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简历

2025-03-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硬件测试简历(精选13篇)

硬件测试简历 篇1

姓 名: YJBYS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年 龄: 23

婚姻状况: 未婚

目前所在: 广州

户口所在: 广东

身 高: 174 cm

体 重: 60 kg

联系电话: xxxxxxxxxxx

◆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硬件测试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UI

工作年限: 0

职 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 志愿者经历

青年协会

起止年月:-09 ~ 2011-12

担任职位: 志愿者

工作描述: 参加慰问孤寡老人活动

◆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06

专 业: 计算机网络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国语水平: 良好

◆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9月到6月,担任科技创新社宣策部部长,参加宣传与策划了一次校内义务维修活动和两次校外义务维修活动,并荣获“优秀部长”称号;

203月到209月,担任校园网FTP管理员,负责管理FTP教学资源模块;

2011年2月至今,担任学习委员,负责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2011年6月,考取英语四级证书;

2011年12月,考取网络工程师中级证书;

年10月到2012年10月,以预备党员身份参加新生迎新活动和帮扶活动。

◆ 详细个人自传

2011年6月,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1年6月,荣获优秀团员称号

2012年6月,荣获科技创新社优秀部长称号

2012年9月,获得学校进步奖

熟悉Word,Excel等办公软件

熟悉Photoshop,coreldRAW,flash等制图软件

dreamweaver,ASP等网页设计软件

熟悉div+css

热爱绘画,对设计有一定基础

SQL,oracle数据库应用

DNS,DHCP,WEB,FTP,MAIL等服务器配置

对linux、windows操作系统和思科设备有一定了解

熟悉会声会影等制作软件

英语水平:CET 4

专业证书:网络工程师证

延伸阅读:简历的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简历,往往由这三部分组成:

1、创意的格式(也就是word文本的排版),简历word文本排版是很讲究技巧的,简历格式是一个人办事风格的体现,一个有创意的格式就会给面试官一种新颖、独特、开朗向上的感觉!

2、丰富的内容,这就是你展现个人能力的地方,你的学识你的经验,个人信息、专业知识、获奖情况、活动经历等等这些网上都有详细说明,你就按着来写就对了,越丰富越好!

硬件测试简历 篇2

HILS技术在汽车的控制系统中有了一些应用[1]。文献[2]对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给出了系统仿真流程。文献[3]介绍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在EPS系统评价中的应用。本文对EPS电控单元的硬件在环测试测试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了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的整车模型,并结合cSPACE详细介绍了硬件在环各个子系统及模型的建立过程。

1 概述

EPS是一种直接利用电机提供助力转矩的助力转向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车速、路面环境等提供可靠的、可控制性好的助力转矩,从而提高汽车低速转向时的灵活性及高速转向时的稳定性。

硬件在环实时仿真系统[4]是指将实际的被控对象或其他的系统部件用高速计算机上实时运行的仿真模型来替代,而控制器或其他系统部件作为实物连接成为一个系统,从而达到对控制系统或其他控制部件的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的目的。作为一种控制系统的辅助设计手段,HILS技术能够提高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

2 EPS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构成

硬件在环实时测试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2个部分,共分为4个子系统,分别为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时数字模型系统、高速接口系统和电控单元实物[4]。计算机监控系统负责数据监控和下载,也是人机交互的接口,它通过接口系统获得系统仿真运行时的全部信息,并将操作人员的控制指令输入到系统内部。实时数字模型系统是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整个被控对象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为控制器的设计开发提供一个虚拟的试验环境。高速接口系统实现电控单元实物的物理信息与被控对象仿真模型的数字信息交换。电控单元实物是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服务对象,即硬件在环测试系统中需要测试的对象。

根据上述对硬件在环系统构成的划分,本文设计的EPS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包括系统模型、高速接口系统、监控计算机及EPS电控单元实物,除了EPS电控单元实物在环,其他子系统全部采用计算机实时计算模型替代,以构成虚拟的被控对象测试系统,并提供接近实际的EPS电控单元测试环境。EPS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3 EPS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建立

本文基于cSPACE系统介绍EPS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建立过程。cSPACE是基于TMS320F2812DSP和Matlab/Simulink开发的,它提供了与Matlab/Simulink环境的无缝结合,拥有AD、DA、IO、Encoder和快速控制原型开发、硬件在环仿真功能,通过Matlab/Simulink设计控制算法、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将输入、输出接口替换为cSPACE系统中的模块,编译整个模块就能自动生成DSP代码,在控制卡上运行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方便地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EPS硬件在环测试仿真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建立过程如下。

3.1 计算机监控与数据下载系统

计算机监控与数据下载系统通过cSPACE提供的Matlab用户界面,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时修改EPS控制参数,如车速大小、方向盘扭矩大小和路面冲击等,并以图形方式实时显示测试结果;而且DSP采集的数据可以保存到磁盘,利用Matlab对这些数据进行离线处理。

本文所监控的数据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实时改变EPS的控制参数,以改变控制单元的运行环境,更好地测试EPS电控单元的性能,包括方向盘手力输入、车速大小及路面冲击载荷等;另一部分用于显示EPS控制单元的实时输出,以观测EPS控制单元是否能按照所设计控制策略提供助力,验证EPS控制器的功能,包括电机助力扭矩输出或EPS输出的助力电流。

3.2 EPS系统实时仿真模型的建立

EPS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由所建立的实时模型来模拟一部分设备或真实环境,为ECU提供一个虚拟的测试环境以完成对ECU的测试。因此,系统实时仿真模型的建立是EPS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核心。由图1可知,本设计的实时仿真模型分为电机模型、转向系模型、轮胎模型、整车模型和轮胎回正力矩模型5个子模块。

3.2.1 电机模型

本设计中采用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其电枢回路方程如下:

当磁通固定不变时,反电动势方程如下:

对于直流电机,其电磁力矩与电枢电流的关系如下:

式中,Lm为电枢电感;Rm为电枢电阻;Ua为电动转向控制系统提供的电机电压;θm为电机转角;Kt为电机的电动转矩系数;Kv为电机反电动势系数;Im为电机电流;wm为电机转速。电机的Simulink模型如图2所示。

3.2.2 转向系动力学模型

本设计采用转向轴式EPS系统,转向系的动力学部分包括转向柱、齿轮齿条和电机,根据一些实际的使用条件,本文对EPS的转向系统进行了简化,然后根据牛顿定律得到如下转向系的动力学数学方程[5]。

转向柱:

齿轮齿条:

电机:

式中,是减速机构和齿轮齿条的等效质量;是减速机构和齿轮齿条的等效阻尼系数;Js、Jm和Je分别为转向柱的转动惯量、电动机的转动惯量和减速机构转动惯量;θr为转向柱的旋转角;xr为齿条的位移;Bs、Be、Bm和br分别为转向柱的阻尼系数、减速机构的粘性阻尼系数、电机的粘性阻尼系数和齿条的粘性阻尼系数;Ks和Km分别为扭杆的刚度系数和电机减速机构刚度系数;Td和Tm分别为方向盘扭矩和电机产生的扭矩;Fr、Fδ分别为轮胎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和路面的随机冲击;rp为小齿轮的半径;G为减速机构的减速比。

3.2.3 轮胎侧偏特性与回正力矩模型

轮胎是汽车与地面的传力元件,其力学特性对整车动力学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轮胎模型主要有Fiala模型、Delft模型、Smithers模型、Dugoff模型及Magic Formula模型。轮胎模型的建立方法有理论方法、经验方法、半经验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本设计采用Fiala模型半经验方法,其动力学方程采用“Fiala-桥石”表达式[6]。

汽车轮胎回正力矩表达式如下:

轮胎侧偏角表达式如下:

式中,Ma为轮胎回正力矩;FZ为垂直载荷;μ为附着系数,Lr为轮胎印迹长度;e为轮胎拖距;,为无量纲侧偏角;K为侧偏角为零时的轮胎侧偏刚度;α1和α2分别为前、后轮的侧偏角;u和v分别为汽车的纵向和横向速度;wr为横摆角速度;δ为前轮转角。

3.2.4 整车模型

在建立EPS系统的整车模型时,大多数人都简化了二自由度的汽车转向模型,不考虑汽车侧倾的影响,然而当汽车以一定车速转向时,汽车的侧倾是不能忽略的,因此本设计加入了汽车侧倾的影响,采用三自由度的整车模型。其动力学平衡方程[7]如下。

绕Z轴的力矩平衡方程如下:

绕Y轴的力矩平衡方程如下:

绕X轴的力矩平衡方程如下:

式中,IZ分别为整车绕Z轴的转动惯量;IXZ为悬架上的质量绕X轴和绕Z轴转动惯量的乘积;a和b分别为整车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M为整车质量;V为车速;h为侧倾力臂;P为侧倾角速度;β为侧偏角;Df和Dr分别为前悬架和后悬架的侧倾角阻尼;CΦ1和CΦ2分别为前、后侧倾角刚度;S1和S2分别为前、后轮的侧倾力,S1=2kfδ1;S2=2krδ2;kf和kr分别为前、后轮的侧偏刚度;δ1和δ2分别为前、后轮的有效偏离角。

EPS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转向系、轮胎及整车模型如图3所示。

3.3 高速接口系统

cSPACE在Matlab中设有工具箱WM_cSPACE,其中含有控制卡上硬件单元的接口模块。其他的子系统设计完成后,高速接口系统将实际的控制器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接口模块连接起来,即可组成闭环测试系统。通过所设计的接口电路,使模型的电气特性与电控单元要求的信号形式一致,并将电控单元输出的指令信号转换成模型可以接收的信号形式。

4 总结

本文应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介绍了EPS电控单元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计算机监控与数据下载系统、实时仿真模型及高速接口系统的建立过程,并建立了电机模型、转向系模型、轮胎模型、整车模型和轮胎回正力矩模型,为EPS电控单元功能的测试提供了虚拟的测试平台。

摘要:针对传统电控单元开发方法对ECU测试的不足,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控单元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各个子系统的建立过程,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各个部分的仿真模型。

关键词:EPS,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

参考文献

[1]朱辉,王丽清,程昌圻.硬件在环仿真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汽车技术,1998(12):7-9.

[2]谢展强,邱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4(2):62-64.

[3]张臻.EPS评价用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

[4]李国岫,张欣,宋建锋.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1):108-112.

[5]胡建军,李彤,秦大同.基于整车动力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6):1577-1581.

[6]郭孔辉.汽车操纵动力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硬件的设计 篇3

数字集成电路在仪器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由于其本身的体积小,在数字电路实验室中的性能优劣的判断难度较大,因而,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工作一直困扰着业内的研究人员。论文中针对此类问题,提出运用C语言、数字电路、低频电路、单片机原理等知识内容,设计了一台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并且测试的范围较广,实用性强。文中在集成电路测试仪硬件的设计环节中融入了设计理念、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和软硬件的配套等措施,其中涉及到14管脚、16管脚的74LS数字集成优劣的测试,测试仪主要通过发光二极管的对照灯和实测灯的发光情况进行比照,分析数字集成电路的好坏。数字集成电路在日常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因而,涉及出一种简单易用、检测效果好的测试硬件对数字集成电路的分析研究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设计的思路

在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的参数测量中,万用表通过测量管脚的电压来判断其好坏具有一定的准确度,但是其测量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而要对数字集成电路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准确的测量,并且还要保证其测量的效率,如果能有一种数字集成电路测量仪器可以共用,即测量的兼容性高,则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数字集成电路通用性的测试仪器为了满足多项内容的测量,结合了通信原理、C语言、汇编语言和数字电路等方面的知识,将测试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状态来表明情况,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经过对照灯和实测灯的比较来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这种测试仪器既可以单个测量,也可以连续性的测量。由于此类测试仪器的通用性强、操作简单、判断迅速,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极大的节约了测量时间和简化了操作流程,可行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总体设计

2.1测试指标的参考

在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器的设计中设计的主要指标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测试管脚数,一般管脚的测量针数是小于16;其二测试品种的多样化,即可以测量多种数字集成电路,兼容性强;其三是测量的效率,一般测试中的时间要控制在1s/块以内。

2.2测试要求设计

同样,测试要求也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一般测试要求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测试其一上的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要正常,尤其是实测发光和对照发光具有可比性,才能发现测量电路的好坏;其二,既可以满足单个测量的要求,又可以满足连续测量的要求,并且每按一次按钮,能够在PC上显示测量的结果,结果必须直观明了;其三,测量的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性要求,即针对各种数字集成电路的不同功能块进行测量;最后,测试仪器的测量程序可以人工的修改、调动、擦除,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调整,满足测量的情况,并且要保证测试程序在仪器中无运行障碍,测试的数据经过处理后能通过串口传输到PC机上,显示实际测量的效果图。

2.3芯片选择

芯片的参数资料是硬件设计的重要参考,常用的芯片有89C51、RS-232、164等,芯片中的参数主要考虑I/O线、总线标准、计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数据寄存方式等,论文中用到的是第一种芯片89C51,其特点是性能好、功耗低,并且可以通过常规的编程器进行编程,实用性非常好。

2.4软件设计

软件的设计综合了多种技术和理论,如C语言、汇编语言、通信原理等方面的内容,本论文中讨论的主要是运用C语言和LCAW软件技术来进行编程,由于基于PC的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器的原理图比较复杂,安装调试中需要非常细心谨慎,一般采用PROTEL软件进行绘图,再根据原理图设计所用到了元器件。

2.5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给测量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尤其是测量的种类、效率和准确率上来说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单纯的依靠软件并不能完成测试工作,必须依靠硬件的支撑,硬件设计中运用到的高频电路,低频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和数字原理图等多方面的知识。

软硬件的相互结合是测试仪器工作的基础,其中软件的设计主要是各种工作程序的汇编与调试,寻求最佳的软件程序;硬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I/O接口、存储器、运算器等组成,和计算机系统又非常大的相似性,只有软硬件的工作协调、相互共融,测试系统的工作才能准确、稳定、可靠的运行。硬件电路的设计的基础是在选择型号确定的情况下,对工作中的电路运行进行验证,选取工艺加工的方式、印制板和组装的流程,此外,某些硬件中的重要部件还要经过测量对比,以确定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情况,以便在设计中可以以其为调节的参考,进行修正工作,是测试硬件电路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其中硬件设计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事项:其一,硬件设计的电路尽量要简化清晰,以便了解设计的意图和工作机理;其二,硬件设计不仅是要满足当前的工作环境,而且还要为以后的升级或改造留出余地,功能性的改造升级并不能完全依靠软件来达到,尤其是涉及到测试仪器的运算、测试功能扩展、接口的增加等需要硬件的支撑;其三,能用软件代替的尽量减少硬件的投入,不但可以减少成本,而且软件的修改、擦除更加容易,此外,软件相对于硬件而言,一旦固定,其运行的稳定性也更高;其四,硬件的设计工艺包含多項内容,如插接件、配线、面板、机箱等,然后是对部件的安装调试,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最后,硬件运行中的维修保障也必须到位,以减少硬件更换的频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是减少成本支出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具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不但测试的效率低,而且测试的专用型比较强,限制了测试功能的发挥,因而,进行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硬件的设计分析和尝试,以满足多功能、快速、准确的测试要求,可以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相关研究值得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友德,赵志英,涂时亮.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周仲.国内外常用集成电路互换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3]白中英.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M].科学出版社,1999.

硬件工程师简历 篇4

真实姓名: 袁再荣 性别: 男

年龄: 30 岁 身高: 168CM

婚姻状况: 未婚 户籍所在: 贵州省天柱县

最高学历: 大专 工作经验: 3-5年

联系地址: 贵州省凯里市小十字

求职意向

最近工作过的职位: 计算机维护员

期望工作地: 贵州省/凯里市

期望岗位性质: 全职

期望月薪: 20xx~3000元/月

期望从事的岗位: 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

期望从事的行业: 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系统/维修,科技IT,办公用品及设备

技能特长

技能特长: 对计算机方面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而且学习能力很强!

教育经历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大专)

起止年月: 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

学校名称: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获得学历: 大专

工作经历

中国联想贵州分公司 - 技术员

起止日期: 20xx年8月至20xx年1月

企业名称: 中国联想贵州分公司

从事职位: 技术员

业绩表现:

企业介绍: 主要对电脑软件硬件的维护,各种办公设备的安装

贵州安达信科技有限公司 - 技术员

起止日期: 20xx年3月至20xx年1月

企业名称: 贵州安达信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职位: 技术员

业绩表现:

硬件工程师求职简历 篇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河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我想应聘您公司硬件工程师这一职位。河北师范大学是我省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并且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非浅。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arm、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通过英语四六级,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在大一是我学习了基本的公共必修的高数,英语,物理课程,大二上学期学习了电路分析,c语言基础,下学期学习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课程还学习了avr单片机和c++课程,大三上学期还学习了arm9 课程初步掌握了arm处理器工作原理但还没有实际的编程经验,需要以后学习的积累。同时我努力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自己制作了一些DIY作品,大一制作了一个小功放,大二只做了一个简易示波器。以后我还会继续做一些小作品来充实自己。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荣的事业添砖加瓦;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阅览。

硬件测试工程师-需求 篇6

1、通信、自动化、电子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2、一年以上电子产品测试经验者优先,有电表行业工作经验的优先。

3、熟悉EMC/EMI有关的IEC标准、国家标准和环境试验标准,掌握多种硬件测试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

4、具有良好的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图纸分析与绘制能力。

5、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能熟练阅读英文文档,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文档制作能力。

6、热爱硬件测试工作,可以胜任重复性工作,细致认真,有耐心,责任感强。

7、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性,对待工作踏实认真。

岗位职责:

1、负责硬件产品的功能性测试、EMC测试、型式试验等。

2、负责测试报告的撰写,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测试问题的跟踪。

3、负责新元器件承认测试,及承担EMC、安规、可靠性测试等工作。

4、协助研发人员完善测试标准和规范,编写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并根据测试计划按时实施测试,生成测试报告。

硬件测试简历 篇7

通常,普通光纤足够厚度的光纤包层保证了在纤芯中传播的光场,以及在光纤包层中倏逝波场的能量不会泄漏到光纤外面。侧边抛磨光纤[1]是在普通光纤上采用光学微加工的方法制成。利用侧边抛磨的方法使光纤的包层厚度减小到倏逝波场存在的区域,形成一个纤芯中传输光的倏逝波场的“泄漏窗口”。在此“窗口”处,可能利用倏逝场来激发、控制、探测光纤纤芯中的传输光波的无损传播或泄漏[2]。因此侧边抛磨光纤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它的应用性能。为了提高侧边抛磨光纤的加工精度,在原有光纤侧边抛磨机[3]基础上搭建光纤拉力测试系统,利用串口通信和软件应用实现在抛磨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光纤拉力的变化,为提高光纤的抛磨精度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1光纤拉力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1.1光纤拉力测试系统简介

实验发现,光纤抛磨过程中光纤拉力的变化是影响侧边抛磨光纤制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光纤拉力进行精确的监测和控制,利用磁力与距离之间的特性,设计一套光纤拉力测试装置。其原理图参考图1。

图1中,1、4是可滑动光纤夹具台,分别安装于摩擦系数很小的高精密光滑导轨上,夹具用以固定光纤的两端,5是抛磨轮,2和3是一个金属块,位置固定,用于限制左右两边夹具的滑动范围;拉力计固定在金属块2的左侧,与夹具1相接触,光纤侧边抛磨机有单独的步进电机控制金属块3在光滑导轨上的左右移动。为了保证光纤在抛磨过程中不易断裂,在金属块3和右边光纤夹具4上安装强永磁铁,极性相反,当光纤两端固定以后,3和4之间产生斥力,使得光纤在抛磨过程中拉力可以自动调节。对于强永磁铁,磁力作用范围较大,在斥力不太大的情况下,容易实现斥力的连续可调[4]。基于这个特点,系统采取这个方法,为光纤提供拉力。

光纤侧边抛磨机运转前,安装好需抛磨的光纤,利用计算机控制软件调节好金属块3和右边夹具4之间的距离,此时,金属块和夹具间会由于强永磁铁产生斥力。这个斥力在抛磨轮左侧光纤就会转化为光纤拉力,拉动左边光纤夹具1向拉力计靠近,产生轴向拉力。如图1所示,N为光纤拉力,f为轴向拉力。分析光纤的受力情况,光纤与拉力测量的轴向方向存在一个角度,因此可以测量轴向拉力f来间接测量光纤侧边抛磨中光纤拉力N的变化。

1.2 光纤拉力测试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拉力计是光纤拉力测试系统的核心部分,拉力计测出的数据大小能够直接反映侧边抛磨过程中光纤拉力的变化,有助于控制光纤的初始拉力,获得所要求的侧边抛磨光纤。因此拉力计的研制是测试系统的关键。拉力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所示为拉力计原理框图。它主要由应变片、A/D转换器、放大器、CPU存储器、串口通信模块、电容和电阻所组成。应变片[5]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精度力学量传感元件,其基本任务是把构件表面的变形量转变为电信号。本文介绍的拉力计采用电阻应变式称重测力传感器测力,量程为500 g。

应变片上测量到的微弱电信号需要进行放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处理。采用一个型号为AD623AN[6]的放大器。AD623AN是一款集成式单电源仪表放大器,采用3 V至12 V电源供电时提供轨到轨输出摆幅。不接外部电阻时,AD623AN采用单位增益配置;连接外部电阻时,AD623AN可通过编程实现最高增益1 000。AD623AN具有优异的交流共模抑制比,并且随着增益提高而增大,可确保误差极小。因此AD623AN的应用能够提高电路的整体抗干扰能力,提高所获轴向拉力的精度。

ADC 0834单片机是一种8位的模数转换器,功能是把经过放大的应变片上测量出来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传输至AT89S51进行处理。

AT89S51[7]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内含4 k字节的可反复擦写1 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AT89S51出来的信号经过MAX232CP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MAX232CPE是16针SMD封装IC,功能就是实现串口通讯功能驱动与串口数据接收功能,用于完成计算机232端口数据电平转换,连接CMOS电路的,它必须+5 V电源才会工作。

1.3 光纤拉力测试系统软件设计思路

光纤拉力测试系统中核心部分拉力计的上位机程序主要分为两部分。程序第一部分是RS232串口通信与轴向拉力读取功能,记录轴向拉力的变化值,实现把十六进制数据转化为十进制数据,并显示到软件的界面中;第二部分是拉力值存储功能,设计一个定时器,设置记录轴向拉力值的时间间隔。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

2 光纤拉力测试系统的应用

将光纤拉力测试系统加入到光纤侧边抛磨机中,装置图如图1所示。上位机采用RS232接口与拉力计电路板进行通讯。选取三根完全相同的单模光纤,将每根光纤待抛磨区域去掉保护层,分别安装在侧边抛磨机两边的夹具上。按照设计要求,选取直径为48 mm的抛磨轮。通过上位机设定抛磨轮的转速、高度和旋转周期,并设置拉力计的采样频率,以及左右光纤夹具台的位置,控制右边光纤夹具台与金属块之间的距离,产生不同的光纤拉力,而拉力计用来监测光纤拉力的变化。每次抛磨过程中,抛磨轮与工作台的高度是严格保持不变的,只改变初始轴向拉力值,即左边光纤夹具对拉力计产生的压力。

下面是上述三根光纤测出来的三组轴向拉力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光纤侧边抛磨机运行时,抛磨轮每隔10 s换方向转动,所以设置轴向拉力曲线变化周期为20 s。这里只截取轴向拉力曲线中的一个周期来说明抛磨过程中拉力的变化特点,因为同一组轴向拉力变化曲线图中,轴向拉力变化近似周期性。质量是利用质量在地球重力场中的力效应来测量的,所以从测量技术讲,质量和力彼此是同类的。用质量乘以加速度就可以反映力的变化。

对比图4中三组轴向拉力变化曲线图,可以得出,初始轴向拉力越大,抛磨过程中拉力变化范围越广。在抛磨轮同一转向时,拉力的抖动趋势随着初始轴向拉力增加,变得越来越大,抛磨得到的光纤抛磨区就会越来越深,剩余厚度就会越来越小。

图5所示为光纤侧边抛磨过程中拉力变化情况。抛磨轮未开始转动时,光纤所受到的初始拉力为N,光纤与抛磨轮的摩擦力为F,根据图5中(1)所示,此时拉力计所测轴向拉力f=Ncosα;抛磨轮子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如图5中(2)所示,摩擦力F会带动左边光纤夹具对拉力计产生一种推力,这是图4中轴向拉力变化曲线出现上跳沿的原因,此时拉力计所测轴向拉力f1=(N+F)cosα;同理,当抛磨轮子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如图5中(3)所示,摩擦力F会产生一种拉力,带动左边光纤夹具背离拉力计,这是图4中轴向拉力变化曲线出现下跳沿的原因,此时拉力计所测轴向拉力f2=(N-F)cosα

图4中(1)图初始轴向拉力f最小,光纤与轮子产生的摩擦力F也最小,抛磨轮发生转向变化时,拉力变化情况就小,故(1)图中上跳沿与下跳沿之间的过渡平缓。随着初始轴向拉力f的增大,光纤与抛磨轮的摩擦力F随之增大,由公式f=(N±F)cosα可得,抛磨轮转向改变时,轴向拉力变化曲线中上跳沿与下跳沿之间的过渡变得陡峭,如图4中的(2)和(3)图所示。

光纤侧边抛磨过程中,在轮子的一侧加上一个视频CCD进行微观拍摄,实时监控光纤抛磨区的活动情况。图6是光纤抛磨区的活动示意图。

图6中,用十字星标记表示抛磨区,可见光纤抛磨区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来回移动。当抛磨轮顺转时,抛磨区会朝顺时针移动一段距离;当抛磨轮逆转时,抛磨区则朝相应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因此光纤抛磨过程中,光纤与抛磨轮的接触面是在不断变化,导致二者之间的摩擦力F在改变,进而使得轴向拉力f也在时刻变化。光纤拉力是由磁力和距离作用共同产生的。在抛磨过程中,右边光纤夹具和金属块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抛磨的进行产生变化,故二者间的斥力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光纤拉力,导致拉力计所测的轴向拉力的改变。

通过上述分析,实验中控制光纤拉力的变化,可以有效控制光纤抛磨区的形状,光纤拉力越大,获得同一剩余厚度的光纤所需的时间就越短,但同时也提高了光纤抛磨区断裂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设置光纤初始轴向拉力,调整装置促使抛磨轮同一转向时拉力抖动变化小,提高光纤抛磨的成功率,获得较高精度的侧边抛磨光纤,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3 总结

光纤拉力测试系统的成功研制,成功实现了在光纤侧边抛磨过程中对光纤拉力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在设计时考虑了控制方式和测试精度,具有体积小、易于安装、成本低廉、精度高等优点,经过实际测试与应用,证明光纤拉力测试系统具有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目前已应用在轮式光纤侧边抛磨机,对光纤的制备条件进行在线调控,完善了光纤侧边抛磨的方法。实验结果表面,光纤拉力测试系统已能较好地监测出光纤侧边抛磨过程中光纤拉力的变化,分析拉力变化的原因,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精度。

摘要:提出一种测试光纤拉力的硬件设计方法。在轮式侧边抛磨机上添加光纤拉力测试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抛磨过程中光纤拉力的变化。对硬件系统获取的信息采用串口通信,由计算机直接采集并反馈到侧边抛磨机,对提高光纤抛磨的精度有重要的影响。光纤拉力可以通过测量轴向拉力来反映,因此轴向拉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光纤拉力测试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串口通信,上位机,光纤拉力,轴向拉力变化曲线

参考文献

[1] Tseng Shiaomin,Chen Chinlin.Side-polished fibers.Applied Op-tics.1992;31(18):3438—3477

[2]江沛凡,陈哲,曾应新.侧边抛磨光纤的光传输特性研究.半导体光电,2006;27(5):578—581

[3]陈哲.光纤侧边抛磨装置及其工艺方法.中国专利,200410077791.4.2005

[4]江沛凡.光纤侧边抛磨机的研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6

[5]刘笃仁,韩保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0—43

[6]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3—378

计算机软硬件简历 篇8

2.外语能力:英语听说能力一般

3.其它技能:普通话、粤语。熟悉常用的电脑软件操作以及软、硬件维护。

4.爱好:计算机、音乐、电影、体育。

工作经验:在校期间多次在外兼职:升技公司的`大学生团购广工校区的负责人,移动促销员,做过市场调查员,等乖。学校安排在广东省计算机中心实习两个星期。

详细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

 

四年的理科生涯,培养了我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缜密的思维方式,刻苦的钻研态度,使我对自身专业有了系统的了解和一定的掌握。此外,我性格开朗幽默,易相处,乐助人,做事严谨,对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心理承受能力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也颇为突出,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衷心希望为贵单位效力,在事业发展中贡献我的才智,与贵单位同甘共苦、共创辉煌。

大学主修课程科目:C语言、数据结构、编绎原理、汇编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操作系统、单片机原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接口与通讯、软件工程。

月薪:1500-2500元

硬件测试简历 篇9

随着内燃机功率的提高及转速高速化的应用和发展, 内燃机的曲轴转速不断提高。由于曲轴采用不完全锻件, 毛坯余量不均匀,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会因毛坯形状不对称, 导致重心偏离旋转中心, 导致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振动较大, 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噪音变大, 性能恶化, 寿命缩短[1]。曲轴在低速条件下校验平衡后, 在高速条件下很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现象, 因此需要采用曲轴动平衡机对曲轴进行动平衡校验。通用曲轴平衡机一般采用双面平衡法对工件进行平衡, 由于工作转速较高、工作持续时间长、机器对环境要求较高等特点, 曲轴动平衡机在长期使用后就可能产生故障, 如滚轮晃动、万向节轴连接不紧密、万向节与曲轴不对心、机器工作面是否水平等, 因此必须对曲轴动平衡机进行定期校验。

国内对曲轴动平衡机的故障检测基本靠维修人员的经验, 只有西南石油大学进行过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在动平衡机故障诊断的相关研究[2,3]。国外对动平衡机的故障检测有较深入的研究, 如德国申克动平衡机公司开发了动平衡机故障自动检测系统, 但其价格昂贵, 因此在中国未被广泛采用[4]。基于上述原因, 为了更加准确、方便的校验曲轴动平衡机的精度, 同时对曲轴动平衡机的故障进行诊断分析, 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结合传感器技术和研华PCI—1711L数据采集卡, 开发了曲轴动平衡机的硬件故障分析检测系统;应用该系统分析了RZW—100B万向节式通用卧式动平衡机失效原因。为校验曲轴动平衡机提供了新的思路。

1数据采集硬件系统组成

1.1传感器

根据动平衡机对振动信号采集精度要求高、响应快等特点, 采用两个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来采集振动信号;由于对基准、转速信号的采集要求不高;选择霍尔传感器来采集。

1.2 PCI—1711L数据采集卡

在满足数据采集要求的情况下, 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研华PCI—1711L数据采集卡;这张卡采样速率可达100kHz, 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采集要求。

1.3检测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测试系统硬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检测系统中, 采用两个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双面动平衡机两个支架上的振动;并以电荷信号输出, 此信号再经过信号转换器, 把电荷信号转换成连续的电压信号;采用霍尔传感器来测量曲轴的转速和确定基准位置, 曲轴每转一圈对应一个脉冲信号, 这个脉冲信号是以电压的形式输出的;然后将振动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所测得的电压信号一同接入研华ADAM—3968桥接板, 通过桥接板接入PCI—1711L数据采集卡中, 数据采集卡把模拟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进行初步的滤波处理, 随后把数据传入计算机中, 最后利用编写的LabVIEW软件对数据进行一个分析和处理并显示。

2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为达到对系统的要求, 把检测软件分为以下三个模块: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数据存储和显示模块。

2.1 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

使用研华PCI—1711L数据采集卡自带的LabVIEW驱动程序开发包, 开发了中断采集模式的驱动程序。当程序运行时, 软件会首先检测硬件再使用DRV FAICheck函数检查硬件工作状态;同时使用DRV FAIStop函数来停止数据采集工作并释放所占用的电脑资源。其后面板程序如图2所示。

2.2 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

由于试验条件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 所测得的信号一定含有较多的干扰信号。故必须对所测数据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 提取有用信号;再进行时域分析和功率谱分析, 平滑处理源程序如图3所示。

2.3 数据存储和显示模块

在数据采集时, 通过数据的图像显示只能对测试状态进行一定的了解, 大量的分析工作将在以后进行, 所以数据的完整保存是十分必要的。LabVIEW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文件处理函数, 通过Write File和Read File函数能方便的将数据保存为文本文件、电子表格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等多种格式。

3 测试结果分析

3.1 分析实例

按照以上分析和处理步骤, 对孝感试验机厂RZW—100B万向节式通用卧式动平衡机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此动平衡机经过长期使用后已不能对曲轴进行动平衡校验。

3.2 通用卧式动平衡机测试结果分析

3.2.1 更换滚轮前后振动时域图对比

图4为更换滚轮后, 对标准轴进行动平衡校验所测得数据进行处理后的时域对比图。其中虚线为更换滚轮前的时域图;细实线为更换滚轮后的时域图;矩形波为霍尔传感器所测得的转速信号。经软件计算得出曲轴动平衡机更换滚轮前后的时域均方根值分别为0.095 2 V和0.074 1 V, 此数据表明更换滚轮后引起的振动比更换滚轮前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振动平均减小了22%。

3.2.2 更换万向节前后振动时域图对比

图5为更换万向节后, 对标准轴进行动平衡校验所测得数据进行处理后的时域对比图。其中虚线为更换万向节前的时域图;细实线为更换万向节后的时域图;矩形波为霍尔传感器所测得的转速信号。经软件计算得出曲轴动平衡机更换滚轮前后的时域均方根值分别为0.094 V和0.049 6 V, 此数据表明更换万向节后引起的振动比更换万向节前有了显著下降, 振动平均减小了47.2%。

3.2.3 更换万向节前后标准轴加试重功率谱分析

图5是更换万向节前标准轴加试重后的功率谱图, 图6是更换万向节后标准轴加试重的功率谱图。经软件计算得出, 更换万向节前其最大功率幅值对应的频率为68.3 Hz;更换万向节后其最大功率幅值对应的频率为14.5 Hz。

根据霍尔传感器测得的信号, 计算出标准轴转动的频率为11.4 Hz;根据动平衡机振动的特点, 理论上加试重后平衡机最大振动的频率也应该为11.4 Hz。原万向节导致的振动完全湮没了加试重所产生了振动, 动平衡机失效。更换万向节后机器振动比较接近于理论上的振动频率, 由此表明更换万向节后机器的振动情况明显改善。

4 结论

(1) 通过对曲轴动平衡机更换滚轮和万向节前后的时域进行对比分析, 表明滚轮晃动和滚轮表面由于长期使用而不光滑能严重影响曲轴动平衡机的平衡精度。

(2) 通过对曲轴动平衡机更换万向节前后的时域图和功率谱图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万向节式曲轴动平衡机的万向节连接松动和曲轴对心与否能严重影响动平衡机的平衡精度, 甚至导致平衡机失效。

(3) 在RZW—100B万向节式通用卧式动平衡机故障分析过程中, 硬件故障分析测试系统运行良好, 各功能模块实验结果较理想, 能够满足对动平衡机硬件进行故障分析的要求, 易于操作, 适用性强, 可靠性高。

参考文献

[1] 吕世梅, 曲贵龙.曲轴动平衡的方法的应用.计量技术, 2005; (2) :32—34

[2] 吴江桥, 朱 华, 李艳萍, 等.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在MN—1动平衡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机械, 2006; (10) :50—52

[3] 秦树人.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原理与实现.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计算机硬件求职个人简历 篇10

职位名称:销售 ; 助理 ; 文员
工作地区:湛江市霞山区 ;
待遇要求: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计算机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9月 - 7月桂平高中高中
培训经历:
时间培训机构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销售
时间范围:2010月 - 1月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担任职位:销售
工作描述:2004-2007就职于顺德服装店 担任销售员 2007-2009就职于顺德创虹广告公司 担任销售文员 2009-2011就职于顺德中浩地产公司 但任置业顾问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本人勤奋好学,性格开朗随和,上进心强,乐于助人,擅于沟通,做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迎接新挑战。

熟练操作WINDOWS平台,熟练掌握OFFICE和WPS系列等日常办公软件

发展方向: 
其他要求: 
 
联系方式 

嵌入式软硬件开发求职简历 篇11

户口所在: 内蒙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82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80 kg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电子工程师/技术员, 嵌入式软硬件开发, 自动控制工程师/技术员

工作年限: 1 职 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一个月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广州,广州

工作经历

台州诚工数控培训学校 起止年月:-11 ~ -07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培训教师

工作描述: 教授AUTOCAD机械制图相关知识、数控车床维修、数控车床加工编程。

离职原因: 生源少无发展机会

毕业院校: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2-06

专 业 一: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 业 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10-03 2010-06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电工 维修电工高级(三级) 1017000000318420

2010-04 2010-05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党校培训 党校培训班结业证书 201005020

2010-04 2010-05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微软办公软件 微软EXCEL大师级证书 10A-E-06211300-19-09

2010-04 2010-05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普通话 一级乙等 4211306501162

2010-09 2010-09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一级 计算机一级 15324808

2011-03 2011-06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Protel电路设计 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 201100514561

2011-03 2011-06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应用设计 单片机应用设计师 110080215

2011-03 2011-03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 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 102142254010044

2011-05 2011-09 武汉天博教育 电气智能 电气智能应用水平一级(助理工程师) NAEE110270000006

2011-09 2011-09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C语言 计算机二级C语言 24344201009

语言能力(本文由(wWw.YjSjL.oRg)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较差

其它外语能力: 日语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我曾经在大学独立完成“数字钟”的程序编写,电路图绘制,报告书写作。擅于钻研,学习能力强。

个人自传

基于硬件规范信息的测试设备设计 篇12

基于硬件规范信息的测试设备设计

在介绍一种多对象适用自动检测设备硬件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该自动检测设备应用软件设计时将被测对象信息、检测设备硬件平台同被测对象间的硬件关联信息相对于测控程序进行分离并规范的.思路及方法.通过硬件规范信息库的构建,该自动测试设备测控程序大大地减少了对检测设备与多被测对象硬件的关联性,具有一对多、易于扩充的优点.

作 者:杨茂兴 YANG Mao-xing 作者单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电光与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年,卷(期):13(4)分类号:V271.4 TP274.5关键词:自动检测设备 应用软件 规范信息 硬件关联性

高级硬件测试工程师的职责描述 篇13

1、负责公司智能产品的PCBA硬件板级测试,接口测试,整机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硬件射频测试、性能测试及可靠性测试,确保项目按进度完成。

2、参与硬件设计评审,进行硬件风险评估和识别;负责产品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审工作。

3、负责分析产品需求和规格,并制定测试策略、测试标准和规范,以及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写。

4、负责测试环境的搭建和维护,根据测试用例、测试规范、测试标准等进行测试和验证,并提交故障,输出测试报告。

5、针对测试发现的问题,开展初步分析,并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评估解决方案和回归验证。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五年及以上手机、平板相关硬件测试工作经验。

2、熟悉硬件电路原理和设计,包括开关电源、LDO、DCDC、时钟电路,各通信接口,如HDMI、USB、DP、VGA、OMTP、网口、触摸/按键等。

3、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规格参数,能够独立制定器件替代测试方案,并执行测试。

4、精通硬件测试的各个方向,包括单板硬件测试、射频测试、系统测试、整机硬件性能和可靠性测试等。

5、为人正直,工作认真、细致,具有担当精神,能对质量负责。

6、条理清晰、思维活跃、有发散性思维能力,积极进取,对新技术新平台等具有良好的前瞻视野;对待测试工作,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始终抱有怀疑精神,尽可能的发现问题,并能主动排除环境因素,分析定位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上一篇:第一册《扁鹊见蔡桓公》下一篇:区农业部门全年农业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