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颐和园作文

2025-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游颐和园作文(精选11篇)

游颐和园作文 篇1

1.游颐和园

去年五月一日,我在首都北京游览了驰名中外的颐和园,游颐和园作文。

从我们住的白石桥走大约五公里就到了颐和园。这时的颐和园正值春季,像个美丽的大公园。在一座座布满琉璃瓦,金碧辉煌的宫室旁,不时嗲温暖追着奇花异草俊俏的身影。合欢树、太白花、千年古松&&这些花草树木形态各异,颜色不一,衬托着富丽堂皇的宫室,很值得观赏。

我们走上了一条五彩的花石子路。粗看上去小路上碎石凌乱不堪,五花八门,可细细研究,却大有意趣。五彩的石子组成了各种图案,或花草、或人物、或宫室、或器皿,真是美丽动人。

顺着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闻名于世的长廊。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观看昆明湖上的景物而建造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长廊。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有二百七十三个五彩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侧有红柱,红柱之间由绿色的围栏相连。绿栏很低,人可以坐在上面欣赏昆明湖的美景。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望去,一座玲珑宝塔耸立在山上,这就是佛香阁。

登上佛香阁,向下眺望,园内的景物大半尽收眼底。正前方是赫赫有名的昆明湖。昆明湖湖面很静,像一块翡翠。小船从上面轻轻滑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仿佛是划在翡翠上的一条碧痕。微风吹过,水面荡起粼粼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光跃金,十分好看。远处,十七孔桥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模模糊糊的,不清楚,不真切。

夕阳西下,我从佛香阁上下来,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匆匆走出园门,结束了一天的旅行。

2.游颐和园

颐和园是北京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它以湖光山色、曲槛回廊著称。如一块晶莹的翡翠,镶嵌在北京西山群峰之前,把北京西郊装点得更加妖娆动人。

我们从东-宫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仁寿殿。仁寿殿原名亲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听政的大殿。殿外陈列着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再往北走,经过玉澜堂、德和园、乐寿堂,就到了闻名中外的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上面描绘了14000余幅彩画,是中国最长、最大、最负盛名的画廊。长廊顶梁上,四周绘有各种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和各种色彩艳丽的花鸟。有三英战吕布中的刘、关、张和吕布;有三打白骨精中的唐僧师徒和白骨精;林冲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和三个兵卒;尤三姐自刎中的尤三姐、柳湘莲&&。个个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看着这令人赞叹的建筑,我不禁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所折服。徐徐清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令我感到神清气爽,好不舒服。走到排云殿,仰望上方,一座宝塔形的建筑耸立在万寿山的半山腰,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这就是佛香阁。

佛香阁高36.48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顶覆黄绿琉璃瓦,气势非凡。

【扩展阅读篇】

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①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⑤有意蕴。指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段落:考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结构。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我觉得分为5-8个自然段就可以了。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3、文体和内容高考作文试题对文体的要求有两类:一类是规定必须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另一类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文体去写。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文体不限,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这里要特别注意,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你在选择了一种文体后,一定要按这种文体特点写作,要写什么象什么。不可随心所欲,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文章内容方面: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来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作文可以虚构,允许编写故事,但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编写故事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

4、开头和结尾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时在课内外所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应试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千万不要涂抹。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有些考生犯入题慢的毛病:有的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使老师难以衡量其实际写作水平。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这样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5、语言和字数考试作文语言要规范准确,具有个性和活力。不要文白夹杂;不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和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真正让语言亮起来。照理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考试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为了达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虑到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规定。我们必须按照规定去做。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如果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字数的,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否则,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再说,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多,解答前面的题用的时间少,必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即要在作文纸格子内行文。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出力不讨好。

6、书写和卷面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书写都占相当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写草字。标点符号书写也要规范,特别是格式要正确,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至于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整洁与否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心理和情绪,书写工整,卷面清洁,让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7、检查与修改考试作文试题和其他试题一样,做完后也需要认真检查,看有没有笔误的错别字,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内容。审查发现了错别字、错用了词语一定要修改过来,对于句段该删的要删掉,该增的要增补,只是要改得清楚、整洁,使人一目了然。不能因为修改而影响了卷面的整洁。

【推荐阅读】

考场作文万能写作技巧:万能写作技巧

游颐和园作文 篇2

在这次口语交际中,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旅游见闻。仔细想想,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优美的风景吸引了你,是独特的风土人情感染了你,还是旅途中的经历打动了你?……写一篇游记,记下旅游中难忘的见闻,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到字里行间去。(西师六下“习作1”)

元旦,我们一家三口去美丽的颐和园游玩。这里景色优美,真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从东宫门进入,没走多远,仁寿门便出现在眼前,高大中透着庄严。通过仁寿门,我们进入仁寿殿。“哇,好美呀!”我不由得惊叹起来。据说,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从殿名就可知道,他们把自己定位成施仁政者,还祝愿自己长寿呢!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鼎式香炉,它体现皇权,象征威严,每遇大朝,炉内点燃檀香和藏香,青烟缭绕,香气袭人。看到铜龙、铜凤,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呢。我国古代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靠边侧。但慈禧掌权后,便将龙凤位置颠倒,“凤在上,龙在下”,以显示她的权威。

出了仁寿殿,我们来到了知春亭。据说,在北京,这里的春天来得最早,知春亭由此而得名。不仅如此,这里还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地点。站在这里向四周望去,湖光山色,互相映衬,令人心旷神怡。最吸引我们目光的,是北部那苍翠灵秀的万寿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阙殿宇、宝刹名寺。精美的铜塑、石雕点缀其间,楼廊馆阁,星罗棋布,令人叹为观止。在那群山之中,耸立着高大雄伟、金碧辉煌的佛香阁。于是,我们兴致勃勃地向佛香阁走去。

在佛香阁脚下抬头望去,好高呀!佛香阁建筑在二十一米高的方形台基上,阁高四十米,八面,三层,四重檐。经过几道门,我们来到佛香阁,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在那时的条件下竟然可以建造出如此雄伟的建筑!登上佛香阁的最高处,我们居高临下地饱览了昆明湖等景区无限的旖旎风光。要离开这里,我真有点恋恋不舍呢!

后来,我们又游览了十七孔桥,观赏了铜牛等。天色已晚,我们离开了颐和园。这趟行程不仅让我大饱眼福,而且收益颇丰。

(指导教师:王玉如)

教师点评

游颐和园作文 篇3

走进颐和园古色古香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只说龙不像龙,说鹿不像鹿的黑色动物,外形像鹿,头上有角,全身长着鳞甲,还有一条尾巴。我常去动物园,从未见过这等怪兽。导游小姐看透了我的心思,笑嘻嘻地对我们说:这是麒麟,是象征祥瑞的动物,古代传说中经常见到,早已灭绝了。我听了恍然大悟:强者生存,弱者灭亡。大自然是多么的严酷啊!

绕过大殿,一阵清凉的风迎面吹来。我睁大眼睛一看,昆明湖边的荷花盛开了。一朵朵粉中透白的花儿,频频地向人们点头,你瞧,它们为了欢迎游客,热情洋溢地笑着,脸都变红了!

欣赏完荷花,继续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头蹲在坐垫上的黑色公牛。我一看,原来这就是守卫公园的铜牛,背上铸有铭文,头上长着两只尖尖的.角,两眼炯炯有神,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关于牛的故事:中国十二属相中的牛,赞扬了牛的勤劳;印度的神牛,体现了对牛的崇敬;西班牙的斗牛,展示了牛的勇猛。一个个优美动听的牛的传说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牛表演,真让我这个属虎的妹妹开心极了。

告别了铜牛,前面就是十七孔桥。这座桥的桥头和桥尾各有两只大狮子守护。公狮子脚下踩着一只花绣球,而母狮子脚下,抚育着一只调皮的小狮子。走上石桥,两旁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也雕刻着小狮子,这些狮孩子可调皮了:有的钻进妈妈的怀抱,只露出一个小头;有的爬上妈妈的腿,玩起了她脖子上的小铃铛;有的竟然从妈妈的后背蹿上去,跪到了妈妈的头顶这么多的小狮子,还真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呢!

桥的尽头是南湖岛,我们从这儿乘船去石舫。你看,昆明湖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清风阵阵,波光粼粼,青山楼阁映水中,来往游船驶向前。走过石舫,我们沿湖边漫步,不一会,进入了一条长长的画廊,长廊里的彩绘琳琅满日,内容有中国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等,令人眼前一亮,仿佛踏进了人间仙境。

游颐和园写景作文 篇4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北京夏令令营,一路上,我们参观了许多著名景点,有故宫、长城、天安门广场等地方,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景色怡人,民族文化浓重的颐和园。

在车上,导游阿姨跟我们说: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占地2公顷,内有无数珍奇古玩和奇珍异宝,1860年被联军野蛮催毁,后经修复,正式辟为公园,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听后,十分兴奋,因为我要到慈禧住过的地方。

来到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横匾,上面写着颐和园三个醒目的大字,闪闪发光。

随着人流向前走,来到了一座设计精美的石头画舫,通过看简介我才知道,这座石船叫做清晏舫,又名石舫,建于1755年,长36米,船内共有九根柱子,每个柱子上都雕刻五颜六色的.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美丽!它是一个两层建筑物,上层可以欣赏风景,下面一层可以吃饭,真是构思新巧。

接着来到了全国最大、最长、最负盛名的长廊,它全长500米,绘有彩画,有飞禽走兽,有龙凤飞舞,还有神话中的人物,房檐上有很多色彩鲜艳的花纹,美丽极了,这条长廊犹如一条巨龙,在明媚的阳光下,光彩夺目。

到了我梦中的昆明湖,它烟波浩淼,澄碧如镜,占了整个公园的四分之三,湖水清莹碧透,在风和日丽的阳光下,使昆明湖更加幽静,岸边一棵棵杨柳树倒映到水中,阵风吹来,湖面漾起粼粼波纹,浮光跃金,美丽无比,使我想起《让握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

游颐和园学生作文 篇5

我们坐车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了颐和园。

来到颐和园,过了大殿,就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长廊。导游介绍说:“颐和园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一八八八年又重新建造。长廊的四个角有四个亭子,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共一万四千余幅,每一幅画都代表着一个故事。”我们一看,果然!柱子上真的有许多故事,有我熟悉的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还有些不知道是什么故事。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昆明湖。只见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碧玉镶嵌在颐和园中。湖上还有许多小船在划来划去。正当我们忙着拍照时,导游又介绍:“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二百二十公顷。那座横卧在湖面上的就是十七孔桥,走过十七孔桥,就能去湖中心的小岛上游玩。”我们一看,果真是这样。

游颐和园作文400字 篇6

7月21日,我和爸爸妈妈开心地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颐和园,早就听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最大的皇家园林,美极了。

一进入颐和园,我们就来到了长廊,它一间连着一间,每一间都刻着美伦美焕的图案,有的刻着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有的刻着栩栩如生的百鸟朝凤;还有的刻着湖光山水,花鸟人物。这些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图案,怪不得中外闻名呢!长廊的两边种满奇花异草,令人赏心悦目。

离开了长廊,我们来到万寿山下的昆明湖边在,在巍峨的万寿山衬映下它显得水波不惊,湖边长着一大片荷花,荷叶挤挤挨挨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圆盘,荷花从这些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已经怒放,露出了粉嫩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还有的还是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的花骨朵。一阵微风吹来,荷花们摇拽着,散发着阵阵清香,我觉得沉浸在香海中了,真让人 陶醉。远处的十七孔桥上人流如织,五颜六色的衣服,色彩艳丽的遮阳伞,再加上轻轻荡漾的倒影,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游颐和园作文600字 篇7

一进大门,高大的牌坊上刻着“福慈”两个大字。首先,我们下桥来到了苏州街,这是一个紧靠渠边的商业街,旁边没有护栏,水面在船的波动下波光粼粼,犹如一片片浪花朝岸边打来,看了还真让人害怕——走一走的,突然,我看见了一个卖皮影戏人物的商店。看着店主示范得有模有样,我心动神移,便想买一个孙悟空,经过和老板的几次讨价,以二十块钱的价格买了下来。

接着,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景点,著名的寺庙——佛香阁,这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寺庙,四面草木葱茏,笔直挺拔的松柏已有上百年历史。正所谓“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来到这座寺庙里,最值得看的,就是它那八根坚硬的铁犁巨柱,由它担任着支撑方面。柱子的外观是大红色,显得雄伟挺拔,柱子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纹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独具匠心,生动展现出了它的风采。

最后,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到了,为什么说它最吸引人呢?是因为这是一座石头砌的船,很宽大,有两层,像皇宫里的走廊一样,正如一句古话说的好:“野渡无人舟自横,”因为在园林里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湖里的水是活的,是可以坐在上面游玩的,更为的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这个石舫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三十六米,船内有掌舵,后面有螺旋桨,做的美丽别致。但好奇的是,如此沉重的石舫,是怎么漂浮在水面上的?而在1874年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经十九年后,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为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

游记的作文500字 游颐和园 篇8

我们先坐地铁到颐和园站。进入颐和园,我们先买了一票通,又租了三台导游机,就进入颐和园了。

我们先穿过苏州街,就到了四大部洲。这四大部洲分四个大块,有一个在颐和园,其他则分布在其他公园。四大部洲在颐和园的这一个很雄伟,有三个建筑,一大二小。往西走,有很多小山洞,可以钻来钻去,我速度最快,第一个到楼梯顶端,这时,我的导游机响了起来。导游机说这里是众香界。导游机介绍说这里有一千尊小佛像,全都栩栩如生。地图上佛香阁和众香界很近,我判断两个之间一定有相通的近路,可没找着,只好走远路我们先走到画中游,观赏了眺望的昆明湖。我们接着往下走,就到了长廊。

从长廊往右边看,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有很多小艇,各式各样。我们继续往前走。因为三年级下册学到了颐和园,所以我注意了长廊两侧的画。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排云门,也就是佛香阁入口,上面还有三个大字:排云门。往里走,就是排云殿。排云殿里收藏了很多珍藏品。最后就是佛香阁了。佛香阁有四层第一层最高大,因为里面有一尊千手观音像。导游机说这里是慈禧朝拜的地方。

我们参观完后,顺着小路下去,就到了文昌阁。这里有很多书,可只能在外面看,不能碰。最后,我们租了一艘小船,划到了十七孔桥……

游颐和园 篇9

北京有很多很多值得旅游的景点,什么,颐和园啦,故宫啦,长城啦,等等等等,在北京的其中一天,我和妈妈就去了颐和园。在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后清朝结束。

北京有很多很多值得旅游的景点,什么,颐和园啦,故宫啦,长城啦,等等等等,在北京的其中一天,我和妈妈就去了颐和园。

在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很大吧!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你知道吗?颐和园可是皇家园林哟!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之所以能成名还值得一去。

颐和园还有个传说,是讲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颐和园这么大,又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有传说,以前又有那么多的名人在这住过,也包括皇帝,那么,里面有什么呢?有昆明湖、还有长廊,说到长廊,告诉你们吧!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走廊,走到长廊的一半,就能看到一个划船的地方,我们跟着旅游团坐了船,在船上的感觉就像是在很高的山上,风呼呼的吹着感觉风景从眼前一掠而过,我真是没看够啊!

游颐和园日记200字 篇10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市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包括昆明湖和万寿山遗址。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波,上面有一座桥。导游问大家:“为什么桥有十七孔呢?”原来皇上喜欢九九归一,中间最大的桥洞无论从左面数还是从右面数,中间最大的桥孔都是九,所以共有十七孔。我们再往前走,在昆明湖东岸看见一只铜牛,称为金牛,是镇压水患而设。传说家里受老婆欺负,可以和铜牛合影,把照片压在枕头下面。

今天真开心。

游北京的颐和园记周记500字 篇11

暑假,我和妈妈来到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大花园,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那里的景色让我应接不暇。

颐和园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全长七百米的长廊,还有那波光闪闪的昆明湖。

进入颐和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长廊,走进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画,有花鸟鱼虫,有一些古代人物等等,每一幅画都让人赏心悦目,步行在长廊街让人心情愉悦。

走出长廊,我和妈妈就来到了闻名暇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景色,我抬头向上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有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我们顺着鹅卵石的小路,就来到了昆明湖,从远处看,湖上有一座桥,叫十七孔桥,为什么叫它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许多石柱,阳光把湖面照耀的`波光粼粼,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湖水清的见底,有许多小鱼在水里游来游云,围观的人纷纷给鱼儿喂食。

上一篇:农业机械学讲义下一篇:别墅装修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