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诚信感言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助学贷款诚信感言(推荐8篇)

助学贷款诚信感言 篇1

我是来自于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大一刚来这里时,看着高昂的学费,再看看家里的情况,顿时陷入了茫然。然而在入学须知里,我来了解到了贫困的学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此时,虽然我觉得上学会因此变得轻松了,但是心里总觉得没底,心想着国家哪有那么多钱支助我们啊,名额是不是很少,我能不能选上?带着这些疑问,我忐忑地把申请书交上去,心里不断地祈祷着能被选上。终于,我还是成功地申请了助学贷款,这让我想起了温总理的一句话:不让每一个没钱的孩子上不起学。现在大二了,我还是能继续贷款,不得不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这也使得家里的负担得以减轻。

我很明白这是国家对我们这些穷人的恩惠。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这不只是滴水,助学贷款使我有机会完成我的大学梦,能在大学的校园里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我很幸运我能生长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比起我的上一代,我显得是那么的好运。我的爸爸在初中时就辍学了,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加上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作为大哥的他不得不放弃了学习的梦想,把机会让给弟弟妹妹。我曾无数次的试想,如果我生长在我爸爸那个年代,我估计这辈子就没有踏进大学校园的机会了。

因此,在我们通过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这些同学,在毕业时应谨记国家给予的恩惠。我们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钱还给国家,让国家能够更好继续为师弟师妹们解决学业问题,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我们每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同时,这也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如果我们连这份诚信都没有,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这个社会立足。诚信是一个人的名片,当我们在社会时,这张名片对我们有恨重要的影响。没有一个人想跟一个没诚信的人交往,也没有一个公司会雇佣一个没诚信的人。所以我们应当清楚地认清诚信的重要性。

现在在我们国家,如果不能及时还清助学贷款就会被记黑名单,诚信档案也会被记录。然后就不能再通过贷款买房买楼,或者出国,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影响很大的。所以,助学贷款一定要按时还清,否则我们就会因我们的诚信问题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我觉得国家建立的这个诚信档案机制是非常正确的,它可以很有效地杜绝一部分人投机取巧,故意拖欠贷款不还,同时还可以为人才给予更正确的定位,知识不是确定人才的唯一标准,品德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他没有一颗良好的道德心,连基本的诚信都不具有,那这样的人往往会做出对家庭或者社会有伤害的事情。因此,我们贷款的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明智的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不能贪图个人私利,做出有违法律的事情。

我们知道在毕业后就应当开始还贷款,因此我们在读期间,应当省吃俭用,在生活上要节俭,学习上要比其他同学更加努力,争取拿奖学金,从而减轻家里的负担,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打工,在解决自己生活费的同时也可以积蓄一点钱,为以后的还款做准备。

其实诚信也是平时就应当保持的好习惯,在平常的生活里,无论干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诚信,这也是为赢得别人好感和交更多朋友的先决条件,同时它也会让我们把诚信放在处事为人的首位。反观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到处都弥漫着信用危机,人与人都变得冷漠了。在这种情况下,诚信更是我们当代社会应当需要重视的,要养成讲诚信的好习惯,就应当从平常的小事坐起。正如孔子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助学贷款诚信感言 篇2

一、诚信现象缺失的现状

1、伪造证明, 获取贷款资格

在贷款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有的家长和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 这些学生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 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等手段笼络家庭所在地有关人员出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获取贷款资格, 以取得优惠政策和照顾。这明显违背了国家的资助政策。

2、因所谓的面子, 放弃贷款资格

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特别是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 坚守所谓的人穷志不穷, 穷也不伸手的固有陈旧观念, 而不愿让贷款丢失所谓的尊严, 宁愿欠费也不贷款。导致自己的学习、生活受到经济的困扰。

3、贷款到手后, 挪作他用

有少数贷款学生获得贷款后未正确使用贷款, 而将其挪作他用, 做一些与贷款初衷相违背的开支:有的学生利用贷款从事商业活动, 甚至炒股等;有的学生利用贷款购置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行为, 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反感。

4、毕业以后, 逾期不归还贷款

大学生在毕业前时, 虽然填写了还款确认书, 但毕业后工作单位的变化, 通信方式的改变, 自己又未能及时与贷款银行联系, 造成银行和学校在他们毕业后难以找到学生本人, 就造成了逾期不归还贷款的事实。据某银行统计, 在贷款学生毕业后, 找不到贷款学生去向的高达45%, 逾期未归还贷款率达40%以上。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资助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诚信现象缺失的原因

通过分析, 本文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诚信教育的认识误区

诚信教育包括诚信思想理念的培养教育和诚信责任的宣讲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行为的巩固教育。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过分重视后者而忽视了前者, 一般局限于讲授一些诚信的行为规范, 忽视了诚信思想和理念的培养。再加上高校教育客观上存在的重智轻德倾向, 是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诚信缺失的体制性根源。并且在大多数高校中, 诚信教育并没有被提上议程, 它只是零散的存在于某些课程和教师的言谈中, 没有得到与之地位相称的关注。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惘。价值观的选择作为诚信观念的导向性因素, 是当前大学生诚信观念的一个薄弱环节。

2、大学生诚信意识欠缺

大学生诚信缺失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对它完全漠视。他们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 并将其作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现实生活中, 特别是助学贷款的过程中, 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 而是表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更多地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 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 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于某些大学生而言, 助学贷款无抵押、无担保, 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他们就图着这份眼前的小利, 抱着“不贷白不贷”的投机心理, 贷款时又有“先贷再说”、“先花再说”的心态, 至于以后的还款, 则是“能拖则拖、能少还则少还、能不还则不还”。这些错误的动机就容易造成大学生对助学贷款工作诚信认识上的迷惘甚至偏激。

3、社会消极影响造成诚信认识模糊

部分学生家长或学生看到国家助学贷款既不要抵押, 又不要担保, 操作简便, 认为银行的背后是国家, 这样一来, 大学生的借贷行为就由原来的个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以致容易滋生不良贷款企图。殊不知这样一个个的个体加起来却形成一个不讲诚信的群体侵蚀着国家充满人性关怀的政策。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同时受着传统文化教育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同时, 我国社会主义诚信、法治制度的不健全, 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诈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走私等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时有发生, 又由于监督制度不健全, 少数政府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损害法律权威和公信力, 高校领域的冒名顶替、抄袭剽窃行为无不影响着校园的学子。在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和价值观冲突时期, 这些不良的社会影响极易模糊地动摇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判断, 更冲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诚信, 造成大学生诚信观念的缺失。

4、贷款操作上存在诚信真空

由于地域、城乡经济剪刀差等方面诸多因素限制, 很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定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 这就造成了学校难以严格区分贫困与否的困境, 自然出现了骗取贷款现象。无论是国家助学贷款还是生源地贷款以学生的身份、人格和信誉为担保, 还款建立在学生未来预期收入的基础上的, 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并且学生毕业后流动性较大, 商业银行缺乏严密、有效的诚信认定、评估以及跟踪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再加上现阶段,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还未完善, 个人的信用更多讲“自律”而忽视了“他律”, 人们往往只能从道德标准上去谈及信用, 所以, 我国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问题无法度量、无法评价和无法制约, 这使银行贷款机制为学生违约埋下了伏笔。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出身贫寒又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来说, 就业难为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如期还款成为难以解决的难题, 自然产生了不诚信的现象。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的对策

1、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首先, 加强诚信教育, 强化诚信观念。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高校领导、教师、员工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共同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环境, 让诚信如“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般在学生心里扎根;将诚信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 进入课堂。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细化诚信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 明确责任, 抓好落实, 把诚信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 对诚信进行深入研究, 为加强诚信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围绕当前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组织力量开展专题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既要使他们懂得诚信的基本内容, 更要使他们能够自觉践行这些基本行为规范。“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有机构成要素, 不可偏废。但在实践中, 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停留在认知层面, 注重受教育者掌握了多少德育方面的知识, 而忽视了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功能与作用, 未能把“知行合一”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 在使诚信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上下功夫。在教育过程中, 既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 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2、积极创建诚信舆论氛围

我们要通过校园网、校报、举行以“诚信”为主题的电影座谈会、班会、征文比赛、讲座、典型表扬等多种形式普及诚信知识, 树立诚信第一的理念, 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诚信并非单向, 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和实际行动表现。尤其是对获得助学贷款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并充分利用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环节对在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使助学贷款工作进人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 真正的缓解广大学子的经济压力。大学生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中, 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使诚信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贯穿诚信教育

教育无处不在, 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素材, 坚持实践第一。对大学生来说, 知荣明耻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应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把诚信的基本要求落实到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落实到为校园添光彩、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之中,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 不断提高道德水平, 从而明礼诚信。

4、加强信贷的制度建设, 确保管理规范

(1) 健全贫困生认定机制。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 我们要坚持“两条线”方法。一条线是高校从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到班主任的政工干部队伍。这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可以分别从宏观、微观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完成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过程。另一条线是大学生的四年学程, 主要分三个阶段。新生入校前, 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要认真地查阅学生的档案, 通过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初步认定贫困生。大一上学期, 刚入校的新生, 受高年级学生的影响较少, 能够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状况, 这一阶段要进一步地完善贫困生档案库, 并对入档的贫困生进行认真的排查。大一上学期以后时期, 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家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 如父母发生交通事故、离异、下岗、突发疾病及家乡遭遇天灾等都要及时做好记录, 以便贫困生档案库作小范围的更新。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消费奢侈、花钱无度的不贫装贫者。只有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我们才能把贫困生贷款工作做真、做实, 降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机率。

(2) 建立健全大学生的诚信监督机制。学生在校期间, 将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名单进行公示, 设立诚信监督信箱, 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监督。特别要对贷款学生的贷前、贷中、贷后实行监督管理, 发现学生存在虚假信用状况或不良行为记录时, 要立即停止贷款或削减贷款额度。学生毕业后, 要将大学生信用体系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联网, 让全社会监督大学生诚实守信。通过监督, 使大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3) 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失信惩戒机制。要将大学生失信行为与学生比较关注的担任学生干部、学校年度评优、团校、党校、入党紧密挂钩。通过相关的限定, 让失信者意识到因此付出的沉重代价, 同时, 也是对其他学生的警醒和鞭策。面对居高不下的助学贷款违约率, 银行可将贷款人的还贷信息数据转人个人诚信数据系统, 通过强制授权方式, 在全国银行系统中建立借款大学生个人信用记录, 使借款人的履行状况与个人后期向银行借款活动, 如买房、购车、商业贷款等直接挂钩, 从而迫使借款人按期还款。

除此之外, 社会、高校还要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关爱。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 从硬件上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优先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以增强其还贷能力。真正把贷款工作做好做实。

摘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是一项诚信工程。在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当积极探讨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 加强针对贷款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 增强其诚信观念, 并内化为一种心理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提高诚信的自觉性, 有的放矢的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助学贷款,诚信缺失,探析

参考文献

[1]刘佑等:发展社会学教程[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2.

[2]李汉林:科学社会学[M].中国科学出版社, 1987.

[3]莫里斯·迪韦尔·热 (俄) :政治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 1987.

[4]张祥平:人的文化指令[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5]杜喜荣:论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7) .

浅析助学贷款遭遇诚信危机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家助学贷款在发放过程中遭遇的诚信危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造成诚信危机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相关政策的实施和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效用。

关键词:助学贷款;诚信;教育

1 国内现状

1.1 国家助学贷款推行困难 2002年全国已签订贷款合同的学生仅占申请学生的31 %,某高校学生总数一万余人,单单在2003年中在所有贷款学生中仅仅有不足100人与银行签署了还款协议,占全校困难生总数的5%。这种现象不仅与国家推出的相关鼓励政策背道而驰,同时好多学生也被烙上了不守诚信的烙印。事实上并不是学生不希望利用助学贷款来帮助自己,银行并非无借贷的诚意。往往更多的体现在银行有着不敢借贷给学生的种种顾虑。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严重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诚实守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被《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党的十六大报告也将诚实守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已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也是国家将大学生作为重建我国公民信用体系的突破口的主要原因。

1.2 国家助学贷款形式多样 大学生学费获取有多种途径,其中包括办理助学贷款,或与校方联系,申请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或学费减免等事宜。除此之外,还有“绿色通道!”沈阳工程学院从2006年起开始靠绿色通道来帮助贫困学生。可以先上学,学费以后慢慢补上。该校对于一些没有能力全部或部分交上学费的学生,学校允许学生可先到学生处递交办理绿色通道的申请,准备好贫困证明等材料,申请通过后学生可以先上学,学费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而为保证贫困学生的日常生活开销,学校每年都提供各类勤工俭学岗位,学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取生活费。该校自2006年开始了绿色通道以后,每年都有800名左右的贫困学生靠绿色通道完成学业。学生入学后还可以争取奖学金、助学金。通过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学校在经济上的资助,帮助该校困难学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

1.3 学生还款能力不足 但现在我国学生助学贷款不还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办理过助学贷款的学生草草签了协议,却不清楚日后将承担的经济压力,一些毕业生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还款。有的学生,大学毕业两年多从没还过一次款。谈到还款,竟一脸茫然,“没人来通知我还款啊?” “目前还没有打算,等哪天赚了大钱一定还上。”“协议条款我也没细看。”很多贷款的学生对于日后该如何还钱,要不要利息等是一无所知的。

对于银行和学校而言,目前还没有一种制约机制来保障学生按时还款。校方应主要靠诚信教育。云南大学总体上有80%的学生能够按时还款,但20%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全部还款,对于催缴欠款的学生,学校每年都会通过学生、教师、单位等多种联系方式设法与该生联系,但收效甚微,目前只能与银行沟通,针对在校生开展信用教育专题,并普及金融知识。

2 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因素

2.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高等学校及其学生不可能游离于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大环境。当前,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现象还相当严重。

2.2 诚实守信逐渐在教育中淡薄 诚信教育作为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载体体现在过程教育中,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因此诚信教育不仅要纳入高等学校日常教育体系中,更要在努力建设一个校领导、教职工、全体学生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的同时,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诚信教育都要贯穿其中。

3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

3.1 诚信教育的开展要普遍和全面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培养作为思想政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树立和培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诚信教育中的一个首选突破点。引领学生阅读和学习与诚信有关的文献、期刊、书记和重要文件讲话,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改变诚信教育模式,提高诚信教育效率,更新诚信教育理念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就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潜在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发挥大学生的青年先锋作用,将诚信教育的逐步转化成良好的、自觉的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平等性原则:大学生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决定了诚信教育必须将居高临下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平等对话的说理教育,双向互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实践性原则:诚信教育应深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不局限于平时的课堂学习,要从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从而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大学生的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通过大学期间不断地学习、工作、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等行为表现出来的,诚信教育至始至终必须渗透其中,相辅相承,不可偏废,才能使大学生的诚信品更加稳定和持久。

3.2 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制度化、规范化

3.2.1 制作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中的内容包含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课余文化生活等,详细记载了学生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德、能、勤、技等方面。诚信档案是联系社会和学校的桥梁,是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建设的切入点。诚信档案的建立是对大学生行为强有力的制约。

3.2.2 制度建设与诚信教育的有效结合。教育过程中的诚信教育不仅在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也是帮助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性;诚信制度建设强调的是利用健全的诚信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正确引导、强制监督、合理约束。二者是相互依托的,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必须避免两种极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教育所形成的自觉性,忽视制度建设的功能;二是片面强调制度的强制性,将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看作可有可无。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效结合,不仅是会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有较大提高,同时也会对大学生今后的行为举止起到很好的约束。

4 结语

贷款助学,诚信树人 篇4

班级11级英语2班 姓名:田海涛 学号:201106058 指导教师:张盼 感谢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我们贫困学生的关爱,作为一名国家助学贷款的受益者,我向所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发出倡议:恪守诚信,诚实做人,塑造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形象;勤学苦练,自强自立,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作为一名国家助学贷款的受益者,我知道这国家助学贷款由商业银行发放,自发放之时,商业银行就将些信息报送到了个人信用数据库中。如果不按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就违背了借款人向金融机构借款时与金融机构建立的按期还本付息的约定,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就会形成负面记录,影响个人将来的经济金融活动。

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以个人信用向银行获得的贷款,能否按时按期还贷在我们大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申领国家助学贷款的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守信人,把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个人信用的试金石,认真经营好个人信用这个无形资产,珍惜今天,努力勤奋学习,走向明天,用诚信回报社会,用诚信这张绿卡塑造自己辉煌的人生。建立起良好的个人信用,为自己积累这一宝贵的财富。

犹记得2011年的那个9月,也就是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心里几分欢喜几分忧愁。欢喜的是大学的生活一直令人向往,上大学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但同时又觉得担忧,因为那高昂的学费对于我这种贫困家庭来说是那么的纠结。家里共有五口人,家中无外来经济收入,且收入不稳定,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父亲一人提供,母亲体制差,干不了重活,通常在家干些较轻的活。随着其家中的支出量越来越大,家中生活压力日趋加重。

正当我在矛盾时,突然看到了希望,那就随夹在录取通知书里面的《助学贷款宣传手册》。是啊,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助学政策,可以有效的帮助到类似我这样的贫困学子因为上不起学有可能放弃学业。国家声明了:“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无息贷款,直到毕业才收取利息。于是我到县教育局办理了生源地贷款。让我可以交得起学费,按时的到校学习。

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保证,诚信就是一诺千金。我们大学生应当把诚信看成与生命一样重要,视诚信为自身道德品质的生命,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从我步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就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感恩周围的一切,我十分的感激国家,正因为有了一系列的扶持,才让我圆了大学梦。

在班上我是学习委员,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有奉献精神,工作积极每次上级下发的任务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好。处事谨慎、耐心,有信服力赢得老师同学们的认可。起到很好的学习带头作用,积极调动同学的学习热情,经常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关于学习上的难题。

在生活上节约简朴,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食堂兼职,自立与自强,同时自尊与自爱。虚实守信,耐心听取老师同学的教导。在班级、宿舍与同学舍友关系和谐融。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时常关心、帮助他人,不拘小节。为人大方得体积极参加各类有益活动,爱护公共财物。

在思想上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第一个学期早早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并且经过其的努力,已经通过预备党员的公示,即将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无违纪记录,思想端正,与同学的关系处理的较好,团结互助,互相关爱。

经过一个学年的奋斗,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同时获得学院的一等助学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学院“工作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学院业余党校结业证书”等奖项并且再一次享受到了国家的助学政策。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弃,努力可以战胜一切。我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更离不开国家的助学政策,将来工作了,我一定按时偿还贷款,并且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祖国这种大爱继续传递下去。世界到处充满着爱,当你享受着爱的时候也不要忘传承下去

助学金感言 篇5

我是00大学00学院000专业00级的000,在今年我拿到了国家贫困生助学金,作为今年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学子的深切关怀。为了我们自己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拥有一份有品位高质量的生活,我们自主自愿选择了读大学。作了这个选择,我们理应承担这三年本科学习的全部费用,不应该企求于国家、社会的关怀与帮助。国家助学是为在校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的一部分助学基金,我很荣幸能领到它。这是对我的一种关心也更是对我的一种鼓励,我深切的感受到我身上的责任重大,同时我也从内心深深的感谢党和国家,感谢学校和系里老师辅导老师的栽培,让我在二年的大学生活中学到了知识,同时增长了才干。

我是来河南省民权县一个小村庄的一名普通男孩,怀着无尽的感激,怀着无以言表的心情,获得了这份贫困助学金,再多的话语只为做一份动力鼓舞我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奋进。助学金的给予是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给予我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同时我更有自信,我减少对生活费的忧愁。我可以安心地在教室里看书。同时,我更有信心,我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这段差距,因为在我身边还有很多关心和关注我们的老师,他们是热情的,而不是我以前认为的那种冰冷的感觉。信心和勇气我都坚信我将来一定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做个合格的大学生。由于我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家里收入只靠父母两人务农,每当我回忆起这一幕时,我就不知所措,对未来怀疑,对自己的家庭,我都曾满怀疑虑,要知道对于一个很薄弱农村家庭而言,付一笔高昂的高等学校学费是多么的艰辛,或者比这更残酷,我一直在苦思冥想,心烦意乱。是学校的老师和领导给我点亮了指路的明灯,学校在经济方面给了我最大的帮助,这让我感到了无限的温暖。学校这次给我们提供助学金是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来学习,学好知识以后能贡献于社会,做有用的人。我认为我们应先学会感恩,只有先拥有感激的心才会有回报的行动。当我们懂得感激时,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里,我们就会没有怨,没有恨。学校全方面地为学生考虑,不只在学习上紧抓学生的成绩,在生活方面也是关怀备至,深入了学生的心理和家庭情况,为贫困生设立了助学金,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使他人的学习道路更加平理和家庭的压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各方面中都取得了进步。此次能获得国家助学金,不仅是对我学习的认可和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和促进,鞭笞我不断前进。在学习上,我不会懈怠,要继续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来对待各门学科,并努力在各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上我也是积极进取,关心和团结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充实地过好大学的每一天。这笔钱是对这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救星,同时这种无私的支持和帮助给予了我更大的动力和求学上进的渴望。激励我们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斗志,帮助我们改善学习的客观环境,有信心去学习,激励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去假造辉煌。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们已经在学校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我一直努力不断鞭策着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做着走向社会的准备,我相信有国家对我们这一代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将不是那个被预言是垮掉的一代,我们将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自信,自立,自强,去开创我们自己美好的明天去开创祖国美好的明天!

在这么多的帮助下,我一定会把自己磨练成为一只可以搏击长空、自由翱翔的雄鹰。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英雄。他用自己的汗水、努力,经过了多次辍学、复学,终于换来了一张大学通知书。他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据我所知,洪战辉拒绝了好心人的帮助,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完成大学的学业。他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必须自立自强。我把他的话默默地对自己说了一遍,并深深地记在心里。他是我的榜样,我必须向他学习!所以,我开始找兼职。很多人都不愿意招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一新生,失败了,再找!失败了,再找!终于,我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面对着我十分陌生的电脑,我感觉到手足无措。幸好,好心的同学帮助了我。她教我打字,收钱,很耐心。很快,我熟悉了我的工作。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还是快乐的。因为我可以自食其力了,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要做一只雄鹰,首先必须自立自强。我想,我做到了。但是,光是这样是不够的。要想成为一只真正傲人的雄鹰,还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种回报他人的,报效祖国的志愿。

我会在不同的时期给自己定下不同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完成,以求达到一种逐步提升的层次。人们都喜欢把老师比作蜜蜂,辛勤地劳作,只是为了替人类酿成蜂蜜。蜜蜂这种广泛、勤快地采蜜好比老师默默地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蜜蜂酿蜜为他人正如老师教书为的是祖国的明天。我将会扮演好蜜蜂这一个角色。我会努力做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准备。在大学进而,我会合理安排好学习的时间,尽自己所能吸收更多的知识,以便可以传授于祖国的下一代。这是我的理想,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它的!

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难走,我都会坚持。聋哑人邰丽华尚且可以领导残疾人跳出撼动人心的“千手观音”,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是不会让困难给吓倒的。我相信,凭对知识的追求这一信念会让我一直走下去。只要心中有梦,其他的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听说,一只雏鹰,要成为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必须经历从悬崖上摔下的苦楚。我想,要完成和实现我的梦想也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

等到我可以真正翱翔天际的时刻,我一定会在天空划下一个完美的弧线作为对蓝天的回报。同样,我愿意为我的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希望可以在我的工作岗位上画上生命的句号。我渴望这种结局,因为这可以见证了我对理想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

非常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关注,并且给予我们实际的帮助。在这深深的表示感谢,向学校及各位关心和帮助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社会在发展,对于一个家庭贫困的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有说不完的泪水,我依旧能够听到父母心里的那份担心—大学的费用多高呀?特别对于我这样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有的时候不得不暗暗伤神。

在此我深深的感谢那些给予我关注的老师,学校。我不是被遗忘在学校角落的垃圾,我也是学校整体的一员。助学金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给予我信心与责任。

再次感谢国家,学校及老师对我们这些贫困的学生的关注,我将用行动来报答你们的“恩情”。

我是一们来自农村的孩子,我的家庭无法给我厚实的财富,但却给了我努力去改变家庭现状的决心。因此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大学的四年来磨砺我自己,使我能将来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因此,我要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在大学里多学东西,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好基础。我知道我个农村的孩子,家里很难提供我在学校的费用,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因此我要端正好我自己的学习态度,勤奋努力,严于律己,省吃俭用,不奢在物质上的满足,尽量减少家里的负担,我知道现在的世界上还有很多比我更不半的人存在,所以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我相信“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会打开另一扇门“,坚信自己的人生不是用低沉和消沉来修饰的。家庭贫困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于拼搏,贫困就会变成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无限动力。我相信我会在助学金的激励下,我会勇敢地去面对,去克服,决不放弃,持之以恒,不断地从知识的海洋吸取青春的营养,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迎接未来的换战。

人生有情而恩情无边,此时此刻充盈在我心中的是无尽的感激。我要用大学四年的时光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以获得的助学金只是过去的荣誉和肯定。停留与自满等同于退步,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终点,又是起点,胜利永远属于坚持不懈者。突然一瞬间,我们学子仿佛看到了国家、社会花大力气奖励、资助我们学子的良苦用心。一方面是我们学子一无所有,国家、社会不能指望我们什么;而另一方面我们学子有时国家、社会未来的新一代的建设者,是未来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鉴于此,国家、社会奖励、资助我们学子的良苦用心在很大的程度上便是激励我们学习、激励我们更出色地完成我们的学业,以期我们将来有更大的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能力,进而推动社会、国家在长期内可持续地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感恩国家、激励学业,这终不是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对了,是自强!

国家助学金感言 篇6

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感言

首先,很荣幸能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因为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高兴之余就是感激,因为这对于家庭贫困的我来说,可以说是莫大帮助,我家全家都为此感动。这份助学金最起码减轻父母的一半负担,我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助学金给予我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同时我更有自信,我减少对生活费的忧愁,更有充裕的时间学好自己的课程。同时,我更有信心,我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这段差距,国家助学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帮助我实现梦想,有人说“获得了国家的资助,一要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二要合理计划,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这句话很正确,尤其对于我这种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有计划的,不乱花一分钱。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更是一种境界。我要经营好这颗感恩的心,我会把感恩理解为生活中的一种美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人生,我生活的世界里又多了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给自己昏睡的心灵多一些触动,让趋于麻木的神经有些灵醒。学会感恩,懂得感谢,感谢一切美好与相助,甚而感谢促使我醒悟的感动与教会我坚强的酸苦!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对我们学生的帮助和关爱。不仅我一个人,而且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同学,也受到了国家助学金的帮助。我想他们的心情也和我一样激动,感谢着国家与学校。国家和学校无时无刻在关注着我们这些困难群体,而且我相信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教育事业工作、助学工作都会越来越好。

我要把国家和学校的关怀化为前进的动力,更加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以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光添彩,为今后有个好的工作打下牢固基础,作一个有理想,有报复,有志向的新一代青年,为建设祖国奉出自己的力量。我的家庭没有给予我厚实的财富,但却给了我努力去改变家庭的决心,但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我要靠我的努力、刻苦、勤奋、向上,用我的双手亲自去改变命运,亲自去改变这一切,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双手创造财富,让我的小家富裕起来,好好的回报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带领我们周边的人走向小康。我经常参与爱心活动,我也会继续培养我的爱心,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将这份关爱传递到更多的人手中,让他们跟我一样感受到国家的温暖。我绝不辜负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同时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创造更加绚丽灿烂的未来。

助学贷款诚信感言 篇7

一、国家助学贷款暴露的大学生诚信缺失

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被《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然而, 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绝不能盲目乐观, 国家助学贷款由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而陷入了尴尬境地。

1.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存在误区。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意义、性质、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存在误区。某高校对2001年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3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听说过“个人资信制度”, 有20%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款问题, 7%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还很难说。贷款以后, 将来找到好工作, 早日偿还贷款, 并没有成为大学生考虑的首要问题。

2.大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表现出的诚信危机。

银行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要求学生开具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和学习、操行评定。然而一些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 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 开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而且由校方出具的学习、操行评定也不能完全反映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同时还存在一些大学生递交了贷款申请书, 却又购置高档手机、电脑等奢侈品的现象。这些行为, 令人怀疑这些学生贷款的目的、动机以及毕业后的还款意识。

3.大学生就业和还款确认时的失信表现。

银行要求贷款学生在毕业前夕要填写还款确认书, 认真填写自己的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然而大学生随意更改、撕毁协议书的现象相当严重。即使按协议书上的联系单位和联系方式, 毕业后, 银行和学校往往还是找不到人。

4.大学生存在恶意逃债现象。

按现行政策, 贷款学生应于毕业后六年内还清所贷款项, 并不是一次还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银行约定六年内还款的次数及每次的还款数额。所以大学生不还贷根本原因不在于没有还款能力, 在于履约还贷意识不强, 甚至恶意逃避债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国家助学贷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旦任由其泛滥, 将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而, 探究其成因以寻求治理对策便显得紧迫而重要。

1.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影响。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在转轨的过程中, 由于体制不健全, 行为不规范, 严重冲击了人们头脑中传承多年诚实信用理念。有的毕业生为逃避归还助学贷款而不惜背弃诚信原则, 一走了之, 使银行和母校处于尴尬境地。致使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普便反映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呈严重下降趋势, 其根源就在于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 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地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因时而变、方式灵活、思路对头。在必要时, 高校还应该专门开设诚信教育课程,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纠正错误认识, 宣传诚信益处, 教师率先垂范, 学生不甘落后, 首先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3.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差。大学生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三观”方面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 只是由于受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影响或经济利益的驱使, 慢慢地脱离了原来的轨道。重个人利益, 轻集体、社会利益, 重小团体利益, 轻整体利益, 不能很好的从人民利益出发, 从集体利益出发, 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为出发点。长此以往势必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严重损失, 同时也是教育的悲哀。

4.全社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诚信制约、惩戒机制。

良好的诚信制约机制是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保证, 适当的法律惩戒是加强诚信建设的必要措施, 因此在通过诚信制约机制对违背诚信原则的人进行制约的同时, 在必要的时候也要用法律手段让他们尝到违背诚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切实认识到无信不立、失信可耻, 从而树立“诚信是金”的正确理念。

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要克服诚信危机, 重建诚信, 必须从诱发失信的原因人手, 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多方面综合考虑, 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1.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诚信建设的经验。

在信用制度比较发达健全的西方社会, 信用被奉为一个人社会生活的“第二身份证”, 一旦出现不良的记录, 便给自己的求职、领薪、纳税、购物、租房以及还债、贷款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不仅如此, 法律对不讲信用的公司或个人, 将给予严厉的惩罚。银行对信用记录不良的客户不提供贷款, 不发放信用卡, 商业化形成了市场信用约束。而且在西方已经基本形成了信用档案网络化, 信用中介机构专业化, 诚信法制建设完备化, 诚信文化普及化的良好趋势。综合分析,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 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有效制约机制。

2.创新德育教育。

我们要把社会、家庭、学校三个重要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各个阵地的优势, 灵活采用适合各阵地的教育方式。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 这是克服空洞说教取得诚信教育成功的关键。

从社会角度来说, 必须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不断赋予诚信以新的“内涵”, 做到与时俱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探讨, 应该建立一个有诚信内涵的校园大环境, 建立起严谨、求实、创新的校园诚信文化。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他们的诚信意识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时时处处加以正确引导。

3.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 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建立专业化、商业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个人、企业、政府信用评估监督机制, 同时也要加强诚信法律制度的建设。其中, 以法律制度建设为核心。其次, 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逐步实现系统内联网, 并与教育部门的全国学籍网联结, 收集学生的助学贷款违约信息, 以学校为单位定期对外公布违约学生名单, 加强对借款学生的监督和制约, 逐步建立高校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

总之, 当前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失信的问题, 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 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既有传统的体制上的原因, 也有现实的观念上的原因。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社会问题, 要克服和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进来, 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的高度重视起来, 需要大学生自己觉醒起来。但只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 大学生的信用体系就会越来越好。

摘要:本文从对国家助学贷款中暴露出来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分析和研究, 得出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并根据其原因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多方面综合考虑, 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具体途径。

助学贷款诚信感言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助学贷款

前言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诚信意识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国家助学贷款之所以采取无需经济担保的形式,主要是考虑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的育人场所,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观念教育,把信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贷款求学意识和如期还款意识,珍惜自己的借贷信用和名誉,毕业后能自觉履行还贷责任,成为具有良好诚信意识的公民。

1 当代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

2004年6月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全国已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连同前几天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153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22.5亿元。然而,一些不守信用者利用助学贷款的无实物质押的特点,恶意逃款,给银行、国家、社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助学贷款的呆账、坏账率高达10%以上。

“人无信不诚,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然而,在当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却频频出现。作为青年人的优秀代表、国家的栋梁、祖国的希望的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却是令人担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声誉,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质疑。

2加强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

诚信是立国之本,是宝贵的社会民族财富,也是个人完备人格的必备品质,是一个人做学问、成才干、谋事业的根本。时代呼唤诚信,个人修养需要诚信,在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如何培养出既具有诚信美德又能为建设诚信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大学生已成为一项迫切的要求和严峻的课题。

2.1诚信是社会的粘合剂,无论是在政治生活、经济活动,还是国际民生、人际交往中都显示出无可替代的巨大价值。它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信用体制建设的外部环境支持,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欠贷不还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银行工作人员曾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没有诚信,一切社会活动都将处于无序状态,不利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

2.2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合二为一的,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毕业不还贷的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对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2.3诚信作为一种基本价值观,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具有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它同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等基本价值观念一样,是完善个人、提升民族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为准则。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信必有忠,忠能达信,欠贷不还的行为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价值观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

可见, 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使诚信者安身立命。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3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诚信是根本的为人之道,儒学“思诚”、“著信”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优秀道德示范和基本践行标准,有利于诚信意识的养成和诚信精神的传承。当前,面对出现的各类大学生诚信危机,我们应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信用社会体制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中的新情况,加强诚信思想的传输和宣传,在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中积极思考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对策。

3.1重视高校“两课”教育,注重在教育教学中传输“诚信”思想

“两课”教育是目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形式和主要途径,大学诚信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托于《思想品德修养》、《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形式进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此类课程较高的理论性与抽象性使广大学生未能予以充分重视,再加上非主干课程等因素,也使得在教学上有轻视之嫌,未能真正做到结合实际,或是融入专业教学中,深入阐述。鉴于近年来贷款信用、学术腐败等危机的不断发生,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日益加强,也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应不断改进“两课”教学内容与手段。

3.1.1丰富和拓展“两课”教学内容,将“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五爱”、“三讲”等内容融入其中;并借助历史例证,向学生们充分展示诚信在古今中外的普遍价值和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1.2 将“两课”教学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实践工作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讲授“成才与做人”,带领学生切身感受诚信与成功、失信与失败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诚信认知与情感。

3.2 贯彻“诚信”思想,坚持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示范性、有效性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首要的一点是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诚信”教育做好制度铺垫;其次,对于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做到坚决的执行。如学生违纪应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不能因过多的人为因素,滋生其侥幸心理,从而使其轻视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诚信产生质疑;又如在对学生的推荐入党、奖学金的评定等问题上,严格按相关规定办理,以此培育学校进行诚信管理和诚信教育的良好环境,从而使学校管理的目的性、有效性得到实现。再次,将诚信原则贯穿于“三育人”中,培养全员诚信教育意识,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的榜样和典型,“言必行,行必果”,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表率和楷模,从而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诚信形象。此外,在当今信用社会,诚信已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它更是一笔宝贵的个人财富和社会资源。通过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健全信用评价体系,使信用落实到实处,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信用危机的发生。

3.2.1 入学初期应组织广大学生学习学生诚信条例,在条例中对大学生活当中的种种不诚信行为,从定义、表现形式到处罚规则和申辩程序做出详尽的规定。

3.2.2 发放资信卡,建立学生个人电子信用档案,记录 “个人资料”、“家庭背景”、 “信用记录”、“特别记录”、 “备注”等,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描述,并与整个社会的“个人资信制度”相衔接。再次,鼓励学生签署诚信保证书,通过诚信品德评价机制,对学生在校期间学费缴纳情况、助学贷款还贷情况、各类违纪情况等做好全方位的、详实的记录,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对各种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与奖惩、贷款、就业挂钩,使学生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在校期间形成较稳定持久的诚信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最后,确保诚信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使其在学生毕业后能有效的延伸到社会。

3.3 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活动,保证诚信教育的普遍性、有效性和延续性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诚信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诚信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活动,广泛开展各类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保证“诚信”教育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3.3.1 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各种形式的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营造全校上下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通过组织对社会人士诚信观的调查、讲座、主题班会、讨论会等,让学生自己关注社会、关注诚信、解析诚信,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周围和自己身上;

3.3.2对受到社会资助、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同时鼓励先进,表彰典型。

3.3.3在实践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检验自身的诚信素养,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精神状态,真正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

同时,高校应充分借助校园网,建立以诚信教育为目的的专题网站和网页,有针对性地直接发布有关信息和资料,通过各类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使诚信教育有效的延伸到网络,成为教育广大学生的生动教材;同时,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利用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特别是“诚信”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4 结论

上一篇:政工股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市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