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精选8篇)

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篇1

抓品牌建设,打造凝聚型机关。*镇机关品牌概括为“自信、包容、创新、发展”八字方针。自信即立足*、放眼全省的自信精神;机关干部立足自身岗位,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包容即海纳百川、忘我无私的包容精神;机关干部心系*,厚植为民情怀,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营造包容和谐、心齐气顺的干事创业氛围。创新即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机关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创新项目。发展即凝心聚力、勇争一流的发展精神;机关干部有舍我其谁的魄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比学赶超,奋力拼搏,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机关品牌建设,让机关干部对单位更有认同感、归属感,让他们干事有指引、努力有方向、内心有共鸣。

抓双向选岗,打造活力型机关。*镇党委按照尊重个人、按需匹配的原则,开展了双向选岗,机关干部结合个人情况进行岗位志愿填报,党委根据岗位情况进行匹配用人,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给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实现机关干部“大轮岗”“大交流”,激起全镇干部干事创业一池活水。在工作中,更加注重机关干部培训教育,开展周五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授课,让机关干部结合岗位交流发言,打造理论学习、经验分享的平台,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抓建章立制,打造质效型机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工作是单位管理工作的基础,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能够确保单位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镇出台了《*镇2022工作规程》,完善制定了《*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镇群众诉求办理考核办法》《*镇机关干部“一岗双责”考核办法(试行)》等系列规章制度,既讲明干什么,又明确怎么干,进一步强化考核导向,分工到个人,让机关干部肩上有担子、干事有遵循,打造最有温度、最高效、最公平的工作环境。

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篇2

——建设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区房地产业、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654亿元, 首次突破1500亿元大关, 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 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5%。其中, 房地产业完成投资936亿元,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38亿元, 两项合计完成投资1474亿元, 超额30%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投资任务, 为实现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80亿元。房地产业、建筑业缴纳地税131.2亿元, 占全区地税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36.7%提高到42.4%。

——城乡特色塑造实现新跨越, 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化水平由2008年的38.2%提高到40%, 保持最好最快的发展势头, 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城镇化发展目标, 城乡规划综合指导作用增强, 中心城市承接项目落地能力提高。务实推进南宁“中国水城”建设, 为我区做好“水文章”工作迈出坚实的步伐。城乡风貌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 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碧水、红瓦的壮乡特色得到凸显, 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载体。

——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 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区“十一五”后三年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87.2亿元, 到2009年底, 全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40%, 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6%, 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进入全国中等水平。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新跨越, “住有所居”阶段性成效显著。2009年首次牵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3万户, 占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总量的10.38%, 超过全区2000~2008年农村危房改造量的总和。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 完成廉租住房建设投资19.62亿元, 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34万套、竣工5896套;以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等形式实施廉租住房保障10.83万户, 首次超过10万户大关, 超额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任务。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投资首次超过100亿元, 达到103亿元。

在具体工作中, 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突出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 增强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是加快编制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修编全面启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完成编制, 已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

二是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推进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建设为重点, 加快中心城市新区规划建设, 着力壮大规模, 健全功能, 增强辐射作用。

三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9年全区市政公用设施预计完成投资538亿元, 超额34.5%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全年共获得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36.06亿元, 建设投资进展顺利。

四是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编制完成乡镇规划66个、村庄规划2893个;恭城县莲花镇南山桥屯等3个村屯, 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程项目带动村镇规划一体化试点。

(二) 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着力改善建设领域民生问题

一是加强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全区共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34.87亿元, 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分别为10.1亿元和4.26亿元。

二是继续推进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设。年内, 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加快危旧住房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得到加强。完成经济适用住房投资45亿元、竣工2.39万套;完成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住房投资39.5亿元, 累计竣工项目190个、住房2.55万套;完成危旧住房改造投资18.3亿元。全区住房公积金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2009年, 我厅争取国家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8.3万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15亿元, 自治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4.15亿元。年内, 农村危房改造开工82161户、竣工63661户, 分别占计划的99.35%和98.14%, 预计到2010年1月底, 可如期完成改造任务。

四是发挥建安劳保费积极作用。全年收缴建安劳保费8.56亿元, 同比增长38.29%;加强建安劳保费调剂, 惠及企业204家、职工11.62万人。

(三) 开展城乡环境整治, 塑造城乡风貌特色

一是进一步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2009年, 我区继续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开展第七届“南珠杯”竞赛活动为载体, 把整治“脏乱差”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 推动市政环卫市场化改革, 开展“数字城管”和农贸市场建设, 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是组织实施城乡风貌改造。2009年7月,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 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开展以改造“竹筒房”为主要内容的城乡风貌改造, 2009年在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沿线等组织实施一期工程。建设部门作为牵头单位, 突出抓好53个综合整治村屯的规划、道路硬化与排水沟等10项标准件建设。一期工程在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大庆前竣工, 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应。

(四)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大力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199项, 总投资187.2亿元, 建成30项, 在建121项, 完成投资62亿元, 有效地改善了我区的生态环境。

二是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2009年建筑节能40万吨标准煤, 超额21%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新建建筑强制性标准执行率, 在设计阶段达100%, 在施工阶段为90%。

(五) 强化建设市场监管, 营造安全稳健发展态势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 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2009年, 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13.7亿元, 同比增长29.7%;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排全国第18位, 排西部12省区第5位。

二是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推动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进一步好转。年内, 进一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组织开展7次全区建筑市场大检查。加强招标投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 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如期完成对全区28000所、600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的安全工程排查, 并对其中400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进行安全和抗震鉴定。

三是着力抓好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 推动勘察设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监管;继续抓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加强建设系统防震减灾工作。

(六) 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凸显项目拉动作用

一是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服务年”活动。抓好自治区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和管理, 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加强重大项目规划选址管理, 确保重大项目规划许可在规定期限内得到批复, 大批重大项目依托城市规划如期落地。

二是加强对自治区重点工程建设的协调和管理。年内组织自治区统筹推进的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协调会41次, 重点解决了西电东送架空线路阻工, 贵港、崇左两市污水管网下穿铁路工程和南广铁路征地拆迁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等。

(七) 加强人才教育、法制工作, 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抓好人事教育培训和绩效考评工作。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和干部的考核、任免、挂职锻炼工作;抓好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考试及注册管理;加强厅属院校和行业培训建设;扎实开展机构改革工作, 抓好行政效能建设。

二是加强行业法制工作。抓好《广西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草案的修改论证、上报审议;完成《广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论证修改。《广西物业管理条例》的修订案列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调研计划;《广西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暂行办法》、《广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推动建设系统执法规范化, 提高审批效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强化建设系统普法和依法行政。加强系统维稳, 厅本级全年受理信访来信来访684件, 同比增加15.3%, 办结率为100%;全区建设系统受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纠纷投诉案件86起, 解决工程款580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1800多万元。

(八) 加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参与开展专项治理,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继续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积极开展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 以及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等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抓好建设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和房地产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建筑市场招投标监管体系建设。

二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诚信教育、政务公开、社会诚信建设, 扎实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行风建设, 提高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热线和服务水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功能不全;城乡建设缺乏特色、品位不高;部分地区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土地落实存在困难;住房保障和村镇规划建设机构不健全;建筑市场秩序整治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

二、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任务

2010年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

——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1%,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 力争达到1900亿元。其中, 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050亿元, 力争达到1130亿元;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50亿元, 力争达到770亿元。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00亿元。

——力争新增廉租住房2.2万套以上, 新增租赁补贴2.3万户, 租赁补贴达到8.7万户;新增经济适用住房215万平方米。

——初步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万户左右;完成753个村屯的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完成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70亿元, 力争达到180亿元。

——在各市、县和国家级园区建成污水垃圾处理厂, 全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60%以上。

——建筑节能41万吨标准煤。

围绕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今年要突出城镇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建设行业投资三项重点, 全力推进城乡风貌改造、行业市场监管和节能减排三项工作, 抓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法制和人才、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等三项工作的落实。

(一)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按照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 积极推进各级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 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落实到城乡规划的各个环节。

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大中城市。加快南宁五象新区建设, 拉开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三市城市框架, 建设北部湾城市群;继续加快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建设;拓展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新区建设, 把工业园区、开发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工作机制, 建立城镇化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 开展考核试点。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城和重点镇。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打造特色宜居城市。坚持“特色立城”的建设理念、“绿色城市”的建设原则, 把握城市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绿化、特色塑造和营造亲水环境等工作重点, 加快南宁“中国水城”建设;完善桂林“两江四湖”、柳州“百里柳江”生态休闲景观带建设, 打造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来宾“桂中水城”建设。拓展延伸“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领域,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农贸市场、停车场等设施配套, 在设区市全面开展“数字城管”建设。深入开展第七届“南珠杯”竞赛。加强城镇绿化建设;继续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城镇无障碍设施和应急能力建设、城市地下管线综合治理, 以及供水、燃气等管网改造。

(二)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各地要加快分解落实年度住房保障任务, 强化组织管理, 完善协调机制, 确保工作责任、机构人员、配套资金、土地供应、政策措施和监督检查“六到位”。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 廉租住房建设按划拨方式优先供给用地, 免收规划建设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中配建廉租住房。充分把握国家提高对中西部地区廉租住房建设补助标准的有利时机, 用活中央廉租住房补贴结余资金, 采取收购、改建、租赁、盘活原有公房等方式, 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 加大实物配租力度。加快廉租住房补贴发放, 加强动态管理, 坚持阳光操作, 完善申请、审核、轮候、复核等制度, 严把制度保障关;建立住房状况等共享机制, 实时掌握保障对象的准入和退出条件。提高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水平, 加强市政设施配套和工程质量管理, 将廉租住房建成“面积不大功能全, 占地不多环境美, 造价不高质量好”的优质住房。

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危旧住房改造。各市县要加快修改各自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将保障范围逐步向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扩大。各地要根据实际, 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 落实项目用地和相关优惠政策, 抓好工程质量, 增加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加大危旧住房改造力度, 完善配套政策, 抓好项目审批、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城市、国有工矿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 做好调查摸底、规划编制、土地落实和安置等工作。加快推进大板结构住房改造。积极开展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住房建设。加快建设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 逐步建立全区政策性住房信息数据库, 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的住房管理。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力争组织对10万户左右的农村危房实施改造。抓好危房等级评定、确定改造对象、制定工作方案等前期工作。落实自治区和市县财政的农村危房改造配套资金, 并分解到乡镇、村屯和危改户。加强技术指导, 抓好农房设计、建材质量、施工组织、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 强化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符合条件的改造对象, 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确保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建立改造台帐、“一户一档”制度, 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潜在问题的研究并积极应对。

实施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攻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 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 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指导督查, 严格责任追究。要制定最后冲刺的工作方案, 倒排项目工期, 抢抓施工进度。理顺村寨防火改造工作体制, 抓好进度统筹、问题协调、资金整合、项目推进等工作。加快寨改进度, 强化整体推进, 将开辟纵向防火通道与横向防火物理隔离结合起来, 开展防火改造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 加快资金拨付, 严格资金管理。

(三) 全力推进建设行业项目建设, 确保完成投资任务

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年”。今年, 组织完成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任务繁重。各地必须以最强的力量、最高的效率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年”。年内, 新开工广西城市规划展示馆等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项目, 以及柳州曙光大道、防城港西湾环海大道、来宾来华大桥等项目;续建南宁国际综合物流项目一期、贺州桂东湖广国际商贸物流、广西凭祥万通物流园二期等一批项目。

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系, 加强投融资政策环境建设, 吸引各类市场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汇报衔接, 抓好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中央投资项目的申报和落实, 继续组织申报一批扩内需投资项目, 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和银行信贷。组织优化一批项目,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扩大社会资金投资房地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

大力发展建设经济。加快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路网、供水及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实施2009年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确保房地产业投资。积极开拓市场, 加快勘察设计行业发展, 做大做强建筑业, 规范发展装饰装潢产业。做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深化对“十二五”重要指标、重大工程和项目、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等的研究, 组织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

(四) 抓好城乡风貌改造, 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财政投入。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涉及14个设区市、63个县区, 原则上3月份陆续启动, 5月全面开工, 10月底基本竣工。各市和有关县区要按照自治区的要求, 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 明确职责分工, 完善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加紧村屯统计、资金筹措、项目安排, 以及编制规划和设计方案等工作。积极整合资金, 加大对综合整治型村屯标准件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 并将有关费用列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抓好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传统建筑形式、元素的挖掘, 突出城乡风貌改造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加强宣传引导, 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开展与县域经济挂钩联系、企事业单位帮扶等结对帮建工作。建立城乡风貌改造激励机制。

把城乡风貌改造与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寨防火改造结合起来, 整体推进。在引导自治区各部门资金集中投入的同时, 注重引导各部门把涉农资金投到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寨防火改造中, 主要用于村屯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的同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各地在分解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时, 要对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覆盖区域实行倾斜。

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对设计方案、材料选取、施工工艺的指导, 严格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 组织技术服务队巡回服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建材下乡”工作, 加强对使用地方建材的指导, 千方百计降低改造成本。

(五) 加强市场监管, 促进住房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二套房信贷管理, 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或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 稳定发展住房消费。鼓励自治区重点镇发展房地产业。采取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努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供应, 规范发展住房二级市场, 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积极发展限价商品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交易环节以及经营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完善诚信档案系统,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中介、评估、物业、拆迁等企业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管。推进“全区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项目建设, 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体系,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分析。规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推进住宅产业化。鼓励商品住房进行全装修。加强房屋权属登记管理, 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为, 建立健全住房维修基金管理制度。

全面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建立住房公积金大额资金调动管理制度;继续开展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全区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建设;加强住房公积金政策研究, 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加大对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加强风险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提高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水平, 增加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的供给;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加大对我区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动态监管, 规范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整合现有资质、安全、招投标等监管系统, 建立失信惩戒和社会监督机制, 完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 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建设, 进一步规范外省进桂企业的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法定程序,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施工许可管理, 加强合同备案监管, 坚决打击违法转包、挂靠行为。加强建筑劳务队伍管理。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咨询服务, 落实监理质量与安全责任。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合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加强建安劳保费收支管理。

切实提高勘察设计水平。抓好勘察设计市场和质量监管。启动勘察设计咨询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提高勘察设计咨询企业竞争能力。加强勘察设计行业政策法规研究工作, 研究出台鼓励勘察设计行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提高勘察设计的品位, 多出造型别致、功能齐全、具有个性和地方特色的建筑作品。推进建筑设计方案招标投标监管, 增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评审与决策的透明度。严格执行新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和规范, 强化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六) 推进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 促进城乡建设事业集约发展

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和示范工作。将建筑节能列入工程质量监管范围, 新建建筑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率, 在设计阶段达到100%, 施工阶段达到95%以上。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 推进县城建筑节能工作, 开展村镇建筑节能试点。进一步发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示范作用, 建立能效测评及标识管理机制。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组织实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 推动照明节电和路灯节能改造。抓好建筑节能试点工程和建设科技示范项目, 力争实施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10个以上。开展节能减排和砖瓦窑炉建设市场清理整顿, 加大淘汰落后砖瓦产能力度, 加强城市“禁实”和墙材革新工作;落实村镇建设推广新型墙材补助项目。加快开发符合我区建筑节能标准的隔热保温新型墙材。

加快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各市县和国家级工业园区, 要在今年年底完成城镇污水生活垃圾项目设施建设任务。各地要合理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采取多渠道融资、市场化运作等方式, 着力解决制约城镇污水生活垃圾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要加快在建项目工程进度, 尚未开工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 尽快开工, 确保所有列入计划的污水处理设施在今年6月底前建成, 垃圾处理设施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加大督查力度, 对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实地督导。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 加大督办检查和通报、评估力度, 按月通报并排名。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重点支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住房保障、城镇化发展等重点科技项目, 研究开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污水和垃圾处理先进技术, 发展新型节能节材建筑材料, 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抓好示范项目, 扩大示范规模。发展现代城镇区域规划关键技术及动态监控技术, 为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七)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 维护建设领域和谐稳定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 强化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和改进有关政府投资工程、大型公共建筑、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和村镇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继续开展住宅质量通病整治工作。完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分类统计、分类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 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加强督查, 坚决防止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建设系统信访、维稳和综治工作。做好信访、维稳、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 完善领导责任制, 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 加大对涉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热点难点、重信重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力度, 规范信访秩序,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源头。

(八) 加强法制和人才工作, 促进依法行政和队伍建设

加强建设法制工作。加快立法步伐, 进一步完善建设法规体系。力争《广西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广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年内颁布实施。做好《广西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修订、制订的前期工作。编制建设立法五年规划。加强建设行政执法指导和监督, 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定和继续教育工作, 着力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理顺建设执法管理体制, 探索和推进综合执法与建设专业执法的有机结合。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努力化解行政争议, 维护社会稳定。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政务公开, 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推进信息化建设, 完善提升广西建设网, 加快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 建立全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住房城乡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平台。

进一步强化人才和教育工作。抓好本系统教育培训和绩效考评工作。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知识的培训, 配合办好全区推进城镇化建设市长、书记专题研讨班;开展万名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抓好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作为本系统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作用, 加大支持力度, 努力办成全区一流的院校。积极推进住房城乡建设职业教育工作, 建立干部培训师资库, 进一步规范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统一归口管理。按照自治区绩效办的要求, 抓好绩效考评工作。

(九) 抓好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工作, 促进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和完善惩防体系建设, 把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和制度创新贯穿于我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各个环节。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污垃设施等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 确保中央、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政策措施得到落实。继续开展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认真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规范全区城乡规划管理和工程建设实施及质量管理。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 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确保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文明行业创建”为重点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要以政府公信力、服务满意率为核心, 企业要以倡导社会责任为核心, 公务人员要以勤勉、奉献、效率、公正为核心, 加强行风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在全区建设系统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建设行业健康文明发展。

三、真抓实干, 把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各级各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各级各部门要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不断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 对自治区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严格问责, 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的, 要通报批评乃至启动问责程序。

(二) 要切实加强学习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 大兴学习之风, 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建设学习型机关。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知识, 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我区的实施意见, 学习中国—东盟自贸区, 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政策和知识, 做到学懂、学通、学透。要结合各地的实际, 学以致用, 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 推进各项工作上新的水平。

(三) 要突出重点, 真抓实干

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篇3

廉租房建设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史上头一次,这也被公认为是今年"两会"的最大亮点之一。

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

不过,廉租房建设的现状和进展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资金问题,已经成为推进廉租房建设的一大瓶颈。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2006年,全国开工建设和收购廉租住房5.3万套,建筑面积293.68万平方米——仅完成计划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不足。

“1号提案”3月2日,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两份政协提案。在这两份分别题为《关于发展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提案》、《关于强化住房保障职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建议》的提案中,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相同的对象:廉租住房。提案建议,加大各级财政对住房保障的支持力度,适时建立住房保障基金以及强化各级政府住房保障职能,落实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目标责任管理。

而在今年“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一经确定公布,便受到参与“两会”的代表、委员高度关注,被本次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

“但廉租房现状和进展却并不令人乐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学术委员会主席陈祥福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为陈祥福的话做例证的是: 目前全国仍有4个地级城市,以及141个县级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低、廉租住房建设进展缓慢的情况依然存在。很多未建廉租房的城市给出的理由都是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未获解决

“未能及时建立廉租房制度,除了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就在于这些城市普遍是‘吃饭财政’。” 陈祥福对《国经济周刊》说。

记者从建设部有关部门了解到,自从2004年《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出台以后,考虑到各地财政相对紧张的实际情况,对于廉租住房资金问题,一直是坚持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的原则。如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一部分,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捐赠,地方在住房建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或从直管公房租金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等。

“但目前我国除个别城市外,多数是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或者由政府主管部门自筹解决部分资金。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风险准备金、支付管理费用后,剩余资金有限,不足以支持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设部门行政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因此,财政资金支持不足、来源渠道不规范、资金不稳定成为建立廉租住房制度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该人士表示。

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区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数量较多,但由于大部分地市财政资金紧缺,公积金增值收益及土地出让净收益有限,住房保障资金匮乏,导致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住房保障能力不足。

从20%到5%:地方与中央的博弈

为解决廉租房建设的资金问题,去年下发的国办发(2006)37号文明确规定:要落实廉租住房资金筹措渠道,城市人民政府要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之后,财政部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具体按照当年实际收取的土地出让总价款扣除实际支付的征地补偿费、拆迁补助费、土地开发费、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以及土地出让业务费后余额的5%左右核定。

“按照建设部的构思,是与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联动,探索开展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廉租房政策的试点工作,允许试点城市适当提高土地净收益中用于廉租房制度建设的计提比例。根据各地可用资金水平和保障范围,合理确定补贴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一位相关部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具体计提比例,建设部曾建议提高到15-20%。但相关部门认为各地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不宜作统一规定。”该人士透露。

粗略算一笔帐,假设这一比例从5%提高到20%,以2004年全国土地出让净收益为2339亿元计算,全国每年将有约468亿元可用于廉租房建设。

但是这貌似简单的“比例”,却给许多城市带来了大大的“难题”:据今年2月14日建设部对2006年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情况的通报,目前仍有166个地级以上城市未明确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比例;绝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开始将土地出让净收益实际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究其原因,还在于我国各级政府的土地收入是投资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现在要把这笔用于发展的钱,转到住房保障上来,多少有点心不甘、情不愿。这也是迟迟不愿意明确‘比例’的主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学术委员会主席陈祥福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15-20%到“5%左右”,土地出让金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的减少,可以视为地方政府与政策制定者相互搏弈的结果。事实上,即便这“5%左右”的比例,也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保障,因此,廉租住房建设的滞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督促令”面临考验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破解廉租房资金困境,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关键在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使得廉租住房建设不再被“悬空”。

针对这种情况,在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关于发展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提案》中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制定《住房保障条例》,明确住房保障的责任条款,强化制度的具体实施,建立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实施住房保障的推进机制、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去年建设部曾就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在关于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的研究报告中,特别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政府住房保障职能以及职责,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现行的廉租住房政策,完善住房租赁补贴方式,逐步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建设部长汪光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了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市、县,要在 2007年年底前建立,否则“要追究当地政府的责任”。

在此之前,建设部有关有关负责人就已经发出了“督促令”:尚未明确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比例的城市,要在2007年一季度予以明确。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要专项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2007年三季度对各地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篇4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XXXXXX抢险工程,工程位于XXXX。主要工程任务:拆除、新建防汛墙409.55米,新建涵闸一座,箱涵长12.5米,新建墙后绿化带600m2,信息管线铺设410米,河床加固抛石等。

1.2本次阶段验收内容

本工程临时防汛墙为临时建筑物,建筑物防汛等级为4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洪水标准为10~20年一遇,设计采用最高潮位4.30m,临时防汛墙顶高程为5.24m。

本次验收范围为(桩号0+158~0+409.55段)临时防汛墙,共计长度270米。

1.3本阶段工程工期

工程开工日期为2014年05月01日,完工日期为2014年05月20日。

1.4工程参建单位及监督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财务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

二、项目管理工作 2.1项目管理依据

(1)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

(2)工程项目管理合同;

(3)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合同、招标文件及其他有关的合同、协议;

(4)设计图纸(含设计变更)和其他设计文件,有关工程技术会议纪要。

2.2工程质量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编写详细、合理、科学的临防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上报设计单位批准和监理部进行审核,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若方案需要变动时,必须先出具书面的方案并经设计及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对于既不按原施工方案又不进行变更的,一经发现,我部将发出暂停施工指令。

定期组织施工周例会,通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汇报了解现场的施工质量情况。不定期深入现场,抽查施工质量情况。

2.3工程安全控制

我部严格遵循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加强安全施工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施工现场安保体系认证为抓手,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抓好安全工作。从项目开工起。我部多次会同监理单位针对项目部、施工现场和民工宿舍等地进行了安全检查,特别是安全用电、临水作业及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通过监理通知单的形式,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整改,在得到书面的整改回复后(需附照片),由监理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消项。

2.4工程进度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详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并上报监理部审查。每周例会中,要求施工单位对下一周的工作安排要以上报的施工工期计划为基准来合理安排,如有较大滞后,需说明原因并重新上报施工进度计划。

四、工程阶段验收意见

XXXX工程(桩号0+158~0+409.55段)临时防汛墙共计长度270米已建设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意通过临时防汛墙验收。

五、结束语

本工程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及工程所在区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临时防汛墙建设管理任务,并在工程文明工地建设、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我们在今后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得到了宝贵经验,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发扬,为上海堤防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XXXX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篇5

(一)20xx年重大城建项目建设情况

1、已建成通车并发挥缓堵作用的工程项目。截至到目前,武侯大道(二环路~三环路段)改造工程、蜀龙大道四期、双林路改造工程、二环路光华村下穿隧道、武侯大道下穿铁路西环线隧道工程、大安东路跨锦江桥、华星路跨锦江桥、镗钯街跨锦江桥、成金(青)路与绕城高速互通立交桥、三环路桂溪立交桥、商贸大道跨三环路立交桥、人民南路改造工程、成彭高速入城段改造工程(含高架桥)、第一批9座人行天桥、景观大道工程(成温邛路~光华大道段)、成龙路与绕城高速互通立交桥、新光路拓宽改造(含新光路下穿铁路隧道工程)等共“6路20桥”均按时建成通车,对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作用。

2、在建工程项目情况。目前,包括川陕路改造、国道317线老成灌路(郫县段)改造工程、老成渝路改造工程、三环路龙潭立交全互通改造工程等一大批项目正在正常有序推进,其中三环路龙潭立交全互通改造工程将于春节前建成通车,届时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二)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建设情况

20xx年打通“断头路”工程目标任务为开工20条,完工10条。到目前为止,已开工建设30条,已有15条“断头路”建成通车,春节前将还有5―7条道路完工。

(三)人行天桥建设情况

20xx年启动人行天桥建设两批,第一批9座已于去年12月底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二批人行天桥选址43座,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力争春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公交港湾站改造和交通综合整治

新型公路建设管理模式调研报告 篇6

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响应省委号召,认真开展“思想大解放、企业大发展”讨论活动,对xx省公路建设的思路和出路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探讨。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形成了深化改革谋发展的共识。当前推行新型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改革的时机逐渐成熟,加快开展改革试点可以成为总公路建设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xx省公路建设面对的形势和困难。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和xx省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未来几年xx要投资修建3000多公里高速公路,还需要 500亿元至xx年开始,xx省还将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将加强沿边三级以上公路网建设。xx省沿边公路网总规模6300公里,需要新建、改建总里程4 97公里,共需投资4 2亿元。

xx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结构,决定了公路运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多年来,公路建设更多的带有公益性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战略目的,而不是出于逐利动机,不少道路的经济收益并不理想。长期借贷--修路--还贷的直线型投资方式,加上收益与投入倒挂,从政府主导型到企业化运作的转变。现阶段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补助和银行贷款,其中银行贷款占了较大比例。公路投资公司作为一个筹融资平台,在还贷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圆满地进行资本运作,克服投资需求与建设资金不足之间的深刻矛盾,将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面对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变革、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需求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面临迫切需要改革的呼声。

二、国内公路建设管理模式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我们的启示。

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沿海和内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先期接受了国外先进的公路建设管理理念,公路建设改革尝试起步较早,在外资和民间资金的'强大支持下,开始了引入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的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演变以及社会力量的全面介入,bot系列模式的广泛采用,促进了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和自身管理模式的转变。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发育较快,并迅速向代建制发展。产业系统内主体整合迅速,通过兼并重组、联营、联合等方式,产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重新配置,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总承包模式日渐普及。民间自发的探索又促进了地方立法的进程,立法的推出又反过来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公路建设管理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从当前来看,设计施工组织集成的设计施工总承包、突出专业细分的代建制和搭建融资平台的bt(属bot大类)等建设管理模式,已成为国内、国际建设管理的流行模式。

在总结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管理体制,拓宽融资渠道,使公路项目建设从传统的自营式管理走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进而带动全省公路相关产业的孵化和发展。

本轮改革应以达到以下三个成效为目标。

一是促进行业市场细分,强化行业专业优势,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降低投资造价。通过试点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培育单一阶段、多阶段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市场,整体化建造经营市场,大跨度的整体经营承包市场,促进咨询--勘测--设计--施工的相互渗透,促进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房建、机电等进行真正的专业承包,促进市场细分,通过市场细分,提高细分市场的技术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管理的整合能力。发挥行业多年的专业沉淀,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降低投资造价,树立专业队伍品牌,以独有竞争力面对来自“大土木”的外来竞争。

二是通过试点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实现职能转换,促进企业发展。目前,xx省公路建设改革已取得较好成绩,高等级公路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在建设管理上的弊端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应制定市场规则并行使监督职能,鼓励企业以市场经营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或多个阶段。以市场为导向,激励本土公路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延长价值链,挖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潜力,提高盈利能力,以求增强本土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其在参与外来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升其向省外和国际市场进军的竞争力。

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篇7

1衢江台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

1.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及时分析研究衢江台党风廉政状况,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具体的工作相结合,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和落实惩防体系,明确班子成员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和工作措施,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根据广电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突出重点,对重要环节、重要事项、重点监督对象归纳为系统项目,针对容易产生腐败风险的政府采购和网络工程建设领域等特殊环节、事项,重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就是将过程系统化、制度化、责任化。

1.2突出重点,建立和完善责任工作机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职工在党风廉政建设应当承担的制度。包括责任者对主管、分管工作失职、失察问题,也包括责任者对重大、特大责任事故和突发性事件中无过错责任的追究。不断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抓好责任目标考核与失职行为责任追究,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衢江区广播电视台干部政绩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标准,对抓党风廉政建设严重失职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坚决纠正工作难度大,干部职工处理可宽不可严的错误认识,加大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

1.3认真检查,抓好落实。一是公开接受监督。记者、工程技术人员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台里设有热线电话,24小时开通,一有投诉及时处理;建立行风监督员制度,认真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公务接待费用等实行上墙公示,对人事制度实行双向选择,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二是加强检查、考核,衢江台以党务、纪检监察为主成立台考核小组,对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考核,检查结果、处理意见全部公开。

2衢江台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2.1广电体制复杂。在纵向上,与广电系统上级纪检部门的联系不够紧密。在横向上,与文广新局的关系不够明晰,造成大家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

2.2广电工作面广,既有媒体宣传的,又有网络事业建设的;既有台本级的,又有乡镇中心站的,在管理和作风建设上增加了工作难度。

2.3广电业务发展迅速,一些企业化经营的项目不断拓展,如何界定正常的企业营销手段。根据企业化运行的特点进行有效管理等,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2.4广电网络工程建设领域。一方面招投标工作不到位。极个别不按规定进入市场招投标,网络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中标单位资质审查不到位问题。另一方面是网络工程项目建设市场发育不完善,竞争不充分,诚信缺失。

2.5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局限性问题;二是严密性问题,有的规章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出台过程中又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因此存在一些漏洞,或者与其他规章制度相抵触、相矛盾,或者没有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同步;三是本位主义问题,干部在拟订规章制度时缺乏全局观念,责任和义务的划分不尽合理;四是可操作性问题,有的规章制度宏观上比较全面,但没有制定出具体标准和相关配套规定,如实施细则等,有的脱离实际,难以操作。

3抓好衢江台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3.1明确思想,常抓不懈。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保障性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到领导重视不放松,宣传教育不放松,检查落实不放松,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尤其是要进一步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广电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机结合,更加具体细化到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考核中,形成整体合力,促进广电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3.2进一步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是进一步将完善制度、公开监督、检查考核科学衔接,系统管理,使之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更加透明公开。

3.3做好招投标规范工作。对招投标的文本进行统一调整,按照新的标准对施工队进行招投标,由工程监管部负责标书的制定,然后由区招投标中心实施工程队的招投标工作。施工工程队的招投标要审查相关的施工人员的电工证、登高证、雇工合同保险等材料,防止恶意投标,确保工程建设中的安全。

3.4加强网络工程建设领域规范整顿。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资质审查,对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认定和市场准入要严格把关。凡不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资质、业绩、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的单位,不准参与工程建设;二是从严查处无设计图施工行为,对无设计图或达不到要求的不准施工,一经发现将对设计单位及相关人员从严处罚;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在本辖区内出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篇8

一、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基本情况

绥化市所辖3市6县1区共10个基层种子行政管理机构,所有种子管理机构都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没有参公管理单位。全市人员编制为229人,总从业人数207人,其中编制内实际从业191人,编制外人员16个;学历结构情况: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51人,大专学历135人,中专以下学历21人;年龄结构情况:55岁以上10人,50-55岁49人,45-50岁58人,45岁以下90人。

二、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农民科学选购种子。在品种未审先推、套牌侵权问题突出的区域,加大品种清理整顿力度,同时,在购种季节加强宣传引导,主要通过领导电视讲话、专家讲座、电视台制作宣传片、滚动字幕、打公告、走村进屯入户发放《致农民一封信》、印发《种子安全常识宣传单》、在种子市场醒目位置悬挂过街宣传横幅等方式,结合当地种植实际情况制定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区域布局规划,引导农民科学选种,理性购种。

(二)严格种子市场监管。一是市场检查中我们根据审定品种目录,对所有种子市场和门店以及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品种进行清查,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为重点检查对象,并对其涉及品种进行立案调查并严肃处理。二是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及时发现邻省越区销售及外购劣质种子等违法案件;三是重点检查企业和门店的经营资质、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种子标签、经营档案、销售凭证、进货凭证、相关合同或委托书等,对种子直销入户比例较高的地区,我们组织进村入户倒查,寻找问题种子线索,查清种子来源,对来源不清品种要抽样检测品种真实性;四是进村入屯调查无证经营行为和农户购种渠道。同时对农户指导宣传如何正确选购种子;五是健全种子监管长效机制。采取多部门、全方位联动手段,把打假与维权、督办与问责相结合,大力查处影响恶劣的重点案件并公开曝光,從而有效地震慑违法行为,由市政府牵头,农业局、公安、工商、质监、种子管理站、电视台等多家单位联合行动,对农资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将联合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使之形成种子及农资市场检查的一种常态,从而达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最终达到健全和完善种子监管长效机制的目的。

(三)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我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应组织执法人员和种子质量检验人员,对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经营的所有品种的种子进行扦样,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杜绝假劣种子下地。对省外非正常渠道流入的种子,加大了监管力度并依法进行抽样、封样、鉴定。

(四)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在良种的推广过程中必须坚持先区域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以区域试验、展示观摩、示范引导的严格流程推广优良新品种。能够让群众在众多审定品种中选择最适合的品种,能够让种子管理部门发挥技术指导职能,推进种子管理部门看禾推介品种、农民看禾选用品种、种子企业看禾营销品种的重要工作。逐步建立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让农民通过观摩去选择种子,种植放心的优良品种,降低种植风险系数,提高良种覆盖率,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三、县级种子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方面:由于上下种子管理职能不一致,给种整个行业管理带来很多弊端,由于种子管理站缺少了约束种子经营企业和业户的权力,使得种子管理站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举步维艰。

(二)人员方面: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还很缺乏,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受指数的限制得不到聘任。

(三)经费方面:受地方财政财力不足限制,种子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种子办案、种子检验经费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种子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执法方面:执法力量弱(由于执法单位组织结构、人员配备、执法独立性、法力辐射范围等方面所决定),法律效率不强,没有独立的强制手段,对种子企业、经营业户的规范、管理、监管只能达到乡镇级水平,对经营活动频繁的村、屯就显得鞭长莫及,致使村、屯农资产品经营混乱,种子事件发生频繁。这种现象应在执法力度,法律效力,执法体系建设和法律受权强制手段上加以解决。

四、几点建议

(一)基层种业执法机构权责不清,需要明确种子管理机构在执法中的职责地位。建议国家给予种子管理机构授权执法。以便更好的发挥种子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职能。在即将开展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职能定位国家授权执法,负责种子市场管理,打击无证经营和假劣种子,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等。建议上级主管理部门在种子管理机构参公管理中以文件形式下发统一口径。

(二)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源头、打假冒,重视种子生产基地的规范建议。恳请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行为上要注重源头治理,对种子生产环节要严格清理整顿,对私繁乱制、抢购套购行为要严厉打击,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抓企业、打套牌,重视种子侵权行为的规范建议。恳请国家及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有独立品种权企业的品种在销售之前进行认真核查其真实性,属套牌行为的要坚决给予严厉处罚,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利益,也是规范市场品种的根本环节。

3、抓域外、打越区,重视种子经营环节规范建议。恳请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吉林等邻省农业主管部门对其域内的种子企业进行严肃治理,从源头上杜绝越区销售行为和销售越区品种,这是我省省界市县种子市场秩序根本性好转的源头所在。

上一篇:欢迎欢送词下一篇:国有企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