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精选8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石阡县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一跃成为许多打工者梦寐以求的拾金宝地。县里外来人也逐渐增多。这样的现象无疑大大促进了石阡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同时也给同等重要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难题。这些打工者携带子女来到石阡,有的甚至还举家迁入。对于大人们来说,是找份工作——容易;而对于这些随着父母来到陌生地方的孩子们,他们面临的则是继续接受教育,这对他们来说——困难。这些准备继续受教育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种种原因,相对而言,他们属于学校人际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如何把这些形形色色的孩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崭新的班级,也同样使他们迅速适应县城的教育方式,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呢?这是一个严峻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外地务工子女学习和情绪情感方面存在问题
(一)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基础差。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中途从原籍转学至此的。他们很少有人受过较正规的学前教育,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了其他同龄孩子,而内地农村的基础教育又相对来说比沿海开放地区要差一些,所以他们学习基础差,转学后要跟上学习进度暂时比较困难。
2、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差。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地区间基础教育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坏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再要纠正,比较繁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学习差而导致的连锁反应。由于在学习上长期得不到肯定,没有成功感,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要取得一样的学习成果,他们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这使他们身心疲惫,变得不愿学习。
(二)情绪情感上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存,带着孩子离乡背井来到此地谋生,他们多从事的是本地区最底层的艰苦劳动。经过家访调查,我了解到我的班上大多是来自四川、安徽、河南河北、浙江的孩子,父母从事的多是收入低、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当地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们普遍都还生活得比较艰难,这些孩子在与本地孩子的交往中,由攀比而产生的失落感,是不可避免的。而成人世界对外地人的排他性等因素,也是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再加上他们学习成绩差,而学习成绩往往是一个小学生在班里有没有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他们普遍在内心深处有自卑感。
2、焦虑心理。外来务工人员因为自己所受的教育少,都有一种“补偿心理”,希望“知识改变命运”,别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主观上讲,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为自己争气,对孩子期望过高。客观上,他们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教育态度简单,忙于生计和孩子缺乏心理沟通。再加上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因成绩差家境差受到歧视和责难,倍感压抑,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和不安,存有焦虑心理。
(三)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等手段了解到,这些孩子与本地孩子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艰苦的家庭环境培养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强的自立意识和耐挫能力。与同龄的本地孩子相比,他们少了许多娇气,在生活上能吃苦,动手能力强,热爱劳动。而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辅导。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是目前外来民工子弟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位家长跟老师诉苦,不是我们不重视家庭教育,确实是因为我们文化水平低,孩子问的问题我们都答不上来。这无疑成为了众多
家长的一个借口。其实,“家庭教育包括生活、学习的习惯培养,思想观念的引导,综合素质培养等等,其实学习辅导只是家庭教育很少的一部分内容。”
谈及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打、骂。他们认为,不打骂,是很难让孩子长记性的,唯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效果。这绝对是一种过激的教育办法,而且容易让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就极容易受一些坏习惯的诱惑,比如离家出走,或沉迷于网络。
二、解决方案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这些心理问题和个性品质上的优势,需要对他们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融入集体是基础。
1、学校应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给转学生一个适应期,让他们可以以轻松的心情去更快的适应并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集体。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外来学生的心理安全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帮助每一个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在开学阶段,学校总要在各年级安排几个插班生,这时也是老师进行始业教育的最忙碌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个让每个学生感受“爱”的良好时机。其实,在外来学生走进教室那一刻起,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能让该生感受到自己能不能被他人所接纳。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应多关心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因为有个别学生会因为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感,不愿和其他同学交往。老师可以组织集体活动,使其加入,适应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减少其自卑感,使他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情来更好的学习。再管理学生方面,教师应注意不要因自己的一些言行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做到完全地尊重他们。师生共同的爱能逐步消除外来学生在入学时的焦虑情绪和自卑感,以开朗、合群、乐学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集体生活中来,获得最大的心理安全度。
3、强化心理优势,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励外来学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老师期待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外来学生往往在班里倍受冷遇。他们成绩差,家庭条件差,往往成为老师和学生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绊脚石,被老师批评次数越多,大家在心理上就越不愿去接纳他。而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在于老师,老师要站在外来学生的角度,替他们说话,要多用激励的言语,帮助他们在班里确立被他人认可的地位。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等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教师多用激励来面对这些相对弱势群体,就会在他们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步消除焦虑心理,从而产生良性的循环。
(二)家校衔接是保障。
对外来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条件普遍较差,通过对外来人员家庭的调查了解,发现在家长观念、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家庭管教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尤其是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共同教育好学生。针对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和给学校教育确实带来一定难度的现状,我校拟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辅导”上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以便让他们的子女得到最优化发展。我们现在所做的有:
1、开设系列讲座。我校历来重视对外来学生家长的辅导。根据家长的需要,我校几年来一直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料《与子女同行》一书。近年来,我们面向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家长群体开设了系列讲座,如“本地区及我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介绍”、“如何使您的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给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长素质,适应时代发展”、“学会和孩子沟通,学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提高自我心理素质,与孩子共同成长”,等,以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及心理辅导艺术。
2、提供外来学生和其家长的交流平台。在我校设计的一份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中显示:外来务工人员为生计而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学习的占了被调查人数的73%。为了拉近家长和子女间的心理距离,使家长对子女的心理辅导更有针对性,学校建立“家庭开放日”,努力创造条件让外来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了的学习生活情况。在“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我能行”、“向爸爸妈妈介绍我的老师同学”的主题活动中,这些外来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听到了他们需要和父母沟通的心声,都对自己的家庭教育现状作了很好的反思。
3、父母应更多关心学生的需要,包括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看孩子温习功课或者是陪孩子聊一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这些做法可以让孩子感到父母很关心他们,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心理上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环境。
(三)抓好学习是关键。
学校心理辅导包括学习辅导。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自信心、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学生而言,它体现在学生在学习中对成功的需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差这是事实。因此,对他们的学习指导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操作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症结,查漏补缺。导致学习差的原因有:(1)智力差。(2)学习基础差,在系统知识结构中有严重的疏漏环节。(3)学习习惯和态度差,因长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而导致厌学心理。(4)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以(2)(3)两个原因为主。比如学生戚某在学习中呈现动作慢、反应慢、字迹潦草等症状,究其根源是因为他在家乡时没有念过汉语拼音,是个“拼音盲”,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不能独立识字,朗读能力差,无法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许多作业都不能独立完成,做作业耗时长,身心疲惫,考试成绩差无成功感。“治水要从源头抓”。我首先从汉语拼音给他补起。让他每天认读几个拼音,并结合认字,反反复复,螺旋式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基本上能独立拼读。
2、发动学生,结好对子。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普遍愿意模仿他们所崇敬、爱戴的人。青少年儿童更是如此。学生看到了教师为了这些外来学生呕心沥血毫无怨言,很愿意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压力,对这些学生伸出援助之手。我根据这些外来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特点,给他们每人配备了一名既能管好自己又有时间去帮助他们的品学兼优的小老师,开展结对子活动,每天督促并辅导他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学习习惯开始抓起。
3、降低难度,从头做起。由于学生在智力结构和发展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其成长环境和各自经历不同,他们在学习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协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而定,不可强求统一,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外来学生与其他儿童一样有受到表扬、给予肯定、获得奖励、引起注意等心理需求。想方设法让他们确立自信,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因为自信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肯定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在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往往是他们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当学生确定自己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尊重后,就会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2)、因材施教。做为教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优点,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祝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开展自我竞争。自信心与正确归因有很大的关系,正确的归因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学习做内在的可控的归因,才更有助于学生从自身寻找学业成败的因素,并根据表现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从而提高自信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竞争,进行纵向比较,只要自己是不断进步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我班有学生54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人, 作为班主任老师, 我对这些孩子进行调查, 这些学生大多数居住环境及家庭教育相对较差, 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差于本地学生。要将这些孩子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祖国的未来, 小学教育任重道远。
案例一:班里有个叫刘元元的孩子, 一直让我很头疼, 他有打架、骂人、上课偷吃零食、不完成作业等现象。我尝试很多办法教育他, 谈心, 严厉批评, 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我尝试和他的家长交流, 他的爸妈都是出租车司机, 根本没时间管他, 经过几次谈话, 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 基本已经放弃。我意识到, 家庭、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 心里没有爱的孩子, 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 开始关注他, 重新了解他。
上完数学课, 刘元元收拾好文具后, 看到地上有纸屑, 拾了起来。我立刻表扬他, 只要他的一点点进步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刘元元上课偷吃零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没有了, 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竟然考了95分。
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 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 建立信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发掘他们的潜能, 并不断地表扬和鼓励。
案例二:班里有个叫杨小杰的同学, 学习上不努力, 成绩很差, 书写特别乱。在课堂上, 我发现杨小杰总是用一种不屑一顾的眼神, 看我一下就爬在桌子上, 不是玩耍, 就是睡觉。我一边讲课, 一边到他跟前摸着他的头, 暗示他坐好。他晃晃头, 不予理睬。他的家长来兰州一直在做麻辣烫生意, 根本没时间管他, 找家长谈过几次, 家长态度很好, 也很配合, 并说回家好好教育, 但该生仍然“我行我素”。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有一次放学后, 他主动帮一名同学拖地, 第二天, 我就此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他的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 杨小杰总是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我把这当作一个切入点, 来调整他的学习成绩, 而且经常找他谈心, 进一步鼓励他发扬优点。经过一段时间, 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书写工整了, 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老师若能加以正确引导, 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采取优点激励法, 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只要教师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 就一定能做好这些孩子的转化工作。
案例三:有一段时间, 班里同学的铅笔或橡皮等物总会“不翼而飞”。经过调查, 我发现是一名叫尚林云的学生所为, 班干部知道此事后都很气愤, 要求老师在班会时批评他, 并要求返还同学们丢失的文具。因为尚林云的父亲来兰州后在蔬菜批发市场卖菜, 平时很辛苦, 没时间也没精力管他。经过再三考虑, 我将他叫到办公室, 他非常害怕, 哀求我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我先是用温和的语言安慰他:“一个人可以穷, 但是不能没有骨气, 一个人可以犯错误, 但是却不能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从此以后, 班里再没有发生失窃的现象。
通过此事, 我认为用情感教育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设置一个能够鼓励学生进步的环境, 以消除他们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 不公开批评学生, 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长处, 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这样, 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言行中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 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现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使外来建设者子女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本地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并利用外来建设者子女自身的资源对本地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如何采用一种互补的教育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能力互补
1.生活能力的互补
在暑假里,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有一种活动形式,就是让城里的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让其感受农村生活的艰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不可能经常组织学生到某地区亲身体验,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资源,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互相传授、相互体验。
学校里大扫除,干得最出色的总是那些经过生活磨炼的同学。比如来自四川省邻水县的学生张某,虽然成绩不大理想,但是劳动积极、肯吃苦。显然,他身上的优点是本地很多学生都不具备的。其实像他一样能吃苦的外地学生还有很多。学校举行野炊活动,捡柴、淘米、做饭、烧菜,干得最火热的总是那些经常做家务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中,外地学生又占了93%。显然,如果教师事先对外地学生的各种技能有所了解的话,在分配或安排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组合,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2.说话能力的互补
大量外地学生的到来也是一种资源,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利用,那么各地的风俗人情就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而说话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虽然教材中有很多进行说话练习的素材,但是那些素材未必完全适合学生,未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而让外地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事情,则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在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外地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整理、编辑,然后在班会中尽情地交流。在交流中,既培养了外地学生大胆发言的说话能力,也让本地学生领略了全国多地的风土人情,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以关爱为根本,进行情感互补
1.生生互补
中秋节的时候,也正是开学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虽说外来建设者子女的父母大多在身边,可是他们距离亲戚或者原来的同学都比较遥远,他们挂念的,或许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一起玩耍的伙伴……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合适的活动,让外地学生感觉到学校就像家一样的温暖与舒适!端午节到了,本地学生送给外地学生几个还带着余热的且带着箬叶清香的粽子以及喷香的茶叶蛋,让外地学生倍感温暖!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份真挚的情感呢?外地学生的家长回老家了,带来了很多家乡的土特产,他们会把这些土特产带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一起分享,这时,你可以看到双方的笑脸是多么的灿烂!
2.师生互补
在冯骥才写的《珍珠鸟》中有这么一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实际上,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个贵州来的王同学,个子不高,但是大山中坎坷崎岖的道路铸就了她倔强的性格。刚进入班级,给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更糟糕的是,由于她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的困难很大,她想到了辍学。班主任老师知道情况后,马上打电话给她,动员她回校学习,经过三番五次的努力,她回来了,任教语文的陈老师也抽出空余时间给她补课。她被老师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学校要开运动会了,班主任正忙着选拔运动员,王同学看着大家跃跃欲试,心里也很想为班级出一份力量。可是自己这学期刚刚转入,大家都不知道她的底细,再说了,她自己也从未参加过这样的运动会,虽然很想参加,但是心里也没底。这件事情被细心的杨老师知道了,特意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间与她谈心。最终决定让她代表班级参加400米跑步比赛,这时候的她还是问了一句:“杨老师,我能行吗?”“没事,杨老师相信你!”就是因为这份关爱,就是因为这份信任,让她鼓起了参加比赛的勇气,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其实,我们所期望的,并不仅仅是她帮班级赢得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外来学生愉快地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三、以课堂为平台,进行知识互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外地转进来的学生,文化底子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但是未必每个方面都比本地学生差。如何结合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地在这两类学生中有目的地进行互补,也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1.阅读图书,互相交流
阅读大量的图书,历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利用阅读教学课、综合实践课等进行图书交流、阅读心得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这项活动可以和读书活动紧密结合,首先,动员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交换课外读物。特别是那些初来乍到的学生,他们原先所持有的课外读物与本地学生相比在数量上、类别上都相差甚远。同学之间交换图书既增加了外来学生的阅读量,也有效地让他们更快融入新的集体。其次,通过图书交换,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再次,在图书交换中帮助外来建设者子女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进行有效的筛选,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我们预设的读书目的。
2.描述地理,互相了解
由于区域的不同,各地的气候、生产的农作物、水果、矿产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小学科学教材中,也有较多的篇幅介绍以上内容,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之间差异很大,诸多的知识学生根本无法在科学教材中得到诠释与理解,即使有所了解,也有可能是似懂非懂。现在在教授相关的地理知识与矿产资源时,我们根据班内生源分布情况,事先让有地域关联的学生做些准备,上课时让他们进行描述,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让甘肃、陕西的学生讲讲黄土高坡千沟万壑的地貌特点与当地由于缺水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学生就会在如何珍惜有限的水资源方面有较大的感触;让四川长江流域的学生讲讲三峡的壮观与山峰的秀丽,可以让学生增加对祖国山水热爱的情感;让贵州的学生说说当地的“地无三分平,天无三日晴”的地理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贵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成因;而面对北方或者中西部的学生,则可以让本地学生说说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多姿,他们已经看到了局部,加上本地学生的描述,可能会认识得更多、理解得更好。
可以采用这种知识互补模式进行教学的课程还有很多,比如语文课上介绍各地风土人情;体育课上乡土体育项目的拓展等等。总之,有了这个理念,就会有拓展的空间,就有了互补教育的可能。
总之,本人提出的采用互补的教育模式,不仅在农村学校适用,在城区学校也同样可行。实施这样的教育模式,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实则意义深远。如果我们能尽最大努力教育好外来建设者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地成长,那么如此众多的外来建设者就能安心地为我们当地的建设添砖加瓦,何愁经济不腾飞?
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关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具体办法如下:
根据巴南区农民工的构成特点,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并具备相应手续者,其子女可在务工所在地学校就读,并与当地正住户口适龄儿童少年同等对待。一是在巴南区经商并取得经商所在地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二是在巴南区务工并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人员;三是在巴南区从事其他合法工作的人员。流入巴南区城区(鱼洞、李家沱地区)的上述人员子女,可到指定学校就读。在鱼洞地区分别指定了4所小学和2所初中,在李家沱地区分别4所小学和3所初中接收上述流动人口子女 — 1 —
(详见附表)。流入到巴南区其他场镇(或农村)务工、经商及从事其他合法工作的流动人口子女,可就近在流入地学校就读。
“农民工”子女就学所需手续
上述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学校就读应具备以下手续: 1.本人(或监护人)提出入学申请。
2.在申请就读学校附近经商的个体工商户应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在申请就读学校附近企事业单位务工的,应提供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用工合同;在申请就读学校附近长期(一年以上)从事其它合法工作的,应提供所在地镇(街)、村(居)委会证明。
3.暂住证(街道之间的流动人口应提供流入地街道居委会或派出所出具的居住地点证明;
4.户口薄。
学校审核上述手续经后安排相应班级就读,同时,按照学籍管理要求办理异动手续。
城区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基本情况表
巴南区教委入学咨询及投诉电话: 66223793;66227010;66227009。
巴南区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基本情况表
巴南区教委入学咨询及投诉电话: 66223793;;
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比较低,他们的教养态度增加了对孩子教育的难度。他们从偏远农村、牧区来到城镇,法律意识差,家长对子女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不够,对子女照顾不周,期望值不高,只求孩子读书识字、帮手赚钱就行。他们文化水平较低,自身的个性品德就比较差;缺乏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淡薄,对孩子动辄打骂;在教育方法上欠科学、欠恰当、有时还欠理智;有的只养不教,认为“树大自然直”。这些特点必然造成对子女身心发展不利的因素。他们生活范围狭窄,视野闭塞,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自身榜样不佳,行为习惯差;在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均顾所不及,不少孩子自由散漫四处游荡,城镇文明习惯学不到,却与溜冰场、游戏机室、网吧,甚至小偷小摸、结伙打架等等结下不解之缘。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节省开支,大多在城乡结合部租赁条件很差的民用住宅。这些出租屋空间狭窄,生活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成长环境更差,难以有安静的学习空间。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严重缺失,让这些孩子养成了不爱学习,只贪图玩乐的坏习惯。准对这些现状,我们必须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
对于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务工人员自身的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素质高的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一般相对较高,他们一般也容易获得较好一点儿的工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也
比较高,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而收入较低,甚至生存都有问题的务工人员,就仅仅满足于孩子有书读就行。这就希望务工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及时在思想、文化方面“充电”,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成人培训。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家长要树立教育新观念,了解孩子成功必须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支点;明了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品德教育、行为指导、立志、学业、调节期望值等要点;还要懂得家庭教育基本原则、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许多务工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对孩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些方面要多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闪光点。
学校要增强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的针对性。由于地区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品德行为也存在着差异。对于务工子女的教育首先应该是行为习惯的指导,让他们先在日常行为方面适应现代城镇生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我们应根据当地的生活环境、师生素质、学校条件去实事求是地进行行为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品德教育,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八荣八耻”。还可以利用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促进家校沟通。利用家长学校,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指导必须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能进城镇务工的都是一些比较精明能干的人,是努力提升自己素质并勤劳勇敢的人,经过点拨,他
们不仅会重视家庭教育,而且会较快地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效果。因此,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家长观念,增加家教知识和能力上,让他们明了仅仅务工挣钱的经营是小经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才是一本万利,从根本上改变命运的“大经营”。
务工子女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养成还取决于社会氛围如何。城镇居民要公平、公正、友善地对待务工人员,都互相看做是为同一城镇作贡献的人,使务工人员真正融入城镇社会,有利于务工子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的养成。
泰州市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陈大祥
近年来,乡镇工业迅猛发展,外来人口明显增多,农村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人数也逐年递增,提高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状况的重视,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研究,逐步完善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管理措施,已成为农村学校研究的课题。
一、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
1,农村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转进转出频繁,学生流动性大。
2,外来务工子女基本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早期教育,甚至根本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由于家庭影响,经常转学,使得他们几乎每年都在学习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零碎,衔接不上,甚至读小学高年级了竟然没有学习过英语,加之学习环境差,家长自身接受教育有限,文化素质较低,督促不力,缺乏教育方法,更谈不上辅导,因而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较差。
3,外来务工子女能吃苦耐劳,动手能力,自理自立能力较强,大胆乐观,自我满足度低,因而幸福感较强,但和本地学生相比,由于成绩差,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因而常常感到自卑和孤独。
通过以上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学科成绩这三方面都存在问题。
二、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对策
1、了解心理问题,讲究解决方法
外来务工人员一般来自于贫困而落后的地区,这一特殊群体往往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和排挤,其子女已经适应了原出生地的风俗生活习惯和道德文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性格特点,来到了相对较为发达、文明的地区后,原先的一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习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约束,在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感觉不适应,茫然不知所措,加之学校部分教师与同学的态度,使他们的心理更加自卑了,性格更加内向。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从以人为本,公平义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出发,让外来务工子女享有和本地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作为学校,首先要敞开大门欢迎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就读,将他们纳入教育招生计划,让他们各方面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树立大教育观,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帮扶帮教活动,更加的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要用他们能吃苦耐劳,独立性强,上进心强等优点教育本地学生,同时通过班队活动、爱心传递、家访、心理健康教育等,消除他们心里落差,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快乐。总之,教师要关注、帮助、温暖、感染他们,就一定能解决好他们心理问题。
2,实行专项管理,家校互动互通
外来务工子女将越来越多,而且流动性较大,因此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特殊管理,最好实行专项管理,建立好花名册、学生档案、学籍卡,建立学习辅导、心理辅导、成绩跟踪、安全教育等相关制度,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活动,如“爱心捐助”活动、“手拉手”活动、“帮扶帮教”活动、家访等。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工作劳苦忙碌,家庭教育几乎空白,对子女的关心程度低,极少和子女交流,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几乎不知晓,所以作为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家长联系,要充分利用校讯通信息平台、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及时和家长联系。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家长讲清道理,教给他们一些教育方法,指导他们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教育好学生。
3,摸底分层推进,逐步提高成绩
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差异性很大,他们当中有不少智力水平高于当地学生,但由于他们原有的教育环境、学制、教材体系与当地的学校不同,再加上家庭的自身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低于当地学生。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首先对这些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摸底,建议其上哪一年级最为合适;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降低对他们的一些学习难度,注重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及时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第三,我们对这些学生加强了个别辅导,根据他
们的学科成绩制定专项的辅导计划,利用中午、放学后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一般经过一两年左右的时间努力,这些学生的成绩基本上能跟上来。一部分学生还能进入班级优秀学生的行列。这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与提高,对于学校来讲,提高了大面积的学生质量。
一、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尽快融入班集体, 让他们走出孤独
1. 现状。
在我们学校里, 像这样频繁转学的外来务工子女不在少数。据调查, 有55%的外来务工子女认为自己很孤独, 没有好朋友。
2. 应对策略。
一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是人的本能。外来务工子女大都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他们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地域、语言、教学进度、教材内容、学科设置、生活环境和学习习惯都与本地学生有明显的差别, 所以一开始都会表现得沉默寡言。长此以往, 势必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还可能会导致“自我封闭”。因此, 需要我们班主任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让他们更快地融入班集体, 成为班级中的一员。开学第一天学校给外来务工子女的印象特别重要, 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热情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比如这个学期, 我校二年级又来了一个外来务工子女陈文清, 第一天报到时, 当她一出现在教室门口, 班主任朱老师就热情地迎了上去, 并让她上讲台介绍自己, 说自己的爱好、特长, 谈自己的故乡。同学们也都投去友好的目光, 使她感受到温暖。来注册时我们已经了解到她成绩较差, 特意叮嘱朱老师安排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给她, 还让旁边的同学多关心她、帮助她。经过一系列的帮助, 她终于变得开朗了, 很快合群了。
二、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提高学习成绩, 让他们树立信心
1. 现状。
外来务工子女流动性强, 并且他们的父母忙着打工赚钱, 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 以至于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家长监督, 完成的作业质量也不高, 总是有不少错误;上课听讲不认真, 总是爱玩一些小东西, 家长根本不会在乎子女的什么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学校从学生进校那一天起, 专门给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成长记录袋”。
2. 应对策略。
“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同学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课堂上, 老师鼓励他们站起来朗读课文, 一方面培养语感, 一方面增强他的自信心;课后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 让他们平时摘抄美文佳句;生日到了的时候全班帮他们一起庆祝生日快乐……渐渐的, 他们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 有时还会写出一些精彩的片段, 好几次都贴在了班级里的“作文角”上。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刚来新学校时, 我学习成绩不好, 在班级里总抬不起头来。没想到, 经过老师一个学期的辅导, 再加上我的努力, 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少, 老师也常常表扬我, 几次期中期末我都得到了学校表彰, 这让我学的更有信心了。
三、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沟通家校联系, 让他们得到关爱
1. 现状。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为生计而奔波, 没有时间管孩子, 文化水平低, 没有正确的方法管理孩子, 而且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许多不理解甚至误解。笔者通过对学校50名外来务工子女的调查发现:他们做作业时, 有的家长外出工作不在家, 有的家长在看电视、打牌或做家务;有的学生无固定地点做作业, 有的家庭没有书桌供孩子学习, 65%的家庭无独立学习的房问……因此, 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 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应对策略。
我们学校通过召开外来务工子女家长会、请教育专家讲座、教师家访、建立家校联系本等方式, 使家长获得了一些具体、科学、实用的教育方法, 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配套, 促进外来务工者子女全面发展。通过沟通更新观念, 端正教育子女的意识。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在家及时检查子女的学习情况, 尽可能的多抽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 掌握孩子的点滴变化, 为更好的家庭教育奠定好基础。有问题立即与教师反映交流, 充分发挥“第一任老师”的教育及管理作用。通过教育及沟通, 让家长知道, 孩子需要的不只是衣服、食物等物质, 也需要关心、关注、关爱和鼓励等精神食粮。让父母用正确的方法来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四、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增强安全意识, 让他们享受教育公平
1. 现状。
近几年外来务工子女的安全问题日趋严重, 其中大部分都是死于溺水和交通意外。据调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数来自中西部山区农村地区, 缺乏必要的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知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90%以上的学生上学和放学又都无大人接送。因为缺少了家长的看管, 他们往往喜欢结伴在路上和河边玩耍, 这样就很容易出事故。
2. 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学校建立健全了预防溺水事故和交通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 做到养成教育和专门教育相结合。每年暑假前后, 学校要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学期初和学期末, 学校都把外来务工子女和家长集中起来, 请辖区交警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并要求家长尽量到学生往返学校的路上接送, 不用不合格车辆接送孩子, 以确保学生安全。
“放养娃”的安全问题之所以成为家长的一块心病,一方面在于现实因素决定了家长难以做到“盯防”,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孩子缺乏多元娱乐项目和可供选择的余地。当喜水的天性遇到逼仄的转身空间,便极容易被水魔夺走生命。然而,拓展公共资源毕竟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现实决定了其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一蹴而就。那么,我们能否转换思路另谋他途?
生活中,由于公共设施的不足将孩子逼到水边等危险境地,让我们深感揪心,但同时,我们又对生活中很多现成的公共场所的白白浪费感到费解。全国有多少所大中小学,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有阔大的校园操场,甚至还有自己的游泳馆。可每逢暑假,校园内除了疯长的野草,却总是不见孩子生龙活虎的奔跑身影。这是为何?
孩子放了假,为什么这些公共场所也跟着放假?如果全部满负荷用起来,会是个什么情景?或许正是看到了这种资源的浪费,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决策层源于公共责任而出台的这一“善政”,需要全社会用良心做底的“善行”来落实。然而,法虽在,响应者却寡。即便响应的,也是开开停停,始终在顾虑中谨慎前行。
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毕竟,诸如人手短缺、资金匮乏,尤其安全等风险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每一样都是让人挠头的难题。但难题并非无解题。担心责任牵扯不清,那就可出台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将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和学校各方的责任厘清,通过详细的管理制度约束各方;人手紧缺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街道招募志愿者协助学校管理等形式解决。至于经费来源,则可由各级财政部门具体落实,为场地的维护和孩子购买保险等兜底。有组织地定向提供场地,将“放养”变“群养”,孩子玩得开心,学校管得放心,家长工作也宽心。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推荐阅读:
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11-21
外来务工证明06-04
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范本专题11-22
外来务工人员学习需求社会调查报告11-21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合度调查问卷11-07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总结05-24
进城务工子女帮扶案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