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概念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属地管理概念(通用11篇)

属地管理概念 篇1

第一、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实行的原则是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工伤认定申请的提出及工伤认定决定的作出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第三、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起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属地管理概念 篇2

基本概念

“零事故”是安全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但要实现该目标就要将管理与控制落实到每一项操作、每一台设备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这种细节在一个工厂里会存在成千上万个, 这些细节哪怕已经控制了99%, 而那被忽略了的1%还是有可能造成大的安全事故, 形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安全管理就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但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管理人员有限的困境, 如何让有限的管理者掌控近乎无限的安全细节就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这时就要引入属地管理, 即将安全职责分解, 将细节的管理层层分解、层层传递, 做到“人人有事管, 事事有人管”, 让每一名员工都承担起一定数量的安全责任, 进而达到一个区块的安全运行, 这种安全任务的分解、职责的明确、责任的共担就是属地安全管理的要义之一, 即人们通常说的“谁主管, 谁负责”。

安全属地管理就是各级各类直线组织对自己属地内的安全管理负责, 人人都有属地, 人人都有安全职责, 包括各级经理、主管、班组长和员工。通过属地管理这种方法, 能够把安全职责、培训和评估、人员变动、承包商管理、安全标准的执行和业绩考核等落到具体的岗位。

属地的划分可以按照具体的区域、业务职能、装置设备和风险大小的类别来进行, 如表1。

安全属地管理落实的具体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开展属地划分, 明确安全职责, 保证属地主管清楚安全职责、安全标准、风险和应急预案并有效落实;

2.制定岗位技能矩阵, 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计划, 并确保属地主管评估合格, 具有足够的安全技能;

3.对影响工艺安全的关键人员变动进行有效管理, 确保人员变动后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

4.通过正面和负面的激励和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的业绩考核, 落实属地安全职责, 且业绩考核必须及时并与员工沟通, 使员工清楚自己的安全表现和改进方向。

安全属地管理是安全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从宏观上讲, 所有的员工都是属地主管, 都应对自身和所辖范围的人员安全负责。只有这样安全标准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安全文化建设才能生根发芽。

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属地管理推行过程中, 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安全管理没有自上而下瀑布式地展开, 基层的安全职责较多, 而责权利不对等, 最终影响执行效果;

2.安全职责划分比较笼统, 和员工沟通不足, 压力传递力度不足;

3.在部分单位的安全培训中, 岗位技能和培训需求矩阵、培训计划和实际培训内容三者脱节;

4.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部分约束和激励手段得不到落实, 特别是对于承包商的约束和激励。

这些问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逐步加以解决。

另外, 属地管理不仅是管好了要进行奖励, 同时在日常就应采取一定的考核促使其管好, 而且是针对职责的考核, 比如是否按时进行了巡检、属地内有没有过多的不安全因素等等。对日常属地职责的履行必须进行考核, 且考核应与奖金挂钩。只要坚持公平、公正地考核属地安全职责就能不断提升与完善属地管理。

方法和步骤

属地管理就是要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职责分配、岗位描述、培训和绩效考核将安全落实下去, 对于属地管理的推进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全面开展岗位职责描述, 明确属地安全职责。

各企业应在所有的基层单位全面开展岗位描述, 所有的基层单位应通过编制职责分工表, 将本单位所承担的产量、质量、安全等职责清晰地落实到每个岗位。

业务流程和角色的交点即为该角色职责, 这些角色的职责用R、A、C、I来描述, 其中R (Responsible) 为执行者, 主要负责任务的实施及推行;A (Accountable) 为负责者, 有权力否决任务的实施, 并控制任务的内容, 并承担全部责任;C (Consulted) 为咨询者, 在任务实施前或过程中提供指导性意见;I (Informed) 为被通知者, 须得知任务实施的情况及详细内容。

对于职责不清或是新岗位来说, 可以临时用RACI的方式进行职责划分。RACI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RACI方法不仅仅可以定义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 还可以定义各层次的组织或部门在某个流程中的职责。当这些角色定义的主体是个人时, RACI方法是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当主体是组织时, RACI方法是典型的项目管理工具。RACI方法能够使职能分解和岗位分工同时实现。

以站队或车间工业动火管理流程为例, 承包商具体实施动火作业并负责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承包商为R;动火许可证需由站队或车间相关人员审核并现场落实动火安全措施, 这些人员为C;审核后由站队长或车间主任审批动火许可证, 其为A;动火作业前须将动火许可证的相关内容告知动火区域的相关操作或维修人员, 其为I。

2.编制岗位技能和培训需求矩阵, 对安全培训实施矩阵式管理。

各基层单位应根据岗位职责描述, 制定岗位的技能和培训需求矩阵。在岗位技能和需求矩阵的基础上, 结合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 制定安全培训计划。例如塔里木油田公司根据岗位技能和需求矩阵, 在各个层面开展了大量的有关安全文化内容的培训, 对于高中层领导重点在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知识, 对于基层的主管重点在安全管理技能, 对于员工重点在安全技能, 对于安全人员重点在安全专项技能, 从而全面提升了全员的安全意识、知识和安全技能, 为安全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全面改进安全绩效考核, 注重过程和激励, 加大安全激励力度。

各企业应明确要求各单位安全业绩应占总业绩的一定比例 (如30%) , 以提高安全考核的力度。在现有绩效考核的基础上, 应对主管和员工个人考核增加过程绩效和日常安全绩效考核, 把安全绩效考核从单纯的后果考核转向注重过程的考核, 从而有力配合安全管理向预防性、前瞻性管理的转变。在指标设置上, 对于单位和个人均应设置激励指标, 对于安全表现好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奖励, 从而提高单位和个人做好属地管理的积极性。

4.加强工艺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 确保工艺的安全运行。

各企业应对工艺安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变动制定限制条件并形成制度。例如, 塔里木油田公司通过制定《塔里木油田的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制度》, 来约束人员的任意变更, 并保持从事工艺管理、技术、操作和维护的人员维持应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以保证各项工艺的安全运行。

实施体会

属地管理工作是安全文化建设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 需要各企业在观念、认识等方面转变, 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

在属地管理推行过程中, 人事部门的主导和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培训、人员变更均属于人事部门主管的工作, 因此属地管理工作要在安全部门的技术支持下, 由人事部门负责此项工作。企业在推行属地管理时, 人事部门应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统筹下始终起主导作用, 这样就保证了属地管理能够真正得到执行。

属地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管理系统, 包含职责的履行、业绩考核、人员变更、奖励以及技能培训机制等很多方面。这样一个系统如果要全面在基层进行推行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才能逐步取得效果, 所以不能一蹴而就, 应从最简单的安全职责的履行开始, 而且要制定简单实用, 普通员工都能理解的职责, 这个职责的约定就可从“家”的概念引入。作为一个主人, 会定期看看“家”有没有变化, 也不允许他人随意进入或在“家”中乱操作。引申为属地安全职责可以概括为4个内容, 一是按时巡检、检查自已属地。属地主管要根据实际情况, 包括属地内安全风险及区块的大小制定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计划, 对区块内负责的各项安全细节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对进入属地的人员全面负责其安全。这是一种泛泛而谈的定义, 但也是属地管理升华的要点, 这其中包括有对属地的责, 同时也含有针对所管属地的权。责就是要对其中的风险等进行培训、提示、要求, 而权就是无论何人只要违反我属地的成文管理规定就可以制止, 甚至处罚。在实际推行中, 通过用家的概念, 可以让员工更好地理解, 即“我的家我要管, 我的家我有权说了算”。三是管好自已属地内的施工或操作。这应是第二条内容的延伸, 对进入我“家”进行活动的行为, 作为主管要进行干预, 检查其有无操作资质、是否为受控操作、操作中有无违规等。四是做好属地内的清洁。这是对“家”的热爱, 只有爱“家”才能护“家”, 才会充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4条无论理解还是执行对于员工来说都是易接受、易掌握, 而且也相对切实的。

广外街道勇于承担属地管理责任 篇3

二、城市管理永远在路上。广外街道深深懂得城市问题的规律,始终紧绷城市管理问题这根弦,对城市管理常抓不懈。几年来,街道组织的城市环境建设志愿者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环境乱点地区设立的环境监督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每周不定期进行的环境整治,有效遏制了环境脏乱状况;针对环境秩序问题的“六位一体”巡管模式,在促进属地环境秩序问题齐抓共管的同时,增强了街道的环境管理统筹能力;全面推进的市政交通疏堵工程,大大缓解了地区交通拥堵;符合本地实际的静态交通管理,有效治理了老旧小区的停车秩序。从以上城市管理实践轨迹可以看到,街道始终没有将城市管理作为一劳永逸的工作,城市管理永远在路上。

三、城市管理责任意识强,管理到位。广外街道在环境秩序治理中,面对这些疑难问题,有勇气和决心,敢于碰硬,措施得当,落实有力,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问题的蔓延。同时,建立了环境秩序管理的闭环模式,形成了摸清底数信息——宣传动员、思想工作——结合帮扶、源头治理、解决后顾之忧——拆除以后对原址进行绿化等公共服务功能的重新规划建设,或维护保持的环节,巩固拆违成果,杜绝了违法建设的再次发生。

四、发扬本地区的传统优势。广外街道老旧小区老居民多、老街坊多、人情味重,作为老厂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比较好。街道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特色和提高社会动员能力,促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形成了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机制。

五、抓队伍管理,把属地城市管理落到实处。广外街道结合属地城市管理的实际,建立了隶属街道的环境应急小分队,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的乱堆物料、环境脏乱等问题,使街道承担属地环境全管全责有了队伍保障,对全市探索属地管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 篇4

中石油借鉴杜邦管理体系,在HSE体系管理中倡导和推行“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的理念。那么,如何理解“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呢?

“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新、奇、特的管理理念,它只是把人们早已实施的管理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浓缩,使得管理理念更透彻、精练、简洁、形象而已。

“有感领导”,实际就是领导以身作则,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无论在舆论上、建章立制上、监督检查管理上,还是人员、设备、设施的投入保障上,都落到实处。通过领导的言行,使下属听到领导讲安全,看到领导实实在在做安全、管安全,感觉到领导真真正正重视安全。

“有感领导”的核心作用在于示范性和引导作用。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制定并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坚持安全环保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切实通过可视、可感、可悟的个人安全行为,引领全体员工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直线责任”,就是“谁主管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

“直线责任”对于领导者而言,就是“谁管生产、管工作,谁负责”;对于岗位员工而言,就是“谁执行、谁工作谁负责”。

就是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责任更明确化、更细

化:

各级主要负责人要对安全环保管理全面负责,做到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

各分管领导、职能部门都要对其分管工作和负责领域的HSE工作负责;

各项目负责人要对自己承担的项目工作和负责领域的HSE工作负责;

每名员工都要对所承担工作(任务、活动)的HSE负责。

更具体的说就是,“谁是第一责任人,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安排工作,谁负责安全”;“谁组织工作,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谁设计编写,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企业界,“直线责任者”通常是指直接介入生产该组织之产品或服务者。他们身处组织各阶层,在各阶层、各阶段做成决策,也为最后成果负起当责。这些人如:研发人员、生产人员、业务人员等;幕僚人员则指不直接介入者,他们提供建议、咨询、支持、或服务,以协助直线责任者达成目标,他们如:品保人员、人资人员、资管人员等等。

“直线领导”不仅要对结果负责,更要对安全管理的过程负责,并将其管理业绩纳入考核。

“属地管理”,就是“谁的施工区域,谁管理”。

是谁的生产经营管理区域,谁就要对该区域内的生产安全进行管理。这加重了甲方的生产安全管理责任,比如各油田的采油厂、各建设用地单位。无论是甲方、乙方,还是第三方,或者是其他相关方(包括上级检查人员、外单位参观考察人员、学习实习人员、周围可能进入本辖区的公众),在安全生产方面都要受甲方的统一协调管理,当然其他各方应当接受和配合甲方的管理。施工方在自觉接受甲方的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各自做好各自的安全管理工作,比如各修井作业单位、钻井单位、建筑施工单位。

我们可以把“属地管理”更具体化、更细化到作业区、队、站、班组、井、乃至每个岗位。

“属地管理” 是指每个能独立顶岗的员工都是“属地主管”,都要对属地内的安全负责。即:每个员工对自己岗位涉及的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和施工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员工包括大小队干部、班站长和岗位员工。

“属地主管”认规则认证不认人,管人管物管活动。

“属地主管”不仅要对结果负责,更要对安全管理的过程负责,并将其管理业绩纳入考核。

企业“属地管理”中的“属地”,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管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区域,主要指作业区、队、站、班组、井、乃至每个岗位。

而政府“属地管理”中的“属地”,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注册地、生产经营活动的所在地(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地)。

“有感领导”强调的是各级领导对安全的言、行、管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体现在安全生产的各个工作点上。

“直线责任”强调的是安全责任的指向性,体现在安全责任的各个关联线上。

“属地管理”强调的是施工场地的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和重要性,体现在安全生产的施工层面上。

中心化验室属地5S管理标准 篇5

1、公共区域由保洁员负责打扫卫生,属地责任人负责维护并有义务对不卫生的地方督促保洁员进行打扫;

2、各房间门内侧张贴房间物品清单并及时予以更新;

3、各办公室、交接班室及综合组各休息室门内侧张贴定置化管理图并及时予以更新;

4、办公室、交接班室及综合组各休息室5S要求:⑴办公柜、书柜等柜顶不得堆放物品(花盆除外),内部文件、资料、物品存放整齐,文件资料要有规范标识,柜内物品存放上轻下重;⑵桌椅:桌上屉内将所需物品少到最小限度,桌面物品归位无灰尘油污,人走椅子归位,人不在时不能有贵重物品遗留;⑶文件资料档案:文件夹运用序号、颜色归位管理;⑷私人物品及一般消耗品:固定放置于柜内,不要的物品及时清理;⑸工具设备:不堆积,干净,固定整齐存放;⑹大件不动物品:干净亮丽;⑺地面、通道:通道通畅无物品占用,地面干净无积水、灰尘;⑻服装、仪容、行为:按规定穿著,衣物干净,人具精神活力,有主动、团队精神;⑼天花板、墙角、窗户等:清爽干净无灰尘污垢。

文化市场属地化管理工作意见 篇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根据依法行政和便民、高效的原则,按照文化市场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按照文化市场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市文化局将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县(市)审批、管理。对文化市场全面实行属地化管理,使申办人可以就近办理许可事项。具体意见如下:

一、下放审批事项

1、音像制品零售;

2、娱乐场所(中外合资除外);

3、演员个人演出登记证明备案;

4、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

5、营业性演出场所(备案);

6、营业性组台演出;

7、占用非营业场所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

8、设立美术品经营单位(备案)。

二、审批程序

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文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使用辽宁省法制办统一制定的行政许可文书,按照《*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办理。

三、工作要求

各区、县(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把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1、各区、县(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管理,打破地方保护,不得人为设置任何障碍,加强服务,确保行政审批工作顺畅、便民、高效;

2、新批音像制品经营场所,在确保经营正版的前提下,不受营业面积的限制;

3、娱乐场所的审批要严格执行公示和听证程序;

4、从现在起,除连锁网吧外一律不得变更法定代表人,严格执行网吧距离中小学校直线200米的规定。

四、责任追究

(一)文化市场行政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依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1、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审批事项应予受理而不予受理的;

2、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审批事项随意退件的;

3、受理审批事项不开具受理回执的;

4、申请资料不全,未以书面形式一次性清楚告知补充事项,或者首问未能清楚告知申请具体要求,造成行政审批相对人多次往返的;

5、经行政主体审定不予受理,因不及时告知理由而超过规定时限的;

6、超越法定权限实施审批的;

7、不依照规定程序实施审批的;

8、未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事项的;

9、不按规定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程序性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的;

10、对应纳入行政审批办事大厅办理的审批事项厅外另行受理的;

11、在行政审批工作中设置障碍和地方保护,或对工作不及时主动,相互推诿或拖延不办,造成后果的;

12、擅自或变相增设新的行政审批事项的;

13、工作作风生硬,态度粗暴,违反工作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

14、其他违反审批工作规定,贻误审批工作或者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

(二)文化市场行政管理人员违反上述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如下处罚:

属地管理概念 篇7

本标段辖区内包括云南路站、鼓楼站两个车站。车站机电安装属地管辖范围:以车站站台板边缘线和区间隧道洞门投影线为分界的内侧区域, 包括站台层、站厅层、出入口、风井、风亭、以及施工围挡内的地面等范围内的所有区域。

2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2.1 进场准入

1) 进场申请:非属地管理单位进场前先提交进场申请, 内容包括进场单位, 标段项目名称, 施工内容, 施工范围, 施工工期计划安排, 项目施工、技术、安全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等。2) 与属地管理单位签订安全文明施工配合协议书并按交纳安全文明施工抵押金五万元。3) 进场交底:由属地管理单位对其负责人进行进场交底并签字。4) 工作服备案:根据南京地铁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将统一工作服着装照片交属地管理单位备案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单位统一工作服装, 且服装必须能明显与其他单位区分, 不符合要求时按进场时间由后进场单位更换服装) 。5) 进场人员备案:所有进场人员名单、身份证复印件已交属地管理单位备案;6) 办理“进场施工许可单”, 未办理进场施工许可单的, 属地管理单位不准其进场施工。

2.2 场地布置与分配

1) 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布置场内临边防护、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现场照明、门禁与视频监控、移动厕所等设施, 划分公共区材料堆放与加工场地。2) 各专业承包商根据进场时间和施工区域, 由属地管理单位合理划分各单位施工场地责任区。原则上站厅站台公共区为公共区装饰单位责任区 (划定的公用通道、其他单位材料堆放与加工区除外) , 站台边及屏蔽门室为屏蔽门单位责任区, 设备区根据其各专业设备房屋、安装区域等确定各系统单位责任区, 公用区域由属地单位负责。3) 各责任区单位负有现场管理责任, 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等, 设置标识, 场地四周设立隔离或警戒设施。4) 各单位根据属地现场制定管理要求合理布置材料堆放等区域, 根据要求设置隔离。

2.3 出入口管理

1)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 出入口由属地管理单位设置门卫及门禁系统。进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出入证, 出入证由各施工单位自行办理。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着装统一, 穿着已备案的工作服, 正确佩带安全帽, 否则保卫人员有权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2)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均需登记 (指纹、刷卡进入除外) 。对需进入工地商洽业务的人员必须经属地监理或业主同意并进行登记, 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不听劝阻者保卫人员有权将其逐出工地。3) 非本标段施工人员进入本标段属地场内施工, 遵守南京地铁《非本标段人员进出场管理办法》要求, 需提前三天完成“进场告知单”, 进出施工场地时需主动接受我方门卫的检查, 门卫持进场告之单逐一进行排查, 人员必须佩带与进场告知单内容相对应的人员胸牌反面需项目部统一书写进场地点、有效时间, 并盖相应公章。未列入告知单的非本标段人员不允许放行进入施工场地, 不在有效期范围内的人员不允许放行。4) 物资只进不出, 如果物资离场必须由物资所属项目部办理物资离场许可单, 并得到监理、属地管理单位现场负责人的签字, 交至门卫保安人员存底, 经核对清点无误后, 方可将物资运离工地, 否则门卫人员及工地保安人员有权扣留。作业人员出场时须接受门卫保安人员检查。5) 为出入口保持畅通整洁, 附近不得有堵塞、堆放物资、占用通道、漏撒等影响场容现象。

2.4 材料进场与定置化管理

1) 由于车站及区间施工场地有限, 为合理利用空间及有序作业, 各承包商的机具、设备 (或材料) 进场时, 需办理“设备进场许可单”。2) 材料进场要按进度, 定时、定量进场。不得在未安装施工前将过多的材料搬运至施工现场。如确需在车站地面上进行设备材料周转临时堆放时, 需提前向属地管理提出申请, 经同意后方可在属地管理单位指定的设备材料堆放区进行临时堆放。3) 各承包商应提前对进入车站的设备运输通道进行筹划, 提前与属地管理单位进行沟通协调, 以确保场地运输条件。4) 属地管理单位对场内治安防盗工作负责统一管理, 各单位负责对各自材料设备的看护, 对贵重物资实行专人看护。5) 设备或材料、施工机具进场后, 各承包商要实行定置化管理, 各类管材、型材、零配件、松散砂石料、成品、半成品等严格按划定位置合理布置, 分类堆放, 进出有序, 并要堆放整齐, 设置材料标识牌, 材料堆放区按要求设置隔离或划线, 使区域线划分明确, 界线清晰, 标识清楚, 实现现场可视化管理。6) 车站及区间施工现场原则上不允许加工材料, 如确实需要设加工场地, 承包商需办理“现场加工场地审批单”。

2.5 场地卫生管理

1) 各单位在各自施工区域挂卫生防火责任牌 (长*宽=50*50cm) , 明确施工现场卫生负责人。2) 各施工单位严格遵守“谁施工、谁负责场地清理”的原则, 抓好过程中场地卫生管理, 要有人负责清扫各自工作场所的卫生保洁, 作业过程中携带垃圾袋或箱, 随时随地将产生的垃圾杂物放置入袋或箱中, 保持工地整洁卫生, 散料、垃圾严禁乱丢乱放, 材料、垃圾运输过程中不得有漏、撒现象, 每天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6 现场消防

1) 各单位是其施工区域的消防责任人, 对其材料堆放与加工、作业场地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挂防火责任牌、安全警示牌, 严禁地下作业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2) 工地消防器材严禁擅动、挪用或损坏。3) 施工现场内严禁吸烟, 严禁点火取暖。施工现场内焊、割等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 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2.7 施工用电、用水管理

1) 属地单位负责现场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的统一管理, 在站厅层、站台层两端和中间部位均设置水、电接口, 各单位负责属地管理单位提供的二级配电箱和水源接口以下的用电用水管理。属地单位无偿提供水电, 各单位应节约用水用电, 杜绝浪费, 否则予以处罚。2) 属地单位负责现场照明, 各单位施工照明自行配置, 照明灯具不允许使用简易碘钨灯。

2.8 施工协调

1) 各单位必须落实现场负责人报属地管理单位备案, 与属地管理单位对接, 接受属地管理单位统一协调管理, 现场配合属地单位做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2) 根据现场协调办公室的总体安排, 根据自身工作要求, 提交各自施工计划, 并配合属地管理单位编制车站现场施工进度计划和各工序衔接安排, 并细化自身专业工序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 做好与各专业的配合协调。

摘要: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所承建的各大城市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中, 进场后作为属地管理单位, 帮业主各系统承包商进行统一的进场管理。使现场施工文明化、标准化、规范化。现针对属地管理的内容作简单论述。

属地管理概念 篇8

特高压项目前期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虽然已有专业人员对电网前期工作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特高压项目案例少,目前专门针对特高压项目前期工作的研究还比较少。“十二五”期间,浙江金华境内将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浙中站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浙西站。本文结合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的实际工作探讨一下特高压项目前期属地化管理中的困难和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均已列为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典型经验,希望能够为其他特高压项目的推进提供参考。

特高压项目前期属地化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特高压项目占地面积大,线路走廊长,且社会公众担心电磁辐射,一系列问题使得属地供电公司在取得各项政府支持意见的过程中阻力重重,特高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占地面积大,站址落点困难。特高压变电站需要占用200亩左右的土地,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一般不愿意拿出大块土地建造特高压变电站。

线路走廊长,前期工作涉及范围广。特高压输电是一种远距离输电方式,其线路走廊往往需要穿越多个地方行政单位,局部工程涉及敏感区域在所难免。而属地供电公司必须取得沿途所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意见。

电压等级高,群众担心电磁辐射问题。特高压输电一般采用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800千伏,相关领域专家已经对特高压输电的电磁辐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已确定了安全距离。但由于特高压输电是一项新技术,社会公众对其认识不足,导致了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恐慌,给特高压前期工作带来了巨大阻力。

管理对策探讨

针对特高压项目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前期工作保障有力

供电公司应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公司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前期工作推进小组,沿线县(市、区)供电公司相应地建立前期工作组织机构。细化工作计划,明确以周为单位的工作目标,要求做到“天天有事做,周周有进展”,强化过程管控,定期对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梳理、跟踪和协调。

多措并举做通政府部门工作,前期工作高效运转

1)在前期选址选线过程中,供电公司应会同设计单位走访沿线各乡镇政府,宣传特高压项目建设的意义,解释政府和群众对项目认识上的疑虑,听取各乡镇政府对特高压线路路径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对各乡镇政府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做出解释和答复。通过走访沿线各乡镇政府,第一时间掌握特高压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协调。

2)收集其他特高压项目的资料,提供给当地政府领导参考,直观、明了地说明特高压项目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3)向属地政府宣贯上级领导支持特高压建设的意见。2012年“两会”期间,国家电网与相关省份主要领导举行会谈,深入探讨了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强调要加强合作,切实保障电力需求。

积极走访人大代表,前期工作多方支持

特高压项目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供电公司应积极走访人大代表,对特高压项目的建设意义、建设作用和时间等问题进行详细地介绍,就加快特高压项目建设进行呼吁和沟通,并积极落实加快特高压项目建设提案的衔接工作。通过全国“两会”这个平台,特高压项目的建设可以取得社会各阶层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高度重视舆论导向,前期工作和谐稳定

社会公众对特高压输电这项新技术还比较陌生,对特高压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存在一定的担忧,网络上也经常出现担心特高压电磁辐射的言论。

为了让社会公众进一步认识特高压输电工程,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供电公司可以组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代表赴已建成的特高压站现场考察调研,使考察组代表对特高压工程有更详实的了解和更具体的印象,对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工作的开展作好铺垫。

供电公司还可以走进广播电台直播间,在线与老百姓进行互动交流,就群众关心的特高压环境影响问题答疑解惑,消除民众对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恐惧心理,稳定民众情绪,为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打捆22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争取属地政府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对电力的需求也与日剧增,社会用电需求与电网供电能力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为进一步取得特高压项目属地政府支持,供电公司可以优先建设特高压所在地区22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优化属地电网结构,有效提高属地政府建设特高压电网的热情。

深化城市电网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保护特高压线路走廊

结合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滚动修编工作,将特高压项目站址和线路廊道纳入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审查和批复。主动参与城镇和工业园区控规的审查工作,确保特高压线路廊道在区域控规中予以保留和保护,使特高压电网规划与地方规划同步,有机衔接,为特高压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

完善电网规划助推地方经济,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供电公司可以组织发展、营销、生产等部门主动与地方政府衔接,为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等编制专项电力规划,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确保电力供应,营造电力与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

应用与实践

属地管理概念 篇9

【发布文号】黔府发[1994]26号 【发布日期】1994-05-04 【生效日期】1994-05-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办法

(试行)

(1994年5月4日黔府发〔1994〕26号)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的规定(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第三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原则。一切单位都必须服从所在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的管理,履行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应承担的义务。

第四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应明确一位负责人为治安责任人,采取措施落实治安责任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五条 第五条 本办法由县级以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行使属地管理权;

(二)研究制定工作规划,部署工作任务,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三)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区域治理、法制宣传、治安联防、调解、帮教工作。

第六条 第六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业务工作,由业务主管部门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 第七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落实工作,城市由街道负责,农村由乡镇负责;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单位,由上一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负责,也可以由上一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指定其中一个负责,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应当给予协助;大型单位,经本单位提出,所在地的地、州、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同意,并报上一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批准,可以由地、州、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负责。

第八条 第八条 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其所属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部门和地方双重领导,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但应当承担所在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统一布置的任务。

第九条 第九条 铁路沿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地方领导为主,铁路部门配合;铁路系统内部单位的治安工作,以铁路部门为主,地方配合。

第十条 第十条 军队(含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营区和军事禁区以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军队负责;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和对社会开放单位,原则上由地方为主,军队配合。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其他主要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奖惩,督促所属单位按所在地的统一要求,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所属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整改。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各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既要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定,又要服从所在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遵守国家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违反国家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单位,可以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不落实导致治安问题严重的单位,按照职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或提出否决建议。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之日起施行。

属地管理概念 篇10

属地化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结合我镇外出流动儿童较多的现状,就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实施属地化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做好儿童保健,保障儿童的良好生存,保护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各级政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我镇流出人口较多的现实,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尤其在0-6岁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中,形成以分管院长为领导、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管院长负有牵头引线、协调统一的职责。病房、妇产科、计划免疫、及儿科、妇幼保健科对所辖的0-6岁儿童登记管理工作。

二、理顺关系、完善机制

各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儿科、病房、妇产科、计划免疫科对所辖管理范围内的0-6岁儿童,对迁入儿童做好管理登记并及时上报妇幼保健科。各相关科室积极提高业务技能,主动承担辖区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具体实施、健康教育及信息资料上报。

三、加强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

各相关科室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儿童保健资料和信息的原始登记,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状况,做好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1、数据统计方法

儿童数:儿童保健统计实行属地化管理,以接受儿童保健服务发生地为统计源。妇幼保健科通过相关科室诊疗活动及计划免疫掌握本乡镇实际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0-6岁儿童数(包括辖区内托幼机构在园注册儿童数)尤其对迁出的人员要及时登记。

儿童保健服务人数

(1)、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人数:散居儿童中实际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人数+辖区内托幼机构中实际接受保健人数

(2)、3岁一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指在本乡镇卫生院实际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儿童中符合儿童系统管理要求的3岁以下儿童人数。尤其对迁出的人员要及时登记。

2、卫生院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0-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特殊儿童的初筛、转诊和随访服务,负责4-6岁散居儿童每年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并将辖区内托幼机构注册儿童数及实际查体数据呼入本镇儿童统计表中。报表要求分解到所辖村庄。

3、贯彻落实儿童保健管理档案和信息跟随儿童迁移的要求散居儿童:当儿童因各种原因变更保健服务机构是,应携带该儿童保健档案同时变更迁移。

(1)、迁入:卫生院应把迁入儿童信息添加到0-6岁儿童花名册,并注明迁入地点、迁入时间,该儿童纳入本镇保健信息统计范围。对已接受保健管理的儿童继续进行保健管理,对尚未接受保健管理的儿童应建立儿童保健管理档案并按保健程序进行管理。

(2)、迁出:迁出的儿童应按规定办理迁出手续,将该儿童健康档案交给儿童家长,并在0-6岁儿童花名册上注明迁往何处、迁出时间,迁出后该儿童的保健信息不再进行统计。集体儿童儿童进入托幼机构是,应携带儿童本人保健管理档案方能入托,该儿童信息纳入托幼机构所在的本乡镇儿童保健信息统计范围。当儿童转园或离园时,应携带儿童保健管理档案,转园证明等相关资料。

双泉镇卫生院

2012年1月3日

双泉镇卫生院关于0-6岁儿童属地化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双泉镇卫生院关于0-6岁儿童属地化管理工作计划》,将工作计划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织管理

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尤其在0-6岁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中,形成以分管院长为领导、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管院长负有牵头引线、协调统一的职责。病房、妇产科、计划免疫、及儿科、妇幼保健科对所辖的0-6岁儿童登记管理工作。

二、明确责任、落实管理

各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儿科、病房、妇产科、计划免疫科对所辖管理范围内的0-6岁儿童,对迁入儿童做好管理登记并及时上报妇幼保健科。妇产科、儿科在诊疗服务过程中,详细了解儿童的居住来源情况,尤其对那些住老娘家的儿童要做好详细登记。计划免疫科在接种过程中对外出又返回及直接迁入的儿童做好详细的登记。妇幼保健科每月及时向各科室了解情况,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有关妇幼保健信息中。

三、完善统计、落实儿童保健档案和信息跟随儿童迁移

各相关科室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儿童保健资料和信息的原始登记,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状况,做好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1、数据统计方法

儿童数:儿童保健统计实行属地化管理,以接受儿童保健服务发生地为统计源。妇幼保健科通过相关科室诊疗活动及计划免疫掌握本乡镇实际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0-6岁儿童数(包括辖区内托幼机构在园注册儿童数)尤其对迁出的人员要及时登记。

儿童保健服务人数

(1)、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人数:散居儿童中实际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人数+辖区内托幼机构中实际接受保健人数

(2)、3岁一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指在本乡镇卫生院实际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儿童中符合儿童系统管理要求的3岁以下儿童人数。尤其对迁出的人员要及时登记。

2、卫生院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为0-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特殊儿童的初筛、转诊和随访服务,负责4-6岁散居儿童每年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并将辖区内托幼机构注册儿童数及实际查体数据呼入本镇儿童统计表中。报表要求分解到所辖村庄。

3、贯彻落实儿童保健管理档案和信息跟随儿童迁移的要求散居儿童:当儿童因各种原因变更保健服务机构是,应携带该儿童保健档案同时变更迁移。

(1)、迁入:卫生院应把迁入儿童信息添加到0-6岁儿童花名册,并注明迁入地点、迁入时间,该儿童纳入本镇保健信息统计范围。对已接受保健管理的儿童继续进行保健管理,对尚未接受保健管理的儿童应建立儿童保健管理档案并按保健程序进行管理。

(2)、迁出:迁出的儿童应按规定办理迁出手续,将该儿童健康档案交给儿童家长,并在0-6岁儿童花名册上注明迁往何处、迁出时间,迁出后该儿童的保健信息不再进行统计。集体儿童儿童进入托幼机构是,应携带儿童本人保健管理档案方能入托,该儿童信息纳入托幼机构所在的本乡镇儿童保健信息统计范围。当儿童转园或离园时,应携带儿童保健管理档案,转园证明等相关资料。

双泉镇卫生院

属地管理概念 篇11

属地管理, 是指由居住地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的原则[6]。

1 感染者/病人管理现状

对感染者/病人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目前尚缺乏针对性的操作方案、标准或政策, 或有些政策无法有效落实, 因此, 对感染者/病人的管理很难。近年来, 随着感染者发现人数的增多, 感染者/病人失访人数也越来越多, 截至2008年年底, 浙江省累计报告现存活的感染者/病人的随访管理比例为73.41% (1 441/1 963) , 绍兴市累计报告现存活的感染者/病人的随访管理比例为64.4% (87/135) ;而同期全国累计报告现存活的感染者/病人的随访管理比例仅为44.15% ( 96 703 /219 048) [7], 远低于国家要求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70%标准;失访率过高已成为当前防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2 属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感染者/病人的流动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口流动增加;同时, 由于流动人口群体的特殊性, 他们容易成为H IV传播的高危人群[8]。在国内艾滋病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据较大比例[9,10], 绍兴市2009年按现住址统计报告感染者/病人中流动人口比例高达56.52% (39/69) 。部分流动人口感染者/病人工作地不固定, 住址和联系电话经常更改, 造成属地管理难度的增加, 从而引起失访率的增加[11]。

2.2 感染者/病人提供假信息或信息不详

目前没有相关法规、方案规定检测者在检测时必须提供身份证, 部分检测者尤其是VCT 求询者不愿意留下真实的个人资料, 包括现住址与联系方式[12], 截止2008年年底, 绍兴市累计报告感染者/病人中因信息错误或不详引起查无此人的比例为27.59% (72/261) 。由于报告信息错误或不详, 容易引起病例的属地管理不清或查无此人。相关研究表明, 感染者/病人提供假信息已经成为失访增加的主要原因[13]。

2.3 感染者/病人拒绝到本地疾控机构随访管理

由于艾滋病的疾病特殊性, 感染者/病人普遍不愿意暴露身份;同时, 部分疾控机构的关爱、关怀方式欠妥[14], 本地感染者/病人担心在现住址疾控机构暴露感染信息, 导致该些感染者/病人不愿到现住址所在疾控机构进行属地化随访, 增加了属地管理的难度。

2.4 感染者/病人现住址的随意改动

部分感染者/病人联系方式不详而失访, 现住址疾控机构未能确认其是否已离开本地, 由于某种原因, 造成该部分感染者/病人的现住址在现随访地与报告地、户籍所在地之间的修改, 从而引起属地管理的责任不清。

2.5 属地化随访管理规定不明确

尽管艾滋病防治条例对艾滋病随访管理的属地管理进行了说明, 但是没有对属地管理进行具体、详细的解释。我国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的政策依据, 主要是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及国务院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 而上述依据由于制定时间过久或规定偏粗, 对目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随访的属地管理均没有明确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 基层疾控机构往往遇到“属地”问题难以分清、“属地”不断变化的问题[15], 比如:临床就诊者到上一级医疗机构或外地医疗机构进行住院长时间诊治, 医疗机构从属的疾控机构不愿随访, 就诊者户籍所在地疾控机构无法进行随访, 造成属地管理上的困惑。

3 属地化管理探讨

3.1 加快建立流动人口HIV感染者暂住地属地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 降低艾滋病的失访率不仅仅是疾控机构的职责范畴, 实际上它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通过多部门共同规划, 综合协调。最首要的就是如何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 将流动人口中的感染者/病人的治疗和检测纳入暂住地当地属地化管理的范围[16]。

3.2 提高收集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感染者/病人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直接关系到疾控机构对他们随访管理的可及性, 在信息收集时, 尽可能提高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建议规定进行确证实验前必须提供身份证, 这样可以保证报告信息的正确性, 从而有效提高感染者/病人的属地化管理。

3.3 保护感染者和病人的隐私

在随访管理过程中不把HIV/AIDS患者的任何具体信息向无关人员透露, 在遇到特殊事件时和他们进行协商, 在得到他们同意后, 方可公开信息[13]。疾控机构只有做好感染者/病人的保密工作, 才能真正得到感染者/病人的信任, 从而提高他们的随访的依从性。

3.4 关怀感染者和病人, 及时提供转介服务

为了真正关爱、关怀感染者和病人, 同时做好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感染者和病人, 可以考虑感染者/病人现住址所在地的市级疾控或附近的疾控机构对其进行随访, 提供就近的转介服务, 提高随访率, 同时做好与感染者/病人以及与转介疾控机构的沟通工作, 将其作为属地管理的有效补充。

3.5 完善艾滋病专报系统的随访管理制度

建议艾滋病专报系统中增加随访管理的转诊制度, 在进行转诊时由原随访疾控机构进行申请、接收地疾控进行确认。在工作中主动加强与其它地区疾控部门和防艾单位的联系, 互通疫情, 及时交接“属地”管理对象, 切实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同时, 建议专报系统对随访一栏中增加“现久失访”的选项, 将连续失访3次及以上同时没有明确联系方式或者联系方式错误的感染者纳入该随访状态, 由户籍所在地统一进行管理, 既可以避免艾防人员无效的工作量, 又可以减少踢皮球现象的出现, 如需再次随访时, 直接添加随访记录。

3.6 具体、细化属地管理

建议对《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和《艾滋病防治条例》进行修订, 对艾滋病随访的属地管理进行具体、细化。建议首次报告病例的现住址为报告机构所在地;规定新报告感染者/病人的阳性告知和首次随访原则上由报告单位所在地基层疾控中心进行, 不得因感染者和病人为外地户籍人员而未进行告知和随访。

3.7 努力消除社会歧视, 建立全社会关怀

艾滋病的传播与个体行为密切相关, 但艾滋病的流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7]。感染者/病人对社会的隔离产生原因较复杂, 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文化, 社会的歧视及社会宽容度密切关联。努力营造宽容、无歧视的社会氛围, 树立“管理也是一种关怀, 自觉接受随访管理也是一种责任”的观念, 倡导大众改变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与歧视, 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动参与到艾滋病防治活动中。同时, 真正建立“政府部门领导, 各部门参与, 全社会关怀”的艾滋病防控机制。

摘要:文章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属地化管理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有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 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提供参考。

上一篇:中学励志的签名简短下一篇:八下历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