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竞赛题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共13篇)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 篇1

得分

(共25道题,每题4分,共计100分)

1、小东今年6岁,小东满10岁时,爸爸正好39岁,爸爸今年()岁。2、1+3+5+7+9+11+13+15+17+19=()。

3、□+△=12 □=△+△ □=()△=()。

4、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外出郊游,12人围一桌,每人用1只饭碗,2个人合用一只菜碗,3个人合用一只汤碗。你能算出桌上共有()只碗。

5、有八名新同学见面,每两人都相互握一次手。问:他们共握了()次手。

6、星期六,小花和小丽去看望李奶奶。李奶奶给他们出了一道题:“奶奶家现在有12个鸡蛋,还有一只老母鸡每天下一个蛋。你们想想:如果奶奶一天吃2个鸡蛋,那么家里的蛋可以连续吃()天。

7、小明和小丽各看一本书。小明看的书有95页,小丽看的书有65页,第一天,第二天两人看的页书都同样多,剩下的没有看的书两人

相差()页。

8、找规律,填一填。

(1)0,1,3,6,10,()。(2)2、5、8、11、14、()(3)1、4、3、6、5、8、()(4)5,10,6,12,(),14

9、一班、二班共有图书100本,如果一班给二班15本两班图书就一样多了,一班原有图书()本,二班原有图书()本。

10、一根木头锯成三段,用了4分钟,要锯成6段,需要()分钟。

11、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2分钟,一共要锯()分钟。

12、王大妈养公鸡4只,母鸡3只,一星期每只鸡生蛋4个,这些鸡一星期共生了()个鸡蛋。

13、右图中有()个三角形。

14、姐姐把自己的课外书送8 本给妹妹,这样姐姐和妹妹的课外书的本数就相等,姐姐比妹妹原来多()本。

15、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5楼时,乙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9楼时,乙跑到()楼。

16、商店原来有一些玩具,卖了12个后,还剩7个。又运来60个,现在有()个玩具。

17、二年级8个班参加拔河比赛,每班选15个男同学和10个女同学。参加比赛的一共有()个同学。

18、湖里有一只船,船上坐着穿红色、黄色、绿色衣服的人。小刚把穿三种颜色的人数相加,小红把他们的人数相乘,得数都一样,船上有()人。

19、一桶水可以装满4壶,一壶水可以泡10杯茶,那么一桶水可以泡()杯茶。

20、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买回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29盒,买回彩色粉笔()盒。21、10加上3,减去5,再加上3,再减去5……这样连续几次,做()次结果为0。

22、一瓶油,连瓶一共重9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称,还剩550克。瓶原来有()克油。

23、、把方糖放进杯子后,把糖水从甜到淡编号。

()24、10辆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黑色轿车是第6辆,那么从后往前数它在第()辆。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 篇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而教得好, 使学生得益, 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 教学材料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育资源, 但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必须作为“思维过程”来进行。

下面就一道九年级竞赛题的解决, 在探索与实践中让学生发散思维, 从中积累数学经验, 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一、案例呈现 (发现问题, 由“点”到“线”)

问题:如图1, 已知五边形ABCDE中, AB∥ED, ∠A=∠B=900, 则可以将该五边形ABCDE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有_____条, 满足条件的直线可以怎样去确定:___

让学生独立尝试几分钟后, 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开始分析———

生1:可以将该五边形ABCDE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有1条, 满足条件的直线可以这样去确定:如图2, 延长BC、ED交于点F, 将原五边形补成一个矩形, 取该矩形的重心G, 记△CDF的重心为H, 直线GH即为所求。

复习基本图形的重心, 提问:你知道哪些基本图形的重心? (学生开始讨论……)

生:线段的重心是该线段的中点, 三角形的重心是该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梯形的重心是上下底中点连线与中位线的交点。

师反问:如图3, 点G是△ABC的重心, 过点G的任意一条直线都能将△ABC的面积平分吗?

(学生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 生2 举手回答:不一定, 如图4, 过点G作MN∥BC分别交AB、AC于M、N, ∵ 点G是△ABC的重心

∴ 直线MN过点G, 但不能将△ABC的面积平分。

师小结:同学们, 对于有些结论, 我们可以用特例来检验一下, 比较直观。

师:同学们也可以发现, 生1 找到的直线GH是不一定能将五边形面积平分的。

我的意图是, 给出生1 的解答, 让其他学生通过熟悉的知识找到生1 解答中的问题所在, 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后面的知识应用做铺垫。

师:同学们, 我们发现:过三角形的重心, 画一直线未必将三角形面积平分。那么, 特殊四边形当中, 是否也是如此呢?

生2 马上有了答案:过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重心, 画一直线必将三角形面积平分。

老师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赞同。

师 (趁热打铁) :接下来, 同学们对于原问题的解决有没有其他的点子呢?

生3 (带着疑问) :老师, 能不能将五边形分割成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如图5, 过C作AB的平行线CF, 交AE于F, 该五边形分割成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师:你讲得很好, 请继续。

生3:我先画一条直线将直角梯形CDEF的面积平分。如图6, ①取直角梯形CDEF的中位线GH, ②取中位线GH的中点P, ③过中点作一条直线与直角梯形两底边ED、FC分别交与M、N, 直线MN即为所求。

师 (追问) :将直角梯形CDEF面积平分的直线有__条呢?

生3:噢 (好像突然有了灵感) , 可以将直角梯形CDEF面积平分的直线有无数条 (非常高兴的) 。

师:那么可以将该五边形ABCDE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有___条, 满足条件的直线可以怎这样去确定呢?

生3 (有点请教老师的意思) :可以将该五边形ABCDE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 (停顿了一下) 好像只有1条, 满足条件的直线可以这样去确定:如图7, 过C作AB的平行线CF, 该五边形分割成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记矩形的重心为K, 取直角梯形中位线GH, 线段GH中点为J, 直线JK即为所求。

师:生4 好像有话要说, 请 (加了语气) 。

生4 迫不及待地说:可以将该五边形ABCDE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有无数条, 满足条件的直线可以这样去确定:如图8, 过C作AB的平行线CF, 该五边形分割成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记矩形的重心为K, 取直角梯形中位线GH, 线段GH中点为J, 直线JK即为所求直线之一。设直线JK与DE、AB分别交于M、N, 取线段MN中点O, 过点O且与DE, AB分别相交的直线均可将五边形面积平分。

笔者惊叹于生4 的完美解答。我的想法是, 没有预设, 就没有教学;没有生成, 就没有精彩!在解决问题中, 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会, 更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一些解题的方法与策略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一位好的教师会不断探索与实践, 博采众长, 独辟蹊径, 运用全新的数学观念、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让学生在尽情领略数学“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亲身经历探求数学宝藏的发现活动中, 思维能力悄然快速地提高。

而后, 笔者让生5 自行归纳解决本题过程中用到的知识点, 重点强调了“等积变形”在此题的运用。

二、 问题延伸 (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解决, 由“线”牵动 “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 对掌握主动权的学习最有积极性。于是在解决问题后, 笔者将学生分成四大组, 以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 找到了相关的几道题。笔者摘录了其中三道题目。

⒈如图9 所示, 五边形ABCDE是张大爷十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的示意图, 经过多年开垦荒地, 现已变成如图10 所示的形状, 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 (图10 中折线CDE) 还保留着。张大爷想过点E修一条直路, 直路修好后, 要保持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与承包时的一样多, 右边的土地面积与开垦的荒地面积一样多。请你用有关的几何知识, 按张大爷的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 (不计分界小路和直路的占地面积) , 要求说明方案设计理由, 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解:如图11, 连结EC, 过点D作DF∥EC交CM与点F, 连结EF, 线段EF即为所求直路。理由:∵DF∥EC∴S△EDC=S△EFC∴SAEDCB=SAEFCB

即直路修好后, 要保持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与承包时的一样多, 那么右边的土地面积与开垦的荒地面积也一样多。

⒉如图12, 四边形ABCD中, ∠B=900, , ∠BCD=450, , AB=4, BC=5, , 则△ACD的面积为_____。

解:如图13, 过点D作DE⊥BC于E, 连结AE,

⒊如图14, n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 其边长 (从左到右) 依次分别为a1, a2, …, an, 则△ABC的面积为____。

解:如图15, 连结AD, CD, 则AD∥BC,

师总结:同学们, 我们不缺少思维训练, 但是数学知识“内化”才是同学们思维升华的关键、学习的根本。那么,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就以上三题可将数学知识模块化, 对于诸如此类面积问题的解决可归结为四种方法:

三、反思

一年级语文:“学”二年级数学? 篇3

说着李老师让面前的七八个孩子读背“方位”儿歌,并轻轻地对我说:“一年级的孩子读读背背儿歌还行,可是要他们根据提供的相关的图填方位。还真难为了他们。这不,今天上午才给他们讲过,下午他们又不清楚了,即使今天过关,明天可能又有一些学生弄不清了。”李老师讲的话,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因为就是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方位”,也有一些学生有困难。听我一说,李老师轻声问我:“那。我是讲还是不讲呢?”“这……”我也被李老师问住了,只好含糊其辞:“少数学生有困难可以暂时放一放。对于方位问题,既然教材上有,就尽量耐心地给学生‘磨一磨’吧。”

离开一(2)班教室,我直接回到办公室,打开苏教版国标教材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第97页,(图1)同时打开苏教版国标教材二年级数学课本(上)第58页(图2)。经比较,发现语文和数学中的“方位”问题十分相近,而且,感觉二年级数学中的学习要求,比一年级语文课上的要求还要简单一些。“方位问题”让孩子在一年级学习好,还是在二年级学好呢?我为难了。

第二天,我召集任教一年级的5位语文老师、4位数学老师和任教二年级的6位老师。开了一次小型“实话实说”座谈会,就“认识方位”的教学问题,听听大家的意见。结果老师们的一致意见是:把它安排在二年级数学中学习要好一些(当然二年级学生学习方位也不容易)。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一年级语文中可保持“方位”儿歌的学习,把“方向的练习”取消。

二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 篇4

1. 3米-100厘米=( )米 6米+49米=( )米

2. 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 )。

4.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7,列成算式是( ),读作( )。

5.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和△,其中○的.个数是☆的5倍,○有( )个,△的个数是☆的9倍,△有( )个。

6.在 里填上“+、-、×、>、<或=”。

4○9=36 3×4〇4×5 16+20○35

40○4=36 2×2○2+2 2×8+8○8×3-8

7.( )里最大能填几?

( )×8<65 ( )<5×9 30>5×( )

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彩笔长10( ) 妈妈身高1( )62( )

9..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大约写了( )个大字。

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

1、8+8+8=3×8=8×3 ( )

2、有三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

3、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 )

4、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 )

三、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

①有关 ②无关 ③不能确定

2. 一个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

①1 ②2 ③3

3.( )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F的样子。

四、我是小画家。(9分)

1. 画出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3分)

2. 用给出的一点画直角,并写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3分)

五、生活万花筒。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下面各题你一定不觉得困难。

1. 小明的妈妈有100元钱,她在下面的衣服中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应该怎么买?(6分)

2.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6分)

3.小明今年8岁,爷爷今年7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8分)

⑴爸爸今年多少岁?

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篇5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二、计算(每小题4分,共24分)(1)☆+20-20=35,这道数学题中的☆=()96-34-36=87-32+45=100-27-38= 93-69+25=98-89+72=(2)张50元钱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2+4+6+8+10+12+14+16+18+20=(3)50以内个位上是8的两位数有:

三、解决问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4)60连续减8,60、、、。

1、小明今年17岁,小杰14岁,多少年后小明和小杰的年龄一(5)3、5、8能组成()个两位数,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共有49岁? 列:()(6)人跳绳,小青比小红多跳13下,小花比小红多跳9下,小青比

2、哥哥给了弟弟6支铅笔后还剩15支,这时两人的铅笔一样多,小花多跳()下。弟弟原来有铅笔多少支?(7)77少20的数是();69和71中间的数是();()比36多20;28比()少10。(8)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1的两位数有()个。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 篇6

时量:60分钟共计:100分

一、简便计算。(每题5分,共20分)753-198367+99

156+74-5617+18+19+20+21+22+23

二、填空。(每题4分,共36分)

1、按规律填空: 15、6、13、6、11、6,()、()。

2、1只猪的重量等于2只羊的重量,1只羊的重量等于3只兔的重量,问:1只猪的重量等于()只兔的重量。

3、一排彩旗按照“红、黄、蓝、绿”的顺序排列,共17面彩旗,最后一面彩旗是()色。

4、从1楼走到3楼,用了10秒,那么从1楼走到6楼,需要()秒。5、4位朋友相聚,每两人都握一次手,一共握了()次。

6、用6、7、3三张数字卡片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7、小猫要把9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3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分()条鱼。

8、有甲、乙、丙三人,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一个是体育老师。甲和乙经常跟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乙带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甲是()老师;

乙是()老师;丙是()老师。9、2小时+30分钟=()分钟。

三、想一想,算一算(每题6分,共12分)

1、□+□+○+○=20○+○+○+□+□=26

□=()○=()

2、2★

78▲=()★=()

四、解决问题。(每题8分,共32分)

1、4个小朋友做了22面小红旗,做的小红旗比小黄旗少9面,做了小黄旗多少面?做的小红旗和小黄旗一共有多少面?

2、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5段,一共用了12分钟,每锯一次需要几分钟?

3、一瓶橄榄油,连瓶重7千克,妈妈做菜用去一半后,连瓶称还剩下4千克,原来有橄榄油多少千克?油瓶重多少千克?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 篇7

一、教学内容及其变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经过修订而成的, 它包括十个单元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说来, ,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

( 1) 本教材将表内除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了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除法的难度, 让学生能轻松的、有时间的学习和运用表内除法。 ( 2) 将 “有余数的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本册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习到表内除法后开始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这种紧密的安排, 既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除法有着联系和巩固, 也在这种氛围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3) 教材将 “图形与变换”单元修订为现在的 “图形的运动 ( 一) ” 单元, 其中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前移到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 将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至本单元教学, 内容简单明了, 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 更形象、直观。 ( 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材中对 “统计”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修订, 具体到本册编排的内容为 “数据收集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 以前的以一当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被简单的统计图表代替了, 降低了难度。 ( 5) 将教材中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移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 只在本册教材中简单的介绍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题和估算。

二、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 知识点多, 具有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 可以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这样的安排就正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计算知识后, 有的题目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 并且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少部分会明确提出使用加法还是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教材的安排是要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试着学会自己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分两个单元编排,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表内除法的安排, 是在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习过表内乘法的基础上, 紧接着安排这样的单元, 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 还为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本册教材中的除法学习部分是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的, 学生2 - 6 的表内除法、7 - 9 的表内除法, 学生熟悉表内除法 ( 一) 后, 能解决简单的关于用除法运算的问题,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 对于后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得多。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还节省了很多时间, 降低难度, 这是知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3.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教材用的主题图是游乐场的照片, 里面各种娱乐设施的移动, 就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书本中出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很多的, 比如拉一拉、做一做和剪一剪等。这些知识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在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图, 这些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 都是生活内容, 还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 十个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的。

三、有关教材的建议

1. 教材主题图的内容未考虑学生的生活差异。教材中的主题图丰富多彩, 但其实没有考虑到生活在农村的学生, 主题图中提到的游乐场、公园等等, 对于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学习的, 但对于农村的学生, 他们接触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对于老师而言要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下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困难的。2.概念性的知识模糊, 缺少明确的概念。在教材中有一些知识, 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到底是什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讲解它所具有的特点, 概念的东西缺少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感受到, 但却不能准确的说出, 教材应该出现这些概括的内容, 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概念意识, 以便学生高年级抽象思维的发展。3. 教师布置作业环节困难。在本册教材中, 书本中过多的呈现图文结合的地方, 简单看起来是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 但在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能够在书本上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少了。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的东西少, 自然而然的会增加其他的巩固练习的任务, 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4. 教材的练习题有相似部分, 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在教材的习题部分, 有前后题目是可以互逆的, 有些题目还很雷同, 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感觉是在重复不断的做一件事, 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感到烦躁。有部分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 就会捡漏, 不计算、不思考, 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立松.对二年级数学教材 (人教版) 的几点体会和建议[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8, 03:15-17.

[2]卢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介绍[J].黑龙江教育 (小学版) , 2004, Z3:6-9.

[3]刘丽, 赵中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J.河北教育 (教学班) , 2014, 01:19-2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篇8

300 + 400 =32 =880-800 =

50 =30 + 90 =70 =

80 + 50 =620 - 20 =50 + 500 =

1000- 700 = 41 = 30 =

40 =5 + 38 = 150-90 =

140 -70 = 82-4 =24 =

二、用竖式计算

48 =69 =57 =

35 + 254 = 636-276 = 387 + 378 =

503-196 =297 + 66 + 343 =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8 + 297 =414-87 =

四、填空

1.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 ),如果在个位上再拨上 1 粒珠,这时的数是( )。

2.四百零八写作( ),六百六十写作( )。

3.○○○○○○

△△△△△△△△△△△△

△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的个数是的()倍。

4.在○ 里填上“>”“<”或“=”。

10 个一百○一千760○706

20 毫米○1 分米

5.给三角尺上的直角标上记号。

三角尺上的另两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

(2)右边线段的长是35()。

(3)小玲的身高是138()。

7.先把下面的数按不同要求分类,再把表格填写完整。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后面的□里画“√”

1.(1)416 + 388 的和大约是几百?

700 □ 800 □900 □

(2)592-209 的差大约是几百?

400 □300 □200 □

2.小军从家去学校往西北方向走,他从学校回家往什么方向走?

东北 □东南 □ 西南 □

3.从自己家到学校,小红走的路比小芳多得多,比小英多一些。谁家离学校最近?

小红家 □小芳家 □ 小英家 □

六、解决实际问题

1.每支8元,50 元最多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还剩多少元?

2.四个小朋友拍皮球,小明说:“我拍了36下。”小军说:“我比小芳多拍2下。”小芳说:“我拍了9下。”小丽说:“我拍的下数是小芳的2倍。”

(1)小军拍了多少下?

(2)小丽拍了多少下?

(3)小明拍的下数是小芳的几倍?

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篇9

学校:乐峰完小 年级:二年级 时间:2018年11月11日 一.单选题

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4.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A.必有我师焉(yān)

B.择其善者而从之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A.周成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

6.“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资治通鉴》

C.《道德经》 D.《朱子家训》

7.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A.农历四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C.农历六月初五

D.农历四月初四

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 B.麦日 C.岁首

D.迎新

9.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文天祥

D.胡宗宪

10.“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天狼星

11.()百姓会在歌圩(xū)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A.傣族 B.壮族 C.满族

D.苗族

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A.园蔬愈珍馐(xiū)

B.恒念物力维艰 C.器具质而洁 D.瓦缶(fǒu)胜金玉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身怀民族大义而写下的诗句。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岳飞

15.每年农历()的火把节是彝(yí)族、白族、拉祜(hù)族、纳西族、哈尼族、傈(lì)僳(sù)族等民族共同的节日。A.四月 B.五月 C.六月 D.十一月

16.汉代时,匈奴最高首领被称为()A.酋长

B.皇帝

C.单于

D.将军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A.王维

B.卢纶

C.李白

D.杜甫

1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称为“一候”。A.三天

B.五天

C.七天

D.九天

19.既是《资治通鉴》的撰写者,也曾经砸破水缸(gāng)救出玩伴的古代人物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懿 D.司马昭

2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指的是哪条河下游的吴越地区?()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澜沧江

21.“欲将轻骑逐”中“将”的意思是()A.率领

B.将军

C.将要

D.将来

2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A.《勉谕儿辈》 B.《朱子家训》 C.《颜氏家训》 D.《章氏家训》

23.“瓦缶胜金玉”中“缶”指的是()A.兵器

B.农具

C.器皿

D.首饰

24.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南征北战,训练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A.登州军 B.戚家军 C蓟州军 D.岳家军

25.“开辟荆榛(zhēn)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复台》这首诗中的诗句,这首诗记述的是()

A.康熙统一台湾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刘铭传保卫台湾 D.刘永福坚守台湾

26.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A.孙中山 B.林则徐 C.梁启超 D.康有为

27.“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诗歌描写的是作者目送友人()离去的场景。

A.僧一行 B.玄奘 C.灵澈上人 D.鉴真

28.哪个节气之后天气并不是马上转凉?一直到八九月之交,还有一段时间比较炎热,通常人们把这段时间的天气称为“秋老虎”。()A.立秋

B.秋分

C.白露 D.处暑

29.夏日炎炎,人们胃口不佳,加上饮食较清淡,夏天过去后,多数人的体重都要减少一点儿。等秋风起,胃口大开,在立秋这天,各家都要吃肉,俗称()A.“过冬” B.“贴秋膘” C.“打秋风” D.“咬秋”

30.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是七夕佳节。这一天又被称为()A.祈愿节 B.乞巧节 C.雨水节 D.穿针节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下列哪位古代人物说的?()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32.“昔仲尼,师项橐(tuó)。古圣贤,尚勤学”出自()A.《弟子规》

B.《三字经》

C.《论语》

D.《孟子》

3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作者是()A.李白

B.孟浩然

C.王维

D.白居易

34.鹳雀楼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而闻名天下,无数文人墨客登楼望远留下了许多诗篇,你知道鹳雀楼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A.陕西省 B.山西省 C.山东省 D.江苏省

3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重阳节

36.诗人李商隐与()被合称为“小李杜”。A.杜甫 B.杜牧 C.杜审言 D.杜康

37.《峨眉山月歌》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风致自然天成,是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你知道峨眉山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A.河南省 B.山西省 C.广州省 D.四川省

3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请问,这句话中的“由”是()A.子贡 B.子路 C.颜回 D.曾子

3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句诗的作者是()A.陆游

B.朱熹

C.孟浩然

D.陶渊明

40.在《送朱大入秦》一诗中,诗人准备将自己手中的()送给友人朱大,来表明自己的“平生一片心”,抒发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A.折扇 B.书籍 C.画卷 D.宝剑

41.李白曾在《秋浦歌》一诗中写“白发()丈,缘愁似个长”,来表明心中浓郁沉重的忧愁。

A.七千 B.九千 C.三千 D.四千

42.在《秋风引》一诗中,诗人以艺术的口吻回答道:最先听到秋风的人是()A.做官的人

B.画家 C.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D.作曲家

43.《三字经》记录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请问,孔融几岁能让梨?()A.三岁 B.四岁 C.五岁 D.六岁

44.在《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一诗中,作者回答说山岭看起来只是比别的地方多了一些()

A.树木 B.怪石 C.溪流 D.白云

4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中的“王孙”指的是()A.名叫王孙的人 B.贵族的子孙 C.皇帝的孙子 D.作者送别的友人

46.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A.唐朝末年 B.宋朝末年 C.明朝初年 D.清朝初年

47.与云南西北边紧邻的省份、自治区是()

A.贵州省

B.湖北省

C.西藏自治区

D.福建省

48.李白在《秋浦歌》(赧(nǎn)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一诗中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淳朴乐观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爱与颂扬之情。

A.挖矿工人 B.伐木工人 C.冶炼工人 D.采药工人

49.人们由诗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总结出了成语()A.比翼双飞 B.两小无猜 C.相濡以沫 D.乐而忘返

小学二年级竞赛试题 篇10

对于试题的练习是多多益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下面请参考数学网为您整理的,希望同学们对试题的练习能够使成绩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填空:

1、5+5+5+5+5+5+20=( )( )+( )

2、找规律填数:6 11 16 ( ) 26 ( )

3、 =36 =18 =( ), =( )

4、6个小朋友一起玩跳棋,如果每人玩的时间加在一起是60分钟,他们每人玩了( )时间。

5、笼子里有3只公鸡,5只白兔,笼子里共有( )个头,( )只脚。

6、2只猫2天抓了2只老鼠,那么在10天里抓10只老鼠,需要( )只猫。

7、黄线的长是红线的2倍,红线的长是蓝线的2倍,蓝线的`长是黑线的2倍,黄线的长是黑线的( )倍。

8、筐里有42个橘子,最少拿出( )个就正好平均分给8个同学,最少加上( )个才可以平均放在9个盘子里。

9、佳佳有3件上衣,2条裙子,2条裤子,一共有( )种不同的穿法。

10、有一只猴子在树上玩,突然看见水里面有一个月亮,它就找了一根绳子,准备去捞月亮。它将这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最后扭成一股长6米的绳子,正好够到水面。这根绳子原来有( )长。

11、有一根5米高的竹竿,一只调皮的小蜗牛,爬到竹竿的最顶端。它白天往下爬3米,到了晚上又向上爬2米。小蜗牛第( )天才能爬到地面。

12、一个标准油桶,桶连油共重7千克。司机马叔叔已经用去一半油,现在连桶还重4千克。桶里还有( )油。

二、简答题:

浅议小学二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 篇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求,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前进。首先、巧设导语,引发学习的兴趣;其次,动手实践操作;第三、组织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教学生活化提升学习兴趣;第五、多样练习也起到延伸学习兴趣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喜学;实践操作;生活化;多样练习

中图分类号:G42

二年级第一学期是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面,我认为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求,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前进。但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学生在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下面就是自己对此谈的一些见解:

巧设导语,引发学习的兴趣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如同一副“兴奋剂”他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为此,要经常了解学生流行什么,然后设置好导语。如:在认识厘米和米里面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机器猫”的故事,有一天,大雄和机器猫都说自己比较高,他们用尺子量了一下自己,结果,大雄145厘米,机器猫135厘米,同学们,你说他们谁高?你们有他们高吗?他们是多少米高呢?这时候,同学们急不可待的想知道答案,还有自己有没有他们高,就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新课导入的成功,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动手实践操作。

小学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若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课,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有的放矢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学习。如:在认识对称图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来,然后看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个个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我抓住“火候”继续启发、引导、设问,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省时、省力、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三、组织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游戏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若把知识融入游戏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如:“找朋友,对口令、出示手指、帮小动物找家等等”。把枯燥乏味的计算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学生的兴趣浓了,情绪高了,思维活了,反应快了,学生在玩耍中,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提高了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数学中乘法口诀时,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喜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今天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好”!接着我给学生发了些“数字卡片与算式卡片”让拿数字卡片的同学边跳边说:“72、72我的朋友在哪里。”拿“9x8算式卡片”的同学也边跳边说:“72、72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这两个同学一齐问:“我算的对吗?”全班同学回答:“对!对!对!”最后全班同学鼓励。活跃了学生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喜悦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生活化提升学习兴趣

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细心挖掘教材中一切与生活有联系的内容,充分发掘数学中的生活内涵,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这“认识厘米和米”时,还会问到,现实中什么东西要用米表示,什么要用厘米表示,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接着要学生说一下平时家里人什么时候会说一下关于长度的东西等等。平时讲其他的内容时,也要多联系生活上的东西,例如:买东西时、跑步计时、骑自行车等都会用上数学,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这样,通过教学知识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知识用在日常的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于什么问题等,使知识的学习密切地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既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的用途,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离开数学将寸步难行。

五、多样练习也起到延伸学习兴趣的作用

练习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课堂练习达到“高效”“低耗”,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那么练习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师生间经常组织讨论、争论,开展学习质量自我评估(自编评估题,同学间互测、互批),加强直观演示及学具的使用,一式多变,一题多变、多问、多解猜一猜、算一算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练习,在解决知识的新旧矛盾沖突中,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认识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 篇12

“认识角”这一内容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也就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的P64—68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认识角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并能够知道角大小的由边的叉开程度决定的。针对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足的特点, 运用生活中的实例, 引导学生自主获得角的图形形状、顶点、边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观察扇形、剪刀和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 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让他们能够对角大小有一定的认识。教材中, 联系教学重点提供了“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题, 巩固学生新知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准确在生活实物表面和平面图形中找出角的顶点与边;能够体会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关系, 区分角的大小。

2.技能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获得角的认识, 能够掌握到角大小比较的方法, 增强动手实践与操作能力。

3.情感与价值:认识角、感受角, 获得平面图形中角的意义, 能将形象化抽象,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并能够知道角大小的由边的叉开程度决定的, 理解角的大小与其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分别准备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等图形, 带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运用趣味引入, 激发学习思维

以“尖长嘴, 铁刺骨, 咬一口, 走一步”猜谜语导入, 在黑板画出剪刀图形。指出剪刀的角, 引导学习教学重点之一“认识角的含义”。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能够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 从感知表象入手, 引导他们发现“角”的特征和含义。

二、生成学习情境, 推进问题探讨

1.我们同学见过剪刀, 也用剪刀做过一些手工, 我们看看课本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说说你从他们的活动中看到了哪些啊? (剪刀、三角板、钟面上的角, 手里拿的五角星)

2.我们数数图片上有哪些地方是角呢?它们有些什么相同点呢?引导学生学习教材, 认识角构成要素, 对角的概念自主理解掌握。

3.开展比赛, 让学生画画角, 写出角的顶点、边, 并且提醒他们标出角。

4.完成P65—66的1、2题。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中, 获得角的认识, 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观察角这一图形, 通过分析逐步形成数学学习的能力, 认识与理解角概念, 学会画角。

三、开展自主实践, 提升操作能力

1.让学生们分组合作, 拿出自己带的学具, 讨论学具上的角, 让他们自主合作用两根小棒搭角, 说说自己搭的角和同桌以及小组其他成员搭的角的异同, 相互考一考对角的顶点、两条边的指认。

2.小组合作汇报, 开展对角的区别、判断等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3.引导学生做活动角, 学习P65上角大小的比较认识, 让学生形成比较角大小的意识和能力, 强化顶点对齐, 对齐其中的一条边, 通过另一条边的移动确定角的大小。 (板书:角的大小———两边叉开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角概念和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动手动脑能力, 提高他们对角的大小和两条边之间叉开的程度有关这一教学重点的认识和把握。

四、想想做做练练, 及时巩固提升

当堂巩固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效果, 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检验所学知识。

1.分析第3题, 让学生观察, 说出两幅图角的大小, 想象折扇、剪刀的开合, 强化角有大小、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分类。 (板书:直角、锐角、钝角)

2.研究第4题, 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老师将示范角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观察、思考折法, 并能在自主折叠之后, 交流互动, 获得对角的深入认识。

3.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如何让自己做的角变小, 让学生上讲台展示,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意图:对折扇、剪刀的开合观察, 让他们形成角的大小的变化认识, 再通过折角比大小的动手实践, 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 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五、发挥主动性, 提高小结能力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认识角”的学习中的收获? (注重课堂学习知识点的掌握)

2.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感受。 (注重知识的延伸与应用)

【课后反思】

“认识角”内容虽简单, 但二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数学思考能力不足, 该内容相对还是比较抽象。因此, 重视观察, 透过表象把握角的特征,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 反复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程度的关系, 获得对角大小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二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篇13

时间40min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到题中的空白处。每空1分,共20分)

1.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这是_______现象,冰花结在玻璃的____表面(填“内”或“外”)。贾鹏宇家安装的是双层窗户,这样的窗户玻璃通常情况下是不结冰花的。但如果窗户没关严,也可能结冰花。某天早晨起床后,贾鹏宇发现家中双层窗户靠近室内的一层玻璃上结了冰花,这说明他家窗户靠近室____(填“内”或“外”)的那层没关严。

2.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飞船升入太空的壮观场景,如图所示。当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这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_。火箭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台底,工程师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___________从而保护台底不被烧毁。

3.冬天,杨雯雯将洗好的衣服拿到室外晾晒,她看到衣服冒“白气”,这是___现象,过一段时间,摸摸衣服,觉得衣服变硬了,这是______现象,傍晚再用手摸衣服,衣服干了,这是______现象,但有些厚的衣服还是硬的,她将这些衣服收到室内,过一段时间,厚的衣服变湿了,这是______现象。

4.现代的人类社会有许多计时器,如钟表等。在钟表没有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计时呢?我们祖先创造过很多种计时器,其中有一种 叫日晷,如图所示,圆形的石板中竖立一根铁针,石板四周刻着时辰标记,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针形的方位就指示出时间来。这种计时器利用了光学中_________的原理来工作。

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生物体的某些部位会长成特殊的形状。例如为了适应沙漠环境,仙人掌的叶子长成针状,如图所示。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仙人掌的生长。

6.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__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7.最近,俄罗斯专家开发出一种新式电影灯,它在发光时只发出电影胶片所需的可见光,基本不发出______和______,因 而可以大大节省电能,而且画面更逼真,欣赏效果更好。

8.有一天,李蒿捡到一个打火机,他淘气地将打火机的出气口拔了下来,只听“滋……”的一声,里面的东西喷了出来,李蒿吓得甩手将打火机扔了出去。过一会,当他去拣草地上的打火机时,发现周围的石块上结了一层白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

10.小红和小兰用焦距相等的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照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______(填“小红”或“小兰”)离被拍照的同学距离近;小兰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兰移动位置后,镜头还应该往________(“前伸”或“后缩”)。

二、作图题(每图4分,共8分):

如图

(一)所示,小明在岸上A点,看到河里B点有一条鱼,而实际鱼在C点。画出小明看到鱼的光路图。

如图

(二)所示,画出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三、简答题(共5分):

某天早晨起床后,梁辰看到妈妈正在厨房准备早饭,火炉上的粥刚刚开锅。梁辰对妈妈说“快将火调大一点,让粥快点熟,上学要迟到了”。你认为梁辰的话有道理吗?说出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共19分):

1.星期天的早晨,崔海东在家中正准备练习书法,刚把墨汁倒入盘中一半,于洪洲和吴宏家来找他,他们就一起出去了。晚上崔海东回家后发现盘中的墨汁已经干了,而没盖盖儿的瓶里的墨汁却几乎没减少。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请你对上面的猜想进行验证,提供的器材如下:一杯水、两块玻璃片、酒精灯、扇子、滴管。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需要的器材:(2)实验步骤:(3)做完以上的实验后,于洪洲又想到了一个现象:夏天的时候,妈妈领他去海滨城市大连旅游。晚上回到旅店后,于洪洲洗了一件衣服。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这件衣服还没有干。他觉得奇怪:如果是在家里,衣服早就干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他去问妈妈。妈妈反问他:在家里洗衣服的时候,是将湿衣服晾在客厅干得快,还是晾在浴室干得快呢?于洪洲回答:当然是晾在客厅干得快呀。综上所述,你认为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有关。

(4)生活中的水蒸发现象处处可见,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永远留在空气中吗?其实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次变成水回到地球表面。请你写出一种与此有关的自然现象及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自然现象_______________;

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

2.在观察水的沸腾时,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实验数据: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5 98 98 ……

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____分钟时的数⑵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温度为______℃ ⑶在沸腾过程中水________热。3.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___移动凸透镜(选填“左”或“右”)。

阅读下面文章,并回答问题 大漠里的故事:怪怪怪 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2001年1月4日凌晨3点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下雪。第二天中午,阴天,气温约为-15℃,科考队员到达小河墓地前200m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左右,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滩车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时,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哪有雪的影子?

陈晓琳认为雪熔化了,而曹文婧则认为雪升华了。你认为文章中所叙述的是一种什么物态变化__________。将文章中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两句话划出来。

五、选择题(请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每题3分,共48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人眼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是近视眼; B、小丽是远视眼; 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D、应利用凹透镜矫正。

2.关于电冰箱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冰箱的内管道中,致冷剂迅速汽化并吸收热量; B、在电冰箱的外管道中,致冷剂迅速汽化放出热量; C、在电冰箱的内管道中,致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吸收热量; D在电冰箱的外管道中,致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放出热量。3.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平静的水面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装水的碗看起来变浅了; C、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D、由于黑板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5.如图所示,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6.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能判断。7.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8.用手接触0℃的水和0℃的冰时: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 B、感到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D、各人的感觉不一样,与人体耐寒程度有关。9.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到温暖的房间里,镜片上往往会出现小水珠,其原因是: A、室内温度低的空气在镜片上液化形成的; B、室内温度高的空气在镜片上液化形成的; 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镜片上液化形成的; 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镜片上液化形成的。10.以下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 B、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时感到冷,是蒸发吸热所致; C、水沸腾时,不用温度计测量就知道它的温度是100 ℃; 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汽液化放热。

11.许多地区为缓解旱情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变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变为雨点降落到地上。在上述过程中出现下列哪些物态变化: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华。

12.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地烤一烤,然后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感到太凉; B、使镜面上不会因液化出现雾; C、用酒精灯的高温进行消毒;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而脱落。13.关于大自然中霜、雨、雾、露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形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B、雨是水蒸汽升入高空时遇冷凝结成的大量的小水珠; C、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D、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而成的小水珠。

14.成语“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材,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 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 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能暂时止沸。1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

A、稍微过一段时间后沸腾; B、与锅中的水同步保持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中水温,不会沸腾; D、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16.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A、云开雾散; B、滴水成冰; C、哈气成冰; D、冰雪消融。

答案

一、填空题:

1、凝华;内;外

2、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汽化吸热

3、液化;凝固;升华;熔化

4、光沿直线传播

5、减慢水分蒸发

6、漫反射;各种

7、红外线;紫外线

8、汽化;凝华

9、音色

10、小红;往前伸

二、作图题:(略)

三、简答题:没有道理;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将火调得再大,也不能使粥的温度升得更高,不会加快粥熟的速度。

四、实验探究题:

1、将湿衣服展开晾比团在一起晾干得快;(1)一杯水;两块玻璃片;滴管;(2)用滴管分别取等量的水并分别滴到两块玻璃片上;将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的水摊开;将两片玻璃片放到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蒸发的快慢;(3)空气湿度;(4)雪;凝华

2、乙;(1)11;(2)98;(3)吸

3、倒立;放大;幻灯机;右

4、升华;气温约为-15℃;干爽的沙地。

五、选择题:

1、AD

2、AD

3、AD

4、B

5、B

6、C

7、C

8、C

9、C

10、ABD

11、ABD

12、B

13、AB

14、C

15、D

16、AD ⑴从实验的数据看出,明显错误的是第__据。的结论是:此时水沸腾

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

一、选择题(共59分)

(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中,第l~13题每题2分,第14~20题每题3分,共47分)

1.“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

]A.6.7×104米 B.6.7×105米C.6.7×106米 D.6.7×107米 2.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

] A.0.52毫米

B.0.53毫米C.0.518毫米 D.0.052厘米

3.自行车尾灯能够把车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都朝着相反方向反射回去,这是因为尾灯上安装了

[

] A.平面镜 B.多组直角棱镜C.多组凹面镜

D.多组凸面镜。

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5.用t1代表太阳表面的温度,t2代表火箭燃烧室内燃气的温度,t3代表液态氮的沸点,t4代表南极洲的最低温度,它们温度高低的正确顺序是 [

]

A.t4<t3<t2<t

1B.t4<t3<t1<t2

C.t3<t4<t1<t

2D.t3<t4<t2<t1 6.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7.大小分别为5牛和10牛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其合力的大小 [

] A.只能是15牛

B.只能是5牛

C.大于5牛,小于15牛

D.可能是5牛,也可能是15牛 8.春秋战国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高水平著作的学者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9.最先用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的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吴健雄 C.丁肇中 D.李政道

10.图1所示的各图中能代表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

11.物块P和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B.Q对P的支持力和P对Q的压力C.Q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D.P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小B.运动物体在阻力作用下会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消除惯性 C.物体静止时惯性最大,运动时惯性减小D.在太空航行的宇宙飞船中,物体仍然具有惯性

13.对能源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将能源分为三类:第一类能源来自地球以外,第二类能源来自地球内部,第三类能源来自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人们已经利用的太阳能和核燃料分别属于

[

] A.太阳能是第一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二类能源B.大阳能是第二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三类能源 C.太阳能是第二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一类能源D.太阳能是第一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三类能源

1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千米/时

B.40千米/时C.45千米/时

D.50千米/时

15.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各装了半杯水,把相同质量的小铜块、小铁块和小铝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中,结果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加最大的是 [

] A.放入铜块的杯子

B.放入铁块的杯子C.放入铝块的杯子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6.一定质量的水体积为a,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为b;一定质量的冰体积为c,全部化成水后体积变为d,则

[ ]A.b比a大1/10,d比c小1/9 B.b比a小1/10,d比c大1/10 C.b比a大1/9,d比c小l/10 D.b比a小1/9,d比c大1/9 17.小球沿图3所示的光滑斜面由a滑到b,接着又在光滑水平面bc上滑动,比较小球在a、b、c三点时速度的大小 [

] A.Va<vb>vc B.va<vb<vc C.va<vb=vc

D.va<vb,vc=0

18.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将是(不计空气阻力)[

] A.继续匀速上升B.立即加速下降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19.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4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 20.有一个上细下粗的筒,下端用一薄片盖住后浸入水中(不计薄片重),薄片因受水的压力而不下落,如图5所示。这时向筒内轻轻注入150克水后,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下列做法中同样可使薄片下落的是

[

] A.往筒内轻轻注入150克水银B.往筒内轻轻注入150克酒精C.往筒内轻轻放入150克砝码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二)多21.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

]

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选对一个者给l分,有选错的不得分。每题3分,共12分)

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雾是冰升华形成的D.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2.要使一束平行光通过某光学器件后仍为平行光束,则可选用的单个光学器件是 [

] A.平面镜 B.凸透镜C.凹透镜 D.两面平行的玻璃体

2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挂在两根强度相同的细线下,但在乙的上方接一段橡皮筋,两球在同一高度时平衡,如图6所示,然后托起两个小球到另一相同高度,突然放手,结果

[

] A.有可能挂甲球的细线断了,而乙球的细线未断B.有可能挂乙球的细线断了,而甲球的细线未断 C.只要挂乙球的细线断了,则挂甲球的细线一定断D.只要挂甲球的细线断了,则挂乙球的细线一定断

24.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贴着墙保持静止,如图7所示,这时 [

]A.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f=G

B.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f=F

C.若增大F,则摩擦力f也随之增大

D.若增大F,则摩擦力f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25~31题,每空1分;32~38题,每空2分。共32分)2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6、音乐会上,男中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一位女高音歌手,______歌手的音调高,______歌手的响度大。27.影子是由光的______性质形成的,倒影是按光的______规律形成的。

28.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______因发现一种长寿命、重质量的介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9.漏水运转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是我国的______发明的。

30.奠定经典物理学基础并被誉为“力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______,他的名著《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

31.1942年,中国物理学家___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半年之后,美国科学家根据这一方案进行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32.一列车正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______风,风速是______米/秒。

33.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来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度,它的示数是110℃;放在冰水混合液中时,它的示数为-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教室里的温度,示数为26℃,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______℃;如果用它测量冰箱内的温度,示数为-16℃,则冰箱内的实际温度是______℃。

3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图8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段和______段,表示物体静止状态的是______段。

35.长颈鹿是世界上个子最高的动物。个子高了,血压也要高,所以长颈鹿又是世界上血压最高的动物,雌长颈鹿平均高约4.3米,血液密度约1.05×103千克/米3,当长颈鹿的心脏收缩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3.4米的脑子里去时,压强至少是______。

36.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设光速为c,声速为v,闪电处离人的距离为s则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的时间间隔为______。37.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3,乙的体积是甲的1/2,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______。

38.一条小河与一条公路平行,甲沿河坐小船往返于A、B两地,乙沿公路步行往返于A、B两地。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乙在公路上行走的速度相同,其大小均为v,现河水的流速为v水,则甲、乙在这两地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

三、作图题与实验题(共21分)

39.(4分)一物体A受到重力5牛,放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的斜面上,受到支持力4牛,A在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请用力的图示法将这两个力画出来。

40.(3分)如图9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SC的反射光线。清画出平面镜M和像S′的位置。41.(3分)图10中S′为S的像点。请画出凸透镜的焦点及光线SA的折射光线。

42.(6分)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一台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如图11(a)所示,在称量之前必须将游码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使______。称量盐的质量时,使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1(b)所示时,天平平衡;用量筒量出纯水,如图11(c)所示。然后将盐完全溶解在水中,水位升高后的位置如图11(d)所示。请把数据填入表中。

根据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ρ=______千克/米3。

43.(5分)你外出旅游时坐在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里,想测出汽车的速度,手中只有一块手表,该怎么测量?试写出测量方法及计算公式。(设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路旁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l米)。

四、计算题(本题8分)

44.如图12所示,一个足够大,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在A管中注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再往B管中注入密度为ρB的液体,当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时(l为B液体的液柱长度),管内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再往A管中注入液体C,已知ρC=l/2ρB,欲使液体平衡 时两管的液面恰好相平,应该注入液体C的液柱长度为多少?

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参考答案

一、1.C;2.C;3.B;4.B;5.D;6.A;7.D;8.B;9.B;10.C;11.D;12.D;13.A;14.B;15.C;16.C;17.C;18.D;19.D;20.B;21.A,D;22.A,D;23.A,C;24.A,D

二、25.3×108米/秒

26.女;男 27.直线传播;反射 28.丁肇中 29.张衡30.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1.王淦昌32.北;5 33.25;-12.5 34.AB;EF;BC 35.3.57×104帕(或3.50×104帕)36.(c-v)s/cv 37.1/3

38.v2/(v2-v2水)

三、39.如图所示

40.如图所示

41.如图所示

42.移到标尺的零刻度;横梁上的螺母;横梁平衡

盐水的密度ρ=1.13×103千克/米3。

43.测量方法:数电线杆数,从汽车通过第一根电线杆时开始用表计时,记下汽车经过n根电线杆所需要的时间(设为t秒)。

四、44.设注入C液体的液柱长度为x,则

ρcxg+ρA(l-x)g=ρBlg

①(ρC-ρA)x=(ρB-ρA)l

又知ρA=2ρB

上一篇: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的关系下一篇:那次我学会了生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