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和赞美诗教学设计(推荐9篇)
警察和赞美诗
一、教学目标
(一)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二)品味小说幽默、辛辣的语言风格,理解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三)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贫困和精神痛苦,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法律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虚伪本质。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你知道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欧·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与赞美诗》。(板书:课题、作者)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有一系列我们所熟知的形象,如有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活如猪狗的芦柴棒,被人愚弄、精神麻木的阿Q,沦为“木偶人”的闰土等,他们生活在最底层,都有悲惨命运,为了生存,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那么在外国文学中欧·享利笔下的小人物反映了美国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二、作者以及背景介绍
1、学生介绍作者
2、教师明确: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优秀短篇小说作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
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
15岁在叔父的药房当学徒,后又去了一牧场放牧。1884年后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1896年,银行发现少了一小笔款子,他因涉嫌被传讯,他取道新奥尔良去美洲避难。1897年,回国探望生病的妻子,因而被捕,判处五年徒刑。后在狱中为帮女儿买礼物以欧·亨利(原为狱中用过的一部法国药典的作者的名字)为笔名写作短篇小说。1901年因“行为良好”提前释放,来到纽约专事创作。正当他的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于1910年病逝。
他创作的短篇小说共300篇,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最为著名。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代表作品:名篇有描写小市民朝不保夕、捉襟见肘的可怜处境《麦琪的礼物》,也表现他们互相关心、互助友爱的高贵品质,但是仍然逃不出厄运的魔掌的《最后一片叶子》;或表现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生活的《警察和赞美诗》、《爱的牺牲》、《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生动,笔调诙谐,语言幽默俏皮,与美国的马克·吐温共享幽默作家的美名。他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小说构思巧妙,结局出人意 1 料,耐人寻味,故有“欧•亨利式的结尾”之说。这些作品为他获得了世界声誉,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3、背景提要
十九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垄断阶段,竞争残酷,经济危机日趋严重。1873、1884、1893,连续三次发生经济危机,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一方面是一小撮亿万富翁,一方面是广大饥寒交迫的劳动者。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明确:这是一个令人觉得可笑的故事,主人公苏比在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开始为进入他的冬季寓所——监狱而努力,使尽各种方法想让警察逮捕他,钧为获得成功。正当他受到教堂中赞美诗音乐的感化,决定放弃过去的生活,重新开始时,却被警察抓了起来。“如愿”被送到监狱里。
2、小说的结构,一般按故事的几个阶段安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请同学分析本小说的结构: 明确:
故事开端(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自有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故事发展(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
故事高潮(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你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苏比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故事结局(小说最后一自然段),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四、分析课文
(一)、开端
1、朗读课文的第1、2节,思考这两节是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两段是环境描写。“每当雁群在夜空引亢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这里的环境描写点明了小说发生的季节是哪一个季节?
明确:句中写到了“雁群”“高鸣”南飞,暗示了季节——冬天将近。
3、马上要进入冬季了,苏比的冬居计划是什么? 明确:监狱。
(二)、发展
1、苏比为了进监狱做过哪些努力?每次的结果如何?
明确:第一次:进高档酒店 被拒之门外
第二次:砸商店橱窗 被认为连个旁证都算不上 第三次:取消饭馆饱餐一顿不给钱 被摔在人行道上
第四次: 调戏年轻女子 反被女子缠住要他请喝啤酒 第五次:在剧院门口大吵大闹 被认为是耶鲁的小伙子 第六次:偷伞 反被认为是伞的主人-
2、苏比的每次惹是生非,照理都应足以让他如愿以偿,况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有警察的旁观,为什么他进入监狱的计划会泡汤呢? 明确:两家饭店都是直接用拳头教训吃白食的苏比,“恰好”没有去报告警察,苏比用石头砸商店的橱窗,反而没被逮捕,原因仅仅是他“留下来了”,而“半条街外有个人跑着去赶搭车子”;
他在街上醉鬼似的大吵大闹,“刚好”被认为是“耶鲁的小伙子在庆祝胜利”。他作恶的对象,“正巧”也是些心术不正的人:在街上见机缠住男人的女子,捡了别人的雨伞就据为己有的买烟者。
3、这一连串可笑的失败是不是一种巧合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这些巧合能揭示某些社会问题吗?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可笑的背后,蕴含着一个大大的问号。故事带给人的只是一种苦涩的笑,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可笑的东西只是浮在他的表面,沉淀在他更深处的是一种悲哀。”
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每一次都隐藏着对美国社会黑暗的揭露。第一次:揭露了美国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第二次:揭露美国警察武断愚蠢,是非不分。第三次:揭露美国一般人怕警察给自己招麻烦。第四次:揭露美国妇女卖身求生的现实。第五次:揭露“扰乱治安罪”如同虚设。第六次:揭露了美国盗贼遍地。
作者通过一次次的“偶然”,巧妙地、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现状。作者就此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世风日下。这种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正是美国的社会现状。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都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的事件,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反动、腐朽的本质。
(三)、高潮
1、一心打算进入监狱度过冬日生活的苏比,彻底的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打破计划。看来去监狱的打算恐怕很难实现了。是什么改变了苏比的初衷?他打算怎么做? 明确:苏比听了教堂的音乐之后,强烈的新生愿望激励着他,想要改变自己,“时间还不晚,他还年轻,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沼,他要重振当年的雄心壮志„„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他要——当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咏叹调”还没唱完的时候,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2、发生了什么?
明确:他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
(四)、结局
1、小说写苏比屡次肇事未能被捕之后,出现了有心向善反遭拘捕的“意外”,这是不是有点难以理解?
明确:从现象上看是不好理解,但从本质上看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从根本上是维护上层社会富人的法律。衣服褴褛的穷人在街头闹事,只要不触犯富人,警察可以“让他们只管闹去”;但是这样一个流浪汉站在富人云集的庄严教堂之外,警察就要怀疑到他的动机了,是骚扰,还是行窃?一方面是非不分,一方面戒律森严,这正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阶级本质。
2、小说的结尾,笔峰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变化,苏比进了监狱!既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作者擅长的欧·亨利手法。
欧·亨利就是这样,往往在我们看到津津有味的时候来一个急刹车,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在我们张大了嘴巴还没来得及闭上的时候就结束了,使我们不由得静下心来要回味一番,最后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3、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分析: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一个“罪恶累累”的人竟一次次地被认定为无罪,这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的心情由紧张而化为轻松,进而会发出微笑(康德说过,笑产生于忽然化为乌有的期待);而一个决定改过向善的人却遭逮捕入狱。两种荒谬的现象构成强烈的喜剧冲突,让人们不得不收起笑容,来思索这种荒谬背后的深刻内容,为非作歹者无人过问,有心从善者反进牢门。这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表现,主人公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这样的。巧妙的情节安排充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五、品味小说的语言风格。
1.小说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整篇小说的遣词造句之中。总的特点是“幽默”,即“语调轻松却又包含丰富意义的讽刺”。若细作分析,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明确:一是夸张。例如: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意为“靠自己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这里夸大其辞,强调事情“迫在眉睫”。反过来也说明过冬问题在苏比眼里何等棘手严重。庄重严肃的语句中饱含着辛酸。
二是调侃。也就是说笑,讲“风凉话”。例如: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后二句本可说“他身无分文”,但却以说笑的方式表达这层意思:钱大爷无缘和他相识。语调看似轻松,实际上充满着贫困的无奈。
三是反语。也就是说反话。例如:杰克(霜冻)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霜冻对穷人是“无情”的,这里却说成“很客气”;霜冻到来之前先刮北风,这是对穷人的“警告”,这里却说成“打招呼”。反语更强调了穷汉苏比面临着即刻到来的严冬威胁。
2、小说的幽默语言和作品题材、主题有什么关系?
明确:作者写的是一个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从一个侧面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荒唐现状。这样的题材、主题决定了作品的讽刺色彩,相宜的也就必然采用幽默的语言。文学作品中类似的 4 情况很多,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等。语言是幽默的,但小说的思想内涵仍然是严肃的。
六、布置作业:
苏比为进入监狱, 共进行了六次尝试, 分别是: (1) 妄图进入豪华饭店享受饕餮大餐 (未能得逞) ; (2) 扔石头砸碎商店的玻璃; (3) 成功地进入一家小店吃霸王餐; (4) 调戏少女; (5) 偷盗一位绅士的雨伞; (6) 在大街上大吵大叫, 扰乱公共治安。这六次失败的尝试, 加上文章最后 (7) 苏比决定洗心革面但却无端被捕入狱这一情节, 构成了文章的主线。在这里值得思考的是, 欧·亨利为什么选择这七个情节, 而不是其他的设计, 难道是随心所欲、任意为之吗?我认为,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七个情节的安排, 恰好勾勒出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完整图景, 刻画出其中的典型人物, 彰显了文章的主旨。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作者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 这是一个富者穷奢极欲、贫者无处栖身落脚的社会;这是一个富者为所欲为、贫者无辜入狱的社会。在 (1) 中, 苏比计划进入一家豪华饭店, 免费大吃一顿, 然后因无力支付账单被送入监狱。然而, 衣衫褴褛的他刚到饭店的门口就被“训练有素”的侍者识破并扔到了门外。有了这一次的经验, 苏比审时度势地进行了另一次尝试 (3) ———选择一家不起眼的饭店, 白吃了一顿。同样是到饭店蹭吃蹭喝, 居然在一个篇幅有限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两次, 这是作者的无心之失吗?当然不是, 吃饭在这里指代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 这两个情节成功地构成了对比, 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 在资本主义社会, 有钱人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穷人无法享受的, 甚至是无法接触的。普通大众只能在固定的圈子中挣扎生存, 妄图走进有钱人的圈子, 即使是以不惜入狱为代价, 也是不可能的。
资产阶级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奢侈糜烂, 令普通民众望尘莫及, 在社会上还享有广泛的特权, 为所欲为。在 (6) 中, 苏比“在人行道上扯直他那破锣似的嗓子, 像醉鬼那样乱嚷嚷。他又是跳, 又是吼, 又是骂, 用尽了办法大吵大闹”, 但是令他惊讶的是巡逻的警察竟然为他寻找理由, 向公众解释他是耶鲁大学的学生, 为庆祝球队的胜利而欢呼, 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警察与苏比素不相识, 为什么帮助他解围, 并断定他是耶鲁大学的学生呢?这一情节看似匪夷所思, 但细想一下, 却寓意深刻。苏比选择大吵大闹的原因是这一行为对于普通人而言, 足以导致被捕入狱, 但是, 如果对于资产阶级, 情况则大相径庭———这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至于警察断定苏比是耶鲁大学的学生, 更是这一情节的隐含注脚:耶鲁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常青藤大学, 历来是美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头面人物的后花园, 这里作者通过警察之口告诉我们:只有资产阶级才胆敢堂而皇之地触犯法律, 也只有资产阶级逍遥法外。
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享受着奢侈的物质生活, 享有广泛的特权, 那么,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果真如同宣传中描述的那样道德高尚、智慧过人、勤俭努力、不断进取, 并最终获得成功吗?在小说中, 欧·亨利尖锐地揭露了这一谎言。在 (5) 中, 苏比决定偷走一位绅士的雨伞, 结果发现这把伞竟然是那位“绅士”偷来的。衣着光鲜的绅士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他们满口仁义道德, 表面道貌岸然, 其实背地里使用偷窃等下流和见不得光的手段来聚敛财富。
那么, 人们不禁要问:在资产阶级社会的普通大众又是一群怎样的人呢?欧·亨利同样给了我们具体而形象的回答。无论是 (1) 中的大饭店, 还是 (3) 中的小饭店, 侍者都不可能是资产阶级, 而是与苏比一样是普通的民众, 受着资产阶级的奴役和剥削。但是, 可惜的是, 他们选择的不是与阶级兄弟牵手, 与资产阶级对抗, 他们成了资产阶级的鹰犬和打手, 将苏比这样的难兄难弟“往外一叉, 正好让他左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更有甚者, 有些女人为了金钱, 不惜出卖自己, 在 (4) 中, 一个“衣着简朴颇为讨人喜欢的年轻女子”就因为金钱成为妓女。
在资本主义社会, 衣冠楚楚的资产阶级是强取豪夺的伪君子, 受剥削遭压榨的普通民众懵懂无知, 整个社会泛滥着唯利是图、利欲熏心的铜臭气味, 这导致了美德沦丧, 虚假当道, 正义无处安身。在 (2) 中, 苏比扔石头砸碎一个商店的玻璃, 然后主动向前来探视的警察承认自己的罪行。出人意料的是, “在警察的脑子里苏比连个旁证都算不上。砸橱窗的人没有谁会留下来和法律的差役打交道”, 于是警察抽出警棍, 追赶一个跑着去赶搭车子的倒霉鬼。
当然, 普通大众之中还是有许多人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 像主人公苏比, 虽然是个贫困的流浪汉, 但也知道自重和尊严。“他可去的地方多得是, 有市政府办的, 有救济机关办的, 在那些地方他都能混吃混住”, 但是, 苏比是“一个灵魂高傲的人”, 在监狱和救济院之间, 他宁愿选择前者, 原因就是要保证他仅有的尊严。在 (7) 中, 苏比听到教堂传来的赞美诗, “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 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猛然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一刹那间, 新的意境醍醐灌顶似地激荡着他。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这时, 苏比已经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朝着善良和美德大踏步的前进, 但是警察毫无理由地逮捕了他, 牢狱生活猝然来临, 所有的希望灰飞烟灭。这是一个奇峰突起的结尾。小说这一悲凉的结局, 显示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彻底失望。需要指出的是, 小说的结尾一向以出人意表收到广泛的好评, 但如果对情节 (2) 进行细读, 我们就很容易发现, 那个去“赶搭车子的倒霉鬼”才是文中第一个无辜受害的不幸者, 这样荒诞的情节在苏比身上重复, 告诉我们的是, 这不是偶然, 而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果我们将这七个主要情节联系起来考查, 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众生相就跃然眼前了:这是一个富者穷奢极欲, 贫者无处栖身落脚的社会;这是一个富者为所欲为, 贫者无辜入狱的社会;这是一个道德沦丧、唯利是图的社会;这是一个荒诞悲凉的社会。
综上所述,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 主要的七个情节并非任意安排, 而是寓意深刻, 各有所指, 并且相互呼应, 共同勾勒出一个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图景, 描绘出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 进而展现出在这样腐朽荒诞的制度中, 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摘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 指出在《警察与赞美诗》中, 主要的七个情节并非任意安排, 而是寓意深刻, 各有所指, 并且相互照应, 共同勾勒出一个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图景, 描绘出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 进而展现出在这样腐朽荒诞的制度中, 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关键词: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细读,情节主题
参考文献
[1]陈惇.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评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 (4) :89.
[2]杨建玫.《警察与赞美诗》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3) .
[3]阮温凌.走进迷宫:欧·亨利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4]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编制人:张宪锋审核人:张翠萍审批人:刘飞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个人评价: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
2.正确理解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做好重点、难点、疑点标记,准备讨论。
【预习案】---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你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助读】
一、小说基本知识
1、概念: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三要素:(1)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2)情节(线索、发展)(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情节的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线索:线索的种类有很多:时间,地点,事情,物体,人,感情、、、怎样确定线索?
(1)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2)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3)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二、把握故事情节
1.分析情节的技法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3、情节的特点
A.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关于“欧·亨利式结尾”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欧·亨利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长春藤叶》等作品结尾就是典型代表。常见的作用有:
A.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B.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基础知识】
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引吭高鸣别墅游弋咫尺摇曳
堆砌泥淖暗忖潜移
二、改正下列成语的错别字。
迫不急待不明一钱旁证博引泻露真相
心恢意冷潜移墨化震聋发聩
【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况小说的故事情节。
2、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
【我的疑惑】——学而有问,才得学问
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记忆关注?请做个备忘吧。
【探究案】----积极、投入、合作,你一定行
1、为什么苏比不愿去慈善机构去接受救济,而宁可去监狱过冬呢?
2、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苏贝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么样? 这些努力失败的背后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3、在苏比听到赞美诗,心灵发生转变之时,作者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4、小说在结局安排上有何作用?
5、如何理解小说中苏比的形象?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 体验成功。用最精炼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及时复习。
【当堂检测】———高效学习,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
《遗璞》(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璞遗璞。
住在这孕璞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夜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了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欧·亨利的幽默举世公认。在《警察和赞美诗》一文中,许多描写都体现出了这一风格。但无论是在选词造句、塑造人物性格或是情节构思方面,他的幽默都紧紧抓住了托恢谐寄意这一要旨。
纵观全文.欧·亨利幽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性”。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辛酸不已,警察该抓他的时候不抓,不该抓的时候偏抓。这一系列与情理相悖的现象无不使人哑然失笑。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常被人们巧妙地利用来表现幽默,而欧·亨利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这就是黑色幽默的效果。 “黑色幽默”是美国当代文学中的一股潮流。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感情上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的结合:它是幽默的,但包含着阴沉的东西;它是绝望的,但从中又会令人发笑。
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起了苏比。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来路不正”。“简朴而颇讨人喜欢”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的感觉,却做了暗娼和小偷,这似乎不合理。可是纵想一下,在那个社会,所谓高尚的上流社会成员岂不更衣冠楚楚、文雅高贵?事实上,他们只是把卑鄙的行径掩藏在美丽的面纱下而已。也正因为内心的肮脏,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装点。因而表里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些描写,在幽默中深刻地擒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海况愈下的世风。
另外,苏比本身行为的不合理性和警察“合乎情理”的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也是苏比屡屡“背运”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苏比砸了玻璃等着被抓,可警察认为一个散了坏事的人总不会坐等就擒,而把苏比给“排除”了。又如他想借助于 “扰乱治安”这根稻草在街上大吵大闹,但警察却认为只有大学生在庆祝球赛胜利时才敢在大街上如此大肆喧哗。苏比一心想进监狱所表现出的反常行为,正是他反常的心理决定的。这种反常的心理和行为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的痛苦。而最后苏比受宗教的“感召”想“从善”时,警察却认为一个流浪汉绝不会与教堂周围幽静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动人的音乐有联系。于是,苏比“意外”地被抓了。正是这“意外”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的本质。
当然,文中运用幽默的方法还有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什么地方有幽默,什么地方就有作者的深意。如果说作者写文章的笔法是谅谐的,那么他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是深刻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痛苦时的心情是沉重的。
深刻的对比也是该篇小说的一大特色. 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作些必要的安排。”……口气宛如一位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百万富翁在吃腻了山珍海味、游遍了名山胜地之余想换种粗浅的享受方式一般,与其本人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境况形成成了极不谐调的对比,令人捧腹。
夸张、比喻、嘲讽的手法的运用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又如苏比在一家饭馆未付钱而吃喝一顿后,本想因此入狱却惨遭痛打的情节中,有这样的描述:两个侍者干净利索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右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这里,作者似乎在赏玩苏比的狼狈相,把小人物痛苦挣扎的惨状,用无动于衷的比喻写来,使人倍感辛酸。
托灰谐音深意是欧·亨利的幽默。从这角度看,《警察和赞美诗》一文不仅体现了作者幽默谅谐的风格,而且让我们进一步值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幽默与谈谐。
到监狱过冬的过程,他处心积虑六次犯事却没有如愿,当他十分沮丧夜深归途中,听到教堂
传出来炼净人心的赞美诗,内心澎湃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逮捕送进称为“冬宫”的布莱克威尔
岛关押三个月。
《警察和赞美诗》揭露并讽刺了虚伪的资本主义道德、反人道的法律等等,如同说曹雪
芹写作《红楼梦》的动机是揭露封建社会的没落一样。如果说这前半篇文章只合佳作之名,那后半篇戏剧性的转变就使文章有了奇妙的讽刺之意。趋近绝望的苏比在万般无奈之下迷迷
糊糊走近了一座老教堂。就像是闻道得悟一样,悠扬的音乐、圣洁的赞美诗使苏比清楚地认
识到自己之做为的可笑与可悲。唤醒了他早已潜藏的奋斗雄心。但是社会对他的转变做了什
么回应?你也许遇到很多东西,但你并不去留意,没有放在心上,当你真正想努力去做了,上帝偏偏又开始吝啬了,反悔了,赖皮了。“到岛上去关三个月。”第二天早晨警庭的长官说。这就是警察,这就是法治,当他颓败地想要混日子时将他拒之监狱门外,却在他决心改正,重拾雄心的时候无缘无故把他扔进其中。
珍惜周围的人或物,它们每天都在改变,只是我们太忙没有看见。机遇,就好比遇到的机会,是件好事。好好把握,将它的好处发挥到极致,则是一件美事。一个人的生命中会有
形形色色的状况,每一个状况的具体意义却截然不同,选择不同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看清机遇,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不过至少主人公领悟到了生命的价
值和自己的人生观,就算要去岛上3个月,就把它当成是人生阅历里一个锻炼的机会,只要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讲述的是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流浪汉苏比, 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地方过冬, 竟然想出了去犯罪, 从而被抓进监狱的主意, 因为这样一来, 他就可以不必冻死街头, 而且还解决了取暖和吃饭的问题。可是偏偏天不遂人愿, 他的种种使自己被关进监狱的尝试, 均未能引起警察的在意, 而当他在教堂听到赞美诗, 立志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时候, 警察却逮捕了他, 可怜的苏比于是被判了三个月监禁。
《警察与赞美诗》之所以如此地脍炙人口, 首先是由于作者欧·亨利那非凡的讲故事的才能, 这部作品读起来生动幽默、情节紧凑, 让人越看越有兴趣;其次是由于这部短篇小说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欧·亨利的写作特点, 颇具研究和学习价值, 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幽默之中带着残酷
幽默之中带着残酷, 其实就是所谓的黑色幽默。因为赤裸裸的残酷太过沉重, 把幽默与残酷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反而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警察与赞美诗》这部作品从头到尾都充满了黑色幽默, 其语言诙谐、风趣, 让人读起来十分轻松, 但随着情节的发展, 人们会渐渐察觉到, 小说的感情天平越来越向残酷倾斜了, 当最后结局出乎意料地出现在眼前时, 读者的情绪已不知是轻松还是心酸了。
比如, 文中说到的“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等等词语, 其实指的是天气渐寒, 北方刺骨的景象, 这些词语虽然幽默, 但同时也很自然地让人去同情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们, 别人都有温暖的家, 而他们却很可能会被冻死;又如, “好警察急匆匆地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 免得她被在两条街以外往这边驶来的电车撞着”, 电车在两条街以外呐, 怎么会被撞到呢?在此, 警察阿谀奉承的滑稽表演固然可笑, 但是, 被冷落在一边的苏比却让人可怜, 一个不名一文的流浪汉, 是被人瞧不起的, 就连那个小丑一样的警察, 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对于写作来说, 单纯的幽默, 写起来容易, 谁还不会几句插科打诨的话;单纯的残酷, 也没有多难, 大家谁没见过发生在身边的悲剧;而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并且做到登峰造极, 恐怕只有少数像欧·亨利一样的大师才能做到吧。
2 结局——出人意料
欧·亨利的作品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 便是它们的结局, 以至于人们特意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局”。他的作品的结局总是显得出人意料, 但细细品味起来, 又绝对在意料之中, 而且正如前文所述, 欧·亨利的语言是“幽默之中带着残酷”, 这种特殊的笔法, 又将出人意料的结局更加向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甚至可以让读者一时之间回不过神来, 于是整个作品的思想性就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欧·亨利先生在结尾前, 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他的结局做好铺垫, 而且这种铺垫做得相当巧妙, 读者很难发现一点点痕迹, 你可以对结尾做出无数种自己的猜测, 但真正的结局总会让你大吃一惊。比如在《警察与赞美诗》这部作品中, 主人公苏比在一开篇就告诉读者, 他要犯罪, 好被抓进监狱而度过寒冷的冬天, 并紧接着开始了一系列的所谓的犯罪活动, 包括吃白食不给钱、用言语调戏妇女、抢别人的雨伞等等, 但这些并不算严重的行为却并没有得到警察大人的在意。而当读者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让他成功入狱、度过严冬的时候, 他却被教堂的赞美诗感动了, 决定重新做人, 去找工作解决温饱问题。这时读者一般都会大为感动, 为他送上祝福, 可是谁知当苏比和读者还沉浸在感动中时, 警察大人出现了, 把苏比送进了监狱, 苏比终于以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了过冬的问题。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大跌眼镜, 但又让人对作者的写作才能深感佩服。这便是欧·亨利大师的非凡之处。
3 文笔质朴, 可读性强
欧·亨利的作品读起来总是琅琅上口, 简单明了, 他的作品十分贴近生活, 笔下的人物也都是普通大众, 芸芸众生, 他从不使用生僻晦涩的语言去戏弄他的读者, 也没有用高高在上的说教去为大家的思想导航。在《警察与赞美诗》中, 他想批判文中的警察, 但并没有用批判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 甚至连一点议论性的词语都看不到, 但是在结尾处, 那位警察的表演, 却比任何批判性的语言都更有批判性。
欧·亨利的作品平易近人, 说的是身边事, 写的是身边人, 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读者遍及各类人群, 而并非只是局限在少数小众范围内的原因。可以说, 欧·亨利先生是一位人民的艺术家。希望大师的光辉能始终照耀着后来的学者, 成为大家的指路明灯。
摘要:欧·亨利是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之一, 《警察与赞美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人物性格及情节的分析, 向读者展现欧·亨利先生的写作特点。
关键词: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写作特点
参考文献
[1]Foeman, Henry James.New Books Review:O Henry’s Short Stories[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欧·亨利,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笔锋犀利、语言幽默、构思巧妙、人物形象逼真,富于讽刺性的写作手法往往给人以悲喜交错的感觉,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其中暗淡的哀伤,特别是他标志性的“欧·亨利式的结尾”,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在给人以惊奇和意外的同时,也让人们充分地领略到了欧·亨利别具一格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其中,出版于1906年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就是体现了欧·亨利独特讽刺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先从小说的标题设置来看,“警察与赞美诗”中“警察”本就应该是法治社会、法律制度的捍卫者,应该是一个正面的、公平正义的形象,然而我们知道故事中的警察可与这样的形象大相径庭,因此这个“警察”就可以理解为作者特意树立的一个典型的讽刺形象;而“赞美诗”则保持了其原有的涵义,是神圣、美好、纯洁的象征,也是其故事情节发生转折、人物命运发生改变的关键性标志。那么,作者将二者同时放入标题之中,就此小小的一点,便可以足见其讽刺艺术的魅力,一个是集中力量讽刺和批判的对象,一个是潜心讴歌和赞美的对象,二者同时存在,却分别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起着相反的作用,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讽刺的更加讽刺,赞美的更加赞美。这样正与反、是与非、白与黑的搭配使用,既是强烈的对比,又是巧妙的配合,使得小说的讽刺力量更加强大,更能够彰显其讽刺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
之后从整体故事情节来看,小说主要讲述的是纽约街头的流浪汉苏比生活中一个滑稽的片段,并以此来反映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抨击和批判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为了躲避冬季的寒冷与饥饿,苏比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他可以到政府办的救济机关去领受施舍,但这样做在他看来是精神上的巨大屈辱。所以,反复思量之后,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去监狱里呆上三个月。就是为了达到这个可笑而又可悲的目的,苏比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做出了一系
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但是却始终没能如他所愿。结果就在苏比受到教堂里赞美诗的感化而幡然悔悟,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时候,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送入监狱,一切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刹那间终成泡影。
小说的整体发展脉络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点和六个场面。其中,三个地点的转换就是:麦迪逊广场——百老汇大街——麦迪逊广场,这样一个圆环式的地点转换,让故事在哪里开始又回到哪里结束。从苏比开始在麦迪逊广场盘算自己的“越冬计划”,到他来到百老汇大街执行这一系列计划,最后到他无功而返又回到麦迪逊广场却意外被捕。小说的开始和结束被作者特意安排在同一个地点,这也就无形之中加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主人公苏比千方百计兜了一个大圈,却又回到了原点,并且在自己已经不想被捕的时候被捕了,这样的讽刺艺术技法巧妙,首尾呼应,情节严谨,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发人深思。
而恰恰小说的情节也随着地点的转换发生了变化,大致是这样的六个场面:
一、想在金碧辉煌的餐馆白吃白喝,人家却不让他进门;
二、砸碎商店的橱窗,警察却不相信他就是肇事者;
三、在普通餐馆饱餐一顿后,被人家扔了出来;
四、调戏风姿可人的少妇,却倒霉的遇到了一个妓女;
五、在剧场门前大喊大叫,却被警察说成是耶鲁大学的学生在庆祝篮球赛胜利;
六、在雪茄烟店偷了一把雨伞,没想到雨伞的主人正是一个小偷。
作者通过这样极尽讽刺的场面设计,深刻地揭露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穷困潦倒和无依无靠,讽刺美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腐朽。“被捕入狱”这个最高理想串起了小说的情节线索,把六个场面有机的串联在了一起,形成了故事滑稽可笑、荒诞离奇的这么一个情感气氛。然而,这也正是欧·亨利讽刺艺术最尖锐的地方所在,因为“被捕入狱”在常人看来确实不是一个崇高伟大的理想,但是苏比却把自己去不了的监狱说成是世外桃源,把进监狱看成了一个几经周折却无法实现的理想。最终,当苏比受到教堂里赞美诗的感化而幡然悔悟,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时候,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送入监狱,这个“理想”在他最不愿实现的时候却意外实现了。
在结尾处,故事的地点又回到了开始的麦迪逊广场,而苏比的努力也兜了一个大圈无功而返,但就是在所有的一切都将柳暗花明的时候,苏比却意外被捕了。这会让我们恍然间觉得,仿佛苏比一系列的荒唐行为并没有为他的“理想”起到任何的作用,是否获罪完全不取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坏事,做了多少坏事,一切都只是个“意外”而已。
这个故事带给人们是一种苦涩的笑,或者说是“含泪的笑”。但可笑的东西只是浮在它的表面,沉淀在它更深处的是一种悲哀。
无独有偶,正当全国人民欢欢喜喜迎新年之际,南昌出现了苏比的“中国版”。2月1日下午,南昌一67岁的流浪老汉当着保安的面,明目张胆地拿着扳手,非常“高调”地在大街上撬自行车锁。被保安扭住后,他还挺乐,说:“我没能力养活自己,看见人家过年有吃有喝的,我就想干脆犯点事,到牢里去还能有饭吃。”
社会安定和谐,欣欣向荣,需要强有力的警察,但是,警察不是万能的,面对一心想进监狱的人,警察除了如他们所愿,依法送他们到想要去的地方,又能怎么样?一个社会,一旦出现宁可蹲监狱以求得温饱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除了警察,我们还需要“赞美诗”——引导人们向善的精神力量。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有尊严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一旦人们能确立廉耻心,将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此。
小说《警察与赞美诗》里,对此有生动细腻的描述。苏比挖空心思,都没能让警察找上他。他吃霸王餐,饭店侍应生只是把他暴打而不交给警察;他当着警察的面调戏妇女,可被调戏的对象是正在招揽嫖客的妓女。正当他智穷力竭之时,他听到了从教堂里传出的赞美诗:“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他立刻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顷刻间,这种新的思想境界令他激动万分。一股迅急而强烈的冲动鼓舞着他去迎战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己拖出泥淖,他要征服那一度驾驭自己的恶魔……”
引人向善的道德力量如此巨大,可以感化凶顽,能不着力倡导吗?
当然,我们所说的道德力量不是宗教,而是“八荣八耻”这一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社会属性,是立身之本,是精神支柱,是维系社会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调节器。我们必须用鲜明正确的道德导向,唤醒公众的良知,净化人们的心灵,营造健康向上的风尚,减少和化解矛盾冲突,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无形而有力的调控机制;以荣辱分明的道德规范,启迪人们内省提高,升华思想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不过,像南昌的那个流浪老汉,已67岁高龄,应该安享晚年。对这样的平时靠拾垃圾为生,没能力养活自己老者,就不是光凭道德力量能够拯救了,需要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他们衣、食、住、行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继续生存下去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特色,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短篇小说巨擘,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诗人,与莫泊桑、契柯夫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后人视其为现代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欧·亨利在其一生中,共创作短篇小说300余篇。欧·亨利的作品以精细巧妙的构思、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细腻逼真的人物刻画、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而闻名世界。他小说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结局”。《警察与赞美诗》正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欧·亨利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被收入了我国中学语文课本。
1欧·亨利的写作背景
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的一个小镇,幼年时母亲去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成年后在美国西部的德克萨斯生活了很长时间,曾做过药房学徒、牧牛人、银行出纳等多种工作。他的经历十分丰富,做银行出纳时被控盗取资金,被判入狱,后定居纽约,从事写作。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他在美国西部和纽约的生活经历。
欧·亨利的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他生活和写作的时期,正是美国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充斥着赤裸裸的金钱和利益关系;他生活和开展写作所在的大城市纽约,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他生活和写作的年代,美国社会腐败、贫富分化和对立的现象十分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突出。欧·亨利作为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作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接触了大量的社会低层人物,耳濡目染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并将这些写入他的小说。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多以社会低层的贫穷的小市民甚至流浪汉为主人公,揭露了当时社会种种怪现象,通过幽默的语言、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错位的结局对当时社会种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辛辣的反讽。
2《警察与赞美诗》赏析
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警察与赞美诗》完美体现了欧·亨利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警察与赞美诗》故事的主角是大城市的一个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以广场的长椅为家的流浪汉,名字叫苏比。由于寒冷的冬天快要来了,为了生存,他想要寻找一个温暖的处所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寒冬,他没有到南方或地中海度冬的奢望,他想通过一些性质不太严重的违法或犯罪的形式,来做“法律的客人”,被捕之后就可以被送到布莱克韦尔岛上的监狱来解决严冬这三个月的温饱问题。
苏比的理想计划实施的并不顺利。他的第一个计划是走进一家高档饭店,准备吃一顿丰盛的“霸王餐”,然而苏比一进门,侍者领班就看到了他的破旧的衣着,发现了他的目的,苏比旋即被推出门外,第一次违法犯罪未遂。
苏比的第二个计划是在警察的眼皮底下砸碎商店橱窗的玻璃,然后盯着警察笑着,颇具挑衅意味,站着不动等着警察来抓。但警察认为砸橱窗的人看到警察一定早就跑掉了,认定他并不是那个砸橱窗的人,苏比仍然未被逮捕。
然后苏比走进一家低档的小餐馆,大吃大喝了一顿,然后告诉侍者说自己身无分文,让侍者去找警察来抓自己。然而侍者认为与其让警察逮捕这样的流浪汉,不如自己揍他一顿出出气,于是苏比被“叉出门外”,狠狠的摔在了人行道上。
三次失败的经历让被捕对苏比而言似乎看起来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美好的梦想。苏比看到一家商店的橱窗外站着一位魅力少妇,他鼓足勇气准备上前去调戏妇女。不远处就有一位高个子警察,只要这女人一喊叫,一招手,苏比被抓这个计划就能如愿以偿。与苏比设想相反的是,现实中女人不但没有叫警察,反而像长青藤似的抓住了苏比的胳膊,原来是一个妓女。
苏比无奈了,他又想到一个主意。他在马路上憋足劲,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又蹦又跳,大声喧哗,制造各种噪音。然而旁边的警察以为是大学生正因为自己的球队获得了胜利而高声欢呼,大肆庆祝,不仅没有抓他,反而替他向路人解释,替他开脱。
然后苏比来到一家卖雪茄的店铺里,拿起一位顾客放在门口的绸布雨伞就走,伞的主人(苏比以为的)追了出来,但马上又退回了商店。原来苏比认为的伞的主人并不是这把伞的真正主人,这把伞也是那个人刚从别的地方偷来的,他还以为碰到伞的真正主人来找雨伞呢!
至此,苏比三番五次的谋求被捕计划彻底宣告失败,他选择的行为性质不是十分恶劣,但都达到了违法犯罪的标准,足以令他去监狱待上一段时间,但警察就是不逮捕他。
计划失败了,苏比十分苦恼,他来到一条远离喧嚣的普通大街,在一个幽静的路角,偶然听到了古老教堂唱诗班唱出的赞美诗,这悠扬的赞美诗感动了他,让他觉得灵魂受到了净化和升华,唤醒了苏比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他有如醍醐灌顶,幡然悔悟,决定要重新做人,恰在此时此刻,警察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他,第二天,法院把他送到了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布莱克韦尔岛监狱监禁三个月。
在这篇小说中,欧·亨利以轻松的语气,幽默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结局出乎意料的故事。这个故事看起来令人啼笑皆非,可笑的人抱着可笑的目的做了一系列可笑的事,更可笑的是于情于理于法都应达到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最可笑的是当主人公要悔过自新时,却实现了他原先可笑的目的。一个屡次违反规则、为非作歹的人逃脱了惩罚,而同一个潘然醒悟、洗心革面的人却付出了代价。这种强烈的错位对比,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社会现实的味道,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作者语气轻松,语言幽默诙谐,但这种幽默的目的绝非仅仅为引人发笑,哗众取宠,而是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讽刺意味更加浓烈,使得读者在发笑的同时,体会到小人物的辛酸与凄凉,对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小说的结局体现了欧·亨利小说的独特魅力。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陪伴主人公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想被抓进监狱的尝试,并见证了主人公洗心革面的过程,都以为主人公将改过自新,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主人公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的结局,真正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参考文献
[1]欧·亨利.衣尘译.欧·亨利中短篇小说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2]樊林.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手法浅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3]马军.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29).
【警察和赞美诗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警察与赞美诗课件10-20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07-10
《警察与赞美诗》英文梗概09-17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06-16
赞美教师的诗句和名言05-24
赞美营销技巧和话术06-14
描写和赞美仙游的诗歌07-14
如何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10-04
描写和赞美南开大学的诗句09-21
中国的警察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