了深深印记,细细端详,仿佛笔中每一根柔软笔毛都在纸上留下了抹痕,这是无比精妙中国书法啊!年味,自古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年味初二作文 篇6

都快过年了,反而觉得冷清了些,往日早起晨跑的,打太极的,买菜的,带着小孩出来溜达的……都通通到哪里去了?嗯,估计都在家忙着过年的东西,忙着除夕年夜饭吧!我无聊的猜想着。“不够,再放点,把酵母放进去。”听到声音,我跑了出来,原来外婆和妈妈准备做包子,外婆和面,妈妈打下手,我没有看错吧!离开了老灶台,怎么蒸包子?妈妈咧着嘴,笑着说:“你外婆问人家借了一套小蒸锅回来,做包子给你吃呢。”

忙活了一上午,醒了面,弄了几种馅,吃过中饭,准备做包子了,妈妈先撒了点面粉在桌上,又在手上沾点面粉,分了一块面团过来,连拍带滚的把面团搓成条,再分成许多小块,娴熟的拿起小面团,轻轻地在桌上一按,面团变成了面饼,一只手拿着面饼,另一只手挖了一点菜陷,放在中间,沿着边,一点一点捏起来,打个转儿,一个包子就做成了,褶子一道道排开,有序分明,都赶上店里买的了!“呦!妈妈还有这手艺啊!”我在一旁,半开玩笑的冲着妈妈说,妈妈笑道:“你外婆做的比我做的还要好看。”两代妈妈配合的还真默契,没多久,就做好了三笼,要开蒸了。

“什么时候好啊?”我有些迫不及待地问。“快了,我掐着表呢。”一旁的外婆高兴的对着我说。我听着水冒泡泡的声音,喜悦之情,涌上心头。“好---啰!这笼唯一的一个豆沙的给你。”外婆迷着眼睛,递给我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我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一股浓郁的麦香味,轻轻咬一口,豆沙的甜味慢慢地溢了出来,甜彻心扉。

细细品尝着这普通的包子,竟渐渐吃出了不普通的味道。这小小的包子里,包的是外婆对家人的关怀,包的是年的味道。

在蒸包子的间隙里,妈妈还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夜幕降临,厨房里“噼里啪啦”的炒菜声与鞭炮声浑为一体伴随着绚丽的烟花,年夜饭开始了,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子,许下新年愿望,说着新年祝福,在吃喝中欢笑,年的味道愈渐清晰了。

原来,年的味道就是团圆的味道。这种“味”,不在珍稀的食材里,而在全家人的唠嗑里;不在豪华的宴席上,而在全家人的祝福里……所有最普通,最简单的家常话,都是桌上最美味的佳肴,团圆才是压轴大菜!

年味浓浓_初二作文 篇7

炸圆子

大年三十,一大早大家都起来开始忙活,首当其中的就是爷爷了,他把前几天买回来的鱼肉,豆腐。把它们剁碎放在一个大盆子里,又拿来鸡蛋、五香粉、料酒、生抽、盐放进去腌制一会,然后爷爷又拿出一个小碗,把淀粉加清水制成淀粉水备用。爷爷又把腌制好的肉馅中加入葱姜末和一个鸡蛋搅拌均匀,爷爷把淀粉水放入里面。这时,我不解的问:“爷爷,为什么要放淀粉水啊?”爷爷回答我说:“加淀粉水会让圆子比较嫩滑。”我点了点头,爷爷用筷子沿着一个方向搅拌至上劲。爷爷看搅的差不多就把锅中放油,到七成热。我看着爷爷在锅边放了一碗清水,将手沾湿后抓上一把肉馅,将肉馅从食指与拇指之间挤出一个圆圆的丸子,用勺子刮起肉丸放入锅中,我看着好玩极了,手也痒痒起来,学着爷爷的模样挤出圆子,可挤出来的胖的胖,瘦的瘦让爷爷哭笑不得。我也用勺子把圆子刮下来一丢,油溅到我的手上,我“啊”的叫了一声,爷爷才告诉我要慢慢的放,哎,我无语极了,只好放弃了做圆子。

包饺子

离开了爷爷做的圆子,我突然看到妈妈和奶奶在包饺子,我心血来潮的想看,炸不了圆子我可以包饺子啊!我跑到妈妈那边,奶奶和妈妈已经把皮和馅弄好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包饺子。”没想到妈妈立马就答应了。我伸手拿了一块饺子皮,把它摊在手上,我再用筷子夹出了一小块饺子馅,放在饺子皮中间,然后,再在饺子皮未放馅的部分蘸些清水,最后才是最关键的一步,我小心翼翼的捏住饺子皮,把两端的皮叠起来,再用手折出一些“小波浪”,我再把饺子皮的缝隙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向妈妈和奶奶展示我的成果,得意地笑了笑。

我再像刚才的方法继续包下一个饺子。于是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在砧板上渐渐增多。看着自己的成果,我露出满意的笑容,心里想着,包饺子我还是很擅长的嘛。

年夜饭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我们都围坐在桌子旁,准备开始就餐。妈妈和奶奶两位大厨还在厨房里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不一会,一碗碗可口的菜肴就陆续上桌了。有青椒肉丝,红烧肉,狮子头,清蒸虾,必不可少的就是扎圆子和饺子了。等到全家人都上了桌,我和弟弟对爷爷奶奶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时,全家人都笑了起来,爷爷奶奶晓得更是合不拢嘴,在这浓浓的气氛下,一顿丰盛的除夕晚宴结束了。

初二作文年味儿 篇8

今天是大年初三,虽然天气异常寒冷,但我还是来到了地坛庙会,感受一下“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是喜庆吧。你看那红红火火的一片“红”,就足以燃烧人们的热情了。红灯笼无处不在,路上,树上,生意人的摊位上,洋溢着笑脸的人们的手中……那红色的喜庆仿佛绽放着光芒,让这冷峭的冬天变得暖和了起来。“金猪欢欢”也加入这喜庆的氛围中,它身着大红的吉祥喜庆富有中国特色的“福”纹服饰,穿着红黄相间的靴子,挂着红色的腰鼓,正在喜气洋洋地擂鼓迎春。猪年福满人间,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吉祥物“金猪欢欢”带给人们的喜庆、欢乐和祥和吧。

“年”的味道是甜蜜吧。来到卖北京特色的小吃摊前,买碗茶汤,喝杯小吊梨汤,真是暖和极了。卖茶汤的师傅把油茶的糜子面放在碗内,用热水调匀,然后用龙头铜壶的开水倒入碗内冲熟,再撒上一些果仁和白糖,味道甜而不腻,口感和芝麻糊很像。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那种舒舒爽爽的粘滑,那种甜甜香香的亲密,就是“年”的味道吧。

“年”的味道是希望吧。在一个风车的摊位前,人们都在往前挤。“北京风车”几个硕大的字出现在我眼前。两个从人群中挤出来的人,手里拿着风车,嘴上笑开了花,连眉毛眼睛都在笑。有个小姑娘扬起她天真可爱的小脸,拿着风车开心地跑来跑去,她的风车随着她的摆动发出清脆的“咯吱咯吱”声。她笑着对她的妈妈说:“妈妈你听,多么美妙的曲子啊!”她甜美的笑声为这寒冷的冬天添了一抹暖阳。老北京风车又名吉祥轮,它的小轮旋转是在祈风调雨顺,它的小鼓声声喻和谐之声,它的红黄绿的彩条是阳光、大地和蓝天的象征。它代表着勇敢、勤奋、进取、忠诚、快乐、灵动和爱,是老北京的象征。这样来看,就不难想象老的少的都挤着买风车了,他们是在把希望买回家吧。

年味初二600字作文 篇9

冷风驳来,温情不散。

——题记

晨,熹微的阳光透过窗帘拥抱寂寥。我起身倚靠在窗前,街边的路灯挂上了喜庆的红色灯笼,风吹过树梢带走几片枯叶,将冬的痕迹悄悄抹去,行人有的提着大包小包快步行走,有的扛着几箱年货往家里赶,每家每户的门前贴上了春联、字画,点点红艳点缀了这片冰雪消融的世界。年味,在悄然间飘入脑海,闯入心间,我期待着盼望着除夕的到来。

夜,天空中的星星显得格外明亮,似一个个好奇的孩子探出头来,张望着地上人间的盛大喜事。爷爷奶奶张罗着除夕之夜的团圆饭,父母忙着在一旁招待客人,虽然忙碌,却露出了享受的笑容。“小木!”不过处的奶奶忽然叫到我,“啊?”我仓促地回答,“来这边帮我包饺子吧!”“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包饺子呵。”站在桌前我不知所措。奶奶看见了我内心的迷茫与无助,站在我的身边拿起一片压好的饺子皮,用筷子夹起肉馅,一送一合一压一按,所有的动作都一气呵成,随后,一个精致的.饺子展现在面前。我的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原本疏远的关系也更近了一些。

我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片面皮,摊在手心,似在照看宝贵的珍品,模仿着奶奶的动作,将肉用筷子轻轻夹到面皮上,又在慌乱之中盖上面皮,随手按了几个指印。饺子放在奶奶包的面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傻孩子,馅放太多了,皮也没包紧,那到时候可就真的露馅了。”奶奶说着便笑了起来,我也为自己的“粗手粗脚”而感到搞笑。奶奶握着我的手,一股粗糙之感从手上传来,一步一步地教我包饺子,一次,两次……经过反复的练习,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终于摆在了眼前。作为新学徒,注视着奶奶双手灵活地重复着包饺子的动作,似一只灵动的精灵在桌上飞舞着,奶奶虽年事巳高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冬季残余的冷风此时似乎早已温暖,年味渐浓,心程渐近。

新的一年就在眼前,我与伙伴相约放烟花,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烟花,它见证着我从小到大的点滴成长,它记录了我与伙伴真挚的友谊。在炮竹声中,年味更加浓郁。我站在田野间,御风而立,一簇簇焰火从四周冲天而起,在天空中绽放,闪耀夜空。

何为年味?是友情与亲情的融合,是团聚的幸福与快乐,没有温情,何尝有年味?

凌晨,坐在窗前,头轻轻依在窗沿边,微微闲上双眼,品味着即逝的年味。窗外,焰火的光耀照亮天际,驱逐寒意,给新一年带来生机与希望。回过头,看着熟睡的家人,汩汩暖流再次涌入心头,寒冷无法驻足,只回这永恒的温情。

年味去哪儿了初二作文 篇10

面无表情的对着电脑,手指不断的敲打着键盘。过年了,也依旧如此。

心中没有丝毫过年的欣喜,却在空间里发表了这样一句话:听,外面欢声笑语;看星空绚丽烟花。

可,外面真的如此吗?

不甘寂寞的我走到街上,事与愿违。星空的烟花固然绚丽,可街上冷冷清清,并没有听到欢声笑语。

失望的我独自在街上徘徊。烟花如此绚丽,却要我一人看尽。

……

刹那间,看见烟花在星空乱舞,星空被烟花点缀的异常美丽。听着身边小孩子喊着“过年了!过年了!”我的嘴角已上扬。

孩子般跑回家里,跟着家人去和长辈们拜年。

站在路中,真的听到了人们的欢身笑语,抬头仰望,烟花也绚丽无比。

烟花真的.好美,不过……

拜完年了,该守岁了。和家人坐在一起,整晚不睡。

突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以至于觉得死气沉沉。

跑到外面,一个人也没有;抬头仰望,好久好久,一个烟花也没有。

一下子热闹起来,一下子寂静下去,我真的受不了!

脸上的表情已不再是兴奋,取而代之的是面无表情。

走回家里,看见家人都已睡去,心中的孤单再次把我围住……

“年味去哪儿了!”

不知该问谁。

上一篇: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嘉禾作文--新学期,新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