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简报(精选11篇)
为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步伐,提高服务水平,7月21日上午,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祝学强带领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到市行政审批大厅窗口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知识、问题答疑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讲市农业农村局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具体案例,让办事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意义和内容要求有更深入了解,切实将助企纾困政策、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落实落地,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当天上午,共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消毒药品10件、解答群众各类咨询问题25个,受到过往群众一致好评。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活动,通过广播、报纸、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舆论氛围。
一、充分认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 新常态下推进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新常态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通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 实现从成本优势向以人才、资本、技术、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二)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其中, 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要更加明确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权责与边界, 并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方式将其确立下来, 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三) 提升城区国际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与发展, 我国的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必须用国际视野和国际理念来引领我国发展, 在规则上与国际接轨, 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城区国际化水平, 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与水平, 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
二、严格遵循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基本原则
(一) 国际视野、创新管理
坚持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主动在国际先进国家中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 主动学习、接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 引入国际通用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体系。
(二) 政府主导、共同缔造
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 发挥政府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增强市场活力, 激发社会创造力, 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推动营商环境工作的良好格局。
(三) 需求导向、服务企业
坚持以贴近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提速增效, 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切实提高各类企业主体对我国营商环境的满意度, 构建国际化的企业生态环境。
(四) 法治为先、制度保障
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 加快破除营商环境工作体制机制障碍, 将经验做法服务于体系, 创新试点转化为常态, 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
三、如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 营造宽松平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1.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积极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推动非公有制市场准入机制改革;根据特许经营领域开放步骤引导多种所有制企业逐步进入;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型产业以及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
2.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社会组织, 强化企业服务者定位, 维护市场契约实施和行业发展秩序。积极壮大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为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多元化方式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打造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构建区、街联动的重点企业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 及时了解企业诉求, 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对接社会信用共享平台, 实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引导企业主动融入信贷征信体系, 降低企业获得信贷的成本,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方便企业获得资金。
4.构建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化建设, 强化对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违反市场竞争秩序行业的监管, 建立健全“打、控、防、管”的市场综合监管体系,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创新监管方式, 规范企业检查制度。
(二) 营造廉洁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府环境
1.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政府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精简各级行政审批事项, 建立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 对行政审批进行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
2.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政府要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审批方式, 精简流程、压缩时限, 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如:简化网上纳税申报、缴税流程, 减少企业纳税次数和纳税时间。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减少申办手续。
3.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健全行政效能监察考核体系, 建立问责问效机制, 促进行政机关勤政廉政建设。全面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要求, 解决庸作为、虚作为、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 强化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群众舆论的监督作用。
4.提高政务透明水平。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创新公开载体和形式, 推行社会公示、社会听证、专家咨询和新闻发布等公开形式, 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树立廉洁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 营造和谐稳定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
1.打造稳定安全公共环境。要深化平安社区建设, 为市场主体提供安全、安定、安心的社会环境。有效降低刑事治安发案率, 健全源头治理机制, 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完善网上网下相结合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保护。
2.建设社会和谐共治机制。学习台湾先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理念, 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共治工作, 建立健全群众广泛参与的激励机制、纵向到底的管理服务机制和横向到边的多元共治机制。如把部分行政管理事项的办理下放到社区, 或者探索完善科学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 提升对各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3.完善均衡优质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促进优质公共资源在地域间的均衡合理分布。加大教育、医疗等公益性资源的投入, 提升国际化水平, 并努力做到公平普惠。
4.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目标, 大力倡导甘为人先、勇于竞争、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打造新兴产业特色园区, 形成创新创业聚集区, 并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 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
(四) 营造自由便利高效安全的开放环境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贸区建设, 适应经济全球化, 接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 引入国际通用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化标准活动, 推动企业加快适应全球贸易投资新竞争规则, 遵循相关的国际公约和相关协定。
(五) 营造公平公正成熟完善的法制环境
1.建立公正文明执法体系。建立以保障良好营商环境为主旨的公正文明执法体系, 完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程序,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快推进网上行政执法平台建设,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构建公正司法运行体系。加大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力度, 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推动人民调解创新, 探索建立人民调解组织。
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深化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建设, 着力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普及教育。
(六) 营造集聚充分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
1.打造国际人才高地。鼓励采用市场化运营方式, 构建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和创业发展体系, 探索广纳贤才、推进创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注重人才的培养、发展与服务保障。
2.打造区域信息网络。以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消费, 大力开展跨境电商等为契机, 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卫星、信息安全应用等产业集群, 推进信息消费和数字产业园区的建设。
3.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大对企业直接融资以及多层次利用资本市场的引导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打造金融服务中心, 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加大产业空间保障支持。按照盘活存量、做好增量的原则, 再造一批空间和整合提升若干专业园区, 提高产业空间对新兴产业的保障效率, 形成一批配套齐全、功能完善、产业链完整的新兴产业发展园区。
参考文献
[1]戴龙成.创优服务提速增效,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4 (5) .
[2]张清津.以好的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N].大众日报, 2013-12-1.
[3]王海燕.简政放权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N].解放日报, 2015-1-9.
[4]陈海鹏.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N].湛江日报, 2014-1-15.
[5]杨雪珍, 王耀颉, 杨顺军.创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打造美丽和谐的美好家园.怀化新闻网, 2015-6-17.
[6]丁元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十大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 2013-1-23.
「现在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大的卖场都是外资控制的,对大陆的中小供应商是非常大的苛刻盘剥;但是目前的法律对他们没有制裁,希望对於这个问题在修改刑法时,把单位受贿罪扩展到含外资在内的所有单位。」
2010年8月25日,大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正式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引发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及社会舆论的热议。而对於商业社会来说,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拟修改条款,对商业环境的潜在改变正在成為企业界人士所关心的话题。尤其在经济犯罪死刑之争,及单位行贿、恶意欠薪、污染环境刑事责任的强化,都将对企业的营商环境產生深远的影响。
死刑之争
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要减少的13个罪的死刑中,经济罪就占了10个,财產罪占了1个。是否应该取消这些死刑,在人大的讨论中仍存在分歧。
「取消这些犯罪行為,一方面体现了刑事立法中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因為适当取消经济性的、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不会对治安形势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也含有中央希望创造较為宽鬆的经济环境的意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乔传秀认為。
而陈昌智副委员长则认為:「取消以后肯定会有一些负面的问题。这类犯罪的人就会感到今后没有死刑,可能在作案的问题上会更加猖狂、更加无所畏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更指出,「金融诈骗罪的死刑刑种不能取消,现在的金融诈骗的数额都很巨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随著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推进,今后这类的犯罪还会很多。」
「另外,这几年连续不断地出现偽造出售增值税发票案件,给税收管理制度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地阻碍和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如果取消这个死刑刑种,不利於打击这类犯罪。建议『偽造出售增值税发票罪』也不能取消。」
建议拓展「单位行贿罪」
饱受舆论关注的国美前董事长黄光裕案件,让更多人对单位行贿罪有了初步认识。在此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27条中,除了把一般的行贿罪作了扩展,同时也加强了对单位行贿行為的打击力度。但是,由於目前单位行贿罪的主体只限於国有企业、国有机关,对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的受贿罪没有任何规定,导致一些现实中的受贿问题无法根据刑法处理。
陈舒委员指出:「我们做不正当竞争法调查时,检察机关都反映现在大的卖场零售商,比如苏宁、国美、家乐福、屈臣氏等在商业贿赂中单位受贿非常严重。我们通过调查,现在下游的供应商要进入这些大卖场,除了正常合同以外,要被迫给予各种交费项目达到42项之多,实际上完全应当是按照商业贿赂来处理的,因為现在的法律没有规定,工商局只对供应商进行处罚。」
事实上,现实案例早有发生,2009年9月,广州百事可乐因卷入商业贿赂被佛山市工商局处罚,案发即是因為向零售商支付了投放陈列费、进场费共24.79万元(人民币,下同),并以等值商品的形式作為支付方式,将其记入「费用-促销费用」的财务科目,佛山市工商局依法对广州百事公司做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65万元、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但据了解,对於受贿单位零售商来说,工商局却未能没收违法所得,因為根据商务部和工商局等五部委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只能最高给予3万元的罚款,而这3万块钱也还是供应商替他们出。
「现在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大的卖场都是外资控制的,对中国的中小供应商是非常大的苛刻盘剥,但是我们的法律对他们没有制裁,希望对於这个问题在修改刑法时,把单位受贿罪要扩展到所有单位。」
「恶意欠薪」与「污染环境」入刑
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第一次将恶意欠薪入刑,规定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或者以转移资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将面临犯罪。此项规定成為在大陆《劳动合同法》之后,再一次对劳动者的权利给予法律保护的有力举措。而相对於作為民商事法律的《劳动合同法》来说,刑法的保护力度显然更高了一层。同时,修正案草案加大了对强迫劳动的打击力度,拟修改第244条关於强迫劳动罪,把法定的最高期3年,提高到7年,并把為强迫劳动场所招募、运送人员的,也定為犯罪。
在实践中,乱开採矿產资源与污染环境往往同时发生,甚至在隐秘的黑色產业链下,也存在强迫交易的行為。此次草案第44条、第45条强化了对污染环境和乱开採矿產资源行為的刑事责任。据了解,区别於过去都是要造成人员死亡、财產损失才规定為犯罪的行為,本次為了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的犯罪,加强对生命健康和环境的保护,把只要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废物、有毒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就定為犯罪,降低了入罪门槛。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亮点
加强对黑社会性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
醉驾、飆车首次入罪
75岁以上罪犯不适用死刑
死缓犯减刑严格受限
「生產、销售假药罪」降低入罪门槛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拟取消的13个死刑罪名
走私文物罪
走私贵重金属罪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製品罪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票据诈骗罪
金融凭证诈骗罪
信用证诈骗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於骗取出口退税、
抵扣税款发票罪
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盗窃罪
传授犯罪方法罪
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率先推广电子证照,打造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新余样板”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广工作部署,利用电子营业执照方便、安全、易用的`特点,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为市场主体在网上认证身份、电子签名和提交材料等方面提供便利手段。上线新余市场主体电子证照联展联用系统,为每个市场主体自动生成“二维码”身份证即“企业码”,一次生成,终生有效。用手机扫一扫“企业码”,便可获取注册登记、行政许可、备案等各类信息,实现电子证照随身携带、一屏展示,电子证照在企业登记、政务服务、不动产、社保医保、税务、商业活动以及民生事务等领域得到应用,真正做到“一部手机、一个身份、一照通办、一码畅行”。改革经验获《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登,叫响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率先试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模式,打造无事不扰营商品牌。推行“1+N”联合抽查新模式,即每个部门发起1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参与多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开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新局。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抽查262次,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占比33.12%,同比分别增长186.20%、185.57%。通过“对象一次性集中抽取、人员一次性集中选派、检查一次性集中完成”,入企检查频次减少30%,户均检查时间减少50%,实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收获减干扰、惠企业的营商效应。
率先开创“商标+专利”混合质押模式,打造“知产”变资产的“新余经验”。206月,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新余市分行,以名下的3个商标以及5项专利混合质押,成功质押融资1亿元,系该省首笔“商标+专利”混合质押融资。这笔贷款就像是雪中送炭,将知识产权变活,变成“真金白银”,极大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此后和2022年,赣锋锂业公司陆续以名下的商标以及发明专利混合质押,分别成功质押融资3亿元和4亿元,累计融资8亿元,为企业更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率先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承诺制改革,打造极简审批模式。长期以来,住所性质多样、提交材料复杂是市场主体准入的“拦路虎”,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新余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暂行规定》,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住所承诺制改革,申请人不再需要提供房产证、租赁合同、购房合同、竣工验收证明等住所使用相关证明材料,只需提供《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告知承诺书》,即可办结设立登记手续,开办材料再精减,大大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打造吸引聚集并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才环境,消除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区行政服务中心着力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开设“人才子女就学定点服务”专窗,为人才子女提供“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全链条服务”的就学便利。
“人才子女就学定点服务”专窗的服务对象包括:国家级重点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闽都英卡持有者以及纳入福州市“引进培养千名博士”人才计划的优秀博士;专窗于每年四月和六月分别为人才子女提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入学服务,于每学期开学前后半个月提供转学申请服务;只要申请就学的学校是我区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就能在窗口申请;学前教育入园申请在幼儿园报名截止7个工作日在办结,义务教育入学申请在新学期开学前办结,转学申请可即时办结。为更好地为人才子女就学提供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不断优化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现在已开通网上办服务,让人才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办事人可在“闽政通”app或省网办事大厅上在线申请,实现不见面审批。
7月18日下午,自治区督察组来到科尔沁区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指导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区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陪同。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综合一窗、帮代办办公室、公改项目综合窗口、各类事项办理窗口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区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尤均面对面进行了交流,详细了了解了窗口入驻情况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听取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调研组对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对区政务服务局开展一个窗口受理、一个流程审批、一支队伍帮办等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调研组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中之重,要落实、落细,让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让惠企政策红利尽快转化为加快科尔沁区企业与个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助推企业与个体又好又快发展。
1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意义
1.1 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来看, 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
通过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能够有效地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和企业职能, 使各单位各司其职, 如此一来政府才能更加专注于完成好自身的职责, 把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来看, 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
1.2 从优化营商环境来看, 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改革能够扩大就业, 激发投资和创业热情, 尤其是对于创新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众所周知, 要想实现增加就业, 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不可或缺, 从2012年的情况来看, 在总体就业的增长量中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占到了90%。因此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出发, 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
1.3 从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来看, 改革的举措能够在推进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的建设上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通过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建立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 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绝不能徇私舞弊, 应该把其加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单, 并向社会公布, 如此一来企业的信用意识一定可以得到增强。
2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之前, 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现状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之前, 虽然很多地区都在想方设法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促进其长远发展。表面上中小企业好像获得了更为优越的营商环境, 但是本质上, 中小企业所处的营商环境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 再加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想生存下来并取得发展, 必须依靠自己。中小企业所获得的政策扶持和其所担负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是不相符的, 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得到更多政府的支持, 将有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1 最低注册资本, 打击了中小企业的创业热情。
在原有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下, 要想成立一个公司, 对注册资金总额有着严格的限制, 比如要求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等, 客观上阻碍了一部分人的创业, 尤其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2.2 融资难, 资金成本高。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资金成本先天不足, 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国家, 中小企业都很难解决融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比较小, 负债能力低, 很难解决融资担保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比较单一, 很多的直接融资手段都不适合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低, 容易受营商环境的影响, 融资时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频率高、一次性量小等特点, 给银行操作增加了很多管理成本, 造成其融资困难。因此无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化, 融资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直都是不利的, 其中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融资成本, 优质大型企业的融资成本要远远低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不公平还体现在融资渠道上。所以说, 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需要给以特殊的政策平衡。
2.3 严格的准入标准。
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由于一些行业的准入标准比较严格, 对生产规模和技术等诸方面的要求非常高, 而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客观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入, 因此造成中小企业比较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比如传统制造业、普通服务业和加工业等, 对于那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鲜少涉及, 所以说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 并且行业利润低。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中小企业都选择将自身产品升级换代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但是一旦技术改造没有跟上步伐, 很容易形成经营风险, 甚至被市场淘汰出局。因此, 要想保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对中小企业加以区别对待。
3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之后, 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的转变
根据《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国发[2014]7号)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简化了工商登记程序等。对此专家表示, 过去公司注册资本门槛太高, 与普通草根阶层没有关系, 只是“高富帅”、“白富美”的资本游戏。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有利于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3.1 创业成本低, 经济发展更巩固。
之前由于部分行业准入标准非常高, 客观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改革措施进一步放松准入条件的管制, 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改革举措能够减少创业成本, 不仅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态势也是很有益处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 通过改革该制度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能够使经济发展更巩固。
3.2 政府监管有力, 市场秩序好。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创新监管方式、简政放权、强化协同监管等, 通过落实这些改革举措, 企业管理的重点已经发生了变化, 改革后管理的重点已经变成了对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活动的监管, 同时与过去相比, 政府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阶段政府的管理方式是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 如此一来市场将会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也有利于形成宽松准入的市场秩序。这项改革举措的实施有益于市场主体和创业者, 但对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信息透明, 信息共享。
此次改革举措要求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 通过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强化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 实现信息透明和信息共享, 不可否认改革举措实施后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更要运用信用约束、信息公示等方法进行企业自律。通过实施改革举措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但同时也应该相应的承担一些义务和责任, 比如信息公示等。通过实施改革措施能够增加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相关信息的透明度, 保障交易安全, 进而促进商务诚信建设;能够推动政务信息公开, 进而促进政务诚信建设。
鉴于以上几点, 相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之后, 我国的营商环境将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并且将会激发一股创业热潮, 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率, 社会秩序稳定;无需最低资本限额, 资金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运营能力加强, 资金成本降低, 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国发[2014]7号) .
[2]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解读一, 2014.
[3]闫明.我国有限公司最低资本额制度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法学院, 2010.
传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方法很多,但无论使用哪种,总是有一些值得推敲之处。实际上,完美的风险管理在现实世界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要找出一种适合的方案来进行类似的风险管理则很困难。曾几何时,大多数企业都奉“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为圭臬,并据此广泛开展多元化经营。从理论上说,多元化经营可以将各个不同方向的风险相互抵销,从而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但是,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经营但却倒闭的例子也并不鲜见,比如日本八佰伴集团,不仅实现了涉及饮食、食品加工和娱乐事业的多元化经营,还实现了一定地域的分散布局,但却未能逃脱营商环境变化带来的破产命运。
鉴于风险管理对企业存亡之重要性,香港理工大学郑子云博士和香港树仁学院司徒永富博士在《企业风险管理》一书中对全新营商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见解。按照他们的看法,风险应定义在对商业社会更为重要的“投资风险”范围之内,即“公司在投资活动中承受损失或得益的风险”。这种定义方法决不同于一般从纯风险角度对企业运作进行评估的方法,它更为实际、更加贴近于现代企业在开拓市场或融资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它区别于根据风险的对象、成因、性质及承受能力等来分析风险的教科书式研究。该书以这一定义为基础,使用传统的风险理论来分析全新的投资风险,并据此讨论现代企业在全球化条件下,由于营商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而出现的新的风险,以及应用传统的风险管理工具来确认、评估和控制风险并在风险发生过程中,将风险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方法。
该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将企业的风险放在全球化的营商环境中进行讨论,而且在于按照可操作性,将企业应对风险的,步骤一一列明。书中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以同处于1997金融风暴后相同营商环境下的不同企业为例,对百富勤、八佰伴的失败,以及汇丰银行及香港期货交易所的成功做了分析。应该承认,书中所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主张,充分反映了香港人以解决问题为要旨的一贯务实传统。
20xx 上半年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节点,宝山镇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了打赢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这场硬仗,宝山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营商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将任务分解到村。同时,强化监察力度,对各村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对问题查找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村,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广泛宣传,利用政府微信群广泛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学习动员,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
在落实情况上,我们通过深入查找和攻坚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倒逼营商环境改善。重点针对我镇机关内部存在着未将停车场对外开放、机关干部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镇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实行了中层以上干部“三公开”制度,将我镇机关全体中层干部职务、姓名、办公电话、工作分工等信息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镇政府调拨资金制作机关干部在岗信息栏安装在各站办门前,在上面公布了各站办的职责与所有的机关干部个人信息,另外又在政府入门处制作了各站办楼层示意图,极大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并在政府明显位置设立举报信箱一个,公布举报电话,为群众的监督提供了保障,切实改变了我镇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镇政府将后院空余场地进行整合划分出近20 个停车位,全部供外来办事群众免费使用,在醒目位置告知群众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办事群众更加方便。企管办、安监站等相关站办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现场指导,并将相关的政策告知企业,在宝山境内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全镇的和谐发展。
二、我乡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营商发展中,我镇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是营商环境要素缺乏竞争力。创业意识淡薄、与先进乡镇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较大,“走出去”意识不强,忽略科技、依赖资源等观念阻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二是政府支持企业力度还缺乏实打实举措,一些文件规定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招商引资缺乏一盘棋思想观念,各级各部门推动签约项目的后劲不足,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成为地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下步措施
一是找准找实问题。通过来访群众的意见反馈以及一些垂直部门对我镇营商环境进行客观评估,以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的态度和标准进行自查,同时广泛征求全社会各方面对我乡营商环境意见建议,找出找准我镇营商环境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二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公开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引广大群众和各企业积极参与到意见征集、问题整治、满意度评价等活动中来,广泛征集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坚持边查边改、边找
边治,对征集到清单上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像化解信访积案攻坚一样,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四是坚持标本兼治,用制度固化整治效果。
宝山镇人民政府
乡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乡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市营商办:
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任务、新要求,陈仓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化提升投资发展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的理念,工作紧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主线,以降成本、优服务为方向,努力做强促进投资发展的“硬环境”,同时着力做优保障投资的“软环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举措
1.“五合一”推进,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坚持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目标,将“放管服”改革、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四项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五合一”推进,设立“五合一”工作秘书处,统筹安排五项工作,细化
工作任务,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五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区政府及工作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
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陈仓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10+3 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成立了 8 个专项办公室和 4 个工作组,把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集中在工作一线,对具体行动方案再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3.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时限。
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打开创业“路障”,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一季度以来,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 918 户,较去年同期增长 68%,累计在册市场主体达 15594 户。一是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改革。去年 8 月,全市首张微信电子营业执照在我区成功颁发。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了企业名称申请与核准、市场主体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个环节全程网上办理,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通过微信办理登记注册,把过去 8 小时服务延伸为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二是全面普及“政银通”业务。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增长迅速,我区切实把准服务企业新路径,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覆盖面广、“互联网+”应用优
势,与区内四大银行联手,签署“政银通”合作协议。群众、企业可就近选择银行网点,由其免费进行网上登记申请,实现了“信息申报、登记审批、代理发照、开户结算、综合金融”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信息查阅机制。依法保障投资者、企业享有的咨询、查阅、复制等获取相关信用信息的权利,设置档案查询“三个一”时限,即书式档案查询 1 个小时内办结,电子档案查询 1 刻钟内办结,机读档案查询 1 分钟内办结。
4.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聚焦行政审批体制创新,着力推动相对集中许可试点改革,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省市统一规范县(区)行政许可项目的要求,印发《区审改办关于调整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汇总目录和权责清单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宝陈审改办发〔xx〕1 号)文件,组织 18 个区级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照《陕西省市县(区)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对所承担的许可权开展修订,为集中许可打好坚实基础。二是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清单管理,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设定,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环节,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确定中介服务事项 27 项,并清理中介服务事项 5 项。三是探索行政审批体制创新。主动承担省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任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入结合我区区情实际,研究制定《宝鸡市陈仓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机构、充实人员,统筹推进改革试点相关事宜,着力构建审管分离的新机制,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的集中审批。
5.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以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切实推进服务群众新举措。一是梳理公布事项清单。按照“全面梳理、分批公布”的工作思路,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和事项入手,着力突破一批难点、打通一批堵点、去除一批痛点,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镇(街)政务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站,构建“横向整合、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集中办理政府所有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探索全程代办、易地办理等新模式,最终实现“办千件事、进一扇门”。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在“五证合一”改革中,开通电话热线,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减少企业因程序不明而来回跑路的负担;在健康证办理中,充分调研、审慎论证,推出“谁体检谁发证”,既落实责任,又让群众少跑路,极大缩短了发证时间。
二、工作成效
一是跑一次就解决问题。继续梳理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第一批公开区级 117 项、镇街 23 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目前正在梳理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通过代办、网络、邮递、上门等方式,持续改进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服务对象表示满意。
二是政务中心一窗式办结。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政务大厅建设,6 月 20 日区级部门进驻,实现“一窗式”集成受理,极大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区级部门 11 个(发改、教育、民
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水利、住建、环保、国土、卫计),承担办理许可事项 152 项。同时,按照《陕西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率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印章刻制窗口,减少了中间环节,压缩了刻制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干部登门服务解决难题。积极动员全区联企干部主动作为,切实做好项目陪跑、手续陪办等工作,先后为企业办理实事、难事70 多件,协助 66 个重点项目、18 户涉农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将 30户企业列入规模企业培育行列。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加强对收费清单的动态管理,调整公布《陈仓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清单》,确定保留项目 34 项,严格执行“照单”收费,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很满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大方案及“10+3”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手段,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目的,以缩短时间、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是抓好常规政务服务。按照时间表、线路图稳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10+3”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建立健全计划报告、督查考评、座谈走访、定期通报、信息报送、工作联络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点评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构建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结合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主动调整工作方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是精简审批程序和时间。抓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决策、审批、监管分离又协调的改革新路径,协调指导审批职能移交、审批标准规范、审批流程优化等工作。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面,在群众、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求新突破,分批次梳理并公布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清单,最终实现覆盖全部权力和服务事项 90%目标,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四是推动行政审批公开透明。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加强与市政务服务中心沟通,加快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以“五公开”为重点,全力推进政务公开试点,以公开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宝鸡市陈仓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
乡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乡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工作不断深入,我镇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深入查找问题,积极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整改工作
为了确保整改落实工作有序开展、执行到位、取得实效,我镇及时召开党委会传达县上会议精神,专题研究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并将整改任务层层落实到人,明确整改要求和目标,进一步抓实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二、对照问题,切实推动工作进展
深入推进群众“最多跑一次”简政便民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对村级业务经办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坚持坐班制度,针对查找出来的两个问题,切实抓好整改工作,为镇机关政务服务大厅新添置饮水机、休闲椅等设备,针对窗口人员因业务下乡导致群众多次跑的问题,设置了工作人员去向牌,建立委托代办登记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安排专人进行代办,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强化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增强整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全面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措施,堵塞工作漏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切实抓好窗口服务质量,完善监督举报投诉机制,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干部服务形象。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3月30日,王石镇召开专题会议,就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安排落实,会议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岱民主持。
会上,营商环境办公室副主任于磊就王石镇近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开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对当前工作进行安排落实。
从房租来看, 我国大多数零售和餐饮企业是从房地产开发商或其他物业持有者手中租赁门店经营的, 大型店铺与房屋业主的租赁期通常为15至20年。从2012年起, 许多1990年代签约开业的店铺租赁合同纷纷到期, 而地段较好的续约租金报价往往是原租金的一倍至数倍, 导致多数商家不堪承受, 被迫退出租赁。2012年, 因租金涨幅过高, 太平洋百货北京五棵松店和西单店相继关门, 沃尔玛 (中国) 2013年4月因高昂的租金连关三家店。2012年5月乐购 (TESCO) 上海镇宁店卖场租约到期后, 租金从52万元暴涨至174万元, 只得被迫关店退出。从1999年起就在北京核心商业地段国贸一期开店的星巴克, 也因畸高的续租租金选择迁店到国贸三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连锁百强企业的调查显示, 2012年平均商铺房租上涨21%, 进入2013年涨势不减。而据媒体报道, 福建泉州的一家体育品牌商反映, 目前在二、三线城市商业街设立面积300平米的专卖店, 一年房租即需200万至300万元, 专卖店一年的销售额减去进货成本, 再扣除人工、税收、水电等税费后, 收益寥寥无几。世邦魏理仕的最新调查显示, 北京优质零售小型店铺签约周期变短, 有的优质商铺日租金达到每平方米40.8元。著名老字号中国照相馆在北京西四环金源新燕莎购物中心的门店, 被要求一年一签租赁协议, 租金每年上涨, 房租从2010年的14元/㎡/天, 上升到2013年的19.5元/㎡/天。此外, 一些门店的“租售比” (房租支出占销售或营业收入之比) 达10%以上, 已经远高于企业所能承受的保本线。
2013年, 民进中央对全国商业房租上涨情况也做了调查, 其上书国务院领导的专题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优质商铺租金年增长超过30%;2012年广州一些地段商铺租金上涨3~7倍;成都2010年春熙路商铺月租金约800元/㎡, 2013年已涨到2000元/㎡以上;武汉光谷步行街商业门面租金从2008年的200元/㎡, 涨至2013年的1500~2000元/㎡;深圳华南城作为大规模工业原料及成品交易中心, 2013年7月铺面租金最高的同比上涨288%, 最低的也上涨了60%, 导致数百家商户弃租撤摊。
从用工成本来看, 近年来的上升幅度也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商务部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 (2013) ”显示, 2012年零售企业人工费用上涨20.5%。2013年8月《中国商报》报道, 有关调查显示, 2011年至2012年, 接受调查的零售企业人工成本增长26%。连续几年, 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各地调研时, 都曾多次听到人工费用上升过猛的抱怨。总体上看, 国内贸易自2011年以来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年均人工成本普遍提高二、三成, 最低的也提高了10%以上, 如加上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 则上升幅度更大。目前, 我国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费合计约占工资总额的40%, 由用工单位承担的缴费占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30%。而行业调查显示, 商贸服务企业这一比例更高, 企业普遍反映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总体负担过重, 特别是养老保险费率高达工资总额的20%, 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体制性偏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阳光百货总经理韩玉臣说, 公司为职工上“五险一金”的支出占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半, 而且每年还呈上升之势。此外, 近年来不仅沿海地区制造业工厂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工人, 商业零售和餐饮企业也出现招聘难, 留住合格人才难的情况, 合格劳动力供应的减少也导致商业招工成本的攀升。
更令业内人士担忧的是, 一方面, 商铺租金与劳动用工成本持续多年大幅上升;另一方面, 商业的毛利率却在持续下降。与十年前相比, 百货店的综合毛利率已从30%下降到18%左右, 超市的综合毛利率也下降了5~9个百分点, 从而使盈利空间极大压缩, 营商环境更加艰难。有专家评论说, 从表面上看, 商业房租和用工成本的上升属于市场供求所致, 但实际上与宏观经济环境及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 多年来累积的通货膨胀因素会在所有流通费用上以涨价方式表现出来, “吃穿用行”全都涨价了, 用工的报酬只得水涨船高。又如, 对房地产的调控十年未达预期, 致使商业地产价格与商铺租金上涨的势头难以遏制。有鉴于此, 对于商铺租金和用工成本的不正常上涨, 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本身也是政府的职责。退一步说, 对于这类因客观经济环境导致的成本上升, 如果任由市场自行调节, 放任房租和用工成本无度上涨, 要么商家会以各种形式转嫁给消费者承担, 要么商家因租金高企被迫关店停租。前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后者会造成商业生态恶化, 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受到影响, 也不利于就业和社会稳定。令业内人士宽慰的是,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主要领导的重视, 2013年8月已指示商务部、住建部研究制订应对措施。
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专家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 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应会同商务部门对事关民生的商铺租金进行适度干预。具体可以参照当地房价或GPI水平限制商铺房租的上涨幅度, 或者对商铺业主进行“解约限制”;大型超市等店铺租约到期后双方协商续租和确定租金水平时, 可由当地行业协会予以协调指导。有关部门还应制发商业用房、摊位出租的示范文本, 其中可明确规定对小微商户租赁期限不得短于3年。这种对商业房租的政府管制行为, 在法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均有成例可援,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借鉴。
第二, 减轻商铺用房租赁相关税负。我国对商铺租金的税费涉及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商铺供求失衡的情况下, 这些税费在出租时实际上都由租赁方承担。可以考虑, 对涉及基本民生的商铺租金在限定房租上涨幅度的同时, 作为引导性经济手段, 相关税收亦从轻征收或予以豁免。
第三, 适度降低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保资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经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适时适度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应抓紧制定执行的时间表和具体方案。
【营商环境简报】推荐阅读:
营商环境系统10-05
营商环境制度11-30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10-03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2-27
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标语09-07
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10-24
优化营商环境个人心得12-30
党课讲稿优化营商环境01-24
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汇报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