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活动策划(精选8篇)
一、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汛期安全工作形势,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把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把汛期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岗、齐抓共管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汛期安全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
二、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组织人员对汛期安全和学校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督促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对校舍建筑隐患进行排查,尤其是加强对简易房(工棚)、在建工程、建筑物的避雷设施、防水设施、空调外机、玻璃幕墙、建筑外贴面、挡土墙、院墙等重点部位进行防汛检查。全面排查水、电,防雷设施,严防因设施缺陷引发安全事故。全面清理、疏通排水沟渠、主要出水口,做好防汛排水工作。对校园古、粗、枝叶繁茂树木进行修剪和加固,预防大风和雷击。【后勤处负责】
(二)重点加班门卫值班、消防安全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状况和师生集中活动场所的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保卫处、后勤处负责】
(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办公室防盗措施,离校时关好办公室门窗,贵重物品要重点防护,切实保管好本部门的财产。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在离校时切断所有电器的电源,预防火灾事故发生。【各部门、各单位负责】
(四)教职工公寓区要注意防盗,锁好停放的车辆,有可疑人员在周边活动时,要及时向保卫处报案。
三、强化师生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防护、自救能力
学生工作处要协调二级学院、团委,通过QQ群、微信群、主题班会、宣传栏等方式开展专题教育,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雷击、防风暴、防火灾、应急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汛安全常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醒和教育广大师生员工提高防盗防骗意识,保管好贵重物品,识别和防范消费陷阱、电信和网络诈骗,注意外出时的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确保度过一个安全和谐的节日。
四、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值班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要基于学校的文化现场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传奇的聚合体, 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 同时显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学校教育缺乏文化, 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 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 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根底的“怪物”。学校文化如何得以形成?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制度是文化的契约。除此以外, 文化更多的是通过课程来呈现的。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 其规划更要基于学校文化现场来研制。第一层次是要执行课程计划, 不能擅自减少、调整课时, 制定严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度;第二层次是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 展示学生和教师的气质, 加强课程质量;第三层次是课程规划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体现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 并在后续的课程实施中加以贯彻。
常州市实验小学一直秉承分享文化, 在这所百年老校里, “分享文化”已不单单是认知上的一个概念, 而是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及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再现, 它蕴含着那些有教育理想的追寻者们的智慧和精神。“在分享中成事, 在分享中成人”,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常州市实验小学始终将分享文化渗透于学校的教育文化之中, 尤其注重将这一文化与课程规划、课堂教学、主题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 展开行之有效的分享之旅。常州市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研制在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 以及多年来各年级活动主题积累的基础上, 基于学校分享文化的现场, 将“分享和谐、分享文明、分享责任、分享智慧”的理念有侧重地逐年渗透于三、四、五、六年级的课程目标体系中, 同时也充分兼顾了综合实践活动“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自我”这三条鲜明的课程线索。
值得说明的是, 在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 三、四、五、六各个年级在课程目标实现有所侧重的前提下, 并不排斥其他的、极具教育意义的“学校文化”和“课程目标”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要基于学校的学生现场
当课程规划服务于具体的学习对象时, 它便会“遭遇”一些现实的问题, 如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是怎样的?学习者的课程需求到底有哪些?如何处理好学习者之间的学习兴趣差异?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好, 那么课程规划就会在实现学习的持续性、课程的平衡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等方面做出突出表现, 否则, 就会背道而驰。
因此, 在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时, 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尤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为了成就学生、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度的学习活动的设计, 其中包括为保障规划实施而进行的评价活动等方面的全面规划。
在这一过程中, 课程规划者不仅要掌握课程的相关理论, 更要掌握人的认知发展理论, 这样有助于在规划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增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此外, 课程规划者还要掌握从不同的情境中迁移知识来规划课程的能力。
例如,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由于生源状况良好, 学生整体素质较高,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于是探索了具有该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路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以学校“人本·卓越”的整体办学理念为指南, 以综合为特征, 以实践为核心, 以活动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对学生三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活动进行了整体规划。
其中研究性学习领域主要侧重于主题探究活动和应用设计活动。主题探究活动主要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 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应用设计活动主要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应用性或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 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此外, 学校还将劳动与技术领域与校本课程相融合, 开设了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校本课程, 还将班团队活动、春秋游活动等非指定领域渗透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要基于学校的资源现场
课程规划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不是对课程历史的凭空捏造和对未来课程景象的臆测。课程规划者不要用非此即彼的观念来指导课程规划工作, 也就是说, 课程规划的研制不是为了推翻和颠覆以往的课程经验, 而是对原有课程经验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因此, 如何基于现有的学校资源现场制定出既有传承性又不失开放性的课程规划,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求, 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 规划好学校的资源现场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规划好教师资源。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出发, 学校的科任教师均可以兼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 但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 教师对课程实施的专业投入不同, 其所获得的经验积累就会有很大差异。规划好教师资源, 就是要为经验积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找到适合的教学岗位。比如, 有的学校在课程起始年级———三年级配置综合实践活动专任教师, 因为专任教师更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研究规范的养成, 而在六年级主要由班主任兼任指导教师, 因为六年级的孩子基本的研究规范已经养成, 研究素养也逐步增强。
二是规划好生成性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有许多课程资源会自然生成, 如综合实践活动专用教室的使用、优秀教学案例的积累、课程基地的拓展、校外导师团的形成等等, 这些生成性资源如何在课程规划中发挥作用, 值得探索。有的学校将多年来教学积累的经过学生实践、有一定研究成效的主题活动案例形成了“活动主题资源库”, 以“推荐研究主题”或“研究主题开发范例”的形式在课程规划框架中进行呈现或罗列。这样基于生成性资源的规划研制表明, “任何研究主题都可以进行深度的二度开发”, 且开发的过程可以是生生互助, 亦可以是师生互助。
一、“问计于童”,构建源自儿童生活的课程内容
少先队教育的目标是让队员当家作主,做自己成长的主人。作为少先队教育的载体,少先队活动课程自当从儿童立场出发,立足儿童的现实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队员的活动课程自然要由队员自己设计,秉持这一理念,学校“问计于童”,让队员自己选择、设计活动课程内容。
学校少先队总部采用队会、队员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队员喜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队员的建议,学校借助“少先队的节日我做主——我为学校设计节日”征集活动,让队员说出自己的愿望,自己选择自己的节日内容。队员们热情参与,以儿童的独特视角提出了种种奇思妙想,如颠倒节、旅行节、100分节、友谊节、百花节、心愿节等。少先队总部汇总整理队员的900多份设想,邀请德育专家会同德育室进行项目论证,最后确定了“读书节”“分享节”“夸奖节”“感恩节”“艺术节”“梦想节”6个少先队节日活动主题。之后,学校邀请队员做“少先队节日的设计师”,征集节日活动内容;并融合少先队活动课程目标,确定一学年的“校园节日”活动课程。如三月感恩节,四、五月艺术节,六月梦想节,九月读书节,十、十一月分享节,十二月夸奖节等。
在此基础上,各年级队员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制定年级梯度目标和活动内容。以“少先队节日——三月感恩节”为例:
核心
价值年级核心目标
学习雷锋精神 争做感恩少年一年级1.知道雷锋,会讲述雷锋的故事,学唱雷锋歌曲。能与中队小伙伴友好相处,与中队小伙伴成为好朋友。在社区和家庭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生活中做到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2.感恩父母,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3.感恩自然,爱护花木。
二年级1.学习雷锋叔叔的事迹,助人为乐,学会同伴谦让与互助。
2.感恩父母,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感恩自然,护绿行动。
三年级1.追寻雷锋的足迹,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精神,杜绝浪费,勤俭节约,关心父母。
2.感恩父母,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培养体贴和帮助父母的意识。
3.感恩自然,养护绿植净化空气。
四年级1.发扬团队精神,讲诚信讲礼仪,关心集体,学会分享,立足校园做好事,培养队员服务他人的意识。
2.感恩父母,明确一个家务劳动小岗位,学做一项家务活。
3.感恩自然,种下成长树,为家乡添一片绿。
五年级1.学习雷锋精神,明礼诚信,感受他关心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格。为社会、为家庭、为学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感恩父母,当一天家感受父母的辛苦,学会体谅父母。
3.感恩自然,节水护水。
六年级1.学习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好学上进、善于钻研、勤奋刻苦,不断挑战自我。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2.感恩父母、师长,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培养,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增强感激老师的情感认同和感恩父母的爱心意识,传承知恩图报的中华美德。3.感恩自然,争做环保小卫士,实现蔚蓝色的梦想。
这样的活动课程,主题和内容源自儿童的日常生活,由儿童自己选择确定,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符合儿童的现实需要。“问计于童”,让少先队活动课程真正成为了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课程。
二、“菜单式活动”,创设儿童生命舒展的课程形式
儿童是生活的主人,每一个儿童都有自身的发展需求。尊重个体差异,才能让每一个生命的种子拥有破土而出的力量。源自儿童生活的活动课程自当赋予儿童主体权利,让儿童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基于队员的不同个性和发展需求,以中队为单位生成“活动菜单”,让队员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生活,感受成长。
每学年,各中队根据校园节日活动课程主题和年级活动目标及内容,自主设计富有中队特色的活动形式。每一个活动都按照规章自定——计划共商——活动招标的流程,队员们在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生成中队“活动菜单”,即活动细则,每一个队员则从中选择符合自身能力和需求的项目,作为活动目标。例如,三月感恩节活动课程设计在学期初开展,501中队的队员们设计了“感恩节”雏鹰争章活动计划表。
规章自定。中队就是队员们的家,家里的规矩要由队员商议自定,才能发挥更强的约束性。学期初,501中队辅导员沈老师利用中队活动课,和队员们一起确定了中队行动口号、规章制度,实行“中队干部竞岗制”和“人人有岗制”,并通过爱心服务卡、雏鹰争章评价激发队员们的自主参与意识。这样,为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让队员们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计划共商。感恩是三月校园节日主题,其后还有系列活动。凝聚集体的力量,梳理学期活动计划,才能做到有条不紊,让队员们从容体验,享受成长的快乐。沈老师采用“师生共商法”,在充分了解活动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让队员分小组制订、细化中队计划;之后,由中队委汇总各小组成果并进行交流;最后由全体队员投票筛选,确立本学期的主要活动内容细则。队员们争相建言献策,互动交流更是不断激发了队员的创意和智慧。
活动招标。确定中队活动内容后,队员们以小队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活动,自主设计活动方案。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方法步骤、活动措施结果等,哪个小队构思新颖巧妙,这一活动的具体操作就“花落哪家”。这样的中队活动成为队员自主参与、自主创造的天地,队员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明显提高。做足了前期“功课”,队员们和辅导员一起设计了最终的活动菜单(见下表)。每一个队员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菜单任务。从每一天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体验亲情,学会感恩,自主成长。
501中队“感恩节”争章实践活动单
队员姓名:
活 动 内 容参与情况、完成时间
(自我评价)证明人意见、签名(队干部或家长老师评价)
1. 每天为父母、老师、同学至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2. 记录一日里你所要感激的人为你做了,什么或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3. 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朋友等写一封感恩信。
4. 会唱一首感恩父母、老师或朋友的歌曲。
5. 撰写一句(段)感恩箴言,制作成一张感恩祝福卡。
6. 阅读感恩故事,会讲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
7. 参加一次关于“感恩”的主题班队会。
8. 制作一份感恩节手抄报。
9. 积极参加感恩校园之“弯腰工程”。
10. 开展一次感恩大自然环保行动。
注:前五项为必做项目,后五项为选做项目。做到前五项和后五项中的两项活动即可获“感恩节”活动章。
菜单式活动形式善待了儿童发展的差异和可能,允许儿童探寻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感受到自身小小的进步,不断收获成长的喜悦和自信,自由舒展地成长。
三、“校社联姻”,拓展儿童生命成长的课程资源
与学科课程相较,少先队活动课程更加注重儿童的自主实践和自我教育,将活动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在社会和家庭中才能为儿童开拓更为广阔的成长天地。这一个课时往往只能作为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准备过程和活动过程大都在课外和校外进行。近年来,学校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将少先队活动课程与社会资源对接,不断拓展课程资源,为队员的自主实践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学校根据年段学生实际,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设计了系列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例如,一年级入队考核实践活动。学校带领新生徒步前往市档案局参观,队员须徒步来回四公里路程,并进行历时一个半小时的参观。让孩子们通过参观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历史,增强孩子热爱党、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和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强烈愿望,激发孩子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自豪感。
二年级以东湖景区为实践基地,开展“金色秋天,拥抱自然”实践活动。在美丽的平湖东湖景区,队员们一起赏美景,拾落叶,沐暖阳;一起打几个滚儿,赛几趟跑,吹几声口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三年级是浸润乡土文化的“莫氏庄园”实践活动。队员们一起参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大型封闭式古民居建筑群——莫氏庄园,听讲解员阿姨解说其建筑的精妙布局和凝结着的平湖乡土文化之精华,从而了解平湖的历史,增长见识,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
四年级则开展感悟民俗文化的“民俗馆”实践活动。平湖九彩龙、打莲湘、调马灯、荡湖船,平湖派琵琶等等,这些展现在队员眼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平湖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队员们通过参观了解平湖的民俗风情,感受家乡的文化韵味。
五年级则以生命自护教育为主题,开展“民防基地”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进民防设施,了解民防工程,参观防空地下室,了解如何逃生,知道空气的流通、衣服的换洗、应急供水、紧急出口等各种防空知识,及民防工程的重要性和设计原理,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六年级开展野外德育体验“澳多奇农庄”实践活动。行知文化园、科普馆、孝子洞、杂技表演、自助野炊、篝火晚会、露天电影、露营体验、真人CS等野外德育体验活动,让队员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培养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给小学毕业生活画上厚重的一笔,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观照儿童生命成长的少先队活动课程,让学校成为儿童快乐成长的家园,更找到了自身的文化根基。让教育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相信这样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平湖市百花小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
二、活动目标:
1、活动主题:实现整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形式:体现多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校外与校内结合,集体与个体结合,自主与创新结合。
3、活动过程:常态规范。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要求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中有指导,课后有反思,力争每堂课都实实在在。
4、活动评价:不断完善。注重过程性评价,继续展开以现场观察、学生座谈,成果展示为主要形式的督查评价,促使活动深入开展。
5、活动资料:注重积累。每位任课老师要及时记录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成果。
三、课程的总体构想
1、课程总体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形成对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三——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
〃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课程原则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指导教师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支持和帮助学生展开实践活动。
(2)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彼此渗透,达成课程的理想的整合状态。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召开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会议,贯彻活动计划。
3、各班讨论活动内容,制订本学期班级活动方案。
十月份:
1、抽查各年级各班开展活动的情况(主要看是否按计划进行)。
2、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全校班级进行评比。
3、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十一月份:
1、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页制作、平台发布。
2、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十二月份:
1、各年级进行一次活动成果展示。
2、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一月份:
1、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2、上交活动总结与案例。
活动方案
为切实加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落实,实现教师教学观念、角色、行为的转变,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教育研究室的有关通知精神,决定举行全镇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2年4月20日下午2:30—4:30
二、竞赛地点
白岩镇中心学校
三、竞赛对象
全镇小学语文、数学教师。
四、竞赛形式
课标知识竞赛采取单人单桌、闭卷笔试的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既有关于课程标准的客观性知识,也有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与实践运用。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客观题40分,主观题60分。
四、活动设奖
设个人奖:语文、数学组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由中心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五、活动步聚
(一)第一阶段:3月至4月中旬,为校级组织学习、推荐选拔阶段,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本校全体语文、数学教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举行校级竞赛,中心校、魏旗、红旗各推荐语文、数学各4名教师,十二营、黄毛、双坑、管大、管小、讲义、李后各推荐语文、数学各2名教师参加镇级竞赛。(各学校名单于4月18日前上报)
(二)第二阶段:4月20日,中心校根据本乡镇实际,结合竞赛形式和类型,自行命题开展竞赛,推荐获奖部分教师参加县级比赛。
(三)第三阶段:4月24日至29日,为全县竞赛时间,推荐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开展竞赛活动。
六、人员安排:
(一)、出题、制卷:柯曾勇、谢杰。
(二)、监考:范永芬、吴尔芳。
(三)、阅卷:王鹏飞、郭大岭。
(四)、成绩统计:郭大祥、范玉华。
白岩镇中心学校
二O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白岩镇中心学校语文、数学教师课程标准知识竞赛
活动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东明县第三实验小学兴建于2009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位于梦蝶路东段、吴庄路南段、水岸鑫城东临,学校占地54亩,学校于2012年投入使用,在2014年学校全市规格最高、面积最大的操场已竣工。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相继建设完善。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就读学生1800余人,专任教师65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秉承“从细微处做起,为生命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确立“规范办学,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各项工作运作有序。自建校至今,先后荣获菏泽市“少先队规范化学校”、“县级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课程改革先进的单位”、“中小学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红旗单位”、“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菏泽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菏泽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贯彻课改新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校特色,必须做好学校的课程管理。学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学校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改的需要。落实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所以,我们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实施计划,规划学校的办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做了认真的尝试。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提出的“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的改革目标和任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小学,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都获得发展,特别是有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艺术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家长很希望学校开设艺术特长课,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创设更广阔的天空。综合各种因素,仅国家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孩子们渴望更丰富的校园学习生活,独立、自主的性格需要锻造。
1.教师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优质课一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优质课15人,市级教学能手6人。学校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级各类奖励。教师们工作认真扎实,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很多老师都有专长,这些都是我校课程的有利资源。
2.学校资源
教学设施完备,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图书室、教师和学生阅览室、保健室、荣誉室等专用教室配套齐全;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科技制作室、大型会议室等专用教室已投入运用。全市规格最高、面积最大的操场已竣工。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相继建设完善。校区已经接通电信光纤,端点分布合理,网络信号实现全覆盖。作为一所现代化的校园,数字教学是我校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我校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投影、实物展示台、笔记本电脑等),让孩子的学习更加的生动化和直观化。学校充分利用技术与资源优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家校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更可贵的是学校后面有一块菜地,供学生劳动实践,对于几乎和农村脱离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宝贵的学习资源。,二、培养目标:
基于校情,学情,师情,学校将课程目标定为:
1、培养学生多元的兴趣和爱好,具有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想象力,乐于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并能在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趣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个人才能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搭建最大的平台。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和自觉的环境意识,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吸收家长或社会人士参与,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5、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综合实践为展示平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课程设置要求
(一)课程要求
1.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2.《经典诵读》为必修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设置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即一二年级为低年级层次,三四年级为中年级层次,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3、《信息技术》 《折纸》 《智力跳棋》 《跳绳》《跑球》《羽毛球》 《篮球》《乒乓球》 《足球》《趣味数学》《趣味英语》 《影视欣赏》《走进传统文化》 《腰鼓》《跆拳道》《散打》《钢琴》《吉他》《少儿口才》《手语》《舞蹈》《葫芦丝》《架子鼓》《少儿歌唱》 《电子琴》《古筝》 《十字绣》 《书法》 《趣味线描》《布艺手工制作》 《盘子彩绘》《面塑》 《剪纸》 《国画》《儿童画》《智慧鱼绘画》为学生选修课
4、选修课学生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以按照自愿原则选题学习。
5、实施课程的教师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
(二)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勇于实践,积极思考,做到手脑口并用,边思边练,增强学习效果。鼓励教师与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学校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课程安排:
每周二下午前两节以选修课形式开设校本课程,这样每学期可以达到30课时。之所以这样考虑基于以下两点:
1、分散到周,从课前组织,到授课实践,小课显得时间太短,这样课堂效果必然下降。
2、集中到月,对于快乐数学等学科拓展课又显得太长,而且一个月一次的校本课程选修,对于电子琴等技能类的课程也不便于夯实。反复推敲后,我们认为每两周两节课连上的设想应该是最科学的,它既能满足人文素养类学科技能训练的需要,也不会使学科拓展课程的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学校将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
组长:韩金刚(校长),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副组长由学校中层领导彭桂玲和负责校本课程的高雨虹老师担任,委员会成员又三部分构成,一是教师代表,一是家长代表,再有就是社区代表。从校本课程实施教师中选取标准有创新意识、责任心强的教师5名教师代表。从学校家长委员会中选取2名家长有特长的代表,以及社区负责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作为我们课程开发的顾问。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二)、开发策略与管理
(1)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评估实施的可行性。
学校组织教师讨论、设计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需求。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兴趣,教师自身特长,制定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校本课程科目共36门,根据学校在校生1000多人,平均班容量32人,这样设置也基本保障了班容量适当,教师便于指导。(2)根据教师专长进行分班,按年级段开展相应课程。
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学生选修课报名情况,(选修课为三个志愿栏,主要是为了避免选修课程班容量的过于失衡,教师不好管理。)由各教研组组长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根据选修课班容量,由原学生班主任对班容量大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配。
(3)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分工、讨论、研究,提前制定好各课程实施方案和计划。
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成员都要提前制定好课程实施方案和计划。对于学生和教师都不喜欢的科目进行删改。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可考虑以A、B班的形式同轨教学。
(4)专任教师根据实施方案组织教学资料,经开发小组审议实施教学。
古人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我们的校本课程选修课不同于兴趣小组。因此,从组织教学方面,学校明确要求: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不但要传授学生某个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授之以“渔”,的过程中使之感受到“渔”之乐。
(5)经常性开展教学研究研讨活动,完善课程实施方案,追求实效的课程教学内容。
学校每个学期,进行至少两次关于校本课程的研修活动,结合教师案例、反思进行研讨。同时建立校本课程教案检查和听课制度,使校本课程实施达到常态化、最优化。
(三)、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教材的选编情况;(2)学生学习状态;(3)教师教学实施状况。
2、评价的基本措施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考核的包括领导小组、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
(2)确立评价内容后,根据课程内容和资料,评价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评价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通过交流和问卷、调查、抽样等方式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将纳入年终考核。
(3)经过评价的反馈,进一步决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成,完善管理策略,创设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循环。
七、课程实施保障:
1、领导小组对课程开发始终进行指导督导,参与研究。
2、不断加强校本培训,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达到驾驭校本课程的目的。
3、建立和制定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制度,做好制度管理。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管理,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省实施已经十余年了, 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也基本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本质特征, 课程实施的效果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变化来看也较为明显,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六所农村中学 (以下用A、B、C、D、E、F表示) 师生的问卷调查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的访谈, 发现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课程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不完善
有人群的活动就有管理, 有了管理, 组织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活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也就是说, 学校拥有很高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碰到困难可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也可调动社会各界人士, 因此, 课程管理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学校。从调查结果我们可看出广州市番禺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1 课程管理责任尚不明晰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进课表了, 也设立了相关管理部门, 但由于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 使得课程实际形同虚设, 如B学校。还有些学校课程也进课表了, 也进计划了, 但没有设立专门机构或部门去监督管理, 课程落不落实没人管。这样导致课程开设随机性大, 最后被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教师 (数理化较多) 占用课时, 为其本职科目服务, 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如E学校。还有不少所谓“示范课”、“公开课”也只是流于做秀表演, 有些学校缺少课程规划和详尽的活动方案, 开设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如A学校、F学校。再加上, 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升学率, 在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控时, 年年监控语文、数学、外语等中高考学科课程, 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不闻不问, 从而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显得更加没有空间。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结果也反映出我们的部门管理责任不明晰。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大部分被调查学校的管理只是停留在课程是否开设了, 上级部门来检查时资料是否齐全, 带领学生外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安全, 而真正涉及到课程的开发、设计、组织、指导、评价、课程资源、教师队伍等, 基本上处于空缺状态, 学校没有形成层层负责的管理网络。因此, 这样的管理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难以落到实处。
1.2 没有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教材, 没有专业教师, 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只有加强校本教研, 才能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 所以校本教研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学校管理的基础。然而在调查的学校中都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 就是学校很不重视校本教研, 比如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尽管有些学校设立了, 但教师也不清楚是由什么机构进行管理。而且内容常以“活动汇报”、“工作布置”等方式为主, 很少以“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解决方法”的方式进行校本教研。开展教研活动的次数也很不规范, 很多学校是不定时的进行, 只有C学校是每周一次的。正是这些原因的存在, 导致校本教研基本上丧失其应有的作用。
1.3 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教师政策体制
在调查问卷中关于学校对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否有评价和奖励措施这一问题上, 虽然有64.44%的教师认为学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 但仅有33.5%的学校有相应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励措施。从访谈中笔者得知只有C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取其他教师工作量的平均数, D学校和其它科目一样算法, 奖励取其它教师的平均数, 而其余被调查学校只有综合科组长计算了工作量, 其他教师都是额外增加的工作。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 没有一种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 那么基层学校领导就没办法有效实施。没有合理公正的评价, 就难以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试问,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 一门课程如果与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缺少一定的联系, 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热情, 这门课程又能走多远?
2 学校教师配备不合理, 教师培训次数少、形式单一, 低效运行
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的配备与安排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学校在安排辅导教师时, 主要考虑工作安排方便, 没有考虑教师本人的素质和能力, 如A学校;有的学校仅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如B学校;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配给班主任、科任老师, 或安排给教学能力较差或者那些因为怀孕等原因需要“照顾”的老师, 如F学校。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 教师的教育观念及行为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团队的素质不高, 那么又该如何担负课程开发的重任呢?
另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培训具有以下特点:培训周期短、培训理论性过强, 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全面, 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 教师缺乏自主实践项目等。调查显示, 66.67%的教师没参加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培训活动, 而参加培训活动的教师, 由于培训常以抽象的理论培训为主, 加上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理解不到位, 尽管经过培训, 一到实际操作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调查中发现, 有超过70%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对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不大或根本没帮助。许多课程指导教师就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 导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 最后致使课程实施缺乏有效性, 教师专业成长速度比较缓慢。
3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合理
“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 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 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 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可见, 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是课程实施的最起码的条件和支持, 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 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难以变成现实。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内涵和价值认识不够, 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欠缺, 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和低效性。具体表现在:第一, 在认识上, 对“课程资源”的概念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把课程资源的内涵狭隘地理解为有形的物质设备, 而对于无形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却视而不见, 形同虚无。师生缺乏识别、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等、要、靠”思想严重, 大量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被闲置或浪费, 教育意义与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二, 教师仅仅把自己当作课程资源的使用者, 没有意识到教师本人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是可以充分利用的重要资源, 忽视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第三, 重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而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 对于家长、热心的社会人士等众多的校外课程资源缺少利用甚至根本没有想到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当务之急。
4 课程宣传力度不够, 无法调动起社会其他人员的参与和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 课程改革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事, 也不光是教材、方法、理念的问题, 它涉及到社会、家庭诸多方面。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 才有可能全面开设并落到实处。然而, 本次调查学生问卷中, 我们发现“你父母对你参加该课程的态度是”中, 有44.3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父母还不了解该课程, 在调查中还有个别家长反对自己的小孩参与该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很强的课程, 它通过有效的活动将家庭、学校、社区联系在一起, 要求学生们走出课堂, 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学习。可以说, 社会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 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然而, 现实情况是:课程宣传力度不够, 课程改革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要进行现场观察、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 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却得不到有力的配合, 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在访谈中, D学校的总务处主任告诉笔者:“我们的学生外出调查, 经常只能调查自己周边熟悉的亲朋好友, 而对于不认识的陌生人, 经常受到冷遇, 甚至遇到嘲讽。再加上考虑外出学生的安全问题, 我们很难深入开展课题。”
5 目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仍以升学率为唯一
无论是在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调查中, 均反映出目前社会舆论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还是各学校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问卷的开放性题目中, 有教师就提到, 要想课程深入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就要改变中高考成绩评价制度。可见, “升学率”像一个套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头上的紧箍咒,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程度和推进力度, “升学率”的魔力并没有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行而消退, 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关注考试远比关注课程更竭心尽力, 广大教育者、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 以期将来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 在这样的应试教育观念下, 教师的“教”围绕考试, 学生的“学”针对考试, “考试”是中心, “考试”是根本, 导致了学校重视学科课程, 无形中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普遍存在的片面教育质量观, 完全忽视、否认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很多学校在教育方针和社会压力中间左右为难, 只得“素质教育喊的震天动地, 应试教育抓的扎扎实实。”
综上所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实施形势严峻, 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诚然, 有些问题不是学校依据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 这需要社会的支持, 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课程改革的领导者, 需要给予学校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 加强对中小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督导, 借助有力的行政手段和管理职能加强宏观管理, 促进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晓琳.长春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于鑫.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王婷.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研究--来自湖南衡阳的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乐素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1) .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提出了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重建以学校德育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课堂教学文化、教师文化、科研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体系。本文就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促成学校德育文化重建进行阐述。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德育文化重建的价值探求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联系
新课程提出,德育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体验。只有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才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让学生接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交流,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生成实践性的知识。有效的德育活动需要的就是在这样体验中、探究中、交流中生成的实践性德育。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新型的德育理念存在共通之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学校德育文化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成总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展开。而依托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开展德育活动,实际上也是实践性德育模式的构建。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个性与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态设计并实施学校的德育活动,必然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我们认为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佳选择。
2.学校传统的德育文化具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审视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发现目前小学的德育模式依然停留在认知性的德育水平上。传统的德育活动往往目标局限于浅层次的技艺训练或学科课程的延伸上,活动单一,青少年在认识和实践、观念和行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现象。这是传统课程固有的课堂模式所导致的。德育的学科渗透还是大多停留在课堂的书本知识和教师的口头传授上,学生始终缺乏实践和体验,难以起到巩固和内化的作用,故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这仍是造成目前学校德育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当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开发和实践总结,为学校德育文化的重建开辟了新的空间和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突破了原有的课程模式,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认知到践行架起了桥梁。
3.构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德育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一体两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并带动学校文化的变革,学校文化的变革促进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进行德育文化的改造,使学校德育更具有体验性和实践性,改变德育单向灌输的现状,在德育教育的实践层面有创新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形态移植于学校德育文化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效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因此,非常有必要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来重建学校德育文化。
二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重建学校德育文化的实施策略
1.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取向,构建整体的德育体系
我们主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个育人来构建整体德育体系。
全员育人——领导管理育人,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全员参与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全程育人——把德育从校内延伸校外,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环境育人——精心策划和布置校园环境,去掉那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条以及竞争的标语、口号,倡导用一种崇尚人文关怀与探究精神的和睦大家庭的思想来布置我们的教室、走廊等校园环境,力图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在教学楼文化长廊上并列张贴着“三江弄潮儿”、老师和学生的人生感言,在教室“温馨的家”一栏中张贴着全班学生和老师们的照片等,体验无声的教育。实践育人——通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持续的选择、体验、探究,不断融入社会生活,不断成长。让学生自主建立班级管理常规,参与中队角、班务角、展示角、卫生角、图书角、科普角等班级活动角的设计与日常管理,从而促成学校德育文化的变革。
2.深度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拓宽育人途径
坚持德育科研为先导,创新德育新模式。以学校核心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促成小学德育文化重建的研究》为引领,形成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校德育文化转型策略,改变传统的认知性德育的状态,构建起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的小学实践性德育模式,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
深度开发市首批优秀校本课程《宁波的中国之最》。一是引导学生收集2006年以来新的“宁波的中国之最”,进行第三次校本课程读本的修订。组织各年级开展“我为校本课程读本配插图”“我为校本课程读本纠错”等实践活动,为读本的修订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调整内容与篇目,从原先的113篇增加到120篇,增加了部分新的“宁波的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并将120篇“宁波的中国之最”分为九个篇章,还增加了120幅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是师生共同制作的宣传画,有的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照片,更多的是四年级同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从宁波帮文化博物馆拍摄的珍贵图片资料,这不仅增强了读本的可读性和观赏性,而且还体现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三是课题组充分挖掘“宁波的中国之最”中蕴涵的“商帮文化”“海防文化”及“甬籍院士、甬籍专家学者、甬籍文化名人成长足迹”的育人价值,进一步完善了校本课程体系,发挥了“宁波的中国之最”德育功能。
完善市第二批优秀校本课程《绿色家乡》及《养成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校本课程。发挥校本课程在创建“人文、实践、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中的促进作用。
3.以人性化的校训,激发学生成长内需
为使校训体现出办学风格、校本特色、人文色彩,我们开展了修订校训的大讨论活动,在教师中广泛征集新校训。经过会上会下讨论切磋,最后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的人性化价值取向拟出了新的校训,“让妈妈多一点喜悦”取代了原有校训“励志、勤奋、诚实、健美”。意为以情感调动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落脚点,让学生的感恩之情落实在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社会的具体行动上,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4.依托《三江弄潮儿》,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
《三江弄潮儿——甬上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足迹》是一本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导读。读本中的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个充满魅力、耐人寻味的青少年时代,这些独特的经历铸就了企业家今日的辉煌,而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所缺少的。于是,我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于“三江弄潮儿”中某一人物的事迹或某一方面的励志故事。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主人公成长足迹、创新创业、回报社会等方面的体验、实践、交流中进行“无痕”教育。郑坚江、贝金发、李罡、史阿翠等甬上企业家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们,激励着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在刚刚结束的学校首届“校园弄潮儿”评比中,经过全体师生共同投票评选,六(1)班李颖珏等五名学生事迹突出当选为首届“校园弄潮儿”。
三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重建学校德育文化的初步成效
经过几年的研究,学校依托社会有益资源开发学校课程体系,使得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运行落实于学校文化的方方面面,提升了学校品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文、实践、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
1.形成“人文、和谐、实践”的学校德育文化
我们以“丰富学校内涵,突出学校个性,提升学校品味”为主旨,进一步挖掘学校特色文化元素,提出以“人文、实践、和谐”为主题词的学校德育文化重建目标。旨在培养一种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和谐的精神,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获得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内需,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求,做先进道德思想的力行者和实践者,会学习、会生活、会责任、会共处,促进学生快乐和谐成长。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人文”“实践”“和谐”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
“人文”的内涵:以现代德育理念为指导,德育回归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德育的方式既不是空洞苍白的说教,也非居高临下的压服。德育是爱的教育、诚信的教育、说理的教育。“实践”的内涵:创新实践性德育模式,体现学生为主、实践为重的德育方法;德育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德育回归生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在活动中体验、在反思中感悟、在比较中成长。“和谐”的内涵:创设德育与心育和谐结合的环境,传承宁波优秀文化,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的德育网络;让学生以学校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
2.学校德育文化的辐射作用
2010年10月,由镇海区教育学会选送的征文《让社会有益资源成为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镇海区三公司学校邬明明校长的“德育经”》,获得了宁波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真诚爱生,身先垂范”征文优秀论文,并入选《宁波市2010年基础教育创新文荟》。我校德育文化重建成果得到教育部门的好评,其中“善用媒体资源,‘宁波的中国之最’成为德育金字招牌”“活用‘三江弄潮儿’,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妙用‘自主春游’,让春游成为了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载体”等“德育经”在宁波区域内发挥了辐射作用。
实践表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认知到践行架起了桥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现学校文化重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谐成长的良好载体。只要我们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文化律动,稳步前进,就能切实推进学校文化的重建。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三公司学校)
【学校课程活动策划】推荐阅读:
学校公益课程资料06-06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09-28
五年级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09-26
学校课程改革案例10-23
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06-24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06-24
上海中科大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