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常见问题(精选7篇)
◇复试法则◇
①导师提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的实验技术细节问题;二是围绕考生本科参加过的课题或者做过的实验进行提问;三是围绕考生的实习提问;四是围绕考生的毕业设计提问。
②通过实验手册等书目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和实验步骤。
③对以前做过的实习、做过的实验和科研实验资料重新进行系统整理,把实验的前因后果都弄明白,把重要的实验进行一番推演。
④绝大多数的考生由于准备考研还没有着手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但是一定要在复试前仔细思考自己毕业设计和论文的基本方向和大致的思路。
◇专业分析◇
重实验技术型的专业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科类,如土木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等专业;另一类是理学类,如化学、生物等专业。
这类专业除了要考查考生的专业匹配度,还重点考查实验技术。在硕士生的科研生活中,实验是取得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切论文的来源基础。对于理工科生来说,任何一种科研的构想、学术的思维,都要与实际相关联,而这种关联的桥梁就是实验。理工科生在科研生活中,时刻需要用实验去验证自己一些构思的正确性,无论是导师的项目还是自己的毕业课题,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各种实验去描绘自己的实验构想,铺陈自己的论文方向。重实验技术型专业在复试中,尤其是在面试环节中,导师对于学生实验技术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类是导师通过专业和具体的提问对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进行考查;一类是需要现场抽题,现场上机进行操作,这类主要是涉及制图和几何软件的内容,如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
其中,导师提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的实验技术细节问题;二是围绕考生本科参加过的课题或者做过的实验进行提问;三是围绕考生的实习提问;四是围绕考生的毕业设计提问。
虽然实验技术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考生在复试前还是非常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准备的:一是通过实验手册等书目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和实验步骤;二是对以前做过的实习,做过的实验和科研实验资料重新进行系统整理,把实验的前因后果都大概弄明白,把重要的实验进行一番推演;三是针对毕业设计和论文,绝大多数的考生由于准备考研还没有着手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的工作,但是一定要在复试前仔细思考自己毕业设计和论文的基本方向和大致的思路。
姓名:鲁晓超
专业:材料压力加工
考取大学:中南大学
获胜感言:虽然我是跨学校考研,英语功底差(连六级都没过),但凭借丰富的科研经历和扎实的实验技术,最终获得了面试老师和导师的青睐,顺利通过复试。
复试印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老师提问的都是关于实验和实习的问题,就算是绝对的高分,如果实验技术能力很差,依然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
材料专业是中南大学的王牌专业,近几年在全国的排名一直保持在前几位,导致近些年来中
南大学材料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的竞争异常激烈。2011年中南大学材料学院给所有过了本校工科线的考生都发了复试邀请,导致复试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中材料压力加工专业96人参加复试,拟录取38人。2011年考研,我的初试成绩是415分,按照往年的情况算比较高的,自己也觉得十拿九稳了,但中南大学2011年的工科线比2010年高了30多分,超过了清华。此外我的英语刚超过分数线3分,英语六级没有通过,本科学校是一个非“211”的普通高校。自身的不利因素被放大,原本的自信也荡然无存。更加严重的是,由于知晓成绩后盲目地自信乐观,成绩出来后的那些天并没有马上进行复习,等分数线出来意识到情况严峻时,我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通过中南材料学院的同学对相关方向的导师进行了了解,选择了一位导师,并给导师发了封邮件,邮件中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想在其门下读研的愿望。导师很快回复,在导师的要求下见到了本人,并和课题组内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这让我收获很大。师兄师姐给了不少往年复试的经验,尤其是重点提醒我工科的老师比较重视实验技术这方面,老师一般会重点问到实验经历和实习经历。回校以后,我在准备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实验准备方面,对以前的实习,做过的实验和科研实验资料重新做了整理,把实验的前因后果都大概弄明白,还把重要的实验进行了推演。
面试时分三个小组同时进行。每组有六个老师,其中一般会有两位资深教授。面试分为英语自我介绍、专业英语翻译、专业知识问答三个部分。英语自我介绍是提前准备好的,没什么问题。专业英语翻译是以抽签的方式抽取一段英语版的《材料科学与基础》上的内容,直接进行口译,只要说出大概的意思即可,我也顺利地通过。
最后的专业知识问答是重点,由几位老师随机向考生提问问题。开始几个老师提问的都是比较常规的问题,如《材料科学与基础》有几章,学得最好的是哪一章,最差的是哪一章,然后在学得最好的和最差的一章各提一个问题,还有几个名词解释。
最后那两个资深的老师开始提问题,几乎全部是关于实验和实习的问题。
第一个老师的问题:
问题一:你实习去的什么单位?
我告诉导师,我暑假实习去过铝材厂和铜厂。
问题二:请简述铝型材的生产工艺流程,挤压型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结合《塑性加工技术》上挤压型材那一章的理论知识进行回答,提到了挤压的三个基本阶段,死区以及影响死区的挤压时影响金属流动的因素。(这些都是《塑性加工原理》上没有的,老师不断点头,看起来挺满意。)
问题三:挤压铝型材要不要润滑剂?挤压铜棒材要不要润滑剂?
我说,实习的铝型材工厂没见到使用,应该就是不用了,而铜棒材要用润滑剂。第二个老师的问题:
问题一:你本科科研做的什么实验,以及实验的背景和方法。
我当时做的是铝锂合金,做得最多的是熔炼。我就把铝锂合金的发展前景和目前的现状问题回顾了一遍,仔细讲了熔炼的步骤,添加剂覆盖剂的原理,扒渣、除气等作用。问题二:熔炼时的参考依据是什么?
我回答是相图,并按照《材料科学与基础》具体讲相图的测定方法,但记得不是很清楚,做实验也只是拿测定好的相图直接用。对于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我就很坦白地说这个知识我没有仔细研究过,只是知道个大概,然后把我知道的讲了一遍。
复试后第二天成绩出来,我以材料压力加工专业第三名的成绩顺利进入中南大学材料学院。之所以能够进入复试,一方面是初试的分数不低,专业知识不差,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在复试中所展现的实验技术比较优秀。
那么,对于实验技术掌握不扎实的考生而言,是不是还有“临时抱佛脚”的办法呢?答案是
肯定的,对于这类考生而言也只好采取比较投机的方法了,可以通过《材料分析方法》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和实验步骤,毕竟复试很少会亲自动手操作。此外,还可以向一些研究生师兄师姐请教,了解他们复试时被问到的问题,然后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复试中,主要考查考生两方面的素质,一是专业素质即理论知识;二是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
一、研究生复试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
1.权利滥用造成腐败之风不断滋长
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国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非一时改变;另一方面改革在探索中摸索前行, 一些改革的漏洞往往被人利用, 或者钻改革制度与法律的空子, 研究生复试权改革给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 也造成了“绝对权力滋生绝对腐败”的问题。以至于社会上广有传言“提前找导师联络感情”是研究生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同的条件下本校学生拥有其他学校学生无法赶超的优势。由于导师在复试中掌握着考生的生杀予夺的权力, 研究生院校在复试中拥有更多的自主决定权, 一旦自律失控, 就会给腐败有了一定的温床, 高校研究生复试腐败不仅影响考生的前途, 更会断送我国教育的未来。
2.复试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
研究生复试流于形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通性问题, 很多的高校对研究生复试认识和执行存在问题, 走过程非常明显, 形式主义突出。面试主要是看学生的初试成绩, 如果初试成绩突出, 就会认为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 具有科研能力;也有不少院校的研究生复试成为腐败的温床, 把面试变成了能够从中渔利的工具, 面试就是让同学能够做出一定的“表示”, 考生一般都会被录取, 因此, 复试成了拼关系、比背景、试经济。这样的考试也就更流于形式, 无法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能让那些具有科研潜质、专业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反而让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有机可乘。这样的复试形式主义突出, 即使国家一再扩招, 也不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复试无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由于复试一般都是在高校举行, 复试的程序缺乏足够的透明度, 对复试的监督和监管无法做到无缝隙覆盖, 很多的操作环节和流程不能做到对所有考生公平, 使得很多考生感到复试有失公允。不少研究生院校, 仅仅公布了复试的结果, 不公布复试成绩, 更不会公布打分扣分的具体细节, 不会对考生的疑问进行直接的解释, 考生也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去了解整个过程。更有甚至, 有一些考生可以通过背后的各种关系修改自己的复试成绩, 通过人情能够把自费研究生变成公费研究生, 有些考生明明具有很好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却被无情地挡在了高校的门外, 有些考生因为成绩优异, 可以享受国家的公费待遇, 却只能自费, 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很多考生和家长对现行的复试抱有成见、感到不公开、不公平, 既不利于人才选拔, 更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
4.研究生调剂与破格录取等方面较为混乱
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教育差距不断扩大, 为了能够消除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也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并且能够让有志于科研的考生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让真正有研究潜质的学生得以展示;加之学生志愿多重性, 使得研究生招生存在很大的不均衡, 同时由于我国高校扩招, 教育大众化趋势明显, 人才分布不平衡, 生源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更让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得以全面实施, 实施研究生调剂以及破格录取, 这样才能够兼顾学生的志愿和国家人才培养。由于国家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造成调剂单位和第一志愿单位为挣生源发生重合问题, 造成供求矛盾, 又浪费人力物力。破格录取是为了让有科研潜质的考生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 选拔真正的优质拔尖生源。但是, 有些院校却把这项政策变成了吸金渔利的工具, 不讲原则, 只求实惠, 造成研究生破格出现各种问题。
二、解决当前研究生复试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设完善三级管理模式, 强化监督监管机制
研究生复试需要做好机构组织坚实, 需要完善高校、学院、专业三级管理模式, 成立专门的复试领导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院校主管领导、招生处领导、各院系院长 (主任) 、高校纪检领导等组成, 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全面监督。制定好研究生复试的相关制度和流程环节, 并且能够在实行过程不断创新完善, 把人才选拔质量放在突出重要位置, 突出公平公正。复试工作开始之前, 需要召开全体成员工作会议, 针对招生计划、初试成绩、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复试的标准、程序等具体方案, 针对三个级别明确每一级别的基本任务。每一个学科需要针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提高研究生复试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由全体成员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复试的时间、地点、监督人员、评价标准以及成绩公布等方面做好监督。及时纠正复试中存在的问题, 对违规行为实行逐级上报。实行公示制度, 确保复试在阳光下进行, 不断增强复试的透明度, 将复试方式、原则、程序、流程、初试复试成绩、录取名次等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公示, 接受全体考生和社会监督。
2.做好复试内容的细化工作, 制定便于量化操作的复试标准
研究生复试内容一般都有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重在考查考生的素养、专业理论和实践应用技能以及科研能力。外语是复试的重要内容, 专业课是研究生复试的重中之重, 需要经过学科组织进行全面考察, 综合考虑他们的专业素养, 其中初试成绩占七成, 复试成绩占三成, 一般情况是将初试总成绩除以5再乘以0.7加上复试成绩的30%, 各个研究生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做出一定的调整。针对复试需要做好细化和量化, 面试成绩如何评判, 实践效果如何鉴定, 给分依据和扣分根据做好细化并公示, 让每一个考生能够根据具体标准对自己的复试成绩做出自我评判, 并接受全体考生与社会的监督。招生院校最后还要把考生的综合加分成绩进行排名和公示, 真正做到公开、公正。
3.建立并不断更新复试试题库, 保障破格与调剂录取质量和效率
复试试题库是研究生复试的重要内容, 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试题库, 最为关键的是能够紧跟社会科技进步不断更新试题内容, 确保复试内容能够体现学科特色, 能够体现学术研究的时代性, 能够将专业发展的最前沿体现出来, 真正考查学生的科研潜质和研究能力。做好考题的保密性, 试题的选择由计算机进行随机组合,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破格录取研究生一定要严格执行, 实行更为严格的复试程序, 既要选拔拔尖人才, 又要防止不法分子投机钻营, 对破格考试的综合表现、特殊能力、重大发明创造等做好公示。调剂考生需要做好宣传, 并和各个院校、招生处、学生复试小组做好全力协调配合, 保障工作的高效性和公平性。
总之, 研究生复试是我国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环节, 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 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改进措施, 提高复试质量和效率, 让研究生复试工作健康开展, 为考生负责, 更为教育发展和国家未来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1]杨茜, 刘金喜, 李前进.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05) .
为了加强各校的招生自主权,在较长时间内考研听力都会在各校自行组织的复试中进行考查。近年来,考研初试的重要性不断下降,初试分数不再是几年前的“一锤定音”,相对来说复试的成绩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准备报考好学校、好研究生院的同学来说,在复试中听力会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且在好学校、好研究生院的复试中,在与大量高素质本科毕业生的竞争中,听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听力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考生应结合自身英语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对考研听力进行短时间的突破。
复习材料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复习之前,选择合适的复习材料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是考研听力很好的复习材料和难度参考标准。考研听力在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初试中出现过,其中2002年还没有记入总分。
当听力测试转移到复试中之后,大多数学校通常会借鉴四、六级的成熟经验并模仿四、六级听力的优点。笔者认为,大多数学校考研听力的题型和难易程度类似于四、六级听力。并且四、六级真题材料不同于市面上胡拼乱凑的参考书,用它们准备考研复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听力复习材料最好是难度适中,在听力练习的开始阶段,尽量选择生词量不太大、句法结构相对熟悉的对话和短文,录音的语音要标准和清晰,语速要在学习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一味地追求难度,往往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不到好的效果。不管从以上哪一点要求来看,四、六级听力题都是最好的备考资料,基础较差的考生可以从四级起步,基础较好的考生可以从六级开始。
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跟随试题,做对题目
目前的四、六级听力试题包括短对话、长对话、段落听力理解和听写等内容。复习之初以熟悉听力题型、锻炼听力能力为主。考生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多积累听力词汇,最好准备一个听力词汇笔记本,以进行记录和记忆。以2007年6月六级听力Section C复合式听写为例:
Nursing, as a typically female profession, must deal constantly with the false impression that nurses are there to wait on the physician. As nurses, we are (36) ___________ to provide nursing care only. We do not have any legal or moral (37) ______________ to any physician. We provide health teaching, (38) ___________ physical as well as emotional problems, (39) _________________ patient-related services, and make all of our nursing decisions based upon what is best or suitable for the patient. If, in any (40) _____________, we feel that a physician誷 order is (41) ___________________ or unsafe, we have a legal (42) ___________ to question that order or refuse to carry it out.
Nursing is not a nine-to-five job with every weekend off. All nurses are aware of that before they enter the profession. The emotional and physical stress, however, that occurs due to odd working hours, is a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ason for a lot of the career dissatisfaction. (44)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That disturbs our personal lives, disrupts our sleeping and eating habits, and isolates us from everything except job-related friends and activities.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s being affected dramatically by these situations. (45)_________________. Consumers of medically related services have evidently not been affected enough yet to demand changes in our medical system. But if trends continue as predicted, (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力答案:
36.licensed 37.obligation
38.assess 39.coordinate
40.circumstance 41.inappropriate
42.responsibility 43.prime
44.It is sometimes required that we work overtime, and that we change shifts four or five times a month
45.Most hospitals are now staffed by new graduates, as experienced nurses finally give up trying to change the system
46.they will find that most critical hospital cares will be provided by new, inexperienced, and sometimes inadequately trained nurses
其中要听写的三个句子中的单词基本上全是简单词汇,这里重在考查考生的听力基本功如何,是否能够听懂较长的句子并且记录下来。而前八个空的单词无一不是四、六级听力的常考单词,因而这些单词被用作考研复试听写考查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第二阶段:自行听写,由慢到快
利用电脑、MP3、录音机等播放工具,播放四、六级的短文和复合式听写内容,进行全文听写。首先,听写可以提高很多方面的英语能力,比如语音语调、单词拼写,以及真正听懂题目中的单词与句子的能力。Constantly常常会被拼写为constently,mechanism常常会被拼写为machenism,不经过大量听写练习,这样的错误到了考场上便难以避免。其次,四、六级的短文和复合式听写内容在超纲单词量、语速和语音方面都很符合考研听力的测试要求和标准。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考生可能感到比较困难,可以听2~3个单词后就暂停一次,等到能力提高适应之后,便可以一句一停,每次听懂大意,写出大意即可。
第三阶段:跟读材料,复述材料
在听写的同时,对材料进行跟读和复述也是很好的复习方法。进行跟读,可以极好地纠正发音,模仿正宗的语音语调。跟读的要求力求和原声录音一模一样,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进行复述不仅能锻炼听力,还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复述练习也是由少到多逐步进行,刚开始从一句两句开始复述,开始可以背诵,但是熟练之后,就可以自由组合复述原文大意。
联系导师
1、联系的时间:在得到复试通知之后,第一时间与导师取得练习。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先上网查询导师的详细信息,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发表作品、研究成果、兴趣爱好等等,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在对导师有了充分地了解之后再给导师发邮件,推销自己。
2、发邮件注意事项:邮件要表现出谦虚谨慎,不要夸夸其谈。要真诚,推心置腹、言简意赅、有重点的介绍自己,因为导师时间很宝贵,长篇大论很难引起别人兴趣。
其次,表达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最后,准备一份个人简历,附带发表文章和获奖情况。发邮件内容,可以询问一下如何准备复试,征求一下导师准备复试的参考书目,以及复试时该注意什么,说一下自己的志向抱负,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认知,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等。
发邮件把事情说明白,导师一般都会回复。联系导师不能太过频繁,但也不能联系过一次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应该每过一段时间就主动联系一下。
每次联系的内容不要重复太多,争取每次都能提供一些帮助他了解你的新内容,相反,如果没有什么话题就不要盲目打电话联系。在每次打电话前最好先短信联系一下,看导师是否方便接电话。与导师通过邮件多交流几次,再约定见面时间、地点,不会显得太冒昧。
3、见面前准备:一个充分的.准备包括穿着、谈吐、态度、对老师性格的了解、专业知识掌握等,最好能做一个简历,把自己的一般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放在一起,尽量把简历作的美观(彩色简历),凸显出你的个人特点,也许因为有了你的这份简历,导师就不会太在意你自我介绍时的紧张了。
考研复试详情
(一)复试分析1、复试要求复试时间:一般在复试线公布两周后,复试一天,上午笔试,下午面试。
2、复试成绩的权重和录取原则复试比例150%―200%.复试总分为300分,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和外语听力口语三部分。专业笔试180分,专业面试120分。凡笔试成绩低108分、面试成绩低于72分者,不予录取。总成绩等于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有调剂复试的专业,复试成绩为复试总成绩。录取顺序:按总成绩顺序录取;若有调剂复试,按复试总成绩录取(原报专业符合录取要求者优先录取)。
(二)专业课复试指导方案1、复试内容及详解:(1)专业课笔试备考策略:关注热点新闻,关注新媒体最新动态,了解编辑知识。
(2)专业课面试备考策略:看至少一本除专业课教材之外的关于专业课的书籍。
(三)面试注意事项1、礼貌当先、落落大方进门的时候一定要敲门,然后很有礼貌的表示对老师的尊重,鞠躬比较好,或者对着各位老师说声“老师好!”问好的时候一定要用眼神扫一下各位老师,不能就望着一位老师说。因为每一位老师都不希望被忽视,这一点要注意。另外,在进面试室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机关闭,千万不要出现在面试现场手机响个不停的尴尬局面。如果真的在面试过程中出现没有意料到的尴尬局面,在面试结束后一定要向老师表达歉意。
仪表庄重,严肃会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穿着方面,男生应该尽量穿西服或者比较正式的服装,女生千万不要穿紧身衣或者短裙,打扮得体,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2、态度诚恳、谈吐清晰专业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诚实,不会的时候就诚实的说自己不是很了解,把自己所了解的尽量说出来。因此一定要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在复试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在紧张的时候,有哪些动作,然后把它戒除掉。
因为每个人,在紧张时候都会有自己的行为动作,小动作,比如紧张的时候,会搓手或者揪耳朵之类的这种动作,然后很多人是很不雅的,所以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这种下意识动作是什么?然后再面试之前要训练自己,让自己努力克服掉。
在英语面试的时候,如果是自己口述而不是老师问问题的话,应该尽量把自己的英语介绍材料浓缩,语速千万不要太快。如果你语速太快而且句式复杂的话,会给老师一种表现太过的感觉,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老师不愿意听到学生很好的表达能力。关键是在老师面前说话要说的清楚明白,让老师有很好的印象。还有要表现的尽量谦逊一些,再怎样谦逊,老师是不太会介意的。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不太重视英语成绩,并且不计入总分,只是作为参考成绩,所以不用紧张。不管面试是否严格控制,考生对下面几个问题一定要认真准备,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表达框架:一是自我介绍,如来自哪里,毕业学校、所学专业、毕业论文课题、业余爱好、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
二是做好用英语定义和解释自己所学专业的准备。口语测试时,老师有可能就本专业展开话题,考查考生用英语讲述事物的能力。因此考生对此要有所准备,先用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句型和词汇将答案组织起来,再用一些更精确的不经常用的句型和词汇来替换,提高语言质量,让考官感觉表述地道,有利于获得好成绩。
3、专业课面试拓展思维面试一般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抽题回答,如果抽到自己非常不熟悉的题目,可以要求重新再抽一次;第二个环节,老师提问,一般先做自我介绍,建议准备五六份个人简历附带证书奖励复印件,方便老师翻阅。
其次,老师喜欢问平时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专业课除了教材之外的与专业课相关的书籍,建议阅读导师著作、论文,看《传播学史》《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等书籍。不要紧张,从容大方,如果老师问到的问题不是很熟悉,最好将老师的思路引到你熟悉的领域。
第一:初试分数高,盲目自信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分数高,进复试完全没有问题,或者以为自己可以拿到公费的录取名额,这无疑是片面的,每年约20%进入复试的考生被淘汰,这无形中增加了复试的难度。复试偏重于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和科研潜力尤为重要。专家指出:在复试时,导师将通过交谈和提问,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应变与表达能力、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考察。心理素质不好、科研能力不强或是专业知识面不广的考生就很有可能被淘汰。
考高分不一定排名高。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理由是:不懂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所以,在等待复试或者调剂的过程中,建议大家主动联系导师,时刻关注招生动向。
第二:初试成绩擦边过,认为希望渺茫
差额制实行后,每年有120%的考生进入复试环节。即使你排名并不考前,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获得录取资格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据中国科学院研招办主任表示,好多同学以为复试表现不好,肯定录取不了了,其实这也不是一定的。有时候考生抽到的问题比较难,可能自己觉得自己回答的并不好,但是导师面试的时候比较看重的是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只要考生有一些思路,导师就会觉得这个学生很不错。那么他自己可能觉得回答得不好,但是导师已经很满意了。
研究生复试不仅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考查考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是许多复试考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导师喜欢学生既能踏实认真,又有创新精神。所以复试中,最重要的是让导师明白你是一个踏实肯干、值得信赖的人。考生面试时切忌伪装或掩饰,一定要展现自己的真正实力。另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考生还要注意创新精神的体现。
第三:联系导师,过于频繁
联系导师是讲究方法和技巧,并且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做到有礼有节。虽然考生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但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一些求学心切的学生会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假如有若干这样的同学与一位导师联系,必会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比较合理的联系方式是通信。学生可在信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历届生可介绍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等。若导师有兴趣,便会与你联系,一旦该考生进入到复试阶段,成功率会高一些。例如,去年某高校就有一位导师,在与调剂考生进行联系时,发现该生大学毕业论文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完全一致,马上要求该生把毕业论文寄来,阅读后十分满意,最后的结局是双方都希望得到的结果。
第四:复试时不懂装懂,夸夸其谈
在专业面试时,很多考生都会被问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此时你要记住:一定要诚实,对于不会的问题就说自己不是很了解,把自己所了解的尽量说出来,不要不懂装懂。导师既然问了那个问题,表明导师对问题很了解,考生靠蒙是不能过关的。如果老师问的问题你实在不知道,也不要慌张,更不要胡扯一通乱解释,考生最好在告诉导师不懂之后,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
第五:面试过于紧张,大脑空白
考研面试中,很多考生买了很多书,也背过一些类型的面试题,准备还算充分,但面对考官时头脑就一片空白。头脑一片空白其实有二种情况,一是“完全不知道怎么答,基本上没思路”;二是“答题前10秒头脑一片空白”。一紧张,双手就喜欢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手中的东西等动作。
出现“完全不知道怎么答,接着就是不知道怎么答,基本上没思路”这一情况,对考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面试技巧和正确的解答方法,还需要考生不断学习、进行系统梳理,加强思维的训练,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适量的实战演练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提醒考生,回答问题时要自信,谦逊,坦然,大方,得体,礼貌。
第六:专业不明确
1、复试要带哪些材料?
一定要仔细研读复试单位的相关规定。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本科成绩单(要有学校教务处公章)、毕业证、学历证、四、六级证书等证书、大学期间获得的奖状或者工作期间取得的一些成果等这些一定要带。(最好把这些资料复印一份备份)另外,考生最好能带上一寸免冠照片几张(体检要用)。
2、同时填写几个招生单位的调剂表会不会发生冲突?
不会,最终决定权在你手里,你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去复试。
3、复试的大致流程与具体流程怎样?
(1)大致流程:复试通知书(网上公布或电话通知)→准备复试的相关材料→到复试单位参加复试。
(2)具体流程:报道→体检→专业笔试、听力考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试→加试。
4、四、六级等相关证书需要携带么?
因为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可以在复试中加分,但每个学校比例不一样,有的学校比较少,而有的院校这部分的比例却可以占到复试总分的百分之十左右。
5、复试过了就一定被录取了吗?
还有政审过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一般复试过了就意味录取。
6、政审函包括什么?
一般由自己所在的单位填写,自己不能看,里面有一些是有关个人表现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忧。
7、复试时会不会有内幕?
有没有内幕自己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知道的,在面试复试的时候的确会有一些这样的现象,但这毕竟是少数,而导师更多关心还是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你自己目前最应该关心的问题,你所要做的就是在复试前努力加强自己的综合实力。
8、复试面试中到底考察我们哪方面的能力呢?
复试面试过程中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即可。
9、复试面试中的问题是不是都特别难?
考生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导师有时会营造轻松对话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紧张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考研复试本质上是一场面试活动,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交流,作为学生一方,要着装得体,言谈温雅,谦虚诚恳,甚至注意手机调至振动等等细节,往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会对你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0、复试面试的时候我究竟应该怎样着装?
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应该做到整洁、得体、大方、朴素,关键是自己觉得自在。如果你平时没有穿西服,复试时候穿西服,你自己本身就不自在。如果是应届考生,建议保留“学生样”,工作了的,就应该有“工作过的样子”,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除非是搞艺术类的。女生不要穿吊带,高跟鞋,耳环、首饰,千万不能涂指甲。
关键词:考研,调查,问题,分析,建议
问题提出
新建本科院校是一支蓬勃发展的生力军, 他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考研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选择, 也是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的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新建本科院校———安康学院为例, 对该校考研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并寻求对策。
研究内容和方法及目的
安康学院是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由三所院校合并组建的本科院校。学院开展本科教学历史不长, 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不足, 学院正努力寻求适合本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了解学院考研的现状和对学院“数学”基础课考研教学与辅导的方案进行设计研究, 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对全院特别是数学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主要目的是收集数据, 了解一般学生对考研的认识、态度、目的, 学院、教师应为考生提供 (与考研有关) 怎样的服务, 通过个别访谈、开座谈会了解已考学生考后的感想, 考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对学院考研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2.在全院选取了数学系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及经管系2010级财务管理班作为样本, 通过平时授课进行跟踪调查, 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研究平时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如何与考研所需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为学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为教学工作提供改进措施, 以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考研服务, 为学院制订与考研有关的工作计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过程
1. 调查提纲设计
由于本研究的重点是通过调查获取与考研有关的一些有用的信息, 因此提纲的编写非常重要,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 在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 编制了问卷及访谈调查提纲。
问卷调查提纲设计16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多个选项, 调查问题涉及 (1) 考研常识的了解; (2) 考研倾向与目的; (3) 报考专业与跨专业情况; (4) 安康学院考研的现状与学院、教师应为学生 (与考研有关) 提供怎样的服务; (5) 考研辅导班的需求等。
访谈调查提纲编制了6个问题, 调查问题涉及 (1) 考研的经验与教训; (2) 考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 跨专业考研失利的原因等。
2. 调查对象
2009年10月, 笔者在全院进行了考研现状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选取安康学院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50名、2008级会计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100名、200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包括专升本班) 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学生130名学生, 共28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 由任课教师及学生干部课间随机发放, 回收有效问卷261份 (回收率为93.3%) 。
2010年4月及2011年4月分别对安康学院06、07级即将毕业的数学系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
2010年10月和08级数学系本科学生就考研与就业进行了座谈。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问卷调查及访谈、座谈结束后, 笔者对有效问卷及访谈、座谈数据、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发现学院及在校学生在考研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学院考研气氛不浓, 且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 从而导致学生考研积极性不高, 具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对研究生考试的认识和准备不足。
通过考研问卷调查表的统计数字得出, 有考研打算的人总体不到1/6, 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学院的考研气氛不浓, 了解考研信息的通道太少, 不少学生甚至三年级学生还不知考研流程, 如何搜集考研信息, 考研初试、复式所需具备的知识等, 从而三年级具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对研究生考试的认识和准备不够。
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时间较短, 学院没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 与考研有关的经验几乎没有, 学校考研宣传机制不够完善等, 另外学院所招学生 (与其他老院校相比) 一般基础较差, 大部分学生认为能上本科已属不易, 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成为学院学生升学后的阴影, 因而对能考上研究生信心不足。
(2) 跨专业的考生准备不足, 导致跨专业的考生失利较多。
跨专业考研目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随着报考人数不断增多, 不同人群跨专业考研趋势越来越大, 调查发现, 3/4的同学认为考研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打算跨专业考研的约占1/2, 对06、07级数学系考生的访谈及统计发现, 跨专业的考生占1/3—1/2, 却全部考研失利, 不少考生考的数学成绩还不如自学的其他专业课成绩, 而不跨专业的考生不少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 如此下去, 必导致考研专业选取的单一。
分析:以数学系跨专业考生为例, 跨专业考生的最大劣势在于没有本专业考生的本科学习基础, 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 有许多人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 对它有兴趣, 只为了逃避 (就业等) , 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复习的时候, 自认为数学基础课是自己的强项, 而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 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 而任何一科的掉队, 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又因为所跨专业往往是热门专业, 而热门专业淘汰的比例相比其他专业会更高, 存在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如数学系跨专业大部分考经济管理专业, 初试的录取分数线远高于数学专业的分数线 (2010年 (A类) 经济管理专业330分, 理学专业280分) , 因此考上的难度增大。这些都反映出跨专业考生的准备不足, 从而导致考研的失败。
(3) 考研所涉及的课程授课课时严重不足, 导致考研复习时还有不少知识未学。
目前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普遍比以往减少, 如经管系数学考研公共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课时分别为112、32、48学时, 能按时学完学好考研所需知识几乎不可能, 更谈不上花一定的课时介绍本课程与考研有关的内容, 课时严重不足, 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必对以后准备考研的学生有影响。
此外还有问题:如考研冲刺时间与实习时间的冲突 (大四实习时间刚好是考生备考的最后3个月时间) ;考研内容与上课所学内容的矛盾 (大四所学课程往往与考研初试关系不大) ;考研与找工作的矛盾 (考研复习的关键时间也是毕业前找工作的时间) 等。
建议
1.加强考研宣传与指导, 是提高考研率的关键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意识到了考研的重要性, 但感到考研究生很神秘, 研究生很难考, 不敢考, 对考研缺乏信心, 从而影响学生报考率, 因此要想促使更多的学生早作准备报考研究生, 就必须解决学生的这个心理困惑。所以学院在进行考研宣传动员时, 可重点介绍考研率较高的、与本校具有可比性的其他学校的考研情况, 如山东省枣庄学院 (近三年的考研率都超过了40%) 等, 也可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本院已考上研究生的学生, 让他们向在校学生介绍他们的考研经验和体会, 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考研是一个务实坚持的过程, 只要锲而不舍、刻苦努力, 大多数学生是有实力考上研究生的, 并且一部分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这些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鲜活的考研成功的例子, 能激励学生的考研热情、坚定学生的考研信心, 从而才能有高的报考率。
2. 良好的学风、浓厚的考研氛围, 是提高考研率的基础
影响学生考研的因素有很多, 但无论学什么因素, 要使更多的学生考研成功, 必须树立良好的学风。根据对部分高校考研人数的统计, 最终能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仅占原先准备考研学生的32%。在68%最终放弃考研的学生中, 大部分是因为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成绩的下降而放弃考研的。考研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一个具有优良学风的班集体、系部乃至学校里, 学生求知欲望强烈, 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气氛浓厚, 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这样更多学生才能实现考研目标。
另外, 学院应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及考研工作, 将考研工作贯穿学生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灌输考研意识, 鼓励学生立志考研;要求辅导员、任课教师把激励指导学生考研当作本职工作, 同时将考研问题作为学院教师、学生组织的各种会议的固定议题之一, 开会必谈、领导讲话必谈、主题班会必谈、各种教育活动必谈。其目的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风、浓厚的考研氛围, 强化学生的考研意识, 促进学院的考研工作。
3. 加强考研指导和服务, 是提高考研率的保障
学生从树立考研意识到最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要经过一个很漫长的时期, 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心理的困惑、实际的困难等, 而放弃考研目标。因此对学生考研进行全程化、全方位地指导和服务就变得尤为重要, 如:建立学院考研网站, 定期宣传考研信息, 举办考研讲座, 解答学生的疑问, 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的专业和大学, 开办自己的考研辅导班等, 具体可针对大一新生, 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考研知识介绍等形式鼓励他们认真学习, 树立远大理想, 树立考研意识;组织大二、大三学生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与各个系对接, 开展师生座谈, 让他们了解学科专业前沿信息, 激发学生考研的热情, 增强其考研的信心;针对大三、大四学生, 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调剂信息, 指导学生分析招生院校的总体情况和招生形势, 选择合适的报考目标和调剂目标, 指导学生查询考研信息、获取考研复习资料等。
另外, 在不违背学校规定的前提下, 学院机房、资料室、图书馆的使用等方面, 尽量为考研学生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学院在制订培养计划时, 在不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考研所考科目的授课课时, 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课程安排, 尽量避免学生考研复习冲刺时间与实习时间的冲突, 对考生尤其在四年级第一学期, 因为忙于准备研究生考试, 可能会应付或放弃此学期部分与考研无关课程学习, 影响了正常教学。因此, 有必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制订出相应的措施, 如实行学分制或把第七学期的专业课程提前到第六学期, 既不影响他们的考研, 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对跨专业的考生在外系听课、问题解答等方面提供帮助。
4. 强化基础教学, 为学生考研打好基础
调查发现, 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考研最大的障碍为英语, 数学。为适应考研需求, 必须强化基础课教学, 应该打破以往仅作为低年级必修课程的传统, 开展后续课程建设。如数学方面, 因为数学在考试中比重大, 因此可在高年级开设《高等数学选讲》等课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在教学中尽量渗透与本专业考研有关的内容, 以便让学生对考研早一点了解。
5. 精心组建考研辅导团队, 为学生提供最有力的帮助
考研辅导内容是大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总结和提高, 要求辅导教师既熟悉本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又要通晓考研科目的考试大纲;既熟悉教学各部分的内容, 又精通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这些都对辅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专门的辅导团队, 对考试大纲, 历年考研真题进行细致地研究分析, 探索考题规律, 设计模拟试题, 选用或编写辅导教材等, 为学生提供最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推荐阅读:
2024考研复试常见问题汇总07-22
考研英语复试问题指导11-02
复试考研01-02
考研复试心得01-28
考研复试英语介绍09-18
考研复试口语经典10-22
2024考研复试流程11-16
考研复试导师见面01-02
考研复试如何准备01-28
考研复试英语材料04-12