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学案例(精选8篇)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从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2009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到2010年初300多万吨的“地沟油”事件和2011年的“瘦肉精”,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9年全球性的典型H1N1流感,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人们忧心忡忡,以至有的人产生了“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的恐惧心理。当然这种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危害:
我将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的危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例如,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 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2.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主要表现在:(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触目惊心。(2)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3.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给猪注水等于注毒,食用后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等。再如,2009年,在辽宁、山东、河北、上海、陕西等地又查到了多起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而生产乳制品的事件。这些免食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严厉制止,都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 全事故。
4.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由于受城市某些工矿企业违规排除废水的影响,致使一些地区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去,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食品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正是由于以上一些食品问题的存在,近些年来,中国每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并且愈演愈烈。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情况,仅2003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达379起,中毒12 876人,死亡323人;2007年,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506起,中毒13 280人,死亡258人;2008年,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437起,中毒 13325人,死亡152人。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三、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监管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环境层面······最本质的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法律层面,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监管层面,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层面,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道德层面,如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感淡薄,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降低等等。
环境层面,环境污染,农药、兽药等的滥用,高科技环境下,新的非法添加物不断更新换代等等。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安全的要求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政府监管是食品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但非本质问题。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逐步提高。
四、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对策建议:
1.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目前,国务院已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大多数省市政府也已针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希望国家对食品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有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导向。
2.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3.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建议在全行业推广ISO、HACC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市场安全准入的“一票否决制”,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
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
5.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消除“见怪不怪”现象,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样,全民努力。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商人的一种道德缺失问题。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这些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决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决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五、总结
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农业相关领域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 目前,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食品类专业大多设置在农业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农业高校的现实选择[1]。因而, 各农业院校从源头上抓好食品安全教育, 指导学生树立食品安全理念, 传授食品安全知识, 利用学生毕业后的社会放大效应提升全社会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是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为快捷和有效的方式之一。因而, 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对高等农业院校食品安全学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现有的食品安全课程教学方式的弊端
经过数年的发展, 食品安全学成为高等农业院校食品安全知识传输的主要课程之一。食品安全学课程内容日趋完善, 以生物、化学、物理危害为主要学习内容, 是一门阐明食品生产、加工、贮运过程中危害产生及其控制的应用课程。基于国内对其内容的认识的一致性, 食品安全学课程在食品科学体系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成为高等农业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食品安全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科, 是食品类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但由于食品安全课程理论知识内容繁杂,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学生学习兴趣低, 主观能动性不足。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 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缺乏重要性, 学生学习往往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 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案例式教学法对解决上述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二、案例式教学的起源和定义
1870年哈佛法学院和医学院率先使用案例教学法, 到目前, 案例教学法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2]。20世纪80年代末, 该教学方法传入我国,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广泛运用。案例式教学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基本思路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其方法往往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 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广泛讨论的一种情景式教学方法。
三、食品安全学案例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 相关教学材料的编写。
在山东省应用型名校建设项目的基础上,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教研室从2008年开始搜集食品安全课程相关典型案例 (包括视频、图片和文字) 200余例, 从中筛选出相关教学案例30余例。在每个案例的最后提出相关讨论问题, 问题涵盖教学大纲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主要要求学生阐述危害的性质、来源、控制与检测方法, 最后综合典型案例和相关讨论问题整理编写成《食品安全学》案例式教学辅助教材, 作为食品安全学案例式教学的教材。
2. 案例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选取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部分本科班进行试点, 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学习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探讨、食品添加剂合理添加等部分章节。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 安排学生制作案例式教学ppt,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生物、化学危害, 进行深入引导和分析。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以转基因食品安全为例, 把一个教学班同学分为两组, 提前布置教学内容, 同学们课后查找各项相关资料。答辩时一方为正方, 即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可以放心食用;另一方为反方, 认为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食用对人体是有危害的。45分钟的课堂辩论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学们激情四射, 全心投入, 教师适时予以引导, 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比教师单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案例式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 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 给学生提供了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化的培养环境, 比教师单纯“说教”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 他们个性张扬, 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自信、独立, 渴望有一个舞台来表达自己, 课堂辩论提供一个好的交流平台,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演讲能力,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案例式教学融入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四、食品安全学案例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
1. 案例的选择。
食品安全课程是一门和社会热点问题有紧密联系的课程, 在案例的选择上, 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食品中“违禁物的添加”,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甲醛的违法使用, 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违法添加等, 在食品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这些违禁物质进入食品的途径, 对人体的危害, 如何去检测和监控等等。这些案例来源于实践, 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 虚构而作, 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在呈现案例时, 可以充实和丰富与案例有关的图文视频资料, 以冲击学生的感官, 发散学生的思维。案例交流过程中, 教师要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对学生适时引导, 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 地沟油、三聚氰胺、塑化剂、苏丹红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触动着消费者的心理底线, 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不但要教好文化课知识, 更要从道德层次上, 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组织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 及时将安全知识、理念、预防途径及法律知识传播给学生[3]。
2. 案例式教学的学时把握。
食品安全课程设置了40个理论学时, 课堂时间充裕。食品安全教学富有实践性强、社会实践案例多的特点, 通过对以往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 对于案例式教学建议授课在8~10学时为宜。案例式教学耗费时间较长, 学生有疲惫心理, 教师在授课时采用理论知识学习和案例教学同时进行的教学方式, 相互补充和印证。以教材为基础, 以前沿知识为引导, 应用多媒体、案例式教学和结合实践等教学方法, 结合学科动态和食品产业发展前景, 实时添加新的内容, 强化学生对食品安全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注意案例的使用效率, 把握好时间和尺度, 注重案例所涉及知识点的前后衔接性。
3. 课程评价方式要相应改革。
为了解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程度, 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我们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定乾坤的考核方式, 从课堂表现、撰写调研报告、适当参与社会实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考核。课堂考核主要考查学生总体掌握知识能力, 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及思维辩证能力。撰写调查报告主要考察学生查阅文献、搜集信息、归纳总结及论文写作的能力。适当参与社会实践, 参加社区活动, 去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 提高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点的程度, 已经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改变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 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态度, 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堂考核占15%, 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占15%,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这种全方位的考核不仅可以衡量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且还可以衡量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以及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率, 是一种更趋于完善的考核方法[3]。
五、结语
食品安全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标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不断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贯彻“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理念[4], 使这种理念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甚至以后的工作中, 因此食品安全学的目标式教学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下, 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5], 这就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相关教师与时俱进,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更新教育理念, 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 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新模式。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 结合案例式教学的优势,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和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艳华, 尤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4, (7) :43-46.
[2]朱丽琴, 陈金印, 等.案例教学法在果蔬贮藏加工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2) :79-81.
[3]裴颖.对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0) :42-43.
[4]任红涛, 程丽英, 等.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 (12) :134-136.
1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于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和法律法规都不完善,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例如苏丹红、甲醛啤酒、瘦肉精、蔬菜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另外由于人们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食品安全意识薄弱,诸如食用河豚鱼、半熟扁豆、毒蘑菇而中毒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虽然有些不安全因素并非是消费者本身可以控制的,但是如果在消费食品的过程中我们拥有足够的食品安全素养,那么我们就能加强自我保护,从而将食品风险降到最低。
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公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公民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获取食品安全知识。而在日本和美国,食品安全教育早已经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都有涉及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1]。因而在我国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势在必行。特别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加强对未来公民的食品安全教育。而我们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就会发现新课标内容标准中含有大量的食品安全教育素材。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2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 与新化学课程理念一致
现在教育界谈论最多的就是“化学为大众”,“国民的化学要解决国民的问题”这一命题。今日世界各国的化学教育,尤其是基础化学教育都十分关注每个公民每天都接触到的营养和食物、环境保护、水资源和能源、材料和资源等诸多所谓的“公民问题”[2]。我国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也将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做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都具备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食品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是公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必备因素,甚至是保障公民生命与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安全素养也应该是公民必备的一种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
2.2 化学课程含有大量食品安全教育素材
食品安全的隐患源主要是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3] 。物理性因素主要是指动植物食品原料在收获或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杂质、杂物。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食源性致病菌、毒素等。如禾豆科植物中的氢氰酸、发芽马铃薯中的龙葵碱、畜产品中的肝脏毒素。化学因素主要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添加剂等。如植物的除草剂、杀虫剂,动物的生长过程中的生长调节剂( 如盐酸克伦特罗, 俗称瘦肉精)等等。英国学者Fisher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包括了11项饮食风险,六大类问题(见表1) [4] 。从表中可以看出,化学因素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我国新的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含有18个二级主题,其中“化学物质与健康”主题就是针对食品安全的。高中化学新课标中“化学与健康”是“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的三个主题之一。具体涉及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见表2。当然,中学化学新课标中涉及食品安全的内容标准远不只这些。很多食品安全的知识都隐含在各个内容标准之中。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饮用水”“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常见的化合物食盐、纯碱、小苏打”等都涉及食品安全知识。另外,因为环境污染是饮食风险的六大类问题之一,很多环境保护的知识也都隐含着食品安全知识,如 “绿色食品”往往与环境绿色化联系在一起。
3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建议
3.1 充分利用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从表2可以看出,中学化学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六大类饮食风险所涉及的知识,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意义非常大。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化学物质与健康”主题为教师提供5条学习情景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相应的辅助资料如人教网为初中化学课程提供的大量相应的素材,其中科学·技术·社会主题(http://www.pep.com.cn/czhx/kxjsh/ )包括“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健康”、“化学与材料”四个专题,“化学与健康”专题中介绍了很多化学与食品健康的知识,如铝、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氯化钠与人体健康、油炸食物不宜多吃等等。另外网上有大量可供食品安全教育的素材,如中国食品安全资源网(http://www.fsr.org.cn/)有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食品安全事件集和最新食品安全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也可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网站。
3.2注重联系实际生活
如今中学化学教育注重“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对于化学中的食品安全教育来说,这一理念也非常重要。食品安全教育应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如在讲到亚硝酸盐时,可以从我们吃的蔬菜引入课题。蔬菜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由于土壤化学成份的缘故,使某些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莴苣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特别是在腌制不透或腐烂变质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更高。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不大,但它在人体中经肠道细菌还原为致毒的物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如香肠等的生产中使用可保持肉制品的亮红色泽,抑菌和增强风味。但摄入量有严格限制。因为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使血细胞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致使组织缺氧而中毒。另外,亚硝酸盐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能转化为具有致癌作用亚硝酸胺。学生学完该知识后,就能将这些知识应用生活中。如在生活中不食色泽异常的肉制品,变质陈腐的蔬菜和腌制不透的咸菜,多吃新鲜的食品。
联系生活实际还包括联系社会热点食品安全事件,如苏丹红、大头娃娃、甲醛啤酒、瘦肉精、孔雀石绿浸泡鲜鱼等事件。虽然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一定能明白这些事件背后的化学知识,但可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这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都是有益的。
4 结束语
食品安全知识是国民知识结构中的最适用、应用最广泛的科学知识之一。对它的掌握、重视的程度直接影响我国国民整体的健康程度、生活质量以及平均寿命。且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素养对食品行业具有导向和督促作用,能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健康的发展。因此加强国民食品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备的今天,在基础化学教育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现实意义很大,这应该引起我们基础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彭海兰,刘 伟.食品安全教育的中外比较[J].世界农业,2006,(11):56-59.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
[3]白艳红,赵电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6,(4):56-58.
食品安全教育正面案例
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中午,在我校男生2号宿舍,四年级学生严伟成拿出自己带的一袋鱼,拆开后发现鱼的味道不对,五年级学生张杨杨赶紧过来对这袋鱼进行了检查,发现这袋鱼的外包装上只有保质期,却没有生产日期。张杨杨等同学赶紧劝阻严伟成说:“这袋鱼不能吃,吃了会肚子疼,他没有生产日期,就是‘三无’食品,说不定已经过期食品。”“不能吃,一定不能吃!”“扔了吧!”经过宿舍所有同学的七嘴八舌的说服,严伟成扔掉了这袋鱼。通过这件事情说明,我们的安全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能做到不吃“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以及腐烂变质的食品。
《食物与疾病》教学设计(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食品安全和餐饮卫生形势严峻,尤其是学校周围都有小商店、食杂店,有的校门口还有流动的餐饮摊点。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小摊小贩把学生当成了“唐僧肉”,劣质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充斥其间。有些既无营业执照,更无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食品卫生脏、乱、差,食品安全无保障,操作程序不规范,中小学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没有食品安全鉴别能力,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不但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甚至会引起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父母的希望。确保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广大家长和全社会的期盼。现在天气渐暖,正是细菌生长活跃,传染病高发期,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们的食品安全教育。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现状
2.了解垃圾食品、食品添加剂对身体的危害,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在购买食品时进行有选择性的鉴别。
3.培养学生们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指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及个人展示研究成果、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
四、教学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支持教师的教学,我将视频案例与PowerPoint进行有效结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说服力、直观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时常会看到在校园周边的餐饮店,流动小摊前,一些学生在购买,食用价廉质次的食品。你们了解看似诱人并且便宜的这些食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险吗?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要学习和了解相关的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抵制低劣食品的诱惑。2.播放视频《真相大追击—清理校园食品死角,保卫食品安全》
视频播放完毕,学生讨论看完视频后的感受。教师引导视频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垃圾食品。
结合视频讲解垃圾食品的种类及危害,使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垃圾食品是指营养成分少、添加剂多(或者含有有害成分)、且没有特殊保健功效的食品。长期食用垃圾食品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应该尽量少量食用或者不食用。
3.教学课件展示十大垃圾食品的种类及图片,并结合课件上垃圾食品 的原料及制作过程分别讲解这十大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
(1)油炸食品:
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血脂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2)罐头食品:
不论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其中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罐头制品中的蛋白质常常出现变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为降低,营养价值大幅度“缩水”。水果类罐头含有较高的糖分,并以液体为载体被摄入人体,使糖分的吸收率因之大为增高,胰腺负荷加重。由于能量较高,有导致肥胖之嫌。(3)腌制食品:
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增高。此外,由于高浓度的盐分可严重损害胃肠道粘膜,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胃肠炎症和溃疡的发病率较高。(4)加工的肉类食品:
这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故可能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造成人体肝脏负担加重。火腿等制品大多为高钠食品,大量进食可导致盐分摄入过高,造成血压波动及肾功能损害。(5)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虽然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中所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已经被确定为导致心脏病最重要的两类膳食因素。长期大量进食动物内脏类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6)奶油制品:
常吃奶油类制品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血糖和血脂升高。饭前食用奶油蛋糕等,还会降低食欲。高脂肪和高糖成分常常影响胃肠排空,甚至导致胃食管反流。很多人在空腹进食奶油制品后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7)方便面:
方便面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一类食物。盐分含量高增加了肾负荷,会升高血压;含有一定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含有的防腐剂和香精,可能对肝脏等有潜在的不利影响。(8)烧烤类食品:
含有强致癌物质三苯四丙吡。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例如1只烤鸡腿约等于1至5支香烟的毒性。(9)冷冻甜点:
包括冰淇淋、雪糕等这类食品有三大问题:含有较高的奶油,易导致肥胖;高糖,可降低食欲;还可能因为温度低而刺激胃肠道。
(1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结合胺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剂可能损害肝脏等脏器;含有较高盐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肾脏负担加重。
4.分组合作讨论、把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分组汇报
创造和谐的校园食品消费氛围,构建安全的校园食品消费环境,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
(1)树立食品安全观念,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同时要注意食品包装上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包装袋有无破损。无生产许可证,无QS标志的不能购买。
(2)培养良好的饮食观念,不吃流动摊点的小吃,零食,自觉抵制三无食品,低质食品的诱惑,在校生尽可能到学校食堂就餐。(3)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自备水杯,多饮白开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健康。--------
六、课堂结束语:
同学们,食品安全无小事,病从口入重预防。现在已进入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病菌也在悄然滋生和迅速蔓延。让我们自动行动起来,关注食品安全,重视问题食品对身体健康和青少年成长 的危害,远离问题食品、不合格食品,不断提高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构建平安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而不懈努力。
七、板书设计
第八课
食物与疾病 一. 垃圾食品 二. 十大类垃圾食品
三. 构建安全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食品中毒事故案例的介绍,让学生通过讨论等形式,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对食品能够进行选择和鉴别,从而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在猪流感病毒肆虐全球的时候,在这个流感多发季节,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遏制病菌,防止流感病毒入侵呢?专家认为,猪流感的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手触摸了感染猪流感病毒的物品,再通过口鼻进入体内,所以我们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防止病从口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同学们,当你平时享受那些花样繁多、种类齐全的儿童食品时,你是否想到了安全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谈谈关于食品安全的这个话题。
二、得到启迪
(一)案例分析
1、自2010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卫生部调查证实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2、2010年3月20日下午,鸡西市和平小学、园丁小学、师范附小3所小学一些学生,因食用鸿鹄营养送餐厅供应的盒饭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经查,鸿鹄营养送餐厅擅自超《食品卫生许可证》核准的许可范围加工凉菜,生熟食品用具、工具混用,在加工过程中造成凉拌松花豆腐被变形杆菌污染,在分装和运输过程中凉拌松花豆腐又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其他食物,引发了食物中毒。3、2010年3月30日上午,湖北十堰张湾区东风公司46厂大门右侧的小博士幼儿园突发儿童食物中毒事件。截至3月31日,已有135人出现中毒症状,包括儿童128名,教职工7人,其中10名儿童症状较重。当地卫生部门诊断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a.学生交流
b.教师总结
c.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事故。
【分组汇报:主要是市场、超市、商场、饭店、街边小摊(学生谈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烤羊肉串、烤肠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灰尘。②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③袋装食品没有明确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有的饭店厨房的卫生极差。】
三、了解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较短。
3、中毒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四、认识食物中毒的种类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肉、鱼、蛋、乳类,凉菜、剩余饭菜等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以及霉变食物中毒。
2、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有毒动物引起的中毒以及由毒蘑菇,豆角,毒蕈、含氰甙植物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五、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看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家请看。(给学生看图片并讲解,还可以出示相应的政策),那么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都应该注意什么呢?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3、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是否有腐败变质。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4、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5、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7、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六、那么如果真的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七、教师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道理。同学们也都表达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如何去选购安全的食品,并练习了怎样洗手。希望每位同学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聪明。
全班同学一起朗诵《食疗歌》。
食品安全教育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四、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五、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三)
一、班会目的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二、班会准备
1、班会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排演小品《爱买零食的他》。
3、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
4、准备一脸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班会程序
1、主持人宣布“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2、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食品安全与卫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各位同学已经经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有关“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知识。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3、主持人请同学们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
学生谈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烤羊肉串、烤年糕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有沾满了灰尘。②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③袋装食品没有明确的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
4、主持人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观察得非常仔细,调查得很全面,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同学吃了能不生病吗?下面我们来看小品《爱吃零食的他》。
5、小品表演《爱吃零食的他》
主要内容:上课时,一个男生突然肚子痛,送到医务室。经校医诊断是得了急性肠胃炎。经过了解,他早上上学时吃了小摊上的油炸鸡腿。
全班讨论:①这位男生得的是什么病? ②他为什么会生病?
6、主持人归纳:学校规定不能到小摊上去买零食吃,可有的同学偷偷地去买,不听老师的劝告,刚才的这位男生就是因为吃了小摊不卫生的食品而生病的。那么究竟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己从大超市买的食品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品进行比较,看看安全的食品必须有哪些标识。
学生比较并且讨论:安全的食品要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具体的地址和电话、保质期、食品的具体组成成分和重量等。
7、主持人:我们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讲的安全标识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那么究竟怎样洗才能把手洗干净呢?请A同学为我们作示范,大家一起伸出手来试一试。
①先把双手放在水里浸湿。
②用洗手液将手心和手背都擦遍。
③搓搓手腕,搓搓手背,再搓搓手心。
④用清水将手上的泡泡洗干净。
⑤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把收擦干。
8、班主任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想法及时地和同学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大家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道理。同学们也都表达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如何去选购安全的食品,并练习了怎样洗手。希望每位同学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聪明。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四)活动主题:安全饮食,健康你我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
2、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养成爱干净的习惯,具备讲究卫生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明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饮食要讲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教师引导:食品安全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话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说起食品安全,我们的许多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食品安全是食品安检部门和大人们的事,和我们无关;其实,食品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关系到我们的人生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事,也是每个公民必需知道和注意的事。
(二)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1.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了解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各种表现及危害,请学生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相应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农药残留在食品中人类健康的危害,明确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无处不在的危机现状。
2.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网上以有不少不到揭示出很多无牌、无良的商家为图谋利而不顾人们的生命安全,滥用色素、香料等添加剂;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了解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3.食品包装容器与设备的危害
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食品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食品包装机械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在原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2005年以来,我国收到国外关于我国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预警通报,这些通报主要集中在重金属、苯、微生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上。长期食用“毒包装”中的食物,可能导致各种疾病,例如胆结石,重金属、苯中毒。暗藏“杀机”的食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食用经过检测的合格产品或有机农产品
农产品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是人类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食用食品时我们可以做到的:
1、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2、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3、不吃无卫生保障的海产品,如生鱼片、生贝类等,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
4、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不光顾无牌无证的小贩。
在我国,在各个街头巷尾几乎都可以看见不少无牌无证的流动小贩,尤其在学校附近,对于这些无牌小贩,我们必须做到: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少使用塑料制品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塑料瓶罐等,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就用会释放一些有害的物质到食品当中,食后危害身体,被抛弃到大自然后,会对环境形成“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尽量使用环保袋。
2、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3、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4、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5、购买塑料瓶饮料时要看瓶底安全标签,尽量使用自己的水壶。
6、多喝白开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四)教师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部分食品存在的危害,以及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拒绝街边小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一、改进课程内容, 培养复合型人才
食品质量安全应该贯穿于“从产地到餐桌”的每个食品加工环节, 也就是实现原料的采集、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等过程的全程监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高校学生在掌握微生物以及理化检测技术的基础上, 还需加强预防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加上我国食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就更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为将来成长为既有专业能力又懂法律知识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除此之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交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面对纷繁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 已不再是单纯的食品卫生问题了, 它综合了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分析检测、生物化学技术、环境保护等多学科的内容, 因此, 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对这一学科内容做出及时的修订, 增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和实践项目。拿我院来说, 针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综合性, 修订了教学大纲, 增设对于现代质量保证体系内容的学习课程, 对ISO系列、GMP、HACCP、食品风险分析以及食品防护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和系统的介绍。
二、转变教学观念, 规范教学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食品安全课程的专业教师, 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 任课老师不能再根据自己的意愿对于课程内容随意取舍, 要充分了解前后课程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 做到在授课过程中, 能将前后两节课程巧妙结合起来, 从而构建食品安全知识的有机网络和整体体系。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时, 要针对课程特点、制定精炼的教学大纲, 去除不必要的重复和交叉内容。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时刻关注日常生活中与食品安全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源, 课堂上积极导入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发展的最新动态, 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 一方面, 生动且具有故事情节的案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 教师本身必须增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熟练掌握Microsoft Powerpoint、Flash以及Authorware等制作软件, 运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我国目前的食品行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呼吁声越来越大, 而食品监管部门也在期待一大批具有更高素质、诚信守法的专业人才来顺应大众呼声。因此, 作为本专业的任课教师, 要加强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 从道德、专业和法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灌溉和洗涤, 真正打造一批诚实懂法的专业型人才。
四、增加实习机会,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各大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 加强学生的实习力度, 主要是扩大校内实习基地, 方便学生随时都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给学生提供强化专业技能的良好平台;还应该加强与食品生产单位或企业的联系, 与其协商共建具有双赢效益的合作模式, 或者定期聘请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或专题报告。让学生通过这些方式的实习, 更深层次的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因此, 学校和专业教师要共同努力, 积极创造实习条件, 开展各种有效的技能培训, 使学生达到合格的岗位要求, 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例如, 我院校在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方面, 对待手段相对灵活:不想继续考研的学生, 可以去具有接受意向的企业进行实习, 这样就相对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毕业实习的质量, 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造福社会。
五、运用动态考核的形式给予学生积极评价
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考核只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手段, 不能作为教学目的, 运用得当,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反之, 会阻碍学生积极心态的良好发展。因此, 高校一定要注意在考核上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成绩考核, 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做出有效的评价。比如除了定期让学生做试卷、写论文以外, 还应实行动态考核, 即具有强烈的引导、督促以及激励的功能。比如,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为学生准备多组命题, 让学生从中自主选择, 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准备材料、撰写报告;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课题, 通过自己的探究, 完成考核;又或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针对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给出考核分数;还可以要求学生对某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阅读, 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既定成果的评价能力, 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提出具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然后教师依据学生在“分析、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表现给出考核成绩。在教学中, 通过这些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 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类的人体健康, 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因此, 作为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教师, 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应该为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大众所需的专业型人才做出不断的探索与努力,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为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春娥, 王宝维, 仇宏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新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09, (19) .
[2]白艳红, 赵电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 2006, (04) .
[3]宫霞, 王淑珍.我国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构建的创新性思考[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7, (04) .
[4]陈义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9, (09) .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47-02
一、前言
食品安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食品安全学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课程,其既有独特的知识内涵和研究体系,又和社会文化相关联,涵盖了自然、社会、人文等多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食品安全学的内容涉及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生物技术等12门课程。面对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将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理念,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对食品安全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从专业出发,客观地看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成为摆在食品安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2]
二、食品安全学教学环节的不足
(一)食品安全学理论知识繁杂,教学模式单一
食品安全学课程内容多而杂,专业性强而又缺少系统联系。一方面,教师以理论知识为主体,注重基础内容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单纯记忆,没能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另一方面,选课学生通常已具备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围绕课本讲授会造成学生的重复学习。
(二)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未能完全融入课堂教学
食品安全事件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虽然会以热点事件为例分析讲解,但与学生的互动不足,社会热点事件对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有待强化;学生独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热情不高,很难形成自己的认知,更不会结合所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
(三)食品安全学文献阅读系统性不强
一方面,由于食品安全学涉及学科范围广,专业词汇丰富,单纯以翻译为目的的文献阅读,会造成学生注重文献语句,从而忽略对论文内容及创新点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对每一位学生的文献阅读情况进行考查,这造成学生文献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四)食品安全学实验内容陈旧且脱离实际
食品安全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生活联系紧密。食品安全课程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重在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内容比较单一,且同营养学实验和食品毒理学实验相重叠,这种实验没有体现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还会引起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相脱节。
(五)食品安全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考试以教材内容为主体,考试只是围绕基础知识设置内容。传统考试强调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程度的考查,忽略了对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判定。在此背景下,学生以书本为主,以教材为标杆,考前突击复习,单纯记忆课堂内容,对知识缺少创新或批判性思考。这极大削弱了学生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与思考的积极性。
三、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内蒙古大学本科主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资助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建立问题导向的食品安全课程教学模式。[3]笔者打破食品安全学以章节为主线的授课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为基础理论、实践应用以及热点问题,重点讲授专业性很强的基础知识。同时,笔者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整理近几年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凝练成12个课堂教学热点问题,以教师与学生共同讲授、共同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以问题阐述引领教师对知识点的讲授,以问题讨论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问题分析指引学生对文献的阅读,以问题探索作为学生实验课内容,以问题实例作为对学生的期末考核试题。
(一)基于热点问题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教师讲授与学生讲授。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及整体框架,对于热点问题,教师应重点讲授该问题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学生结合资料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讲授要求学生围绕某一热点问题,课下收集资料,制作PPT,并做报告(7~10分钟)。
基础理论中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基础内容,也是学生未来深造、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这部分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阐述引起食品污染的基本原理及特殊性。绪论是食品安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部分设计了人类食物变迁与食品安全,20世纪60年代日本食品安全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两个问题,以引导学生对食品安全过去、现状、未来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实践应用包括食品安全生产工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这部分内容专业性强,是基础知识的重要应用。教师应整体介绍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安全问题,及其检测与预防措施,并对如HACCP等的基本概念作重点讲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选择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管,多学科交叉的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两个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独立完成牛肉干的安全及现代化生产,中华传统美食的安全两个题目的资料整理与课堂讨论。热点问题包括科技进步与食品安全、小议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不白之冤、亚硝酸盐的功与过、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媒体责任、雾霾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这部分内容以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二)基于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
学生自由组成3~5人的小组,围绕12个热点问题查阅资料,结合讲授内容,整理成PPT,课堂做报告(5~7分钟)。如某学生结合自己在台湾美食节收集的资料,讲了“中华传统美食蚵仔煎的安全与卫生”,从寄生虫污染、生产加工的化学性污染两方面详细介绍了该食品潜在的安全与卫生问题,理论与生活相结合。某学生学习小议转基因食品课程后,利用微信调查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为提高学生参与的程度与积极性,学生组成评分组对课堂报告与学生讨论情况逐项打分,并将得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教师对报告形式及内容简单点评,对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及有新颖观点阐述的学生加分。
(三)基于热点问题的文献阅读
文献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继续深造、参加工作获取专业信息的重要工具。教师结合授课内容与热点问题,从专业期刊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综述论文,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1篇精读。同时,让学生撰写300字左右的文献阅读报告,报告应包含论述了什么问题,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要求学生组成3人讨论小组,结合热点问题选择10篇相关实验性论文作为略读,读懂即可,不要求通篇翻译。阅读后每小组交一篇800字左右的小综述,内容包括拟解决什么问题,作者解决问题的途径及贡献,研究不足与展望。如某小组围绕亚硝酸盐这一热点问题,查阅了亚硝酸盐与癌症发生的相关论文,总结出亚硝酸盐致癌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
(四)基于热点问题的实验与实践教学
开展问题导向的设计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设计、团队合作的能力。可以结合课堂热点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设置实验题目,让学生组成实验小组开展实验。实验分为3个阶段。实验论证阶段,要求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标准法规等,给出试验设计方案。方案包括实验意义、原理、步骤、小组成员分工,以及仪器和试剂耗材等,制作PPT,并做报告(5~7分钟)。教师和学生点评实验方案,强调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验进行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分工协作,独立订购药品,配制试剂,测定样品,记录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交一份300字左右的实验总结,总结包括研究结果、讨论与展望。教师不以实验结果好坏作为评分标准,重点引导学生基于实验数据分析结果,鼓励学生基于数据展开讨论,形成论点。实验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重新认识热点问题,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打下基础。
(五)基于热点问题的期末试题设置
考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考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方法等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应打破考试卷面成绩决定学生期末成绩的惯例,变为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强化、规范平时成绩的评定过程,细化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保证平时成绩的准确、真实、有效。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内即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公布平时成绩及评分细则。设置选择、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易于学生发挥的题型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课堂报告作为考试内容,学生需要结合基础知识与课堂报告完成试题。如论述题“学生甲在课堂讨论中介绍了内蒙古牛肉干的安全与卫生;学生乙在课堂讨论中以靖江双鱼食品有限公司牛肉干为例详细介绍了HACCP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请结合已有知识和课堂报告阐述引起牛肉干安全的潜在的因素及HACCP的应用”。该试题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对课堂讨论有一定的了解。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芳,戴瑞彤,毛学英.改革开放30年农业院校食品安全的教学与科研发展状况[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4):324-326.
[2] 厉曙光,陈莉莉,陈波.我国2004-2012年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4(14):1-8.
[3] 连莲.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4):126-133.
【食品安全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09-29
小学食品安全教学11-15
小学食品食品安全主题班会12-09
食品安全广播稿范本与食品安全演讲稿09-22
食品安全与药品安全11-02
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11-06
新食品安全法食品检验10-31
社区食品安全06-12
校园食品安全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