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总结表彰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全县总结表彰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通用5篇)

在全县总结表彰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1

提高认识

努力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1年3月7日)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这次全县总结表彰暨“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大会。这次会议既是一次2010年工作的总结表彰会,同时也是一次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动员全县上下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员大会。

下面,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坚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于今年和“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春节前县委、县政府已经研究并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今天的会议作了进一步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县纪检和组织工作会议,分别就发展环境、干部队伍、党的建设等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性措施也正在陆续落实到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在总结回顾中理清科学发展的轨迹;有必要分析一下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在认清形势中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有必要明确“十二五”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大干快干中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在回顾总结中坚定跨越发展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到“十五”末,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小步慢进的滞后状态。进入“十一五”,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十一五”后半期,我们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基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统筹兼顾力促和谐,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长期低迷徘徊的发展困境,初步走上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轨道。应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回顾这一时期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坚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是我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开关”,靠解放思想开路,激发了全县上下思变、求变、快变的昂扬斗志。从“学汶上精神、比嘉祥招商、赶鱼台速度、促跨越”,到“打造后发崛起新高地、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从“观念上层次、经济提速度、社会促和谐”,到“深化思想解放、创新管理机制、拓展发展渠道、推进科学发展”,伴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化、发展境界的逐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跨越赶超的信心越来越足、能力越来越强。我们坚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树立开放的理念,采用市场的手段,在争取项目资金、推进招商引资、创新融资手段、加快要素聚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向上争取方面,“十五”末和“十一五”前期进展不大,2008年首次突破,实现了1.8亿元;2009年再次突破,达到了2.8亿元;2010年又达到4.7亿元。这些资金重点支撑了我们的基础建设、公益事业和社会民生。招商引资方面,“十一五”前半期我们亿元以上项目是空白,2009年开始新上了民生煤化、阳光颜料、热电联产、泉达光伏、爱德华机械、辉煌科技、鲁特电工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的项目大幅增加。虽然这些项目多数还在建设中,但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的效应初步显现。这些成效无不得益于持续不断地思想解放,无不得益于持续不断地扩大开放。只有牢牢抓住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这把“金钥匙”,才能打破旧的思想束缚,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拓宽我县后发崛起、跨越赶超的新通道。

——坚持科学谋划、扎实苦干,是我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谋划、超前决策,从“全党抓经济、突出抓工业、重点抓项目”和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总体思路,到打造“全市新的增长极、全省发展新亮点”的目标定位;从“五大板块”、“七大产业”发展布局的拉开,到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百项工程”的实施,不仅发展目标持续提升,而且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特点、阶段特征和发展要求的路子。坚持乘势而为、抢抓先机,抓住了产业转移机遇,带来了一批重大项目;抓住了城市化机遇,拉开了“一城四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抓住了现代农业机遇,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抓住了企业改制机遇,实现了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创新体制、狠抓落实,从推行“四位一体”、“一岗三责”的领导体制,到实施“大工业”、“大建设”、“大招商”的工作机制;从全局工作的分工协作、持续推进,到阶段性工作的集中会战、重点突破;从领导干部专职招商,到部门单位分系统述职考核评议;从优化发展环境、治理“懒政”“怠政”行为,到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等等,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从地区经济总量看,2010年,全县GDP实现103亿元,人均16165元,按现行外汇牌价,达到2460美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加了1220美元。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2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转折点,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成长期(2000-10000美元),这一时期工业加速发展,城市加快膨胀,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水平快速提升。从地方经济实力看,“十五”末(2005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可用财力1.9亿元,财政支出3.07亿元;从2008年开始这三项指标逐年大幅增长,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3.3亿元,可用财力7.22亿元,财政支出11.8亿元。财政保障能力的增强,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事业的进步。实践证明,只要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坚持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是我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保证。以开展“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基层党建双向述职制度,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委明确提出“讲政治、懂经济、敢创新、自身正”的干部标准,通过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选派干部到省直对口厅局挂职锻炼;创新实施竞争性选拔干部,采取“两公开四差额”、公开陈述竞选等方式,选拔一批单位正副职和专业科级干部;在县直机关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竞争上岗”机制,在部分县直部门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大规模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和跨部门交流;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锻炼、选拔干部,先后抽调近500名干部到各个指挥部、攻坚会战小组、城镇拆迁一线,提高了各级干部掌握政策、解决难题、狠抓落实的能力,激发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坚持围绕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强队伍,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是我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动力。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为了谁”的问题,“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成为全县上下的思想共识。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了一批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和绿化、亮光、美化工程,结束了城市没有公共交通、没有集中供热供气、居民吃不上安全水的历史;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初步建立起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保障水平。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开展“首届道德模范”、“十佳诚信文明窗口”、“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了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扎实开展“法治”、“平安”建设,特别是打霸除恶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改革发展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也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亲身经历的变化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感知和认同,以人为本、发展惠民的成效有力地激发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催生了空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十一五”的实践再一次揭示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在局部地区的发展中,虽然发展规律不可违背,但发展进程完全可以加快;发展阶段不可逾越,但发展周期完全可以缩短。底子薄、基础差,这是我们的劣势,同时也是“后发优势”。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只要我们坚持观念先行、思想先转、思维先变,不断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经济结构提升一个新层次、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在深入认识形势中抢抓跨越发展的机遇。当前,为抑制物价上涨,中央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连续三次加息,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月24日起,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样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成为历史最高点。不少同志因货币政策的调整顾虑重重,好像政策调整已经制约了我县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形势,不能人云亦云、盲目悲观。一是关于货币政策。央行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既是对经济增速的抑制,更是对物价上涨的调控。因为连续两年“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效应的放大,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增强,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各种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出现价格上涨。通过利息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适当控制货币投放,是运用市场手段保持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的必然选择,目的还是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是主题,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地方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县正在发展的高端化工产业和经济园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城镇开发建设;包括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五小企业”等,都符合国家政策,属于重点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因此,当前政策的调整,对我县主要不是抑制发展,而是加快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二是关于基础建设和社会民生。国家“十二五”规划和相关政策调整,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的空前重视,特别是加大对现代农业、农田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农村公路等投入力度,政策的“含金量”很高,资金扶持的力度很大。本次全国人代会上,总理提出的“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收入分配调整等,对我县也是一次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提高社会民生保障水平的重大机遇。三是关于房地产。针对大中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调控措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制二套房以上的购买,二是支持棚户区改造,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这个政策主要体现在大中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市县两级尚未涉及。政策的实施已经促使开发商往县域下沉,促进县域的开发建设。退一步说,就是执行这个政策,也没有多大影响。因为我县城区开发较晚,综合配套完善、满足群众多样需求的房源不足,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在这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四是关于民营经济融资。过去多年没有进入国家和省“大盘子”的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很少得到上级政策扶持和大型金融机构融资,民营企业发展更多地依靠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民间资金相对活跃。只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在这方面现在仍然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作为后发快进的欠发达县,宏观调控政策对发展制约有限,更多的是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争抢意识,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

(三)在干事创业中落实跨越发展的任务。面向“十二五”,我们提出了打造“全市新的增长极、全省发展新亮点”的奋斗目标。作为“十二五”起步之年,我们提出了较高的经济增长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出口创汇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1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突破5亿元,力争“消灭”财政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乡镇。从前两个月的情况看,这个目标是可行的。1-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增长35%;工业利税、利润分别完成1.4亿元和8800万元,分别增长29%和3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05万元,同比增长71.5%。可以断定,新的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呈现了高开高走的强劲势头,为全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增强信心,全力全速,扎实苦干,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既定任务目标。

二、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完成“十二五”特别是今年的各项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立足当前,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关系当前和长远的一些关键环节,把跨越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一)跨越发展的速度要体现在加大投入上。目前我县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大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工业项目要投资,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投资,向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要投资,向向上争取各级的支持要投资,向创新融资手段以及启动民间资本要投资。这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贯穿“十二五”发展的最重要的工作。投资要坚持“三个高于”:一是项目投资规模要高于去年。这次会议上下发了2011的“百项工程”,涉及工业、农业、基础配套、城乡建设、商贸物流等111个项目,总投资达38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3.1亿元。这些重点项目投资规模、档次质量都大大超过往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也是打造“全市新的增长极、全省发展新亮点”的新基础。为了抓好这些项目,在实行指挥部运作机制的基础上,今年实行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事项“风险抵押金”制度,县级领导至少要抵押一万元。完成任务后返还抵押金并加倍奖励,任务完不成抵押金就“沉底”。当前,一些瓶颈还在制约着我县的发展,破解发展瓶颈也要实行抵押金制度,特别是土地指标的挖潜等。去年以来多个项目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而迟迟不能开工,甚至个别投资10多个亿的项目无法落地。采取“风险抵押金”制度,就是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力争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确保项目投资规模有大的突破。二是向上争取资金额度要高于去年。去年我们通过全力向上争取,实施了金丰线、新农保等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财力办的大事,这些资金投入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前几年相比,我们向上申报的项目覆盖领域不断拓宽,争取支持的人脉资源和路子越来越宽,取得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突破的部门也在逐步增加。“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政策和省市相关扶持政策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市各方面的政策变化,围绕政策,挖掘资源,包装申报,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上级扶持的“盘子”,更多的上级项目、资金落户。三是社会融资水平要高于去年。在任何情况下,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都是地方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要不断创新政银企合作方式,让更多的金融机构介入的发展。要把搞活地方金融的“撬动点”放在发展民间金融机构上。县金融办和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加快引进各类股份制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在我县设立机构,尽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格局。要高度重视担保体系建设,下大气力整合担保资源,研究担保扶持政策,通过风险补偿、奖励营业税等方式,尽快培育一批资金雄厚、运作规范的品牌担保公司,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坚冰”。

(二)园区发展的方向要锁定在循环生态、高效节能上。我县的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食品园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大规模、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切实把握好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循环生态、节能高效园区的路子。一要加快基础配套建设。以化工、食品两大园区主导产业、配套设施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在发展中优化规划,坚决杜绝规划执行的随意性;要以创建“中国煤基新型化工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化工园区人工湿地、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地下管网、地上管廊、220千伏变电站、综合服务区、天然气工程、路网绿化等工程建设,强化园区发展支撑条件。经济开发区要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完善部分路网和绿化,加快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热、供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档次水平。二要提高入园门槛。要严把准入关,从招商源头入手,有限制性地选取项目进园区。坚持按照优势互补原则,综合考虑项目对园区整体产业结构的影响,以集中促集约发展;吸引资源利用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三要加强项目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建园区,随着入园项目的逐步投产,要建立和完善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平台和机制,加大对入园项目的管理和服务,既要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也要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要不断学习、总结、完善,力促园区和企业两个形象都改善、两个效率都提高。

(三)招商引资的精力要集中在大项目上。我县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像民生煤化、热电联产、鲁特电工、泉达光伏这样的大项目。但是与兄弟县市区相比,我们的大项目数量少、个头小的问题仍十分明显。加速“五大板块”发展,重在大项目建设。没有大项目就建不起大企业,财政就没有实力。项目越大单位成本越低、产出效率就越高。仅就土地而言,太阳纸业占地3000亩,实现了260多亿元的销售额,上缴兖州税收总额11个多亿,培养出9000多名高素质的员工。华勤、山推占地都不到两千亩,2010年都实现了1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我们企业加起来占地至少一万亩以上,总销售额仅90亿元,相当于太阳纸业的1/3,县域税收总额不到其一半。同时,大项目、大企业多了,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的发展理念、生活理念,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甚至政治格局。因为大企业员工组织化程度高,文化水平高,团队精神强,创业实干;大企业员工收入高,市场观念强,小农意识少;大企业对地方经济拉动大,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企业,影响一方的干部群众,支撑地方财政;反过来财政又提高民生水平,促进基础建设,拉动地方发展。在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优化环境,优化政策,产生一批优秀企业家;反过来,企业家素质高了,企业实力强了,对地方的影响也逐步加大。在市场观念与经济观念的撞击、磨合中,也必然带来干部队伍思想观念、服务理念的变化。因此,现阶段我县特别需要进一步转变招商理念,举全县之力主攻能够快速形成产业集群、能够快速推进转型升级的大项目,特别需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企业家,以大项目生成大企业,靠企业家建设大企业,以大企业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四)企业发展的政策要集中体现在培植龙头上。目前,我县正在形成一批骨干企业,标志着产业龙头正在成型,但离集群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还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这是“十二五”的首要任务。一是坚持抓大扶强,集中使用政策。要以促进产业龙头企业快速壮大为目标,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在抓好原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出台成长型企业培植、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等政策,技术改造、品牌创建、规模产品培植等所有政策,都要向重点企业集中,千方百计促其发展壮大。对重点企业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企业发展的积极态度和项目水平、产品水平采取差异性措施。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选准发展方向,锁定主导产品,力求规模发展。今年要争创驰名著名商标2个、名牌产品2个,新培育销售收入1-10亿元的企业18家,努力实现过10亿元企业新突破,力争“十二五”时期形成一批上市公司。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产业关联度。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确保民生煤化一期工程,阳光颜料、大蒜科研中心、爱德华机械、鲁特电工、泉达光伏等一批项目年内及早建成投产。要启动建设煤制乙二醇、盈德气体及合成氨尿素、如意工业园、稻香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卡博特碳黑、凯赛生物、胜利股份、国电集团发电等一批过10亿元的大项目如期落地,靠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煤化工、机电、食品等产业链条。

(五)城市建设的目标要锁定在“一城四区”融合发展上。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是我县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要以高水平的规划为引领、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水系为基础,坚定不移地实施具有特色的城镇化追赶战略。今年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以新城区加快建设带动“一城四区”融合发展。目前新城区的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重点工程建设也铺开了摊子,要在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突出抓设施配套、功能提升和后续项目建设;抓城市经营水平的提升、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大;抓强化城市管理,尽快展现新城形象。特别是五大安置社区建设,要严把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群众按时回迁。要加大老城区升级改造的力度,稳步实施文化路南延、金珠路西延、金城路西延、光善寺景区、金都小区和部分城边村等片区拆迁,促进开发区、商贸物流区、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融合提升。要抓好城市功能的完善,加快供热供气、供水排水、绿化亮化等市政设施建设,还人民群众一个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以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规划建设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努力形成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充分发挥新型乡镇(开发区)、乡镇驻地和农村社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中心镇区。要突出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压煤搬迁村和园区村等重点,扎实推进省政府批复的街道、鱼山镇、羊山镇等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保年内竣工90万㎡。

(六)城镇开发建设的重点要集中在精品工程上。“十二五”时期,城市开发建设的理念和水平要有新的提升。要以建精品城市的意识抓规划、搞建设、造景观,打造“百年工程”。城市总体规划已确定,当前要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重大项目和重点地段、重点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加快人口、教育、卫生、水系、绿地、燃气、供水排水、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编制,全面提升城市的规划、生态、文化和建筑景观品位,力求建一处工程,添一处景点。特别是沿街和重点部位、重点工程的建设要宁可缺、宁可慢、宁可缓,不将就、不凑合、不急功近利。对城市重点工程,要强化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着力抓好城市绿化、净化、硬化、亮化、美化,特别是城市绿化,要树立“森林城市、生态乡村”的理念,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努力增加绿量。城市绿化既要抓增量,更要抓质量,搞好景观设计,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以乔木为主,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加强对城区环境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重点整治影响市容的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现象。

(七)政府投资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配套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更是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把涉及城市、乡镇、村居的经济社会事业一体规划好、一体配套好。功能一体化配套,完全靠市场办不了、也办不好,政府投资是重点。经过“十一五”的不断努力,我县县域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但公路密度小、主干道路少,“出不去”、“进不来”的问题仍然突出。今年要集中力量实施新的突破:一是全力做好汶金线改建的各项前期工作,道路的设计、放线、拆迁等相关工作要及早进行,力争年内建成通车;二是加快实施金丰线南延、疏港公路和新老万福河两座桥梁建设,打通县域东部南北交通新干线,上半年要建成通车;三是抓紧启动北大溜、新老万福河两条河道疏浚工程,年内必须完工;四是做好济徐高速(段)连接线争取工作,力争与高速公路同时开工、提前建成。要切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出行条件。要加快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配套,以济宁教育学院和县职教中心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新一中建设,整体提升高中办学水平,规划好城乡初中、小学,合理布局教学点;加快幼教资源整合与集团化发展,每个乡镇都要建设一处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实现从幼教到高中教育的一体化配套与提升,打造苏鲁豫皖边区县域教育新高地。要加快新城医院、宏大医院以及司马、化雨等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村级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打造苏鲁豫皖边区医疗卫生新高地。要统筹抓好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公共服务等各项配套工程,确保整体配套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八)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要体现在辐射能力上。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规律以及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依托“诚信之源、蒜都水乡”的独特优势,以鲁西南商贸物流区、羊山景区和光善寺景区为核心,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提升整体服务功能。要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把服务半径向苏鲁豫皖边区更广大的空间延伸。进一步完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与各大板块和园区内部规划的对接,形成资源共享、产业联动、相向发展的“同城效应”,实现“五大板块”、“一城四区”的有机融合、一体发展。要加快金兴商贸城、山禄国际大蒜商贸城、金宇家居城、汽车城等在建项目的配套和续建工程,特别要着力抓好大蒜现货和物流配送市场的清理整顿,确保今年大蒜交易归行入市;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具实力的客商进行市场开发建设,提高各类专业市场规划建设的档次水平。要提速推进羊山景区在建项目的后续工作,确保各场馆尽早开馆运营;要加快景区内各项工作的调整,完善制度,优化机制,提速推进对外开放,要适时启动二期工程,使景区在规模上有更大拓展、在服务功能上进一步提升。要抢抓国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编制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现有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九)现代农业的亮点要体现在有机和设施农业上。现代农业是以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为标志的农业。多年来,各地现代农业发展均已取得长足进步。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农业必然风起云涌。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推广有机大蒜种植和设施农业发展,设立了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三个示范园区,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迈出了第一步。当前,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要着力发展示范园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原则,突出有机蔬菜、高档食用菌、循环养殖等重点,构建化雨、马庙、街道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全县农业转型升级。要加快以大蒜为重点的农产品品种改良和繁育,建成中国大蒜航天育种实验基地,成立国家级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要着力优化经营模式。大力扶持以华光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力促形成几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及早规划、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加大行政推动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和农户进行全过程培训指导,严格农业生产操作规程,真正打造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

(十)社会民生的水平要体现在群众满意度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民生,在扩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出台了大量的利民惠民政策。我县也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预计今年县级财政直接用于民生事业的资金将达到2.3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现在看,各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很多、很好,关键的是这些政策要及时与群众兑现。各级各部门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民生,在措施上服务民生,更要在行动上落实民生,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十一)农村发展的重点要体现在基础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3月2日召开的全县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会议,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六大重点工程”概括起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基础工程建设,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五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等,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精神文明系列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等,这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的基本要求。应该说六大重点工程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要以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为牵动,抓住关键环节,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抓住春季造林绿化的有利时机,全力抓好造林绿化工程。要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再掀农村环境整治高潮,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三、增强本领,提高能力,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锻炼,各级组织的工作水平和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是,面对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工作目标的逐步提高,包括县委在内的各级组织、包括全体常委在内的各级干部,还都存在着水平能力、特别是理解力、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水平,增强才干,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和组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要素保障的能力要体现在使用市场手段整合资源上。市场经济条件下集聚经济要素,必须更多地顺应市场的法则、采用市场的手段,以市场的机制和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营城市,就是用市场的理念看待资源,用市场的办法整合资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资源。国有土地、市政公用设施、污水处理以及大量城市功能配套等,都是可以运作增值的资源。土地指标、资金融通、人才、技术引进和使用都应该更多地利用市场手段来操作。这需要我们更多地开动脑筋、深入学习和探索。

(二)财政保障水平要体现在既能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又能调动市场和社会资源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要进一步加强财税工作,建立覆盖全面的地方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提高运筹资金、调度资金、管理资金的能力。要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保值增值。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现代金融工具和融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需求。要加强政府工程资金管理,从设计、预算、招投标、施工、决算、审计等各个环节建立制度,严格管理,力求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

(三)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要体现在创新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的矛盾逐步显现,一些新的政策性、民生性问题也在不断出现。面对新的形势,必须立足实际,探索有针对性的新办法。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强调指出: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体到我县,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经济纠纷、环保案件、建筑市场、交通管理、疫病防治、城乡环境整治、现代科技手段应用等等,都有一个创新管理的问题。办法不一定很复杂,重在合法、管用,这需要我们下气力探讨。

(四)领导班子水平要体现在驾驭能力上。回顾“十一五”时期,在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的同时,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责任一年比一年增加,我们的认识水平、我们的工作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可以预见,“十二五”也是这个趋势,发展的过程就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提升驾驭能力、工作水平的过程。因此,希望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组织意识、责任意识,把谋全局与抓重点统一起来,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区分轻重缓急,又要统筹兼顾、搞好协调配合;既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持续不断地提升各级班子驾驭工作的能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在全县总结表彰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2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集团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七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团结带领广大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通过实施集团发展战略,“抓运营、调结构、创模式、强执行、促转型”,努力将应对后金融危机的过程,转化为推进集团发展上水平的过程,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过程。一年来,集团战略转型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有序进行,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效益逐步增长;金融、地产“两翼”取得开拓性进展,集团全年销售总额、进出口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指标。

一、生产经营情况

2010年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完成年度经营计划的106.9%。利润同比增长18.4%,圆满完成国资委2010年度下达的考核指标。

二、主要工作特点

(一)稳增长、调结构,业务转型有序推进。

全年进口增幅超过出口9个百分点,大宗商品、大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10%,自主品牌出口同比增加20%。丝丽国际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筹备广东-俄罗斯贸易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展示、清关、销售、仓储、结算的完整服务,加快推进业务转型;纺织股份优化提升“大客户”经营模式,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和供应链组织者角色,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狠抓经营风险防范。进一步强化了对风险管控的组织和机制建设,各企业结合自身业务情况,从制度、程序、监管等层面强化风险防范。

(二)发挥优势,立足广东,辐射南中国,产业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协助和推动省内茧丝绸行业行政管理职能、尤其是蚕桑业管理职能落实到位,发挥蚕桑业在县域经济、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致力于建立全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维护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在国家茧丝办、省茧丝办的支持下,集团关于建立我省省级厂丝储备制度的建议,得到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为推动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我省茧丝产业发展。各蚕种生产企业根据集团部署,认真做好蚕种生产,抓住去年茧丝价格大幅上扬,蚕农普遍增收,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的有利时机,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省力化经营,积极发动蚕农做好桑园管理,巩固我省蚕桑发展。

打造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西进南拓战略取得新进展。在整合我省蚕桑资源,加强粤桂、粤湘联动的基础上,积极部署海南蚕桑发展。琼中全县桑园面积达2.3万亩,成立了海南中丝公司,配套的蚕桑科技园建设已初具规模,蚕桑业被列入海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汪洋书记、华华省长12月底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赴海南考察期间,两省书记、省长对我集团在海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两翼”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强化跟踪管理,各项目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三亚项目、始兴项目一期实现较好收益;保亭、成都、顺德中丝园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阳普医疗成功上市后,实现部分较好回报。抓住“三旧”改造机遇,积极盘活资产。

(四)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执行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建立健全集团多层级的会议纪要制度和督办、催办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跟踪检查;建立集团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规范投资程序,增强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修订了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和外派人员管理规定。

二是落实发展战略,深化企业改革。纺织股份结合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形势变化,推进自营业务整合,加快公司专业化发展;雷州国宝源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激发了企业活力;医保公司通过投资阳普、固志等企业,逐步完善医药科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综合实力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五)重研发,强品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完善集团“技术研发品牌中心”架构,增设了八个分中心,充实技术研发力量;丝丽国际创新内销模式,成功与广州大学设立我国第一家体育产、学、研概念店。“丝丽”、“庄姿妮”、“雅迪斯”等品牌国内销售店(柜)达250多家,品牌产品内销达4亿多元。

(六)加强党建工作,营造和谐氛围,推动集团转型升级

一是认真做好集团公司党委、纪委换届工作,严格按照党代会的相关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对口扶贫村人均纯收入从去年的1785元增加到2481元,增长了39%,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二是认真落实监督职责,通过纪律教育月、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安全维稳工作。

三、工作体会

回顾2010年,我们在应对后金融危机中,经受了重大考验,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四点体会: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寻求推动集团快速发展的新思路、新做法,才能扫清障碍,取得发展新突破。

(二)不断探索经营模式创新,逐步摆脱传统粗放经营模式的束缚,积极调整贸易结构,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才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持之以恒抓风险管理,警钟长鸣,落实“三个到位”,即风险管控认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检查落实到位,才能有效避免重大失误,保障企业安全运行。

(四)坚定不移推动集团发展战略与管控体系落地,统一思想认识,做到有思路、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强化执行力建设,才能确保集团战略转型扎实推进。

2011年工作部署

2011年集团的主要经济指标是:

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其中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桑园面积88万亩,蚕种110万张,以上指标均力争增长10%以上。

2011年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以汪洋书记对集团的批示精神为动力(汪洋书记在集团的报告上批示:“十一五”十分不易,成绩斐然;“十二五”继续努力,再上台阶),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坚持贸工农一体化,推进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幸福丝纺”。

为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1年工作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发挥优势,做强做优大贸易链业务

(一)突出贸易结构调整,提升经营质量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一是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做强做大丝、绸等主营产品的出口;二是培育牛仔、童装、毛衫、家纺等核心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机电类、轻工类等大商品,积极培育医药、文化等新兴产业商品。同时,紧紧把握我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快调整贸易结构,大力拓展进口、内销业务。

(二)突出抓好工业板块经营,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依托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贸易出口的带动作用,结合广西蚕茧生产优势,加强“两广联动”,形成厂丝经营的新优势,增强行业经营的话语权。成立广东省省级厂丝储备中心,推动茧丝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突出整合资源,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

茧丝绸产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省政府以粤府办1号文的形式下发了《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对于做大、做强、做优茧丝绸产业,全面提升我省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省府办1号文阐述了推进我省蚕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要加强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创新经营模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蚕,提升蚕业发展水平;强化综合开发,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加强蚕种质量监管,维护桑蚕市场秩序;加快发展下游产业,提升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多渠道筹措资金,运用奖励补贴等多种形式,保障蚕桑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省府办1号文精神,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巩固、发展、壮大现有蚕桑生产基地,以百亩千亩连片、专业村镇为依托,全面提高蚕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从源头抓好蚕种质量,加快培育适合广东热带亚热带条件的桑蚕新品种,实现桑蚕种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的新突破,确保我省蚕种在华南地区的领先水平;三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目标,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四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桑蚕资源在食品、保健、医药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加工水平,拓展保健饮料市场,横向延伸桑蚕资源应用的产业链、提高茧丝绸业综合经济效益。

加快拓展产业发展腹地。继续加强对广西丝绸集团的支持,把企业做强做大。继续提升湖南丝绸集团的平台作用,加快搭建海南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平台,形成以琼中为中心,辐射中部山区县市的蚕桑产业布局,谋划建设海口总部基地。云南省有发展茧丝绸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要加快推进粤滇茧丝绸产业合作项目。

二、力促转型,加快“两翼”发展

对内和对外并举,全力做好在手项目。以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为实现集团“十二五”规划目标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推进海南保亭、始兴、成都中丝园项目,茂名大厦、阳江商贸城、南海桃园商贸城要加快建设;积极做好海岛中丝园、顺德中丝园及惠州项目前期工作。“三旧改造”要有突破性进展。加强资本运作能力。

三、强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充分发挥技术中心优势,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充分发挥技术中心作为集团创新主体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载体的功能,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丝源集团技术中心要积极争取认定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组建技术支持中心,作为纺织服装自营业务的支持系统,支持做大做强自营业务;进一步加大对新药研发中心的投入,尽快申请省级技术中心,创造条件申请建设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

(二)强化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模式

落实集团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品牌技术中心优势,统筹产业链上中下游品牌发展,提高设计研发的能力。继续加大“丝丽”、“雅迪斯”、“庄姿妮”等品牌的营销渠道建设,到年末新增专卖店50家,使集团在全国的专卖店数量达300家,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四、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扶植优质资源做强做大,培育上市平台。加快整合资源步伐,打造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专业化集团,积极培育企业上市。一是整合集团茧丝绸资源,加快做强茧丝绸核心业务;二是抓住国家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重点培育医保板块上市;三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同时,探索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向上、下游产业拓展,围绕主业实施相关多元化。

完善二级企业的股权结构。通过优化股权,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对集团内部带有普遍性的企业加以推广,切实做好集团深化改制工作,推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五、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执行力

强化财务管理。利用财务结算中心,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克服资金紧缩等困难,合理制定融资策略,确保集团战略转型和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通过与省国资委对接企业动态财务监测系统,以及在ERP系统建立健全风险评审系统,突出财务监管的过程监控,有效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控制风险和减少损失。

加强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国资委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以打造管理驾驶舱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完善ERP、OA及HR系统,建设统一的协同办公门户平台;做好HR系统薪酬管理、人才管理、教育培训等功能模块的应用与开发。加快推进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争取在年内完成接口开发工作,确保与国资委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顺利进行。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为“两翼”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向集团重点业务和转型新业务流动。四是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六、加强党的建设,为完成集团各项工作提供政治保证

在全县总结表彰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3

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中央及省委的统一安排,我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刚才,xx已就我县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总结。通过开展一年的学习实践活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谋求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更新,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迸发,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学习实践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学习实践活动与中央及省委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思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影响制约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还有一些难题有待破解,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特别是如何抢抓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抓好落实。

同志们,学习实践活动已告一个段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1— 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的有关要求,坚持深入学习和长期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巩固扩大成果,深化整改落实,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一要继续深化学习,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各级党委(党组)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科学发展观的专题学习,主要领导每年至少作一次专题辅导报告,各党支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要促进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要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具体要求,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牢固树立抢抓机遇谋跨越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全县各项事业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二要继续狠抓整改落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 但整改落实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毫不放松地一抓到底。要认真履行对党员、群众作出的承诺,继续推行整改问题挂牌销号、跟踪落实、督查通报等制度,深入抓好整改任务

—2— 落实,对应当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要集中力量进行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向党员群众说明情况,整改效果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整改。在整改过程中,既要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也要重视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三要继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确保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 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规划、社会保障、干部实绩综合考核等,积极探索建立富有时代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相互衔接配套、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力求所制定的制度内容科学、程序严密。要注重制度的系统性,使各项制度之间彼此衔接、相互照应,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始终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四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

—3— 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为主线,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新型工业、抓好财源建设。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要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推动干部队伍整体建设上新水平,促进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效。要选好配强各级党政一把手,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能力。

二要切实提高干部执行力和落实力。要把解决干部执行力和落实力的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锤炼过硬作风,打造过硬队伍。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推动,典型在一线树立,情感在一线加深。要建立健全考核考评落实力和执行力的机制办法,激励广大干部投身基层、干在实处,切实担当起加快发展、力争上游的重任。

三要深入开展“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切实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按照省委部署安排,从今年8月起到年底,—4— 全县各级党组要强化组织领导,全县践行宗旨教育活动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党组)及基层党组织要具体抓好教育工作的落实。

四要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要要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高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好县委相关配套文件,推进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农村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建设,着力抓好 “效能型乡镇”、“富民型农村”等创建活动。要落实好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抓点示范、强化督查指导、强化舆论宣传、强化考核奖惩。强化“书记抓、抓书记”理念,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

在全县总结表彰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4

新年好!

今天,召开全县交通系统年终总结暨表彰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总结2010年工作并表彰先进,同时部署今年在交通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服务创业、项目推进为主题,扎实开展了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交通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投资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2010年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取得的成就是很明显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1、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1)德昌高速万年连接线。全长9.12公里,总投资1.57亿元。9月15日开工,分三个标段建设,建设工期为14个月。目前三标段共清淤29万方、完成土方量50万方、回填沙砾7万方、完成70%的桥涵工程;A、B标路基工程量已完成50%,C标路基基本完成。共完成投资5000万元。

(2)德昌高速养护中心。经过努力争取,由省公路开发总公司投资1.11亿元的高速养护中心,8月底开始试投产,负责景鹰、梨温和即将建成的德昌高速养护任务,年可创税收500万元。

(3)农村公路建设。2006-2009年,我县新建农村公路667.2公里,提前一年完成了“村村通”工程;2010年我县农村公路任务是90.5公里(含水毁公路15公里),现在已全部完成。

(4)农村公路养护维修。截止2010年11月,全县农村公路382条,共1057.2公里。其中县道5条153.7公里,乡道24条213.977公里;村道353条687.17公里。县道桥梁25座857.7延米,乡道桥梁36座711.76米,村道86座1609.2米。为了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要求,2006年至今,全县投入大中修工程的资金已达630余万元,对全县县、乡、村公路进行了养护,确保了交通安全畅通,县道好路率达78.6%。针对公路水毁严重的损情况,我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2010年,我县被定为全省38个重灾县之一,所有水毁公路维修均列入上级计划。

(5)渡改桥工程顺利推进。投资3223万元的中洲大桥完成桩基28根,立柱16根,承台8座,完成投资910万元;投资360万元的建元大桥、投资156万元的洪家桥、投资85万元的彭家桥桥全部完工。

(6)东环路。老子山至水泥厂立交4.7公里路段,路面工程基本完工可以通车,可以缓解县城交通压力。

(7)县通乡项目。我县41.2公里县通乡项目(梓埠-206国道15公里、湖云-206国道17.2公里、齐埠-206国道9公里),由于德昌高速建设,损坏严重。准备7月份开工维修。

2、项目争取更加到位

(1)珠曹公路列入了旅游公路项目。获省补资金2800万元(2010年全省旅游公路项目资金预算10000万元)

(2)万年港综合码头09年列入省政府督办开工的项目,争取到省补资金3700多万元,今年已到位700万元。并且省交通厅已上报交通部列入2011年国家投资计划。

(3)德昌高速万年连接线。高速沿线8县市,只有余干和万年获得上级资金补贴,我们争取省补资金1800万元。

(4)石镇中洲大桥获省市县专项补贴1300余万元。

(5)总投资10亿元的江西莹光化工产业项目落户万年,就是瞄准了我们的港口运输,同时,该项目的落户进一步加快了港口建设步伐;浙江伞业项目的整体搬迁,也得益我县科学的交通发展规划。

(6)皖赣铁路新上客运双线。万年段23.4公里,设计时速200—250公里工可报告中基本同意了我县火车站东移的方案,仅此一项,铁路部门就增加投资5000多万元。

(二)积极营造创业浓厚氛围,为交通运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创业环境

1、行业监管更加到位

2010年,完成全省二类维修企业加入全省维修救援网络的成员企业1家,加入江西快修品牌店认定的1家;新审批驾校1家;共考核客、货运企业14家,考核率100%;共评定客车152辆,(一级车26辆,二级车126辆);普通货车214辆(一级车41辆,二级车173辆);全年总计更新11条班线,32台车;多次督促公交公司车辆更新,8台新车在2011年元月份可以到位;打击黑车成效明显,全年共检查各种道路车辆(含打击黑车)共658台(纠正违章车辆389台,其中客车38台,货车351台;行政处罚严重违章违法车辆269台,其中非法客车3台,货车266台),有效地遏制了非法经营行为。水上运输查处整改安全隐患26处,投入近30

万元购臵了水上执法艇,提高了水上应急能力;路政执法大队,在打击超载、超限,保护了路产、路权、路貌,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年共排除大小路障160多起,查处违章超限、污染路面车辆90辆次。

2、依法行政逐步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执法,提高交通创业的优质法制环 境,我局对依法行政工作十分重视。根据对口和工作要求,成立了法制股,负责执法工作考评考核;出台了《关于加强交通法制建设严格执法程序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作了严格的规定,将依法行政例如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开展了进园入企活动,对全县车、船运输业户进行了深入走访,12月份,开展了“干部入户全覆盖,巩固成果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掀起了干部进村入户、进园入企新高潮。走访期间,帮助办理各类证件和手续。3个月来,共走访车、船业主312户,帮助办理完善、各类手续46件。通过深入细致的服务,融洽了执法人员和运输业主的关系,促进了和谐、文明规范执法。

3、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春运期间,我们多次召开春运工作调度会,督促检查春运安全工作,加强了对车站的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春运40天全县共投放客运车辆263台,发送22821个班次,完成客运量周转量1535.1623万人/公里,实现了春运期间安全事故零指标;雨季汛期,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最快的速度,对全县水毁道路、桥梁进行了及时抢修和加固;对已被冲断的县乡道、桥梁及时修建了交通便道,确保了汛期交通安全;在交通工程建设上,加强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进度的情况下,保障了施工安全。

4、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顺利完成了航运公司、造船厂、石镇码头企业改制工作;二是突出抓好了廉政工程,所有交通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照既定程序和规范动作进行,没有发生一起暗箱操作、领导为谋私利插手和干预招投标的现象;三是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2010年共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组织了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廉政准则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了干部工作勤政、工程廉洁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二、二O一一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创优发展环境,提升交通发展质量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1、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是巩固提升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成效的重要举措。我局自2009年以来,连续两年开展了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审批”、“吃、拿、卡、要、报”、等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机关效能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就是要在前两年活动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机关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创建最优的发展环境。

2、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进一步完善交通发展规划,做好 “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计划勘测和修编工作。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突出围绕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3、抓好项目建设和资金争取。力争更多的通自然村的公路挤入计划;力争将万年港综合码头列入国家补助计划;争取将上饶至万年的加密高速挤入省里盘子等;进一步抓好万年连接线、万年港综合码头建设,配合做好德昌高速和皖赣铁路改造项目建设。

在全县总结表彰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 篇5

这次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员大会,是开年后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一次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正视问题,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狠劲,全面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集体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整治优化经济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先后于2001年7月和2004年3月两次召开整治经济环境动员大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地讲,当前我县的经济环境远未得到根本性改观,需要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必须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发展的生命线。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经济,环境是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总是加速向经济环境好的地方流动。企业、企业家也如同“候鸟”,总是选择综合环境优越的地方发展,即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发展环境上的竞争,环境作为“软实力”,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谁能抢先创优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资源,谁就能掌握发展主动权。“长三角”、“珠三角”能快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灵活的机制、优越的环境,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苏州等地方,现在就是靠服务环境、靠产业链招商,在营造低交易成本环境上处处走在前头,从而汇集了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新优势。省内的宜都、通城等地方也是靠环境实现后来居上的。就拿我们周边来讲,黄冈市区和武穴、团风、麻城等地之所以近年来能吸引大量投资,经济发展加速,也是由于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罗田与这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发展上的差距,实质是环境上的差距。我们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下狠心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优良环境“小气候”,创造优良环境新优势。

第二,必须深刻认识到环境不优是当前发展的最大障碍。年前,县委、县政府组织专班开展了经济环境调研。从调查的情况看,环境不优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政令不通、政策得不到落实。县委、县政府整治经济环境的政策出台了不少,文件发了不少,但有的部门当作耳边风,有的执行起来打折扣,有的根本不买帐。比如企业宁静日制度、检查审批制度、处罚审查备案制度、主要审批必须进行政服务中心的制度等没有很好地落实。二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收费养人”、为钱“执法”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部门执法变了味,不是侧重于事前监督管理,而是“万事钱为先”,动不动就罚款、收费,并且都有“尚方宝剑”,动不动就套框框、搬条条、划线线,以收代管,以罚代管,把法律赋予部门的权力外延扩大,随意扩大自由裁量权。有的招商引资企业、大企业不敢去就到小的企业去,自己不敢出面就请上级部门来办,城区环境抓紧一点就往农村跑。有的交叉执法、重复执法,有利可图的事不同的部门争着办、越权办、同一部门几套人马抢着办,无利的事谁也没有责任心。有的只收费不服务,有的利用职权搭车收费、强行服务、强行摊派。三是衙门作风盛行。企业视时间为效益、为生命,有的部门抓住这个痛处,故意刁难,直事弯着办,急事拖着办,难事卡着办,一次能办成的让你跑几次才办,正当的手续找熟人才办,多次请客才办,甚至给好处才办得快。不管什么级别的干部,不管到企业搞什么检查,不管检查要多长时间,专业人员接待还不算,非要企业主要负责人全程陪同,不然就是不重视,就要找茬子。企业有困难需要领导出面才给解决,直截了当的事领导电话协调还不行要当面,当面安排的事不催上几次落不了实。四是少数办事人员素质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到企业强拿恶要,变着法儿吃拿卡要;有的以过期的收费文件讹诈企业;有的做笼子、设圈套,看到你违规先不指出来,猫在旁边专门等着罚你的款;有的有一点小权力就要发挥到极致,一个中层干部,单位领导决定了的事没有打点他办不成,涉及收费和罚款的事先是狮子大开口再得好处卖人情,所谓“小鬼难缠”。五是办事效率不高。不管什么工作都要成立领导小组,不管什么事,都要开个会。于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会议应运而生、政出多门、内容繁杂,都重要都不重要。车多塞路,船多塞港,什么事也干不成。在少数部门落实就是开会、协调就是喝酒、监督就是收费,影响极坏。六是司法环境欠佳。有的行政执法机关以罚代管,动不动就下处罚通知书,到期往法院一送了事。一起几百元标的额的案件,有的没有几千元、上万元下不了地。一些民间“讼棍”挑刺架讼,钻牛角尖找官司打,使一些企业蒙受损失。一些经济纠纷案件诉讼成本高,一拖几年结不了案、执行到不了位,赢了官司输了钱。七是企业周边环境不优。“四强”“四霸”有所抬头,严重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少数群众存在“靠山吃山、靠企业吃企业”的意识,胡搅蛮缠,惹是生非。企业动一草

一木,就漫天要价。八是要素环境仍受到制约。主要是企业融资困难,为企业提供的信息咨询、项目支持及其他配套服务难以满足其需要。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罗田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一是严重损害罗田形象。给人的感觉是干部思想僵化,法制意识淡薄,为政不公不廉,社会诚信缺失,罗田会被贴上形象不好的标签。二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据企业反映,现在前期投入成本占整个项目投资总额30以上,而发达地区在10以下。兵马未动,粮草已去三分之一,投资者谁不望而却步?负担重、成本高,现有企业又如何能生存得了?新生企业少、老的企业发展不下去,就业就少,财源就枯竭,就越穷越乱收乱罚、越乱收乱罚越发展不起来。三是严重腐蚀党员干部。有的单位把乱收乱罚的钱,用于吃喝玩乐,请客送礼,做房子买车子,甚至中饱私囊,就会滋生腐败现象,垮掉一批党员干部。四是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执法行为代表党和政府的行为,是党和政府形象在群众中的具体体现。“三乱”行为只会把党和政府推到群众的对立面,必然失信于民,影响社会稳定,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发展首先要从环境抓起。发展不够是罗田最大的现实,加快发展是全县人民最强烈的愿望。今后五年罗田面临历史上最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年前县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了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宏伟的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更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真正动力。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占有财富、享受财富的过程。加快发展必须充分激发全县人民的创业热情,必须充分调动全县人民的创业积极性,形成一个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氛围。创造财富者低三下四,少数执法者趾高气扬,又如何能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既然环境不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抓创业、抓发展就要从环境抓起。因此,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整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任期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来考虑,作为今年的第一项大的活动来安排,作为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第一件大事来抓。

二、进一步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举措

解决环境不优的问题,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根本上、从长远看要靠加快经济发展,要靠深化改革,要靠机制创新。从当前来看要采取突破性措施,有针对性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打击开路,解决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此前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之所以效果不显著,手段过软,打击不力,没有触及到当事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说明,光口头教育、号召是远远不够的。铜锣赶麻雀,连赶两遍就不管用。必须要动真的,来硬的,始终保持高压的态势。谁损害罗田的经济发展环境,谁就是罗田人民的公敌,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谁就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特别是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第一次要由责任单位“一把手”公开退款,给当事人、分管领导和责任人通报批评;第二次要给当事人、分管领导和所在单位黄牌警告;第三次要将责任部门列入重点管理单位,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当年不得评先表彰,不得授予文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得提拔晋级,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还要给当事人、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是垂直部门的,要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向其上级部门反映处理情况,并宣布其为不受罗田欢迎的人。县委办、县政府办已经下发了《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理意见》,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与同志们打个招呼。凡查处破坏环境的案件,不论涉及到谁,一律要查实处理到位,并且从我做起,任何人不得说情、护短,不得包庇纵容!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天起,每半月以书面形式通报一次投诉查处情况,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发展环境案件通报会,对乱收乱罚的要在会上公开退款。具体执行以前的从轻,这次会议后从重。

(二)抓制度完善,解决好执法不规范、服务质效不高的问题。要在继续沿用过去成功作法和行之有效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经验,结合罗田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以执法服务的提速、创新推进环境的创优。重点要完善和推行以下八项制度:

一是首查先行责令改正制度。执法部门在首次发现行政对象发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可以不予处罚的,先行责令限期改正行为,逾期不改再依法处罚。目的是减少以罚代管、以收费代服务的不正常行为。凡可以教育解决问题的,严禁罚款解决,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二是检查、处罚、评比审批制度。除省、市、县统一进行的日常检查外,其他检查和执法行为,必须实行“检查准入制”,由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审核把关。一家执法单位对同一企业进行多项检查,原则上必须合并项目、固定人员、集中时间进行;多家执法单位对同一企业同一方面的多项检查,要由县政府法制办牵头协调统一进行,不得多头重复检查,更不得超权限、超范围检查。凡涉及对企业的处罚,必须报县政府法制办审查备案。县直各部门无权在企业举办任何评比活动,凡冠以罗田县名义举办各种评比、评选活动的,必须向“两办”报告,再报县委、县政府审批。

三是重点企业绿卡保护制度。对重点企业和个体私营大户,统一发放“罗田绿卡”。除涉嫌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安全生产隐患或情况紧急外,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对持卡人的人身、车辆、住宿点进行检查,不准擅自传讯、关押持卡人。除法律明确规定外,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查封、扣押、冻结持卡企业的财产、帐目、资金;不准擅自对持卡企业实行停电、停水;不准擅自对持卡企业作出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许可证、停产、停业的决定。

四是行政服务中心“一门办结”制度。全面推广潜江“以票控费”的经验,要求凡是与工程建设、企业设立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单位,无条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以有效解决“双轨运行”的问题。没进中心的也要在单位设立集中办事窗口,力争实行“一门办结制”。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服务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要推行重大项目联审联办,实行限时办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规范收费行为,降低收费标准,收费有上下限规定的,一律按下限的50来收取,服务性收费“不服务、不收费”。

五是办事公开承诺服务制度。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开通行风热线、专栏,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纪律,并在办事窗口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六是咨询首问负责制度。凡是与企业、基层群众联系较为密切的单位,都要在机关内设立办事咨询处,设立咨询员,实行咨询首问负责制,并且全程负责到底,为企业、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让他们感到放心、舒心。

七是重点项目专班负责制度。对重点项目不论是招商引资项目还是本土创业项目,由领导挂帅、组织专班负责。

八是特事特办制度。大力倡导“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一抓到底;不干则已,干就干成”的作风,提倡“一来就办、马上就办、特事快办、办就办好”的办事效率,可以提前办理的不能到期才办。最大限度地简化企业准入程序,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

(三)

抓专项整治,解决好影响经济环境的难点问题。对于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要一个一个排查,从重从快严惩不贷,尤其是“几强”“几霸”的问题要予以坚决打击。要推行公安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和重点企业纪委挂牌保护制度,对企业的报案和投诉,快速出击,及时处理。关于公路“三乱”问题和市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问题,要组织专班进行集中整治。关于收费养人的问题,这也是“三乱”屡禁不止的根本症结,说明我们行政机构改革还没抓到位,“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有的一个小小的股级执法管理单位,动不动几十人,这么多人要饭吃,不罚不收才怪!要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职能转变和服务定位。要加强对审批制度改革的督查落实,着力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做到多让位、补位、到位,过多的人员要通过“三竞”精简下来。同时要继续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增加财政供给,千方百计解决好收费养人的问题,从源头上堵塞“三乱”歪风。

(四)抓机制建设,解决好一阵紧、一阵松的问题。过去经济环境屡整不治,不是没有具体规定,而是规定出台抓一阵就紧一阵,没有坚持长期抓,执法部门在一阵风来时就躲一阵子,风头过后依然如故。甚至有的执法部门对以前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三乱”情况的企业搞“秋后算帐”,进行打击报复。年前的调研中,很多企业就反映出怕得罪部门、怕打击报复、惹不起躲得起的思想。有的企业平时说起经济环境来咬牙切齿,专门上门了解情况时默口不开;有的企业对“三乱”行为习以为常,宁可“退财消灾”,不管有理没有理、合法不合法,只要你少来找麻烦,每年交一次“保护费”了事;有的对这次整治经济环境,根本就不抱什么希望,根本就没有信心。这是罗田各级党委、政府的悲哀,是耻辱!此次整治活动,要确保出台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建立优化经济环境的长效机制上取得突破。

一是要建立快查直处机制。要成立县经济环境投诉中心并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报纸上公告,使投诉中心办公地点、投诉电话家喻户晓。要开通网上投诉举报功能,方便企业投诉举报。要建立举报、投诉台帐,以备存查,并作为单位年终评比考核的依据。县环境投诉中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诉受理、处理、督查和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快查直处的反应机制,对损害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要严肃认真查处,真正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查必到人、查必到位”。

二是要建立监督评议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府行政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七大监督作用,建立起上下左右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执法的规范,促进服务质效的改善。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完善民主评议部门活动,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代表、普通群众、个体私营业主、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参加,评议那些执收执罚、直接管理和服务企业的部门。每年评议两次,评议结果要公开,好的要通报表彰,差的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特别是对一年内连续两次被评议为后两名的单位,对领导班子成员要实行集体诫免。此项工作由县纪委牵头,县直机关工委、招商局、经济局、商务局、工商联参加。

三是要建立双向稽查机制。为从根本上整治“三乱”歪风,防止一些“三乱”行为明里不搞暗中搞、直接不搞变通搞,解决一些企业有案不敢报、有苦不敢说、敢怒不敢言的问题,要加大主动查处力度,建立起对执收执罚部门和企业的双向稽查机制。一方面,查部门。根据县环境投诉中心接受投诉的情况选定两至三家执收执罚部门,另从县直所有执收执罚部门中随机抽样确定两至三家,由县纪委、审计局、物价局等单位组成专班进驻开展五项稽查:查当罚款和收费总额、查罚款和收费依据、查罚款和收费标准、查单位支出总额、查支出用途,对其中问题突出的要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我们有些执收执罚部门长年叫苦连天,叫财政供给不足,叫人员多了要吃饭,并以此为借口向企业伸手。一方面成天叫苦,一方面乱发乱补;一方面乱罚乱没,一方面大手大脚。我们倒要把这些部门的帐抖开看一看,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让全县的干部群众来评一评。对那些收入大、开支大、社会意见大的执收执罚部门,要列入全县支出重点管理单位,限定全年的支出额度。另一方面,查企业。每年选定一批企业,开展负担稽查:查有哪些执收执罚单位收了钱,是什么性质的钱,合不合法,合不合理,是否执行了县委、县政府的规定,从中发现“三乱”线索的要倒查部门。

三、切实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领导

环境不好由来已久,“非一日之寒”。彻底优化亦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充分认识到这项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打一场优化经济环境的持久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抓反复,反复抓,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抓下去。

第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整合涉及到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相关机构,成立罗田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锋刚、华清、国良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纪委、监察局,与经济环境投诉中心合署办公,从县纪委、人大、法制办、公安局、机关工委、经济局、招商局、物价局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联合办公。在县优化办的统一督办协调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县人大和县政协重点抓好优化环境方面的执法检查、专题视察和民主评议工作;县委办牵头负责民主评议和执法部门挂点企业工作;县政府办牵头负责行政机构效能建设工作;县政府法制办重点抓好多头重复执法的规范和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监督,并履行处罚审查备案的职责;县委组织部负责干部监督和服务效能考核工作;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优化环境大讨论、部门承诺的公布和案件查处的公开;县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及时处理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县直机关工委主要负责机关作风整顿;经济局主要负责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招商局主要负责为外来客商做好服务工作,反映和解决客商的需求和困难;物价局主要负责收费事项的清理、审核、把关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乱收费问题;审计局主要负责对执收执罚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县直各部门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维护企业利益、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加强协调,多办实事,形成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合力。

第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这次会议后,要集中一段时间,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大宣传、大讨论活动,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具体政策规定和损害环境行为的处理意见宣传到千家万户,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具体安排部署上来。尤其是县直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开展讨论,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的思想实际,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在县电视台和《罗田报》上作出公开服务承诺。要通过大宣传、大讨论,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人人代表罗田形象,个个都是投资环境”的思想观念。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引导全社会正确处理七大关系:一是部门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企业是大河,部门是小河。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搞好一个企业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搞跨一个企业往往只要一个科员就够了。如果我们的部门只片面强调严格执法的一面,不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把企业查跑了,罚死了,就是自毁财路,自断后路,自绝生路。二是富商与富民的关系。有了客商,有了企业,才能就业,才能增收。先安商富商,后才能富民富县。一定要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处理好“让利”与“得利”的关系,部门让利,社会受益;政府让利,企业受益;眼前让利,长远受益;直接让利,间接受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财,我们才会发展。三是“鸟”与“林”的关系。企业好比候鸟,环境好比山林,要封山育林,引来凤凰落户,不可焚林而猎,这样就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四是“水”与“船”的关系。水涨才能船高,放水养鱼,企业多了,效益好了,部门就有了保障。相反,竭泽而鱼,企业和部门都会陷入“两难”境地。对此一些部门应该深有体会。茧丝绸鼎盛时期,被称为罗田的第二财政,直接间接养活一大批人,哪一个部门上门都不空手,前些年茧丝绸停产了也就没有人上门,再后来润丰租赁缫丝厂,机器开动了,才给一些部门提供了收费条件。五是服务与收费的关系。要先服务、后收费,多服务、少收费,反对只收费不服务,更不能以收费代替服务,构建和谐的政企关系。六是“扩音器”与“变压器”的关系。上面执法要求越来越严,但我们不能无限放大手中权力,要根据我县企业少、盈利低、还比较困难的现实,善于变通、融通、沟通,把“高压电”、“低压电”都变成罗田可用的“电”,服务基层。七是主与仆的关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群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部门是服务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必须要懂得到底是“谁养活了谁”的道理,权力是人民给的,服务群众是我们的天职。

县委、县政府这次出台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具体规定,是依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制定的,全省、全市都是如此,手段非常强硬。但再强硬的措施终究是手段,不是目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要通思想。部门执法无可厚非,检查监督也没有错,县委、县政府也支持部门依法行政,但凡事要讲实际,要有个度。要承认,由于改革不到位,经济不发达,有些部门供给少、人员多、负担重,同时,部门的条条框框在经济落后的地方执行起来受到的约束多,工作的难度大,不但县长难当,局长也难当。但具体的县情摆在那里,发展是罗田的大局,部门再大的困难都是小局,小局只能服从于大局。不但县委、县政府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部门也要一同过紧日子,优化经济环境就是要部门作些贡献,共同促进发展。我希望我们的干部能理解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真心地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这才是这次会议最理想的效果。

第三,加大督查落实的力度。县“四大家”领导要加大对分管战线的督办落实力度,督促部门抓好落实,帮助部门进行整改,并挂点一家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协调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为企业提供信息、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每一个执收执罚部门都要与一家企业结成帮扶对子,切身体会企业办事的复杂和经营的难处。要通过所挂的一个“点”来了解经济环境的整个“面”,并以此促进科学决策,推动工作落实。县优化办要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那些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部门和单位,县有关领导要实行重点督查督办。坚持做到哪里不落实就跟踪督查到哪里,哪里难推动就把主要精力放到哪里,努力促进各部门、各单位改善管理、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凡大事、难事抓一把手是我们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重点督办一把手。不重视经济环境的一把手不称职,不会抓经济环境的一把手是失职。今后单位出现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不管一把手参与没有参与、知情不知情,首先要追究一把手的领导责任。部门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评议结果,要作为一把手考察使用的重要依据。

同志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罗田发展、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重要保障,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大力营造经济发展低成本、零障碍、高诚信、优服务的新环境,全力塑造我县文明、开放、活力新形象,奋力夺取罗田经济发展的新胜利。

上一篇:2024毕业实习报告规范下一篇:中小学教师个人履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