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名字》的教学反思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彩色的名字》的教学反思

《彩色的名字》的教学反思 篇1

美术教学的主动有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中挖掘可用资源,建立在身边的事物基础上,进行美术教学,以此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术欲望。

今年,是步入美术教师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自己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有了很多的进步,同时,不足之处,也与我相伴,人无完人,但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只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必须认真改进,因为我们是孩童最信任、最可靠的榜样。

《彩色的名字》是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二单元《好看的颜色》的第二课,为了上好这堂课,单元分析,教材分析,自己都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准备,经历了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过程后,通过各位前辈和同事的指点,现从教学进步、教学问题、教学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反思如下:

一、教学进步之处

在教学知识方面。经过5-6年的课堂教学磨练,自己的知识储备较为扎实,能够应变《彩色的名字》课堂中突发的小情节、小状况,并能够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解答,尊重学生的自我求知欲望。

在教学备课方面。准备《彩色的名字》教学内容时,能够较为宏观的做好教材分析、单元分析、课时分析,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更十分的重视。因第一次带一年级,且班级学生数量少,教师对学生能够做到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示范方面。从以前的教师单一示范,转变为师生一同示范以及带领学生一起画。《彩色的名字》是给一年级的学生上的,在任教一年级以来,发现学生对图形图画的`掌控力度,并不太好,于是,这节课的示范教学,给了学生更多参与的时间。

在课堂语言方面。改变了初步岗位时,上课时较为严肃的课堂气氛,《彩色的名字》能够带着亲切,缓和的语气,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对老师,不再有害怕感和距离感。

二、课堂问题所在

1、教师教学方面

教学重点不突出。这节课在进行单元分析后,备课时想将它分为两个课时上,一课时作为字体结构夸张、变形、美化的构图设计,另一个课时再作为学生作品的色彩练习。但是因为考虑到公开课的完整性,于是决定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但是在教授的过程中,自己没有把控好重点的方向,也总在担心“学生听懂了吗?”以至于,有些内容,重复讲了,有些话语,讲多了,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紧凑,耽误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不明确。因为教学重点的失衡,导致了教学目标无法明确,学生的名字设计,也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好,原本要凸显夸张,饱满的构图,在班级的一些孩子作业上,却仍旧呈现“小”“挤”“紧”的现象,结果班级学生作业的构图不理想,作业构图不理想,也就导致了后面色彩填涂的新问题。

教学语言不艺术。对于低年级的孩童来说,语言也像是一种游戏,没有用到一些简短响亮的班级口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做好纪律的规范,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作业时,话语直接,不婉转,没有起到恰到好处的引导作用,不能激发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如何改进”“这样画更好”“我要这样修正我的画”等反思觉醒能力。

2、学生习惯养成方面

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上课时,会出现转动凳子(美术室标配可转式凳)、随意插嘴、同桌之间打闹的现象。

美术工具的运用不到位。虽然反复强调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但还是出现画笔没有盖好,蜡笔折断等现象,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坏与浪费。

课后整理与清洁意识不高。下课后,学生没有主动自觉整理清理好自己的学习课桌,便跑出美术教室,整洁的习惯一旦不遵守,会造成学生自身管理能力的降低和影响下一节其他班级的美术课进行。

三、课堂如何改进

1、教师教育教学方面

突出重点删繁就简。第一种办法,将《彩色的名字》作为两节课时来上,第一节课时,围绕字体夸张变形与美化添加的方法,做构图设计,加强学生的构图能力培养,第二节课时,针对色彩的丰富多样和涂色方法的不同,引导学生怎样将自己的名字绘画作品,创作的更具美感;第二种方法,直接省略此次备课中,重复多余的教学内容,比如:老师的名字示范和艺术大师米罗的作品欣赏,两者取其一即可;在做示范的时候,请1-2个学生参与示范,其他的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是考虑到班级课程的时间醒,可以请他们下一个环节中参与教学过多学生的示范。

向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堂学习。在学校工作期间,参加各科老师的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特别是一、二年级的随堂课,常态课,通过观察这些日常课程的优点,找到自己的欠缺之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课堂教学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比如,英语老师詹伟的《pencilrulerrubber》课堂中,就用了很多简明扼要的儿童话语言,如:mouthmouthclose!如果有孩子上课不专心,说小话,她就轻轻的说:“mouthmouth?”孩子们就回答:“close!”;陈茵老师的《采蘑菇》课堂中,学生不自主的随意晃动身体时,老师说:“321?”学生答:“坐坐好!”这些不多的儿童话语言,非但没有耽误教学时间,反而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里,帮助教师更顺利、有效地完成后面教学内容。

陪学生一起朗读。用图文并茂的绘本读物,与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朗读和跟读,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做到既亲切又清楚,既童趣又深意,能更好的促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气魅力,进入孩童的世界,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作业评价方式改进。可以给小朋友门发小红花,如:谁的作业,你最喜欢,你可以给他贴一个小红花等等。通过班级学生集体参与后,所评出的“最喜欢的画”,会更具有说服力,这样班级参与的形式,而不是光有老师说,学生说,这种“说”的单一评价,一二年级是好动的,充满活力的,

2、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行规方面

课前的排队和组织教学。请学生到美术室时,要像体育老师学习,用响亮,干脆的话语引导学生“立正,站好!”和蔼的话语反倒让学生提不起精神,做不到有效的自觉自律。

课中的课堂习惯纪律。向主科老师学习,尤其是那种简单干脆的儿歌式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课堂习惯要求,比如“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小身体坐端正”等等富有童趣的语言,加强学生的课堂习惯养成教育。

课后的清洁与整理。课桌椅的清洁维护,可以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保持物品的原样、东西从哪里来就放回哪里去,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任等品德意识,教师可以用“看看谁的课桌最整洁!”“课桌最整洁的小组,可以先离开教室”这些小语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和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四、本学期课堂改进目标

综上所述,本学期的教学改进是必修课程,自己在课堂教育教学方面,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将课堂语言化“直接”为“引导”,多以公开课的形式,化压力为动力,请前辈和同事,多指点,多批评,促进自己改进美术课的教育教学,给自己和孩子们一个圆满的课堂教学答卷。

《彩色的名字》的教学反思 篇2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在教授5年制3年级的学生《彩色电视机》时发现, 学生普遍存在“底子薄, 接受能力差”的问题, 上过的科目一问三不知。《彩色电视机》这门课需要很强的电路分析能力, 没有良好的电路基础, 学生上课就很难听懂, 且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 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 是求知的先导。”良好的兴趣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 是学习的动力, 而兴趣的培养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所以在教学时, 我很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上电视机的发展史时, 往往要讲一些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而这恰恰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于是我首先让学生回答曾经见过的电视机, 对于这种简单问题他们都很有自信心, 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介绍机械电视机等早期电视, 这些电视都是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对它们奇特的样子都很好奇, 很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我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学有所思, 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多样性、新颖性、丰富性的特点, 我一方面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 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讲配色原理时, 配色试验需要很大的空间和场地, 没办法在课堂上做,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试验, 我就从网上下载了动画演示给学生看。由于多媒体的应用, 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了, 课堂容量明显加大了, 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着重教学设计,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电视机教学中, 如能通过实训教学环节,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既能大幅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又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体就是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 理论教学中应穿插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在《彩色电视机》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这一原理进行教学, 有效利用专业教学设备和本班的电视机, 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如利用我们的专业教室的彩色电视机实验箱、电视信号发生器、通用示波器、扫频仪、频率计等设备, 既可以进行电视教学演示, 又可以进行实验教学。又如在讲到彩色全电视信号、彩色显像管、图像的非线性失真、高频头、PALD解码器、扫描电路、遥控电路时, 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教学, 边讲边演示, 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这样既形象直观, 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水平,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再如在讲接收过程中电视信号的变化情况时, 书上在接收系统方框图中标出了A-H共8个点, 主要讲了这8个点上信号的变化, 光靠老师讲波形如何变化, 频谱又如何变化, 还不如指导学生用示波器和扫频仪来观测一下。这种实践环节使学生既可掌握理论知识, 又可知道各种测量仪器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现一举两得之功效。

2. 理论教学结束后要培养学生的整机电路综合分析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在《彩色电视机》课程教学中还安排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整机电路进行综合分析,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或者利用自家电视机, 进行读图和原理分析, 根据原理图指出各功能块在PCB板上的布局, 还让学生使用彩色电视实验箱进行各项参数的调整, 使电视达到最佳的收视状态。其指导思想就是:学生为主, 老师为辅, 老师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 运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则从旁进行启发性指导, 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整机的调测。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对电视整机电路和元器件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3. 增设维修方面的教学。

对电视机的维修实质上是对学生最高层次的要求了, 它考验了学生对电视机整机电路的熟悉程度, 还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电子技术的基本功, 当然一个灵活的头脑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开设这方面的教学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但是通过这方面的学习, 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对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和维修电子产品的能力。一是可训练学生识读整机电原理图和印刷电路图的能力;二是可训练学生查找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方法的能力。

现在很多学校对电子设备的维修都采用了“速成式教学”, 通常老师都列好一张表, 上面把最常出现的故障和可能造成的原因列举出来, 一一对应, 让学生背出来就行了, 但我不主张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吃东西, 而不能把东西嚼烂了再喂学生吃, 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像电视整机电路, 元器件很多, 线路非常复杂, 每个电视机出现的故障又各不相同, 有的故障现象相同, 原因千奇百怪, 所以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分析方法的指导。首先启发学生分析故障可能出现的部位, 再逐步缩小故障元器件所在电路的范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要进行独立的观察、测试、查找资料, 进行思考判断, 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要强调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有时学生排除一个故障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但是当他们最终解决问题后, 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学习的动力、乐趣等都会有大幅提高。

点染彩色语文教学的小策略 篇3

空候十五年,讓我们遇到了你,这才让我们发现:语文,可以教得这么美。——摘自学生语

翻开我的学生相册,每次看到扉页这句话时,我的心底都会氤氲着一股喜悦。做最有味道的老师,绘最有色彩的课堂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直来不懈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上,我往往想一些小办法,用一些小技巧,耍一点小策略,让学生与语文来一场美丽的邂逅,使我的语文教学富有一丝斑斓的色彩,收获一份独特的教学魅力。我点染语文教学色彩的小策略共有五类。这些小策略可以使我的语文教学主体——语文知识熠熠生辉,可以使我的语文教学舵手——教师迸发激情,可以使我的语文教学对象——学生充满热情。

一、语言类

1、小蚂蚁歌

“小蚂蚁快搬家,过关内容就是它。记住它过关啦,蚂蚁乐得笑哈哈。”每次接触到一篇新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将课文注释中生字词的拼音、释义搬到课文中去。学生边写边记忆,就如蚂蚁搬运粮食。因此,我形象地把学生昵称为小蚂蚁,用这种方式达到让学生掌握音形义的教学目的。而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我一边巡视,一边用快板的形式念《小蚂蚁歌》,这样就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气氛。

2、知识点口诀

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知识点,能够解答说明文阅读题,我将说明文知识点与解题方法融合成口诀。

说明对象题目寻,段落大意中心句。概括内容万能法,说明对象加特征。

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辨别看仔细,时空标志未出现,毫不犹豫选逻辑。

说明方法题,牢记歌啰句。下分举列作,打画引作摹。

问你“行不行”,首先答“不行”。最后再加句,“体现准确性”。

阅读说明文,答案文中寻,哪个若放弃,喊你是哈宝儿。

这些朗朗上口的语言,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舒缓学习的畏难情绪。

另外,还有一些指令性命令的语言,如模仿孙悟空的口吻布置作业,“孩儿们,操练起来!”每当我一说这句,再加上一点动作,老是逗得他们哈哈大笑。做作业,怎能不快活起来呢?

二、游戏类

1、找朋友

带完了初三,又从七年级开始,每次开学第一课时,我从不上课,干啥呢?做游戏,做《找朋友》游戏。我的第一课攻略是:化生人为朋友,化对立为友好,化严肃为轻松。这样让学生对老师有可能会一见而钟情,带着最初的美好,伴着我们度过一段短暂而苦闷时光,走出一段温馨而和谐的记忆。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随着击鼓传花,一个个陌生的孩子在黑板写下自己的名字,开口说着自己的故事。第一天,老师认识了一些学生,记住一些名字,而学生愉快的接受老师为朋友。相信不久后的教与学肯定是一场愉快的人生之旅。

2、“二毛”和“三毛”的比赛

“二毛”和“三毛”的比赛,其实就是女生和男生的比赛。在课堂上我往往爱逗“虫虫们”打架。“虫虫们”就是学生,就是阵营鲜明、气势相当,只要一滴水就能溅起油花的性别对头的男女学生。男孩子们为什么叫“三毛”,女生怎得又变成“二毛”呢?因为在比赛时,我会在黑板的左右两边画上两个简笔人头像。男孩,就是圆脸加上脑门儿长着三根的向下头发的形象。女孩,是一个圆脸加上两条伸向两边的羊角辫简笔画。学生们特喜欢自己的造型,后来在课堂上开展活动,他们自己就“二毛”的、“三毛”的叫阵。相信,多年之后,我的“二毛”们和“三毛”们还会想着想着的笑。

3、读课文计时擂台赛

文言诗文是要求背诵默写的。在上文言诗文时,我就开展一个读课文计时擂台赛活动。操作方法是:由抽到一号签的学生充当擂主,老师计下他读完一篇课文的时间,其他学生一个个攻擂,看谁用时最短,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不服气的学生,可以进行挑战,攻下擂主有奖。这样,就掀起一个读课文的高潮。教学任务落实了,课堂也有味了。

三、音乐类

课文配乐朗诵、课文主题相关的音乐,这些常规的策略大家都会运用。此外还可来点儿幽默搞笑的音乐--改编歌曲,唱点儿山寨版的歌曲,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个男孩,上课开小差了,看着窗外。我唱着歌儿批评到:“对面的男孩看过来,看过来 ,看过来。这里讲课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采。”一曲《对面的男孩看过来》,让我见识了一个羞愧的红脸。

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我会唱着《两只老虎》找懒汉。“谁是懒汉,谁是懒汉。我来找,我来找。找到一个懒汉,找到一个懒汉,就是他,就是他。”

还有在鼓励学生时,我又化身为“小头爸爸”。“大头学生,小头老师,一对好朋友,快乐师徒俩。学生的头大手儿小,老师的头小手儿大。大手牵小手,学习不怕难。走呀走呀走呀走,转眼学生就长大。”

当然,这样歌曲还有很多很多。只要用心的老师,都能谱出一曲自己特色课堂的歌。

四、物品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一些看不见的方法,还是要来那么一点点物质刺激。糖果、文具、玩具、奖状等物品被我所用,但我最爱自制奖品,给学生来一点意外惊喜。用红色的卡纸,裁剪成一片片小纸片,对折,封面上在贴上苹果、笑脸等不干胶,自制一本别致的荣誉证书,授予一个“挑战小博士”“超级记忆王”等荣誉称号。还有装有聪明、智慧、可爱和真棒等表扬词语的彭氏特制“蛋筒”,让学生“吃”得津津有味。

五、艺术性板书设计

让语文课堂不光有声,还要有色。记得多年前与所带的一届学生一段对话:

“老师,我们就爱听你讲文学作品故事。”

“老师,书本是黑白的,我们喜欢看彩色的。你讲得有声有色。”

“老师,书本是黑白的,我们喜欢看彩色的。”这句话引起我的注意:“黑白的”、“彩色的”。是的,我们语文教学应是五彩斑斓,彩色的。而我的板书设计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白杨礼赞》是两颗并立站立的“树”性图,三个三角形重叠成树冠,再配上长条形的“树干”,中间填写知识点,这是图画式板书;《鱼我所欲也》一文核心字“义”,我将课文内容分析知识点,填充在空体“义”字内,组成了文字式板书;还有一朵花入画--《爱莲说》,一只鸟入画——《假如我是一只鸟》等等事物类板书。

《我的名字》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字9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提土旁).②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

③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偏旁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揣摩字形的习惯。

④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过程与方法: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提出问题,自读课文;识字学词,练习书写,交流感悟,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的高尚品格与美好心灵,教育学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难点: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瞧,今天有好几位老师来我们班做客,哪位勇敢的小朋友想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的名字。(师板书“名字”)

生:我的名字叫„„(师补充课题“我的名字”)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的名字。

师:课文中也有一个小朋友,他有自己的名字,可是在被别人称呼的时候,却多了许许多多的名字,这些名字背后呀,可有着深刻的含义,你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请小朋友们翻到语文书86页。(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师:先听老师范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 生:我就指到哪儿。师:你们想不想读? 生:想读

师:那我们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生:拼拼音、查字表、问老师同学 师:读书之前请孩子们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读完后请坐直。

师:接下来请孩子们把书翻到86页,自由地读读这首儿歌吧!

师:昨天我们回家做了预习,现在我请一个能干的孩子来说说她给课文标了几个小节?

生:5个小节。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首儿歌共分为5个小节,我想请5个小朋友来读,一个小朋友读一个小节。

(1)生读一小结,老师觉得他这些词语读的真棒!我请小老师教我读读。(出示词语卡“叔叔”“知道”“名字”“小朋友”)我们帮这些词语带回文中,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

(2)生读第二小节,听了刚才××的读书声,这三个词语宝宝可高兴了,要和大家打打招呼,大家一起叫叫它。(出示“垃圾”、“阿姨”“红领巾”)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吧。

(3)生读第三小节,我们的××读得可真好,又有两个词语宝宝跑出来了,大家一起叫出它的名字。(出示“公交车”“老奶奶”“好孩子”)(4)生读第四小节,××的声音可真洪亮。有两个生字宝宝也跳出来了,大家快点热情的给他打打招呼。(出示“推车”、“上坡”“老大爷”“雷锋”)

(5)生读五小节,**同学把字音读得真准,睡着了的词语宝宝都慢吞吞的出来了,他们是“姓名”、“记住”“笑容”。

(三)图文结合,理解内容(1)学习1小节

师:生字娃娃已经当我们是好朋友了,他想邀请我们一起到它们家里做客,同学们愿意吗?(愿意)

师:现在我们一起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小男孩分别有哪些名字? 生:(抽生)小朋友、红领巾、好孩子、小雷锋。师:小孩子的名字可真多呀!谁叫他小朋友呀? 生:叔叔

师:叔叔叫小朋友干嘛呢? 生:问路(他为问路的叔叔指路)

师:所以小男孩这样说到„(全班齐读第一小节)(2)学习2小节 师:谁叫他红领巾呢? 生:阿姨

师:那阿姨为什么要叫他红领巾? 生:他帮助扫垃圾的阿姨捡垃圾。

师:所以我们第2小节这样写到„(齐读2小节)(3)学习3小节

师:好孩子又是谁给他取的名字呢? 生:老奶奶

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老奶奶会叫他好孩子? 生:给上公交车的老奶奶让座。师:所以„(齐读第3小节)(4)学习4小节

师:最后的小雷锋是谁叫的? 生:老爷爷

师:你们认识真正的雷锋吗?谁来介绍一下。(出示雷锋图片)

师:老爷爷为什么称小男孩为“小雷锋”?带着问题,我们来看看插图吧,图上画的是什么?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你从他们的表情、动作中看出什么?

生:他帮助老大爷推车上坡;车上的东西很重,他们推得很辛苦。师:是呀!这么重的东西,老爷爷一个人推该多辛苦呀!你想,车子过了上 坡,老大爷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小男孩又会怎么说?

师:他真是个小雷锋,我们为生活中有这样的孩子感到高兴!请同学们带上你们喜悦的心情朗读第四小节。(齐读)

(五)学习5小节

师:小男孩热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大家记住了他,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生:齐读第五小节。

师:人们不知道“我”的名字,为什么能记住“我”的笑容?(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事例说一说)。

生:我帮助别人的时候非常快乐,而且一直面带笑容。

师小结:是呀!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获得了成长。(板书单元主题)

让我们都拥有一颗爱心,懂得去关心、帮助别人,做个生活中的“小雷锋”。

五、板书:

我的名字

小朋友 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 ︳ ︳ ︳

叔叔 阿姨 老奶奶 老爷爷

(关心 帮助 快乐)

六、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我的名字》,这是一首清新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一个助人为乐不留姓名的可爱少年的形象。他帮助了问路的叔叔,扫垃圾 的阿姨,上公交车的老奶奶,推车上坡的老大爷,却没有留下姓名,人们亲切地叫他“小朋友”、“红领巾”、“好孩子”、“小雷锋”。是一篇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优秀教材。因此,我引导孩子联系生活经验来走进文本,学生兴趣比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设计了贴近孩子们的开头和结尾。我先从谈话入手,我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好吗?孩子们都自信的喊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以第四小节为突破口,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与同学合作探究,就教材重难点进行讨论探究,进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但是在初读课文环节完全由老师灌输知识,从第一小节到第五小姐,全部老师包办,未能做到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继续理解内容,这样不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 篇5

是一篇描写非洲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人文景观的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有两个特点,一是表达上,采用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分述部分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述方式。二是语言,全文语言生动优美,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整堂课我紧紧抓住了非洲的“多彩”这一条主线进行教学,基本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考虑到我们班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始终关注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本节课中体现以下阅读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伊始,我和学生聊同学们所认识的非洲,学生们说出了非洲的植物很多、严重缺水、有很多黑人等一些现象,于是我再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非洲“彩色的”,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色彩斑斓”这个词语的讲解,引出本课的两句感叹句使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感受,同时学习作者前后呼应、总分总结构的写作特点。在自主阅读中让学生完成句子填空:这是一个怎样的植物世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文本总起句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再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说”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涵。

遗憾总是伴随着课堂。在教学中,也有几处教学细节处理不当:一是作为一篇篇幅很长的略读课文,要在一课时内让学生充分走进语言文字,面面感受到非洲的多彩显得有些牵强。整堂课的设计也致使后面的语言赏析部分,不能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有点匆匆走过场的感觉。二是严重脱离了文本,这里主要有两处:在教学植物一块内容的时候,还是比较顺利,整个课堂的节奏也十分地轻快,内容也十分紧凑。但在教学动物时,由于我对学生的预设不到位,没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而是为了完整呈现教学流程,从而导致把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学生谈印象最深刻的动物中。一开始学生就说是动物,但是我担心学生对其他动物的不了解,因此又问了其他同学,结果,学生们绕来绕去就回不到蝴蝶这一点上了。因此,在动物这一段教学中,学生既没有真正感受到非洲的多彩,也没感受到作者写蝴蝶的五彩缤纷和眼花缭乱,对文字语言的美也没有好好地进行朗读品味。对于非洲人的日常生活这一部分,我是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给插图配上文字,也可以是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但是当我提出更高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时,学生冷场了,大部分学生只能说一两句,这是我所没用预设到的。上完之后想想真不应该,学生都还没来得及对文字进行理解,我就急着让学生说话了,真是有点牵强。三是教师的教育机智还欠缺。学生是活的,而课堂设计是死的,我不能一味着牵着学生走,而是要引导。

《彩色的梦》教学反思 篇6

一、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在课堂上我先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读,注意听准带拼音的字,这样孩子们在听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然后让学生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带拼音的字,不会读的可以借助拼音来读准它,孩子们在第一时间就对生字建立了正确的概念。

二、用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识字认字的过程中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去认字,如:结构归类的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猜字谜,说句子等方法说自己的记字方法。同时在在教学中我能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在预习时就先给生字带拼音,组词。通过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兴趣课堂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课堂气氛、情境创设等外在因素。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做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很快进入到了识字的状态中。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整堂课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兴趣盎然地学。

五、活动课堂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比赛,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通过开火车读生字比赛谁开得快的形式巩固识字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对识字兴趣盎然。

六、观察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而且通过观察还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的方法。每认识完一组生字后,我都会让学生观察一下这组字有什么特点。比如:在学习“彩、梦、般、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本上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然后教师进行书写。同时,通过猜一猜鱼类组的名字,进行了形声字特点的认识。通过对形声字的认识又可以记住许多字。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识字的方法,在生活中才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自主学习。“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做得还不够的地方:

一、在课堂评价时,在识字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只让学生说自己的识字方法,我没有及时给他们组进行加分。

《彩色的名字》的教学反思 篇7

一、比喻教学法

众所周知,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虽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但掌握彩电的基础知识也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 只有较好地掌握了彩电的理论知识, 才能较好的分析产生彩电故障的原因, 迅速找出彩电故障的电路, 查出彩电故障的元件。这才是高等职业学院学生与社会上未经过专门学习的维修人员的最大区别。

目前, 高职院校大部份学生理论基础偏低, 课本中有些理论对他们来说枯燥无味, 难以理解, 针对学生的实际理论水平, 我在教学中, 利用了比喻教学法, 使一些难以搞懂, 比较抽象的内容变成形象化、具体化。我在讲授视觉惰性这个概念时, 先要指出视觉惰性的定义就是人眼在观看某一个点或图像时, 人的眼睛对亮度或图像有瞬时的保留时间为0.1秒。然后逐渐消失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对视觉惰性概念更容易理解, 我用天下雨的现象来做比喻, 大家知道, 下雨的时候, 当雨下得很小时,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雨一滴一滴的落下, 断断续续, 当雨越下越大时, 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你就看到雨点由断断续续逐渐变成连续性。当下倾盆大雨时, 你就看到雨成一条直线, 其实, 雨点还是一滴一滴的落下, 由于雨点的速度加快, 把断断续续的雨点看成连续性的一条直线, 这就是人的视觉惰性而产生的现象。我们在收看电视图像时, 每个图像它都是由很多静动作图像合成, 如果传递这些静动作图像速度很慢的话, 看上去图像的动作就会不连续, 断断续续, 如果传递这些静动作的图像速度达到25幅/秒画面时, 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图像。因此, 电视图像也就是利用了人的视觉惰性来传递图像的。

在讲授电视信号调制和调制的方式二个概念时, 我也采用了比喻教学法, 首先告诉学生, 电视信号频率越高, 电磁波 (传播速度30万千米/秒) 的能量就越大, 并且所受到的阻力就越小, 那么, 传播的距离就越远。而电视图像和伴音信号都是属于低频率, 能量小, 阻力大, 消耗能量多, 故传播的距离较近。如何把电视图像和伴音信号从发射站传送到世界各地。这就需要电视发射机增加调制电路。调制就是把低频率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变成比本身频率高5~10倍的载波信号。即高频信号携带着低频信号, 然后由发射台发送出去。就好比我们要从北京回到宜春, 你可以乘火车, 也可以乘飞机。如果我们选择乘坐速度是光速的飞机, 可见从北京到达宜春几乎是同一时间。调制电路就好比人坐飞机一样, 人好比低频率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飞机就好比高频率的载波信号, 发射站就好比飞机场。即高频率的载波信号 (飞机) 携带着低频率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人) 从发射站 (机场) 发射出去。由于电磁波的速度是以光的速度传播, 所以在世界各地几乎是同时接收, 这就是电视信号为什么要设置调制电路。同学们了解了调制的概念后, 在后面讲到调制的方式为什么有PAL制, NTSC制和SECAE制三种方式概念时, 我又可以用前面所讲人乘飞机的例子做比喻。三种不同的调制方式就象有人乘坐美国生产客机, 有人乘坐德国生产的客机, 还有人乘坐俄罗斯生产的客机。不同调制的方式就好比乘坐不同国有生产的客机。电视信号就好比乘客一样。若要在国外进口电视机, 就必须把它的制式调到与本国的制式相同, 否则无法观看。

二、实训课教学法

实训课在彩电教学中是学生接受知识, 培养动手能力, 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实训课中, 教师与学生处于频繁的接触和互动中,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实物的作用下, 学生的心理活动比理论课更活跃, 思维更具有探索性, 学生的求知性更迫切, 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彩电课的学习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讲的“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上彩电各电路维修的实训课时, 我在实验室把全班同学每4人编成一个组, 在每组的电视机我都设制了一种故障, 在同学们动手维修前, 我要求学生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维修。第一步要观察故障现象;第二步根据故障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找出故障可能发生在什么电路;第三步针对故障电路进行排查。例如, 在维修电视机垂直一条垂直亮线时, 观察到故障现象是开机后有伴音, 屏幕上只存在一条垂直亮线。分析故障的电路可能发生在行扫描电路或行偏转电流回路, 确定了故障电路后, 同学们对照电路图动手检查行扫描电路, 发现一切正常。然后, 同学们检查行偏转电流回路。发现行偏转线圈开路, 更换一个新的行偏转线圈后, 故障排除, 电视机恢复正常。顿时, 同学们都露出快乐的笑容, 有一种成功感的喜悦。

实训教学法不仅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也可以运用于课堂上, 我在课堂上讲授高频调谐器选台的电路时, 告诉学生, 实现选台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 首先要根据高频调谐器UL、VH、VU三个波段端子电压的组合确定电视机工作在哪个波段;第二步, 再根据VT调谐器端子电压值确定工作在哪个频道;第三步, 选择接收哪个节目。简单的说就是首先确定波段、其次是确定频道, 最后是选择节目。为了让学生们真正理解, 我把教室里的电视机当场进行了示范性的操作, 然后让每一个学生根据我刚才边讲解、边操作的三个步骤, 学生自己亲自操作一遍。并且前面操作完的同学教后面的同学。经过轮流实际操作, 全班同学都学会了如何把自己所要看的电台节目放在自己所需要的频道上。在《彩色电视机基本原理与维修》课进行实训教学法, 学生不仅对实训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上好理论课的热情。

三、CAI课件教学法

CAI课件又称媒体教学软件。在现代高等职业学院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课堂上运用CAI课件对于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与传统教具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CAI课件辅助教学中, 呈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 而且图文声像并茂, 直观动态、富有表现力, 给予学生以视觉、听觉等角度的感官刺激, 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尤其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 采用图像或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 在讲解行、场扫描的概念时, 我首先告诉学生, 电视屏幕上一幅幅逼真的图像是由若干像素通过行、场扫描的作用而形成的, 行扫描就是使若干像素从左而右运动。场扫描就是使若干像素从上至下运动。目前, 电视技术采用的是隔行扫描。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行、场扫描的概念, 本人制作了行、场扫描的CAI课件。在进行演示过程中, 首先保持场扫描频率不变, 改变行扫描的频率, 由慢逐渐变快。然后保持行扫描的频率不变, 改变场扫描的频率也由慢逐渐变快。最后使场扫描频率控制在50HZ, 行扫描频率控制在1562HZ的正常图像频率时, 一幅逼真的图像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通过上述的演示实验, 学生们清楚地看到了电视图像形成的全部过程, 使教师难以描述的行、场扫描概念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避免了学生由于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而产生厌学情绪。

在CAI课件教学法中, 我深深地认识到将教学需要的多媒体素材通过教师进行更活编排, 使课件能够集成多种格式的外部图像、声音、文字和视频, 形成播放式和交互式的教学课件, 即能寓教于乐, 又能加深印象助其理解。

四、结束语

通过采用比喻教学法、实训教学法、CAI课件教学法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同学动手的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上好理论课的热情, 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思维和学习兴趣, 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 有效地运用好比喻教学法、实训教学法、CAI课件教学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章变.电视机原理与维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飓风名字的由来 篇8

给飓风起个女孩的名字是一个新奇的、相当不错的主意。它始于1941年乔治斯图尔特写的故事“风暴”。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气象预报员,根据他所认识的女孩给每次风暴起了个名,他只是自己图个高兴。他给一个风暴起名叫玛利亚。故事描述了玛利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也描述了当她袭击美国时,她是怎样改变人们生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海军的气象预报员曾使用了同样的制度。他们研究太平洋的天气情况。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当一个风暴将要来临时为美国的船只和飞机提供警告。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一发现风暴,他们就给它起个女孩的名字。这一年的第一个风暴,起了个用A打头的名字,第二个则B打头的。他们使用了从A到W所有的字母,然而,风暴继续来临。因此,他们不得不使用3列从A到W所有的字母,以便有足够的名字循环使用。这是首次使用字母顺序列出飓风的名字的。1952年,气象局把它作为一种模式,开始使用这种制度。

1950以前,美国气象局还没有给飓风命名的专门制度。当一个飓风在印度群岛诞生时,气象局只是收集一些有关情况,报道飓风移动的速度,以及它下一步前进的方向。气象预报向飓风通过区域的人们发出警告,以便人们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他们自己。

只要气象预告每次只报告一个飓风,这个制度效果不错。但是,1950年9月的一周时间内,同时就来了三次飓风。那么,情况就开始混乱起来。一些人把这些飓风给弄混了,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这种情况使气象局的人相信,给飓风命名他们急需一种代号,以避免将来再度混淆。

1951年,在一次气象预报员会议上,人们决定使用字母表的字母顺序来给飓风命名。对于无线电来讲,每个字母作为一个单词发出。他们使用的是陆军的字母表代码:ABLE,BAKER,CHARLIE,DOG EASY等等。然后,他们发现一些外国的电台,也同意使用其他代码词来替代字母表里的那些字母。于是,情况又一次地给混淆了。第二年,气象员们决定,按字母表的顺序,通过给每个飓风起一个自己的名字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列表为:Alic,Barbara,Carol,Dol-ly,Edna,Florence,Gilda,Hazel,Irene,Jill,Katherine,Lucy,Mabel,Norma,Orpha,Patsy,Queen,Rachel,Susie,Tina,Una,Vicky和Wallis。

每当报纸和电台跟踪一个名叫HAZEL的飓风,描述她的破坏程度时,那些名叫HAZEL的女孩子,可能会受到她的一些朋友的嘲讽。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气象局说,“如果出现了飓风的名字和某些女孩的名字有任何雷同之处的情况,这纯粹是偶然现象。”事实上,它的确是偶然的。只有两个名字也许是特别挑选的。名字ORPHA,据报道,是根据一个在气象局工作的女孩来命名的。还有一个名字是WAL-LIS,它是著名的温莎公爵夫人的大名———是英国一个国王因为她而退位的那个女人的名字。

有一些妇女,由于飓风使用了她们的名字而感到生气。有时,她们会向气象局投诉。但是,另外有许多妇女则感到骄傲,因为她们看到她们的名字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对于她们的名字是否与富有破坏性的那些飓风联系在一起,她们甚至毫不在意。因为好像更多的妇女喜欢那样。于是,气象局决定继续使用女孩子的名字来为飓风命名。

彩色的中国教学反思 篇9

这首歌曲的歌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表达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但由于歌曲的高潮部分音域的关系,导致在五(3)班上课的时候,学生很难掌握高音的演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体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把这种情绪带进歌曲演唱中去,并指导学生唱好本课的最高音,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唱好难点,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在五(2)班中见出现,反而是出现了音准等问题,尤其是“那里住着台湾的小哥哥”重复句的不同,学生始终不能掌握,我只能通过反复哼唱旋律让学生掌握。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篇10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1

《彩色的翅膀》,一个很美的课题。课文讲述了一群可爱的士兵在祖国的宝岛上克服重重困难,爱上海岛,建设海岛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让人不能不为士兵们的淳朴、纯净所感染。

这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第二,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课文读起来妙趣横生,那些可爱的战士们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质朴可爱。为了一个西瓜,全岛的战士都倾注了心血和汗水,西瓜成熟了,那场别开生面的尝瓜会让人热泪盈眶。“战士们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两句话让我百读不厌。每当读到这两句话,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战士们一张张憨厚灿烂的笑脸。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他们的笑容很真诚,他们的幸福很真实。我总在想,人是不是在物质匮乏的地方反而会更纯净呢?

当然,战士们对西瓜的特别感情其实是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他们是为了让祖国海岛能美丽富饶起来,这也就是对祖国的真挚的热爱。上好这堂课,也就要带着孩子们走进战士们的内心境界,去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最终我决定还是从孩子们的喜好出发进行这课的教学。

首先,让孩子们分组自学课文,读读画画,批批注注。交流的时候,我同样从引导孩子们从他们最喜欢的片段的入手。没想到,孩子们最喜欢的片段也是战士们的尝瓜会。顺理成章,我带着孩子们细细品读了尝瓜会的几个句子,并让孩子们学着战士们的样子“尝尝”西瓜。除了带着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外,我还让孩子们展开想象,战士们品尝着西瓜,想到了什么呢?并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孩子们的联想很丰富,很自然的,孩子们想到了海岛的未来,其中不乏对海岛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最后,孩子们一起去了解了这个西瓜的来历,并简要了解了战士小高带昆虫的原因和带昆虫的过程。

这是一篇非常美丽的课文,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课堂中缺乏一种情趣,一种享受美丽的情趣,因为我没有把这篇课文所展现的美让孩子一同分享。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2

一、成功之处

1.重视课前预习,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调查学生中哪些是难读的字词,梳理学生预习中产生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放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动笔划划写写,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真正地把读书时间交给学生。

2.从学生实际出发,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彩色的翅膀》一文课文比较长,而且内容分散,文章中战士们的情怀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有一个小高的形象显而易见,而后就是一次活动——“尝瓜会”。文中又运用了插叙的方法,交代了西瓜不平常的来历。对于学生来说概括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我重视了这点,课堂上通过出示学生在概括课文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要言简意赅,并抓住文章的要点重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是课文的教学难点。我紧扣目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较好地感受了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二、不足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还有欠缺,学生回答问题不能踊跃发言。

三、改进措施

语文教学,不仅要在读上下功夫,更要在由读到写上下功夫,课文中的“吃西瓜”细节描写很有特色,课堂上,学生可以模仿着以《吃xx》为题,进行仿写,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如果我们坚持“一课一得”,持之以恒,学生的读写能力自然能有所提高。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3

首先我通过关键字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其次我通过体验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感受。“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段文字,我不仅让学生从战士尝瓜的动作中体会战士们对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的珍爱,还让他们边学着尝瓜的动作,边想象战士们尝瓜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嘴里是怎样啧啧赞叹的,体会他们为了西瓜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这西瓜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啊!

当然,朗读是体会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学生朗读的指导一直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有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想,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应该能够读出感情了。

六年级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4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语言朴实,以小昆虫为线索,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教学本文时,在多读多思、重感悟的理念指导下,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这不仅是阅读课文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需要。只有培养了学生能思、深思、善思的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得到提高,略读教学才真正将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有效的迁移。最后,我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展彩色翅,抒心中情,让学生放飞想像如今宝石岛情景,深刻感悟边防战士们爱岛建岛、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领悟课题“彩色翅膀”的双重涵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语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2、指名若干学生分别朗读语段,教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投入程度,相机提问学生:

A、“残存”是什么意思?

B、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替换“残存”?

C、通过“残存”,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3、揭示课题。

教师:读了这个语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教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进行板书。)

教师:(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啊!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才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二、建构“海岛”意象

1、根据板书,指名汇报读后所得,引导学生用读书的方式来回答提问,要求把相关语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2、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意象。

教师: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你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仔细找找答案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巡视帮助。

4、指名汇报读后收获。

学生可能汇报的要点:

海岛离陆地远。

海岛面积小。

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连昆虫都没有。

岛上除了一群可爱的战士,好像没有其他什么人了。

(在指名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感情朗读,尽量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和说教。)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教师引导语参考:荒芜的海岛开始显现绿色的生机,寂寞的海岛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子弟兵!战士们笑了,小岛也笑了!)

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教师引导语参考:海水是咸涩的,土地是贫瘠的,没有和风细雨,多的是风急浪高,西瓜啊西瓜,确实难为了你,但是,我们实在是不甘心啊!)

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海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颗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三、海岛“尝瓜会”

1、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描写“尝瓜会”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观察通讯站站长如果问大家:在我们的宝石岛上,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我们应该把第一块西瓜送给谁尝呢?为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总结──雷达兵。

师:是啊,如果没有雷达兵头脑里那些农业知识,恐怕宝石岛上的战士们吃不上自己种的大西瓜了!我们应该让雷达兵在吃第一口大西瓜之前,先向我们介绍一下他找到答案的过程,你们说好不好?那么,他可能会怎么介绍呢?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写一段雷达兵的“战功”介绍吧!

3、课内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组织学生交流表演。

四、结识战士“小高”

教师:小高是宝石岛观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是他陪着“我”来到宝石岛的。这个小战士很有意思,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描写小高的一些词句画出来,多读读;说说你觉得这个小战士的身上有些什么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同桌或者小组之间相互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对战士“小高”的印象。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教师引导语参考:一边是一个大提包,一边是一只纸箱子,同学们,这两样东西,你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装的东西不同,和小高的距离不同,小高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同……读读这个句子吧,好一个可爱的小高啊!)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五、认识升华

1、用一两句话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岛,海岛上有一群怎样的战士。

2、指名学生汇报后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战士们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生活呢?

战士们守着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有什么意义吗?

教师:同学们问得真好,这些问题,也是老师一直在思考的。让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小岛,可能位于祖国的那些方位?

第二:如果这个小岛上没有战士驻守,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3、学生发言后,播放《说句心里话》结束课文教学。

六、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给宝石岛的战士写一封信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5

《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文,但写作上极富特色,一是线索鲜明,二是运用插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地体会到这两点?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初步概括出探亲返岛、尝瓜会、种瓜、第二天见蝴蝶这些事,我在板书这些内容时,顺带引导学生说出探亲返岛带回蝴蝶(等昆虫)、尝瓜会上得知岛上缺少蝴蝶(等昆虫)、第二天早上见到蝴蝶,边说边在相对应的位置板书“带回蝴蝶”、“缺少蝴蝶”、“见到蝴蝶”,然后我问学生从第二行板书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都有“蝴蝶”,我告诉学生“蝴蝶”就像一条线把课文所写到的这些事串了起来,这就是线索。(这时有些学生已能够说出“线索”)我再引导学生看课文种瓜是在哪里写的,原来种瓜的事是在尝瓜会上了解到的,是两年前开始发生的事,结合板书我让学生明白了这是插进去叙述的,叫插叙。至此,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线索和插叙。

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感受小岛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我出示句子“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让学生读,读完后我问“谁能从这个句子读出疑问?”,一开始全班沉默,我再诱导:“谁能从看似无疑问处提出疑问,谁的读书水平就高。”马上,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抓住‘终于’提问,为什么用‘终于’?”紧接着有学生问:“为什么岛上成熟一个西瓜,也能说是‘奇迹’?”“‘这个岛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岛?”我把三个问题都简要板书出来,要求学生再细读课文解决问题。阅读时间差不多时,我问学生先解决哪个问题,开始意见不一致,我再要求学生仔细想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好,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先解决“这是怎样的一个小岛?”,我再追问为什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就好解决了(我告诉他们叫“迎刃而解”)这样,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感觉到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6

《彩色的翅膀》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赞扬了海岛战士建设海岛、热爱海岛的高尚品德。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和表达方法。基于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学生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发挥连接语的提示功能解决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交流中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上课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想“看到题目,你猜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说:“看到题目,我想课文可能写的是昆虫的翅膀,或者是写鸟的翅膀之类的内容。”“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怎样的高尚品德?”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读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从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一句中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有的孩子从“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中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有的孩子从“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中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课文中关于“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这一部分,属于插叙。教学时,我让同学们认真读这一部分,然后想一想,如果没有这段内容,对于理解课文会有哪些困难,从而让学生体会插叙的作用。

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7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基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连接语的提示下初步体会课文内容以后,再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作交流讨论也就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正是这么想的:首先,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解决连接语中提出的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起初,我的预设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围绕这些句子谈出感受,读出味道。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们在交流小战士把昆虫带回宝石岛的原因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战士那爱海岛、爱祖国的深情。如果此时的我再拘泥于教案,又把学生牵到谈读后感上来,未免有环节迂回、降低学习效率之嫌。我灵机一动,顺势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谈到小战士爱海岛、爱祖国,那肯定有你们特别充足的理由,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孩子们马上在书上勾画起相关句子来。尤其在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时,让我感触颇深,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但愿不会漏下孩子们那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碰撞的火花。

【课文内容】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教学片断】

生1:(读完第二自然段,尤其把那个“紧紧”突出了一番)我感受到纸箱里的昆虫在小高(小战士)心目中特别重要,小高才紧紧地抱着它。

──嗯,能通过关键词去体会人物的品质,他在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生2:船在海浪中颠簸,他怕一不留神把纸盒子给簸掉了。

──也不错呀,他还能联系上下文去体会,我已经有点扬扬自得了。

生3:他把纸箱子里的昆虫看得跟宝贝似的,生怕它跑了。

──她的回答可以说是情真意切,我也很满意。

一下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交流纸箱子里的昆虫在小高心目当中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非常精彩,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刚才还很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又趋于平静了,有人在跃跃欲试,但更多的是在沉思。这班的孩子们在读书的深度上确实还存在一些差距。

师:没关系,如果你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我建议可以再把这一段读一读。

──我不想让真理老是掌握在少数人身上,我一直期盼、尝试让更多的孩子去发现那埋在更深一层的美,这样汲取起来才会更有滋味、更有营养。

不久,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生4:我发现小高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是晕船了,在晕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保护这纸箱子里的昆虫,我很佩服他。

──顿时,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会永远记住他──刘钦──一个看问题总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孩子。

生4继续:老师,我就晕过船,那滋味真不好受,翻胃,想吐。

──他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似乎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我喜欢。

经他这么一更形象的解释,发言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还从后面的段落中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作支撑,教室里又活跃起来,一个边防战士爱岛爱国的深情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我带头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鼓起掌来,可以想象他们对这一段的感情朗读一定更为精彩。

关于名字的故事 篇11

上小学的时候流传着很多与名字有关的游戏。其实大体玩法都差不多,就是将自己名字的笔画记录下来。然后与别人名字的笔画互相减,再将减得的数字按照对照表去查,看是什么结果。虽然现在想来这样的游戏简直幼稚得不能再幼稚了,不过在当时可谓是风靡呀!比如是测感情的游戏。那么你一定会在心里偷偷数他(她)名字的笔画,然后坠坠不安地去查结果。如果得到“和你永远在一起的人”之类的答案,自然是兴高采烈;如果查到不怎么好的结果,就会特别难过,估计当时改名字的心都有。——猫儿

想必很多人最早学会写的字,都是自己的名字,研究最多的也是自己的名字。还记得小学第一堂语文课,老师的问题一定是让大家说一说自己名字的来历。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寓意。当然。大多数同学都不可能说出什么高深的典故,充其量也就是说说名字谁起的,口才好点的再加几句从字典里看来的关于名字的书面注释。剩下的时间自然就该老师唱主角了,此时不起眼的语文老师好像突然幻化成了一个博学的老学究,他总能从每位同学的名字中讲出些寓言典故来。虽然当时听得一塌糊涂,现在一点没记住吧,可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威信算是树立起来了。而我们的收获。则是将关于自己名字的那部分剪辑下来,回家到父母面前好好炫耀一番。——anyilucky

同学的名字让我认识了不少字,像赞啊。或啊,以前很少见。不过我上小学时一直以为“赞”念“云”。她自己也是这么念的呀,现在又都说念“晕”了。真是够晕的。还有曦,老是不记得右边那乱七八糟的部分怎么写,每次学会了过一阵又忘了,都成我心中永远的痛了。丢人啊!此类怪名不仅不好认不好写,而且还特别容易念错。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碰见别人而能叫对对方名字,那么他对你的印象会很好,认为你是友善的,是对他的尊重,很愿意与你交往,而叫错别人名字……唉,冤枉啊,那么难记难念,我想不念错都难呀!——戏水精灵

名字闹出的笑话

▲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叫刘秋一男,名字的意思大概就是姓刘的,秋天的一个男孩儿。有一次上课。老师点名的时候,点到他,老师犹豫了一下,不解地说:“刘秋,男的那个啊。怎么。班里还有个女同学也叫刘秋吗?怎么还注解一下是男的呀?”于是,班里一片大笑,那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叫刘秋一男。”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噢噢。对不起,我还以为是一个横杠儿,注解一下是男同学呢!”班里顿时雷动……

▲由于中国人口太多,因为重名这个问题。也没少闹笑话,比如高中时。每次考试都要打乱班级顺序,按照全年级大排名来分配考场。某一次考试。我们班的张剑和年级另外两个也叫这个

名字的人由于名次接近。被分到了同一个考场。于是。他的考试座位被贴上了“张键(来自一班)”,另外一个被贴上了“张健(来自三班)”,只有来自二班的张剑的名字没有加括号。但实际上,他的考场,偏偏就是自己班。主场作战的他,却无缘在名字上给自己班打广告……

▲我小学有个同学叫周磊,初一初二时有个同学叫田亮(不是练跳水的那个帅哥)。而休学后上初三时,班上分别有两个同学叫周亮(长得比较胖)和田磊。于是。俺列了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式:田亮+周磊:周亮+田磊。但是,为什么这个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呢?因为生成了周亮沉淀。

▲记得我有个高中同学,名字里有个生僻一点的字(她自己说的),我们地理老师整整一学期没叫她回答问题,就因为不认识那个字……她还以为老师不喜欢她呢。所以一直特认真的学地理!毕业后才知道竟然是这么个搞笑的原因,差点没哭死,那么多美好的课余时间啊,都因此贡献给了“不识字”的地理老师。

武则天的名字 篇12

武则天喜欢标新立异,爱好改字、造字,她称帝后,经常有臣子向她进献新造的字,宣称这可以显示国家大治。因此,武则天得知宗秦客特为自己造字,满心欢喜,立即召见了他。

宗秦客向武则天进献新造的12个字中有“瞾”一字,武则天非常欣赏“瞾”字,就用它做自己的名字。

说文解字

课文《彩色的非洲》的教学反思 篇13

《彩色的非洲》是一篇略读课文,作为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学生互动的场,让他们在互动场中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尽情地进行交流,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到非洲的独特风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色。我想: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尤其要管住自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也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也要有重点,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把训练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堂课中我在学生交流自己对彩色非洲的认识和了解时,同一层次的教学所花时间太多,没有让学生得到太多的发展。

教后想想:

上一篇:颜氏家训勉学篇下一篇:粮食收购资金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