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教学反思(通用9篇)
对一节课来说,合适的切入口是成功的基石。切入口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主要看适合不适合学生,适合不适合课文。我这节课的切入口是介绍苏轼一生的三个特点:一,仕途坎坷;二,心态豁达;三,才华横溢。这部分是我的教案中改动最小的地方,在几次试讲中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一,从词作本身的特点去考虑。学生从上学期学唐宋散文到本学期学习唐诗宋词,每篇课文在讲到“作者介绍”部分时,学生虽较有兴趣,但从柳宗元韩愈到李白杜甫,几乎都是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苏轼的仕途命运虽然也是坎坷,但进入课文前不介绍,学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介绍了,要怎么为词作中作者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却能泰然处之潇洒豪放造势,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在研读了苏轼的相关传记、评论等资料后,我发现,苏轼很多时期的作品其实学生在以前都学过,只是不一定能把它们按照苏轼的年历进行串联而已。所以,我选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苏轼作品作为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心态的写照,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探究苏轼遇到风雨时还能“吟啸且徐行”等情感态度时自然可以感受他对困难挫折无所畏惧的态度。
第二,从学生的心理规律上考虑。刚刚结束月考,还没有时间给他们调节就上公开课,对于面上中学的面上班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以年龄跨度之大(22岁考中进士到62岁还被贬儋州)渲染苏轼的仕途之坎坷,以耳熟能详之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食荔枝二首(之二)》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突出苏轼态度之潇洒,以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的造诣表现苏轼才华之出众,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的中间环节是改动较大的。
一开始,因为学生已经学了一个多月的诗歌,对诗歌的字面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基本能通过课本注释和辅导书进行疏通。加上《定**》本身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我就设计教学环节大致为:一读明大意,二读学朗诵,三读享启发。结果一试讲,发现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花费的时间就已经很多,结果指导学生掌握朗诵的一些技巧的目的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到第三个环节更是强弩之末,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
在姚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备课组同事们的建议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在“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这首词”,“真切地从作者身上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从这首词拓展到豪放派词的特点概括”这几个方面下功夫,虽然比较平实,但在提问学生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学生能较好地表述出来、在提问“启发”时学生能根据文本联系实际回答、特别是在课堂结束前有几个学生能像以前的课堂一样在下面轻轻地说“我会背了,老师!”尽管没有机会让他们展示,但我还是很欣喜,课堂是落到实处了。
而一堂课的结尾,如果能诗意一点,又能呼应开头,还能把《定**》的词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那当然是最理想的效果。但要呼应开头又不是重复开头,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心思的。我倒是最先设计的时候就选中了那几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所以这部分也是在几次试讲中改动最小的,也许正是如此,在正式上课时到了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最为顺畅自然的。
一、管理反思, 为实施“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定出了新路
通过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反思, 大家认为, 学校对原有的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施和管理有以下三个不足: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单向突破和指令性研究的局限性, 难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难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性、能动性, 对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甚微;二是在研究形式上存在单一性的优质课、示范课、交流展示课等, 容易忽视教研个性基础而产生部分教师好高骛远、盲目模仿、为教研而教研的教研误区;三是教研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存在少数人有限的研究, 多数人被动接受的局面, 难以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全员提升。
因此, 学校开展“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研究课题绝不能走老路, 应把“自修—反思”式模式根植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帮助他们解决急需的教育教学问题, 让每位教师都有一个在学校立项的研究子课题 (即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 实施“课题 (目标) 与教师捆绑, 让课题 (目标) 助推教师自修、反思、成长”的研究管理策略, 并把组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在首要的位置。
二、教师反思, 专业素质在“自修—反思”中渐进式发展
(一) 组织教师进行有序且有效的反思, 确保教师科学地制定出个人成长的阶段性目标 (即研究的子课题)
首先是学校组织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再组织教师通过自下而上的反思提出自身当前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 形成多个子课题 (即阶段性目标) ;接着由教研组在与当前学科 (或部门) 在研课题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确定教师个人的子课题 (其取舍以小而实且与学校现阶段的工作相一致、急需解决为原则) ;然后教研组将子课题反馈给教师个人, 由教师本人向学校教科室进行立项申报, 经审核准予立项者便由教科室下发《立项通知书》;最后学校把所有教师立项的子课题汇总、提升后形成总课题。
我们强调:教师在选择课题时, 自己的子课题 (目标) 不在于大, 而在于小, 不在于深, 而在于实, 不在于宽泛, 而在于具体, 一定要是从自己的教学中、头脑中生长出来的问题, 一定要是经过充分反思而来。并且, 学校每学期初组织人员对教师确定的课题进行逐一审核, 对大而空的课题进行了修改, 学期末对教师在研课题进行一次再审视、再论证, 并对原有课题进行取舍, 对已经不再适合该年段、该教师研究的课题进行及时的调整。
(二) 学校为教师搭建稳定的研究和展示平台, 保障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坚持了一期一次的校级“磨课”活动, 以“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的方式推进课题研究前行。
从2006 年春季学期至今, 学校坚持了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全员参与的“磨课”活动。例如:组织“汇报课”“常态课”“代表课”“子课题研究结题课”等。许多教师的子课题结题课就是在这一活动中完成的。同时, 教师坚持把“同课研究”作为每次“磨课”活动中最主要的研究形式之一。所谓同课研究, 就是指就同一教学内容安排同学科的多位教师先后上、上后评、评后再上的一种研究形式。经过三学期的实践, 我们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式把“同课研究”的组织形式发展为多人同课异构 (异教) 、个体同课异构 (异教) 和名师课例异教等三种形式。实践证明, 这种形式对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研究能力效果极为明显。
2.坚持办好一期一刊, 把握“三低”“三平等”原则, 体现研究中的人文关怀
“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自开题到现在, 学校坚持办好自己的校刊, 即《茅坪小学校本教研信息》, 同时为教师建立起自己的《个人成长档案》 (其中包括《教师成长报告册》等) , 并始终以“三平等”“三低”的原则来体现校本研究中的人文关怀。“三平等”是指教师在参与研究活动中的机遇、过程、结果平等, “三低”是指物化成果的“三低”, 即低起步、低展示、低评价。我们制定了校级教研成果评比办法, 每半年或一年评比奖励一次, 既有综合奖励, 也有单项奖励。
三、有力调控, 使“自修—反思研修模式”课题有序开展
回顾“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在我们学校的开展, 我们也历经了培训老师、统一思想, 健全机构、领导督办, 建规立章、完善制度等三个环节。
1.培训老师, 统一认识。开题之初, 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课题研究培训会, 学习课题理论、讲其重要意义、熟悉操作要领, 明白相关要求。
2.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一是建立领导网络。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网络。二是建立业务网络。学校成立了中心管理组、学科指导组、同伴互助组。
关键词:公开课 诗词教学 方法
按照学校惯例,每个教研组每年都要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教研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展示一堂公开课。今年我选的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上完之后引发了我对诗词教学的很多思考。
对于这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理解作者情感,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所以上课时紧扣字词,主要运用诵读和总结来讲解课文。之后主要通过讨论来总结词人的情感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通过提炼词句来体现作品铺呈的壮阔或从容的场面。
课堂上除了诵读,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比如“谈谈词人在赤壁的所见所想”;“《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这些或具体或抽象的问题的设计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第二是,对文章作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品味,感知作者的叙事方法,了解作者创作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整体而言,这堂教学活动是成功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没有经过试讲而是直接进入听课班级去听课的。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估计进行。对一些具体问题学生能够较快的解决,但是对于像“《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这类问题学生很难给出恰当的表达,总是词不达意,而学生对我的点拨也是启而不发,因此纠缠时间较多。也正是这一点激发我的思考,诗词教学不能只让学生会读会背诵,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表达出诗词的意蕴应该更重要,语文高考中往往要考到的也正是这些点。这是我在上课前备课时没有考虑进去的一点。学生的表达能力远低于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古文古诗词,很多同学可以想象或理解其意境却很难总结或表述其特点和意蕴,往往都只是老师按照参考书上所说讲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有些同学可能会记忆、模仿,而更多的学生是听过就丢过,因此考试时就答非所问。这在高一阶段表现得更明显。
课后,和几位同事一起探讨,大家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深有感触,但是却提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把问题都归咎在学生不学上。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老师应该在这方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这里我提出几点想法,以期和各位同仁商讨共鉴。
第一,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多读人物传记,因为大家知道古诗词最大的特征是言志抒情,很多诗都是和作者人生经历相关的,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等等,都是通过景或事来比喻作者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第二,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比如让学生仿读、教师范读或作节奏指导,或者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一遍,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等等。通过读让学生对诗词感兴趣,让她们体会字词沉降所渗透的个人感情,才能做到有感而发。
第三,多做些练习,归纳和规范一下表达方法。并多找些类似诗词进行比较练习,让学生参与模仿,自主表达,或鼓励她们找出更贴切的词语来表述。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惯性,看到相关题目就能展开联想,知道如何去做。这才是我们教诗词所应该达到的效果。能诵读,能体会情感,能表达涵义,甚至可以仿写……,如能至此,此教成已。
张诗苑
在主讲人《定**》这份教案中,可以看出主讲人语文功底深厚,能引导学生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中寻找出路,这是尤为突出的亮点。这份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都是以“风雨”的象征意义为支撑,围绕苏东坡的豁达的人生态度进行导入、精度探究、延伸拓展,环节合理,重难点准确突出,是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
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我谈谈我对这份教学设计的思考。
首先,孙绍振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中指出,文学经典是要通过细读、比较才能品出其韵味。教师通过“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文本、熟知文本,然后选择了几个句子进行探究深入,但是这几个问题实质就是从几处矛盾中得出苏轼的乐观豁达的人物形象和人生态度。而讨论雨大雨小的问题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消耗的时间会比较长,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我觉得通过细微的字眼,抓住“莫听”、“谁怕”、“何妨”、“任”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让学生从三处矛盾中得出风雨的双关意义、苏东坡人物形象和在面对风雨时的心境和态度。
再次,“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这个人文延伸的问题中,虽然反映出老师较高的语文功底,但是就要求学生需要极高的文化修养,需要了解陶渊明的“归去”包含哪方面,又要结合以往诗词来深入了解苏轼本人的态度,然后进行比较,对于现阶段我们的学生,难以展开,可以恰当举些例子,或者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查询,引导学生结合儒道佛三家思想来思考苏东坡为什么会有这样积极的心态: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定**》公开课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诗词。2.赏析词句,把握人物形象。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4.拓展阅读,深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互动探究法、拓展阅读法、写作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方案一:
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林语堂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就是苏轼。
屡遭贬谪,一生历任八州,他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却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是旷达的。《定**》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精神特质。板书:《定**》苏轼
方案二:请同学们谈谈你所认识的苏轼,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们会很积极活跃,背出苏轼的许多诗词、赋文,对他的评价也是丰富多彩: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才华;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多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爱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伤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乐观; „„
师:是啊,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有魅力的人。千百年来,人们陶醉在他的才情里,更折服于他于困苦艰难中的旷达的人生智慧里。《定**》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人生智慧。板书:《定**》苏轼
二、反复诵读,读出“旷达”。
(一)学生自由读,学生点评,提出自己的诵读建议。
教师指导诵读:如: “谁怕?”应该读降调;“归去”中“归”应该重读;“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任” 应该读得豪迈; “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两个“无”要读的洒脱;朗读时应该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二)名家诵读(也可教师示范诵读)。
【多媒体展示】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学生分小组自由诵读,并选出小组中的优秀诵读代表。
(四)学生代表深情诵读(配乐),小组之间竞赛。
(五)学生齐读(配乐),再次感受诗词的情感。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诵,通过充满感情地朗读,触发学生的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诵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词意,感悟词作意境,为下面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打下情感基础。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学生应该是喜欢的。
三、鉴赏品味诗词,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并说明你的理由。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先板书词语,然后解释原因)——全班分享。
学生展示如下: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可见作者 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莫听” “何妨”也能看出作者的从容不迫。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轻胜马”“谁怕?”看出作者的乐观旷达的心态。
教师追问:“竹杖芒鞋”与“马”各自代表怎样的生活?
学生思考回答:“竹杖芒鞋”代表隐士般自由自在纵情山水的生活;“马”代表身心都受束缚的官场生活。
3.“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说“ 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个“任”极有表现力突出了作者乐观自信、洒脱豁达的态度和无惧风雨,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学生总结苏轼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见板书:
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自信洒脱、无惧无畏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适时的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让“学”的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生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凸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促成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感悟。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运用。学生能谈得很好,总结出了苏轼的人物形象——旷达,就是本课的亮点。
四、探究诗词的“风雨”与“晴”的含义,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1.小组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其中“风雨”与“晴”的含义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理解。
背景提示: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学生回答:“晴”喻人生顺境,“风雨”喻人生逆境。
2.学生独立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学生回答: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板书: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3.学生独立思考: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学生展示:(答“任”“无”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好)
“归”。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 变,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4.学生独立思考:“归去”,让我们想到谁?
(1)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心态和归隐意向。
(2)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据统计,苏轼现存词作中,“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终其一生,苏轼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一生宦海沉浮,刚直如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宦海沉浮,却并未真正退隐,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儒家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5.学生谈人生感悟: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你以后准备怎样对待你的人生?
学生展示示例: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啊,生命因脆弱而宝贵,既然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那么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和面对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
(也可拓展到“直面挫折”的话题,让学生谈谈那些典型的人和事及感悟)
【设计意图】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文本。
五、再读诗词,体悟旷达情怀,感受词人人格魅力。(小组之间,比赛背诵)
六、重温苏轼的豪放旷达,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壮志难酬的悲愤,但豪放不消极)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美好祝愿,乐观情怀)
中国古代最可爱,最高贵,最有魅力的文人。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七、当堂训练: 【多媒体展示】
东坡①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②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参考: 记叙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2.“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与《定**》中那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参考: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与《定**》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谓异曲同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作业:拓展写作。
【多媒体展示】以“旷达”为话题,以苏轼为论据,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片段,谈谈你对苏轼人生的感悟。写作片段示例: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2.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3.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4.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5.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片段写作,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增强文字表达能力。
《定**》教学反思
教授苏轼的词,最重要的是在鉴赏的基础上理解苏轼旷达的情怀。
通过品词品句,完成对苏轼词的鉴赏后,我就带领学生了解理解苏轼的豪迈。我先教授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教《定**》。在上《定**》之前,我让学生总结苏轼豪放词在写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点?的特点,师生统一认识:一开头,词人便以千钧之力,大笔挥洒,只用“大江东去”四个字,便绘画出万里长江波澜壮阔、浩浩东去的雄伟气魄,然后用“乱”、“拍”、“卷”等字,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雄壮奇美的江山画卷。苏轼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花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从而得出结论:写景:博大壮阔、气象恢弘;抒情:豪迈奔放。正所谓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这首词的出现,对于盛行着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告诉学生,豪放派的词是不是就仅仅只有在写景上:博大壮阔、气象恢弘。在抒情上:豪迈奔放这一类。还有一种豪放,豪放在词人豁达的精神和情怀。于是我引导学生一起来鉴赏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豪放情怀的词——《定**》。通过品词,改写,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定**》的内涵。
一、教学设想:
因《定**》篇幅短小,为加大课堂容量,除学习这首词外,教者还选取了苏轼的另一首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一篇是教学篇目,第二篇是老师选教篇目。另外设置“整体评价”环节,基于如下原因: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设计4道评价题,依据“五准”原则,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 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
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二、学习目标:
1.把握诗的精髓,赏析词中的意境。2.初步了解苏轼词的特点
3.解析和探讨掌握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学习重点:把握诗的精髓,赏析词中的意境。
学习难点:解析和探讨掌握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学习方法:讨论合作式
四、时间设置:1教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苏轼之前,词的创作已是名家迭出,名篇荟萃,但词人对于词的认识总体偏低,大多把它当成“娱宾谴兴”的“诗余”、“小道”。苏轼以其横放杰出的创作,“以诗为词”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他的词作,或清新明快,或沉挚深永,或雄壮超脱,或奔放流转,着重表现个人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了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加了词的主体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定**》(莫听穿林打叶声)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二、教学《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1、朗读(个别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再个别读)
2、了解作者及背景
(1)苏轼(1 03 7—11 0 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袼二年(1 05 7)与弟辙同登进士第。一生官场极其坎坷,因与王安石改革派政见不合,受贬外任,后又与司马光保守派思想有悖,更受迫害。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文字狱),历经磨难;特别是哲宗亲政后斥逐元禧旧臣,苏轼亦被一贬再贬。等到徽宗即位,遇赦归途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苏辙为撰墓志铭。
苏轼艺文通才,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其词不为传统框范所限。陈师道称“子瞻以诗为词”。故苏词“倾荡磊落,如诗如文,为天地奇观”“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2)指名翻译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农历三月七日那天,我在去沙湖的路上,遇到暴雨,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同行的人进退两难,只有我不觉得。不久天晴,所以写下这首词。)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4、赏析技法(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清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对《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有“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评语。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作品抒发了苏轼什么样的“胸臆”?词人又是如何“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本词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上下两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感,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地联系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以具体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以曲笔写胸臆,是本篇的主要特色。这样写的好处是含蓄而深沉,言近而韵远。)
5、整体评价
依据:“五准”原则:
①定准题点②找准诗眼③抓准主旨④踩准分点⑤用准词句
以下四题每题3分,你认为所列举的这些答案恰当与否?请简要分析。
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①表现了作者很乐意,很享受当时的雨景,同时表现作者当时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无拘无束的心情。
②表现了诗人阔达、平静、与世无争的轻松心情。
③运用反衬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轻松闲逸、自由自在的心情。④表现了作者的无奈、悲观的心情。参考答案: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①意思是一场风雨正如人生的波折。表达诗人不拘泥于小节,乐观,始终怀着远大志向的人生态度。
②意思是作者一生穿越了多少风雨迷蒙的路,表达了诗人表面轻松对走过的悲伤的乐观,但实质却消极面对未来的人生态度。
③人的一生充满困难,风雨满途,表达诗人乐观阔达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①“风雨”指官场上的争斗,“晴”指官场外的闲适生活。②“风雨”指官场上的互相倾轧,“晴”指一帆风顺,没有灾害,暗含官场的争斗。
③“风雨”既指刮风下雨,又指对词人的贬官;“晴”既指雨后初晴,又指词人重新被皇上重用。
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4、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不同。《念奴娇》的基调极为雄壮、激昂,而这首词的基调较为悲凉。②不同。这首词的基调是乐观恬淡;而《念奴娇》则比较潇洒、豪放。③“人生如梦”多少表达了诗人无奈之情,也包含了对官场的些许期盼等待之情。而此词,应是后期的作品,是诗人思想内容的转折,显示了其归隐之心,是看淡官场,向往田园之情。
参考答案: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三、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
四、背诵
五、教学《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朗读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了解背景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有关史料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谢世了。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4、赏析评价
(1)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一类作品而言,毋宁说更是作者郁塞沉积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本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发抒凄婉诚挚的悼亡之情。起笔彼我合写,“两茫茫”状幽明相隔,惘然无尽,而“自难忘”愈见自然真挚。“无处话”一句,既承难忘,又点阻隔之遥。“纵使”以下三句,由假设转出相逢,融入自我身世之感。下片“夜来”以下四句记梦,意幻情真,虚中带实。“料得”以下三句,从梦境回到现实,写梦后设想对方念己,“年年断肠”,柔情绵绵无尽,令人酸楚。)(2)“不思量”(不去想的意思)与“自难忘”是否矛盾?
(这并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为真实!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想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3)有人说“两茫茫”几个字特别有情味,请做分析。(“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茫茫”前着一“两”字,就不只是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
(4)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试作分析。(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
六、背诵
七、课外拓展活动——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方方《喜欢苏东坡》
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其人及其旷达的人生态度;2.体会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内涵;3.把握苏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的特殊意义。
教学方式:研读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 文化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词在产生之初,只是作为一种诗的附属品。然而到了清代,王国维在评价“一代之文学”时却说,“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一代之文学也”。从诗的附属品到“一代之文学”,这种地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除了时代的推动,更离不开宋代的词人。提到宋代词人,你会想起谁呢?(生:李清照,辛弃疾,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柳永……)昨天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大家的想法也是大同小异。我们今天,就要看这众多词人当中的一位———苏轼。
2. 作者回顾: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学习苏轼了,我相信大家对于这样一位大家的记忆还犹新,那么现在,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关于苏轼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点呢?(明确:字号、唐宋八大家、三苏、苏辛、仕途、乌台诗案)
3. 词句梳理:
请大家根据书下注释,尽快梳理词的内容,有困难的地方请标注,待会我们一起解决。
4. 初读,品味诗歌声律美:
(1)听读。有句话说的是三分诗七分读,读即是我们在品读诗词当中所强调的“吟咏”,为什么诗词总是需要我们反复吟咏呢?因为与其他题材的作品相比,诗词更具有一种特别的美———音乐美、声律美。而词相对于诗,在音律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长短句。因为有了长短,词的节奏也就更加鲜明而多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范读来感受这种声律美。听的时候,请大家用笔划分出节奏、停顿。(2)学生试读,老师检查大家的节奏与停顿划分是否正确。
5. 诗歌研读:
(1)苏轼的生活态度。通过课后习题二(在《定风波》中,作者通过途中遇雨这件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找出苏轼旷达的生活态度。(明确:旷达)旷达二字,似乎成了文学评论中苏轼的代言词,如同王国维评价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同为豪放派,但更多的评论家习惯地认同苏轼词风为旷达,甚至有人因他而设了旷达派。然而说出旷达容易,那这两个字究竟又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定风波》,来探究旷达之内涵。
(2)小序内容梳理。明确:小序一般为写作缘由(“故”字),本词途中遇雨这件小事为缘由。
(3)三分钟,分组探究《定风波》中苏轼旷达的具体内涵。 (1) 分配任务,每组一句(以句号为限)。具体要求:分组体味这一句中所包含的旷达的具体内涵,并尝试吟咏。 (2) 明确:a.“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二字,对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写出一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这一句写出任你风雨恣肆,我自从容不迫,处之若常的生活态度。这一句话就像是对同行之人的劝导,又像是对自己的低语,是一种淡定,一种潇洒。b.“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任凭风吹雨打,也是种那样的从容与坚定,这是一种豁达的气度。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对比上片而言,上片是雨中之景,下片是雨后之景。在风雨之后,看到的是山头写照,对应小序中所说“已而遂晴”,“已而”“遂”,难道不正是表达出苏轼的达观吗?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这就是属于苏轼的辩证法,就是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其实真正地,是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才会有后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将一切得失荣辱都视为无物的超脱,而这时的旷达,不就有了更深层的含义吗?
(4)朗读诗歌(齐读,生范读)。
6. 再看苏轼之旷达: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4)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7. 课堂小结:
也许到现在,我们无法像评论家一样,给旷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已经知道,旷达,是充实而饱满的,是苏轼词的风格,更是他的人生态度。我们不妨套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那段关于“成熟”的话:“旷达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难道苏轼的成熟,不正是走向旷达吗?我们一起回过头,看看我们心中所熟知的宋代词人们,苏轼仿佛再也不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的旷达,让他显得如此真实而饱满,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词人,而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他从这芸芸众生中跳脱出来,他的空漠,他的清澈,他的旷达。
8. 课堂背诵(学生基本达到课堂成诵的目的)。
教学目标
能借助常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围绕研究目标提出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能自主确定研究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得出实验结论。知道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主要原因:伞面的大小、伞绳的长度、悬挂物的质量。
能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教学重难点
借助测量工具,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教学准备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秒表。
2、记录工具:小科学家记录本、笔。
3、制作材料:塑料纸、剪刀、透明胶带、重物、细线。
4、场地与环境:本活动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要在一个高台能使学生从一定高度放飞降落伞。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并制作了降落伞,我看大家都把它带来了。这节课咱们举行一个放飞降落伞比赛,咱们不比哪个组的降落伞下降的快,而比一比谁放飞的最慢。请各小组代表来放飞。(开始……)
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
二、观察与质疑
咱们看看这两个降落伞,找找它们的不同。(伞面大小不同……,真是火眼金睛啊!)
三、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下,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因素有哪些呢?(会不会与伞绳的长短有关呢?……)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猜测,这些仅仅是我们做出的猜想。
四、观察与实验
我们这些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是需要我们进行实验验证的,研究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原因是需要搜集实验数据的,光凭感觉是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据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我们认识一下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秒表并介绍其用法。)
咱们借助测量工具进行一个对比实验,验证降落伞下降得快慢是否与伞面大小有关?请一名同学帮忙在二楼走廊放飞伞面不同大小的降落伞各三次,我用秒表记录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其他同学在旁边观摩。
实验完毕,回教室,请看老师的实验记录。
(出示幻灯片这是老师做的实验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老师得出实验结论,伞面大下降的慢。
五、实验与交流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要探究的内容,到二楼走廊放落降落伞,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完后,我们进行交流,分享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
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完成实验,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数据与结论,请你们组,咱们看看第一小组,他们探究的是伞绳的长度……第二小组……每个小组都非常细致、认真,科学就要有严谨的态度。
小结:从同学们的实验数据来看,(出示小结幻灯片)我们得出结论: 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
慢
;伞绳越长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
慢
;悬挂物越轻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
慢。
用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确跟伞面、伞绳、悬挂物有关(板书:伞面、伞绳、悬挂物)恭喜同学们实验成功。
六、课堂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与实验,咱们谈谈收获吧?(出示测量工具幻灯片)(认识了测量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原因与伞面、伞绳、悬挂物有关)。
也许还有更多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咱们课下可以进行猜想与实验。
七、作业布置
(幻灯片)如果是同样大小的悬挂物,可是材质不一样又会怎么样?如果天气有风,那有会怎样呢?也许还有更多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课下可以进行猜想与实验。
八、板书设计
降落伞
伞面
伞绳
授课班级:高二(5)班
授课地点:六楼多功能会议厅
实录整理:李锦霞、李蕊
教学过程:
上课铃响,师生相互问好。
第一个环节:课前演讲,了解作者
茹老师(以下简称“师”):按平常的要求,请抽到签的同学上台演讲。
(课件展示:课前演讲:题目:的苏轼。要求:自选一个角度介绍你所了解的苏轼,1分钟左右。)
生1:我所说的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轼,他的身影几乎出现在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琴棋书画,堪称一绝,诗词歌赋,令全天下的人称赞不已。还记得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吗?还记得那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吗?还记得他那独创一家的书法吗?还记得他那风格别致的画吗?我可以说,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实验家、美食家,一位瑜伽修行者。这就是博学多识的苏轼,这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蔡兰芳)
生2:我说的是“豪放洒脱的苏轼”。几经诽谤陷害,苏轼终于掉入了“乌台诗案”的泥淖,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德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他在黄州“倚杖听江声”,他在黄州写出“大江东去”。他总是那么淡定从容,总是将所有的失意抛在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不然,何来“清翥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苏轼到宋东坡,东坡居士的名号凝聚了他达观的态度和超然的内心。我们崇拜东坡,不仅仅在于他绝妙的诗词书画,更在于他对待人生积极的态度。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隐忍乐观,那种豪放洒脱,那种幽默诙谐和勇敢顽强。学习苏轼,了解苏轼,我们会体会到一种人格的力量和生命的硬度。
生3:我说的是“历经坎坷的苏轼”。苏轼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尝艰辛。早在青少年时代,聪慧好学的苏轼就有报国安民之雄心。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考试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然而就在此时,因母丧守孝两年。此后十年,他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后因反对新法,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旧党上台,他又主张保留新法兼用所长,引起旧党不满,只好要求外任。他连连遭受打击,被一贬再贬。他的一生可谓坎坷,虽然在地方官任上有所作为,但远远没有实现他富国强兵的抱负。可以说,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和旧党之争的夹缝中,几起几落,饱经忧患,令人嗟叹!
生4:我说的是“黄州与苏轼”。一千八百年前,周瑜在此大破曹军80万,成就了一代英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儒将与少将。而一千年前,苏轼也来到此地,他是被贬官的,但被贬得却不是他的心,他在这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豪迈的胸怀。苏轼来到这里才成为那个真正为我们熟悉的苏东坡,他真正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在这里他的妻子去世了,他曾自撰一联“不死不生不垢不灭不尽,如梦如露如幻如电如影”,意思是一切的一切,都将消殆无踪,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从此以后的苏轼,旷达、开放、豪迈、洒脱,成为人人敬仰的文坛宗师。黄州与苏轼成为了不解之缘,苏轼因黄州而成就了更伟大的事业,黄州也因苏轼而更加光焰万丈。
(此开头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苏轼,比之于单个学生介绍苏轼,同题求异,可谓是加深学生积淀的好方法)
师:请桑一丹同学即兴点评一下。
桑一丹:我觉得他们都讲的十分动情,语言也很优美,每个人都概括了苏轼生活的一个方面,十分优秀,但要注意演讲时要注意停顿。
师:几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苏轼,说得真好。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一组材料。
课件展示下面内容--
方方《喜欢苏东坡》:“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苏轼《答李端叔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林语堂《苏东坡传》:“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师:这三段话恰好是对同学们演讲的一个印证。苏轼是旷世奇才,一生那样坎坷,可是他却活得那样潇洒,为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定**》来走近这位诗人,了解这位诗人。
第二个环节:诵读课文,积累感悟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读两遍。
生:(生读课文,声音洪亮。)
师:(学生读完课文后)学习诗歌,三分鉴赏七分诵。读出了感情,那一首词就理解了七分。读的时候我们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诗词的节奏,比如第一句,哪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十多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学生读)
生:(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师:这位同学的断句正确吗?
生:我觉得“何妨吟啸且徐行”“且”这里不能断开,因为它是个虚词。
师:你的评点不错。我们读最后一句,也要注意节奏,应该这样读:“一蓑烟雨/任平生”。除了把握节奏以外还要注意诗词的重音,本词需要重读的有“莫听、何妨、谁怕、任、却、归去”。下面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声音洪亮,有气势。)
师: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定**》?(十余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学生读。)
生:(一男同学起立,大声读完全词。)
师:读得不错。不过,“归去”还需重读。让我们一起听听诵读录音。(课件放范读)
师:听了专家的示范朗读,我们师生一起合作,把这首词再读一遍。有两个地方稍稍强调一下,上阕我读到“竹杖芒鞋轻胜马”后,请男同学齐读“谁怕”,全班同学再一起读一遍“谁怕”,然后再接着往下读,下阕“归去”的处理相同。
师生诵读课文,效果很好。
师:读了这么多遍,又听了一遍范读,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好不好?
生:好。(师生齐背)
(老师善于导,生随师读,起示范作用不言自明,“诵读”能力的提升落在了实处)
第三个环节:整体把握,初步鉴赏
师:鉴赏一首词,首先要整体感知。如果把全词浓缩为一个字或一个词(词组),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词中的主人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
(学生思考片刻。)
师:请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与本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每组派一名同学将本组的观点写在黑板上。
(八个学生上黑板写词:任、任平生、归去、归、谁怕……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
师:我看了一下,同学们写的词或词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写“归去”的同学说说为什么选这个词。
生:因为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又归隐之心。
师:请写“谁怕”的同学讲讲。
生:“谁怕”是一个反问句,苏东坡应该是反问那些陷害他的人,表明自己不在乎风雨,心胸很豁达。
师: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很独到,其实这样的词语有很多,比如还有“轻”“归”。“任平生”、“谁怕”是外在的表现,“轻”“归”是内在的表现,“任平生”、“谁怕”的结果就是“轻”“归”,我无所畏惧,看破风雨,因而视重若轻;我归向我的心灵,归向我内在的家园,不管外面风吹浪打,我都能够挺得住。
师:词中的主人公是很独特的一个形象,别人都躲雨了,他仍然能够冒雨前行,从黑板上的板书看,大家都能够想到泰然自若、旷达、豁达、洒脱、潇洒。看来整体上大家对这首词都有了感悟。
师:我们解读一首诗,要学会抓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分析,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思考题。
屏幕展示下列内容--
1、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4、你最喜欢那个词或哪个句子,谈谈喜欢的理由。
5、选取文中的一种表达技巧,简要赏析。
(全场安静,学生思考五分钟)
(此处思考题的设计,围绕着学习重点层层深入,可见教者匠心)
师:经过思考,一些同学有了自己的观点了。现在,大家互相交流一下。时间是2分钟。
(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两分钟后,同学发言)
生8:“竹杖、芒鞋”代指隐居、闲适的生活,是苏轼向往的,“马”隐喻官场生活,“轻胜马”表明苏轼向往一种隐居闲适的生活,厌恶官场的险恶的争斗。
师:有没有新的见解和补充?
生:我不太同意高磊的看法,说“竹杖芒鞋”是苏轼喜欢的生活不太妥当,因为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他是带着一身的怨气和无奈来到黄州,所以苏轼并不喜欢这种生活,而是无奈之举,在无奈中寻找一种寄托,在寄托中发泄自己、升华自己,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生:我觉得“轻”是在说他的内心,当他在官场上的时候,每天都是担惊受怕,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担心得罪哪个人,“竹杖芒鞋”就是他被贬谪之后,起码心理上是非常放松的。
师:能够从精神的领域来解读苏轼,角度不错。
师:下面哪个同学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
生: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体现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生(张带):关于“任”字,我的理解是,苏轼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表现而改变自己内心的态度和世界观。
师:刚才张带同学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任”就有这样一种境界在里面。好,哪位同学谈谈第三个问题。
生:我觉得“风雨”和“晴”是两个对立面,“风雨”表明苏轼在他的人生中遇到了很多坎坷和不顺,但人生中毕竟还有快乐的事,所以“晴”代表快乐,这两个词说明了苏轼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这句写出了诗人的豁达的心境,他看清了他的人生需要平淡,他需要在平淡中才能找到自己。
生:我认为“风雨”和“晴”不一定就是实指,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之后,他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也受到了升华,从此以后看事情也非常的达观,他开始对这些风雨已经不在乎了,淡泊功名,所以即使是困境可能在他眼中也是晴天,所以不一定是现实中的晴天。
师:补充的很好(老师评点略)。下面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把你们认为这首词采用的表达技巧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继续谈,看还有哪些词句是你想要赏析的?
(各组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内容有: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比喻、双关……)(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赏析意见)
生:我们想赏析的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表明苏轼不畏强权,不向命运低头的气势,“一蓑烟雨任平生”表明苏轼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保持自己本心的心境。
生:我赏析的是最后一句。我觉得“晴”字是不是有谐音在里面,如果把风雨理解成感情的“情”那么是不是表明苏轼认为虽然我经历了风雨,但我心里没有起伏,没有沮丧。我觉得苏轼在这个时期是有这个心境的,所以我很喜欢这句话。
师:这里把“晴”理解为双关,尽管老师不太赞同这种观点,但我觉得能这样去思考问题,这就是诗歌鉴赏中的“猜读”,或许你的观点会有人赞同,只是我并不这么想,但我的并不一定就是准确的。
生:我喜欢的是“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被一贬再贬,但他看到的是“斜阳”而不是“残阳”,如果看到“残阳”就表明他的心境已经是很悲了。“却相迎”,前面他已经淋雨感觉到冷,但现在他却觉得是太阳在迎接他,说明他心态的一种转变,由冷到暖,表明他的豁达。
师: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不是“斜阳”而是“斜照”,作者虽然经历那么多的挫折却仍然这么的乐观,解读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关于诗句的解读就到这里,下面看同学写的表现手法。
师:(看黑板)有的小组认为这首词是“直抒胸臆”,有的小组认为这首词是“曲笔写胸臆”。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啊,请再考虑一下,你同意哪一种一见?(学生思考片刻,部分同学小声交流)
生:曲笔写胸臆。
师:对,此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胸臆,而是借自然界的风雨来写人生的风雨,借自然现象来表达心意,所以是曲笔。
师:看看其他同学写的。有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比喻、双关。看来大家对本文的表达技巧把握得还比较准确。我们就不一一细谈了。
第四个环节:深入探究,拓展升华
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几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
屏幕展示下列内容--
1、苏轼这种豁达胸襟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请结合你学过的词,谈谈东坡词是如何“新天下耳目”的。
3、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谈谈第一个问题?
生:苏轼是一个佛道释三家都有所长的人物,他的豁达的胸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提倡入世,百般曲折人为世用。再多的挫折又何惧,再多的磨难我都能容纳。
师:评点(略)
生:我觉得他思想的根源是缘于他的人生经历。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官场的黑暗对他的冲击很大,但这反而使他什么都看开了。
师:(评点略)把自己的人生际遇和思想结合起来,才有这样一个旷达的苏轼。
师:谁谈谈第二个问题?
生:我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苏轼在开篇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见,他的词同以前的词相比是豪放的,他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没有学生继续发言)
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我给大家谈一谈。
屏幕上展示以下内容--
比较点 传统写法 东坡词
音律上 协律 偶有不协
语言上 白描为主 重典实(学问语)
表现方式 假拟 直抒
题材境界 泛意(普遍情感)狭小 殊意(个人所有体验)阔大
作词目的 娱乐 自抒情志
风格上 婉约 多样化(豪放)
评论家点评 伶工(士大夫、市民)之词 文人之词
(老师结合屏幕展示的内容,简单评点)
师:下面来谈一谈学了这篇文章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谁先谈?(六七位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一名同学发言。)
生: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处境又多落魄,也要有一种豁达的心胸,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看待困难,藐视困难。
生:遇到困难,我们要学会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境来考虑问题。
师:同学们能有这样的感悟老师非常高兴。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家可能遇到许多困难,当你遇到这些困难时,你想想苏东坡。苏轼是很多文人的精神之父,他给身处逆境中的文人以精神的力量。我希望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苏东坡与你们相伴。
师:最后以一句话结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让我们以《啸赋》中的一句话共勉吧: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
师:学了这首词后,老师布置一道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搜集资料,自选角度,对苏轼的词进行专题研究,写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
师:下课。
徐宪军
【定**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初三体育老师教学反思11-18
[教学反思]《有趣的游戏》教学片段及反思11-26
语文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5-27
定**教学内容分析10-10
特色教学活动教学反思12-15
教学反思05-30
《地图》教学反思06-01
《落叶》教学反思06-03
写作教学反思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