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精选8篇)

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 篇1

简报一:

10月17日,敦煌市黄渠镇召开禁毒工作专题研讨会,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各村以及学校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分管禁毒工作的镇人大主席罗文清主持。

此次会议专题研究全镇禁毒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宣传氛围不浓厚、青少年禁毒阵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下一阶段禁毒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会议要求,一是落实工作小组作用,要形成由镇主要领导任工作组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责任单位分头责任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作为主体工作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建立社会吸毒人员防控体系;三是由综治办牵头,学校、各村要着力营造禁毒氛围,可采取仿真宣传标本、禁毒宣传栏、禁毒影片播放、到学校上法制课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四是着力打造青少年禁毒阵地建设,依托中心校现有资源,完善禁毒工作阵地打造。

罗文清强调,禁毒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将工作落实到村、学校,一方面层层落实防控打击力度,依托村社力量,控制吸毒人员外流,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简报二:

10月12日上午,白银市景泰县中泉镇召开了禁毒工作整改落实情况专题会议,会议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闫沛川主持。

会议主要对10月11日景泰县禁毒办对全镇禁毒各项工作检查时指出的问题进行了传达,并就提出的未及时更新社区戒毒人员台账、未及时完善禁毒工作相关软件资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会议要求,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靠实禁毒工作责任人,认真履行禁毒工作职责;要加强与县禁毒办及派出所等部门的无缝对接;要加强对在册管控人员的台账建立及禁毒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督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简报三:

近日,泸州市合江县白米镇在镇四楼会议室召开禁毒工作专题研讨会,镇群工办、派出所、司法所、社区以及学校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分管禁毒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戴英平主持。

会议采取轮流发言,群策群力地会议形式进行。此次会议专题研究该镇禁毒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宣传氛围不浓厚、青少年禁毒阵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下一阶段禁毒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会议要求:一是落实工作小组作用,要呈现出由镇主要领导任工作组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责任单位分头责任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派出所、司法所、群工办作为主体工作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建立社会吸毒人员防控体系;三是由群工办牵头,宣传办、学校、社区要着力营造禁毒氛围,可采取仿真宣传标本、禁毒宣传栏、禁毒影片播放、到社区学校上法制课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四是着力打造青少年禁毒阵地建设,依托中心校现有资源,完善禁毒工作阵地打造。

会议强调:禁毒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将工作落实到村社、学校,一方面层层落实防控打击力度,依托村社力量,控制吸毒人员外流,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另一方面要营造宣传氛围,让全镇呈现出“文明社会,拒绝毒品”良好态势,牢筑禁毒思想防线。

简报四:

为进一步夯实禁毒基础工作,10月10日下午,金昌市金川区昌文里社区召开禁毒专题会议,社区全体干部职工、社区民警、禁毒工作小组、禁毒志愿者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要求,禁毒专干要迅速对辖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切实掌握辖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信息,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数量,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信息准;吸毒人员档案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完备;要加强与辖区派出所民警的沟通衔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信息简报及各类工作资料,要做到内容丰富、分类明确;禁毒工作小组要认真对照今年禁毒工作目标责任书逐项查漏补缺,做好检查考核工作。

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 篇2

历届论坛举办城市装备部门的领导

南昌市现代技术装备中心主任卢洪之发言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主任丁书林发言

本刊讯2014年10月18日, 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交流研讨会总结暨第五届研讨会筹备会议在南昌市第十九中学举行。

7月在太原分别后, 10月再聚南昌, 16个城市的教育装备部门领导见面分外亲切。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卢洪之、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主任丁书林、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主任竺建 伟、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太原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许原芝、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余青松、沈阳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张东、 郑州市实验教学装备管理中心主任孟天义、兰州市教育技术装备处处长南星辉、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罗虹、石家庄市教育局装备中心副主任赵慧敏、青岛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章鹏、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副主任王善军、苏州市教育装备与勤工 俭学办公室主任陈绍仪、常州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邹建源、温州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陈建淼以及研讨会特邀专家罗一华、龙树基分别发言, 献计献策。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丛林主持会议, 副社长兼执行主编张鹏作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交流研讨会情况总结。

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 篇3

一、极地治理与合作的态势及特征

极地事务已成为当前全球热点之一,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热点问题,而强化国际合作则已成为北极和南极治理的一个主要方式。

有学者认为,极地的国际治理已成为极地事务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当前极地的治理面临着三大矛盾,即极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极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各国权利的声索与保护人类共同继承财产间的矛盾;人类极地活动,包括旅游、科考、勘探、资源开发的迅速拓展和增加与现有法律和治理机制不足的矛盾,促使治理需求进一步加强。

就北极治理而言,有学者指出,该地区实际上存在很多现有的安排,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全球性治理框架,还包括北极理事会、巴伦支理事会等区域性协议以及在国际海事组织组织下制定的一系列软法性的航运守则。但在北极气候变暖、海冰迅速消融的情况下,以《海洋法公约》、北极理事会为代表的现有机制安排由于存在部分缺失和“先天不足”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已不能充分满足新的治理需要。也有学者认为,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北极理事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推动了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但是从它的发展趋势来看,也在妨碍着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的建立。还有学者将决定北极秩序的矛盾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极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一类是北极国家和圈外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北极国家对于北极区域的管辖权界定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北极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北极治理所面对的核心问题,其重心在于解决冲突和促进合作;而北极圈外国家和圈内国家也存在合作和冲突,但是合作大于冲突,且大量的合作集中在低度政治领域。

针对南极主权长期“冻结”的现状,有学者认为,尽管《南极条约》将南极的主权已冻结,但并没有冻结主权国家或者人类在南极的各种活动。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南极从事科学考察、环境保护,加强在南极的实际存在。随着南极事务的激增,南极事务管理权将作为南极主权问题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冻结原则持续化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在冻结的前提下,《南极条约》协商国通过行使管理权实质性地享有在南极的利益和权益,模糊淡化了南极的真正主权归属。也有学者指出,在《南极条约》冻结主权、和平利用以及禁止矿产资源开发的框架约束下,南极事务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南极利用活动及其减轻和预防该活动的环境负面影响。因此,只要《南极条约》有效,南极事务的发展只能是平稳和缓慢的,甚至看上去比较琐碎。《南极条约》还未经历某种活动突发性大规模增加的考验。

还有部分学者从有关北极国家的最新战略、政策文件角度分析了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的具体特点。有学者指出,作为最重要的北极国家之一,俄罗斯将北极战略视为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俄罗斯于2009年公布了首部关于开发俄属北极地区的纲领性文件,即《在2020年前以及更长期的俄联邦北极地区国家政策基本原则》。近三年来俄罗斯的北极开发主要集中在俄属北极地区西部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北方海航道的保障性开发以及北极大陆架油气勘探和开发等领域。对于美国北极政策的最新变化,有学者认为,美国从过去强调国防、国家安全,现在开始更多地强调能源、资源、环境利益,开始强调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强调对北极利益的统筹。也有学者指出,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是多元的,不同的利益集团对美国在北极的国家利益有不同的影响,总体而言,美国的北极政策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相呼应的。有学者将加拿大近年来的北极政策概括为以军事存在支持主权要求,以科学研究带动资源勘探,以资源开发带动原住民社会发展。与美加俄相比,挪威、丹麦(格陵兰)、瑞典、芬兰与冰岛等北欧五国虽是小国,但对北极却格外重视,五国均先后公布了其北极战略文件。有学者指出,北欧五国都主张在尊重现有国际法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北极海域划分以及边界纠纷问题;在治理机制上,都非常强调北极理事会的作用;都主张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北极资源;在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上都持相对开放的态度。

二、极地治理与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极地治理的目的是使该地区达到稳定、均衡和有序的状态,而未来极地治理与合作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应如何把握?其前景如何?这些问题均引起了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热议。

关于北极治理的未来模式。有学者认为,拟制北极条约无疑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愿景,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短期内绝非易事,而强化即有机制安排,并使之体系化和网络化的路径则较为切实可行。即让现有的各个治理机构和组织齐心协力、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更加复杂的治理体,使总的治理效果大于各个机构和组织治理效果的总和。有学者提出“嵌入全球治理的包容性的北极治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北极治理应放在全球治理的框架中,既承认北极地区内各国和非国家行为体包括北极理事会在内的双边和多边治理,同时也应促进域外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积极地参与北极事务,以真正达到北极地区的善治。还有学者提出“北极多元治理”的概念,即由于北极问题是区域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对于区域问题,北极理事会和北极国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对于全球性的问题,单由区域国家来治理则有垄断的嫌疑,事实上其也无法垄断,例如国际海事组织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领域就是北极航运治理。

关于北极秩序的总体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围绕北极法律地位的争论将长期存在,但部分公域化的趋势也会存在。虽然目前不宜将北极整体定义为人类共同遗产,但无论如何北极终究存在部分公域,这是可以认定的,如航道、资源开发、环保、气候变化治理等,也正是在这些领域存在共同治理的可能。至于共治的平台,一是将北极理事会发展成为北极的区域组织;二是利用联合国内部的机构,如海洋法组织平台或气候变化组织平台,借助这些平台来讨论北极的共同区域治理问题。还有学者认为,未来北极域内国家达成妥协、避免冲突的可能性在增加,以和平方式解决传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在增加。而在北极治理的大趋势下,域外国家参与治理的途径会随着治理领域的扩大、机制的完善而相应增加。

《南极条约》体系为南极提供了整体的治理架构,南极条约协商国也成为南极事务事实上的决策者。但有学者认为,南极主权的不确定性导致南极事务管理权的诸多“症结”,同时,主权冻结成为各国争夺南极事务管理权的前提和动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南极事务管理权的争夺加剧与南极主权之争的淡化趋势是相互促进的。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科学考察依然是最无争议的利用活动,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在南极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同时,针对科学活动的环境评估标准正趋于严格。此外,设立海洋保护区将是未来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的一个争议热点,可能会对旅游、渔业、航运等活动产生限制作用。

三、极地治理的中国参与:战略、策略与途径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地上升。中国是《南极条约》的缔约国,是北极理事会的临时观察员,同时海洋法和极地事务也已纳入中美战略对话成果清单。中国如何更为有效地参与极地治理,拥有哪些参与治理的途径和手段,是本专题讨论的焦点。

有学者建议,应首先制定我国的极地战略,明确我们的战略目标,包括实施的步骤、措施。其次,以科研为先导,进一步强化我国参与极地事业的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增强国际极地事务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再次,多层面,多角度,全面深入地开展极地事务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参与极地(特别是北极)的法律建设,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双边领域的合作。最后,应进一步加强极地的战略和权益研究。关于中国未来的极地战略,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要做到三个相适应,即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与维护国家的权利利益和需求相适应。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相关治理主张要充分体现“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共同关切”这些具有道德性意味的观念,明确反对非法掠夺和侵占,有关国家对极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要重视其行为的和平性、公平性与合法性,这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新兴大国这一国家属性所决定的。

关于中国参与极地治理的身份。有学者明确主张根据距离、交通、影响三大指标,构建中国的“近北极国家”身份以更好地参与北极治理。中国不应被动地接受非北极国家的称呼,应该让国际社会(包括北极国家和北极地区之外的国家)认识到广大非北极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是接近北极地区的一类国家的特殊性。当然,“近北极国家”的身份是对中国所具有的在与北极地区相关的部分地缘政治性质与特征的概括,这一身份并不改变中国原有的属性,不改变也不增加国际法赋予中国的参与北极事务的权利与地位。身份认同是一个过程,自我认知、他者的接受直至集体认同都需要过程。中国“近北极国家”身份构建的过程将是一个充满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交涉、磨合甚至斗争的过程。由于认同过程的复杂性和长久性,中国在建构“近北极国家”身份时,需有足够的耐心和大量细致的努力,不可急于求成。

关于参与极地治理的方式和途径。有学者指出,中国要积极处理三类关系,一是被排斥和被需要的关系,在某些治理领域北极国家排斥中国,而在另一些领域又需要中国。二是要处理好平衡全球利益与中国发展利益的关系。三是治理目标和路径的选择关系。至于具体的参与路径则包括:直接参与北极治理的区域组织(如北极理事会)及相关全球性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极地航运的工作领域);因实质性存在(旅游、科考、商业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参与治理;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和北极航道最重要的使用者,中国可以市场为杠杆参与治理;以双边伙伴关系为杠杆参与治理等。

鉴于中国与主要北极国家间均维系着良好的双边关系,部分学者就具体的北极双边合作领域和方式展开进一步探讨。对于中美北极合作,有学者指出两国可在全球层面(如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合作;在次国家/区域层面则应加强中美地方在北方论坛中的合作,此外中美科学家之间也应密切合作。还有学者建议,应通过中美海洋法和极地事务对话加强两国在极地治理问题上的共识和互信。对于中俄北极合作,有学者认为,俄罗斯是北极资源和航道最大所属国,中国则是世界的外贸大国,而且也是主要的油气进口国,两国在北极资源开发和航道利用方面加强合作将是双赢局面。对于中加北极合作,有学者认为,中国应加强与加拿大努纳武特自治政府的合作。努纳武特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加上其原住民自身强烈的发展意愿,自治政府开放的政策环境,可作为中国参与北极的最佳跳板。对于中国与北欧五国的合作,有学者建议,应适应全球治理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除我政府部门外,包括社会、企业、团体甚至个人等,从多边、双边、二轨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同时排除一些政治性的干扰,推进中国与北欧国家的北极合作。

对于中国参与极地治理的一些基础性数据分析工作,还有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了分析。有学者建议,为更好地掌握北极地区的安全态势、发展水平、合作空间以及其他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北极的存在与相关活动,应针对北极圈、环北极、近北极、外北极等不同层次的分析对象,从北极圈内部变化、自内向外的影响、外部动向以及由外而内的影响等四个视角,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中国北极跟踪监测与评估系统。还有学者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认为北极人文社科研究体现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对北极人文社科研究的影响很大。

PPP项目调度会会议简报 篇4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写,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已初步确定安乡县汽车综合服务产园、安乡县社会化养生养老综合体建设、安乡县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安乡县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及管网建设、安乡县城镇黑臭水治理及常德市第七大道建设6个项目上报申请我省PPP试点项目。会上,各单位负责人分别对相应项目的基本情况、工作进展及项目申报资料办理情况进行汇报。

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 篇5

××××公司××××项目顺利对外移交

××××项目合同于××××年××月××日开始签订,合同金额××××,经过×年多的艰苦努力,现已全部执行完毕,并于××××年××月××日前顺利完成项目移交工作。

××××××××(项目的基本情况),该项目××××(项目的性质及政治、经济、外交意义等),受到了××××的高度重视。出于对××××的政治信任和多年从事××××工作经验的肯定,××××(上级)项目交由我公司执行。××××(公司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公司相关部门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接到任务后,公司按照×××指示和要求,成立了××××工作小组,并配备×××××人员,以保质保量地完成该项艰巨的任务。

教师研讨会简报 篇6

双福幼儿园供稿

自重庆市教科院幼儿园教师种子工作坊学员徐萍的运动领域工作坊在双福幼儿园正式启动后,2015年12月16日,双福幼儿园全体教师开展了第二次研讨会议,在徐园长的主持下,确定了本次会议研讨的方向,重点研讨民间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运动发展的方案。

研讨会上,徐园长首先组织教师们学习了其他幼儿园优秀的体能特色活动发展方案,有的从布类、球类、纸类、塑料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切入,有的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却有借鉴之处。徐园长针对我园场地、资源等具体情况,提出了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分层次地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陈书记也表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幼儿喜欢的项目,我们的幼儿围绕一个器材能有不一样的玩法,但不能为了做特色活动而做特色活动。

接着,教师们各抒起见,回忆起儿时玩过的体育活动,比如滚铁环、跳皮筋、跳格子、玩陀螺、丢沙包、挑小棒、攻城游戏等。这些民间游戏一直广为流传,对幼儿的平衡力、动作协调能力、思维敏捷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经过全体教师积极的研讨,结合本园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重庆市教科院学前教研室徐宇主任在启动仪式上提出的几点建议,我园决定围绕绳类、球类、早操、高跷、滚珠车这几个活动来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易到难,分层次地开展体育活动。

最后,教师们表示将在实践中继续深入挖掘其种类和创新的玩法,补充体育器材,做好课程设计与开发,一直钻研下去。相信,在全园教师共同努力下,我们会将民间体育活动做出我们的特色,让我们的幼儿在民间体育活动中得到最大化发展。

2015年12月16日,双福幼儿园全体教师在徐园长的组织下认真开展了第二次关于运动特色项目研讨会。

研讨会上,徐园长针对我园场地、资源等具体情况,提出了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分层次地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幼儿园支部陈书记对特色体育活动提出了要求: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开展的运动项目一定要是幼儿喜欢的项目,在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出我们的特色,千万不能为了做特色活动而做特色活动。

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 篇7

2014年7月14日~1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主办,学会蚕种学组、国家农业 (蚕桑) 产业技术体系粤西综合试验站共同协办,廉江市蚕种场承办的“提高蚕种质量技术研讨和培训会议”在廉江市召开。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廉江市蚕种场、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宝桑园蚕业有限公司、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罗定市奔康茧丝绸有限公司、高州市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州市富源茧丝绸有限公司、化州丝源蚕业有限公司、徐闻县龙兴茧丝绸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及技术骨干共28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会蚕种学组副组长吴福泉研究员主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业 (蚕桑) 产业技术体系粤西综合试验站站长林健荣教授,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书记罗国庆研究员,学会秘书长、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国祥高级农艺师和蚕种学组组长刘新国高级农艺师等领导出席并指导了会议。

会上,廉江市蚕种场陈康武场长首先介绍了该市蚕桑大田生产情况、分析了该市近期蚕桑生产下降的原因和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蚕桑资源利用传承发展的困难和思路。学会副理事长林健荣教授作为粤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先介绍了粤西综合试验站工作情况;然后从蚕种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蚕种用途、蚕种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我省蚕种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提高蚕种质量上提出两点想法和建议:1谋划生产,提高效益:一是谋划好原蚕基地,提高蚕种合格率;二是谋划好养蚕计划,管好原蚕、管好种茧,管好每批次雌雄蛾平衡对交;三是谋划好蚕种营销,掌握市场动向;四是谋划好蚕种冷藏与出库,保证蚕种孵化质量。2在蚕种场管理方面:一是技术人员的培养与队伍建设;二是培养爱干、敬业、勇于担当的技术员,做好传承;三是加强驻村、驻点技术员的管理与培养;四是加强对原蚕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养蚕技术。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何镜新董事长介绍了该公司蚕种生产发展情况,分享了提高蚕种质量的“十二字”经验,也分析了蚕种生产存在问题。何董事长说,蚕种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提高蚕种质量就要抓好蚕种生产各个环节的细节管理,衡量蚕种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生种、再出卵、病毒率、死卵率、不受精卵率、孵化率、蚁蚕健康程度等七个指标。该公司提高蚕种质量的“十二字”经验是“抓基地、压病毒、细管理、保效益”。具体是:1、抓基地:坚持不懈把原蚕基地建设好,贯彻落实养蚕技术操作规程;抓好小蚕共育。2、压病毒:搞好消毒防病关,做好预知检查;在药物使用方面,“防微灵”、“克孢灵”交替使用或双管齐下;做好非原种期间管理,原蚕户全年不养一代杂交种,蚕农防微与利益挂钩,提高蚕农防微意识。3、细管理:抓好场内每个制种环节的管理,避免人为损失。种茧保护、削茧、分蛹、拆对、落蛾等各个环节都与蚕种质量惜惜相关,每个环节必须精细管理才能保证蚕种质量。4、保效益:不搞低价倾销,防止恶性竞争;精选客户,基本无赖帐损失。

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廖富蘋教授从一生的经历分享交流蚕病综合防治措施的体会,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叶学林董事长、高州市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秀汉董事长、罗定市奔康茧丝绸有限公司吴仁生董事长和徐闻县龙兴茧丝绸有限公司梁斌副主任等多位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蚕种生产情况和经验,广东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黄港副经理和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郭定国研究员分别就与会人员提出的原种质量及育种工作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交流了看法。与会人员就我省蚕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勇跃发言,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参会获益匪浅,会议开得很成功;本次会议的召开,对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和我省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合作项目研讨会议简报 篇8

一、对欧债危机发展的判断

面对欧债危机,欧盟采取两条战线作战,一方面是短线,安排紧急救助机制,另一方面是长线,建立一系列长远机制,特别是在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方面出台一系列举措。通过危机的解决,欧盟开始着手解决统一货币与统一财政的匹配问题,因此,欧元区并不存在解体的可能,欧洲一体化仍在向深度发展。

当前欧债危机状况还将维持2-3年,原因有以下几点:1.没有达成解决危机的共识,特别是在增长和紧缩两者之间存在分歧,还有发行共同债券等问题。2.欧洲国家在实施紧缩财政方面,特别是削减社会福利方面,仍受到国内限制,态度会出现反复。即使各国都遵守紧缩政策,但政府负债规模占GDP比重减少的情况据乐观估计要到2016年才会出现。3.建立银行联盟在原则上取得共识,但操作上还没有一致意见。4.短期内,投行、对冲基金会继续制造题材,从危机中获利,西班牙等重灾国依然能从市场上获得低成本资金,这种情况不利于危机的最终解决。5.欧元区央行实行的是中性货币政策,而解决危机需要刺激经济,要求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两者匹配方面会存在矛盾。

但是,欧债危机并不会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主要原因是:1.重灾国三分之二的债务是长期债务,欧债危机仅是违约风险,没有真正违约,这与当年南美债务危机不同。2.欧元区国家赤字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6.4%,现在已降到4.1%,还略低于美日水平。3.欧委会从重新启动内部大市场入手,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盟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72%,美国是78%,欧盟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4.欧洲最主要经济体德国经济情况良好,加上部分西北欧国家的经济实力,为欧盟经济提供了坚强的后盾。5.欧洲各国政府不愿意看到欧盟垮台,也不愿意看到欧元终结,希腊等重债国希望继续留在欧元区内的意愿仍十分强烈,目前仍然是各种力量和利益集团之间开展博弈,在关键时候,各方还是会作出让步。6.解救措施不断出台,机制建设也在跟进,欧盟正在逐步走出危机。

二、对欧洲经济走势的判断

欧盟多国经济已经陷入二次衰退,经济增长发动机德国经济增速放缓。5年内乐观估计能维持在1%-2%低速增长水平。短期内欧洲在福利制度改革、劳动力成本降低、创新和提高竞争力问题上都无法实现重大突破,社会矛盾加剧,制约着经济结构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欧洲有机会形成新的突破。首先,欧洲拥有较强的软实力,特别是规制创议能力,包括一系列新思想、新概念、新议题的提出,成为欧洲引领世界的新动力。其次,如果欧盟能在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方面得到巩固,欧洲一体化将得到新的发展和提升,欧元将重新走向坚挺,为欧洲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另外,欧盟在深化统一大市场方面将采取进一步措施,特别是在服务经济、创新经济、技术标准方面,欧盟已经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发展。欧洲统一大市场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起着独特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判断

欧洲建立统一大市场之后,就产生汇率稳定的内在压力,统一货币应运而生,但是,只有统一货币,没有统一财政,制约着欧元区经济的正常运转。此次欧债危机,使欧盟主要国家充分认识到制度缺陷问题,并认识到统一财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德国也希望借此机会使欧盟的机制建设朝德国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以救助为手段,力促制度建设。因此,欧元区总体上向更加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危机后,一系列关于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的措施的提出,是危机前所无法想象的。欧洲一体化的基本逻辑就是“自行车”理论,只有不断前行才不致倒下。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程度,欧盟所有成员国,包括英国和希腊都认识到,只有留在欧盟和欧元区之内,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靠一体化发展来解决。保持整体性和一体化是欧盟战胜危机的砝码。所有成员国都充分认识到联盟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们参加联盟的根本意义。此次危机和以前历次危机一样,会形成“倒逼机制”,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新动力。但是,欧元区这一轮的调整和整合,估计需要10年时间。

四、欧洲国家内部关系的发展

欧洲在危机背景下,社会不满、抗议增多,极端、极右势力上升,对政治、社会生态有影响。传统政党力量受限制,执政基础错乱,实用主义主导,政党左中右色彩淡化,网络政治兴起,新型政党涌现。传统政治架构难适应后现代社会,欧洲政治进入相对不稳定和不确定时期。另外,欧洲内部的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随着北部国家创新经济的发展,东部国家的赶超,南部国家在欧盟内的边缘化和失落感将增大。在经济治理方面,特别是财政联盟问题上,欧盟和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博弈将更趋激烈,财政联盟的形成和发展仍然面对较大挑战和困难。

此次危机,使德国政治权力得到加强,德国如何将经济实力转为政治实力,德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何处理,法德轴心的动向,仍值得密切关注。总体而言,德国对于欧盟领导权仍十分谨慎,法德轴心并不会根本改变,德国不会挤兑法国成为欧盟单一领导者。同时,德国对于付出也将变得更为谨慎,将在经济权益付出和政治权力获取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五、欧洲对外关系新趋势

欧债危机影响到欧洲国际地位和对外行动能力,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欧洲外向力量回收,关注点和力量主要集中在联盟内部和周边地区。危机使欧洲总体上更为“内向化”和“经济化”,内部事务和经济事务优先考虑。在共同防务方面,欧盟采取了资产汇集的方式,加强防务合作和联合。在周边地区,如利比亚问题,由于涉及欧盟核心利益,欧洲态度总体强硬和积极。在碳税问题等核心经济利益上,欧盟态度也明显强硬,据理力争。总体而言,欧盟在外交和安全方面有收有放,形式更为灵活和多样,通过对重点问题和重点议题的把握,维护欧洲核心利益。

nlc202309032317

关于美欧关系,总体上由于价值观、基本制度和根本利益相同,美欧跨大西洋联盟仍然是维持大西方的重要机制。但是,由于美国和欧洲在国际货币体系、气候变化等方面存在利益差异,美欧在诸多具体问题上还是存在分歧。从巧防御的角度看,美欧仍会加强同盟关系,西亚北非动荡说明欧洲要发挥影响力必须接受美国的幕后领导,同时欧盟也支持导弹防御体系和北约的全球化。

在东亚问题上,欧洲的总体利益是在经济利益,一个稳定、和平、繁荣的东亚符合欧洲的总体利益,因此,维护东亚稳定、保持与东亚的经济关系,是欧盟和欧洲国家的主要政策,同时,欧洲也会在人权、边界问题、海域纠纷等问题上,总体支持美国,附和美国的立场。但是,欧盟及其主要国家没有意愿和能力通过军事手段干预东亚事务,特别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纠纷。欧盟呼应美国的亚洲政策更多的是为维系和巩固跨大西洋框架,而不是直接针对中国。

六、中欧关系新增长点

中国是欧债危机受害者,对欧洲出口衰减,投资在上升,将贸易动力转化为投资动力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目前欧洲国家和政府较为困难,对中国有更大期望,但是欧洲舆论仍对中欧关系十分敏感。中国对欧洲的看法,同时存在高估和低估的问题,一方面认为欧盟是多极化中的一极,这是高估;另一方面唱衰一体化,这是对欧洲一体化能力的低估。

中欧关系要谋长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经济上加强与欧洲的联系,政治上谋合作,观念上让其信服。从短期和局部来看,欧洲需要中国,应使欧洲树立渡过危机信心,同时把中国的活力注入欧洲,发挥欧洲巨大市场的功能,在高科技开发如新能源方面为中国提供机遇。同时中欧产业间竞争越来越突出,后危机时代经济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加大,中欧需要扩大共同管理,管控冲突。

在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发展问题上,欧方对中国的最大呼声是开放市场。在这方面中国应有所突破,做好以中国市场换欧洲市场、以中国市场换欧洲技术的工作。同时应加大与欧盟的人文交流,特别是高级别和高层次的人文交流,通过发展学历和学位教育,培养“知华派”。

从全球层面看,中欧应寻求新的合作点,包括共同推进中国与欧盟或与其主要成员国在中亚的合作,开展如中俄欧三边对话和北约与上合组织间对话。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在议题设置方面可以与欧洲合作,另外在北极和新能源方面可以考虑与欧洲加强合作,这些也都是欧洲所关心的新领域。同时,应建立和加强中美欧三方之间的对话、互信和合作机制,避免跨大西洋关系过于紧密,从而形成对中国不利的格局。

上一篇:三年级日记200多字下一篇:门诊药房窗口服务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