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1 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共中央 1 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推荐5篇)

中共中央 1 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篇1

滞后局面

中新网1月29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决定说,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做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人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

——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五、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七、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

——推进依法治水

——加强水利队伍建设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文件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文件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的总量和增量要有明显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文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中共中央 1 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篇2

一、土地承包制的形成及其制度框架

虽然中国一直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但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私有却是土地制度的主流。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获得农民对新兴政权的支持和改善农民的生活,人民政府继续实行解放前的土地政策,使土地均分,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土地改革虽然使农民获得土地,但加剧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耕作模式,农村社会仍然呈现小农化发展趋势。为了遏制小农经济的蔓延,1952~1955年间,政府采取了领导农民组建农村合作社的方式,农民把土地拿出来入股,进行集中经营。

无论是建国初期的土地均分还是农村合作社运动,就土地的产权而言仍然属于个体农民私有。这种土地制度对于急需快速进入工业化,又将土地作为唯一重要资源的新政府来说,是存在巨大矛盾的。因为国家建设要求把土地资源纳入国家计划体系,但土地私有的合作社无法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在执政党看来,必须破除土地私有制,建立土地国家所有制才能解决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矛盾,但是国家又不能直接将土地从农民身上予以剥夺。于是,经过数次的合作社加速运动以后,在1955年前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得以建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私有制由此颠覆。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从农村破题,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户承包之后获得经营权和收益权,承包期限原则上15年。2003年底《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并实施,土地承包期限在原来的基础上延长到至少30年,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土地经营权物权化以后,承包方有权自愿、依法处置其土地承包经营权。2005年至今,各地均有土地改革制度试点试验,对宅基地、林地和耕地的流转进行改革。2008年中央政府启动林权制度改革,目前林地已确权到户,可以流转,可以抵押。

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框架内的主要法律有《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从对象上看,既包括以耕地为代表的农用地,也包括建设用地;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用益物权以及征地等用途管制制度等方面。

有关具体规定如下:关于所有权。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集体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承包法》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而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实际操作中是不能抵押的。关于“用途管制”。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关于“征地补偿”。

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关于“耕地保护”。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关于宅基地。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宅基地仅限集体内特定成员使用,本集体内特定村民申请取得的宅基地后只可自己建房,不可将其出卖转让,也不可以抵押。

二、现存土地制度的主要困境

第一是同地不同权造成用途管制无法顺利执行。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在用途管制制度之下,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应该在总体规划之下实现同地同权。然而,根据现有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只有由国家进行征用之后才能用于非农建设,而且其相应的补偿标准也不尽合理,无法使所征用土地通过对价实现平等权益,于是就造成了两种土地人为分隔、同地不同权的现象,导致用途管制制度无法最终顺利执行。

第二是农用地和宅基地的用益权不完全。对于农用地而言,《土地承包法》第二章专门用一节19项条款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的流转。在很多试点地区,早已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流转。但农用地制度仍然面临两个问题:第一,由于不能抵押,土地向专业和种植大户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会非常困难。因为不允许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则大规模经营所需大额资金无法筹集。第二,由于承包期限只有30年,对于大规模经营而言,仍显太短,而且这也不能保证经营者,尤其是外来经营者的权益。对于宅基地而言,主要问题是,不能向集体外流转,不能抵押,不能继承,不能有任何用途的改变。这些限制使得宅基地基本上没有市场价值,用益物权无法实现,宅基地不能变成农民的财富。回想一下,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显然,目前的土地制度做不到这一点。从改革程序上看,应该说宅基地改革并不困难,因为其过程并不比林地改革更复杂,困难之处在于各方利益协调,尤其是如何补偿地方政府的利益,因为巨额的土地出让金这块利益将不复存在。

第三是征地制度与补偿机制不合理。《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可以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有偿征收或征用,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补偿方面,该法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但是,由于公共利益在法律界定上的模糊性和征地过程中的低成本和高收益之间的利差,使得政府垄断了整个建设供地市场,同时也获得了利用权力进行寻租获利的空间,结果在征地过程中,不仅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充分补偿,而且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利益分配的扭曲,也是造成当前许多土地纠纷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新政的分析

(一)土地制度改革原则创新

“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十六字原则充分体现了国家淡化所有权管理、强化用途管制和规划管理的改革方向。根据现有土地制度,除了宅基地,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只有承包经营权,且承包经营权不能进行抵押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充分流转,集体土地也不能转入非农建设,转为非农建设,必须征为国有。从这一点上来说,现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事实上是不完全的。而在现有条件下,渐进式的改革又要求集体土地所有制保持不变。因此,相对于所有权管理,用途管制则是相对科学的办法。

在“用途管制”的框架下,各级政府只能按照规划用途对土地进行管理,而不再享有超越规划的权力,也不能擅自修改规划。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如果规划为耕地,就不能随意变为建设用地。如果规划为建设用地,则可用于非农建设,享有与国有土地同样的权利。这对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国而言,有利于从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有利于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从长远看,消除目前的“土地所有制歧视”将有利于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二)农用地制度创新

在农用地制度上,《决定》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土地承包的“长久化”、对于物权的进一步明确以及提高农用地市场运行效率等方面。

《决定》强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意味着将土地承包权由软变硬,以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收益权——这也是土地所有权的一种。稳定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意义重大,它是土地有效流转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际上已经向城镇转移了约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同时也带来了土地流转的要求和动力,只有让土地充分有效流转起来,才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的闲置和抛荒。

在“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合法物权所具有的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这是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对于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强调,同时也是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物权性质的肯定。

在产权明晰,物权明确的前提下,《决定》提出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增加了农民以“股份合作”等形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的自由,实现尊重农民意愿,“放权于民”。同时,《决定》强调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制度底线,并充分明确了“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目标”。

(三)建设用地制度创新

在建设用地制度上,此次改革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宅基地制度改革方向的明确、对于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冲突问题的处理原则、征地制度的改革以及通过完善补偿制度提升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等方面。

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主体,宅基地一直是土地制度改革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此次《决定》在强调了建设用地制度的总体原则之后,明确提出了未来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即将其作为农户的用益物权加以保护和管理,并提出了下一步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解决宅基地问题的充分认识,未来相关制度可能会先行出台。

《决定》强调了在“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之下,国家要“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大方向,并指出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要优先复垦为耕地的原则,充分明确了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决定》也再次提出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的调剂方针,并强调国家对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保护和重视。在制度上强调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对于有效改革征地制度、缓和征地问题中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征地制度方面,《决定》的最大突破在于提出“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并规定“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来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公益性征用,同时,《决定》还给予农村集体土地建设更多的自由,即在“土地利用规划”经批准后,就可以用于建设非公益性项目,而农民作为主体之一,也被赋予了“参与开发经营”的权利以及获得“合法权益”的保障。这一扩大的政策不仅直接将为农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参与非农和(或)非公益性建设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而且也将间接促进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补偿方面,《决定》提出了通过“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方法,使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在土地被征收时,可以根据“同地同权原则”获得相应的“市场化赔偿”,“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而不是现行的按照农地产值一定倍数计算的“产值补偿”。以上政策说明国家希望通过建立市场化的机制,以解决土地补偿问题和保证征地制度改革顺利进行。随着一部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工业或商业用地的供应也会得到增加,这将有利于降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减少集体建设土地使用中的不合理因素。

四、对未来的展望

土地改革在中国已不是要不要改的问题,改革是必然的。中国土地改革问题实际上归结为,第一个是如何改,第二个是改了之后给中国带来何种后果。

土地改革的第一方面是:如何改?这里仅对改革推进路径和宅基地改革作一个简单的预测。

在未来具体的改革推进路径上,政府将继续逐步铺开试点改革范围,根据地方意愿实施多样化改革方案。

建设用地改革方面,完善、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几乎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现存制度下宅基地作为一种集体公共产品和保障性产品,不具有商品属性。正因为宅基地有社会保障的性质,很多人担心一旦改革,可能会导致很多农户失去宅基地,导致社会不稳定。《决定》并没有能够在农民宅基地所有权问题上取得突破,也许与此种担心有关。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不是一个大问题,当年的国企改革何其没有这样的担心?我们相信,政府熟悉国企改革的历史,而农民自己也有其理性判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跟进,也有助于使建设用地的流转和宅基地制度的逐步完善。

土地改革问题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土地改革后中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久不变和流转,不仅会使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得到保障,还能得到更多的土地溢价。从目前的农民收入构成上看,人均财产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土地作为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并没有为其带来相应的财产性收入。很多地方打着集体所有的名义向农民征地,而土地补偿金的分配中,地方政府和村集体获得大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得到补偿却很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可以充分自由流转将使得土地的价值由市场决定,相比于现阶段土地价值由产量决定(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情况决定一个补偿倍数,土地的价值等于补偿倍数乘以土地产量)将使农民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溢价,农民的正当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土地流转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土地流转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农民失地引发严重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不大可能出现。首先,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的必然结果。只有第二、三产业发达、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有收入来源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其次,《决定》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国家提倡的是土地适度兼并以益于规模经营,而对会引发严重社会问题的公司、企业进入农业实行过度土地兼并一定会明令禁止。

从远景来看,如果土地改革不断推进,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农村土地私有以及土地自由流转,不仅将会出现土地规模经营上的巨大变化,而且随着具有“永久使用权”的土地的集中,有极大的可能在中国出现一个大农场主阶层。这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如果这个阶层出现,是否会造成社会冲突?答案是:不一定。从国际经验看,在西方国家(北欧和美国)有不少的大农场主和大农场主阶层,但那里的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引发剧烈的社会冲突。相反由于产权清晰和规模化经营,大农场主对国家农业和经济还有很大的贡献,在政治上也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

我们应该看到,土地改革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对产权的尊重,农村土地改革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对农民土地权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①陈锡文:“总结实践经验深化农村改革”[J],《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8期。

②李敏:“农地制度改革的一种选择——新型永佃权制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8期。

③袁铖:“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一个产权的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④孙圣民:“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共中央 1 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篇3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精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就进一步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明确水利发展新要求

(一)深化认识。水是事关发展、事关民生、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要战略资源。我省是水资源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以来,全省水利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滞后,旱洪灾害频发且危害加重仍然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水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推进“两个加快”的高度,抢抓机遇,切实把水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全省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紧建设一批既解决当前急需又关系长远发展的水利项目,着力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城乡水务改革与发展,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利用方式、水利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三个突破,建成水资源配置调控、水利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民生水利、水生态安全、水利科技支撑六大保障体系,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

(三)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到2015年,基本完成“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任务,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70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5。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水利防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城乡供水保证率不断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有效降低,河流、湖泊、水库水质明显改善,民生水利成效更加显著。到2020年,再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水资源有效调控和合理配置,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建成水利强省。

二、突出重点,推进水利发展新跨越

(一)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水资源配置调控保障体系。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为核心,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十二五”期间建成武都、小井沟、二郎庙、永定桥水库等骨干工程,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升钟灌区二期、向家坝灌区一期、亭子口灌区一期、大桥灌区二期、龙塘水库、寨子河水库、关刀桥水库等一批大中型工程。加紧建设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尽早开工渠江红鱼洞、泥溪、土溪口等控制型骨干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保障能力。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多渠

道筹集前期工作经费,做好水利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推进。

(二)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和“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加快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业用水效率。到2015年,基本完成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区。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排灌体系。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考虑粮食生产重点县和现代农业(畜牧业)产业基地强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兴建农村机耕便民道,做到水网、路网、渠网配套。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偏远山区、贫困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和地震灾区倾斜。除基本农田以外的蓄水量小于10万立方米的坑塘用地视为农业用地。推行农村雨水回用工程。统筹“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维修和更新改造步伐,保障机电灌溉面积和常年提水能力的稳定,构建“蓄、引、提”结合的农业生产用水保障体系。加强小型泵站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抗旱救灾和粮食生产保障作用。因地制宜修建一批低扬程小泵站,配套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核心区域需要的提灌设施。加强全省土壤水分自动站建设,对全省农业干旱实现无间隙动态监测预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加强水利血防工作。

(三)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构建水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基本完成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六江一干”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水闸的除险加固。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做好洪水泥石流灾害灾后水利重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排涝标准。搞好重点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断面,提高行洪能力。以县为单元,摸清水源短缺情况,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和山丘易旱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实施干旱草场和饲草料基地灌溉工程建设。加强人工增雨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

(四)优先发展惠民富民项目,构建民生水利保障体系。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缺水地区、贫困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等水质不达标问题,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方便水。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对农村饮水等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按集体建设用地办理,在电价、办证、水质检测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到2013年解决全省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五)强力推进水资源保护,构建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按照水功能区划要求,加强江河湖库等水源地监管,保护好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积极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清水工程”实施,深入开展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控制网箱养

鱼,禁止施肥养鱼,加强水质监测,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等防治力度,实施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到2015年实现重点河流、湖泊、水库水质达标。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突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防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严格建设项目防洪、水土保持、水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加强河道砂石资源管理,严格采砂许可。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六)加强水文气象基础建设,构建水利科技支撑体系。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易灾区水文、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实现信息快速收集和共享,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强化应急机动监测预警,搞好水文站网、巡测基地及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推进水利科技进步,加大对水利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积极搭建水利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做好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水利现代化管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研究,组织开展重大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等防灾减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宣传普及水利科学知识,增强水利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三、创新机制,实现水利改革新突破

(一)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深化水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职能,完善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全省各级都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其中市、县两级的30%由省统筹,省统筹部分主要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建立省级财政水利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加大专项资金规模。落实好中央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的部署要求。加强省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管,用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水资源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河道采砂管理费等各项涉水事务相关规费。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确保水资源费专项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可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实行水利工程设施和有效灌面占用、损毁补偿制度,依法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和规范财政性资金投入管理,健全政府水利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完善水利投资监管和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三)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筹措水利建设资金,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优惠贷款要向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倾斜。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积极探索准公益性或经营性水利项目市场融资机制,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水电开发等可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水利建设。支持

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

(四)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县级各部门安排和申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要以县级农田水利综合规划为依据。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的同时,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农村水利建设要探索推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建设新机制,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奖补机制,调动农民自主投入办水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建设渠道、堰塘、机电井、小型提(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投资建设农村供水工程。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农村供水工程可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转让工程产权,所得收入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落实中央完善农村水电增值税政策、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政策的相关规定。

(五)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已成工程设施管理,合理划分事权,完善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纳入基本建设的国家投资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的监管,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有关政策。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乡镇水利站体制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财政奖补机制,鼓励和引导用水户通过用水合作组织等形式对工程维护、用水管理、水费收缴等进行自主管理。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

(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供水差别定价制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循环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末级渠系投入建管体制,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进一步完善国管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农业供水终端水价制度。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积极推行农业用水计量计价收费制度,推进以供定需、定额灌溉、节约转让、超用加价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

四、强化责任,开创水利资源管理新局面

(一)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二)划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制定区域、行业

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加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机制和技术创新,减少城市排污与水资源浪费。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实行重点监控。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继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节水改造,开展工业、农业和生活节水示范工程建设,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建立健全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落实节水灌溉机具有关补贴。

(三)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完善水功能区划,科学核定河(湖、库)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制定入河(湖、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强化水功能区管理,严格入河(湖、库)排污口设置审查。对排污量已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四)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水量水质监测和水资源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五、合力兴水,构建人水和谐新格局

(一)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水利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服务。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搞好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和改革,加强水利资金绩效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水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财政部门要安排好水利资金,加强资金的调度、监督和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要采取扶持水利发展的土地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要加快用地预审,优先保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及时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环境保护、建设、农业、林业、畜牧业、扶贫移民、气象、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和单位,要抓紧研究和认真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合力。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强依法治水。认真贯彻执行《水法》等水法律法规,增强水法治观念。加快地方水利法规配套建设步伐,抓紧制定《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四川省节约用水办法》、《四川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条例》、《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涉水法规,落实好《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完善水法规体系。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对河道设障、非法采砂、非法取水、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重点执法和联合执法,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水利政务公开,加强效能建设。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三)强化水利规划管理。明确水利规划在水资源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强化水利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编制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利发展规划和专业规划,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水利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衔接,国民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也要与水利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

(四)切实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完善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机动服务组织,健全机动服务队网络。进一步落实基层水利站等条件艰苦岗位职工的津贴补贴政策,切实解决基层水利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中共中央 1 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篇4

关于继续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

(2005年6月16日颁布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以下简称《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已从“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进入到“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针对“相持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与时俱进地继续深入落实《决定》,健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长效机制,对于更好地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与时俱进地深化对贯彻落实《决定》重要性的认识

1.继续深入落实《决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为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深入落实《决定》,是林业部门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中央先进性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当代务林人重要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深入落实《决定》的重要性,自觉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决定》上来,统一到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上来,坚定不移地把《决定》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努力使林业部门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2.继续深入落实《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其根本要求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当前,林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水灾、旱灾、沙灾仍然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很不和谐的因素。我们必须把深入贯彻《决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思考和推进林业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决定》的要求和部署,加快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快构筑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加快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3.继续深入落实《决定》,是巩固和扩大“相持阶段”林业建设成果的有效途径。《决定》出台以来,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高潮,国家继续增加了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各地 制发了加快林业发展的文件,出台了许多有力的支持措施,林业建设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时期之一,我国生态建设已经进入到“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相持阶段”成果来之不易,同时又具有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反复性、艰巨性五个显著特点,工作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我们必须继续深入落实《决定》,让《决定》的每一条政策措施都发挥应有的效应,确保精神不疲软,政策不减弱,投资不减少,继续巩固和扩大“相持阶段”的林业建设成果,早日实现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向“治理大于破坏阶段”的过渡。

4.继续深入落实《决定》,与时俱进地对《决定》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宣传。《决定》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是一个完整的林业建设理论体系,又是一本非常好的林业建设实践教材,其内容涉及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林业的根本和长远,是中央指导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林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贯彻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贯彻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学习、认识和宣传《决定》上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才能真正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办法,才能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林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争取更多的支持。

5.深化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按照《决定》要求,抓紧落实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的各项政策,保障林业长期稳定发展。二是继续做好重点公益林的区划界定等工作。国家重点公益林已经区划到位,地方也要根据自身的生态条件和财政状况,划定公益林,建立稳定的投入和补偿渠道。切实落实好补偿对象的确定工作,确保补偿资金直接、足额发放到林木所有者或经营者手中。严格依法使用和管理补偿基金。开展重点公益林定期定点监测,建立健全公益林资源状况和补偿的档案。三是尽快启动探索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化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公益林的社会补偿机制。四是改革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办法,针对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商品林业的发展,要探索促进商品林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便利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抵押,扩大林业保险险种和范围,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6.大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重点抓好福建三明和黑龙江伊春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三明市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适时在南方集体林区进行推广。进一步修改完善伊春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待国务院批准后,启动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林区生产力的国有林区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为最终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7.深化重点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按照《决定》要求,要在重点国有林区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执法严明、监管有力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促进国有森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森林培育、利用和经营模式。抓紧制定《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国家林业局将会同有关省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8.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提请国务院转发《关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这项改革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方面,必须由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有林场工作的指导,认真研究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认真做好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的界定工作。重新核定生态公益型林场的事业人员编制,将其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妥善解决林场未聘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确保林场改革的顺利实施。

9.加快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将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引向深入。按照“坚持两个相对分开”、“权责一致”、“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为出发点,以整合队伍和理顺职能为核心,以完善制度为保障,以执法由多头分散向集中综合拓展为目标,逐步建立起权威、高效、规范、廉洁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提高林业依法行政水平。

10.深化林业投入机制改革。一是增加森林经营投入。随着森林资源的增加,森林经营的任务越来越重。要逐步将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珍稀树种培育、能源林建设等纳入投资计划,争取专项支持。抓好重点公益林中幼林抚育试点项目和珍稀树种培育项目试点,开展能源林建设项目试点。二是改革营造林投入机制。认真做好国家直接收购个人投资营造的重点公益林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造林投入和管理方式的改革,探索建立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的国家直接收购非公有制公益林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11.推进乡镇林业工作站改革与发展。健全林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的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国务院即将出台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林业站的公益性职能、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抓紧制定有关贯彻落实的方案,加快推进林业站的改革与发展。

三、大力加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社会造林

12.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深入推进工程区资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工程建设从对天然林资源的单一保护调整转变到对森林资源的严格保护与科学经营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来,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要根据森林资源的承受能力,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把主要依靠工程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调整转变到加快后续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来,妥善解决好森工企业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四项保险等问题,维护林区社会稳定。把主要依靠国家投资驱动调整转变到主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上来,加快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认真总结工程示范点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扩大辐射范围。不断强化工程管理,切实搞好年度核查和责任“四到省”考核工作。

13.认真抓好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搞好工程建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巩固成果上来,及时兑现政策,落实配套措施,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研究制定工程后续政策,建立长效机制。牢牢抓住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确保“五个结合”配套措施落实到位、到户。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确权发证、效益监测、建立档案、综合监测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14.加快推进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突出重点,增强工程治理的针对性,提高工程质量。三北防护林工程,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建设,着力抓好沙化严重区域的治理。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要继续巩固建设成果,积极推进低效林改造,加快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提高森林质量,同时突出“两湖两库”(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和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及沿线)的治理,重点构筑三峡库区周边和南水北调源头及沿线生态屏障。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要以发挥植被自然恢复能力为主,加大封育力度。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尽快构筑功能齐全、防护有效的岩溶地区生态屏障。沿海防护林工程,以增强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能力为核心,以基干林带建设、红树林发展、滨海湿地保护、城乡绿化为重点,扩大建设规模,拓展内涵,提高质量,完善功能,全面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构筑结构稳定、功能完整的我国海疆绿色屏障。太行山绿化工程,要坚持封山禁牧,重点推进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尽快实现“黄龙”变“绿龙”的目标。平原绿化工程,以农田防护林网和村镇绿化为重点,以完善政策、加快平原地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为突破口,以抓好高标准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平原地区绿化美化水平提高为手段,全面提高平原绿化的总体水平。

15.切实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严格工程检查验收、资金管理等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林分抚育和管护工作,严格执行禁牧、禁樵、禁采的“三禁”制度。在已有荒山荒地造林政策机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工程建设的新政策、新机制、新举措。同时,要大力加强全国防沙治沙工作。按照《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的总体要求,各地要抓紧编制省级规划,确保将防沙治沙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抓好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确保开好头、起好步、早见效。抓紧划定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制定《封禁保护区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开试点工作。加大《防沙治沙法》执法力度,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

16.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保护好珍稀濒危野生物种。在适宜地区探索打破区域行政界限,以山系、流域科学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提高保护效益。开展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对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考核与评估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依法管理自然保护区资源,严格征占用自然保护区林地、湿地的管理,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转让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景观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争取逐步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相关问题。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拯救繁育和培育,积极建立人工种群,推进野化放归和物种重引入工作。针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下降趋势明显的现状,加强预防性保护,防止新的濒危物种出现。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推动以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培育利用人工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有效应对突发野生动物疫情。加强野生动植物、湿地及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湿地保护,落实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在《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3—2030》的基础上,争取国务院早日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使湿地保护工程得以尽快启动实施。

17.加快推进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尽快出台《关于加快速生丰产用 4 材林基地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落实相应政策,理顺工作机制,抓好骨干项目,确定一批重点造纸和人造板龙头企业,鼓励扶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推进工程健康发展。加快编制和完善省级工程规划,做到与全国工程建设规划相衔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制定工程建设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要加强项目管理,优选一批重点项目,丰富项目储备。积极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积极引导,强化社会服务,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18.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和各种形式的社会造林。提请国务院出台《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各地也要抓紧出台义务植树管理条例或办法,努力提高适龄公民的尽责率。加快城市林业发展,提升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和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入林业建设,进一步形成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各部门、人民团体和社团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

四、大力发展和壮大林业产业

19.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在出台《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抓紧出台《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规划》、《全国林产化学工业发展规划》、《关于扶持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等文件,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布局。抓紧出台《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开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规范评估行为。修订《林业治沙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积极协调有关金融部门,扩大面向农户和林业职工的小额信贷。完善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各种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扶持政策。

20.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充分挖掘和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全国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明显的林产业精品。重点发展经济林果、森林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沙产业等新兴林产业,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加强工业原料林、用材林及薪炭林等基地建设,提高林产加工的水平和效益。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积极发展工程后续产业,巩固建设成果,认真解决好工程区农民的生计问题。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起点、高质量、高产出的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一批覆盖面广、功能完善、规范高效的产业中介服务组织,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五、认真落实“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

21.进一步强化“严管林”。要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争取提请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强管理,实施最严格的保护管理制度。着手编制《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林地保护等级,实施林地用途管制。逐步建立使用林地预审制度,把征占用林地审批的关口前移,实现由重审批结果向全过程监管服务转变。把林地保护管理作为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不断改进和完善采伐限额的管理方式,积极研究和制定出台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要求的采伐管理政策。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批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推进改灶节柴、改燃代柴的进度,减少烧柴等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整合现有监测资源,建立完善的森 5 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进一步强化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指导和管理,促进二类调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尽快出台《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办法》。大力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严格基因资源保存和对外提供的管理制度,防止基因资源的丧失和流失。要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公安工作。不断完善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尽快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防扑火应急预案、专职指挥员培训任职考核、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森林火灾报告等制度。切实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实现扑救队伍专业化、扑火设备机械化。继续加快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预警监测信息中心的正规化建设,切实提高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综合防控能力。认真贯彻《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严格执行森林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双重管理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队伍管理。加快理顺森林公安和检法的编制和经费渠道,积极推进队伍正规化和装备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编制《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和管理。要加强林业外来有害生物防治。及时将危害严重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纳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新入侵和潜在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抓好国家林业局《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和《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的落实工作,各地要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22.切实做到“慎用钱”。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起林业资金安全运行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创新资金管理机制,依法层层建立和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违纪违规问责追究制、项目申报审批、物资采购和大额资金支出集体审批制、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制等制度,从源头上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法纪教育,加强对相关领导和财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切实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强化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在全行业开展“十查十看”活动,严格财务监管,狠抓资金监管措施的落实。坚持监督检查制度,不定期组织集中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加大查办违法违纪问题和资金稽查的工作力度。对有令不行,继续私设和保留“小金库”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其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抓紧开展“中央政府投资林业项目预算绩效评价课题研究”工作和项目试点,尽快制定《中央政府投资林业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实施办法》,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资金安全的组织保障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措施的落实。

23.认真落实“质为先”。认真组织制定和实施《2005—2007年林木种苗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稳步提高造林良种使用率。加强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和管理,加强市场监管和政策引导,严厉打击劣种坑农、劣种伤农行为。大力加强森林经营,促进森林健康。在工程造林中加大事前招标、过程监理、事后报账等制度的推行力度。积极实行专业队造林,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和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逐步建立营造林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资质(资格)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实行质量管理激励与奖惩机制。加强对营造林技术标准的归口管理,成立营造林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营造林技术标准制(修)订规划》。加强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建立营造林质量鉴定评估机构,加强质量监管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造林质量群众举报工作,严肃查处造林质量责任事故。

六、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林、依法治林、人才强林之路

24.强化科教兴林。抓紧修改完善并尽快出台《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 6 2020年)》、《全国林业教育培训工作“十一五”规划》和《林业科学技术“十一五”发展计划》,把“363人才强林与科教兴林计划”落到实处。抓好六项林业科技工程和《2005—2007年林业科教振兴行动方案》的组织实施。开展一批重大的、关键性的科技项目,使长期制约林业快速发展的“技术瓶颈”尽快取得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力量布局,尽快建立起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林业科技自主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尽快遴选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到林业生产一线中,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与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林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制定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加强行业教育培训指导和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建立健全林业培训基地评估等管理制度,建立正常稳定的行业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渠道。

25.严格依法治林。加大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力度,将其真正落到实处。抓紧修改和制定《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法》和《湿地保护条例》、《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等林业建设急需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防沙治沙法》等的配套法规。着手研究制定《营造林质量管理条例》和《营造林工程监理员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设计和施工等的管理办法。抓紧制定《林业行政执法责任考核评议办法》,健全林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普法职责和任务,规范普法形式,提高普法质量。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抓紧出台《行政许可听证规则》、《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许可监督办法》等,规范林业行政许可事项,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6.推进人才强林。贯彻落实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业人才工作的意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林之路。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切实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从调整结构、提高能力、激发活力三个方面入手,突出造就拔尖人才、吸引急需人才、培养实用人才三个重点,全面提高林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组织制定《林业人才“十一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广泛吸引社会人才,积极引进海外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加强高级人才库和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开展林业人才发展战略和相关专题研究,积极研究建立林业职业(执业)资格制度和新型林业人才管理体制。

27.加强林业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合作的格局。要认真抓好“引进来”工作。进一步加大引进资金、技术、智力和先进理念的力度。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探求科研、教学、生产等领域的优势,寻求实用技术、成熟产品和成功人才,通过技术交流、产品展示和洽谈等方式,促进技术、设备、产品出口。积极推广国际合作项目成果。认真做好林业国际履约等工作。抓住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认证、林业碳汇等国际林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双边讨论和谈判,正面宣传引导,树立良好形象,加快与国际接轨。

七、为《决定》的深入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28.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决定》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把深入落实《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把各项落实工作做实做细。要及时组织开展一次对《决定》精神的再学习、再认识、再宣传,掀起继续深入落实《决定》的新高潮。要建立和完善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明 7 确责任,分解任务。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详细的落实方案和工作时间表,把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到具体人员。要积极协调,克服困难,抓紧制定一批林业建设急需的配套文件。要及时研究和解决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9.编制好林业“十一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要以《决定》精神为指导,将《决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规划中去。要按照“相持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找准“十一五”林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在继续保持“十五”主要政策措施力度的基础上,认真按照“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总体要求,把林业“十一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好。

30.重视宣传引导工作。各地各单位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提供多方保障,确保宣传效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组织宣传战役,大力宣传各地贯彻落实《决定》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新经验。要把全体务林人思想统一到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上来,把打好生态建设“相持阶段”攻坚战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1.强化督促检查。各地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完善督查手段,突出督查重点,确保督查质量。要把贯彻落实《决定》的情况,作为单位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及时将本地区、本单位贯彻落实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新情况、新问题向国家林业局报告。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督查情况将及时以《督查专报》等方式进行公布。

国家林业局

中共中央 1 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篇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共分六个部分: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加强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当前农村存在问题:

1、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2、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迫切。

3、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压缩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4、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

5、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必须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继续解放思想,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到二0二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

(三)重大原则(四项原则):

1、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2、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3、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4、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六项制度)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乡结合双层经营体制;(2)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3)提高集约化水平;(4)统一经营要向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5)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1)管理原则: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2)农田(耕地)基本保护面积守住18亿亩的红线;(3)搞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4)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

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

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1)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健全农业补贴制度(粮食补贴、农资价格补贴);(3)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4)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贴制度。

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1)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2)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3)发展农村保险事业;(4)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1)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4)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5)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1)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二0一二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3)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是农村自治的目标要求;(4)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七大举措)

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首位,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2)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2、推进农业结构战备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发展畜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建立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6、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7、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八大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3、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4)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科学制定农村建设规划;(2)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4)实施农村清洁工程;(5)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6)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7)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

6、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7、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上一篇:3d打印的未来发展前景下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完整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