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精选15篇)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1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判断(每题5分)

1、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2、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

3、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4、行人横过道路时,遇有道路隔离设施可以跨越通过()

5、行人不得扒车、强行拦车()

6、进行锻炼时可以在道路上进行()

7、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8、自己不会骑自行车,所以让别人在道路上教你学骑自行车()

9、坐出租车时可以从出租车的左侧上下车()

10、在道路上可以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

1、交通信号灯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应()

A、不准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B、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C、加速通行

2、发现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应当()

A、围观凑热闹

B、立即报警并给予协助

C、视而不见

D、不知所措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报警电话是()

A、110 B、119 C、114 D、120

4、行人横过机动车道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行横道

B、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C、行人过街设施 D、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立即加速通过,遇到车辆立即倒退、折返

5、交通信号灯中,黄灯表示()

A、可以通行

B、禁止通行

C、没有意义

D、警示

6、交通标志中白底红字是()标志

A、指示

B、禁令

C、警告

D、辅助

7、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

A、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B、有时可以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C、只有车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8、驾驶车辆必须遵守()

A、右侧通行原则

B、左侧通行原则

C、中间通行原则

9、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

A、9周岁

B、10周岁

C、11周岁

D、12周岁

10、交警指挥手势动作中,左手上举,掌心向前表示()A、直行

B、停止

C、后退

D、靠边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答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判断(每题5分)

1、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2、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

3、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4、行人横过道路时,遇有道路隔离设施可以跨越通过(×)

5、行人不得扒车、强行拦车(√)

6、进行锻炼时可以在道路上进行(×)

7、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8、自己不会骑自行车,所以让别人在道路上教你学骑自行车(×)

9、坐出租车时可以从出租车的左侧上下车(×)

10、在道路上可以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

1、交通信号灯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应(B)

A、不准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B、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C、加速通行

2、发现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应当(B)

A、围观凑热闹

B、立即报警并给予协助

C、视而不见

D、不知所措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报警电话是(A)

A、110 B、119 C、114 D、120

4、行人横过机动车道表述不正确的是(D)。A、人行横道

B、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C、行人过街设施 D、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立即加速通过,遇到车辆立即倒退、折返

5、交通信号灯中,黄灯表示(D)

A、可以通行

B、禁止通行

C、没有意义

D、警示

6、交通标志中白底红字是(B)标志

A、指示

B、禁令

C、警告

D、辅助

7、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A)

A、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B、有时可以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C、只有车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8、驾驶车辆必须遵守(A)

A、右侧通行原则

B、左侧通行原则

C、中间通行原则

9、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D)

A、9周岁

B、10周岁

C、11周岁

D、12周岁

10、交警指挥手势动作中,左手上举,掌心向前表示(B)A、直行

B、停止

C、后退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择石家庄市34所小学,对573名一线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进行调查,教师自愿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并当场收回,本次共收到有效问卷526份,有效应答率为91.8%。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教师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和行为等。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实施现场调查。

1.2.2 道路交通事故及道路交通伤害的判断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员受伤或者车辆损坏的事件,可能导致伤害,也可能不导致伤害。交通伤害诊断标准:①受伤后到医院就诊;②虽没有去医院就诊,但自行用药;③虽没有用药,但活动受限。只要有上述3种情况之一即诊断为交通伤害[3]。

1.3 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经逻辑核查后转入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实际调查573名一线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共收到有效问卷526份,有效应答率为91.8%。被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7.26±8.19)岁,其中最大59岁,最小20岁。男性118人,占22.4%;女性408人,占77.6%,男女比0.29 ∶1。

2.2 小学教师步行交通伤害情况

过去1年内34.0%的小学教师步行时发生交通伤害,58.1%引起交通伤害的交通工具为自行车,见表1。

2.3 小学教师交通安全知识知晓情况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学教师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2.4 道路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

不同性别教师对于遵守“遇到道路中间有护栏时走人行天桥”的交通规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交通规则遵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关于当有急事遇到红灯时仍等绿灯亮了再走,不会三、五人在马路上并行,不在马路上打闹嬉戏等问题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他道路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关于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中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2.5 预防交通伤害相关行为

不同性别教师预防交通伤害相关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其他预防交通伤害相关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 讨论

石家庄市小学教师的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伤害的知识和行为总体情况良好,知晓情况好于社区居民,主要因为社区居民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他们所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识多是通过公共媒体获得[4]。教师由于承担教授学生安全知识的任务,接受专门培训较多,且主动接受交通伤害相关知识的意识较强,认真看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和展板的比例较高,使其自身交通伤害知识知晓水平得到提高。接受过预防伤害或安全防范教育和培训的教师40~49岁组比例最高,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教师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比例30岁以下教师低于30岁以上教师,因此,应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其伤害教学能力培养,作为常规工作进行要求,提高教师授课比例。伤害健康教育工作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针对不同年龄的教师展开多种形式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从社会、家庭、学校全方位着手,力求全面而有效地培养小学教师良好的安全习惯和知识、信念、行为,让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本调查显示,不同性别教师除对于遵守“遇到道路中间有护栏时走人行天桥”的交通规则有差异外,其他交通规则遵守情况无差异;但国内报道显示,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率、伤残率和死亡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5];与国内相关报道不同,可能与教师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在有关交通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力度上好于普通居民有关。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人群,积极进行健康安全教育,将道路伤害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行为来积极地影响学生,对学生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对小学生交通伤害进行干预,利用各方面有利资源,协同做好教师及其他人群交通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卫生部门应该做好技术指导,教育部门也应发挥组织能力,负责落实、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检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小学教师的步行交通伤害及相关知识行为,为有效开展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市小学教师步行交通伤害及相关知识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小学教师的步行交通伤害及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结果 过去1年中有34.0%的教师在步行时受到交通伤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小学教师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教师对于遵守“遇到道路中间有护栏时走人行天桥”的交通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于当有急事遇到红灯时仍等绿灯亮了再走,不会三五人在马路上并行,不在马路上打闹嬉戏等问题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教师预防交通伤害相关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家庄市小学教师的步行交通伤害发生率较低,相关知识行为认知程度较高。

关键词:伤害,步行交通,知识,行为,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声湧.校园安全与中小学生伤害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96-98.

[2]张劲松,王静.教师行为干预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544.

[3]姚玉华,陈道湧,周峰.上海市虹口区小学生预防交通伤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991-992.

[4]徐浩锋,李剑森,马文军,等.广州市部分人群交通伤害意识定性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2):29.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 艾滋病 高危性行为 认知 态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21-02

艾滋病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青少年业已成为预防的重点人群。中职学生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其受关注少,成绩普遍较差,长期存在失败经历,有的学生存在自甘堕落、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部分学生有了性经验但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对性往往难以正确认识,种种因素常可导致怀孕、流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性教育的缺失不但影响其学习生活及其未来发展,还可能传播多种疾病甚至艾滋病。本课题组调查了北海市中职学生的性行为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为进一步的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在北海市的5所中职学校中随机抽取1366名学生参与调查。学生分别来自三个年级,平均年龄(17.6±2.3)岁。1366名学生中,中职一年级459人、二年级455人、三年级452人,男生708人、女生658人。本研究调查之前均咨询过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意见,在他们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问卷的调查。

(二)方法。对所有受试人员均发放本课题组研究设计出来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性行为情况、对艾滋病的态度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等健康危险行为。发放试卷得到学校教师及领导的批准及配合,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在班级对调查的目的及问卷填写须知进行讲解并发放调查表。填完由调查员于调查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情况

中职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态度如下:

关于艾滋病是否由病毒引起的问题,1-3年级中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逐年上升。男学生回答正确率(64.8%)显著高于女同学(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651,P<0.05)。关于是否应将感染的同学隔离起来的调查中,1-3年级中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逐年上升。男学生回答正确率(50.4%)显著高于女同学(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1,P<0.05)。关于是否应与感染的同学继续交往的调查中,1-3年级中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逐年上升。男学生回答正确率(47.7%)显著高于女同学(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详见表1。艾滋病教育的调查:共有797名中职学生接受了艾滋病相关的教育,占58.3%,接受教育的男生报告率(63.1%)显著高于女生(53.2%),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76,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本次调查获得1366份有效问卷,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学生对于能否治愈该疾病的认知率较低,对“是否和已感染的同学继续交往”的知晓率低。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掌握,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了解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工作、学习不会感染艾滋病,但对于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率并不高。有些学生认为外表能看出艾滋病患者,不了解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途径。由此可见,大部分中职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渠道大多是媒体和道听途说,学生获得干预服务最多类型的是提供艾滋病性病宣传资料,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接触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培训少,而且思想上认为艾滋病离他们的实际生活遥远,因而不给予重视,不认真对待,缺乏艾滋病基本知识。在校学生对于防护艾滋病的行为的掌握情况逐步上升,对于多性伴会增加艾滋病的传播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对于“只与一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传播吗”的认可度和安全套的使用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认知还是没能到达我们之前预计的效果,学生对于“只与一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传播吗”不以为然,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学生对性行为的态度较为轻率,对于安全套的作用态度不明确。从这些情况来看,在校学生群体存在HIV感染高危倾向,加强艾滋病的预防教育迫在眉睫。

此外,通过调查得知学生有歧视艾滋病群体的倾向,不愿意与该群体接触,可见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很肤浅、缺乏系统性。说明在校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只是局限在知识的层面,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相关教育还不够全面,因此加强在校学生的艾滋病教育、普及艾滋病知识刻不容缓。

从调查数据看,青少年这一群体AIDS患者被社会歧视的比率较高。而消除社会的歧视不仅是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就能简单解决的,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知识转化为态度、态度影响行为的过程。而且具备预防艾滋病的态度也不一定能反映到行为上,只有从行为上真正做到了自我保护才能有效。因此,艾滋病预防教育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付出比传播知识更大的努力。

对于在校学生群体需要的艾滋病知识信息方面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介绍、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毒品危害等方面,同时也包括感染者生存现状、性知识和性病预防、生活技能、避孕方法等。但是,目前学校、社会相关艾滋病宣传教育远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相关宣传教育仅限于宣传报栏、宣传手册或穿插在其他课程中简单带过。因此,我们应该在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将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感染者生存现状、毒品危害、性知识和性病预防、避孕方法、健康生活技能辐射到更多的青少年群体中。应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性道德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

四、建议

综上可见,中职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尚不够深入,对于性行为的相关教育与艾滋病的教育存在着缺失。教育部门及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对学生实施性健康教育,从根本上遏制高危性行为与艾滋病的传播泛滥。通过对在校生性行为态度以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学方式和干预手段,有计划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同时,制订有效的防艾教育方案模式,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质量,进而培养学生个人的性价值观,培养对家庭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自己对家庭和别人的义务与责任;提高学生防治艾滋病的自我效能,减少学生高危性行为的发生,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性和成年后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篇4

姓名

1、如果你发现屋里有很浓的煤气味,首先应做:()

A.进屋打开所有窗户 B.进屋关闭煤气阀门

C.开灯检查屋里情况 D.关闭煤气打开窗户

2、如果你在炒菜时油锅起火,首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往锅里倒水 B.关闭煤气 C.马上盖上锅盖 D.端起锅子往外跑

3、如果你遇到大火灾时,首先应做:()

A.打119报警 B.逃离现场 C.奋不顾身救火 D.逃离现场 打119报警

4、当你在学校里遗失贵重物品时,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自认倒霉 B.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卫部门汇报

C.打110报警 D.自己张贴遗失告示

5、用湿手开关电器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容易触电:()

A.是 B.不是 C.无所谓 D。不要大惊小怪

6、抢救触电者,首先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切断电源,对触电者施行心肺复苏 B.等着漏电保险起作用

C.马上去寻找救护人员 D.立即拉开触电者

7、当好朋友叫你帮他殴打某人时,首先应如何正确处理:()

A.马上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其他老师 B.根据和某人的关系好坏决定是否参与

C.不参与也不报告 D.劝说好友不要打架

8、如果与同学发生摩擦时,不正确的处理是:()

A.宽容处理,互相体谅 B.请同学调解

C.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D.互不相让,大打出手

9、如果你单独在家,有人自称上门检查煤气或电路,不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开门 B.告诉他,大人不在不能开门

C.打电话告诉邻居,请求帮助 D.询问确认后请他改日再来

10、你认为避免受到校园内外暴力伤害有哪些好的方法:(可多项选择)()

A.不去或者少去娱乐性场所,不去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场所

B.上学、放学路上,与同学结伴而行

C.不与陌生人搭讪

D.为防止受到伤害,带好防身器械

11、看到有人溺水了,不正确的做法:()

A.大声求救 B.打110求救 C.请求成年人救人 D.装作没看见

12、看到未成年人在江河里游泳,应:()

A.看看就走B.劝阻C.一起游泳D.无所谓

13、如果外出遇到交通事故,你会拨打哪个电话号码:()

A.120B.122C.110D.91114、过马路时,最重要的是:()

A.快速冲过去B.看见附近有车,抢在前面跑过去

C.看清路面情况,快速冲过去D.看清红绿灯及路面情况,走横道线

15、你选购食品时,最关键的是:()

A.价格B.好吃C.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及相关检验证明D.产品包装

16、如果有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应:()

A.吃掉B.不吃,扔掉C.尝尝看,再作决定D.烧一下,再吃掉

17、在校园内同学之间奔跑嬉戏打闹()

A.锻炼身体B.培养同学友谊C.容易发生伤害事故D.容易损坏公物

18、自身在学校感到身体不适时,应该()

A.挺住B.回家后再说C.与老师讲D.自己休息下会好的19、发现同学因违反纪律而发生危险时,应该()

A.因为是违纪的,所以还是不说的好B.悄悄地帮助他

C.过一会儿再跟老师讲D.大声呼救

20、如果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后,应该怎么紧急处理:()

A.打110报警,要求把它抓起来B.要求赔偿

C.马上去注射狂犬疫苗D.很勇敢,能挺住

21、手足被烧(烫)伤后,首先采取的急救方法是:()

A.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B.在伤口处涂上紫药水

C.将水泡刺破D.包扎伤口

22、发生地震时,应该:()

A.从窗口跳出B.躲在床底下C.躲在墙角下D.原地不动

23、考试成绩不好,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怕父母打骂离家出走B.不把考试成绩告诉父母

C.实话告诉父母并制定新的学习计划D.请求老师在父母面前讲好话

24、小学生应该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A.不需要B.需要C.自然形成25、哪个季节的青菜可以多吃:()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6、我喜欢长时间看电视、看书或玩电脑这种习惯:()

A.好B.不好C.没关系

27、爸爸喜欢吸烟,与我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关系:()

A.有B.没有

28、玩电脑时,在网上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应该:()

A.保密B.无需保密

29、乘坐小车的最佳位置是:()

A.副驾驶B.右后座C.无所谓

30、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为3月的:()

A.第一周的星期一B.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31、汽车的转向灯左边闪烁时,汽车向:()

A.左转B.右转

32、汽车车尾白灯闪烁时,表示汽车:()

A.前进B.倒车

33、乘坐车时从哪边下车最安全()

A.左边B.右边

34、乘坐小汽车要系安全带,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A.前排乘车人可以不系安全带B.司机和前排乘车人必须系安全带

35、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A.110B.122C.12036、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立即:()

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调研报告 篇5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我校调研的对象是我校区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共发出133张问卷,收回133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校学生在安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学生安全知识现状分析:

一、选择题

常识情况:

知道安全教育日的学生占55%;知道哪些兴趣是不良行为的占99.8%,了解管制刀具是哪几种的占99.7%,在认为喝什么水最健康选项中,认为喝自来水最健康的占5.6%,纯净水最健康的占0.8%,白开水最健康的占93.6%。

交通安全方面:

知道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的占60.6%;看到交通事故后,知道记下肇事车辆号码的占98.8%;知道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的占99.3%;知道如何经过一个火车道的占99.6%。上下学方式中,家长或专人接送的占23.6%,不行的占55.3%,骑车的占21.1%。

应急处理方面:

能够正确处理烫伤的占85.2%。知道被狗咬伤注射狂犬疫苗的占98.3%,食品安全方面:

知道合理膳食的占99.7%,能够正确辨别有毒蔬菜的占26.8%,发现食物中毒,知道如何处理的占60.8%,知道为什么不能吃七分熟的涮羊肉的占85.6%;购买周边推车卖油炸食品方面,经常购买的占0%,偶尔购买的占20.9%,坚决不买的占79.1;

消防安全方面:

能知道发生煤气时,如何正确处理的占6.2%,在火场中懂得自救方式的占98.6%

活动安全方面:

知道课间操哪种游戏方式不可取的占99.9%,在火车上,处理陌生人给可乐事情中,做到妥善的占95.6%,放学路途中知道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项目的占95.6%,选择不全面的占52.3%;独自在家正确处理陌生人求见的占96.3%。溺水时,知道如何正确配合救护人的占78.6%;进过网吧的占10.3%,如遇校外有人勒索金钱,事后处理中,尽快告诉爸爸妈妈的占99.8%;如果被绑架大声斥责绑架者的占0.5%,绝食的占0.5%,假装与绑架者合作,然后再伺机逃跑的占99%。

用电安全方面:

全面了解哪些做法会触电的占56.9%。

简答题:

第一题,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他说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你该怎么办?95%的学生回答是温婉的拒绝进门,让其改日再来。

第二题,关于希望几年级不用家长接送,回答是12周岁的占85.6%,三年级的占14.6%。

第三题,在学校期间如何注意防火,回答不带火种的占85%,其他占15%。

第四题,外出如何避免遭受雷击,回答不到大树下、电线杆下、高处意愿的占85.2,回答不出来或不正确的占14.8%。

通过这次问卷说明我校学生安全知识和常识懂得一些,但认识还不全面。因此,社会、学校等方面对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还要加强。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部分学生自护能力差,学生实际安全技能欠缺,学校安全逃生演习效果欠理想,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小学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心与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家庭、学校联手保平安:以班级为单位,家庭、学校联合开展“小手牵大手、安全共拥有”活动,通过孩子影响家长,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作用。

普及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深入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使学生认识遵章出行的重要,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逃生演练固平安:为增强学生避险自救能力,学校不定期举行防火、防震、防水、燃气泄漏等意外事故逃生疏散演练,做到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求各班以班队会的形式向学生作消防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安全用火,掌握危急情况下的避险方法。

安全巡查护平安;为使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加大学校设施安全的巡查力度,定期巡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为学生在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防控疾病求平安: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知识教育,教给学生防控疾病、消毒杀菌的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的措施。针对学生喜欢吃零食的特点,要求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教给学生辨别劣质食品的方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6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60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和40位家长,从很多方面逐一做了了解。调查结果以下:

75%的小学生能够把握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道,行人靠右和不得私自下河游泳等基本的安全常识。然而对地震、滑坡、雷击等自然灾难方面却了解甚少,只有9%。对煤气中毒、家庭火灾等方面因年龄而异表现不同,年龄稍大的(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能略知一二,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脸茫然。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则令我们略感欣慰。几近所有的家长一致以为必须加强对孩子门的安全知识教育。在这当中,83%的家长以为对自己机孩子的安全教育比较满意。

15%的家长则以为还有待进步,另有2%的家长以为这项工作应由学校来完成。比较起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近70%的小学生表示愿意听取父母关于安全知识的讲授。这说明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另人遗憾的是,62%和97%的家长和小学生不知道3月31日是国家法定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日,因此,社会、学校等等个方面的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还有待进步。

同时,我们也对此次活动的效果做了一个调查:有接近90%的学生和家长以为这次活动宣传效果很好,今后应多展开此类活动。也有4%的家长以为没有获得他们想象的效果,6%的家长以为无所谓。雅安八小的李校长也表示新奇有趣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可以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希看能和我们今后在这方面有更好的合作。

我们以为,对小学生这类知识的宣传,不应仅仅局限在这样的宣传情势。学校应留意改变教育方式,争取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接受,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不但如此,调查报告显示85%的家长表示更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在学校接受安全知识的教育,因此学校订于这类教育的强弱程度将更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7

关键词:艾滋病,女性商业性工作者/暗娼,娱乐场所,知识现状,行为,安全套

当前, 艾滋病 (AIDS) 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日益严重,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员按传播途径分类的数据显示[1], 经性途径的传播呈不断上升趋势。暗娼是AIDS传播中的高危人群和传播桥梁[2,3], 应当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为了解安徽省芜湖市商业性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 (AIDS) 知识的掌握、行为特征及其安全套使用情况, 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加强防控提供参考。于2008年5月20日-6月10日整群抽取安徽省芜湖市市区洗浴中心、歌舞厅、发廊、路边店等公共娱乐场所75家, 性服务小姐500名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公共娱乐场所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工作者。

1.2 抽样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方便抽样的方法, 按照性工作者所在工作场所的不同将被调查对象分为二层: (洗浴中心、歌舞厅等中档场所, 发廊、路边店等低档场所) , 每层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一定数量的娱乐场所, 对场所内的性工作者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式的问卷调查。

1.3 偏倚与质量控制

由于调查对象为特殊人群、调查内容涉及敏感问题, 为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真实性, 调查表的填写由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一定咨询技巧的专业人员进行。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1.1 样本来源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洗浴中心、歌舞厅、发廊等公共娱乐场所75家, 性服务小姐500名, 其中中档场所人员432人, 占84.6%, 低档场所68人, 占13.6%。

2.1.2 人口学特征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25.22±6.53岁 (中档场所平均年龄24.30±5.81岁, 低档场所平均年龄31.06±7.81岁;t=8.478, P<0.01, 两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 ;婚姻状况为未婚157人, 占31.4%, 在婚157人, 占30.8%, 同居167人, 占33.4%, 离异或丧偶22人占4.4%;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中专为主, 占调查对象的80%以上。

2.2 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

2.2.1 AIDS知识来源

预防艾滋病知识来源途径主要是电视 (68.8%) 和免费宣传材料 (57.8%) , 其他途径较低如书籍、报刊 (27.4%) , 朋友 (26.8%) , 医务人员 (19.0%) 以及 (免费咨询12.0%) 等。

2.2.2 AIDS知识知晓情况

对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见表1) 。

2.3 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调查对象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30±2.46岁, 第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2.09±4.69岁;平均一年中有7.04±2.72月从事这中工作。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为82.20%, 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53.00%;在被调查对象中最近一个月仍与配偶或同居男友发生性关系的人数为277人, 最近一次性关系安全套使用率33.90%, 最近一个月性关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19.10% (见表2) 。

2.4 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服务接受情况。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服务的开展中, 研究对象比较容易接受的是发放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 (65.4%) 和安全套发放 (58.0%) , 而同伴教育 (35.2%) 、性病检查治疗 (20.6%) 和艾滋病咨询或检测 (27.6%) 较低。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性观念逐渐改变, 卖淫嫖娼和婚外性行为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本课题组对安徽省芜湖市市区洗浴中心、歌舞厅、发廊等公共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性工作者来自于本省与外省的人口数基本持平, 中档场所以年纪轻、文化层次较高、未婚是其主要特征, 但低档场所以年龄大、已婚、文化程度低为主要特征。性工作者基本上了解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 (正确知晓率为74.68%) , 对某些问题的知晓情况较低如蚊虫叮咬 (知晓率为50.40%) 、看上去健康的人可不可能是HIV携带者 (64.20%) 等, 有必要加强对性工作者 (尤其是低档场所的) 普及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 纠正错误认识, 增强其对感染艾滋病的警觉性, 从而激发采取保护性、预防性措施, 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性病。

性工作者因性伴多且杂乱, 是艾滋病性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调查中发现,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性工作者知道不坚持使用安全套易感染艾滋病性病, 但她们中无安全套保护的性行为仍比较严重。只有53.0%的性工作者能每次在商业性性服务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不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嫖客不愿使用 (占78.70%) ;在此同时还与配偶或同居男友发生性关系, 安全套的使用率更低 (最近一次性关系安全套使用率只有33.90%, 最近一个月性关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仅为19.10%) , 故本课题组应着重围绕加强有关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和安全套使用技能的了解及掌握方面, 进行外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提高性工作者与嫖客沟通使用安全套的能力, 降低艾滋病性病的感染率, 以有效阻断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性工作者获得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途径和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相对单一, 主要途径为电视和免费宣传材料;健康教育服务主要为安全套发放和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 可能是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而使得她们不愿意向卫生行政部门 (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进行咨询和交流, 反而这些部门更能够为性工作者提供详细而准确的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和正确的使用安全套的知识, 从而低艾滋病性病的感染率。

综上所述, 娱乐场所的性工作者相对缺乏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 她们很易感染上艾滋病性病, 要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蔓延的势头,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尽快在此类高危人群中大力开展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 积极研发针对性工作者的健康教育材料, 在娱乐场所对性工作者开展以外展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活动。这样才能降低性工作者对艾滋病性病的易感性, 让她们得到更多的信息, 更愿意主动地选择安全行为。

参考文献

[1]戴志澄.全球/中国HIV/AIDS.流行状况及预防与控制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 2005;16 (1) :84~99.

[2]许龙善, 严延生, 陈亮, 等.福州地区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学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1;8 (7) :220~222.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8

一、贫困农业人员金融知识的现状

1、对新的信贷业务知之甚少。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扶持力度日益加大,各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进一步开拓市场,开发适合农业生产的新产品,新业务投向农村。但是,由于受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涉农人员对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不能有效利用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从而导致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对支付结算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近年来,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网络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资金零距离的跨地区、跨行的汇划、支付结算。大大缩短了结算时间,避免了资金的支付风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可是,贫困地区农村人员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在现代金融业的支付结技能方面知识欠缺,甚至全然不知。急需进一步的加强,使其真正掌握现代支付结算相关知识。

3、人民币防伪和识别能力不高。受社会上不法之徒的暴富心理的膨胀,犯罪分子以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人员作为侵害对象。由于其识别人民币的真伪能力不强,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为假币犯罪行为得逞创造了条件,从而制假贩假案件在农村时有发生,农民利益遭受了伤害,经济蒙受了一定损失。

4、投资理财知识匮乏。近年来,各种金融投资渠道畅通,理财方式多样,为闲余资金增值创造了条件。譬如股票、基金、国债、保险业等,已成为城乡群众投资理财的最佳途径,是资金实现升值的有效方式。可是在处于最大市场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对投资理财业务了解甚少,更甚者不知何谓投资理财,而仅把储蓄作为最佳理财方式。因而错失了资金盈利的机会,使资金增值的机会很少。

5、受教育程度偏低制约了农村人口对新事物的接受。贫困地区人员地理条件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以及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加之信息的闭塞。致使其接受新生事物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实施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商品经济意识不浓,不能正确把握经济金融脉搏,更不能充分利用现有市场,合理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为闲余资金寻求新的盈利途径。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强教育,增强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各社会经济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主观思维、认知能力等原因影响。必须加强对农业人员的经济金融意识教育,给他们灌输现代经济金融思想,开阔视野范围,学会经济思维,善于按照经济金融规律,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同时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摈弃以往思维定势,引导农民要树立“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想。合理的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增加其经济收入。

2、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各基层金融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打破传统的宣传模式,采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边远山区、贫困人员中广泛进行金融业务知识的宣教活动。内容既有传统信贷业务、又有新的金融产品,还有投资理财方法等等,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现场对比讲解以及利用村民学校、广播电台形式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业人员的金融知识水平。

3、在农村中小学校增设经济金融相关知识教学。针对中小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强的优势,在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学校教学中,增设有关经济金融方面的内容教育。使农村中小学生从小就掌握一定的经济金融常识,为将来搞好经济建设,培养理财观念奠定基础,同时,中小学生掌握和了解了相关知识后,可以对家庭成员起到一定的传导示范效应。并为将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保证。

4、加强现代支付结算及银行卡知识宣传。随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金融机构业务中的广泛应用。网络银行、电话银行、各种银行卡以及ATM机投入和上线营运,使支付结算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资金交易的零距离。为提高其使用效率,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边远农村和贫困山区,开展现代支付结算、银行卡以及电子设备的操作程序等技能的培训,耐心细致的讲解使用的好处以及在具体操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排除了认知顾虑,尤其对异地的资金汇划,非现金交易等讲授,提高农民现金支付交易工具的使用程度。

5、提高人民币真伪识别力,维护其合法权益。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要密切协作,联合行动。以各基层营业网点为主导,共同维护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农信社、村镇银行和邮政储蓄网点,要立足实地,坚持开展经常性地人民币反假工作,给广大农民群众教授识别真假币的知识,提高农村人员识别真假币的能力以及法制观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发现的假币要主动向当地各营业网点上缴,防止再此流通,坑害他人。特别是对恶意制假贩假的犯罪分子,要提高警惕,要坚决与其作斗争,决不让其得逞。并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使罪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金融秩序。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9

县教育局:

为了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当前防汛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在3月19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具体情况如下:

1、我校建立了以校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安全度汛责任制,落实了防范责任人和预警责任人,与当地政府建立了联系,及时掌握防汛预警信息。

2、及时制定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巡河值班制。

3、对本校土坯房、危房进行了排查。中心校共有4栋危房。总面积1694平方米,茶坑村小有3栋危房,总面积为338平方米,都是破旧房屋,有安全隐患。目前以对这些危房加强巡视,监督,时刻关注房子情况,一旦发现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4、我校及时对危房房周围的排水设施进行了清理,能隔离已隔离了,各班也加强了对学生避险自救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定期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同时加强与家长联系,让学生平安度过汛期。

陡水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10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2011)

为了解我镇已婚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状况和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需求,计生服务站 以“生殖道疾病普查”活动为契机,开展对全镇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群众知晓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此次调查对提高育龄那种群众生殖健康保健意识,促进全镇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整体水平的提升,为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镇49岁以下已婚育龄群众。、调查规模 全镇12个行政村,共调查307人。3、调查方法 入户调查和随机调查。、调查内容 基本情况、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生殖健康相关知识、避孕药具知识,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等。

二、结果分析

1、服务的现状:

药具服务方面:对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有90 %以上的人在使用前得到过该种方法避孕效果和优缺点的介绍;在知情选择的避孕方法,有92 %的人表示曾经得到过技术服务人员和计划生育

干部的帮助和指导;83 %的女性曾经接受过有关男性避孕方法的介绍。调查人群中有94 %的人对目前采用的避孕措施感到满意, 同时有97%的人对整个的计划生育服务表示赞许;在不满意的原因中,针对避孕方法的主要是“对身体有副作用”(占8 %),导致经期不规则,恶心呕吐等症状(占3%)。

2、生殖健康服务方面:

在生殖健康服务方面,有85 %的人感到满意,群众把“健康”放在了第一位。每年免费开展的生殖道疾病普查普治,普遍认为政策导向较好,全面提升广大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切实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得方面: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达91%。获得的知识依次是:优生优育知识,意外妊娠和人流的后果和预防,避孕节育、性心理。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希望通过村级培训获取。更希望计生服务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进行个体有针对性的服务,少数育龄群众希望得到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健康咨询和了解,希望有专门的男性生殖健康服务场所,以满足男性生殖健康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通过基层计生干部的宣传服务,育龄群众对各种避孕方法有所了解,但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避孕效果等知识知之不深,希望得到更多的培训与指导,进村入户的培训需进一步深化。、每年免费开展的生殖道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在时间安排时要注意错开农村农忙季节,每次参加检查的人数较多,是否考虑分村进行。、加强政策倡导,将满足男性的生殖健康需求纳入现行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鼓励和推动男性参与计划生育。

剑阁县开封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11

摘 要 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实验教学是时代发展对体育学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中考改革,如何进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育,是体育教师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对初中生的教学应在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保健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强调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文化修养,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了使这一改革更具有针对性,为学校体育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有必要对当今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情况作一调查。

关键词 体育 健康 基础知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聊城市区5所中学的初三在校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的内容和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聊城市区5所初三在校生进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教师问卷50份,实际收回226份,有效率为90.4%。

2.逻辑分析法

3.文献资料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

通过调查,聊城市区5所初中都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说明在国家教育部颁发并实施新课标后,聊城市区初中都开设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在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校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因雨天不能上课的情况下,在室内要求学生自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还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体育课改为其他科的“机动课”。由此说明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太过随意,没有理解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师资状况

1.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知情况

体育教师是体育新课标的执行者,教师对体育新课标的掌握程度和认知态度对体育新课标的实施至关重要。从初中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了解情况和实行新课标的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标的了解较深,还有20%的被调查体育教师不太了解体育新课标,体育教师对实行新课标的认知态度表示积极的占31.4%,比较积极的占46.4%,而不积极的占22.2%,这反应了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当然也有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应从多渠道使体育教师了解、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认知水平和施教水平。

2.体育教师培训情况

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加上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的滞后,教师现有知识、技术、技能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体育新课标的需要,对于新教学目标的完成比较吃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教师不经过培训学习,对于新课标的领会、贯彻就会有一定得难度。调查中发现,在培训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培训的盲目性与培训力度不够等。由于新课标的实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大型培训活动组织较少,部分学校领导仍然受应试教育思维模式限制,从而导致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新课标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次,不能将新的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所以聊城市区必须对全体老师进行素质教育培训,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思想动员与培训工作,摆脱应试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使传统的应试教育回归到素质教育的正规模式。

3.教师的态度

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教学得以很好实施的保障与核心。也就是说,新课程能否很好的得以实施,教师对于新课标的认识与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的态度对于新课标的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从调查可见,当问及教师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态度时,只有13.1%的体育教师表示能够主动尝试。由此可见,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于新课标的实施持观望态度,创新能力较差。当问及是否经常研读体育新课标时,有17.9%的则表示偶尔,有57.1%的体育教师根本就没有研读体育新课标的内容。经过调查了解部分教师虽然研读了新课标,但对其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次,不能将新的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

(三)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答题情况

根据统计显示,在学生分别回答的8道卫生知识题,8道运动常识题,8道运动损伤预防知识题,8道营养知识题中,8道自我保健知识题,8道心理健康知识题中,答对率分别为55.7%,57.1%,55%,45%,42%,40%。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聊城市各高中虽然都实施体育新课标,但是成效不大。此外,教师培训情况较差。在本研究所设计的学生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六个方面来看,学生掌握较好的是卫生知识,其次是运动知识。而营养知识、运动损伤预防知识比较欠缺,尤为欠缺的是自我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

(二)建议

从根本上转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在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的同时,改革教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摒弃陈旧观念,大胆创新。体育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正确地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此外,还要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最后,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薛仕敏.试论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的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23-5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邓淑勋,杨文轩,黄超文.体育与健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18-46.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07年6 800名入校大学生, 按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体检出高血压42例, 男24例, 女18例;年龄18岁~22岁。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表, 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只有1个选择。调查时先详细向被调查者讲明问卷的目的及要求, 逐项解释问卷的内容, 在病人充分理解后填写完成, 然后收回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①对校医院及医护人员了解的需求情况;②有关疾病知识的需求情况;③各种健康教育形式的接受情况。共发放问卷42份, 收回有效问卷42份, 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见表1~表3)

例 (%)

例 (%)

例 (%)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 也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的重要手段, 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血压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据调查, 大学生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7.22%, 95.10%的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 只有40.41%的人做到了少吃肥肉、荤油、甜食, 10.29%的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因此, 在大学开展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通过普及高血压的预防保健知识, 采取知识传播与行为干预并重的手段, 可以改变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降低大学生高血压发病率。大学生对防治知识了解越充分, 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就越好, 治疗依从性和效果就越好, 从而形成高血压病防治的良性循环[2]。

本调查结果表明, 76%以上的病人需要了解校医院医务人员的相关情况。因此, 我们加强了对校医院及工作人员情况的介绍, 提高了大学生病人对校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使刚入校的大学生逐步消除陌生感, 减轻其患病后的焦虑心理。90%以上的大学生病人需要了解高血压病的诊断、病因、预后、治疗方法和效果、所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而饮食、运动、心理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不需要者占12%~26%, 提示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未被引起重视。因此, 针对这部分病人应制订控制危险因素的目标, 不吸烟、少吃盐, 控制饮食, 经常运动, 稳定情绪,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接受健康教育形式调查显示, 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中有95%的病人选择了科普手册或健康卡片的形式。因此, 校医院发放了大学生健康教育手册, 并定期给病人发放高血压健康知识小册子, 要求病人掌握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 了解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危险因素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等, 并定期监测高血压, 以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健康行为, 引导他们养成有益健康的行为, 就能够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3]。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容易忽视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 因此对大学生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了解大学生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席利平.健康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防治的影响[J].家庭护士, 2008, 6 (2A) :370.

[2]姚菊峰, 张亚靖, 孙静等.高血压病人干预前后知识、行为、态度差异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2) :1-3.

消防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篇13

您好,我们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学生。应学校理论课要求进行此次社会实践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安全意识的情况,为了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设计了该问卷,请您如实填写。仅供调研学习使用,我们保证绝不泄露您的隐私,谢谢您的配合。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三下乡”调研小组

一、消防方面

1、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B20~35岁 C35岁~55岁上D55岁

2、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

A、911B119C1103、消防车和消火栓的颜色是()。

A白色B黄色C红色

4、您接受过消防演练吗?()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

5、您附近(本村或邻村)有没有发生过火灾?()

A经常有B偶尔发生C从来没有

6你会使用灭火器吗?()

A会B略懂C不会

7、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A 下风位置B 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C 上风或侧风位置D 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

8、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 上部B 中部C 根部

9、电器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A 短路B 用电量小C 超负荷D 电线老化

10、电器着火了,应怎么办?()。

A 迅速往电器上泼水灭火B 拔掉电源后用湿布盖住电器

C 找干粉灭火器灭火D 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11、停电时,该怎么办?()。

A 要尽可能用应急照明灯照明B 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插头

C 要采用有玻璃罩的油灯D 可以用汽油代替煤油或柴油做燃料使用

12、火场逃生的原则是()。

A 抢救国家财产为上B 先带上日后生活必需钱财要紧

C 安全撤离、救助结合D 逃命要紧

13、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给予()处罚。

A 劳动教养B 撤掉其电话C 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14、下列()着火不能用水扑灭?。

A 棉布、家具B 金属钾、钠C 木材、纸张

15、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A 就地打滚B 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C 迎风快跑

16、报火警时,应注意以下哪几条?()

A 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B 讲清火险所处的楼号、楼层

C 尽可能讲清着火物质D 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

二、饮食方面

1、在您的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您购买食品最多的场所是?

A正规超市B普通商店C菜市场D流动摊点E其他

3、您在购买食品时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 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B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C食品是否过期变质D散装食品卫生问题E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4您知道《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吗?

A知道B不知道

5、您个人每月在食品上的花费是?

A100元以下B100~200元C200~500 元D500元以上

6、您家的剩饭剩菜怎么处理的?

A、直接倒掉B放冰箱当天处理C、放一天后处理

7、请问您在购买食品是会注意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A一定会看B经常看C偶尔看一下D很少看

8、您购买包装食品时主要注重的是什么?(可多选)

A生产日期 和保质期B品牌生产厂家D外观E价格F认证标志

9、你家有冰箱冰柜吗?()

A十分了解B一般了解C没听说过

10、您是通过何种途径来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可多选)

A电视 广播B报纸杂志C互联网D亲朋好友E其他

11、您在购买食品时是否知道并留意QS标志?

A知道,并且每次购买都会看B知道,但不经常留意 C听说过,但从未留意D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12、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您可能会选择怎么做?

A自认倒霉,下次注意B与销售者协商,要求赔偿 C向消费者协会投诉D请求仲裁E向法院起诉

13、您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是?

A问题太多 令人失望B 问题存在 但有信心解决C问题不大 无所谓

14、您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有效的办法是?

A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加强惩罚力度B企业规范生产, 倡导诚信经营C开展消费者教育, 提高群众食品意识D曝光典型案件F其它措施

17、您对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三、饮水方面

1、您家庭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a、自来水b、纯净水c、河水井水d、桶装水2、您认为当地的水污染现状怎么样?

a、严重b、一般c、良好、您认为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生活污水污染b、工业废水污染c、农田排水污染、您认为您日常所饮用的自来水安全吗?

a、安全b、不安全c、不知道

5、您觉得城市管网的污染对您的生活影响程度怎样?

a、很大影响b、一般c、几乎没影响、您对国家现行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了解吗?

a、了解b、不了解c、略知、您认为自来水管道的水烧开了喝就是安全的吗?

a、安全b、不安全,有重金属等c、无所谓、您知道一桶“桶装水”放置多久会引起细菌大量超标吗?

a、72 小时b、3-5 天c、5-7 天d、不知道9、您的家庭每年在饮用水方面所花的费用是多少?

a、300 元以下b、300 元—1000 元c、1000 元—3000 元d、3000 元以上、您会定期请专业人士对饮水机进行清洁吗?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从来没想过11、您知道什么样的饮水设备更有利于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吗?

a、纯净水机b、臭氧水机c、离子水机d、活性直饮水机12、您有想过购买家庭净水设备来解决吗?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14

多洗浴。水能带走暑热,有条件者可经常游泳。

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因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容易随汗排出。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时,要喝些盐汽水。

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发现不适可及时使用。

出行躲避烈日。减少产热,中午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酷热时,不论在户外从事什么活动,都应放慢速度。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 篇15

一、研究背景

(一) 二语习得中的英语语法教学

语法学习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语法教学仅对零散的语法结构进行讲解。Johnson (2002) 所写的《外语教学与学习导论》一书, 其中“语法”一章中只包括了“语法展示”和“语法练习”, 但Ellis (2006) 将语法的定义进一步扩大, 认为“语法教学包括所有能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一些具体的语法形式的教学技巧, 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从元语言学的角度读懂它, 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理解它, 从而真正学会它”。

以往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用经验。Larsen Freeman (2010) 强调, 语法教学不是教语法 (grammar) , 而是教语法技能 (grammaring) 。因为语法不是一套有各种例外的静态的规则, 而是人们形成语言模式的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点线面构成的整体, 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发生过程。鲁子问 (2008) 认为, 在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应当摒弃陈旧的概念, 适应新材料的语法特点, 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任务导向的活动, 学生能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 这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相一致的。

目前, 教师都已取得共识———语法教学应与整体语言能力的提升相平衡。既不能只侧重于复杂的语法规则的教学, 也不能完全不教语法。以陈建兰 (2012) 的研究为例, 她以自己学校为个案分析, 指出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但是鲜少触及初中语法教学的难点。

(二) 情感过滤

由Dulay and Burt (1977) 提出的情感过滤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Krashen (1985) 监控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这个过滤过程代表语言输入被吸收的程度。它之所以被称为“情感”, 是因为决定其效果的因子与学习者的动机、自信或焦虑程度有关。情感过滤这个词经常用来描述由负面情绪或经历引起的学习障碍。该理论指出, 如果人处于紧张、不适、忸怩或无学习动力的状态, 可能学不进任何东西。

情感在语言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语言学习者无法对异国文化产生共鸣, 他的潜意识会阻碍他像本族语者一样去表达自己, 这将严重减缓其学习进度, 也从反面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俗语。研究还显示, 青少年, 如初中生, 在外语学习中受到情感过滤的影响最深。更小的孩子似乎能更轻松地克服这种抑制。因此, 语法学习不应像过去一样沉闷无趣。简单地讲解结构、用法与规则, 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枯燥。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爱好, 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过滤的影响, 从而达到最佳讲课效果。

二、问卷设计

(一) 问卷调查对象及问题

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普通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笔者曾以实习老师身份于此执教一个月) 。这65 名学生来自同一个自然班, 其执教教师、英语课本及语言环境都相同。为了弄清湖南省英语文法教学的现状, 探明七年级英语文法的难点,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湖南找到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法, 笔者做了一份针对七年级学生语法掌握程度的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十几个七年级语法试题和学生的个人感受。问卷主要含以下4 个问题: (1) 何处是七年级语法难点; (2) 学生为何厌恶语法学习; (3) 学生如何看待语法教授的重要性; (4) 学生期待教师何种语法上的指导。

(二) 实验材料

笔者研究了湖南省七年级的教材“Go for it!”和所有语法知识重、难点, 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问卷调查的框架。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主观感受题和客观描述题。前半部分是根据笔者的实习经验独立设计的。后半部分是与语法点一致的形式各异的练习, 大部分取自书本和练习册中的句子、短语, 以确保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考虑到权威性和功能性, 笔者还选择了《英语语法常见问题详解》中的经典练习题。

问卷第一部分列出了七年级语法的主要知识点, 让学生自己评估语法习得情况。随后是10 道不同形式的语法练习题, 旨在考查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情况, 并使他们意识到语言学习的不足, 之后是主观问答和语法点列表。通过对比完成习题前后学生在语法点列表上的选择, 可推断习题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最后, 是三个关于教育学的多项选择题, 能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对语法学习的主观感受。

三、实验结果分析

被试班级有65 名学生, 每人都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经过仔细筛选, 保留了50 份有效问卷, 完成者包括24 名女生和26 名男生。

问卷以自我评测类开始, 询问受试“考试中基础部分的单选题 (涉及词汇、语法等) 共15 道, 你通常答对几道?”。这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参考, 将帮助他们分析英语水平和语法学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受试者的英语水平相对较高, 超过半数的学生通常能答对15 道题中的10 道。

第3 题则列出了七年级所有重要的语法点, 让学生选择很难或很容易做错的。在他们完成语法练习后又给出同样的列表, 要求学生继续选择他们认为困难的语法点。图1 是两次结果的比较, 表明精心设计的语法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习得的语法知识。

在第一次判断中, 有4 名学生没有选择任何答案, 说明他们不知道哪个语法点是最难的, 也就是他们没有明确的语法概念。第二次选择时, 每个人都选出了他们的弱势语法点, 表明客观习题有辅助作用, 学生的语法学习需要系统化的指导。第一次的选择中三大困难的语法点是:句子结构、情态动词和同义词、形近词的辨析。48%的学生认为他们很容易写出错误的句子结构。再次选择时, 三大困难的语法点是句子结构、情态动词和时态, 并无太大改变。因此,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需要, 在语法教学中重点关注句子结构、动词和时态等。当被问及受试者如何给语法点按难易程度排序时, 许多学生感到困惑, 甚至有4 位学生说, 他认为所有的语法点都困难。24%的学生没做难易排序练习, 20%的学生没有写出最困难的语法点, 表明他们不太了解自己的英语语法习得水平。根据填写了最难语法点的40 个受试者的答案, 情态动词是公认最难掌握的。因为中文没有时和体的区分, 使得学生很容易在情态动词时和体的选择和意义上犯错误。

第4 题“阅读理解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你通常会如何处理”, 旨在调查学习者的阅读技巧。54%的学生会先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然后再做题;8%的学生认为主要根据自己所学的语法知识做题;26%的学生会根据语感做题;另外12%的学生则表示会胡乱猜测答案。超过一半的学生有较好的阅读技巧, 但仅有很少的学生会应用自己的语法知识。

尽管新课程大纲鼓励任务型教学法,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还是对近期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对书本上的重要语法规则进行记忆。对此, 第五题列出了学生不喜欢背语法知识的6 点原因, 并允许学生进行多项选择。其中, 有4 名受试者全选了所有选项, 这表明他们对英语语法学习毫无头绪。其中56%的学生认为, 记忆语法规则的最大难点在于每单元语法点过多, 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掌握其所学的内容。第二项与第三项得票均为40%, 即“没有找到高效背语法知识的方法, 全靠机械记忆”和“容易遗忘, 感觉背了新的忘了旧的, 总是背不完”。有24%的学生选择了最后一项, 认为自己“从不背语法知识, 常凭语感做题”。

以上数据表明, 学生本身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抱有较大兴趣, 只是常常跟不上新教纲的要求, 这最终将导致大量学生感到语法学习枯燥无味以至于对语法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一点,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语法学习指导。

第6~15 题为考查语法的客观题, 题目均根据第2 题所列出的语法点来设定, 每题考查一个语法点。笔者在设计问卷时有意识地采用了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在内的多种提问形式, 旨在防止学生认为该问卷调查过于接近英语测试而产生紧张和抵触心理。其考查的语法点分别是冠词的使用、名词的所有格、名词的单复数、时态和体、动词变形、There be句型、疑问句和情态动词等。调查结果让人意外地发现, 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扎实。根据每题的正确率, 笔者发现最难的3 个语法点分别是句型、情态动词以及时态, 这与学生完成问卷后所表达的感受也是一致的。由此可见, 一份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对于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较为系统的指导, 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英语能力, 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在问卷调查的最后, 笔者提出了3 个开放性的问题, 旨在调查学生对当前语法教学现状的个人感受。

对于第17 题“你认为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是否重要”, 有40%的学生表示肯定, 并认为教师应当详细地教授语法知识;42%的学生也表示了肯定, 但希望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更加生动的例子。由此可见, 语法学习是为众多学生所重视的, 而学生也需要更加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第18 题为多项选择, 调查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希望从教师处获得什么形式的帮助”。5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讲解语法时可以化繁为简, 采用浅显易懂的形式。30%的学生希望教师的教学更有趣味性, 如可采用口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48%的学生认为语法应该跟词汇、阅读和写作等英语技能教学相结合。高达56%的学生认为, 语法教学应该基于现实的情景, 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语法知识。还有一些学生补充了其他的学习形式, 如教师可以提供视频等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9 题“你认为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是否有益”, 旨在调查学生对待课堂活动的态度, 并分析其对语法教学是否有帮助。有58%的学生认为“很好”, 与同学们的讨论与配合能启发思维, 增进交流;有22%的学生认为“不错”, 教学中穿插的活动能活跃气氛, 辅助学习;有19%的学生认为“一般”, 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多数学生娱乐程度多于学习;仅有1%的学生认为“不好”, 活动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会成为某些学生讲小话的绝佳机会。当问及教师应当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超过50%的学生希望英语课可以更加有趣, 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思考能力;30%的学生希望能偶尔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学习语法知识;1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放慢教学速度;还有1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加强督促, 将语法教学与口语练习相结合。

五、整体评估和教学启示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笔者首先将两种性别的受试者的数据进行分别汇总, 然后再综合全部数据以分析整体趋势。结果表明, 男性与女性学习者在语法学习上存在差异。

第1 题中, 80%的女生能在15 个选择题中答对10 题以上, 而仅有56%的男生能达到此正确率的范围。这说明女生的英语水平整体高于男生。根据统计结果, 27%的男生表示自己的阅读会受生词的影响, 而没有女生表示自身存在这一问题。由此可推测, 女生的英语词汇量应整体高于男生。此外, 4 名在第6 题全选了所有选项的学生均为男生。可见, 由于本身英语基础薄弱, 男生更容易表现出抵触情绪, 从而走进一个学习的恶性循环。在具体的语法练习题的调查中, 男生与女生的表现并无较大差别。值得注意的是, 男生较女生更擅长于名词所有格与情态动词的语法题, 而女生则在使用英语的时态语法时较少犯错误。

统计分析表明, 七年级英语语法习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大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很多, 学生也渴求教师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得到教师的点拨。但是, 关于如何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从不得不学到爱上英语,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本次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七年级最难的语法点是句子结构、情态动词和时态。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应该重点关注这些语言点。事实上, 如果能学懂、学好, 所有学生都愿意学习。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指导者, 找出他们的弱点, 并提出改进方法。正如Larsen Freeman教授所言, 我们应该教学生如何学习语法 (grammaring) , 而不是要求他们记住语法规则。

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手段来了解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中的疑难点, 从而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七年级是英语学习者打下语法基础的重要时期, 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指导。通常情况下, 学生对语法体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自身语法的薄弱点也不甚了解。语法习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克服一些学习难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七年级英语语法的主要难点包括句类、情态动词以及时和体。

同时, 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克服情感过滤对语言习得的负面作用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并对其提供有效学习的帮助与指导, 而非传统观念中的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事实上, 许多受试者都表示十分渴望兴趣激励式的教学课堂。

由于案例分析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笔者针对个体的调查研究可能很难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但是, 笔者希望通过对湖南大学附属中学个案的调查研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南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并且为不断完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附:

七年级英语语法知识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若为填空题, 请按问题要求填写;若为选择题, 无特殊说明则为单项选择, 请在所给选项前的阴内打“√ ”, 有“其他”一栏时请自己填写。

性别:阴男阴女年级_________

1. 考试中基础部分的单选题 (涉及词汇、语法等) 共15 道, 你通常答对几道?______ 道。

2. 通常在下列哪些方面正确率较低? (可多选) 阴近义词、形近词辨析

阴冠词使用阴固定短语

阴名词的单复数阴名词的所有格

阴代词的格 (主格:he, she等;宾格:him, her等) 阴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e, yours等)

阴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your等) 阴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 阴体 (一般现在进行体等)

阴句类 (祈使句、疑问句、There be句型、宾语从句等)

阴情态动词 (have to, can, would, must等)

3. 请根据自身掌握情况, 将下列语法知识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A. 冠词使用F.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B. 名词的单复数G. 时态和体

C. 名词的所有格H. 句类

D. 代词的格I. 情态动词E. 名词性物主代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之所以认为______ 最难, 是因为

4. 阅读理解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你通常会:阴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再做题

阴根据所学语法知识做题阴凭语感做题

阴胡乱猜测

5. 你不喜欢背语法知识的原因是? (可多选)

阴每单元所学语法知识太多、太复杂, 来不及逐一背下

阴没有找到高效背语法知识的方法, 全靠机械记忆

阴容易遗忘, 感觉背了新的忘了旧的, 总是背不完

阴死记硬背, 枯燥无味, 语法知识背了也不会运用, 没有成就感

阴本身基础不够扎实, 不懂的语法知识太多, 破罐子破摔

阴从不背语法知识, 常凭语感做题

6. 下列哪些句子的空白处可以填冠词“a”?

阴He is so ill that his father has to send for ____doctor.

阴I never eat ______ breakfast.

阴She goes to school by ______ bus.阴I’ve got ______ headache.

7. 下列哪个词组的意义是“Tom和Jim共有的房间”?

阴Tom’s and Jim’s room阴Tom and Jim’s room

8. 下面是几组名词及其复数形式, 你认为哪些名词变形正确? (可多选)

阴knife-knifes阴person-people阴box-boxes阴key-keys

阴man doctor-man doctors阴foot-feet

9. 写作文时你会犯“I am go fishing this weekend.”“She do homework everyday.”“He playing basketball now.”之类的错误吗?

阴经常阴有时阴很少阴不会

10. 请在变为现在分词时要双写词尾辅音的词前打“√ ”。 (可多选)

阴look阴tell阴begin阴sit阴decide阴send

11. 下面是几组动词及其过去式, 你认为哪些动词变形正确? (可多选)

阴find-found阴read-read

阴take-taked阴close-closed阴meet-meeted阴feel-felt

12. “There have 64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这个句子正确吗?

阴正确阴错误

13. 用适当的词语补全句子:

There ______ a pencil and two notebooks on the table.

One of his friends ______ a doctor.

14. — Isn’t he a student?

— ______________. (请做出肯定回答。)

15. 请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I have to ________ (finish) my housework before 4 o’clock.

He can ________ (dance) to the music when he was a child.

He would like _______ (play) basketball.

16. 在完成上述题目后, 你觉得自己最薄弱的3 个语法点是:

阴近义词、形近词辨析阴冠词使用

阴固定短语

阴名词的单复数阴名词的所有格阴代词的格

阴名词性物主代词阴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阴时态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 阴体 (一般现在进行体等)

阴句类 (祈使句、疑问句、There be句型、宾语从句等)

阴情态动词 (have to, can, would, must等) 17. 你认为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重要吗?阴非常重要, 最好每个语法点都进行详细讲解阴比较重要, 可结合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讲解阴不太重要, 但应适当提及语法重难点, 培养语感比语法学习更重要

阴很不重要, 语法讲解只会使课堂内容枯燥无味

18. 在语法学习上, 你希望得到老师怎样的帮助? (可多选)

阴将语法简化, 使之形象易懂

阴采用趣味教学, 编写顺口溜, 辅助记忆

阴将语法与词汇、阅读、写作等结合起来教学, 帮助培养语感

阴在实际情景中教语法, 帮助学生活学活用阴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你认为课堂上的小组活动 (pair work /group work) 效果好吗?

阴很好, 与同学们的讨论与配合能启发思维, 增进交流

阴不错, 教学中穿插的活动能活跃气氛, 辅助学习

阴一般, 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多数学生娱乐程度多于学习

阴不好, 活动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会成为某些同学讲小话的绝佳机会

希望老师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陈建兰.2012.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

韩宝成.2010.关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7) .

衡仁权.2007.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外语界, (6) .

鲁子问.2008.还原语法本质, 大胆开展语法教学[J].21 st Century英语教育周刊, (7) .

Ellis, R.2006.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An SLA Perspective[J].TESOL Quarterly, (4) :83-107.

Freeman L.2010.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Johnson, K.2002.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上一篇: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2013版)下一篇:汽机专工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