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管理部工作计划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贷管理部工作计划(推荐8篇)

信贷管理部工作计划 篇1

2014年,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下,XX银行信贷管理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和银监会贷款新规,按照省XX市办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县域经济为主线,以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完善信贷制度为基础,以加强信贷检查为重点,以“三项整治”及“信贷资产质量专项整治”为契机,以扩增贷款规模、实现安全效益为目标,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资产业务运行情况

(一)各项贷款增量情况。各项贷款年末余额310,716万元,较年初增加64,100万元,增速25.99%,分别占凤城银行业金融机构存量贷款的43%和贷款增量的47%,完成全年净增计划的100%。其中:

1、农业贷款年末余额123,554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39.76%,较年初增加5,420万元;

2、农村工商业贷款年末余额126,516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40.72%,较年初增加24,425万元,其中: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加6,962万元,制造及加工企业增加9,165万元,地下资源开发企业增加5,872万元,其它企业增加2,426万元;

3、其它贷款年末余额60,646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19.52%,较年初增加34,255万元。

(二)各项贷款累放情况。各项贷款累放额635,299万元,较上年增加287,696万元。其中:

1、农业贷款累放额158,085万元,较上年增加9,950万元;

2、农村工商业贷款累放额152,062万元,较上年增加17,092万元;

3、其它贷款累放额325,152万元,较上年增加260,654万元。

(三)各项贷款累收情况。各项贷款累收额568,834万元,较上年增加272,835万元。其中:

1、农业贷款累收额150,308万元,较上年增加8,841万元;

2、农村工商业贷款累收额127,629万元,较上年增加37,532万元;

3、其它贷款累收额290,897万元,较上年增加226,462万元

(四)到期贷款回收情况。全年累计到期贷款金额570,211万元,累计收回568,834万元,因天灾人祸等不可预见原因,尚有1,377万元到期贷款未能及时收回,到期贷款回收率99.75%,较上年回收率上升2.45个百分点。

(五)小企业贷款情况。小企业贷款年内净增58,680万元,增速46.37%,同比多增15,554万元,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即当年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六)贷款利息收入情况。全年贷款利息收入26,034万元,完成全年收息计划的120.13%,比上年多收息5,995万元。其中:贴现收入3,489万元,比上年增收2,755万元。

(七)正常贷款中逾期贷款清收情况。正常贷款中逾期贷款年末余额796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0.26%,较年初下降4,261万元,较年初占比下降1.79个百分点。其中:正常贷款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年末余额零。

(八)借名、假冒名贷款排查清收情况。全辖共查出借名贷款2,124笔,金额7,653万元,尚未发现假冒名贷款,排查率100%;已清收转化526笔,金额1,783万元;年末剩余1,598笔,余额5,870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1.89%。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为防控贷款风险和强化信贷管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求,我部对照银监会和省联社贷款新规的要求,以 “三项整治”、“信贷资产质量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结合全行信贷工作实际,先后出台了《信贷档案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农村工商业抵押(质押)和保证担保贷款操作规程及处罚规定》、《农户和自然人保证担保贷款操作规程及处罚规定》、《农户和自然人存单质押和门市房抵押贷款操作规程及处罚规定》、《农户小额贷款操作规程及处罚规定》、《林权抵押贷款操作规程及处罚规定》、《保证担保贷款管理补充规定》、《放款岗位职责》、《贷款支付岗位职责》、《票据中心岗位职责》、《票据贴现业务操作流程》、《到期贷款及不良信贷资产管理暂行规定》、《股权质押贷款操作规程及处罚规定》、《信贷资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抵质押贷款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信贷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原有的信贷管理制度,为全行信贷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遵章必严、违章必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部还按银监会“六项机制”要求,对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单独考核与激励管理,将客户数、业务量、资产质量、授信收益等作为考核客户经理业绩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尽职贷前调查、贷后检查和问责、免责制度,有效规范了小企业客户经理的工作职责和行为道德。

(二)从严管理,确保资产质量。

1、严把审贷关口。一是对贷款报审资料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合理性进行认真审查,充分识别客户和业务风险,对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及时进行风险提示,沟通相关客户信用风险信息。二是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业贷款实行有保有压,对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及高耗低效项目不予支持。

2、督导贷后管理。一是对新增大额贷款,我部派专人逐笔实地进行再调查和再核保,并逐户进行贷后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二是对重点企业及项目贷款,我部指定专人定期进行调查分析,适时掌握企业运行质态,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大检查力度。一是制定信贷检查计划,加大现场检查力度,而且检查有底稿、有现场检查人员及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有处罚意见、有总行下发的通报、有分支机构的整改报告、有回头看,并对屡次检查屡出问题者给予从重处罚。二是对14家重点分支机构存量和增量贷款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给予经济处罚,限期整改完毕。三是利用信贷管理系统进行非现场监测,对各类信贷风险进行预警,把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给主管领导并传达给现场检查人员,对存在问题的业务进行跟踪记录,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后将资料归档管理。三是加大对违规贷款的查处力度,绝不姑息迁就,有效遏制了跨区、超权、借名、挪用等违规贷款的发生。

4、实行严格问责。一是实行逾期贷款按月考核处罚制度,既考核当月到期贷款的回收,也考核当年累计到期贷款的回收,凡新形成逾期贷款在一个月内未能收回的,每笔罚经办信贷员50元、罚分管信贷的支行副行长30元、罚支行行长20元。二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因违规而形成逾期贷款等问题的28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27人在岗责任清收、每月只发生活费,1人被解除劳动合同。

5、做好其它工作。一是对正常贷款中逾期及逾期90天以上、到期、欠息等贷款进行监测、预警提示、清理与督导。二是采取包支行、包户及现金清收、贷款重组等多策并举的措施,协调、督导分支机构做好借名、假冒名贷款的排查及清收化解工作。三是做好全辖信贷资产质量变化及风险状况分析,监测和检查大额贷款和突发性信用风险,收集大客户以及临时确定的特别监测客户的信息资料,定期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四是做好信贷管理系统、个人征信及企业征信系统等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为防范信贷风险提供良好的信息保证。五是指导分支机构做好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工作,对存量贷款实行动态调整,科学反映潜在风险。

(三)调整结构,支持小型企业。

我部把支持小企业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深化融资服务为主线,以优化经营结构为导向,在创新机制、增添活力上狠下功夫,做到工作推进有力度、支持发展有深度、服务客户有广度,促进了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根据小企业“小、频、快”的业务模式,在产品创新上形成基础融资产品、集群服务方案和特色增值服务三大类产品,并通过专业机构+专职团队+专门流程,形成相对独立的营销和风险管控体系。二是结合县域经济资源特色,细分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有针对性的支持小企业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在我行60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XXXX食品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XXX”牌速冻草莓、速冻黄桃和速冻板栗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证书。我行去年向XX市大成机械有限公司等8户农机制造企业投放贷款1,940万元。由于我行的大力支持,XX市农机制造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其中17家企业已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1.76万千瓦,机械保有量达到18,000多台,机耕作业面积完成7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8%。

(四)牢记宗旨,加大支农力度。

一是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建好农户经济档案,做好农户贷款评级授信工作,优先保证农户春耕备耕生产的资金需求。全行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13,879户,向农户发放贷款证44,880本,农户贷款余额已达到123,554万元,较年初增加5,428万元;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5,106万元,完成全年投放计划的100.71%,确保了农户贷款不误农时。二是选准工作切入点,打造服务品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农户的需求,提高信贷支农覆盖率。XX支行信贷员XXX同志用真诚、热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为实现富农兴行的双赢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被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协会授予全国“信贷支农先进个人”。三是引导涉农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新路,确保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XXXX牧业有限公司是XX市农产品加工、包装的“龙头”企业,在我行1,800万元贷款的有力支持下,该公司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20个,产品品种增至22个,生产规模增至10万吨,当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润800万元。该公司还在XX市建立20家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户3,000多户,可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800人就业,仅此一项农民可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2011年,XX市实现粮食产量22万吨,同比增长25.7%;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602元,同比增长17%。

(五)提高效率,拓展服务内涵。

我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宗旨,千方百计开辟便捷通道、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日常管理和市场研究,完善评级授信体系,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造宽松的信贷投放环境。我部XXX、XX两位同志靠自主创新开发了新的信贷审查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生成审议表、投票表决表、审查审批意见、审查报告、会议纪要等相关信贷审查资料,不仅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更最大限度提高了贷款审查工作效率,受到广大客户群体的好评。二是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建设,依托科技与结算优势,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现代金融服务。我行在各营业网点配置了自动取款机,为城乡各类客户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作为XX市唯一指定代理发放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的银行机构,我行在城乡所辖网点设置24个专门柜台窗口,保证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六)内外牵动,改善融资环境。

1、完善沟通机制。我部积极与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沟通,不断寻求建立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平台的捷径及解决信息交流不对称、融资渠道不畅通等问题的办法,极力寻求银行与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之间的最佳接合点,千方百计化解贷款难、难贷款的矛盾。

2、履行协调职责。一是充分发挥 “上传下达”作用,多方获取各种政策信息,及时向分支机构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确保信贷政策落实到位;二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客户生产经营及融资需求情况,收集并反馈客户的意见建议,确保了全辖信贷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

3、开展征信宣传。为响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开展的“2014年征信专题宣传月”活动,我部坚持 “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的宣传原则,紧扣“珍爱信用记录、享受美好人生”的宣传主题,组织全辖开展多种形式的征信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9月初,我部协调、指导22家分支机构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向农户宣传征信知识,并在重点行政村的政务公开栏内张贴征信宣传单,千方百计把征信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切实提升了征信知识的社会认知度。9月上旬,我部与分支机构联合到辖内管户企业走访,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宣传征信系统对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9月19日,我部在XX镇举行富有XX地方满族特色的“乡村大舞台”—征信知识进乡村宣传活动,采取主持人讲解征信知识与歌舞、二人转表演穿插进行的方式,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成效,被中国人民银行XX市支行以正式文件形式推广,并予以通报表扬。

4、推动诚信建设。我部按照“统筹安排、加快推进、务求实效”的思路,针对当地个体工商户区域经济特点,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情况,以赢得重视和支持,并直接与XX市个体协会取得联系,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信贷服务十星级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的合力。截止11月末,我行已完成与20户XX市“十星级诚信文明个体工商户”的对接工作,其中:在我行有贷款的3户,贷款余额合计453万元;在它行有贷款的1户,贷款余额100万元;有贷款需求的5户,预计贷款增加额1,005万元;暂无贷款需求的11户。此外,我部还协调、指导各分支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十星级”文明户评定工作,共确定符合贷款条件的十星级”文明户1,349户,其中:在我行有贷款的203户,贷款余额合计1,502万元;在它行有贷款的16户,贷款余额31万元;有贷款需求的147户,预计贷款增加额960万元;暂无贷款需求的983户。

(七)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我部根据全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以“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及信贷资产质量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把导入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技能培训、规范贷款流程操作行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2014年度信贷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定期学习与交流体会相结合”、“现场指导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等办法,狠抓信贷培训工作的落实,全面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

1、抓好基础业务培训。2月中旬,我部举办了有各分支机构分管信贷的副行长及部分骨干信贷人员参加的全辖信贷档案学习班,明确指定分支机构的信贷档案由分管信贷的副行长专人管理,并出台了《信贷档案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为全辖信贷档案管理逐步向规范化方向迈进打下了良好基础。4月初,我部举办了有各分支机构信贷报表人员参加的全辖信贷征信学习班,进一步规范了信贷征信系统的操作,为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保证。

2、重视全辖信贷培训。7月上旬、中旬,我部分两期举办了有信贷管理部、合规风险管理部全体人员和各分支机构分管信贷的副行长、信贷员及报表人员共140人参加的全辖信贷人员培训班,系统讲授了信贷档案管理、贷款操作规程及管理、贷款系统常识及报表、贷款风险管理及法律知识等业务。培训班结束时,对培训内容进行了闭卷考试,最高分94,最低分73,平均分84.26,及格率100%,其中:90分以上的18人。这两期信贷人员培训班参培人员之多、参培面之广在我行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不仅领导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充分,而且授课方法创新、学习氛围良好,全辖信贷人员在学习贷款新规、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业务素质、防控信贷风险等方面均受益匪浅。

3、加强贴现业务培训。11月初,由我行分管副行长带队,我部组织票据中心主任、信贷员及相关会计记账人员参加了XX市办举办的票据贴现业务培训班,系统学习了票据贴现及转让业务的系统操作、账务处理、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等知识,为提高票据贴现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及促进票据贴现业务稳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信贷管理存在薄弱环节。4月11日至5月18日,XX市办对我行7家分支机构的逾期贷款进行了抽查,共查出存在信贷档案要件、内容及手续不全及未按规定对贷款形态进行及时调整、发放抵押贷款核押不实、超过审批核准有效期发放贷款和顶名贷款、跨区贷款、挪用贷款、一户多贷超权放款、以贷收息等问题,涉及人员64人。在我部组织的现场及非现场检查中,发现个别分支机构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档案资料缺项、要素不全、相关数字不相一致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个别分支机构领导抓经营有余,做管理不够;二是个别信贷人员工作不细心,贷前调查走过场,贷后检查不到位,拘泥于对抵押物的设定,忽略了对客户生产、销售、效益等动态信息的及时跟踪监测。

(二)外部诚信环境不够理想。一是因产业政策调整,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小矿山的整治力度,导致凤城市绝大部分中小矿山关停,贷款经营的矿山关闭后无法进行转产,而且涉及小矿山补偿的款项被人为转移。二是因地方政府推广项目未及时兑现政策,造成部分借款人误解,既不还利息,也不还本金。而且受这部分人影响,其他借款人也不还贷,并形成不良风气。由于这两方面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行到期贷款回收工作“搁浅”。

(三)贷款投放空间有待拓宽。由于历史原因,我行目前的信贷业务品种尚未达到完全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房屋信贷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与担保公司合作业务仅达成意向,尚未正式开办。汽车抵押等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

(四)自身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对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理解得不够透彻,二是对问题处罚的力度不够,三是平时对信贷员业务辅导较少,四是机关为基层服务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15年工作安排

(一)各项信贷计划。一是各项贷款计划净增50,000万元,二是计划完成贷款收息23,186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完善信贷管理制度,确保信贷工作有章可循。二是把好贷款审查关口,督导贷后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防控贷款风险。三是加大检查监测预警力度,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并监督落实整改工作,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安全。四是做好培训及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信贷业务前中后台管理模式正式运行。五是树立与时俱进观念,多方尝试创新举措,千方百计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六是认真履行职责,明确投放重点,营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七是加强岗位培训,落实人才兴行发展战略,提高信贷队伍整体素质。

信贷管理部工作计划 篇2

回顾近年来在推广和使用信贷管理系统方面所走过的历程,阳泉农村信用社通过对信贷管理系统的科学实践,实现了信贷管理水平的理性跨越。

一、加强学习引导,解决“人”阻因素,是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搞好信贷管理的前提

信贷管理系统在阳泉农村信用社的运用经历了一个从认知到认可的过程。系统运行初期,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基层绝大多数信贷人员,对过去借新还旧以及超权限发放的贷款因手续不齐全、资料不合规等被系统拦截缺乏必要的认识,将过去不规范管理期间因“粗放式经营”和“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等累积形成的贷款质量问题归咎于系统的运用,认为信贷管理系统是不良贷款反弹的“罪魁祸首”;对新增贷款被拦截的问题,部分社没有从客户经营项目的产业导向性和其内部财务核心指标以及发展前景、对外信用的深度分析中挖掘被拦截的原因,却简单的推咎为信贷管理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认为系统过于强调指标化,不注重人性化,影响了贷款的投放和效益的实现。针对推行期间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阳泉农村信用社首先从打开思想禁锢,解决从业人员思想认识入手,采取封闭式教育管理的模式,先后三批 (次) 组织基层社负责人和信贷人员进行强化学习。教学中,一改过去新业务培训中单纯强调具体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的做法,将社史教育、形势分析、同业竞争、风险管控等列为首讲内容,通过重温信用社发展历史和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以及对国内金融同行先进风险管控理念和做法的了解,有效激发了信贷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从灵魂深处挖掘并促进了其以主人翁姿态正确看待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初期出现的不适应,培训由强制灌输、被动学习逐步演变为自觉学习、主动实践,从而打开了新旧制度接轨运行间的屏障,从根源上确立了今后运用高科技手段规避风险的理念。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操作管理,是完善“机”管效能,有效规避信贷风险的关键

信贷管理系统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凭借设置风险控制参数的方式,将过去信贷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情”迁就因素通过计算机“无情”的过滤、把关,达到真正规范化运作的目的。为了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管控功能,提高信贷投放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阳泉农村信用社始终把加强贷款各环节的效能管理作为理顺管理渠道,科学发挥系统作用,提升管理水准的重点工程来抓,在省联社信贷管理制度的框架内,阳泉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规划和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信贷管理系统管理办法》、《信贷管理系统操作员岗位职责》、《信贷管理系统操作规程》,并对过去制定的《信贷业务基本规程》进行了补充细化,对贷款业务从受理到收回全过程中各责任单位、责任部门、责任人,提出了明确的尽职要求;同时,结合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的具体要求,对过去已制定和实施的贷款操作程序实施了流程再造,用制度约束的方式将信贷管理系统的合规操作置于严格的监督管理之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用“机”,“机”管“人”。

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强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是提高信贷运行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是开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转化监测评价成果。通过建立定期、不定期例会制度,召开专题分析会、定期工作会等,及时总结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中形成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和解决方案,保证了政策制度执行和修订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了系统管理效能的提高。二是奖惩分明,建立激励机制。根据信贷管理系统各环节、各节点岗位操作人员的不同履责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惩,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尽职尽心管理的,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奖励;对在岗不作为,或履责不力,或违反管理规定的,进行问责;对违规情节较严重的给予相应行政、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据统计,自信贷管理系统运行上线以来,已先后有289名信贷员受到了绩效奖励、有45名信贷员受到了问责、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实践证明,信贷管理系统操作激励机制的运行,不仅调动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加快了科学成果在信贷决策过程中的运用,而且增强了信贷人员规范操作的意识,提高了信贷运行质量。

四、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共享功能,是提高信贷决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阳泉农村信用社通过积极调整管理理念,科学运用信贷管理系统,有效地促进了贷款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高,在防控信贷风险的同时,改善了金融服务水平。首先,通过信贷管理系统严把了新增贷款投放关;其次,通过贷款审批码自动生成功能的及时启用,彻底杜绝了超权限和逆程序放款等违规放贷行为,为合规经营铺平了道路;第三,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内置基本格式的设置和系统自动分析功能的运用,统一了基层数据采集和资料呈报的标准,增强了信息归纳和分析的准确性;第四,网上审批程序的开通启用,不仅缩减了贷款审批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有效规避了面对面表决的弊端,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五、建立动态监测评价体系,适时掌握存量贷款运行质量,强化信贷管理系统运行功效,是信贷管理的必要补充

为促进信贷管理职责的落实,确保信贷管理效能的发挥,阳泉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系统使用和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强化“人”、“机”管控作用的同时,增加了对基层信贷管理工作的监测评价。一是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统计职能,在联社信贷管理部设立了专职风险监控岗,每月向基层经营社、部下达次月到期贷款预警通知书,落实本月到期贷款清收情况;二是实行严格的监测检查报告制度。根据信贷管理的不同阶段和工作重点,将监测检查工作分为“首次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借助非现场和现场检查手段,把贷款监测评价工作和贷后检查工作同部署、同开展;三是积极探索和实施贷后评价,及时开展效能分析,制定并实施了《贷后评价制度》。具体对项目贷款和500万元以上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由信贷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联合进行贷后评价。通过对贷款投放、使用、效益的监测评价和对贷款风险性的前瞻性预测,增强了基层社、部合规经营的意识,达到了投放合理,管理科学,效益明显的目的。如某材料厂是辖内建厂时间较早的村办企业之一,始建于1976年。2003年改制后,由个人出资买断,经过改扩建,达到了年产各类粘土、硅质标砖或特异型耐火砖7000吨,年产值800万元的生产规模,在信用社的410万元贷款连续多年借新还旧,未能归还,2007年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企业又提出了借新还旧申请,在通过信贷管理系统提交贷款申请时,系统以“借款人不能按要求提供财务报表以及资产负债率过高”、“借款人有欠息”、“保证人有效净资产低于贷款金额”等理由拦截,客户部门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后也提出了“企业法人信用欠佳,经营状况恶化,应实施信贷退出”的建议,县级联社经营决策层综合“人”、“机”评价结果,对该企业果断采取了信贷退出政策和法律保全措施。由于决策果断,措施得当,该企业在信用社的贷款在其停产拍卖后仍得到了有效落实。

关于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 信贷 精细化管理分析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信贷精细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信贷业务的开展全过程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将之贯穿始终,细化、量化信贷业务全流程,各部门分工明确,目标到人,做到包括信贷流程、考核制度、人员管理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控制信贷风险,促进信贷资产业务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升商业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是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保障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1、“思想管理”粗放

目前,商业银行的考核办法中对信贷方面的考核偏重贷款的增量和不良贷款的增减,而对信贷管理工作优劣要么没有设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要么考核权重占比极小,无法对业务办理出现疏漏的客户经理及支行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重贷轻管”现象严重。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偶有检查,就狠抓信贷管理一段时间,但是“风头”一过,依旧屡查屡犯、我行我素。

1.2、“制度管理”的粗放

信贷管理是一项制度性、事务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配合,协同合作,其中每个环节都不能有所疏漏和放松,否则,信贷管理就无从谈起。可以说银行并不缺少制度,只是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或有章不循,普遍存在制度执行不规范、相关奖惩不到位的现象,这也是不良以及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3、“人员管理”的粗放

目前商业银行对人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支行客户经理营销任务重、压力大,不愿意耗费精力继续学习,更倾向于拓展更多的业务,而不注重业务办理质量的改进。二是以往客户经理队伍的培养壮大,都是通过支行间“老带新、优帮劣”一代一代带出来的,如今由于部分业务熟练的客户经理退休或者转岗等,支行“传帮带”出现断档,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大多完全不懂信贷知识,办业务是摸着石头过河,久而久之养成这种“业务错了就整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态度。三是客户经理分散于各个支行,即使同一个支行的客户经理平时也忙于业务拓展,平时交流沟通甚少,好的经验和错误的典型都无法做到有效传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客户经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四是目前客户经理培训效果不到位。虽然营业部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但培训效果总不尽人意,为了巩固培训效果开展的培训后考试中作弊行为普遍,甚至总行视频监考的考试中也频频出现此类现象。

2、提升商业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总体思路

精细化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商业银行整体效益,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搭建精细化管理的总体框架。

2.1.1、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认识到管理与营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管理的营销,是无本之木,无法做到信贷风险可控;没有营销的管理,是无源之水,失去可以管理的对象。在重视营销的同时,一定要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到营销与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1.2、建立科学的制度,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能否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及时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抓住商机,就成为银行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的关键。

2.1.3、培养高度的执行力。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流程,既要有宏观的制度框架,更要有微观的操作流程,并且,这种制度和流程永远处于持续改进过程中。但是我们知道,好的制度不是建立出来的,而是执行出来的,因此制度的执行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银行管理的进步,主要就体现在执行力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上。

2.2、具体措施

2.2.1、推动信贷管理制度精细化。严格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制定符合商业银行实际的信贷管理制度,包括信贷管理的内容、原则、制度、部门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全面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真正起到风险防范作用,促进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2.2.2、推动信贷流程精细化。进一步完善全行标准化信贷流程,贷前调查、授信审批、放款、贷后监控、抵质押管理以及资产保全等相关规定逐步固化到信贷业务流程系统中,努力将贷款新政的要求都通过流程系统来实现。每一笔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通过流程清晰地展现出来,既规范了管理,也便于发现违规问题。持续跟踪全行信贷资金流向,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将贷款新规作为营业部实施战略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的有力抓手,通过改变信贷管理模式与深化业务转型相结合、实施贷款全流程管理与推进流程优化相结合、落实“实贷实付”与完善基础建设相结合、评估客户资金合理需求与提升风险管理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营业部信贷管理水平。

2.2.3、推动员工管理精细化。建立一支持续有力的执行队伍,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操作流程,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执行。

2.2.4、推动考核制度精细化。推行分配改革,实现有效激励,在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责任细分的基础上,探索制定每项业务合理的计价分配办法,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大限度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全面;强调参与、互动、双赢,以推动每个岗位的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啸宇.商业银行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J].现代金融.2011,(10).

信贷管理部XX年度工作总结 篇4

今年以来,我部在县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和省、市、县年初的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三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突出质量效益、提升经营等级、管控经营风险、经营战略转型”的经营理念,制定业务管理工作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促进全县农村信用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截止2010年11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32750 万元,比上年末净增25381万元,占市办分配计划的63.46%,其中“两活”存款83481万元,比上年末净增10267万元,占存款总额的25.09%。各项贷款余额230815万元,比上年末净增24064 万元,贷存比例69.37%,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9917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6.29%,比上年末净增18890万元,农业贷款余额163679万元,占贷款总额70.9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5288万元,占比 28.29%。各项贷款累放76858万元,同比减少77654万元。各项贷款累收52794万元,同比减少69277万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7485万元,比上年末减少5063万元,占比16.24%。各项财务总收入12785万元,同比增加1391万元,其中利息收入9331 1 万元,百元贷款收息率4.05%。各项财务总支出12534万元,同比增加3535万元,其中利息支出4727万元,费用率为35.45%。实现账面利润251万元,同比减少2144万元。剔除存款准备金,备付率为7.70%。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实组织资金,优化资金结构

我们始终坚持“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指导思想,落实激励考核措施,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优化资金结构,努力降低资金成本。至2010年11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32750万元,比上年末净增25381万元,增幅8.26%,其中:两活存款余额83481万元,比上年末净增10267万元,增幅14.03%,占比25.09%,比上年末增加1.27个百分点;福祥卡发行207562张,比上年末增发64028张,卡存款余额35618万元,比上年净增6974万元,卡平存款余额1716元。安装ATM机5台,安装POS机32台。11月末完成年度组织资金计划的有城关、归阳、风石堰、白地市、马杜桥、步云桥、砖塘、蒋家桥、凤池坪、太和堂等10个信用社。一是立足农村,立足社区,立足商贸,立足大户,立足柜台,立足“早”字,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不断扩大存款总量的同时,特别注重不断提高存款质量,不断拓宽存款领域和来源。二是以基本账户和结算账户为依托,大力拓展对公存款和卡存款,建立优质客户群,逐步建立客户经理制,加大 2 客户的管理和维护。三是积极做好信贷客户资金归社工作,把客户存款率与其贷款利率定价有机结合,激励和约束信贷客户销售资金归社。四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领域,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方便。同时,突出“福祥卡”品牌战略,强化宣传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发卡力度,加快发卡进度,提高发卡质量,提高用卡频率,提升卡营业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形象。

二、规范信贷管理,优化增量质量

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主要的创效资产,其经营管理关系着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管好用活信贷资金,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至2010年1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30815万元,比上年末净投放 24064万元,增幅11.64%,贷存比为69.37%,有效地支持地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自身效益。

一是严格控制新放贷款风险,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结合改革、业务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信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使之管理细化,便于操作,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积极创建信贷管理前台、中台、后台体系,强化信贷基础工作,统一贷款操作文本,严把贷款审批权限关,发放程序关,责任落实关,落实贷款包收责任制,强化柜台监督,合理调整贷款利率。同时,以信贷管理系统为平台,规避信贷风险。

二是建立健全授权经营制度。即对信贷业务的评级、授信、用信、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等进行授权,突出贷款审批权限授权管理。合理安排贷款营销投放计划,控制信贷管理系统余额上线,有效促进平衡发展。

三是扎实开展评级授信工作。根据本联社的实际,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客户评级授信工作的通知》(祁信联发„2010‟12号)文件,建立完善评级授信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对农户、商户、其他自然人和公司类客户的评级授信,同时对农户公开授信,发放《农户信用等级证》,确保全年评级面达到61.4%,授信面达到55.4%,借款有效需求的满足率达到73.2%。所有信贷业务必须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进一步提高信贷工作效率,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规范信贷操作流程。

四是积极推行贷款保险制度。凡是与农村信用社发生信贷关系的客户,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必须对借款人或抵押财产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或抵押财产险,进一步防范信贷风险。并积极主动上报资料办理保险兼业代理资格证。于12月开通了中国人寿“银保通”代理业务系统。

五是推进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市办要求,为有效规范信贷业务操作程序,优化资源有效配臵,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推行客户经理制,全县共聘任高级客 4 户经理2人,客户经理102人,农贷管理员48人。同时,合理配制信贷岗位角色。

六是突出重点,优化贷款投向。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树立“大三农”理念,积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中小企业、中小商户的支持力度,创新新支农思维,找准着力点,在贷款投向上坚持向涉农贷款倾斜,确保涉农贷款不低于全年新增贷款总额的70%。为此,县联社印发了《关于开展小额农户及种养大户贷款专项营销活动的通知》(祁信联发„2010‟11号)、《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营销活动工作方案》(祁信联发„2010‟31号)和《关于组织小额农户(商户)贷款专项营销活动的通知》(祁信联发„2010‟42号)等文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营销方式、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提出工作要求,严格考核激励措施,使贷款营销得以有步推进。

七是规范员工自借贷款管理。自2008年9月以来,组织营业部对全县员工自借贷款进行全面清理,统一归口到县联社营业部实行专人、专账管理,逐月报表,对没有按季结息的信用社员工,从次月起扣发工资,并逐人下发限期还款通知书。

八是加强信贷管理,规避操作风险。今年组织信贷专项检查二次,6月份开展大额贷款和抵、质押贷款检查和7月份开展信贷 5 管理工作检查,并根据检查的贷款情况,分别下达贷款风险预警提示,及时督促信用社管理责任人加强跟踪,及时整改,对违规责任人及时处罚,并向联社党委建议处理。并根据期限管理要求,每月的上旬对下月的50万元(含)以上到逾期贷款逐社逐笔进行《到逾期贷款预警提示》。

九是认真开展原代办员发放贷款的清理、函证工作。根据省联社湘信联办„2010‟166号文件精神,组织信用社迅速开展对辖内原代办员发放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并结合“三收”工作上门函证和落实债务,明确清收人员责任,建立电子及纸质台账,规范管理。

十是组织清核对征信信息和及时进行异议处理。由于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时间紧,注册工作量大,造成部分错误和虚假注册信息的贷款,造成部分信息串户,严重影响了信用信息质量。因此,组织各信用社人员全面逐笔交叉函证,确保信贷管理系统与综合业务系统数据信息资料一致。并组织资料对客户错误信息及时修改或上报省、市主管部门修改,对征信异议及时处理。

三、创新支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

农村信用社的根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载体。因此,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三农”是我们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截止2010年11月 6 末,涉农贷款余额为19917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6.29%,比上年末净投放18890万元,增幅10.48%,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 65288万元,比上年末净投放3458万元,占比28.29%。

一是全面开展客户资源调查。全面掌握农村信用社辖内存量客户结构和市场客户潜力,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逐步建立劣质客户的退出机制和优质客户的准入、开发与维护机制,并摸清客户的资金需求。

二是扎实做好客户评级授信和发证工作。在客户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扎实做好农户的评级授信工作,确定内部授信和公开授信额度,通过评级授信后发放《农户信用等级证》,持证农户在核定的公开授信额度内凭身份证、本社 存折和福祥卡到辖区内信用社柜台直接办理信用贷款业务。

三是继续推进信贷“三个一工程”和创建“百、千、万优质客户工程”,重点支持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种养大户、生态农业发展。重点支持了湖南海星阳光畜牧有限公司养牛、祁东县兴隆土畜产品有限公司养猪、森鑫生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养猪、祁东县新丰果业有限公司苗木水果、祁东县吉祥食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祁东县星鑫食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祁东县君儒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加工等等。

四是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支持双奇种植专业合作社蒋双奇 7 种植烤烟228亩、双季稻种植460亩,并与当地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支持英达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何伙华养殖种母猪300多头、公猪2头等等。

五是支持金桥、过水坪、双桥、灵官、风石堰、白地市等6个乡镇烤烟种植,种植面积16860亩,种植农户1201户,共发放烤烟贷款2096万元。其具体操作程序:一是镇党委、政府负总责,把好烟农审核关;二是信用社把好农户联保贷款审批发放关;三是信用社把好烤烟贷款收回关,信用社与县烟草局签订烤烟资金代付协议,烤烟收购时,信用社直接收回贷款。

六是建立支农责任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联社班子成员包片,每人联系一个优质涉农企业,联社机关人员包社,每人选定1-2户种养大户作联系点,信用社客户经理包村包户,每人联系小额农户贷款50户以上,种养大户贷款20户以上,并纳入绩效工资考核中去,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操作,制订和完善了《信贷管理办法》、《员工自借担保贷款清收规范管理办法》、《当年到期未收回贷款实行责任追究的考核办法》、《原代办站归并贷款专项考核办法》、《农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试行)》、《商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试行)》、《其他自然人评级授信管理办法(试 8 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客户授信管理办法(试行)》、《贷款审批权限授权管理办法》、《贷款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划》、《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贷款市场定价管理办法》、《贷款责任认定及处罚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业务管理办法,使之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

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今年来,信贷管理部共举办了三次培训班。3月30日至22日举办保险业务培训,参加人员30人,专门请中国人寿寿险的老师前来授课,系统地学习了保险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等,通过学习,组织人员去衡阳电大参加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30人全部通过,取得了保险从业人员资格。8月10日举办了“银保通”业务培训,参加人员30人,由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主讲,系统地了解“银保通”业务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操作,保证“银保通”业务开通后能正常运行。8月25日举办了贷款新规培训班,参训人员203人,其中各信用社180人,机关23人,并特邀省联社衡阳办事处业务指导科业务骨干与本联社工作人员共同授课,系统地讲解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和信贷管理系统有关问题,联社理事长和监事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严格要求和希望,培训后实行闭卷考试,参训人员成绩全部优秀。9 通过培训,理论联系实际,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业务工作操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规范了业务操作行为,规避了业务风险。

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联社既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二是完善和强化考核机制。三是加强客户经理管理。四是继续加强客户管理和维护。五是推行利率定价机制。六是加大执行力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

信贷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5

强化信贷资产管理推动业务健康发展——火车站分社2012信贷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为不断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结构,增强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有效促进信贷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火车站分社坚持以“放好增量、管好存量、盘活不良”的信贷管理总体思路;坚持以信贷资产质量为生命线,强化信贷资产管理;坚持以依法合规经营为准则,进一步规范信贷业务操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标杆,努力培育健康信贷文化,全面提升信贷管理能力。截止12月末贷款余额为2006万元,本年累放贷款272笔,金额1204万元,累收贷款349笔,金额1471万元,不良贷款剔除打包、释放贷款,净降64万元,完成年任务59万元的107.8%,实现贷款利息收入239万元,完成了收息任务,百元收息率达到10.79。下面我就本社信贷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兄弟社进行交流,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创新经营理念。知识是行动的指南,结合我社老中青员工的实际,在学习中,采取自学和以会代训的方式,不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信贷业务基础知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信贷档案管理》、《贷款风险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管理办法 篇6

第一条 为建立定岗定责、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信贷管理机制,促进审慎经营,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贷工作尽职是指在整个信贷业

务流程中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尽的职责。

第三条 本办法是信贷人员履行职责和失职问责的依据,适用于全省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四条 受理岗职责:负责受理客户申请和对客户的主体资格、借款资料、贷款条件等进行初审。

第五条 调查岗职责。调查岗包括信贷调查人员、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

(一)调查人员职责:负责调查评价工作,对调查报告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调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审核调查报告,对调查程序的合规性、公正性、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正确性负责。同时应直接参与辖内大额信贷业务的调查评价工作。

(三)分管领导职责:负责审定信贷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的整体质量负责。同时应组织或直接参与辖内集团客户和重大项目的信贷调查评价工作。

第六条 审查岗职责。审查岗包括信贷审查人员、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信贷审查专员。

(一)信贷审查人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审查内容对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是否同意支持的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二)审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审核审查报告,对审查程序的合规性、公正性、合理性和审查方法的正确性负责。同时应直接参与对大额信贷业务的审查工作。

(三)分管领导职责:负责审定信贷审查报告,对审查报告的整体质量负责。

(四)信贷审查专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审查内容对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独立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是否同意支持的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第七条 信贷审批岗职责。信贷审批岗包括信贷审批委员会(以下简称贷审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以及有权作出信贷决策的其他人员。

(一)贷审会委员职责:负责审议信贷业务,并对信贷业务进行表决。

(二)贷审会主任委员职责:负责贷审会工作,按规定审议信贷业务。

(三)联社理事长职责:负责行使一票否决权。

信用社信贷审批小组组长及成员职责比照本条规定执行。

第八条 放款操作岗职责。放款操作岗包括放款操作人员、法律审查人员、会计人员和放款部门负责人。

(一)放款操作人员职责:负责按照要求落实贷前条件和用款条件,办理放款手续,登记录入人行征信系统,收集、整理和移交客户档案资料。

(二)法律事务岗职责:负责在放款前对信贷业务的合同文本、法律文书及相关凭证等资料,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审查。

(三)会计岗职责:负责依据信贷审批表和放款通知书,审核信贷人员办理的信贷业务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按规定对信贷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四)放款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管理放款环节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 贷后检查岗职责。贷后检查岗包括贷后检查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贷后检查岗人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频率和内容对借款人、担保人、抵(质)押物进行贷后检查,对贷后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报告部门负责人;按时发送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及时收回贷款本息和确保诉讼时效。

(二)贷后检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管理贷后检查工作,对贷后检查人员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应直接参与大额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工作。

第十条 风险管理岗职责。风险管理岗包括风险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风险管理人员职责:负责对贷后检查部门发现的风险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并提出化解风险建议。

(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对风险管理人员提出的化解建议及时进行处理或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十一条 资产保全岗职责。资产保全岗包括资产保全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资产保全人员职责:负责对不良信贷客户的管理,对问题类客户的法律诉讼;负责接收、管理和处置抵债资产。

(二)资产保全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资产保全工作,重大资产保全事项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十二条 档案管理岗

职责:档案管理岗包括档案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负责接收、登记信贷业务资料和整理、装订、保管、交接信贷档案,对信贷档案的完整性负责。

(二)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督促档案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借阅和移交信贷档案。

第十三条 尽职调查岗职责。

尽职调查岗包括尽职调查人员和尽职调查部门负责人。

(一)尽职调查人员职责:负责对信贷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工作中是否尽职进行调查,并提出责任认定建议。

(二)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审核尽职调查报告,并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同时应直接参与大额信贷业务的尽职调查。

第十四条 本章规定的职责,如果由同一部门或人员履行多个部门或多个岗位的职责,则由其部门负责人和岗位责任人承担相应职责。

第三章 尽职调查

第十五条 当信贷业务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尽职调查。

(一)当贷款劣变时(进入不良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外),应对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二)当对贷款进行以资抵债处理时,应对贷后管理、风险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三)当贷款进入损失形态时,应对风险管理、抵债资产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入损失形态时,应对调查、审查、评级授信、放款、贷后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尽职调查;

(四)当核销贷款时,应对损失贷款的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五)在信贷业务合规性检查工作中,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必须进行尽职调查。

第十六条 通过调查,对存在未尽职行为的,应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第四章 责任类型及责任认定

第十七条 责任类型

(一)完全责任:故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操作规程,并由于其个体行为致使其他当事人做出错误判断、无法预见或控制信贷业务风险的;

(二)主要责任:在信贷业务操作中严重失职或非故意违规,对存在的风险未能识别的;

(三)次要责任:因工作疏忽等原因未能识别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第十八条 责任认定

(一)调查、审查与审批

1.调查人员未按规定完整收集借款人资料的;对收集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未进行调查核实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2.调查人员未对借款人申请贷款的必要性、用途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3.调查人员未对保证人进行实地核保,对保证人的代偿能力、资信情况了解、分析不彻底,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的;调查人员未调查核实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及实现抵(质)押权的可行性、合法性,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4.调查评价报告中未反映和充分揭示集团客户及关联客户的有关信息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5.调查报告的内容不完整、分析方法不正确、调查结论不准确的,调查人员、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6.调查人员按领导授意进行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的,调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属按领导授意调查的,与调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7.调查报告未按规定反映客户的主要风险点和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的,调查人员、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8.调查人员与客户弄虚作假而形成调查报告误导审查和审批决策的,调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若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是弄虚作假形成调查报告的,与调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9.调查环节的相关人员在调查报告上签注的意见不明确的,视同同意上一岗位的所有意见,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10.审查人员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审查的,审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11.审查报告未按规定全面反映审查内容的,或审查报告的分析方法不正确、审查结论不准确的,审查人员、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12.审查同意了不符合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信贷业务;审查人员、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3.审查人员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的,审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属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的,与审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4.审查人员故意提供虚假审查报告的,审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若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是弄虚作假形成的审查报告,与审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5.信贷审查专员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对信贷业务进行审查的,承担主要责任。

16.信贷审查专员审查同意了不符合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或不符合信贷基本条件的信贷业务,承担完全责任。

17.信贷审查专员故意提供虚假审查报告,或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报告的,承担完全责任。

18.审查环节各相关人员对所审查信贷业务的审查意见不明确的,视同同意上一岗位信贷人员的所有意见,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19.超权限、超比例审批信贷业务的,或通过对关联方提供授信的方式化整为零超权限、超比例提供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包括联社贷审会和信用社贷审小组投同意票人员,下同)承担完全责任。

20.对不符合信贷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同意授信或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1.在借款人还未取得相关批准文件的情况下,同意授信或发放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2.在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或担保实力的情况下同意授信或发放贷款的,以及不按抵(质)押折扣率确定贷款额度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3.违反国家有关不得以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规定,同意贷款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和增资扩股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4.违反国家有关不得以贷款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规定,同意贷款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5.违规决策发放跨区域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6.违反信贷审批程序或减少审批程序、逆程序同意授信或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7.指示、授意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违规办理信贷业务,或以个别谈话等方式影响有关信贷人员或贷审会委员独立发表意见的,指示、授意人承担完全责任。

28.联社理事长未按规定行使一票否决权的,承担完全责任。

29.未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风险提示意见办理信贷业务的,由有权同意人和具体经办人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二)放款程序

1.在不满足“审批结论”设定的放款条件下办理了放款手续的,放款人员与放款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2.办理担保贷款手续不合规、不合法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或者部份无效的,放款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3.对借款合同、法律文件及相关凭证审查不严,致使存在的法律瑕疵危及农村信用社债权行使的,法律审查岗承担主要责任,放款人员承担次要责任。

4.未按规定及时办理抵(质)押权利凭证的入库保管手续,或违反有关规定办理释放抵(质)押品手续的,同意人和具体经办人承担完全责任。

5.放款人员按照领导授意, 不按规定落实贷前和用信条件而办理信贷业务手续的,放款人员、部门负责人与授意领导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三)贷后检查

1.未按规定的内容和频率进行贷后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2.贷后检查报告未反映借款人的经营及财务变化情况,未分析其变化情况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影响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3.对于发生影响客户风险级别及还款能力的重大事件未及时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对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发生变化,抵押物出现转移、毁损、变质等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未及时进行书面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5.未按规定保管抵押物、质押物的权利凭证,或未按规定保管质押物,致使有关权利凭证或质押物毁损、遗失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6.未及时向借款人及保证人发送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导致诉讼时效丧失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掩盖资产质量导致风险进一步加大的,相关人员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8.贷后检查人员故意隐瞒借款人、担保人发生的重大变化情况的,或编造虚假贷后检查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部门负责人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

9.按领导授意不真实反映信贷资产风险的,贷后检查人员和授意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明知属领导授意而未阻止的,承担主要责任。

10.贷后检查部门未及时将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信贷业务报告风险管理部门的,贷后检查部门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

11.未对贷后检查部门报告的风险预警信号进行风险识别并及时制定处置方案进行处理,或未按规定程序报告的,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12.未按风险管理部门意见及时进行处置的,贷后管理人员或资产保全人员及其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四)资产保全

1.以资抵债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债权债务合同或协议、抵债资产权属凭证等)不真实、不完整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2.未按规定接收抵债资产的,资产保全人员、审查人员和审批人员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3.接收抵债资产违反审批程序或超权限审批的,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取得抵债资产过程中与借款人、担保人串通,使抵债资产价值高估、难以变现或变现损失巨大的,直接责任人承担完全责任。

5.未按规定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手续,导致抵债资产权属出现争议或其他影响抵债资产处置的,根据当时未办理手续的具体原因,分别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属内部原因造成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6.取得抵债资产后未及时建立台账,或保管的档案资料发生缺损的,经办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保管人员未按规定对抵债资产定期进行检查、核对,导致帐实不符,抵债资产出现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8.处置抵债资产违反审批程序或超权限审批的,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9.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处置抵债资产而损失农村信用社利益的,经办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10.对经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因未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导致丧失执行时效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五)资产损失核销

1.在借款人或担保人仍具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偿,导致债权核销的,相关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2.对未认定责任或未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资产损失进行核销的,相关的核销审查与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3.采用编造、伪造相关证明材料的方式对不具备核销条件的资产申请核销的,经办人承担完全责任;审查与审批人员未能对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甄别,导致核销申请通过的,审查与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为逃避责任追究,对资产损失隐瞒不报、长期挂帐的,相关信贷人员、部门负责人及决策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5.对追索类已核销资产未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导致未及时发现债务人资产线索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索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6.对追索类已核销资产,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因未采取有效的催收措施,导致追索权丧失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对已核销资产的台账未按规定及时进行更新的,管户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六)档案管理

1.相关部门的经办人员未按规定时间移交信贷资料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2.未按规定对信贷资料进行归档、登记、装订、移交和管理的,相关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未督促移交和按规定进行监交的,承担主要责任。

3.未按规定进行档案管理,造成信贷档案资料遗失或有档案涂改、拆换、损毁和遗失等问题的,档案管理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对失职行为的处罚方式:

(一)经济处罚。包括罚款、赔偿损失等。

(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三)其他处理。包括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批评教育主要包括口头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等;组织处理主要包括调离原岗位、解聘职务、解聘专业技术职务、取消授信资格、停止信贷审批权、停职离岗收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

第二十条 处罚标准

(一)对承担次要责任的,给予责任人200-500元(以每笔计算,下同)的经济处罚,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处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给予责任人纪律处分。

(二)对承担主要责任的,给予责任人500-1000元的经济处罚和记大过以上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给予责任人开除留用以上纪律处分。

(三)对承担完全责任的,给予责任人1000-2000元的经济处罚和开除留用以上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以下未尽职行为,给予责任人100-1000元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应进行组织处理。

(一)受理岗无正当理由拒绝客户申请的;对客户的主体资格、借款资料、贷款条件等未进行初审的;对收集的客户资料未按规定加盖相关印章的;

(二)受理、调查、审查等各部门负责人未及时安排人员或直接从事相应工作,造成各环节超过规定时间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和方式擅自出具或不出具信贷业务退件通知的;

(四)未按规定移交信贷资料的。

第二十二条 具体处罚由稽核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省农村信用社稽核处罚办法(试行)》、《***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制定、解释和修改。

绿色信贷管理机制研究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经济粗放发展基础上的, 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趋势, 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 各地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然而节能减排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开始全面进入我国节能减排的主战场。2007年7月, 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推行绿色信贷, 将增加违法排污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 甚至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 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高成本治污覆辙;同时还能够有效防范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引发的信贷风险, 促进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绿色信贷在国外早已有之, 1974年联邦德国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 专门负责为环保项目的投资提供优惠贷款。《美国传统词典》 (第四版, 2000年) 的解释, 将绿色金融称之为“环境金融”、“可持续融资”。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绿色信贷行动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机构自律组织 (UNEP FI) 中, 已有45个国家的208家金融机构成为签约方。同时, 国外绿色信贷理论也日渐成熟, 赤道原则、伯尔第斯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实践的操作指南。绿色信贷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满足合作伙伴的需要, 同时还要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必须对社会以及生态环境负责。从国际经验来看, 绿色信贷产品一般包括 (UNEP FI, 2007) :

(1) 项目融资。对绿色项目给予贷款优惠。

(2) 绿色信用卡。卡利润部分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项目。

(3) 商业建筑贷款。为节能商业建筑物提供第一抵押贷款和再融资。

(4) 住房抵押贷款。推出结构化节能抵押产品, 将省电等节能指标纳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

(5) 汽车贷款。向所有低排放的车型提供优惠利率等。

2.2 国内文献

绿色金融, 这一概念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 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 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 (和秀星, 1998) 。二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 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 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 (高建良, 1998) 。三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 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 (潘岳, 2007) 。这几种观点, 各有侧重, 都从不同视角反映了绿色金融的一些本质。另外也有邓聿文 (2007) 指出绿色信贷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 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 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

3 当前我国绿色信贷机制的现状

《意见》发布以后,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环境蕴含的机遇和风险, 以及银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国工商银行高调提出要建设绿色信贷模范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规定在信贷评审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国家开发银行着重推动“两高”行业调整产业结构。目前绿色信贷政策已初显成效, 其中兰州九州乳液有限公司等38家环境违规企业被拒绝或停止贷款, 有的企业还被收回了先前已发放的贷款。据统计, 2007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共收回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企业贷款39亿元, 同时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1063亿元。同时上海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也已加入联合国环境署金融计划项目 (UNEP FI) 。但我国绿色信贷起步较晚, 目前只是取得了局部性、阶段性的成果, 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4 当前我国绿色信贷机制存在的缺陷

4.1 商业银行商业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冲突

绿色信贷的理念已经暗示了商业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但是,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其主要动机之一, 即商业银行是逐利的。在目前政策和盈利环境下, 虽然对“两高”行业的贷款已经被谨慎投放, 但是贷款余额依然占据了商业银行信贷的11%相当高比例。

4.2 银政企三方的“利益同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政府始终存在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为了完成上级考核指标、提升政绩, 会千方百计地保住企业。同时国有大中型银行, 往往也背负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负担, 以及“多贷增效”的企业盈利性目标。

4.2.1 银行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银行指标:BR1—银行贷款获得的收益, BR2—银行实行绿色信贷 (不贷款) 后获得的无形收益, BC1—污染企业被查处后银行受到的贷款损失, BC2—污染企业转向其他融资渠道贷款使银行丧失客源受到的损失。政府指标: T—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 C—政府对双高企业进行查处, 要支付的监督考察成本, R—当地环境保护得到的收益。

从博弈模型中看到, 银行如果对企业贷款, 政府不查处的收益为税收T≫查处的收益R-C。因此政府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查处。若银行实行绿色信贷政策, 如果政府不进行查处, 企业会转向其他融资渠道贷款, 政府不查处收入T>查处收入R-C, 政府会不查处。因此不管银行贷款或不贷款, 政府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查处以获得税收收益T。在政府不查处时, 银行对企业贷款的收益为BR1≫实行绿色信贷的收益BR2-BC2, 因此在政府不查处时, 银行最好的策略就是贷款。在地方政府对企业查处时, 银行贷款收益为BR1-BC1<银行不贷款的无形收益BR2, 银行的策略是不贷款。

银行与政府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政府不对污染企业查处, 银行对其贷款, 双方获得各自的最大收益, 但整个社会利益受到损失。

4.2.2 银行和企业间博弈模型分析

企业的指标:ER1—企业获得贷款经营带来的企业收益, EC1—企业治理污染所花费的成本, EC2—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损失, F—企业被查处交纳的罚款。

从博弈模型中看到, 如果企业积极治理污染, 银行贷款会获取收益BR1, 若不贷款受到损失为BC2, 因此银行最好的策略是贷款。如果企业不治理污染给查处, 银行贷款收益为BR1- BC1>银行不贷款给企业收益BR2-BC2, 银行还会选择贷款。如果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 企业治理污染获得收益为ER1-EC1, 而企业不治理污染获得的收益为ER1-F。由于目前对企业的罚金F<企业治理污染成本EC1, 因此企业最好的选择是不治理污染。如果银行不贷款给企业, 企业会转向其他融资渠道。因为不治理污染收益ER1-EC2-F>治理污染收益ER1-EC1-EC2, 企业仍不会治污。

因此, 银行业和污染企业的博弈结果就是银行对企业贷款, 企业不治理污染。这样最终的结果是:银行通过这些贷款大户得到利息收益, 政府得到税收收入, 而企业不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效益, 相反会继续污染环境。这就是银政企三方的“利益同谋”问题。

4.3 环境污染信息尚未全面完整地进入银行征信系统

2007 年上半年, 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曾就“共享企业环保信息”联合发布文件, 把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 客观分析企业的环境信息, 了解企业有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但是由于企业认识到环境信息影响着其是否能够得到银行贷款, 因此企业就有可能隐瞒真实信息, 提供虚假信息, 或只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那么银行获取的信息就不充分, 无法满足绿色信贷的执行要求。

4.4 绿色信贷标准不够细致

目前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 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 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

5 完善我国绿色信贷机制的政策建议

5.1 提高环保意识, 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银行的战略层面

关注环保问题不仅是银行的社会责任, 也关系到银行业务的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把可持续发展和银行社会责任作为现代银行的核心经营理念和价值导向。同时让员工充分认识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明白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只有全员树立了绿色信贷理念, 才能在工作中考虑到环保因素, 真正将绿色信贷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5.2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为绿色信贷推行扫清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政府始终存在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甚至于有些地方政府无视国家的环保政策。从国际经验来看, 政府部门行为的调整和约束、银行与各级政府的共识是信贷政策有效支持环境保护的首要前提。因此, 我国中央政府有必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 并以立法或规定等形式隔绝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干预。

5.3 建立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环保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 与金融部门形成信息沟通机制。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环保部门的力量, 加强贷款风险管理, 补充银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环保部门也可借助商业银行的力量,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严格信贷环保要求, 促进污染减排。目前我国环保政策和信息零散、缺乏统一管理与发布机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信贷的推行, 因而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

5.4 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

各银行应按照银监会发布的《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对于不同类别的客户实行不同的授信政策。对存在违反环保法行为的企业, 其贷款应当纳入不良类贷款管理;对违反环保规定超标排污的企业, 要暂停一切形式的新增融资;对能耗、污染虽然达标但环保运行不稳定的贷款企业, 及时调整原有贷款期限压缩授信。

5.5 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

银行业内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各分支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从外部激励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 对于绿色环保项目, 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财政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绿色信贷项目的扶持力度。我国以及国际社会对于环保的重视, 为金融机构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谁能把握住产业结构调整的脉动, 以优质的产品占领先机, 谁就有可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邓聿文.为企业节能减排构筑“绿色信贷”.上海证券报[N], 2007, (7) .

浅谈信贷风险管理 篇8

关键词:风险;信贷;管理

一、风 险

风险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在一定的风险情况下做出决策,并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风险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于风险的定义有如下几个不同的版本[1]:

1895年,美国学者海尼斯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1901年,美国学者威利特在他的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美国保险学者小威廉姆斯、海因斯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差异越小在风险越小,差异越大则风险越大”;1964年,美国的小威廉和汉斯把人的主观因素引入风险分析,认为“虽然风险是客观的,但不确定性则是主观的、个人的和心理的一种观念,不同的人对同一风险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书中较全面地分析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性质,他认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美国学者佩费尔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可测度的客观概率的大小”[2]。

我国理论界对风险的定义主要有:第一,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第二,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第三,风险是导致损失的变化;第四,风险是实际结果对预期期望的偏离。正是理论界对风险认识的不一致性,导致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阐释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3]。

二、信贷风险

广义的信贷风险是指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盈利的不确定性,由于贷款合约利率一般是固定,如果市场利率等因素发生变化,这笔信贷资产的实际盈利就会受到影响,信贷资产的收益就会出现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信贷资产损失的不确定性,损失的不确定性既包括数量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全部收回,还是部分收回,或者零收回;又包括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的收回期限,其能否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如期收回的不确定;狭义的信贷风险则是指信贷资产在未来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发生变化而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或有受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信贷资产价值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4]。

目前广义的信贷风险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被接受,简单来讲就是指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也可以这样来描述:不确定性导致正面的结果为机遇,导致负面的结果为损失。由此可以引申,信贷风险,就是指由于各种未知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过程中蒙受损失或者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透彻地掌握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因为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在于风险规避,而在于在承受适当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知,假如纯粹地从降低损失的视角去理解信贷风险,这样就很容易陷入“唯风险控制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忽视了风险与收益的互相平衡实质,更不符合商业银行自始至终所坚持的在管理风险的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准则,因为从根本上讲,拒绝风险就是拒绝盈利,回避风险就是回避盈利。信贷业务的风险是与生俱来的,商业银行正是因为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信贷风险而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正如花旗银行前总裁沃尔特瑞斯顿所说:“银行家的任务就是管理风险,而不是避免风险。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三、信贷风险管理

所谓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各种可能导致信贷损失的主观因素进行有效地预测、分析、防范、控制和处理。以降低信贷风险,减少信贷损失、提高信贷质量,从而增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损失补偿能力的一种信贷管理活动。

深度理解信贷风险管理要从以下四点来把握。一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的对象是风险;二是信贷风险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三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经营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安全经营保障;四是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信贷风险的识别、信贷风险的评估和信贷风险的处理[5]。信贷风险管理是一种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进行有效决策的制度安排,依据其可能掌握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决策机制来管理贷款风险,实现经营目标[6]。

四、信贷风险管理程序

信贷风险管理的程序也就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步骤,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管理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信贷风险的识别、信贷风险的评估和信贷风险的处理三个环节。信贷风险的识别是指商业银行在各种信贷风险发生前,对信贷风险的成因、类型及其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这是管理信贷风险的开始,即在贷款决策之前,收集大量有价值的客户背景信息资料,初步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定性分析,辨识出信贷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性质。风险识别是整个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7]。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实务中,一般通过对信贷客户的财务分析、行业及产品市场分析、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分析、信用记录分析、资金用途分析、还款来源分析、担保分析等方面来进行信贷风险识别。商业银行只有正确识别信贷风险,才能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引发风险的原因,从而提出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办法。信贷风险的评估是指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理论以及经验判断,对信贷对象、信贷品种、贷款方式等所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的一种量化反映,以评价信贷风险的程度及指导信贷决策。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定性方法是制作风险评估系图,还有用来确定风险对企业影响的其他工具,比如情景设计、敏感性分析、决策树、计算机模拟、软件包和对现有数据的分析。风险识别程序不是连续的,风险识别程序常常是每年或每季度执行一次。经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之后,商业银行就可依据之前评判的风险大小等级,采取灵活且恰当的方式进行风险处理,使风险控制在可消化的范围之内。信贷风险的处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信贷风险损失发生前控制与避免风险损失;二是在信贷风险发生后化解风险或寻求经济补偿。一般而言,信贷风险的处理对策应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四种。(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凌江怀. 商业银行风险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杨梅英.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3]孔艳杰.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马媛.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及实证分析[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5]阮廷秀. 越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魏国雄.信贷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7]姬利莎.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2.

上一篇:《眼睛和眼镜》教案下一篇: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