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综述(共8篇)
国家安全的专著和论文十分多,以国家安全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搜索,可以查到2万多篇文献,以国家安全为题目的专著也有几十本。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专著和论文多是关于国家安全理论的探讨,如传统国家安全观与新时期的同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时代内容等等。这些著作对本文认识国家安全的概念、理解其内涵具有较强的理论借鉴作用。
(一)国内国家安全概念的研究状况
长期以来,对“国家安全”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国家安全”的定义主要为三类:状态说、能力论、行为论。
1、状态说
状态说又可以分为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安全是一种包括内外两个方面的现实存在的客观状态。刘跃进等学者认为:“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国家安全不仅仅包括现实存在的客观状态,也应当包括人的主观安全感受---安全心态。李少军则等学者认为:“和安全一样,国家安全也不仅指一种客观现实,也体现为一种主观感受,对于国家来说,它的目标不单在于要造就一种安全的现状,还要造就一种安全的心态。一个国家没有安全的现状,是不安全,而没有安全的心态,也是不安全”。
2、能力论
持能力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用各种资源来维护内部稳定和外部安全的能力。例如孙晋平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理论》一文中论认为,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维护其相对稳定、完整、无威胁和无恐惧状态的能力。刘卫东在《论国家安全的概念和特点》一文中认为:“国家安全是维持主权国家存在和保障其根本利益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3、行为论
是持行为论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国家安全一个动态的不断实践的过程。例如,吴仲钢在《建国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变化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国家安全是为维持国家长久生存、发展与传统生活方式,确保领土、主权与国家利益,并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保障国民福祉而采取对抗不安全的措施,是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没有或很少受到重大威胁状态的一种界定。
二、国外国家安全概念的研究状况
自1943 年李普曼第一次提出国家安全这一概念至今,国家安全的界定如同安全概念一样在国际学术界的争议从未停止过。目前国外对国家安全的定义主要分为:状态说、能力说、行为论。
1、状态说
持“状态说”的学者认为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个人、社会利益受到保护的状态。例如,俄罗斯学者 A·X·沙瓦耶夫等学者在《国家安全新论》一书中指出,“国家安全就是国家利益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并受到保护的一种状态,正是有了这一状态,个人、社会和国家才能被确保不断向前发展。俄联邦总统给联邦会议的《关于国家安全》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可以理解为国家利益免受内外部威胁的受保护状态;”“国家安全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死枚关的利益受到保护的状态。”
2、国家能力或实力说
持“能力说”的学者认为国家安全是一种免受外部干涉的能力。例如,布朗在《Thinking about National Security》一书中认为,国家安全是维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并能防止外来力量干涉的能力。美国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和自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认为“现代社会科学家所提及的国家安全概念,通常意味着一个国家捍卫其内部的社会制度免受外来威胁的能力。”
3、行为论
是持行为论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例如,前苏联出版的《大百科全书》指出,“保卫国家安全,即保卫现行国家制度、社会制度、领土不可侵犯和国家独立不受敌对国家间谍特务机关以及国内现行制度的敌人破坏所采取的措施的总和”。日本警视厅在解释日本国家安全时认为,“所谓我国的国家安全,应该理解为用军事以外的手段保卫我国的领土,国民的生命、身体和财产不受侵犯,或者指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永存。”
(二)国内外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的研究 当前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根据国家安全产生的时间顺序将国家安全的内容主要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大类。例如,林喜庆认为:“当前,国家安全是“综合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刘跃进认在《国家安全学》一书中认为国家安全的构成内容包括源生内容(国民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派生内容(文化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内容共十个方面。
第二种观点是从国家构成要素(国家的硬件构成、国家的软件构成、国家生存环境)出发认为国家安全包括肌体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环境安全三大部分。夏保成、刘凤仙在《国家安全论》一书中从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出发,认为国家安全包括构成国家的硬件(人民安全、版图安全、政府安全)、软件(意识形态安全)、环境安全。
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两大方面。例如,《2014国家安全蓝皮书》中的观点就认为:“中国的国家安全包括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两方面。国内安全包含暴力恐怖、就业及社会稳定、政治政权安全、环境安全及食品安全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暴力恐怖和社会稳定。国际上大国战略的竞争、美俄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和对华政策及领土、海洋权益等都成为中国最大的安全威胁”。
另外一些学者则仅仅是根据国家安全涉及的领域不同对国家安全进行了罗列。马维野先生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概念》一文中指出:“当代国家安全的概念应当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七个主要方面。”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安全、国 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他还指出,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总之,国家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其构成也随之拓展。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状况
在我国,国家安全教育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1994年中共中央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1999年员智、凯张怡在德育论坛发表《国际互联网发展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一文,自此之后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相关的研究呈逐年增加之势。但是相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其它部分而言(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我国国内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专著方面,国内至今还没有一部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相关的专著。论文方面,通过输入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意识等关键词,查询1990年以来,全国数据期刊库,初步统计大概有几百篇之多,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对国家安全的研究,而关于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论文仅仅有50余篇。总体而言,我国国内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研究目标多停留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的研究,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机制和体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一)关于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内容研究
学界目前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内涵认识基本一致,即是指公民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及利益的义务方面所应具备的观念和总和,是公民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具体体现。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内容普遍认为包括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两大方面,但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内容还是众说纷纭。
1、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只包括情感态度、意志观念方面。例如,以曹晓飞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包括四种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杨海东则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包括五种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程建华认为国家安全意识应当包括三种意识:“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意识、认识背景的国际意识和公民的自我防卫意识”。
2、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包括对国家安全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态度和意志观念。例如,罗迪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研究———以广州大学生为例子》(青年探索)一文中认为,一方面, 国家安全意识是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反映, 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指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国家安全现状的情感体验;理性认识, 指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知, 包括对国家安全重要性、国家安全内涵、安全威胁来源、国家安全各因素的地位、国家安全实现途径五个方面的认知。另一方面, 国家安全意识是关心国家生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取向, 具体表现为忧患意识、预防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何莎莎王天恒在《90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以川渝两地几所高校学生为例》中认为国家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态度与认知,及其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行动意识、法律意识、学习意识的集合。国家安全意识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概念理解、事实认知、形势判断、价值取向及主观预期等。
3、一些学者从国家安全包含的各个领域出发,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包括各个领域国家安全意识(如:政治安全意识、经济安全意识、文化安全意识……)。
徐元 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研究》(东北林业大学)中认为:“国家安全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安全意识、经济安全意识、军事安全意识、科技安全意识、文化安全意识、生态安全意识”。王丽霞在《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中指出,国家安全意识包括传统安全意识和非传统安全意识,国家传统安全意识是以国家间相互对抗与冲突为前提的。而国家非传统安全意识涵盖的问题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能源安全意识、经济安全意识、政治安全意识、社会安全意识等等。
2、关于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的研究
张文忠,周阿亚在《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刍议》(《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论述道,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危意识较淡薄。二是保密意识不强。三是危机意识淡薄。四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存在模糊认识。
边和平、肖淑楠在《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独立体系的背景分析》(《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第11期)中从全球化这一大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意识弱化,警惕性降低;传统意识淡漠,洋化趋势明显;价值取向多元,原则性衰减;自我意识膨胀,奉献精神低迷;保密意识淡薄,危害行为时有发生。
曹晓飞、卢诚、施萍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协同创新探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一文中研究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新特点:第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知逐步加深,但是表现出肤浅化和模糊化。第二、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情感体验强烈,但是表现出两极性和不稳定性。第三、大学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但表现出行动的含糊性和茫然性。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状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但是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认识模糊,行动能力比较差。
冯晓岚,周化军在《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培养对策——基于河北省五所高校的调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年10月)中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是:一是对宏观安全形势有基本准确的判断,都能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多数还停留在军事战争、政治颠覆的传统认识上。二是忧患意识强,但预防意识和保密意识差。三是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但实际行为表现差。
何莎莎、王天恒通过调查在《关于“90”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大方向明确,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第二、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防范意识、行动意识、法制意识方面相对欠缺。第三、对于国家安全知识的了解较为薄弱,但已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第四、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形势不容乐观,亟待加强,势在必行。
罗迪通过研究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调查研究———以广州大学生为例子》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基本状况,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形势基本上能做出合理判断, 对国家安全重要性认识基本正确, 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但在新安全形势下,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还有诸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之处, 表现出“两极性”。
对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现状的分析表明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状况还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十分急需和必要的。
3、关于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对策的研究
(1)一些学者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具体对策。
张飞在《历史教育中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认识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一文中重点阐述了通过历史教学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郭华生、倪婧在《培育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一文中指出,通过对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将国家安全的思想深深植根其中。
王国栋在《浅谈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四期)中论述道, 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四个对策: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二是普及国家安全相关法律。三是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制度引导。四是国家安全意识的氛围营。
(2)一些学者认为需要从国家安全意识的各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杨海东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策略新探》(考试周刊)认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内容需要不断地充实、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国家安全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强化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本文提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中应着重强化“五个认知”(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国家安全内涵的认知,国家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对国家安全各要素的认知,国家安全实现途径的认知)深化“五种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曹丽萍在《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缺失及对策》(新课程研究2011年10月)中认为,高校应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重点抓好“三项教育”,强化“三种意识” 首先,抓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强化大学生守法意识。其次,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再次,抓好保密教育,强化防范意识。
(3)一些学者对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保障机制和体系进行了研究
何莎莎 王天恒在《关于“90”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青年与社会)一文中提出了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四条对策:一是健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制度保障,加强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宣传。二是增强高校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思想认识。三是建立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网络三大人教育阵地的有效联动机制。四是探索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评价机制。
吕国辉在《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机制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一期)中认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是建立以党委为领导,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为核心,行政部门为分管,教师为骨干,全员参与抓落实的领导组织机制。
霍中成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对策思考》(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提出 明确新国家安全观教育目标,丰富新国家安全观教育内容(国家安全理论知识教育,加大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宣传,国防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法制教育),创新新国家安全观教育途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大众传媒)。
唐焕歆、范晓莲在《新世界政治格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及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总第101期)中提出“七个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手段。一是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二是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三是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相结合;四是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五是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六是坚持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和在校期间的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七要坚持历史回顾与前瞻探究性教育相结合。
关于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对策的研究,我国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在如何将国家安全意识培养落到实处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成体系的解决措施,这就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4、关于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有效方法的研究
(1)一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国家爱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十分具体的措施 曹晓飞 张忠江《在网络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策略探索》(前沿)一文中指出,网络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策略:一是以网络信息力为视角,更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理念。二是以网络素养教育为亮点,丰富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三是以网络媒体为手段,开辟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途径。
林喜庆在《对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考》一文中通过“两课教学、军事训练、课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
张杰、刘湘宁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创新机制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一文中从引导因素、制度约束、保障条件方面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创新机制进行了探讨。
姜涛在《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文中论述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的四个途径:课堂教学、军事训练、校园文化活动、大众传媒
(2)一些学者探讨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机制建设
吕国辉在《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机制探析》(中国高教研究)中认为,第一、健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组织机制。第二、构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长效落实机制。第三、建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特色教育机制。第四、完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自我教育机制。第五、探索高校国家安全独立体系教育机制。
王敏在《关于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提出通过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国防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相结合建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邹放鸣 边和平潘盘甫在《抓好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煤炭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我们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做到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国防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整体推进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机制。
(3)以边和平为代表的学者对构建国家安全的独立体系进行了研究
边和平在《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独立体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指出,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独立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德育原理为基础理论,结合国家安全的特殊性,从教育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特定对象,规划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整体机制)、教育内容(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核心,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教育环境(以涉及国家安全的典型事件为契机,营造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环境)、教育途径(以网络媒体为手段,开辟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新途径)、教育者(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以及管理者(以国家安全机关为督导,创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系统)等方面着手,建立适应全球化和国家发展要求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独立体系。
通过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意识培养研究的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内对于国家安全意识的专题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并不多,简单的经验总结多于系统的理论建构,因此,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进行直接的系统研究已经变得非常迫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的创造性资产寻求型的投资越来越多, 本文将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对创造性资产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做一概述。
1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
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要拥有垄断优势, 对外投资的过程即是利用垄断优势, 获取国际市场利润的过程。但这种分析范式显然很难解释发展中国家的逆向投资行为。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从来不曾有过垄断优势, 甚至不具备寡占优势。面对发展中国家FDI迅猛发展的现实, 学者提出了种种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
(1) 小规模技术理论。哈佛大学的威尔斯教授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他认为, 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来源于适合小规模生产的技术。这些小规模技术包括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种族和文化相似性优势, 低价格和接近市场的优势。该理论很好的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往往投资在地理位置相近、生产条件相似的国家的原因。
(2) 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 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 即便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在小规模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等方面, 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企业的技术吸收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可逆的创新活动, 这种创新往往受当地的生产供给、需求条件和企业特殊的学习活动的直接影响。与前人相比, 拉奥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 即欠发达国家对外国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 而是对技术的消化、改进和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英国的坎特威尔教授和他的学生托兰剔诺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他们认为,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 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受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产业分布上, 发展中国家由自然资源开发型的纵向一体化逐步过渡到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该理论较为符合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 如我国台湾的跨国公司在半导体、计算机领域, 韩国、中国香港企业在软件开发、电信技术等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也表现出良好的竞争力。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动机。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解释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到更穷的国家投资比较有说服力。但是现阶段,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最明显特征是大量的FDI流向了发达国家的市场, 即通常所说的逆向流动。上述理论对这种行为的解释就难以继续。在这种情况下, 寻求创造性资产的跨国公司理论引起了学界的重视。
2 创造性资产的概念的提出
创造性资产概念最早是邓宁1993年在《跨国企业和全球经济》一书中提出的。邓宁将资产分为两种类型:自然资产和创造性资产。自然资产是自然界产业的结果, 包括自然资源和未经培训的劳动力。创造性资产是在自然资源基础上, 经过后天努力而创造出来的基于知识的资产,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创造性资产可以是有形资产, 也可以是无形资产 (包括信息存量、商标、商誉、技能、态度、才能、组织能力、制度文化等) 。这些资产体现在个人和公司之中, 并且有时由于公司和经营活动的聚集而得到加强。UNCTAD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的定义与邓宁的相似, 创造性资产是公司创造财富和形成竞争力的关键资产, 所有的创造性资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知识。
回顾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看到, 从斯蒂芬·海默1960年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以来, 一个被广为接受的理论核心就是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优势是知识和技能资产, 对外直接投资就是转移中间产品, 即包含在企业竞争优势中的知识, 不论这种知识是技术, 还是生产、营销及其他形式。如约翰逊强调技术本身的优势, 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 认为垄断优势主要来自于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凯夫斯提出核心资产优势, 核心资产在内容上包括了工艺设计或设计专利、技术诀窍、商标和品牌、营销能力和产品差异能力等, 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 这正是企业对外进行投资的真正优势所在。斯塔福得、威尔士等学者将组织管理优势从核心资产中独立出来, 主张跨国管理和组织能力是最重要的垄断优势。从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创造性资产的影子:以知识为基础的后天开发的资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3 从创造性资产角度的研究进展
邓宁在1998年发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一个被忽视的因素》一文中指出, 在过去的10年中,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的快速增长, 这时FDI较少地强调利用既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 而更加关注通过并购新的资产, 或与外国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扩展自身优势。这种FDI与早期的自然资源寻求型FDI有相似之处, 但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却有很大的不同。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可以利用的创造性资产, 如技术知识、学习经验等能力主要集中在先进的工业国家或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作为FDI形式的兼并收购不断增强很好的证明了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的增长。根据UNCTAD 1997年的统计, 在1985—1995年, 有55%~60%的FDI流量是以并购形式完成的。这些并购大部分集中于北美、欧洲和日本, 主要集中于知识和信息密集部门。2006年对中国FDI研究发现, 将近半额的FDI流出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战略性资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术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的研究, 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4 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理论
基于发达国家的创造性资产理论并不具有典型的意义。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 处于优势地位的公司最起码具备两种选择:一是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二是向发达国家投资。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 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并继续利用他们的优势地位无疑是首选。所以创造性资产的寻求动机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来说并不是十分迫切,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却不同。
Kumar在《全球化, 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与展望》一文对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进行研究, 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FDI增长迅猛, 而且这些来自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公司通常利用对发达国家的FDI来增强它们的非价格竞争力。与此相对应的是, 这些公司对欠发达国家的FDI则主要是为了增强它们的价格竞争力。这些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企业将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作为建立品牌, 获得新的生产技术和更大分销网络的捷径。这种意图典型地表现在它们对发达国家公司的建设性并购及与当地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建立的“关系网络”方面。
PingDeng在《为什么中国企鹅在国际扩张中趋向于获得战略性资产》一文中, 利用了制度的角度, 并以中国为例, 具体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国际扩张的国内制度因素。他把制度因素分为国家层面和组织层面, 并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基于这个框架, 提出了四种假设条件, 并认为这些条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国际扩张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1) 跨国公司对政府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反映积极程度, 对利用政策优势的积极程度。 (2) 国内的制度环境限制程度, 在国内获得特定优势的困难程度。 (3) 企业制定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目标的明确程度。 (4) 国内公司从流入的FDI学习积累经验的多少。
以制度的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视角, 但这篇文章中, 作者把制度的视角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相结合, 就显得比较有新意。以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做实例, 也比较具有说服力。
Tai-NingYang和Chuan-LinKang两位台湾学者同样以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来研究了战略性资产的问题。他们主要是通过了台湾当地的跨国公司, 研究了寻求创造性资产的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互动关系, 并且研究了子公司与当地制度的嵌入程度与这种互动关系之间的影响程度。在文章中, 他们发现寻求战略性资产的子公司的自主程度和子公司所拥有的战略资产的数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 子公司和东道国环境的嵌入关系是一个影响变量。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意义, 对于有意寻求创造性资产的跨国公司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何布局各个子公司的关系, 如何协调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关系, 他们给出了有益的探索。
5 研究局限及启示
从总体上来说, 寻求创造性资产的跨国公司理论是对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一种发展和延续。但是通过上述的文献回顾, 我们不难发现, 现有的相关理论并不是很全面。
文献大量集中于研究跨国公司寻求创造性资产的动机, 很少研究这种寻求活动的效果如何,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比如为了获得知识外溢效应的战略布局是否切实的获得了技术。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从动力和效果两方面充分的论证, 才能切实对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有指导意义。
随着知识和科技的发展, 现代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并不只是局限于制造业, 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 所以如何寻求服务业方面的创造性资产,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摘要: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范式的核心是建立在垄断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态,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陆续走上了海外并购的道路, 导致了传统理论的解释乏力。理论界开始关注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理论势必对今后跨国公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创造性资产,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
参考文献
[1]吴先明.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性资产[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5) :64-68.
[2]吴先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创造性资产的分析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9) :52-57.
[3]刘杰.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与跨国经营[J].中国统计, 2005 (8) :58-59.
[4]王冬.基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国际化方式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 2008 (8) :102-105.
【关键词】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学生;失业
一、关注大学生失业问题
虽然知识失业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具体的原因及发生渠道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与此相应,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解决思路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与此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现象,这个问题的出现也有共性的特点。其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比我国长得多。与此相应,西方学者研究在此过程中的大学生失业问题,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与参考。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大众化了。农业生产进行产业化管理,农业中的就业人数在就业人员总数中的比例均为5%以下,且基本上都是熟练工人,高科技人员或者高文化程度的管理人员,在工业和第三产业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甚至失业的问题,已成了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问题。近几年来,欧洲相当大的一部分国家的失业率均在20%~30%左右,甚至有的时候已超30%。(这是以宽泛的口径估计的失业率,因为对失业的定义不同,对其估计结果也有相当大的差别,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所估计的失业率为7%至11%之间)美国失业率也保持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蔓延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失
业问题更加严重,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相当大的就业压力。
二、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失业问题
1.从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的角度。论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大学生失业问题。
2.从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的角度。尤其是欧洲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就集中在这一点。论证高标准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是欧洲高失业率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指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其生活水平还在保持正常状态,找工作的积极性不足。
3.从金融体制的角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通过比较美国与欧洲的金融体系来论证欧洲的高失业率与欧洲金融体系有关。他认为德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引起的经济衰退感染了整个欧洲,结果整个欧洲的失业率上升。大学毕业生作为准备新加入人才市场的队伍,受到了相当大的就业压力。
4.从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角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其对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强,反之则相反。大学生一般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找不到所需的人才,结果出现了人才资源配置的地区性结构失衡。基于此,这些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就业的配套政策,如美国政府为到偏远地区就业的大学生代还其助学贷款等。关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研究,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5.从信息化与产业结构周期性调整的角度。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产业衰退,新产业的出现,以及产业运行模式的周期性更新等现象也很普遍。在这种环境下,同一个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的两种情况并存。大学生无法进入衰退产业,要进入新兴产业自身条件不足,出现大学生大规模失业的现象。
6.从高校专业设置的角度。这一方面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专业设置脱节社会需求,也是在人才市场上出现结构性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运行体制有所不同,高校专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美国强调高校专业设置的个性化与市场化,欧洲国家强调高校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及预警系统建设。关于高校教学评估与专业建设的关系的研究方面,欧洲与美国都有共同点,都强调教学评估对专业建设的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所述的知识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管理层和学术界人士探索与思考人才市场结构优化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有效措施。普遍认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秀德,史亚军. 《对国外有关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调研及分析》. 高等农业教育. 2003(4)
[2]胡春春,李兰,萧蕴诗,金秀芳.《德国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及学科专业设置》.同济大学学报.2007(1)
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低下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最后,大范围的贫困。所谓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3。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同时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传染病的控制,两类国家在死亡率上的差别要小得多,这便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结果是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比率较高,因此从业劳动力抚养的儿童和老人的数目也多,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未得其用。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非常低,甚至接近于0。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从生产结构看,低收入国家(中国和印度除外)农业在GDP中份额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从就业结构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多达50%~70%左右;从城市化水平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要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贸易的类型,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规则和形势。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低,国内储蓄不足,经济建设只能靠出口初级产品取得外汇。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引进必要的技术、外援和外资,而这些资源的国际转移条件也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支配,依附于发达国家。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干预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行不灵且受到严重扭曲,无法发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能.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指原来经济落后,正处在由传统的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数过去都是受帝国主义直接统治或控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当前正在为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努力。
广义上发展中国家是指除经济发达国家之外的世界上其余一切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成员国。OECD是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组织。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一般又通称为南方国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分组
发展中国家独立有先后,各国国内外条件和独立后实行的经济政策不同,发展速度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一些国际机构往往按照自己的任务和需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组统计。
世界银行每年发表《世界发展报告》。1989年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世界发展指标的国家分类在1988年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主要变化是,1988年版中的“发展中国家”组由现在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替代。现在,发展中国家是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方便起见,也包括从中央计划经济转轨的国家。
世界银行对世界各经济体分类的主要标准是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每一个经济体被列入低收入、中等收入或高收入三组,中等收入的经济体又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两个亚组。根据收入作出的分类并不一定反映发展的状况。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组别的国别构成会发生变化。
由于情况变化,《世界发展报告》不同年份对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
2002年,各收入组别按照200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划分,使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各组为
低收入国家:755美元及以下
下中等收入国家:756美元至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2996美元至9265美元 高收入国家:9266美元及以上
1997年中国人均GNI为86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1998年中国人均GNI为75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同年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人均GNI为3051美元。1999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80美元,属下中等收入国家。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1100美元,现在,中国仍然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点
对于发展中国家中资本主义的特点,国内外学者都有研究。有人强调民族主义,称把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为民族主义的资本主义。有人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二元性”出发,把它称之为“二元性资本主义”;有人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着眼,把它称之为“依附性资本主义”等。我们把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概括为“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以与发达资本主义相区别,而把上述各种特点,包容在“不发达”的概念之中。
一.生产力不发达。
(一)农业在国民收入中占很大比重或主要地位,生产技术原始落后,生产率低。
(二)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现代工业不发达,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增长幅度不大。
(三)科技水平较低,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研经费很少。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份多种多样,形成沿海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内陆、边远农村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存的二元结构。
三.市场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市场机制不健全,甚至经常被扭曲。
1.就市场要素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已有一定发展,但尚未形成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发育水平更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几乎是空白,对经济发展造成“金融抑制”。
2.不少发展中国家过份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国营经济的垄断地位,不仅影响了其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完善,而且扭曲了市场运行机制,使市场无法发挥其自身扩张、收缩和协调的功能。
四.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占重要地位,官僚性、垄断性相结合的国家资本主义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于发达国家具有依附性。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的依附性
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围:发展中国家 “中心”对“外围”进行剥削,“外围”成为“中心”资本积累的源泉 第三节 各类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条件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十分突出,在战后几十年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战后初期,在发展中国家中,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最发达,非洲国家的资本主义最落后,亚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刚刚起步,处在中间状态。
现在,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依然落后,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危机重重,亚洲国家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最兴旺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最不发达国家越来越多,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中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一.“亚洲四小”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迈进。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特别是亚洲已出现了四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国家和地区),即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省和香港,它们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富活力的国家和地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79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冲击》的报告,提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的概念,当时是泛指亚洲的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南斯拉夫。
后来,由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发展迅速,成就突出,并且其中并非全都是独立国家,因此,在1988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使用了”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的概念,以取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概念。在许多场合,NIES特指习惯上所称的“四小龙”。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实践看,亚洲“四小龙”(除中国香港地区外),首先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而后则逐渐转向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取得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总体目标、实行目标的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它对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方向性、长远性和总体性的指导作用。从经济发展战略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战略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即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内向型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和本地区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外国经济依附性的目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主要措施:
对需要替代的工业品主要是消费用工业品和奢侈品,实行保护关税和进口限额。实行外汇管制。
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
对实行进口替代的新兴工业给予各种优惠,如减免生产设备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发放低息贷款,一定时期的所得税减免等。进口替代政策实行的效果
使各经济体的民族工业均有较快发展。
但由于保护程度过高,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急剧膨胀,本地市场狭小,开工不足,难以获得规模经济;而由于技术落后,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汇率高估使农产品出口受阻,外汇收入减少。
发展工业的设备、技术、零部件需要进口,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
进口替代战略的效果不理想,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转向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为外向型发展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和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整体或地区经济整体的发展。
实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
(1)普遍放松贸易保护,提供出口信贷和补贴,减少关税和外汇管制,由保护国内市场转向开拓国际市场。
(2)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起步,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和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拳头产品”出口,逐渐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
(3)实行由政府指导管理、民间组织负责联系、协调企业直接经营的外贸体制,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销售体系,建立海外情报网和推销网,以美国市场为主要目标,努力开拓国际市场。(4)开辟出口加工区,利用境外资金,技术、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与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有效结合和合理配置,从事委托加工制造业,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5)提高银行利率,吸引国民储蓄,保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
(6)努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7)实行政府主导型的管理体制,在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不必要的干预的同时,利用银行、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经济的调控,经济活动法律化、规范化,保证外向型经济迅速而协调地发展。
(8)强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合理分配相结合,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以保持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
“东亚模式”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强调内部积累。东亚地区的总储蓄率一直保持在30-40%的高水平上,高储蓄率导致高投资,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进而可以保持高储蓄率,形成良性循环。
2 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干预经济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整宏观经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为东亚经济腾飞提供了巨大动力。随市场力量发展,政府逐步减少干预,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3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4 各国和地区都努力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从发展传统产业开始,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逐步向高科技信息产业发展。
5 努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停滞不前,贫困落后
最不发达国家是某些国际机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所划分的发展中国家类型之一,指经济上最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77国集团”通过的阿尔及尔宪章。1971年,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拟定了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和名单。
2001年召开联合国第三次最不发达国家会议。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包括:低国民收入(年人均国民收入低于300美元),人力资源很虚弱,经济不稳定。1981年规定的标准是:(1)按1976到1978年间平均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2)在GDP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低于10%,(3)人口识字率在20%以下。
1990年,42个国家被联合国划为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人口接近4.4亿人。在世界上最穷的这些国家里,2/3的人口仍然是文盲,1/10的孩子在一周岁前死去,1/10的人得不到安全的饮水。
现在,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目上升到49个,人口近7亿。
最不发达国家是阿富汗、安哥拉,孟加拉国、贝宁、不丹、布基拉法索、布隆迪、柬埔寨、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里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海地、基里巴斯、老挝、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尔代夫、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尼日尔、卢旺达、西萨摩亚、圣地多姆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所罗门群岛、索马里、苏丹、多哥、图瓦卢、坦桑尼亚、多哥、瓦鲁阿图、乌干达、也门、赞比亚。塞内加尔2001年4月12日被列入此类国家中。如此算来,则有50个最不发达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所以落后、贫困,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1 前资本主义经济成份仍占统治地位。2 内向封闭,商品经济不发达。3 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不断。
4 出口产品单一,容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和影响。5 资金严重不足。
三.中等收入国家的不平衡发展
中等收入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国家。
进入80年代,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中等收入国家发生出现分化。
最为突出的是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利用亚洲四小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作为中等收入国家主体的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在80年代以来陷入困境。
第四节 转型国家经济
70年代末开始,苏联、东欧国家、中国等一些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先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取向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虽然各国改革的具体模式不同,但目前一般把这类国家统称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或简称为“转型国家”。一 经济转型的含义
经济转型是指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转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
计划经济曾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50年代和60年代,苏联和东欧取得较高经济增长率。60年代,苏联平均年度增长率为7%。社会指标如健康状况,预期寿命等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70年代后,经济增长率放慢,社会指标恶化。1966到1980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减少2年。同期工业化国家人口预期寿命增加3-4年。70年代末,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即开始“转型‘的进程。二 经济转型的不同模式
(一)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杰弗里 萨克斯创立的用来治理通货膨胀的一种激进的方法。后来,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中采用了这种方法。休克疗法的具体措施
通过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达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通过全面的自由化来实现整体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大规模地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变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休克疗法的理论依据
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货币学派的思想。
(二)渐进式改革模式 中国采用了渐进式改革模式 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内容
改革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的、渐进式的过程,以防止经济的激烈震荡。因为突然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将产生较大负作用。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首先不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旧体制的废弃上,而要放在培育和引进市场经济体制的要素,使之成长,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三 两种改革模式之比较
(一)改革的动因不同
(二)改革的性质不同
(三)改革的目标不同
(四)改革的方式不同
(五)改革的成效不同
第五节 南北经济关系与南南经济合作 一 南北之间不平等的旧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国际经济关系领域里各种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对占世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与剥削的体系。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 垄断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
2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基础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建立的各种国际经济机构和签订的专门协定是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工具
二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1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发展历程
2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1)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在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互相合作,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
(2)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维护对资源的主权与争取海运权
改善国际贸易与技术转让条件
国际货币从事领域的改革
改革世界经济结构
三 南北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 1 南北关系中的冲突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历史上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经济发展的目标
2 南北关系中的合作 经济 技术
四 南南经济合作
1 南南经济合作的发展 共同的利益 存在互补关系
2 南南经济合作的内容
南南合作倡导发展中国家进行更紧密的技术和经济合作,聘请南部国家的专家,分享南部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同时在南部国家中培养对于发展的自觉性。南南合作也鼓励发展中国拓宽发展的思路和经济合作的渠道,促进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设,在全球合作和全球管理方面创建了更加民主、更加公平的模式。
本节重要概念: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最不发达国家 转型国家
国际经济秩序 思考题
1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2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3 试比较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 4 试比较经济转型的不同模式
5 试论南北经济关系的对抗与合作 5 南南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
(二)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一、 当代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国家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它社会集团的最重要的属性,指一个国家在不破坏其它国家权利及国际法原则和规定的情况下处理本国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形成于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出现时期。早期的主权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国家内部的权力关系问题,随着民族国家间交往的日益增多,对外主权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把主权与民族国家密切地联系起来,国家对外主权理论得到了发展。近代国际关系史上最早承认民族国家主权原则的国际条约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尼亚和约》。
直到二战后,国家主权原则才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基石。《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和“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的原则。然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仍然存在,它们不断以“维护人权”“人道主义干涉”为借口,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它国内政。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之日起就在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表现出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敏感性,二是脆弱性。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敏感的历史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被奴役、受剥削、受压迫的殖民历史。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敏感还在于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国家主权独立的民族解放斗争既艰难又曲折,其主权独立来之不易,并且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贫困、落后和依附地位使政治上的独立常常受到威胁,主权完整常常遭到破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老殖民主义者常常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脆弱性来自内部制度的缺陷、体制的弊端、经济的`不发达,同时也来自对外部的依附性。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种资本主义虽然也受到资本主义普遍规律的支配,但与西方正统的、原生的资本主义相比,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混杂、国家垄断性与官僚性相交织、依附性与民族性共存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育不全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封建土地关系、部落经济关系等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混杂在一起,社会经济结构极为复杂。它从一开始就实行国家垄断,由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调节和干预,通过国家政权扶植民族私人资本的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官僚性。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垄断组织多与本国当权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人民参政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贪污腐化、任人唯亲的不良后果。独立后,发展中国家为加快经济发展又必须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吸取它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把它们拉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另一方面又害怕发展中国家真正强大,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千方百计地加以控制。而事实上,在不平等、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很难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这些特点,造成了其经济上的依附性和国家主权的脆弱性。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繁感性和脆弱
——以中国为例
摘要: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外资对国内经济的积极作用,如何更好地引进外资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研究的课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屡次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对其如何引进外资的研究,将对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中国,吸引,外资
世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国际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的流入,对东道国可以产生许多积极效应,如弥补投资缺口、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吸引外资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那么中国应该怎样在这场引进外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出现许多新趋势,首先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总量的变化。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持续扩大,此后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90年代初投资总量有所下降,但仍呈增长态势。,考虑到以生产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贸易和投资政策日趋自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仍有很大余地。其次国际资本流动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方资本融资的比重显著下降,外国私人资本的重要性日趋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长期资本的最大项目,与此同时,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要行业。
在当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充分利用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调整机会,提高外资质量和科技含量,并充分吸收跨国公司技术外溢和扩散效应。
1.重视跨国并购投资,积极为外国私人资本的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多以新建方式为主,随着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关于并购法律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跨国并购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外国资本在国内的购并行为,推动国内企业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对接,无疑是使我国经济尽快与国际先进生产力接轨,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的有效途径。
因此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外资并购相关制度,抓紧出台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相关规定及具体实施细则,尽快制定和健全外资并购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维护产权市场的公平、公正,2.制定激励性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第一,税率优惠。第二,免税期优惠。第三,对外资企业的关税减让和退税优惠。第五,其他激励政策。除以上措施外,许多发展中国家还通过提供公有土地等租赁费用减免优惠、劳工训练计划赞助经费、发展工业区设施、成立投资
促进机构等多项方案,全方位争夺FDI。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投资鼓励措施来吸引外资。但鉴存在的种种弊端,今后我国应该通过体制优势、环境优势、管理优势和服务优势来吸引外资,而不是单纯依靠政策优惠或竞相提供投资激励措施
3.提高我国引资质量和利用外资水平在引资政策方面,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不能盲目认为外资越多越好,也不能拒绝外资的大量流入,克服以往存在的“贪大求洋”、片面追求引资数量的错误倾向,合理调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切实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对外商直接投资统计指标和评价体系上,要重视考核外资的技术含量、就业贡献、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质量指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计成本、不辨良莠的引资策略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中国,如何把引进外资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是我们现在外资政策重点要考虑的。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重点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4、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尤其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角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的资本、庞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全球的经营战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世界性的销售网络,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对“无国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总额高达5.5亿美元,而世界出口总额仅为4万亿美元。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控制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的90%,其资产总额占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50%,控制工业研究与开发的80%、生产技术的90%、世界技术转让的75%,以及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汇率调整对中国引进外资的影响
一方
吸引中小型跨国公司投资
从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看,日本中小型跨国公司投资积极性较之大型跨国公司更高。世界大型跨国公司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跨国公司的投资由于投资规模大,会带有很多条件,而中小型企业会在某一方面拥有优异的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同时在投资时不会附带很多条件,他们的投资适合国情,有利于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应该作为我们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对象。
4.将引导外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一、制定和完善专门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吸收外资导向目录。对列入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吸收外资产业导向目录的外资项目,经过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认定,无论金额大小均由地方自行审批;
二、尽快制定外商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的专项法规,允许外资以风险资本的形式投资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三、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
七、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创新环境。
八、提高我国的产业配套能力。通过“十五”期间的结构调整,针对跨国公司的重大项目和主要产品,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强技术攻关,培育我国为国际生产配套的能力,提高配套水平。
九、通过立法手段和强化执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荷兰会计文献综述
荷兰的正式名称为“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中文译为“尼德兰王国”, 意思是“低洼之国”, 但更常用的名称是“Holland”, 位于欧洲西北部, 东面与德国为邻, 南接比利时, 西、北濒临北海, 全境为低地, 1/4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 1/4在海平面以下。荷兰的会计研究与Theodore Limperg[1879–1961]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Theodore Limperg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会计学教授, 不仅是荷兰会计之父, 而且是商业经济学之父, 重置价值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在20世纪上半叶的荷兰会计界占据统治地位。
(一) 重置价值对荷兰会计发展历史的深远影响
重置价值是Theodore Limperg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对荷兰会计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 菲利浦公司从1951年开始采用现行价值会计, 几经改革,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现行价值会计制度, 对外报告直接采用现行价值会计, 而将历史成本会计资料作为补充信息。由于满足了外界对通货膨胀会计信息的需求, 菲利浦的会计报表曾一度在《财务时代》的全球年度报告调查中被评为最佳年度报告。受Theodore Limperg的影响, 荷兰重视管理会计, 尤其重视重置成本的研究,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走在世界的前列。Limperg (1917, 1918) 的几篇重置价值理论文比Fritz Schmidt (1921) 的重置价值理论的专著早好几年。他强调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认为Schmidt的理论是通胀条件下的纯人为反映 (Klaassen和Schreuder1984) , 但是这种观点受到很多质疑。Klaassen和Schreuder (1984) 提供了Limperg的重置价值理论的解释说明, Solomons (1966) 在注释中用了一些Limperg不可能用的观点, 如Bonbright对所有者的价值观点。Limperg和Schmidt不仅关注资产负债表确认, 同样关注收入确认、资本保全、递延所得税、分配和其他方面的问题。Schmidt (1921) 研究了现值和其他价值, Limperg理论超出了Schmidt的理论范围, 给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Clarke和Dean (1992) 认为他们的部分观点不同。Schmidt和之前的Kovero一样, 对重置成本的增加和减少是对称处理确认未实现的损失和收益, 但是Limperg不是。另外Schmidt强调超越个别经济实体, 达到宏观经济的层面。这个细微区别今天看来不值得争论。Ilmari Kovero (1911a) 重置成本方法领先于Limperg和Schmidt的成果, 但Schmidt和Limperg都没有提到过他的先驱贡献。
(二) Limperg理论的世界影响与后人评价
Limperg的理论主要是通过英语文献引用产生影响的, May (1966) ;Seventer (1969, 1975, 1996) ;Burgert (1972) ;Mac Donal (1977) ;Ashton1981;Sloten (1981) ;Cattella (1983) ;Enthoven (1983) ;Clarke and Dean (1990, 1992) ;Camfferman和Zeff (1994) 。法国会计文献中, Perridon (1956–57) 曾讨论过Limperg的理论。Camfferman (2005) 的著作中单独一章介绍Limperg, 而将Fritz Schmidt和Veit Simon和Eugen Schmalenbach合并成一章, 足见对Limperg的重视。和Schmidt几种语言的著作不同, Limperg的主要出版物 (如1917, 1918, 1932, 1937) 和几卷去世后汇编的 (1964–68) 的会计和商业经济学等著作大部分都是荷兰语, 让人们无法准确评价他的贡献。Clarke对Limperg的遗著解释如下:文集由没有发表的手稿综合而成, 以论文附注形式出版, 第七卷文集没有提供参考书目。编辑声明“Limperg生前从来没有系统的出版过他的理论, 他的知名度远没有一眼看起来那么高。”Van Seventer说:“Limperg从来没有完整的出版过他的理论, 仅限于数篇论文中, Limperg整个职业生涯对批评很敏感。” (Clarke和Dean 1992)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荷兰财务会计研究
由于Limperg传统的影响, 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荷兰会计的主要研究议题仍然是重置价值, 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荷兰学者Meij (1948, 1954, 1960) 也非常关注计价问题, 较早的著作Straaten (1957) 分析了收入概念的局限性。还有几个学者试图扩展Limperg的理论:Nederstigt (1952) 分析了递延所得税的必要性和重新估值;Scheffer (1962) 介绍了杠杆调整的概念;van der Schroeff (1975) 细致地分析了Limperg资本保全概念的局限性和收入确定方法的其他特征。Burgert (1967, 1972) 探讨了重置成本及涉及到的准备金问题, 重述M.J.Clarks的“不同目的, 不同成本”观念, 认为分步格式的利润表体现了不同的收益观念。Enthoven (1976) 的提出了重置成本会计增加未来收益的波动性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晚期币值不稳定) 。Klaassen和Schreuder (1984) 认为, 这时期荷兰的会计研究拓展了传统研究的范围, 扩展到大多数很流行的主题, 从对会计实务和法律案件的描述到规范分析、实证研究以及与欧盟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协调 (Schoonderbeek 1987) 。可能和荷兰的会计法律相对宽松有关, 荷兰的会计研究中理论和实务联系得很紧密。其他非常著名的荷兰的财务会计著作还有 (包括荷兰语和英语) :Pryut (1954) 、Bouma和Werkema (1965) 和收入确认的主观性有关的论著;Hoogedorn和Bijl合著的书和Hoogendorn (1993) 的一篇论文都和财务报告有关;Klaassen和Schreuder (1980) 和Klaassen (1975, 1991, 1993) 的财务报告披露有关的一系列论文。最近些年, 倾向于欧洲的传统, 不仅强调股东, 还包括利益相关人即雇员、顾客、政府部门等。Bouma和Feenstra (1997:181) 认为荷兰学者倾向于原则推理的规范研究 (如Dijksma1986–90和Buijink 1992) , 但最近经验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如Feenstra 1985;van de Poel1986) 。90年代以来, Kees Camfferman (1996a, 1996b, 1997, 1998) 出版的著作很值得注意, 包括自愿财务报告的专著和一系列广泛涉及的论文。
(四) 荷兰的审计研究
Limperg以少见的方式 (1926, 1932–3) 在这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反对传统的只是例行地收集证据的审计程序, 建议用更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的审计人员。Maijoor (1991) 分析了会计规范经济学。Bindenga (1993) 抱怨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Biggs等 (1994) 驳回了这个方面的问题。Quadackers等 (1996) 调查了荷兰公司的审计和审计风险评估计划, Hassink (2000) 探讨了会计和审计的合同。Bouma和Feenstra (1997) 认为, 财务会计系统的设计和适应不可分割, 形成了审计和法律行业的特殊内容而不是会计学科的内容。
(五) 荷兰的成本会计研究
虽然Limperg在这个领域似乎也有一些贡献, 但由于Limperg和他的支持者不能容忍反对派,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管理会计不能以一个很和谐的方式发展。很多潜在的管理会计理论家和研究者寻找一个和经济学家一起庇荫的学术环境 (Bouma and Feenstra 1997) 。他们认为荷兰成本与管理会计和其他方面被狭隘的重置价值理论阻碍, 除非变动成本 (而不是重置成本) 被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 否则Limperg的观点会受到挑战。有两本有关管理会计的组织理论方面的著作:Meer-Kooistra和Bouma (1993) 的合著;Helden (1994) ;还有Helden (1997) 关于成本分配和荷兰当地政府的产品成本的一篇英语论文。此外, 还要提到社会责任会计和人力资源的会计 (Dekker1981;Schreuder 1981;Bouma和Feenstra1975) , 另外一个著作丰盛的荷兰裔美国会计学家 (Enthoven, Hendriksen, Vangermeersch和van Seventer) , 这些文献都以荷兰为参考的, 很多题目有很宽广的视野。
(六) 荷兰的会计史研究
Camfferman (1997) 提供了接近200本文献书目, 是很综合的资料。除此之外, 还应该提到的几本书有:de Waal (1927) 和ten Have (1933) 17、18世纪复式记账教育有关的书。Kraayenhofen (1955) ———荷兰著名的审计师, 对财务报告也有一些影响, 他写了会计职业调查。还有大量的关于Limperg和荷兰会计学派的研究, 如Seventer (1969, 1975, 1996) 的三本关于过去会计事件的书, 还有关于Theodore Limperg本人的专著。之前更早关于Limperg的书是法语和英语的 (Camfferman和Zeff 1994;Camfferman 2005) 。还有其他专著, 如Bouma (1966) 关于公司目标, Bouma和Feenstra (1975) 的从1970到1973年荷兰公司的个性政策的变化, Klaassen和Schreuder (1984) 关于荷兰的会计研究发展, Hoogendoorn和Bijl (1992) 20世纪90年代的财务报告选集, Limperg之后的Bouma (1992) 的管理会计专著。两个澳洲学者Clark和Dean (1992) 作了Limperg和Schmidt的重置成本理论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Enthoven (1982) 及Brink (1992) 研究了Philips (可能是荷兰最著名的公司) 的会计政策与实务。Zeff (1993) 研究了财务报告的历史发展, Camfferman (1996) 荷兰会计历史;Camfferman和Cooke (2001) 在日本 (1605–1850) 合著的荷兰会计的回顾。
二、芬兰会计研究综述
芬兰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 却有令人吃惊的会计研究历史, 它的学者在会计研究方面有巨大的兴趣和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一) 早期的芬兰会计研究和会计教育
(1) Kovero的文献与影响。19世纪著名的芬兰学者Kovero (1877-?) 不仅用芬兰语 (如1905, 1907-16, 1910, 1911b, 1926, 1931, 1932, 1935) 发表论文, 还用德语 (1911a, 1938) 和英语 (1933, 1959) 发表论文, 他关于重置成本、未实现利得的作品, 还有估价与税收的关系的论文, 分别在日本和德国引起巨大关注, 但是在讲英语的国家没有得到重视。
(2) 芬兰工业化 (1860-1917) 时期的商学院。Lilius (1862) 单式计账的教材是芬兰的第一本簿记教材, 在芬兰工业化的早期出现了好几个商学院:奥卢的商学院 (用芬兰语和瑞典语教学) , 芬兰商业协会的商学院 (1898) , 和瑞典商业高等学校 (1909年成立, 后来转到大学水平的瑞典经济学院的名下, 现在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瓦萨) 。赫尔辛基的帝国亚历山大大学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了簿记教学, 真正的大学会计教育是随着1911赫尔辛基的经济学院成立开始的。1927年, 土尔库经济学院, 赫尔辛基的瑞典经济学院, 还有土尔库的经济专科学校都处于芬兰会计和商科教育的前沿地位。二战后, 更高级别的商学院成立, 1950年, 土尔库和瓦萨经济学院 (现在是瓦萨大学) 成立。坦佩雷 (Tampere) 和于韦斯屈来 (Jyv覿skyl覿) 大学都保留了商学研究部。
(3) 1911到1938年主要受德国的影响较大。尽管英语文献对芬兰的会计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但Lukka等人 (1984:17–18) 认为从1911到1938年芬兰的会计研究主要受德国的影响, Kovero在德国柏林的博士论文, I.V.Kaitilia (1921a) , Brommels (1928) 和Nurmilhati (1937) 的著名论文都受德国影响较大。S.N覿si和J.N覿si (1997:203) 认为最初的课堂文献如Calmes, Lehmann, Penndorf, Schmalenbach, Schubitz, Tremponau等主要是德国人的, I.V.Kaitilia (1921a, 1921b, 1928, 1940) 的一系列从账簿、财务会计到成本会计的论文基本都受到德国的巨大影响。德国影响力的另一表现是将会计视为企业经济学的分支。
(4) 早期的芬兰会计研究中博士论文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Kovero (1911a) , I.V.Kaitilia (1921a) , Brommels (1928) , Nurmiahti (1937) , Virkkunen (1951) , J覿gerhorn (1965) , Jaaskel覿inen (1966) , K.Virtanen (1979) 等博士论文都呈现较高的水平, 他们在财务会计、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估计和折旧问题等领域有很突出的偏好, 其次是对工厂会计的兴趣, 40年代后才开始成本会计方面的研究, 真正的学科研究从二战后Virkkunen (1951, 1954, 1961) 才开始出现。
(二) 芬兰的第二代学者及其影响
芬兰的第二代学者Martti Saario通过Schmalenbach创立了“芬兰”模式, 并被E.Artto和J.Lethovouri发扬光大。随着Martti Saario、Esa Kaitilia、Unto Virtanen和Henry Virkkunen的大量著作问世, 芬兰学者在管理会计、行为会计、会计伦理等领域中声名鹊起。另一个著名的芬兰会计学家是Jaakko Honko, 他提倡投资导向和现值分析。目前活跃于学术界的知名人士有:Laitinen、Lehtonen、Kari Lukka、Majala、M覿kinen、Juha N覿si、Salmi N覿si、Neilimo、Philanto、Reponen、Riistama、Salmi、Tamminen、Vehmanen、Wallenius、Wallin等, 他们的研究领域宽广且方法多样, 从方法论的分析性哲学观、经验性实证观, 到具体方法的决策导向观、行为导向观。会计史和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果有:Riistama and Jyrkki觟的一本深受欢迎的教材;Alaluusua and Lukka在预算方面的研究;Kasanan、Lukka和Siitonen颇有影响的成本研究, 被译成英文;还有Lumij覿rvi、Kasanen和Malmi、Granlund等 (以Lukka和Granlund的成就最为瞩目) 。受Schmalenbach的影响, Saario (1945, 1949, 1959, 1965) 的研究兴趣从资产负债表转向利润表, 奠定了芬兰会计的学科和法律基础, 不过眼下的会计发展趋势与Saario的部分观念相矛盾。在下半世纪, Artto (1968) 应用Saario的“优先成本模型”融资理论和对称原理, 检验了芬兰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比较了不同行业利润分配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晚期, Lethovouri (1969, 1972) 延续了Saario的研究, 奠定了现代芬兰会计的理论基础 (Lukka等1984) 。其他同时期有影响的博士论文成果有:Grandell (1944) 的会计史研究, E.Kaitila (1940, 1945) 的成本会计和量本利理论分析以及U.Virtanen (1949) 关于芬兰产业成本结构的论文。二战后Virtanen (1959) 专注于行为会计事项的研究并强调商业道德。Virkkunen (1954) , Kaitila (1940) , 其中Saario (1949) , Virtanen (1949) 和Virkkunen (1951) 的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 Saario提出的成本不是按比率由收入补偿, 而应该有更“理想”的优先顺序, 对芬兰的会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观念和后进先出的原则合并一起, 就是“产量越少, 成本顺序越优先” (Lukka等1984) 。
(三) 芬兰的第三代学者及其国际影响
(1) 20世纪50年代Honko主要贡献与地位。芬兰另一位著名的会计学家Jaakko Honko (1955, 1959, 1963) 的研究明显超出芬兰的国界,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投资问题, 和收入确认计量中的现值方法。Lukka等 (1984) 认为Honko的贡献是把累计收益看成是对固定资产的补偿和可供分配的利润, 避免了折旧问题。
(2) 20世纪60年代芬兰会计研究的国际影响开始显现。Jagerhorn (1965) 关于年度报告的信息内容比美国该方面的研究还要早, 尽管这篇论文侧重于审计和实验方面。其他研究包括:Kettunen (1974) 有关芬兰公司的盈利能力的, 用数学的方法计划J覿覿skel覿inen (1966) 和Meyer (1971) 计算税收, 计算增长和产量模型Ruuhela (1972) , 还有相似的计算投资、生产和市场份额Lindstr觟m (1972) 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下半叶和80年代早期的通货膨胀时期, 一系列有关通胀调整和相关计量问题的文献涌现, 如:Riistama (1971, 1978) , J覿gerhorn (1975) 和Aho (1981a, 1981b) 。在Lehtovuori (1973) 和Kettunen (1974, 1980) 的研究中, 方法论和科学性方面成为研究主流。
(3) 20世纪70年代下半叶和80年代的几种方法论。根据N覿si (1997) , 芬兰的学术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概念法”, 可能回应英美的广义“哲学分析”方法, 出现在Pihlanto (1978) , Majala (1974, 1987, 1992) 和N覿si (1980a, 1980b, 1981) 的财务会计领域和Virtanen (1979) 和Vehmanen (1992, 1994) 和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中。第二、“数学的” (或实证的) 方法。这种方法在芬兰至今仍占主流地位, 早期有Prihti (1975) 、Majala (1987, 1992) 、Neilimo (1975) 、Tamminen (1976, 1992, 1993) 、Laitinen (1980) 、M覿kinen (1980) 、Neilimo和N覿si (1980) 等人的论文, 和Lehtonen (1976) 和M覿kinen (1976) 在管理会计领域的文献。第三、“决策导向的”方法, 或多或少回应美国的决策有用的方法, 在财务会计领域Salmi (1975) and Riistama (1978) 使用, 在管理会计领域Wallenius (1975) , Reponen (1977) 和Wallin (1978) 使用。第四、“行为导向法”, 与英国的“批判———诠释主义”哲学观有关, 出现在Philanto (1978, 1988a, 1988b, 1992, 1994) 、Majala (1982) 和Lukka (1991) 等人的论文中, 90年代发展较快, 在年青一代广受欢迎。行为导向强调了哲学方面 (Lukka 1990宣称所有的现实仅仅只是人的建设, Mattessich2003) 。芬兰会计学者似乎对哲学反映和社会学会计研究有特殊的偏好。还应提到的文献有:Neilimo (1981) 和Majala (1982) 的公司社会会计研究;N覿si (1995) 、Niskala和N覿si (1995) 的“利益相关人理论”的讨论;Kovero (1959) 和Pitk覿nen (1969) 的公共管理;Virtanen (1959) 和Brunsson (1981) 的道德问题;Paasio (1981) 的会计作为控制和信息系统理论。上世纪90年代晚期《欧洲会计评论》中芬兰的一系列PE相关的财务研究论文。
(四) 芬兰的会计史研究与成本、管理会计文献
(1) 芬兰的会计史研究。芬兰会计史方面的主要成果有:Grandell (1944) 的芬兰旧会计模型研究;Virrankoski (1975) 的芬兰经济史研究;Salmi (1976, 1978) 回顾芬兰的会计和N覿si (1993) 回顾商业的论文;Rasila (1982) 关于芬兰的经济历史和工业化研究;Tainio等 (1982) 关于芬兰的商业经济的历史回顾;Kettunen (1984, 1986) 的两篇探索芬兰商业发展起源的研究;Lukka等 (1984) 的芬兰会计史研究;N覿si and N覿si (1985, 1997) 20世纪40年代后的会计史博士论文和芬兰会计商业经济传统;N覿si (1990) 从上世纪中期到80年代晚期的会计发展研究。Pihlanto and Lukka (1993) 的关于Martti Saario和他的遗著研究。N覿si (1990, 1994) 的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的会计思想发展, 和他的19世纪初到60年代芬兰成本会计演进的研究。
(2) 芬兰的成本与管理会计。Riistama and Jyrkki觟 (1970) 的管理会计教材达到12版之多。Alaluusua (1982) 和Lukka (1988) 的预算方面研究, 90年代一系列有趣的成本研究发源于芬兰:Kasanan等 (1991, 1993的英文版) 提出管理会计的“建设方法”研究;Lumij覿rvi (1993a, 1993b) 分别有一本书和一篇论文讨论了芬兰的作业成本会计和管理;Kasanen和Malmi (1994) 的著作比较了传统的成本会计和作业成本会计;Granlund (1994) 研究了管理会计与公司危机之间的关系;Virtanen等 (1996) 研究了成本会计的驱动因素。尤其要提到的是, Lukka和Granlund (1996) 的芬兰成本会计实务研究, 证实了劳动力成本比重不断下降、不断变化的战略和营运环境趋势, 还发现尽管芬兰工业相对先进, 但作业成本法没有预期使用多。
三、北欧其他国家会计研究综述
斯堪地纳维亚国家的会计研究始于瑞典学者Oskar Sillén, 其最为知名的作品是以德语发表的瑞典估价理论历史一文。瑞典另一位早期的杰出学者是Albert ter Vehn, 主要研究成本会计。
(一) 北欧国家的早期发展
北欧国家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早期有2个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一个是Oskar Sillén[1885–1965], 斯德哥尔摩的商业经济学院1913到1950经济系主任, 也是1923到1941特许审计师协会的主席。他关于瑞典历史成本理论 (Sillén1929) 的论文得到全世界的尊敬。他还出版了一本德语审计著作 (Sillén 1926) 和几本瑞典语著作。Sillén的著作主要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方向, 实务和理论都很完善, 他的成就得到Wallerstedt (1988) 的称赞。另外一个是Albert ter Vehn[1900–1997], 他1926至1967任哥森堡经济学院主任。他的德语著作从会计理论发展到德国商业法律 (ter Vehn 1929) , 瑞典语著作完全成本标准化 (ter Vehn 1936) 影响力都非常广泛。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于成本与管理会计和会计图表的建设 (在欧洲大陆盛行) 。另两个经济学家分别是Ingvar Ohlsson (1953) 和Aukrust (1955) 。
(二) 1950后北欧国家的管理会计研究
20世纪下半叶, 北欧国家对预算会计各方面产生了特别的兴趣。这个现象在丹麦很突出, Madsen (1959, 1970) 的两篇规范和一片理论著作刺激了随后预算方面的实证调查研究;Polesie (1976a, 1976b) 的两篇论文分别研究了“目的预算 (goal-budgeting) ”和目标预算 (budgeting by objectives) 。Madsen和Polesie (1981) 进一步研究了预算的行为元素, 明显比其他研究的范围要广。瑞典Samuelson (1973) 和Magnusson (1974) 关于预算控制的著作, Gavatin (1975) 预算激励方面的著作。觟stman (1984) 指出:“尽管这些项目都包括经验数据和应用问题分析, 也要特别强调观念问题”。北欧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研究兴趣发生了很大转移:Riise (1969) 关于决策和控制的成本计算;Arvidsson (1971, 1973) 的转移价格的两个研究;Jennergren的 (1971, 1980) 斯坦福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分散资源分配的数学理论和另外一篇关于会计对利润影响的论文;Provstgaard的 (1972, 1976) 会计的利润功能分析;觟stman’s (1977, 1980) 关于管理控制的会计计量的实证研究和行为会计研究;Ljungkvist (1982) 的价格变化和管理控制;Ask和Ax (1992) 的分析瑞典制造业产品成本发展的英文调查;Frenckner和Samuelson (1984) 关于行业产品成本;J觟nsson (1996a) 关于会计作为普遍提高方式的研究;觟stman (1977) 以会计计量作为控制的方式;Samuelson (1989, 1990) 的论文和著作分别是关于瑞典的管理控制方式和会计信息系统的, Ask等 (1996) 关于瑞典的成本管理。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除了关注成本设计和相关的报告的研究 (Hedberg and J觟nsson1978) ,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也有讨论、试验和直接应用边际成本 (Freckner和Samuelson 1984;J觟nsson 1991) 。Ask和Ax (1992) 研究发现瑞典大约40%工业企业用边际成本和完全成本或者吸收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 管理会计受到行为学和计算机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 (Polesie1976a, 1976b;觟stman 1973, 1977;Gr觟nlund and J觟nsson 1990;J觟nsson 1996a, 1996b) 。一个相关的研究是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研究 (Oson 1983;J觟nsson1982;Brunsson 1989) 。Engwall和Gunnarsson (1994) 出了一本文集《管理会计的学术背景研究》。
(三) 北欧各国的财务和社会责任会计
在财务会计和会计理论领域, 北欧各国的主要有以下研究文献:Palle Hansen (1962) 的著名代表作,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利润的会计概念。Sven-Erik Johansson (1965) 的瑞典投资准备系统的著作———这个主题实际是财务理论的领域。Kinserdal的挪威行业年报中包含的信息分析;觟stman’s (1973) 的会计报告使用和设计的实证研究;Eriksson (1974) 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包含的信息研究的著作;Kedner (1975) 的破产问题研究;J觟nsson (1988, 1991, 1994) 的几个主题的著作:会计规范和主要结构, 政府监督时的会计角色;在强势政府背景下不断变化的会计规范的构成。在70年代财务会计的几个特殊分支中, 有一个分支主要研究20世纪70年代的通胀会计, 如魦kerblom (1975) 的通胀时代的商业公司;Wideb覿ck (1976) 的通胀会计和预算;Br觟oms和Rundfelt (1979) 的通胀会计和养老金会计年报的价格调整方法。觟stman (1980) 的通胀会计概念研究。关于公共服务会计, 必须提及的有Oson (1983) 关于市政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和使用的著作;J觟nsson (1982) 地方政府预算行为案例研究的英文文献 (觟stman1984) ;J觟nsson-Lundmark (1976) 的养老金会计。社会会计方面, 觟stman (1984) 只列出了Gr觟jer和Stark (1978) 的研究,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导向性研究著作, 应用于两个瑞典的公司。北欧国家的会计研究对英语国家的会计研究有深远影响, 最著名的是挪威裔美国学者James A.Ohlson大量开创性的著作 (如1987, 1988, 1995) “干净盈余”净化理论, Froystein Gjesdal (1981) 关于代理会计的论文。丹麦学者关于透视会计信息的论文也值得关注:J.A.Christensen和Demski (2003) 合作的;P.O.Christensen和Feltham (2003, 2005) 合作的两卷著作。Skaerbaek (1998) 的论文《丹麦中央政府的会计技术政治》和Tornquist (1999) 的实证会计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四) 北欧国家的会计史研究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方面研究外, 北欧国家的会计史研究列示如下:Carlson (1986) 关于瑞典大型企业高管研究;另一个是Engwall (1992) 关于瑞典的商业经济和主要代表人物研究;Gunnarsson (1994) 关于瑞典经济学家的奠基人Anders Berch的著作研究。另两篇英语论文:觟stman, L. (1984) 的关于北欧国家的会计研究以及J觟nsson (1996b) 的关于瑞典的会计和商业经济传统的著作。提到瑞典的会计历史, 不能不提到金融天才Ivar Kreuger, 他的工业王国和他的破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它不仅影响到瑞典的审计行业, 还有随后的法律, 而且影响了这个小国的政治前途。这种崩溃甚至让纽交所震惊, 影响到了美国的会计立法。
参考文献
[1]王松年、薛文君:《比较国际会计研究——荷兰会计》, 《上海会计》2000年第4期。
【关键词】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产业 发展 影响因素
一、休闲体育产业的界定
休闲体育产业是指社会各部门提供的与休闲体育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它包括与休闲体育活动有关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与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所有的经营活动。是一种被认为是21 世纪最吸引并且最具活力和拥有广阔前景的“新兴朝阳产业”。
二、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国外:在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它们很早就开始重视对休闲体育产业的全面了解和开发,许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此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21 世纪,随着现代社会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发展,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需求也、大幅度增长。所以在这些国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表现出产业关联度大、经济带动性强、高回报率、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特点。据统计: 美国人平均有大约1 /3 的时间,1 /3 的收入和大概1 /3 的土地用于休闲,美国的休闲产业现如今已经占到GDP 的第一位,约占全部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其就业人口达到了全部劳动力的1 /4。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西班牙,休闲产业也已为第四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 5%。由此可见,休闲体育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体育消费需求在人们总的消费需求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国内:当前我国休闲体育处于起步阶段, 充分认识休闲体育的内涵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发展需求, 不仅可使我国休闲体育明确发展方向, 而且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体育基建的投资只占国家总投资的0. 1%, 人均场地的占有量较低。发展水平较低, 主要体现在: 休闲体育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的比例较低, 1999年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 3% ;与发达国家5% -8% 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休闲体育未来发展将体现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适应社会流动需求、与构建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及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三、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1 温一帆(2010)用SWOT方式来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他认为优势有:1.休闲体育显著的健康功能带来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我国休闲体育的潜在资源非常丰富, 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3.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可以刺激消费, 拉动内需。劣势有:1.经营理念落后2.经营模式亟待改善3.经营人才匮乏。
3.2 陈玉忠<<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2007)认为: 当前我国休闲体育处于起步阶段, 充分认识休闲体育的内涵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发展需求,不仅可使我国休闲体育明确发展方向, 而且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出我国的休闲体育未来发展将体现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适应社会流动需求、与构建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及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四、影响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4.1任慧(2011)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价值链构造入手,认为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按照人们的消费动机将能够满足大众休闲体育需求的众多产业组合而成的产业集群, 具有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该系统由核心价值链与扩展价值链、金融链与政策链、互补产业与替代产业等要素构成并形成错综复杂的价值网络。因此其间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影响着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4.2.尹从刚, 姚颂平(2009)利用比较理论来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他们认为:1.制度是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交往的规则及其对违规的惩罚, 抑制着机会主义与怪癖的个人行为, 使个人行为更可以预见。良好的制度能促进分工和财富的积累, 并通过交易费用改变分工效率, 确定国家的产业政策重心等途径显现对比较优势的影响。2.产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是最活跃、起决定作应的因素。它通过教育和国内、国际间人力的流动来完成。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我国体育休闲产业是否能快速、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总结: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经颁布10周年,10年间作为政府推进的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休闲体育将为其开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关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的关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概念、休闲体育产业的体系与其研究方法来支撑。真正的概念性原理和内部规律没有证明与指出,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对于各个省市当前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2.虽然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研究的大致方向与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是实事求是的。通过一个个地方的实际考察,实地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际数据和走访调查,得出我国各个不同地域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这为我国未来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新生.广东省休闲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0( 5) 102 - 106
[2].温一帆.后奥运时期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4)47-50
[3].陈玉忠.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J].2007,31(1)
【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综述】推荐阅读: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07-1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助学贷款展期协议09-06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文献综述09-15
国家教育课题申报06-11
国家医学教育网06-05
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10-19
国家安全专题教育心得06-11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10-17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06-10
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心得总结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