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青春万岁》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青春万岁》是王蒙早期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952年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同时也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作品主要描写了郑波、杨蔷云等一些学生党员对一些生活困难、思想落后的女学生——如天主教会“仁慈堂”中长大的孤儿呼玛丽、出身资本家家庭的二小姐苏宁、一心想当科学家,对集体和他人缺乏热情的李春等人的热心帮助,使她们最终都能融入到学校这一大家庭中来,共同进步,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学生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和很高的思想觉悟。同时作品中也穿插描写了郑波和杨蔷云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学习成绩,以及郑波与田林、杨蔷云与张世群之间的不成熟的、朦胧的爱情故事。1981年,该书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
电影是根据王蒙同名小说《青春万岁》改编的。1952年北京市中学生夏令营的营火晚会上,年轻人围着篝火狂欢着。女七中高三学生杨蔷云热情洋溢地朗诵着赞美青春的颂歌,表达了共和国诞生后,一代青年的崇高理想和激情。影片的创作者在原著的基础上,抓住50年代初期中学生特有的青春美,写出了一群不同思想性格、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学生的神态风采,谱出了一曲社会主义的青春之歌。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历史性生活,浓烈的时代感,贯穿于整组人物形象的艺术创造之中。对她们始终坚持从生活出发,没有图触和拔高,细致入微地向人物内心活动的纵深开拓、挖掘、隽永、淡雅的艺术风格,在节奏上掌握动中求静、静中寓动、相反相成的表现方法,创造一种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时代风貌的情境,自然、和谐地出现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
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中学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带着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华彩乐章。只因青春无价,岁月无言。
如今的我们所拥有的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国力壮大的新时代。我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我们挑灯夜战,勤奋苦读。我们让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让集体活动别出心裁,我们把玩与学劳逸结合,我们用心与爱互帮互助。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份独到的快乐,而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无言的获得。青春是呼唤友谊的先锋。最珍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会视自己的学生如儿女,真诚的益友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们是我们前进旅途中的铺路石,奋力冲刺的催化剂。与他们一道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热情而沉稳的友谊氛围,对于我们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一种酝酿、一种升华。团结、善良、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动听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谢青春让我们萍水相逢,感谢友谊让我们共同进步。
“明天给我们的到底有多少阳光和花朵,多少责任和期待,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都确定的知道了未来的生活道路,这道路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献出一切!”
是的,如今的我们与她们一样,为了自己未来的日子潇洒芬芳,为了昨日的期待与明日的憧憬,我们不甘寂寞,我们不知疲倦,用超人的代价,有泪水与汗水,用理性的思索,用澎湃的热情去凝固和铸就。绚烂的岁月,火红的青春,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气质,一种不服输不自傲的清高,最后更是一种学会审视自我灵魂的成熟。如梦的青春,贵在青春!就让我们一同高喊“青春万岁”,共同放飞青春!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部老电影,画面不清晰,声音不动听,当我看到一群活泼纯真的学生载歌载舞时,我却忍不住的看完了,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忠实于原著,电影充满了激情,人物形象也塑造的非常丰满。很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生不但看得投入,更是能够从这些电影人物身上找到自己和同学的影子。李春的霸道,不关心集体,杨蔷云的坦率,郑波的宽容和成熟,而我也从苏宁,玛丽身上认识到了自己精神的空虚。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人物性格,想起自己曾经的同学中有的像李春,有的像杨蔷云,而这一切都是回忆,青春的岁月已经逝去很多,留个我们的只有珍惜,珍惜身边的伙伴,珍惜身边的生活,更要珍惜即将逝去的青春。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有理想,有信仰的生活是多么的有意义。
青春是多么美好的日子,我想,如果现在再让他们去朗诵那首《青春的日子》一定会充满激情:
一、从小说创作的文本层面看
《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都属于“青春体”小说创作实践的范本。根据董之林《论青春体小说—————50年代小说艺术类型之一》一文所说, 我们可以将“青春体”小说看成是特定历史年代的文化产物。它以特定时域下作家的诸种青春心态, 反映该时段社会范围内的青春风貌, 所以这一类型的小说创作需要作者突出青春对生活的干预, 肯定并表现青春改变生活、预示未来的潜在能力。
首先, 叙事上需要不拘格套的情感表达方式, 要着力凸显造成文化冲突的理想化场景。《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 一个写于20世纪50年代, 一个写于20世纪90年代, 整整跨域了四十年。尽管时间跨越幅度巨大, 但是两个文本具有如出一辙的背景、题材和结局设定, 这就决定了文本在叙事风格上并无大的差异。正如《青春万岁》开篇的诗所言:“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 编织你们。”王蒙用一种喷薄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将文本中青年人革命激昂的姿态嫁接在淡然的失落感上, 催生一种适合展现文化冲突的理想化场景。
其次, 在人物塑造上, 需要建构具有进取、激进、热情的青年人形象。无论是《青春万岁》中的以郑波、袁新枝、杨蔷云等为代表的少共中学生, 还是《恋爱的季节》中以赵林、周碧云、萧连甲、祝正洪、高来喜、卞迎春等为代表的中年轻的区团委干部, 这些人物设定都以新中国成立前夕加入共产党的“少年布尔什维克”作为参照。他们都亲历了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这一由黑暗到光明的进程, 自觉地遵守当时主流话语的要求, 同时基于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 他们还肩负着建构并推广主流话语的职责。
二、从当下语境的受众群体看
当文学作品流入市场之后, 文学批评之标准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会相应调整, 其中干预力量之一就是“受众”。然而不同时代语境具有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 这些层次不仅涵盖政治走向、经济能力、文化程度, 还包括年龄构成。从这一角度来说, 《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对当代语境下特定的受众群体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开始, 到《如歌的行板》, 王蒙似乎有意赋予这些小说近乎一致的故事设定模式, 即都是将青年人放置在青春迷失的界域内。如果《青春万岁》对青春迷失的设定还是不自知不自觉的, 那么《恋爱的季节》却是在时空距离被拉开后作者对青春的理性反思和冷静思考。尽管当下的读者会在阅读完这些文本后觉得落寞和心灰, 但是抛开结局设定, 文本中的青年人所具有的立志投身祖国、以饱满的热情报效祖国、时刻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一己利益的“大我”, 却是“80后”和“90后”受众群体普遍缺失的觉悟和情怀。从这一层面上说, 《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认知“大我”和“小我”的平台。
教师应该首先寻找并建立符合“80后”和“90后”这一特殊年龄构成受众群的认知模式, 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认知。除此之外, 还要从实际出发, 对这一群体的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以便有效消除他们对“大我”的集体无意识, 逐渐培养他们对“大我”和“小我”的合理取舍和科学认知。
三、结语
以《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为参照的小说创作, 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史“青春”系列人物图谱, 而且具有超越文本意义层面的时代价值。这种时代价值的超越性使得当 代受众在 受益之余 , 又反过来 加快了王 蒙以《青春 万岁》和《恋爱的季节》为代表的“青春体”小说走向经典化的脚步。
摘要:《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是王蒙的两部长篇小说, 也是受众接受度和认知度相当高的两部作品, 虽然两个文本间隔四十多年, 但是作为“青春体”小说创作的典范, 对当代语境下的年轻读者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启示意义。文章从小说创作的文本层面和当下语境受众群体两个维度对两部作品进行解读, 揭示这两部时隔四十年之久的作品在当下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和文本价值。
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才二十出头,好一个青春年少,于是,他也像书中所有主人公一样,虽然对所谓的“革命”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但理解却是肤浅的。《青春万岁》出版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面对同样的一部作品,它对王蒙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青春时代的文学理想。他说,这是为了纪念,纪念被文革,被“四人帮”,被红色革命所革掉的纯真的记忆。如果说王蒙好几部中篇和短篇小说是用呐喊的方式来诉说那个十年对人性的压抑,对人格的扭曲,那么,《青春万岁》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诉说其中的痛苦。整部作品就好像一部青春回忆史,虽然琐碎,但却真实,展现了那一群群五十年代的高三学生的组织、学习、家庭和生活。解放伊始,“三
反”“五反”运动的余热还未完全退去,而除去了一切国民党统治过后的北京,连小学生都懂得了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那一群女校的准大学生,尽管学业紧张,尽管也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尽管也曾发出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我还不了解。生活里,有许多残酷”,尽管不得不面对新旧社会交替在思想关上的困惑,但这,仅仅被她们轻轻理解成了“党和国家的敌人”“被毒害太深的同志,需要我们好好去改造她。”,于是,她们逐渐地,逐渐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温暖的力量,不论是贫下中农,工人,还是地主的小姐,天主教的小教徒,都被这股团结的力量吸引了,融合了,读后感《青春万岁读后感》。“当我看着睡下了的帐篷,还有这清明的天空和满池的荷叶,我想起我们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经过去了的,和我的正在进行其中的中学时代,幸福就好像从四面八方飞来,而我禁不住流泪……”生活是美好,学习是美好,同学还有同志是可爱的,于是不分你我,推心置腹,虽然一声声的“同志”,一句一句的“我们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就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一遍一遍的对伟大壮丽事业的想象,虽然引起了别人对她们“沉重的负担,无谓的忙碌和虚妄的热情”的可怜和她们“小小年纪就这么严肃”的反对,但依旧挡不住她们的青春热情。这就是“五零”后的青春吧。
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中学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带着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华彩乐章。
我无数次吟颂,无数次咏叹,只因青春无价,岁月无言。
如今已不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所拥有的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国力壮大的新时代。我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我们挑灯夜战,勤奋苦读。我们游岳坟,了解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我们观韶山,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我们游三峡,欣赏祖国的壮丽山川;我们泛舟于西湖,领略西湖的美好光景。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让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让集体活动别出心裁,我们把玩与学劳逸结合,我们用心与爱互帮互助。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份独到的快乐,而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无言的获得。
青春是呼唤友谊的先锋。最珍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会视自己的学生如儿女,真诚的益友是你学习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们是你前进旅途中的铺路石,奋力冲刺的催化剂。与他们一道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热情而沉稳的友谊氛围,于你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一种酝酿、一种升华。像书中所描绘的一般,团结、善良、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动听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谢青春让我们萍水相逢,感谢友谊让我们共同进步。
在书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明天给我们的到底有多少阳光和花朵,多少责任和期待,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都确定的知道了未来的生活道路,这道路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献出一切!”
我叫苏北,是一个不优秀的人,至少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是我成绩不好,偏科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说英语成绩比较优秀,剩下的几科却总是倒数。
一个差生的帽子足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和他的优点都否决。至少在我是这样认为的。
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我有些不务正业,甚至是玩世不恭。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学习并不是中心,在我看来有许多事情比学习要重要的很多,比如说画画。
这个观念,我不知道是对是错。
带着这样的思想,我踏上的青春的路。走进了这所有我们市里认为最优秀的中学。
这所学校单凭我一个人的能力是肯定进不来的。是的,正如你所想,我是靠父母进来的。
我们的班级按名次排座位,自然我是在后几排的。
班级的前排和后排是天壤之别。按班主任的话来讲都是头不抬眼不睁。而差距在于一个是学,一个是睡。
我们后排可谓是生活滋润喜事多的地方,我自然有很多盟友。比较活跃的是后排的蔡鹏程同学,再就是每天上课醉生梦死,下课精神百倍的老高。老高原名叫高博。因为大我们一岁,所以都叫他老高。出于一些原因他读了两次初三,但不是留级。
我们是绝对的铁三角。
一起在天台学吸烟,顶风作案。或者逃课去打球,我想那时候能做的坏事都做了。
上课的时候我们也总是和老师闲扯皮,偶尔遇到年轻的老师看着好欺负,老高和蔡鹏程就非常不要脸的凑上去问:“老师你有男朋友吗?”
就在蔡鹏程和老高为了两袋薯片要用石头剪子布来一决胜负时,一个身影悄悄出现在后门,我用最快的速度将新一期的画册塞入书桌里,旁边的人也都慌乱的的藏着作案工具。可惜老高和蔡鹏程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一级警戒。
我清晰地看到班主任似笑非笑的观察着这两个人。我冒死在底下偷偷踹蔡鹏程的椅子,用力地咳嗽。
但是一切为时已晚。班主任踏着有力的脚步走进教室,抱着一沓晚自习要讲解的试题看着我们后排用她尖锐的声音说道:“蔡鹏程,赢了没有啊......”
蔡鹏程和老高自然被请出门外。
“苏北,你还挺会通风报信是吧。”
听到了班主任的话,我很有自知之明的走出了教室。
看到了门外的老高和蔡鹏程,我气急败坏地说道:“你们这俩范二青年啊!”
日子无非在小打小闹中继续,改变的好像只有黑板旁中考倒计时的数字。
2
学校每天都发参考书,习题之类的。再在封皮上印上内部资料之类的字眼,弄的神神秘秘的。老师嘱咐我们不可以将资料给外校的学生,说这叫竞争。
对他的说法我们有点不屑一顾的感觉,觉得只是多印好向我们多收写资料费罢了。
临近月考的前一周,即便是我们后排的学生也时不时的看看书,听听课,临时抱抱佛脚。毕竟老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一是成绩总归不能特别烂,二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总归要给爸妈一个交代,多考一分就是一分。
平时没心没肺的蔡鹏程也安静了许多,我回过头去看见他桌子上放着一张白纸,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音符。
忘了说蔡鹏程从4岁就开始练钢琴,到如今是八级还是九级我也忘记了。我曾经有幸看过他弹钢琴,曲目的名字倒是忘记了。我只记得总是嘻嘻哈哈哈的蔡鹏程,只要触碰琴键就会变得认真严肃起来。
“干嘛呢,蔡大师、蔡多分、蔡扎特”
“苏北!”
不等蔡鹏程开口调侃我,我就听见前面传来一个尖锐的女高音。
这个声音我再熟悉不过了。我想就是十年后我在人群中听到这个声音,都会毫不犹豫的说出她是谁。
对,就是她。我们班的班长,秦瑶。
我想她就算不是班长,也是个特爱管闲事的女生。
我没有站起来,有些不满的问了句:“干什么啊?”
“最后一节晚自习数学窜了星期二的化学,你没有听见老师说吗?啊,也对,你们后排怎么能听见老师讲话呢?”秦瑶听出了我的不满,语气也硬了起来。
因为我个子高,字也写的不错,所以黑板前的课表每天早上都是我填。
蔡鹏程站起来语气有些挑衅说了一句:“你说什么呢?”
蔡鹏程平时就跟秦瑶有些过节。其实说是过节,也不过就是蔡鹏程在自习课上和老高不遵守纪律,又不太服秦瑶的管。秦瑶终究是个小丫头片子,一个大男生被女生当着全班同学面说来说去,脸上总归挂不住。
班级里的火药味好像随着蔡鹏程的一句话浓了起来。
前排的人根本不想理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只在乎,还有多少题等着去解。后排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想找点热闹看。
我对着蔡鹏程使眼色,拉着他赶紧坐下。
虽然我对秦瑶的话也很不爽,但毕竟她是班长,传到班主任耳朵中,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我压着心里的不愉快对蔡鹏程说道:“别跟女孩子较劲了。”
3
月考如期而至,我也只是勉强答了答,之后再考场睡得昏天黑地。我想他们俩也是一样的情况。因为我分明看到了从考场出来的蔡鹏程,脸上还有校服袖子的压痕。
交完了最后一科的试卷,就有一种被赦免的感觉。
我没有着急回家,走上天台准备画一张校园的鸟瞰图。蔡鹏程也在那里,他倚着栏杆坐下一只手拿着谱子,一只手拍着腿在打节奏。微风吹起他不太长的头发,看起来是个很干净的少年。
他看到我来了,赶忙站起身来连身上的土都来不及拍掉,带着孩子般兴奋的表情对我说:“苏北,我昨晚想了一夜写出的曲子,我哼给你听!”
蔡鹏程早就过了变声期,所以他的声音有种成熟磁性的味道。
很婉转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蔡鹏程真的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男孩子。
“怎么样,怎么样?”蔡鹏程哼完之后瞪着很大的眼睛期待我的评论。
“嗯……什么烂调子嘛”我故意开玩笑说道。
“真的那么难听吗?”看着蔡鹏程认真的表情,我很放肆的大笑着。
“骗你啦!哈哈哈哈”听到我这么说蔡鹏程也松了一口气。
月考过后,我们依旧马马虎虎的混日子。我们三个还是一起去食堂,一起去篮球场。一起在厕所里偷偷吸烟。
时不时会有女生给蔡鹏程递情书,我和老高就在旁边起哄,捂着半边脸说:“真酸啊!”。蔡鹏程会向我们扑过来,三个人扭打在一团。说实话,蔡鹏程长得很好看,他牙齿很白,笑起来是那种特别阳光的男孩。
小时候听说,越是平静的海面越危险,也许下一秒就是惊涛骇浪。
现实生活证明了这句是正确的。
发表成绩那天,在我们意料之中,也在我们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我们知道会很烂。意料之外的是没想到会烂到这种程度。
那天班主任找了老高谈话,他是我们三个中学习成绩最好的。老高从办公室回来后什么都没说,他坐在我们前面,我看不到他脸上是什么表情。我没敢多问他,因为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现在心情一定非常不好。
我不敢自然有人敢,对,是蔡鹏程。
“老高,老高。”蔡程鹏压低声音喊着。
老高没有回头,而是在纸上写着什么东西。
“高博!”见老高没什么反应,蔡鹏程低吼了一声。
我和蔡鹏程都是知趣的人,知道老高不愿意说是肯定不会说的,干脆就不问了。但是看着老高的样子我的心里很难受,就像碰到了棉里的针。
下课后蔡鹏程拉我到厕所最里面,递给我一支烟。我很用力地吸了一口,感觉胸口很闷很闷。
就在我自顾自的为老高伤感时,没注意到离我只有3米远的教导主任。
蔡鹏程很用力地推了一下走神的我。当我回过神来时,看到的只是教导主任那张永远不会笑的脸。我下意识的赶紧掐了烟,教导主任脸色铁青的对我说:“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三年七班,苏北”
“三年七班,蔡鹏程”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的大名光荣地出现在他红色的小本子上,那个被大家誉为生死簿的本子。
我知道教导主任会以最快的速度告诉班主任,因为他没有什么事情做,只是专门抓违纪的学生。
不过,我真的没有想到有那么快。
也没有想到,会被停课处分。
晚上我拿着惨不忍睹的成绩单走到我爸面前,准备好听他的唠叨。按照我对他的了解他已经对我的成绩有了免疫力,顶多絮絮叨叨几句就签上字了。
只是这一切都怪我太天真,太幼稚了。
4
他瞥了一眼成绩单,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问了我一句:“你在学校抽烟了。”我没有听出这句话是肯定句还是疑问句,只好默不作声。
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突然站起来甩了我个很响亮的耳光。我从小没被这么用力的打过,脑袋一直嗡嗡的响。我真的没有想到他会打我!也没想到他手劲这么大。
他没有说话,拉着我走进书房。看他的脸色我知道那一耳光并没有让他消气。
他从桌子底下拉出一个木头箱子,那个箱子是我装画的。里面还有我从小到大收集的各种画册。
他把箱子倒扣,一沓沓的素描纸和厚厚的画册砸在木质的地板上发出很沉闷的声音。我再也不能沉默了。冒着再挨耳光的风险上前拉住他:“爸,你要干什么!”我想那时候我的声音已经有了些哭腔。
“你天天画!画!画!能画出什么名堂!”他拿起一沓画完的速写质问我。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他猛地拿起一张开始撕,两半,四半,八半……
我想去阻止他,可是我真的没有勇气。我听到纸张撕裂的声响,很大很大,好像在一口口吞噬着我。又好像是一种嘲讽。
“苏北!苏北!你为什么不去拦着他,那些是你灵魂的孪生,是你的心血!你怎么那么没有用呢!”
看着那些我攒着早餐钱买的画册变成碎片,我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折磨。用最大的力气的拉住他。我刚想怎样伪装眼泪,却又一阵阵鼻酸。
“别撕了,不要,不要。”
他只是看了我一眼说:“你啊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之后用力地推开我,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书房。
我不知道父亲那种恨铁不成钢是怎样的感情,也不知道他往烟灰缸里扔了多少只烟头。
那晚我没有睡,找了很多卷透明胶带粘画册。
我知道父亲也没有睡。
我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苏北你绝不可以掉眼泪。
如果说我成长了,那一定是因为那一晚。
被停课的那几天,我只是安静的在家粘画册。几乎不怎么和父亲说话。他也只是做好饭菜敲敲我的房门。那几天,是我中学时代以来最平静的日子。没有嘻嘻哈哈的打闹,没有老师的呵斥,也没有门外的自习的课。
5
三天后我看到了蔡鹏程,看他的脸色知道他这几天肯定也不好过。
在后来的日子中,我,老高,蔡鹏程没有去过篮球场了。我们三个不约而同的一起去自习室。也很少女生送给蔡鹏程情书了。蔡鹏程没有告诉我当晚他的事情,我就自然也没有讲我爸撕我画的事。
日子还是继续,中考倒计时从三位数字变成了两位数字,我们变了,真的变了。
时光不仅仅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也可以磨平人身上的棱角。
班主任没有对我们的变化感到惊讶,因为这都是她一手策划的。
我很少画画了,因为一张张的画纸都变成了参考题。我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残忍的现实,所以只能接受它。
至今为止,我都没有粘好那些碎片。因为我知道,粘好了,也不是从前的样子了。我也知道从前的苏北早就面目全非了。
我、老高、蔡鹏程。我们座到了前排,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好像就在那一夜被现实掠夺了。
得非所愿,愿非所得。
一天的中午,老高把我和蔡鹏程叫到学校的天台。
这个天台有我们很多的回忆,以前我在这里写过生。蔡鹏程在这里给我们哼他新作的曲子。这里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如今也是梦死亡的地方。
“苏北,毕业后还画画吗?”老高没有看我,直接问道。
“画!”我想都没有想的回答道。
“你呢?蔡鹏程”老高又问道他。
“我不知道。”蔡鹏程声音很小。
我们三个之中蔡鹏程是变化最大的,我看着这样他有点心痛。
“我,苏北热爱画画,绝不轻言放弃!”我对着操场很大声的喊着,想鼓舞一下蔡鹏程。
那天蔡鹏程在天台的墙上画了一很漂亮的音符,我在他旁边画了三个男孩子,老高则在旁边留了一句话:
梦想万岁。
6
我现在总是在回忆那个中午,如果不是老高我们是不是就会放弃自己的理想。我想不是的,虽然曾今我们犹豫过,但是在心低却没有真正的低过头。
毕业的那天大家都要互相留言,我在老高和蔡鹏程的本子上写下了一句话:
岁月光辉 青春万岁
高二(13)班贾川东
离开时基地里响起了家驹的“光辉岁月”。
当汽车缓缓发动,再回首那个美丽难忘的地方,四天的光景历历在目浮现不尽,每一个人都是洋溢着笑容,灿烂的阳光下疲惫的身躯依旧自信地昂首阔步,用最意气风发的姿态告别这段短暂却深刻的时光。
清晰的纹路从指尖划过,石头摒弃了它一贯的冰凉生硬,在奇幻的灯光下即便是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溶洞依旧能迷离我们的双眼,这是自然的力量,这是自然的艺术,感叹惊呼之余渐渐地便有了一种取一瓢清泉畅饮无限的冲动,只要愿意去感悟去体会,杂念横生的心灵也还是能得到几许平静的。
当多米诺在每一个人的瞩目下倒牌的时候,我听见那仿佛压抑了冗长一段时间的激动和兴奋喷薄而出的强音。多米诺精神,是需要个人的信心、耐心、恒心、细心和小团体的协调合作,来共同成就整个团队的胜利。没有人能保证不出错,就像风云难测的人生道路,曾有过的懊悔,失落甚至泪水,都在最后成功的那一刻消散不见,我们用胜利为失败过后的从容镇定奏响凯歌。
掌心还残留着淡淡的紫砂泥的香气,最幸福的的事莫过于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作品,虽不精美也已经成型,花了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辛勤劳动,只要有收获都会很欣慰。
龙池山的风景很美,山路很崎岖坎坷,拉得很长的队伍里几个班级的人杂在一起,从信心满满到疲惫再到更疲惫,没有人选择放弃,踏出了上山的第一步就是为了征服它。我看见少男少女间的搀扶,无论是不是同班,这些站在成年门前的男孩子们开始懂得自己的责任,替女生背个包、拿件衣服或是拉一把,遗失了多少年的最本初的同学之间的情怀终于找回。野炊的时候,褪去了娇气,卸下了高傲,我们都经得起考验,不管过程有多少波折,再简单的饭菜都吃得出香甜,多少年第一次不再是妈妈的味道,却一样那么熟悉,青春和成长的气息绕在唇齿间良久不去。
陡峭的岩壁只是表面上的高不可攀,当我们选择凌驾于它之上,原来它是那样渺小。断桥融去残雪,留给我们惶恐不安,那一步很艰难,也就铸就了勇敢的那一步。是一个人在攀爬,但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那不曾尝试过的高空,一样有同学挚友的呼喊和鼓励陪伴,没有人孤单。毕业墙黄的底蓝的边在春日白云的映照下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我们用看似弱小却很坚强的身体,用我们的双肩和臂膀,用我们的热情和疯狂,用我们的誓言和力量,翻越了它。重要的不是我,而是我们!再强烈的酸痛也磨不去坚定的意志,信念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集体的胜利而在所不惜,为了担负起对其他人的责任而义无反顾。淹没在自己的掌声里,每一个人都是胜利者,每一个人都是胜利的缔造者。
拔河比赛的呐喊助威气势磅礴,篮球场上英姿飒爽器宇轩昂,文艺演出载歌载舞呼声嘹亮。星空下的我们,怀揣着从未有过的激情,用我们最青春的方式仿佛要宣告世界:这是我们的时代!
有人说,回来之后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也许长大真的只是转眼之间的事,有了这些弥足珍贵的经历和情怀,都会褪下些青涩收获些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