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教学计划

2025-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写作教学计划(精选8篇)

英语写作教学计划 篇1

学论文

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 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社会环境进行书面交际的重要途径,实质上是作者对语言编码,从而创造一个更为合乎英语逻辑语篇的过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如果学生不具有语篇意识,则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语篇,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的。将以语篇意识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培养学生语篇能力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语篇能力;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无论新课标之规定,还是历年高考对书面表达的考查,写作教学始终是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实践中可以看到,写作教学中关于语篇意识的培养仍处于空白地带,因此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写作能力,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高中英语语篇连贯与衔接教学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例向学生传授有效的衔接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将前后的句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以下经典教学案例:In rockmusic there is a distinct and almost overwhelming bea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music each song hasan easily

recognizable you listen to a song,your footusually starts to pick up the long,()your entire bodyseems to be moving with head pounds with the beat,andthere is no room for the surge of the music its own way,rock music is as dominant as theRock of message is an overpowering emotional one.在该语篇中,不仅有语法衔接、连词,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识别和学习词汇之间的衔接纽带。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全借助单个的语篇向学生讲解衔接问题,而是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留意这方面的素材,相信经过多次讲解,学生一定能够掌握衔接形式和技巧,并应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2.语篇段落发展与结尾教学

段落是英语语篇之本,同时也是构成基本篇章的最小单位和基本框架。但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段落的形成,并非是诸多彼此不相干的语句简单地堆积而成,应当是一些有价值、意义,而且彼

此相关的语句为实现某交际目的而组合在一起的,然后利用有效的衔接手段,使整个句子更加的合乎逻辑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对段落写作图式方面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主题句写作时,应当确保主题可写性。对于支持句而言,其作为对主题句的有效论述,要求扩展句必须为主题句服务;对于结论句而言,其作为全段的浓缩和总结,应当体现强调和总述作用。在弄清楚语篇段落基本结构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段落写作,即如何扩展主题句,使之成为一个段落。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是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因果关系以及比较与对比模式,同时还可以按照递降、递增以及总分或者分总和下定义的模式将段落展开。从本质上来讲,该种段落展开方法与该节所探讨的问题是一致的,无论采取哪种具体展开模式,都应当符合段落基本架构,必须由支持句、主题句以及结论句构成。在结尾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尾句就是整

个段落的最后冲刺,是整个段落的最终浓缩,虽然不是全部的段落都一定要有结尾句,但好的结尾句可以使段落更加的严谨,否则将会出现言出意未尽现象,显得空泛、无力,整篇文章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英语写作教学计划 篇2

第一, 根据对话内容, 将对话改编成一个语篇。

在实际的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树立的一个观念是:不是只在专门的写作课堂中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相反, 教师可以将写作技能的训练和英语其他技能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对话表演之后, 学生对于对话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且对于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所涉及到的人物、所描述的事物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对话内容改写成短文。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将对话内容进行梳理, 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他们根据关键信息进行谋篇布局的能力。比如, 在讲解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第三单元My hobby中的What things do you love collecting?的对话时, 在学生已从口语角度对该对话内容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处理之后, 教师可以这样来指导学生:“Boys and girls, you have understood the contents in this dialogue. So, now you are required to 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try to rewrite this dialogue into a passage. In the writing process,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 of the person and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contents. In addition, you should also try to use the new words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dialogue.”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运用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点进行写作。

第二, 对相关的语篇进行续写。

在农村初中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改编写作练习之外,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续写。也就是说, 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具体来看, 待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 学生已经对该文章的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对相关的语篇进行续写便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通过续写, 学生的思路被完全地打开了, 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训练, 可谓是一举两得。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 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焦虑感, 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第三, 运用几个关键词, 进行想象性写作。

在农村英语的写作教学过程中, 除了教师经常采用的话题写作之外,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先给出几个必须出现的关键词, 然后不限篇幅, 不限体裁, 要求学生进行想象性写作。但是, 在进行想象性写作之前, 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而言, 为了帮助学生们降低难度,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进行思考的角度或者是进行想象的切入点, 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一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另外, 教师所给的关键词必须是大纲中所要求的输出性词汇, 这样的写作练习才更有针对性。比如, 在仁爱版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出学生experience、joy、meaning三个关键词, 并这样指导学生:“Boys and girls, now, you should write a passage according to your imagination. In your passage, you should use three key words, experience, joy and meaning. Before writing, you can firstly have an outline in your minds. Then, you can have a brainstorming and think about the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that may be uusseedd iinn yyoouu ppaassssaaggee..””

英语写作教学计划 篇3

一、错误类型

1.语法错误。学生英语写作经常犯语法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语法知识掌握不牢。比如,在批改作文时有这样一个句子: … unlike what they are inthe past when they act like detective.这句中显然are应该改成were,act后应该加上ed构成过去式,才能与过去的时间状语in the past一致。词性错误发生的频率也非常的高,常见的如在If you want to successful,you must work hard中success-ful应为succeed。学生在识记单词时只抓住了主要的汉语单词,而忽略了对词性的把握。

2.用词不当。很多学生对于曾经学过的单词只知其义,不知其用,在英语写作时由于词汇量的缺乏,经常会放一本电子辞典在手边,遇到不会表达的英文单词就查汉英字典,找到对应的英文单词就直接运用到句中,而不去考虑是否符合原句所要表达的意义。如“借”一词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有lend和borrow,学生经常将两词混用。对于“花费”一词用错的频率也很高,如在This book spent me twenty dollars这句中学生只是对应了汉语“花费”,殊不知spend动作的主体是人。

3.思维方式错误。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是双向的,既有妨碍二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负迁移,也存在促进二语水平提高的正迁移。对于处于英语基础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母语的的负迁移发生的频率要远远高于正迁移。在批改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I think at home is better than stay atschool这句话与中文意思完全一一对应;我认为在家比在学校好,是一句典型的母语思维的产物,违背了英语的语法规则,母语在此产生了消极影响。

4.语体错误。现代英语通常把英语的语体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并由此派生出另一种分类: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学生在习作中经常混淆这两种语体,会写出这样的句子:Hi,today I will talk about the problemsin urban transportion.或My friends,come on.

二、错误原因

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以上几种类型的错误,原因有多种,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和老师对“写”这一技能认识上的偏差。语言学习通常强调以听促说、先读后写,需要从输入到输出、先易后难依次进行,这是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因此很多人觉得“先写后说”似乎有悖语言学习的常理,但如果冷静思考一下,“先写后说”有其独到之处。赵世开先生曾指出,在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学母语时口语是第一性的,然而学习外语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自然语言环境,一般就是要通过读书看报然后再转化为口语,可见书面语成了第一性。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下就需要相应调整学习策略,通过必要的言语规划、强化操练手段来提高即席表达的自动化水平。但是由于对“写”认识上的偏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未能对写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练得少,自然就会有很多问题。

2.学生回避、畏难心理。写作对无论母语还是二语习得者都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由于摄入信息量较少,表达能力欠缺,加之在书面语中对于语篇思维、前后逻辑有较高要求,学生普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用英语写作更是能避则避。在平时学习中往往存在着不敢写、不会写、也不愿写的“三不”现象。即使像挤牙膏似的写成了,也不愿意再看一眼。写作是一项需要多次修改才能完成的工作,而没有经过修改的习作就像是没有经过打磨的产品,哪怕是金子,也会因为表面的泥沙而被掩盖住光泽。

3.教师评改方法不当。传统的教师对学生英语习作的评改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教师评改方式单一,重点落在对语法错误的纠正上而忽略了语篇建构和思想内容的挖掘。教师评改是写作的终结,是对学生写作结果的评判,而作为关键环节的写作过程却缺少教师的指导。这就误导了学生只重视写作结果和评判结果。此外,很多教师将写作评改只视为单向的过程,不去寻求学生对于评改结果的反馈,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评改只是成了评定的手段,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明显的效用。

三、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所探究出的写作问题的成因,在教学方面,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写作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式让写作变得真正能够让学生有所裨益:

1.听写策略。传统的听写方式对写作的要求更多的是记忆力和准确性层面上的。这里的听写策略是澳式听写。它是一种以写作为主、听写与记忆和创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写成的文本在内容上尽量与原文接近,但措词和句法不受原文限制。这就使学生在听写时既有章可循,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2.声音策略。它与听写策略一样,也是从“听”入手,然后以“听”诱“写”。所不同的是,声音策略运用的材料是诸如咳嗽声、风声、水声、鸟鸣声等生活声音片段或者一段背景音乐等,持续时间约为一分钟。让学生围绕所听的声音充分展开他们的想象,构建出一个个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无所谓对错,只要是对声音合理的解读和创意都可以。这样学生不用担心对错,也不容易产生挫败感。

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篇4

聊城经济开发区顾官屯镇中学

赵艳云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作文兴趣不浓缺乏写作的积极性,只是消极被动地完成任务。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有些学生根本不愿意甚至害怕写作文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促使学生热爱写作。现将在教学实践中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学生热爱写作。

语言学习的过程包括输入即听和读,目的是为了吸收信息和获取知识;还包括输出,即说与写,目的是为了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离开了听说读写,人就无法通过语言进行交流。

可见,写是四种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学会写作自然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标。此外,通过写作不仅能巩固语言知识,还能训练思维,表达思想。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能极大地增强 他们的写作动力。

“写作动机”是写作的关键。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中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采用相应的对策,给学生创建体验成功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平台。如

1;创办班级半月刊。鼓励学生自撰文章,在刊物上进行交流。2定期开展作文竞赛。对优秀作文可张贴,供广大学生鉴赏,也可以合作汇编成学生优秀作文集,在班上交流,让学生互相借鉴。

二,听,说,读与写结合的内容多样化训练。

中学英语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应该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具备了组段能力之后,学生应该 坚持坚持听与写的结合,说与写结合及读与写结合。听即听大意,把听到的较为复杂的句子用比较简单的句子表达出来,或是将听到的一段材料,短文,通过回忆用自己的话写出主要内容。读,不仅要理解文章还要对原文进行改写或缩写,或摘录重要句型和段落。说,可以利用“free topic”进行口头练习。

听说读写译都离不开句子,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必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就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并且把写作训练贯穿到学习课文的各个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平时多读多背好句子,谚语,俗语,写书面表达时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些句子,文章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如学Module5 Unit1 Visit the museum一课时有一些标语如;No Shouting,No Parking,No Smoking ect.日常用语我们常用到。

2;通过替换句子成分造出新句子。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所以造句能力在英语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句子能够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内容。

三;培养修改的习惯和 注重批改方式。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放,三分写七分改。”一篇好的书面表达,修改所占的分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教师对每篇书面表达都详细并及时反馈是不可能的,必须改变教法,把“球”提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让学生检查审题是否细心,要点是否遗漏,人称,时态,语态有没有用错,大小写,标点符号,单词拼写,词数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再次,要求学生要自觉修改,“改是为了不改”批改方法多样可采用。学生自己改-互改-小组批改-教师班级共改。

英语写作教学案例 篇5

写作任务: 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讨论网络利弊的文章。要求:

1.合理发挥想像,使文章内容完整。2.上下文连贯通顺、无语法错误。3.词数:100左右。

一、写前阶段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也是这样的。写前阶段作为写作的初始阶段,对后面的整个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当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写作的主题、写作的目的以及文章的读者。写前阶段的准备工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动笔写的时候就会文思泉涌。

本次写作任务要求对比网络利弊,属议论文体裁。通过审题可得知,本次写作任务属于半开放式命题作文,先要强调使用一般现在时,对于网络利弊有哪些重点内容,仍需同学们合理发挥想像,使文章内容完整充实。

这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引导性问题的提出。考虑到可能有些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提出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2)通过Brainstorming提出问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开始变得活跃起来。(3)有了 Brainstorming 的这些素材,可以初步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素材进行选择和整理。(4)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观点。这不仅可以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同时小组自己的合作意识也会得到极大的开发语言是决定议论文是否精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使你的文章生动形象,应尽量使用多种句式,如主动句、被动句和从句。另外,表上下文衔接的词汇和短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first, second, next, last;以及Besides, However,这类词语的使用能使你的文章更加连贯紧凑。

二、写作阶段

要想写好一篇半开放式议论文,首先要明确文章主题。本次写作任务围绕着网络利弊一事展开讨论。首先列出表格: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1、2、3;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坏处:1、2、3。老师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让同学们通过讨论来完成表格的形式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接着老师请八个小组的代表发言,让学生自己确立要点。在写作前,教师指导学生尽量用 topic sentence 来表明本段的思想,选取自己熟悉的两到三点进行详细阐述。在文章结束的时候要用一两句精炼的话来总结整篇文章的主旨。然后要求每个学生花五分钟的时间把他们要写的文章的框架勾勒出来,再动笔往下写。有了上面写前阶段的准备,接下来的写作阶段将不再是让学生们头疼的问题了。

三、文章修改。

出于课堂节奏的安排,将主要精力放在写前阶段的启发学生思维上面。当学生交上初稿之后,教师对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批改,然后把文章返还下去,要求大家根据教师的批改进行文章的修改。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环节,在修改作文的过程当中,有些学生会有新的思路,他们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能也在逐步上升。鉴于学生的好胜心,我还将一些优秀作文张贴出来,以便大家能够互相学习。

下面是我的英语写作教学教案: Teaching goals:

1.Knowledge and ability goals

① Train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② Use the linking words correctly.③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2.Emotional goals

Learn more about the Internet and make better use of it.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Duty report Step2 Lead-in

1.Brainstorming(1)Do you like computers?(2)What can you do on line?(3)Why do you like Internet?

(4)What do you think it is not good?(5)How should we do properly?

2.Teacher asks som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3.Do a survey then write a report, using the following guidances:

„likes computers very much.He/She often„ on line.He/She likes Internet because „.But it is „.He/She thinks we should „ Step3 Pre-writing

1.Teacher shows her own opinion towards the Internet.2.Teacher shows a passage on the screen.3.Learn some linking words.Step4 While-writing

1.Thinking about the questions again.2.Write down their own compositions.Step5 After-writing

1.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ir compositions.2.Swap their compositions with their partners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sentences.Step 6 Homework

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篇6

(课程编码:024013001-4)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Syllabus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34学时,每周2学时,共17周。学分:4,开课学期为三学期。1.课程性质:

《英语写作》课程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写作知识、全面训练写作技巧。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观察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认知习惯,强化写作能力。

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对于《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短文写作 17学时

第四章 句子写作技巧指南

17学时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John Langan(美)著:《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参考书:丁往道编:《英语写作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锻炼思辨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训练学生用恰当、得体、符合英语国家人士思维习惯的英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在表达思想方面的差异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教学难点: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写作不仅需要英语语言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上要注重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讨论来激活思想,用分析和讲评作文来发现英语表达的特点。讨论的形式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班进行,教师要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提炼,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30%。

期中考核一般占15%。

期末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用能力,包括词汇运用,句法灵活性,文章结构安排是都合理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55%。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类的学科主干课,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短文写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写作是一个积极思考和不断修改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写作的一般规律,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写作习惯。通过大量实例学习如何起草和修改作文,如何建立和支撑自己的观点,如何使用连接词语及如何写出好的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起草和修改作文,能建立和支撑自己的观点,使用连接词语,写出好的句子 【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17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写作概论

一、论点和论据

二、短文的常见结构

三、掌握常见短文写作的好处

四、写作是一种技能

五、写作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六、写作是一种与人交流的途径

七、坚持写日记

八、如何使用电脑

九、巩固练习

十、如何使用本书

第二节 写作过程

一、构思

二、写初稿

三、修改

四、编辑

五、巩固练习

第三节 短文写作第一步和第二步

一、从一个观点/论点开始

二、用具体的论据支持论点

三、练习如何推进和支持论点

第四节 短文写作第三步

一、组织、连接论据

二、开篇、结尾和标题

三、练习如何组织、了解论据

第五节 短文写作第四部

一、修改句子

二、编辑句子

三、练习如何修改句子

第六节 短文修改四原则

一、论点一致

二、论据支撑

三、连贯性

四、句子写作技巧

五、练习如何应用上述四个原则

第四章

遣词造句技巧

【教学目的与要求】

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强化某些语法项目,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语法错误时,可找到相应内容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参考。本章还提醒学生注意写作中一些格式、标点、用词方面的细节问题。这部分可以和前面的内容穿插进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避免常见语法错误,注意写作中一些格式、标点、用词方面的细节问题

【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17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法

一、主语和谓语

二、不完整句

三、粘连句

四、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

五、主谓一致

六、关于动词的其他信息

七、代词与先行词的一致关系及指代作用

八、代词的种类

九、形容词与副词

十、修饰语错位

十一、悬垂修饰语

第二节 技术性细节

一、文稿的格式

二、大写字母

三、数字与缩写

第三节 标点符号

一、撇号

二、引号

三、逗号

四、其他标点符号

第四节 用词

一、减少拼写错误

二、常见的易混词汇

三、正确选择词语 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大纲(II)

(课程编码:024013001-4)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Syllabus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34学时,每周2学时,共17周。学分:4,开课学期为四学期。1.课程性质:

《英语写作》课程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写作知识、全面训练写作技巧。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观察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认知习惯,最终达到用英语清楚、完整、生动、得体地书面表达思想。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对于《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二章 短文的分类和写作手法 34学时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John Langan(美)著:《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参考书:丁往道编:《英语写作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锻炼思辨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训练学生用恰当、得体、符合英语国家人士思维习惯的英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在表达思想方面的差异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教学难点: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写作不仅需要英语语言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上要注重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讨论来激活思想,用分析和讲评作文来发现英语表达的特点。讨论的形式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班进行,教师要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提炼,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30%。

期中考核一般占15%。

期末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用能力,包括词汇运用,句法灵活性,文章结构安排是都合理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55%。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类的学科主干课,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二章 短文的分类和写作手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不同体裁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九种作文的写作方法,即描写、叙述、举例、过程、因果、比较、定义、分类和议论。

【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3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描写

第三节 叙述

第四节 举例

第五节 过程

第六节 因果

第七节 比较

第八节 定义

第九节 分类

第十节 议论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大纲(III)

(课程编码:024013001-4)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Syllabus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34学时,每周2学时,共17周。学分:4,开课学期为五学期。1.课程性质:

《英语写作》课程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写作知识、全面训练写作技巧。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观察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认知习惯,强化学生根据学位论文要求进行规范学位论文写作的意识与技能,最终达到用英语清楚、完整、生动、得体地书面表达思想;能初步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对于《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研究和写作 4学时 第二章 写作规范 4学时 第三章 研究论文格式 2学时 第四章 文献(1)3学时 第五章 文献(2)3学时

第六章 缩略 1学时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John Langan(美)著:《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Joseph Gibaldi 著:《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主要参考书:丁往道编:《英语写作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锻炼思辨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训练学生用恰当、得体、符合英语国家人士思维习惯的英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在表达思想方面的差异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再次是强化学生进行规范学位论文写作的意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能初步从事学术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写作不仅需要英语语言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上要注重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讨论来激活思想,用分析和讲评作文来发现英语表达的特点。讨论的形式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班进行,教师要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提炼,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30%。期中考核一般占15%。

期末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用能力,包括词汇运用,句法灵活性,文章结构安排是都合理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55%。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类的学科主干课,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研究和写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论文题目和使用图书馆(包括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各种检索工具及参考用书);掌握使用因特网资源查找资料出处和评估网上资料出处的可靠性;避免论文写作剽窃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选择论文题目、搜索和评估网络图书资源、避免剽窃。【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研究论文——一种探索形式 第二节 研究论文——一种写作形式 第三节 选择论题 第四节 进行研究

一、现代学术图书馆

二、中央信息系统

三、参考著作

四、在线图书索引

五、其他图书馆资源和服务

六、英特网资源

第五节 编写文献

第六节 评估网上资料出处的可靠性

一、作者和权威性

二、精确性

三、普及性

第七节 记图书笔记

第八节 剽窃

第九节 论文提纲

一、论文提纲

二、论点陈述

三、提纲终稿

第十节 论文草稿

第十一节 语言和形式

第十二节 写作导引

第二章

写作规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论文规范,具体为:单词拼写、标点符号、斜体字、人名、数字、引用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词拼写、标点符号、斜体字、人名、数字、引用等。【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词拼写 一、一致性

二、单词分割

三、复数

四、别国语言词语

第二节 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目的

二、逗号

三、分号

四、冒号

五、破折号和括号

六、连字符

七、撇号

八、引号

九、方括号

十、斜杠

十一、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第三节 斜体字(下划线)

一、有指代的字和字母

二、英语文本中的别国文字

三、强调

第四节 人名

一、人名的首次和多次引用

二、人的头衔

三、作者和小说主人公的名字

第五节 数字

一、阿拉伯数字

二、字或数字的使用

三、数字中的逗号

四、百分比和金额

五、日期和时间

六、区间数字

七、罗马数字

第六节 引用著作/作品的标题

一、大写和标点

二、划线的标题

三、引号内的标题

四、标题内的小标题和引用

五、特例

六、缩短的标题

第七节 引文

一、引用及其精确性

二、散文

三、诗歌

四、戏剧

五、省略

六、资源的其他改变

七、有引用的标点

八、引用的翻译

第八节 英语以外其他语言的处理

一、法语

二、德语

三、意大利语

四、西班牙语

五、拉丁语

第三章

研究论文格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论文规范,具体为:纸张大小、行间距和边距、标题、页码、表格和插图、纠正、装订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纸张大小、行间距和边距、标题、页码、表格和插图、纠正、装订等。【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输入或打印

第二节 纸张

第三节 页面

第四节 空距

第五节 页眉/页脚

第六节 页码

第七节 表格和插图

第八节 更改与插入

第九节 装订

第十节 电子投稿

第四章

文献(1)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参考文献的来源、格式和种类。【教学重点与难点】

MLA格式、书籍、期刊和其他资源的引用。【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献来源

第二节 MLA格式

第三节 参考文献和其他资源列表

第四节 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布局

第五节 词条索引的调整

第六节 书籍及非期刊资料的引用

第七节 文章及期刊的引用

第八节 各种印刷和非印刷资料的引用

第九节 电子出版物

第五章

文献(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夹注的标注、信息和可读性。【教学重点与难点】 夹注中的标注和信息。【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夹注和参考文献列表

第二节 夹注中的信息

第三节 可读性

第四节 范例参考

第五节 夹注中标注

第六章

缩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运用缩略形式的具体做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时间指示语缩略、地名缩写、常见学术缩略语、出版社名等缩略语的使用。【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导入

第二节 时间指示语

第三节 地名

第四节 学术上的常见缩略语

第五节 出版社名

第六节 校对和纠正中使用的符号和缩略

第七节 文学和宗教作品的标题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大纲(IV)

(课程编码:024013001-4)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Syllabus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34学时,每周2学时,共17周。学分:4,开课学期为六学期。1.课程性质:

《英语写作》课程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写作知识、全面训练写作技巧。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观察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认知习惯,强化学生根据学位论文要求进行规范学位论文写作的意识与技能,最终达到用英语清楚、完整、生动、得体地书面表达思想;能初步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对于《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三章 实用写作技巧 17学时

第五章 以阅读带动写作 17学时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John Langan(美)著:《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参考书:丁往道编:《英语写作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锻炼思辨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训练学生用恰当、得体、符合英语国家人士思维习惯的英语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在表达思想方面的差异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再次是强化学生进行规范学位论文写作的意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能初步从事学术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写作不仅需要英语语言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上要注重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讨论来激活思想,用分析和讲评作文来发现英语表达的特点。讨论的形式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班进行,教师要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提炼,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30%。

期中考核一般占15%。

期末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英语写作应用能力,包括词汇运用,句法灵活性,文章结构安排是都合理等方面,占课程考核总评分的55%。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类的学科主干课,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三章 实用写作技巧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大学阶段专门体裁的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写文章概要,如何写读书报告,如何写简历与求职信,如何利用图书馆和因特网。

【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17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如何写文章概要

第二节 如何写读书报告

第三节 如何写简历与求职信

第四节 如何利用图书馆和因特网

第五章 以阅读带动写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阅读经典范文,观察和分析其写作技巧,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学重点与难点】

观察、分析范文写作技巧,进行讨论后能进行模仿和练习。

【教学时数】

本章参考教学时数:17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阅读材料 第二节 探索内心 第三节 观察他人

英语写作教学计划 篇7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st for English Majors, Grade 4, 以下简称TEM4) 是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试。由于写作是言语中一项重要的输出 (output) 技能, 是衡量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尺度, 因此, 作文成为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TEM4作文虽不乏优秀之作, 但大部分考生的作文成绩却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本文中, 笔者将试从学生TEM4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 分析归纳其产生的原因, 探讨可行的英语写作教学法, 以助写作教学的改进。

二、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TEM4写作分为二部分:一是学生根据所列的题目在35分钟内写一篇2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二是学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一个大约50~60单词的便条、通知、请帖等。

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的作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词汇、语法

用正确、地道、通顺的语句表达思想是英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 (2004) (以下简称为:《考纲》) 对英文写作中语法、词汇的要求是“语法正确, 语言通顺”。考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1) You can write your ture feelings and thoughts in the letter without nervous. (2004 composition)

(2) No matter the reason is, in fact, both letter- writing and phone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2004 composition)

(3) This famous pop band is very fashion and it is great. I look forward you reply. (2005 note-writing)

(1) 中ture应为true, 搭配without nervous应为without feeling nervous, in the letter应为in a letter。学生是想表达: You can write down your true feelings and thoughts at will in a letter. (2) 中No matter the reason is, in fact, both letter-writing and phone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应为No matter what the reason is, in fact, both letter- writing and phone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3) 应表达为: This famous pop band is all the fashion and grea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以上例句中, 考生在拼写、时态、冠词、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错误, 说明考生词汇量小, 语言基本功不牢固。

(二) 语篇结构

一篇思想性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易懂的文章不仅能够传达信息, 而且也能给人以启迪和联想。《考纲》要求考生的作文能做到“内容切题、完整, 条理清楚”。2005年TEM4作文要求考生对校园艺术节出谋划策。有一考生这样写道:

(4)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is very good for us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two main reasons: it can make our university life more colourful, and it can also provide chances by which we can show our abilities.

For one thing,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can add more interest to our university life. In University Arts Festival, we can watch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wonderful programmes. We can listen to others singing with nice voice; we can watch others dancing with their dancing skills; we can see others painting with their good senses and so on. Watching so many wonderful programmes, don't you feel your life become more colourful?

该考生在行文中不仅出现诸多语言方面的错误, 而且句型措词单一、句子结构松散, 更严重的是内容偏离了主题。

(三) 文体风格

1.中式英语

在考生的作文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中式英语 (Chinglish) 。受汉语在语义、结构、语法和文化上的干扰, 考生在作文中常出现语用失误。例如:

(5)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have bought mobile phones and send messages to their friends. (2004 composition)

(6) Have money equals have everything.

(7) It will help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dealing with time.

(5) 应为More and more students have bought mobile phones and often send messages to their friends; (6) 应为Having money is having everything; (7) 应为It will help students learn to make good use of time。

2.语言得体性

写作是一种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方式。它要求写作者语言表达要合适得体。《考纲》也明确要求了考生作文得体性。在TEM4作文中, 不少考生却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 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2001年TEM4的Note-taking要求考生给王教授写一张道歉并约定时间见面的便条, 有些考生竟用了“Give me a call.”, “wait for me in your home at 8.”等诸如此类的句子。语言形式与语境极不相称。

另外, 在议论文中, 考生不了解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别, 常使用简单句, “Well”, “you know”, “I think”, “I'd like to”, “I want to say”, “some think…Others think”等口语化的词和短语。词语和句式的口语化使文章显得十分幼稚和情绪化。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长期以来, 写作教学中老师采用的多为结果教学法 (product-focused approach) 。这种教学法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 重点放在写作成品上。通常, 在此教法的指导下, 教师向学生展示范文, 进行分析、讲解, 然后要求学生做模仿写作, 最后由教师评改、打分。它把形式摆在首位, 内容放在第二位, 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之下, 缺乏自由创作的空间。其结果是学生对教师耗费心机批改的作文不感兴趣, 一些教师多次指出、修改过的错误还是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结果教学法是导致写作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此外, 在当今社会上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部分教师和学生为片面追求成绩, 注重及格率, 埋头考前“突破”, 忽视了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和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 从而导致了写作教学的畸形发展。

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与跳跃性的写作教学要求有关。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 英、汉语言差异又很大, 因此中国学生要打好英语语言基础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种缺乏延续性和层次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对策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许多教师试图通过采用更为科学的写作教学法, 如过程教学法 (process- focused approach) , 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过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以交际理论为理论基础, 认为整个写作过程是一个群体间的活动, 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由于它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写作能力, 因此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 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调动自己的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写作是该强调过程还是该侧重结果?教师仅仅是读者还是读者兼教练?写作技能和写作技巧哪样更重要?如何看待学生的写作错误?对写作教学, 特别是写作教学方法, 即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 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 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这两种教学法的优点, 合二为一, 以完善写作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

(一) 对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做好“两个培养”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英语写作是一个涉及到第二语言写作能力、第二语言能力与第一语言的写作能力等诸因素的复杂过程。作为外语学习者, 最能保证大量规范语言信息输入量的有效途径是阅读。“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陈立平, 2001) 。写作实际上是模拟阅读的过程, 写作过程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同样,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必须揣摩写作者的意图, 扮演写作者的角色, 理解写作者的意图, 因此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

在指导学生阅读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熟悉篇章、结构、呼应、时态、语序和词的功能、表达法和各种句型的同时, 范文分析仍然是可取的。这时它与结果教学法不同的是, 分析的是范文的主题、论证方法、语篇结构和修辞选择形式, 让学生意识到英汉形式系统的差异, 提供他们写作不同类型语篇所需要的策略、技能, 使学生了解那些陌生或相关的思想内容, 引导他们确定哪些思想该在文章中表现出来, 哪些可留给读者去推断。这样, 范文不仅是理想的典范, 或模仿的对象, 而且是一种丰富的源泉。学生通过挖掘、吸取和借鉴, 可以找到写作的最佳途径。因此, 阅读是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者写作能力、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实践中, 教师应在学生写作前指导他们审题、立意和草拟提纲。审题、立意和草拟提纲历来被视为写好文章的前提。审题就是确定写什么和怎样写, 所写的内容应是题目要求的。立意就是简明扼要地点明全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即主题句。而草拟提纲的目的是为了有逻辑地、系统地谋篇布局, 以便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确保中心突出。以Automobiles Changes Our Lives一题为例。

审题:汽车进入了家庭, 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 汽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立意:通过审题, 组织学生集中讨论, 确定从汽车带给人们的好处方面着手写作。

主题句可为:Automobiles bring people comfort and pleasure.

草拟提纲:Automobiles make our lives:a) easier; b) more interesting ;c) more pleasurable.

在此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 哪个为要点?如何展开?进而修改提纲, 写出初稿。

(二) 技巧同步, 手段更新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适时地传授写作技巧, 如指导学生恰当地使用过渡词语, 以保证文章层次性、逻辑性, 提高文章的质量。教师还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质与量的关系

写作要求写作者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 都必须仔细琢磨, 反复推敲。但如果作文的篇幅太短, 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充分的表达, 学生的写作水平乃至整个英语水平就无法提高。王初明等 (2000) 在大学英语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项试验, 以写长作文为手段, 促进英语学习。结果表明, 写长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除了增加作文的长度外, 还应要求或鼓励学生多写, 以量促质, 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 达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目的。

2.堂上写和课外写

课堂上在限定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完成审题、构思、写完一篇作文, 可以训练学生的快速写作能力。这种技能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是需要的。因此, 堂上写作必须在写作课中占一定的比重。但是,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学生写作基本功、写作能力等均较差, 很难做到一稿定音, 而且课堂写作的时间有限, 学生不易充分地表达思想。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课堂布置课外写的办法。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写出详细的提纲, 并组织学生讨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提纲。课后,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学生初稿完成后, 教师再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讨论和互评, 修改初稿。这样学生就能更加透彻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对文章结构、用词的合理性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如此反复几次, 最终定稿。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强化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意识,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双边的互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听取更多的建议,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同时教师的角色也成功地得到了转换。

3.教师命题与学生自选题目

命题作文是必需的, 但由于学生对有些题目可能不熟悉, 对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缺乏观察和思考, 写出来的作文很可能是模糊笼统, 空洞无物。学生自选题目的好处是学生对所选的题目感兴趣, 平时对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有观察和思考, 因此, 写时会得心应手, 文章内容也会充实一些。

此外, 教学手段也必须更新。传统的写作课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写, 教学设备和手段比较落后, 只有黑板、粉笔和教科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电视、计算机及互联网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写作课应该大胆地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 充分利用科技的新成果, 让多媒体走进写作课堂, 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

(三) 对作文中的错误, 做好归纳和评讲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要科学地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整理, 找出最主要、最普遍的问题, 不要面面俱到, 以便在评讲中能有的放矢。评讲时, 教师不要用过于尖刻、直白的语言, 而应用温和的话语, 耐心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对于超出学生现有语言能力而出现的错误, 可以暂时予以“忽视”, 但对于过于明显的重要错误则应重视有加。

五、结束语

英语写作是一种技能, 有其特有的规律和技巧。写作课除了训练学生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更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此,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将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 集二法之优点, 合二为一地进行写作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归纳考生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中出现的错误,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之优点, 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旨在推动写作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错误,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初明等.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 .

[2]李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 2000, (1) .

[3]杜金榜.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 2001, (2) .

[4]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4) .

[5]谢薇娜.谈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 1994, (4) .

[6]常春藤英语考试研究组.英语专业四级作文指南[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7]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篇8

一、教师介入学生写作

1.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介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做出决定。当学生要写作时,学生要判断应该是书信、电子邮件、记叙文、亦或是说明文,应该如何开头,如果结束,如何重新开始一段等等,这时教师的帮助是必须的,这样学生可有效做出决定。

2.明确写作目的的意识。

学生经常在写作中会犯这样的错:他完全进入自己的写作过程,只顾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或者自己善长的表达方式,完全或者部分忽略了自己写作的对象,写给谁读。我们老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其实就有着不同的角色:即,我们要时常变成写作的读者,去审视学生的写作。

二、教师如何去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呢?

我们教师对学生写作的介入一定是在学生写作提交之前,给予一定的帮助。可以是在学生写了一部份之后,也可以是学生部分完成了提纲,写作,或者检查时。

例如,学生在写一封电子邮件给自己的笔友,介绍自己周末的活动时,当学生写完一个活动,都就可以介入。我们教师可以介入,看学生是不是有正确的口吻,是对教师的,还是一般的笔友的,看他有没有正确的开始,是不是有适当的礼貌用语。

再比如,学生被要求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就应该在学生写出提纲时给予适当的指导,看学生的提纲里有没有正确的思路或者顺序。

三、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介入时,做些什么呢?

教师在什么时候对学生写作进行介入呢?一定在写作的过程中,而且每一次介入时,只在一个写作技巧上给予帮助。长期下来,学生就会积累出许多的写作技巧了。

具体到各种文体时,我们教师在写作中,介入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也肯定不同。以下的内容,我就英语作文中最常见的记叙文的教师介入和语法方面的介入谈一谈。

记叙文中最能吸引读者的肯定是情节,而好的记叙文则会出现复杂情节,即故事的发生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这样才提供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我们学生写记叙文时,通常写出来的没有复杂情节,而是一种很无趣的平铺直叙,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英语写作是很短的,那么如何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让英语写作出彩呢?写出复杂情节。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写出复杂情节呢?

首先我们先给出一个范例(初三学生题目):

如以Li Ming?蒺s weekend为题,还有以下提示词语:do homework, go shopping, movie, sleep等词语。很多同学就会觉得这个写作太简单,但不容易得高分,容易写成这样的:Last Saturday morning Li Ming did homework. In the afternoon he went shopping and saw a movie. Then he went home and slept.

为了避免这种无味的写作,我们可以用以下问题来提示学生如何创设复杂情节:

What homework did he do?

Was the homework interesting/difficult…for Li Ming?

Could Li Ming finish his homework on time?

What would he do if he found too difficult to do homework?

On the way to his classmate, who did he meet?

What did they buy in the street?

Why did his classmate fall asleep half way through the movie?

How did the movie help Li Ming with his homework?

我们用这些问题来帮助学生知道,记叙文有无复杂情节的巨大差异。

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阅读对方的记叙文里是否有复杂情节。然后再告诉学生如果没有复杂情节怎么办?让同桌一起讨论出如何改作文的开头,以便出现复杂情节,让文章对读者更有兴趣知道后面的内容。

接下来教师可以全班展示一段没有情节的作文。然后通过我第一部分中出现的方式请一些同学来提出问题,让文章每一环都有多种后续可能性,其他同学还可提出一些建议。作者可以选出最有趣的一种。

最后一环就是写作或者重写。

这当然是学生定稿,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寻找需要帮助的同学,当然也要不时地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并适时给予具体的建议。

另外,我们作文题一般最后都有一条,“可以适当发挥”。那么这个怎么实现呢?我想这应该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增加一些情节或者一些细节。情节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它的重要性和作用也不言而喻了。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写记叙文的细节选择。

首先肯定也是让学生明白细节在我们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们作文的档次,当然最终还是要为我们的表达服务。没有必要的细节就是对笔墨的浪费,有时还会让读者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曲解。

例如:我们作文要表达学生在读的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我们可以用一句:He read that book on the crowded bus, without knowing his missing stop.让学生比较He read an interesting book.学生自己通过自己比较来发现细节描写的作用。

然后,学生可以单独也可以小组讨论来看自己的作文中有没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否起到了作者的想表达的作用。这时教师应该在教室里巡视帮助那些有不太确定的内容,并且寻找用了不太合适细节描写的作文,以便下一环节来使用。

接下来,教师展示如何作文成型,如何让细节在作文中起效果。并且把前一环节中搜集到的不当的细节描写展示,让学生给出更加合理的改动方式。最后就是学生成稿。在他们形成定稿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写作的目标是什么?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全班看有无学生有问题的。有时还可以问学生这个细节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细节是不是适合,有没有更适合的等问题。

写作过程中的语法方面的教师介入。

我们许多教师肯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某些同学在英语写作中经常犯相同的错误,改了之后,还是一样再犯。有时,在语法专项练习中,他可能会做对,但是写作时,依然还错。这个最好的解释就是单独的语法练习在他们和交际功能、社会功能分开时,就不起作用了。我们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更多地是去关注学生在写作时用的语法,而非其体现出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其表达效果和语法之间的东西。

具体我们可以怎么来做呢?

首先,我们先用一篇由学生写得相对较好的作文,然后问一些由于语法使用不当,造成的理解偏差的地方。比如:He liked skating every day.老师可以问:

Does he often go staking now?

Did he often stake before?

When did he stake exactly?

等等,让他们的表达意图体现得更明确,当然也就反映出了不当的语法现象了。

接下来,让学生小组活动,相互检查写作中有无表达不当,或者不能读明白的地方。这个时候也让学生把体现主要活动的动词划出来,判断时态正确与否,再看其它方面的不当之处,让学生在阅读时,有一个主次关系。

最后,学生再次读完一遍,尤其检查整个作文的时态有没有问题。如果他们都检查完了,可以再给学生一个对自己不太确定的内容与老师讨论的机会。

上一篇:唯物论知识框架下一篇:介入科护理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