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编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精选8篇)
一、指导思想: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将在中心校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的领导下,本着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开展教科研工作。以“改革、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切实以课题为抓手,扎实进行课研究活动,为学校语文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思路:
1学期初,各位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教研组长制订好教学进度、教研计划。配合教科室对语文教师进行基本功培训,发收好有关培训材料。3 和同年级的教师一起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积极撰写论文,提高自身水平。2 月底,组织全镇教师进行第一次教材疏通。在第四周、第五周、第十周、第十四周分别由徐丽霞、迟小丽、杨荷英、朱菊平四位老师各上一节语文组内公开课;第八周迟小丽老师上一节校内公开课。4月份,组织全镇教师进行第二次教材疏通。3月份,组织全镇四年级学生进行一次朗读课文比赛。4月份,组织全镇四年级学生进行一次百词默写竞赛,并发出通报,以此丰富学生积累。5月份,我们教研组还将组织全镇四年级学生进行一次作文竞赛。10 学期末,和同年级教师一起积极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的评选。学期末,认真定好复习计划,组织好同年级教师认真复习迎考。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情况:本班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优秀生12人,中等生15人,学困生12人。本班学生比较活跃,能够比较好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8篇选读课文,共计40篇。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为: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下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的配合老师开展班级工作,班干部比较负责任。
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营造对话学习情境。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2、重视教材提示,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进行学习。
教科书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慢慢学会学习。
3、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的训练,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交流的同时,抓好语言文字训练。
4、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使语文学习生活化。
第八册语文教案
24、麦 哨 设计者:杨建秀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读准“和、应”等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乡村孩子的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语感。 4、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场景段。 教学重点:自主读文,读中感悟农家孩子的欢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难点:领悟运用作者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布局构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农村生活的文章 2、出示课题《麦哨》,请生读,图片帮助理解“麦哨”(麦秆做成的哨子) 是农村特有的一种“乐器”。咱们走进《麦哨》这篇课文,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 二、初读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检查生字: 湖畔 肚兜 麦穗儿 包裹 嚼嚼 直沁肺腑 撩起 和着 你呼我应 黑白相间 乐谱 似的 结出 剥开 麦秆 3、交流: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的快乐生活洒在乡村的哪些角落?(板书:湖畔、田野、土坡) 三、精读感悟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快乐?边读边找,用“――” 划出,并在自己喜欢的词句旁边做上批注,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交流: 板块一: 出示句1:“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出示句2:“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指名学生读,静静地默读这几段,你发现了什么? A、指导读“呜卟,呜卟,呜……” B、(句式相同)一问一答:师生配合读 C、用词相似: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指导朗读) D、男女生分读句1和句2 小结: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写法相似,一二段在文章的开头,七八段在文章的结尾,这样的写作方法称为(首尾呼应),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板块二: 怎能少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身影呢。瞧,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 生接读: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孩子们一边割草,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田野风光,不禁又拿起麦哨,吹奏起心中的赞美之歌,你听――生读 出示句3:呜卟,呜卟,呜…… 板块三: 那边的田野也是孩子们眼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出示句4:“前几天……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A、指名生读句子 B、读着读着,哪些色彩映入你的眼帘,请圈出来。红字“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 C、有了这些色彩的点缀,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E、这不仅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还是一首丰收的赞歌呢。 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丰收的景象?用“j”划 F、指明仿说句子: ( )的( )谢了,结出了( )的( ); ( )的( )谢了,长出了( )的( ); ( )的( )谢了,结出了( )的( )。 师小结:像这样三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板书:(排比)。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能使文章表达得更紧密,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G、特别是这一望无际的麦田,(图示:麦穗图),你看到了什么? 风儿轻轻拂过,麦穗摇晃起身子,你仿佛看到或听到什么? H、出示句子指名读: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麦子的欢快吧!生齐读 师: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田野在作者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段的描写中,作者除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板书(比喻、拟人)交流句子,理解“擎” 看着眼前的美丽风光,孩子们忍不住又吹响了那动听、柔美的麦哨, 出示句3:“呜卟,呜卟,呜……”齐读 板块四:第五、六自然段 A、指名交流(第五段――把你体会到的快乐带入句子读) 在这样的草地上,孩子们翻跟头、竖蜻蜓,还做着哪些好玩的游戏呢…… 师:孩子们兴致勃勃、无忧无虑,因为草地……生接读“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听,围观的孩子正为他们伴奏呢,出示句3:“呜卟,呜卟,呜……” B、指名交流(第六段) 出示图片,认识“茅茅针”、“茅穗儿”、“茎”。师述: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生接读“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在这样悠闲的时刻,孩子们又吹起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表达内心的快乐。 出示齐读:呜卟,呜卟,呜…… 板块五: 伴着欢快的、柔美的麦哨声,湖边的青草土坡上到处留下了孩子们的足迹,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师: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生接读)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师: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生接读)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四、回归课题――麦哨 课文的题目是《麦哨》,这麦哨声还只藏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吗?它还藏在哪里?板书(湖畔、田野、土坡、童年的记忆里……)作者只要一听到麦哨声,就会想起那美丽的田野,那齐刷刷的麦芒,那甜滋滋的“茅茅针”,那快乐的伙伴和欢快的童年生活。所有的快乐记忆都伴着这柔美、快乐的麦哨声,传的很远,很远……让我们再一起来吹吹(“呜卟,呜卟,呜……”)。 五、佳句采蜜 摘录文中喜欢的句子 总结:麦哨是一曲优美的乡村音乐,是乡村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它带给孩子无限的快乐,无限的遐想,再读课题。 板书设计: 24、 麦 哨 首尾呼应 湖畔 欢快 田野 柔美 土坡 童年乐趣
一、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8分)
tuan yuan bi shui shan po jian kang
nan shou chi bang wei feng fu mo
二、我会选(在正确的读音下画“------”)(8分)
恩情(en eng )勉强(qiang qiang)月饼(bing bing )
慈母(chi ci)血泡(xue xue) 甩下(shuai shai )
兴奋(xing xing ) 将士(jiang jiang)
三、我俩不是双胞胎,你要分清再组词。(8分)
眠( )波( ) 蜂( ) 便( )
眼( ) 坡( ) 峰 ( ) 硬( )
爪( ) 受( ) 已( ) 绕 ( )
瓜( )爱( ) 己( ) 晓( )
四、成语大擂台(9分)
其乐( )( ) 赏( )悦( ) 争( )斗( )
( )( )缤纷 东( )西( )( )( )洋洋
水( )山( ) 百花 ( ) ( ) 张灯( )( )
五、我会查字典(10分)
查的字应查
部首总的笔画数读音扩词
兵
武
随
敲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 (12分)
1、常常去游泳
2、春风吹来,我觉得
3、真的好玩吗
4、我们每天都要
5、我们去扫墓
6、一 就
七、开心辞典(13分)
(1)写出我国的传统节目(至少4个)(3分)
(2)写出带有“春”字的古诗句(至少写3句)(6分)
(3)打开你的“小词库”找出你最喜欢的词造句(写2个句子)
八、我会按课文填空(12分)
1、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__________里,来到_________上,鲜艳的__________,________衣裳,像__________.
2、孟郊在( )岁时,写下了著名的小诗《 》。其中最后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
3、花木兰_____________了亲人,披___________袍,跨骏马,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来到前线。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分+2分+3分)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来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拿小的的留给哥哥们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小小年纪懂得礼让。
1、这个自然段共有( )句,把孔融说的话用直线画下来。
2、父亲听了孔融说的话后,赞扬他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后,你想到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你最喜欢动物学校的哪个小动物?想想它可爱样子,再用句话写下来。(13分)
教学目的要求:
A组生:正确认读、书写“牛、虎、龙、羊”4个生字,并能组词;用较流利地语言说出自己的属相,出生年月。
B组生:正确认读“牛、虎、龙、羊”4个生字,在提示下能说出自己的属相,出生年月。
C组生:正确指读“牛、虎、龙、羊”4个生字,认真倾听同学的回答,在提示下能说出自己的属相或出生年月。
教学重点:
1.认识部首“虍”“虫”,正确认读、书写“牛、虎、龙、羊”4个生字
2.用较流利地语言说出自己的属相,出生年月。
教学难点:用较流利地语言说出自己的属相,出生年月。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通过问家长,知道并记住自己的生肖和出生年月。(教师准备一份全体学生户籍名册)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读、书写“牛、虎”,认识部首“虍”、读准“生肖”的字音;学习句子“我属(),今年()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十二生肖歌》 一个人,有一个,每家都有好几个,数起来12个,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个头不大真神气。
老牛第二,虎第三
兔子第四跑得欢
龙第五、蛇第六
马是老七不落后
羊第八,猴第九
十是公鸡跟着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老猪最后来报到。
猜一猜,想一想,十二生肖不一样
到底你属哪一个,爸爸妈妈对你讲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哪些动物?
2.同学们,这些动物有些是我们的生肖。(板书生肖)指导读准生肖(肖第四声)
3.出示课文生肖图,按“鼠——猪”的顺序认识各个生肖。4.讲述关于生肖的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三、认识生肖名称
1.学生各自认读认识的生肖。
2.教师带读,读准字音。
四、书写生字:虎、牛
1.认读部首“虍”,指导板书,学生书空记忆。
2.虍+几=虎。指导学生书写,注意提醒丿写长一些。
3.组词:虎:马虎、老虎、虎头蛇尾。
4.在田字格中指导书空“牛”。组词:对牛弹琴、牛肉、牛肉等。
五、课后练习
1.A组生:“虎、牛”字写2行并组词。
2.B组生:“虎、牛”字写1行。
3.C组生看图片,指认“虎、牛”,并响亮地说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读、书写“蛇、龙、羊”,认识部首“虫”、学习句子“我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十二生肖歌》
二、复习
1.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生肖。
2.认读部首“虍”,认读词语:对牛弹琴、虎头蛇尾。
三、学习课文,练习说话。
1朗读12个生肖名称。
2.了解:属相。我们中国,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属相,属相名称按12生肖顺序循环轮流。比如去年2013年是蛇年,今年2014年是马年。明年2015年是?——羊。你在马年出生,就属马。
3.说一说自己的属相,根据学生出生年份,引导学生说句子。
4.学习句子:我属鸡。我是1993年6月1日出生的。
引导A组生尝试说说:“1993年是鸡年。1994年是(狗)年。”
四、学习生字“蛇、龙、羊”,认识“虫”字旁。
(一)“蛇”
1.认读“蛇”。读准翘舌音。
2.分析结构:左右结构,左边是“虫”字旁,右边是“它”。教师板书左窄右宽,“虫”的长“横”改为“提”。学生书空。
3.学生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指导。
4.组词:小白蛇、打草惊蛇
(二)“羊、龙”。
1.教师出示字卡,学生说说打算怎么把它写好。
2.请学生上台板演。
3.教师指导评议:三横写紧凑些,一竖要直。
五、课后练习
1.A组生:用“我属(),今年()岁。”的句式说话。“蛇、龙、羊”字写2行并组词。
2.B组生:用“我属()。”的句式说话,“蛇、龙、羊”字写1行。
3.C组生看图片,指认自己的属相,并响亮地说出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认读、书写“羊”,学习句子“我属(),我是()年()月()日出生的。”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
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十二生肖歌》。
二、复习
1.按顺序朗读十二生肖。
2.复习词语: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虎头蛇尾、对牛弹琴、打草惊蛇。
三、练习
1.想想练练:
(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犭——()亻——()鸟——()虍——()
(2)填空
我属,今年岁了。
我是年月日出生的。
(先指导填空,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拼一拼,读一读。
Sh——é——shé蛇n——iú——niú牛
sh——ǔ——shǔ 鼠
h——óu—— hóu猴
2.读读记记
读下列成语,再记住这些成语。
六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进取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每一篇六年级语文教案都是六年级语文老师的心血,你不妨与我们分享你的六年级语文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区编六年级汉语文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181024区编六年级汉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但他们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语言文字更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做“三棱镜试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词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五彩。引导学生说出由此想到的词语,如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等。
2.揭示课题《五彩池》。
二、观看美景,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流利。
(2)思考:关于五彩池的传说是怎样的?出示阅读要求
2.教师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词语:藏龙山、炽热、舀水、橄榄、柠檬、矗立、眼花缭乱、菜碟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复述关于五彩池的神话故事。
4.(过渡)瑶池只是人们的一种梦想,看到了神奇、美丽的五彩池时,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到五彩池去游览一番。播放五彩池神奇、美丽的风光。出示课件
5.学生观看后表达自己对五彩池的感受。
学生回答预设:五彩池是美丽的,神奇的。
三、品词析句,深入感悟。
1.(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笔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它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阅读提示:
(1)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
(2)思考:它们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
3.全班交流。
交流预设:
形状各异
(1)引导学生根据读课文再加上自己对这些形状的理解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将五彩池画下来。
(2)全班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
(3)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学生谈感受,然后将这些感受带到文本中,教师指导朗读、背诵。出示课件
颜色绚丽多彩
(1)观看五彩池美丽的景象。出示课件
(2)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咖啡色、天蓝、柠檬黄、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准确又生动,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
(3)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
(4)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读出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并指导背诵。
数量多
(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课件
(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
(3)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比作鲜花也挺美?由此体会比喻的准确形象,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1)引导学生找出段落,回答:“不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不过”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思考:五彩池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合作要求:
(1)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2)小组讨论将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3)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
2.全班交流谈论结果。
3.全班观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图。出示课件
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讨论怎样记住这个字。
2.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注意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4.学生练习书写。
四、拓展练习。
课后查阅有关五彩池更详细的资料和图片,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
#257057区编六年级汉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教师应让学生在富有层次的读书活动中自己走进文本,以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应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3、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设计意图:生活在江南的孩子,对桃花心木这种树知之甚少,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把丰富、厚实的信息引进课堂,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入课文,初观其貌,提纲挈领,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为下面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引导学生读出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由生疑而质疑,自质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自主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二度对话,使学生的心与文中的种树人贴得更近。)
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257058区编六年级汉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
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义。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用中积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2、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意的答复吗?
A、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后悔吗?(不后悔。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后悔的。)
B、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
二、主动探究,悟道理。
1、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懒懒散散,实则从从容容。种树人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后三节。
2、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3、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不确定”是指什么?
(2)同学们知道哪些在艰苦环境中自主自强的人的事例吗?或者生活在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人的故事吗?请你联系知道的人、事、物,谈一谈。
(3)“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自主自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4、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1)
提示:A、从自己的求知和生活自立情况谈;
B、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谈;
C、从家庭教育情况谈;
D、从转变观念,教育改革方面谈。
(2)要求:A、紧密结合自己学习本课懂得的道理谈;
B、开拓思路,从不同方面思考回答;
C、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列举的事例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呀,小小的种子深埋地下,为了生存,它掀翻土壤,奋力向上,终于沐浴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身患重残的张海迪大姐姐身残志坚,在逆境中奋斗,在困境中成长,她的人生收获累累硕果……这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事例无不告诉我们:人要主动地接受生活的考验和磨练、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本领,自立自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牢牢地抓住它,去拼搏,去奋斗,去赢得生命的辉煌。[_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_jxsj.CN+}
四、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后,试着写感受。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喜欢,为什么?
2、同桌互读互背互评。
3、班内背,教师给予鼓励。
4、课外练习,向父母谈谈这位种树人育苗的做法和他所讲的道理,听一听父母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一)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
不定量
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能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二)桃花心木
树——————————人
拼命扎根
自立自强
汲水生长
学会生存
经受风雨
经受磨练
#257059区编六年级汉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
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②“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③“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懂得这既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也是一场充满理解、关爱与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
【设计意图】
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设计意图】
引导积累词语,学习运用。
#181022区编六年级汉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
:
在读悟中,抓住以小树为线索,理解本文的寓意,领悟人物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
学生交流资料
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
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拎lī
拎水
怔zhèg
怔住
绰chuò
绰号)
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
(3)本文第一主人公是孩子还是母亲。并说明理由。
3.交流预设
(1)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无论孩子还是母亲,她们作了相同的事:成全一棵树!
(3)明确:理由充分即可,教师要引导到全文主旨上来。
三、细读课文,品味人物情感
1.孩子成全了小树。
(1)a“那树苗是她丢弃的,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
b“孩子举着树苗,满眼都是渴求。”“孩子喜悦极了……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c“孩子小心翼翼……给他浇水”
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孩子由小树想到自己,自己就和这棵小树一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看好。同病相怜让这个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2)a“孩子挖的坑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B“孩子小心翼翼„„给它浇水”
c“孩子经常给小树浇水。”
d“上了学„„水塘和树之间。”
f“那树长得高,长得快„„捡牛粪为他。”
他精心照料小树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实现着自己的心愿。他是凭着自己坚强乐观的心态在成全着自己。
2.母亲成全孩子
(1)“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长成一棵大树。”
(2)“这年冬天,母亲做了一项庞大决定……让这个孩子进私塾。”
为什么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又是什么促使母亲作出了让孩子上学这项重大决定的。
(学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就是这棵被丢弃的树所牵动的母亲心中的痛——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她为孩子的前途担忧,所以目光是复杂的。
而母亲又从①孩子本人为种那棵树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②孩子天天拎着水桶认真浇树苗;③孩子天天偷偷地给那棵树喂牛粪。看到了孩子那颗发奋图强的心,她要给这个孩子机会,就像给那棵小树机会一样。他信托孩子会像小树一样刚强地生长,会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她相信小树能长大,本人的儿子也会成长。
3.课件出示:文中“一拐一拐”多次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第一次“一拐一拐”是交代残疾体征,后几次的描写能则显示她的性格特点: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4.课件出示:你如何理解成全一颗树?
一个孩子救活了一棵险些被丢弃的小树苗,使之成长为一棵大树。母爱让一个可能处于.边缘的残疾孩子,成长为一名成功人士。无论是孩子,照旧母亲,他们做了一件雷同的事:成全了一棵树,成全一个生命。
5.感受着人物的情感,带着本人的领会配乐朗读全文
四、回顾课文,融情入心
从孩子、母亲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闪光的品质?
简要总结:男孩形象:坚强、乐观、执着、有恒心、母亲形象:无私、伟大、公正
五、拓展
学了课文,你有哪样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要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课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身残志坚的文章来读一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
板书设计:
成全一棵树
孩子
成全
一棵树
明线
母亲
成全
孩子一生
暗线
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王
大
军2012、6、28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本班37名学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认真完成了课程内容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字词、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方面发展均衡,能力基本得到了提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阅读和习作能力明显增强。
二、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一)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特别是每单元后的词语盘点将本单元要求会写的词语和记住的词语都做了罗列,便于学生和老师检查过关。我通过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运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而且每天利用早读时间,对每课的词语过关,单元训练后,又进行单元过关。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安排了一些小练笔和习作,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另外,在复习中也采用了归类复习的方法让孩子们对字词的掌握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比较扎实。在考试中,学生检测基本过关。继续加强了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注重了教师的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通过一学期的训练下来,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了提升,绝大部分同学的字美观大方。
(二)阅读教学
1、加强了对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注意了:继续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并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
2、对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从检测来看,学生在阅读方面反响很好,也应该跟平时的训练和学习很有关系。
3、放手选读课文的教学,作为学生课后阅读的联系的载体。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在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在每次口语交际课中,我都要学生事先进行准备,交代交际的具体任务,认真策划好交际的情境,达到全员参与、人人互动、自主评价的目的。同时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
(四)习作教学
本学期的习作教学我主要侧重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选择让学生喜欢的话题,让他们乐于表达,加强了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学生每次习作,都进行课前储存、集中指导、优秀习作交流、修改提高几个阶段,让孩子们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提高。
(五)语基知识点的教学 利用每个园地里的“我的发现”里的内容教给同学们的语文知识点,如同学们认识了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等,知道了引号的用法,还懂得了要把文章写具体,平时必须多观察事物,积累写作的材料,还要多看课外书,书上要求要背的内容全部背完,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掌握了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等。
(六)综合实践
1、本学期,进行了两次综合实践活动调查,学生在调查活动中表现积极,调查活动分小组,有计划、有反馈,有体现,在过程性评价测试中都有体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2、我结合单元内容,要同学们办语文手抄报,本期办了《大自然的启示》《珍惜生命》《热爱和平憎恶战争》《走进田园》等手抄报,手抄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
三、几点反思:
1、继续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2、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一篇作文,尽可能做到保质保量。同时,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和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的能力。
3、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
4、继续重视背书。本班学生欠勤奋,背诵课文不主动。来期,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背书的习惯。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学习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习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
1、(《月光曲》音乐起)齐读课题:曲是什么意思?
2、从课文中你结识了谁?贝多芬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他著名的?(相机教学§1)
3、课文写了他谱写《月光曲》,那课文中还有哪一段和他创作《月光曲》没有关系?(相机教学最后一小节)
4、过渡: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还要连夜写下来?
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1、文章题目是《月光曲》,主要写的也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我备课时读了半天,你们刚才也说了不少,可是,文章交没有写《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琴声、节奏和旋律,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2、出示§9:(指名读课文)
(1)这段写了什么?(大海和月光的变化)那怎么说是《月光曲》呢?
(2)引导学生理解月光、大海变化的内容,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相机出示课件)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3)分清事物与联想:
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读课文§9末)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4)教师小结: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在前面写上:柔和徐缓
有力快速
高昂激荡)
【区编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推荐阅读:
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07-20
语文第八册《练习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06-1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09-13
小学语文第八册《练习1》第三课时教学设计10-05
三年级语文第八次06-1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文06-02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07-02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09-3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