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精选8篇)

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 篇1

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领导干部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在长期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这种考验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长期存在,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大局。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落到实处。比如有些领导干部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做法,或是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畸重畸轻、忽视协调,或者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好大喜功、脱离实际,这些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干部作风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风气能够营造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产生扬善抑恶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黄宗良教授说,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不实,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其根本利益。领导干部应该着力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凝聚人心,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同样关系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和认同,主要是看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因此,刘海涛教授说,优良的作风本身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体现,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的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群众评判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依据。一个政党的干部作风好,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其执政基础就稳固。反之,就必然脱离群众,失去民心,其执政基础就会逐渐瓦解。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也必然要求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抵御腐败,保持清廉的重要保障。陈雪薇教授说,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不少人违纪违法都是从作风问题开始的。干部一旦作风上放松了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06年,中纪委痛打“大老虎”反腐败工作成绩显著,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山东省委副书记兼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等高官纷纷落马。

二、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在新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某些突出的作风问题。2006年中,陈良宇、刘志华、李宝金、何闽旭、王武龙、邱晓华、杜世成、郑筱萸等落马高官,无一例外地存在严重的作风问题,其腐败行为也肇始于作风的堕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学风方面,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能踏下心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不能坚持调研,不能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其中危害最深的莫过于采取“实用主义”,搞假学习,说一套做一套,搞政治投机。二是群众路线方面,漠视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劳民伤财;搞官僚主义,虚报浮夸、瞒上压下。三是在全局观念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我行我素。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央有政策,群众也呼吁,但因中间环节堵塞而无法落实,造成“两头热,中间冷”。房价虚高、环境污染、矿难频发等问题盖源于此。四是生活风方面,包养情妇,生活堕落。现在查处的腐败分子大都存在生活作风问题,为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这些腐败分子的贪污金额不断攀升。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不抓紧治理,就会令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干群关系,干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党长期执政的状况,容易使党内一些领导干部产生脱离群众、贪图安乐的倾向。面临改革开放的浪潮和市场经济的洪流,一些党员干部也受到了腐朽文化和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干部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体制、制度和规范上的不完善,也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有所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经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和考验。最近官员纷纷落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生活作风表现得不健康。这也给我们党抓反腐败问题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到底从哪个角度去,我们说了对官员可以进行这样的教育,也可以进行那样的方面,但是实际这些教育要落到实处,恐怕官员的生活作风这点非常重要。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

种极具的社会转型时期,而这样的时期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来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已经不是很管用了,而新的规则体系还处在一个重建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就使得一些部门,当中的一些官员往往失去一些规则,利益驱动动导致权力寻租。

三、“八大风气”确保为官之德

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前,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考察考核工作,加大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力度。中央有关部门也强调,中央各机关领导干部相对集中,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和推动作用。因此,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以迎接、服务党的十七大为契机,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大良好风气”,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全方位的高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目的在于通过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干部素质的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陈雪薇教授说,有的干部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满足于一知半解,借口工作忙不去学习,或者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这些做法十分有害。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黄宗良教授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职位越高越要注意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目前,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只有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才能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反之,则会错失机遇,贻误发展。因此,求真务实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刘海涛教授说,领导干部应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应该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汲取群众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要在改革创新和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事情就要抓紧实施、督促检查,重要环节要靠前指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传家宝。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黄宗良教授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磨砺意志,凝聚人心。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是勤俭节约,还是奢侈浪费,将对社会风气产生重要影响。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反对铺张浪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力行勤俭,精打细算,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要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办成大事,保持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陈雪薇教授说,各地方各部门都负有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政治责任,必须自觉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决不能借口地方和部门的特殊性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该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发扬得是否充分,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风关系极大。陈雪薇教授说,有的领导干部不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靠拍脑袋作决策;有的不注意发挥团队的作用,习惯于独往独来、包办代替;有的无视组织原则和程序,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惟我独尊,作风霸道,不受监督,搞“家长制”、“一言堂”。这些现象不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害,而且对干部自身也有害。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尤其要带头发扬民主,自觉接受监督,善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秉公用权,廉洁从政。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和小圈子谋私利。黄宗良教授说,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想一想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不能使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自己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保护伞。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刘海涛教授说,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腐败案件所涉及的高级领导干部,几乎都有“生活作风”问题,这已经不是“极少数”或“个别现象”了。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严肃查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严重违纪案件时,也发现其涉嫌重婚犯罪,“生活腐化堕落”。可见,领导干部也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精神追求,择善而交,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防微杜渐,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要使这些既有的制度和举措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加强其中与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将监督关口前移。注重事前监督和防范,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同时,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应作为干部教育、干部考核任用中的重要一条,并向上纳入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向下贯彻到基层组织建设之中,常抓不懈。

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 篇2

关键词:学习型,干部,建设

任何人的学识都有阶段性和时效性, 需要及时补充与更新。近年来, 干部在学习方面的“亚健康”状态是当前存在各种歪风邪气的重要原因。任何干部都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尤其在当今飞速发展变革的时代, 干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干部要强化终身学习意识, 既要知识化又要专业化, 做学习型干部。

充分认识, 高度重视

首先,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给干部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我们用新思路、新方法应对。这就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理论知识、新的研究成果,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干部自我, 方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破解实践中不断涌现的难题。其次, 干部所承担的责任使命, 若墨守成规将会被历史淘汰, 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创造出工作业绩才会被群众认可。干部要时刻注意把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知识需要积累, 能力需要养成, 而干部能力的养成往往建立在理论知识的积累上,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上。第三, 知识经济的兴起, 互联网的普及, 使干部掌握的信息量并不比群众多, 为确保决策的正确, 必须扩大知识面。干部要扩大知识范围, 就要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做到和实践相结合, 做到向群众学习, 并学以致用, 将个人学习的内容与推动本地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其实互联网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 只要充分利用它坚持学习, 积少成多, 就一定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四, 干部的权威来自于职务、人品、知识、见识、业绩, 非学难以如愿。列宁说:“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于革命, 就必须学习。”他强调, “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 第一, 是学习;第二, 是学习;第三, 还是学习”。

抓住根本, 不断提高

干部学习要善于把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首先, 学习的动力在于更好的履行公仆职责, 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上。做到学习为了人民, 学习的成果用于人民, 要树立“无功即是过错、从政要有作为”的观念。其次,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国情、党情、市情、民情。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分析认识问题, 把学习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用于解决本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第三, 要体现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目前干部面对的工作越来越要求综合性, 所以学习经济知识、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金融和法律等跨学科业务知识的能力必须提高。干部学习是一种政治责任, 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有“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的古训。政治上的成熟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思想上的进步来自于学习上的积累。干部要十分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 用党纪和法规政策经常检查自己, 强化法制观念,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加快知识更新, 优化知识结构, 不断开阔眼界, 开阔思路, 开阔胸襟, 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把学习当作又一种责任, 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和人生追求, 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不因事务繁忙而忽视, 不因天长日久而懈怠, 不因理论脱离实际而“空学”, 不因断章取义而“歪学”, 不因应付检查而“假学”, 不因生搬硬套而“死学”。有些干部由于长期忽视了学习, 个人素质严重下滑, 人格堕落, 甚至走上了违法乱纪的不归路。因此, 学习对干部而言是一种政治责任。

干部学习要注重对品行的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满招损, 谦受益”这些都是古人有关品行高洁的赞美。首先要向党的好干部学。我们党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群众公认的品行优秀的干部, 如:周恩来、焦裕禄、石述柱等, 要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敬业精神, 彻底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和作风。其次, 要对照“镜子”学。要在工作中把忠于职守、真心实意、淡泊名利、勤俭节约、宽以待人、刚正不阿、谦虚忍让、助人为乐、作风正派、清正廉洁作为一面镜子, 时刻对照, 真正形成奋发向上、开拓创新、依法行政、艰苦奋斗、为民服务、求真务实、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 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干部, 往往情趣高雅, 给人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事务显得周到合理。第三, 通过品行修养、知识积累和扎实工作提升“十种素质”, 即:提升政治素质、理论素质、能力素质、用人素质、调控素质、决策素质、创新素质、处事素质、品德素质和思想素质。

注重方法, 务求实效

首先, 要持之以恒。很多干部都说工作忙, 应酬多, 没时间学。古人说得好:谓学不明志者, 虽日移亦不能学。因此, 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 从繁杂的事务和过多的娱乐活动中解脱出来, 坚持不懈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 多读经典、多读精品, 并加深领会灵活运用, 才能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其次, 要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因为真理掌握在群众手中,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学活, 才能补充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第三, 要理论联系实际。学问之益不在读书之多, 而在运用之熟。古人云:何须读尽天下书, 能以致用便为实学。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实践, 学习的成果也取决于实践,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而非坐而论道。毛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第四, 要边学习边总结。总结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环节。要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必须学会从学习中提炼、总结, 肯定成绩, 纠正错误, 深化认识, 求真务实。对实践经验教训的及时总结, 是发现未来学习方法的捷径。当然,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形成适合自己的, 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

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创造未来。圣贤由学而成, 道德由学而进, 能力由学而得, 事业由学而兴。干部应始终把学习作为终身之事,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我们要在全社会营造出热爱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 让社会产生更多的学习型干部、学习型组织, 并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2]甘肃省人事厅.自主学习与自主创新.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论加强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 篇3

一、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就是要坚定信心,明确责任,开拓创新

加强和改进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这是对新时期农村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当前,有些农村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三农”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做好“三农”工作缺乏信心,工作的责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等等。李鸿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首先必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坚定信心,明确责任,开拓创新。

一是要坚定信心。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少。”李鸿忠认为,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将越来越多,“三农”发展的形势会越来越好,农村干部的信心也应该越来越足。

二是要明确责任。李鸿忠认为,每一个“三农”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责任席位。农村干部的责任,用一句话表达就是为农民服务。具体说就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落实政策四大责任。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不辜负农民的殷切期望。

三是要开拓创新。新时期的农村工作,迫切需要创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村劳动力进入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工农城乡关系进入统筹互动阶段。人要进城、钱要下乡、地要流转、粮要稳定、基要夯实、事要合作正成为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特征。李鸿忠认为,必须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如创新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农村土地机制、创新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公益事业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科技与人才支持发展体制机制等等。

二、加强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就是要饱含深情,勤到、沉到基层去,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李鸿忠列举了当前农村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不良现象: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得反而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反而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还有的农村干部往上面跑的多,往下面跑得少;往沿海跑得多,往沿湖跑的少;往发达地区跑得多,往贫穷地区跑得少。更有群众把有的农村干部下基层比作“鸭子”现象,下了水而沉不下去,头是下去了,尾巴却一直浮在水上,也就是说有的农村干部是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回到市里谈一谈,“下水漂一圈”就回来了。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李鸿忠认为,要加强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就是要饱含深情,勤到、沉到基层去,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要饱含深情。按照胡锦涛同志所告诫的“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李鸿忠认为农村干部要视群众为父母,要带着感情做农村工作,尤其要关心好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子女、农民工、库区移民等四类特殊群体,一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一样关心农村空巢老人,要按照“六个老有”的目标要求,重点抓生活上的照顾、身体上的医护和精神上的安慰,努力让他们安享晚年;二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孙子一样关心留守子女,要把留守子女的服务教育管理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好;三要像对待自己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农民工,要关心他们的就业和工资,关心他们的保险和医疗,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关心他们的文化娱乐和民主政治权利;四要像对待自家亲人一样关心库区移民,使广大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二是要勤到、沉到基层去。按照温家宝同志的要求:“经常进村入户,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了解农民对政府的要求。”李鸿忠认为农村干部要多往基层跑,特别要多往贫困地区跑,多往受灾严重的地方跑,多往矛盾突出的地方跑,多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跑,要沉到基层去,要向“鸬鹚”学习,“沉到水底去抓活鱼,越是深水越能抓到大鱼”。沉到基层的标准是研究农村问题要进村,研究农业问题要下田,研究农民问题要入户,研究农民工问题要上工地。到农村调查和考察,应当努力做到“四少四多”:少一些车水马龙,多一些轻车简从;少一些隆重接待,多一些食宿从简;少一些充分准备,多一些随机抽样;少一些各级干部接见,多一些跟广大群众接触。

三是要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干部勤到基层、沉到基层的落脚点是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李鸿忠认为一要带着问题去。带着信访的问题,带着已经发生的问题,带着可能冒出的问题,带着外部刚刚出现的问题,带着近阶段思考的问题,带着事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二要帮助解决问题。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遇到问题要抓住不放,遇到上访要现场办公。要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切实解决影响安定团结局面的大问题,切实解决阻碍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广大农村干部下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要以民心民力为依靠,以民意民声为依据,以民愿民盼为方向,以民惠民富为目标,以民苦民痛为失职,以民评民说为检验标准。

三、加强农村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寂寞、乐于坚守,不要碰“高压线”

农村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也决不仅仅是个人私事。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李鸿忠认为加强农村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寂寞、乐于坚守,不能碰“高压线”。

一是要不怕苦、不怕累。农村相对苦,农村工作也艰苦;农民相对穷,农村干部也清贫。搞农村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工作,很辛苦,并且待遇又比较低。李鸿忠认为农村干部只有大力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才能做好农村工作。

二是要甘于寂寞、乐于坚守。李鸿忠认为农村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农村干部,包括下去挂职的干部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要埋头向下多干些实事,要坚持守着乡里干,乐于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要建功立业在基层,美名流传在乡村。要相信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扎根基层的同志,不会忽视默默奉献的同志,不会亏待干出实绩的同志,党和政府一定会从政治上、组织上、学习上、经济上、生活上多方面关心农村基层干部。

三是不要碰“高压线”。目前农民反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不落实的问题还不少,如有的地方粮食补贴、种子补贴被村里截留了。李鸿忠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民反映的问题,截留补贴的做法是错误的,即使是农民在有些方面欠了村子里的钱,乡村干部也决不可以这个理由来抵扣中央的惠农补贴,一定要百分之百地把这笔钱送到农民手中,其他的另外算账,一码归一码。党的惠农政策是一根不能碰的“高压线”,谁敢碰谁就会受到追究和处分。

论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 篇4

11月25日,全市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动员会召开,市委书记刘宏建作重要讲话。

12月2日,市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从现在起至3月5日,在全市乡镇以上机关集中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在南充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可谓意义重大、意蕴深远。

“机关干部的作风好坏,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事业成败。”对于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重要性,刘宏建在动员会上已作深刻阐述。他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刘宏建特别强调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重在实打实,切忌空对空”。

“重在实打实,切忌空对空”,是要求全市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必须下狠心、动真格、抓重点、见实效,不能“光打雷、不下雨”,不能“雨过地皮湿”,不能“龙头起、蛇尾落”。

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能否收到预期实效,认识是前提,行动是关键。这要求全市每个机关干部的思想都必须紧起来,深刻认识到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亲身参与到作风整顿建设中去,发现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努力改正它,完善自身作风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服务于人民。

我市广大机关干部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是一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高素质队伍。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理想信念滑坡、主动担责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和对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和差距。在机关中,有的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身份,不注重小节,不规范言行;有的干部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在困难面前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去克服,而是见麻烦就绕,见阻力就推,见矛盾就上交;一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对百姓的合理诉求不认真解决,对群众的困难和疾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有的地方、有的单位对干部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致使干部纪律松散,作风散漫……蓬安县刘习全、张森严重违纪违规案件,就暴露出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极个别干部甚至道德沦丧、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全市机关干部的良好口碑和整体形象。

上述问题和现象,虽然存在于少数部门、少数干部之中,但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如果不下狠心整治,就会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影响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把“党的事业”、把干部“队伍形象”比喻为“堤”,那么我们干部身上的“不良作风”就是“蚁穴”。在这次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中,全市广大机关干部应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查找自身作风上存在的如“蚁穴”般的“漏洞和问题”,并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机关干部队伍,才能真正做到“把作风建设的实效体现在经济发展提速上,体现在环境优化上,体现在人民群众满意上”。

市委提出,通过作风整顿建设,目标是要着力解决个别机关干部身上存在的“五个问题”:即思想涣散问题、纪律松散问题、工作懒散问题、办事困难问题、行为不端问题。显然,“五个问题”中,“思想涣散问题”是首先需要彻底解决的问题。纪律松散、工作懒散、行为不端等存在于个别机关干部身上的不良作风和问题,都是从“思想涣散”开始的。对此次作风整顿建设认识不深刻,思想上重视不够,就是“思想涣散”的具体表象。

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作风整顿建设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全市广大机关干部应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认真投身于作风整顿建设的宣传动员、学习教育,查找问题、自查自纠,着力整改、落实见效,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四个阶段的具体行动中。在查找问题、自查自纠阶段,机关干部要做到“五对照五检查”:对照思想作风,督促检查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党性原则、全局意识、组织观念、思想路线、精

神状态等方面的问题;对照学风,督促检查在学习态度、学习广度与深度、学用结合等方面的问题;对照工作作风,督促检查在服务群众、工作态度、遵守规则等方面的问题;对照领导作风,督促检查在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守工作纪律、公开选人用人、团结协作等方面的问题;对照生活作风,督促检查在公务活动交往、社会交往、生活情趣、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

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能否取得明显成效,还要靠有力的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机关日常工作和干部日常教育管理,把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通过精心组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实现作风建设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并积极探索建立起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长效机制,锻造出作风优良的过硬干部队伍,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提供根本保证。

全市广大机关干部要通过这次作风整顿建设,更加振作精神,充满激情,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有为,建新功,立新业。唯有如此,我们才无愧于南充这片热土,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愧于大变革大发展的这个时代。

健全约束机制 严格工作纪律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

没有好的工作纪律,就没有好的工作作风。一支队伍,没有铁的纪律,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战斗力;一个政党,没有严格的纪律,必然工作涣散,缺乏执行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和平建设时期,党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必须以严格的纪律作为保障。好的工作纪律,才能造就好的工作作风;好的工作作风,才能产生好的工作效能。

近年来,我市通过历次作风整顿建设,广大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的工作纪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加快“三个推进”、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然存在工作纪律松散、约束机制不健全、工作作风飘浮的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有损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成为阻碍南充跨越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此次全市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首在整顿干部工作纪律,着力解决纪律松散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约束机制,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严谨、执行严格的干部队伍,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严格工作纪律,必须杜绝“擅离职守”。俗语云:“守土有责”,又云:“人在阵地在”。坚守工作岗位,是工作纪律中最基本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该上班时不上班,有的未到下班时间提前“溜号”,更有甚者,把上班当“儿戏”,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上班时间,单位“锣齐鼓不齐”,工作一拖再拖,群众办事找不到人。为了根除此类现象,必须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并且一以贯之,绝不松懈,要严格坚持上下班“签到”、“打卡”制度,坚持“请销假制度”,杜绝擅离职守。

严格工作纪律,必须杜绝“上游戏班”。人们说机关干部是“坐办公室”的,所谓办公室,就是办“公事”的地方。然而,个别机关干部人在办公室,精力却不在工作上,“人在曹营心在汉”。过去,人们形容个别机关干部“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如今,电脑普及,在大大方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成为个别机关干部上班“消遣”的工具,有的人该工作时却在电脑上玩麻将、打扑克、打游戏,并且乐此不疲,以此消磨时光、混日子。有的在工作时间却干着与工作无关的事,看似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把工作丢到“爪哇国”去了。如此现象,表面看是“坚守岗位”,实际上是“尸位素餐”,是工作纪律差、工作作风不好的另一种表现这种“上游戏班”、“上假班”的现象必须杜绝。

严格工作纪律,必须杜绝“酒后上班”。近年来,执法部门对“酒后驾驶”检查和处罚力度越来越大,“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日渐成为广大驾驶员的共识。但是,或许因为没有可能酿成交通事故的危险,没有“人命关天”之忧,“酒后上班”现象在少部分机关干部中存在着,并且往往为人所忽视。上班时间,有的满嘴酒气,有的满脸通红,有的酒后胡言,有的飘飘欲仙。或许其人自认为“喝点酒不过是个人爱好”,是“小节问题”,不必“小题大做”,殊不知此类“酒后上班”,尤其是“醉后上班”,能否干好工作尚需打上问号,更不用说影响他人工作,同时还影响自身形象,影响单位形象,影响机关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不是小事,而是大事,不应“一笑而过”,而当杜而绝之。

严格工作纪律,必须杜绝“上休闲班”。近年来,“休闲”一词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随着南充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生活环境的不断美化,各种休闲的场所越来越多,休闲的群体越来越大。这一切,昭示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极大改善,是好事。然而,我们同时看到,在这“休闲一族”中,不时有机关干部的身影。特别是在江边、公园、茶坊,在上班时间,仍然有个别机关干部或喝茶聊天,或搓麻将、“斗地主”。这样“上休闲班”不仅脱离工作岗位,延误工作开展,而且在人民群众中造成很恶劣的影响,给人以“机关干部工作清闲”的坏印象。对于这种上班时间吃喝聊天、喝茶打牌的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严格工作纪律,必须杜绝“走读现象”。乡镇干部周一上班,周五回家过周末,甚至每天上午到乡镇上班,下午进城里休息,还有的搞轮班制,人称“走读”。在一些乡镇,一到星期五下午,乡镇干部就“归心似箭”,乡镇办公室就“人去楼空”,唱起“空城计”,办事无人理,遇事总是拖,问题难解决。乡镇干部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但这些“走读”的乡镇干部却不扎根基层,脱离群众,作风飘浮,不仅影响干群关系,而且影响基层组织建设,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走读现象”必须杜绝。要通过电话查岗、明察暗访等有效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对于生活远离群众、工作蜻蜓点水、纪律涣散、作风飘浮的“走读干部”、“候鸟干部”,要进行批评、诫勉,直至免职。

解决纪律涣散的问题,必须健全约束机制。人管人,不如制度管人。各地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纪律约束,要严格“照章行事”,使制度和规定发挥作用,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规范广大机关干部工作行为的“高压线”,真正成为严格工作纪律、改善工作作风的“催化剂”。

力治工作懒散 提升服务效能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干部作风整顿建设,促进机关行政效能的提高,进一步改善了发展软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有的部门、有的干部中,执政为民理念不强,办事相互推诿、互相扯皮,行政乱作为或不作为、缺乏大局意识、不愿承担责任等问题时有发生,对群众利益冷漠的“官老爷”现象仍然存在。

此次全市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将治理工作懒散问题作为检验作风整顿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中,在一些机关干部和机关单位中存在的工作懒散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此症较“吃喝风”、“跑官风”、“奢靡风”而言,虽非令人深恶痛绝,但是如同溃疡,一旦滋生就会侵害职能部门健康的“肌体”,消解干部职工的工作干劲。

所谓“懒散”,就是工作不实、干劲不足、执行不力、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等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的总称。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办事拖沓、工作标准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工作纪律松弛,落实上级要求不到位、不彻底。

工作懒散者不外乎有这些现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其位不谋其政,除了满足于一般应付工作外,与己无关的事情一概不问、学习费脑的事一概不闻;不谋求提高办事效率,不围绕工作筹划安排,整天心里想的就是享乐,沉湎于各类应酬中,酒杯换盏间,把工作责任抛到脑后;上班时间聊天、上网、煲“电话粥”,开心起来胡吹乱侃,无聊时喝茶、抽烟、看报纸,开会时,哈欠连天瞌睡多;对待服务对象或办事群众态度生硬、推诿扯皮、高高在上、故意刁难,或吃拿卡要;上班时间不注重仪表,衣冠不

整、精神萎靡,从来不关注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自身形象,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办公桌上杂乱无章、办公桌下垃圾成堆、灰尘满地。

这样的机关干部,工作中自然也就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服务意识不浓。因其骨子里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认识不够,理想信念淡化,服务意识弱化,缺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热情。

服务能力不强。因其综合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导致执行政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不高。

工作效率不高。因其贪恋酒绿灯红的生活,享乐主义存在,对待工作责任不清、职责不明、含糊其事,在办事过程中自然就有推诿、扯皮等现象发生,不讲工作质量何谈工作效率。

作风不够深入。因其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工作不深入,“沉不下去”、深入不到位,进村入户少,与群众接触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少。

综合以上分析,“懒”是不想作为、有力不使的表现;“散”则是随意作为、力随性使的表现,两者聚在一块就演变成了态度问题、作风问题。如果体现在机关工作人员身上,是个人素质的问题;反映在机关单位,那就是形象问题。

“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范仲淹的这条政训,时至今日仍能起到警示作用。对于当前我市正在开展的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来说,这句话用在那些工作懒散、办事效率不高的人身上,最终要阐明这样一个道理:“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力治工作懒散、提升服务效能,首先要从思想上开刀,切实解决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问题,树立学习深钻细研,工作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作风;其次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顽疾,树立立说立行、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勤于思考、敢于负责的良好风气,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

力治工作懒散、提升服务效能,更要从强基固本上寻求突破,教育广大机关干部在邪气面前是非分明、仗仪执言,不趋炎附势,不当“糊涂官”、“太平官”;在个人名利面前宠辱不惊,自强不息,不投机钻营,不争功诿过;在失误过错面前,襟怀坦荡,敢作敢当,不文过饰非、不嫁祸他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政、勤勤恳恳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作风正派、处事公道、群众满意为基本要求,以公而忘私、为政清廉的奉献精神取信于民。

力治工作懒散、提升服务效能,最终要使广大机关干部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的基础所在,也是促进工作落实、推动效能提升的重要前提。在工作中,广大机关干部要以大局意识为重,对上级的决策和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对领导交办的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有效,按时、按质、按量,不折不扣去完成;不管在哪个岗位,不能仅仅是“过得去”,而必须是“过得硬”,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新时期的各项工作。

懒使人自甘堕落,勤使人不甘落后。当前,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广大机关干部要以服务至上、争创一流、只争朝夕、坚韧执著的精神,强化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敢抓敢管、以为立位的责任意识,形成“无功就是过、平庸即是错、没有成绩就是问题、发展太慢也是退步”的干事创业氛围,以此次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为契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在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中建功立业。

端正品行 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本报评论员

11月2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宏建在全市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动员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全市广大机关干部要坚决纠正影响干部队伍形象的不正之风,坚决治理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顽症痼疾,坚决打好作风整顿建设攻坚战和持久战,不断提升全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境界和水平。

如何纠正影响干部队伍形象的不正之风,治理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顽症痼疾,并且最终不断提升全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境界和水平?这就要求全市机关干部要着力解决行为不端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

加强作风整顿建设,必须首先端正行为。怎样“端”?何为“正”?全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好好反思一下,看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正者,发扬光大;歪者,端而正之。端正行为作风,关键要落实在思想行动上。从按时按量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做起,着力解决怠慢懒散、办事拖沓、执行不力、效能低下、各自为政等问题。要树立大局意识、整体观念,要有“跨越追赶”的抱负和激情、服务至上的责任和意识、攻坚破难的勇气和魄力。要坚决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精神去抢抓机遇,推动南充发展提速。

一个优秀党员干部是一面不褪色的旗帜,展示的是形象,张扬的是精神。加强作风整顿建设,就是要在党员干部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和群众观,大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基层实际之真,务做好工作之实。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必须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要积极回应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解决办事部门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规定程序办事等问题。必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方向、作为切入点、作为根本,保持对群众的敬畏之心和敬重之情,深入扎实地做好惠民生、谋民利、聚民心、促民和的工作,坚持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下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

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着力解决行为不端的问题,必须对违法违规行为认真查处,严格问责。要严禁为政不廉、贪图享受。严肃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利用职权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必须做到有错必纠,一查到底,问题原因没有查清的不放过,问题没解决的不放过,纠正不到位的不放过。

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干部、提高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开展工作。整改工作要做到责任明确,期限明确,结果明确,彻底处理好薄弱环节,解决好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新变化。

推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既要重视他律,规范行为强化监督,也要重视自律,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一个自我锻炼和改造的过程。《论语》中把“吾日三省吾身”当作反省和克服各种不正确思想的办法。全市机关干部应当严于解剖自己,勇于自我批评,同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作坚决斗争。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 篇5

(此文刊省委机关刊《新湘评论》2009年第6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纲领,也是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教材。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态度鲜明,令人深思,使人警醒,催人奋发。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内涵丰富,高度统一。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作风问题的本质特点和内在属性。一是抓住了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的根本,体现了源与流的统一。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作风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一贯的态度和表现。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反映党性。党性与作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经常讲,要从源头来惩治预防腐败。源头在哪里?就在于党性。胡锦涛总书记从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的角度提出构筑拒腐防变的能力,这是思想上的升华和认识上的深化,抓住了根本,溯及了源头。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源远流长。二是尊重了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的规律,体现了内与外的统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我们一些优秀干部,面对诱惑不为所动,根本是源于党性的坚定;然而一些腐败分子,诱惑面前趋之若鹜,根子是由于党性的丧失。所以说,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这也是对这些年来我们党的思想建设规律、党风廉政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三是注重了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的实践,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毛主席曾经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党性与作风是一个知与行的统一体。党性修养是认知的过程,作风建设是行为的表现。知与行的统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无疑作风也是检验党性的标准。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这是共产党党员的品格所在,也是共产党党性的重要体现。我们有个别干部口号叫得响当当,内心却是脏兮兮,这种虚假的忠诚即使能够蒙蔽于一时,最终也会被党和人民所唾弃。四是把握了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的关键,体现了己与人的统一。进行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是党的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是社会生活的领导者,又是道德建设的带头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政治上坚定正确和道德上纯洁高尚,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没有道德上的高尚纯洁,就没有政治上的坚定正确。党内的教训也一再证明,许多人恰恰是因为道德上的变质,而导致党性丧失。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的道德文化特别强调“修己安人”、“推己及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这次总书记特别强调道德问题也是党性问题,之前还多次提出来,我们的干部选拔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品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一起纳入到党员干部的道德体系,这就充分体现了己与人的统一。道德的高尚影响党性的纯洁,党性的纯洁决定道德的高尚。当然,作为共产党员来讲,我们的党性修养与道德修养不是等同的,我们要按照共产主义的道德要求来加强党性修养,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至关重要,非常迫切。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尤其必须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第一,这是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提升执政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性修养始终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体制在转型,方式在转变,职能在转换,呈现许多新的特点,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我们要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面临着开放形势的考验,面临着金融危机的考验,面临着执政地位的考验,怎样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代赋予的使命相适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从党性修养上强化执政理念,在作风建设中打牢执政基础。第二,这是实践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科学发展的一个最根本要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立场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否正确对待科学发展观,是否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即我们 能否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工作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坚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重大政治问题,这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我们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才能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自觉纠正背离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做法,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三,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举措。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非常严重,造成的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对全市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大量的矛盾需要我们去解决,许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繁重的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我们需要担当比以往更多的责任,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心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共克时艰,并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不仅是对意志和智慧的考验,而且是对党性和作风的锤炼。谁的措施更周密,谁的工作更扎实,谁就能最大限度地争取主动、最大限度地抢占先机。第四,这是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途径。政治本色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上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之一。政党的政治本色,决定了党员的政治本色;党员的政治本色,体现着政党的政治本色。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党的政治本色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天赋的,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不能改变的。党性修养是精神境界的修炼过程,也是政治品格的锤炼过程。只有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党的干部都始终做到自觉地、主动地、经常地加强党性修养,保证共产党人的信念不变、传统不丢、本色不改,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贵在自觉,持之以恒。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是每个领导干部的终生课题,它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过程,贵在自觉。然而,党性与作风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要求,既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锻炼。一是坚持加强理论学习与积极投身实践相结合。加强理论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不断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这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前提。但是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把实践作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大考场、大舞台、大课堂,在实践中树立和强化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臵,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职务当成为人民服务的舞台,把权力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在实践中更 好地发展民利、维护民权、改善民生。二是坚持继承光荣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我们党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既要传承好,更要发扬好。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崇尚节俭,厉行节约,把资金更多地用在民生上、用在发展上;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在建设和发展中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精神,坚持机遇在实干中把握,办法在实干中找到,难题在实干中破解,在实干中体现党性,在实干中增强党性,在实干中检验党性。三是坚持改 造客观世界与锤炼思想品质相结合。我们每个人都在改造着世界,也在改造着自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改造客观世界与锤炼思想品质结合起来,把党性作为最大的原则、最高的追求,在行为上、态度上、作风上严格要求,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听从组织安排,把心思集中在加快发展上,把精力倾注在为民造福上,把才华展示在干好工作上,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内化在实践中、体现在实效上。四是坚持提高个人修养与接受教育监督相结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每一个党员干部首先要强化自律意识,自觉地把握和规范自己。然而,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教育和监督的过程。个人修养不是自我封闭、闭门修养,而应面向实践、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接受实践的教育,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把内在的自觉性和外在的约束性结合起来,把加强个人修养与接受教育监督结合起来,养成在制度框架内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养成在公开条件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养成在学习反省中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谁宽容了领导干部作风问题 篇6

谁宽容了领导干部作风问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并非仅仅是个人生活问题,因为它影响了党风,影响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论是男腐败官员还女腐败官员,如果有个人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除了法律审判,还有道德审判。这个道德审判的杀伤力,甚至要比法律的承载还要大。要承载这个道德压力的,不只是贪官本人,还有他的家人、亲属。现在就有很多媒体,专盯着这

些贪官个人作风方面的问题,大做文章。这与实际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照。我们看实际生活中,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真的被人当回事了吗?没有。说实在的,一些单位部门一把手有这类的作风问题,人们并不当回事的,甚至看成是个人生活问题。在一些单位里,领导层与女下属的暧昧关系,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谅解”和宽容,这个一把手还能在这个单位当下去吗?这也和其它腐败现象一样,很多单位部门对一把手的腐败心中有数。如果这个一把手与人无仇无怨,他就可以无事。由此可见,人们对腐败既痛恨又有一定程度的“宽容”。这个所谓宽容,就是从心理上允许一定程度的腐败。对于有些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也是这样的心态。在一个单位里搞这种事,谁能不知?如果这个官不出事,这些都不算什么大问题。实际就是这样,一个领导干部,有个人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并不被人当回事。有很多领导干部的“绯闻”在社会上传得人人皆知,并没影响这位领导干部当官和升迁。有人干脆就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一层的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不算个问题,倒不了。这就是人们对官员无原则的宽容。如果这个人出事了,这些作风问题都变成了罪名,成为道德的审判,前后居然就有这么大的差别!我们必需要说,一个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是不允许存在的,更不允许在上下级之间存在,不仅道德不允许,党纪国法也是不允许的。如果人们没有这种“宽容”,领导干部一有这样的作风上的苗头,便成为舆论的众矢之地,或者举报到上级组织部门,那么这类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还能存在吗?作风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腐败的缺口,很多领导干部从这里开始堕落,为什么那么多的眼睛看不到?

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篇7

1.1 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

(1) 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不当, 例如有的学生干部将过多的精力投入了社会活动和学生会工作中, 减少了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有甚者, 有的学生借助活动之名旷课, 把全部精力和时间倾注在工作上, 从而耽误了自己的专业学习; (2) 角色错位, 学生干部扮演的是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角色, 有的学生干部忽略了自己的“学生”角色, 把自己当成了“官”, 自以为高人一等, 不尊重同学, 不注意与人相处的方式, 拉远了与同学的距离, 导致得不到同学支持, 失去了群众基础, 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价值观出现偏差, 体现在部分学生干部有功利化价值倾向, 把名利看得过重, 在工作中以个人名利为出发点, 有时利用工作之便及手中小小的“权力”谋私, 自私心理较重。此外, 还存在其它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干部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 政治意识淡薄, 有的工作效率不高, 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薄弱, 交际能力欠缺, 与周围同学关系不和谐等。

1.2 来自学校方面的问题

(1) 选拔缺乏科学化程序, 大多数院系在选拔学生干部队伍时, 都是依靠主管老师和部分在任学生干部进行考核选拔, 这种选拔程序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导致干部选任时往往依靠关系获选, 有时还会出现以貌取人或以成绩取人的现象, 如此诞生的干部队伍, 其综合素质往往不高, 也难以在广大学生心目中树立形象和威信; (2) 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导致部分学生干部的理论基础薄弱, 无法抓住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和规律, 从而也无法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 在对学生干部的考核、评价和监督方面还存在不足, 尚未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 打击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等等。

2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坚持科学选拔

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的第一步是科学选拔人才。作为当代大学生干部, 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才能适应新形势。一般来说, 其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 (1) 思想政治素质, 即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 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坚定的意志和丰富的情感, 能激发凝聚力和向心力等; (3) 良好的身体素质, 能吃苦耐劳, 抵抗疾病, 经受住自然环境的考验; (4) 其他素质, 例如组织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筹能力等。在所有的基本素质中, 要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 兼顾学习、能力和责任感等多方面。然后, 要坚持公平、公开、民主的原则, 采用“重点推荐”+“自愿报名、公开招聘”的选拔方式广纳贤才。具体来说, 就是在竞选之前同时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 尽可能将优秀的人才网罗到竞选中来。最后, 即便在学生公投之后, 仍然要进一步观察后备人才, 确保当选的学生是真正优秀的人才。

2.2 重视干部培养

干部培养是建设优秀学生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 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政治觉悟;引导、督促其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可利用党总支、团总支, 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干部理论及业务培训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提高学生干部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 可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研等, 让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得到锻炼;鼓励学生干部深入到群众中, 加强与学生们的思想交流, 努力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 从而培养学生干部时时处处为同学着想的意识和帮助同学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干部, 鼓励并支持他们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发挥, 并在工作岗位中对其进行指导:包括协助他们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和及时调整工作目标等。只有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 帮助他们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学生工作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2.3 完善相关机制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包括: (1) 考核机制, 体现在恪守考核标准, 由于学生干部的言行举止可以比较深刻地影响每一位学生, 因此, 相关负责老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干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并按照考核体系, 结合其在学习、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给他们建立档案; (2) 激励机制, 其有利于保持学生干部持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可以开展各类评优活动, 例如“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生干部给予表彰鼓励, 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也可以按照考核结果, 将具有良好群众基础和较强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推荐入党, 并在其毕业之际优先向他们提供就业途径, 等等; (3) 监督机制, 学生干部是为学生服务的, 因此必然要接受来自学生的监督, 对此可开通意见箱、合理化建议等渠道, 方便收集学生的意见, 并将其列为考核学生的评价依据之一。

2.4 加强新媒体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学生工作创造了新的载体, 高职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加强新媒体建设, 不仅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阵地建设, 也是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和校园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例如新生入校时通过微信群发布学生干部的宣传和招募, 通过微博实现跨校区联动从而扩大学生组织的影响力, 通过人人网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 实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空间化和网络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能否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取决于使用的人, 因此, 高职还要在新媒体快速崛起的同时, 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新媒体的监督管理, 保证新媒体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设置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相关机制和渠道建设。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干部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学生干部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很强的动手能力, 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社会的欢迎。

摘要:党中央明确指出:“学生干部既是老师和同学联系的纽带, 更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 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中更贴近同学, 更了解同学之所想, 也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申佳, 王杜鹃.高职院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3 (3) .

[2]吴晓莉.高职院校精干高效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浅见[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4) .

[3]张雪梅.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 .

[4]姚岚, 纪成凤, 宋林青.浅谈高职院校90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7) .

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 篇8

一、良好的作风要在思想教育中得以养成

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作风是外在的态度和行为,它与内在思想有紧密联系。要将思想教育转化为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行为,则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学与信的关系,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学习、强化教育则是提升队伍素质、改进思想观念的基础。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得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在效果上要达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从而促使队伍作风、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深化企业战略学习,掌握相关理念知识;要学习掌握现代企业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

二是处理好查与改的关系,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直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加以改正和克服,是作风教育取得实效的保证。加强作风教育,就要将思想教育和整改问题结合起来,坚持真抓实干、杜绝表面文章。查改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明确重点,本着有错必改的原则,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首先要认真查找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次对于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行仔细梳理,对症下药,最终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完全解决,实现查与改的统一。

三是处理好言传与身教的关系,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企业领导干部是贯彻上级各项决策的组织者,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指挥者。必须把企业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作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坚持抓工作带作风,认真落实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其次,领导干部还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善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做到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队伍形成良好的风气。

二、坚强的党性要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强化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作风修养,必须努力增强“六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集体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是一个相对概念,反映的是局部与整体、个人与组织和公与私的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局。因此,要主动为政府分忧、扎实促进经济、倾心服务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这个大局。广大党员干部都生活在中国共产党这个“大家庭”之中,每个人都是党的一分子,各项工作靠大家开展、成果靠大家创造、形象靠大家维护,大家不要问党给了我什么,而要问我为党做了什么,真正树立“党兴我荣、党衰我耻”的观念,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党的形象,真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说有损党的形象的话、不做有损党的形象的事。

二是要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能力素质高低,在众人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团结协作需要正义。大家为工作走到一起,做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合作的过程,工作中出现不同意见很正常,尊重公理,就能找到待人接物的“天平”,因此,没有必要搞无原则的纠纷,更不能拿个人感情说事,搞工作之外的远近高低。团结协作需要品德。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人格一律平等,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团结协作需要包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格主体,在性格、能力、说话和处事方法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和争论分歧,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学会隐忍;要有容人之量,襟怀坦荡,与人为善,促进和谐稳定。

三是要增强敬业奉献意识。职业,既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大家展示才华的平台、成就事业的舞台。从大的方面讲,做好本职工作,是职责所系、事业所需,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尽到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从小的方面讲,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条件下,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当属来之不易,理应备加珍惜,应当尽到家庭责任。一个人的成长很不容易,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家庭的付出、个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当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一种“担当”,就是要尽责、奉献,反哺家庭和社会。敬业奉献的过程,实质上承担责任的过程,也是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过程。反之,如果工作不负责任,有业不务业、爱岗不敬业、守业不精业,尽管可能取得一时的安逸享受,但误的是自己,影响的是同事,也就不能称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有价值、有担当的人。

四是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每一点发展进步,无不打下创新的烙印。创新,并不是要标新立异,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更不是异想天开,让大家去做高不可攀的事。就是如何联系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从制度设计、技术手段和日常管理等各个层面,找出促进工作事半功倍的措施和办法来。在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日千里,如果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势必步人后尘、落伍于时代。因此,只有创新,才有发展进步。

三、高效的执行力要在制度建设中巩固

教育是软约束,制度是硬道理。要贯彻从严治企业的方针,就要把作风要求贯穿于工作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把领导干部的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以制度管理来规范行为,以制度推动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

一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开展企业作风建设,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对作风建设的领导,做好组织推动工作。要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逐人逐级明确分工,将作风建设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是完善工作规范机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如在改进思想作风方面,建立政工例会、戒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在改进学风方面,建立学习日、领导论坛等制度;在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建立考勤、评查等制度;在改进生活作风方面,建立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克己慎行、洁身自好,做到干事干净。通过上述制度的落实,促使领导干部作风规范化、常态化。

三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要建立干部队伍的作风考核评价体系,将员工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将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方面良好风气、企业职业道德等作为评价干部作风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作风要求。要将干部作风和评先评优、提职晋升联系起来,发挥导向作用,使各项制度转化为企业干部的自觉行为,成为长期的行为规范。

上一篇:抄表维修人员工作职责下一篇:库管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